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6 17:3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领导力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管理干部培训班今天结束了,下面,我对这一次干部培训,做一次简单的小结。这次学习班,我们一共进行了五讲课程,市卫生局党委XX书记的《XXXXXXX》、XX局副局长《基本现代化医院的标准与创建要求》,市卫生局XXX局长《XXXX》、市卫生局XXX副局长《卫生改革面临的形势及任务》,以及今天,由XXX大学医学院副院长、XXX医院副院长XX教授所作的《业务科室的管理与自我发展》等。这些课程将对我们完成医院的任务和发展目标,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这次管理干部培训班,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1、思想重视,学习自觉性高。
管理干部对这次培训,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培训当作提高自身素质重要机会来看待,参加踊跃。总出勤率约在75左右。在繁忙的业务工作中,很多同志放弃了休息,调整了门诊、手术等工作,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认真参加培训。展现了我院管理干部良好的学习意识。对于这点我相信,这次培训将对我们的各项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联系实际,培训针对性强。
这次培训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就是围绕我院的两大创建任务而设置。XX书记在对我院肯定了我院管理干部的成绩和优势以后,也分析了我们存在的缺陷,并指出了努力方向;XX副局长的讲课,使我们明确了创建任务的着手点和立足点,振奋了我们的精神,鼓舞了我们的信心。这将有力推动我院基本现代化医院的进程。
3、教学互动,思想触动大。
这次培训,大家学习热情,听课专心,笔记认真,讨论热烈。从我们的掌握的信息来看,领导和专家的讲课,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实际工作之中。比如,有的科室把一些新的理念,灌入了我们正在开展的“XXXX”达标竞赛活动中,从上交的《科室服务流程》、《员工服务规范》中,已经可以看到培训的成效。这在一个侧面,展现了我院的管理干部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也说明了我们的培训是必须的,也是成功的。
收获:
1、对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得到深化。
XXX局长所作的《卫生改革面临的形势》,对当前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动态与发展展望作了详尽的分析,对我市在卫生改革中的工作作了简要回顾、并对XX卫生发展的目标、策略与措施作了重点介绍,这些内容,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的理解,使我们从实现“两个率先”的高度,来认识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和基本现代化医院目标的实现。我院两个创建目标的实现,是“两个率先”组成部分,这更明确了肩负的使命。
2、卫生改革的任务进一步明确。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院近年来获得长足进步的法宝,公有医院的改革已经展开。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股份制是实现公有制的主要形式。这对于留在公有医院行列的我们医院来说,绝不是可以继续依靠国有的招牌、原有的机制、习惯的思维来维持医院的运转。只有增强危机感,加强市场意识,提升管理理念,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才能赢得市场,赢得病人,实现医院发展。
3、现代化管理的理念有所提升
市卫生局XXX副局长关于现代医院服务战略、以及今天XX教授的的讲课,使我们认识到现代化医院的管理,关键在于塑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改革与发展,重点需要通过管理来实现。这次培训有利于提升我们管理理念。特别是管理干部在计划与决策能力、组织与指挥能力、控制与协调能力、指导与教育能力、改革与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强化与提高。
4、医疗服务质量的意识明显增强。
这次培训,使我们认识到,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一切工作的核心,是衡量全部工作的最重要标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不仅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篇2
区域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整体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校长对学校课程理念的确立、课程规划的制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管理与指导,以及课程实施团队专业能力建设等,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本期“样本”,我们继续关注重庆市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从区域和学校两个层面,介绍他们的思考和实践。
课程是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整体提升校长课程能力是区域构建“学本式卓越课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近几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高度重视校长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每一个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区域推进中小学学本课堂,构建中小学学本课程,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一、高度重视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
沙坪坝区于2012年秋季启动“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以来,区域课程改革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我们在推行教育管办评适度分离,引导校长自主办学的同时,十分重视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一)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校长专业能力的重要维度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课程实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倡导校长从“管理学校”走向“领导学校”的新时期,校长的专业领导必然更多地体现在对学校课程的领导上。2013 年初,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领导课程教学”是六大专业职责之一,可见领导课程教学既是教育改革赋予校长的重要使命,也是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
所谓领导力,是领导者以个人的人格魅力为基础,以法定的领导职权为条件,对周围的环境、组织的发展和组织成员的成长所产生的一种影响力。正如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所言,“领导者是动员别人来实现自己理想的人。”校长领导力主要包括办学思想、学校文化、课程实施和教师发展等方面的领导力。其中课程领导力居于核心地位。因为课程为王,它是学校的核心产品,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而课程的差距集中反映在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的差距上。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培训中心的Kaitti 教授说:“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就是整合各种资源和协调各种人员的能力。校园内一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元素,都是校长可以开发和运用的课程资源。在学校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废品,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沙坪坝区过去特色学校建设的经验也启示我们:凡是特色鲜明的学校,其特色最终都体现在课程的丰富性、优质性和选择性等方面。今后要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就必须让每一所学校都拥有适合本校校情的特色课程,并将这些课程付诸卓有成效的实施,让每一个孩子都真正从中受益。而这最终将取决于校长卓越的课程领导力。
(三)校长课程领导力是影响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
校长是学校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本课程建设的“领头雁”。校长对学校课程理念的确立、课程发展规划的制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管理与指导,以及课程实施团队专业能力建设等,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在推进学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校长课程领导意识不强,对自己的角色和责任缺乏清晰的定位和思考;课程开发理念有偏差,缺乏系统的课程规划,课程建设存在随意性;课程校本化实施水平不高,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知行脱节,没有把正确的课程理念转化落实到课改实践中。因此,我们决定以深化校长对课程改革的认知为起点,以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为重点,运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实践导向、互动生成、关注特色、促进提升”的工作策略,通过主题培训、校本研修、专题研讨、校长论坛、考察观摩等方式,整体提升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
二、整体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基本路径
如何整体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呢?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一要抓培训引领,二要抓实践探索,三要抓评价导向。因此,我们立足推进和深化区域课程改革的需要,整体规划培训项目,在满足并有效引导校长需求的前提下,科学设计培训内容;聚焦问题、任务驱动、督导评估,不断激发校长的主体参与热情,努力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一)重视需求,科学规划
首先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来了解校长对领导课程改革的需求。培训在满足校长已经觉察到的现实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引导校长们的需求,因此我们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安排了适度适量的课程理论学习,引导校长站在更高的层面分析学校,剖析自己,促进校长对自己学校的再认识和对自己的再认识,从“仅凭借经验,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从事课程领导行为”走向“自觉运用课程领导理论,有意识地从事领导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校长对课程的领导作用。
