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1 01:3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语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语培训总结

篇1

【关键词】视频案例;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5―0054―04

一 问题的提出

对外汉语教学正在从既往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向现在中国人“走出去”教汉语转变,这种转变从实质上促使对外汉语教学走向汉语国际推广。基于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宏大背景,政府、民间都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投向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其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日益扩大。于是,对外汉语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重要性就因汉语教师推广语言和传播文化的国家使命感而显得尤为突出。然而,我国现有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知识――诸如语言基本知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传授上,而这些知识对教师在未来教学一线所起的作用一般要假以时日才能见效,对新教师而言最紧迫的需求是如何上好实际的一堂课,如何将富于汉语学习热情和兴趣的学习者留住,如何将汉语教学法、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因此,新教师要提高教学技能,仅仅靠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够有机会观摩到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必将有助于新教师迅速成长。不仅如此,对外汉语教师自身也是学习者,培训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学习,不仅乏味,而且很难持续地学习,反过来也会严重影响到教师培训的质量。显然,适时地给予教师观摩、操练技能的机会很有必要。

2008年7月,为了配合年底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启动了“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面向海内外一线汉语教师征集汉语课堂教学视频短片。截至2008年10月底,共征集到118个视频短片,涵盖16个国家、10个语种、多种课型,以及多种教学模式。经过专家评审,17个视频短片作为示范课在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示范课观摩交流分会中展示。获奖教师在台上用PPT简介其教学设计、展示其精彩片断、与台下各国与会教师和专家互动,参加者众多,场面热烈,吸引力强,成为此次研讨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获奖教师十分感激国家汉办提供了这样的交流平台,非常珍惜这样的交流机会,同时也衷心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这种机缘,交流教学理念、展示教学技能。这种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现象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能否用课堂教学视频短片的方式帮助教师成长、特别是新教师的成长。在教育技术领域,相关研究正在探讨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进行教师教育。本文试图将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引入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中,围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内涵、制作过程、使用方式等问题,就该种培训模式的构建、内涵及其优势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究。

二 课堂教学视频案例

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是在课堂实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基于一定的教学设计理论,借助先进的摄制、编辑技术,将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教师的反思、专家的评价等进行整合而制作出来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1]它整合了课堂教学视频片断及各种相关的教学素材,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把教学信息用非线性的方式链接起来,从而为案例教学提供多元化环境。

纵观国内外各种教师教学技能培养方式,主要有现场观摩、文本案例、微格教学、视频案例等。现场观摩,可以真实体验课堂的气氛,但由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不能“回播”,不便于反复观看,局限性很大。文本案例,“文字版”的课堂实录,用文字记录课堂,将复杂的课堂过程简化,但容易丢失关键信息,而且无法感受真实的课堂气氛。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首创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是一种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特别是课堂教学技能进行训练的方法。一般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技能或技能的某一细节来训练,因而是微观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教学过程,再据此进行系统的评价、反馈,以促进教学技能的改进与提高。微格教学也用摄像机记录教师教学过程,在这一方面与视频案例类似。为了区分二者以加深对视频案例概念的认知,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梳理对比:

综上所述,视频案例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① 高度整合:不仅有课堂实录,还包括教师评价、专家点评等,内容丰富;

② 多媒体(多感官):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展示形式;

③ 高观摩性:展现优秀教师的课堂风采,便于其他教师观摩学习,现场感超强;

④ 可重复利用:数字化的形式,便于多次播放;

⑤ 问题驱动:案例中包含的问题可引起教师的反思和交流。

视频案例的理念很好,如何找到合适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或优秀的案例素材是这一理念推广的关键。“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所征集的118个视频短片,弥补了这一不足。结合此次活动已评选的17个“创新示范课奖”课堂教学视频短片,本文初步构建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步骤1:“前期准备”。选定主题并进行教学设计,主题可以涉及语言学习、文化欣赏;语音、汉字;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技巧等因素。

步骤2:“案例素材”的收集。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背景信息、课后教师反思、学生反馈、同行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等素材的收集。

步骤3:“案例问题”的提炼。这是视频案例制作的关键。一个课堂教学视频案例首先应该是一个案例,案例无一不蕴涵问题,具有困惑性,由此才能引发教学的反思。提炼案例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是:

① 问题必须能够说明案例的主题,揭示案例中的各种困惑,这一点正是新教师或经验不足的教师在教学中容易遇到的;

② 问题尽量关联相关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③ 问题具有启发性,激发教师进行讨论和反思;

④ 问题清晰,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⑤ 问题可聚焦某个课堂实录片断,或其中的某个案例素材。

步骤4:“视频案例整体框架”的确定。将案例素材、案例问题等内容整合到视频短片中,合理组合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材料,融入设计者一定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思路,确定视频短片的整体框架和文字脚本。

步骤5:“视频案例”的合成。完成此步骤时要善于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音视频编辑技术等,注意画面美工设计、镜头分切、特技处理、节奏控制等问题。

视频案例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试用、修订,这样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案例。

三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

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从形式上看,基本上是以集体授课为主,对外汉语教学专家或者讲授语言教学理论知识,或者介绍教学经验,学员在底下认真听讲、做笔记。这种讲座式培训模式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特别是培养具有“走出去”能力的汉语国际推广教师时,存在明显的不足。因为一名称职的汉语国际推广教师除了要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原则外,更重要的是上好真真正正的一堂课,熟练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技巧。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制作完成后,我们尝试将其应用到教师培训活动中,使每一位学员不仅有机会上讲台讲课,同时又有机会通过视频案例学习别人的讲课技巧,通过课堂教学的自评与他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拟构建的培训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培训模式中,我们一如既往地重视一般教师培训模式中的理论知识传授过程,并作为该模式开始的基础条件。通过理论学习,学员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各种教学方法、技巧等的认知结构,这有利于学员在随后的教学观摩中提高学习效率。

步骤1为“选择教学的主题”,视频案例是在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基础上制作完成的,数量有限,学员只能从已有视频案例的主题中进行选择。然后学员针对选择的教学主题,自己编写教案(步骤2),并到讲台真正上一堂课(步骤3),这一个过程由摄像机真实、完整记录下来。

步骤4为“观看视频案例”,之后通过步骤3和4的对比分析,学员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步骤5),不断提高自己。步骤4可在课堂中进行,亦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充分考虑到学员的需求和各种培训环境。

那么学员应该从哪些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呢?经过访谈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专家,总体原则概述如下:

① 依据学生汉语水平、文化背景、兴趣等设计教学内容;

② 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反应,灵活调整内容和速度,进行充分的师生互动;

③ 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精讲多练;

④ 适当使用学生母语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养成听说读写汉语的习惯;

⑤ 课堂步骤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⑥ 恰当适用各种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

⑦ 语速适中,语言规范,合理运用肢体语言;

通过步骤2、3、4、5的循环往复,学员在总结、模仿、创新的过程中掌握单一的或综合的教学技能。

综上所述,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①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为指导,特别突出实践。培训前的理论学习由学员自己完成,阅读指导教师提供的相关论著,事先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

② 为教师提供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教师身临其境,从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认知不同的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大大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

③ 不同教师可根据需要控制视频案例的播放,并与自己的教学相比较,提供反思教学的平台,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角色。

④ 适合教师的个人成长,可反复观看视频案例,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⑤ 适合教师学习技巧性比较强的对外汉语教学方式,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汉语教学的观摩课。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对外汉语教学技能难传授的困难,使教学技能的获得变得容易起来,其多感官性也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员从教学观摩、自我评价、反复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在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逐渐成长,越走越远。

四 结语

为了适应汉语教学“走出去”的要求,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储备扎实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知识和汉语语言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适应海内外不同的语言教学环境,及时正确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技能,使外国人爱学汉语、易学汉语、学会汉语。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汇集了一线优秀汉语教师的精彩讲演,为新手教师提供了一个融多媒体、趣味、实用为一体的观摩学习平台,确确实实能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从而为迅速有效地建立一支汉语国际推广的生力军提供有力支撑。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17个“创新示范课”课堂教学视频获奖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制作视频案例的素材,基于此,进行一系列有关视频案例的制作过程及其应用模式的探究才是可行的。

尽管关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制及其应用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设计构建阶段,但从“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成果评选”示范课观摩交流现场已经提前感受到了此种模式的魅力。基于与会教师的强烈需求,我们拟设计并开发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库,不仅便于继续收集和整理优秀的视频案例,而且到了一定程度可以从大量的案例中进行模式特征的挖掘,从而以定量的方式支持教师培训领域的研究。除此之外,也将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活动中实施本研究设计的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培训模式,收集一线教师的真实反馈,进行实证研究,反复优化、改进,不断深入和完善此种培训模式,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质量和速度。

参考文献

[1] 李娟,张景生.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优势与个案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42-43.

