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07:2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暴露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职业暴露; 难点; 原因分析; 对策
本院是四川西北部地区的一所县级综合医院,拥有病床610张,手术间11个,日均手术量大约40~50台左右,手术室护士28个(其中含麻醉护士3个),每天夜班是24 h制,工作强度大,长期处于疲劳工作状态,工作任务重,工作节奏快,紧张忙碌,而且还是处于高风险和高危区。每天手术室护士工作时都是在接触缝针、手术刀、手术剪等锐利器械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化学制剂和易挥发性的麻醉剂等。使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于多种危险因素中,当执行护理技术操作时,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职业暴露,给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和威胁。一年来科室出现多起职业暴露,给手术室和外科造成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对医生和护士造成了伤害,为了总结经验,减少职业暴露,院感科和手术室进行了原因分析,找出了职业暴露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对策,并实施了有效防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手术室防职业暴露的难点
1.1 由于人力资源问题,本院手术室护士长期缺编,按卫生部《护士条例》最新法规要求,手术室最少配置应是33名护士(实际只有28名含3名麻醉护士),由于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本科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每天疲劳工作,夜班后不能得到正常休息,在手术台上精力不够集中,在穿针和传递刀片的过程中,容易误伤医护人员。
1.2 护士年轻化,由于目前护士工作的特殊性,流动性特别大,造成了目前的手术室护士工作年限短,工作经验不足,极易出现职业暴露。
1.3 岗前培训不彻底,由于科室护士严重缺编,护士岗前培训时间不够,经过简单的基础培训后,护士基本能上班就匆忙上岗,根本没有经过专门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在复杂的手术面前显得非常无助。
1.4 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工作随意性大,台上操作不规范,随意传递,传递手术器械不到位,外科医生在手术器械使用后的器械传递给器械护士的过程中也经常不到位,容易造成相互的职业暴露。
1.5 防护措施和设备不到位,在手术台上,有的手术明知道有传染病而医务人员不戴眼罩,患者的血液、羊水飞溅到眼睛里,血液浸湿了医护人员皮肤没有及时下手术台处理,造成职业暴露。
1.6 操作不规范,许多职业暴露是在输完液和打完针后,抽完药回套针头时手被针心刺破(严禁双手回套针头),严重违反护理操作规程。
1.7 带教不规范,实习生在手术室经过2~周的短暂实习期,为了缓解人力资源的不足就派上手术台,配合一些简单的手术,根本还没有完全达到可以独立上手术台的能力,在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职业暴露。
1.8 医院重视不够,医院感控科人力资源不足,对全院培训不到位,对重点科室未进行防职业暴露的重点培训,全院医护人员认识不足,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易出现职业暴露。
1.9 心理因素 由于护士长期处于疲劳工作状态,精神高度紧张,身心受到了一定的伤害。
1.10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麻醉剂:手术室使用大量的麻醉剂如异氟醚等,这些麻醉剂可呈气态弥散于空气中,长期接触可导致健康的损害。臭氧:手术室普遍采用三氧机进行空气消毒,长期接触影响身体健康。化学消毒剂:戊二醛、碘伏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消毒剂,对皮肤、眼结膜、上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X线照射:在骨科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经常受到X线照射,影响身体健康。
2 对策
手术室是现代医院高危区之一,作为一个开放性治疗的特殊场所,周围潜伏着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运动功能及心理社会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1]。所以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是首要工作。
2.1 加强护士队伍的建设,与相关部门共同学习《护士条例》,合理配备护士,增加护士现有的比例,让护士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来,让护士得到正常休息,体力充沛才能在手术台上更好地发挥作用。经过今年全科上下的共同努力,护士已经达到33名。
2.2 做好岗前培训及职业安全教育 防职业暴露是手术室护士岗前培训重要内容之一,所有入科的医护人员都要进行专项培训。除院感科每年2次的专门培训外,科室还成立了院感小组,每月召开专门会议讨论本月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pdca循环模式进行专项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把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严格带教,做好培训工作,岗前培训实施职业安全教育,增强年轻护士防护意识,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要有预先性和掌控性,掌握处理措施,做到忙而不乱、心中有数,避免意外损伤的发生,如果发生意外伤害知道正确处理的方法。
2.3 做好标准预防 凡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均应采取标准预防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防护技术[2]。
2.4 增加防护设备,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器械护士在台上传递器械应动作轻柔、准确,避免刀、剪、针误伤自己或手术医师,一旦受伤,及时下手术台处理。挤出少量血液并用碘酒消毒。在进行静脉穿刺、留取标本、清洁术后用物等护理操作时,均应戴上手套。
为了避免职业损伤,科室增添了一部洗眼器,一旦患者的血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眼里,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
减少消毒液的使用,除必须用高温高压的物品外,大多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柜灭菌,尽量减少消毒液的浸泡消毒,减少消毒液的挥发对呼吸道黏膜的损害。今年新增的手术间全是层流手术间,减少了手术间空气消毒对三氧机的依赖,使手术室的大环境大大得到改善。
根据医院院感科的要求,实施了以下重点管理措施:(1)术前医护人员做好自检,皮肤(手)破损暂不参加手术;手术患者感染情况应在手术单上注明;急诊手术患者视为特殊感染手术,对血液检测异常者,利器传递通过弯盘传递。接触感染的手术患者及配置消毒液和处理手术后的物品时,必须戴护目镜、手套。(2)医护人员在更换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消毒液时必须戴好口罩、帽子及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以防灼伤皮肤。
2.5 减少身心损害 避免长时间站立,连台手术可更换护理人员,以减少压力,护士要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处变不惊的能力,创造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和谐的工作环境[3-4]。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一年来手术室未发生一例职业暴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总之,防止手术室护理人员因职业暴露而致的疾病是手术室管理工作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苏海燕,洪建荣.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预防[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3):89-90.
