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04:1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肺复苏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流程;进展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c)-0196-03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pre 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proces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s discussed. Through access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firstly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then the specific process of pre hospital emergency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finally discusses the safety of lo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and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training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kills. Expectations through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PR,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growing awareness of safety, can gradually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training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ir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emergency.
[Key words] Pre hospital first ai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rocess; Progress
院前急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率[1],是评估院前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努力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复苏成功率,对展现院前急救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心脏骤停指的是[2],心脏忽然间停止跳动,导致患者心肌功能排血停止,引发身体各个脏器官,包括心脏等主要器官缺血缺氧,从而引发患者忽然死亡,因此心肺复苏很重要。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为CPR),指的是,对呼吸与心跳忽然停止的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与胸外急救按压的急救措施。在院前急救中[3],呼吸与心脏骤停是常见病症,心肺复苏则是有效的急救手段。心肺复苏的宗旨是支持基本生命与高级生命,使大脑功能得到修复与保护,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研究资料显示,心脏停止跳动10 min后施行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几乎为零,每提前1 min进行心肺复苏,可以使成功率提高10%,因此,正确开展心肺复苏能对提高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影响。该文下面对CPR的急救流程与进展展开综述。
1 心肺复苏的研究
1.1 心肺复苏的发展历史
急救复苏术最早出现于,公元800年前的《圣经》中[4],它介绍了通过口对口换气,挽救在死亡边缘的幼童,从而被定义为最早的心肺复苏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曾经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口对口呼吸可以治疗自缢症患者。1958年,美国人Pater Safar 使用了人工呼吸[5],成功急救了一名新生儿。这之后的两年时间里,Safar确认了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联合使用进行心肺复苏,从而实现了现在心肺复苏的医学基础。1973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颁布了心肺复苏指南[6-7],想要在群众中普及心肺复苏。2000年,AHA制定了《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并在之后的2000年、2005年、2010年对改指南进行修订。每次颁布新指南,都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不仅改变了医生对心肺复苏的认知,还促进了心肺复苏的发展。
1.2 心肺复苏的流程进展
2010年颁布的心肺复苏指南让心肺复苏这项技能变得更加流畅,流程也更加简洁,有利于提升医护人员对CPR的操作技能,使培训效果变得更加突出,并且,该指南强调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使用心肺按压,以及使用心电除颤。2000年颁布的心肺复苏指南将检查脉搏流程做出了简化,只要确定患者没有呼吸、咳嗽或是身体动作,就可以判断该名患者心脏骤停。2005年颁布的心肺复苏指南进一步提出[8],即便患者有间隙的咳嗽,医护人员也应该警醒患者已经出现心脏骤停现象,需要进行心肺复苏。2010年颁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从中剔除了呼吸时常用的听、看、感觉等流程,这些判断耗时较长,医护人员强调在发现心脏骤停后立即实施急救,对没有呼吸或是呼吸异常的患者马上使用胸外按压。同r,在2010年颁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中最大的变化是,专家将气道-呼吸-胸外按压流程转变成胸外按压-气道-呼吸流程,减少心脏从骤停开始到胸外按压的时间。有研究资料显示,要想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率,关键在于胸外按压与除颤。早期胸外按压的频率为60~80次/min,1988年之后更改为100次/min;按压深度逐渐从4~5 cm改为至少5 cm。最新颁布的心肺复苏指南注重胸外持续按压,尽量减少停顿时间。所以,团队合作能够使心肺复苏操作高质量地进行,这也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一些医学使用心肺复苏仪,相较于人工胸外按压而言,有效性大大提升了。最新颁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中指出,尽早开放气道也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有资料显示,器官插管可以大大增强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
1.3 心肺复苏后的电除颤
1960年,胸前锤击这个词首次面世[9],但是锤击效果并没有准确记录,锤击后33.3%的室速转变为窦性心律,33.3%没有任何反应,33.3%转变为室颤。所以,2010年推出的心肺复苏指南中明确指出,胸前锤击不适用没有目击者的院外急救中。由于心脏骤停患者产生室颤的几率高达80%,电除颤是治疗室颤最佳方式。有研究资料显示,除颤时间每拖延1 min,心脏猝死的几率就会高达7%~10%,如果15 min后进行除颤,那么几乎不可能抢救成功。所以电除颤需要争分夺秒地进行[10]。除颤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单相波形、一种为双相波形,以往的除颤方式主要是单相波形,直到1996年,美国学者首次推出双相波形。单相波形的除颤计量建议为360 J,双相波形的除颤计量可以选择120~200 J。有研究资料显示,双相波形的除颤效果明显优于单相波形的除颤效果。2000年,专家一致认为,当目击或是发生院内心脏骤停时,应立即为患者提供电除颤;当未目击或发生院外心脏骤停时,特别是快速反应超过5 min者,建议在心肺复苏后5 min,再使用电除颤。
1.4 心肺复苏的药物使用
心肺复苏技术与电除颤操作只能维持患者重要器官血液的暂时供应,所以需要辅以药物治疗,这样才能让患者保持自主呼吸,使血液流动异常得以治疗,所以,使用心肺复苏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一线复苏药物[11],如静脉注射1 mg肾上腺素,并且每隔3~5 min重复使用一次;静脉注射40 U血管升压素;使用胺碘酮治疗室颤,使用300 mg治疗首次室速,如果没有效果,3~5 min第二次给予150 mg的胺碘酮,最大剂量为2 200 mg/d,每次注射时加入5%的葡萄糖500 mL稀释,静脉滴注。当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复自主循环后,维持血压与组织灌注可以使用多巴胺,控制剂量在20~60 mg/d之间,并且加入5%的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可以静脉滴注山梗菜碱与尼可刹米。
2 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发展现状
有资料显示,我国民众对心肺复苏这项技能的掌握还不完全,很多民众没有接受过正规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培训。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多“第一目击者”,没有办法在最佳黄金时间为心脏忽然停止跳动的患者提供心肺复苏,从而失去了最佳抢救时间,所以,在我国民众中广泛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现如今,我国对民众普及心肺复苏技能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施:①建立并完善培训机构,主要由急救中心与红十字会联合完成民众的培训任务。②利用互联网建立急救机构,在医院、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等场所设置培训体系,将医疗救治机构中符合资质的人员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实施网络优化培训,接受培训并完成考核的优秀人员可以通过相互教育将心肺复苏技能传递给其他社区成员。③将急救知识并入教育体系中,在高等院校中开设急救课程,定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课程讲解与模拟练习,让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对社区今后开展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普及起到传播与推广的作用。④将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不断简化[12],让接受培训的人员更好地掌握操作方法。⑤根据培训人员的具体情况,设置个性化的培训方针。⑥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利用电子设备、发宣传册、媒体推广、现成模拟等多样化形式,让培训人员在不断练习中,使知识得到巩固。
3 总结与展望
没有呼吸与心跳停止,是院前急救最危急的状态,大约75%的患者死于院前,40%的患者死于发病后15 min内,30%的患者死于发病后2 h,所以掌握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技能可以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延续。现如今,国内只有一些一线城市在机场、港口、车站等地方配备符合国际标准的自动体外除颤器等医疗设备,同时对相关急救人员提供现场技能培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心肺复苏指南的不断完善,我国应加强各个地方的院前急救措施,在民众中普及心肺复苏技能,让心肺复苏的操作变得更加简洁、有效,向着人性化发展,从而使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凤尔稳,倪莎,李光辉,等.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心肺复苏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5,3(5):318-320.