我们从2013年起,统筹规划了校长课程领导力主题培训项目和相应的培训内容,分别对校长、分管科研、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进行了有所侧重的主题培训,形成了包括“课程价值的理解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力”“课程实施的规划力”“课程评价的指引力”“课程文化的构建力”等内容模块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培训课程体系。
(二)任务驱动,学用互促
旨在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培训要想取得实效,必须有校长们持续而深入的主体参与。
2014年4月,我们开办了中小学课程建设主题高级研修班,同年6月又制发了《沙坪坝区中小学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要求校长们通过一个学期的研修,分别制定出本校的课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校长们带着明确的任务,一边聆听专家讲学,考察市内外课改先行学校,一边组织本校相关人员开展校情分析,对过去所确定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思路等进行系统反思,修订学校发展规划,着手制定本校课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初稿形成后,区教委聘请高校课程专家团队进行点对点论证指导,各校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再行修订,然后正式实施。这样,将集中研修与自主反思有机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使外在的岗位培训嵌入到内在的改革行动之中,有效促进了校长们专业素养的提升。
整个培训强调全员参与、长程研修、任务驱动,引导校长充分吸纳、比较、鉴别各地课程建设的做法与经验,精心谋划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与策略,成效显著,有力推进了工作。
(三)聚焦问题,贴心指导
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院注重对中小学课改进程的跟踪调研,旨在及时发现学校课改实践和校长自身在课程领导中存在的“真”问题。同时,将校长们对本校课改实践的反思与追问贯穿到系列培训全过程,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努力探寻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区教师进修学院龚雄飞院长根据他深入中小学调研及听课200多节后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深刻分析,针对中小学学本课堂存在的问题,做了《新课程学本课堂有效展学的困境及对策》《学本课堂中合作互学的诊断与改进》连续两场凝聚专业智慧、贴近教学实际的专题报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校长把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将培训中得到的启示、提炼的策略应用到学校真实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如,针对中小学校长在“课程评价的指引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策划并实施了“绿色指标”评价专题培训,校长们聆听专题报告,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模拟评估训练,运用习得的学校自评办法展开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模拟测试。校长的领导课程力得以提升,也加快了我区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进程。
(四)多种途径,渗透培训
除了相对集中的主题培训外,我们还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每月组织一次校长中心组学习,面向全体校级干部进行主题化培训,全面提升校长的改革意识和业务能力;分批组织校级干部到上海、北京等地挂职锻炼,学习借鉴课程改革发达区的先进经验;邀请高校知名教授、全国知名校长来我区讲学,拓宽校长的改革视野;举办中小学“卓越课堂”行动工作交流暨校长论坛,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拓展思路,激活思维,分享智慧;组织“校长进课堂”专题活动,提高校长的课堂观测技术、听评课技巧和与教师沟通的能力。
三、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取得成效
(一)校长课程领导力得以明显提升
一是课程意识进一步增强。校长们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结合区域实际的环境特征,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课程建设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上实质性的突破”,“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二是课程规划能力进一步提高。校长们对如何构建学校整体课程框架,如何围绕“学本”理念进行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如何组织和指导教师进行学本课程创生都有了自己的思考并在本校付诸实践。三是课程评价行为进一步科学化和人性化。学校课程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从教师及其团队的课程开发与导学设计入手,从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和学习效果着眼,通过诊断性和对话式评价,促进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品质。
(二)形成了多样化、可选择的学本课程体系
我们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为中小学在引进“课改项目”创造条件,先后引入“自主识字同步读写”“数学文化” “公民教育”等优质课程。各中小学根据《沙坪坝区中小学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本校课程建设三年规划,积极探索构建多样化、可选择的学本课程体系。目前,树人景瑞小学的“兰韵课程”、高滩岩小学的“七彩课程”、71中的“和美课程”、重庆七中和树人小学的“选课走班”等在区内外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区域学本课堂建设进一步深化
作为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改进是中小学教育的永恒主题。区域学本课程建设促进了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习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进一步内化到广大中小学教师心中。二是课堂上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更加默契自如。三是学生自学、互学、展学的能力普遍提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逐步养成,学习素养和发展状态令人鼓舞。四是各中小学教学模式呈现出“和而不同”的局面。在“先学后教,互助展评”区域性课堂教学模式统领下,校长们较好发挥了各自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学创新力,带领本校教师探索提炼出各有特点的教学模式,如凤鸣山中学的“四环导学魅力课堂”模式、十五中的“三助六环节”模式、育英小学的“四商课堂”模式等,都彰显出较强的生命力,并在区内外和市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在推进改革的三年中,全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重点本科人数每年按照3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大面积提高,在2015年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全区共有67节课获得市级特等奖,占全市20.2%;105节课获市级一等奖,占比11.6%;获得“部优”课的数量在全市也遥遥领先。
篇3
内观式培训概述
内观源起
在中国的千年文化中,不难找到内观的雏形。如伏羲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内观中总结出了发生和变化的规律,以指导人类走向理性和智慧。又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的体道方法,这也有内观的身影。古代圣贤之人,多能注意时时“内省”,事事观心,不断修炼完善自我。在古印度,内观是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其意思是如实观察,即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通过如实观察自身状态,从而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
在近代,内观多运用在心理医学治疗、个人身心修炼以及人格完善、领导力发展等方面。
内观式培训的含义
内观式培训是以自我认知为基础,借助测评工具,探寻影响行为风格的人格特质,从而激发自我调试、自我完善的一种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方式有助于受训者准确认知自己,扬长补短,完善人格,挖掘内在潜质。
特质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最根本因素,可是特质处于人的意识深海,最为复杂和难以衡量,怎样才能够自我发掘呢?这需要透析自我。透析自我是调节控制思想及行为的基础,是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源头。内观式培训通过剖析心理倾向、个性特征、自我意识等,使人对自己的思维、感悟、期望等进行全方位透析,进而对自己的长处与短板有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改进或有效运用。
内观式培训有助于企业对受训者准确定位,合理干预,对其领导力进行深层次开发与培养。企业要想获得真正的卓越领导者,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和恰当使用人才,还需要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去开发高潜人才。通过内观式培训投射出的压力、愿景、状态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可按照实际情况为受训者制定下一步培养或调整的具体方案,同时也可为企业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提供科学的理念及方法。然后通过资源优化配置,给领导者或高潜人才发挥特质的环境与空间,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内观式培训模式的构建
领导力概述
何谓领导力?我们可以将领导力形容为一系列行为的组合,其本质是影响力。开发与培养管理人员的领导力,是企业应对激烈的外部竞争、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导者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包括一个举动、一个决定、一个处理方式等,都是有潜意识的。同时,这些行为又牵扯到很多庞杂的比如原则、信仰、价值观、经历等因素。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冰山模型,此模型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等,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个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这个冰山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个人的领导力主要集结在“冰山以下部分”。因此领导力的培养也应该着力于“冰山以下的部分”,通过改善内隐的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等改善领导行为,使其发挥出更持久更强大的效用。
