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17:0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网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培训中心紧紧围绕我局总体工作部署,以公司2016年普考、竞赛和调考活动为契机,培养“现场实用型,急需型,创新型”人才思想为指导,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各专业总体技术水平,打造一支思想过硬、技术精湛的职工队伍。
年初,按照公司今年的培训工作要点部署,下发了全局培训工作要点,专业培训班计划。截止六月底,全员培训率达 51.76 %,办班 228次,培训量22441人.天。培训教育经费投入127.5万元,经费投入率 30.7 %。
一、2016年1-6月份主要培训工作
(一)精心组织、群策群力,全力以赴备战公司2016年普考、竞赛和调考工作。
1、为迎接公司2016 年普考、竞赛和调考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局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适应现代电网运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2016年普考、竞赛和调考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和书记亲自挂帅,分管局领导为主要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普考、竞赛和调考的日常工作。普考、竞赛工作在公司层面和局层面分别组织实施,两个层面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协同配合,普考、竞赛和调考培训工作涉及专业全员覆盖,重点突出。
普考竞赛专业分别为:输电线路高压带电检修、配电带电检修、高压试验、油务化验、继电保护、业扩报装、电能计量现场校验、调度运行、调度自动化和通信传输十个专业。根据普考竞赛要求和专业情况制定了我局详细的培训方案。先后数次召开会议具体布置落实参考单位培训方案,确定参考人员名单。征集了各参考单位的培训需求与建议。普考工作首次将四个分局涉及专业的人员一并纳入考试范围,给普考工作增加了难度。培训中心总体管理控制,对各专业普考人员分别进行了一摸、二摸阶段性培训测试,通过测试成绩比较分析,提出下一阶段培训的目标与方向。十一个参考单位自主协调组织集训,充分调动了各参考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目前,各参考单位普考集训工作全面展开。期间各参考单位有计划的安排各专业教练进行讲解和指导。培训中心及时督导,对各参考单位集训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包括集训地点的选定、费用标准的确定、结算的流程等等)逐一解决。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与公司人资部多次沟通,请教普考各专业细节问题,给各专业参考人员明确方向,与此同时,对各专业外派工作逐步推开。培训中心统管,各专工分别定向联系,做好普考结束后下一阶段抽考竞赛的衔接工作,把我局普考工作的重视程度渗透到每一位参考员工的思想中。使此项工作实现了主线明晰,阶段管控,分层组织、协调,克服了工作主线长,容易懈怠的弊端。
2、积极准备,多措并举,计量专业、输电带电专业竞赛成绩显著。
接到输电线路高压带电检修、电能计量现场校验专业竞赛通知后,局领导、培训中心、计量中心、输电处相关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司技能竞赛中,选拔参加自治区技能竞赛选手,精心组织,专业处室密切配合,按照自治区专业竞赛的内容和规则要求组织训练工作。在短短一个月训练时间里,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倾注了大量的智慧和心血,在两个专业的比赛中,计量专业取得了个人第三名、第四名、十五名,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输电带电专业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二) 注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
1、 加大外派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生产经营人员、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
局领导高度重视提升我局职工专业技能水平,上半年加大了外派各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根据目前生产目标需求,结合春查工作情况及今年公司普考专业,分别送出电能计量、继电保护、高压试验专业50人到国网冀南石家庄基地进行实操演练培训;送出输电带电专业10人到冀北带电培训基地理论实操训练。派出企业管理培训班32人三批次到区外学习培训,派出配电带电专业人员11人到北京学习培训。
安排参加了公司在电力培训中心组织的为期一年农电人员30人的培训;安排变电运行、高压试验、用电检查专业人员20人进行为期三个月培训;安排营业抄核收专业6人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培训;安排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专业5人进行为期十天以内的培训。
为加强我局管理人员管理水平,3月份送出一批中层干部50人到浙江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以提升中层干部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局领导亲自监督管理,受训人员认真学习,态度端正,培训效果显著。
针对外派培训人员存在管理中的不足,对每期外派学员在学习期末考核学习效果。局培训中心对承接培训的单位提出具体要求,对培训授课内容、课件、老师、课时等进行把关审定,分管副总对重要的外培班要进行把关,培训过程中加强了对培训纪律效果的跟踪监督,培训人员的效果结论,作为培训费用报销的考核依据。大大提升了外派培训工作的实效。
2、 加强班站长综合素质培养;开展班组建设管理知识讲座。
上半年我局举办了一期班组建设和管理培训班。这是结合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的工作特点,抓培训,增素质,强合力,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品德好、作风硬、能力强、业务精、善创新的职工队伍,全面提升班组管理和服务水平。此次培训,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特邀请成永亮教授为我们授课。培养班组长现场管理能力,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全局200多人聆听了讲座。
3、结合传统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师带徒”培训功效。
进一步深入推进开展基层单位“师带徒”活动的。根据各单位人员情况,严格审查新签师徒合同,批准签订各基层单位106对师徒,实现新参加工作人员、转岗人员、初级岗位职工全覆盖。对2015年师带徒培训合同进行整理,加大对“师带徒”培训工作考核力度,并按管理办法实施,考核结对的师徒。此项工作的开展,为我局近年来新入局人员选择合适的师傅进行培训,使之尽快适应本岗工作的要求,尽快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搭建了平台。
4、加大对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力度,避免专业技术人员断档现象。
今年我局陆续对新分配入局人员45人,从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修养、企业安全规程、变电基础知识、职业心理素质、电力法规政策方面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培养新员工遵法守规、爱岗敬业的道德情操,让新员工尽快走向岗位接受专业实操的训练,避免专业技术人员水平断档现象。
(三)其他培训方面完成的工作。
1、送出变电运行专业人员41人参加了电力培训中心举办的220KV、110KV仿真证取证复证培训。解决变电运行职工上岗取证问题。
2、 上半年安排我局各基层单位共164人参加了电工证取证培训工作。解决一线职工取证上岗问题。
3、完善培训制度工作。按照局标准化管理制度要求,对现有中心岗位内容修订、规范整理,制定出新的培训岗位管理标准。对职工教育培训教育制度汇编中的文件进行整理,加强对现有政策的执行和管理,修订了外派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对基层单位日常培训、现场培训加大考核力度,加强对培训人员工作业绩的考核力度。为及时配合培训工作的变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4、 电教室维修改造项目签报填写审批完成。并列入局技改项目审批报告已转交局生技处。为提升培训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5、学历教育方面。按时安排华北电力大学函授站的课程和讲课老师的吃、住、行,及2016年本科毕业生33人进行了毕业答辩、毕业生登记表、评语填写等后续收尾工作,圆满完成函授站教学任务。
(四)存在的问题
1、公司普考、竞赛工作贯穿全年三个季度,尤其今年布置的专业较多,上半年举办的青工培训班也比较多,和春查预试、大修、技改工作有冲突,工学矛盾突出,造成职工有不良情绪。
二、2016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1、按照集团公司普考、调考活动的部署,以及公司技能竞赛要求和规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根据我局各专业比赛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安排培训。针对普考、竞赛专业,制定合理的外派培训计划,安排好抽考人员、竞赛人员的外派培训工作。借以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在公司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2、加强管理人员培训,预计下半年送出一批中层干部到浙江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提升中层干部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
篇2
实施作风建设,提振“精气神”