[2] 徐胜勇,于学忠.心肺复苏的研究热点和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3):330-333.
[3] 卢士云,周明浩,吉春风,等.中学校园普及心肺复苏的重要性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4(11):667-668.
[4] 李谊.有效建立开放气道技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18-20.
[5] Berg RA, Hemphill R, Abella BS, et al. Part 9: post-cardiac arrest care: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ation,2010,122(18 Suppl 3):768-786.
[6] GD Perkins,IG Jacobs,VM Nadkarni,et al. Cardiac Arrest an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utcome Reports: Update of the Utstein Resuscitation Registry Templates fo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Circulation,2014,63(3):233-249.
[7] Field J M ,Hazinski M F ,Sayre M R,et al. Part 1:executive summary: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ation,2010,122(18 Suppl 3):640-656.
[8] 佳,刘靖圆,柯小娥,等.肝素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对重要脏器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 (1):4-6.
[9] 李伟,于学忠.高渗盐干预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及前景[J].中国急救医学,2015(7):302-304.
[10] 林晓鸿,刘红霞,张文馨,等.仿真模拟人在护生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10):92-94.
[11] 罗燕玲,蒋龙元.心肺复苏与线粒体功能的研究进展[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4(6):353-355.
篇2
心脏骤停,系指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导致脑及其他重要器官血流中断,并随即由此引起意识丧失(15 s)、呼吸停止(30 s)、瞳孔散大固定(1 min)、糖代谢停止(4 min)、脑ATP代谢障碍(5 min)及脑细胞不可逆死亡(6 min)等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1]。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还可以提高预后疗效。2011年2月,本中心华漕急救分站成功抢救复苏心脏骤停1例,并于抵达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急诊室之前,患者出现正常心律和自主呼吸。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性,17岁,口吐白沫、昏迷不醒约5 min(邻居联系急救120电话)。15时18分,调度指挥中心接警并指派任务,15时23分,到达现场。患者有结核性脑膜脑炎史1年余,长期卧床,规则服用“中药”数月。既往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近期,无肺部感染、褥疮感染史。15时23分,患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侧瞳孔散大(直径约为6 cm)、固定,对光反射消失,颈动脉扪之不及,心音、呼吸音消失,心电图示一直线,确诊为心脏骤停(上述步骤10 s完成),随即启动急救医疗系统(EMSS)。按照ABCD四级程序,分别给予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ardiac compression)、电击除颤(defibrillation),同时给予开放静脉通道。15时41分,心电监护示正常心律,心尖区听及心音,扪及颈动脉搏动;双侧瞳孔缩小(直径2.5 cm),出现对光反射。即刻告知家属并决定搬运、转送至闵行区中心医院救治。途中,15时42分调度指挥中心预报送往医院急诊科;15时59分患者出现自主呼吸(途中继续CPR)。16时5分,抵达闵行区中心医院急诊科(院内急救团队已准备就绪,随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外周静脉血管留置、血气分析等)。
2 讨论
分析本例心脏骤停复苏成功案例,对2010年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心肺复苏成功10例进行总结性回顾,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多种因素决定了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提升,其中内因(客观因素)起着决定性因素,外因(主观因素)起着辅因素。(2)心肺复苏成功率是衡量EMSS系统首要环节院前急救医疗质量的“金标准”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是当前市、区、县急救中心提升院前急救质量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3 体会
本例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急救医生长期从事院前急救临床一线工作10年余,兼职管理岗位工作数年,其分别从医疗救治和医疗管理角度,比对去年10例心肺复苏成功病例,进行了总结体会。
3.1 决定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内因”。大致概括为“时效、规范、合作”。首先,强调院前急救任一环节必须高度重视“时效性”。调度员接警、指派任务必须严格遵守1分钟标准;急救团队出车反应速度必须控制在1分钟之内;急救医生现场判断和评价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其他诸如开放气道(气管插管)时间、CPR组合交替时间等都应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其次,强调院前急救过程中必须按照《院前急救操作规范》进行规范性操作。院前急救医务工作者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水平,是承接早期现场目击者初级CPR、转递至院内急诊ACLS的关键人物,必须认清ABCD是贯穿于心肺复苏过程中的纲领性原则。再次,强调多层次、多角色的合作亦是决定心肺复苏成败的关键之一(三种合作:初级目击者与急救专业人员、急救团队成员之间、院前急救医务人员与急诊抢救医务人员之间交接)。“生命链”概念中明确指出,现场目击者或旁观者的呼叫“120”联系急救反应系统意识、第一时间启动EMSS占据了50%的份量,为急救专业人员抵达现场进行标准复苏术做好初级复苏救治。因此,我们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合作”。急救团队成员之间以及院前与院内的无缝衔接之间的“合作”重要性,是专业医务工作者之间急救意识、急救技能的交流、转递,是确保院前复苏成功和提高院内预后效果的关键。
3.2 如何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笔者认为:第一,加强综合管理。主要围绕区域急救中心发展规划和提升区域院前急救质量等中心任务,组织切实、可行、实效的质量控制管理(将心肺复苏成功率纳入考核指标),组织急救团队规范化专业技能培训(标准心肺复苏流程),组织急救团队急救技能竞赛,提升团结协作能力等。第二,加强社区联动。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级医疗机构医疗资源,通过诸如闵行卫生系统EHR信息平台,及时掌握急救复苏对象的既往病史资料;通过社区急救技能培训,提高社区医生急救技能和启动EMSS的意识等。第三,加强普及教育。发达国家AED等使用以及人民群众掌握初级CPR技能[2],是其确保较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笔者一直反复思考,人民群体的急救意识得不到有效提升、急救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难点在于急救知识、技能教育培训的机构未明确;一定时间内,普及教育的对象或者说受教育指标比率未明确等。
总之,无论作为一名急救医生,还是一名管理者,在看到区域急救事业蓬勃发展、急救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时,应更多地思考、立志致力投身于推进区域急救事业发展和拉近与发达国家地区急救水平的奋斗之中。
参 考 文 献
[1] 杨向军,徐新献,惠杰,等.现代内科急重症治疗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2-191.
