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04:5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干部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村干部培训总结

篇1

一、高度重视,精心规划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推动我县两个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四个培养”工程建设和完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的各项任务,意义重大。为此,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并把它当作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去年初,我县已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制订了全年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如县科协认真做好了教育培训规划的制定、教学计划的落实、教材的选编、教师的选聘、教学辅导和管理工作,同时做好跟踪服务,与有关部门共同搞好技术职称评定。农业、教育、财政、妇联和共青团等相关部门结合各自的工作特点,积极配合支持,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把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好。

二、因地制宜,统筹安排

为确保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我们结合全县各乡镇具体情况,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员干部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一是对未经过实用技术培训的党员干部进行普及培训,使他们尽快成为当地的生产骨干和致富能手;二是对具有初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中青年党员、基层干部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使他们具有初级以上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成为推广实用生产技术的骨干;三是对农村基层主要干部进行经营管理知识、wto知识和适用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现代农业意识、科学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在形上,我们根据农村农业生产特点和生产周期,因地制宜、合理灵活地安排教育培训课时。在农闲季节,举办重点培训班,把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集中到县城,聘请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专家教授及本县涉农学会会员对学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在农忙季节,一是进行现场实地指导,派遣科技巡视员到乡镇田边地头进行培训后的跟踪辅导服务,帮助学员把在培训学到的科学技术真正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二是组织学员到科技示范场、示范村、示范点参观学习;三是联系科技生产示范点作为学员实习基地,增强学员从事生产的实地操作技能,从而达到以理论为辅、以实践和技能培训为主的目的。据统计,去冬今春以来,我县共举办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班期,参加学员人次,农村党员接受科技面达%。此外,我县还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学员到外地农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去年底,我县共组织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前往某省湛江、佛山等农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使学员真正开阔了视野,领会了先进农业科学技能。

在内容上,根据各乡镇的主要经济作物、水产畜牧和养殖业的特点而确定。如在廉州、石康、石湾设置以无公害蔬菜、禽畜养殖技术等方面内容进行重点培训;在西场、沙岗等沿海乡镇则设置以高密度精养对虾等海水养殖技术进行重点培训;在星岛湖、廉州则设置以花卉种殖技术进行重点培训等。

三、培训效果明显,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整体增强,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让他们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利用科学技术共同致富奔小康,是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目的。我县自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来,工作效果明显,一批以科技创建的农业生产基地讯速崛起,使我县农产品增加了科技含量,农业普遍得到增产,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提高。据统计,我县自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来,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比增.%,让全县农民群众在自家门口真正尝到了一顿丰富的“科技大餐”。

四、存在问题

学员分布区域广,集中培训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员学习的情绪。

篇2

1、组织乡、村干部深入开展 “三新”主题教育活动,并经常性的在全体干部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找缺点、树典型、评先进。充分调动乡、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乡、村干部工作水平。

2、组织30名乡村干部赴山东、河南、杨凌学习金银花栽植技术;组织80名乡、村干部赴其它兄弟乡镇学习专项工作经验,如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等;组织村两委会成员及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在乡机关开展培训班四期,并积极配合县级机关做好干部培训工作。

3、加强全乡青年干部培训力度,特别是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教育。选派优秀青年干部驻村开展工作,通过在村上参与协调解决矛盾,开展计生等工作,切实加强青年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4、按时参加“彬县党建讲坛”。领导干部要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按时参加县上举办的讲座,并结合工作实际勤思多想,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性工作。

二、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

1、制定机关工作制度,加强机关干部日常管理。

制定车家庄乡政治业务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机关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及驾驶员管理制度、机关食堂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落实办理,保障机关干部做事有章可循,切实加强机关干部管理。

2、实行机关干部工作报告制度。

实行机关干部工作报告制度,机关干部每月月末填写工作报告单,回顾和总结当月工作及其完成情况,由乡党政主要领导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点,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为科学考核干部提供依据。

3、建立健全干部责任追究机制。

对村两委会干部实行干部责任追究,对工作不积极、与乡党委、政府不能保持一致,有抵触情绪、产生严重后果的干部,乡党委、纪检委将依据相关条例对其责任追究,轻者党内警告、记过,重者直接进行免职,以此促进全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4、建立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有党建工作联系点,年初乡党委研究决定,乡党政9名领导分包9个重点支部,明确责任和职责,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责任,每月到联系点指导一次工作,每季度到点讲一次党课,每半年为点办一件事实,努力把联系点建成党建示范点。同时要求每季度对各联系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通报。

三、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建设。

1、抓好村级阵地建设工作。今年,在继续完成权家桥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同时,争取资金启动建设席家店、马家斜、新庄村村级阵地建设。

篇3

一、服务我县“三生”产业建设,有针对性地抽派培训对象

以服务“三生”产业建设为宗旨,以培训涉农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为主,同时选派一部分村干部和茶叶种植、加工大户参加培训。

共举办3期培训。第一、二期为《生态产业与现代农业建设》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各级领导干部;第三期为《茶叶专业技术》培训班,培训对象为部分村干部和茶叶种植、加工大户。

抽派学员涉及12个科局、14个乡镇及部分茶叶种植、加工大户。有各乡镇、县委办、政府办、农办、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发改局、环保局、水务局、农机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招商局等。