国网浙江培训中心注重思想与价值观引领,于2013年5月开展了转变工作作风建设活动,这是适应公司加强作风建设要求,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效促进了作风转变和执行力提升。
强化教育引导
在开展转变工作作风建设活动中,通过宣传橱窗、内部网站、信息简报等载体,广泛宣传加强作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召开转变工作作风建设动员会,查摆、分析目前本单位工作中存在的办事拖沓、效率低下等问题,要求干部在作风建设中带好头,管好自己带好团队,促使干部、员工自觉将加强作风建设要求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细化作风建设要求
颁布工作作风建设8项规定,包括:改进思想作风、改善领导作风、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学风、保持简约会风、倡导务实文风、崇尚勤俭之风、践行廉洁党风8个方面,并将作风建设与部门、个人考核挂钩,国网浙江培训中心各部门、各校区严格按作风建设要求贯彻落实,每月干部工作例会对作风建设情况定期分析、点评,查找差距,推进作风建设进校园、进部门、进课堂,入脑入心。
促进作风转变
在推进工作作风转变的5个多月来,国网浙江培训中心干部、员工在劳动纪律、工作效率、团队协作等明显改变,工作积极性高昂。由培训中心承担的省公司参赛国网、华东的竞赛集训成效显著,助力浙江公司分获国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国网公司应急救援技能竞赛团体第二、国网信息通信系统运行维护总决赛团体第二名等好成绩,凝聚了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升了干部、员工的“精气神”。
实施“ipud+c”,完善考核机制
国网浙江培训中心创新实施“ipud+c”考核办法,倡导管理创新、弱项改进和急难险重任务的完成,提升中层干部工作绩效,推进工作考评“一体化”。
“ipud+c”考核体系框架
考核面向部门负责人和支部书记,采用定性考核与量化考核相结合的原则。“ipud+c”具有五个考核维度:i――指标性任务;p――急迫性任务;u――弱项改进;d――发展性任务;c――管理创新。中层干部月度工作由“ipud+c”任务和常规工作构成。
“ipud+c”考核体系实施流程
“ipud+c”考核体系制定了明确有效的实施流程:中层干部在每月25日前提交下月“ipud+c”计划和本月“ipud+c”计划完成情况说明;分管领导审核并完善下月“ipud+c”计划,同时对本月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绩效工作小组汇总并下达下月“ipud+c”计划,根据定性评价结果和计分方法计算本月“ipud+c”考核结果。
“ipud+c”考核体系推进措施
为更高效地落实“ipud+c”考核体系,特别推行“三个一”机制,即:一月一部署、一月一考核、一月一点评。
“一月一部署”,即每月干部例会,领导对重要工作进行布置,职能部门同步落实党政任务,并根据领导要求与部门实际,部门负责人和支部书记填报月度绩效计划――“ipud+c”计划。将一月一部署的工作与“ipud+c”考核结合,使各项工作任务更加清晰,落实过程更加精细,落实措施更为扎实。
“一月一考核”,即根据“ipud+c”考核办法要求,对干部每月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将“应该做”的工作内容都落实到了月度绩效计划中,各项工作任务由软变硬,由虚化实,考核实现量化,改变了原先做工作由靠“自觉”、工作考核缺乏指标的状况。
“一月一点评”,即结合“ipud+c”考核情况,干部月度例会上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不仅要进行工作布置、工作汇报,还必须对分管的工作进行分析点评,推进工作创新,薄弱环节改进。
“ipud+c”考核办法的成效
一些部门和干部的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氛围正在形成,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计划性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实施管理诊断,推进动态管理
国网浙江培训中心以管理诊断为抓手,通过对8个管理专业类别、3个专项类别工作的全面、全过程分析诊断,查找管理短板,统筹推进专项提升。
管理诊断范围
组成11个管理诊断小组,在现8个管理专业(8个职能部门)、3个专项管理工作中先行开展管理诊断。8个管理专业分别对应综合管理、人力资源、财务资产、培训管理、技能鉴定、后勤保障、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技能培训8个部门;3个专项管理对应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政治保障工作。
管理诊断目标
以创一流管理为目标,通过系统诊断、专项提升、科学评价,推进动态管理,构建管理提升长效机制。通过全面自查、专项分析、同业异业比较,用量化的形式列举取得的成绩,重点对诊断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对诊断出的制约自身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及方案。
管理诊断成效
在管理诊断中杜绝泛泛而查,在计划跟踪、制度执行、工作规范、措施落实、工作成效等方面对8个管理专业、3个专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诊断,通过座谈了解,发放调查表了解等形式,提交有数据支撑的诊断报告。自2013年9月开展管理诊断活动以来,目前已收到15份专项诊断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基本完成总体诊断报告,总结提炼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18条,查找出问题35项,以书面形式落实整改方案和改进期限。并将召开管理诊断专题总结会,对优秀诊断报告进行表彰,对管理诊断活动进行总结,探索建立管理提升长效机制。
实施工作督察,强化闭环管理
国网浙江培训中心将重点工作部署、推进与督察督办相结合,优化督察督办工作流程,实现督察督办有制度可循,做到每月对重点工作有督必果,工作成效及时展示的闭环管理。
完善督察制度
制定督察督办工作管理办法,修订完善督察督办工作规则,建立督办事项盘点制度,建立工作协调和情况通报机制,形成覆盖立项、督办、反馈和责任追究的全过程管理制度。
抓重点工作督察
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目标进行分解,明确牵头部门、阶段目标和完成时间节点,定期反馈执行情况。重点对4个方面工作进行督察:一是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二是全年33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这项工作同步纳入24节气表;三是综合计划完成情况;四是月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在2013年10月底督察工作情况通报中,国网浙江培训中心职能部门通过对本年1-9月底对4个方面重点工作的督察,详细列举和分析了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自评情况,其中绩效考核方面,按公司要求对关键业绩指标、减项指标、综合评价等作了对应自评打分及督查反馈,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一目了然,便于针对性的抓好指标完成率。年度33项重点工作、综合计划,月度工作的完成情况也都进行了详细的督查反馈,有力推动了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重点工作的有效开展。
落实督察反馈
做到督察督办的工作“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反馈”,并专门印发督察月报,每月对督察督办工作开展情况在督察月报上点评,及时总结督办工作,反映工作成效,推广有效举措,分析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不足方面,引导各部门、各校区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促进督察督办工作水平持续提升,强化执行力建设。
实施创新奖励,激励争先争优
国网浙江培训中心开展专项工作奖励,每年年底进行评比和奖励表彰,鼓励工作创新及优秀管理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表彰对单位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管理团队及员工。
以创新奖励表彰优秀团队及员工
专项奖励主要奖励在11个类别的工作中作出贡献和成绩的团队或员工,主要包括综合计划、安全管理、精神文明与品牌建设、竞赛比武、科技与培训研发、教学能力提升与培训教学、培训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后勤保障、管理与管理创新等方面,基本涵盖了单位主要业务与管理工作。制定专项奖励管理办法,成立专项奖励管理工作组,对此项工作进行动态管理,以精神奖励为主。鼓励各工作团队和员工在工作实践中创新创优,成为行家里手,成为专业带头人和管理专家。
形成创新争优良好氛围
篇3
——“国培计划(2015)”宜宾县工作坊小语2坊工作汇报
宜宾县研培中心 舒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做“国培”教育的追梦人》,自2010年12月第一次参加国培,便与国培接下不解之缘。期间多次参培,也多次担当坊主,从网络培训工作坊到省名师工作坊,与坊员们一起经历了一场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之旅。其间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继教网和各级领导、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耐心指导。感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教网这一平台,为我们打造出一片知识的海洋,创建出一个小学语文研修的精神乐园。在学习和辅导中,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既有交流、分享带来得快乐,也有在辅导与工作矛盾无分身之术的无奈、艰辛和委屈,感悟颇多。
一、网培四步行,真诚是纽带
教师培训需要的是培训者平和的心态,培训者唯一需要做到的就是真诚!因为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我坊按照以下四步进行网络培训。