篇3
关键词:急诊科;绿色通道;抢救
急诊科是医院收治危急重症的一线科室,急诊科抢救符合绝大多数危急重症抢救存在“时间窗”、损伤控制理论,在黄金时期内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是许多疾病患者存活的关键,这是活体组织生理性、病理性变化客观规律决定的[1]。对于那些需要优先抢救的濒死、高死亡风险对象,及时开辟绿色通道,可争取时间窗,从而降低病死率。军人绿色通道与普通医院的绿色通道存在较大差异,军队因其特殊性,急诊危重症多见心脏骤停、创伤患者,病种相对集中,这要求急诊科不仅需要关注绿色通道的管理效率,还需要关注特殊病种管理,注重某类疾病的急救技术管理。为进一步提高军人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水平,本次研究试回顾性分析基层军人绿色通道开辟情况、救治效果,总结绿色通道管理经验、抢救救治经验。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1月~2015年12月31日,医院急诊科开辟军人绿色通道主要用于现役军人、预备役创伤、心脏骤停等疾病的现场抢救。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4-2015年绿色通道患者基本情况。
2结果
基层开辟绿色通道转运的现役军人,从病种分布来看,以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创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为主。采用的急救技术主要为心肺复苏,主要针对大量失血、原发心脏病、严重脱水等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神经系统疾病多见脑梗死、脑出血,此类对象多发生在气候剧烈变化时,另多见军队战士青年型卒中,多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无明显先兆。创伤疾病包括严重的骨折、内脏破裂、创伤出血导致的休克、血管损伤,极少部分包扎、枪弹伤、刀伤,也多见于训练创伤,多为保护措施不到位所致。消化系统疾病多见急性胃肠炎、消化道出血以及食物中毒。典型案例:男,21岁,战士,训练过程中突然晕倒、心脏骤停,现场急救员进行了简单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敞开衣襟、开口预防窒息,接到呼叫后,10min内卫生员抵达现场,查体见患者面色苍白、腹部下可见散在的黄斑、肢冷、心率为0,无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判断为心脏骤停。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速率100~110次/min,持续替换人员维持有效的按压,持续6min,同时连接便携式呼吸机供氧,在此同时,迅速转运到当地医院急救,心跳恢复。转运过程中开通静脉通道,院内应用扩血管复苏药物,心电图恢复,期间停跳1次持续十数秒,立即采用电击除颤,能量200J,恢复正常,转移到上级医院。
3讨论
应加强对部队以及专业卫生人员心肺复苏术的培训。从基层卫生机构转运上级医院开辟绿色通道情况来看,多见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心脏骤停也是致死率最高的危象之一,心肺复苏是最急需的抢救技术。本例对象在早期接受急救员的现场基本处理,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呼吸道管理预防误吸。卫生员迅速抵达现场进行了徒手胸部按压。心肺复苏技术培训推广要点:①有报道显示,心肺复苏失败与心率恢复速度有关,需做好对基层急救员的培训,重视现场的心肺复苏,组织部队干部、战士,特别是一线救护员,学习心肺复苏技术;②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心电图表现、早期通气方式有关,对于送院、急救过程中出现的VF心电图表现,需予以重视,遵照指南尽快、有效完成心肺复苏各项操作,包括强化通气措施、必要时气管切开、合理的胸外按压,准备好心电除颤、药物复苏,及早除颤,使用束缚带有助于增加潮气量,有助于肺通气,在进行人工呼吸时,也不应停止按压,适当引入心肺复苏仪等辅助设备;③对心脏骤停者短暂复苏者,也不应放松警惕;④积极控制心脏骤停的原因;⑤尽量安排2人配合,1人取器,1人开展胸外按压等操作,100/min的速度可能影响生理病理状态,100~120/min的胸外按压是合理的,按压的深度在5cm为宜,应避免过深,但实际情况是出于担心按压过深导致肺创伤,绝大多数心肺复苏实际按压深度几乎不会超过5.5cm,对于心肺复苏,非必要的中断是被允许,但应尽量缩短,特别是除颤前,应避免按压中断;⑥准备好急救药物,针对顽固性VF、pTV,首选胺碘酮、利多卡因,急救员做好药箱的管理,做好扩血管药物、抗心律失常、强心等药物等管理,确保足量、合格、方便取用。军队急救,多见于训练、军队生活有关的病种,包括潜在的由高强度的训练诱发的急性心肌梗死等病变,往往表现为发病急骤,可出现心脏骤停,死亡率高。另外青年型卒中,病情相对较轻,多见于训练后,另见训练保护措施不到位、器械操作不当等引起的创伤,包括严重的骨折、内脏破裂、创伤出血导致的休克、血管损伤,此类伤情可轻可重,医院应购入应对创伤的外固定设备,可借鉴美国的战伤现场救助设备,如Bastiani架、许氏单边固定支架、Wagner、Charnely、hoffnann支架等。站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了解战士们的身体负荷情况,做好体检,发现冠状窦性电轴左偏、右偏,心房颤动、束支传导阻滞等心电图异常表现,结合动态心率评估身体压力状态,采用更科学的方法,评估展示的健康状态,寻找潜在的心脏骤停风险因素。综上所述:军人绿色通道的急救效率仍有待提高,需特别注意提高心肺复苏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韦再华,高燕琳,苏建婷,等.2003-2007年北京户籍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人群分布特征[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7):651-652
[2]刘元生.心肺复苏2015年指南与解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5,24(6):401-408
篇4
猝死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由于大多数猝死发生在院外,因此对该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多种原因,该研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世界范围内抢救成功率低。因此,重视猝死的院前急救,提高急救水平,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现将2005—2009年我院院前急救的猝死患者42例,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32—74岁,平均66.5岁。有心血管病史者32例,其中冠心病史者27例,脑血管病史5例,呼吸系统病史3例,糖尿病史2例,合并两种以上疾病12例,无明显病史者3例。60岁以上患者33例。患者猝死前主要出现胸闷、胸疼、心悸、呼吸困难,头疼、头昏、抽搐、恶心、呕吐、颈痛、四肢麻木等症,发病者在家者27例,其他场所占35.7%。现场心电图:心电静止29例,电机械分离9例,心室纤颤4例,出车及到达现场时间5—15分钟,平均10分钟,出车半径2.5km。
1.2抢救措施
确定猝死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其主要措施包括:开放气道,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持续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比为30:2。除颤单向波能量300J,双向波200J,连续3次,必要时根据情况增加次数。同时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应用肾上腺等血管活性药物。
1.3疗效判定标准[1]
复苏有效指征:自主心脏功能恢复(心音恢复,触及大动脉搏动,血压恢复),瞳孔回缩变小,光反射恢复。脑功能恢复(意识好转,肌张力增加,自主呼吸恢复)。复苏失败标准:经临床抢救30分钟以上A心脏死亡:无电活动。B脑死亡。符合以上两项并征得家人同意后宣布临床死亡。
1.4结果
经现场心肺复苏无效38例,占90.5%,有效或成功4例占9.5%。
1.5讨论
猝死的定义:指平时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疾病突然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其死亡时间和死亡方式不可预测。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6小时以内的死亡者为猝死。90%以上心源性猝死多在1小时以内,多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本文以发生在6小时以内死亡者为猝死,并排除外伤中毒枪杀自杀及其其他事故等。
2 猝死的原因
猝死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心源性如严重心率失常、心脏破裂及急性心瓣膜功能不全;神经源性如脑出血;血管源性如巨大肺动脉栓子等。据文献报导:临床猝死患者以心源性者居多。而在心源性猝死者中以冠心病居多。本组资料显示60岁以上猝死者占78.6%,因此,应关注老年性猝死,对中老年人要提倡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保持心态平衡,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室内传导阻滞、室性心率失常、血脂异常及肥胖、糖耐量异常等早期干预,从而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4]。
