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5 23:4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保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保培训总结

篇1

“以案为鉴”环保教育培训及隐患类比排查整治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是公司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工作中,安全和环保职责,做到人员落实,制度落实,责任落实。坚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坚持制止各种违章行为;坚持加强员工安全、环保,消防知识培训,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习,提高员工们的安全环保意识。

总结本年度,共组织安全环保警示教育41场、培训462人次;主要教育方式为相关法规、文件、制度的宣贯,观看警示教育片。唤起每名员工保护生命、珍惜健康的意识,教育每名员工不能违章,不能图侥幸、怕麻烦的麻痹思想,要按照标准、按照规范,实实在在地抓好自己的安全。安全就是生命,我们要将安全文化理念渗透作用于每一名员工,形成大家的广泛认同,做到全员共知共享。我们要通过培育、引领、渗透使大家切实认识到,抓安全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家庭幸福,促使员工发自内心地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要学习事故,也要把兄弟单位的事故当作自己的教训,变成我们的日常教材,做到警钟常鸣,警示高悬,围绕本质安全的管理做到认知高、工作细、落实严,不断推进公司安全发展。

组织隐患排查195次,查出隐患和问题180项,均登记建档,或制定整改措施或上报中心处理。 加强对现场隐患的排查力度及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小题大做。排查隐患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安全生产是动态的,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一定要建立全面细致排查隐患的长效机制。

班组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班组安全培训仍有漏洞,局限于全面培训,对于岗位技能不熟悉、安全意识差的同志没有进行深入的岗位工作跟踪和安全再教育。班组内安全意识最差的员工就代表了整个班组的安全水平。在后期工作中除了按需开展日常安全培训和教育的同时,针对安全意识不足,技能水平不足的岗位和员工进行针对行培训,安全工作不单单是掌握基本安全操作就能满足要求的,既要提高技能操作水平,更要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将安全培训和操作技能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起来。

篇2

由于销售误导的存在,发展银行柜台的保险业务,面临较大的信用危机。误导行为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保险公司时常要受理客户在银行网点以不知道购买的竟然是保险产品,或者以不了解保险产品给付条件为由,要求公司给予全额退保的事件。客户以及媒体的一些不全面的宣传报道,致使银行保险客户对于保险公司的信誉度、满意度下降。这种人为的销售误导,对于银行保险产品销售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手续费存在一定的恶性竞争趋势。手续费的恶性竞争主要表现在对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渠道各层级相关人员相关费用如培训费、费等不断提高,同时购买保险产品后,针对客户的赠品不断增加,业务奖励不断提高等等,在各家商业银行柜台发展保险业务中,不断增加的业务成本,致使在银行柜台发展保险产品的成本优势大为削弱,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发展银行柜台的保险业务将难以兼顾经营效益。

各家商业银行考核机制不同,制约着在银行营业网点的保险业务的发展。一方面各家商业银行从总体战略考虑,尽管比较重视发展在银行网点的保险业务,来拓展中间金融业务,然则基层管理者考核指标偏重存款余额,忽视在银行网点的保险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家商业银行又担心,其中的长期存款,由于当前的通货膨胀的紧张形势,客户出于保值增殖的需要,购买保险公司的带有理财性质的保险产品,致使大额存款大量流失。结果是在各家银行在保险业务人员、网点和技术上的投入不足,各家银行柜员也难以获得正规的在银行经营保险业务方面的培训,各家银行管理层以及银行柜面销售人员在思想上和技术上都制约着在商业银行网点的保险业务的发展。

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人才竞争压力加大。目前,各家商业保险公司对于优秀保险人才特别是优秀的销售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销售人才的匮乏,制约着发展在各家商业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存在人才流失和引进困难并存的双重难题。目前在各家商业银行的保险营销专员团队,新人占比较大,新人在产品熟悉度和销售话术方面难以满足日常业务开拓的需要,又由于同业的高薪或恶意挖角使得在各家商业银行的保险专员,对佣金的期望值偏高,现有银行保险专员的留存难,同时银行保险专员攀比同业、浮躁心理也使得团队难于管理,因亟待解决留人、引人、聘人等难题,又不得不提高佣金成本,使保险工筛的经营成本不断提高。

针对当前金融保险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在各商业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业务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从商业保险公司的角度讲,应主动加强与商业银行各层级工作人员的联系,倾斜保险公司运营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努力维持、沟通在柜台销售保险业发务,展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合作层次,即突出优势,提高合作层次,使资源共享,实现强强联合

建立健全机制,加强沟通协作,营造浓厚氛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业务经营的需要,银行保险必将朝着由简单的初级方式转向深层合作、由短期多头转向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销售活动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的方向发展。因此,应当建立健全有关机制,使银代业务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运行轨道。机构与保险公司应加强沟通协作,根据不同阶段的营销节奏,抓住机遇,系统运作。比如,搞好假日经营,开展业务竞赛,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推进银代业务更好更快开展。

积极发展创新保险产品,使保险产品不同一化。研制和开发新产品,是搞活业务经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保险公司应当把研制和开发新产品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加大创新力度,深入市场调查研究,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在深入研究在各家商业银行网点开展保险业务时,要改变思维方式,用新思想去新思维,创新新理念,使我们保险公司的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经营理念不断创新的同时,专业技术不断创新、产品设计和员工培训教育不断创新、公司分配制度不断创新,打造出能够和各家银行及金融机构的互利共赢的核心商业保险产品。

篇3

滨州银保监分局:

   **村镇银行响应政府及相关部门号召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发展,行内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持续加大对新旧动能转换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着力提升企业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切实保障新旧动能转换企业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实行优先支持、重点倾斜,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的措施,提升新旧动能转换金融效率。

一、上下联动,加大宣传力度。

   **村镇银行按照前期新旧动能转换工作部署要求,在辖区内开展多途径、多方式、形式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确保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求创新”,努力提升宣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有效推动了金融工作的开展。

二、制定信贷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村镇银行结合“进走访”、“增提创”等主题活动,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走访工作,增进银企互信,对接小微企业金融需求。**村镇银行对于符合信贷政策和满足贷款条件的企业,实施积极信贷政策,通过优先配置信贷规模,优先办理授信贷款,优惠利率定价,提高调查审批效率,加大营销服务力度,努力满足企业资金需求,通过灵活的信贷政策,真正实现了对企业的扶持。

三、简化手续,快捷高效。

   **村镇银行面对银行业金融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资金脱媒的进一步加速,坚持快速高效是吸引客户、抢占客户的重要手段。行内提高办事效率,树立风清气正的行业形象。同时,实行柜面服务和信贷业务限时办结承诺制度,为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四、加强营销服务

   **村镇银行通过召开专题工作、培训会议等方式,总结推广支持新旧动能转换企业的典型事例、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定期组织全员培训,提高信贷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柜面服务效率,为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奠定基础。

篇4

关键词:保理业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1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1988年中国银行在我国率先推出国际保理业务,并于1993年成为中国首家国际保理商联合会会员,随后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也纷纷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并先后成为FCI会员。

从办理机构上看,目前我国已有12家银行成为FCI会员,对外办理国内与国际保理业务,其中业务量较大的主要是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2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信用交易尚未建立,制约国际保理业务扩展

出口企业满足于用传统结算方式进行交易,忽视保理业务的应用,这从交易观念上阻碍了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国际贸易目前主要仍以服装、手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主观检测性强,易引起合同纠纷。而在保理业务中,买卖双方对产品有争议或买方挑剔产品质量时,保理商又不承担付款责任,这使出口商惟恐会钱财两空,而宁愿选择传统的贸易结算方式。

2.2国际保理业务自身宣传力度不够

我国正式开办该项业务以来,主要限于中国银行承办保理业务。然而银行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担心扩大宣传力度,会失去这一新的金融服务领域,从而对外仅限于简单业务介绍。因此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仍然是一个陌生的事物。

2.3保理业务法规建设滞后,不能适应保理业务发展要求

我国早在1992年便开展了国际保理业务,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国际保理业务法律体系。虽然我国已经加入国际保理联合会,接受了《国际保理惯例规则》以及国际上颁布的《国际保理服务公约》、《仲裁规则》等国际统一的业务操作规则,但这些法律规范还不能直接用于指导监督我国保理业务的具体实施,它们只是基本的依据,这使得许多企业不敢尝试这一新型结算工具。

2.4我国开展国际保理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现代国际保理业务是现代通信与信息发展的产物。然而,我国保理公司与各国保理商和民间资信公司等机构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交互网络。同时,我国开展保理业务的公司有的还仍然使用非EDI信息传递技术,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保理公司与国外保理商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信息传递。

2.5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国际保理从业人才队伍

由于我国开展此项业务时间较短、业务量较少、从而使得从业人员缺乏实务方面的锻炼。目前,在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中,从事保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大多未进行过专业的国际保理业务培训,业务不熟,工作效率低,影响了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推广速度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展。

