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03:5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直播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直播培训总结

篇1

2014年,电教馆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工作中心突出,重点明确,以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总体目标,进一步狠抓“三通两平台”建设,以教学科研活动带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在全县电教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相应工作,现将2014年电教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根据教体局的统一部署,在局党组召开动员大会后,电教馆全体人员非常重视,认真对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局机关集体组织的学习文章和观看影视资料等活动基础上,电教馆联系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基层工作,服务基层师生。通过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自行组织学习活动,认真做好笔记,撰写学习体会,不断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认真谋划工作思路。

二、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

2014年,依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电教馆继续严格要求人员按照单位制度和规定办事,利用工作之余时间安排人员集体学习、讨论或者下乡指导教学,不但避免了人员在空闲时聊天等不良行为,而且提高了工作、生活等自身素养和业务技能,大大的提升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以活动促应用。

围绕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组织开展了优质课、电教论文、课件、Science word等一系列评比技能型比拼活动,经过认真筛选和公正评审,共有129件作品在周口市获奖,2件推荐参加省级大赛。通过活动,不断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四、认真筹划师资培训。

根据省厅有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培训”的文件精神和我市教育信息化师资培训计划,在暑假期间,我们完成了全县的信息化教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五、保障网络安全与畅通。

对教体局机关办公机器维修及网络畅通电教馆全力做好保障,2014年网络运行安全、平稳,无任何不良网络事件发生。同时,配合各个股室和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做好扶沟教育网信息工作,完成各种重大事件的录像工作,全年共拍摄了4350分钟的素材资料,存入硬盘有1100多G。

六、继续做好省教育厅布置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上报工作。

七、配合招办做好2014年高招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

依据《河南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视频及网络监控技术参考标准(暂行)》要求,2014年对我县5个普通高招考点进行规划,并对以往安装的设备进行检修,监督安装人员按照技术指标要求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工作,前后达一个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了2014年高考视频监控中要求的内容。

八、积极做好网络直播互动教室项目。

篇2

关键词: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网络直播;研究综述

一、研究综述的必要性

互联网时代,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在多种传播媒介中,网络对大学生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不言而喻,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网络直播是新兴的高互动性视频娱乐。目前我国在线直播的平台发展十分迅猛,平台的数量众多,而且平台的用户数量十分巨大,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直播平台在每天的高峰时段的在线人数甚至达到600万~700万,房间数也能轻松突破4000。网络直播正在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最新现象级存在。与此同时,笔者作了关于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84.3%的人会看网络直播,其中63.2%为偶尔看,而21.1%为经常看,所有人中只有15.8%从来不看网络直播,此外38.2%的人做过网络直播的主播。这些数据表明网络直播与大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它是大学生易于接受和青睐的交流和休闲方式之一。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大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意识形态会对大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大学生由于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逐步趋于成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如果这一时期他们接触的是优秀的网络直播,会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会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因涉世未深,大学生往往不能辩证地、全方位地看待问题,易沉迷于网络直播中夹杂的不良成分,此时若不及时、正确的加以引导,大学生就会受到这些不良成分的消极影响。这就要求学界深入研究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产生的各种影响,并积极研究对策,通过一些给大学生的针对性的建议来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积极的引导。探讨如何发挥我国网络直播自身的优势,以及如何克服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从网络直播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无论对中国的网络直播发展,还是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该研究有利于拓展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角,不仅丰富了价值观理论研究的相关内容,而且更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

二、关于价值观的研究成果

我国学者对于价值观的理解大多是从哲学角度进行探讨。在概念问题上,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的意义,即客体对主体的积极的作用。也有人认为价值观是人的一种主观观念,用它来判断事物的善恶、美丑、正确与错误等,它是带有浓厚的感彩的,是判断一种行为正确与否的依据。总体来说,学者们比较认同的价值观定义是人们内心深处真正信仰什么、需求什么,是否觉得做这件事有用亦或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满意的一种主观观念,是判断一种事物或事情是否有积极意义时所持的观点态度总和。

三、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文献越来越丰富,价值观的研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重点。从中国期刊网统计的数据来看,研究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论文已达上千篇。论文大多都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进行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现状研究

大部分学者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持乐观态度。认为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上整体是积极向上的、是健康的,大多数大学生有着高尚的道德追求。但是研究也指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自私、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的现象。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出现了精神萎靡、沉迷于网络、不思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价值观理解为大学生对自身在整个社会关系中主客体角色的一种考量,是大学生对自身追求的一种主观倾向。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研究

学者们在对大学生价值观概念范畴进行定义研究的同时还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进行了大量总结,有学者将大学生价值观特征概括为价值取向趋于理性化,价值判断偏重务实化,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价值追求突出个体。有学者认为大学生价值观有价值多样化、功利化、实现过程差异化、发展过程不成熟等特点。总之,大学生价值观整体的发展趋势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基本相符合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自私自利、崇尚金钱、追求享乐、道德滑坡等问题。

(三)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研究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产生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比如,一些学者从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高科技的角度从宏观上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研究。有学者用实证数据说明文化、性别、专业、家庭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有学者指出传统价值观教育模式存在问题,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失败。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寻求新型价值观教育,例如利用网络直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进行价值观教育。总结学者们的研究观点,一般来说,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比较直接的因素主要有大学生本人的个性特征、大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大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变化、良莠不齐的新兴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式

学术界对如何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对策。有学者从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形成阶段的基本特征、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影响原因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阶段性特征几个方面提出应对的对策。一些学者认为,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倡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来影响大学生等三大措施来引领大学生价值观。一些学者提出了三大对策:以大学生为对象,增强价值观教育的指向性;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确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向性。总之,学校层面要优化校园环境、组织丰富活动;家庭层面要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提高言传身教水平;社会层面要加强大众传媒的合理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等都是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关于网络直播的研究成果

目前对网络直播的研究尚未上升到理论高度,主要侧重于实践运用。

(一)着重探讨网络直播的优势

学者们研究了网络直播与其他传播方式的区别,相对于其他传播方式,网络直播具有开放性强,互动性强、实时性强的特点。这也是一些名人、企业、新闻媒体、社交等都比较喜欢在进行精心的自我包装之后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自我宣传的重要原因。有学者认为网络直播既有互联网受众面广的优势,同时又通过视讯的方式进行现场直播,可以突出产品推广、对话访谈、在线培训等内容交互特点,增强的推广效果。还有学者认为网络直播与其他网络媒体相比的独特性,在于网络直播的视觉冲击效果,使得这种社交方式比文字、图片的交互效果更强更有吸引力。一般来说,网络直播可以使交互的双方看到更真实生动的对方,其优点比较多:网络直播更加直观,交流速度快,表象形式好,能够最大程度地超却时空的限制,交互受众容易划分等等。同时,借助网络交互软件,还可以对交互过程进行录制。使直播之后,交互内容还可以进行重播、点播,这就大大发挥出了这种交互方式的价值。

(二)网络直播中的乱象研究

网络直播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整个行业还不是很规范,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行业规范,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就存在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有学者指出,网络直播本来是一个网络交互的很好的形式,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来传播“黄、赌、毒”等信心来谋取不正当利益。背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而且这种乱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极大地污染了网络环境,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网络生活由于直播网站的访问者多数为青少年,这些“乱象”会误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扰乱视听行业发展秩序,危害国家安全。网络直播乱象光怪陆离,其形成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有学者指出不仅仅是主播个人的问题,网络推手的推动、网络直播平台的松散管理、粉丝素质的良莠不齐也直接影响到网络直播环境的稳定。不少学者一致认为网络直播平台管理难度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

(三)如何监管网络直播研究

对网络直播乱象,许多学者提出监管策略,有学者认为应该对网络直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与归类,并纳入数据库,进行分析和研判,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从而促进网络直播的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强与网民的交流,在实践中对网络直播进行规范地引导,使之逐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与建设、加强集成平台管理、规范网络主播管理、建设技术监测系统、完善网民举报机制等是引导网络直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研究述评

国内学界对价值观和大学生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以及教育方式都进行了研究,为研究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提供有益的借鉴,但纵观目前的研究现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虽然学者们对如何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众多对策,但是这些对策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撑。二是,价值观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哲学层面。一些专注论文也大都停留在哲学层面,缺乏与具体科学的结合,可操作性不强,与网络直播相关联的研究更是未见。从国内现有关于网络直播的文献看,目前有关网络直播的研究,缺少学理性分析和有深度的理论成果,更鲜见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成果。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总体比较深入,其中既有理论思辨,也有实证研究,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设计和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而“网络直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不过现有的研究能为我们正确看待和运用网络直播提供参考。与此同时,在“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的研究”方面缺少专门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虽然新媒体环境兴起,但学界还未关注网络直播对大学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策略的研究将研究视角放到当今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上,以期充实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彭.“90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研究[D].湖北大学,2012.

[4]王靖茹.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5]杜柯妹.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培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6]赵梦媛.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J].新兴媒体,2016(08).

[7]曲涛.当前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建议[J].调查与研究,2016(26).

[8]钟绪君,王燕荣.浅析网络直播火爆的原因[J].东南传播,2016(09).

[9]杨仕宇.网络直播乱象背后的思考———以斗鱼TV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08).