第一期从4月4日-4月12日,培训了10天,第二期从5月19日-5月30日,培训了12天,第三期从5月27日-6月2日,培训了7天。

共培训159人。第一、二期培训99人,其中县级领导干部7人,科级领导干部91人,一般干部1人;第三期茶叶专业培训60人,其中县级干部1人,科级干部8人,村干部21人,科局和乡镇一般干部14人,大户16人。

二、紧紧围绕我县“三生”建设,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

为了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我们专门与西南大学联系培训课程,使培训内容与凤冈“三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第一、二期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培训的主要内容有11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与规划;生态家园富民村建设;我国生态农业实践及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管理;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我国生态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三期茶叶技术干部培训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10个:茶叶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茶树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生态茶园建设与茶树良种选择搭配技术;名优茶加工技术及标准化;名优茶加工机具选择、使用与维修;名优茶包装与保鲜储存;名优茶品质检技术与方法;名优茶市场促销;茶叶不同采制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生态茶园的生理配置与茶叶的品质关系。

三、以专家、教授讲课为主,与参观考察基地相结合,增强了培训效果

西南大学先后有10余位专家、教授进行讲课。培训注重把“生态产业与现代农业的理论”知识与图片介绍、案例分析结合起来,与我们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针对性很强。专家、教授站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度,深入浅出地阐述生态产业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知识广度,既具理论指导性,又有可行实践性,浅显易懂。同时,每一期培训专门安排有1天时间考察参观西南大学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由西南大学派专人负责跟踪解说。培训期间,还与专家教授就培训的相关内容开展讨论。

四、增强了干部发展“三生”建设的能力,为“三生”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干部对“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实现凤冈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认识,对提升领导干部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使干部开阔了眼界。“生态产业与现代农业”的培训,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生态产业与传统农业,中国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凤冈的优势条件与不利因素,现状分析与展望未来等,把现代农业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以立体、系统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员感受到了生态产业与现代农业的前景,让人耳目一新。

二是深化了生态产业与现代农业的理念。专家、教授通过理论讲解、图片介绍、案例分析等方式,把“生态产业与现代农业”阐述得十分透彻,把高深理论浅显化,干部树立了“生态产业与现代农业”理念,对指导凤冈“三生”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为促进凤冈“三生”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①干部思想有触动。通过培训后,干部增长了知识,学到了技术,能够运用生态产业与现代农业的理念和知识,结合本职工作、本乡镇实际,认真撰写了心得体会或调研材料,积极思考凤冈的“三生”建设,并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或设想。②“三生”建设有推动。培训使干部进一步认识到县委、政府对干部培训的重视,对“三生”建设的重视,同时,也使干部认清了县委提出“三生”建设的发展战略思路的重要意义和长远眼光。“三生”建设符合凤冈农业大县这一实际,是传统农业向生态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从而使干部坚定了“三生”建设的信心和决心。③产业建设有行动。西南大学培训,为全县培养了一支直接服务于“三生”建设的干部队伍,为茶叶产业建设培养了一支技术力量。通过培训,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和茶叶种植、加工大户的生产技能,为发展茶叶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培训回来后,一些科局、乡镇围绕茶叶产业、畜牧产业等大力开展培训工作。④生态产业有带动。第三期“茶叶专业培训”,通过培训茶树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生态茶园建设、名优茶加工技术等,使茶叶种植、加工大户进一步提高了技术能力,提高了茶叶示范基地的种植水平和标准化程度。

五、加强对培训期间的组织领导,严格纪律要求,树立了良好形象

篇4

传统培训方式面临尴尬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虽然乡村干部的来源和知识水平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民选村官培训仍然停留在采用满堂灌、以会代训等单一的方式上。施教者往往不顾接受者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分对象、不讲方法、不问结果地一味灌输书本上现成的政策和理论知识。总以为政策讲得越全越好,理论提得越玄越好,大一二三加小一二三的讲义越多越好,国内外参考资料越厚越好。全然忽视了培训的目的是将民主的方法教给农民,培训的对象是急需解实践之惑的农民民主的参与者与实践者。在推进基层民主工作的实践中,云南省民政厅从事基层政权工作的同志们迫切感到,必须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改革的重点是改革参与者的头脑。民选村官虽然是村民投票选出的,但当选者只是乡村民主的受益者,而并非天生的乡村民主的领导者。所以,第一步急需解决的,是要改变他们头脑中潜移默化的传统集权制和计划经济思考惯性思维。而解决认识惯性问题,就必须遵循认识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或者说先从学选举入手。民主选举不等于村民自治,但是,从选举到自治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长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较长过程。在乡村政治改革的初级阶段,村民自治的中心是民主选举,村民民主选举的中心是完善民主程序。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但对民选村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既然培训的目的是培养民主的参与者与推进者,培训的对象是实践的对象,那幺培训的“重点”、“入手”和“中心”对对象来讲,首要的就应该是学习操作,获得一种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处理和解决农村事务的工作能力。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云南省民政厅借鉴国外先进的成人培训方式,在2001年3月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58名村主任的培训中大胆创新,一改往日传统的培训方式,首次进行了互动式培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并立即引起了省内外乃至国外有关方面的注意。

令人耳目一新的“互动式”

所谓互动式培训,就是通过教员的引导和与学员共同分析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等互动式活动,为学员创造一个知识、经验共享的学习环境,使学员由被动听讲变成全过程的主动参与。互动式培训的主要程序有这样几点:

1.建立小组(旨在创造一个亲和、宽松、自由发表个人意见的民主氛围)

