中医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4 00:0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自我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骨科实习的一个月里,大大小小的手术经历了二十多个,值过三个夜班,一个周末白班。可以说,通过这些手术以及术后的处理,使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有技术上的,还有人文关怀上的.在这短短的30天里,痛苦与快乐并存。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身体上的劳累——在创伤骨科的手术中,有很多是四肢的骨折,而在四肢骨折中,下肢的骨折尤其多见。骨折按照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按照骨折部位是否有骨折断端暴露于外界而将骨折分为闭合骨折和开放骨折,其中开放骨折必须进行手术复位,而闭合骨折可根据手法复位的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切开复位。当一个下肢骨折确定要进行手术切开复位,那么在手术之前都要将整个创肢消毒。消毒的过程是这样的,先用2%的碘酒消毒,再用75%的酒精脱碘。病人平是躺在手术台上的,当我们消过腿的正面及侧面之后,你就会发现问题,腿与手术台接触的部分如何消毒?对,你的想法完全正确——把腿抬高,消毒后面就可以了,但事情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和轻松。很多人以为只需要抬一下腿嘛,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当腿骨断开之后,断端会变成一把极其锋利的刀,如果我们单纯的抬高患肢,在重力作用下,骨折错开的角度越大,周围血管神经损伤的几率就越大,所以,我们不能只抬高患肢,还要沿力线的方向牵引患肢.有句话说的好,胳膊拧不过大腿,当你一边抬高患肢一边向外牵引它,并且要保证你的身体不碰到手术台的情况下保持5分钟,你会发现你的胳膊在颤抖,呼吸在加快,看到好多金色的小星星,你会后悔早上没多吃一点早餐。呵呵,是不是有点痛苦啊?
手术室里的无菌观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而且手术室里的护士又是极其严格的,稍有不遵守无菌规范的动作就会立刻招致她们的不满,很多实习医生因此挨过不少骂,而我则因为在模拟手术室和见习时受过严格的训练,所以在手术室里极少看过她们的脸色,并且基于我的表现很专业,她们不知不觉中已经不再把我当成一个学生,而是当成一个标准的手术医生来对待。
我的优秀表现自然也让我们手术小组的李正维教授看在眼里,所以他对我也特别放心,有些活也放心让我去做。最让我兴奋的是一次股骨干手术,他主刀,一共上台了5个人,他,他手下的住院医生,进修医生,还有一个他的研究生,还有我,论资排辈我最小,但就在这台手术上,我完成了自己首次表演。当时的情况是,骨折部位已切开,骨折对位良好,李教授将钢板架好,当他打完第一个骨钉之后,对我说,小杨,来,你来打。我当时很兴奋。在那三个大夫羡慕的目光的注视下,我手持电钻,稳稳的将钻头打进股骨内,随后用钢钉固定,手法很好,教授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手术后在更衣室里,李正维教授表示,希望我做一名骨科医生。得到这位全国知名骨科专家的期望与鼓励,我感觉自己的目标更加明确。
篇2
如果不能通过主观努力去消除,教书育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社会阅历宽,有主见,有民主意识,教师很难也不能再按照学校和自己的教育方法或尺度去“雕刻”学生,更重要的是去引导学生,给学生自由的课堂空间。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越融洽,教学效果越好。首先,教师应去除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不良心态,不要以发号施令者自居,应以正直开朗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果像“私塾先生”整天板着面孔,学生犯错误靠“戒尺”去惩罚,哪有学生愿意靠近教师?更别说积极有效地传业授道;其次,不要把学生的一些特点当成教学阻碍,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学生全身都是毛病。既影响教学心情,又让学生越来越抵触教师,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地融入教学课堂,给他们创造一个交流、提问、互动的平台,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最后,教师个人的魅力也不可忽视。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教师素质过硬,做到讲知识时博学贯通,讲体育时身手矫健,讲娱乐时吹拉弹唱,样样俱全……虽然达到目标艰难,但只要努力,教师的综合素质也会不断提高,赢得学生的钦佩,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自然会喜欢自己所教的课程。同时,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多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常常会有一些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徘徊,他们责任心强,教学态度认真,一节课从头讲到尾,生怕学生遗漏知识点,整节课下来,自己和学生都会疲惫不堪,可效果却很一般。这样的方法不适合非医药专业学生的教学需要,他们学习《中医药基础》课程的目的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了解胜于掌握,兴趣大于成绩。那么,如何让非医药专业学生在短时间内花费更少的精力,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
1.去繁存简,突出重点
课程的知识点繁多,再加上非医药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是自己的专业,很难抽出大部分精力来学习医药知识。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如果不对课本内容做出合理的取舍,不做到“简而精”,就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甚至让学生失去学习医药知识的兴趣。例如,在“中药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各种主治的药物加在一起有几百种,如果每种中药都给学生讲解很不现实,学生也很难吸收消化。我们要考虑学生喜欢听什么,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讲。学生在学校难免出现感冒、发烧等一些常见病,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中药上,如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学生感兴趣就会认真听,再举一反三,和其他主治药物相关联,加深印象。又如,非医药专业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很少,有关“中医学基础知识”的诊法就可以舍弃不讲或少讲。这样一来,重点突出,学生才能记得住,听得懂,用得上,才会提升学习的兴趣。
2.提倡自主学习,多种教学方法并存
大学的课堂教学不同于高中,应以自学为核心,情景式教学为先导,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分析、自我总结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例如,在五行学说的讲解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五组,让学生分别扮演金木水火土这几种角色,自行总结五行的特点和相生相克的原则,再由代表辩论。又如,讲到方剂的“感冒用药”时,可以把教室变成诊室,一些学生扮演患者(描述症状),另一些学生则扮演医生(诊断开方),教师引导没有参与扮演的学生通过患者的描述鉴别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同时,根据开出的药方,利用声音、视频、图像等多媒体课件或药材实物演示,让学生更为形象直观地了解中医药中难懂的概念,增长知识面。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有些教师善于使用研究性教学法讲解中药知识,有些则善于使用拓展法将本课程的三大知识点融会贯通……只要善于综合利用教学方法,会比单纯地使用讲授法的效果好得多。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课堂,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增加学习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机械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切合实际和实践激发学习医药知识的兴趣。
3.营造中医药学习氛围,关注第二课堂
篇3
适用于评估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各个临床学科中视障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及毕业考核,也适用于目标参照性考试,如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以评估视障学生在毕业前是否达到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要求。
二、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1.成立考核评价小组
由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临床技能培训骨干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负责组建考核题库、制定评分标准、标准化病人培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实施及总结。
2.建立考核试题库
考试内容在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基础性的同时,也要重点突出。因此,试题库的建立既要结合特殊教育实际,还要参照视障学生毕业后从事推拿行业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库中包含伤科、内科、妇科、儿科四门中医学科的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
3.标准化病人培训
