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3 07:5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总结

篇1

关键词:煤矿 管理人员培训 以人为本 创新思路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要有利剑高悬之感,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在系统工程中强调“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所以,煤矿安全管理在安全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当前,煤矿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实施终身教育和营造学习型企业已是大势所趋。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高度重视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培训。

1 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已走向正规化,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通过安全管理培训使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责任心和安全管理水平发生了改变。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还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只偏重对职工的培训,认为安全管理人员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培训工作在部分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看来无所谓,忽视了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对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长期作用,培训机构对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的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训管理机构的建设、培训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等方面重视不够,使得安全管理人员对培训工作的认识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二是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生产任务繁忙,工作时间较长,工学矛盾突出;针对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不合理,学得多干得多挨批评也多,造成畏学心理。

2 创新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

2.1 培训体现以人为本 安全生产是煤矿生产系统的生命线,而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安全意识不强,必将酿成安全事故。以煤矿机电专业为例,具体的不安全行为有:违章作业:带电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使用失爆电气设备;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不执行停送电制度;违章操作;带电检修电气设备;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引起弧光短路,造成设备损坏和触电伤亡;不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不带绝缘手套不穿电工绝缘靴;不安全着装等;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再者,情绪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过度紧张,在无意识的情况就发生了违章行为,连自身都无法察觉等。因此,在安全管理培训中强调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以人为本,重视培养职工安全意识。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防止事故发生,就必须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让职工从思想上真正认识事故的严重危害性。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中要始终贯穿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牢固树立安全是责任,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生命的意识;并且在培训中要重视调理好职工的情绪和微调身体健康。因为,情绪是人的第一危险源,好的情绪,就会有好的心情,投入工作中就会轻松、快乐,遇事冷静、果断。坏的情绪,就会有不好的心情、投入工作中心情沉重,烦躁、遇事不冷静、出错。

煤矿企业是高危行业,我们要强调的是控制或降低事故的相对频繁度,对个别事故的调查分析是为了探求其内在规律。因此,对安全管理培训中让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大量的事故中提炼出统计规律列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中。

2.2 培训转变观念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抓住煤矿安全“双七条”贯彻落实不放松,在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中,将煤矿安全“双七条” 纳入培训课程,提高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认识高度,增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责任感和安全管理水平。对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要有创新、有思路、有成效。安全管理人员的知识需要及时更新,培养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安全技术创新意识,这不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最基础性工作,更是搞好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的捷径。再者,观念需要转变,在培训工作中,可将感情化沟通、人性化管理、制度化激励等管理模式纳入培训内容,实现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的工作目标。

①感情化沟通,拉近人与人间的距离,减少彼此间的隔阂。沟通是一门艺术,感情化沟通在安全培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单位领导与职工互相沟通了,职工群众才会自觉地发挥出主人翁的精神和责任感,才会将自己的汗水奉献给企业的安全生产上,将自己的智慧融入到企业的经营之道里,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到企业的生产工作中,从而配合使企业做好工作。

②人性化管理,活跃气氛,将培训工作深入安全管理人员内心。正确、恰当地运用“人性化”管理时,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和成功。实行“人性化”管理,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具有较广泛的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理解和原则立场的同时,还具有对职工发自心底里的关爱。

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处罚激励行为。安全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化是安全培训的根本保证。同时,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中,我们还应推动和建立学员培训的激励机制,两者相辅相成,可以促进安全培训工作的健康开展和有序进行。通过认真考核和深入分析,表彰奖励那些在安全培训中品学兼优的学员,表彰奖励是对他们的肯定和激励。

2.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教师的素质是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提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加大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力度的关键。安全技术培训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煤矿安全规程》对此作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对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打造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具有双性“专业性、技能性”的职教师资队伍,是发展安全技术培训的重要保证,选用长期在教学一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技能的教师承担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学任务;作为安全技术培训管理人员,一是要紧抓教学流程管理和教学重点环节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二是要从教师管理和学员管理两个方面着手,突出教师教学准备、授课质量、课堂纪律、教学跟踪、教学考核等重点方面,把握教师和学员的结合点,使教师和学员产生思想共鸣,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地消化吸收新知识。三是参加培训管理人员和师资培训班,加强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严格培训教师资格制度,对培训教师实行达标考核,持证上岗,加强专兼职教师业绩档案管理。四是通过教学、调研撰写论文、编写教材、整理教案、制作课件、收集事故案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五是适时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整合培训资源,通过调动、培训、聘用等程序,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工作高效、专业精湛的师资队伍。

2.4 培训要理论联系实际 培训工作要突出煤矿安全生产实际,突出煤矿质量标准化和操作规范化的内容。否则会影响培训质量和效果。因此,要根据培训工作需要,制定和实施教师进修计划,组织专职教师深入生产现场,积极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准确把握企业安全、生产、科技、管理工作重点,积极参加事故分析,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学习业务总结经验,了解生产实际,学习新技术,搜集新材料。找准安全培训工作为煤矿企业服务的切入点。专业理论课教师要逐步向技能型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理论的学习要加强重点、难点等知识点的学习,更要把煤矿实际工作中的重点――质量标准化和操作规范化纳入到教学重点,使安全管理人员学到在工作中的主要目的,明白在工作中干什么工作、工作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去干。对安全管理人员尤其要言传身教,给他们带来信心和力量,以规范化的要求讲授操作技能,提高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总之,通过对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不但了解掌握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而且学会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注重以人为本,将感情化沟通、人性化管理、制度化激励等管理模式,运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中,拓宽了安全管理人员的思路,规范安全管理人员的行为,有效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责任感和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人员普遍感到:培训效率高,效果好,学得快,用得上,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王宾.创新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8).