[2]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1-32.

篇2

关键词: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改进

在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随着双语教学工作的不断加强,对于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培训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以往的汉语教学中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及思维模式等都没有进行科学规范,对当前的双语教学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双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词不达意、颠倒次序,甚至表述不清的现象。随着民族间的合力不断加强,对于民族交流的重视越来越高,提高双语教师的培训能力和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模式亟待进行。

一、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就当前来说新疆各州县地区推进双语教学的热情比较高,力度较大。特别是喀什地区的双语教师团队比较大,在各中小学都建立了双语教学管理办公室。并且定期举行双语教师的集中训练,对双语教学研究做好牵头工作。

1.培训比较短缺

并不是新疆所有的中小学双语教学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当前新疆地区的双语教师相对来说比较短缺,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整体质量,而且对于双语教学的质量提升也有一定的阻碍,随着当前双语教学的班级和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双语教师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新疆地区的双语教学的培训力度虽然不断提高,但是培训次数仍然有限,部分教师在完成教师培训之后,还是难以胜任双语教师的教学,还有部分教师得不到培训的机会,自身都不会汉语,更加不会引导学生学习汉语。即便是自身水平较高的双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有难度,学生几乎听不懂汉语,教师教学比较吃力,这一现象在南疆地区表现得比较突出。

2.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新疆中小学地区的汉语教学模式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汉语课程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利用汉语的表达和交际能力,提高其能力势必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和实践,而当前的教学模式中缺乏对学生的培训,教材的难度远远超过了学生的了解和接收范围,所以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并进行相应的训练,而分配给训练实践的时间太少,学生运用的机会少,就难以有效地掌握。

汉语不是新疆学生的第一语言,学生在学习掌握汉语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自我认定的结构,形成固定的认知模式,所以在表达过程中难以矫正过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汉语学习的能力,再加上部分的学生比较内敛,不善于表达,即便有训练机会也表现的不够活跃,所以汉语学习具有一定的苦难。

二、提高新疆中小学教师双语教学的措施

1.提高新疆中小学生的汉语培训效能

在新疆中小学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具有一定的语言规范,所以学习过程中需要遵循汉语的基本教学规律。而在当前的汉语教学中汉语培训的时间比较段,强度相对较大,任务也更重,就要求教师结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文化,对汉语进行专门的培训和练习,通过了解学生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归纳和总结教学方法,提高汉语学习的效率。

2.建立相应的双语培训教学规范管理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将汉语教学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系统来完成,由师资培训主管部门组织建立专门的管理系统,负责计划、组织、协调和评价等工作,建立专门的汉语言实验课题小组,进行分级指导和分层管理,定期反馈教学情况。制定汉语言学习的总体规划及制度,使用通过培训资格认证的教师进行专门的工作指导,将汉语言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好地渗透到新疆中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对汉语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地调控,适时进行调整。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实现课程与实践的并重

在新疆中小学中汉语学习课程不能仅仅依靠课堂讲练,而要通过必要的课外活动训练。新疆中小学的汉语培训要求教师在课程中进行精讲训练,提高课堂质量,同时也要更好地进行课外实践训练,促进学生之间的语言交际训练。汉语言学习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除了正常的课程训练之外,汉语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和汉语角等课外活动也必不可少。

同时,汉语言教学还需要结合相应的汉语水平等级大纲进行,在新疆中小学生中能够被普遍接受和认同,要求教师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在课程教学中双语教师可以根据语境进行分析,并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促进学生对语言的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对于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新疆地区民族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认真研究和分析新疆中小学教师双语教学,创新双语教学模式,提高双语教学能力和水平,是当前新疆教育质量改进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梁云.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6).

篇3

摘要:说起资源,我们一般会想起自然资源,但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语言也开始进入资源研究的范畴,语言资源作为一种特别的资源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了对语言资源的管理与开发进行了研究。汉语作为人类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资源,汉语资源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语言;研究;汉语资源

语言作为资源研究的范畴的时间并不长,王世凯,2006年南开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渤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在其专著《汉语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中把汉语作为一种资源来进行研究与探讨,引起了重大的反响。本书共分为六章,分别从汉语资源的界定、汉语资源的整合、汉语资源调查、汉语资源保护、汉语资源开发以及汉语资源与语言经济六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的。《汉语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依据,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汉语资源,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保护汉语资源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也是对资源本身以及资源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社会资源的重要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资源开发本身就是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资源价值的重要手段。”①由此可见,作为社会资源的一种,汉语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开发汉语资源势在必行。在《汉语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一书中,总结了汉语资源开发的价值,汉语资源的开发不仅对汉语语言学研究作出贡献,而且使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除此之外,汉语资源的开发还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汉语语言培训机构越来越盛行,这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带来了岗位,提高了就业率。我国学者王沪宁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国际政策的背景,而且是一种权利,或者一种实力,可以影响他国的行为。”②因此,汉语资源的开发不但有助于提高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还可以更好的保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汉语作为重要的语言资源,是我们民族的特殊标志,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兴盛,我们需要科学有效的保护汉语资源,将汉语资源的悠久、优秀的历史继续发扬光大。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好好保护汉语资源?在《汉语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一书中详细的介绍了了如何保护汉语资源,作者认为首先要制定科学的语言政策,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第二点是进行有效的语言规划,笔者认为有效的语言规划可以使语言清晰化、标准化,让我们对语言有了更加明了准确的认识。作者在这本书中充分探讨了汉语资源的保护与措施,这足以证明保护汉语资源的重要性。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主流,国与国之间信息化的竞争逐渐在语言文字方面体现,虽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以及多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更应该树立保护汉语资源意识。

虽然世界上说汉语的人数最多,汉语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但是在一些国际性的场合,使用汉语的还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广汉语资源在国际上的影响,加强汉语在国内外的地位。2002年,教育部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开始酝酿借鉴各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的经验,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汉语国际推广是一种客观的必然,对于促进世界人民之间的交流,推动经贸、旅游、学术发展,加强世界文化交融,谋求人类的共同进步,都有重要的意义。”③笔者所学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因此通过阅读《汉语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笔者感触最深的是汉语的国际推广,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全世界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各地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如雨后春笋般迅猛的发展,中国派往世界各地的汉语公派老师以及汉语志愿者教师也逐年增加。对于汉语的国际推广,国家政府高度重视,认为汉语走向世界是一件大事情,也是一件好事情。同时,汉语的国际推广对我国的各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利用汉语资源,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但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国际推广,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在书中作者认为建设对外汉语教师从业资格标准,提高教师的质量和数量;建设教学和教材的评估体系,因为只有标准的教学体系和适合的教材才能更好的进行汉语的国际推广;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在汉语国际推广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建立,让其成为宣传汉语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相应的保护政策,虽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但是与此同时,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语言培训机构出现,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会出国进行汉语授课,因此汉语教师在国外的利益和安全问题就要需要国家来保障,国家应该制定相应政策来保护汉语教师,这样的话,会有更多的汉语教师愿意走出国门,进行汉语资源的推广。

《汉语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这本书,作者通过多方面充分的对汉语资源进行了介绍与分析,让笔者了解了汉语资源开发和国际推广的重要战略意义,受益匪浅。汉语资源的研究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但是目前针对汉语资源的管理及其开发的研究还不是很规范,影响也不够大。王世凯学者的这本书是一本严谨、高质量的书籍,促进了汉语资源研究的发展。综观《汉语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一本书,他独到的观点和认识不但受益于汉语资源研究领域的各位学者的认识和成果,而且还耗费了一定的时间,对相关汉语资源方面的材料进行收集、分析与总结,因此是一本学术思想精深的书籍。对于想要详细了解关于汉语资源管理开发方面的知识,《汉语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注解:

①王世凯.汉语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33页.

②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三期.

③王世凯.汉语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94页.

参考文献:

[1]陈章太.论语言资源[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1期.

[2]程瑛.国家汉语战略浮出水面[J].汉语将改变世界大脑人民网,2004年12月18日。

[3]段奕.硬实力-软实力理论框架下的语言-文化国际推广与孔子学院[J].复旦教育论,2008年第2期.

[4]戴庆厦.语言关系与国家安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5]郭熙.汉语的国际地位与国际传播[J].渤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6]宁继鸣.汉语的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D].山东大学,2006年.