篇3

关键词:广电; 3G无线网络; 音频直播车; 信号传输

1 引言

随着广播电视常态化直播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电话线路传输由于受到场地限制、传输音质差、等缺点已经无法满足要求。目前广播受众人群在不断扩大,受众人群日益年轻化,听众对广播现场直播的音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广播现场直播迫切需要有一种既能克服场地限制,又能便捷高效的传输高质量音频的传输技术。

广播现场直播可以生动的为听众提供即时的信息,更好的发挥广播响应速度快、传播广、收听方便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听众的欢迎。电话线传输方式由于带宽窄、抗干扰能力差,使得节目传输质量不能达到调频广播的要求。ISDN传输方式尽管采用宽带技术,音频质量较之电话线传输优越,但是ISDN技术已经逐渐被电信行业淘汰,在实际使用中现场基本都不具备ISDN线路和设备,局限性非常大。同时,频率为了顺应市场,不断进行节目创新,移动直播可以使节目形式更加多样,突破了广播一直以来采用定点直播的局限。在这种情况下,急需一种技术上先进、传输质量好、使用灵活方便、能适合各类场合的现场直播传输系统。

3G(the 3rd Generation的缩写)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2009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发放了3G牌照。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3G无线技术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由于可以实现将音、视频信号、图片等通过压缩编码后利用互联网来进行传送这一特点,使得该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成为一种可能。

2 技术需求

根据频率对节目现场直播的需求,结合现有技术,我们将该项目的基本需求归纳概括为以下几点:1.传输稳定、可靠,能保证节目传输过程不中断;2.有比较好的传输质量,最好能实现音频的高保真传输;3.对场地条件限制少,可以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进行即时传输;4.技术先进,为以后技术发展预留扩展接口;5.操作方便、可靠,主持人通过简单培训即能掌握使用。

3 项目研发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实际考察,实验,对现有的各种传输技术(如:微波、电话线、ISDN,光纤,3G)进行综合比较。其中微波传输技术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比较大,且无法进行移动传输;电话线成本低、传输稳定,没有电话线路的地方无法实现信号传输;ISDN技术传输带宽大,传输的音频质量较好,但该技术已经退出市场,几乎所有地点都没有ISDN线路。光纤传输音频信号质量优质,几乎没有延时,但光纤线路需要随着直播地点的变化不断进行敷设、熔接等,使用成本过高。利用3G技术进行广播音频信号进行无线传输,经过大量测试后发现,如果有3G信号的地方,都可进行有效传输,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可以实现信号的高保真传输。经过实际测试后发现,中国联通的3G 技术(WCDMA)较之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下行速率可以达到3.1Mb/S,上行速率为1.8 Mb/S)、中国移动的TD-SCDMA(下行速率可以达到2.8Mb/S,上行速率为384Kb/S)  3G技术在兰州地区占绝对优势,其下行速率可以达到14.4Mb/S,上行速率为5.76 Mb/S,从无线信号质量,强度,基站的分布,可以完全满足传输音频信号用。利用3G无线技术固然有诸多的好处,但是也有其弊端,在大量的测试数据中,总结出如果车速超过40KM/H偶尔会出现短暂中断现象,约5毫秒,但对整个音频信号传输不会产生过大影响;还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在基站间的交叉区,传输信号会出现短暂中断现象。如果定点固定传输,不会出现任何中断。

4 项目实施和改进

经过大量的研究、测试,利用3G无线网络传输高质量的音频信号的利远远大于弊,继而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利用3G无线技术实现音频信号传输的原理是借助3G无线网络这样一个媒介,音频信号在发端和收端利用专业的编解码设备进行两次编解码,以数据流的形式进行打包传输,然后借助放音设备进行复原。从而达到连续传输音频信号的目的。选择一款稳定的、高质量的编解码设备就尤为重要。经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和网络搜索等多个渠道,目前广电行业用到的进口编解码设备主要集中在澳洲的Tieline G3 和美国的COMREX 两种品牌上,兰州市广播电视总台选择了澳洲的Tieline G3编解码设备。配电部分选择了水牛品牌的车载取力发电机,经过APC的机架式UPS电源,然后为系统提供稳定的供配电。直播音频系统部分由:调音台、延时器、便携音频工作站、无线话筒、无线监听耳机等组成。由于该系统是搭建在一辆越野车上使用,所以必须要对设备机架进行减震处理,以免车辆在行进中设备受到剧烈震荡而宕机。

系统搭建完成后经过三十余场次的直播活动,没有一次失败案例,声音质量都保持在96K 和48K,传输语言类节目和综艺类节目都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改变3G用户急剧增加带来的网络拥堵现象,近期中国联通在兰州地区范围内正在进行网络升级扩容,将WCDMA技术升级为更高带宽的HSPA+技术,经过测试,该解码设备在信号传输时有出现频繁中断的现象。经过分析,出现中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解码设备不能很好的兼容HSPA+技术,必须对该设备软件系统进行升级。在软件没有升级前,我们摸索在该系统中加入了3G无线路由器设备,将原来的3G语音卡更换为单一的3G无线上网卡,由3G无线路由器转换成有线网络,经过LAN口进入编解码设备,通过远端(车载)编解码设备的一键操作,让远端编解码设备和近端(总控)编解码设备通过转换后的有线网络握手成功。经过技术上的改进,不但解决了中国联通3G无线网络升级后带来的编解码设备系统不稳定故障,更大的解决了必须使用单一网络的问题。改进后的系统不只局限于编解码设备自带的中国联通无线3G网络模块。新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的3G无线路由器接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3G无线信号,网络选择也有很大余地。用3G无线上网卡代替3G无线语音卡后,使用资费成本也得到了很大降低。

 

篇4

关键词:直播带货;法律规制;直播平台

一、网络直播平台下直播带货行为概述

当下,关于直播带货行为的定义,虽无统一说法,但是主旨意思相同。直播带货行为是指在网络直播平台下,网络主播所实施的对商品性能、质量、款式等进行近距离品展示、咨询回复、导购等的一种新型商品销售模式。直播带货是一种新媒体电商形式,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结合了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的优点,实现了线下销售与顾客实时交谈,线上销售顾客流量大的优势。其次,直播带货销售的商品优惠力度大,与在线销售平台如淘宝、京东相比,直播带货突出的一大特点为商品的优惠力度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商品的价格方面,直播带货销售的商品价格优惠力度会比较大,商家通常会发放大量的优惠券,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第二,直播带货这种模式下,购买商品的同时常常会附带优惠赠品。最后,主播带货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在直播平台下,主播会就某一特定商品进行展示,而不同于线上商铺如淘宝店铺等的让消费者在广泛的商品范围中进行选择。主播在直播销售中充当的角色不同,其法律地位也有所不同。通常,直播带货销售模式具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主播是带货主播的同时,又兼具商家的角色。如网铺店主为自家商品进行直播销售,其行为受到《电子商务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约束。第二,经营者的员工基于职务行为而实施的直播带货。这种情况在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京东等较为常见。带货主播基于职务行为而进行直播销售,此种模式下,通常利用的不是主播的影响力,对于此类主播法律地位的界定为职工,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其所实施的职务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应由其雇主承担。第三,主播和商家签订委托合同,通过直播讲解推荐商品,采用由商家支付一定的报酬或者是从销售额中抽取一定的比例作为报酬的结算方式。这种行为模式是目前最普遍的。在此种行为模式下,商家一般是看重主播的影响力而委托其推销商品,带货主播利用自己已经形成的影响力对商品做出推荐。如李佳琦带货等。

二、网络直播平台下直播带货法律规制的缺陷

(一)法律责任主体辨识困境

对于各方主体法律地位的界定是准确适用法律以及消费者正确维权的前提。但是我国目前对于法律责任主体的确定尚不明确,在适用法律上存在“法律适用竞合”等问题,导致司法领域适用法律混乱、消费者难以找到对应责任主体等窘境的产生。首先,在第三种模式中,即主播代销模式,主播的身份和销售者发生分离,主播接受销售者的委托,以其个人名义在直播平台上对商品进行推销售卖。这是直播带货最常见的形式。在此种模式下,存在争议的是主播是否属于广告代言人?持肯定论的学者认为,根据我国《广告法》第二条,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对商品或者服务做推荐。而带货主播大多都拥有一定范围的影响力,通过和商家签订委托合同从而为商品做出推销售卖服务,对商品进行宣传和介绍,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故此应将直播人员的法律地位定义为广告代言人。持否定论的学者认为,广告代言人是以自己的形象扩大商品的宣传效应,目的是提高商品的交易量,其所获得的报酬与商品销售额无关。虽然主播也是以自己的形象扩大商品的宣传效应,但是主播会直接参与到商品的交易之中,其所获得的报酬大多与最终的商品销售额有关。故此,不宜将主播认定为广告代言人。在常规的直播带货模式中,虽然商品销售者和主播身份分离,但是在适用法律的层面,由于主体的法律属性不明,对于责任主体不知道是适用《广告法》还是《电子商务法》等进行规制。主体责任不明确,这也是当下直播电商销售模式中所暴露出来的法律责任主体辨识困境。其次,在第一种模式中,即商家直播模式。销售者和带货主播属于同一主体。在此种情况下,主体的身份产生了竞合。对于销售者而言,当下我们主要是适用《电子商务法》《产品质量法》等进行规制,承担的责任范围较大。单纯针对主播而言,如将主播界定为广告代言人,根据《广告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广告代言人只有在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服务或者主观上存在恶意的情况下才可能同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其所承担的责任范围较小。最后,第二种模式中,即员工直播模式。经营者在直播平台注册,委托其员工在平台上宣传推荐商品。此种模式常见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由于员工通常并非利用自身的人气影响及个人身份推销商品,只是基于职务要求,在直播间对商品展开推销,因此一般应视其行为是职务行为,主播行为按照其与销售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制即可。这种模式在实践中的法律适用问题不大,因此不做过多阐述。

(二)准入门槛过低,导致大量主体涌入

我国目前直播带货行业的现状是,各大直播平台的主播带货准入门槛过低,导致大量主体涌入,弊端是直播销售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出现了假货、劣货的售卖现象等。当下我国直播电商领域对于带货主播的准入资格都有所要求,但是在准入资格的限定上都有所宽松。本文分别以淘宝和抖音两大行业巨头为例,展开论述。首先,在淘宝平台上,淘宝店铺入驻直播需符合基础营销规则和综合竞争力的要求,会从店铺的综合数据进行校验,包括不限于店铺品牌影响力、店铺dsr(卖家服务评级系统)动态评分、退款纠纷率、店铺违规等数据。并且对于以上准入标准是系统自动进行校验。其次,对于诸如抖音类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带货准入资格则更为简单,主要是以流量作为准入标准。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就可以实施直播带货:进行实名认证,缴纳保证金500元,以及个人主页视频数大于等于10条和账号粉丝量大于等于1000。通过以上对直播平台准入条件的列举,我们可以看到各大平台对于主播带货的准入资格都关注于主播本身的条件,粉丝流量作为其准入资格的关键衡量指标,但忽视了对主播进行宣传的商品本身质量的关注。并且,对于各主播而言,达到额定的粉丝数据并不困难。准入门槛过低,导致直播带货行业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提高销售者对于直播售卖商品的信任度,消费者权益侵害率增高,对于该行业的发展无疑造成了阻碍。

