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4 13:1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警务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局紧紧围绕市站2009年工作安排意见,以20*年省农业厅在我市召开的“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座谈会为契机,继续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具体做了以下两点:
(一)、重点抓好农村财务培训工作
针对一些村主干对农村经济管理知识淡薄、报账员对“双代”业务不精的情况,我局于2009年3月28日至4月12日抽调市局业务精英,下乡到全市十个镇办,举办了参训人员包括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民主理财组长、报账员在内的共计1000余人的培训会。培训内容主要为:农村财务“双代”实务、民主理财组长的权利和义务、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等等,通过学习培训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
(二)、以完善和提升农村会计委托为重点,稳步推进“两个延伸”
1、抓规范。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农村会计委托制,我局农廉办、财务站、合同站全部工作人员,在2009年5月18日至5月20日利用三天时间,采取不但听汇报而且还查档案资料,当面查找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方案,现场办公的工作方法,对全市十个镇办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的内部管理进行了一次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年账务结算和09年建新帐情况、会计服务中心账户设立及资金运作情况、村级账务情况、资产、资源等,并对检查情况进行了及时通报。
2、抓提升。根据省农廉办、省农业厅今年关于落实“*会议”精神的文件要求,我局在去年已实现所有村“财帐”双代的基础上,逐步向两个方向延伸,一个是由代管村级账务延伸到代管组级账务,另一个延伸是由代管资金延伸到代管资产、资源,即“三资”管理。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年初,我市组织城北、城西、开张等七个镇、办到城东、栲栳、蒲州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进行了观摩学习,要求全市要以栲栳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为推广模式,搞好“三资”工作。截止6月底,我市十个镇办全部实行了“三资”管理,代管组级账务数由原来的873个扩大到1204个,在农村财务管理上,又一次排在了全市的前列。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和农业整体素质,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检查指导促规范。利用4月、5月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指导,进一步规范合作社自身必须具备的基本办公设施,包括办公场所、组织机构设置、制定规章制度、设立财务帐薄等,对条件具备的合作社进行检查验收并颁发合格证和示范挂牌。
(二)、全面培训促发展。5月31日和6月1日在*大酒店举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会。对我市293家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一次全面培训,并下发了《关于积极扶持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考核办法》。通过培训,使合作社负责人增强依法办社、依法维权意识,全面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使业务工作人员全面准确吃透法律精神,掌握依法正确指导合作社发展的方法,提高指导和服务工作水平,引导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对北梯养猪专业合作社、北梯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金禾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十强示范合作社的经验推广,以十强带百强,以十强促全市。
(三)、培育典型、示范引导。按照我市“十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方案”,对十强合作社进行检查指导,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不规范、不发展、起不到示范作用的合作社予以更换,促进十个合作社真正做强做大,真正把“十强社”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四)、建立档案、规范管理。对所有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建立详细档案,统一规范备案材料,要求备齐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开户许可证、章程等复印件和合作社简介、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登记表、办公场所拍照留档等,加快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三、农业合同管理工作
今年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好培训,提高农经人员业务素质。
年初,我局对全市十个镇办及262个村的农经站长、村主干进行了培训。今年的培训改变以往的“集中培训”为到各个镇办的“单独培训”。各镇办利用该镇办农村的农闲时间将各村的村长、书记、会计等有关主干召集齐回来后,市局下乡镇去培训,培训内容很有针对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的效果。
(二)、抓好检查,落实土地承包政策的执行情况。
4月份,利用一周时间对各镇办的土地承包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三十年延包合同管理情况、土地流转信息收集情况;机动地合同是否建立台帐、备案是否齐全、是否全部输入微机;土地承包纠纷是否有专人负责、是否有专门的调处室等。检查完后全市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别未建立台帐的、建立台帐不全的、机动地合同未输入微机的尽快补课,迎头赶上。
(三)、抓好规范,及时安排和指导我市土地流转平台的建立。
6月中旬,市局召开农经站长会,会上对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安排。各镇办发放了土地流转转入转出信息登记表、土地流转合同台帐表及统一的流转合同文本。要求各镇办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澄清土地流转底子,为下一步信息平台的建立打好基础,市局已选定在栲栳镇、城东办事处进行土地流转试点,目前这两个镇办的土地流转信息正在微机输入过程中。
(四)抓纠纷调处,化解农村矛盾。
上半年,市农业合同仲裁委员会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0余起,受理仲裁合同案件两起。受理的两起的合同案件已调解解决。
四、农民负担管理工作
(一)、3月20日下发了*市农经工作安排意见。重点是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其次是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第三是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工作。
(二)、开展治理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的工作。首先在培训农民负担专业合作社业务人员时,下发了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的调查表格。经过详细的调查落实,未发现乱收费行为;其次是经过调查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健康发展。
五、农村财务审计管理工作
(一)、法律法规是基础