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既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还能够克服传统考评方式缺乏公平的缺点,使视障考生在面对标准化病人中进行考核,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公平性,还能够为视障学生模拟一个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前期对视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医学知识授课后,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前对视障学生统一进行如何作为一名“标准化病人”,即标准化病人的职责与要求及在考试中表演技巧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全体视障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下一阶段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考生本人即要模拟盲人医疗按摩师作为考生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又有机会作为标准化病人,这是与其他医学院校的选取低年级学生或在社会上招募有医学爱好的的人士作为标准化病人的重要区别。其优点体现为:视障学生在作为标准化病人之前势必要对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中的症状、体征等相关知识有准确的认识及掌握,通过作为合格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练习,有利于视障学生对所学疾病有更好的掌握,有利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有了充当标准化病人的经历也有利于视障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医疗服务。
4.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站设置
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共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手法操作四站。第一站(标准化病人站):问诊,重点测试视障学生病史采集能力,包括病史采集技巧、方法、要点、内容四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10分。第二站(标准化病人站):体格检查,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体格检查的合理运用能力,包括检查的内容、顺序、方法三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第三站(非标准化病人站):病例分析,以笔试及问答的形式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中医辨证施治能力及临床思维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包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型、治则、治法等。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第四站(标准化病人站):手法操作。重点测试视障学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能力。包括合理治疗方案的提出;常用腧穴的位置和取法、按摩基本手法、成套治疗手法。考试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考官根据视障考生在各站完成情况按照得分要点进行打分。
5.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实施结束后的总结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每次实施完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后,参与考评的教师组织学生马上进行总结。通过考生及标准化病人的自我总结及教师针对视障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优、缺点的归纳总结及点评有利于视障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以达到提高临床技能的目的。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教学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它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分支,又涉及医学、药学、统计学、心理学、广告学、管理学、药事管理法规等许多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同是它有集方法性与实物性于一体。这门课程需要了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以医药营销为特点,总结医药营销的规律,并为医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卫生类学校药学专业,将医药市场营销学作为必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能更好的运用到实践工作中。笔者试就《医药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谈几点的体会。
1、课本理论与案例教学的相结合
案例教学是医药市场营销学最实用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一个阶段以后,开展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的课本知识,对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先进行分析,然后展开小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想法,其他各组针对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再提出问题,再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评论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教学,不仅会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课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能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另外,教师也可以从这方面了解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工作做出及时适当的调整。
2、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
学好医药市场营销学就必须更多地了解课堂以外的知识。让学生在报纸杂志、网络上查找一些关于医药营销类的文章,每次课堂上留出5分钟的时间,由一位学生上讲台谈谈他所找到的文章,与大家进行分享、讨论。学生自我讲解,老师和其他学生提出问题,而后共同分析,最后进行自我总结。这种互动的形式,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3、组织市场调研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两次的市场调研活动,能有效地让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知识。准备好调查问卷以及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分组、分类对当地的药店、药厂、医药销售公司等进行走访、调研,零距离地接触医药消费者、医药代表、医药企业领导,完成调查问卷等调研任务。通过市场调研,不仅能让学生能深入地了解市场,深沉次地感受市场,还懂得了商品在市场中是怎么运作的以及即将面临的工作岗位有哪些需要。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市场,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人才才能为市场所接纳,从而指导教学的更新、改革。
4、网络学习
现在的知识更新迅速、信息传播量大,医药市场营销学可以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满足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商品在网络上的营销模式,了解医药公司、企业的网站,加强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熟练性和自主性。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引入更加合适的教学法,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很快能够适应工作环境,胜任工作。
参考文献:
篇5
后来,我俩在一家批发市场收到了一张睡眠仪的广告宣传单。传单上面介绍此睡眠仪通过电脑控制设定,通过枕头这个载体,可以诱导人进入睡眠状态。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买了一台睡眠仪。在确认使用效果显著之后,我决定开一家 “美梦专卖店”,并将小店开在了白领集中的科技园,这里有成百上千的外资企业员工。因为,通过市场调研后我发现,在失眠人群中,白领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很强。
2012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我的小店开业了。因为提前发出的3千份印刷精美的宣传单,正式开业那天,写字楼的白领们接踵而来:有咨询的,有试用的,有购买的,我和男友忙得不可开交。可这样“日进斗金”的日子没过多久,有不少白领拿着睡眠仪找到我,说这种产品对他们根本无效,纷纷要求退款。为了解详情,我打电话给厂家询问。相关人员告诉我,这种睡眠仪的效果确实是因人而异,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
为了客户的利益,我忍痛给部分使用无效的客户办理了退货退款。为此我损失近2万元。经过仔细考虑,我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只因我当初一时冲动,在没搞清楚产品的功效前,就匆忙进了一大批货,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那段时间面临各方面巨大压力,我像打霜的茄子一样的蔫了下来。在一次家庭聚会中,我向在中医院工作多年的叔叔倒着心里的苦水。得知这一切,叔叔向我提了个建议:“你何不考虑在产品中添加中药呢?”
我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中国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在助眠产品的设计方面,我完全可以拿来参考啊!在叔叔的帮助下,我很快就把几味常用的祛火助眠的中药列了出来:金银花清热解毒,沉香降气明目,薄荷辛凉,决明子、蚕砂退火,薰衣草有静气明神、增强记忆、缓解压力的功效……这时我又想到了一个点子,何不将这些中药与舒缓静心的精油进行混搭呢?