篇4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应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而设立的年轻专业,是对已有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的加强和完善。其培养目标定位为“能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它突出的是“应用性”“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说是其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那么,要想实现这个要求,必须在教学实践环节上下功夫,科学、合理的安排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环节,探索构建系统、科学的教学实践模式,力争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化为实践能力,培养出水平高、业务强、适应国外汉语教学的优秀汉语教师。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的培养尚处于一个起步和探索的阶段,尤其是其实践环节,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可供遵循的模式。

二、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一,培养特色不突出。为了保证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和杰出中华文化传播事业的顺利实施,解决优秀汉语国际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3月公布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增设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简称MTCS0L,开始招收非全日制学生。于2009年5月国务院学位办又下达了《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开始招收全日制学生。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培养出适应并胜任海外汉语推广工作的专业化国际化人才。其培养目标指向清晰,可操作性强,也更符合当今对外汉语教师师资的需求。但是因为很多学校都同时设有三年制的对外汉语硕士研究生和两年制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各校对学术型对外汉语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而对于开设时间比较短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就出现了二者在整个培养模式上的混淆不清的问题,甚至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致使没有明显的区别。而《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明显提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应用型专业教学人才,而对外汉语研究生是培养学术型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二者都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前者强调具有较高的教学实践能力,后者强调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也就是说,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和强调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更应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和传播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凸显其自身的专业特色,否则就违反了设立此专业学位的意义。

第二,实践环节监管不利。目前一些学校对学生最后的实践环节不够重视,尤其是在监督管理方面缺乏明确有效的措施、手段来保障实习效果。对于集中安排实习的学生,还比较容易做到较为全面的指导和监管,但是对于以分散形式进行实习的学生,基本流于形式。因此,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实践环节,同时也要对整个实践过程给予正确的指导、监督、管理和评鉴,才能让实习达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注意不能让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出现失联的状态。应该任用那些真正具有海外汉语教学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并且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监管体制。

三、实践环节运作模式上的探索

技能培养部分。其一,国内实践环节。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周期短,此环节一般应该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就要进行。课堂实践环节可以采用“三段式”模式。即教学观摩、模拟操练、互评、改进三个阶段。教学观摩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基础阶段,在此期间,主要以听和看为主,让学生深入课堂,认知和感知对外汉语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步骤、教学环节、课堂气氛和整体教学环境。当前的海外汉语教学面临的是多元化的教学层次和教学环境,这相应的也带来了多元化学习目的和需求,多元化的学习目的和需求带来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因此,应该尽可能地提供良好的、典型的校内对外汉语课堂资源,正如赵金铭先生说的:“观摩教学应选取具有典型的教师和班次;照顾到各种类型、各个层次、各种课型的汉语教学”。也就是说,要精心安排见习计划,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学生的观摩能基本涉猎各种不同课型,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的汉语教学。如汉字教学、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不同类型的教学以及听力课、口语课、阅读写作课、中国文化课等不同的课型,乃至零起点、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等不同的层次。另外,也可以穿插观看教学实况影像资料,如国家汉办就发行一套非常有价值的教学实况光盘资料。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可参照模版,为他们下一步的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观摩结束后,还应以观摩记录和教研活动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反馈。此后,就要尝试独立完成不同课型的课堂设计,并走上讲台,进行模拟操练。最后,学生们根据自己平时所学理论知识和前期的优质课课堂观摩,在比照模拟训练,师生一起进行讨论,总结优点与不足。然后再次进行模拟操练。经过这样的反复过程,以达到改进教学,获得较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完成上述课堂实践环节基础之上,在第三学期,学生就可以在校内进行小范围的实践。一般设有此专业的学校都有留学生教育,但是,因为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和教学秩序,大多很难让实习生真正的进行留学生正规教学。那也可以充分利用留学生资源,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首先,可以从“一对一”过渡到“一对多”的业余汉语辅导模式,让学生逐步入手,同时也提供了跟外国学生交流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可以安排他们给留学生授课的教师当助教,让他们协助并参与到真正的留学生教学活动中去,为他们下一步的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提供搜集语料的机会。最后,让他们组织安排一些为留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实践活动,比如汉语角、中国传统手工制作、传统武术学习、中国书法、绘画班、中国荼艺学习等,这样既给他们创造了接触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和文化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外语水平;其二,国外实践环节。根据“09培养方案”的要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第二年都要派往海外进行实习。同对外汉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相比,汉语国际专业硕士的海外实习机会较多,而且主要是通过国家公派或者国内外校际友好合作来实现的。目前,国家汉办掌握着最全面的海外汉语教师需求信息,在派出项目上汉办会优先考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同时,各培养院校也都积极努力开拓海外实习基地,甚至通过访学和交换生等途径,使学生真正从国内走向国际舞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海外实习机会,还原培养目标本位。但是,由于海外实习地域分散,时间、地域跨度都较大,就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精心安排、设计和严格管理:

首先,要做好培训。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国家汉办派出前的选拔面试,如面试技巧、着装、礼仪、心理、、外语、综合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等各个方面,这种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培训,不仅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考核效果,也会增加被派出的机会。另一部分是针对出国前的准备的。如思想动员,使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海外实习的意义以及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根据学生实习的国家和地区不同,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实习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俗、宗教、习惯以及外事纪律等等;短期目的语国家语言的日常用语培训,以方便进行简单的日常交际。其次,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海外实习期间,要由培养院校、指导教师、实习单位、国家汉办(如果是国家汉办派出的)共同进行监控和管理。要在不同层面经常与实习单位保持沟通联系,有时候安排指导教师去实习国家进行巡视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真实准确地了解实习学生的教学情况、生活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以保证实习有序进行和最佳效果,同时也为下一届学实生的实习指导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可以建立网络平台,进行校际之间、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实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及时了解实习动态,做到有效沟通和指导。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每个周末要提交下一周教学活动计划和教案,通过指导教师审核,才能实施。并提交上一周的教学活动记录和总结(包括授课类型、授课对象情况、课堂环节设计、教学特色手段、学生反馈意见和教学效果自我评价),最后指导教师给出评鉴意见。最后,建立多维度的评鉴体系。

实习结束后,学生需提交实习材料(包括活动计划书、教案、课堂影像资料、实习日志等)、实习报告、实习所在国家或地区或学校的汉语教学及文化传播方面的调研报告、实习单位的综合评价表、指导教师评价意见表,组织实习汇报会,实习学生之间进行“互评”通过这样多维度的评鉴体系,能够对学生的实习效果做出全方位、多角度、客观公正的评判。

第二,综合能力培养部分。根据“09培养方案”的要求,要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培养成“能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复合型”的人才,也就是说,不仅要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汉语知识、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和具有较高外语水平,还要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技能、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及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此外,也要具有一定的科研及管理能力(包括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外事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这也凸显了本专业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目的性。

这个环节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是难度较大、最具有挑战性,它培养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个环节主要是跟政府或学校的外事部门合作,通过志愿者的身份,让学生协助参与各类外事活动以及校内留学生的管理和文化活动策划、组织等。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结束后,学生要对每一项活动提交总结报告,然后由对方单位和培养单位以及指导教师共同做出综合评定。

四、结束语

篇5

目前我校留学生高等数学课程主要采用的是留学生小班单独汉语授课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和学生渗入接触,对目前本课程授课模式和方法的反馈意见进行深刻思考,总结了如下几点问题。

第一,多数留学生存在汉语语言障碍。我校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基本上在原国家没有过系统的汉语学习,而是在到中国后接受为期一年左右的集中汉语培训。在汉语培训过程中也大多以基本生活日常用语为主要学习内容。虽然很多留学生的汉语考试成绩均达到学校要求,但实际汉语水平和理解力并不能保证在学习数学或其他课程中的学习吸收效果。

第二,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整体基础偏薄弱。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受到社会结构、文化背景和教育基础的影响,大多数亚非地区的留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对于初等数学的知识点如:基本初等函数值域和定义域的判断,复合函数的理解,三角函数基本公式等都不够熟悉。因此以函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在刚一开始便沉重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听课和学习习惯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留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我国学生存在很大差异。首先,由于汉语的障碍,很多留学生放弃学习课本,基本不阅读教学指定教材或推荐阅读材料,而只关注老师的课件;其次,一些同学没有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如果老师上课布置当堂练习的习题,也是随便记录或练习并不在课后进行整理总结。由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多,时间久,知识点环环相扣,如果没有记录和整理笔记的习惯,课后也不阅读学习教材,那么根本无法顺利学习。

针对以上留学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问题,我们认为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效果,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该课程。

一、适当拓展汉语学习范围,补充简单的专业汉语

留学生在汉语培训期间,通常注重日常交流的基本汉语,如果能在此期间,适当学习一些数学等专业汉语,不但有利于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也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帮助。