[2] 易红.手术室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因素及防护[C].2012年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2.
[3] 康秀娥.手术室的职业暴露与防护[J].河北医学,2007,13(3):361-363.
篇2
关键词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由于医院工作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临床护理在进行各项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组织和排泄物等及医疗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险中,遭受职业性损伤的机会相应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掌握防护措施,才能有效地做好自身职业防护。
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生物因素:对护理人员易造成职业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在工作中经常直接接触的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体液、排泄物等,特别是外科护士经常接触患者开放性伤口、血液、分泌物等,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1]。
意外损伤:职业性质和特殊的工作环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容易被锐器损伤,如掰安瓿时划破手指,抽药后回套针帽时刺伤手指,将血标本注入试管、注射时被针头刺伤,输液结束后拔针时被针头刺伤;不及时拆卸针头,徒手分离针头、处理破碎的安瓿等;注射操作过程中将用过的针头与棉签、针帽、液管混放导致的分类处理时被锐器划伤。
化学因素:包括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消毒剂。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大量化学消毒剂,医院使用的消毒剂:甲醛、含氯消毒剂等对皮肤有轻度损害,强烈的气味对呼吸道刺激大,可引起鼻炎、哮喘,重度可造成中毒或致癌;随着各种抗肿瘤药物的不断涌现,使肿瘤治疗的效果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多数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细胞也受到损害。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直接或间接接触此类药物,日积月累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2]。
物理因素:护士工作中频繁接触紫外线,易引起皮肤瘙痒、过敏、角膜炎,甚至可诱发皮肤癌;电离辐射,如X射线及其他放射性治疗会造成机体损伤,如白细胞减少、影响生育,长时间接触可能致畸致癌。
职业暴露的原因
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意识到锐器损伤的危害性,在工作中未能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一些年轻的护士认为即使被损伤,患传染病的几率也很小,存在一种侥幸心理。
缺乏正规严格的防护教育培训及自身防护理念,对某些传染病的传播认识不足、防护措施不当。
工作烦忙,全神贯注地投入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往往忽略了自身的防护。
医院领导思想观念滞后,对职业防护基础设施、设备方面不舍得投入资金,使医院落后的职业防护条件得不到改善。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加强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教育:要加强对护士职业防护的培训和教育,医务人员工作中开展普及性预防,即假定所有患者血液、体液都有潜在感染性而采取的防护措施[3]。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职业暴露防护的自律性,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日常工作具有慎独精神,防范意识须落实到每项操作的每一个环节。
严格执行操作标准,加强职业暴露的控制与管理:加强监督管理,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使护理人员在实施各种操作中时刻树立防护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隔离制度,建立健全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全员进行锐器伤后的伤口处理培训,伤后要及时处理伤口。严禁双手带针帽,及时送入锐器盒进行处理,操作后要及时清理用物,以免他人清理用物时被刺伤。
建立职业暴露登记报告制度:医务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立即按照规程进行局部处理,到感染管理部门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再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或到专科治疗。
建立预防体系:全院职工定期进行体检同时进行免疫接种,全体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体检一次,特殊科室如放射、急诊、手术室每半年一次。并全体注射甲、乙肝疫苗,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预防甲、乙肝的感染。
改善工作环境: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环境是护理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的物质保障。医院加强职业暴露预防资金的投入,提供有力的职业安全保障,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总之,在医学领域,伴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更新,使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越来越多,并呈现出隐匿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医护人员的潜在危害也不断增加。因此要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保健,完善职业防护培训教育,建立锐器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熟练掌握刺伤后常规处理流程,使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保障自身健康,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尔之,主编.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84-185.