经过几个月的尝试,我将中药与西方精油进行了完美的“中西合璧”。为了顺利完成产品的制作,我决定自己先动手制作助眠枕。我将100克藿香、100克珍珠母、1把干薰衣草,分别翻晒、烘干并研为粗末,混匀后用纱布包裹缝好,装入枕芯。为让顾客睡得舒适,我将枕头的外形裁剪成符合人最佳睡眠姿势的蝴蝶形,枕头表面的材料我选用了粉蓝色的蚕丝。这种柔和甜美的颜色能更有利于顾客的睡眠。完成设计后,我和男友开始四处寻找加工厂。
半个月后,我的“美梦专卖店”里出现了许多精巧别致、五彩缤纷的保健枕头,有薰衣草与藿香混搭的优雅抱枕,有金银花与迷跌香混合制成的催眠香袋,还有薄荷与葡萄柚制成的按摩拖鞋等。我把每一类枕头的功能、用途和成分制成小卡片,逐一摆在枕头旁。小店连续举办了几场酬宾活动:只要一次消费超过300元以上的顾客,便可在店内的休息区内享受一回独到的睡眠体验。这一混搭产品的促销活动,一经推出便带动了店内助睡产品的销售,小店当月的销售额便过了2万元。
为了稳定客户源,我制定了顾客会员制的细则:如果积分达到1千分以上,还可以以六折购买商品。如介绍自己的朋友来店内购买产品,其—旦成为会员,介绍人将获赠一张100元的店内现金消费卡。通过这样不定期的促销及沙龙活动,我的小店不仅有了超高人气,并获得越来越多的固定客户。
篇6
【关键词】医院 规范化培训 职业生涯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逐渐宣布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坚持“先培训,再就业”的原则,并将其作为医疗体制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将原有医学院校专业与就业相衔接的职业生涯通道彻底阻断,对医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新的命题。笔者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通道的一体化构建进行探讨。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录用政策带来的隐性问题
(一)医务人员压力过大
在近年来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中显示,认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医生占74%左右;认为当前职业环境较差的医生占47%左右。同时,近三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患者打砸医院5起左右。这一现象造成许多医生在行医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压力,如社会压力、生活压力、患者压力以及超负荷工作压力等,并且工作风险高、时间长、压力大以及社会舆论苛责、医患矛盾突出等因素都影响了医生的生存环境。此外,虽然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中规定培训对象的工资待遇与绩效奖励都应当按照其资历情况与学历层次,参照所在培训医院的同类人员进行发放,但是随着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提出,医生的学习物质成本与时间成本仍旧大幅度提升。
(二)专业理想与就业关系的转变
近年来,许多希望毕业之后进入医疗机构临床岗位工作的医学毕业生都需要接受一定时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考核之后才可以正式从事临床工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提出,意味着学医不代表一定能行医,造成医生自身专业与职业生涯之间的关系逐步由清晰走向了模糊。这导致许多学生在刚步入医院后,无法面对现实与自身理想之间的落差,不能确定自身专业与今后职业发展是否能顺利衔接。
(三)自我效能感对自身定位发展的影响
部分医生都是在外地工作,在对规范化培训的理解上有着一定的误区,他们更加重视个人与家人的自我成功感受。许多医生都以在某发达城市公立医院立足为目标,加上家人、朋友的支持,忽视了自身现状盲目参与到培训当中,并没有对自身发展有一个准确定位,最终无法获得适合自己的岗位。
三、基于规范化培训的职业生涯规划途径
(一)医院定期开展相关理论讲座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专家给医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内容可包括医师职业价值、医师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医师职业发展环境、医院发展战略、成功医师职业发展规划案例、医师职业生涯国内外研究现状、医师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等等。
(二)医院帮助医生进行自我分析
受到规范化培训的影响,许多年轻医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较为迷茫,不能准确把握医师价值与自我定位。因此,医院在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应帮助医生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估,这不仅是医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帮助医生充分了解自己优缺点重要依据。自我分析与评估的主要内容有自身性格、优势、劣势、价值观、兴趣、能力、需求、职业机会等,医院可根据这些内容制定一份自我评估表,使医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职业价值观与发展机会,结合自身的需求与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规划。
(三)医院对医生进行评估与分析
医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只是个人问题,同时与医院的发展紧密相连。只有将组织路线与个人规划有机结合,才能有力保证医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完成。在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如表1所示)对医生进行测验,测验内容包含交往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建立医生个人心理档案并统一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指导对策。例如,传统型个性的医生更加适合实验室工作或临床工作;社会型个性的医生比较适合内科工作;学术型个性的医生比较适合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复合型人才可尝试全面发展。
表1 医院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表
(四)医院应帮助医生确定具体目标
只有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医生在规范化培训中才更加具备前进的动力与方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医生的具体情况,与医生一同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该规划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计划与策略,包括培训、学习、工作、晋升等。医生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建立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作出具体依据,如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佳才能与最有利环境等。并且,医生在分阶段实施长期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总结,人事资源管理部门则应对其实施目标的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积极为其创造有利条件,并督促其按期完成。
(五)医院对医生进行医德信念的培养
在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医院应强化医生医德信念,对医生进行医德信念的培养。首先,医生要对医德医风理论进行长期的认真学习,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巩固,一旦脱离实际,则医德信念的培养毫无效果。因此,医院要尽可能多给培训期间的医生制造与医德培养相关的实践活动;其次,医院要为医生定期组织必要的培训课程与实践课程,使医生以知行统一为指针,自主参与医院的各项医德实践,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而养成良好的医德信念。
四、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医生规范化培训不仅需要满足刚毕业大学生胜任医生工作岗位的需求,提高医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还应以此为基础,建立医生的专业化发展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问题,建立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一体化模式。笔者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医生规范化培训专业化发展应当从专业探索、专业建立、专业稳定发展与专业成熟四个主要阶段进行设计。
(一)专业探索阶段
专业探索是医生专业发展的首要阶段,也是新医生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岗位适应期。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新医生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我院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将该阶段划分为3个层次,即岗前教育阶段、试用期阶段、见习期阶段。
1.岗前教育阶段。岗前教育的时间为1周。新医生通过规范化培训后应掌握医院的基本情况、规章制度、基本素质要求、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行为规范,并要求能通过考核。
2.试用期阶段。试用期的时间为6个月。医生在经过培训之后,要求能掌握自身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及审核标准,并了解住院医师的岗位职责。同时,医院应设立导师制,使新医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能掌握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基本理论知识、工作流程临床操作方法、压力应对方法及人际沟通方法等。试用期满后需要对其进行考核与综合评价。
3.见习期阶段。见习期阶段也就是转正前阶段,一般为工作后的第1~2年。要求在经过培训之后,医生能成为具有从事临床诊疗基本能力的专业人才,并掌握住院医师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与审核标准,了解医师的工作内容。同时,要掌握基础诊疗理论、病情观察技巧以及医患沟通技巧。
(二)专业建立阶段
专业建立阶段是指见习医生在转正之后的1~3年。经过规范化培训之后,要求转正医生能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并且初步具备教学能力与管理能力。在专业建立阶段要求,转正后第1年的医生,需进行病情观察能力、医患沟通技巧、评判性思维、核心制度执行力等方面的培训;转正后第2年的医生,需进行专科操作、病情观察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转正后第3年的医生,需进行临床教学、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并且严格要求掌握培训内容,初步了解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在理论培训方面,应当以专科理论学习为核心内容,将集中授课与自主学习有机集合;在技能培训方面,应当以临床实践为核心内容,将操作示范与教学查房相联系。
(三)专业稳定发展阶段
专业稳定发展阶段是指医生在工作5年之后,要求熟悉主治医师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以及审核标准,并了解副主任医师的岗位职责。在规范化培训中,要求巩固与提高专科诊疗理论与操作技能、临床治疗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
(四)专业成熟阶段
专业成熟阶段应是主治医生及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工作至少5年,大专毕业工作至少8年。专业发展目标为临床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专科治疗,为专家型医生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要求医师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大专以上学历则应当逐步向研究生课程过度。同时,正处于专业成熟阶段的医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与科研知识,能查阅英语文献,能获得不同形式的专科培训并结业。
总之,将医生职业特点、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管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我院独有的“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一体化模式”,在提升医生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加符合当前新医改工作的要求,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将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通道相结合的过程中,许多医生都能感受到医院的发展目标与医生个人的职业目标息息相关,从而在激发他们主动性的同时,还使他们产生了成就感。并且,我院为顺利实施“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一体化模式”,还进一步完善了医生职责与工作流程、改进了绩效考核体系,在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建设与完善。笔者认为,要顺利实施“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一体化模式”,需要医院领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支持,同时要求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方向明确的相关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在激发医生内在潜力的同时,将医生的个人发展与医院发展紧密结合,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车荣华,刘隽,陈秀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背景下中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04:351-354.