二、加强预科教学的开展

对通过汉语等级考试的同学,进行数学基础知识测试,分不同等级补充初等数学知识。由于高等数学课程本身学习任务较重,若还需同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讲解很多初等数学知识点,不但对学生理解新概念构成障碍,还会使其主次不清,重点模糊,无形中加大了学习难度。因而预科学习加强了留学生的数学基础,也解决了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

三、优化教学内容,编写相应教材

留学生大都学习目标明确,更注重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在综合考虑授课内容的实用性、与后续课程的衔接性以及留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采取精讲、略讲相结合的方式,适当减降授课内容和难度。例如定积分讲授过程中,重点介绍其主要思想、基本计算和应用问题,对于一些复杂函数的积分,则通过适当变形后查阅积分表实现。

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鼓励留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不论是否来自相同的国家,都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小组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5人。灵活布置小组学习任务,通过课后小组讨论学习,不但有助于掌握数学知识,也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乃至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同时,安排辅导老师课后为留学生答疑。定期为留学生解答疑难,让同学们有问题及时得到解答,不但增进师生交流,更好的得到教学反馈信息,也同时会加强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更新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检验学习效果,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然而,普通本科生高等数学闭卷考试方式、试题y度及强度都与留学生极不相称,因此需结合留学生特点,改革考试内容和成绩评估办法。

总之,留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学生群体,在教学方面是一个全新的教育层次,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留学生数学教学作为学校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源国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决定了留学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必须不断分析留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积极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不断加以改进,才能逐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国际文化交流是大学的第四项基本职能[M].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6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育硕士;海外实习;教学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3-0035-02

入职适应是社会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指在积极职业价值观的指导下所形成和维持的职业心态、职业能力、职业关系等与职业劳动及其环境之间的和谐状态[1]。对教师来说,入职适应就是适应自身角色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这一过程包括形成敬业精神、提高专业素质、积累工作经验、总结与反思自我等。

初任教师的入职适应,是教师教学生涯中的重要一环。有研究者指出,初任教师的职业适应不良表现,可总结为三点:(1)教学能力不足;(2)班级管理不佳;(3)人际关系紧张。而职业适应不良原因可归结为:(1)职前教育不全面,导致理论脱离实践;(2)任职机构支持不够,只重要求没看需求;(3)初任教师职业认识不够,职业期待过于理想[2]。

对外汉语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外汉语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加入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一行列。当他们海外实习时,面对陌生的异文化环境,能否顺利适应自身角色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完成入职适应,完满完成教学任务,是对外汉语教师培养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2014级有过在印尼实习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

查法和深度访谈法为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他们在印尼进行汉语教学实习工作期间的教学适应性问题。

一、教学适应性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此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6份,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一群体表现出较明显的女多男少的特点,年龄大多处于20―25岁之间,比较年轻;主要来自对外汉语专业和外语类专业;多数印尼语水平较低;大部分没有出国经历和培训经历;在性格类型方面,多血质、黏液质和胆汁质人数差距不大,尚未发现自闭内向的抑郁性人格。实习生的主要教学场所是印尼的中小学和民间汉语培训机构,教学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实习生的工作内容包含汉语教学从课文讲解到课后辅导各个环节,教学内容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大多数实习生每周课时超过20课时,加上课后的备课等工作,教学任务较繁重;大部分实习生是在没有当地教师协助的情况下独立开展汉语教学的。

(二)对任教机构了解情况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学生的成绩评定方式并没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所使用的汉语教材也比较陌生,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实习机构负责人的简单介绍;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实习生普遍表示不考虑采用国内传统语文教学的方式,而更倾向于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或沿用印尼当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实践情况分析

在教学环节方面,86%的受访学生认为,课堂管理

是难度最大的教学环节。课堂管理困难的最大因素是课堂纪律差;此外还有学生迟到现象严重、课堂气氛沉闷、对课堂突发事件处理经验不足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1)教学环境与国内不同。印尼教师受尊敬程度低于中教师;(2)教学对象多为中小学生,他们比较调皮,难以管理;(3)由于实践经验的缺失,实习生在面对诸如学生在课堂上情绪失控、哭泣等突发事件时,不知该如何妥善处理。

课文讲解方面,受访学生认为,课文讲解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以及语言不通,是影响课文讲解的主要因素。练习操练方面,受访学生认为练习类型单一乏味,学生积极性低,是主要困难。在课堂游戏环节,困难主要表现为难以设计既有利教学又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以及游戏时间控制不好。课后辅导方面,多数学生反映,需要单独辅导的学生太多,工作量大,加上语言不通难以讲解清楚,是面临的最大困难。

在教学内容方面,61%受访实习生认为,语法的教学难度最大。由于语法内容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导致语法的教学难度远大于其他内容的教学难度。66.67%的实习生认为,汉语语法比较复杂,加上语言隔阂,难以细致清楚地讲解语法知识;38.89%的实习生认为,自己在教学中没有找到适合的语法教学方法;还有33.33%的实习生认为,难以设计出有效的语法练习。此外,学生对语法学习的积极性较低,也是造成语法教学困难的原因之一。

语音教学中,实习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学生发音不标准带来的挫败感以及语音练习枯燥。在词汇教学中,词汇练习类型单一,和每课识记词汇量太大,以及由于语言隔阂不能完满解释词义和文化内涵,是影响词汇教学的主要困难。在汉字教学中,实习生任务,汉字字形复杂,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和自身没有找到合适的汉字操练方法,是汉字教学的主要困难。在文化教学中,语言障碍、和学生之间出现的文化差异和冲突、学习对中国文化兴趣不高,是实习学生普遍反映的文化教学主要困难因素。

在教学适应方面,36名受访实习生中,4人表示,在第一节课就可以适应教师角色;9人需要一周时间;10人表示需要半个月;10人表示需要一个月,3人表示需要两个月。从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的适应期都在一个月内。这部分学生表示,由于自身实践经验的不足,因此需要一段时间熟悉教学任务和积累经验。36名实习生中,7人表示,教师角色的适应程度对自身心理健康影响很大;12人认为影响一般;9人表示有点影响;8人表示不会产生影响。

在生活适应方面,大部分实习生对实习机构提供的住宿环境满意度较高。以印尼中文世界华语学院为例,该机构为实习学生提供了面积较大的宿舍,每两人住一间单间,冰箱、空调、烹饪设备等生活设备比较完善。关于实习薪酬待遇问题,有部分学生反映,在同一机构实习,通过校级项目实习的学生,和通过汉办渠道实习的学生之间,工作内容差别不大,但前者的薪资约为后者的1/2。同工不同酬的情况,使得一部分实习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在性格方面,29人认为最利于适应汉语教师志愿者角色的是多血质,5人认为是黏液质,全部受访者认为自闭内向的抑郁质最不利于适应教师角色。认为自身性格对适应教师角色有正面作用的实习生性格主要是多血质和黏液质。

二、结论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外汉语初任教师在入职初期表现出的教学适应与普通师范生的初任教学适应性高度一致,都面临着教学能力不足、课堂管理不佳等问题。但在引起教师职业适应不良原因中,除了前文所述已有研究所提出的因素外,对外汉语初任教师入职适应影响因素还表现出一些新特点。

1.语言仍然是影响实习生教学适应性不可忽视的

因素。大部分实习生的印尼语都处于较差水平,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语言不通导致无法清晰明确地表达汉语知识。

2.对任教机构的了解程度影响汉语教师实习生的

教学适应性。大多数实习生到任初期,对教学机构的教材使用、评分机制、学生汉语水平等情况了解甚少,这导致实习生在后续教学中,会出现难以把握重点、教学没有针对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情况。

3.实践经验影响实习生对实际教学的驾驭和控制。由于实践经验不足,面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多变的具体困难,实习生们自行解决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当被问及对海外实习帮助最大的课程时,实习生们列举的均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对广外汉硕课程设置提出建议时,大部分实习生也要求广外增加关于课堂管理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三、建议

(一)针对汉硕教学机构

1.课程设置:科学设置课程,注意课与课之间的区分度;征集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实践性课程。教师在授课中多分享处理课堂细节的经验。组织学生到留学生学院进行教学观摩。

2.岗前培训:可举办一些印尼实习经验交流分享会,邀请曾在印尼进行实习的学生给赴印尼实习的学生传授经验和心得。有条件可以做一些针对印尼实习容易出现的问题的重点培训。

3.对外交流:加大与印尼当地中小学、汉语培训机构的合作,开辟更多实习基地,为学生海外实习提供更多选择;关注赴印尼实习学生的合法利益,平衡任教机构和实习学生之间的地位。