[2]袁新.和谐班组对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作用[J].管理观察,2013(36).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而安全管理则是其中尤为重要的工作。安全管理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必然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总体建设。因此,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因受到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人员的影响和制约,存在很多不足。为了充分发挥施工安全管理的作用,改变当前的现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应用到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从而不断提升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1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思想上不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提高经济效益成为很多施工单位追逐的目标,并成为工作的重心。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就较为忽视。对于安全管理人员,在人员经验、人员配备上明显不足,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常常被忽视。水利工程施工效益因此受到影响,施工质量也难以保证。

1.2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在很多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中,具备专业技能,懂得专业知识的人才并不多,并且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十分缺乏,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影响。同时,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缓慢,对于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和规范没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因此,不利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并埋下安全隐患。

1.3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然而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以及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存在不足。这就导致施工单位在管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时,遭遇很多难题和阻碍。很难及时发现安全问题的出现,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1.4日常巡查工作不到位

日常巡查工作是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很多施工单位对此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日常巡查工作例行公事的现象较为严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在填写记录时,不按照规范来填写,没能尽到岗位的职责。因此,日常巡查记录无法真实反映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2.1提高安全管理的思想认识

施工安全管理对于工程运行和企业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应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转变旧的思想观念,做好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工作,加深安全管理意识,利用施工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指导全体员工。

2.2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关。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做好人员的管理工作,应引起每个施工单位的重视。可以从丰富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入手,定期开展针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安全管理人员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要职责,增强责任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做到自己应尽的义务。此外,在加强现有人员培训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充实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队伍,积极吸收和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安全管理人员。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健全和改进奖惩机制,使安全管理人员更好地完成安全管理任务,主动履行职责,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

2.3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施工单位的领导,对安全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作为施工单位领导,在思想上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责任制,落实好各项工作。对于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管理单位和人员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在施工中加强日常巡检,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各种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奖惩制度,使安全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

2.4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巡查工作

巡查工作是施工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应积极开展水利工程施工巡查。在巡查的过程中,很可能发现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这时必须及时上报,管理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采取安全控制措施。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实际的安全状况,管理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查。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施工安全评价依据,巡查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文件资料,为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2.5重视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时,要填写相应的记录,全面记录施工的真实情况,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为进行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此外,还要完善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档案资料,建立完善的数据资料库,为开展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2.6落实安全管理各项制度

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施工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检查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日常运行情况,确保各项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完善水利工程档案资料,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此外,安全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安全管理技术和经验总结,加强合作,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2.7建立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机制

为了尽量减少安全事故对水利工程施工和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故障提前做好准备,定期进行事故预想,制定相应的事故处理流程,当事故发生时能够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另外,还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加强巡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在安全事故处理的设备,人员,物质上也要做好准备,当事故发生时能够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尽量降低事故可能给水利工程施工带来的损失。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施工中,应该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运行。

作者:苑长春 单位:大庆地区防洪工程管理处

参考文献:

[1]李翠芝,邝霞.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6).

[2]姜国梁.浅析我国水利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措施[J].中华民居,2013.

[3]季叶锋.谈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

篇3

【关键字】 电力系统 ,计算机网络, 安全管理 ,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发展速度在加快。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管理技术却相对落后,这样就会导致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下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如果管理技术不到位,就会给电力系统的应用带来不便,导致系统的安全性下降,最终会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环境,影响我国电力部门的正常发展。

一、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应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它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电力行业运行系统的效率,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现实中,计算机还存在许多的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如果不能够被及时排除,它将会给系统带来破坏,严重时会导致系统瘫痪。在互联网中计算机比较容易遭受外部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从而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软件和硬件资源受到破坏,造成电力行业内部信息泄露,导致企业信息安全性下降。我国电力行业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比较落后,一些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素质低下,他们对自身的管理行为认识不足。在管理操作中不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从而影响力计算机网络管理质量。同时我国该行业的整体管理技术含量较低,一些企业没有对该管理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在技术资金支持上力度也不够,导致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下降。除此之外,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中设备也比较落后,一些病毒在传播时通过邮件来进行,但是在实际的设备中,尤其是在电力系统管理网络互联网的界面防火墙只是装配包过滤规则,这些技术都不能够满足当前计算机安全管理需求,最终导致管理质量低下,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性不高。还有一些局域网,他们没有对其进行虚拟网咯 VLAN 划分和管理,从而导致局域网络系统阻塞,进而会影响到网络工作效率,可能导致系统漏洞的出现,给木马等一些病毒可乘之机,使得系统遭到外部不安全因素的攻击。

二、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2.1 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措施

2.1.1 提高网络操作系统安全性

首先就应该要提升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这样能够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减少外部不利因素对电力企业内部系统的不利影响。在计算机中操作系统一般为其核心,只有提升访问控制系统的安全,才可以提升整个电力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性。在操纵系统的运用中,系统管理人员要及时对网络环境进行扫描检测,对系统存在的漏洞和补丁要及时进行安装,减少系统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2.1.2 加强病毒预防

在互联网网络中,电力系统计算机安全管理人员少有不慎就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病毒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防止病毒的入侵,保证电力企业内部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还可以减少企业系统维护支出,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病毒的传播越来越多,而且危害也越来越大。管理人员加强病毒的预防就需要在系统上安装相应的防毒程序,同时还需要将防病毒墙安装在网关处,从而保证系统对病毒的预防性,提升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

2.1.3 合理使用防火墙

在进行电力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时,管理人员需要提高系统的防火墙质量,这样可以更好的阻止非法数据包的进入,同时还可以屏蔽网络中的非法攻击,进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但是防火墙的设置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信息的传输时间,因此管理人员在进行实时性数据管理时,需要采用专业防火墙,进而提升数据的传输速度,保证数据准确,提升系统安全。

2.2 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环境措施

管理人员在对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管理时,还需要考虑计算机网络的外部环境,比如设备技术含量以及其他技术设施的建设质量等。在管理时企业需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建设先进的网络运行环境,引进先进技术,为今后电力系统安全管理提供设施保证。同时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监控管理系统,减轻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压力,提升管理效率。电力系统比较复杂,单单依靠人力管理还会存在许多的漏洞,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控系统,在发现系统安全问题时可以及时报警,从而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减少系统故障为企业带来的损失。