构建模型
内观式培训模型的构建分为外部构建与自身构建。
外部构建是指企业为受训者提供培训环境并形成外循环。首先是对受训者进行一系列科学、客观的测评,其次是从受训者处事风格、气质类型、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表征量化并加以辅导,然后让受训者通过识别和评价进行全面自我反省。最后,对受训者进行跟踪与反馈,看其自我完善的过程与成效。内观式培训外部构建循环模型如图1所示。
自身构建是指受训者透过内观式培训认知本我,然后使其识别演我(即情景中的我),看本我与所处的环境是否匹配,最后通过他我的投射比对(即他人眼中的我)来印证其自身调整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还需进一步调整或者反复调整,从而形成受训者的自循环。通过这样的反复,往往能够提升受训者在不同环境下灵活切换领导风格的能力。内观式培训自身构建循环模型如图2所示。
构建特点
第一,内观式培训是基于领导力发展的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及情景理论。从内观式培训源起到发展的过程上看,其一直秉承科学、客观的规律,有众多的理论支撑以及判断依据。其目的,是改善受训者的内隐素质,提升情景领导力。
第二,培训以自我认知为基础,借助一定的测评工具,开展基于性格特质及内隐特征的前测和后测。测评使认知过程更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激发受训者重新认识真正的自己,从而主动挖掘自身特质。后测可使整个培训过程形成闭环,同时也可作为新一轮培训的基础,使受训者挖掘与改变自我的方向更加精准、更加到位。
第三,要对受训者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其发现并挖掘自身所具备的领导潜能,认识其与环境不适宜的部分并进行有效调整。为了克服独自思考存在的局限性,内观式培训在构建设计上为受训者提供了培训导师,在其困惑时予以正确的指引,避免“走弯路”。
第四,要对受训者的行为改善进行持续跟踪。内观式培训不仅是闭环的,而且是持续的,这种持续闭环的最大好处就是,不但使受训者可以更好地反馈培训效果,还能让企业在未来找准培训方向,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
内观式培训的实践
从2013年至今,我们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共计对78名青年干部学员采用了以自我认知与自我探索为核心的内观式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内观式培训促进了青年干部认识自我、精准了解自己的经营管理风格和特质,掌握了如何结合管理实践有效地运用自己独有的特质和优势,进一步厘清领导力提升方向,并确定自我调适与修炼目标。
选择测评系统
内观式培训测评系统的选择应符合一定要求:一是分析维度要多,即测评不仅仅只从自然本我角度进行分析,也要投射到他我的角度。二是要有严格的测评技术要求。内观式测评是针对一定岗位或职位人员进行的,这就要求在设计测评要素和编制测评标准时,不仅要遵循测评工程技术要求,也要充分体现工作岗位或职位的特点与要求。三是要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一方面应尽可能提高测评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需考虑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测评条件,注重实用性。四是要动静结合相辅相成。静态测评的优点是易于看清被测者之间的相互差异,以及他们是否达到了某种标准的要求,便于横向比较;而动态测评则侧重于被测者在原有基础上的未来发展趋向。
在满足上述要求、并在多款测评系统进行比对后,我们最终选择一套能够精确发现个体经营特质的测评系统进行测评。
开展测评
采用以自我认知的形式进行问卷填写,并提供了填写问卷的自然情境,从而收集青年干部自然状态下的管理DNA。在问卷填写完毕并收集后,综合比对累积1600万人次以上的人格特质分析数据库的计算机有效样本,分析得出经营特质分析图,为进一步深度分析做准备。
深度分析辅导与解读
在导师的带领下,通过对个体经营特质分析图表的解读,使青年干部深入了解自我的、天生(静态)的、工作环境中的以及团队成员眼中(动态)的个人特质、决策风格、工作风格、能量水平、满意度、精力耗损等十余项经营特质。同时,透过研习会,让青年干部在全面认知自我特质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独有的人本特质以及自己个性中的局限性,清晰自己所拥有的独特资源,发现自身潜能,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和自我提升的方向。
在对自己的人本特质有自我认知之后,导师继续带领学员探讨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独有资源、如何更加理解他人,掌握与不同性格特质的人相处和沟通的技能、如何运用所学内容去组织团队,支持团队成员达成团队共识,促进企业绩效、如何去调适和修炼自己,形成基于自己潜能的,适合自己的独特领导风格等。
开展培训评估
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问卷测评和调查,用于了解测评的有关信效度及学员自我完善的计划。在我们的两次内观式培训中,有91%的学员认为内观式培训模式符合他们的需求,如图3所示。同时,还有94%的学员认为内观式培训测评结果与其自我感知相似度高,如图4所示。
通过分析学员所填写的自我完善计划,我们在培训结束后的一个考核周期内,结合工作调研、年度考评等工作,跟踪了解其行为改善情况,通过直接上级评价其改善的成效。
关键环节的把控
进行内观式培训测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测评环节要防止测评结果失真。目前内观式培训仍然属于较新的概念,且普及范围也不够广阔,可能无法引起受训者的重视。如果受训者内观意识不到位,对眼前的测评以及问卷草草了事,对个人的行为也较少关注,那么培训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此外,如果将测评结果作为培养或选拔的参考,不排除将出现按照理想导向作答的行为,这会出现主观上不愿意认知真正的自己,不愿正视自己短板的现象。如果受训者长期在假定的角色下生活,那么将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失去了培训的意义。所以在测评引导时,要提高受训者对测评的认识,消除误解和顾虑,使其减少掩饰作答、曲意作答。同时,要为受训者提供安静放松的情境条件,这也是保证测评效度的重要基础。
第二,解读环节要注意特例。在解读中,我们发现个别受训者对报告的认同度较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致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题目理解有误,导致结果失真;二是报告的时效性为三个月,如果近期发生了重大变化(无论是工作上或是生活中),则可能导致结果的差异和变化。
第三,坚持实施跟踪。为保证受训者素质短板的改善,坚持跟踪尤为重要。此环节既需要对受训者进行分析评估,同时也需要受训者的配合与反馈,由此才能产生行为改善的成效。
篇4
一、基层领导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此次培训的重点之一是基层领导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在培训的过程中,深入浅出的讲解,富有生动趣味性的语言组织和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让学员们更加通俗易懂的理解到了基层领导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也让我们深深的感触到领导力和执行力的重要性。如何使得领导力和执行力更加富有艺术性,更加科学更加高效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实际问题,解决好领导力和执行力的问题,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工作才能更加赢得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会顺畅。
二、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在培训的过程中,系统的学习了,学习了党的十精神等,通过这些集中学习使我们这些学员从思想的深处受到了一次系统性的洗礼,更进一步的提高了自我的思想意识,提升了自我的政治素养,坚定了理想与信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多元意识形态并存,人的思想意识容易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作为党员干部只有不断的增强自我的政治修养,党性修养,才能更好的坚定自己的信念,做到思想上与组织上保持一致性,信仰信念上不动摇,行动实践上与组织要求相符,才能真正的投身到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之中。
三、学会正确看待转型社会中的各种问题
此次培训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学会更加科学的看待转型社会中的各种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迈入深水区,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日趋凸显增多,如何正确的看待这些社会现象,科学的分析这些社会现象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共同问题,此次培训,通过讲师们科学深入的分析和讲解,让我个人改变了以往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也更让我知道在看待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时候,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矛盾的观点,客观求是的分析,才能更加科学合理的看待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做到冷静客观,而不冲动偏面。
四、强化税收执法防控体系的建设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和消费者等社会各界对税务执法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如何提升税收执法的效能,增强执法的公正性廉洁性,保持税收的纯洁性和权威性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提高和增强税收执法防控体系的建设,从系统的角度去出发,系统的防控,细化防控的点,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多元化的开展监督,不仅能够提高税收的效能,更能有力的提高税务干部的整体素质。
五、做一名合格的基层税干
篇5
关键词:领导力 个人领导力 团队领导力 组织领导力
一、导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在主动变革、积极改变原有管理方式的同时,对领导力的需求日益高涨,领导力的培养与开发成为很多企业最先考虑的事情。然而,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的领导力水平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都有着明显的距离。