为使每一个学员都能主动地并有较多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先将学员分成30至40人不等的大组,即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班;再将各大组分为多个4人或6人的小组(也可分为多个2人或3人小组),并确定各自的大组长和小组长。分组时,可以将共性较多的人分为一组,也可以将差异突出的人分为一组,这应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不同阶段的需要灵活掌握。共性较多的人在一起便于概括和达成共识,而差异较大的人在一起则便于在观点上相互碰撞,以使讨论更加深入。各个小组成员又都以圆桌形式围拢在一起,自由而有机地分布在教室之中。

2.互相介绍、制定学习守则(旨在使学员了解共同议定的权威意义)

为给培训创造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和基础,使教员与学员及学员之间有个初步的了解,首先引导各组学员对各自的姓名、籍贯、习惯、爱好、工作简历及对培训班的期望等情况作个简要介绍。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教员有意识地引导学员共同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纪律,诸如“守时、关闭呼机手机、不抽烟”等,并由大组长整理成为全组的守则,大家通过后签上字,贴在教室门口共同遵守,以使培训能够在一个健康而有序的环境中开展。

3.根据培训内容,展开培训(旨在模拟决策实践中使学员学会民主程序)

做好以上准备工作,教员即可引导学员渐渐地进入培训主题。按照教材每一章节的要求和提示,学员先在小组中对培训的有关内容和案例(如村委会选举或村民自治)等进行讨论,然后由各小组推荐一人在大组中将本小组的观点陈述出来,教员负责对各小组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并且不断启发和引导学员补充没有涉及的内容,将学员获得的新认识和提出的新构想进行引申和理论提高,最后一起得出大家共同认可的、全面正确的结论。

整个培训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的“老师”和“学生”,没有固定、单一的教学形式;惟一不变的就是围绕培训主题尽可能地使学员互动起来,全面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分组讨论,自由辩论,案例分析,模拟训练,角色扮演,观看录像,排序,打分,填表、图,以及根据培训需要和条件即兴创造的其它形式。在培训中,教员仅仅起到引导、启发和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教员的引导和启发,使学员在讨论、辩论、模拟等活动中反思自己的经验和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积极建构自己的新认识。在这种互动式学习、讨论、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提高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评估与总结(旨在使学员体会每一个人的选票对政策改变的作用)

在培训内容完成之后,将事先制作好的问卷调查表发放给每一位学员,对此次培训的每一个环节———从培训地点选择到住宿伙食标准、从教材章节内容设置到培训活动方式、从每一案例分析到现场模拟训练,都进行评估并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培训组织者和教员在对调查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培训的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对调查表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反馈,使此次培训的内容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同时也为以后的培训积累经验。

互动培训初显成效

1.经过一年多的互动式培训,初步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培训观念,把培训客体变成了培训主体,人人都是先生,人人又都是学生,增强了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用民主的方法,培训民主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通过培训,使每一个人都经受了一次民主的实践和洗礼。

篇5

一、高度重视,切实把实施“素质升级工程”牢牢抓在手上

实际工作中,全区上下从实施“素质升级工程”是搞好农村人才开发、优化人才配置的重要举措,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区委和各乡镇党委高度重视,切实摆上日程,精心部署,搞好推进。区委和各乡镇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实施“素质升级工程”的有关工作,分别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升级工程”的目标、任务、责任和措施,并认真按照方案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落实,形成了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各乡镇党委和区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运作,分工负责,区乡村自上而下三级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制。

二、加大力度,切实在实施“素质升级工程”措施上下功夫

1、认真抓好经常性岗位素质培训工作。三年来,我们一直把乡镇领导干部纳入到全区处级干部培训范围,同时对其他乡镇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每年都利用农闲时节普遍进行轮训一遍,每次时间都在两周左右。为保证培训质量,再培训工作中我们做到“八有”,即有专门的领导机构,有完善的培训计划,有健全的培训网络,有丰富的培训内容,有灵活的教学形式,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有过硬的培训典型,有切实的培训效果。特别是为更好地实施“素质升级工程”,我们在不断巩固乡镇党校培训阵地的基础上,在2000年5月份,成立了区委党校新发镇分校,将区委党校的培训阵地在农村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延伸,充分发挥党校的培训教育阵地作用,使区委党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够直接为培训农村干部服务,产生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2、认真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区委和各乡镇党委积极鼓励、支持乡村干部参加成人教育,攻读上一层次的学历或第二专业学历。为此,我们协调区委党校和省委党校联合举办了农村干部大专班,全区共有42名乡村干部参加了学历培训,目前,该学历培训班已结束,42名学员都顺利毕业并获得了大专学历证书。按照我区“素质升级工程”三年实施方案中的学历目标要求,现在,我区5个乡镇的主要领导都已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学历的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已达到44%;大专以上学历的乡镇干部已达到84%;45岁以下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中有80%以上达到高中、中专以上学历,20%以上达到大专学历。以上这些学历标准都已基本达到或超过了目标要求。

3、认真抓好村级主要领导的岗位资格培训和专项内容培训。三年来,我们先后分两批对年龄45岁以下,没有任职资格证书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任职资格培训,对培训合格者,统一颁发了岗位资格证书。对没有取得考试合格证书的,不作为下届村党支部书记的任职人选。到目前为止,全区村党支部书记持证上岗率已达90%以上。此外,我们还通过支部党的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对乡镇、村党员干部进行十五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十六大等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文件进行专题学日培训辅导,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