2.3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管理人员操作的安全性,减少管理失误的出现。首先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即要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要定期进行检测盒维护,发现问题时如果可以解决要及时解决,如果不能够解决的需要上报相应部门,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对系统进行维护。其次,还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实现管理责任人员化,每个系统安全管理人员都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保证管理质量,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第三,要建立管理人员监督机制,企业内部员工以及管理人员之间需要进行监督,减少管理人员失误行为出现,同时在这样的监督中,还可以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提高管理效率。第四,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中还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的技术行为,计算机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进行更新,因此管理人员在管理时要及时了解互联网最新运行状态,了解网络系统运行数据,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4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系统中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专业素质较低,一些企业在管理人员的选拔上比较随意,从而导致安全管理质量下降。管理人员管理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较差,在管理时他们不能够按照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出现问题时又相互推卸责任。第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差。在管理时他们不熟悉系统的运行操作程序,进而就会影响到管理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对管理人员培训,就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应对系统故障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提高管理人员自身责任意识,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和主动性,进而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升级后,在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提高管理人员对新系统的认识,保证系统的运行的安全性。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可以为管理实践做出更好的指导。

三、总结

由此可见,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管理关系着整个企业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安全的网络环境有利于电力企业的进步,可以减少企业的管理压力,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加强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可以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外部环境对系统的不良影响,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篇4

一、突出培训要点

管理人员培训的要点是以管理人员的素质模型为核心,以咨询式培训及讲座方法和流程为主线,以提升管理能力和实解决际问题为目标,以动态和持续的培训管理为重要保障,打通培训与效果转化的环节,帮助管理人员快速掌握核心管理技能,提升管理绩效。

二、坚持培训原则

管理者作为企业核心层,其职能的多元化决定了能力要求的多元化和独特性,以能力素质模型为基础,结合国内外优秀企业管理人才素质模型,探究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现状,科学设计和开发与企业愿景、价值观、战略目标相结合,与管理素质模型相匹配的人才培训方法,真正做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三、优化培训流程

深入的前期调研是实施企业培训的基础与保障,调研考虑企业需求与个人状况,制定适合的能力测评工具,做到测有所据、测有所用;结合调研中提炼的岗位能力项,搭建岗位素质模型,发现能力短板,设计系统的培训体系;在每一个课程阶段完成后,及时跟进和巩固效果,并寻找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点,为下一阶段培养重点和培训课程体系搭建提供依据,真正实现知行合一,互为互用。

四、量化培训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塑管理理念、强化沟通协调、树立团队协作、提升操控力和执行力,培养专家型管理人才,构建运转高效、管控一流的管理人员运行机制,建设具有卓越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的企业管理人员队伍。

充分体现全企业培训规划对各级管理者的要求,密切结合实际,将培训内容融入精益管理主题,达到“突出一个主题,强化2个结合,针对3类人员,提升4项能力保证1个效果”的12341的目标,持续增强企业管理团队的精益管理能力。

突出一个主题:以精益化管理为主题,融入企业对管理着能力提升的要求,掌握实施精益化管理的关键方法与核心步骤。强化2个结合:结合企业实际、管理知识补充与管理能力提升的需要,通过各类培训使管理者掌握并运用精益化管理的系统方法,针对现状、挖掘管理问题、关注细节、逐步改善。针对3类人员:针对经营者、中层管理者、一般管理者承担不同职责分层级开展培训,按照生产、营销服务、人力资源、职能综合管理、党群分为5类进行培训侧重,体现针对性。提升4项能力:着重从目标管理—规划与计划拟定、财务管理—预算与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绩效与激励、生产经营管理—生产与优质服务四个方面系统提升精益化管理能力。保证1个效果:体现“知”与“行”统一,培训前有测试,培训中有评估,培训后有行动计划、有考核,有相应的措施作保证。

五、培训形式灵活

培训形式采取集中培训、自主学习、讲座、考察及实践相结合。企业通过举办系列综合管理及专业知识讲座,进行集中培训,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考察及实践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根据岗位需要,利用专业书籍及企业内部网络等进行自主学习和考试,不断提升专业管理水平。

六、项目组织严密

1.深入培训需求调查。培训需求调查安排在前一期培训报名时进行,调查内容主要是培训课程的重点或方向,以及需要讲师重点讲解的疑点或难点,成立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项目部进行汇总、及时反馈给培训讲师,为确定培训内容、设置课程环节提供依据。

2.培训内容以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为主线,融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知识,案例涵盖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各方面,培训方式采用知识讲授与案例讨论结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结合,培训过程采取项目化全过程闭环管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提高培训效益。

3.每期培训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由学员对培训项目、培训教材、培训讲师、培训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受和对培训工作的满意程度。评估结果及时反馈,及时查找不足,持续改进,逐步提高培训质量。

4.每期培训结束后,学员根据学习内容及有关问题,撰写并提交《培训作业》,检验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获。

5.全年培训结束后,学员提交综合管理及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报告,内容包括学习借鉴中创新工作思路、学习实践中改进工作方式等方面,检验部门、学员知识技能转化程度和工作行为的改善情况。

七、加强培训评估

为达到培训目标,体现培训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运用相结合,促进知识转化,针对企业不同层级人员在培训全过程按照ISO10015要求,进行培训效果跟进评估。中层管理者进行培训前问卷测试、培训中满意度评估(一级评估)、培训后知识掌握评估(二级评估)、以培训后1周内命题考试方式进行知识运用评估(三级评估),以培训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制定《行动计划》,3个月后对《行动计划》执行情况测评的方式进行评估。一般管理者培训将进行进行一级评估、二级评估及三级评估。