[2]程艮,安凤荣,武平平.精神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护理管理,2012,04:12-15.
篇7
在生命边缘的日子里,面对死神的纠缠,我的头脑是清醒的。我首先想到的是:精神不能垮,精神一垮,就彻底完蛋。为了排除不健康情绪对我的干扰,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一是专门召开一个家庭会,我像一位战场指挥员对部队进行战斗动员那样,向全家人大谈“癌症不可怕,人能战胜它”的道理。老伴和孩子们见我谈笑风生、轻松自如的样子,笼罩在全家的哭丧气氛顿时被我一扫而光。二是唱歌哼戏,活跃气氛。我专门从家里带到病房一本歌曲选,一本豫剧唱段选,一本历代诗歌选,每天治疗之余,我便到病房外小花园里或引吭高歌,或唱一段河南梆子,或朗诵一首历代诗词名篇。尽管声韵并不优美,但我全情投入,常使我神游天外,物我两忘,心旷神怡。三是说笑话,写笑话,笑口常开。我经常把一些笑话讲给病友们听,逗得病友们哈哈大笑。我还每天坚持写笑话,把自己几十年经历的一些可笑的事写成故事,自我欣赏。医生看了我写的一些笑话后感慨地说:“乐以忘忧,竟不知死神将至。对老徐这样的人,看来死神也拿他没办法。”
不怕死不等于不想活。相反我非常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我总结的秘诀有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配合医生,综合治疗。由于我已失去手术机会,医生为我进行了根治性放疗和两个半疗程的化疗。同时我还坚持服了近3年时间的中药。“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要想癌症不复发,就得请中医对我的元气大伤的身体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整,消除癌症生长的微环境,让身体慢慢增强抵抗力,最终战而胜之。
二是戒除不良嗜好,改邪归正。听专家讲75%的癌症患者是因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因此若想远离癌症,最有效的途径是彻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我是个有着30多年烟酒史的烟鬼兼酒鬼。从确诊为食管癌的那天起,我就彻底改邪归正,从此再没抽过一支烟,再没有喝过一滴酒。
三是重建生活规律,脱胎换骨。几十年来,我养成了一个坏毛病,生活没规律。入夜不睡,挑灯夜读或工作到深夜,弄得精疲力竭,第二天早晨起不来床,经常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匆匆上班了。自从得了癌症后,我是坚决改弦易辙,重建生活规律。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生活有序,锻炼有恒。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规律化的生活节奏,使生物钟适应自己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对体内环境的调节和稳定,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便进入了我患癌症后的第十个年头,我的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早已经全部都消失得一干二净。如今我的身体比同龄人的身体还结实,患癌10年来,我连个感冒都没再得过。这里,我想对新的癌友们讲:“不怕死不想死的,跟我来!”
摘自《家庭健康》
103岁老人养生“五字经”
住在北京天坛社区的居民大都知道天坛地区有“两宝”:一是天坛,为“物宝”;二是103岁老人傅漪泉,人称“人宝”。天坛街道民政小组联合社区一起对傅老进行了长期观察,总结了老人近百岁前后的人生“五字经”。
一是遛。老人无论春夏秋冬都要出门遛弯儿。虽离天坛公园只隔一路一墙,但也不去天坛,主要是走街串巷。尤其是三九寒冬里,老人必着冬装,在上下午各遛一趟。
二是笑。老人对来访者或街坊熟人总是笑容可掬,笑脸相迎。
走在街上或坐在自家门口见过谁几面后,再看到都会主动举手打招呼,从不以高龄自居,摆谱“端架子”。
三是劳。老人不但生活能自理,还常揉洗盆中衣物并起身晾晒。
四是学。用老人的话说,晚年的最大爱好就是读报和看电视,像《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都爱读,电视节目《新闻联播》每天必看。老人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对本市新闻更加关注。老人看报不用戴花镜,坐姿标准,就连报纸的正文小字都看得清。
五是说。老人不论是对家里人还是对邻居,都主动和人打招呼,如果遛弯儿见到熟人,更要说上两句吉利话。
摘自《北京日报》
李双江玩出境界来
李双江,河北沧州人,1939年出生于哈尔滨,少将军衔。曾先后在新疆军区文工团、总政歌舞团工作。
人们对李双江最熟悉的,当然是他的歌,《红星照我去战斗》《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战士的第二故乡》《船工号子》《北京颂歌》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李双江与体育的缘分却鲜为人知。
李双江一身戎装,身材高大,腰板挺直,两眼炯炯有神,说话声音洪亮,底气十足,性格幽默,为人和气,显得格外年轻。一提起体育,他兴奋地说:“我的老家是被人称为‘武术之乡’的河北沧州,那里武林豪杰个个都是都令人翘大拇指的人物:神力千斤王子平、八仙剑王佟忠义、双刀镖侠李风岗、六合拳王李冠铭……都是武林中的佼佼者。”
1939年,李双江出生在哈尔滨。那是我国的冰雪之乡。那时的哈尔滨还不发达,但在李双江的心里,哈尔滨是个如梦般美丽的乐园。“哈尔滨的冬天是冰的世界,是雪的世界,每年冬天我都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而我玩得最多的是滑冰,滑起来的感觉实在是太妙了,常常误了上学,忘了回家。哈尔滨的夏天凉爽,一条美丽的松花江把游泳爱好者聚到一起,我可以从夏天一直游到秋天。到了冬天,又开始了滑冰。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那美丽的松花江。
李双江说:“我个人的体会是:学滑冰,一是要有悟性,二是要不怕摔,这样的人才学得快,才会敢于在冰上做动作。上中学的时候,练过跳高,练了一段时间水平提高得很快,一下子就能跳到1.74米。学校老师都说我爆发力好。当时在学校里我是一个很好的体育‘苗子’,其次才是一个文艺骨干。以后,我参了军,军人是四海为家的,但没有了冰,自然也就滑不成,于是打篮球、长跑又成了我生活中新的快乐。”