(三)消费者维权困难现象突出

首先,通过调查表明,37.3%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其中有23.7%的消费者遇到问题并没有投诉。对未投诉原因进一步调查发现,消费者觉得投诉处理流程复杂或时间成本过大,占比达18.1%。认为“投诉也没有什么用”占比16.8%。可以看出,在直播带货的场景下,消费者的权益并未得到有效保护。其次,直播带货具有传统电子商务的弊端,即无法真实直观地感受商品。不同在于,主播对于购买货物的煽动性更强,消费者产生冲动消费的欲望更加强烈。冲动消费的同时,通常不会考虑到售后问题,缺乏对原始交易数据、交易过程相关信息证据的保留,导致在维权的过程中,产生“举证不能”的窘境。同时,在直播带货中,通过上文的分析,主播的身份具有综合性特征,导致在适用法律规制时消费者无法准确找到有关的责任主体进行维权。这无疑为消费者维权增加了一道门槛。

三、网络直播平台下直播带货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

(一)规范责任主体的法律地位界定

在当下尚未出台专门的法律规定直播电商主体的法律地位属性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明确各方主体的法律地位,从而保证法律适用的准确性。根据行为内容不同,对于直播带货主体的行为,我们可以分为广告行为和销售行为,前者主要是适用《广告法》进行规制,后者主要根据《电子商务法》等进行规制。按照行为分类的不同,主体所具备的法律身份也有所不同。第一,在广告行为中。首先,主播接受商家的委托进行产品宣传销售,那么带货主播是否应界定为广告代言人?这需要分情况予以讨论。一是上文所说的第二种模式,即商家和主播之间是职务关系。主播并非是利用个人名义对商品进行推销,而是基于职务行为对商品进行介绍;消费者对于商品进行购买的原因通常是基于对店铺的信任以及对商品的喜爱,主播个人形象或名义在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选择上影响极小,此时主播的法律地位类似于线下的商品导购员。二是主播以个人名义进行直播带货。在直播销售的过程中,主播利用其在网络社群中的影响力和信赖度,为他人推荐宣传商品或服务,在推销商品的过程中,会用个人语言魅力对产品进行美化,消费者通常是基于带货主播对商品或服务的推荐而进行的购买。此时主播的法律地位应属于广告代言人。此外,如果对于商品的整个宣传内容都是由主播设计,那么此时带货主播还身兼广告经营者的地位。其次在商家和带货主播为同一主体的情况下,那么其角色不只是广告代言人,还包括广告主。其所应承担的责任范围也将有所扩大,还应承担广告主的义务。第二,在销售行为中。争议焦点在于直播平台是否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此问题,我们需要分直播平台的属性进行讨论。首先,当直播平台为专门的电子商务平台时,如淘宝、天猫等,那么其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法律地位毋庸置疑,直接适用《电子商务法》进行规制。其次,当直播平台为短视频平台时,如抖音、快手等。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是专门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是提供服务的主体,而短视频平台大多为娱乐平台,通常属于网络服务提供者。但是,主播的带货行为使得该类平台具有盈利性质,此时对于平台的法律地位界定发生改变。根据《电子商务法》的规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信息,并不是构成电子商务平台的充分条件。如果直播平台只是主播推荐的商品信息,不具有订单管理等撮合交易的服务功能,用户点击主播的商品信息链接后,跳转到其他电子商务平台才能下单交易,那么直播平台提供者的法律地位不宜界定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界定为一般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平台提供者与商品销售者产生入驻平台的合作关系,在平台内为交易双方提供订单管理服务,则属于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此时适用于《电子商务法》中有关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规定进行规制。

(二)明确主播准入资格,建立从业考核机制

第一,应提高主播的准入条件。首先,对于主播的准入年龄,应与我国《民法典》所规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相对应,以确保其能够在直播电商领域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义务和享有民事权利。其次,对带货主播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各大直播平台,对于主播带货应制定相应的主播带货信用等级评价机制,并且明确规定未达到相应等级的主播不允许其实施带货行为。信用等级的考核可以从主播直播间的投诉量、主播在平台的交易情况等方面入手。第三,缴纳保证金。虽然当下的某些直播平台在准入资格中有此条件,但是缴纳的保证金数额过低,不足以对主播起到相应的“威慑”作用。直播平台应根据主播在直播间进行带货的商品价值的评估,对保证金的缴纳进行分级管理,针对不同类别的商品制定不同标准的保证金缴纳数额。第二,在对主播开放带货功能之前,直播平台应加强对主播的培训,促使其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在法律知识方面,应加强主播对直播电商领域相关法律的了解,使主播明确自己所处的法律地位、应该承担的法律义务、违反相关法律义务后所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注重对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隐私权和禁止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知识培训等。第三,直播平台应建立主播从业的考核机制。在主播完成准入培训之后,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考核,考核可以采取在线答卷的方式进行。只有通过该考核的主播,才可以在直播间进行商品销售。

(三)建立维权帮扶机制,严格信息披露义务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没有进行维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维权成本过高。首先,直播平台应建立售后服务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直播平台的售后服务机构进行维权,由直播平台对违规事件进行处理;并且直播平台掌握了更多有关主播和商家的信息,由其进行维权事件处理更加便捷和效率。其次,各大直播平台可以在其相应的公众号中加入直播带货消费者投诉版块,通过公众号的方式受理消费者投诉事件,可以增加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降低消费者对于维权成本过高的担忧。最后,可以要求主播或者商家根据售卖产品等级,缴纳质量保证金或者购买“直播产品质量险”,以保证消费者权益的实现。此外,直播平台还应要求主播和商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直播平台应要求主播披露涉及直播带货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如其是否所属MCN公司(网红培养机构)等。如果主播为商家,那么还应要求其披露店铺名称、所属平台等等。

总结

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式,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我国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但是,在发展的同时,矛盾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法律规制的缺乏是其成熟的必经阶段。为实现我国直播电商行业长远平稳发展,应尽快完善直播电商领域法律规制的缺位。目前对该领域的法律规制应致力于准确主播法律地位界定、建立主播准入资格标准、建立消费者维权帮扶机制等。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直播电商领域法律规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直播电商行业一定能够实现健康繁荣、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怡.浅议“直播带货”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完善建议[J].全国流通经济,2020(33):9-11.

[2]宋潮.网络直播带货行为的规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32):157-158.

[3]张影.直播带货营销发展模式:现状与潜在风险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0(23):4-6.

[4]陈倩.电商时代网红直播带货的法律规制探析[J].北方经贸,2020(08):78-80.

篇5

关键词:P2P 网络教学 直播

网络教育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传播手段进行学习与教育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培训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网络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网络教育的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导致了庞大的网络教育用户群体[1]。

然而我国的网络教育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些网络教育系统都是基于C/S或者B/S结构,教育资源位于中央服务器上,学员通过客户端(或浏览器)学习。如果学员之间想互相交流,消息必须经过服务器的转发。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可以容易地实现用户管理和安全控制等功能,系统可维护性好;缺点是这些系统普遍存在着交互性差、个性化差、实时性差、服务器负载大等问题,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沟通方便和资源丰富等特点,尤其在网络上的教学直播质量更会受到这种传统模式的很大限制。

1.P2P技术

P2P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网络技术,它是一种用于不同PC用户之间、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P2P技术模式弱化了服务器的作用,甚至取消服务器。所有接入P2P网络的设备都作为一个对等点而组成一个对等网,各对等点既可作为信息的提供者(服务方),也可作为信息的消费者(客户方)。各对等点之间可任意通信而不需通过服务器的中转。每个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并进行文件的交换,而不需要连接到服务器上再进行浏览与下载。

目前,在我国网络教学直播系统中,基本都是采用了C/S或B/S的架构来实现教学的直播服务,而基于单播的C/S架构的模型并不适合流媒体大规模数据的分发,当连接上服务器的用户过多的时候就会影响直播的服务质量,造成服务器的拥塞。为了提高网络教学中流媒体应用的QoS,基于P2P应用的P2P流媒体技术被提了出来,它把P2P技术应用到流媒体的传输上,每个流媒体用户也是一个P2P中的一个节点。在目前的网络教学直播系统中用户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但是采用P2P技术后,用户可以根据他们的网络状态和设备能力与一个或几个用户建立连接来分享数据,这种连接能减少服务器的负担和提高每个用户的视频质量。P2P技术在流媒体应用别适用于一些热门事件,即使是大量的用户同时访问流媒体服务器,也不会造成服务器因负载过重而瘫痪。此外,对于多人的多媒体实时通信,P2P技术也会对网络状况和视频质量带来很大改进。

作为应用于教学直播的平台,连接的用户数量必然没有大规模直播时(例如国内国际重要新闻,重大赛事直播以及娱乐直播)所连接的用户多,教学直播基本上用户数量维持在几十至数百上千的范围内,节点的数量制约了教学直播中完全采用P2P网络传输的质量,所以在这个规模下,本文设计的改进型P2P流媒体模型功能在于辅助提升原始C/S模式的传输质量。

2.典型P2P模型概述

目前P2P流媒体模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树状拓扑协议及扩展的模型和基于Gossip协议的模型(Gossip-based protocol)[2]。

最初基于树状拓扑协议及扩展的模型把参与P2P流媒体的节点组织成一棵组播树,树的父节点负责为子节点传送数据。目前,典型的模型是基于Gossip协议的模型(DONet)。