八、深化培训效果转化及应用

1.多种培训效果转化工具灵活运用。采取“工作案例收集”、“课程心得”、“人人上讲台”、“工作行为改善”、“演讲比赛”、“推荐书籍读后感”、“行动计划”等形式深化培训效果。

2.网络交流论坛的创造性使用。开设网络论坛,促进学员双向或多向的交流,营造快乐学习氛围,在研讨中加深对培训课程的理解,相互影响使培训内容转化到工作中。

3.优秀企业参观学习。实地学习优秀的管理理念、体系和企业文化,为公司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邀请企业优秀管理人员与学员面对面沟通;以项目成果汇报会形式,分享培训收获,规划如何将培训内容与工作有效结合。

4.培训考核采取月度、季度和年度考核相结合。月度考核学员集中学习和作业提交情况;季度考核学员应用企业网络的学习、考试和体会提交情况;年度考核部门和学员综合管理及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情况,组织专家对《培训作业》和《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报告》进行评审,做好最佳实践成果提炼总结。

篇5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管理也逐渐出现了新的问题。在对农业机械进行管理时,需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民众的实际情况,需建立安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以此来帮助民众提高其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本篇文章主要探索了安全管理模式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应用,以此来加强管理。

关键词:

安全管理模式;农业;机械管理

在最近几年,我国对农业机械的购置实施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减少了农民的购置成本,提高了农民的购置热情。目前,农业机械化事业在我国已进入到一个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时期,但如何创新农业机械管理,使农业机械的使用效能得到提升成为了当下最为关注的问题。

1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经非常迅速,并且新农村的建设也非常充实、有活力,但仍然存在诸多现象,例如不挂牌、不检审以及不办证等,影响了农村的健康发展。各个农业机械部门应进行相应的主题宣传,以此不断增强民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将平安农机的理念在民间进行推广,促进民众与部门之间的交流,除此之外,农机部门需要做好相应的引导作用,通过传授经验、教学以及总结等方式来促进农业的发展,提升民众的安全生产意识。

2完善农机管理队伍建设

2.1加强人员培训对农业机械人员的学习状况进行监督,并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可分为四部分:①建设农机的干部队伍;②农机中的重点项目;③农业发展形式与政府探讨的中心工作;④上级领导的相关决策。在学习的过程中使自身知识的储备能力得到加强,并且强化自身在业务素质以及政治觉悟方面的能力,使得农机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对农村进行服务时,其中心观念为:保卫民众生命安全、解决民众的困难、增加民众收入、为民众服务。

2.2明确岗位责任依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以及业务需求,需加强各方面的管理,例如受理审核、牌证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等,并且完善相应的机制,如考核机制、检查机制以及奖惩机制等,针对岗位的目标实施相应的管理,调动农机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使农机人员在施展的平台上充分发挥个人所长。

3创新农机安全管理模式

3.1有效的提高人民生产安全意识目前,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不断的发展,农业机械为我国农村建设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部分农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从不接受检查和审核,也不挂牌、办证等。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做好宣传工作,并与当地的农民做好沟通交流,正确引导他们使用农业机械。相关部门也要培养更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为大家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安全管理人员在进行生产宣传的过程中,要制度适宜的宣传计划,促使各个时期的农民都能接受生产教育知识的培训,并且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不仅要正面宣传,而且也要负面宣传且通报批评。以此来提高相关部门和农民防范事故安全生产意识,最终提高人民生产安全意识。

3.2创新农机管理服务形式首先在农机安全管理中,不仅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相关技术水平,而且也要加强相关农技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以及他们的服务意识。其次在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不仅要将被动工作转化为主动工作,而且也需要具备较高的服务理念,并且积极主动的帮助农民解决在农机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最后,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创新服务形式,并且时刻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要从小事做起,为农民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最终提高管理人员在农民心中的良好形象。给大家营造一种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

3.3拓宽农机管理服务范围管理人员要不断的拓宽服务范围,并且在一般的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以机械的安全使用为主要内容,适宜的拓宽服务范围,最终以全方位的服务来保障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内容的需求,对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目标管理工作,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工作。在建立健全相关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基层的监督服务工作,并且不断完善其管理组织。在农机管理工作中,一定要配备专业的农机技术管理人员,并不断的通过相关资源整合,建立相关农业机械使用人员信息库,及时掌握相关动态信息的更新工作。而且要规范安全管理规定,并且将其细化到实际工作当中,最终有效的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4结束语

篇6

关键词:企业;电力管理;现状;对策

电力对于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日趋明显,其是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的保证。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电能,因此电力管理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收益的提高意义重大。随着低碳环保理念的提出,如何节约用电,减少电能消耗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任务。电力管理就是通过组织和协调,科学配置参与人员,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对企业的用电情况进行控制,以实现电能的有效利用。电力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的管理职能,减少电能消耗,提高企业电能的利用率,为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动力。

一、企业电力管理的现状

1.企业管理者对电力管理的意识模糊

企业管理者只是注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而对电力管理的意识较为模糊,企业在电力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没有认识到电力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相关制度的制定时没有体现出电力管理对企业的作用。企业高层缺乏更高的管理目的,只是安于现状,缺乏足够的创新。很多企业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用电考评制度,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严重影响企业用电的合理性。企业在用电过程中仍然较为随意,没有科学的计算体系,企业电力应用效率较低。

2.企业参与人员素质较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型和企业对人才需求模式的转变,高素质的人才是确保企业发展的关键。现阶段,企业电力管理人员和参与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无法完成新时期的电力管理作用。企业缺乏正规的电力管理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无法实现质的提升,企业仍然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电力管理的效率。管理人员对企业的需求和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在电力设备采购时较为盲目,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电力参与人员对相关的技能掌握不足,是企业电力管理效率难以提升的主要因素。