说到唱歌,他认为歌唱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唱起歌来从嗓子到身体各个部位都在劝,常常大汗淋漓,运动量还很大,对身体、对思维、对情绪都是锻炼。他平常十分注意锻炼,并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李双江说:“《我的朋友》、《再见吧!妈妈》的词作者陈克正英年早逝,我失去了一位老大哥,一位好老师。在痛惜之余,我体会到,每个人应当早一点锻炼,最好是从青少年时,就养成一个爱好运动的好习惯,那样会受益终身。千万别等年龄大了、老了、有病了,再想到锻炼身体,那时跑也跑不动了,就太晚了。”
李双江说:“‘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我体会特别深。跑步是运动,游泳是运动,唱歌是运动,为学生上课也是运动,思维的本质也是运动,勤于观察,勤于思考,思维才能敏捷,这是运动所至。你看我现在还在这个基层‘小领导’的岗位上,就是因为我还年轻,这是对我从小热爱运动,坚持锻炼,保持一颗平常心的最好回报。”
李双江幸福地说:“我有一个可爱的8岁的小儿子特像我,爱游泳,每天都游。那小小身材就像游泳运动员。受孩子的‘引诱’,只要有时间,我还要下下水,只不过现在是去游泳馆,而不是在松花江里了。尽管如此,依然能唤起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摘自《科学养生》
齐白石寿而健的秘诀
迟雨岩
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生于1857年,享年九十四岁。他不仅长寿,而且晚年一直很健康。
齐白石吃菜清淡。据齐白石的长孙齐佛来回忆,有一次吃饭时,齐白石笑着对他说: “我喜欢吃淡菜,你妈妈做的菜,我总感觉成了。有一天,你祖母亲自为我煮芋头,故意一点盐也不放。饭后,你祖母问我,今天的菜不成吧?我说,这才是正盐味。你祖母笑着说,其实一点盐也没有加。”
齐白石出身于穷苦人家,幼年常以芋头、白菜充饥。晚年虽然得到人民政府的照顾,但在生活上仍然清淡简朴,很少去应酬赴宴。如无来宾,他常常是吃虾皮熬白幕,睡的是木板床。
画画不仅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对老年人健脑健体十分有益。齐白石朝夕作画,从不间断。白天作画,他称为“白石日课”;白天耽误了,晚上补上,谓之“白石夜课”。齐白石弟子李可染回忆:齐老八十多岁时,每天早起至少要画七八张画。九十多岁高龄时,每天还要创作四五幅作品。
篇8
痰湿体质的人最容易得现在所谓的“富贵诸病”。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其实男人、女人都是水做的骨肉。人体的大部分都是水,也就是说人体是由无数条河流小川交错而成的,一切生命活动都要在这个“水环境”中进行,气血运行,垃圾排泄也要通过这些河流进行。在这个奇妙的“水环境”中,脾胃肾是水利枢纽,脾主运化,身居要位。一旦脾的运化失常,水流停滞,就会在停滞的地方泛滥成灾,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那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什么呢?是痰湿。人吃进米的东西,要么转为气血,要么转为无用的痰湿,这些垃圾必须清理出去,人体才能干净无病;如果垃圾堆积在人体中,那么疾病就会像苍蝇一样闻味而至。
痰湿堆在皮肤下就成脂肪,人就会肥胖;堆在呼吸道就会胸闷、咳嗽、痰多;堆在头部就会头脑昏沉、健忘、嗜睡;堆在心血管就会血脂升高、血压上升、血液黏度增大,患上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堆在肢体就会肥胖、浮肿、痤疮、结块或女性闭经;痰迷心窍则精神失常,顽痰存在体内可导致强迫、抽动、多动等所谓的“怪症”发生等等。
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我们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
自己判断痰湿体质
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痰湿体质呢?我教你几个简易的小方法:
看体型身肥体胖,体重超常,多为痰湿体质,并且也是痰湿体质的主要特征。
看马桶看马桶可不是叫你去看马桶的格调或光滑度的,而是叫你去看大便的痕迹,如果你排泄的大便粘在马桶壁上,冲刷不掉,还有大便不成形,总感觉排不净,这就证明你体内有湿;如果便秘,且毫不成形,那说明你体内湿气已经很重了。
看舌头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多为有湿。
看精神懒动嗜睡,常感困倦,老觉得湿黏黏的,中医说“湿重如裹”,就是指此。
体质病,其实也是生活方式病,如今各种棘手的慢性病和难以根除的疾病几乎都集中在痰湿体质的人群中,要想不得这些病,必须改善体质才行。运用单一的方法或者传统的治疗手段根本根治不了或者无法根除。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今富贵病那么多,吃了那么多大补的东四或者也做了不少养生保健功,依然不见效的原因。
首先应该明白,为什么你会成为痰湿体质,为疾病构建了一处繁衍的“沃土”呢?那是因为你过得太“舒服”了,养尊处优的日子让你“富病交加”,有人可能听过“贫病交加”,贫穷的人,吃得差、穿得差,医疗条件也不好,所以疾病不断。可是富贵病就偏偏相反,越是吃得好,穿得好,医疗条件好的,偏偏越容易得病。
本米中国人该吃五谷杂粮,少肉多素,可是很多人却腻歪了这样“吃”,于是逆道而行,香的、辣的、咸的、浓的,大口大口塞进脾胃里。《黄帝内经》讲“膏粱之变,足生大疗”,这些食物被塞进去后既没化开,也没泄掉,就成为垃圾堆积体内,它们就像菜市场的一堆腐枝烂叶,疾病便像蚊虫般闻臭而至,繁衍出更多的疾病。
现代人的另一弊病是什么呢?那就是少动。
所谓“石闲生苔,人闲生病”,很多人被照顾得太“到位”了,饭不用自己做,衣服不用自己洗,好吃的东西和各种补品天天都有人送。于是,他们在这种“幸福”中陶醉丁,静谧丁。殊不知,你静,病就“动”起来了;你闲,病就“忙”起来了。
当然造成痰湿体质的原因还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上:如拼命赚钱,及时行乐,冬天暖气常烧,夏天空调不断,该热不热,该冷不冷,怎能不生病?抽烟喝酒,昼夜颠倒,以车代步,你的体质怎能不出问题?