4、认真抓好村级人才库的建设工作。我们指导各乡镇党委立足长远,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各乡镇党委都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管理的有关规定,每个村都按照1:1比例配备了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后备人选,并落实了三年培养计划和措施,建立了后备干部档案。特别是在村级后备干部的调整、选配中,我们为有效解决一些存在少数人中选后备干部和由少数人定后备干部的问题,组织各村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民主推荐村级后备干部,从而为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搞好了人才储备工作。

5、以“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为契机,促进“素质升级工程”不断上水平。实际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在2000年12月至2002年6月开展的长达一年半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这个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在农村基层干部受教育上下功夫,使素质升级工程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学教活动中,我们对全区600多名乡村干部先后采取正面灌输、集中辅导、自读自学、巡回演讲、开展竞赛活动和研讨活动等灵活实用的培训教育形式,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组织建设、十五规划、农业科技知识、WTO知识、农业致富本领等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培训,受到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热烈欢迎,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干部搞调整、闯市场、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致富本领,在保证学教活动质量的同时,促进了“素质升级工程”的不断深入。

三、注重实效,切实在实施“素质升级工程”质量上要成果

三年来,我们始终紧紧围绕全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坚持内容上求精、形式上求新、方法上求活、效果上求实的原则,全面深入地实施“素质升级工程”,使全区农村基层干部达到了“五个增强,五个提高”。即增强了政治观念,提高了政策水平;增强了民主法制观念,提高了依法办事能力;增强了市场观念,提高了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增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念,提高了驾驭全局的能力;增强了群众观念,提高了正确处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农村基层干部各方面素质的整体提高,使“素质升级工程”切实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不足及打算:

篇6

一、主要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于1998年11月颁布,2010年10月修订。2011年,我市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严格按照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换届工作依法有序进行。目前,全市870个行政村,换届率达到99.5%,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61%。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指导包靠。市政府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推进。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市里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和市人大分管副主任等市级领导任副组长,组织、民政、纪委、、妇联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办公室,充实工作力量,安排专人抓好换届工作。二是制定工作方案。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实施意见》和《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明确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选举程序,有力的指导了全市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务公开栏等载体,深入宣传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和良好氛围。举办换届选举骨干培训班2期,使他们熟悉掌握换届选举的组织程序和方法步骤,适应换届选举的工作要求。四是落实包靠责任。建立市级领导包片、换届领导小组成员包镇(街道)、镇(街道)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建立市镇领导干部联系点150多个,对所有村实行专人包靠、专门指导。

(二)深入调查摸底,争取工作主动。坚持把摸清村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解决突出问题作为抓好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基础和前提。深入开展了“村情民意大调研”、“包村联户,促和谐、谋发展”和“三村”治理活动,采取座谈了解、个别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调查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做到干部在一线服务、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策在一线落实。通过开展大调研,重点摸清了村级领导班子软弱涣散、驾驭局势能力差的村,遗留问题多、历史包袱重的村,干群关系紧张、矛盾突出的村,宗族派性严重、派系斗争激烈的村,村风民风差、歪风邪气重的村这“五类村”的底子,并逐一建立台帐,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应对预案,做到早治理、早防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三)积极稳妥推进,务求工作实效。一是搞好换届试点。坚持“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思路,在辉渠镇开展了村委会换届选举试点工作。市政府及民政部门积极协调整合组织、妇联等部门的力量,成立了换届选举试点工作指导组,加强调度、靠前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认真总结提炼工作经验,为全市的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二是稳妥推进面上工作。在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换届选举工作。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靠镇(街道)、联系重点难点村制度,并从市直机关抽调30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成立4个指导组,指导各镇(街道)严格程序、依法操作,确保成熟一个、选举一个,选举一个、成功一个。三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本着有利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镇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深化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原则,结合我市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扎实开展合村并点,将我市原1231个行政村(居)精简调整为870个,实现了干群思想、资产资源的有机融合。

(四)严肃换届纪律,维护社会稳定。为引导农村党员群众正确行使民利,确保换届选举工作有序开展,专门印发了《关于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组织开展“换届我承诺”活动的通知》,要求镇(街道)干部、现任村“两委”成员、参与竞选人员和党员群众,围绕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逐一签订承诺书,并进行张贴公示和登记备案,推动了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建立了举报信息传递快捷通道和日报告制度,市镇两级设立专门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做到当即受理、及时反馈。市级领导干部带头公开接访,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和来信来访,就地受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了换届选举期间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宗族宗派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班子结构。个别村受家族意识和血缘关系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宗族派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民主选举的公平公正。村庄合并后,村干部职数减少,职位竞争激烈,这加大了换届选举的组织难度。

二是村委成员学习培训有待加强。村级干部在上任之初都接受相关培训,但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机会不多,这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三是村务日常管理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市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工作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群众的民益有些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强化法制宣传。要以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让群众知晓民主选举是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从而正确行使民利。教育群众摒弃狭隘的利己心理和宗族派性观念,逐步树立大局观念和集体意识,坚持按照标准和要求,公平公正地行使选举权,选好自己的当家人,推动基层民主选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篇7

基层,又要为农村带来在大学里学到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要积极传播这些先进的东西,为村“两委”班子带来新风,为党员干部队伍注入活力,为农村发展增添动力。