3.电力设备性老化,电能消耗较大

我国企业的电力设备往往使用时间较长,设备老化严重,设备性能较为落后。企业管理人员对电力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设备更新换代较慢,设备性能很难提高。电力设备及时改造可以减少设备的电能消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老化的电力设备安全隐患较多,一旦出现问题将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企业用电安全意识薄弱

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对于用电安全缺少正确的认识,企业用电安全管理较差。企业管理人员对用电安全的意识薄弱,用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较多,严重影响企业的用电安全。企业对用电安全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安全事故的责任落实模糊,电力事故的发生率较高。

二、提高企业电力管理的对策

1.提高管理者对电力管理的重视程度

电力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主要能源,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能否实现。电力管理的科学性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内容之一,企业想要长久发展,电力管理是重中之重。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电力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电力管理制度和体系,并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充分落实。电力管理制度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合理用电。管理人员要对用电情况实时记录,及时发展不合理的用电问题,对违规操作的部门或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对节约用电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

2.提高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想要实现科学的电力管理,管理人员和参与人员的素质提高是关键。企业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管理的水平。企业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尤其是专业的用电管理能力。管理人员要对电力设备的用电知识清晰掌握,通过协调和组织对用电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企业要定期对电力参与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电力设备的使用技能,减少电力设备不必要的电能消耗,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和员工,是企业电力管理效率提高的保障。

3.及时有效地电力设备改造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电力企业进行改革。其中,对电力设备进行改造是其重要项目之一。其中包括线路能源消耗控制、设备更换以及整体效率提高。节能减排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题,根据企业和居民用电高峰分析,调节供电电压。用负荷高峰来填补负荷低谷,从而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确保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电力企业整体节能意识,建立内部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科管理体制的制定,为电力企业职员提供学习机会,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电力企业职员的整体节能意识。认真贯彻科学的管理体制,将节能减耗分配至个人,实施合理的惩罚和奖励制度。同时,建立和实施可行的企业管理制度,以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电力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于管理人员,应加大其执行能力。为企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机会,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实施民主化和统一化的管理方案,细化工作流程,做到按章办事,有章可循。在管理实践中,管理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促进管理体系的完善。而对于企业操作人员,应与时俱进,认识到电力发展对国家和对个人的重要作用。

篇7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需求

宜宾市位于川南地区,由于自然地貌、资源条件和产业结构等原因,山地灾害严重,安全事故突出。全市现有公路4361公里,线形差、等级低、弯多坡陡,且大多分布在山区,桥梁796座,多数年久失修;各类机动车辆14万余辆,种类多,车况参差不齐。市内金沙江、岷江及长江纵贯全境,另有21条通航支线河流纵横交错,通航里程963公里。有乡镇渡口160余个、运输船舶835艘(其中客渡船舶511艘),渡口条件简陋,船舶多数较为陈旧。历史上全市各类煤矿曾多达1300多个,通过近几年整顿和关闭,到目前为止,保留煤矿企业274个,其中小煤矿267个。煤矿数量、煤炭产量、瓦斯突出程度均居全省各市州之首。全市现有非煤矿山企业613个、各类工业企业65000余个,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2000多个。全国和省上确定的十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我市都有,且都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过震惊全省、乃至全国的特大恶性事故。如1980年屏山县“8.26”水上交通事故,死亡、失踪175人;1987年翠屏区“12.30”道路交通事故,死亡49人;1994年高县“5.14”煤矿事故,死亡36人;1998年兴文县“3.14”煤矿事故,死亡16人;1998年江安县“7.12”水上交通事故,死亡、失踪95人。据统计,80、90年代全市每年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均在20起左右,其中基本上每年都有2??3起特大事故发生。分析各类事故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反映出一些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不严,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不落实,特别是一些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惨痛的教训使市委、市政府及市安监局的领导深刻意识到,要搞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标本兼治,齐抓共管,在一手抓安全监管的同时,一手抓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使安全生产的管理基础逐渐得以夯实,从业人员和全民安全意识不断得到增强。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健全体系,构建安全宣传培训教育新格局。在**年政府机构改革中,宜宾市安监局专门设置了安全教育科,配置了4名工作人员,负责全市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管理工作;市交通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设立了安全管理科,负责本系统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工作;各区县安监局和各生产经营单位明确了专兼职人员负责安全宣传培训教育组织管理工作。市政府及市安监局分别将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对各区县政府、各主管部门及市属以上生产经营单位的年度安全目标考核的内容,且设立了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奖。市、区县政府每年都拨出专款,专门用于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丰富载体,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2002年6月《安全生产法》颁布后,市安监局立即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安全生产法》学习宣传工作,及时印发了《安全生产法》单行本14余万册,做到了每一个机关、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重要岗位干部职工人手一册。与此同时,组织发行了《安全生产法》释义1000余册,市局还组织编印了《安全生产法》讲义1600份。为了建立和完善安全文化建设阵地和载体,市安监局在市中心设置了安全宣传专栏,传播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在宜宾日报、宜宾电视台开辟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专栏,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及时通报安全生产情况。同时,帮助指导企业搞好安全文化建设,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如:五粮液集团坚持全员安全培训、开展自防自救演练比赛,丝丽雅集团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比赛,芙蓉集团开展家属给井下矿工、中小学生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举办安全手工艺品展览等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普及了安全知识,增强了法制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立足创新,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成效明显。我市高度重视每年六月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做到了年年有新意、岁岁有新招:2002年在全市组织10万余人参加了全省百万职工安全知识竞赛活动,获得了组织一等奖和电视抢答赛一等奖;2003年成功组织了“天原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书面竞赛和电视抢答赛,参赛干部、职工达14万人;**年组织开展了“建中杯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活动,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宜宾电视台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年制作并在宜宾电视台播放安全生产访谈节目,组织优秀选手深入宜宾县、芙蓉煤矿和珙县巡场镇等地,开展“安全在我心中”巡回演讲,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欢迎和好评,营造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在全省“华西集团杯”安全生产演讲赛上,我市参赛选手获得了一等奖。