(一)自我培训,诚学操作
我在做坊主前参加了宜宾学院组织的教师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和宜宾县组织的坊主专题培训,明确了培训的任务。通过自学操作指南,
1
了解网络学习的操作步骤,并制定出小语2坊的学习指南。提前去浏览了网络课程,了解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具体内容,为有针对性的辅导奠定基础。
(二) 组建团队,诚邀参培
1. 组建团队
召开三人行主持人会,统一思想,交流规划,做好分工。坚持“小分工大合作”的原则,由我统一协调督促学习进度,批改师德追求板块的作业。一副坊主是一线教师,重点批改参训计划和培训总结作业。另一副坊主是片区教研员,主要批改信息应用成果。
根据学员的个人信息和采访了解,共51名校长,镇小7人,基点校和村小44人,是宜宾县51所最基层基础教育基地的领航人。了到他们年龄参差不齐,有的还是民转公人员,便将学员随机分组,由组员推荐选出班委和组长,并借助群视频,召开班委会,指导参加网络学习。
2. 诚邀参培
建立QQ 群后,文件、短信、电话齐上阵,邀约学员申请加入QQ 群, 进入平台、熟悉平台、进入学习状态,明确培训任务和要求,积极参加培训,确保学员按时登录学习。及时在群里转发培训指南和登录用户名,在QQ 群和学习平台上新学员须知及编辑的学习步骤微课,告知学员学习分几部分,每一部分怎么操作。提出作业审核的要求,要求不符合要求作业一律不批改,由分管主持人电话通知重新
2
提交。
(三)激发激情,诚赞助难
1. 激发激情
坦诚交心、彼此尊重、答疑解惑、及时反馈。培训中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班长,组长,班干部随时在群里提醒大家,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如在视频观看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员不会计时,造成学习了很多次学习时间仍然为零。发现这样的学员,我们总是一边打电话,一边在电脑上截图传过去一步一步引导。部分学员学得非常认真,能及时做出反馈,并且能在研修日志中把自己的学习感想与心得乐于与大家分享,在帖子板块与大家讨论。我们会认真阅读学员的日志,与学员一道在论坛上分享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的喜与忧,交流中对学员从陌生到相熟再到相知。
2. 优化评价。
学员的作业既是是他们认真学习的见证,又是他们平时工作的经验总结,很值得学习和借鉴。所以,每一位学员的作业,我都认真地读,慎重地下评语,我想通过精短的评语,为学员们加油喝彩,让他们感受到“国培”的意义。
优化评价,以鼓励为主,我们多次以光荣榜代替学情,温馨提示代贴通报,以调动学员积极性。学情及时上传下达,沟通交流。对学习进度快,作业优秀的学员,高高杨起表扬的武器为其点赞。真诚的期待促进学员创新学习,尽可能让网培收到实效。
3
3. 提醒督促。我每周的周一上班后,周五下班前在群里公示一次学期,以提醒大家及时参加学习。充分利用好班级公告、小纸条、简报等平台及时通报学习近况。督促学员认真对待各级组织的学习活动,并鼓励把研修收获运用于实际教学中。特别提醒那些掉队的学员,督促因为工作繁忙而耽搁了学习的学员,鼓励因为地处偏僻地区网络不通畅和因为学校及家里电脑较少的学员,期待他们与全班的学员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4. 凝聚合力。下班回家,我会经常登录“国培”网及QQ 群,查看有没有小纸条或新的动态,及时解答学员的问题,帮助学员学习,并参与各类讨论。如果浏览到好的文章,及时在群里分享,与学员共享“心灵鸡汤”,增强学习群的凝聚力。
5. 温馨助难。对时间和条件有限的学员采用温馨提示、电话、QQ 微信谈心,帮助分析学习落后的原因。极少部分因为年纪大和条件差需要技术和设备支持的,我通过电话联系当地的主管行政部门,寻求当地有条件的镇小或者基点校提供帮助,周末到有条件的学校专题学习。如:因为偏辟,学校和家里都没有网络的村小校长金校长,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镇小学习,一直坚持了四个周末,最后以100分的好成绩结束培训。
(四)齐心协力,喜获佳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语2坊的在春秋两个学期的参训率100%,合格率100%,优秀率100%。共成绩公示光荣榜12次,作
4
业提交的温馨提示14次,作业提交不合格与原因的温馨提示提示4次,成绩未满90分人员温馨提示3次,简报6次,推荐优秀作业22份。
二、面授六策略,落实是关键
怎样把网络学习中学到的一切运用到实践中去呢?集中面授就是实战演练的场地。在集中面授学习中,我们坊采用了以下六个策略。
(一) 调查分析,目标定位
调查了解培训者的需要,访问有经验的本土专家,采访校长,采访老师,了解需要接受哪些板块的培训。召开坊主会讨论、分析、交流,统一统领思想,统整课程的设置,着眼实际和实效,确定培训的目标。
(二) 统整课程,分项实施
严格遵循课程设置原则,即主题化,递进式,接地气;以课题引领,实现教培一体化;课堂“三非”:非课改课不上,非课改的教研不搞,非课改培训不做。我们通过研究决定采用国培与课题研究及推广相结合,集中研培与“游学式”研培相结合,总分总结构操作的集中面授培训方式。第一次主题“探寻有效管理”,第二次主题“探寻有效识字和阅读”,第三次主题“探寻快乐交际与习作”,第四次主题“探寻诗意语文教学”,在诗词教学后展示、总结、反馈。在交流、反思中收获提升。
采用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递进式螺旋上升培训方式,目的
5
是让校长们不仅自己能上课,还能研课、磨课,做到科学有效的指导课堂。
(三) 引领互助,措施落实
1. 专家引领、名师引领。结合课程,除了重温网上的经典视频,我们还聘请了多位教育专家进行精彩的讲座。他们用生动的案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宝贵的经验引领引领着学员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让校长们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如:聘请广汉市实验小学校长张兴述做校园文化主题交流,给校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学校怎样打造文化的论坛交流。
2. 名优带头、坊内互助。坊内有极少的省、市、县级名师和名校长,我们通过组织研讨、交流、思维的碰撞,对办学思想,小学语文教学的观课,评课,议课,导课有了提升,对课堂的指导途径,方法等研磨得内容丰富,详实、实用。
3. 自主管理、互评推优。出勤签到、组织活动、磨课评课、讨论交流、作业收交、互评推优都采用自主管理。如分组交叉推荐优秀作业。
(四)融入课题,科研引领
“国培”课程设置中融入县内课题研究和推广,让参培学员办学思路更清晰。
在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板块,我们融入了省级研究课题“区域推进小学语文课内外整合阅读教学研究”。聘请市和县的课题负责人
6
分别做了2个专题讲座,全市示范课2节,县优课展示5节,学员对比课10节。
在诗词教学板块,我能们融入了市级研究课题“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示范了高效课堂“三环六步”操作模式。通过“怎样的课堂才高效”论坛交流,学员们在实战演练中对课题的推进步骤更加明确。
在识字教学板块,我们结合了市级推广课题“三自识字法”的推广。聘请了2位课题主研人员上示范课,研磨后学员抽签同课异构展示收获。还给予每位学员3分钟进行识字教学的论坛交流。
(五)“游学”研培,受益基层
1. “游学式”集中培训怎么“游”?
借用“游学式”送教下乡的经验,把研培活动“游”起来,动起来。“游学式”培训即把班级学员按地点轮流培训,送教到乡镇,每到一处,该乡镇便组织涉及的学科教师参与到培训中,50名学员扩散为100名、150名......
2. “游学式”集中培训的目的
让培训真正做到了辐射乡村,这样聚力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让基层的教师和孩子更受益。在与各地的教师交流学习中,不少学员成长很快,感觉见识广了,当初的迷茫逐渐变为豁然开朗。
3. “游学式”集中培训的成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到一处,学员不仅能全方位观摩所
7
到校园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体会借鉴教学精髓,还能促进承办学校的发展。如在观音镇小的诗词教学研培中,该校师生结合学校实际,展示了经典诵读活动的节目,学员也即兴同台PK 。五节不同类型的课吸引力不少老师,也让观音镇小的孩子们领略了校长们不一样的教学风采。培训后,不少村小和基点校的校长都说收获颇丰。横江镇小的肖校长当场发出挑战,要PK 观音镇小,同时发出邀请,希望其他的学员届时积极参加见证。国培培训延伸为学员们的互动培训。这恰恰就是我们培训所要达到的目的:那就是唤醒校长们对未来的责任与担当。激发校长们沉睡的教育激情。
(六)“听诊”研培,体验提升
1. “听诊式”研培的形式多样
聘请专家做专题讲座引领,邀请一线名优教师上示范课,学员临时抽签上模拟课,观摩一线教师的研究课,学员通过观课、研课、磨课、评课、专题研讨、集体备课、分组说课、对比教研、剖析诊断、重构设计、微课演练、同课异构、论坛交流、综合展示、参观访问、组内推优等形式研究课堂。
2. “听诊式”研培的课型丰富
在培训时渗透了团队体验式培训活动,激发了培训的兴趣。体验式课型有专题课、模拟课、诊断课、研究课、示范课、微课、实践活动等。学员们在体验中提升,表现为出勤率高,认真笔记,参与积极性高,思维碰撞效果好,作业上交质量高。通过“听诊”研培,让校
8
长学员们不光会管理学校,还要能上课,会观课,研课,磨课,指导课。与专家型校长缩短距离。
三、成果日渐丰,愿景终实现
(一)办学理念得以更新,有了新思路。
(二)指导教育教学的技能得到提高。
我们总结会上选出上汇报课的五位校长中一位是镇小的,一位是基点校的,三位是村小的。通过课堂的呈现,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成长。
(三)教育教学成绩得以提升,办学幸福指数得以提升,更自信。
(四)形成了《研修计划集》《优秀教师故事集》《优秀教学案例集》《优秀培训手册集》《优秀微课作品集》《学习心语集》《国培计划集》《教学设计集》《优秀教学反思集》《优秀成长记录集》《论文集》《集中面授简报集》《学员研修总结集》等成果集。
四、困惑与反思
(一) 困惑
在面授中,我们感到工学矛盾比较突出,音像资料收集困难,游学中部分学员感觉路途远,学员回校的报销困难,各组之间的成果收集有差距,少部分学员培训任务强调不到位,网络设备较差,以致个别学员参与线上学习较困难。
(二) 反思
怎样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线上学习时间可不可以再拉长一些,让学员学得再扎实一点?线下集中培训可不可以一学期一次多天来
9
完成。以免学员一学期奔波两次?