第二,既要真情投入,又要理性总结。在农村工作很辛苦,条件也很差,有时学习、生活、工作有很多不便,思想上会产生一些波动,只有怀着深厚的感情,做工作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责任感,也才会苦中有乐。大家要牢记总书记提出的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和教诲,发挥青年人有朝气、有激情、有闯劲的优势和特点,献真情、用真心、下真功,把对群众的关心和热爱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之中,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特别是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经济上为他们解困,生活上为他们解难。同时,要多做调查研究,要善于思考,认真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鲜活经验,总结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农村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升华为理性思维,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第三,既要立足当地,又要胸怀全局。大家在基层工作,在农村任职,既要蹲得住、沉下去,办好一个村的事情,又要拓宽视野,放眼全市、放眼全省、放眼全国、甚至要放眼世界,立足本

地实际,抓住本地特色,突出优势产业,积极带头创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村理事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增强全局观念,自觉把本地的发展融入到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放到全市发展的大格局中加以谋划,善于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使各项工作更加富有成效。这既是新时期加强基层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又是大学生村干部成长进步的必然途径。

第四,既要有所作为,又要坚韧不拔。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你们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切实担当起先进思想传播人、创业致富带头人、科技推广倡导人、市场经济闯路人、文明创建引领人的重任,影响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一个人的进步成长也是长期实践和磨练的过程。“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唯有坚韧不拔之志”。希望大家在农村基层一定要沉得住心气,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做到困难面前不后退,挫折面前不气馁,压力面前不动摇;一定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不要浮躁,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要搞短期行为,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做长远打算,以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再铸新的辉煌,在为人民群众的真诚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五,既要大胆实践,又要注重学习。善于创新是一种品质,勇于实践是一种能力。青年人朝气蓬勃,要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途径。凡是有利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事,都要大胆地去做;凡是符合当地实际、反映群众意愿的事,都要大胆地去尝试。要多献创新发展之策,多做开拓进取之事,走出一条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的路子。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习惯,要终身学习、科学学习、不忘学习、不断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学理论、学政策、学方法、学知识、学技能、学做人、学做事,具体到当前,就要学好科学发展观,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来统领我们的各项工作。要结合农村的实际,学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农业基本知识和在农村工作的基本技能,优化知识结构,为搞好工作提供坚实的知识技能储备。为期3天的大学生村干部培训,将重点组织大家学习政治理论、农村政策、基层工作方法等,时间比较短,但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安排紧凑、信息量大。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认真遵守纪律,培养良好的学风,加强沟通交流,力争学有所获。

篇8

几年来,柳河县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机驾驶员培训等共计7.1万人次,增收6.4亿元。其中推荐到县内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就业人数达1.1万人,推荐到县外、国外劳务就业人员达7600人,农村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为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劳务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基地建设

2006年11月,柳河县将农业机械化学校并入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同时成立了柳河县农民职业教育中心。在各乡镇成立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站,村成立了指导组,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农民科技教育服务平台。

整合后的农广校实力不断增强,新建办公楼596平方米,教室面积达210平方米,配置教学车2台。设有远程教育卫星站1个,购置复印机1台、打字机2台、电脑6台。学校设置综合科、培训科、教务科、农机科、电教科5个科室。整合后的农广校增加了教师编制,大大提升了办学水平,各项工作都有新的突破。

几年来,农广校在农民培训和新农村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5万人次,新型农民培训2000人次,农民创业培训200人次,农机驾驶员培训7000人次,实用技术培训达5万人次,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501人,建立农民科技书屋48个。

农广校在县委的高度重视下,将中专招生与村级干部培训有机结合。这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增强他们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两委村干部经过培训获得中等学历教育的达500多人。

为了更好的将学历教育做好,农广校分别与吉林农大、县内知名技校、诗特计算机学校、四海电脑合作成立分校,并设立了三个实习实践基地,进行授课和实践。学校先后培养出创业能手、致富带头人多名。其中,以安口镇半拉背村村支书记戴振甲为代表的优秀学员,深受广大村民爱戴。

2.创新培训模式,实行“订单式”培训

农广校根据当地非农就业面较窄的特点,实行“订单式”培训。先与用工企业沟通,确定企业用工订单、工资待遇、需要工种,根据企业的需求组织学员参加培训,并允许他们到企业进行实习操作。学员通过考核后,由用工企业安排就业。这种方法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信心和积极性,有效解决了用工需求的问题。目前,全县通过“订单式”培训成功转移劳动力达1.1万人。

篇9

(一)党建工作

1、深入推进了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配强了乡、村两级领导班子。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乡党委于上半年对全乡乡、村、社干部进行了专题培训,共215人次,主要培训了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县十项规定和十精神,以及县委十三届三次会议精神,并结合我乡实际,培训了海椒种植,茶叶生产,生猪养殖等实用技术,以及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矛盾纠纷高处等方面内容。强化村社干部管理,将村干部报酬的40%作为绩效报酬,根据目标考核得分来兑付绩效工资。三是加强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加强党员的教育,坚持“”制度,通过党员电化教育、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培训方式,组织农村党员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使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抓好党员管理,特别是流动党员管理,完善了流动党员台帐,及时更新数据库,与派出所加强配合,严格实行流动党员月排查制度,及时查验《活动证》。抓好党内帮扶和党员权利保障工作,对全乡困难党员进行摸底。继续开展“部门帮村、党员帮户”活动,16名乡机关党员干部与16户贫困户继续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并建立帮扶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2、扎实推进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

加强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2013年全乡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名,新发展党员6名。

3、扎实开展了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

4、以增强党性改进作风为保障,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对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严格执行三项制度。推进依法行政,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二)经济工作