强化培训,筑牢安全文化建设基石

宜宾市安监局十分重视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在帮助指导培训机构加强硬件、软件建设的同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自实行“考培分离”以来,市局一直把对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和指导作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多次组织各安全培训机构学习国家、省有关安全生产培训方面的法律、法规,督促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建立健全各项培训制度,要求其必须做到“五个达标”,即:办学硬件要达标,教师资质要达标,教材内容要达标,教学课时要达标,教学管理要达标。在每个安全培训教学班开班前,我局对其教学内容、课时、教师资质等进行严格审查,不合格者一律不允许开班培训,从而保证了安全生产培训教学质量。同时,不断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工作。市局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考核试题库,实行“随机抽题制卷”制度,组织并参与各安全生产培训教学班的监考工作,组织并监督试卷评分工作,对不符合办证资格或考试不合格的参训人员坚决不予发证。**年至**年,市安监局共考核各类安全管理人员4500余人,复审2500余人,送省安监局参加培训300余人。考核特种作业人员7200余人,复审6400余人,有效地提高了各类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年,我市安科学会与四川科技职工大学联合办学,开设《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培养“科班”型安全技术管理人才。近年来,市安监局多次组织人员对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做好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工作;联合有关执法部门,取缔了两家非法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机构;按照省局的要求,对全市安全生产培训机构进行了认真的清理整顿,有力地推进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

篇8

1.1准备工作不够,留下安全隐患

施工前忽视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施工机械调试、维护、安全管理不到位,材料检测被忽视,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现场巡视被忽视。导致现场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除,可能诱发安全事故。

1.2违规违章操作,引发安全事故

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未能熟练掌握公路工程现场施工操作规范,违规违章操作现象依然存在。对关键岗位没有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一些工作人员不能胜任施工任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1.3应急预案缺乏,扩大事故损失

制度不完善,资金缺乏等因素制约,再加上施工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工程效益方面[1]。

2公路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作用

2.1预防公路工程现场施工安全事故

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是施工单位的重要任务,现场施工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而及时采取预防对策,实现对安全事故的预防。

2.2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安全风险意识

在风险预警系统指引下,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施工人员会得到启示和指引,提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增强现场施工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还有利于施工单位对现场施工安全问题进行研讨,开展教育与学习活动。提高施工人员责任意识,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有效规范具体操作,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2.3实现公路工程现场安全动态管理

风险预警系统是对现场施工安全事故有效预防的系统,通过对施工风险预防经验的总结,结合现场施工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人员、设备、环境进行监测[2]。并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实现对突发事故的有效处理,尽量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3公路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策略

3.1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对现场施工进行有效的规范引导,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结合公路工程现场施工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策略,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⑴构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健全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为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推动现场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培训措施,通过现场学习、讲座、现场授课等形式,加强施工人员培训,让他们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要求,更好指导施工。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现场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出改进策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⑵重视施工安全检查与监督。管理人员要注重对现场施工巡查,规范施工人员操作,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完善安全检查和监督制度,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并建立奖惩机制,从而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履行自己的职责。⑶改进施工组织与施工技术。公路工程施工要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运用,促进工程质量提高。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人力、物力、财力,规范现场安全管理[3]。风险预警系统也离不开先进技术支持,发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作用,推动系统完善和更新,促进系统作用的有效发挥。⑷树立安全风险防范意识。重视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与流程,提高安全事故防范意识,同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学习,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有效规范日常工作。

3.2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策略

该系统既要满足现场安全管理需要,还要具备完善的功能,拥有不同模块,能够对安全管理风险进行识别,为采取措施控制施工风险提供依据。⑴风险预警系统功能需求。施工中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系统及时作出反应,发出预警信号,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从信号中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实现对这种状态的有效防控,从而避免损失的发生。即在风险发生前系统能够给出预警信号,为预防风险发生,避免带来损失提供依据。为实现这些目的,风险预警系统能进行多方面全面分析、实现全过程风险预警、随时更新工程风险信息。系统能有效分析风险成因、发生时间、风险要素、不同风险间的关系等,对风险全过程跟踪,全面准确分析公路工程现场风险信息。⑵风险预警系统组成模块。系统模块包括:工程风险监测模块、识别模块、度量模块、评价模块。不同模块发挥不同作用,确保整个系统有效运行。监测模块对公路工程施工实时监测,包括风险发生情况,辨认、识别风险发生前兆。工程识别模块识别公路工程现场施工存在的风险,包括风险特征、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识别,并预测后果。度量模块估量风险发生概率大小,还包括风险大小、影响范围等。评价模块则对比度量结果与设定的风险预警指标,当结果超出设定值,发出预警,为采取措施控制风险提供依据。

4工程具体运用及效果分析

4.1工程运用

某公路工程全长117km,设计为标准四车道,工程经过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再加上所在地为季风性湿润气候,植被覆盖率低,容易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规范要求和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施工中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对施工人员、机械、材料进行有效管理,加强地基处理和边坡防护。同时引进风险预警系统,及时预测和报告可能存在的风险,加强风险监测、识别、诊断,监测施工中的环境突变、施工人员主观过错、施工设备失控等内容。另外对监测所得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提前识别可能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确定诱发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在分析和研究基础之上,考虑工程施工需要,尽早预防和规避安全事故诱因,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4.2运用效果

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重视施工现场巡视,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具体情况。同时充分发挥风险预警系统作用,监测、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对施工现场风险准确掌握与判断,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防控安全事故,促进现场施工安全顺利进行。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并在施工中落实各项规定,整个施工过程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现场施工秩序井然,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充分发挥作用,现场安全巡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不仅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还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推动整个公路工程施工效益的提高。