篇4
美术学科远程培训工作总结
陈卫和
今年是第四次教育部组织的高中新课改实验省培训,主要面向我国西部地区,参加的省市有西藏、贵州、甘肃、四川和重庆,青海后来加入。这项工作在教育部师范司的领导下,纳入国培计划由中央电教馆组成项目组主持,具体仍由继教网平台运作。这次远程培训的专家团队集中地点设在北京西郊凤凰岭实创西山科技培训中心——2007年第一次远程研修新思考网平台也设在这里,期间平台被黑客攻击遭遇研修重创,这一“黑色记忆”今年又被唤起——这次远程培训开始两天由于平台技术问题登录困难,后来调用去年平台替换恢复正常。培训时间从7月28日开始,8月6号团队工作结束,8月7日至9日派出团队三位专家网络值班,继续学员作业和班级简报的评阅。
今年的远程培训工作尽管一开始遇到困难,但是在专家团队与继教网的齐心戮力下,迅速替换平台转移数据,发挥网络研修的无穷魅力,仍然取得了极好的研修效果。在研修的平台上学员纷纷转录首席专家尹少淳教授的留言:“网络断了思想不能断,平台塌了精神不能塌”,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投身远程培训。在美术学科远程研修课程简报第九、第十期后面的跟帖中,好评如潮热评不断,“感谢专家”、“感谢平台”、“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么好的培训”、“希望保留平台内容”、“希望常常回来学习”等等留言比比皆是,获得超过预期的培训效果。
以下是美术学科远程研修培训情况的全面总结。
一、 美术学科远程培训概况
篇5
省级远程培训学习码已陆续发放到县(市、区)和学校。县、校级管理员要及时将学习码发至教师手中,并及时组织教师统一网上注册学习。7月15日前,完成网上注册、选课工作;8月31日前完成师德和理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必修课学习任务;9月1日后,完成选课学习、精品课堂视频、网上研讨交流、提交作业等工作。按照培训任务、时间要求,县、校管理员要对教师注册进度、学校教师学习率等进行网上督察,辅导教师要对班级教师必修课学习进度、教师学习力等进行网上指导,督促按时完成暑期学习任务。市教育局将强化培训过程性管理,加大对远程培训情况抽查和督查力度,既督查教师培训情况,又检查管理员和辅导教师管理、指导情况,确保参训教师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确保远程培训取得实效。
暑假期间,国培、省培集中培训项目将陆续开始,县(市、区)、学校要督促教师按时参加培训。对参训教师要设目标、提要求、压担子,增强教师培训责任心、紧迫感,提高参训教师主动性,提升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积极组织参训教师开展专题汇报、研讨交流、教学实践应用等活动,达到“一人培训、全校受益”的良好培训效果,增强培训示范辐射作用。
二、组织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专项培训工作
暑假期间,市教育局将征集班主任教师案例经验材料,精心筛选后,将举办市班主任案例分享交流会,提升我市班主任教师队伍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工作能力。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要及时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研讨交流等有关活动,进一步提高成员课堂教学水平,为促进我市整个学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开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专项培训工作,如新教师培训、特岗教师上岗培训、新课标解读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篇6
【关键词】电力企业 培训管理 人才需求 发展方向
一、我国电力发展面临电力人才培养的繁重任务
改革开放30年,使电力规模得到了空前发展,但电力行业员工素质与电力发展速度存在明显差距,电力行业员工素质远远滞后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据中电联统计,2003年全国电力行业138万职工中仅有高级技师1 630名,技师2.3万名,二者之和不足职工总数的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电力行业人员素质成为电力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电力培训要把握好培训理念、培训开发、培训技术与培训管理4个方面
(一)培训理念
培训要使受训电力行业各岗位职工获得目前工作及未来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并防止能力退化,可通过传授新知、新技术来达到此目标。通过对各层次、各类人员的培训改进组织中各个层次的工作效率,为完成更高层次的工作任务做好准备。培训中应遵循成人培训模式:亲验―――发表―――归纳―――理论化―――应用―――亲验,循环过程。
(二)培训开发
即培训方案的开发与设计。关键把握好三步,需求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培训需求;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与归纳;开发培训课题,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通过职业岗位调查和职业目标分析,弄清电力行业覆盖的岗位的从业者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及其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然后,通过深入的分析,按各种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关联性和可融合性,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电力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三)培训技术
培训技术分为4类:小组技术;物质环境;内结构;培训方式。培训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培训的目的是解决怎样做和谁去做的问题。其中:岗位职工的知识结构是基础,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核心,解决问题的态度是关键。在培训中要能体现职业自豪感的自然培养,将积极、乐观的态度融入员工的职业生涯。培训技巧和讲堂艺术是培训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培训教师应具备控制整个讲堂的能力,能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培训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培训过程中合理进行互动与交流。
(四)培训管理
正确把握培训管理4要素:
(1)以能力为基础的训练。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员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符合电力行业各岗位的实际职业需要。增强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强化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综合提升学员的职业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结合起催化作用,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轴心,讲、练、做一体化的培训方式,把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训练同以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训教学中提升理论知识的掌握。
(2)培训团队与培训教师达成执行培训计划的集体承诺,并由教师去实现它。培训计划制定要符合可以调用有效资源使用的实际。周密计划培训教师的合理配备和有效分工,体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产学结合是搞好电力职业技术培训的重要特征和必经之路,应邀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教学,通过相互的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使培训中心的教师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培训过程中,始终保持持续有效的沟通和过程总控。在培训过程中发现与培训目标不符的,应及时进行微调整,避免负面影响的增长。
(4)定期汇报反馈、总结,上下配合,相互支持。从多个方面采取各种方式收集反馈信息。培训完即通过调查问卷、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每一阶段进行全面的总结。将“学习、总结―――实践―――再学习、总结―――再实践”精神贯穿于整个培训工作中。
三、电力培训要紧密关注电力新技术发展方向
电力科技的发展随着电力需求的发展不断进步。作为电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始终面临电力新旧技能的培训需求。对于成熟电力专业技能,我国并不缺乏培训资源,各种职业培训学校、培训中心正在全力调整与建设,发展迅猛。但对于电力新技术的培训,目前仅限于各大本科以上的院校对于理论方面的培训,新技能培训大多由各生产厂家负责培训,远远满足不了电力生产的需要。作为电力职业高级培训中心一名电力培训师,要想在同业中获得一定的影响力,必须密切关注电力新技术发展方向,并及时根据电力生产特点,结合自身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开展新的培训项目,建设新的培训资源,尤其要密切关注以下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
(1)新型导线材料和新型杆塔技术:主要包括提高电网输电能力技术,如新型导线材料和新型杆塔技术,同塔多回路、紧凑型铁塔技术,新型绝缘子技术。
(2)全国联网技术: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的互联电网,规划方法,负荷预报方法,经济性和可靠性评价方法,交、直流并联输电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实时仿真和数字、动态模拟相结合的大规模仿真系统,1000kV特高压交流和±800kV直流输电技术及其继电保护、运行控制技术,特高压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组立,导线张力架线等施工技术。
(3)变电站集成技术:间隔内所有一次设备和相关的在线诊断用传感器的组合集成技术,面向间隔,将保护、控制、计量、监视等集成在统一的硬件和软件平台,网络通信与变电站国际系列标准相一致的集成自动化系统技术,光电电气测量及其保护控制技术。
综上所述,电力技术培训必须面向电力工业发展趋势、面向生产岗位需要,要做好职业目标分析,针对专业所覆盖的岗位,系统分析从业者应承担的工作责任和必须具备的专项职业能力,并据此确定专项职业能力应包括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根据成人学习规律要求及专项能力的可融合性,组合设计出培训模块,并明确模块在学员未来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选择模块培训应采取的方式,衡量模块的权重,完善培训课程的设置,建立培训效果的评价标准,真正做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篇7
湖南省一直面临着培训经费投入十分有限与教师培训需求相当巨大之间的矛盾。“国培计划”的实施,对湖南省教师培训而言真是“雪中送炭”。湖南省将“国培计划”实施作为推动教师队伍现代化的重大机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培训质量为核心,积极构建教师培训基地体系,完善教师培训管理机制,创新教师培训实施模式,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并引领“省培”“市培”“县培”和校本研训。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全省教师队伍现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一、构建教师培训基地体系
实现教师队伍现代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体系。“国培计划”的实施,为湖南省打造切合实际、运转有效的教师培训基地体系提供了机遇。
高校是“国培计划”实施的龙头。湖南省依托现有资源,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范畴内,初步形成了校长园长培训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主体,初中教师培训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主体,小学教师培训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主体,学前教育教师培训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主体,其他十余所有师范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为补充的高校基地格局。这些高校以高度的责任感、历史感和使命感,聚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专业精细实施国培项目,加强了对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的研究,实现了与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的有效对接,逐步实现了培养、培训、研究、服务一体化。通过“国培计划”实施,师范类高校的龙头地位日益巩固,示范引领作用日益显现;综合性大学的师范情结逐渐恢复,对教师培训日益关注。这些高校已成为湖南省相对稳定的教师培训核心基地。