3 急救措施
①缩短启动救援系统(EMS)到急救现场的救援时间,早期建立生存链。众所周知,人体内是没有氧气储备的,由于心跳和呼吸突然停止,使得全身重要脏器发生缺血缺氧,大脑一旦缺血缺氧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损伤,超过10分钟即发生不可逆转损害。因此,4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2]。②早期心肺复苏,不仅使心肺功能得以恢复,更主要的是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及神经功能损害,因此,应早期启动生命链。我院于2001年始建立专职化的院前急救小组,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强化应急反应理念,提高反应速度,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做到接到呼救电话到出车在3分钟内完成。同时急救系统担任医学指导,在医务人员未到达前告诉现场人员进行必要的救护措施。早期心肺复苏:几乎所有的临床研究都表明“第一目击人”(即具有心肺复苏技能的人)在病人心脏骤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患者生存起着重要作用,及时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可部分维持心脏功能,为电除颤治疗争取时间。心肺复苏的技能的普及,从理论上讲应该人人掌握,但现实是不可能的,所以要选样有目的的培训“群体”如公安、消防、学校、宾馆等。③早期心脏除颤每延迟1分钟除颤,心室纤颤性心脏性猝死的生存率以10%递减,1分钟内除颤生存率能达70%,5分钟时间为50%,7分钟的生存率为30%,9—11分钟为10%,12分钟后仅为2—5%。如果“第一目击者”除颤前实施了CPR,也会提高生存率。④早期建立高级生命支持,是最终取得复苏成功的保证。对猝死的患者不应过早放弃抢救,应给予包括开放气道、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开放静脉通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支持各器官功能恢复、脑复苏及病因处理等加强高级生命支持的积极综合处理。
总之,加强卫生宣教,普及急救知识,科学规范的使用心脑肺复苏技术,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可大大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工作者的学习和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篇5
民营医疗机构急诊急救知识培训总结
为了提升全市民营医疗机构相关医务人员急诊急救能力,更好的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疗机构安定有序的发展,我局于5月12日针对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召开急诊急救知识培训,本次培训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当各种原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时,心肺复苏是最有效的紧急救护措施,为了让医务人员正确掌握心肺复苏术,首先由我局陈玉梅同志做培训讲解,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急诊急救:物品准备、评估与判断、放置、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有效指征判断、安置患者,每一步操作流程都讲得细致入微,各单位医务人员也听得十分认真,接下来为大家播放心肺复苏操作视频课件,期间,由我们的专业人员在下面为大家答疑解惑,然后让大家现场用假人做实验,大家表现出极其认真的学习态度,会后为大家分发了培训试卷,成绩均达到合格。
这次培训不仅让医务人员加强了医疗工作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生命第一、健康第一”的全新理念,懂得了生命安全比什么都重要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全体医务人员听课仔细,操作认真,不少同志还在下课后自觉留下来继续练习,表现了高度热情的学习积极性。
5月14日
篇6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模式;个体化培训;心肺脑复苏技术
[中图分类号] R197.32;R605.9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7-013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l with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technology. Methods 20 cases of nurses work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these nurses were divided into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model with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group (united training group, n=10) and traditional training group (n=10)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methods,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training, while the united training group were given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l with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then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ain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aining(P0.05), the examination result of the united training group after train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group(P
[Key words]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model;Individualized training;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technology
心肺X复苏技术(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technique,CPR)属于一项急救技术,对生命进行挽救,在心脏骤停的救治措施中最为有效,因此护士很有必要对CPR进行积极学习和有效掌握[1]。传统培训方法采用示范―自己练习―参加考试的形式,虽然在示范过程中重点阐述了护士常犯的错误,对准确的操作方法进行了规范,但是护士在考试时仍然会出错[2]。为了让护士对该项操作技术进行切实有效的掌握,本研究比较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配合个体化培训与传统培训对提高心肺脑复苏技术的作用,发现前者较后者具有显著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工作的护士20名,纳入标准: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将无法有效配合研究的护士排除。依据培训方法将这些护士分为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个体化培训组(联合培训组,n=10)和传统培训组(n=10)两组。联合培训组护士年龄19~36岁,平均(23.3±3.0)岁;护龄0~16年,平均(3.0±1.2)年。在学历方面,1名护士为本科,6名护士为大专,3名护士为中专。传统培训组护士年龄20~36岁,平均(23.8±3.3)岁;护龄0~16年,平均(3.2±1.0)年。在学历方面,2例护士为本科,5名护士为大专,3名护士为中专。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培训组 传统培训组护士接受传统培训,应用带教组长统一示范―自己练习―参加考试这一传统模式,带教组长对规范的CRP操作进行示范,详细讲解所有分解动作,同时对护士的提问进行耐心解答,然后护士自行练习,随时向带教老师或带教组长提问有疑问的地方,带教组长完成实习前1周对护士进行统一考核。
1.2.2 联合培训组 联合培训组护士接受PDCA循环管理模式配合个体化培训,具体操作为:
1.2.2.1 PDCA循环管理模式 (1)计划阶段(Plan)。首先,对现状进行分析,将问题寻找出来。护士在校已经学习过CPR,但是在校只对徒手心肺脑复苏进行了学习,只在院外急救中适用,而医院采用的是徒手心肺脑复苏联合呼吸囊式心肺脑复苏的模式,护士对该操作进行学习的时间和临床实习时间之前的间隔较长,大部分护士已经将操作步骤过程基本甚至全部忘记。其次,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召集所有护士,带教组长及带教老师和护士一起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拟定出解决方案,拟定过程中严格依据护士共性问题,设定出护士训练结果应达到的目标;(2)实施阶段(Do)。首先,统一护士的操作手法。为了有效的避免一些原则性的错误,带教组长集中所有护士,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步骤示范,使护士深刻理解。其次,充分练习、逐个指导。督促护士充分练习,然后再其他护士面前示范,让其指出其中的错误,最后带教组长对其进行补充性指导。再次,找出关键动作领头人,让其带领其他护士进行小组练习,过程中仍然依据将操作错误找出来,对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避免方法--对错误进行更改--对效果进行检查--对效果进行总结的PDCA模式,如在一个护士发生某一动作错误时,相关动作领头人对其进行示范,督促其反复练习,直到完全掌握;(3)检验阶段(Check)。带教组长在护士进行1周的练习后召集所有护士对动作进行再次演示,详细记录错误操作并向护士反馈,督促其通过不断练习有效纠正自身错误;(4)应用阶段(Action)。带教组长对护士进行随机考核、统一评分,然后对考试中的失误原因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讨论意见,之后将相关领头人组织起来对不合格原因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严格针对普遍、重复出现的错误项目,将下一个循环的监控焦点设定为拟定出的纠正、持续改进策略。
1.2.2.2 个体化培训 (1)成立个体化培训领导小组。成立培训领导小组,成员为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长及专科护士,负责对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教材进行制定、确定、选编,培训期间、培训前后考勤、考核等。本次培训的指导教材为《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脑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3];(2)培训。首先,制定科学培训内容。理论培训内容包括对急救成人生存链、基础生命支持技术(《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脑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重点内容进行主要讲解,对心肺脑复苏、气管插管及复苏药物应用等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阐述。其次,对心肺脑复苏、气管插管等的操作步骤进行分解,将其进一步详细讲述给护士。再次,组织护士,让其对新版心肺脑复苏的操作视频录像进行观看。操作培训内容包括球囊面罩给氧、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应用等。最后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法。应用集体授课的形式向护士讲解心肺脑复苏理论知识,然后带教老师和护士、护士和护士之间讨论互动。应用小组形式进行操作,指导过程中采用一对一的形式,操作示教及指导过程中采用智能型高级综合模拟人急救护理模拟;(3)制定严格的考核程序,考核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理论知识,另一部分为实践技能。相关医学研究表明[4],促进护士心肺脑复苏操作水平的显著提升,应该在培训后第一时间反馈信息,6周后再次考核。据此,领导小组成员组织评委团,完成培训后第一时间、6周分别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合格后将相关证书颁发给护士,使其持证上岗。
1.3 观察指标
培训前后分别对两组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进行评定并详细记录。同时,对两组护士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统计。此外,对两组护士的心肺脑复苏结果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两组护士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心肺脑复苏结果等计数资料采用率[n(%)]表示,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的出科考核成绩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护士培训后的出科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联合培训组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显著高于传统培训组(P
2.2 两组护士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心肺脑复苏结果比较
联合培训组护士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率、心肺脑复苏成功率90.0%(9/10)、70.0%(7/10)均显著高于传统培训组[50.0%(5/10)、40.0%(4/10)](P
3 讨论
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护士规范化培训发展。相关医学研究表明[5],很多医院在培训护士的过程中缺乏清晰的层次和突出的重点,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在不同的培训管理方法的作用下,各医院的培训效果必然会受到不同影响。规范化培训一方面在新从业的护士身上适用,另一方面也在具有一定护理经验的从业护士身上适用[6]。在生活及社会的影响下,护士缺乏充足的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缺乏足够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在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下对新观念、新观点持排斥态度。同时,缺乏充足的操作规范化制度,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之前缺乏有效的规范化培训,所有这些均极易成为护患纠纷的隐患[7]。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必须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从而促进护士素质及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8]。传统培训方法m然在示范过程中重点阐述了护士常犯错误,但并未针对性地纠正不同护士细节方面的不规范操作[9-12]。
个体化培训有效克服这一缺点,给予护士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对心肺脑复苏操作规范进行熟练掌握[13-15]。而PDCA教学法则具有系统性,计划阶段(P)对护士CRP操作熟悉程度进行分析,找出护士的共性问题,带教组长及带教老师共同讨论提出护士的共性问题解决方案,设定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更强;实施阶段(D)带教组长对标准、正规的CRP操作进行统一演示,同时将其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使护士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训练过程中给予护士一对一的指导,为个体化教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由较好操作的护士担任领头人示范关键动作,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检验阶段(C)带教组长在培训1周后对护士操作情况进行检验,为进一步加强练习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应用阶段(A)带教组长对护士进行随机考核、统一评分,对考试中的失误原因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以小组形式,能够为督促护士进一步练习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16-20]。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护士培训后的出科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联合培训组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显著高于传统培训组(P
总之,PDCA循环管理模式配合个体化培训较传统培训更能有效提高护士的出科考核成绩、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率及心肺脑复苏成功率,从而有效提升护士的心肺脑复苏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云香.不同培训方式对低年资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32):6797.