所有树状拓扑协议及扩展的模型都显式地定义了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而在基于Gossip协议的系统模型中,节点之间不需要构造复杂的拓扑关系。基于Gossip的算法是目前流行的在P2P系统中分发消息的算法,一个典型的Gossip算法中,节点随机地给系统中的部分节点发送消息,每个接收到消息的节点继续向其它节点发送消息,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消息被发送给系统中的所有节点。基于Gossip协议的P2P流媒体系统并不显式的构造节点之间的拓扑结构,而是通过Gossip协议,每个节点维护系统中部分其他节点的视图,每个节点动态的和其它节点交换缓存信息,并根据缓存信息交换节点之间的媒体数据。在这种系统中,通常需要比较大的缓存,系统的启动延迟相对比较大。但是,因为每个节点的数据来源并不依赖于某个特定的父节点,所以系统有更强的健壮性。典型的基于Gossip协议的模型为DONet。

3.改进的P2P流媒体模型

C/S模式具有安全性好、易于管理的特点,但是传输的负载过于集中,网络效率低并且难以扩展。而P2P模式把上载分布到所有的节点,网络效率高,扩展性好,但是节点间的组织与通讯比较复杂,需要额外的成本。本文提出一个融合C/S模式特点和P2P模式特点的模型:改进型P2P流媒体。

改进型P2P流媒体模型是基于Gossip协议的实时流媒体数据分发模型,并且类似eMule[3]、BitTorrent[4]的架构设计,采用融合了传统C/S架构和P2P技术的混合式框架来实现的。

在模型设计之初,改进型P2P流媒体模型借鉴了DoNet模型中客户端的架构思想来实现Gossip机制。比较起来,改进型P2P流媒体模型关键的改进点在于:在改进型P2P流媒体模型中将媒体源和节点管理功能进行了分离,改进型P2P流媒体模型的服务器只负责维护并管理系统中的节点信息,而把媒体源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特殊的客户端参与系统的数据分发。

3.1系统模型

在改进型P2P流媒体中,P2P并不是用来取代C/S模式,而是作为一种补充,每个用户节点都有两种方式获取媒体数据:从服务器直接获取或者通过其它节点获取。

改进型P2P流媒体的每个节点维护一个伙伴列表,节点可以从服务器或者伙伴节点获取媒体数据。其实,服务器作为一个特殊的节点是所有节点的伙伴。节点和伙伴节点不断地交换各自的缓存信息,然后根据伙伴的缓存信息,通过一定的数据调度算法从伙伴节点获取媒体数据。如下图所示,虚线代表控制消息的传输,实线代表媒体数据的传输。在图中,Peer2,Peer3,Peer4和服务器都是Peerl的伙伴节点,Peerl从这些节点获取媒体数据。节点的伙伴列表并不是固定的,节点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的优化伙伴列表。

从系统的整体模型结构上来看,总体框架分为两层结构:1)一层是由服务器与系统中的所有客户端组成的C/S架构,所有客户端均与服务器建立一条长连接;2)另一层是由包括媒体直播源在内的所有客户端构成的一个无结构化的网状节点群,节点之间借由Gossip机制并根据一定的选择策略建立起连接。

3.2 改进型P2P流媒体服务器

改进型P2P流媒体服务器主要包括两个模块:节点管理模块和数据服务模块。

节点管理模块的功能为响应节点请求并更新PeerList,并且为节点随机选择伙伴节点。负责维护系统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同时协助客户端实现简单Gossip协议。

数据服务模块的功能为接收并管理其他节点的请求,并发送相应的媒体数据。

改进型P2P流媒体的服务器不参与系统的数据分发,作为整个系统的中央控制服务器,负责管理网络中所有节点,维护所有节点的列表PeerList。在协助节点实现Gossip协议、节点信息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功能定位为节点信息的管理与维护。

3.3 节点信息的管理与维护

在此直播系统设计中只存在一个媒体源,媒体源也总是系统中第一个登陆进来的客户端。其他客户端节点加入网络后,首先从服务器获取初始的成员列表,记为MemberList。在程序运行过程当中,MemberList会被动态地更新,但新的节点信息并不是从服务器上获取的,而是由节点向自己的伙伴节点请求它们的伙伴列表信息,并将返回的节点添加到自己的成员列表中。

服务器为每一个媒体源直播源维护一个保存所有节点信息的列表PeerList。为了实时地保证PeerList总是反映真实的P2P覆盖网络,服务器通过客户端不断发送消息来监控所有节点的动态情况。每个客户端通过周期性地发送消息来向服务器证明其存在,如果服务端在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客户的消息,则认为该客户端已经下线。

由于引入了C/S的架构,并且在服务器端记录了系统中包含所有节点信息的PeerList,利用服务器本文设计了一个简单Gossip协议:在简单Gossip协议中,节点的局部视图仍然遵循SCAMP[5]协议的设计,但节点并不是通过与本地局部视图中节点的Gossip交互来感知整个网络的规模大小,而是由服务器在检测到系统节点总数发生一定规模的变化时,将网络规模变化通知给所有的节点。这样,不用遵循概率约束,覆盖网的所有节点也可以准确地知道网络的大小,以调整自己局部视图的大小。

3.4 改进型P2P流媒体客户端

客户端在设计上主要参考DoNet模型的客户端架构思想,并借助服务器的协助实现了Gossip协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客户端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参与系统的数据分发,遵循Gossip协议与系统中的其它节点进行交互,通过不断地优化伙伴节点以及设计良好的数据调度策略,达到提高本地媒体传输质量的最终目的。

客户端节点的架构主要包含两大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和节点服务模块。

数据接收模块负责从其他节点接收媒体数据,主要功能包括:

1) 伙伴节点管理和缓冲区的更新:动态地维护一个伙伴列表,并不断地更新伙伴的缓冲区。

2) 数据调度算法,根据伙伴的缓冲区为每个数据片断寻找一个最优的提供者。

3) 数据接收,根据调度结果同时从多个节点接收数据。

节点服务模块负责媒体数据的分发,主要功能为接收并管理其他节点的请求,并发送媒体数据。

另外还有一个网络监视和QoS控制模块,主要功能为监测目前的网络状况,用于QoS控制。

3.5 伙伴的管理与优化

节点加入网络后,首先从服务器获取初始的伙伴列表,记为PartnerList,在程序运行中,PartnerList会被动态地更新,节点会不断从服务器中选择新的节点作为新的伙伴,这样做主要有两个原因:

1) 网络中节点的不稳定性。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都有可能在任何时候离开,为了维护数量相对稳定的伙伴数目,一旦检测到有伙伴离开,需要从服务器获取新的节点加入到伙伴列表PartnerList。

2) 优化节点的伙伴。好的伙伴应该有比较大的输出带宽,并且物理连接上应该尽可能地近。为了选择更好的伙伴节点,每个节点会为它当前的每个伙伴计算一个分数,在每一轮的调度后,节点会从伙伴列表中删除分数最低的伙伴节点,并从服务器获取一个新的节点作为伙伴节点。

3.6 数据的调度策略

调度的目的就是根据节点和伙伴的BM信息,如何尽快地从伙伴节点获取媒体数据,不同的调度算法对整个系统的数据分发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数据调度的主要约束有两个:1)在播放时间的约束下,媒体数据必须在播放时间到达之前获得,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2)分层可扩展编码中,高层数据对低层数据的依赖,如果在播放时间到达之前没有获得基本层的数据,则所有获得的增强层的数据都无法解码,同样没有任何意义[6]。改进型P2P流媒体中的调度算法采用以下的原则:

・低层数据优先:改进型P2P流媒体调度算法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优先传输低层的数据,因为在分层可扩展性编码中,高层数据的解码依赖于低层的数据。

・稀少数据优先:在系统中,如果某个片断的提供者越少,就越难满足播放时间Deadline的要求,因此,在改进型P2P流媒体中,节点首先获取只有一个提供者的数据片断,然后获取有2个提供者的片断,依次类推。在获取多个提供者的片断时,在可以保证Deadline的情况下,选择带宽最大的提供者。

・随机选择第一个数据块:稀少数据优先的一个例外就是节点刚加入时选择下载的第一个数据块。从整个系统看,数据的总下载量等于数据的总上载量。在节点刚加入时,没有任何数据可以提供上载服务,所以需要尽快获取一块数据,在获得一块完整的数据之后,节点才开始提供数据分发服务。然而下载稀少的数据往往比较慢,所以在选择第一个数据块时采取随机的方式,在完成第一个数据块的下载后,调度策略转为前两个策略。

4.总结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改进型P2P流媒体模型,该模型融合了P2P技术和C/S技术的优点,可以在网络带宽效率、延时和可靠性三者之间做出更好的权衡。作为应用于教学直播的平台,连接的用户数量必然没有大规模直播时(例如国内国际重要新闻,重大赛事直播以及娱乐直播)所连接的用户多,教学直播基本上用户数量维持在几十至数百上千的范围内,节点的数量制约了教学直播中完全采用P2P网络传输的质量,所以在这个规模下,改进型P2P流媒体模型的设计在于辅助提升原始C/S模式的传输质量。

改进型P2P流媒体通过C/S的方式组织节点而通过P2P的方式分发数据,其主要特点为:1)易于实现,节点通过服务器集中管理,无需构造和维护复杂的组播树,也不需要部署复杂的P2P组通讯协议。2)健壮性(robust),节点除了依赖于节目源节点,不依赖于任何其它特定的节点。3)扩展性(scalability),通过P2P的方式分发数据,用户越多,分发越快。4)带宽适应性(heterogeneity adaptive),用户可以根据带宽情况控制自己的QoS。

参考文献:

[1]徐宏. 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4):217-220.

[2]陈洪,刘双与,杨玉华. P2P技术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工程,2003,29(19):127-130.

[3]Yoram Kulbak and Danny Bickso,“The eMule Protocol Specification”, DANSS Lab,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Israel, Jan 20,2005.

[4]Karl-Andre Skevik,Vera Goebel,Thomas Plagemann, “Analysis of BitTorrent and its use for the Design of P2P based Streaming Protocol for a Hybrid CD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cs University of Osl.