优质中小学校(幼儿园)是“国培计划”实施的基础。“国培计划”启动之初,各培训机构自主选择优质中小学校(幼儿园)作为培训实践基地,组建教师专业发展联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2013年,省教育厅制定遴选标准,专门下发文件,遴选省级教师培训基地校(园),将其建设成为全省教师培训的教学实践基地、课程资源开发基地和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示范基地,首批评审认定128所。省级基地校(园)充分发挥实践性培训、训后跟踪指导等优势,主要承担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影子教师”培训任务和短期集中培训观摩考察任务,特别优秀的学校(园所)可以独立承担国培项目。岳阳市君山区许市中学独立承担了“国培计划”初中课改实验主持人高级研修项目,株洲市景弘中学、湘潭市和平小学等6所学校承担了“国培计划”中小学班主任短期集中培训项目,82所省级基地校(园)承担了置换脱产研修“影子教师”培训。遴选、建设和使用省级基地校(园),不仅完善了全省教师培训基地体系,而且提升了全省教师培训质量。省教育厅不断加大对省级基地校(园)的支持力度,2013年安排773万元专项经费对82所基地校(园)进行奖补。
教师培训机构是“国培计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力量。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是全省教师培训者培训的主体,对全省教师培训机构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到“国培计划”实施工作中来,承担了学员送培和组织协调、远程培训项目辅导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工作,逐渐成为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者、研究者和实施者,成为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校的重要纽带。“国培计划”实施,推动了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能转型。
在“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湖南省以高校为龙头,以优质中小学校(幼儿园)为基础,以教师培训机构为纽带的分布式、广覆盖、高质量、有特色,开放灵活的教师培训体系逐步形成。
二、完善教师培训管理机制
“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是湖南省不断建立并完善教师培训管理机制的过程。
建立并完善了项目招投标制度。湖南省所有国培项目坚持项目招投标,并实行差额遴选制,凡是有多家单位同时申报同一个子项目,该项目定标时至少有一家以上单位要被淘汰;同时实行末位淘汰制,凡承担教师培训项目、经绩效评估获得优秀的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竞标,而绩效评估中排在末位的单位及项目被自然淘汰,且三年内不得承担同类项目培训任务。差额遴选和末位淘汰制大大激发了各培训机构的责任感,全省出现了百花齐放、力争上游的喜人局面。
建立了多方参与、过程性测评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项目绩效评估机制。下发了绩效评估办法,研制了科学性、操作性强的考评细则。市州教育局、培训机构、专家、学员及省国培办均参与了绩效评估工作,培训机构和市州教育局相互考评对方的工作,实行培训机构之间交叉检查,聘请省外专家对各培训机构实施方案和培训成果进行评价,通过学员现场测评、部分学员座谈、学员网络匿名测评、电话随访学员等方式了解学员对培训的评价。按照“过程性检查督导测评+学员网络匿名评价+专家考评”的模式,对培训机构进行考核评估,过程性测评主要评价培训即时效果,网络匿名测评主要评价培训延时效果,专家考评主要是学科(领域)专业评价。分值比例上,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过程性检查督导测评占40%,学员网络匿名评价占30%,专家考评占30%;远程培训项目,过程性检查督导测评占20%,学员网络匿名评价占50%,专家考评占30%。通过上述措施,确保了绩效评估的客观公正性。
实行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制度,完善教师培训约束与激励机制。湖南省于2011年颁发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工作,规定教师参加培训所获学分每年最低不得少于30学分,五年一周期累计学分不得少于360学分,其中校本研训不超过120学分。将培训学分与教师考核奖励、评优评先、职务评聘、特级教师申报等挂钩,一个年度内参加培训累计少于72学分的教师,原则上在当年度考核中不能评为优秀等第。同时,开发了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系统和专门网页,具备对全省中小学教师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年度培训学分信息的录入、审核、查询功能。湖南省教师培训信息管理日趋科学和规范,201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省。教师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完善,使湖南省实现了教师由“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由“不愿参培”向“争要指标”的根本性转变。近三年,国培项目学员参培率稳定在99.5%以上,结业率达到99.9%以上,学员整体满意率在99%以上。2013年,出现10多名中小学教师自费参加国培、往届国培学员回到国培教室旁听的可喜现象。
三、创新教师培训实施模式
“国培计划”实施以来,我们积极探索符合项目特点、适应学员需求的实施模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为既成功置换出农村骨干教师进入高校研修,又确保顶岗实习师范生的安全并得到优质的实习指导,我们创造性采取“两次置换”实施模式。第一次置换在农村骨干教师和师范生之间进行,按照一名在职教师置换一名或两名师范生的原则,把农村骨干教师从农村学校(园所)置换出来,把高校的顶岗实习师范生派到学校(园所),但顶岗实习师范生并不是一一对应地进入置换出来的农村骨干教师所在学校(园所),而是集中安排在县城学校(园所)实习;第二次置换在城乡教师之间进行,农村骨干教师进入高校脱产研修形成的岗位空缺,由接受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县城学校(幼儿园)选派优秀教师以支教方式补充。“两次置换”模式实施了3年,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受到教育部和各兄弟省市的充分肯定。2013年,根据培训形势的变化,考虑到基层学校(园所)的实际情况,采用“五段式模式”实施,项目实施由集中研修、“影子教师”、返岗实践、集中研修、总结提升等五个环节组成。学员在高校集中研修40天左右后,到省级基地校(园)参加不少于20天的“影子教师”实践,之后回到自己所在的单位应用所学的成果在岗实践,然后带着问题回到高校进一步解决,并总结提升研修成果,真正实现了理论研修与实践提升的有机结合和螺旋式上升。同时,高校与市州教育局密切协作和沟通,按照“一一对应,按需顶岗”的原则和中西部项目1∶1、幼师国培1∶2的比例要求,选拔优秀师范生直接到置换教师所在学校(园所)顶岗实习。
短期集中培训,各培训机构按照“前移后拓”思路实施主题式培训。“前移”,就是培训前向参培学员提出调查研究、教学反思、撰写论文等要求,学员必须带着问题和任务参加培训。“后拓”,就是布置训后任务要求学员完成,创设网络学习平台等供学员训后交流研讨,采取现场指导、电话访问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培训机构做好训前需求调研、训中跟进调研、训后实效调研,科学确定学员急需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并据此确定培训主题和设定核心培训课程,实施主题式培训。
远程培训,采取“统一管理,分网学习”模式实施。通过招投标,湖南省远程培训由6家远程培训平台承担培训任务。根据远程培训的特点,我们充分发挥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管理网络优势,实行全省“统一管理”,做到“十个统一”,即统一报名方式、实施时段、账号形式、注册方式、反馈学情、评价标准、组建省级课程专家团队、辅导教师管理、市州工作研讨、组织校本研修。同时,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设立“国培计划-湖南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专页,并与其他5家远程培训平台实现链接,学员统一注册、登录专页后分别进入相关远程培训平台“分网学习”。管理模式的创新,既发挥了省外优秀远程培训平台的资源优势,又发挥了本省远程培训平台的管理网络优势,实现了远程培训效益最大化。
“转岗教师”培训,采取“三环节三统一”模式实施。将整个培训分为三个环节:集中培训8天,送教培训3天,远程培训60学时,共计126学时,时间跨度3个月。长沙师范学院对项目实施进行“三统一”管理,即统一制订课程、学指导、统一质量监控,并直接负责“送教培训”专家团队组建和教学工作。集中培训任务、送教培训组织管理由每个市州在当地遴选一所具备中专层次幼儿教师培养资质的师范学校或机构来承担。远程培训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和长沙师范学院共同组织实施,同时发挥网络平台功能强大齐全和学校课程资源丰富的优势。
除了各大类项目的模式创新外,湖南省各子项目实施也各具特色。如“送培上门”项目,一改过去的“往上走”为“往下走”,将高端培训送到农村教师的家门口,受到市县教育局和农村教师热烈欢迎。中小学送培上门项目涉及5个学科,分别是初中语文、数学、外语和小学语文、数学。每个学科分四个模块,如小学语文分为“口语交际、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四个模块。每个模块有“当地教师的研讨课,省级名师的示范课,专家即时点评与教师互动,专家微型专题讲座”四个环节,培训更具针对性。
四、引领全省教师培训事业发展
“国培计划”实施,引领了“省培”“市培”“县培”和校本研训实施工作,推动了全省教师培训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培计划”对全省培训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市州、县市区教育局纷纷采取国培管理模式,对本地培训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如湘潭市教育局借鉴国培招投标机制,采取竞争择优方式,通过招投标和答辩会等形式遴选培训项目承办单位。
“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各培训机构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并根据学员的需求动态调整培训内容,聘请高水平专家和优秀一线教师组建结构合理的专家团队,建立“双班主任”制、项目首席专家听课制、课堂教学测评制对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培育丰富多样的培训文化,对学员进行严格而人性化的管理。这些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做法与经验对全省教师培训工作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必将推动全省教师培训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国培计划”的实施,还培训了一批优秀的培训者。他们在国培中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培训结束后将国培的理念、精神带回到本单位,促进了高品位培训的种子在全省各地生根发芽。正如学员李枝红参加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高研班后所言:“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和管理者,接受过数次培训,但是,从来没有像这一次培训受感动,受教育,有收获。这次培训为我们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进行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和引领。这次培训是在播撒春天的种子,这些种子在不久的将来,会在三湘四水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篇8
目标驱动培训模式的引入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而国家电网公司需要的正是有这样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针对国网公司员工入企后工作岗位相对比较稳定的特点,通过员工的自学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胜任和提升岗位能力培训就成为了一条众多员工岗位成才的必要的途径。但在以往对在职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中,能够具备对员工的技能提升有较强指导力的专、兼职教师较少,且能力较弱、经验缺乏,其培训模式还没有完全从学历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培训过程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内容单调、实用性欠缺,教学质量和培训满意率较低。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我们寻找出了一条适合员工岗位成才的直入主题的培训捷径――即“目标驱动”创新培训。当然“目标驱动”培训模式应根据学习者本身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的培训要求以及专家的建议三方面提出,并应满足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必须使学员有机会去实践目标中所包含的行为;必须使学员在实践上述行为时又满足感;所选择的学习经验应在学员能力所及范围中;多种经验可用来达到同一目标;同一经验也产生数种结果。在“目标驱动”培训模式应用过程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研”“学”一体的教师、学员角色观,建立研究者和学习者相结合的教师、学员成长模式,采用师生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培训过程中和结束时采用教师与学员沟通交流、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对学员学习成果考核的形式进行培训效果评价,注重培训的实际效果,从而使培养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即获得了相关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又增强了学员在工作中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员工在事业上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目标是驱动我们向前、向峰顶行进源源不竭的动力,是引导我们前进的灯塔标。“目标驱动”,指我们虽然不一定知道通达目标的道路,但却明确知道目标在哪里,并且还可以判定出我们是否接近了目标。在“目标驱动”的模式之下,加以判断的是我们是否接近了目标。