5结束语

篇9

同志们帮助下,分管公司的安全工作。年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本职,找准位置,安全工作以践行“用心做事追求卓越”企业核心价值观为抓手,积极落实集团公司“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安全生产目标,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下面就我一年来履行职责和廉政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学习的过程,是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今年以来,我立足单位的实际和煤矿安全工作发展的需要,既注重有关知识学习,又注重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积极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有关学习,学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同时还要学习煤矿新的知识,使自己理论学习有了明显的增加,学习内容和质量有了新的拓展和提升。利用下井,到区队、到班组、到职工中去了解问题、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经常与有关科室探讨,努力在工作实践中思考、总结、提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自己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工作上,始终与煤化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了各项政策在自己工作中得到了严格的贯彻落实。

二、树立可控理念,探索安全长效机制

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长治久安为目标,以培育本质安全人为重点,以精心管理为手段,以新型安全管理思路为模式,通过大力推广“双基”建设、三项机制、四大体系和五自管理,安全管理工作呈现了良性发展势头。年公司共生产标煤38万吨;完成掘进进尺3400米,消灭了重伤以上等级事故。

㈠认真践行集团公司安全发展模式

按照煤化独特有效的“012345”管理模式,在日常工作中,公司对标前进、对标落实、对标发展,完善了公司的安全管理模式。

㈡细化安全管理模式,铸造安全发展灵魂。

首先出台了公司安全文化理念体系文件。号召全体员工学习领会文化理念内容,并付诸于各个岗位的实际操作中。利用斜井600余米巷道两侧悬挂安全排版260余幅,版面以赏心悦目的图画和安全标语,让职工在上下班途中随时接受安全教育,得到警示;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二是确立“一号工程”意识,把握矿井安全发展关键。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地位。三是加大双基建设力度,筑牢安全发展根基。出台了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标准和考核细则,并强化推进,全面落实。对于基层建设,公司为各工种、各职能部门队伍建设制定出相应要求,实行了层次化、规范化、效能化管理。在安全管理上,形成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业务部门、生产区队、班组、职工的梯次管理网路;在安全检查上,形成分管领导、安监科、信息站、安监员、群众检查队伍构成的监督检查格局。安全管理重在现场,为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公司党政创建了“四位一体”安全管理网络。在安全管理网络设置上以生产现场为中心,以安全管理为主线,以党员为骨干,带动同班的长员、网员、岗员相配合,在岗位上创安全、包安全的同时,在责任范围内同目标、同工作、同监督,激励带动工友遵章操作共同努力保安全,班班“四位成一体”,在生产前沿形成了一道安全防线。该管理法在年被焦煤集团评定为管理创新“二等奖”。基础建设上重在完善制度,强化落实。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抓手的安全生产基本管理制度,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个方面,做到管理精细化、现场标准化、环境人性化。公司的双基建设逐月受到了上级的奖励。质量标准获得了省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四是突出工作重点。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机电、运输5个工作重点和薄弱时间、薄弱地点、薄弱人物等薄弱环节,实施有效监控。

㈢以三项机制为抓手,积储安全发展动力。

一是用人机制。优先启用安全效益好的团队、个人和安全生产条件复杂岗位中的专职安全干部。安全不好的干部不用、安全不好的人员不评先、安全不好的农民工不留转。二是奖惩机制。实行安全结构工资,用安全效果来决定每一名员工的工资收入。三是考核机制。按照“抓系统,横向到边;系统抓,纵向到底”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区队、班组、个人“三级纵向”考核体系。每月按照动态化、常态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四化”考核原则进行考核。把安全管理纳入市场化运作的范畴,机关安全奖金的总额分配到各区队,通过查找隐患,解决隐患以买卖市场来获得奖励,区队管理人员以减少隐患和积极处理隐患定奖罚,职工以发现隐患,解决隐患而加分。

㈣完善安全四大体系,提供安全发展保障。

一是构建科技保障体系,公司成立科技市场化领导机构,设立了科技市场化领导小组和科技成果验收评审小组。年,科技立项30项,其中“四位一体安全责任网络管理”、“刮板输送机制动装置”、“乳化液回收”、分别获得焦煤集团20—年度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三等奖。通风队副队长研制的“煤矿新型风量开关”还获得国家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二是健全职工培训体系,公司制定了《职工全员安全培训体系》,对单位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进行全员培训。年公司开办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886人,复训13期,计981人,管理人员培训26人,复训26人,采煤工取证95人,复训119人,掘进工取证培训75人,复训65人,职业技能鉴定3批,15个工种415人。还开展相关法律培训多期,及时调整了安全管理中出现的偏差,为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三是强化了安全评价体系,公司建立了强化安全管理为导向的安全评价体系。在瓦斯管理上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健全了瓦斯效果评价体系,突出评价效果。开展水害治理效果评价,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开展水害因素分析、预测预报、隐患排查和水害治理等工作。开展了安全投入效果评价。按照“注重实用、突出效果”的原则,从项目计划、设计、实施过程和投用效果进行全过程评价,本年度共对16项安全投入资金进行了安全评价,确保投入资金的准确到位和效果明显。开展了培训效果评价。每月都采取基础知识考试、基本技能考核、工作现场抽查等多种形式,促进安全培训质量提高。四是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按照“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映灵敏、运转高效”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应急救援机制。重新修订完善了《焦煤集团公司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结合本矿井实际,组织开展的矿井水灾应急实战演练活动,检验了应急功能,健全了应急体系,提高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三、严格自律,树好自身形象

篇10

【关键词】:公路建设;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一、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1、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概念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对机械设备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在生产过程中职工的安全与建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到损失,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生产顺利进行。

2、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采取各种形式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消除一切使机械设备遭到破坏,使人身健康与安全受到威胁,或使环境遭到污染的因素和现象,避免事故发生,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机械设备运用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公路工程的机械设备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1)施工企业做好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危险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积极做好机械设备的全员、全面、全过程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大大减少很多机械设备危险事故发生;

(2)施工企业做好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不必要损坏,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维修成本和使用成本,降低项目的工程造价。保证机械设备运行安全,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才能不断提高并保证项目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工程进度和企业的效益。