篇6

2020年开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开端,一场肺炎疫情改变了国人很多生活节奏,教育战线同样遭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安全,我国史无前例的延期学校开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疫情期间成为每位老师、学生及家长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上级教育部门及时根据疫情情况,制定相关文件指导精神。我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由原先微信小程序(功能单一)、作业帮网课网络形式进行知识复习。在3月2日起,改为更方便实用,功能更强大的“钉钉”软件进行线上网络授课,我校教师认真落实这一规定,使用一周以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根据学校开展线上的教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线上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  员:教导处、全体科组长

二、学生线上教育条件调查摸底

为实现局要求的做到学生线上教育全覆盖,一个不漏的原则,我校组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调查摸底,确保我校学生能做到一校一案,一级一案,一班一案,“一生一表”,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

三、开展线上教育工作举措

(一)2020年3月1日上午,我校召开了线上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先由校长解读上级相关文件及就线上教育提出几点建议,强调学校要为老师创造条件,充分提供硬件、软件设施,保证线上教育有序开展;做好家校沟通,保证有条件接受线上教育学生的教育外,还要关注条件欠缺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不放弃每一位同学的学习。

郭少华副校长就线上教育进一步具体的部署。从全面加强领导组织、责任明确、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及其他特别注意事项等几大方面进行了详细具体的部署。特别提出要重点做好教师线上教育的培训、学生的教材的及时发放、各年级的课程合理安排达到“五育并举”。最后,分年级讨论各年级实施方案。

会议明确了我校在特殊时期线上教育的具体做法,为我校开展线上教育带来了及时、合理的引领。

(二)为保障我校线上教育有序开展,提高线上教育实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线上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一校一案,一级一案,一班一案,“一生一表”。

(三)致全体教师及家长、学生的一封信,明确在疫情防控、教育教学两不误情况下,于2020年3月2日正式利用“钉钉”教育平台开展线上教育,学生开学不返学,教师居家授课,进入正常的工作、学习状态,期间随时关注上级和学校的工作安排。

(四)专人负责“钉钉”教育平台培训,3月1日利用微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钉钉”教育平台操作;并要求各班通过各种途径(微信、短信、打电话等)通知学生或者学生家长,要求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尽快下载“钉钉”平台APP、登录和熟悉该平台操作。

四、开展线上教育情况

线上教育以“任务驱动式”开展,对标完成上级要求,教师制订“学

习任务清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切实做好学生作业批阅,做到及时辅导答疑和指导。

(一)推行钉钉网络授课好的方面及收获。

根据要求七、八年级各科目线上推送(直播、录播课),九年级线上课程一律采用直播进行,但时间不超过20分钟。

通过钉钉,很多老师反映自己又学会了一项技能。授课过程发现有些同学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不错,也许是隔着网络,不用面对老师,面对同学的原因,许多学生都能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也有私下提出疑惑的。

老师利用“钉钉”线上教学,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先进教学资源化为己用,增加知识,学习更好的现代化技能,与时代俱进,适应社会需求。师生及家长因在网络中沟通联系更紧密。很多老师悟出这道理,特殊时期,更能激发人的潜能,自己身兼两职(教师、家长),深知其中的责任,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通过线上教学,老师和学生都能努力学习探索线上应用技术,在资源分享这个方面是值得肯定的,能够及时把课件、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实时分享给学生。班中有一部分同学始终坚持参与学习,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二)推行网课后出现的问题。

1.部分同学网络不是很好,有学生甚至要用流量上课。由于网络问题,或者硬件终端等因素,老师上课的连麦功能不好,导致这师生不能互动。

2.教学过程中无法确保学生是否有认真的听课,是否有做笔记,一切只能靠自觉。不上课,不写作业的同学也无法处理。

3.很多家长在家做好“监学”的职责。老师对没上课或没交作业发信息给家长,甚至打电话给他们,都无明显效果。

4.有些科目对着屏幕改作业很费老师精神和眼力。有学生的字本来就写的潦草,照片拍不清晰,老师对这些难以批改。

5.软件里的手机圈点勾画的功能,有不方便使用的情况,例如:放大了又难移动。电脑改作业,能放大,但是图片又不好圈点勾画。

6.大部分同学能参与直播学习,课后做作业 但交作业量只有一半以上,不大理想 。参与每天签到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 ‍由于参与直播授课,有回播功能,学生偷懒不积极按时参与,配合度不高。有些同学一次都未交过,通过微信,钉钉去催交作业,都未及时上交。作业质量得不到保证,应付式、抄作业的现象较普遍。

五、后续网课实施的建议

1.继续摸索线上教学模式的先进方法,多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2.加强科与科、科与级、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的沟通交流,多探讨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3.及时掌握学生参与线上学习和做作业的人数,把数据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家长,争取100%学生参与线上学习。

4.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微信、钉钉等组织各类有意义的线上主题教育,并让学生每天加强体育锻炼,努力做到人人身心健康。

5.“停课不停学”是疫情蔓廷的特殊时期的教育系统一项重要工作,“网络直播授课"也是当今时期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下,能够逐淅解决“网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努力做到真正的在家“停课不停学",让毎一个孩子在这个特殊时期都能够学有所获。

总的来说,大多数同学参与线上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家长欠缺监管力度,有些学生的网络质量和学习终端因素影响,网课学习比较卡,师生隔空上课,师生互动效果不太理想,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因材施教等。

篇7

1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

现在,流媒体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朝阳产业。有专家预言,流媒体将成为未来因特网上应用的主流,实现沟通和传播的多向性,使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流媒体技术广泛用于新闻出版、证券、娱乐、电子商务、远程培训、视频会议、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方方面面,总结起来有三大应用。

1.1网络视频直播目前,流媒体技术作为第四代媒体技术中的一种,很多大型的新闻娱乐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地方电视台等,都在互联网上提供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节目,目前流媒体的视频直播应用突破了网络带宽的限制,实现了在低带宽的环境下的高质量影音传输,其中的智能流技术保证不同连接速率下的用户,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应用流媒体技术在网络上观看多媒体信息。

1.2远程教育Internet的使用开创了远程教育的里程碑,它促进了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传递日趋现代化,这种教育形式能跨越校界、区界甚至国界。流媒体技术应用突破传统的远程教育以文本为主、没有声音和视频,解决了教学模式单

一、交互性差的问题。教学模式多样化体现在教师的在线直播授课和授课视频观看,学员可以由针对性的选择想要学习的章节和内容,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节省时间。此外,流媒体技术也使远程教育的交互从单向通信的方式,如通过Email、在线聊天、BBS等。采用流媒体技术,把流式视频、音频加入答疑系统将提高它的完整性和交互能力。流媒体的VOD技术还可以进行交互式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像Flash、Shockwave等技术就经常应用到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学习经验。大型企业可以利用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远程教育对员工进行培训。

1.3视频点播及电视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系统指互联网上或者其它数据网络上开展的一种交互式多媒体通信业务。视频会议系统与流媒体技术应用相结合,利用流媒体技术的良好的可访问性、可扩展性和对带宽的有效利用性,实现视频会议内容的广播和录播,并且由于流媒体终端播放软件大多是免费的,因此利用流媒体机制:点对点(unicast)、多址广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可以很好地满足视频会议的如上需求:首先可以使大量的授权流媒体用户参加到视频会议中,扩大了会议的规模和覆盖面;而且利用流媒体技术的记录功能,视频会议在召开完以后可以实时存储,流媒体用户就可以通过点播的方式来访问会议的内容。

流媒体进行PHP的通信,最常见的就是可视电话。只要两端都有一台接入Internet的电脑和一个摄像头,在世界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音视频通信。此外,大型企业可以利用基于流媒体的视频会议系统来组织跨地区的会议和讨论。

2流媒体技术的研究现状

目前,流媒体技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编码器(编码技术)、播放器(播放支持)和流服务器,三者缺一不可。在数据网络上传输流媒体,需要解决从音/视频源的编码/解码、存储,到网络端的媒体服务、媒体流传输,到用户端的播放一系列问题。

怎样使较好质量的流媒体实时播放,需要考虑媒体流传输的各个环节。其中,影响传输质量的三个最关键的因素是:编码和压缩的性能、媒体服务器的性能、媒体流传输的质量控制。

2.1编码及压缩:流媒体文件需要在网络上实时传输,因此必须考虑传输中数据丢失对解码质量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采用先进的编码技术,例如错误弹性编码(ErrorResilientEncoding):在编码中通过适当的控制使得发生数据丢失后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质量的影响。此外,媒体流的压缩/编码还需要考虑速率调节的能力,网络的拥塞状况是实时改变的,流媒体的编码应该最大限度适应网络速率的变化。

2.2服务器的性能提高:流媒体应用规模和范围的扩大,流媒体服务器的性能也成为制约流媒体服务扩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包括CPU能力提高,I/O总线带宽和传输速度,存储带宽扩展等。

2.3媒体流传输的质量控制:由于流媒体传输对网络带宽、延迟、丢失率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提高流媒体系统的整体扩展性和降低单个服务器性能要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此外还有流媒体技术研究还有流媒体传输协议和流媒体文件格式的兼容和压缩的研究上,流媒体在网络上传输需要合适的协议,TCP需要较多的开销,故不太适合传输实时数据,流媒体一般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息,而用RTP/UDP来传输实时多媒体数据,流媒体中协议有三种:实时传输协议RTP与RTCP;实时流协议RTSP;资源预订协议RSVP。流媒体文件的格式主要有三类:RealSystem的RealMedia文件格式;微软高级流格式ASF简介;QuickTime电影(Movie)文件格式。针对流媒体传输协议的研究和文件格式的转换上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方向。