2.6盲目的市场定位阻碍保理业务的发展

目前,我国银行开展保理业务部门的服务对象,受银行从业人员和资金的限制,一般都集中在银行做信用证及托收等结算的客户上。而且目前主动采用保理业务的客户,也往往是因产品积压或信用证失效而不得已采用的,这些客户当然无法形成出口保理业务的稳定客户群,也无法起到样板客户的广告效应。

3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对策

随着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我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经营水平,不断扩大金融品种以适应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为我国本身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微观环境。针对存在的问题,大体可考虑对策如下:

(1)电子信息技术是开展国际保理的基础。西方国家开展保理业务电子化、网络化服务设施水平很高,而这些设备与技术对于国际保理业务先期的信息传递、数据交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首次与国外客户的贸易往来中对于对方资信的调查,对于贸易伙伴国所在地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必须通过完善、高效的信息传输系统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国应尽早与FCI其它成员国和各大银行以及各种咨询机构建立信息交互网络,以便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正常协作。(2)人才培养是提高保理业务服务水准的关键。充分利用现在已有的职业培训设施及大专院校的师资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国际保理专业培训班,可以从开展国际保理业务较早的发达国家专门高薪聘请一些国际保理业内的专家来讲课,及时传授世界最先进的保理技术及业务程序。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根据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从规范化管理要求出发,建立从业人员资格认定考试制度,可实施在岗培训工程,大力培养专门从事国际保理业务的专业人才。

(3)迅速提高我国国际保理业务水准,完善服务形式和内容。目前,我国国际保理服务形式单一、服务内容简单,采用国际通行的双保理做法是加快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必要条件,也是通过业务渠道借鉴与学习国外保理公司经验的有效途径。我们应紧跟时展潮流,建立健全国际上通行的双保理做法,实现单保理到双保理的过渡。

(4)完善针对保理业务的授信机制,加强风险管理。银行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方法,并通过银行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建立完整可靠的企业资信情况管理系统,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资信管理,从而降低企业保证金的交纳;另一方面,可以借鉴欧美地区保理商的做法,加强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尝试开展保理业务保险,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防范风险。

(5)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并大力宣传、推广国际保理业务。应在涉外经营领域大规模宣传国际保理业务的重要意义,应充分利用现存的分支机构网络,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国际保理业务知识,增强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和适应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

(6)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及非金融机构大力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政府必须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使出口商、保理商都能在开展保理业务中有利可图,从而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引导示范。政府应一方面激励出口企业应用保理业务以扩大对外贸易;另一方面,鼓励国有商业银行拓展自己的经营范围,大胆开展保理业务。在国外金融机构尚未进入中国开展激烈的国际保理市场竞争之机,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抢占先机。

(7)营造有利于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的法制环境。我国可直接从国际上已有的各国业已形成的国际惯例、法律制度、国际公约等人类共同创造的法律文明中,汲取有效合理的法律成果,提取适于我国国情的法律条文,并参照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开展国际保理业务中的一些普遍做法,来充实完善本国的具体国际保理法律框架,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的法制环境。

(8)此外,还应从国际金融的不确定因素、各国法律环境、进口国的政治、经济及贸易准入等方面入手,加强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防范研究。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中国银行;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129-02

在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竞争不但体现在质量品质方面,而且表现在企业供应链方面。企业供应链的运转事关企业的成败,供应链资金则是重中之重。各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适时推出供应链融资服务,极大地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

一、供应链融资

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对供应链融资进行了研究,但对其含义表述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将其概括起来就是:银行基于对企业信用实力的把握和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对一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机动灵活的金融服务和企业从上下游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供应链融资围绕“1”家核心企业,把原材料购买、产品生产和销售连成一个供应链条,把供货商、生产商和销售商整合为一个整体,全程为链条上的各个有需求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各个企业的分工合作,最终实现供应链向增值链的转变,为链条上的企业带来利润。

供应链融资为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使资金流比较有规律,减少支付压力;同时也扩大了自身的生产和销售,压缩自身融资,增加资金管理效率。供应链融资不仅促进了企业发展,而且带动了银行业的发展和自我完善。银行可以改变过于依赖大客户的局面,培养一批处于成长期的优质中小企业,期望在未来带来更多回报。供应链管理与金融的结合产生了许多跨行业的服务产品,相应地产生了对新金融工具的需求,为银行或金融机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供了很大商机。

二、案例分析――中国银行对于D公司的融资方案

企业在进行贸易或开展业务时,一般都会遇到资金不足的困难。扩大规模、存货占用大量资金、生产成本高、应收款未按时收到、应付款提前全额支付等都会造成企业的资金不足,且资金缺口一般比较大。

中国银行针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供应链中寻找出核心企业,并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环节中各方提供基于供应链流程的融资服务。下面以中国银行为D公司提供的供应链融资服务为例,详细介绍供应链融资。

(一)方案背景介绍

D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国有独资企业,也是境外承包业务外经企业,主营国际工程承包,承建项目大都是世界金融组织出资的项目,项目情况良好,回款及时,且至今无一索赔情况发生,履约能力很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信保”,是我国唯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主要任务是通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支持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收汇风险保障。

(二)具体解决方案

1.D公司供应链需求的有关背景

D公司在非洲某国100公里道路修复项目招标中中标,并于2008年10月和业主该国基础建设部签订合同。该项目业主是该国基础设施建设部,出资方为世界银行,合同工期37个月,合同总价约4 397万美元,预付款比例为20%,工程保留金为10%。工程建设一般是6个月至1年之间时才会产生账单,因此D公司向中国银行提出融资需求。

中信保公司将买方违约保险和特定合同信用保险合并在一起承保,承保责任函盖工程项目从开工进驻工地至完工结算回款整个过程。

2.方案设计思路及业务流程

(1)方案设计思路

根据D公司工程建设的结算方式、需求特点,结合D公司的自身实力和资信状况,为其量身设计了“前期订单融资+中后期融信达融资”相结合的供应链融资方案:前半年为D公司提供订单融资,后两年半至工程项目结束为D公司提供融信达业务融资,融资款项归还前期订单融资,工程结算单回款归还剩余部分订单融资及融信达业务融资,并占用中信保公司和D公司的授信额度。

(2)业务流程

步骤一:D公司就拟申请融资的境外工程建设业务向中信保公司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中信保公司对项目本身、业主及所在国家、出资方等进行专业评估,各项符合条件后向D公司出具保险单。

步骤二:D公司按照保单条款或与中信保公司双方缴纳保费协议的相关规定,在规定时限内及时申报并向中信保公司缴纳保费。

步骤三:D公司向中国银行提交融资申请书、出口业务相关单据及构成完整出口信用保险单的相关单据,中国银行对D公司提供的各种单据进行确认审核。

步骤四:根据D公司的申请,中国银行为其提供订单融资和融信达融资的服务。D公司叙做短期融信达业务,与中国银行和中信保公司三方签订《赔款转让协议》;D公司叙做中长期融信达业务项下,与中国银行签订《赔款转让协议》,同时向中信保公司出具《赔款转让授权书》,中信保公司就赔款转让事宜向D公司及中国银行进行书面确认。

步骤五:中国银行经审核同意办理后,占用中信保公司和D公司的授信额度,确定融资比例后将融资款项划入D公司账户,并将出口单据寄往国外银行或付款人进行索汇;如果D公司连续两年评级在BBB以上,应考虑不占用对D公司的授信额度。

步骤六:国外银行或付款人到期向中国银行付款,中国银行将收汇款首先偿还中国银行融资本息及相关费用,余款(如有)支付给D公司。

3.主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在“前期订单融资+中后期融信达融资”的供应链融资方案,中国银行在各步骤上均有一定风险,风险点如下:核心企业的资格是否合法,工程建设过程如何有效监管,如何确保担保公司承担起担保责任等。

为了控制以上风险,中国银行做了一系列防范措施:

(1)慎选核心企业

为了控制资金回收风险和信用风险,在中信保公司担保的基础上,原则上需满足以下条件:在中国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时间在1年以上或业务持续经营时间超过2年;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历史履约记录良好,在中国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无不良授信记录,在外汇管理局、海关、税务等其他机关没有重大违规记录。

(2)加强监督管理

中国银行与D公司签订协约,保证D公司在中国银行融资项目项下预付款保函和履约保函及后续质量保函均在中国银行开立,且工程结算款项全部回流中国银行;要求D公司定期提供项目用款单据、工程结算账单以及回款水单,加强D公司资金使用及回流监控。

(3)增加担保公司风险控制

中国银行督促要求中信保公司将买方违约保险和特定合同信用保险合并在一起承保,中信保公司承保的买方违约信用风险和特定合同信用风险函盖了工程项目业主及出资方的全部信用风险,只要承包方按合同约定履约,回款就有保障。