篇3
关键词: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心里护理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174-02
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防疫人员、公安及其他监管人员,在诊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相关工作中,意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HIV)的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破损皮肤,或被含有病毒的针头刺破皮肤。2010年,我区发生一起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现将本事件调查分析及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病例摘要
2010年6月18日,某派出所抓获了有吸毒贩毒史,自诉患有艾滋病的3名盗窃团伙,由于犯罪的特殊性,曾请求某区疾控中心派相关医护人员至派出所,对3名罪犯采集血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当扬州市疾病预防中心艾滋病实验室初步检测为HIV抗体阳性时,要求再次为这3名罪犯采集血标本送江苏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进一步确证,区疾控中心指派护士李娟(化名)和一名采血人员前往派出所为其采样。采血人员在采样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将被污染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的针头刺伤了该护士的右手无名指背部,造成艾滋病职业暴露。
2护理评估
护士李娟(化名),女,40岁,从事护理工作20年,在艾滋病防治管理护理岗位5年,未出现过医疗差错。发生职业暴露前,身体状况良好,心里健康。采血前器材准备充分,防护措施齐全,两位操作人员均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和手套,由于艾滋感染者长期吸毒,静脉条件较差,首次采血失败更换静脉时,注射器针头未及时取下,被不慎刺伤,发生职业暴露。
发生职业暴露后,经上级疾控中心艾防科疫情网络核查,该罪犯为新疆籍艾滋病感染者。该护士心情焦急、恐慌,哭泣,情绪及不稳定。最终经专家评估确定暴露源为一级,认定此次事件为轻度职业暴露。
3护理目标
3.1减轻暴露者恐惧紧张心理,心里压力缓解。
3.2正确疏导暴露者心里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3.3暴露者掌握职业防护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4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状态,积极配合完成监测和随访。
4护理措施
4.1伤口处理: 职业暴露后,对暴露者的局部进行紧急处理,首先彻底冲洗被污染处的皮肤和伤口,并迅速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冲洗,然后用0.5%的 碘伏和75%的酒精进行消毒。
4.2事件报告:该护士立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电话汇报,科室负责人对该护士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包括暴露情况、暴露过程、病人所污染的物品及环境等均作了详细记录,及时将调查结果上报单位领导和市疾控中心。
4.3风险评估:为暴露者提供了专家咨询,确定暴露级别和风险评估,决定是否采取抗逆转录病毒预防性治疗。专家对局部创伤程度进行了评估,又观察该感染者除了HIV抗体阳性外,无艾滋病临床症状,确定暴露源为一级,认定该事件为轻度职业暴露。暴露者发现伤口及时,创伤程度轻,又作了彻底洗手,可不必预防性服药[2]。在6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各作HIV抗体检测一次,同时进行了临床观察和随访。但当事人处于谨慎,24小时内采用基本预防用药治疗方案。
4.4咨询服务:职业暴露后,护士李某非常紧张,极度恐慌,心理压力很大.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为其提供了咨询服务,帮助她稳定情绪,告知并不是所有暴露都会感染HIV,针刺的伤口接触污染血液而 感染HIV的概率为0.3%,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1%,皮肤暴露感染HIV的概率为0.1%[3]。
4.5心理疏导:为将暴露者心理损伤降到最低限度,中心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多次主动找暴露者交流谈心,耐心倾听暴露者的心里想法,让暴露者多听音乐,跳健美操等缓解心里压力,为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同时联系暴露者家人,认真解释取得家人的理解,联合家庭共同关心帮助暴露者,消除悲观情绪。树立生活、工作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4.6完善制度: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中心领导高度重视艾滋病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召开了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会议,加强对HIV、肝炎、梅毒等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管理,完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制度,制定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范措施,规范诊疗和护理操作流程。
5护理评价
该护士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立即采取了规范的消毒和28天的预防性服药治疗,服药期间未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也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同时及时为其提供了相应的心理咨询,暴露者通过正确心里疏导,缓解了心里压力,消除恐惧心里和抑郁情绪,积极配合完成了定期监测和随访,通过一年半的临床观察,4次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目前暴露者被感染的可能性已被排除。
6讨论
6.1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
6.1.1工作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淡漠是导致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4],职业暴露是由于操作过程、整理用物过程中疏忽大意或没有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而造成的。
6.1.2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是导致职业暴露又一个因素,针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暴露[5],多数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均因为医护人员不正确习惯动作,被用过的的针头刺伤而造成传播。如乙肝、艾滋病等。最容易发生在针头使用后针头复帽,摆弄针头,取下针头,针头丢弃等流程中。
6.1.3由于医务人员工作的特殊性,直接接触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等频率较高,这也是发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