篇8

关键词:农业;远程教育;数字化;员工培训

一、背景

农广校系统已经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卫星教学系统,同时正在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虽然农广校在教学硬件方面基本达到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但各级学校的教职员工却缺乏如何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经验,针对其岗位需要开展的培训也还很薄弱,特别是在数字环境下如何进行远程教育的教育管理、教学服务、教学设计等。教师的角色转变也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发挥,教学人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支持者和咨询者,而不是教学内容的灌输者。从“教师者为中心”的模式向“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加强农广校开展远程教育的能力,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中国政府实施了“加强中国农业和乡村发展远程教育”技术合作项目,把数字式授课方式融入中国农业和乡村发展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农广校“员工能力”这个瓶颈问题,项目聘请国际专家通过“管理员及行政管理人员”、“学习材料设计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辅导教师”三个层面对农广校系统的员工分别进行培训。“数字环境下的教与学”作为项目的一项重要产出,主要是提高农广校辅导教师在数字化环境的教学能力:一方面整体提升农广校的各类工作人员利用远程手段服务农民教育的水平;另外一方面,培训在设计理念上充分考虑了利用各种现代远程手段,把培训本身当作案例来学习和研究,探索在农村地区运用数字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缩小和跨越数字农村鸿沟的经验和模式。

二、数字环境下的教与学培训

(一)培训的目标

如何有效地将数字式授课方式融入农业和乡村发展的培训之中;如何组织农民和其他乡村教育目标群体的教与学,并为之提供帮助;怎样使用虚拟教室;怎样进行非同步的计算机会议;怎样将参与式的需求评价和考评融入远程教育的实践中。

(二)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内容

来自菲律宾开放大学的Flor博士编制了培训课程教材并担任主讲老师。Flor博士有着丰富的项目执行和教育培训经验,但他对中国的国情并不十分了解,为了使编制的培训课程适合农广校的特点,农广校的负责人向Flor博士详细介绍了农广校系统的一些背景资料并陪同Flor博士前往基层农广校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双方就课程内容进行了反复的协商、修改和完善。教学模块结合了世界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成果,特别考虑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教学理念。培训前,组织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学员,录制了他们在培训前的想法和建议;培训中,Flor博士与这些学员通过卫星音视频系统进行了对话,建立教与学之问的纽带。为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农广校组织者对培训的材料进行了翻译,并将培训讲义在农广校网页上,供学员提前预习。培训课程共有七个模块:

模块一:区分模拟与数字化学习环境;描述数字化学习的优点与特征;列举数字化环境下的学习原则。

模块二:详细说明电子学习的主要战略。

模块三:列举传统的和数字的媒体及学习资料;描述传输方式;复述数字媒体的优点和局限性。

模块四:详细解释术语“多媒体”;详细解释“计算机辅助教学”。

模块五:描述农广校教学设计和课件开发的过程;把参与者需求评价和评估结合到这些过程中;确定参与者的进入点。

模块六:在万维网上进行网上冲浪和浏览;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协作;通过搜索引擎和网络人口进行网上搜索;描述农广校的网上信息;组织和协助在线讨论。

模块七:了解社会资本的定义;描述数字环境中社会资本的形式;讨论动员学习者的方法;开发一个动员学习者的计划

(三)培训的实施

培训采用面授与卫星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历时5天。来自全国各地的60名骨干教师在北京的直播教室接受面对面的培训,同时卫星向分布在全国各地的60个卫星小站进行了同步直播,共计1800多名辅导教师同时参加了培训,所有60个虚拟教室的培训者均可以通过音视频的双向传输与直播教室的主讲教师交流。

(四)培训的评估

为及时对每天的课程进行评价,并让学员积极参与到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中来,每晚各虚拟教室的负责人把当天小组讨论的情况汇总,通过电子邮件反馈给北京直播教室,全国学员也可在中国农村远距离教育网站上的留言板上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交流心得。工作人员则连夜将其归纳、整理,反馈给Flor博士,并在第二天课前安排答疑和交流。

培训最后一天,直播教室的每位学员填写了评估调查表,每个虚拟教室选派了十名学员填写评估调查表,并寄回中央农广校。培训结束后共收到705份反馈表,超过了预期的数量。多数学员踊跃填写评估表。以尺度1―5进行衡量(5表示非常好),在“授课内容”、“小组讨论形式”、“现场便利程度”指标上选择5的学员分别占54%,52%和35%,对本次培训班的组织、实施和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我学会了描述数字学习的特点和优势”、“我学会了对传统式教学和远程教学及其传输方式进行比较”两项上选择5的学员分别占47%和51%,而在“我学会了如何开发课程。进行数字技术教学”、“我学会了在一个虚拟教室组织和协助教学活动”两项上选择5的学员分别只占20%和21%。可以看出:通过培训,学员们在思想上对数字化教学的概念有了很深的认识,但是对于利用数字化手段去教学却还需要回到工作岗位上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才能真正体会和应用好。70%的学员在“我建议多组织些类似的培训”上选择了5,农广校广大教职员工渴望通过这样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使农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能跟上时展的需要。多数学员都对今后农广校的师资培训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三、培训班的几点启示

(一)授课教师Flor博士在培训课程的设计理念、授课方式和评价测试上给农广校教学人员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展现了一套数字化环境中的教学模式

在讲义的编写和修改中,他认真倾听农广校的情况和实践,与农广校人员密切合作,很短的时间内,把国外先进的技术与农广校的实际情况有机的整合到培训模块中,同时针对每天学员的反馈意见,连夜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他幽默诙谐,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丰富多样,教与学的互动贯穿始终。学员在倾听Flor博士培训内容的同时,通过其组织培训的整个过程,看到了从教材设计、教材修改、教材讲授到教材评估这样一整套培训流程,这本身就值得我们广大教职员工研究和借鉴。

(二)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和后勤保障

历时5天的培训,通过卫星向全国60个小站同步直播,共1800余名学员同时参加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北京的直播教室与各卫星小站始终保持着互动交流,大家虽然地处四面八方,但却又处在同一个课堂中。教学中充分采用了一系列的现代远程教育手段:音视频双向交互,电子邮件、BBS、留言板、在线学习平台等。组织这样一次规模如此之大、覆盖面如此之广、手段如此之先进、效果如此之好的培训在中国农业远程教育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标志着中国农业远程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篇9

【关键词】网络校验;促进;校本教研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不就是记录他平日所见、所做、所思吗?教师的成长需要不断实践和不断的反思,网络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条件和平台。

一、网络教研在教学中的作用

过去教师要想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信息,只能靠学校或个人订的有限几本教育教学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已陈旧的理论书籍,学习渠道极为狭窄。网络的明显优势在于其拥有无限的信息资源,而且不受时空限制,搜索查询资料十分方便。

(1)网络能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教研氛围。网上教研教师间交流的方式主要以写帖、读帖和回帖的方式进行,交流是互动的,读帖回帖之间就如言来语去一样的直接。随着交往的深入,一些不便在上面贴出来的,可以用“悄悄话”来实现交流,还可以借助聊天的工具如QQ、MSN进行更直接的交流,就如同面对面的交谈一样。但这种交流不同于现实中的交流。现实中面对面的交流不可能给你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容不得你缜密地去组织自己的语言。而网络教研却不同,读帖之后,有感要发有话要说,可以斟酌好了再写帖发言,斟酌不好可以不“说话”,只浏览。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看法不成熟,想说又怕别人知道自己是谁,还可以多注册几个网名发表不同的见解。只要不是侮辱人格的,在论坛上是完全可以畅所欲言的。所以,网络学习和交流是非常轻松随便的。更重要的是,在交流过程中,没有校长、主任,大家都作为朋友进行交流,因此更显得和谐、民主。

(2)网络为大家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平时我们的教研范围仅限于同组的老师之间,范围再扩展一些,也只能是本年级、本校。网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教研天地,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便可参与全国各地的教研。在各个教育论坛上,集结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一线教师,也有各地专家、名师、教学骨干。教师们在与他们的交流中碰撞思想,在交流中深入研讨,在交流中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惑,在交流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信息。

(3)网络可以大大提高教研的实效性。教研必须以活动为载体,学校通过网络开辟“教研专题论坛”、开展“问题研究”、“每周一题”、“教育教学故事”、“我与教材”、“课后一得”等研究活动,并通过网络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教师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教研,大大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常规的评课必须先听课再评课,而网络可以让我们边听课边评课,时间可以缩短一半)

二、网络教研的形式

(1)博客――经验总结与反思。教师在博客上发表的每篇日志都有时间显示,学校也可以通过博客日志的时间表,检查教师写教学反思录的情况,了解教师近期思想动态,避免了有些教师在学校临近检查时,临时补上去的做法。温州市教育学院的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博客,并在网站首页上公开,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值得广大学校和教师借鉴模仿。

(2)论坛――互动多向探究。我们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辟“教研专题论坛”,开展“问题研究”、“每周一题”、“教育教学故事”、“我与教材”、“课后一得”等研究活动,教务处和教科室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根据教师需要出题(“发帖”),引导全校教师展开讨论,为教师搭建一个对研究主题思考、讨论、争鸣的广阔平台,教师借助“论坛”这个平台,畅所欲言,不拘一格,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跟帖”),评判他人的观点。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人员限制,能够经常性地交流研究,集思广益,也有助于教师教研方式的个性化发展,使理论学习在思考中内化、在讨论中交流、在争鸣中实现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彻底摆脱了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局限,使教研活动弥散在教师日常教学的每一天。

(3)备课中心――网络多次备课。将现有的“课件中心”改造成“备课中心”,建立《公用备课库》(教师只可读取不可写入),教师从《公用备课库》中可直接下载教案,付诸课堂教学。教师下载后,也可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本班学生的特征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特点风格进行加工调整并记录于“个人教学特色补白”一栏中,并于课后及时记录课堂即时生成的对策或反思,经整理过的教案按单元再次上传至《个人备课库》中(个人备课库中以教师名字建有文件夹)。学校将此内容列入备课常规检查的重点,将其作为教师教学创新评价的一个硬性指标来检查,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避免“大一统”式教学,实行教学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4)网上评课――录像与直播。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可一改传统的听课评课,实现课堂教学研究即时化。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课堂教学直播或录像的研讨形式进行。一方面,开展课堂教学“直播”研究就是运用校园网和网络监控系统,将课堂教学现场进行实况直播,让教师在其他教室边听课边评课,使课堂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及时准确获取和反馈信息,这样的研究,不仅及时、省时,而且有实效。还不会干扰所听课教师和学生的上课。