审计工作是稳定农村工作和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审计程序,理顺农村集体财务,才能够让农村干群和谐相处,农村安定团结,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直正达到“还干部清白,让百姓明白”。例如:针对虞乡镇肖家堡村原任村长俞顺争20*年至20*年任期内的财务问题进行了专项审计,针对审计的问题对照法律法规对号入座,目前审计报告正在整理当中。
(二)、高度负责是关键
我们把20*年审计过的案件进行再次复核,对没有问题的案件进行全部装订入档,对移交到法院执行的案件,及时和法院沟通,尽快查清原因,为集体追回损失,让老百姓感到满意。
2009年上半年,我局对市政府批过来的三个农村财务案件,专门组成三个专审组重点审计。第一,到农户调查落实,到实地现场测量,对收支帐务严格审计,对白条入帐进行调查查实,对收入不入帐严格处理,对有违法作为的党员干部建议纪检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先后审计了于乡肖家堡村财务问题,调解了开张陈村、常旗营村干部财务交接问题。
六、农村合作基金会清整工作
截止2009年6月底,我市股金余额还有1750万元,借款余额有3600万元。2009年上半年通过依法和自收等各种渠道、措施清收,全市共计收回各级各类借款20余万元。
篇2
关键词: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学员管理工作;无缝对接
一、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与警务技战术训练的重要性体现
如何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需要的优秀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队伍呢?实行基地化训练,就是我们确定的培养优秀教官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公安部从一开始就把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培养放在训练工作的首要位置,自2003年公安部第一个实战训练基地在深圳挂牌,通过基地化训练,已经为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培养了大量的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有效地推动了全警基本功活动的开展,使得民警训练工作向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全国公安机关警务实战训练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而有了全面的改观,公安民警在执法实践中,无论单警还是整体战斗力的提高,均获得了全局性的改变。实践表明,警务实战训练基地不但要继续坚持办下去,而且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办出特色,办出规模,办出水平,为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和“三基”工程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二、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队伍建设的思考
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选聘一批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公安机关基层领导和业务骨干到训练基地担任教官,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培训层次;要落实专职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知识更新机制和实战部门锻炼机制,为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努力造就一支理论素养高、警务技能精、教学能力强的专家型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队伍。
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的培养还应与时俱进,敢于创新!面对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错综复杂的治安形势对公安工作的冲击和挑战,应当围绕公安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研究当前公安现实斗争和公安执法工作面临的所有重大课题;尤其需要重视本地公安基层一线执法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经验,以及民警执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及时组织分析研讨,大胆改进以往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训练方法和内容,将研究成果形成训练教案、教材、教具的同时,迅速转化成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快速用于训练教学之中。
三、公安院校警务技战术教学的演变及改革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全国各省、市相继成立了公安警察高等院校。其教学内容以公共体育、 格斗、手枪基础射击、摩托车驾驶训练为主, 强调增强学员体质, 提高健康水平, 丰富文化生活, 掌握基本技术和技能。20 世纪 90 年代后,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和公安民警伤亡人数的不断上升, 公安院校警体教学内容除了上述项目外, 相继开设了查缉战术和汽车驾驶培训, 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方法。然而, 进入 21 世纪, 犯罪分子作案方式逐步向暴力化、智能化、集团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警察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严重的滞后于公安基层实战的需要, 表现出实用性、应用性不强, 脱离公安工作的实际需求。各级院校及公安机关开始反思我国警察教学训练的模式和内容, 开始注意吸收香港和国外优秀警务技战术的训练方法,新增以安全为前提, 注重防卫控制、协同配合、依法执行公务的理念。警务技战术不再是过去以体能、格斗、射击、车辆驾驶等训练为主的一般性的警察体育教学学科,而是转变成为一门将体能、技能、战术、法律融为一体, 以打赢执法战斗为目的、实战对抗为核心, 强调实战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新教学内容体系。
(一)教学职能的转变
随着公安工作内涵外延不断扩大, 公安院校的教学职能也在不断地变化, 就警察体育教学而言,要由过去的警察体育教学逐渐向警察职业技能培训的转变, 它同任何职业培训一样, 每位警察在执法执勤行动中必须掌握的法律法规和基本技能, 强调安全防范和警务执法程序意识、提高警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所以对警察体育工作者来讲, 不再单纯地进行警察体育技能教学和训练, 而是一项警察职业能力的培训。另一方面, 警察使用枪支, 实施围、追、堵、搜等缉捕行动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职权, 任何离开法律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因此,警务技战术教学训练工作者必须懂得相关法律, 掌握基层警察的工作性质、掌握犯罪动向, 提高控制犯罪嫌疑人的能力和水平, 所以公安院校的警体教师必须向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的方向的转型,才能提高警院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对象特殊性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公安警察高等院校警察体育教学主要是承担学历教学任务;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和公安民警伤亡人数的不断上升, 公安院校警体教学的任务发生质的变化, 提出了学历教学和在职民警培训并重的教育新理念。学历教学是为公安机关培养预备警官,属于基础性教学, 掌握必备的警务技术、技能、知识能力, 为进入公安机关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职民警培训旨在提高基层公安机关民警的身体素质、技术、技能, 提高民警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四、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无缝对接的管理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方式