(三)中国银行供应链融资案例的总结与评价

该解决方案是针对出口工程建设客户的需求设计的复合型产品。市场人员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在遵守风险控制原则的前提下,把握方案的核心理念,对产品进行灵活设计和运用。

1.该解决方案对核心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及融资需求的增强,担保条件一直制约着公司的发展,利用向中信保公司投保承包项目业主及出资方信用风险而解决融资问题,基本解决了公司的融资担保问题;D公司通过投保买方违约和特定合同保险,基本解决了业主和项目出资方的履约和拒付风险,同时又从银行得到了融资,缓解了前期工程垫资的资金压力。通过供应链融资,D公司加快了资金周转、改善了现金流量;尽量规避了各类风险;减少了额度占用,扩大了融资规模。

2.该解决方案对中国银行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

该业务方案为“订单融资+融信达融资”,是复合型融资产品,在银行供应链融资服务中属于新兴产品。该方案的成功运行有利于中国银行进行其他“达”系列产品探索,大大提高中国银行在金融市场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中国银行可以扩展业务,向企业推荐中国银行的其他相关产品,并为其提供网上服务,为企业员工办理相关业务,获取更大收益。

三、发展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建议

1.加强内外部监控,减少融资风险

完善风险控制组织结构,设置统一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避免“政出多门”;建立健全供应链融资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成立专门的风险监控组,定期进行系统分析,及时做好风险预测;建立商业银行经营决策的法律论证制度,最大限度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利用外部监管力量,并把此为内控管理的有益补充,充分、合理、高效利用外部监督建构和社会上的中介机构。

2.大力创新产品,扩大产品范围

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客户的融资要求,创新发展新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并对不同的行业提供不同的融资产品,实现融资产品的多元化。并通过各种媒介对各融资产品进行大力宣传,使广大客户了解各融资产品的主要服务群体和服务条件。

3.加强业务人员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风险意识训练,进行不定期风险知识培训,增强识别潜在风险和防范现实风险的能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实用性的人才,邀请业内专家做关于各个环节的专题讲座,派遣部分员工到国内外商业银行学习交流;打造专业、高效的团队,大量培训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组建精英队伍。

参考文献:

[1] 谭敏.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初探[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08,(3):17-19.

[2] 石汉祥.商业银行风险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0.

篇6

工程部是一个后勤保障部门,也是一个专业技术很强的部门。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工程部半年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程部半年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首先感谢公司对我工作的肯定,将我提升为工程部主管。在这一年里,在集团公司和项目领导正确指导下,以及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团结一致下,圆满完成公司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了园区所有设备的安全运行。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为完成公司质量目标做出贡献,为了总结经验,促成2014年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将201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日常工作完成情况

1.2014年度共完成约1485项零维修工作,其中有公共区域,业主维修,商户维修等。

得到业主商户的好评和认可。

2.加强现场管理,对小区装修单元施工按管理处规章制度进行监督,使之不影响小区外貌和安全管理,对商铺的中央空调和消防管道改造要求按工艺规范施工,保证中央空调系统和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

3.4月份重新修订了岗责和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工作记录和设备运行记录,把岗责落实到实处

4.每月抄写计算水电表,配合财务做好每月水电计费和管理费的收取工作

5.A、B栋走火梯改造。

原环形灯加电子镇流器成本约30元一套,改造后节能灯成本约10元一支,改造数量约160支。

6.A.B栋走廊灯改造。

原36W一体化排管灯成本约35元一支,改造后节能灯成本约10元一支,改造数量325支。

7.协助商铺用电增容线路改造。

(如;邮政银行、农商银行,二楼202、210、219华银公司)

8.银业国际负一层水泵噪音的处理。

生活水泵房在使用过程出现震动和噪音导致A栋多户业主曾多次投诉水泵噪音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后经环保局,施工单位的改造已解决此难题。

9.地下车库出入口对调工程及露天停车场安装岗亭和道闸.减速带。

10.在雷暴雨期间及时对小区明沟管道垃圾疏通工作以及做好排洪防汛工作

11.跟进小区遗留工程维修。

(修补墙壁裂缝、补漏、维修门窗等)

二、施工改造

按照公司布署,经集团公司同意,工程部较好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施工任务,为公司节约成本。

1.一楼安管部、工程部办公室装修。

2.地下车库入口处路面倒水泥。

3.观光电梯大堂门口铺设无障碍通道。

4.一楼商铺前面绿化带改为铺设环保砖。

5.02岗旁草坪改为铺设石子路。

三、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

目前小区设备保养情况总体还是比较到位的,所有的设备按照设备保养说明书进行保养,每日巡查,目前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严格按照配电系统运行保养的规范要求,参照年度工作计划,完成大夏核心配电室设备的运行、检修和清扫工作。

同时对各楼层配电管井内母线插接箱定期进行保养

2.电梯检查方法的更新。

针对电梯事故的多发,而工程部检查工作时又未发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原有的检查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在原来只对机房、电梯主机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加强了检查中乘坐舒适度、稳定性及噪声情况的检查,到轿顶运行观察、底坑的查看。督促维保单位提高维修保养水平消除故障隐患。加强电梯维护保养跟进监督工作,使银业国际10台电梯顺利通过质量技术监督局一年一次的电梯年检,并取得电梯安全使用证。

3.严格按照消防管理规定抓好楼宇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对消防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和防锈加油工作。

规范消防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为使应急灯、疏散指示灯系统的运行良好,确保火灾发生后每一个疏散指示灯、安全指示灯、楼道应急照明灯亮以引导业主(用户)有序地进行应急疏散,减少人员伤亡制定《应急灯、疏散指示灯系统保养规定》并配发相应的记录表格,对应急灯、疏散指示灯系统保养进行规范。及时发现有问题的灯具进行修复,进一步提高消防设施设备运行可靠性。

4.中央空调设备的维修保养,对天面冷却塔和冷冻水管道每月进行清洗。

每月对一~三商铺180台盘管风机普查并对其中12台存在不同问题的盘管风管进行了维修,6月份机房和天面冷却水管进行除锈和油漆,提高了设备安全运转性能,保证夏季制冷的正常供应。

5.发电机每月进行一次保养,保养时例行开机运行15分钟,确保停电时能快速进行发电。

6.生活水泵房每日巡查2次,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业主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7.弱电设备保养工作,对楼内弱电管井进行了全面清洁、整理工作,配合电信、移动、联通等公司进行设备的安装维修和保养工作

8.易出问题节点汇总。

因为设施设备绝大多数的故障都是由于个别重要部件损坏造成,如供水系统的故障大多是由于止回阀阀和电磁阀、液位计造成,烧电机多为交流接触器的触点拉毛受损造成,电梯的故障多为光膜、门机、平层器、控制柜的各种接触器造成。要求各维修部逐步建立设备故障台帐,进行易出问题节点汇总,做到心中有数,加强此部位保养工作,提高设施设备安全保障。

四、在能源管理、降低消耗方面

我们对园区内的公共电气设备、设施进行摸底排查,找出节能降耗的方法,对需要且能够改进的设备、设施作出节电改造方案或建议,逐步进行改造:

1、将车库照明、楼内通道照明、大厅照明、电梯厅照明及步梯间照明等分出白天和夜间照明;

在保证整体照明需求和造型完整有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灯具使用数量,如将连排灯照明改为隔灯照明方式等。

2、对大功率机电设备加强巡查,确保电机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效率。

加大控制设备的维护,减少大功率设备的超停次数,降低功耗。

3、做好修旧利废工作,对更换出的文件、灯具、镇流器等进行维修,通过更换零件或重新拼装等方式修理旧件,减少新件的使用。

4、全年能源消耗:电::668805度,水:3744方

五、技能培训

工程部是一个后勤保障部门,也是一个专业技术很强的部门,同时这也正是我自己的专业,对工程部员工进行了智能化系统、强电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发电设备操作、电梯应急处理等相关专业的培训,使各员工都熟练掌握了物业设备设施的应急处理及操作流程,保证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六、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专业技术水平还比较欠缺

2.工作流程中,规范操作的统一性不强,对外围单位监督检查工作做得不够细致

3.仓库材料摆放不够规范,东西摆放比较乱,没有贴明显标签

4.个别工作进度均比计划拖延滞后,维修工作的效率和维修质量有待提高

5.和各部门工作衔接还不是很完美

七、2017工作计划

1.针对去年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按照月、季、年度保养计划对设备设施进行保养

3.跟进各维保单位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对维保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

4.随时做好防汛、防火等措施,完善设备设施及各项应急预案,做好检查及检修工作,确认设备设施及人员安全

5.随时处理各项报修工作

6.完成领导下达的临时性工作

工程部半年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在这简单而不平凡的一年,花园城物业工程部依托公司及领导的支持和关心,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为了适应各种工作要求,我们不断提升员工品质,在工程维修技能、工作绩效、前介工作、专业技能、服务态度等方面有了逐步明显提升。在公司及管理处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基本上完成了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规划前景,促成2014年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将201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部门团队建设工作:

1、根据2014年工作计划,我部于今年7月份完成工程人员的招聘工作,从年初2人扩大到现今6人的工程团队,部门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为行人部,解决了部分人员招聘压力,并于9月份完成工程维修人员考评、更换工作,使工程团队综合实力,得到很大程度提高,为后期物业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2、部门在公司及管理处领导的号召下,提倡团队整体作战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广开言路,强化执行,在制定方案时,员工齐心合力、集思广益,将每一件事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后。团队成员消除一切杂音,以统一的行动,确保制定的方案得到有效落实。

3、部门严格按公司要求除从业资格证要求100%外,工程团队的职业资格水平也处于行业领先,16%人员持有中级电工证,16%人员持有高级电工证,32%人员通过外送培训取得电梯管理证和高压电工证。

二、。部门培训工作:

共计开展45次,培训参加人数157人次,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部门人员在岗专业培训,安全生产知识培训,项目基础知识培训等;

三、体系文件建设工作:

1、部门根据现场实际工作需要,在管理处主任的带领下,完成修改、编制工程部作业指导书,共计修订文件41个,表格34个,并通过部门全员培训后,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2、为了提升工程服务及前期工程介入服务质量、部门根据各岗位的具体要求,编制部门岗位职责及日常工作指引,对岗位操作的具体工作及执行标准通过培训进行了明确。

四、安全生产工作: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工程部为了保证接管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每周对接管设施设备进行1次以上的安全检查,(注:详见《公共设施巡查记录》)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及时进行修复或与地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售后责任单位进行处理,部门全年共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自行处理87项,通过沟通协调施工单位处理的39项,部门为了保证工程部员工对安全危险源的准确识别,共组织了19次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类专项培训

五、前期工程介入工作:

1、第一季度:共计参加地产工程相关会议11次。

施工现场不定时巡查47次,并与工程对接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与项目部、设计部、施工单位沟通协调设计功能23件,已达到整改目的的有19件,如电梯机房增加空调和设备房铺设地砖等。没有采纳但对后期物业管理很重要的问题有4件,仍在持续沟通中,并已工作函件形式与地产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及上报管理处负责人和地产客户服务中心,如:物业用房,增设公共卫生间及建渣堆放等。

2、第二季度:共计对N12、N4异地展示区施工现场不定时巡查48次。

参加地产项目部周例会9次,设计部图纸会审专题会3次,工程整改协调会4次。

共计提出39条设计功能等书面建议。42条工程整改口头建议。工作函件建议7条。相关部门采纳并实施的45条、经协商后期进行处理的16条、没有采纳的27条、没有采纳但对后期物业管理很重要仍在沟通的问题:如物业用房,增设公共卫生间及建渣堆放等。另本季度完成T9栋2-1和2--1N4异地样板房及景观的接管验收工作。

3、第三季度:共计对N12、N4、N5施工现场不定时巡查61次。

参加地产项目部周例会9次, 完成对N14-1地块景观图纸初审,后期使用设计建议工作。完成N12物业管理用房图纸会审及功能建议协调工作。完成N12景观施工图纸会审功能建议工作。完成物业工程集中检查方案的提交并通过地产项目部的审核。共计提出41条设计功能等书面建议。52条工程整改口头建议。工作函件建议6条。相关部门采纳并实施的29条、经协商不作处理的19条、没有采纳的11条、采纳侍后期实施的40条。

4、第四季度:共计对N12、N4、N5施工现场不定时巡查52次。

参加地产项目部周例会11次, 协助项目部完成一期的消防验收、分户验收、分户验收、排水通关水检查、配合售后服务部完成预接管验收等工作。完成物业管理处办公室的装修和布置等工作。完成物业对N12各类设备设施的接管验收资料接管工作。完成业主入伙的准备工作。完成物业管理用房家具及软装安装及物业各部门用房的装修搬迁工作,共计提出59条功能缺陷等书面建议。52条工程整改口头建议。工作函件建议9条。相关部门采纳并实施的38条、经协商不作处理的19条、没有采纳的18条、采纳侍后期实施的45条。

六、工程营销配合:

营销配合全年总计处理2448件工程类报事,报事处理完成率百分之九十五。

每周五对营销区域现有的设备设施进行1次定期保养,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每天对营销区域进行1次设施设备巡查,及时对出去故障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更换或联系责任单位进行维修更换。

七、节能、环保、降耗工作:

1、为响应公司年节能降耗指导精神,部门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向公司推荐专业工程供货商,使工程材料质量及材料售后得到有效保证,同时也使采购成本下降20%。

(详见:历年工程材料采购清单对比)

2、部门从4月份开始实施节能降耗的另一措施,对营销区域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会所、样板房照明实际分时开关,使营销区域能耗费用从平均每月的59509元左右降低到48975元左右,每月为地产节约10534元左右的能耗费用,为了更有效的响应公司节能降耗的精神,于8月份部门再次与保洁部主管沟通,将景观水池清洗换水时的费水进行用于清洗路面,最大程度上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再次对营销区域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会所、样板房照明根据季节进行调整,使其实施3个月以来,降耗效果明显,将水电能耗从平均48975元,降低到平均30598元。

(详见地产2016年与2011年花园城营销区域水电支付费用清单对比)

3、工程材料方面,部门于5月份经多次与地产设计部主管人员沟通,最后在设计部主管人员的监督下,促使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售后质保要求,配送营销区域工程维护所需光源,并促成地产设计部门在花园城精装修,施工合同中备注明确的质保期间,光源配送要求。

仅达成营销区域施工单位质保期严格配送光源一项,为公司节约材料费用8572元,并大大的降低了物业后期维护成本。(详见地产精装修施工合同及配送光源清单对比)

4、部门节能控制方面:部门从4月份开始建立报事以派工单方式,和材料更换费料回收制度和材料领用登记制度,有序的控制了材料的使用,从根本上杜绝内部对材料的浪费。

八、本年度部门存在的问题:

1、由于花园城物业工程部2016年才完成组建,虽然团队的成员都来自各个知名的物业公司,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也处于成熟状态,但是磨合成一支拥有高度协作能力和高执行力的团队还有一定难度,必须有以下几点作为前题:(1)、需要得到公司相关领导持续的支持和信任(2)创造轻松、和谐、但严肃认真的工作氛围和简单直接的沟通原则(3)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才能使工程部成为一支优秀的团队。

2、众所周知工程部作为物业专业技术团队,面临新接管的设施设备,只有在相对熟悉设备性能的情况下,才能快速的解决各类设施故障,另一方面工程部门需要和能源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才能保证能源的良好供应,这还不包括团队建设、培训、工程对客协调、整改沟通、工程前期介入、工程物料控制等,这些都是需要耗费很大精力才能做好的工作,综合现今工程团队的实际情况(工程人员大多不善于处理文字工作),部门需上交公司的各类文字工作、工程各类资料的整理工作就已经耗费了(能处理好上述问题人员)的大部分精力,面临花园城一期的入伙,二期前期工程介入开展等,工作事务的成倍增加,继续保持团队的良好发展和工作的有效推动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部门需配备主管及专职文员才能使2014年部门的各类工作得到高效的推动,才能快速的使工程团队成为一支优秀的团队。

九、2014年度工作计划:

1、根据管理处发展需要,稳固团队建设,通过持续内部、外部培训,提升部门全员综合技能和服务水平。

2、与各部门高度密切配合,做好业主装修管理工作(部门将从装修审图、装修日巡查控制)。

3、持续认真开展设施巡查保养计划,保证园区配电、电梯、消防、智能化、给排水等设备设施的稳定运行,做好管理处的核心技术保障。

4、严格执行管理处的工作计划,开展户内工程有偿服务工作,提升物业管理处经济效益。

5、通过部门工程对客服务专项培训及内部考核,提升部门工程专业服务水平,争取2013年客户工程满意度在90℅以上。

6、持续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对接管的一期设备设施,根据综合衡量适,时进行调整,力争最大程度控制能耗。

7、持续与工程业务对接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处理好对管理处运营造成影响的一期工程遗留问题。

8、总结2016年前期工程介入经验,做好N4\N5\N14-1的施工现场巡查、施工建议、记录、会议沟通等前期工程介入工作。

工程部半年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__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站在岁末年初,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感触很多,在此向公司领导及同事,汇报__年的工作总结和2016年的工作计划。

一、__年工作回顾

(一)主要工作内容:

1、协调公司各职能部门在施工管理中的工作联系,如:设计、招标、商务、方案、材料、物业、行政等各部门间的相关工作;