(二)针对实习机构

第一,实习学生到任初期,可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岗前培训,介绍当地传统文化的细节和主要禁忌,避免跨文化冲突。

第二,在语言方面,可提供适当的语言培训,帮助实习生克服语言障碍。

第三,教学方面:希望任教机构能科学分配教学任务,以免实习学生因为难以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而出现种种身心健康问题。

第四,待遇方面,协调好实习生之间的薪酬差异。

(三)针对汉硕实习生

1.出国前:做好充分准备。除网络和图书馆查阅资料外,也可以自行向有过印尼实习经历的学生进行咨询。

2.出国实习期间:切记“安全第一”,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和印尼当地教师以及上一任赴印尼的实习生沟通交流,学习其教学经验;遇到困难主动向学校和任教机构求助。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汉语桥;辅导

中图分类号:CAO-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157-03

每年八月桂花飘香,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师生就都把目光聚焦到“汉语桥”比赛。十年来,已连续举办了十届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吸引了70多个国家的10多万名大学生踊跃参赛。各国学习汉语的学生都以能够代表所在国到中国参加比赛为荣。一年一届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影响和辐射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仅第十届“汉语桥”比赛就有2.5万多人参加了预赛。2008年,又设立了“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比赛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人群进一步扩展,影响力不断加强。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通过电视媒体的录、直播,收视人次已经达到2亿多;海外预赛参赛国家从48个增加到65个;海外参赛人数从4万人到现在的10万余人。“汉语桥”比赛,已经成为各国汉语教学的最重要一环,成为当地孔子学院语言文化活动的特色品牌和文化盛事,分布在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每年都把辅导“汉语桥”选手作为重中之重。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为全球汉语学习者搭起了交流经验、促进友谊的桥梁,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创造了崭新的平台。然而,关于“汉语桥”选手的选拔和培养的研究却很少,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也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孔院的做法是学生自愿报名,自愿选择教师,一个教师辅导一个选手。执教两年里,第一年,笔者辅导的选手获得了远东与滨海赛区第三名,2010年,辅导的选手保尔(米沙)荣获第一名,获得赴中国的机会。保尔在中国长沙经过几轮比赛,荣获第九届“汉语桥”二等奖和最佳人气奖。

“汉语桥”比赛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汉语基本功、稳重自然、幽默、思想深刻、选手的形象气质、舞台表现力强等。考验的是选手的综合素质,包括他们的知识面、思辨能力、语言技巧、沟通能力、应对大赛压力的能力等。结合自己培训选手的体会和心得,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字正腔圆的朗读

严丝合缝的答题及选手由于受母语的影响,说出来的汉语总有些洋腔洋调,在平时的交流时这些问题不成问题,一旦上台表演,由于紧张和发挥失常等,走音走调等特别明显,严重影响到选手的分数。为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那些汉语学得较好的学生更要注意纠音,在比赛前请发音标准的中国教师录制演讲稿,让选手回家跟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对于朗读朗诵接触较少,对于汉语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把握不好,因此要有意识找一些朗读文章给学生,让他体会汉语的文章之美。在舞台上,还需要选手的肢体语言,要配合演讲设计具有表现力的手势。要求学生回家以后对着镜子练习演讲手势,做到眼到手到。演讲尽量用生动形象地口语,这样会形成风趣幽默的风格。过于抒情的演讲,有的时候观众并不买账。

每年都有不同的竞赛试题,我们结合试题的配图来强化记忆,在全面掌握试题的基础上,对于那些难懂难记的试题进行重点突破。对于这些试题,给学生详细讲解,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不论这些题怎样考,都难不倒学生。还进行现场模拟答题测验,让选手身临其境体验考试的紧张,保持头脑的冷静淡定。通过大量的文化答题,能够让选手充分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全体华人的骄傲和共同资源,是当今世界上的强势文化的最重要的比照与补充系统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二、感人至深的演讲

“汉语桥”的演讲,不仅仅是讲,更重要的是演,一定要声情并茂,还要注意肢体语言,要自然。演讲不单是嘴巴在动,头部、脸部、手,包括整个身体都要积极参与。大的动作不需要多,有几个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做到位,还要非常自然。在赛区决赛时,演讲的时间是三分钟。大约二百个字一分钟,六百字三分钟。有许多选手演讲不太好,主要的原因是演讲稿没写好,学生只是把它背下来,到比赛时一紧张就卡壳了,就不知所云了。因此演讲稿一定要生动、有细节、逻辑性强,能感动人,自己被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电才能从内心深处记住演讲稿。能够在三分钟感动人最好,或者优美地抒情廿王行,幽默感染人效果也很好。

演讲最好从自己身边事情说起,以小见大,这样能够使自己和演讲融为一体。笔者让学生萨莎先自己写一个演讲稿,一周以后交给笔者。她写的是她小时候去过中国,看别人吃玉米特别奇怪,当这个热心人送给她玉米她摇摇手不要,因为当时不会说汉语。文章的由头最好由学生自己写,然后教师帮助艺术加工,这样能够保留原创的根基。经过探讨,原来她是对玉米过敏。她对玉米想躲避,中国妇女又热心地递给她玉米,于是不懂汉语的交际困境就出现了,也就促使她下决心学好汉语,对善良的中国人说出心中的谢意。在闲谈中得知她和男朋友经常较真,于是笔者又写了另一个版本,即他们用汉语吵架,最后“和为贵”言归于好。第四稿我又进行了修改,开头的惜懂少年改成了“花骨朵儿”,一下子就会迎来会心的笑声。第二段开头,她自己已经出落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窈窕淑女”,汉语水平的提高到用汉语吵架也毫不费力的程度,而且吵得特别时尚、特有水平、特有内涵。

在正式比赛中,萨莎的演讲因为有吵架这个环节加上一左一右扮演两个人动作,赢得了满堂彩,舞蹈是跳得最好的,答题是满分,终于她获得二等奖,排名第三。这个演讲稿后来被汉办看中,拟发表在中英文版的孔子学院院刊上。

第二年,笔者指导学生讲的是汉语传奇。有一回我们上口语课时,索尼娅讲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于是笔者把这个故事结合保尔的情况进行了改造和生发,第一段是感动人的,第二段是节奏鲜明、幽默风趣的贯口,两个演讲都深深打动了听众,获得了圆满成功。

选手们的才艺五花八门,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由于是舞台表演,所以就有一个和现场观众互动的问题。一般来说,唱歌和跳舞是最具舞台表现力的选项,其次是武术功夫,再次是相声小品以及书法画画等。有的选手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艺,就需要专家的专门指导。2009年,远东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的武术教练刘正国就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分别指导两名选手练习长棍和双截棍,二人进步神速,参加比赛一招一式尽显武术的风采,并分别获得第二名和第四名。

最好是选手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中国元素融会贯通。第一年,笔者指导的选手萨莎学了几年的肚皮舞,决定跳的是新疆舞,多年的舞蹈积累,得了全场舞蹈最高分;第二年,笔者指导的选手米沙唱的《改变自己》,还加入了舞蹈,边歌边舞,成为俄罗斯版的“王力宏”。

三、形神兼备的包装和真情实意的互动

选手在赛区里脱颖而出,进军中国长沙。面临着一个选手包装设计问题,如何让选手在全世界一百多名选手引人瞩目,扩大知名度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连续数日研究选手米沙的神情,他身材偏瘦,目光略带忧郁,让笔者一下子想到了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和俄方古里洛娃院长沟通以后,她非常赞赏这个创意,因为可以省去置装费,联系校艺术团借来了保尔的服装,这样,新时代的“汉语桥”选手保尔就闪亮登场了。米沙一开始还觉得这个苏联的名字有点怪怪的,到了中国,才认识到笔者对中国人心理把握得太到位了,观众在众多俊男靓女中一下子就记住了他,加上他出众的演唱,为他无可争议地获得最佳人气奖奠定了坚实基础。

“汉语桥”有一个专门的网页刊登选手自己简介和照片,这里第一印象很重要,出奇制胜打出童真牌也是一个妙招。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艺谋就征集了全世界儿童的笑脸,激起了不同皮肤的人共同的舔犊之情。大连大学第二名选手王小妮就把自己的儿童照率先在网页刊发出来,人们都好奇这个女孩初长成是什么样子,于是人气骤升,引起大家的注目,并继而被推举成为选手代表在开幕式上发言,成为知名度、曝光度最高的选手之一。当保尔到中国跟笔者联系以后,笔者登陆网页发现保尔的照片并不突出。而且保尔的电脑坏了,不能及时上传照片,网友也不能及时了解选手情况。一个偶然又必然的机会被我们抓住了,那就是保尔在预赛时演唱获得现场女孩子们大力支持,汉办还为此专门发了照片,笔者指导保尔到网吧把汉办的女粉丝照片刊发在自己的网页上并写上自己的谢意,于是这些女粉丝成为保尔的铁杆支持者。