总结起来,形成痰湿体质、使百病丛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多吃”和“少动”,日本人因为“吃得少,干得多”,所以,他们由痰湿引起的“富贵病”就很少。
妇何自我调养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说对付贼呢,有三种手段:其一,就是“劝”,劝诫他,让他不要再干坏事了,何处来何处去,这样贼也能变成有用的人;其二,就是“捉”,看到贼就将他捉拿归案,将他押起来,扣起来,不让他为非作歹;其三,就是“躲”,见贼就躲,让他近不得自己的身。
改善痰湿体质贵在“健脾胃去痰湿”,另根据古人的“劝…‘捉…‘躲”这“三字真言”,我总结出这套“三从疗法”,这是所有痰湿体质人的终身法宝。如果你能在这几方面做到位,那么,再难治的体质病,也能在“指手画脚”间消于无形:
想吃的吃四分。不想吃的吃六分――病从“口”中治
人常说“病从口入”,痰湿大多也是吃进来的。那么,我们就将“源头”洗净。源头干净了,顺流而下的水也会清澈流畅、一碧万顷。怎么“洗”呢?即:想吃的吃四分,不想吃的吃六分。
这个比例来自于医学中的黄金分割:副食与主食比例为6:4,粗食与细食比例为6:4。肉类、精米等细粮,是你想吃的,就要占据你的食物中的四成比例;粗粮,是你讨厌吃的,要占据你食物中六成比例。
很多人知道了吃荤吃多,是导致自己诸病缠身的重要原因,顿时“谈荤色变”,不敢沾一点肉星了。其实,大可不必,当吃则吃,无所不吃。不过吃要有个尺度:想吃的吃四分,不想吃的吃六分,吃到八分饱为好。
有的人听说“要长寿,多吃素”。于是,摇身一变成为了虔诚的“素食主义者”。这是不对的。因为吃“粗”也要因人而异,胃肠功能差的人要少食、慎食;大体力消耗者因为需要尽快提供能量也要少吃粗粮;中老年人、尤其是三高、便秘等患者、“常坐族”“应酬族”要多吃粗粮。
可是,吃粗粮也是大有讲究的,你不能抓起来就吃,舀起来就往嘴里倒。因为粗粮普遍存在口感不好及吸收较差的劣势,所以粗粮要细吃,有时也要搭配着牛奶等副食吃。怎么细吃呢?过大、过生、过硬、过糙的食物,我们要把它切碎、煮软、炖烂,或是夹杂着细粮一块入锅煮。还有吃的时候,要用牙撕,用舌搅,用唾化,多吞咽口水,这样有助于消化。
见“湿”就躲――疾病不近身
低洼、近水、阴冷的环境最多湿,所以痰湿体质的人要有意识地远离这些环境。如果居于南方或因条件所限,就多吃些白萝卜等燥湿的食物。另外,雨水、雾天或野外宿营,也容易招惹湿气,所以应尽量避免。有条件的话,家居环境最好也要经常除湿;多穿宽敞轻松的衣服,面料以棉、麻、丝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为主,这样有利于发汗去湿;冬天穿衣服不要太厚,以免阻碍体内湿气的排泄;夏天不要穿得太薄,以免湿气入侵,遗为祸害。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2~33℃,这是最理想的“衣服气候”。
运动以出汗为佳――病在“动”中治
耍大枪的,几天不摸枪,可能就抖不出好看的枪花了;钉马掌子的,两个月不练手,功夫就废了;好身子骨的,三五个月,不走不跑不动的,精气神就散了,精气神不集中湿气病邪就来了。所以,古人说“刚不可以久,柔不可以守”,就是要我们保持阴阳平衡。体内痰湿郁久,则阴气鼎盛,阳气不举,阴盛阳衰,想不生病都难。
篇9
关健词:导师制 青年教师 培养
根据学校发展的要求,每年都招聘大批毕业生或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青年工程师走进高校,他们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较多的工作经验,思想活跃,成为高校教学的主力军、科研的新生力量。但是他们大多没有高教从教经验也不是师范专业出身。如何做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塑造工作,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有相当多的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上的发展都依靠自己摸索,虽然几乎每个学校都有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计划和课程,但没有形成以老带新的制度和风气,而很多研究表明这种学徒式的培养方法对于青年教师特别是从事工作的第一年是非常重要的。青年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质,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水平,已成为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1]
1 青年教师入职初期主要存在的困难
1.1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对许多刚踏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而言,由其他角色转换成教书育人的教师而大多数又没有经历过师范训练,由此带来的许多问题必然使新教师在专业态度、专业行为等方面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必然的“转型期震撼”(E.Corcoran)。[2]所谓“转型期震撼”指新教师在进入职业生涯的初期遇到的各种问题。维尔曼(Veenman)曾经以世界各国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总结了新教师最常遇到的24个问题。[3]这些问题的出现常常会影响青年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形成。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就会引发青年教师的职业焦虑和专业动机,最终影响其角色转换能力及专业成长。
1.2沉重的教学任务
近年来,我校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中基本上是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研究生,他们理论基础扎实,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已经成为学校师资的有生力量。但是现实的各种原因导致了青年教师在任职初期感到手足无措,心力交瘁。按照学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全校总课程表的数据统计显示,一般新教师都要上到周10学时的课程,有的新教师要上到周16学时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开课,即使有老教师的帮助他们也要面临重新备课和熟悉教材的过程。除此之外新教师还准备参加教师资格、职称等各种考试和培训。这些青年教师每周疲于上课,被动地应付在课堂与课堂之间,能把承当的课程上完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不用提教学质量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提升,因此也没办法在上岗初期做到很好地转换自己的角色。
我校对于青年教师培养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如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学能力培训;教学督导听课和意见反馈;开课试讲和持证上岗等等。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上述办法和方式或流于形式,或产生效果甚微,或影响程度不够。比如,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中的指导老师制度,本身指导教师的“传、帮、带”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最通行的模式,但倘若制度不健全,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监督执行力度不够,学校支持奖励力度不够,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对传帮带的认识不深入,那么这种制度和方式就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作用。而且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实践、反思、总结、改进、提高的长期发展过程,而指导教师往往只存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并不能形成一个经常指导改进的机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现有的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不足之处或薄弱环节,这就是,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尤其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不够。
3导师制在青年教师培养中的作用与优势