随着公安院校职能的转变、教学目标的调整,新警的教学模式也必将有所改变,学员管理内容也会有新的挑战和突破。如何将“教学转变为训练”,进而提高学员的警务技战术水平及体能问题,是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当前警务技战术训练中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繁多,教学课时量无法跟上;二是正常的训练任务常因各种勤务活动而中断;三是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与学员相处时间较少,不能做到有效地针对不同的受训个体“因才施教、应需施教”。对此我认为应该积极顺应形势的要求,调整工作思路,理顺警务技战术训练和学员管理工作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
(一)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应在学员管理工作中合理改革和设置警务技战术训练内容,通过管理工作促进学员警务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在警务技战术训练中注重发挥管理效能,促进学员警务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学员在培训中参加各种勤务工作的契机,在勤务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加强重点训练内容,从而有效地提高不同层面学员的技战术及体能水平。
(二)利用“战训合一”的训练模式。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在带队中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战训合一”就是民警训练与现实警务工作密切结合,解决长期以来制约训练工作发展的警力不足、工学矛盾突出和“练与战”脱节、教学内容停滞等问题,实现“训中战、战中训、训不停战、战训合一”,充分让每一次的任务都是对教学训练的严格检验。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在带队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员在实战中存在的问题,在现场可以进行纠正及指导,回队后亦可针对突出问题与学员沟通,利用管理中与学员接触方便、相处时间长的优势,合理运用课余时间进行有目的的强化训练,这是“战训合一”的具体体现。要坚持以训为本,以战为用,在训练中进一步体现战的要求,在实战中检验提高训练效果,使战和训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首先,战时,要严格按照训练要求完成战术动作,每次执行完实战任务后,都要认真总结讲评,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大家明确下一步训练的重点和努力方向,这样训和战的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战训合一的效果;其次要更新警务技战术训练理念和方法,在实施大强度、高标准、严要求的技能、体能、战术训练的同时,注重智能训练、心理训练和耐力训练,拓展学员全面提高技战术综合能力。
(三)结合“最小作战单元”的训练模式,实施科学管理,有效提高训练效果。在管理工作中把学员分成2-3人为一组的“最小作战单元”,将有利于学员的管理。警务技战术的训练离不开队组训练,“盘查战术”、“抓捕战术”等课题都是以“最小作战单位”为基础加以拓展实施的。在训练过程中以最小作战单元来进行训练不仅能提高教学部门的工作效率,而且也有利于完成分配的勤务工作。
(四)日常管理中,组建各类特色小组,多渠道地提高学员的警务技战术水平和体能素质,组建警务技战术专项特色班,提高学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意识。一是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履行警务,解决执法执勤中法律意识不强、程序和动作不规范的问题。二是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解决学员安全意识淡漠、防范能力不强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有效避免和减少无谓伤亡。三是熟练掌握警务技能战术,练就过硬的实战本领,切实解决在执法活动中“追不上、打不赢、说不过”等问题。
(五)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利用业余时间对学员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使用警械、搜身带离、使用武器、通信联络、现场急救等技能督查与指导,纠正学员警务战术基础动作,对学员掌握盘查嫌疑人的方法、掌握查控嫌疑车辆的方法、掌握搜索建筑物的方法、掌握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方法都可以做重点指导,使学员感受到需要就能学到,不懂就能问到,大大提高学员参与警务活动中“防、控、查、抓、带”等基本环节的技能和战术动作,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六)制定阶段性考评制度,合理设置考核内容及尺度,切实提高学员警务技战术水平运用,制定阶段性的考评制度的方法,督促学员警务技战术训练的积极性。根据受训学员不同基础及训练的各项内容,制定出合理的考核尺度,让学员通过各阶段的考核成绩明确自身的训练弱项,加以强化。初步拟定考核内容如下: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基本防卫技术、基本攻击技术、徒手控制技术、解脱技术);警械使用(手铐的使用、警绳的使用、警棍的使用、防暴枪的使用);搜身带离(搜身的动作、徒手带离技术);武器使用(手枪基础射击、手枪初级实用射击);现场急救基本技术练习;基本战术(警务战术基本动作、防爆处突战术、对嫌疑人的盘查、对嫌疑车辆的查控、对建筑物的搜索、抓捕犯罪嫌疑人)。
(七)紧抓学员的思想作风建设,把思想作风建设包括培训的指导思想、培训理念、队伍精神风貌等方面都作为对学员的思想教育。观念要更新,确立与学员管理工作相适应的思想和认识:一是在理念上要确立强警的意识;二是在思想上要确立“从严治警”的意识;三学员管理工作要围绕培养合格的警察为目标去干事情;四大力提倡作风要务实。
五、对于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的建议
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要注意在平时多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观念和训练手段,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不应当是“保姆”式领导,而应成为训练及管理的能手,需要不断学习、思考符合“战训合一”、“最小作战单元”的训练规律和方法。除了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外,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还应该拓宽自身管理职能。在平时的训练及管理活动中,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是训练实施者;但在八小时之外学员管理干部要成为接力者。这就要求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不仅仅只会讲大道理、讲理论,还应该熟悉学员所学专业的特点,了解相关课程的学习规律及学习方法。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必须借助图书馆、互联网和其他渠道了解相应课程的训练知识,拓展自身警务实战水平,保证教学训练及管理工作在学员身上收到成效。当前的公安院校形势发展迅速,实战型警务技战术教官面临的任务既是机遇又是考验,让这些优秀的教官参与学员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是适应当前培养人才模式的又一想法,我认为要勇于抓住机遇,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统一思想,凝聚警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公安教育工作献计献策,让公安院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文德,论五大警务,公安内部发行内,2011.7.
[2]凌林,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务实战训练教官,警察实战训练研究,2010.2.
[3]李有义 ,拓展警察院校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9月.