做好内功,自己本领过硬才能走得更远,也才能与网上的“外功”互动,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深受网友喜爱的保尔因为才艺俱佳,对网友诚心诚意,终于脱颖而出,力拔头筹,坐稳了人气榜第一名。

四、自信是关键

在比赛中,最充满运气成分的是抽签抽取自己上场次序,一般来讲,第一个上场的人很少能得到高分,靠后上场的稍好一些。但重要的是强者相遇勇者胜,在滨海边区比赛中我们有一个很有希望的选手结果落选了,是因为在他前面的一名选手发挥得更出色。还有,最好不要临阵换枪,原来有个选手排名第二,但是他特别想取得好名次,在自己的弹吉他之前又加上一段话来说明和“汉语桥”的联系,但是这些台词是临时准备的,上台以后没记住,结果打乱了自己的表演节奏,表演也不理想。保尔在滨海边区的比赛中抽到的是第三十五名出场,在四十名选手中靠后。抽签之后是彩排,保尔对笔者说他想第一个上去彩排,然后好赶紧去打工。笔者同意他的想法,让他直接找负责人协商,别的选手都在按部就班地等待着,负责人让他跟音响师商量,音响师同意以后保尔第一个上去彩排。笔者这样做,是想让他敢想敢做,这样比赛的时候就不会怯场。比赛的时候,由于在他之前的几个选手表现一般,评委和观众都有些疲劳,等到保尔一上场,清晰悦耳的发音,幽默风趣的演讲让现场出现了,他的演讲得分最高。

五、如影随形的跟踪指导与及时有效的心理引导

第九届比赛安排选手分组至长沙组(湖南省长沙市)、湘西组(湖南省凤凰县、张家界市)等地家庭开展“居家体验”活动,保尔被组委会随机分配至湘西组,并在复赛中与该组选手进行角逐。保尔告诉我他们去参观了当地陶瓷,笔者马上反应过来,他们将要表演卖瓷器的节目,于是将马未都关于瓷器鉴赏的资料发给了他。

复赛评委根据选手表现打分,每场复赛共产生15名选手晋级决赛,这样107名选手就淘汰了77名选手,只剩下30名选手晋级。30名选手到世博会游览参观,比赛到了关键时刻。笔者也从大连赶到世博会,和保尔见了面,他们到世博会要找一双最美的手,但是保尔觉得他们的创意不太适合他,笔者于是帮助他打了个草稿《寻找最美的手》,让他练习。

外国选手常常很自信,对指导教师将信将疑。笔者在辅导的过程中顺其自然,不轻易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的时候,如果告诉学生有些地方是不足和缺陷,他不一定相信。那就让学生自己尝试,但要随时掌握他的表演动态,等到他撞到南墙,他自然就会回头相信教师了。

六、无怨无悔的无私奉献

我们经常讨论孔子学院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但是常常忽略汉语教师的问题,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保持孔子学院的长盛不衰。除了我们汉语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我们汉语教师还需要具备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精神。保尔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我国使馆专门奖励他一台电脑。保尔在台上发表获奖感言时特别感谢了笔者,那一刻笔者觉得虽然我没拿一分钱,但作为汉语教师我们就是应该这样奉献的。

篇8

传统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的“教”,老师主要考虑“如何教”,很少会去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往往导致了“填鸭式”教学,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5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5.Bruller)提出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归纳来发现其中的规则和原理。这种教学理念比较先进逐渐被各国的外语教学所采用。它更加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而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粉笔加黑板的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首先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生动。比如在初级汉语阶段,讲解发音的时候除了让学生模仿以外往往会让学生看发音的动态演示图,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情况河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每一个读音。如果不使用多媒体教师一般会画舌位图,借助一些教具来为学生演示,但是发音器官的运动情况就很难为学生演示。再比如在讲解比较句的时候借助多媒体会更加直观,一个个子高,一个个子矮;一个胖,一个瘦;一个多,一个少等对比非常明显。这是初级阶段的情况到了中级阶段也是如此,比如我们讲解“深”的意思,“深”可以表示水深,很容易理解。但是“深”还可以表示“颜色深”就比较难理解,如果能借助多媒体,比较深红和浅红、深蓝和浅蓝、深绿和浅绿等,进而比较黑色和白色等,就会更容易掌握“深”的这个含义。另外像汉字是欧美学生学习汉语的拦路虎他们一般很少有耐心一笔一画地认真写很多汉字借助多媒体掌生不但可以听到这个字的读音而且还能看到汉字的flash动态演示而且还可以自己跟着写写好后还可以和电脑对比,学生对多媒体辅助下的汉字教学会更感兴趣。现在有很多出版社甚至推出了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使用的汉语教学软件,笔者ZOH年秋在美国丹佛参加全美外语教学大会时就见到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演示的在IPAD和IPHONE上使用的汉语教学软件非常直观互动性很好。再如国家汉办组织开发的《长城汉语》,里面设计了一个个的生动情景非常形象。其次多媒体教学效率比较高。借助多媒体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且也节约了老师的时间,上课的效率更高。比如在讲一个语法结构老师可以先通过课件展示相关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来归纳出语法点,然后进行扩展引导学生练习。

多媒体大大节约了老师板书的时间而且教师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强调重点威者用动画让这个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际在交际当中除了意思正确以外是否得体非常重要。比如在汉语里可以用“老”或“小”加姓氏来称呼别人,但是这要有一个语言情景,一定要是非正式场合,而且两个人之间要非常熟悉赊此之外还有年龄和地位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给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让学生自己发现该如何使用远比口干舌燥的一遍遍讲解效率要高得多。美国的一个处长刚学汉语不久非常喜欢秀自己的汉语,希望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是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他直接称呼中方的对应领导为“小马”,虽然中方的领导年龄比他小点但是也还是让人感觉很不得体。第三多媒体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传统的教学是师生面对面的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面对面的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这里面有几种情况:一是汉语师资比较缺乏,往往几个学校才能有一个汉语教师二是学习汉语的人有很多不是在校学生他们平时的工作还很忙,没有办法到学校学习三是还有的学生想下课后自己能够再多学一些。在这些情况下,传统教学就无能为力了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特别明显。目前比较普遍的有网络汉语教学,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远程汉语中心研发的汉语网(w~.hallyu-wallg.eom)、国家汉办研发的长城汉语(~w.grea[-wallehinese.eom.en)以及国家汉办创办的网络孔子学院(w~)等在有网络的地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加汉语学习;还有远程教育,上面提到的长城汉语网站和汉语网都提供有远程教育服务。另外在美国远程汉语教学比较普遍,因经费限制有很多学校没有自己独立的汉语师资他们往往要依托附近的有中文教师的大学来进行汉语远程教学。美国还有一些大学把汉语教学录像放到了ITUNES上提供免费下载。另外还有广播电视方面的汉语教学这些多媒体方式都很好克服了时空局限。

2.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尽管对外汉语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还是有很多局限性的启只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辅助手段。首先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学生有时候掌握起来有困难。传统教学老师不会什么都板书,一般是只板书一些重点,内容比较突出掌生可以边听边记。而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很多,虽然老师会有意识地突出重点,但毕竟内容很多全部掌握会有困难次而久之字生会丧失兴趣。其次肩时候学生会被多媒体教学中某一个点所吸引影响了重要部分的学习,喧宾夺主。比如讲解“带”和“戴”的不同讲解后会让学生练习这时候多媒体里会出现裙子、裤子、旗袍、帽子、项链、手套、袜子等笔者曾有一次遇到一个女生对旗袍非常感兴趣严重影响了词语的练习。第三泪前的大部分多媒体教学还是服务于老师教[2]肩的老师为用课件而用课件,上课成了放课件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另外,多媒体教学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课程不同对多媒体的使用也要有所区别,不能什么课都用多媒体教学。第四多媒体教学中的网络教学和广播电视教学缺乏师生互动,老师无法进行引导和评价,一般都是学生自学。即使有评价的加长城汉语但是它的评价系统也不完善。长城汉语在评价学习者读音是否正确时使用了语音识别技术但是由于语音识别技术的缺陷会导致学习者的语音离正确的读音偏差很大。远程教育虽然也有师生互动但是学生那边的情况老师无法控制肩时候互动无法顺利进行。笔者在美国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进行远程汉语教育时就发现如果学生把麦克风关掉或者摄像头出现问题,师生互动就无法进行。这一点在国内会更明显,因为我们的网速很难支持实时的网络互动尤其是远程教育面对很多不同学校的学生时。