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这一理论课题进行研究,力图在总结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领导力构成要素研究的某些环节有所创新和突破。本文将结合目前世界范围内行为科学领域对领导力的研究成果对领导力进行研究,首先将阐述领导力内涵的新发展及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关于领导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将具体分析领导力的构成要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构建有效的领导力。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根据保罗・赫塞对领导力的定义,领导力就是“与他人共事并通过他人的工作来达成目标”。按照这个定义,任何需要他人支持来取得工作成绩的人,都可以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一)国外关于领导力的研究概况
国外对领导行为思考的传统由来已久,古希腊雅典的苏格拉底认为,领导才能往往在那些特定环境中知道该做些什么的人身上得以体现。
近代,关于领导力的研究首先是从研究领导开始的。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着重研究领导者人格特质的领导品质理论,到上世纪40 年代探寻领导者具体行为及其对部属影响的领导行为理论,上世纪60 年代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潜在影响的领导权变理论(情境理论),以及之后的领导归因理论、交易型与变革型理论、魅力型领导理论、变革型领导理论、愿景型领导理论等,逐渐从领导者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等个体研究扩展到整个组织情境交互作用的影响。
(二)国内有关领导力的研究概述
国内研究领导力的主要观点:1.领导力是活动,不是职位。不管有没有职位或下属,只要进行了领导活动,就发挥了领导力,成为了领导者。2.领导力即影响力。影响力可定义为影响并改变目标行动者的态度、价值观、信念或行为的能力,可以用追随者表现出的行为或态度来度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感召力、凝聚力、意志力和远见力。3.灵巧领导力。学者们认为领导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一种蕴涵兼具软硬权力的“环境智慧”。 这种环境智慧既包含在复杂性面前了解发展趋势的能力,又包含在影响事件发展方面的适应性能力。
三、领导力构成要素分析模型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共识,领导力包括个人领导力、团队领导力和组织领导力3个层面。个人领导力指领导者对追随者的影响力。团队领导力是通过团队工作、团队学习这样一些过程形成的一种集体能力。组织领导力是系统整体所拥有的能力,也是一种集体能力,涉及组织系统内的个体、团队、情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有效的动力机制促进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完成领导任务。图1简单展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领导力构成要素模型
本文在综合前述领导力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个人领导力的一般构成,分为5大要素:前瞻力、感召力、影响力、决断力和控制力。
1.感召力
感召力是最本色的领导能力,是吸引被领导者的能力。主要来自于以下5个方面: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高度的自信;具有代表一个群体、组织、民族、国家或全人类的伦理价值观和臻于完善的修养;具有超越常人的大智慧和丰富曲折的阅历;不满足于现状,乐于挑战,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激情。
2.前瞻力
前瞻力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预测未来和把握未来的能力。前瞻力的形成主要与下述因素有关:领导者和领导团队的领导理念;组织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组织的核心能力;组织所在行业的发展规律;组织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发展趋势。
3. 影响力
影响力指影响被领导者和情境的能力,主要体现为:领导者对被领导者需求和动机的洞察与把握;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建立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关系;领导者平衡各种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被领导者利益的行为与结果;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进行沟通的方式、行为与效果;领导者拥有的各种能够有效影响被领导者的权力。
4.决断力
决断力是针对战略实施中的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而进行快速和有效决策的能力,主要体现为:掌握和善于利用各种决策理论、决策方法和决策工具;具备快速和准确评价决策收益的能力;具备预见、评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与能力;具有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资源;具备把握和利用最佳决策及其实施时机的能力。
5. 控制力
控制力是领导者有效控制组织的发展方向、战略实施过程和成效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能力,一般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的:确立组织的价值观并使组织的所有成员接受;制定规章制度等规范并保证组织成员遵守;任命和合理使用干部来实现组织的分层控制;建立强大的信息力量以求了解和驾驭局势;控制和有效解决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冲突以控制战略实施过程。
(二)团队领导力构成要素模型
团队领导力是现代管理团队发展的一项核心能力。团队成员通过分担领导任务进行集体领导,
1.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是指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团队凝聚力不仅是维持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对团队潜能的发挥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期汀格认为这种凝聚力是使团体成员停留在团体内的合力,是一种人际吸引力。
2.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会自动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同时会给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
3.沟通能力
团队的精髓在于团队中每个成员应该而且能够承担领导职能,而行使领导职能的关键在于沟通。团队成员只有通过畅通的渠道交流信息,才能消除误解,更准确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情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4.团队信任
团队成员间相互信任是团队领导力的显著特征,具体体现在:团队成员间相互的高度信任,彼此相信各自的正直、个性特点、工作能力;管理者对团队成员的信任,主要表现为组织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三)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模型
在综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模型。其构成要素包括:战略决策力、沟通力、组织学习力、组织创新力、组织变革力、社会责任力。
1.战略决策力
战略决策力是解决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问题的决策能力。决策正确可以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提高竞争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反之决策失误,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2.沟通力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力是企业组织运行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组织内部通过横向、纵向、斜向信息沟通,满足成员彼此交流的需要,使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达成共识,以便降低工作成本,加强合作,提高办事效率。
3.组织学习力
组织学习力是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组织学习既是组织成员相互沟通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也是组织成员寻求共识和统一行动的过程,从而也是产生组织的“创造性张力”的过程。
4.组织创新力
创新力是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价值,是企业体制、机制、管理和科技创新的能力。组织创新力是组织将其要素资源进行有效的内在变革,从而提高其内在素质、驱动组织,获得更多的与其他竞争单位的差异性的能力。
5.组织变革力
组织变革力是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的能力。
6.社会责任力
社会责任力是指组织对社会承担起了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公益责任、道德责任、教育责任和环境责任。具体而言,社会责任力的公益责任包括:捐献合理的组织资源、关注公益事业;道德责任包括: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保障制度,对其所提品(包括公共产品)的质量负责;教育责任包括:为员工提供培训,树立公平竞争的观念;环境责任是指建立经营道德的良好环境,节省能源、减少污染、维护正常的行业和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方.灵巧领导力:软硬结合的风格与艺术[J].中外企业文
化,2010(6).
[2]周晓华.情商缔造与领导力提升论略[J].人才资源开发,
2010(6).
[3]文茂伟.当代英美组织领导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2008(5).
[4]林岚岚,张平.现代组织领导力构成要素研究[J].合作经济与
科技,2008(1).
[5][美]彼得.诺斯豪斯.领导学:理论与实践(第二版)[M].吴荣先
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篇6
2014新年伊始,我们对2013年的教育培训界进行了盘点,总结出了2013年教育培训的十大关键词:转型、大数据、新人类、领导力、绩效改进、混合式学习、引导技术、游戏化学习、社交媒体和MOOC。
转型
2013年是变革的一年、转型的一年。行业要转型,企业要转型,培训同样要转型。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当前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人们只有对自身的价值进行重新定位,才能生存和发展。大数据、新人类、领导力以及各类因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学习培训新技术都是转型的关键点。
转型是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大趋势,即从培训管理转向绩效改进。教育培训行业首先要做好培训管理,打好基础,然后朝绩效改进的方向迈进。教育培训行业在转型中首先要搞明白二者的区别:培训管理关注的是企业学什么,而绩效改进关注的是企业做什么。搞明白了这一点,并为之努力后,结果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转型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而且绝大多数教育培训工作者都是有学习意愿的。如果在转型过程中还能遵循一定的方法,转型的速度会更快。