全乡上半年完成工业产值4.5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1%;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883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1%;粮食种植面积15707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0.9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1%;固定资产投资1020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1%,预计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内可全面完成县上下达我乡的任务。同时,积极为企业搞好了协调服务,帮助新建企业—中油能源早日投产。

(三)民生工程

1、就业促进工程:城镇新增就业1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再就业培训完成10人,已完成100%;加强农民工培训力度,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达到2600人次,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发放妇女小额贷款47万元。新农保覆盖人数达5800人,缴费人数达3980人。

2、扶贫解困工程:扶持农村贫困人口114人,已全面完成任务76%,农村医疗救助完成29689.33元,城市医疗救助完成12172.1元,帮助贫困残疾人扶贫10人,目前已全面完成。

3、医疗卫生工程:孕前优生检查达32人。

4、百姓安居工程:新建沼气池15口,完成任务数的48%。农家书屋建设也已经全面完成。

5、文化体育工程:免费开放文化站1个,地面数字电视建设完成102户,免费放映公益电影40场。

(四)社会事业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强化了校园周边环境秩序的整治,上半年深入学校开展了3次法制宣传、讲座,进一步规范了辖区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成立留守学生之家。认真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在元旦、“五一”等节日期间,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趣味体育健身活动和知识竞赛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目前全乡活跃着几支秧歌队、腰鼓队、唢呐队及农民体育运动队,极大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2、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狠抓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认真落实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政策。上半年,全乡出生人口4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77‰,符合政策生育43人,三查率94.34%,“三结合”帮扶户60户,其中新增“三结合”14户,帮带户46户,落实了帮扶措施,开展了畜禽养殖技术培训,下一步将尽快落实帮扶物资。

3、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对乡属各村、企业、场镇等进行了3次拉网式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并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了限期整改。半年来,全乡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开展安全检查10余次,整改安全隐患2起。认真开展了“平安创建”、“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等活动。半年来,调解各类纠纷共计20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接待上访事项2起,均按时办结;开展法制一条街宣传活动3次,办法制宣传专栏5期,发放资料1000余份,群众法制意识明显提高,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4、积极做好城乡环境治理以及生态县创建工作

一是强化领导、健全机构。为了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副乡长为副组长,乡各级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村书记主任、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省级生态乡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集中整治市场、场镇、街道及103沿线线环境卫生秩序。三是机关内部及各乡属、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机关干部及各乡属、企事业单位成员对本单位进行了环境卫生大扫除,将各自办公室门窗、桌椅、电风扇、窗帘等清洗得干干净净,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四是集中整治水环境。对我乡饮用水源进行了排查,禁止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各水库做到无废渣、垃圾、粪便等堆放,无网箱养鱼、放养畜禽等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五是加大投入,攻坚克难。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乡千方百计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重点规划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投入80万元新建了场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垃圾房等硬件设施。六是依法行政,源头治理。抓好国土、林业、畜禽养殖、饮水水源等环境污染检查,严格监管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三废”治理,确保设施运转率100%,排放达标率100%。二是抓好环保制度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认真对照本乡实际,切实制定了企业“三废”治理、建设项目管理等实施办法。

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土门乡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提高,生态指标不断提升。

篇10

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年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先作一个简要的总结分析。

刚刚过去的*年,我们重点抓好经济转型和城市升级,突出抓好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抓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各项事业,并取得明显的成效。*年度,我镇获*市镇(街)领导班子工作量化考核一等奖、经济建设单项奖和社会公共管理单项奖,获“文明镇街先进单位”和“文化建设达标镇”称号,被评为“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被评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镇”。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经济建设平稳较快增长

*年,我们实施了“优二扩三”战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全镇实现生产总值88.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9.4%;一、二、三产业比例从0.15:61.06:38.69调整为0.11:58.06:41.83;工业总产值257亿元,增长10.6%;出口总额33.9亿美元,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1.66亿元,增长2.1%;外资企业内销总额达15.8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增长19.2%;各项税收总额12.4亿元,增长34.8%;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6.1亿元,增长49.5%;农民人均收入10260元,增长6%,居民拥有股票等金融资产增加。

抓招商选资,引进了一批外资项目。*年,我镇合同利用外资2.01亿美元(按旧口径统计),同比增长23.1%。新引进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7家。新签和增资企业共58家,其中规模以上有9家。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当纳利已于*年3月份投产,伟易达二期、爱铭厂房已全面投入使用,华坚项目已办了前期的用地手续。拓展外资企业转内销工作,全年内销较好的企业有当纳利、嘉丰机电、先锋科技、先得利、元生有色金属等。实行了引资与引智、引技并举,加大了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的力度。

抓自主创新,民营企业增量提质。我镇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并已向省申报光电数码专业镇。促进产学研合作,已有康达机电、科隆威等7家民企与华中科技大学等4家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科隆威自主研制的产品——全新型视角钢印印刷机反响较好。康达机电被列为市科技局第一批重点培育的上市后备科技企业;永强汽车的“封头成型设备”以及友美电源的“数码式无触点自动电压稳压器”分别被评定为*年度*市专利金奖和专利优秀奖。*年,我镇新增民营企业541家,其中规模以上2家,全镇现有民营企业2680家,民企工业总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18%。目前,全镇共有市民营科技企业31家,省民营科技企业20家(其中6家属*年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名牌产品3件,省著名商标4个,国家免检产品1件。*年,我镇被广东省科技厅批准为“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