二、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特点

一般而言,公路机械设备可分为工程机械、养护机械和运输机械三类。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除了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特征外,与企业的其他专业管理比较,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技术性

作为企业的主要生产手段,设备是物化的科学技术,是现代科技的物质载体。因此,机械设备管理必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首先,设备管理包含机械、液压、计算机等许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缺乏这些知识就无法合理地制造或选购设备;其次,正确地使用、维修这些设备,还要掌握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可靠性工程等专业知识。

2、综合性

综合性是对设备一生各阶段管理的综合,具体表现在:

(1)现代设备包含了多种专门技术知识,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2)设备管理的内容是工程技术、经济财务、组织管理三者的综合;(3)为了获得设备的最佳经济效益,必须实行全过程管理。

3、随机性

许多设备故障具有随机性,使得设备维修及其管理也带有随机性质。为了减少突发故障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和干扰,设备管理必须具备应付突发故障、承担意外突击任务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设备管理部门信息渠道畅通,材料、配件准备充分;组织指挥有力,业务技术过硬,及时为现场提供服务。

4、全员性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应用科学,调动了广大职工参加管理的积极性,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设备管理的综合性更加迫切需要全员参与,只有建立企业全员都参加的设备管理体系、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才能真正搞好设备管理。

三、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机械伤人事故时有发生。机械事故也屡见不鲜,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导致机械设备事故和机械设备伤人事故的原因很多。总结起来,影响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因素主要是人、机械设备以及施工环境三大因素。

1、设备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

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它包括设备操作者以及生产组织、指挥、管理等人员。据统计,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占事故的80%以上。因此,操作人员是非常关键的。

(1)操作人员素质不高,培训少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操作人员本身文化层次较低,并且很多机械设备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直接上岗,频繁发生操作人员先上岗操作一段时间,再去补办一个操作证的现象,形成许多作业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就上岗或者培训工作做得不够及时,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过于形式化,没有针对性和真实性。

(2)操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

操作人员对强制要求检测的设备不检测,老旧设备不淘汰。侥幸心理是很多机械事故的根源,这已经造成了不少血的教训,看看新闻,几乎每天都有人员伤亡的工程事故发生,塔吊倒塌,钢丝绳断裂,工人掉进搅拌机等等,已经不止一次地发生过。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发生之后,大家都会意识到:不遵守操作规程,设备太陈旧,控制系统失灵……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侥幸心理在作怪。因此,广大安全、机务管理人员应对机械设备高度重视。

(3)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

操作人员缺乏设备相关专业知识,对操作方式不甚了解,对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盲目

进行操作或者经验不足,缺乏应付异常情况的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完全无知等,均会导致事故发生。

2、设备安全管理中物的因素

设备的技术状况以及安全装置、设施、使用的配件、材料质量等,也会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1)设备设计上的不安全因素

一些大厂生产的品牌设备基本上都符合安全设计要求,但有的单位自制的简备,由于受到主观认识、技术水平、经济能力所限,很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在采购或自制设备时要注意这一点。

(2)设备配件质量不合格

1台设备由许多零配件组成,在众多的零部件中.难免有个别质量不合格的零部件装

配到设备上去,成为事故的隐患,如l根质量不合格的刹车线、制动皮都会导致一场重大事;1个有缺陷的气门弹簧会在发动机运转中突然断裂,使气门落入气缸,就会引起重大设备事故等等。

(3)机械使用的材料不合格

由于材料本身不符合标准,如劣质油料就可以使机械遭受很大损坏,用不合格的翻

修轮胎、不合格的钢丝绳起吊重物等,都可能引起事故。

(4)机械设备缺乏保养和维修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工程技术人员,但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都是外行。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只考虑到施工进度,要求设备全天24h 随叫随到,很少考虑设备状况好坏,是否“带病”作业,对维修保养更是很少过问,造成了操作人员为完成管理人员的任务而忽略了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等到设备出了大问题才进行大中修,造成了设备加速老化和维修成本大大增加,同时引发大量的安全事故。

3、设备安全管理中环境的因素

(1)由于公路施工机械都是在高温、严寒、软地基、坡道等野外环境施工,再加上夜间施工照明不够、交通复杂等环境,容易造成事故。以上是造成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全体员工特别是安全员、机务工作者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各种事故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2)旧的机械设备从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型城市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小城镇转移

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型城市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加上大中型城市房屋建筑等其他基本建设工程的基本建成,施工企业逐步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工程转移或变卖施工机械设备,部分旧的、濒临报废的机械设备随之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小城镇的建设工地,这无疑给工程所在地机械设备和安全管理力量薄弱的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加重了管理负担。

四、公路工程中做好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对策

1、完善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1)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人专业管理与操作人员协助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协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2)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和操作。

2、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

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对机械的操作和维修人员,不仅要对其进行安全技术理论方面的培训,还要确保其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落到实处,重点是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预防事故发生的实际能力以及设备危险意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有效控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3、开展机械风险评价源头控制

机械风险评价是以机械或机械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系统方式分析机器使用阶段可能产生的各种危险、一切可能的危险状态,以及在危险状态下可能发生损伤或危害健康的危险事件,并对危险事件的概率和程度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系列逻辑步骤和选代过程。机械的风险评价工作综合考虑了可能影响机械安全性能的诸多因素,从机械事故的根本与源头上控制了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4、正确使用,及时保养

为了减少机械设备的损害和危险事故的发生,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在实际运行中,严格要求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按标准、规范要求做好设备每天开机前、作业中和停机后的“一日三查”的例行检查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予以排除这样既确保了设备在完好状态下安全运行,又有效地控制了设备的维护成本,也可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

5、及时更新,淘汰老旧设备

随着企业经营年限的增长,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越短,这个时候,要及时地引进新设备,淘汰旧设备,不能抱丝毫侥幸的心理去继续超期使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