大数据
能对海量数据进行抓取、存储和分析,然后据此进行预测,就是所谓的“大数据”。2013年被媒体称为“大数据元年”,预示着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新时代正在开启。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云计算时代,人类的数据进入了以“PB(1PB=1024TB,1TB=1024GB)”为单位的新时代。在大数据时代,能够拥有大数据很重要,而掌握大数据分析技术更为重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就像是工业革命的浪潮一样,注定会给社会带来又一次革命。无论对社会、企业还是个人来说,它都将会是一次改变世界观的巨变。
“大数据”也是教育培训界的热门词汇,随之而来的“云计算”“云平台”等高端技术方兴未艾。随着大数据渗透到各个行业,它将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和决策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教育与培训行业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数据的影响。
数据分析能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如何从大数据中挖掘出对教育培训有价值的东西也成了教育培训行业人士思考的重点。同时,数据分析技术也催生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
新人类
2013年,教育培训行业的客户年龄层已经悄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包括“80后”和“90后”在内的“新人类”已经开始走入职场,成为企业的生力军。按照西方主流划分方法,1980年左右出生的人群被称为“Y世代(Gen Y)”。据权威部门估计,到了2015年,“Y世代”在全球劳动力中的比例将达到50%左右。今天,已有15%的“Y世代”走上了管理岗位。
“新人类”在学习、消费、社交等方面,与之前几代人有着巨大的差异。他们更有个性,更愿意主动尝试,而不是“被动听讲”。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新人类”的崛起,才使游戏化、移动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炙手可热。
由于“Y世代”有着鲜明的特征,在同一岗位上停留的时间明显短于前几代人。他们将学习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学习上有更强的自主性;他们是移动的一代,是“技术达人”,是在屏幕前成长起来的一代。因此,“新人类”对学习有着强烈的需求,善于质疑、反思、团队合作,能更快地接受和应用新技术,有超强创造力。受众的变化是培训转型与变革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领导力
当今的商业环境具有多变、不确定、复杂、模糊(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简称VUCA)等特征。企业要想创新、变革,必然对各层次员工的领导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据创新领导力中心(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很多企业中,岗位要求与任职者平均技能之间的差距日渐扩大,尤其是中高层领导。所以,在2013年,领导力仍然是一个热点话题。
邱昭良博士指出,领导力的开发、研究与实践日趋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具有如下亮点:培养新世代人群的领导力;运用教练/辅导等方式来开发领导力,日益取代正式培训成为流行的方式;很多企业的领导力开发项目都采用了混合式学习的方法;很多跨国公司注重创新领导力和国际化领导力的培养;企业需要搭建领导力开发体系化平台;运用脑神经科学等现代技术和科学方法对领导力的研究,让人耳目一新。
绩效改进
“绩效”一词源于管理学,从组织方面讲,它是指效益、业绩;从个人角度看,它是指一个人的工作成效。培训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为企业带来绩效改进。然而,有研究发现,只有10%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作用。期望和实际效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成为困扰教育培训界的难题,而绩效改进这一概念的引入让企业见到了曙光。
随着企业管理压力日益增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越来越关注“绩效”,而企业培训的重点也从学习变成了绩效。从关注培训本身转向关注绩效改进,促使培训工作者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着眼于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把重点放在以提供绩效为目的设计和规划员工培训上,而不再只局限于员工的学习和课堂教学。
从培训向绩效改进转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培训工作者全面掌握绩效改进的基本理论,更需要他们在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
绩效改进技术从改变人的传统思维和行为模式入手,本着“以终为始”的目标,运用系统化的工具方法,实现组织或个人绩效的提升绩效改进是理论、技术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绩效改进技术的核心工具有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的绩效改进模型和绩效技术罗盘。2013年10月,国际绩效改进协会中国分会发起的以“技术变革与绩效改进”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绩效改进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绩效改进也成为中国企业培训界的风向标。
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03年,ASTD(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 Development,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就将其列为知识交付产业的十大趋势之一。在十年之后的2013年ASTD大会上,“混合”依然被列为企业学习技术应用的热点关键词之一。邱昭良博士总结出了混合式学习的三个特点:第一,混合式学习已成为企业学习的“标准配置”,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混合”,而是“如何混合”;第二,混合式学习已成为学习与发展专业人士的必备技能;第三,尽管在很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混合式学习并不容易实现。要想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混合式学习项目,既要理解其精髓,把握相应的理论、理念,又要熟悉各种相关的技术、方法与工具,更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能够结合实际,灵活使用。
设计与实施混合式学习,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国内的许多企业大学和培训机构已经开始了“混合式学习”的应用和实践,但能够真正理解其精髓、掌握其方法且应用效果很好的企业并不多。这不仅需要培训与学习设计人士掌握新的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也要拥有丰富的经验。
游戏化学习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卡斯特罗诺瓦(Edward Castronova)曾指出,人类社会出现了向游戏空间“大规模迁移”的现象,全世界数亿人在游戏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对于“新人类”来说,“技术达人”“社交网络达人”“游戏达人”就是他们的代名词。因此,通过将游戏的元素和机制融入学习设计之中,提高学习乐趣和学习者的参与感,成为教育培训行业的主流。按照《游戏化设计》一书作者盖布・兹彻曼(Gabe Zichermann)的说法,“游戏化是将游戏机制和游戏理论应用于非游戏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参与性和业务绩效”。其实,游戏化也不是新概念,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例如,很多人小时候迷恋的集邮、收集勋章,现在的人们使用的会员卡、积分奖励等,都属于游戏化范畴。因此,游戏化不一定要玩游戏(无论是物理上的游戏,还是视频或电子游戏),而是让学习变得更“好玩”。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谁都可以而且应该尝试游戏化学习。
游戏化学习利用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内在奖励和激励机制,吸引着广大学习者。通过在游戏中对学习的人进行奖励和认可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目前,国内有许多企业大学和培训机构实践了游戏化学习方法。比如,学院引入世界领先的3D虚拟学习技术,构建在线学习与培训管理中心,为员工提供按需学习、嵌入式学习,并利用游戏化学习方式提高员工的培训兴趣和培训效果。
引导技术
未来的学习将是混合式的,学习也将实现碎片化、游戏化、社区化和移动化。在正式学习中,引导将成为趋势。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使得搜索与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便利,而资源共享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自我学习。
人们会通过不同角度、维度的信息得出不同广度和高度的答案,让引导和参与的方式对社会和组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引导学(Facilitation)是因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经济局势的变革,引发人们知识收集和传达方式多元化,进而人的思考模式及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应用性学问。
引导技术是团队群策群力的实践。引导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有将近200多种技术和操作方法。一般来说,能够将众人引之思考或有群体行为出现皆可称之“引导”。引导师是顺应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职业。企业内部引导师也扮演了“变革人(Change Agent)”的角色,为实现组织发展的变革设计流程、引领变革的流程及引导其利益相关者进行有高回报产出的对策对话和对策行为。
社交媒体
如今,各式各样的社交网络平台聚集了数亿人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微博、微信、易信等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目前,仅微信平台的用户就已经超过4亿。可见,社会化媒体的发展速度和应用范围快得令人难以想象。而“新人类”对社会化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带来无限可能。
2013年,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体应用层出不穷,仅需要动动手下载安装APP客户端(支持PC、Android和iOS等主流操作系统),就可以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和资料。方便、快捷的即时消息共享,导航定位,在线支付等功能,让微信成为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微信支持全球语音交流,包括语音消息和实时对讲、视频通话,强大的微信群功能,及时消息、相互联络,几乎实现了无缝连接。