抓第三产业,商贸业、房地产发展势头较好。*年,相继引进了五金机械市场、酒店用品市场、东方新天地、汽车品牌店等商业项目。*百业汽配城和以五星级标准兴建的悦莱酒店已分别于*年11月和7月开业。房地产项目建设及销售较好。惠明盛香缤城市花园、中央公馆海德堡、理想名苑、三正世纪豪门、万科高尔夫花园第七期、丰泰城等房地产项目在建或开盘。全镇全年竣工的房地产面积为769248平方米,销售面积489423平方米,销售金额26.5亿元。汽车销售势头喜人,*年整车销售额达72亿元,同比增长34.3%。国庆期间,我镇与市旅游局联合成功举办了“*缤纷**行”活动,吸引了约15万人参与,为我镇商贸业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商业氛围。

(二)加大了规划建设管理力度,推进了城市升级

今年以来,加大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在总规修编和完善控规上提高水平,建设上运筹推进政府办公楼周边的新城中心区和环城路一带良横片区的建设。

深化了各项规划。完成了*大道两侧概念规划,完成了市民广场周边修建性详规编制。总规修编已完成初步方案,还编制了城市绿地、消防栓布点、城市水利、公交等专项规划。土规修编于*年4月份启动,初步方案已报市国土局。近三年来,我镇共投入1600万元搞城市规划。

全面启动了路网升级。教育路、*街改造升级工程于*年8月底竣工并启用,总投资2800万元。*路、蟠龙路的改造升级已于*年10月中旬启动,第一期投资8000万元,08年春节前可完成一期工程。

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水景公园)一期道路施工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包括4号路以及园区土方两个标段已于*年11月28日进行了公开投标,投资1413万元,12月开始启动建设。同时,落实好*生态园的征地工作。

全面铺开公交建设。教育路、*街的公交站牌已建好,*路、蟠龙路公汽上落站牌、候车亭已完成80%,首末站和枢纽站已选址。新投放了10辆公共汽车,增开了2条公交线路,投放了70辆公共的士,现又已购买20辆公汽,即将投入使用。目前全镇共投放了60辆公交车,开通了10条公交线路。

抓好生态环境和治污建设。闲置地复绿和道路绿化升级已全面完成。*年共完成道路绿化整治项目15项,公园绿化整治8项,累计增加绿化面积65.82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土建主体工程已全面开工,土建建筑已完成工程总量的三分之一,截污管网工程已招投标,中标价1.79亿元。加大了对重点污染企业整治力度,*年共开展了6次专项行动。

抓好城市管理。按照“政府调控,主体多元化,建立标准,有序竞争”的原则,在镇中心区实施环卫、绿化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年又将牛皮癣治理、公厕管理、路灯养护等工作推向市场化运作。我镇有11个村(社区)是省卫生村。其他的村(社区)*年也通过了市爱卫会的验收,实现了市卫生村全覆盖。

(三)落实专项整治,强化了安全管理

*年以来,我镇把抓好公共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以铁的手腕狠抓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狠抓社会治安。一是加强了科技强警和基础设施建设,首期1200套视频监控系统已报市出租办,社区警务室建设已完成20个。二是完成了全镇治安队员收编工作,加强了治安联防管理。三是开展了多项专项整治和“治窝”行动。并严厉打击电力基础设施盗窃犯罪,共破获盗窃电力基础设施案件5宗。四是加大了侦破力度。全年共打掉犯罪团伙98个、侦破刑事案件364宗,侦破了大要案19宗,并捣毁制毒窝点7个,社会治安已明显好转。

抓“治摩”、“治吧”。“治摩”方面,开展了“禁电”,“治摩”工作,全年共查处违法摩托车5680辆,摩托车非法营运388辆,提前报废摩托车1727辆,迁出摩托车7辆,销毁非法摩托车812辆,查扣超标电动自行车1259辆。帮扶“摩的”司机转型就业,实施了420名镇村干部职工“一帮一”结对帮扶计划,发放了“摩的”司机转型就业补贴、提前报废摩托车补偿、摩托车迁出补偿共1200多万元。

“治吧”方面,*年共查获“黑网吧”52家,没收电脑设备500多套。目前我镇“黑网吧”已被清除,已顺利通过市创无“黑网吧”达标镇、无“黑网吧”达标村的验收考核。

抓消防安全。已全面完成“三小”场所及出租屋消防隐患整治。整治“三小”场所及出租屋共19424间。共开展了7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检查企业4745家,发现安全隐患7848处,发出限期整改指令书640份。举办了11期培训班;督促指导400间企业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年以来全镇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抓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基本完成了国家的“八个专项整治任务,12个100%,20项量化指标”专项整治目标。创新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宣传模式,制作了一大批《食品安全温馨提示》牌分类悬挂在食品加工企业和小作坊、市场、超市、食杂店、餐饮店、集体食堂内醒目处。逐步将生产环节、市场准入、检验检测、进货台账、索证索票等制度建立起来,以制度管理实现长效管理机制。

抓医疗卫生。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全年共取缔非法行医窝点50间次,自行关停141间次,清理无证行医的游医假医54人,没收非法行医药械100多万元,对经营场所实施断水、断电处理154间次,对出租屋(铺)业主罚款10.3万元,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4宗。重新规划了全镇的医疗网点,已有47间社区卫生站、厂企医务室通过市审批,现全镇共有95间合法医疗站点。