2、组织协调所有参建单位的施工任务及施工管理流程,如:所在参建单位进场管理流程交底、工作内容交底、技术交底等;

3、协调各专业间的施工管理关系,如:组织协调专业施工流程交底、现场工作面移交、技术交底等;

4、协助解决行业要求及干扰工程施工的调解工作,如:联系政府行业主管单位、处理村民干扰工程施工、处理施工工人闹事等;

5、落实工程部及监理单位所有专业工程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关系,如:明确各部门的工作内容、明确各专业工程师的工作职责、组织专业工程师任务、流程交底、建立各专业工程师间的工作联系、协调各专业间的施工关系等;

6、负责安排落实市政、房建所有机电工程,如:给排水、电气、暖通、燃气等所有参建单位的机电安装;

7、负责安排落实别墅区的所有土建及水电工程,如:砌体、防水、水电、门窗等工程;

8、负责安排落实样板房及公建房的精装修工程,如:前期高层样板房、别墅样板房、售楼部、企业会所、高尔夫会所等装修工作;

9、协助落实市政道路及水系、绿化、围墙等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如:用水用电、场地及相关水电施工等;

10、协助落实在使用建筑的日常维护与整改工作;

11、负责临水、临电的使用及收费管理工作;

12、参与制定进度计划、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技术方案审核、招标配合、合同评审、工程款审核等工作;

(二)对以上工作内容的总结

过去的一年,在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协调、配合等管理方面,极积响应公司领导指示,认真落实好每项工作,努力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但同时也改变了常规的管理模式,应急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应对施工的措施在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体会

(一)边设计边施工对工程的影响

天隆三千海项目,定位高,启动快,目的是建国内及国外最好的楼盘,抢先市场,在此情况下三千海项目过于急促地进入了施工阶段,实际建筑行业的策划阶段、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验阶段的每一项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工程设计是指导工程实施的最重要的工程文件,而三千海项目就是在设计审核不够慎密的情况下急促开工,边设计边施工现象也由此产生,如从前期打桩就开始出现变更,到后来的幕墙、水电、水系、园林、装修等设计图纸版本较多,一再深化的项目很多,甚至许多是依据想象现场交底进行施工,工程图纸的重要指导性失去了很大作用,零星发生的项目很多,造成了设计与施工经常性脱节,许多施工任务是在忙乱中交底落实,同时造成的差错也就多了,对整个项目的向前推进影响较大,也给施工管理造成了很大难度。

(二)预算形式存在不足对施工管理的影响(定额人工)

(三)计划目标

(四)材料

三、建设性意见

(1)管理架构体系的建立

(2)管理人员配置、任务、职责

(3)企业管理办法(手册)

(4)对监理单位的管理

(5)对施工单位的管理

篇7

一、帮企业加大服务企业力度

(一)加大银企联合,缓解融资瓶颈。*区政府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沟通,积极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双向沟通的平台(如:组织银企恳谈会、项目推介会),提高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之间信息沟通效率和覆盖面;协助银行进一步简化信贷程序和降低贷款成本,鼓励银行对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大资金倾斜力度,鼓励各金融机构推出服务企业保增长优惠政策,支持银行创新信贷和理财品种,帮企业量身定做信贷方案。

(二)加快担保审贷,加大扶持力度。区担保中心要进一步加快贷款担保审贷办理速度,建立优质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绿色通道;要加强与贷款银行合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本区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服务中心推荐的贷款担保企业,其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执行,按时还贷后实施全额补贴区级担保费。

(三)总结试点经验,拓宽资金渠道。总结组建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民欣小额贷款公司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第二家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在利用小额贷款公司拓宽资金渠道的同时,将政府监管融入服务中,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小额公司业务推介,为中小企业和小额贷款公司牵线搭桥;另一方面扩大小企业服务面,增加受益小企业数,要达到金融监管的小额化要求,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风险,确保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良好,以利于今后增资扩股使更多小企业受益。

(四)加强政策指导,鼓励企业上市。对拟上市的企业加强培训和政策宣传,积极鼓励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在中小企业板块和创业板块中解决资金问题。加快建立统一的“三库一平台”(企业资源库、专业机构库、专家库和网上资讯平台),及时沟通掌握企业改制上市动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在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五)组织企业申报,争取更多资金支持。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决定,对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国家、市科技重大专项,对接上海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密切跟踪上级科技扶持资金、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引导资金、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等工作进展,及时组织企业申报,争取得到更多的专项资金支持。

(六)完善扶持政策,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围绕“效益经济”和“税收经济”,加强区域扶持政策研究,及时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注重发展资金和服务双重激励效应,优化投资发展环境,赢取比较竞争优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七)建立补贴资金,缓解企业经营压力。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的状况,实施政策聚焦,落实困难企业岗位补贴或社会保险费补贴,帮助解决企业用工压力;针对金融危机影响,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开展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并给予相应补贴,稳定职工队伍,维护社会稳定。

(八)规范审批收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严格按照市政府规定的标准规范收费行为,明确各部门职责,严格控制和限期清理收费项目,同时加强对各中介机构等的收费监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优服务营造优越发展环境

(九)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围绕“廉洁高效、便商利民”服务宗旨,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创新工作方式,扩大工商登记服务网络延伸到工商所,加大实施联合会审的实施和联合预验收工作力度。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从而确保项目落户我区。

(十)完善“三全一线通”企业服务热线。建立健全由区分管领导担任第一召集人的*区“三全一线通”企业服务热线联席会议制度,对*区投资服务中重大、重要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协调会。加强热线电话按分类处理,提高值班人员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置水平。建立“热线电话”反馈制度和重要事项走访制度,倾听企业有关热线电话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十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在出台帮助企业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同时,进一步落实责任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既做好对企业的政策操作培训,又采取各种方式,主动送政策上门。通过政策宣传辅导,加强政策落实,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十二)开展个性化税务服务。缩短急需办理税务登记证的办理时间;对确有实际困难并符合征管法所列缓缴申请条件的纳税人,在第一时间内审核、受理纳税人的缓缴申请;对因防伪税控最高开票限额的限制,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依申请,通过核实,可提高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至十万元。

(十三)柔性调处劳动争议。加大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对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以调为主,先调后裁,多调少裁。实施劳动争议仲裁建议书制度,在调解、仲裁过程中,发现企业用工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企业作出提示,尽量减少对当事企业的负面影响。

(十四)规范劳动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行为,强化执法服务意识,统筹发展经济、服务企业与维护劳动者权益之间的关系,注重整改,慎用处罚,引导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管理。

(十五)营造良好法制环境。正确处理好“打击与保护、查案与预防、关注与服务”三个关系,坚持区别对待、慎重处理,做到当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依法严厉打击严重侵犯人身安全、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秩序等犯罪行为;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诉讼指导与风险释明,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案件予以缓交诉讼费用;对通过后续经营能恢复清债能力的被执行企业,通过执行和解、债权转股权等执行方法,维持其一定的经营资产,帮助其逐渐恢复清偿能力;与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司法局、区总工会共同建立劳动纠纷联合化解机制,快速解决劳动争议。

三、促发展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六)加强100户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加强对全区100户亿元企业的运行监测,建立百户企业运行安全监测机制。进一步完善区四套领导班子挂钩联系、各委办局领导重点走访、镇(工业区)领导普遍走访企业的制度,定期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搭建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和联系的桥梁。

(十七)积极培育规模企业成长。完善对企业的服务机制,加大对中央、市各项政策落实的落实力度,创造性地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规模以上企业;对列入市经信委的96家成长型企业开展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特别是对5家列入重点的成长型企业加强政策聚焦。

(十八)强化项目管理和跟踪服务。强化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联络员制度,密切跟踪120个重点项目,对项目进展中遇到的困难做到早了解,早解决,加快项目的进展,确保项目的早日产出。特别是59个市级产业重点项目,做好贴身服务,确保尽快落地。

(十九)鼓励企业提高科技含量。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中心的创建、科技小巨人的申报、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扩大内涵的再生产,加强对区重点技改、科技创新项目的补贴支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积极帮助企业积极创建品牌,提高对品牌创建的奖励力度,切实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十)支持企业并购重组。灵活运用内、外资登记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鼓励和引导辖区企业运用股权收购、资产重组、股份回购、吸收合并等多种并购重组手段,盘活存量资产,推进战略改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支持和加大服务*总部经济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向集团型企业发展。

(二十一)积极推进企业节能减排。积极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培训,主动为企业提供能源利用诊断帮助,对能耗较高企业进行有效指导,实现业务剥离,产业梯度转移;认真落实市区节能降耗相关政策,协助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享受优惠税收政策,帮助企业走出能耗困局。

四、保民生促进就业岗位基本稳定

(二十二)建立健全促进就业责任体系。落实各镇、街道、*工业区引导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的责任,健全区、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探索建立劳动力和就业岗位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劳动保障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的联手合作,推动新增企业岗位资源与促进就业工作的对接,促进本区劳动力充分就业。