社交媒体的发展,带动了移动学习的普及和应用。在2013年的企业年会、行业分享活动中,有好几场的主题都是关于移动学习、社交网络应用的,而且其他一些主题的演讲嘉宾也会频频谈及这一话题。如今,使用智能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在培训中运用社交媒体、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有了很多的实践探索。
M-learning(mobile learning)即移动学习,它是指在终身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现代通讯终端,如手机、PDA等设备进行远程学习,它是远程教育的新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企业在移动学习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银联培训中心、腾讯学院等知名企业的培训部门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移动学习”案例。尽管如此,移动学习目前仍处早期实践的阶段,移动学习要真正成熟、进入主流应用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MOOC
MOOC是2012年初诞生于美国的教育模式,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意思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2013年可以称为中国MOOC启动年,中国的几大高校对MOOC和全球开放性教育模式也开始奋起直追。慕课对大学的管理、教学、课程、师资等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由于它具备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与资源共享性,成功实现了高端知识的交换。它可适用于专家培训、各学科间的交流学习以及特别教育的学习模式,任何学习类型的信息都可以得以传播。
篇7
关 键 词核心素养;心理领导力;心灵鼓手;教练型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5-0013-04
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引导心灵成长的学问。中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从根本上说,是引领学生心灵的成长。以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取向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对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核心素养?这是多变教育世界中班主任专业发展亟待研究探索的新课题。
班主任素养指从事和开展班主任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素养和核心素养构成的综合性素质和修养,一般包括师德素养、专业素养、教育素养、能力素养、人格素养等,而在实践过程中起到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能推动、帮助和保障班主任科学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和班级育人工作所必备的专业能力素养,则称之为核心素养。班主任心理领导力指班主任应用认知、情感、人格等心理学原理与技术,积极带领、指导、激励学生与班级进行自我管理和建设班级心理共同体的育人智慧,以及心理自我激励、自我引导能力。班主任心理领导力是班主任的专业核心素养。
一、班主任心理领导力的实质
班主任心理领导力的实质是班主任引领学生自主成长和引导自我专业成长的内动力。从我国模范班主任、名班主任的成长经历看,用爱心与智慧引领学生心灵成长,以及用教育情怀与教育自觉激励自我成长是数以千万计优秀班主任的“育班宝典”和成长之路。
“是什么因素把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把一个老师或一个班级带向优秀?”――是班主任用“爱心育人”和“专业自觉”编织而成的心理领导力![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被总理称为“国宝” 的著名班主任霍懋征老师从教60年的座右铭。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国培第二批专家李庾南老师从1957年起至今担任班主任,是“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保持者,她的感言是,班主任工作是用爱引领心灵成长的幸福艺术。《读者》中的《最美的眼神》一文,介绍了一位桃李满天下的老师,问卷调查他教过的学生:这位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答案惊人的一致:老师给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眼神。结论是:“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2]
近十年来,笔者在培训与指导上百位班主任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名班主任和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的过程中,研究分析他们的成名之路和专业核心素养,研究发现,“爱心育人”和“专业自觉”是他们最为显著的人格特质,也是他们把班主任作为志业人生的动力源泉。爱心育人和专业自觉是班主任的教育自觉、专业自觉和积极进取精神的体现,是班主任专业成长与创新发展的内驱力,是化解职业倦怠困扰的根源,是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的源泉,是追求班主任工作的爱的事业的不老情怀与寻找自我发展“紫色奶牛”的志向,是班主任正能量的成长方式,是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快车道”,也是名班主任的“成名”之路。爱心育人和专业自觉是是优秀班主任的共同特质。其路径可以这样概括:教育自觉――以爱育人,不待扬鞭自奋蹄;专业自觉――规划成长,找寻自己的“紫色奶牛”(个人专业特色特长);自为――创造自我,拓潜发展,志业“爱的事业”。
班主任专业素质的提升需要外在的学校助力,更需要专业自我提升的内动力。专业成长内动力是班主任专业发展、自我提升的核心驱动力。根据我们多年对名班主任培养对象的培养经验,从普通班主任到名班主任的成长历程,一般要经历“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专业发展与成长规划;第二项修炼:寻找自己的紫色奶牛(个性化特色优势);第三项修炼:提升班主任的心理领导力;第四项修炼:形成教育自觉与专业自主;第五项修炼:班主任的“后专业发展”(志业人生与助人自助情怀)。有了内动力,班主任才能走上专业素养提升的自我修炼之路,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而在这一成长历程中,爱心育人和专业自觉正是班主任导人导己源源不断的内动力。[3]
二、班主任心理领导力的功能
1.管理自己,成就学生:班主任心理领导力的导人与导己价值。心理领导力是班主任专业核心素养,作为成长导师,班主任的心理领导力首先是心灵成长领导力,它是班主任的心理魅力与人格化的班级管理智慧,它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学原理与技术,带领、引导、唤醒、激发学生心理潜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建设班级心理共同体的能力;作为具有专业自觉的教育者,心理领导力是班主任心理自我引导和专业自主成长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心理领导力的实质是班主任管理自己,影响与成就学生的能力;管理班级,引导班级与个体成长的能力;管理心智,激励学生与自我成长的能力。
2.走进心灵,唤醒心智:班主任心理领导力的走心与导心功能。从作为学生成长心灵鼓手的专业素养看,班主任心理领导力是心灵探索者的“基本功”,具有认识和走进心灵,激发和唤醒心灵,引导和促进心灵的功能;心理领导力是心灵探索者的“唤心智”,班主任通过叙事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共情来感化学生的心灵,通过促进内生来引导学生的心灵;心理领导力是心灵探索者的“唤心术”,班主任通过掌握能有效唤醒、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和心理自助的心理学原理与技术,特别是心理图像技术、同理共情技术、情绪管理技术、教练技术等激发学生正能量的心理技术,用积极教育引领方式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3.凝聚心灵,感化心灵:班主任心理领导力的引导与影响意义。从心理领导力的心理要素构成及育人意义看,班主任的心理领导力由向心力、凝聚力、吸引力、感染力、引导力、影响力构成。学生认同你就会信任你,向心力、凝聚力体现班主任心理领导力的管理功能;学生信任你就会喜欢你,吸引力、感染力反映班主任心理领导力的教育功能;学生喜欢你就会服从你,引导力、影响力表现班主任的领导功能。班主任心理领导力,是班主任的核心素养,是班主任领导力的“杠杆点”,具有“1=无限”的功能;班主任心理领导力,是最魅力的班主任工作和领导方式,是最有力的班级管理方式,是最有效班级育人方式。
三、心灵鼓手:班主任心理领导力的实践智慧
教育的使命是唤醒心灵,促进心灵自主成长。雅斯贝尔斯有名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4]成长导师如何唤醒和引导学生的心灵成长?班主任心理领导力的实践意义在于唤醒、引导、激扬学生心灵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是学生成长心灵鼓手,点燃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激扬学习者的生命正能量,激励学生和班级自主成长。
1.信守立德树人的“摇树”之道:把经验化为理念,用价值引领学生成长,做一个有教育信念和专业素养的班主任。
长期以来受“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的“灰色困惑”影响,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理论成为一块教育圣地中的灰色地带,班主任工作常常用的是重复别人做法或过去做法的经验而忽视专业理论的指导,班主任大都患上“理论贫血症”:或对理论敬而远之,或似是而非不知所云,或支离破碎不求甚解,致使班主任工作的“灵魂常常跟不上身体的步伐”。
一线班主任教师最富有的是实践性经验,最缺乏的是原理性理论。理论何价?原理性教育理论,具有反映规律,力求精准;化为理念,指引方向;引领行为,服务实践的特性。
理论何用?理论不是行为却指导行动和实践。理论对于一线班主任来说,拥有它,未必成为巨匠,没有它,注定要做矮子;拥有它,未必就会大气,没有它,肯定缺少底气;拥有它,未必就是绅士,没有它,永远只是土豪。在我们看来,理论不是灰色的,而是银灰色的,代表发展,标志未来;理论是绿色的,表达活力,体现生命;理论是蓝色的,代表宽阔,展现前程。
心理成长引领者需要掌握哪些原理性理论?首先,要认知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是心灵成长的第一影响源的本质内涵;其次,要知道教育是怎样影响心灵成长的?――教育走进心灵内化为素养的规律与原理;再次,要懂得和掌握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生成核心素养――教育引导主体自我建构的原理与技术。真正理解“教育是成长的第一影响源”,“成长的核心是心灵成长”“心灵成长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和“引领心灵成长是教育的本质”等促进心灵成长的原理性观念。掌握原理性理论,就能树立引领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指导原则:让教育经历走心导心历程原则;让学习成为自主建构活动原则和让学习者成为心灵的主人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而找到运用班主任心理领导力走进学生心灵,引领学生心灵发展的各种途径和通道。诸如,拨动情弦,“在感触中感动-在感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以感化和引导心灵为目的的叙事育人之道;走心德育,让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知情意行等心路历程,以认识和走进心灵为目的的走心之道;体验德育,“在活动体验-在体验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以唤醒与激扬心智为目的的体验成长之道。这都是我们近年来在班主任工作实践和创新发展探索中总结形成的引领心灵成长的有效实践模式。