作者简介:曹丽(1983-),女,汉族,江苏警官学院警察体育教研部助教,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的研究。
篇3
1、制定制度,完善机构,明确职责
卢河?ご寰?袷乙匀嗣裎?荆?源俳?缁岷托澄?ぷ髂勘辏?贫?司?袷颐窬?ぷ髦贫龋??袷颐窬?霸穑??袷颐窬??拦ぷ髦霸穑??袷颐窬?猜咧辞谥霸鸬戎贫取V饕?霸鹞?嚎?谷褐诠ぷ鳎?莆丈缜槊褚猓?芾硎涤腥丝冢?橹?踩?婪叮??ぶ伟仓刃颉<岢置吭掳旃?簧儆?0小时,每月召开2次治安干部例会,每2月开展一次全村安全大检查,并及时想派出所汇报警务室工作情况。根据警务室的要求,我们村警务室还成立了由8人组成的人民调解委员会,8人组成的治保会,32人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并设有5个治安信息员,同时备有人口管理登记册、巡逻检查记录、摸排调处纠纷登记册、森林防火救灾工作预案及处理办法等,确保了警务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工作落实情况
前半年主要工作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继续对群众做好治安管理条例的宣传工作,让他们执法、懂法、守法,1-6月无重大治安刑事事件,社会安定和谐。
(2)做好部分群众的矛盾排查和处理工作,做到公平、公正,防患与未然。
(3)协助派出所处理了几起普通的治安事件,起到了警务室的作用,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4)1-6月的主要工作集中在调解群众与高速公路建设建设的矛盾上,西商高速经过我村,并且占了很多的土地,有关补偿的事情,群众经常和项目部纠缠不清,警务室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及时,公正的积极调解,不厌其烦的上门劝说,使得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施工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得到领导的建设部门的一致称赞。
篇4
XX,大学本科学历,现为XX人民法院一名司法警察。20XX年XX月考入法院工作以来,xx同志工作兢兢业业,时刻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信念,敢于担当,认真履行司法警察职责,诚恳待人,廉洁自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一、牢记使命,出色完成日常警务保障工作。
XX同志政治坚定,工作认真,协助领导开展日常警务勤务工作,各种警务工作都身先士卒,带领队员不辞辛苦,顺利完成了法警大队押解、看管、值庭、司法拘留以及机关的安全保卫工作等任务,不管是庭审保障工作,还是迎接上级法院考核工作,XX同志都敢于担当,整理制作迎检材料资料XX余份,顺利完成各种年度考核工作,为XX法警大队荣获了“优秀法警大队”称号。
二、敢于担当,积极参加法院重大警务工作
XX同志立足岗位,认真履职。近年来多次参加省高院组织的司法警察业务骨干教练员培训工作,并于XX年XX月克服伤病,担任省高院司法警察处突培训精品课示范演示教员,顺利协助省院拍摄完成警务处突精品课程,受到领导与学员的一致好评。此外,他还参与XX等重大刑事案件审理的警务保障工作,一次次的历练使其在视野拓展和能力锻炼方面均得到大幅提高。更好的服务法院审判工作。
三、踏实肯干,助推执行攻坚工作。
20XX年是全国法院解决执行难的攻坚之年,XX同志不但肩负法警队日常工作职责,还加班加点协助执行局开展执行攻坚工作,协助我院执行局整理近X年来的执行案件,进行案件分类及数据录入工作,为我院解决执行难工作奠定了前期统计分析和数据支持。在开展执行强制措施及强制执行工作中身先士卒,冲在执行一线,不畏困难,勇挑重担,经常早出晚归协助执行法官拘传、拘留不履行判决的老赖,有时为督促被执行履行判决,常常错过和家人团聚的时光,用实际行动,默默的诠释一名司法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四、司法为民,果断处置突发事件。
篇5
〔关键词〕情报主导;警务模式;COMPSTAT;国家情报模式;3I模式;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6-0008-04
面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的复杂时期,做好对社会治安环境的动态监测以及重大事件或的预警防范,对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情报作为“耳目、尖兵、参谋”,能否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新安全问题时,起到防范主导作用,是值得探讨的。欧美国家的情报研究广泛涉猎于政治、军事、安全、能源、科技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研究情报在社会安全领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模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Intelligence-led Policing)的类型特点、实施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发掘情报在安全领域内的主导作用的异同点,为后期研究奠定基础。
1 “情报主导警务”内涵辨析
“情报主导警务”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是一种以情报为核心资源的新型警务模式,强调情报由辅助决策转变为主导全局,并逐步成为全球警务模式的主流。情报主导警务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中,Jerry Ratcliffe教授[1]认为情报主导警务是“一种业务和管理模式,其中数据分析和犯罪情报对客观决策制定至关重要,有效的决策机制能够针对惯犯和重大犯罪分子展开战略管理和有效的打击策略,推动发案和问题的减少、遏制和预防。”国内大批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崔嵩[2]认为“情报主导警务应该是以一种集中的、专业的、批量的情报来辅助领导决策并指导一线民警的战术工作”。陈亮[3]认为情报主导警务是预警防范的理论基础,通过获取情报而及时发现社会安全的突出问题和苗头,做到主动出击、快速反应,能够科学的发现警务工作的重点和优化资源配置。
究其本质,情报主导警务应该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警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借助完善的信息硬件设施和优秀的情报分析人员,构成的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完整性的情报体系,能够有效整合各层级的警务力量,并指导各层级决策活动执行。重点把控案件发生前的“防控预警”,案件执行中的“指导监控”和案件发生后的“评估总结”工作。但“情报如何主导防范?”“如何主导公安机关的战略决策?”“主导警务的模式又是如何?”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2 国外情报主导警务模式探讨
由“情报主导警务”的辨析可以知道,其核心词是以犯罪情报的分析与解读作为决策的依据[4]。但情报主导警务的模式究竟如何?可以从欧美等国家的经验中得到启发,欧美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形成较早,由于国情和警情的不同,在各国拥有不同称谓,如美国的“以犯罪情报的计算机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情报主导警务战略”COMPSTAT;英国的“国家情报模式NIM”;澳大利亚以“专家介入”为核心的情报分析警务;