[2] 方洁新,邵瑞芳,张英,等.运用PDCA 循环管理规范门诊重点部门护理工作[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75.
[3] Mary Fran Hazinski.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D].美国:美国心脏协会,2010.
[4] 吴菲,叶菲,代颖,等. 不同工作年限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15-17.
[5] 邓丽丽.在职护士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的构建[J].全科护理,2012,10(2A):339.
[6] 李玲,张枫,朱敏,等. 成功智力理论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启示[J].当代护士,2012,11(10):155-156.
[7] 林海青. 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方法及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118.
[8] 陈柳红.多形式开展门诊护士急救护理技术训练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53):219.
[9] 王仕国,许必华,王建宁. PDCA 循环在医院门诊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135):42-43.
[10] 郎玉玲,朱仁英,王莉莉. PDCA 循环在新任护士长角色转换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6A):1473-1474.
[11] 娄小平,苟建军,谭伟丽.门诊患者突发意外急救系统的构建及管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6):74-75.
[12] 郑文君. “心肺脑复苏术”仿真情景模拟教学设计“说课”[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0):120-121.
[13] 张庆东. 心肺脑复苏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7):16-18.
[14] Guillaume D,Matsuura TR.,Bartos JA.,et al. Sodium Nitroprusside-enhanc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acilitates intra-arrest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in a porcine model of prolonge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5,43(4):849-855.
[15] Stefos KA,Nable JV.Implementation of a high-performanc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rotocol at a collegiate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program[J].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2016,64 (4):329-333.
[16] Dan Sebastian D,Natalia H,Theodor B,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medical students for train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Acta Medica Marisiensis,2016,62(2):202-204.
[17] Waninger KN, Goodbred A,Vanic K,et al. Adequate performanc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echniques during simulated cardiac arrest over and under protective equipment in football[J]. Clinical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Academy of Sport Medicine,2014,24(4):280-283.
[18] Jiheum Park.Manikin-Integrated Digital Measuring system for assessment of infan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echniques[J].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IEEE Journal of, 2014, 18 (5):1659-1667.
[19] Je Hyeok Oh,Chan Woong Kim,Sung Eun Kim, et al.One-handed chest compression technique for paediatric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dominant versus non-dominant hand[J].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2015, 32 (7):544-546.
篇7
120接诊的重症患者经过早期处理后常需转至检查科室、病房或手术室,为做好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杜绝院内转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及合并症致残率将起到重要作用。为提高护士现场急救医护配合能力和急救水平,我科改变原来仅护理内部理论授课的培训方式,2008年6月对20名护士分期进行医护同组培训,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急诊科护士20名,年龄25~45岁,其中本科12名,大专8名,均接受过急救培训。
培训方法:将20名护士分4期培训,每期3周,每5名学员为一组,将急诊科作为实训基地,急诊护士长和具有5年以上急救工作经历丰富的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1名,分别担任带教老师和示教人员。
培训内容:①理论培训包括常见急症休克晕厥脑血管意外,有机磷中毒等的急救程序,心肺复苏(对CPR的认识实施步骤、肺复苏、心脏复苏、气道梗塞急救法等)意外伤害(触电溺水中毒烧伤)患者的抢救,创伤救护(骨折固定止血包扎及搬运护送)等内容。②操作演练:由1名医生和2名护士组成一组。操作时对面是模拟人按照急救教程各成员执行相对固定的角色操作。如心肺脑复苏抢救流程护士甲跪在患者右侧头部判断患者意识,病员无反应立即高声呼救,将患者仰卧判断呼吸,畅通气道进行人工呼吸2次,判断颈动脉搏动,此时医生和护士乙快捷赶到,医生跪在患者右侧,胸腰部位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下达口头遗嘱。护士乙进行心电监护,准备气管插管物品及电除颤,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医生和护士甲按照30:2的比例进行心肺复苏。护士甲协助麻醉科医生行气管连接呼吸机然后替换医生胸外按压,医生行电除颤判断抢救结果,护士在练习中要交换角色。③现场实践医护搭配轮流跟随救护车去现场急救及参与急诊的救护。
讨 论
医护合作培训的优点:在抢救过程护士要快捷应对做好与其他抢救者的配合与协调,护理人员敏捷的应急能力迅速准确和主动有效地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医护同组培训是一种较的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抢救能力的方法。
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技能培养团队互助的精神,护士是急救措施的实施者。在培训时2名护士和1名有丰富经验的医生组成小组,由于分工合理,角色明确,各项操作穿行减少了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每个参与抢救的护士有自己的工作空间和任务,使重点任务落实到位。不遗漏护士能较快进入抢救状态,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技能,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提高了满意度。
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自信心,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护士应急处置需要知识全面急救技术娴熟、能准确判断危险场景。急诊科先进的急救设备、良好的带教师资为培训创造了条件。形象的医护配合模拟抢救使护士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因此护士能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及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患者病情变化的预测性,能自信冷静地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给预处理,同时减少了各种医疗纠纷不良反应的发生。
篇8
1.1研究对象
在本科见习的临床医学专升本学生,2009年4月至2009年6月87名(观察组);2008年4月至2008年6月60名(对照组);两组均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和急诊医学理论学习。
1.2研究方法