2.把握走进心灵的“推云”之策:把原理化为策略,用积极心理引领班级发展,做一个有教育智慧和专业自觉的班主任。
富有教育智慧和专业自觉的班主任,具有善于把教育原理转化为有效教育策略的心理领导力。他们懂得“一容一姿总关情”的道理,善于运用心智、心语和心法破译学生的心灵密码,洞察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他们具有“抄条近路到罗马”的智慧,善于用情智走心、导心,寻找走进学生心灵通道,探索引领学生心灵成长的途径;他们掌握“I+WE=FULLY I”(个别我+团体我=完整我)的个人在群体互动成长的原理,懂得运用群智和互动共生技术来营造班级心理共同体,让个性群性同步成长;他们明白“心是主人身是客”原理,常用慧智和自觉、自为来唤醒学生的心灵自觉,让学生成为心灵成长的主人。
富有心理领导力的班主任具有唤醒心灵的教育智慧和专业自觉,他们是班级积极心理营造者,他们善于带领学生建设阳光班级,建设班级心理共同体。智慧型、自觉型班主任懂得情绪是一种移动的能量:开心――向上,抑郁――向下,愤怒――向外,恐惧――向内的情绪特质;掌握积极情绪管理原则与技巧:理解他人的情绪,接受他人的情绪,陪伴他人的情绪,影响他人的情绪,愉悦他人的情绪,激励他人的正向情绪;善于运用积极情绪管理策略:先关心情绪,再关注事情;先接纳情绪,再感化情绪;先读懂情绪,再转化情绪;先了解情绪,再激扬情绪。
拥有教育智慧和专业自觉的班主任,具有12种班级管理与班级育人智慧――变被动为主动的教育智慧;化消极为积极的教育智慧;变危机为契机的教育智慧;化失望到希望的教育智慧;变细节为精致的教育智慧;化精细为精彩的教育智慧;变平庸为美丽的教育智慧;化复杂为简洁的教育智慧;变对立为融洽的教育智慧;化矛盾为支持的教育智慧;变兵法斗智斗勇为心法柔性育人的教育智慧;化他律为自为的教育智慧。
3.掌握助人自助的“唤醒”之术:把策略化为技术,方法变为艺术,做一个有专业素养和拓潜能力的教练型班主任。
教练技术是一种通过激励心向、唤醒情绪、激发潜能和完善心智方式来提升身心活动效能的心理教育原理与技能技巧。教练技术在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中具有扬长补短,激励自我成长的价值,有助于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教育对象(学生个体和班集体),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激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身心潜能,来实现目标和超越自我。教练技术是心理领导力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运用,成为教练型班主任是心理领导力的实践智慧。
某班主任因为学生行为问题“请家长”,家长见面谈话后气冲冲准备转身回家。班主任老师适时弱弱地问道:回家后您准备如何教孩子?家长当即请教这位睿智而富有人文关怀的班主任。
一位班主任接受培训外出学习几天,班级交给班干部自我管理。第一次培训结束,她回到班级,得知班级流动红旗被别班取代,她问同学们的第一句话是:“谁的责任?”一时间责备之声充满课室……第二次培训回来问同学们的第一句话是:“老师外出培训几天,同学们谁表现最好?”顿时赞美之声四起……
教练型班主任要学会使用教练技术原理和理念来引领学生成长。教练型班主任信守――“改变一个学生,先改变他的自我期望”的道理,用愿景引领学生成长;教练型班主任信奉――“鸡蛋从里面打破才能走出生命”的原理,鼓励学生自我改善、自我拓潜;教练型班主任坚守――心理教育的“助人自助”的原则,注重开启学生心智,激励生命,助力成长;教练型班主任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鼓励学生凡事都提出三个以上的解决办法,寻找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教练型班主任坚持――“不解决学生的问题,只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做法,指引学生和班级自我发展;教练型班主任自信――“凡事都有可能”,播撒阳光,传递正能量,鼓励学生发现可能,超越自我。
教练型班主任是学生个体和班级群体心态教练、成长教练、团队教练、沟通教练,同时也是自我成长的教练。班主任要从思维习惯上的裁判型班主任,即班主任永远是正确的化身,学生的对与错由班主任说了算,学生只能被动等待班主任的裁判,向教练型班主任,即班主任善于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来唤醒、激励和支持学生,促进他们通过激发心智潜能达成目标、自主成长转变。教练型班主任要掌握教练技术的知识、理念,形成相关能力、技巧,养成教练技术意识和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季,贾高见.中学德育问题与对策[M].北京:万千图书出版社,2012.
[2]马德.读者美文选粹[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篇8
这次举办校长领导力培训班,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高度重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负责培训工作,对培训做了精心安排。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教育部领导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大师们和北京的几所名校校长的专题讲座;博士们组织的几场校长沙龙,考察北京几所学校;开展学校实践和校长研讨会等。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教育大师们零距离接触,使我们获得了国内外教育前沿的知识,吸纳了教育大师们多年从事教育研究的经验精华;经过教育观点和教育思想的碰撞和交换,教育困惑问题的交流讨论,校长们对平时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总结,各人以学校教育工作的案例加以理论的分析和整合,使我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收获。下面从我校争创省一级学校这个实例,结合本次学习的教育理论,就发挥校长领导力,谋划学校新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一、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人的素质有传统素养和现代社会需要的素质,良好的素质决定人的事业,作为一个领导者,素质的要求显得更高和更全面。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人格魅力、自身涵养、意志品质、个人信誉、文化知识、道德品格、全局意识等。领导者的作用和使命就是要促使集体和个人做好本职工作,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因此,领导者必须明确领导任务,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一般来讲,领导者的任务主要有: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创设价值观,调动团队积极性,改善管理,民主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理解和解释,发挥象征作用,树立榜样。科学态度,改革创新。领导者应该明确任务,想尽办法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领导者的工作表现和力度便构成了领导者的领导力,主要包括:定位理念能力、决策创造能力、洞察判断能力、身体力行能力、愿景表达能力、感召他人能力、猎寻机会能力、试验冒险能力、团结合作促进能力、强大别人的支持力、认可贡献能力、庆祝胜利能力等。
二、校长领导力的内涵
校长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领导力在校长身上又有它的特殊内涵,校长的领导力表现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宽阔的胸怀,完美的人格和具有亲切感。教育理念和定位准确,勇于突破、勇于改革的创新力。学科知识优秀,知识结构合理,是教学的艺术家,在学术上是学者型专家。具有洞察力和判断力,目标设计和决策论证能力,学校资源整合与经营能力。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民主办事,诚信公正,组织协调,富有情感。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善于总结,有抱负,敢负责,超越自我,具有实现人生价值的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师生为本,激励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集体。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的传播,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关键,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校长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的生命力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校长的领导力,提升校长的领导力,等于提高学校的生命力。
三、案例分享
我校创办于1936年,在1999年出了个广东省高考总分状元,而且那时家长开始重视子女读高中,因此结束了当时学校高中发展规模日趋退后的局面。2001年我校被评为市一级学校,当时学校也提出:五年内争创广东省一级学校的战略目标。2002年8月前任校长退休,上级组织任命我为学校校长。当时学校面临的困境,一是学生人数接近三干人,学校原有占地面积45亩,制约学校的发展。二是学位紧张,读书难的问题特别突出。三是按规划要上省一级学校,硬件差距很大。四是我县为广东省十六个贫困县之一,教育经费十分紧缺。针对这些问题,我认真进行思索,总觉得,有困境才会思跨越,机遇和挑战并存,要谋求发展,必须先做好工作,用成绩来支撑学校上新台阶。于是,我带领学校教职工仔细分析学校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困难,列出了学校取得的业绩,把这些作为干好事业的动力和争取各方支持的本钱。我们制订了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重点抓好学校的各方面管理,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用良好的学校形象和信得过的教育质量,使社会认知我校的发展对当地经济、文化、事业等发挥的价值。同时,我们把学校发展的思路,学校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向上级领导汇报,在社会上进行宣传,争取赢得领导和社会的认知和支持。
值得高兴的是,揭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对我校的发展十分重视,县委书记黄陇章(当时是县长)亲自到学校调研,听取学校情况汇报,心系上了学校发展之大事。他带领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学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拍板择址建设棉湖中学新校区。并于2002年底,在县人民政府召开的常务会议上,专门讨论棉湖中学创建省一级学校和新校区建设的问题,下发了《关于棉湖中学新校区建设有关问题的批复》的文件,在我校的发展历史上又筑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学校立即按照文件的要求,成立了创建省一级学校和建设新校区领导小组。创建省一级学校领导小组对照省一级学校的评估标准,结合学校的现状,一件件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和落实。建设新校区领导小组,开始了征地、校园规划设计、立项、报建、招标、校区土地的“三通一平”和申请银行贷款等一系列工作。2003年3月,校区开始动工建设,同年8月底,第一栋教学楼完工交付使用。我们在学校的周边借了厂房供内宿学生住,高一的1126名师生就在新校区开始学习生活了。到2004年8月底,校区又建起了另一栋教学楼、学生宿舍和食堂,大大改善了新校区的办学条件,高一、二两个年级共2538名师生,在这里进行了学习和生活。新校区的启用,使老校区教学用房紧张的情况得到解决。根据当时的情况,大家也有满意感,认为有这种