三、网络教研促进校本教研的几点建议

(1)建立平台、分工负责。要使教师能够在网上开展教研,就要为教师提供研究的平台。我校可利用长沙市一中网校、综合管理平台和备课中心(由现有“课件中心”改造而成)建立自己的研究平台。设立“教案”、“论文”、“试卷”、“课件”、“日记”、“论坛”等版块使教师有自己进行教研的地方,而依托这个平台,教师们又可以参加长沙市一中网校、教育在线、人教社论坛等的教研活动。建议学校行政在学校论坛中都负责一个或两个版块,担任版主,对老师们网上教研进行组织、指导,对老师们的教案、论文、反思等进行点评。更要鼓励精通电脑、有热情、不怕苦的教师也负责一或两个版块,担任版主。如果白天忙不过来,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负起责任来,保障网络的安全畅通,并向年龄偏大的教师进行技术指导。

(2)建立制度、及时反馈。为了有效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制度,与教师的考核挂钩。要求教师每月上传一定数量的课件、教案等,并要求教师积极在论坛上浏览别人的帖子、发表自己的观点,要让浏览成为我校教师每日“必修课”。每个教师每天必须浏览学校的教研平台,特别是教师上传的教案、论文、课件等。另外对学校论坛中所有话题进行浏览,对学习版块的内容进行认真的阅读并采用跟帖的方式留下学习体会。

(3)培训教师、逐步推进。学校就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方法、模式、技术等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特别是对教师进行上传、开通和编辑博客、在论坛上的发表话题、回帖、转帖、简单的网页编辑、简单动画制作以及相应的视、音频的处理技术,以及熟悉网络环境下对多媒体的控制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培训。负责各个版块的版主(学校行政和各科中精通电脑、有热情、不怕苦的部分教师)要定期碰头,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篇10

【关键词】 微格教学;数字化网络;功能框架;模块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5—0069—07 微格教学是一、引言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最早由美国斯坦福教育中心于1963年提出,国内又称之为“微观教学”、“小型教学”或“微型教学”,它主要以教育和教学及视听理论为基础,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前提,集中系统地训练某些特定教学或其它技能的方法。[1]这种训练方法有这些优点:其一,可以将训练任务简化、细化,有利于突出训练重、难点;其次,老师可以学生训练过程中及时给予提醒,并且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训练录像给总结性评价;再者,训练者和其它学习者可重复观摩自己的训练录像进行自评、互评,找出训练中存在的不足,这可以加深学习者的训练印象。这种训练方法是一种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可以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容易掌握的单一技能,也可以更容易掌握各技能的特点和构成要素,国内外很多实践证明微格教学的确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传统的微格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分配训练任务、学生准备训练任务、教师对学生训练的总结性评价、学生们互评训练等都是一个相互独立的过程,缺少一个智能、有效的沟通平台,教师分配任务和组织学生训练要大费周折,学生自己申请微格训练也显得较麻烦,学生难以及时得知指导教师的评价意见、得知自己的训练情况,指导教师也难以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通知学生修改微格训练教案等,缺乏系统化管理是制约目前微格教学效果提高的瓶颈。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网络的飞速发展,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数字化校园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依托数字化校园的有利环境,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的优势构建网络微格教学平台,可以优化微格教学的管理,提高微格教学的效率,增加微格训练的效果,弥补传统微格教学在管理、互动、评价、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二、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设计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微格教学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教学技能实践活动都与教育、教学理论息息相关,本教学平台的设计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同时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及学习风格,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平台的构建,使设计出的平台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习惯,极大提高学习者对平台使用的兴趣和热情。

(二)重点突出评价方便

本平台是以数字化网络为载体、以数字化校园环境为依托的微型课堂式教学技能训练,它可以让学生高效完成训练任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平台的教、辅、助、评相结合的功能模块让练习者攻破技能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达到训练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评价过程中主要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打分、文字评价、量表评价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评价设计的合理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使学习者的训练结果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评价。

(三)师生互动直观及时

传统的微格教学方法都是在教室里进行,师生间、生生间,教师间的互动也是面对面的互动,而本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摆脱时间和空间约束进行实时有效互动,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观看学生的训练情况,可以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告诉训练者,训练者可以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修改训练教案,调整训练方法。训练中的有效互动是提高学习者积极性、及时完善学习训练过程的重要手段。

(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微格教学的过程有别于传统教学,它着重训练学习者教学方面的某些技能,如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等十种。[2]本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的设计坚持体现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启发学生动作技能的练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互助、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有利于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五)微格教学资源共享

传统的微格训练教案、训练视频、评价试题等资源都是单一分离的个体,无法得到有效共享和利用。而本台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学生间的训练教案和视频、教师间的评价试题及其它教辅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共享。学生在平台内可以观摩他人视频、下载微格教学资源、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

三、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的功能

本平台是集微格教学、多媒体存储、视频点播、数字化现场直播等为一体的数字化网格系统。这里的教学观摩、教学评价采用计算机设备,通过交换机连接校园网或Internet,信息记录采用硬盘存贮,学习者登录本平台即可以进行点播、测评与观摩学习。本教学平台主要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

(一)前台主要功能

前台主要为学习者及教师提供微格教学及学习的相关服务,训练者登录前成教师的训练任务并查看老师对自己训练的评价,同时可以申请训练任务,可以播放其他练习者的训练视频,可以下载学习相关资源,可以通过在线答疑向教师或学习伙伴提出疑难解答请求,可以通过论坛交流学习,还可以查看管理员的新闻。教师在前台除了拥有学生相同的权限外,还可以向学生训练任务,但要进入后台对任务进行审核、申请微格训练教室及分组和向组内添加学习成员等工作,教师在前台可以对学生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前台的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

(二)后台主要功能

后台主要是供管理员或教师微格教学管理使用。教师登录后台后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对平台作相应操作,管理员拥有管理整个平台的管理权限,且可以给不同类别的使用者分配权限。后台的功能主要包括:系统维护、新闻管理、信息中心、权限管理、用户管理、课程管理、任务管理、题库管理、下载管理和评估管理等。其中任务管理和课程管理是后台管理的两个核心部分,主要完成教师在前台任务的相关管理,如评估量表的制定、训练任务的审核、微格训练教室的申请审核及训练进度的监控。课程管理主要是对前台录制的视频文件资源按照系别、专业等方式分类管理,这方便于学生在前台点播学习。后台的功能框架如图2所示。

四、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一)前台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1.“学习任务”模块

学习任务模块是前台最重要功能模块之一。主要包括:我的任务、创建任务、我的通知和他人任务几个主要部分。

(1)“我的任务”指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微格训练任务,可以看到本次任务的训练时间、训练地点、训练要求等信息。在我的任务里面,学生可以上传教案等其它资料,教师可以对学生上传的训练教案进行修正,学生在教师提出的意见基础上对自己的教案做进一步的修改,教案准备不充分者,不准进行微格训练。教案经教师在线检查合格后,学生方可在微格教室内在线进行微格训练。如图3所示,学生只要点击“启动录制”按钮就可以激活智能化录播、导播软件系统,整个微格训练的录制过程无需人工看守,镜头可以实现智能化跟踪和切换,录制完毕后,训练者只需单击停止按钮即可,录制好的训练视频就会自动以“人物+PPT教案+教案目录导航”三分屏视频形式自动上传至服务器,真正实现了一键化操作方式。老师可以在中控室内通过监控大屏结合双向语音交互话筒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时时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微格训练问题,微格教室内的镜头智能跟踪及录播、导播系统原理和方法,这里不作深入讨论。

(2)“创建任务”指的是学生可以创建自己单独创任务申请微格训练,包括:任务名称、开始与结束时间、评分方式、指导教师、训练教室等,管理员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申请情况统一调整安排训练教室和时间等。“我的通知”是指提示学生有最新的训练通知,学生通过网络登录本平台就可以查看是否有训练任务,这大大提高了教学、训练的效率。

(3)“他人任务”主要是播放他人的训练视频,查看老师或其他同学对这些训练的评价,自己也可以对他人训练情况做一些交流,被评价者同样可以看到这些评价结果。学生可以在线回放录制的课程,进行教学评价反思,也可以进行观摩示范学习。在线评价他人视频课程网页如图4所示。

评价和交流是提高有效微格训练的重要方法,只有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思中悟,才会给学习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评价和交流的方式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实训兴趣,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可以更好提高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创新能力。运用该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成学习任务过程如图5所示。

2.“在线答疑”及“交流论坛”模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应该是他们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而不是灌输的。[3]所以本平台设计的在线答疑和交流论坛为师生创造更方便的课前、课后交互环境,让更多的学习者参与其中。在线答疑主要用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可以向教师或管理员提出解答请求,学习者可以在这个模块中将训练中碰到的问题按“标题、内容、姓名、Email和电话”等方式填好,教师或管理员在后台可以看到学习提交的问题,教师或管理员可以对该问题进行针对性回复。交流论坛主要用于学习者之间的学习交流讨论使用,学习者实名发帖,也可以在线搜索其他人发的帖子,大家可以把自己在学习中碰到问题集中起来讨论并解决。所有在线参与学习和交流的老师、评估专家、学生都可以进行实时在线交流和指导。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实践过程,讨论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和修改。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学习者将自己在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此平台与其它人分享,这对提高微格教学技能的培养大有裨益。

3.“在线直播”模块

如果想通过前台实时在线观看某微格教室的训练,可以先下载直播客户端插件LivePlayer,安装好此插件后就可以在线直播某微格教室的训练(录制)现场,在前台选用直播功能前必须由管理员开启服务器端Power Creator Live Server软件,选择要直播频道,即选中要观看的微格实训室所对应的频道,本平台把每个微格实训室分编不同的频道。在线直播功能可满足远程学习的需要,借助网络学习者通过本平台进行在线观摩微格教室内的教学情况,使教学资源得到更好地共享和利用。利用在线直播可以实时地将现场转播到其他教室及校园网上,供学校教学观摩示范及课后点评。