两组在开始急诊医学见习前,进行急诊常见疾病如多发伤、急腹症、心肺复苏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观察组采用“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每一种疾病设计1个病例,如心肺复苏技能操作采用挪威Laerdal公司生产的SimMan4000综合模拟人进行培训。具体做法如下:把87名学生分成12个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多发伤、急腹症与心肺复苏病例,根据此病例信息进行讨论,提出最可能的情况,即提出假设。每个学生选择1个或几个问题去查找资料,1周后,集中讨论,对第1次的假设进行论证,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学生进行互助式的课程学习,最后一次课由教师进行总结。计算机模拟教学采用SimMan4000综合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见习方式,最后进行理论和2技能考试,比较两组成绩的差别。发放调查问卷,统计观察组学生对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法的评价。发放调查问卷87份,回收87份,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见习前后成绩比较。
2.2学生对计算机模拟教学结合PBL认同情况调查调查问卷有98.8%的学生喜欢计算机模拟教学结合PBL,97.7%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加深了理解记忆和实践能力,96.5%的学生认为计算机模拟教学结合PBL既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讨论
专升本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不强,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难度较大。计算机模拟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医学模拟教育是一种以“模拟”“真实”进行教学的教育方式,其核心含义是利用各种仿真模型和现代化、智能化的医学模拟技术,参照医学学科的教学和考核内容要求,模仿人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疾病的表现与演变以及对患者的诊疗过程,创设出模拟患者、模拟临床场景进行教学、实践训练和能力评估,以实现更为科学化、人性化培养医学生实践的目的[1]。模拟教育具有较大的优势:(1)过程可控性。对于某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表现、现场诊断、紧急治疗这一过程,模拟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减缓、停止或重新操作,完全在指导教师的掌握之中。学生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对某一现象提出疑问由老师解答,老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某一操作来进行指导和纠正。(2)训练的真实性。模拟教学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创造出尽可能贴近真实机体构造和临床环境的模型器具,用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介刺激帮助学生尽快建立形象概念。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训练学习处理各种临床情景,就如同今后在临床工作中的场景一样。(3)无风险性。由于目前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患者担心医疗操作对自己构成危害,不愿意让低年资医师对自己进行医疗操作,而使低年资医师缺乏实践经验,影响医疗水平的提高,医学模拟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4)记录和回放。由计算机设定的真实环境,具备记录和回放的功能。医学教学在对学生的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进行讨论和评价,有利于发现优点和失误,同时强化这一技术。(5)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对一个患者的治疗往往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努力来完成,学生可以利用模拟教学的优势,在高级模拟系统上进行团队协作共同救治患者,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2]。
篇9
关键词:专科医学生 技能过站 考核
为了提高专科医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除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此外,专科医学生毕业工作一年后需要参加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后,才具备了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资格。根据调查表明,目前专科医学生操作技能在就业市场上并未显示出过多的优势,并且在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中合格率偏低,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因此加强实践技能环节的教学和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提高竞争力及顺利通过职业助理医师考试,已成为各个高职医学院校教学的重点。以往的实训课练习、期末技能考核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不能体现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特色。
本研究按照执业助理医师实践考核标准设置标准化考核站,对2008级-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施技能过站考核综合训练后再次进行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确定考核内容,制定评分标准。根据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实践技能部分),参考国内其他院校的标准,明确临床技能过站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考核内容包括: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穿刺术、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外科无菌操作和心肺复苏术。根据各项考核内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
2.建立标准化考核站。参考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实训中心的设置情况,结合考核内容和我校临床医学实训中心的实际情况,我们重新规划了临床医学实训基地,设置了6个标准化考站:第一站测试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第二站测试体格检查(主要测试心肺听诊和肝脾触诊),第三站测试穿刺术(主要测试胸穿、腹穿和导尿术),第四站测试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主要测试X线和心电图),第五站测试外科无菌操作,第六站测试心肺复苏术。要做好各考核站的物品准备和教学资料的准备。第一站设在一体化教室,配有示教、反示教多媒体教学系统,完善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典型病例50个,以电子稿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中,学生训练时随机抽取,便于反复练习。第二站共设置3个实训室,购买了高级心肺听诊和肝脾触诊模型,内置练习和考试软件。第三站放置穿刺模型,能够完成胸穿、腹穿和导尿术。第四站设置了X线阅片机和心电图机,配备了典型X线片和心电图。第五站设置洗手间、更衣室和手术室,配有各种手术器械和手术床、监护仪等,能够完成外科无菌操作。第六站安装了心肺复苏系统和模型,能够满足训练和考试的需求。
3.综合训练与考核。对我校2008级-2011级临床医学班学生在顶岗实习前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综合训练,将学生按照六个考核站分为6组,每个考核站配有一名教师进行陪伴训练。每个考核站训练一天,晚间实训室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强化训练。
考核内容第一站测试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15分;第二站测试体格检查,20分;第三站测试穿刺术,15分;第四站测试辅助检查结果判读,10分;第五站测试外科无菌操作,20分;第六站测试心肺复苏术,20分。每一站设2个考试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为主考官,考前2组主考官统一评分标准。将同届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逐站考核,每名同学在每个考核站采用随机抽题方式考核一项内容,根据制定的统一评分标准逐站打分,将各站得分累计最后算出总成绩。
二、结果
成绩显示,同届学生经过技能过站综合训练后的考核成绩都明显高于训练前(即期末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三、结论