(二十三)搭建“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实行公共职介服务,建立用工需求信息平台,通过劳动保障12333网全天候、全方位服务。继续举办春、秋两季用工招聘洽谈会;对一次招聘30名以上职工的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加大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现象,维护人力资源市场良好环境。

(二十四)加强企业用工指导。开展劳动合同鉴证、规章制度设计等专项服务,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控制用工风险,尽量减少和避免企业因不了解法律而增加违法用工成本。指导企业实行更加灵活的工时制度,解决生产任务不均衡的实际问题。简化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引导企业与职工开展集体协商,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组织培训等办法,动员企业尽量少裁员、缓裁员或不裁员。对不得不实行经济性裁员的企业,引导其依法、合理裁员,并切实做好停产、关闭中小企业职工安置工作。

(二十五)建立健全职工下岗失业预警机制。建立企业停产、半停产报告制度,完善企业欠薪保障金垫付机制,落实企业裁员报告制度,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不裁员、缓裁员、少裁员,防止出现大规模集中裁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十六)加大在岗职工培训力度。对30人以上同一工种培训需求的企业,实行单独办班,并根据企业作息时间安排培训班次,实行优先培训、优先鉴定、优先发证。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开展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并给予相应补贴,稳定职工队伍。

篇8

一、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部署,为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局班子会议认真研究有关推进工作,落实一名副局长具体负责脱贫攻坚工作。局里每月调度一次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每周一早会安排脱贫攻坚工作。今年,我局把此项工作列为今年全局工作重中之重来抓。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畜牧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成立了6个领导小组等。

(二)健全基层脱贫服务队伍,为产业脱贫服务。

今年,我局完善村级、乡级畜牧产业发展扶贫服务队。

全市156个村,共18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都是畜牧产业发展扶贫服务队员。

全市10个乡镇(永吉街道)畜牧兽医站90人,也都为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提供防疫、技术指导服务。

在行业服务中,对贫困户发展养殖业的,减免各项服务费,免费免疫、加大消毒频次、按照成本价格核收饲料费、批发价格核收兽药设备器材、人工改良免费或收成本费,截至目前,共免费免疫1万只家禽、家畜500头只,共计3000元;加大消毒频次,18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共为300户贫困养殖户共增加消毒2次,共计6000元;按照成本价格核收饲料费、批发价格核收兽药设备器材,共计11000元;共计人工改良黄牛120头,免费或收成本费,共计24000元。上述总计44000元。

(三)龙头企业扶贫,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近几年,我市以龙威、金牛全产业链龙头企业为依托,继续开展积极扶持贫困户、贫困村发展产业,扩建猪舍、牛舍等,并积极采取公司+贫困户、贫困村,互联网+贫困户、贫困村等助力方式,着重引导大户与贫困户的合作发展,创新合作模式,积极稳妥的开展合作,尽快实现贫困户、贫困村脱贫。

市畜牧局通过与市内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或贫困村发展养殖产业,贫困户入股,年终进行分红,使贫困户得到收益。龙威牧业包保五道沟村和新立村投资7万元发展养猪产业,金牛牧业发展黄牛养殖产业对贫困户技术扶持和分红9.6万元。

上述资金总计21万元。

(四)落实责任,指导到位。

我局在制定方案的同时,明确了各小组责任,分别是畜牧产业扶贫领导小组、产业发展扶贫专家指导组、“智囊团人员”小组、产业发展指导组、“智囊团人员”资金监管保障组、乡级畜牧产业发展扶贫服务指导组及村级畜牧产业发展扶贫服务队。同时,选拨了15名优秀骨干党员承担包保任务,将包保任务分解到人头,实行了“一村一个工作组、一户一名包保干部、一户一个帮扶措施”,并要求每名包保同志每月入户两次以上,使每名包保人员身上都有担子,心里都有压力,力促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五)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技术扶持。

对全市供给侧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脱贫与养殖业精准结合等,做好技术指导。一是我局牵头,组织编写肉驴养殖小册子,无偿提供给肉驴养殖户小册子500本。二是面对面进行技术培训,重点是养殖业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疫苗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等,并定期对养殖业的饲养和管理情况进行回访。三是指导贫困户、养殖户种植饲料玉米。四是利用林地种草发展养殖业。

(六)发展特色肉驴产业。

近年来,我局不断探索全产业链与脱贫工作结合,特别是2018年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全局把畜牧产业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助力养殖业产业健康发展。

2018年,市委、市政府确定毛驴产业为重点扶持、脱贫攻坚项目。

根据市领导意见,畜牧局党组科学谋划,做好项目协调沟通,依据上级有关政策,推进亿元“吉牧贷”基金,发挥助推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作用,尤其在金融方面助推毛驴产业的发展。肉驴产业项目既是整市推进的扶贫项目,又是经过调研符合市情的富民项目。

同时,要落实好母驴繁育、新增驴驹等方面的资金补贴政策,鼓励还在持观望态度的农户尽快参与毛驴养殖。另一方面,帮助养驴户寻找销路,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成熟经验的本地经纪能人,带动农民壮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收益;同时要继续与东阿阿胶集团和知名毛驴深加工企业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养殖—销售合作关系,排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七)化解发展养殖业资金难题。

为了尽快发展肉驴产业等养殖业,一是我市利用“吉农牧贷”,助力养殖业发展。市“吉农牧贷”贷*业务遵循“政府增信、部门推荐、借款主体自愿、银行商业运作、银政风险共担”原则,成立了市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各乡镇政府、畜牧局、财政局、农行负责人任成员的组织机构,建立了以农行为实施主体,相关部门配合的贷*运行机制。2017年5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务会议通过,同意开展“吉农牧贷”贷*业务,并在农行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专户,存入县级资金1000万元。10月份,市畜牧局和财政局作为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单位正式与中国农业银行市支行(以下简称农行)签订了《吉农牧贷风险补偿基金合作协议》,三方按协议规定开展“吉农牧贷”业务。目前,全市已发放“吉农牧贷”贷*925万元,贷*户58户。二是养殖户贷*需求潜力和贷*能力。据初步统计,我市有200户贷*养殖毛驴,贷*需求2000万元,2个畜牧优质骨干企业贷*需求1000万元,肉牛养殖户500户,贷*需求4000万,共计贷*需求7000万元。

(八)做好养殖业扶贫技术引导。

我局还组织专家,编写了肉驴养殖手册、宣传单,结合会议、培训发放下去。其中,肉驴养殖手册发放700册,宣传单发放2000份。

同时,加强养殖业扶贫技术培训。在养殖业养殖培训中,前段时间,共培训1600人次。5月5日,在市影剧院,对全市156个村支部书记、包保部门等400人,针对畜牧业怎样进行精准扶贫,开展了“养殖业怎样与扶贫结合”的4个方面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需要认真筛选。

养殖业项目多,市场变化大,贫困户选择项目时,要综合考虑,同时要考虑销售问题。

(二)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必要的技术需掌握。

贫困户要掌握一定的养殖业技术,才好从事养殖业项目,以免受到损失。

(三)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存在较大风险。

发展养殖业,是一项系统项目,包括饲养管理、防疫驱虫、繁育改良、综合管理等。

篇9

一、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实践

为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防范信贷风险,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共同《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机制的加速实施。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逐步推进绿色信贷创新。农业银行2008年推出国内首张环保主题贷记卡――金穗环保卡,体现了对开发、投资绿色产品与服务的重视和支持。兴业银行2009年率先推出“碳金融”服务,符合“碳金融”标准的节能减排项目主要包括: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天然气发电、化工废气、废热与蒸汽发电、煤层气和通风瓦斯类等项目,若企业拥有此类在建、拟建节能减排项目,即可申请专项贷款,此类贷款不需要企业的固定资产抵押,而是按照该企业节能项目的减排量估价进行授信,在通过银行审核和评估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的认可并完成所有相关手续后,银行将到国际市场上寻找买家,并根据该项目建成后的预计减排量进行估价,最终确定放贷的金额。此外,全球有68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是中国国内目前首家也是唯一的“赤道银行”。建行推出了绿色金融“一条龙”,包括绿色融资、绿色管家、绿色效能、绿色生活和绿色公益五个子方案,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满足环保行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深化与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与环保公益组织的业务合作,拓展环保领域的新商机。目前在工商银行全部客户和贷款中环保合格的均超过了99.9%,其余的不到0.1%的客户和贷款也正在环保达标评审的过程中,“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已连年实现下降,在压缩“两高一剩”贷款的同时,工行绿色环保贷款的规模则在迅速增长,已直接支持的高原湖泊治理、海域综合整治等绿色项目2200多个,投入的信贷资金达4200多亿。此外,工行还是绿色服务平台的提供者,工行有2.5亿个人客户,每天在工行办理数亿的业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工行积极推动电子银行,减少纸张等资源的消耗。