二、多媒体教学的改进措施

了解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之后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做呢?都有哪些改进措施呢?首先,明确教学目的。在多媒体教学前一定要确定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用多媒体使用多媒体会不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多媒体教学有时候并不是必须的。周蜻的研究表明在用多媒体教授能愿动词时,并没有明显的效果[3]。汉字课的教学,虽然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显示文字的书写顺序以及如何写但是这与传统的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写相比,教学效果反而会差一些。在类似的情况下就可以应该考虑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少用或者不用多媒体。其次要认真地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我们要讲比较句先图示不同的词(高、低、胖、瘦、大、小、多、少等),让学生进行比较,提问学生,提示让学生说成完整的句子然后总结语法结构伙比B+形容词”。为了突出重点,一定要把字设计的大一点濒色鲜艳一些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来否定式,还可以补充其他类型的比较句。这课里多媒体只是起到图示一些形容词,突出语法结构的作用,更多内容是通过师生来完成的而不是所有内容都用多媒体。图示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和归类但是要“注意不滥用色彩,要控制使用色彩的数目并且注意色彩运用的一致性,例如警示作用的文字总是使用同一颜色”[4]。另外,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还有注意分课型。汉教课中多媒体的教学除了用来辅助设计语言环境引入语法点之外还可以对重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生动的练习,引导学生来做。而口语课,主要是创设语言交流的情景提供一些关键词,有时候会点出一些常用的句式但是一般没有归纳和总结的内容。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多媒体的教学设计也要有区别零起点刚入学的学生,刚开始时进行的汉语拼音教学这时所能利用的多媒体非常有限赊了极个别的常用表达外,剩下的也就是动态的发音展示(一般是flash)和发音图的对比。

学过一年以后到了中级阶段,汉教课上已经开始大量学习汉语一些常用语法点,比如“把字可’、“被字句”、各种“状语”和“补语”的用法等,就拿“趋向补语”来做例子多媒体设计的时候可以设计说话人不同的运动方向,设置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掌握趋向补语的用法然后改变运动方向和说话人所处的位置来引导学生进行操练。第三多媒体教学中及时调整。提前准备好的东西不一定合适老师要具备随时调整的能力。比如上课时发现准备的PPT太难了,修改PPT一般比较慢来不及。老师可以用WORD来弥补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比较好的输入功底能够做到输入和上课同步。实在不行可以选用传统的方式。另外,任课教师对电脑的软硬件要非常熟悉出现问题要知道如何解决。比如没有声音了看看是否系统静音?音箱是否插错了位置?投影仪显示不清晰要知道调整焦距和上下位置调整字体大小等。第四,一定要进行师资培训。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使用起来稍微复杂些,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一般都是自己摸索所在学校很少举办相关培训。目前对外汉语教师大多使用PPT这种单一的多媒体形式,对Flash、Aulho,盯e使用的非常少,国外流行的多媒体软件像Sm盯tboard、SPringboard等更是很少见到。这是我们以后需要弥补的。第五沐U用好现有资源。现在网路上多媒体教学资源非常丰富,除了上文所提到的那些网站以外在YouTuhe上有很多教汉语的视频搜索“Chi-nese”或“Malldarin”,就可以看到数量庞大的汉语教学资料;苹果网站ITUNES里既有汉语教学与学习的软件,也有教学视频和书籍。另外厅民多高校也建立有自己的语料库[5],在多媒体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语料库,这两个数据库都是免费公开的。

三、结语

篇9

论文摘要:北京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开展面向留学生的游学项目能够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实践水平,促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提高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育和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游学项目的内容设计应根据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基于他们的兴趣和切实需求,建构实用性强、定位明确的体验式内容体系;同时,“学”的项目必须与“游”紧密结合,根据留学生不同的汉语水平设计具体项目。根据游学项目兼顾“游”和“学”的特点,游学项目实施包括“游前学”、“游中用”、“游后评”三个基本环节。

论文关键词:北京;游学项目;内容设计;实施模式

一、北京地区实施游学项目的意义和现状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游学”(study abroad)主要是指通过游览、参观等跨文化体验方式进行目的语学习并了解目的语文化的教育模式。“游学”将“游”与“学”结合起来,以游促学,以学导游,既能提高学生的第二语言水平又能够促进留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富有实用性和趣味性,越来越受到留学生的青睐。

北京地区发展游学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将旅游产业作为内容之一。发展旅游必须依托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文化定位才能获得突破。发展游学项目可以将对外汉语教育和北京地区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从而增加对外汉语教育和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既能促进北京市留学生规模的增长,又能增加北京旅游行业的效益,在实践中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促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有助于汉语文化的国际推广。

在北京地区发展游学项目也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就旅游魅力而言,北京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文化积淀,留存了大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大都市。就对外汉语培训能力而言,北京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众多的知名高校,还拥有经贸类、医学类等专业高校,这些高校具有丰富的对外汉语培训经验,拥有大量专业的对外汉语培训人才,能够为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优质的师资、教育资源和高质量的课程,另外,近年还迅速崛起了不少优秀的民营语言培训机构,也具有较强的培训实力。就语言环境而言,相较于南方语境,北京话比较接近于普通话,留学生沉浸其中,有助于掌握比较地道的汉语。

很多国内外的语言培训机构都认识到了北京地区游学项目的巨大潜力,纷纷推出了形式各异的北京游学项目,游学项目呈现出了井喷之势。在这一趋势下,2008年奥运会前夕,国内近百家旅游、汉语教学及相关机构在北京召开了关于游学项目的全国论坛,探讨相关发展策略,推动了汉语游学项目的发展。与项目开展的火热程度相比,对外汉语界对于游学项目的研究却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能适应游学市场迅速发展的需要,亟待成熟完善。

就游学项目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存在不少待改进之处:其一,内容设计缺乏系统性。内容设计是游学项目的核心,但是目前却缺乏比较明确的设计标准,导致“游”的内容以旅游、猎奇为主,不能系统深入地体现中国文化特点。其二,实施模式缺乏科学性。“游”与“学”缺乏有机联系,“学”的汉语在“游”的过程中很难应用,有些项目甚至并未在“游”的部分设计汉语实践的内容,只是半天学汉语,半天游玩。导致“学”与“游”只是被生硬拼凑在一起的两部分,缺乏相关性,造成学生感到汉语学习难度大、实用性不高,对于汉语学习畏难情绪日益严重,甚至会逐渐放弃汉语学习,只对旅游部分感兴趣。因此,应深入研究游学项目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游学项目的发展。

二、游学项目内容设计

游学项目的内容设计应根据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基于他们的兴趣和切实需求,建构实用性强、定位明确的体验式内容体系;同时,“学”的项目必须与“游”紧密结合,学是游的语言基础,游是学的实践应用,实现二者的互相促进,切实促进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在实践中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文化认知能力。

1.“游”的内容设计

“游”不只是“旅游”,而是“游览”、“游历”。“游”的目的在于使留学生通过对中国社会文化现象的亲身体验、经历等,能够对中国社会文化形成比较客观、深入的理解。因此除了对一些知名旅游景点的参观之外,还应包括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多种体验方式。

内容设计上应以文化为核心,以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为主线,设计相关游学专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将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体现出来,在跨文化背景下展现北京的变化和发展;既要紧扣北京的区域优势和特点,也要以点带面,促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同时各高校应将游学项目与本校的学科优势结合起来。

在类别上,应根据学生需求设计项目,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实用性。项目设计不应为“俯瞰式”,而应为“融入式”,让留学生切实接触到北京人的生活,感受中国文化。因此“游”的内容可包括以下五大专题,每个专题下设相关小专题。简要例示如下:

(1)吃在北京:品尝烤鸭、涮羊肉等北京特色菜或爆肚、豆汁儿等特色小吃、簋街等餐饮一条街品味特色美食。学做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特色中国菜。

(2)住在北京:游览胡同和四合院等民俗建筑,游览故宫、天安门等皇家建筑,北京新农村游(如密云等民俗旅游地)。

(3)玩在北京:传统风景名胜游(游览长城、颐和园等风景名胜地),现代娱乐游(三里屯儿、欢乐谷等),传统艺术游赏(看京剧、功夫表演、学写书法、学画中国画等),文化创意区游览。

(4)购物在北京:包括传统商圈(潘家园、琉璃厂等)、现代商圈(西单、王府井、蓝色港湾等)、特色商圈(虹桥、马连道、秀水等)等,根据留学生的兴趣和具体情况进行组合搭配。