抓建筑安全。通过摸底排查,全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工业、公用和商用建筑须整治的共94宗(市属单位建筑11宗),共约16万平方米,现已有73宗签定检测合同,并完成检测报告,下一步将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整改。

抓水利防灾减灾。我镇将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相结合。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总项目共有52宗,分三批实施,05-06年已完成13宗。06-*年第二批共21项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中已全部完成,镇村总投资约7500万元。*-08年第三批共18宗水利工程也全面施工。

抓调处。劳动纠纷方面,*年以来劳动部门为5*7人追回欠薪719.66万元,对12家企业依法作出经济处罚共35万元。加大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做好每月一次的矛盾排查工作。镇办共受理来信来访来电174宗,已办结171宗。为了加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镇成立了应急委员会和应急办公室,制定了《*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四)改善民生,推进了社会各项事业

制定了民生工作三年规划。对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读书、就业、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提出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明确具体措施,从*年起分三年逐步实施。

基本解决“一保五难”。困难群众社保、医疗、读书、住房、饮水、行路等问题已基本解决。*年,全镇低保对象有373户1095人,100%全额领取低保救助金,购买B档农医保保障率100%,困难残疾人专项补助总金额共计166.9万元,保障率100%。发放了第一批敬老乘车IC卡,创办了慈善超市。

文化工作成效明显。*年,实现了“文化建设达标镇”和“文明镇街先进单位”,市民广场获*市“十佳广场”第一名,“**”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创新了文化活动体制,由政府搭台、企业投入、政企联合主办文体活动,*年已按照此模式举办了趣味体育运动会和08年元旦文艺晚会。“牵手文化”继续深化,“青年论坛”走进校园,群众文化生活健康丰富。*博物馆和芽香街建设已着手前期工作,药勒、*被评为文化建设先进村(社区),劳动分局被评为文明单位,*小学被评为文化建设标兵学校。

教育工作扎实推进。中考成绩创新高,三所中学成绩均大幅度超市平均水平。新城小学主体工程已动工兴建,“三级办学”向“二级办学”转变工作已顺利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已严格按政策执行,逐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医疗卫生“三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三大体系”用楼——*医院防保股大楼于*年8月16日正式启用。镇财政用于“三大体系”建设投入500万元。

(五)统筹兼顾,促进农村协调发展

*年我镇按照“四个一”,规范农村发展。“四个一”即做好“一本帐”,管好“一班人”,规划好“一张图”,搞好“一个环境”。岭厦社区和缪边社区同时获得*市“村级两委会工作量化考核综合总分前50名”和“经济建设单项奖前50名”称号,*、凫山、西溪、良边4个村(社区)获“村组可支配收入超3000万元奖”,*、凫山、西溪、良边、塘唇5个村(社区)获“村组两级净资产超2亿元奖”。

实施了农村财务计划性管理。在全镇推行了农村财务计划性管理,开展了第三届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农村财务工作检查。抓镇村兑数,解决债权债务问题,全年共清理镇、村、私人三角债共4285.9万元,收回应收款2.95亿元,其中承包款1.25亿元,土地转让欠款1.7亿元。

加强了农村干部作风建设。抓干部队伍培训,举办了三期干部培训班。完善了村级年度量化考核方案,规范了村级班子的选拔任用制度。对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进行了定向分析,开展了各村(社区)述职述廉报告,强化了作风建设。

增强了规划意识。牛杨社区为接受*产业园的辐射,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大道两侧几个村的规划已纳入全镇城市规划。镇中心区周边几个村已着手借镇中心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谋发展。

深化了农村环境“五整治”。整治环境卫生方面,通过了市的复查验收。推进了旧村整治和“五有”新村变更工程建设。“见缝造景”亮点工程全镇共52项亮点工程中已完成36项。

抓就业促进工作。全镇建立了“劳动力资源应用平台系统”,并通过此平台今年为本地群众推荐就业1500多人;开展了电脑、会计、厨师等各类培训班52期,参训人数共2181人次。实施“种子工程”,全面落实了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鼓励主动创业,帮扶62名户籍劳动力申请创业资金小额贷款,财政贷款金额152万元。凫山和缪边创新了就业形式。推进了新莞人培训工程,以凫山、陈家埔为试点,举办了三期服装缝纫工培训班,参加人数260人。

抓好计划生育工作。通过各村(居)委会的共同努力,镇计生服务所共查环查孕252*例,占育龄妇女的98.75%,落实“四术”611例,计划生育率达到94.8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

(六)重视抓好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举办了4期干部培训班。对全镇2800多名党员的年龄、学历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组织了*镇党政代表团赴环渤海经济区学习考察。组织全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着眼于创新发展理念,武装党员干部头脑。

实施了“种子工程”。对未落实就业的95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由镇委安排在村(居)委会和机关单位、企业锻炼培养,镇财政支付两年工资。同时抓好其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注重对后备力量的培养。

强化了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了检查监督。深化了招投标工作的有关管理规定。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初步形成,纪检、人大等多个部门参与全过程,防止黑箱操作。政务公开落实较好,增加了公开内容、丰富了公开形式、强化了公开监督等措施,利用政务公开栏、《*视窗》网站、电视、镇报、电子荧屏等形式,主要公开职能部门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公开重大行政决策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公开招投标项目,接受群众监督。

开展了“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召开了动员大会,制定了实施意见和任务分解表。以“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促进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继续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两新”组织的“一证一卡一系统一中心(站)”管理服务体系已经成立,并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