(二)青睐和支持“环境友好型”行业、项目。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均将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作为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鼓励开展节能减排贷款业务。一是集中扶持新能源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二是积极支持可再生和循环资源利用项目。三是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贷款业务。

(三)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银行目前均采取“环保一票否决制”的信贷审批制度,把环保达标作为客户授信准入和审批的重要依据,要求贷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政策的要求,对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企业和项目不给予授信支持。一些银行还实行名单制管理,主动退出不符合国家绿色信贷要求的贷款,如建行对钢铁、水泥、铝、焦炭、铁合金、电石等行业均采取名单制管理,严禁对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投放。

(四)实行分类标识管理。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将与节能减排、“两高”、落后产能相关的信贷业务按照绿色客户、黄色客户、红色客户或重点支持类、允许类、禁止类或支持类、维持类、退出类等类似标识予以分类,信贷资源主要投向支持类(绿色客户)、不得投向或逐步减持退出禁止类、退出类(红色客户)。一旦信贷客户出现环评不达标或环保违规,立即予以风险预警、下调五级分类结果、制定压缩计划。此外,实行行业风险限额管理。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确定行业贷款限额,并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对行业客户结构调整和限额内资源优化配置,对于新增贷款接近风险限额的行业,其新增贷款将予以严格审核和管理。

(五)实行信贷全流程控制。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理念进一步得到细化,将环保政策要求纳入信贷业务全流程。如把主力装备和工艺水平、新上产能合规性手续、环评审批、能耗和排放达标等情况作为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环节的考察审核重点以及授信分析报告和授信审查意见的必要内容,把环评部门验收意见、能耗和排放标准执行、资源节约落实情况作为贷后监控的重点,在授信信息管理系统中,如不按照要求及时输入环保信息标识或更新环保信息,将无法完成“授信申请”、“行动计划(更改)”、“授后监控”等流程。

二、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现实困境

从总体情况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充分发挥信贷杠杆和金融导向功能,在支持地方淘汰落后产能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由于受地方产业发展现状、银行业信贷创新、信贷人员素质、银政沟通协作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因素的制约,银行业支持地方淘汰落后产能还面临着较为突出的矛盾问题。

(一)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与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矛盾。煤炭、钢铁、水泥、铝、焦炭、铁合金、电石等落后产能在内的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好发展,有的甚至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地方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比较大。在当前地方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对不同层次的工业产品的需求比较旺盛,这些落后产能仍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有些企业生产运行状况良好、经营效益相当可观,从微观个体上讲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容易被误认为是淘汰落后产能所“错杀”的对象,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和银行业机构淘汰这部分落后产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高污染、高风险企业仍是地方政府税收和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大幅度削减“高碳”信贷规模势必遭遇相关利益者的抵制。同时,促进了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煤、电等能耗的刚性需求,天量基础建设耗费了大量物质资源,导致原材料日益紧缺,引发资产泡沫、阻滞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地方政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与银行沟通不足,诸多政府主导项目无法满足银行授信准入要求,产业结构与信贷结构调整难以同步。三是环境污染信息尚未完整进入征信系统,企业环境违法信息针对性弱、时效性差,难以适应银行审贷需要。四是地方政府多采用费用返还、所得税抵扣、增值税免征等方式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给予支持,但对银行信贷风险缺乏有效激励补偿政策。且个别地方政府未能妥善处理银企债务纠纷,损害银行权益,造成业务授权上收,获贷难度加大。

(二)银行信贷理念偏差与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矛盾。一是低碳理念认识不足。过度依赖环保部门界定“绿色度”,缺乏主动识别、跟踪、监督、服务意识,导致其标准化的绿色信贷产品与企业实际金融需求无法有效对接。二是激励约束亟待完善。主要表现在,银行监管部门尚未将节能减排授信作为银行评级的重要内容,与高管评价、机构准入、业务发展挂钩不足,缺少查罚并重措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尚未建立健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项目的风险定价、差别化考核及尽职免责机制,基层信贷人员营销积极性不高。三是业务拓展困难重重。相比发达地区银行多样化低碳金融产品而言,欠发达地区银行业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以信贷资金配置影响企业生产或项目建设,其它领域尚处于空白,业务空间狭窄,导致银行在实施信贷结构调整时面临“进退两难”境地。四是节能减排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银行业积极响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逐步压缩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在这一过程中,部分耗能较高、污染严重、技术基础薄弱的企业面临关、停、并、转的生存风险,导致银行在此类企业的存量贷款形成相应风险,影响银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银行信贷产品创新与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矛盾。近年来,各银行业机构为拓展金融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信贷管理政策、信贷操作流程和信贷业务产品的创新力度,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和服务需求。但与此同时,银行业机构类似创新对淘汰落后产能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各银行业机构的信贷准入门槛还不尽一致,对各自信贷政策的执行力度也存在偏差,一些企业原本属国家或地方淘汰落后产能政策范畴,但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政策上的差异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而得以继续生存;另一方面,部分银行业机构在上收权限严控公司类贷款的同时,却下放权利为个人零售类贷款大开方便之门,使得那些落后产能企业能以个人名义顺利进入银行视野,通过个贷形式逃避银行业机构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授信监管。

(四)信贷人员素质不高与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矛盾。部分银行员工从业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需要,表现在部分信贷人员难从宏观的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够强,对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以及行业政策及信息学习掌握不够,相关知识更新不及时,特别是涉及地方产业规划、企业项目评估、生产技术和工艺标准、环保指标要求等专业性知识比较缺乏,难以在客户营销、信贷准入、授信管理、贷款监控等方面有效履行自身的职责,从而制约了银行业机构在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中取得更大的作为。

(五)银政协作机制不畅与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矛盾。目前,银行业机构与政府发改委、工信委、环保、财政等有关部门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和互动协作机制,银行难以及时获得和准确掌握地方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情况和信息,在对客户准入把关时缺乏必要的落后产能参考标准和具体的企业名单目录,在对落后产能企业执行贷款清收时也缺乏职能部门的有力帮助,致使银行业机构一方面在掌握企业相关信息资料不全的情况下,将贷款流入了落后产能企业;另一方面因缺乏政府部门协作支持面临落后产能存量贷款清收困难,由此可能产生新的信贷风险。

(六)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与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矛盾。在银行业机构外部,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环保等有关部门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给予了一定的资金回补,而对银行业机构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却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不利于调动银行业机构的积极性。在银行业机构内部,一些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业机构没有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技术系统,上级行和下级行信息传导不畅、授信管理不系统、风险识别和监测滞后,同时一些银行业机构对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的检查考核乏力,责任落实不尽到位,使银行业机构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缺乏持续的动力和保障。

三、银行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路径选择

针对银行业机构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中面临的矛盾问题,地方政府、银行及监管部门应加强协作,进一步强化政策传导,改进和优化银行信贷管理,加强低碳绿色信贷投放力度,严格管控对淘汰落后产能的信贷支持,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扎实成效。

(一)加强政策信息传导,提高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执行力。一是银行业机构要建立上下畅通的信息传导机制,及时学习传达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增强从业人员做好支持淘汰落后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并辅之以完善的授信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适时明确信贷准入、合规审查、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等各环节操作要求,做好风险的预警监测工作。此外,银行应增强社会责任感,抓住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调整信贷结构,确立信贷支持重点,在科学准确评估低碳产业项目投资回报率、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对低碳经济相关企业进行扶持,使更多的资金能够流入到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旅游产业、绿色农业、新能源等新兴战略行业中去,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人民银行要加强政策“窗口指导”,发挥好征信系统的监督作用,为银行业机构制定前瞻有效的信贷政策创造条件。三是银行监管部门应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绿色信贷创新,完善绿色信贷操作流程和风险管理机制,进行独立的成本和利润核算,建立合理的激励免责与处罚追究相结合的内部管理机制。同时,将绿色信贷的开展情况与银行差别化监管有机结合,在绿色信贷业务的风险权重上给予一定的缓释安排,从资本管理等角度进行有效激励。

(二)改进银行信贷管理,严把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准入关口。一是银行努力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目前,绿色信贷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认识不深、基础不稳和管理不专业等多重制约,同时,由于环保部门信息共享性、针对性、时效性不强,部分行业节能环保新型技术的门槛高、投入大等原因,给银行风险判断带来较大难度,也增加了银行的授信风险。银行应密切跟踪和全面把握国家、地方后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对贷款风险进行动态重检,实行差别化授信政策;健全与环保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主动了解环保部门提供的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以及检查通报等重要信息;进一步完善授信审批机制、考核评级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在市场准入、客户选择、风险管理、合规检查等方面研究设计更加合理有效、更具操作性的标准和流程;加快培养绿色信贷专门团队、专业人才,实现专业化运作,有效防范和降解贷款风险。二是监管部门及银行业协会要严格规范银行同业信贷竞争行为。督促银行业机构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制定完善自身的信贷政策,并通过强化政策约束,使银行同业统一落后产能行业客户的准入标准,切实做到对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的淘汰类项目,坚决禁止新增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收回和保护已发放贷款,加快信贷退出步伐。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特别是强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知识的培训,提高对政策要求的敏感性和把握力,为把好银行信贷闸门、防范落后产能行业贷款风险奠定基础。