(1)美国实行的情报主导警务战略是以纽约警察局长William Batton在20世纪90年代初推行的COMPSTAT模式为基础发展至今的,其核心内容是关注于决策分析,满足决策者对情报的应用需求从而进行知识库建设。COMPSTAT模式全称为“Compare Statistics”模式,意为“比较统计数据”,着重于对区域内犯罪数据的统计与再整理,收集前几周或者前几个月的犯罪数字,并由此来优化警力部署以达到降低犯罪率的目的。COMPSTAT模式有4个基本构成:①及时准确情报:警方应对犯罪事件的效率与犯罪情报的精确度成正比。有效对犯罪和犯罪事件做出应对,需要各级组织人员对特殊类型犯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手段和人物准确了解,将统计数据及各类信息输入计算机,并利用分析软件标示出犯罪高发的地点、类型以及犯罪发生的规律、趋势。
②有效战术:在掌握及时准确的情报后,需要最大限度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制定警务战术,并对预选方案进行及时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战术必须全面、灵活,可以适应改变的犯罪趋势。
③人员和资源的快速部署:一旦战略计划被制定,就需要对警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实现不同部门的相互协作,快速配置资源。
④连续跟踪和评估:为了确保理想效果的实现,一个严格持续的过程跟踪和评估是必要的。各级指挥官共享情报资源,对战略战术的实施、行动、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它允许部门评估特定应对方式的可行性,并将获得的知识纳入后续战略的发展中,也允许调动资源去满足新的挑战。
图1 美国COMPSTAT模式[5]
(2)英国推行的“国家情报模式”最初是基于对犯罪团伙和重大犯罪分析的管控而提出的,是一种主动、预防为主的模式。英国国家情报模式将犯罪案件分为3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地方层犯罪,是一个管辖单位或小范围警力控制下的违法犯罪案件;第二层级为跨区层犯罪,是涉及多个警察机构单位的犯罪案件;第三层级为重大犯罪与组织犯罪层,是全国性的或大规模的跨国性犯罪。每个层级根据情报应用范围的不同,涉及的情报类型也不同,如战术情报、操作情报和战略情报。而且这3个层级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关联、紧密联系的,通常是采取一种非正式小组的合作形式将各个执法和相关部门联合起来,进行沟通,摆脱机构之间的行政障碍,最大程度共享警务情报。在业务规划过程中,以“工作与协调过程”为中心,在循环中加工提取重要信息作为情报产品,同时进行跟踪和评审,并依此来做出决策,而决策实施效果的反馈也是下一步情报来源之一。
图2 英国警务情报模式业务图[6]
虽然国家情报模式可以应用于不同层级,但在每个层级的运行程序是不变的,通常由11个要素构成[7],如图3所示。
图3 情报与警务业务循环过程图[8]
模式中①②③④是国家情报模式的基础设施[9],是保证进程顺利进行的必备资源,是整个NIM流程的基础与平台。英国警方要求和鼓励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并将其汇总在一起,存贮在警局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警务管理。其中④体现了人力在业务流程中的重要性,代表用户和使用者的职责和标准。⑤⑥⑦是整个流程图的启始工作,用来将原始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情报,代表一种处理进程(从⑤信息来源接收数据开始,通过数据管理进程,在⑥数据库中进行信息的存贮、分析、分发或删除,然后在⑦通过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和开发,从而产生⑧情报产品)。⑨战略战术工作与协助是一种部门之间的沟通和思维的碰撞,在制度上以5种会议形式展开(每年1次的战略协调会、每2周1次的战术任务会议、每周1次的情报专题、不超过24小时的日常会议和社区内的协调会议)。⑩制定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制定维持秩序和促进社区安全的战术策略,如解决有组织的走私或行为等问题。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汲取经验教训,因此行动检讨指通过一系列程序对已获得的经验教训进行反馈和总结。
NIM是将警务业务工作与情报循环相结合的模型,是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是信息在该模式下不断循环从而变成情报的过程。
(3)澳大利亚推行的是“专家介入”模式,认为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发挥作用的最大关键因素就是情报分析,通过情报分析得出的产品可以作为支撑以辅助决策,承担起参谋的作用,因而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分析人才。澳大利亚警方利用专家资源库来解决专业分析的问题,库中包含该专业知识的理论、专业人才等资料。当需要进行情报分析工作时,即可通过该系统寻求支持,查询相关专业人才并邀请其加入分析工作[10]。
2003年澳大利亚联邦警察Jerry Ratcliffe提出了情报介入警务的3I模式,该模型不同于以往的流程模型,而是一种概念模型。这个模型以犯罪情报的分析与解读作为决策的依据,主要包括3个环节:①解读社会治安环境:针对社会治安出现的情况,需要情报分析研判工作主动进行解读,这个解读过程中就包含着对内外警源的确定、警度的评估以及警兆的分析;②传递情报:将经过分析研判的情报产品反馈给决策部门、决策者或负责人,从而“影响”决策者的判断,3I模型并没有指出具体的决策者,而是需要情报人员根据不同任务自行判断,并找出能够“驾驭”治安环境的人;③使用情报产品:在传统情报过程中,情报产品到达用户手中,情报流程即完成。但是情报“介入”和“主导”所倡导模式是,不仅仅去解读犯罪事件和为决策提供辅助,还要促进决策的执行过程,即决策者受“影响”后针对具体问题寻求相应对策,对治安局势进行的指导、控制和驾驭。这3个环节形成一个不构成回路的系统内部的反馈与制约机制,可知“情报分析研判”起着重要作用:
图4 澳大利亚3I模型[11]
该模式中若只有“解读”和“影响”,那么情报主导是不完全的,为了达到减少案件发生的目的,需要决策人员对社会治安环境加以“控制”和有效调配刑事司法资源。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强调对犯罪的早期预警和干预。
3 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分析
通过分析各国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可以发现: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因而实施手段和侧重点略有不同,COMPSTAT模式建立在情报系统之上,美国拥有强大的技术获取手段,因而首先强调是情报搜集的精准与及时性、警务资源的部署利用强调了快速联动与情报沟通能力,这些与事后的跟踪评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NIM模式是一种流程模型,将情报流程与业务内容相结合,强调情报工作与协调过程,在3个层级的运作当中都有完整的情报循环。3I模式是一种概念模型,强调情报的分析研判的主导作用,“解读”事件,并发现影响正确的决策者。
而作为当前主流理念,情报主导模式具备更多核心共性:
3.1 重视情报在警务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情报来源更加广泛而独立,更少依赖报案、举报等事发后信息,更多趋向于主动积极的获取。在收集过程中不仅扩展情报的收集渠道,同样要深度挖掘每一个“情报源”,并且通过各层级之间工作会议、警员交流培训等方式进行相互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情报的共享,思维的碰撞,通过这些情报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达到“预防”的目的。