办学条件已十分不容易了,继续建校的资金又没着落,觉得学校的建设该到一阶段了。
2004年11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领导视察我校,我们把创建省一级学校的工作向省的领导作了汇报,领导们听了学校汇报后,十分认真视察现场,对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进行查看,对我校创建省一级学校的工作进行反馈,指出学校的历史底蕴、文化建设、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取得业绩等方面都比较成熟,但新校区的校园建设距离省一级学校要求还很大,并对新校区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领导的指示,像一股强劲的东风推动我校新校区的全面建设步伐。我们把领导的指示在全校教职工中进行宣传,民主征求意见,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很关注,大家视校如家,凝聚力极大,建校积极性高涨。看到这种大好时机,我们召开行政会议,认真分析讨论,形成了一个共识:全面建设新校区,机遇难逢,时机成熟,对于建校资金暂时不足问题,我们提出具体解决的办法。经过整整一年的紧张建设,一个初具规模,教学设备设施比较齐全,生活环境较为优雅的新校区展现在世人面前。
经过三年的不懈工作,各方努力,克服困难,奋斗拼搏,终于在学校发展历史上创造了新的一页。基本完成学校新校区建设,学校学位紧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学生人数比三年前增加一倍,达到六千人,高考成绩一年上一个台阶。学校各方面的建设指标基本达到省一级学校的要求。揭阳市委书记万庆良,市长陈弘平带领市各套班子和各行局、各县(区)领导视察我校新校区,对我校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我校新校区建设体现:“力度决定速度”。
2005年12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派出的省一级学校评估组到我校进行评估,听取学校创办省一级学校的自评报告,视察校容校貌,查看各种资料,深入进行各方面的了解,按省一级学校的评估标准,对各项目进行量化评分,对我校的硬件建设、软件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评估组在《棉湖中学申报广东省一级学校的督导评估意见》中的总体评价上指出:“棉湖中学在2001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以后,学校以创建省一级学校为契机,努力朝着更高的办学目标迈进。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加强新教育理论学习,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实施。学校确立‘个个有发展,人人都成材’的办学理念:制定了‘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创办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提出‘求真务实,科研为先,低进高出’的办学思路。学校办学理念是具有以生为本,以师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办学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棉湖中学群策群力多方筹措资金,逐步实现新校区的规划建设。校园建设符合国家要求,校舍设计与建筑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明显分开,做到美化、绿化和净化,是学生求学深造、老师教书育人的好地方。”“校长杨洪生同志思想正、方向明、善团结、勤管理,更是教学的家里手。学校中层干部在杨洪生校长带领下,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努力拼搏,为提高棉湖中学的办学水平,真正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同意我校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并于2006年4月正式为我校挂上省一级学校的牌子,实现了我们的目标!
四、校长领导力在学校发展中的表现
篇9
一、什么是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是一个在学界并未取得完全一致意见的新概念。有的从学校校长教学管理层面加以阐述,有的从课堂教学的具体引领层面深入理解。本人认为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就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它是指校长和他的课程领导团队,根据学校环境、学校生源特点、学段培养目标和国家课程标准,规划、编制、开发、实施课程,达到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的能力。
二、提升课程领导力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校成立于1995年,位于深圳中心城区内的城中村,经历了18年的发展,从创业期进入了稳定发展的平台期。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三年,作为一个招收城中村暂住学生为主的学校(非深户籍学生达75%以上),教学质量已经超过了不少招收政府建设小区学生为主的学校,创造出令人关注的“新洲现象”。在内涵发展期如何向前走,如何更加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课程领导力的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校长、教师是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体。虽然近年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建设上做了一定的努力,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进入内涵发展期的学校,学校课程的管理团队和专业教师对课程、领导对学校发展的认识和水平还未能适应学校的新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提升学校课程的领导力来丰富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促进团队的专业能力的整体提高。
三、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 重视学校课程规划
坚决执行国家课程,绝不随意增减课时,拔高教学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法定文件,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要刚性执行。每周三节体育课,美术、音乐课还要保质保量。
根据校情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度开发。如对信息技术、心理教育、书法教学、国际理解教育、英语口语课再度开发,制定上课、备课、教学内容再处理、考核等执行计划,保证教学质量。
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1)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由学校主导的校本课程。如学校要建设德育特色学校而主导开设的《孝心教育》《学生自主管理系列培训》《社区概况》等课程,是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建设特色学校将办学特色建设课程化的主要措施。(2)鼓励教师根据个人兴趣特长由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如《毛笔书法》《国际象棋》《乒乓球》《电脑机器人制作》等课程。《电脑机器人制作》课程是由我校的区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对地方课程《信息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出来的新课程,依托这个区级名师团队,承担了培养教学骨干、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向市内外展示深圳信息教育成果的窗口,深受学生欢迎。
2. 开展学科课程建设
从课程建设来说,所有课程的实施都有一个校本化的过程。学校首先要对课程进行梳理、评价,发现学校在实施中的优势和劣势。正确处理好学科课程与学校课程计划是否合适,本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的重复如何处理,各年级学科课程如何延续等问题。
《历史与社会》与《思想品德》的课程内容重复,我们大胆地采用由一个教师担任两科课程,保证其对教学内容的再处理。至于担心教师是否会弱化非中考学科教学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对《思想品德》单独考核来解决。
篇10
关键词:课程领导力;幼儿;户外教学
课程领导力的目标是提升课程的品质,实质是一种全方位的影响力。课程领导力不单是对课程本身的关注和领导,作为领导者本身对课程的理解和技能的提升都将影响着课程的领导力。作为我园的管理者,我结合我园的“户外教学”市级课题,充分利用社会和自然的教育环境,合理规划我们的户外教学课程。通过合理的课程规划,有效的课程组织,有力的课程团队,我们的户外课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下面我将从两大方面来介绍课程领导力的实施工作与发展愿景。
一、创设我园户外课程愿景文化
与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相比,教师更关心的是自我利益的实现和自我奋斗目标的达成。为了增加课程建构中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教师认可的课程愿景,营造愿景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园成立了市级课题“幼儿户外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在课程中,我们积极引导教师共同创建彼此认同的愿景,以使他们的个人目标能够和幼儿园的愿景目标统一协调起来,驱动成员内心的发展动力。在我园的户外课程愿景文化的营造过程中,每个团队成员完全参与,并全面讨论课程的蓝图,最终达成每个参与成员都能接受的共识。同时为了提高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我们专门拨款作为户外教学活动经费。保证每月每级部一次近途或远途的户外教学,鼓励教师参与各项活动,并承担教师的培训费用。教师在课题上取得成绩后,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从实处管理好、实施好户外教学课题的研究。每学期制订教学计划,做好活动台账记录、影像记录,学期结束时做好总结与成果展示工作。实施过程中,我们给每一位教师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听取和运用有创意的金点子,在群策群力轻松研讨气氛中,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使我们每次活动都充满创新理念。
二、确定符合幼儿的户外课程内容
在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将研究的价值所在和创新之处定位在以下两方面:(1)幼儿园户外教学活动内容的本土化和系列化;(2)户外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行之有效的策略。明确了这一研究方向后,我们确定出适合各年龄段特点的内容。如,古诗教学是我园的一大特色,因此我们带领大班幼儿走进“椿桂园”,中班幼儿走进蓖萁巷,感受优美的古建筑,了解常州的人文风貌,进一步了解、欣赏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所著赞颂家乡的诗文,引发幼儿热爱国学、热爱家乡的美好品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确定丰富多彩的活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