14世纪初,英国高等学校开始试行导师制,发展一直很缓慢,上世纪中期在美国重新兴起,直到80年代才蓬勃发展。目前,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已成为欧美国家广泛推行的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一般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及程序,选择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及业务水平,事业心及责任感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拥有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对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帮助新教师迅速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尽快站稳讲台的一种教师培养制度。导师制既可以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优势,又能帮助缺少经验的青年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有利于和谐教师集体的形成。
实行导师制培养青年教师,一方面可以使初来乍到的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工作。通过和导师沟通可以更快的了解学校内部的相关规定、学生特点以及人情事故。导师的指点也有助于青年学者尽早形成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心理。在指导过程中,老教师所体现的优秀品格,将对青年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将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的终生选择。[2]另一方面导师的言传身教,使新教师更快的掌握相关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技巧,这比自己摸索要节约很多时间,少走很多弯路。使刚从学生群体走出来的青年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4完善导师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4.1青年教师的工作量
在现行高校的工作考核和绩效考核制度里,教师的授课课时量是工作量的重要组成。但是依照导师制的要求,为了保证青年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转换角色,研究教学方法,在刚入职的几年里都不能有很多的课时量。由于教师的工作量的多少决定着收入分配。较少的工作量无疑会加重青年教师的家庭生活负担,使他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同时,青年教师收入的减少也不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结合工作实际,依照按劳分配的原则,作者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青年新教师授课加乘一定的不是很高的比例系数。这样一方面反映了一名新教师在上新课时确实会付出比较一名熟练老师更多一些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不高的比例系数也不会对其它教师产生太大的影响。其次,可以增加青年教师的收入组成。高职学校里的专职学生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一般都比较少,学生的管理任务也比较重,可以通过增加兼职辅导员津贴或分配一部分工作项目给青年教师以达到其收入稳定的目的。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加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强度,也可以增加青年教师对学生的熟悉程度。
4.2导师的选聘与工作量计算
对于导师的任职条件、选聘、职责、考核、工作量计算、待遇等问题建立完善的制度或办法,对于指导老师要求具有具有与接受指导的青年教师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背景以及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系列的在职教师。一方面因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在教学科研领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可以传授给青年教师;而且一般情况下都会参与或主持若干个教改或科研项目,青年都是有机会更全面的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一般都要承担更多的授课任务,如果再安排他们指导青年教师恐怕会力不从心。
5导师指导青年教师的指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引导青年教师建立良好的职业信心。
示范青年教师完成一门课程的全部授课流程,包括撰写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及讲稿;组织学生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编写试卷、成绩分析。
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科研立项申请。
深入青年教师课堂,及时反馈听课信息。
5.1青年教师的学习考核
对于青年教师的考核应该注意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结果考核可以采用学生评教、教学竞赛评比等方式。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应该更注重过程考核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随机推门听课。这是一种在不定时、不通知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听课考核方法。它可以检查青年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的真实授课能力与效果情况;再通过及时把教师们好的表现与应该纠正的不足即时反馈给他们,以便继续努力。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听课的教授要更多的发现教师们在课堂上的好的表现、好的方法、好的改进,因为根据认知心理的特点表扬与肯定使人进步更快。
材料检查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考核环节,及时检查教学材料可以找到在教学准备阶段存在的不足,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教学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与同事和指导教师汇报交流,要求青年教师撰写培养日记,鼓励与同事和导师多进行讨论与汇报。一方面有利于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另一方面,更多的强调工佩协作,强调合作教学和协同研究,也有利于青年学者更多的转变角色,渡过困难时期。
自我评估,除了学校现有的对教师的考核方法外,自我评估也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通过自我总结、评估的过程,可以做教师把所做的事情写出来,弄清自己的位置,安排未来的发展,并引导教师与资格较老的成员坐下来,就事业方面的事情进行广泛的、冷静的谈话,因此这种评估十分有益。
5.2导师制的负面影响
导师制可能传递这样的负面信息,即学界新秀不可能依靠自己获得成功,他们没有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情,必须从老同事那里获取必要的建议和指导。
如果师傅是一个恃强凌弱的人,新人可能会担心师傅会把自己视为威胁,或者在联合撰写论著时大占便宜,这样更有利于使师傅的事业再创辉煌,而不是使新人的事业有个良好的开端。而师傅这边,则会担忧自己显得屈尊俯就,或者和校报人接触不够。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师傅们可能会感觉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已经落后时代了。
实行导师制的目的是没有这个制度也会形成最令人满意的导师制关系,它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发生,不必任何制度约束,师傅和新人双方在工作中互相吸引,认为双方智力相等,能平等相处,对共同学科有一致的兴趣,从而自发的演进成师徒关系。[5]
参考文献:
[1]于福荣,刘中培,杨育红. 提高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思考 [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 01: 185-186.
[2]E.Corcoran.transition shock:the BeginningTeacher's Paradox[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81(32):19-23.
[3] Veenman, S.Pereceived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J].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1984,2(54):154.
[4]杨云,刘富岗高校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21):16-17.
[5] Grant, Sherrington著. 冠文红译. 规划你的学术生涯.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66:90.