3.2 重视信息平台的构建
对犯罪行为的预测很多是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蛛丝马迹,这些都需要完备的数据库平台作基础支撑,并进行实时更新动态数据。情报是建立在对信息加工利用的基础之上,以上几种模型均拥有强大的数据平台。
3.3 重视执行效果反馈
情报主导模式都将过往决策执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针对战略战术制定和实施取得的效果优劣,达到效果的行动成本高低等问题总结分析,明确警方决策和行动的效果,并成为日后制定决策的信息来源,且都将情报源可靠性、情报获取质量和情报分析的准确性至于重要位置。
3.4 设定专门的情报机构用以监督执行
由于国家体制和机构设立的原因,情报的交流共享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藩篱,为确保情报充分利用,必须建立能够协调各单位交流的情报机构。如美国纽约市警察局设有专门的COMPSTAT部门,由警察局长直接领导,为局长提供所需的犯罪数据,并负责制作犯罪电子地图等工作;英国设立国家犯罪情报局,地方警察局也设立专门的情报机构;澳大利亚的情报专家库等,这些机构的设置有助于打破层级之间的障碍,使情报可以顺畅流通。
3.5 强调对犯罪行为的早期预警和干预
相对于事后评估和失察总结,事前的预警尤为重要,能将危害损失程度降到最低。因而模式的根本出发点或归属点都在于“防、控”,将违法犯罪扼杀在萌芽中。事件未发生前需要对违法犯罪规律特点、发展态势进行动态分析,通过对系列案件、个案的分析研判,提前将高危人群、犯罪轨迹、规律以及重点危险区域和时段加以标示,是一种“主动出击”的方式,能够有效及时防控威胁的产生。
4 结 语
“情报主导警务”已经成为各国预警防范机制建设的理论范式,通过梳理各国的典型模式可知情报的主导作用可以从以下4点体现:支持实际操作,解释环境问题与事件,促进态势感知、引导资源利用。在面对新安全形势越发严峻的情况,情报不仅是政策制定的助推器,同时需要为监督决策结果服务,即对决策的执行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估。从公认的服务于决策转变为担当主导和先行者作用,在所有决策链环进行全程式情报控制,从促进决策的顺利执行,形成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与事后评估的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
[1](英)杰瑞・莱特克里菲.情报主导警务[M].崔嵩,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74.
[2]崔嵩.再造公安情报[M].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32.
[3]陈亮.国外社会安全预警防范理论研究进展[J].情报杂志,2011,30(8):44-46.
[4]王大伟,马丽芸.情报导向警务的具体操作:五步分解法――以预防抢劫出租车犯罪为例[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5]Henry,VE.The Compstat Paradigm:Management Accountability in Policing,Business and the Public Sector.New York:Looseleaf Law Publications,2002:227.
[6]Guidance on the National Intelligence Model[M].Wboston,UK:National Centre for Policing Excellence on behalf of ACPO,2005:62.
[7]王彦博,孟凡博.情报导向警务:英国国家情报模式与美国的纽约模式之比较与评价[J].时代报告,2012,(6):350-351.
[8]Peterson MB.Intelligence-Led Policing:The New Intelligence Architecture.Bureau of Justice Assistance,Washington DC,2005.
[9]田孝良,张晓菲.图解“国家情报模式(NIM)”[J].公安法制研究,2009,21(1):122-124.
篇6
【关键词】法律人才培养;域外;警察教育
一、欧美警察教育中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一)德国警察教育中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德国警察教育可分为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两大类。
1.学历教育则再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警察教育中法律人才的培养方案则具体渗透于各个级别的培养体系之中。
第一种,初级警察教育中法律人才的培养方案。德国的初级警察教育面对的是新招录的警员。培养方案依据新入警人员的学历不同而有不同安排,大体在两年半到三年之间。教育课程安排表中的法学课程一般配置如下: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秩序违反法、警察与秩序法、交通法、公职人员法。这些法学基本理论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年。
第二种,中级警察教育中法律人才的培养方案。中级警察教育一般是由培训公务员的行政学院,或州的警察学校进行。培训对象是接受过初级警察教育,有过三至五年警务工作经验,且成绩优良者;或者是虽未接受过警察初级教育,但具有报考大学资格。教学采取课堂讲授与警务实践交替进行的方式,即上20周理论课后安排30周左右实习。在这一阶段法律知识的传授也从普及专向了应用,基本课程安排仍有宪法、一般行政法、警察法、法官法、交通法等。
第三种,高级警官教育中法律人才的培养方案。高级警察,在德国必须经过联邦警察高等学院培训。在德国,高级警官占全体警务人员的1.7%,能够成为高级警官的门槛很高。其选拔一般有两种渠道,一部分在中级警察中选拔。另一部分由外界直接选拔,其中以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及格的大学毕业法律人员为主(在德国称之为“法学家”)。通过司法考试的法律人员可以直接参与高级警官的遴选,这种方式必然保证了高端法律人才在高级警官队伍里的比例。
2.在职教育与训练。德国在职教育分别有警察学校与警务部门承担,由专门训练机构负责。从法律知识教育层面,初级警员主要侧重新法律法规的学习、普及和知识更新。中级警员则以与法律相关的内容作专题培训;高级警官教育则以研究和教学并重。
(二)美国警察教育中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美国采取了警察教育训练与录用晋升一体化政策,警察行业组织的执法认证委员会(CALEA)为警察机构及警务人员制定众多的教育培训标准。从宏观上看,美国的警察教育由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一是在警察机关设置警察学院负责警察的职业教育;二是在普通高校设置刑事司法专业承担警察的学历教育。
1.警察学院教育。美国没有统一的部门主管全国警察教育培训,而是由联邦、各州分别设置警察学院负责警察教育与培训。大部分大城市警察局都设有警察学院,“警察学院是警察局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直接由警察局副局长担任院长。” i警察学院的招生与警察招募一体完成。从法律人才的培养层面,警察学院一般会定期对在职警察进行新法律的普及和提高培训。同时,在警察学院配备的专业教师中也相应设置了“法学家”类型,即只讲授法律问题的教师。法学教师每年也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到警察机关实践,充实教学内容。