在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前进行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过站考核综合训练能够使学生系统、准确地把握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要点,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该项研究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年-2020年)关于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要求,值得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推广应用,同时该方法还可推广到面向医院在职人员开展技能培训。
四、讨论
实践技能是专科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践技能考评体系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引导学生重视临床实践技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为此,我校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临床专业学生特点,在原有考评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在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前开展了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过站考核综合训练并进行考核,使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大幅度提高,并为顶岗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本研究实施四年进行总结,发现为了更好地发挥技能过站考核综合训练的效果,今后在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实践能力对医学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临床操作技能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不能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技能的提高。2.除实训课外,应尽可能加大实训室开放力度,为学生提供充足实践的机会。如心肺听诊,这部分内容较难,仅利用计划学时内的实训课进行练习不能很好地掌握,只有多听多练才能耳熟能详。3.在课堂上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实训室应安装多媒体系统,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操作、心电图及X线图片建成图像库供学生自主学习,以弥补实训、实习教学中的参与度不足。如通过VCD展现医护人员现场抢救病人的场景,为学生创造出模拟的临床教学情境,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做好临床见习前的准备。从近几年的临床见习反馈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走马观花,不能达到有效的见习效果。分析其原因,为见习前没做好充足的医学知识及技能贮备。因此在每个小组进行不同科室的临床见习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见习前引导。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会有效提高,才能真正发挥临床见习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 气管插管;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172-02
气管插管术是院前抢救危重症病人的急救措施之一,及时有效的建立呼吸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急救中心的每一位医生和护士都应该熟练地掌握气管插管术, 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下一步的救治打下基础。2002年以来,我中心经培训,全体医生掌握了气管插管术,在抢救954例急危重症患者中,院前行气管插管152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52例中男91例,女61例;年龄1个月~79岁,平均51.3岁。心搏呼吸骤停时间4~25 min[(19±8)min]。心性猝死117例,急性严重中毒5例(其中,安眠药中毒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22例,溺水2例,不明原因呼吸心搏骤停6例。
1.2抢救性气管插管指征
①呼吸心跳停止;②急性呼吸衰竭;③大量呼吸道分泌物需要气管插管气管内吸引;④中枢性或周期性呼衰。
1.3复苏方法
152例均采用经口插管,选择适合型号的喉镜和气管导管,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不同和姿势进行紧急插管,予挤压球囊人工通气或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辅助呼吸,气管插管准备过程予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挤压球囊加面罩人工呼吸,同时予以胸前拳击、胸外心脏按压、药物等复苏措施。
2 结果
插管一次成功125例,插管时间均<2 min;第二次插管成功27例,插管时间<5 min。插管时清除咽喉部分泌物及痰液,插管成功后接简易呼吸气囊建立人工通气或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辅助呼吸,同时配合其他抢救措施。因重型颅脑损伤施行气管插管患者22例,其中,20例安全转送至医院治疗,2例死于途中。严重中毒施行气管插管5例,并安全转送至医院急诊科。心性猝死患者插管117例,其中,98例复苏失败,19例转送到医院后继续抢救。2例溺水及6例不明原因呼吸心搏骤停患者,行现场气管插管后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院前气管插管术有其显著的技术特点,而不能照搬手术室中插管程序进行抢救插管。在院前急救时,通常只有1名医生和1名护士在场,需要同时完成诸如给氧、开放静脉通道、胸外按压等抢救操作,此时抢救人员相对不足,插管操作往往只能由医生单人完成。因此,对于清醒、烦躁的患者,单人插管操作者要特别注意消除患者躁动对气管插管的影响,即置入喉镜时须用右手牢固托住头部以保持头后仰位,维持口轴线(从口或鼻腔至咽后壁的连线)―咽轴线(从咽后壁至喉头的连线)―喉轴线(从喉头至气管上段的连线)基本重叠于一条轴线,以利于喉镜的置入和声门的暴露;插入导管后必须先置入牙垫后退出喉镜,预防导管被患者咬扁加重窒息;退出喉镜过程中,在胶布固定导管和牙垫及应用镇静剂之前,须注意用右手的拇、食指固定导管和牙垫,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托住患者下颌,固定患者头部,以防止患者头部剧烈摆动使导管移位或脱出;胶布固定和给导管气囊充气之后,对于烦躁患者如无禁忌可应用镇定剂,此时如有胃内容物反流亦不会引起窒息。插管操作中动作要迅速、轻柔、简练,在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同时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插管。心肺脑复苏讲究分秒必争。一般认为,大脑停止氧供超过5 min将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行气管插管是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对急危重患者或呼吸心搏骤停者,及时有效的恢复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研究表明,心肺脑复苏时在3 min内建立通畅呼吸道和有效呼吸是最重要的环节。心脏停搏后4 min内开始基础生命支持,8 min内开始后续生命支持,存活率达43%;而8~16 min内开始后续生命支持者,存活率仅为10%[1]。由此可见,急救中尽快进行气管插管、通畅气道,恢复通气是极为重要的,且利于吸氧、吸痰,在抢救患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多数医院遇有需要立即插管时,都是请麻醉师前来操作,麻醉师从接到呼救,拿工具箱赶到现场,做好插管前准备,到进行成功插管的全过程要在3~5 min完成是很难的。因此,对于院前需要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的严重呼吸衰竭和呼吸停止患者,最好由院前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由于口对口人工呼吸等非置管人工通气有部分气体进入患者胃肠易引起胃内容物反流窒息,对误吸或大量痰液堵塞气管严重窒息患者无效,并且施救者对患者吹气时带进大量二氧化碳也影响了抢救效果,因此,气管内置管后人工通气较口对口人工呼吸或面罩加压气囊人工通气安全有效[2-3]。我中心经过规范化培训后的医生绝大多数能够在4 min内完成气管插管,从而为进一步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我中心2002年以后,通过对全体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大多数医护人员较熟练地掌握了抢救性气管插管技术,且院前气管插管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提高了院前急救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周荣斌.心肺复苏技术的新进展[J].新医学,2001,32(12):742-743.
[2]张群力.现场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