目标驱动培训计划的制定
培训需求调研,确立培训项目
深入企业调研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企业岗位培训需求和工作任务分析,获得专业职业岗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素质、知识、能力结构。因此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我们派出培训项目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多次深入电力企业的各级层面、特别是深入到生产、经营、管理等一线专业岗位,通过采取对其工作流程的实地考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调研与分析,掌握了供电企业培训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从而确立培训项目。
研讨论证,确立培训目标
通过调研和与业内资深专家共同研讨确立了总体培训目标:通过以提高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员工技术、技能水平为目的的培训,全面提升员工胜任岗位能力,为员工岗位成才提供智力支持和发挥平台与空间。
以培训目标为驱动制定培训计划
明确的培训目标犹如一座灯塔为培训计划的制定指明了方向。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不同批次学员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在培训计划中设置分支培训模块。各模块有各自的侧重,整体又有机结合,互为促进和强化。且在每个模块中设立相应的培训目标,以利于通过实现若干个小的目标,最终实现本次培训的总体目标。具有鲜明的特点:
(1)适当、精练。“以知道、理解、应用、解决问题”为目标,驱动制定培训计划内容,使学员利用较短的时间获得必要的能力与必需的知识。一般培训时间在一周以内。
(2)适用、实用。一般不单独设置理论教学计划,把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公式融入到“知道、理解、应用、解决问题”之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使学员易于接受。
(3)针对性强。培训机构与企业共同确定课程内容,实现订单式培训,解决企业当前急需或远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企业岗位的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内容一致,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同步。
(4)以学员为主体。采取为学员提供大量的技能训练时间和相互交流空间,教师主要起到引领和启发的作用的实践式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了自主发挥的空间,极大地调动学员获取技能和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培训目标为驱动编写教材
目标与计划确定之后,充分考虑知识管理过程的四个关键因素:人、知识、技术和流程,以培训目标为驱动按照知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搜集、识别、整理、共享、应用、创新六个步骤编写培训教材。使教材能够满足供电企业员工对知识管理的价值诉求,即:知识寻找更有效率,提高协作的效率;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个人技能;支撑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完善和运用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传递最佳实践,促进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换,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提高群体综合实力,做好专业人员高技能能力和水平的有效复制,助推人才强企战略。
“目标驱动”培训实践
建设精品课程
“十二五”期间,随着特高压骨干网架总体形成和智能电网全面建设,国家电网生产力水平将实现质的提升,对提高大电网驾驭能力,加强专业化、精益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了适应电网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的职业培训院校的培训理念、培训的知识结构、培训的课程种类都应随之发生重大的改变与升级,因此以建设精品课程为载体开展“目标驱动”的创新培训模式带动培训工作成为我们培训工作改变与升级的突破口。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了营销、输配电、变电检修、变电运维、继电保护、电网调控等专业的精品课程,力争达到一流的教学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条件、一流的教学管理。其精品课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色,并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一定辐射推广作用。
开展案例式教学
首先,我们开发编写的专门培训教材就是以案例式教学的模式编写的,且采用的“目标驱动”方法在集中培训和自学过程中引导学员达到既定的培训目标和目的。案例教学方法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即学员能够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
案例式教学在培训过程中呈现了其鼓励学员独立思考、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重视双向交流的鲜明特色。
案例式教学在培训过程中展现了明确的目的性、客观真实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突出实践性、学生主体性、过程动态性、结果多元化的优质特点。
篇9
【关键词】农民;远程培训;资金;互联网;卫星电视网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106―05
一 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广大农民素质的提高,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型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教育和培训。远程教育由于其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规模优势以及成本优势,因此在农村学历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等方面发挥着常规面对面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1]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农民远程培训过程中,拥有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管理体制、有效的组织形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国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较发达国家而言,虽然缺少丰富的高质量教学资源,缺少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但也存在着适合发展中国家农民远程培训的方式方法,并且得到成功的应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无论国外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以下,我们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民远程培训方面一些典型的项目和做法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农民远程培训的实际情况,然后提出适合我国农民远程培训发展的若干建议。
二 国外农民远程培训的现状
1 国外发达国家农民远程培训的总体情况
在国外,发达国家通过远程教育对农民进行培训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管理体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农民教育和培训进入了信息化、知识化、个性化阶段。[3]在大洋洲,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的远程教育,在各方面尤其是资金和基本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当大,使远程教育能够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的最新成果,不断改善教学手段。[4]在亚洲,韩国政府十分注重将信息技术与农民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利用远程咨询系统开展对农民的远程培训,农民在家里就可以接受教育并咨询问题。[5]在欧洲,法国政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通过计算机及信息网络为全国各地的农民提供培训。随着互联网、卫星、数字有线电视技术的不断成熟,法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民远程培训。[6]在北美州,美国是最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及农业培训的国家,美国政府对于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业培训的支持力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在美国,农场主家庭计算机网络已经普及,可以随时方便地获取各种农业信息、接受各类培训服务。[7]综合这些发达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现状,我们不难看出:(1)政府在农民远程培训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2)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这些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应用比较普遍,并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2 国外发展中国家农民远程培训的总体情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较发达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虽然缺少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但很多国家在农民远程培训方面已经找到适合自身国情的方式,并且得到了成功的应用。YAYÇEP(Project of Extensive Farmer Education through Television)项目是土耳其农业广播应用很成功的项目之一,并凭借它可以减轻贫困、扩大创新这两点优势,在可持续发展国际高峰会议中被提出。[8]斯里兰卡农学部实施了农民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 for Farmers)――L3F项目。该项目创建了一个网站,该网站以远程学习的模式促进农民之间以及农民和专家之间的互动。[9] 印度的农民远程教育项目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渡过程。SITE(Satellite Instructional Television Experiment)项目主要使用卫星电视作为媒介。KCP(Kheda Communication Project)项目扩大了覆盖的范围,增加了与受益人之间的互动。而TDCC(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项目主要由单向的视频(广播)以及双向的音频(远程会议)构成,能够提供及时的交互。JDCP(Jhabua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Project)――Jhabua发展交流项目结合了SITE、KCP、TDCC 项目的特性,不仅有广播,还有互动培训。[10]越南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80%的劳动力靠农业为生。近年来,越南在水产养殖、交易、信息技术、食品加工技术方面都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由越南渔业大学参与的项目Fisheries College Number4 建立了与因特网连接的两个远程教育中心,其中一个在大学,另一个在乡村。 [11]综合上述发展中国家农民远程培训的现状,我们可以得出:(1)广播电视、卫星电视媒介在农民远程培训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开始利用双向视频会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双向交流的农民远程培训的探索。
我们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农民远程培训都具有各自的特色,通过对比我们国家农民远程培训的现状,我们能够找到对我国在农民远程培训方面的一些启示和借鉴之处。