2.普通大学警察学历教育培训。美国警察机构鼓励警察到非警察院校进行学习、进修,并对就读大学的警察给予经费上的补助。从法律人才培养角度,美国的普通高校也为在职警察敞开大门,为在职警察其提供普通大学法学院在职学习的机会以攻本科、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与此同时,美国也同样具备完备的警察学术教育体系。根据国际警察手掌(IACP)的调查,美国关涉“法执行有关学院或高级教育机构,专科1221所,大学部2150所,研究所硕士班130所,授予博士学位的博士班12所。”ii这些承担警察学术教育的大学一般称作执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警政学院、司法学院等。这些学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本科院系,而是本科后的职业教育,其学员多是取得本科学历想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或在职的执法人员。可以说,其性质是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二、亚洲警察教育中的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一)日本警察教育中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日本的警察教育由国家警察厅统一负责,并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实施细则。日本的警察教育体系比较完善,其性质属于单纯的职业教育,其培养教育训练体系及运作模式均不受教育部门制约。警察院校招收大学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人员,学生入学即入警,并配置工资和津贴。日本的警察教育十分重视法律素质的培养,并体现在基础培训、晋升培训两方面。
1.基础培训。日本的各道府县的警察学校负责基础培训,即新入警人员录用后的初级科目培训。法律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入职培训的两年内须有6个月(大学毕业生)或10个月(高中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历)集中培训法律知识。
2.晋升培训。日本警察的晋升培训分别由7个管区警察学校和在首都的日本警察大学负责。无论是晋升巡查部长、还是晋升警部或警视;无论是短期培训还是长期培训,都需要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和培养。
(二)韩国警察教育中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
韩国警察教育主要由警察厅直属的警察大学、警察综合大学和中央警察大学三所大学,以及地方警察厅直属的警察培训中心承担。其中,警察教育中法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承担学历教育的警察大学承担。警察的学历教育学制是四年,报考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发放法学学士学位。法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完专业基础科目,还要完成与警察法学、犯罪侦查学等科目共172学分。
三、总结
警察机关归根结底是执法机关,警务人员如果对法律知识欠缺、法律素养匮乏必然影响执法力度和执法效果。因此,从世界各地警察教育对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律素养的提高,对法律人才培养及法律人事晋升,以及教的额配备均予以高度重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胆扬弃域外警察教育中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经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制度的初始设计成本,缩短新制度在进入社会时的磨合期。我们在借鉴时仍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其相关配套制度作整体考察,注意其变迁趋势以及相继的校正过程。当然,在借鉴之后,我们仍要在本国实践检验后不断地总结经验,寻找与我国警察教育中法律人才培养实践的最佳契合点。
注释:
篇7
造成民警因公伤亡数字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具有客观方面的,也有自身方面。
(一)客观方面:
一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利益群体多元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治安形势愈趋复杂,刑事犯罪的暴力化倾向日趋突出,涉枪、涉爆、绑架劫持人质等严重暴力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日益突出。而且犯罪分子多成帮结伙,携带枪支、匕首等凶器,暴力拒捕、袭击甚至报复公安民警的情况也十分突出。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持枪、持械、持爆作案,不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使执勤民警遭到暴力袭击伤亡的情况不断发生,给一线民警执勤活动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一些犯罪分子穷凶极恶或抗拒民警执行公务或以抢劫枪支、以报复公安机关为目的,暴力袭警。据公安部指挥中心对2000年1月1日至5月20日接报暴力袭警的52起案件的统计分析,民警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遭暴力抗拒案件32起,占总数的62%;罪犯以抢劫为目的的袭警案件9起,占总数的17%;罪犯以报复公安机关或民警为目的的袭警案件7起,占总数的13%;民警在追捕暴力时遭袭击的案件4起,占总数的8%。
二是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经费困难,装备和训练经费没有落实。目前相当多的派出所、巡警队、刑警队等基层实战单位,装备严重不足,有的基层科所队执勤民警达不到每人一根警棍,防弹背心、防刺服等装备基本没有。民警缺乏必要的警械、武器和防护装备。2003年1月份,仅辽宁省就发生民警未携带武器、器械遭暴力袭警的事件97次。交通工具落后,车况不好,“带病”车、拼装车、报废车仍在使用。因交通事故伤亡的民警比例大,1999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533人,仅在执行公务中因交通事故牺牲的就有236人,占牺牲民警总数的44.3%。
三是现有警力配置不尽合理,城市警力仍按常住人口配备。警力不足导致民警长时期超负荷工作,致使民警得不到及时的休息和调整,长年劳累,积劳成疾,也是导致民警伤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1999年至2002年,全国公安机关每年因病殉职的民警都超过了牺牲民警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与警察的平均比率是万分之三十五,而我国是万分之五。一线民警平均每天工作11至15小时。每年一个民警工作量超过3016个时,平均3周才能休息一天,也就是说一个一线民警一年干其他公务员两年半的工作量。大多数民警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导致机体功能紊乱、营养结构失衡等。