6.2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6.2.1加强对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意识,增强职业暴露防护的自律性。各类医务人员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艾滋病传播途径及自我防护宣传教育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保持正确态度,既不能恐惧也不能轻视。
6.2.2制定医疗护理操作流程,完善安全防护制度,加强自我防护,严格遵守标准性预防措施。制定一套完善、科学的操作程序和制度,如洗手、消毒、戴手套、带口罩、眼罩、标本污染性废物的处理、针头、手术锐器物品等处理工作程序。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时,必须认真执行操作程序和各种消毒制度,特别是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利用防护用品和设备,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自身安全。
6.3.3加强管理和督查,确保防护措施及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单位配备相应的职业防护用具,为诊疗护理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如隔离衣,防护眼镜、手套、一次性毁型器等。建立职业防护各项制度职责,将督查医护人员规范操作和个人防护纳入年度考核项目。
目前,我国艾滋病正处于高发病期,传播趋势已从高危人群转向一般人群,医护人员直接或间接地与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接触的机会很多,故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的机会增加。因此职业暴露的防治对于每个医务人员来说都是当务之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充分认清其危害性及可能造成职业暴露的环节,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妥善保护好自己,尽可能减少针艾滋病暴露的发生。职业暴露后,要加强对暴露者的心里护理、情感支持和人文关怀,减轻心里压力。
参考文献
[1]曾维,周洁,黄慧萍,石向辉.2名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心理压力的质性研究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1年25卷 第06期
[2]程峰,孙乔,杨凭.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3]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河南省职业病医院编印.河南职业病防治.2007年 第10期
篇4
【关键词】实验室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93-02
1血站实验室人员工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首先,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在普通人群中HBV携带率约10%[1],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重点防护乙肝病毒的感染。近年来,HCV感染率逐渐表现上升趋势,其感染率约为3%[2]。此外,HIV是威胁血站工作人员的最为严重的因素之一。因为HIV的阳性率呈逐渐增高趋势,而普通正常人群对HIV无任何免疫力。长期接触血液制品的人员是重要的易感人群,所以HIV职业防护问题一直被高度关注[3]。TP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也以血液和性接触传播途径为主。另外,血液中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未知病毒或潜伏期的病毒,也对我们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性。
2血站实验室人员感染病原体的主要途径
2.1标本前处理过程(离心)携带病原体的血液标本在高速离心旋转时,极易产生气溶胶,与工作人员的呼吸道、破损皮肤、鼻黏膜、眼黏膜等接触可造成其发生感染。
2.2实验操作过程中,带有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的标本溅洒在仪器、工作台面、地面或衣物上,若未及时用消毒剂处理,人体接触后可通过破损皮肤而造成感染。
2.3实验室过程中,携带病原体的血液标本长期敞开,可造成空气中存在少量病原体颗粒,这些颗粒可侵入人体破损的皮肤黏膜系统。据文献报道,血站职工职业暴露因素中黏膜感染占6.52%,皮肤感染占15.7%[4]。
3预防和处理措施
3.1在血站开展生物安全技术讲座与培训,加强管理和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率。
3.1.1操作过程必须做好相关防护,戴专用的胶乳手套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大大降低经破损的皮肤黏膜的感染率,文献表明[2],戴手套可减少70%-80%的血液传播可能性。工作服质量要过关,最好具有防水功能,可降低血液泼洒身上引起的感染。工作鞋也要保证质量,避免病原体经过脚底部感染人体。
3.1.2洗手过程要严格执行规范的洗手步骤,经常使用消毒剂或杀菌剂洗手可大大减少病原体的感染风险。
3.1.3医疗废物的处理要得当,医疗废物必须执行分类分装、标志清楚。实验过程中用过的器具如吸头,试剂盒中的一切试剂和血液标本等均属于感染性废物;化学试剂瓶属于化学性废物。这些均需严格制定生物安全措施消毒处理。
3.1.4实验室必须安排专业工人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每日工作结束后,实验室的物表、台面和地面等所有操作场所均应用消毒液擦拭。空气消毒机对实验室的空气进行动态和静态的消毒。离心机、生物安全柜等每周至少用消毒液消毒一次。
此外实验室人员每年要进行一次经血传播传染病项目检测,并保留血清,进行健康监测,并建立健康档案。
3.2血站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及相关措施
3.2.1血站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一般按以下措施立即进行:第一步,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第二步,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第三部,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第四步,应及时到血站感染管理科做好登记并接受相应处理。
3.2.2如果暴露源HBV阳性,尽快为暴露者实施①血清学监测:HBVDNA(乙肝DNA定量)、乙肝五项、肝功能,3、6个月复查。②主动和被动免疫:乙肝表面抗体(抗HBs)≥10mIU/ml,不处理;如果未接种、抗HBs
3.2.3如可疑丙肝抗体(抗-HCV)阳性,暴露者应在0、6、9个月复查,一旦抗-HCV阳性,需交与专业人员治疗。
3.2.4如为确诊或可疑艾滋病抗体阳性者,暴露者定期做HIV抗体检测(0、4、8周、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请专家评估伤口,是否给予预防用药。
3.2.5暴露后随访HBV:3个月、6个月后检测HBsAb。HCV:暴露后4-6个月内复查抗HCV和ALT。HIV:暴露后4周、8周、3个月、6个月查HIV抗体。
由于血站工作感染风险客观存在,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职业防护措施,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定期进行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每个员工的生物安全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季阳.输血相关病毒性肝炎.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5-222.
[2]杨淑玲,李亚洁,张秀华,等.经血传播疾病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15-17.