(5)养生在北京:中医诊脉;中医按摩、足疗、针灸、刮痧;学打太极拳等。

这种设计分类以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既能使留学生比较全面地体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有助于所“学”汉语内容的实用性,便于学生在“游”的实践中应用汉语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分析、解决问题。一些小活动在每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都可以灵活运用,帮助留学生感受中国风俗文化,增强项目趣味性。在设计具体的游学项目时,专题式的结构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留学生的兴趣和时间进行调整。

2.“学”的内容设计

设计学习内容时应根据汉语内在规律和留学生的文化认知规律,重视汉语水平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双重提高。“学”应从“游”出发,围绕专题内容进行学习,通过游览过程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中国人的社会生活,进行与此相关的语言实践。

设计学习内容时,应根据留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语言水平设计项目的难度梯度。根据留学生的游学时间安排,可分为短期项目、中期项目和长期项目。短期项目主要指一个月以内的游学项目,中期项目指一个月以上至三个月的学习项目,长期项目指三个月以上的学习项目。游学时间不同,涉及到的游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同。

根据语言水平,游学项目可以分为初、中、高级。初级项目主要针对接受过半年以内汉语培训的留学生;中级项目主要针对接受过半年以上至一年时间汉语培训的学生;高级项目主要针对接受过一年以上汉语培训的留学生。语言水平不同,项目实施中留学生的学习任务难度不同。

(1)初级水平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应侧重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词汇和简单句式,文化学习主要以感受、了解表层文化为主,如中国的建筑、饮食等。教学目标为:通过学习,在游览过程中能够理解他人比较简单的话语,能够就简单话题与他人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意图,能够完成简单的交际任务,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对中国文化有初步的了解。

(2)中级水平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应侧重一般的社会文化专题所涉及的词汇和能够表达较复杂意义的复句学习。文化学习主要侧重培养文化认知能力。教学目标为:在游览过程中能就一般社会现象与他人进行沟通;能够与他人合作处理游览过程中遇到的一般事务,能够比较完整清晰地叙述游览过程和个人感受,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能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比较客观地理解中国社会文化现象。

(3)高级水平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应侧重较专业的词汇学习以及成段表达能力的训练。文化学习主要侧重于培养运用文化知识处理跨文化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为:能够就中国社会文化的主要专题内容与他人进行比较深入的交流;能够与他人合作处理游览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复杂的事务;能够用比较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层感受,能够运用已有的文化知识较好地解决具体的社会文化问题。

三、游学项目实施模式

根据游学项目兼顾“游”和“学”的特点,游学项目实施包括“游前学”、“游中用”、“游后评”三个基本环节。“游前学”环节通过搭建支架、个人探索、协作学习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汉语词汇,初步了解和思考相关社会文化现象。“游中用”环节通过系列任务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观察中国社会现象,并应用汉语完成实践任务,对相关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和评价。“游后评”是每个具体的游学活动后的评估与反思,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部互评、教师评价等,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总结学习经验和教训。通过这三个环节,能够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在跨文化背景下比较客观、恰当地分析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有助于汉语水平和文化认知水平的提高。

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不同水平留学生的游学项目虽然基本专题和实施策略相似,但是涉及内容和任务难度却有显著差别。应根据留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搭建适当支架,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因为篇幅所限,下面仅以初级水平的教学模式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游前学”和“游中用”这两个环节。

1.游前学

支架搭建:教师根据专题提供相应词语和基本语言结构,辅助学生掌握基本餐饮用语,了解一般食品和典型中国菜的名称,熟悉就餐语言等。

个人探索:查词典,能说出大部分跟自己国家一样的食品名称。

协作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典型中国菜,包括购买原料,寻找食谱,制作全过程。小组成员要恰当分工与合作。

2.游中用(情境创设)

请对中国人进行调查,然后做成PPT,进行展示。

其二,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学习时段的不同,游学内容和实施策略也应有所不同。比如对于长期生,可以在项目开始就设计一个整体任务,作为最终的考核任务,留学生可以在整个游学期间分步骤完成。通过游学期间各个专题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游学结束时将能够获得对于北京、中国人的较完整印象。

对于短期生,涉及的内容和任务可以更集中一些。比如中高级阶段的短期生“玩在北京”专题,相关教学任务可以进行如下设计:首先,提供预备任务,要求学生提前搜集景点有关资料,介绍景点的位置、历史、相关故事和传说。全组修改讨论后,提前交给老师,教师进行修改后再返还给学生。然后,游览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前搜集资料,介绍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或者介绍自己国家同类景点等。还可以要求留学生同时用汉语完成本专题相关调查任务。比如,就某一专题对景点的中国游客进行采访,也可以采访他们的游览感受。要求学生最好配备录音笔、照相机、小型摄影机等,方便后期对采访资料进行加工。最后,游览结束后要求留学生写出游览指南,包括行车路线、人均消费、最佳景点推荐、个人游览感受、团体游览感受、中国人对这一景点的态度调查等,辅以图片和照片,做成不同语种的游览手册,赠与或卖给其他留学生。

篇10

【关键词】零起点;对外汉语;技巧

一、音调控制:语速要慢,语调要柔

成功的语言教学除包含生动的语言表达、精美的板书设计之外,更主要的还有声调气息的参与。学员从听和看两方面感受教员在某种生命状态下所发出的声调气息。外国军事留学生初到中国,普遍存在语言隔阂、文化差异,极易产生“文化休克”,即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外训汉语教员必须在语音控制上下功夫,通过语音正确传递语言学习之外的信息。从教员的角度看,要开展微笑教学,耐心带领学员放慢节奏反复练习,用柔和的语调帮助学员克服困难、树立信心。教员在授课过程中,要发挥语速、语调关键作用,减轻学员心理压力,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在融洽的氛围中引导学员建立与汉语言的密切联系。

二、风格控制:稳定风格,不求多变

教员的成功教学除了在教学方法上区别于他人之外,还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相融合的教学风格。受训学员来自亚非拉数十个国家,年龄跨度大,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军事培训身份特殊,文化背景和母语多样化,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母语或官方语言都不是汉语,绝大多数没有汉语基础。初次接触汉语时,学员往往需要花费两周至一个月的时间去适应某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才能较好地配合教员开展汉语学习。在课程学习一两个星期时,教员应就教学风格等问题与学员进行交流,看学员能否接受,是否适应,如果得到了学员的肯定,就要在其后的教学中稳定自己的教学语言风格,不要随意改变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员的学习,而不会让他们疲于适应。

三、表达控制:消除话把,简单明了

“话把”是指在语流中随意加入的“呢”、“啊”、“哦”、“噢”、“嗯”、“这个”、“那个”、“什么东西呢”等对言语表达毫无益处的多余音节。在语言表述上,要尽量做到能用最简单的言语方式解释清楚的,就不要用复杂的句子。在对学员进行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最有用的做法是多用学员已学习过的词语来组织教学语言,因为这样不仅能帮助学员及时听懂学习内容,也能让学员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知道如何使用那些学过的词,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有效克服畏难情绪。

四、内容控制:文化润色,力避枯燥

20世纪初,现在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Saussure)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一种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民族文化合为整体。汉语习得的过程伴随着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它不仅体现在课堂内,而且体现在课堂外。学员在中国学习,汉语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该通过学习中国文化、游览名胜古迹,感受到在中国的快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员在课堂上主要是依靠教员语言的听觉刺激进行思维的。他们根据适宜性、趣味性和新颖性的原则选择和接受外界信息刺激。

五、语境控制:活学活用,促进理解

语境对人们使用语言具有约束力量。适应语境,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基本原则之一。人们可以利用语言环境来辅助实现交际目的并追求最佳效果。语言学习也可以利用语境来促进理解和记忆。譬如,在讲解较难理解的助词“过”,可以先问学员:“你第一次来中国吗?”有的学员说是第一次来,有的学员说是第二次来,教员就可以总结“你来过,他没来过”,再比较学过的“你来了,他没来”,就可以让学员理解“过”的用途以及与“了”的差别。所以利用语境还可以帮助留学员理解一些汉语词性的活用问题。譬如,“碗”既为名词,也可用作量词,需要向留学员解释“一碗鸡蛋汤”和“一个鸡蛋汤”的区别。即“一碗鸡蛋汤”在多数场合普遍适用,而“一个鸡蛋汤”只在食堂饭馆就餐时使用,其数量所指更加明确。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员应从培养学员实际能力出发,让他们在审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充满信心、超越自我。作为教员,尤其作为外训教员,代表着人民军队甚至国家的形象,要特别注意教学技巧的运用,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