(三)建立银政协作机制,为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提供有力保障。银行业机构应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发改委、工信部、环保、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定期联席会议、信息交流平台等形式,及时掌握地方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安排、企业名单等信息以及落后工艺设备和技术、淘汰时限等措施要求,为下一步制定明确的信贷政策措施提供参考,要努力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对退出落后产能行业、保全银行债权等方面的支持,维护好银行在推动淘汰落后产能中的利益,实现银政之间在淘汰落后产能上的信息互通、措施同步、利益共享。同时,银行切实加强产品服务创新。目前,一些如“碳金融”、环保贷记卡等绿色信贷创新尚停留在“有产品、无业务”的尴尬局面,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企业实际需求,对于符合授信条件的企业可根据融资主体、融资额度、融资期限、担保方式等要素的不同,提供更加多样的产品组合服务,创立企业绿色信贷便捷通道,满足社会在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节能减排过程中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促进银行业推行低碳绿色信贷的可持续。现行的绿色信贷政策只是一个综合性、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操作性不强。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对环保企业、项目予以高度重视,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缓解项目起步阶段的资金压力、发展压力,促进企业积极、全力投入低碳经济领域。一是地方政府要本着调动和保护银行积极性的目的,建立银行业支持淘汰落后产能激励机制,根据银行策应力度的大小和取得的效果,以税收减免、风险补偿、贡献回报等形式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地方政府要加大节能减排项目公共投入,发起节能减排担保基金,补充外部债务还款来源,降低项目运营风险。对银行节能减排贷款业务实行税收优惠,对贷款损失给予一定补偿。三是进一步完善环保与银行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目前环保总局已经与银监会签订“信息交流与共享协议”,首次建立国家环保部门与宏观经济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地方环保和金融部门也应尽快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平台等方式,规范信息通报格式,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环保培训。四是银监会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更加明确、细化的实施指引,包括绿色信贷的行业指导目录、企业的环境风险评级标准、污染行业的信贷指南等,以加强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局性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卢霞.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创新探索[N].上海证券报, 2010-11-04.

[2]张璐阳.低碳信贷――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创新性研究[J].金融纵横,2010,(4).

篇10

步入光大永明银保会议室,一面巨大的荣誉展柜首先映入记者眼帘,“金融服务先进集体”、“先进管理部门”、“学习型标兵班组”、“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等荣誉奖牌在射灯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让记者感受到,这是员工们忙碌的见证、信心的来源和淡定的资本。自银保业务开展以来,光大永明银保人在建设特色银保、弘扬文化银保、打造“百年老店”的征程中,踏出了坚实的足迹。

“成绩和荣誉的取得,益于多年来致力于打造敢于承诺、创造价值、文化银保、专业银保的银保文化,这是我们的切身感受。”光大永明人寿银行保险部副总经理朱龙峰在接受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我们坚持贯彻‘更有内涵式发展’,以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银保’为目标,全力提升价值效益发展、创新能力发展、凝聚力发展和社会责任发展,推动银保业务管理在科学发展上上水平、上台阶。这就是光大永明银保业务取得耀眼实绩、快速发展的诀窍。”

启航・愿景

2010年对于年轻的光大永明人寿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7月,保监会正式批准增资及股权结构变更申请,公司成为光大集团“大金控”战略格局的一颗重要棋子。增资改制以来,光大永明人寿设定了清晰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确立银保业务为现阶段发展的核心,要把规模快速做大做强,强调贡献价值的核心价值观。

朱龙峰告诉记者,公司发展战略的重新明确,在为银保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较快发展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赋予了艰巨重大的发展使命。为适应公司改革发展的新要求,银保业务管理层对银保文化进行了新的总结、提炼和升华,并在2010年初召开的银保业务规划会议上正式提出全面增强银保文化建设的概念。“以贡献价值为核心,打造文化银保和专业银保,帮助客户实现自由、健康和安全”是光大永明银保人为自己设定的发展愿景,朴实无华的口号为公司银保业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它兼顾了客户、公司、股东和社会多方利益,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永远为客户的健康和安全着想,为客户贡献价值”的核心价值理念逐步为所有光大永明银保人所熟知和践行,并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体现在日常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方方面面。在产品方面,光大永明人寿紧密联系市场需求和业务节奏,不断研发差异化、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保险产品,已形成较为丰富和先进的产品线。例如,以“金如意”和“金保顺”为主打的分红产品在市场中独树一帜,两款产品以理财为主要目的,具备较高收益率,同时具有分红功能,简单易懂,适合客户打理财富资产;以“金保富”和“金保鑫”为主打的万能产品在行业中备受瞩目,使客户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理财产品抵御通胀并持续享受加息的利益,受到消费者青睐。

保险产品作为一种无形服务产品,在发生风险事故时可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并体现出保险的价值。正因如此,要确保保险业务的长足发展,需要始终坚持诚信经营,用心去为客户做好服务工作,特别是对于大众关注的理赔困难的担忧。在理赔服务方面,光大永明人寿一直以来是主动理赔的倡导者,精心打造的创新服务团队“阳光花仙子理赔团队”,为客户提供住院亲情探访、主动协助理赔、绿色理赔通道等标准化快速服务。2010年,公司共受理各类理赔案件3738件,支付理赔金额1471.1万元,为3573位客户及家庭提供了及时的财务保障。

大道至诚・文化

文化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好的宣传以凝聚人心。2010年中,光大永明人寿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组织多场银保文化路演活动,足迹遍布全国7个城市,宣讲银保文化,宣导荣誉体系建设,诠释未来银保行业及公司银保业务的发展方向。朱龙峰告诉记者:“一个企业的发展,无疑都将经过由小到中、由中到大的发展过程,发展初期用感情经营,中等规模需要用制度来规范,而发展成大型企业则需要独有的核心文化来支撑,优秀的企业离不开文化支撑,银保文化将成为持续提升光大永明银保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无论“紧密合作,扬长避短,实现银保价值最大化”的银保组织文化,还是“提高思考力,为销售团队创造机会”的银保管理文化,以及“敢于承诺,创造价值”的银保销售文化,都体现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体现着对客户负责、对销售团队负责、对股东负责、对合作方负责和对社会负责,这种责任意识与贯彻“更有内涵式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光大永明银保始终将员工作为最重要的资产,用文化的力量来培养人、团结人、凝聚人。将“为销售团队创造机会”作为管理文化之一,充分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创建员工发展通道,加强培训和服务水平,提高销售人员专业素养,以适应市场规范及销售模式转变,从而最大最好地发挥个人价值,与公司共同成长,体现对员工的责任和关怀。

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光大永明人寿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不断提升大众福祉而努力,多次发起并参与到“关注农民工・共建和谐社会”公益笔会、长期公益项目“路走公益计划”、“绿色中国”植树活动等众多公益活动中,树立了责任型、贡献型的社会形象。

彼岸花开・高峰

2011年初,光大永明人寿首届银保高峰会议在海滨城市三亚成功召开,这是光大永明银保实现跨越式发展后迎来的最隆重的盛会。来自光大永明人寿分支机构的获奖精英、银保业务条线各级领导和绩优观摩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欢度属于光大永明银保人自己的节日。高峰会上揭晓了光大永明银保文化吉祥物征名活动结果,代表光大永明银保人“阳光”、“健康”和“勤奋”精神的吉祥物“光明之子”取自中国古代吉祥之物独角兽的形象,拥有着一个响亮而可爱的名字――“灿灿”。灿,寓意光明,代表“光大”、“永明”两个品牌的结合,也代表光大永明人寿全新银保团队将星璀璨,流光溢彩。

记者了解到,高峰会和“光明之子”俱乐部是光大永明银保专属的最高荣誉平台,代表光大永明银保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内涵之一,是精英伙伴们尊享荣誉、共襄盛举的舞台,自2010年初成立起,已成为光大永明银保人追随的新目标。

一个愿景、三大文化、荣誉体系、高峰会议和“光明之子”搭建了光大永明银保的文化平台,让人期待的是一批批、一代代的舞者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一个组织的健康发展要通过长期努力,“文化银保”是光大永明银保事业和银保人永远的追求。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独特鲜明的企业文化,广泛的市场影响力以及贴心舒适的服务将为光大永明人寿的成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