篇5
【关键词】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71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94-01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的原因而将自身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这可能会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医院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是指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在实施医学检验工作时接触的有害、有毒以及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可能对其健康或者生命造成威胁的一类危险职业,而且具有化学性、感染性等特点[1]。因检验科室的人员工作任务重,在加上缺少职业防护意识,在实施检验操作时没有实施足够的防护措施,无法避免的会出现多种职业感染现象。我院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检验科工作的人员,总结其在工作中出现的职业暴露危害情况,同时对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检验科的人员,包括工作人员、进修人员以及实习人员,对43例有过职业暴露史的工作人员资料进行分析,其中17例为男性,26例为女性。
1.2调查方法通过职业暴漏后填写的相关记录做统计学分析,其中包括姓名、暴露时间、所在岗位、损伤部位、暴露方式、事后处理以及损伤程度等等。2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从2011年――2013年1月间有43例有过职业暴露史,37.2%为采血针头刺伤,22.1%为标本管裂划伤,10.5%为仪器针头刺伤,30.2为体液、血液污染粘膜、皮肤。这些因素都会引起检验人员出现污染进而发生感染现象,出现多种职业暴露事件。3讨论
3.1检验人员的职业感染现状我国现今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约近亿人,近些年丙型肝炎的感染患者数量也在不断的上升,现今,我国约有84万艾滋病感染者,其中8万例患者。有研究指出,约有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针刺伤进行传播,其中最易导致严重后果的为乙型病毒肝炎和艾滋病毒[2]。当体内注入10uL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时,就可能会引起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最常见的输血后肝炎,如果被带有丙型肝炎的病毒器具刺伤,受伤者约有3%-10%的几率发生感染,患有丙型肝炎。由于检验科工作性质相对特殊,长时间接触会提高潜在危险的几率,常常会出现多种职业暴露事件。
3.2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途径医院是一个集合了传染源的公共场所,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医院人群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检验科室又是各种标本进行检测的必经科室,这些标本内含有大量的病原菌,自身就是传染源。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不但会对自身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根源[3]。
3.3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3.3.1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实验室在进行工作前,要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及安全防护措施,对相关人员进行感染性疾病知识的培训,如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以及丙型肝炎等,提高其自身的防御水平以及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出现问题时不过度惊恐,但也不可轻视[4]。真正的落实检验科的建设,正确处理废弃物及病原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等。
3.3.2建立健全各种职业暴露后处置流程检验人员的粘膜和皮肤会暴露在含有病原体的环境中,操作完成后应用水和洗手液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粘膜部位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冲洗,对于伤口部位被暴露后应轻轻的挤压伤口,将被污染的血液挤出,之后再用清水或者洗手液清洗干净。受伤部位的伤口要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液主要为0.5%碘伏,0.2%-0.5%的过氧乙酸等,主要方式为涂抹或者浸泡等,并对伤口进行包扎;暴露人员应短时间内离开工作岗位,请专业人员评估其暴露级别,正确用药。
3.3.3自我保护具有传染性的物质主要包括患者的体液、血液以及被其污染过的物品等等,在与这些物品接触时,应佩戴手套,操作完成后应正确处理手套并彻底洗手或消毒;在实施检验操作的过程中,应佩戴具有很好防渗透性的帽子、口罩、手套,同时佩戴防护眼镜;但要确保光线充足,方便操作,以防被针头或者刀片等锐器划伤和刺伤;绝不可以将使用过的针头再次套上枕头套[5]。医院应定期为检验科人员进行体检,建立个人档案,如有必要可进行疫苗接种,同时定期进行体检。
综上所述,医院检验科室人员需要长时间的暴露在危险环境中,这不但会给其个人带来威胁,同时也会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源头。因此,要提高工作者对生物安全的防护意识,提升自身对风险防御的能力,建立安全有效地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维护医疗环境的安全,这是作为医疗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参考文献
[1]彭卫红,刘素秋,谭萍.提高检验科人员职业感染防护依从性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40-141.
[2]陈江南,张晓灵.检验科职业暴露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7(12):2336-2337.
[3]牛延军.医院感染的三级组织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302-303.
篇6
1 潜在的危险因素
1. 1 针头刺伤 这是采血护士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险, 在血液采集流程中, 从取下护针冒、静脉穿刺、拔针、压迫针眼、留样、传递、热合直到剪掉针头置入利器盒内等, 各项操作都可能存在被刺伤的危险。引起针头刺伤的常见因素有:①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操作不规范, 不戴手套; ②废弃针头未及时规范处理等。
1. 2 血液接触 通常由于采血护士的操作不规范或技术不熟练导致在采血过程中, 使血液溅到护士的皮肤上, 或是采血过程中防护不当未正确着装等。
1. 3 皮肤接触 工作中护士会偶尔接触到被污染的医疗器材, 但未及时正确的进行洗手、消毒。
1. 4 有害气体及消毒液接触 采血人员工作环境中的各种消毒剂的气味、噪声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心情及注意力, 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及使用的各种消毒剂对采血护士皮肤及呼吸道都有危害。
2 相应防护措施
2. 1 提高采血护士防护意识 强化采血护士对自己职业特殊性的正确认识, 鉴于部分护士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 提高采血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当重要。应对血站护士进行定期培训, 使其对自己的职业有充分了解, 并能熟练掌握各种防护措施。
2. 2 提高操作水平 采取定期考核制度, 对采血护士进行定期考核, 提高采血护士的专业技术, 同时对工作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相关的防控措施进行考核, 确保每位采血护士都能掌握防护措施。
2. 3 普遍性防护 在采血过程中, 对每位献血者的血液都要当成是潜在传染源来对待, 严谨操作。
2. 4 增强无菌观念, 做好个人防护 操作前进行正确洗手, 严格消毒, 并正确着装, 带好手套及口罩, 避免接触污染物。
2. 5 改善工作环境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缓解压力, 应给采血护士创造一个优良的工作环境, 减少环境有害气体。
2. 6 及时严谨地处理废弃针头等污染物 对于各种污染及时清理, 防止污染环境及接触工作人员。
2. 7 暴露后应进行及时处理 采血护士不仅要掌握职业暴露相关的防范措施, 同时也应掌握暴露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方式, 不至于事件发生后惊慌失措, 从而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3 讨论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 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2]。加上各种环境因素和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 各种血液传染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使得采血护士的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3]。采血护士有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 是获得性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感染的高危人群。采血护士要承受很大的职业暴露危险, 调查发现采供血机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曾有暴露经历。做好防控措施不仅仅是工作人员自身的事情, 同时也是血站的责任。针对实验调查结果得知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很薄弱, 所以在完善职业防护措施的同时应加强采血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首先应对采血护士进行定期培训, 使他们充分了解自己职业的特殊性, 并对防护措施进行定期考核, 令每位采血护士都充分掌握防护措施。同时完善职业防护措施, 改善采血工作环境, 减少污染气体接触, 严格进行着装防护和针头处理操作等。
综上所述, 职业防护措施对于采血人员的健康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采血工作中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加强自我防护和安全管理, 预防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丽, 李洁.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的探讨.诊学杂志, 2007, 7(14):3244-3245.