三 国外农民远程培训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远程教育。1980年以来,相继出现多种“三农”远程教育的组织机构,最主要的就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农广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简称中央电大),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以及党委组织部三类组织部门。各组织部门有着共同的服务目标和对象――即“三农”(农业、农民和农村),都提供有非学历教育,例如提供了有关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从教学媒体的形式上来看都提供了文字教材。此外农广校、中央电大、党委组织部都提供电视节目供广大农民及农民干部们进行学习,同时中央电大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学校的远程教育还提供网络课程供一些农民进行学习。 [12]
以下我们在具体分析上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民远程培训方面一些成功项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三农”的发展现状和农民远程培训方面的现状,着重探讨国外农民远程培训对国内的一些启示。
1政府要加大在农民远程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并发挥主导作用
发达国家一些成功的农民远程培训项目大多都是由政府主导,资金投入力度比较大。例如,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农业食品出口国和第一大食品制成品出口国,通过互联网对农民进行远程培训的问题备受政府关注。政府曾免费向农民提供外形酷似电脑,却比电脑更小巧的基于公用交换网通信的远程信息设备,俗称迷你电脑。[13]根据APC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估计,使用迷你电脑的法国农民在1989―1992年间从2万个增到了7万个。[14]由此可见,法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向农民普及迷你电脑,农民的远程培训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又如,近些年来美国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数量增加,为了满足这一代农民的需求,美国政府提出了BFRDP(The Beginning Farmer and Rancher Development Program,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发展计划)项目, BFRDP隶属于食品和农业国家协会管理(NIFA)。项目工作组是国家年轻农民教育协会(NYFEA),支持单位是畜禽环境学习中心(LPELC)。BFRDP项目的目的是:为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提供教育,延伸、扩大对农民的服务,用于帮助所有类型的青年农民和大牧场主,为他们提供技术上援助计划。BFRDP首次授权是在2002年的农业法案,但是在2008年农业法案中BFRDP开始有强制性的资金,并通过每年竞争性的拨款项目来运作该项目。以下表一是BFRDP项目这几年拨款的数目。[15]
借鉴美国和法国的经验,我们认为,农民远程培训要在我国取得良好的发展,政府的持续资金投入是非常关键的。尽管我国互联网的应用高速发展,到2010年6月末,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但普及率仅达到31.8%。[16]由此可见,网民数量虽然不少,但普及率并不高,尤其在我国一些西部边远的农村地区,许多农民家庭还不具备上网的条件,更谈不上在农村地区开展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了。因此,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农民远程培训中发挥主导作用。
2 在我国发达农村地区可以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培训的试点
在以上提到的美国BFRDP项目中,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电子的(Virtual/electronic)方式来进行,在Moodle平台中开发在线课程,利用开放资源、协作的软件鼓励以共享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发展。[17]LPELC团队使用的Moodle平台能够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交流和共享平台。农民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形式,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2008年2月21日,LPELC在华盛顿美国农业部的农业展望论坛中启动了新的网络产品――eXtension Web Site。在eXtension网站上,每月的第三个星期五(一些例外),东部下午2点30分,中部下午1点30分,山区12点30分,太平洋地区11点30分对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进行网络直播。所有网络直播都被记录并存档,为以后的观看需要。[18]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有两种查看已存档网页的方式,一是通过时间顺序来查找,二是通过主题来查找。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空气质量、规则条例、肥料养分管理、肥料处理技术、肥料的价值和经济、出现的问题、肥料存储处理和失效率、小规模农场、环境规划。[19]与此同时,LPELC还提供了继续教育单元,用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获得学分。一是参加即时网路广播,二是查看已存档的网页。获得足够的学分后可以取得以下证书:农作物咨询者证书(CCA)、专业农学家证书(CPAg)、专业土壤专家证书(CPSS)。还有一些专业的动物科学家(ARPAS)、技术服务提供者(TSPs)、专业工程师(PE)、软件需求者等通过继续教育单元为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提供服务,解答一些农民比较关心的问题。 [20]
依据美国的BFRDP项目,我们认为在我国计算机普及率较高的农村地区,如东南沿海地区,可以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利用Moodle等开源软件进行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教育的试点,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建设办法,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扩大―全面推开”的思路,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培训。
3 卫星电视网依然在我国农民远程培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虽然基于计算机的媒体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但由于基础设施和资金方面的缺乏,并没有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电视在发展中国家则很受欢迎。YAYÇEP项目是土耳其第一个主要的远程教育项目,这个项目主要由土耳其农业部、国家广电部、安纳托利亚大学以及财政部联合实施。YAYÇEP项目选择电视作为该项目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媒介,是因为它是娱乐的主要方式,并且价格低廉,能达到大多数农民朋友的消费水平。已注册的以及没有注册但对农业感兴趣的城乡居民,都可以通过该项目来学习农业方面的新知识,该项目的受众面很广。YAYÇEP项目主要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起止于1991年到1997年,包含了338个电视节目,每个节目的持续时间是半个小时,第二个阶段起止于1999年到2009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253个电视节目,这些电视节目也被录制成录影带的形式分发到农业部,以备在整个土耳其的农民培训和广播活动中使用。[21]因此,电视是YAYÇEP项目中向农民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体。
在之前提到的印度远程教育项目中的SITE项目是由ISRO(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发起的,它被称作是在印度1975-76年间最大的社会实践,主要使用卫星电视网络作为媒介,使印度的2400个分散的村庄都接收到了电视信号。SITE项目的优点是能够通过电视广播来向偏远的地区提供电视信号。KCP项目和TDCC项目对SITE项目做了改进, 这两个项目都增加了基础设施,包括一个低能量的发射机和其它额外的设备等,这个发射机安装在某一个村庄,然后连接到当地的一个电视演播室,最后再连接到空间应用中心的地球卫星接收站。因此,KCP不仅能够广播当地的电视节目,还能广播国家的卫星电视节目。该项目扩大了覆盖的范围,它不仅仅传递单向的信息,所传递的信息是通过被培训者积极的参与来产生,与被培训者有密切的互动,通过被培训者参与到节目中来获得频繁的反馈。JDCP ――Jhabua发展交流项目结合了SITE、KCP、TDCC 项目的特性,不仅有广播,还有互动培训。这是一个以卫星为基础的交流项目,JDCP互动培训项目(JDCP-ITP)使用单项视频,双向音频进行小范围的播送。这个JDCP-ITP系统包含一个小的临时演播室和在印度空间应用中心的移动上行地球站,直接安装在150个村庄,12个基于人造卫星的对讲电话终端机和一个印度国家卫星的变换器,目的是满足印度农村地区的需要,并且得到了成功的应用。JDCP是印度的一个试点项目,它的成功证明了在农村地区进行卫星传播的有效性,在印度的其他地区建立相同模型的可行性。[22]
我国人口众多,在城镇地区,计算机在家庭、学校及社区的普及率较高。而在占全国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广大农村地区,计算机的普及率相当低,并且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计算机媒体方面合格的人才,使得现阶段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培训困难重重。然而,电视机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都相当普及。到2008年为止,绝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拥有电视机,普通彩电的拥有率为98.3%,是农村居民的主要信息来源主体。电视已经成为农村家庭户的必需品。[23]考虑到我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且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突出,同时借鉴土耳其YAYÇEP项目和印度SITE等项目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电视媒介由于它的素养要求低、传递视听信息丰富、成本低、信号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将会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我国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农民远程培训的主要途径。但是,就农业节目播出总量而言,截至2005年4月全国开通5个农业电视频道,占全国1,254 套电视频道的0.4% ,而在全国电视节目年播出总量的1,004 万小时中,农业电视节目不超过1%。显而易见,0.4% 和1% 的比例与我国庞大的农民受众规模极不相称。[24]因此,各级政府还应在这方面开发更加丰富和优质的资源,并通过卫星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向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和边远农村地区广播。
4 重视与农民的互动并不断完善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印度的远程教育项目JDCP项目的特色就是不断的进行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不同部门的人都积极的参与。积极参与者不止是Jhabua部落的人们,而且包括大量的州政府部门,中央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等,他们一起努力来完成这个项目。[25]通过与农民的互动,了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不断进行评价,从而提高远程培训的质量。
在法国,随着互联网、卫星、数字有线电视技术的不断成熟,法国学者提出了“开放式教育资源(FORE)项目,提出了远程站点拓展计划(POT)”,主要措施有两项:一是针对偏远地区和农村、农民,开设专门的培训场所,以便学员就近进行培训;二是将面对面的培训机构转换为网络远程培训,在这里,农民不是简单的听众,而是与政府合作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的合作方,并且培训机构可以从农民那里获得反馈。另外,农民还可以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寻求相关信息,并可以向有关专家直接咨询。[26]
在越南的农民远程培训中,由渔业大学参与的项目Fisheries College Number4主要有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检查和评价阶段等。其中实施阶段持续了大约14个月,主要包括:(1)课程的传递。大学开设了一个一周的关于渔业的培训项目,学校的教师也帮助教授这些课,并去农村的学习中心进行辅导,他们每次离开学校至少有一个月,每个班级容纳45-100人,大学每年实施2-3次的这种培训; (2)课程的校订和调整(总共进行了三轮);(3)项目的具体计划与实施(持续了两年)。检查和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者和教师的满意度、设备的可靠性、项目扩展的可行性等。可见,该项目通过学校教师亲自去农村进行学习辅导,增加与农民的互动,并且不断对实施的课程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出现的问题,不断改正从而促进该项目的发展。[27]