篇10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疲劳;社会期望;职业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9-0193-02
职业疲劳源于职业压力,高校辅导员是职业疲劳的高发人群,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疲劳的压力来源,从社会发展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着眼,立足于辅导员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探索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疲劳的有效措施和途径。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职业疲劳是指社会从业人员因长期处于持续性的紧张状态,从而出现的一种情绪性衰竭的症状,是一种消极的从业体验。这种消极的从业体验会导致个体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极度疲劳,并很容易诱发其它心理问题,导致工作质量的下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而言,这种情绪和行为的烦躁会影响其个人的心理健康、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不良的情绪状况下,辅导员极易与学生产生敌对情绪,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对来自河北省14所本专科院校的不同院系,年龄在24岁到38岁的35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35份问卷,回收34份,有效问卷34份,其中男性18名,女性16名。其中85%带学生,最少的带22人,最多的达到780人,平均带学生的人数是277人。15%只负责学生就业,学生活动等不带学生。
1高校辅导员职业疲劳的表现
1.1心理疲劳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56%的人认为辅导员这个职业未来前景茫然,12%的人认为前景无所谓,还有32%的对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91%的人认为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整体工作中所占地位重要,只有9%的人认为不重要;80%的人认为辅导员在高校教师队伍中较低,11%的人认为地位较高,还有9%的人认为一般。82%的人认为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一般,4%的人认为低,只有14%的人认为获得的成就感高。所以辅导员在认知方面自我评价低,感觉前途黯淡,没有希望,在学校处于最底层,做的工作比较琐碎,又容易出问题,不如专业教师和机关人员,很难在工作中获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1.2生理疲劳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82%的人在工作中感到疲劳。这种疲劳在生理方面表现为精力缺乏、身体虚弱,对疾病抵抗力减弱,经常感冒或有各种生理上的小毛病,甚至出现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胃肠不适、失眠、幻听、幻觉等身心疾病,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1.3情绪疲劳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65%的人认为工作压力很大,35%的人认为工作压力一般,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在情感上会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不稳定、有时会对学生失去耐心,出现工作误解时会对领导产生抵触情绪,常常会感到无助、焦虑和压抑,,容易小题大做。
1.4行为疲劳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85%的人所在的学校要求24小时开机;74%的人所在学校要求进学生公寓值夜班;62%的人对进学生公寓值班的做法不满意,18%的人觉得无所谓,20%的人表现为满意。由于长期地处在紧张的工作状态当中,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厌倦工作,靠“惯性”工作,可能会对工作投入不足,对学生活动不热情,缺乏创新的动力;不愿与同事交往和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工作方式简单甚至粗暴。
2高校辅导员职业疲劳的原因
2.1职责不明,工作压力大负担重,成就感低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97%的人认为辅导员工作中存在职责不明的情况,高校辅导员的所有工作可以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两类不同性质的工作类型。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地扩张的性质,具有“无边界性和不可测性”的特征,而因为没有明确的界限和不可测性的特点,辅导员永远不会“成功地完成了工作”。学校几乎各类与学生有关的烦琐事务统统压在了辅导员身上。辅导员的“婆婆”多,哪个部门都能指挥辅导员。比如财务处通知要发放助学金、保卫处通知要办理毕业生户口迁移、图书馆通知要办理借阅证、教务处通知要组织学生补考、学生处通知要办理毕业派遣、勤工助学中心通知要协助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团委通知要组织学生献血、宣传部通知要上报学生党员材料、后勤处通知要组织学生消灭老鼠蟑螂……事无巨细,只要与学生沾边的事情都得去抓去管。从招生到分配,从上传下达到个别谈心……一个人面对几百人,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由于经常处在繁多而具体的工作中,辅导员做得多,思考得少,部分辅导员理论水平不高,科研成果较少。相对专业教师积累起来的学术论文、学术成果而言,辅导员的成果只能说是带过了几届学生而已,社会认可度不高,辅导员在事业上难有成就感。
2.2工作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88%的人认为工作收入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44%的人认为收入较低,50%的人认为一般,只有6%的人认为较高。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的安全稳定是我国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学校、院(系)领导是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而辅导员则是直接责任人。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危机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各类危机具有突发性、人为性及群体互动性,辅导员始终在高度关注、密切注意。辅导员每天精神都要崩根弦,工作投入之大是与收入不成正比的。
2.3社会期望与个人成就动机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65%的人认为辅导员这个职业社会期望值一般,9%的人认为低,26%的人认为高。82%的人认为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一般,4%的人认为低,只有14%的人认为获得的成就感高。事实上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承担者,他们承受着社会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期望。这种低定位,长期的工作压力造成了辅导员的低成就感。对于辅导员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果,而往往是工作失误对自身的影响比工作成绩对自身的影响要来的更为重要,大部分辅导员便慢慢养成了“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工作心态,致使辅导员看不到自身工作的价值。所以,辅导员要在不断的“坎坷工作中寻找自身的价值”,成就职业的期望。
2.4高校的管理体制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76%的人对辅导员的职称评定不满意。辅导员是高校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队伍,其工作的对象、范围、性质、评价方式等均有特殊性,而正是这些特殊性导致的辅导员角色模糊、工作超负荷、绩效非显性等与职业疲劳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3高校辅导员职业疲劳的影响
3.1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良影响
就学校而言,长期的疲劳感会使辅导员对工作失去兴趣,不思进取,甚至产生离职的念头,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加剧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阻碍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程。并且会直接危害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到国家建设后继人才的培养质量。不要让学生成为教师的牺牲品。
3.2对自身的健康和事业发展不利
对辅导员个人而言,会发生头晕、失眠、食欲不振、疲倦等亚健康状态,甚至严重的心理或生理疾病,对其本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同时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对个人事业的发展会有阻碍作用。
4解决高校辅导员职业疲劳的对策
4.1自我调节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
辅导员要淡泊名利、完善人格,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适度调节自己的喜怒哀乐,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不自我为难和拒绝,要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要敢于解剖自己、不畏难。处理问题要保持冷静,认真思考,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关心,对工作做到热心、细心、耐心和精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
4.2提升辅导员的社会地位,树立辅导员的职业形象
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社会地位,要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深化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营造一个人人关心、重视辅导员成长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高校的全体教职工都是育人队伍中的一员,要“教书育人”,无论教师、管理干部、科研人员都应从自身做起,担负起育人重任,真正以学生为本,同时要支持辅导员的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此外,要加辅导员的内部交流,做到相互支持,互相鼓励,排忧解难,构建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
4.3 对高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明确岗位职责
高校要注重对辅导员考核程序的公平性、考核量化的可行性、分配的公平性。因此在加强队伍建设、畅通出口的前提下,对高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保证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考核评估,可促使辅导员及时进行自我总结,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可为其晋级、调动、奖惩等提供了可靠依据。给予辅导员工作比较公正的认可,能够对辅导员起到鼓励、鞭策、督促等作用,有利于降低工作疲劳感。
参考文献
[1] 罗涤,姚木远.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7,(6).
[2] 周平,朱国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7,3(11).
[3] 陈永森,邱海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消除[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
[4] 马琼.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探索[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
-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学生自我总结
- 下一篇:每月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