[2] 谢英.门诊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14):2177-2178.
篇7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处理患者各种体液和分泌物,尤其是护理人员。各种污染的针刺伤和锐器伤是医院内血源性疾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临床工作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
1 针刺伤的危害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 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 [1].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2 发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
2.1 工作时间短 由于工龄短的员工进入工作岗位时间短,注射操作不熟练,动作不规范,对使用后的针头处置不规范,工作忙时很容易出现忙乱,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其针刺伤发生率远较工龄长的员工高。
2.2 对针刺伤危害认识不足 由于护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针刺伤及危害认识不足,加上工作忙(有时护士工作忙不能及时处置针头),导致护士的针刺伤发生率最高。
2.3 针头回套 虽然标准预防明确禁止双手操作进行针头回套,医务人员也接受过相关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双手操作进行针头回套,极易导致针刺伤,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因素。
2.4 针头 各种注射、采血及拔针大多在病房进行,而目前没有在每一个病房设置利器桶;遇到需拔针头时,很难做到再回去推治疗车,需将针头连同注射器或输液、输血器带回处置室进行处置,导致针头,很容易导致针刺伤,也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因素。
2.5 工作忙 护士工作越忙乱时针刺伤发生几率越高,人员相对比较充裕的工作一般不会出现忙乱,针刺伤发生几率较低。
3 预防针刺伤的措施
3.1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培训直接关系到全体人员的执业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实行全员培训,把相关知识灌输到每一名工作人员,提高全体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能力,降低针刺伤发生率。要认真做好标准预防,强调进行接触患者体液的操作应戴手套,手套是第一道防线,如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减少50%以上,改变医护人员操作不安全行为,对医务人员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的医护人员,掌握针刺伤的防护知识以及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置,目的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纠正一些医护人员不安全行为,使之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3.2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医院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
3.3 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医疗垃圾应专人收集和焚毁.目前医院在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要求先将针头取下,浸泡,收集,再进一步分类处理的一系列过程中.势必增加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被刺伤的机会。如管理不严,让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则会对大众带来更大的危害。
3.4 合理调配人员 工作量越大,工作越忙乱,越容易发生针刺伤,这要求医院的管理者要合理安排、调配人员:对工作较忙的科室,要增加人员,减轻工作量;另外,要实行弹性排班减轻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有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3.5 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在针刺意外或黏膜接触病人血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有关部门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可定期进行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4 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 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报告,由医院感染控制科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发生皮肤黏膜针刺伤、切割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轻轻挤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方向),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75%酒精、2% 一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同时,对受伤医务人员要进行血液监测,改善工作条件,提供避免和预防针刺伤用具,治疗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医院应免费为每名职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并检查是否有相应抗体产生。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1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
5 总结
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屡有发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制度及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诊断治疗体系势在必行,进一步分析注射针刺伤的因素,保证人员配备和各种医疗保健防护用品的供应,提高防护意识,对减少杜绝针刺伤,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职业暴露;机械性损伤;护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R15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6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性损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职业的危害因素可以对相应的职业人群的健康以及作业能力产生一定的有害作用。而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常常暴露在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损伤的威胁因素,若不注意职业防护,很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护士,作为医疗事业的临床最前线,受到各类医源性损伤和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医技人员,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因此,通过调查临床中护士机械性损伤的发生率及研讨措施,对临床中损伤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并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作业能力及作业效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以我院工作的200名护士做为调查对象,其中工龄分别在一年以内.五年以内.十年以内.和十年以上的护士各50名。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发生机械性损伤的次数.操作种类和发生损伤后的处理。问卷共发出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为200份。