经调查发现,我国农民对参加培训的地点,56%选择在村里,37%选择在乡镇,7%选择到县里学习,总体上有93%的农民只愿意在乡镇范围内接受培训,而我国的教育资源多集中于城市。[28]这种教育布局使得通过远程的方式进行农民培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我们需要在发挥这种形式的教育优势中加强对各种农民远程培训项目的形成性评价,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广大农民的互动,以持续不断地提高培训的效果。借鉴上述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农民远程培训的成功项目,如果我们在对农民进行远程培训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对培训内容的接受情况,并加以改进和完善,那么远程培训的效果就会大幅度提高。总而言之,在我国农民远程培训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获得农民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重视对项目本身的形成性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资源的设计、开发、传输以及应用。比如农民对什么节目内容感兴趣、采用什么介绍形式农民较容易接受、什么时间播放节目比较合适等等问题,在每个阶段都要进行监督和评价,发现那些不充分和失败的地方,从而做出必要的调整。这些都是在与农民的双向互动中才能逐渐了解,在不断总结评价中才能获得真实的答案。
除了以上四点主要的启示之外,从土耳其的YAYÇEP 项目和斯里兰卡的L3F项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印刷类学习材料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视。例如,YAYÇEP 项目在第二个阶段还发放了大量农业方面的相关手册,这些手册还可以在网上下载。分发的农业印刷手册和通过因特网的电子文稿对大部分农民来说都是简单清晰易懂的,到现在仍然被用为指南。[29] 又如,L3F项目给广大农民分发了两本印刷小册子,一个是关于蘑菇栽培,主要涉及农民关心的问题和实际解决办法,另一个是介绍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技能,方便农民的远程学习。[30] 由于印刷材料具有便于传阅、普及范围广、价钱便宜、浏览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可以作为学习指南长期保存。
最后,我们认为,上述在分析国外一些农民远程培训成功项目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对我国农民远程培训的几点启示,尽管更多的是比较宏观的、政策性的结论,而非具体的、微观的、操作性的结论,但是往往这些宏观和政策性的结论对我国整个农民远程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和决定性意义。因为,显而易见,一旦宏观政策出现问题,则具体的实施和操作过程则很难获得成功。
总之,我们需要放眼全球,积极借鉴他国农民远程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大力发展农民远程培训,探索我国农民远程培训出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参考文献
[1][12] 马红亮,房凯.我国三农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58-62.
[2][3][5][7] 戴起伟.现代农村远程教育与农民培训[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8-10.
[4] 冯万玉,安玉麟,刘建设. 澳大利亚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启示[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4):1-4.
[6][26] 丁麟. 农业网络信息技术在国外的应用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EB/OL].
[8][21][29] Kürşat Demiryürek. Distance education for rural peop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YAYÇEP experience from Turkey[J]. WS1.7. Virtual realities and the future of distance learning in rural areas, 2010,(7):641647.
[9][30] M. Wijeratne , W.N. De Silva. Implications of Interventions: Sri Lankan Experience on Lifelong Learning for Farmers[EB/OL].省略/images/2/25/SJ_M._Wijeratne.pdf.>
[10][22][25] S.L. Rajashekhar, Gayatri v. Ayyangar, Rahul Sharma.Satellite-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in Digital aradigm:ISRO perspective [EB/OL] .
[11][27] Ramona R. Materi. Interim Report: A case study of Internet-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 development in Vietnam [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4,( 4):1-12.
[13] citrusman. 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EB/OL].
[14] 法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EB/OL].
[15] Beginning Farmer Development Program [EB/OL].省略/publications/grassrootsguide/farming-opportunities/beginning-farmer-development-program.>
[1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我国网民达4.2亿普及率31.8%[EB/OL].
[17] Enhancing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Leadership of Beginning Farmers & Ranchers [EB/OL].
[18] Livestock and Poultry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 Webcast Series [EB/OL].
[19] Animal Manure Management [EB/OL].
[20] Continuing Education Units Available Through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 [EB/OL].
[23] 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 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消费态度浅析[EB/OL].
[24] 李烨.试论中国农业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传播,
2007,(2):147-148.
[28] 于青.农民培训方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0,(22):25-27.
The Implication of Foreign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Projects for Our Country
WANG Mei-jing YUAN Juan-juan MENG Qing-xi MA Hong-li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han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Shannxi 710062, China)
Abstract: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like the United States, France, etc)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Vietnam, Turkey, etc) have rich experience in developing the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 After analyzing some specific project of the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in these countries, and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in our country, we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four suggestions to the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that is,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funds an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developed rural areas of our country, we can carry on experiment site about the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based on internet firstly; The satellite television network still has a irreplaceable status and function in our country farmer distance train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with farmers and improve formative evaluation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continuously.
Keywords: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fund; internet; satellite television network; interaction
篇10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参加国培远程培训总结
参加国培远程培训,有幸聆听各位专家讲座让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在这段的学习生活中,作为网络研修的一员,我忙碌着、劳累着,却充实着、收获着,我们每天累着并快乐着„„因为,我们不但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情。通过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在每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中和专家的互动应该说是我们最快乐也是最紧张的时候,讲授中冷不丁会提出一个问题来讨论或谈感受。在讲座中每给我们播放一段文字,都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我的课堂中我是如何做的?我总是努力的从脑中搜索许多教学的片段,虽然下课后还是有所遗漏,但是这种紧张又有挑战的形式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一、勤勤恳恳,积极研修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进行网上学习,保证学习时间与长久性。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积极认真的观看视频学习,到目前为止在线学习时间超额完成。
2、并且在观看视频的时候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课程、话题留言、与专家互动达到___条,认真撰写日志___篇。
2、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每次完成的作业均得到辅导老师和班主任的好评与认可。
老师们用自己的自信、率真、真实和热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位特级教师的风采,作为站在教学一线的我有很多的困惑:如何做课题研究,如何进行案例分析,如何写课例总结,如何更好的创设情景,如何引领学生爱上作文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带着这些问题而来,希望从专家的讲座中得到答案。通过学习让我豁然开朗。他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做课例研究,如何进行作文指导„„讲座带给我的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全面的分析,这正是我想要的。在这些培训的日子里,我观看了专家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更加贴近了课改的课堂;使我体会到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根据学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学中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应该抛弃。在学习期间参加培训的老师热情的研讨,进行了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互相出谋划策,共同讨论和交流,进行改进,让我受益非浅。
每天,我满怀着教学中的迷茫和困惑走进国培,含着感动和喜悦而归!感谢国培给我这么珍贵的一次学习机会,我会把在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努力地实践到我的教学中,让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