(二)后台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1. “任务管理”模块

(1) 训练任务主要包括:添加任务、人员组织、预约教室、审核任务、编辑删除等功能。老师在后台添加训练任务界面如图6所示,添加任务的同时要完成训练时间、评价方式、指导教师和专业的选择,接着进行预约微格教室,可以根据预期的训练时间搜索对应的教室,查看这段时间内是否有空教室,如果没有则要调整训练时间。教室预约结束后要对刚才建立的任务进行审核(审核权限可由管理员指定给教师),任务审核后再进行人员组织安排,人员组织主要是进行训练分组。因为微格训练要求人数3-5个人为一组,这方便于教师指导和小组讨论与评价,小组分好后,即可向各小组内添加学生,这样才算完成训练任务的建立。如果教师对新建的训练要作修改,可以进行编辑或删除界面。学生可以登录前台查看老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及其训练时间、地点等安排。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高效的微格教室的申请管理,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完成训练任务的,提高了微格教学的效率。

(2)评估量表包括:添加量表、审核、编辑、删除和管理评价指标几个部分。评估量表的制定有一定的难度,也对指导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这可以更灵活处理评估的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不一味刻板运用“专家”的评估量表。本模块里的每份评估量表都应包含指标名称、指标分数和指标权重,设计者可以在相应的位置添加内容即可。在设计评估量表过程要以相关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依据,设计的评估量表要科学合理,具有说服力,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考查学生的训练情况。

2.“评估管理”模块

评估管理主要有技能评估和细节评估两部分。微格训练技能评估主要指导入、教学语言、提问、讲解、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和课堂组织等方面。可以通过技能评估修改评估技能名称,查看评估内容。细节管理可以对各技能的细节作修正和完善,可以修改节名称和对应的分值。评估管理中的细节管理界面如图7所示。

3.“课程管理”模块

课程管理主要是对录制的视频课程进行分类管理,它包括:科目管理、专业管理、选课审核、磁盘管理、资源管理和批阅试卷几个部分。其中科目管理主要有课程添加、审核以及编辑删除等;专业管理主要是对各校的专业进行添加和信息的补充,做到添加的课程与系别相对应;资源管理主要是向新添加的课程项目里增添资源,既可以直接引用现有的资源,又可以上传资源,要引用现有资源时,可以先查看资源,这样可以保证引用的资源与添加的课程目录相对应。本平台课程管理做到资源与院系、专业、课程名称相对应。课程管理模块的规范、科学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学习者在前台点播视频课程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查看相关视频资源,可以提高观摩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方便老师查看自己的视频文件资料。

4.“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主要包括部门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三个部分。管理过程中将教师、学生与其所在院系对对应。部门管理采用树状管理模式,先建立一级部门,然后在一级部门的基础上建立二级部门,例如:一级部门教育学院,二级部门为教育技术系、学前教育学院等。教师管理主要包括添加教师信息,设置初始密码,选择对应的部门等。学生管理主要是向平台内添加学生,添加学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逐个添加,另一种是批量导入,批量导入按照规定的字段格式,可以一次性迅速导入多名学生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与学校的教务管理数据库作对接,这样可以高效管理学生信息,提高微格教学管理的效率。

5.“权限管理”模块

权限管理主要有角色添加和角色管理两部分,角色在本平台指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类别,比如教师、学生、教务处等。角色管理主要是对添加的角色进行权限分配和向这类角色里添加用户。也就是说先建立一个角色,再对该角色分配管理权限,然后向该角色里添加用户,这些用户都将享有该角色拥有的权限。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极大提高了权限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无需对每个用户进行权限分配,因为在本台中主要涉及的使用对象是学生、教师、管理员,如果还有其它特殊人员,可以增加新角色并进行权限分配。进入本平台的用户要进行某些操作,必须必有这类操作的权限,管理员可以根据教学和学习的需要调整教师和学生管理或使用权限。

6.“题库管理”模块

题库管理主要有试题管理、试卷添加和试卷管理三个功能。在试题管理里可以添加试题导入试题,导入试题比较简单,按照规定的试题格式导入即可,而添加试题这种灵活的在线设计试题的方式给教师的评估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性,设计者可以选择试题类型、试题属性、试题内容等。添加试卷主要用来向平台内添加试卷信息,包括试卷名称、类型(普通卷、测试卷)、选题方式(人工、随机)、通过分数、试卷难度、考试时间等。在试卷管理里可以看到试卷的主要信息,并可在线进行编辑,导出试卷。整个题库管理为微格教学的评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共享这些资源,提高了教学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特色

本平台以网络、计算机和其它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基础,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的有利条件下,充分发挥其智能化管理作用是提高微格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传统的微格教学相比在任务建立、教学评价、课件上传、教学观摩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一)建立训练任务方便

本平台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人员、教材、课件为元素,教师组织教学任务,学生根据任务准备教学素材,整个训练过程实现无缝衔接。教师在办公室、家里通过网络在本平台上安排训练任务,学生迅速查找训练任务信息,同时学生可在图书馆、宿舍通过校园网(或其它有网络的地方)登录该平台直接向管理员申请训练任务,管理员根据申请情况统一安排微格训练。传统的微格教学,要由指导教师跑到相关部门申请,再向学生布置训练任务,学生一般只有通过指导老师才能集中申请微格训练。同时,管理员对微格教室的管理也更容易,无需为教室排课冲突感到烦恼。

(二)实时教学评价科学

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对训练学生的情景教学、同步教学课件、以及听课学员反应的情况进行实时评估,并按照训练技能标准给予评比和打分。这种方式不干扰正常的训练,还可以将教学实况录像和技能考核结果同步公布和保存。学生可以及时查看专家或指导老师的评价意见。本平台可以自定义评价体系,可以因材施教,可以让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化教学。评估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同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这种立体交叉、全方位的评价方式更能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

(三)资源自动上传迅速

本平台采用B/S架构,录制的同时可以分类上传,上传三分屏课件可以按学科、教师、系别存放。视频课件采用三分屏经典模式,既可以满足学习者观摩视频练习者的技能训练情况,也可以看到相应的PPT课件内容,同时可能通过PPT课件的标题链接选择对应的视频片断。由于整个视频课件采用流媒体格式,而整个三分屏课程以网页格式自动生成,所以这种课程资源更容易与其它网络平台相融合。

(四)在线直播效果较好

传统的微格训练只能将录制好的视频拷贝后再回放,并只能在本教室内观看该训练者的情况,根本无法在异地进行实时直播。通过本平台可以让其它学习者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在线实时观摩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远程学习的需要,由于本平台采用的是流媒体的视频格式,网络传输速度迅速,视频网络延迟少。

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使整个训练管理更系统化,提高了训练的效率。本系统采用Web技术架构,无需下载客户端而直接通过浏览器就可对平台进行访问和管理。一个账号登录后,无需再重复登录就可以在多个系统自动跳转,支持单点登录,人性化的功能服务为更多的师生应用该平台提供保证,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与传统微格教学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也有传统微格教学无法比拟的地方,如表1所示。 六、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的应用情况

本平台已经在重庆某高校试用,3个月内师生登录平台累积达4千余次,通过该平台在微格实训室内全自动完成300多个课时的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录制,整个录制过程无须其他人员现场把守,大大节省了人力节约录制时间。另外有600名学生利用微格教学平台进行师范技能训练,从很多同学们训练的反馈信息中得知该平台方便、实用、针对性强、设计人性化。在这些使用过本平台的师生中随机抽取18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研究。本次问卷主要借鉴美国约克州立大学教育研究室的奥斯顿提出的YESES软件评价模式所设计,对平台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交互性、开放性、实用性等一级指标进行调查研究。[4]

(一)教育性和科学性

从调查问卷数据结果得知,95%的被调查者认为该平台教育性很强,与传统微格教学相比该平台的微格训练方式更为合理和科学,更能充分体现训练者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更符国内学习者的认知习惯。92%的被调查者觉得本平台设计科学性较高,具体体现在技能训练的系统化,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的“准备、练习、巩固、辅导、评价和修正”教学模式提高了训练的效率,让更多的学习者参与其中。

(二)交互性和实用性

被调查的160名使用者中,88%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平台的交互性良好,教师通过平台可及时回复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能及时反馈实训的情况。交互性二级评价指标中,认为在本平台通过“在线答疑和交流论坛”模块为师生提供有效课后交互的人数达90%,教师通过平台回复学生有关微格训练问题及学生之间讨论与训练相关问题的积极性比以往有较大提高。96%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平台实用性很好,易于维护、管理,更新方便,并且实时观摩学习、任务申请不受空间限制,整个微格教学的管理更加科学化。

(三)技术性和艺术性

85%被调查者认为本台运用速度较快,92%的学生认为录制视频画质清晰、压缩效果好,95%被调查者认为平台内的三分屏流媒体格式课件(或视频)科学、合理,在观摩教学(训练)视频的同时,可以看到对应的PPT课件,并且视频内容和PPT课件间有目录链接,更符合传统学习者习惯。这些都充分体现该数字化网络微格教学平台技术使用的合理性和教学设计科学性。88%的被调查者反映,系统整体设计简洁大方,界面色彩和谐美观,平台的内容丰富,设计层次分明、逻辑性好。

(四)对师生的访谈调查

问题一:平台对您学习(教学)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T1-3:提高了微格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教师技能训练的热情,通过平台使师生“教与学”更有默契。

S1-3:通过登录平台可以更方便与老师进行训练方面的沟通,可重复回放自己的训练视频,及时查看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这种方式对自己下次训练的帮助很大。

问题二:您认为该平台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T1-3:平台中微格教学评价自带量表太少,教师自己设计评价量表较难,后台建立训练任务程序略显繁琐。

S1-3:登录FTP服务器下载三分屏视频不方便,希望能在前台页面直接下载,微格格训练学习资源还不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