1.3 统计学处理
计算构成比。
2 结果
表一显示:在被调查的200人当中,有27.5%的护理人员在被调查年份受到过针刺伤害,16.5%受到过锐器伤害,24.5%受到过玻璃害。并且发现护理人员受到机械性损伤的几率与其工作年限成反比。例如,在所有护理人员中,工作年限小于或等于1年的护理人员受到针刺伤害几率高达15%,而工作年限大于10年的护理人员受伤几率仅为0.1%。由此得到结论,在岗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减少职业性机械性损伤的发生。
3 讨论
护理人员机械性损伤事故高发原因有三:
3.1 与目前国内现行的一些管理制度有一定关系:如规定要求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皮条必须毁形,甚至要求用后点数和供应室交换,诸如此类的规定在无形中增加了护士接触污染针头的机会,而这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针头使用后不要分离、不要回套而直接放入锐器收集箱”等预防职业性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指导是相违背的。国外众多研究一致表明: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这类行为是导致锐器伤的最常见原因,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避免形成回套针帽的行为,可能会减少相当数量的锐器伤发生。
3.2 与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有关:曾有调查表明,国内护士学校普遍未设置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课程,也没有相应教材,只有28.5%的临床护理人员得到相关的培训,而有97.5%的临床护理人员认为自己有必要参加相关的培训。徐辉等[15]调查26所护士学院校发现98.6%护士上岗前没有接授过系统的职业损伤的防护培训教育。这就造成许多护士违规操作,用过的医疗废物未及时处理到相应的器具中,或者操作未戴手套等等。
第三,与护士的临床工作经验有关:从调查中发现,随着护士工龄的增长,临床经验的丰富,受到损伤的几率也逐步减小。工作经验少操作不熟练,条理性差的护士受伤率较高
4 预防
4.1 加强相关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教育,组织护理人员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采取讲座及竞赛等方式,使护理人员进一步掌握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改变错误的操作习惯。
4.2 制定相关标准:
提供相关的防护物品,制定防护标准。注射器的针头是造成针刺伤最常见原因,采用先进的预防针刺伤的护理用具,使用带有保护设计的针头,如可收缩针头、带保护性针头套,针头可自动变钝的注射器。目前,我国北京等地区的一些医院已开始使用防止医务人员被针刺伤的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和可以自动回套的针头。大力推广真空采血管及留置针的使用,以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玻璃伤中主要是掰安瓿所致,虽然此种锐器伤并无感染的危险,但因其破坏了护士手的皮肤的完整性,增加了其暴露于病人血液与体液的危险,由此看来,采用一种工程干预法使掰安瓿的过程更为安全,可大大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4.3 提高自身素质:
调查发现,年龄轻、经验少、条理性差的护士发生损伤的比例大。因此护士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才能真正的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才能自觉执行预防措施:同时,护士在工作中还要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互相学习,才能有效预防同样原因的职业损伤。
4.4 规范医疗废物处理: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及处理,正确使用锐器盒,设置危险品的警示标志(黄色)。防刺破的锐器收集箱,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减少利器伤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雪英,陈华,李志伟.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防止职业的危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263-1264.
[2] 郑晓澜,邸英如,郭蕾.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1-503.
[3]蔡景一,张辰,刘红等.医务人员职业接触感染的调查与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4,10:464.
[4]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10-112.
[5]方琼,吴蓓雯,蔡明.护生临床实习中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上海护理,2005,5(5):17-19.
[6]戴青梅,王文英.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防护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
篇9
关键词:针刺伤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中国2003年调查报告,80.6%的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健康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针刺伤所致。[1]手术室作为外科治疗的重要场所,有创操作增加,同时也增加了针刺伤的风险,增加了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染机率。Johanet调查指出:约有11.7%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存在着意外的血液直接接触,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里。[2]现将针刺伤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1.针刺伤发生原因:
1.1缺乏职业防护意识:使用后的刀片,针头随意丢弃,造成损伤
1.2防护设备缺乏:对于处理针头,刀片缺乏一次性的处理器具,如一次性锐器盒等
1.3操作不熟练:穿针或传递刀针时,损伤自己或他人
1.4操作环境狭小:工作空间过于狭小,障碍物过多,造成误伤
2. 预防措施:
2.1积极组织学习针刺伤相关知识,加强防范意识:
在全科范围内通过案例学习,情景体验和视频学习等方式学习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措施、医院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等。通报本科室的针刺伤情况,包括发生率,发生环节等,通过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注意学习的效果评估及反馈。新入科室者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
2.2规范操作,提高技能,提高熟悉度:
对实习生及进修生等严格要求,熟悉环境,清楚用物处理,熟悉操作和规范操作。对本院人员,定期抽查其操作的规范性,改变不良的习惯。所有操作都要具体到动作。
2.3规范物品使用:
规范锐器使用,传递,使用后的处理。医院必须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的锐器回收盒。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减少50%以上。[3]
2.4注意操作环境:
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障足够的光线和充分的操作空间,防患于未然,确保操作顺利,避免事故发生。
3.针刺伤的处理:
建立完善的针刺伤处理制度:医院应成立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制订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以便医护人员在发生针刺意外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制定使用锐器时安全操作的守则。
3.1 伤口局部紧急处理措施当发生针刺伤时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反复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伤口用70%酒精或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3.2 进行风险评估和医学观察确定暴露级别、对于暴露源开展针刺伤后感染HBV、HCV、HIV等经血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便根据病人检验报告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和跟踪检查。如注射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或采取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等。
3.3 报告反馈制度针刺伤发生后启用针刺伤应急处理工作程序,逐级上报到相关部门,由控感科进行现场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给予指导和帮助,可疑HIV感染时及时与当地cdc取得联系。
参考文献
1. 于荔梅.做好职业暴露防护利己利家利社会[J].护理资讯,2005,10(2):2
篇10
关键词:妇产科;医护人员;职业危害;认知及防护
国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职业暴露的情况,并指出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医护人员因妇科检查、产前检查、接生、做阴道侧切助产、剖宫产等大量接触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血液、体液、羊水等,并暴露于手术刀、缝合针、手术剪等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中,容易被针、刀刺伤,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及羊水等引起感染[1]。妇产科医护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为了提高妇产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的认知及自我防护意识,保障自身的安全,同时减产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本院于2012年l0月对我院19名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及相关防护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12年l0月,妇产科在职医护人员共19人,年龄20~48岁,平均(29.5±1.35)岁。工龄1~30年,平均(12.2±0.37)年。技术职称:初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9人,高级职称2人。学历:中专7人,大专12人。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提前设计好调查问卷,内容设计包括:①个人一般情况:被调查者年龄、学历、工作时间、职称;②什么是职业危害?③妇产科职业危害的内容?④作为妇产科医护人员,你在工作中采取了职业防护吗?⑤被患者阴道分泌物、羊水、患者血液等体液污染后,你如何处理?⑥被缝合针、手术剪、手术刀片损伤的次数、损伤原因及损伤后采取的处理措施;⑦今后工作中的防护意识和方法。将调查问卷发给19名医护人员,请19名医护人员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选答。19份问卷全部收回,回收率100%。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以P
2结果
2.1体液污染情况及处理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病房护士羊水、血液、分泌物污染污染率95%,产房助产士及手术医生污染率100%;污染后采取标准处理的的医护人员10例,占52.63%,9例医护人员只是常规洗手清洁,占47.34%。
2.2锐器损伤及处理调查 15例医护人员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针头、缝合针、刀片刺伤,发生率78.95%,其中14例医护人员锐器损伤后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2%碘伏消毒并用无菌纱布包扎,正确处理率为93.33%。医疗锐器引起的医护人员损伤以注射器、头皮针针头和安瓿碎片最常见,占医疗锐器伤害总数的90%。
2.3医护人员医院感染乙肝调查 医护人员职业损伤引起艾滋病、乙肝、丙肝的发病率非常高。妇产科医护人员提前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无医护人员医院感染乙肝发生。
2.4妇产科职业防护行为调查 19例被调查的妇产科医务人员中,在处置和抢救中15例(78.95%)未采取标准防护;预计将发生体液污染时12例(63.16%)医护人员戴一次性手套;18例(94.74%)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后洗手,19例(100.00%)助产士接生时不戴防护设施,10例(52.63%)的医护人员接触传染病孕产妇主动戴手套、口罩,穿隔离衣。
3讨论
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医护人员常暴露在多种职业危害中,特别是妇产科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时,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完全忘了个人安危。妇产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系数较严重。由于妇产科患者的特点及产科工作的特殊性,妇产科医护人员需完成注射、输液、抽血、输血、产检、会阴护理、为新生儿吸羊水等大量的日常操作,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羊水、血液、阴道分泌物等患者体液。妇产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率非常高,严重危害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针对妇产科医护人员职业危害,提出防护措施如下。
3.1提高职业防护认知程度,提高防护意识 加强对妇产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加强职业损伤防护宣传,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并主动防护,从而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发生。
3.2规范操作规程,完善防护设施 妇产科医护人员接触艾滋病、乙肝患者羊水、阴道分泌物及血液时感染艾滋病和乙肝的几率非常高[2],应规范妇产科操作流程,妇产科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必需戴手套,每接触一次患者及污染物后应及时用流动的水按五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助产士接生时穿防护衣、戴防护眼镜,患者有传染病时医护人员应主动穿隔离衣。正确处理医疗垃圾,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3合理排班,减轻妇产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妇产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心理紧张造成锐器伤时有发生。管理者应合理排班,降低妇产科医护人员工作量,适当安排休息时间,让患者精力充沛,减少因心理因素造成的职业损伤[3]。同时加强防范,发生锐器伤后予以认真对待,还可以避免医护人员受到更大伤害的。医院管理者更应该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防止锐器伤对妇产科医护人员健康的损害。
3.4医护人员自身加强防护 在妇产科工作中,医护人员应采取普及性预防,牢固树立有细菌、有病毒的观念,把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都视为有潜在感染性而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普及性预防的基础上对感染易发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预防针刺伤,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切实做好手卫生。
综上所述,妇产科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大,医院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积极督导,为妇产科医护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具,一旦发生职业损伤,要及时按要求处理并上报,评估风险,做好追踪随访;妇产科医护人员应提高职业危害意识,加强职业危害防护,保障自身健康,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