(二)自身方面:
一是部分领导和基层民警敌情观念不强,警惕性不高,缺乏必要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在战术上轻敌,缺少最起码的安全知识。在一些情况下,民警已经明显意识到被盘查、检查的对象有犯罪嫌疑,甚至已经获取犯罪证据,但没有按规定认真进行搜身、检查,并采取必要的约束或强制措施,对其控制不严或对其同伙未加防范。从而受到携带枪支、刀具的犯罪分子的伤害。
二是对基层民警缺乏战术能力的培训。有的从警多年没有开过一枪,不会擒拿格斗的技能,不了解在围堵、盘查中有关自我保护和技能。有的虽有培训,但培训教育与实战结合得不够,缺乏实战演练。一些民警执法、执勤战术动作不规范,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方法简单,方式单一,实战中造成许多不应有的伤亡。三是在处置严重暴力案件或突发事件时,决策、组织、指挥失误。处突预案形同虚设,方案考虑不周,或信息不灵,对敌情不明,仓促应战,以无备之已,对付有备之彼;或是协调不力,相互间配合不好,策应不及时,造成民警不必要的伤亡。
四是在实践中,对警察职能认识上此重彼轻,过多地强调了警察是刺向敌人的利剑的“制敌”功能,忽略了“盾牌”自身的安全,没有进行正确的“勇敢观”的教育。对发生了民警与歹徒搏斗伤亡的事件后,整理其正面典型事迹多,总结反思问题少,一俊遮百丑,一好百好。许多民警临战时没有携带警械、武器,也不懂得及时找个合适的器具作为武器,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鲁莽行事,赤手空拳地对付穷凶极恶的持有刀枪的歹徒,在“制敌”过程中敌我之间力量或器械悬殊太大,民警往往处于劣势,致使民警前赴后继,盲目冒险,无谓牺牲。柌
二、民警因公伤亡的预防对策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民警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减少民警伤亡是最高的从优待警。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民警伤亡不断上升的问题,从根本上保障从优待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关心爱护民警,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和公安队伍的长远建设出发,把防止和减少民警因公伤亡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克服麻痹思想,对本地发生民警因公伤亡的事件原因进行分析。认真吸取外地区发生民警因公伤亡事件的教训,举一反三。借鉴国外警训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在教育、训练、装备、怃恤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民警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民警因公伤亡的发生。要建立和落实警务行动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民警因公伤亡情况实行责任倒查制。对由于领导和管理上的原因,导致民警在执行任务时伤亡的,要严格按照《公安机关追究领导责任暂行规定》的要求,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要落实从优待警,关心爱惜民警,禁止安排民警参加非警务活动,合理安排警力,为一线民警提高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建立民警体检制度和在编民警健康档案,设立民警心理咨询中心,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科学组织实施民警年休假制度,保证民警公休日、节假日能得到休息。
(二)、强化管理,依法勤务,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警务工作规范。
要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公务用枪配备办法》、《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警务活动,充分依靠和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切实维护民警合法权益。公安部2003年2月1日起实施的“五条禁令”中有四条与民警伤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要以贯彻执行“五条禁令”为契机,强化枪支、车辆等警械装备的管理,杜绝因枪支丢失、被盗、被抢造成民警伤亡。要进一步规范民警在执行抓捕、巡逻、盘查任务时必须携带武器、警械等装备,着力加强对民警日常训练和警用装备使用情况的检查。要加强对民警交通安全教育,严防因无证驾驶、酒后驾车、开“霸王车”、“带病车”发生交通事故。要防止和克服在贯彻“五条禁令”中,那种因怕枪支出问题,干脆“刀枪入库”的倾向,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和武器条例》、《公安民警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行政处分若干规定》,严格警械、武器管理的同时,切实保证执法执勤民警必要时能及时地依法使用枪支、警械,避免无谓的伤亡。
(三)、加强教育,严格训练,努力提高民警的战术素养和实战能力。
实战训练是警察的生命工程。要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警教育训练的长效机制,制定和建立民警必需的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和规划,切实增强教育训练工作的针对性、实战性,不断提高民警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要始终将基本功和应变能力的训练摆在重要位置。对从事刑侦、经侦、缉毒、治安、防暴、巡警、派出所等部门的民警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突出实战特点的战术训练、技能训练以及必要的心理训练、身体训练,使一线民警都能真正掌握到搜查、盘查、堵截、缉捕、押解等战术和警务驾驶、限时射击、警体技能。在招收新民警时,要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对基层公安机关领导和基层刑侦、经侦、缉毒、治安、防暴、巡警等部门的领导,也要进行处置涉枪、涉爆、绑架劫持人质案件和处置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战术素养和决策智慧水平。要注意培养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精通犯罪心理、熟悉公安业务、反应机敏的谈判人才,在处置涉枪、涉爆、绑架劫持人质案件时,力争通过谈判缓解犯罪嫌疑人紧张和对抗的心理,为妥善处置争取时间,创造有利战机,减少民警不必要的伤亡。要严格按照《公安民警体育锻炼标准》组织民警开展“全警体育锻炼达标”活动,不断增强民警的身体素质(四)、更新观念,珍爱生命,增强敌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自我防范是警务安全之本。要更新观念,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勇敢观”。在强调警察制敌功能的同时,重视对“盾牌”自身安全性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增强敌情观念,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在执行搜查、盘查、讯问、堵截、缉捕、押解等警务和处置突发性事件前,必须认真制定行动方案或按照处突预案,精心组织指挥,妥善布置警力。在处置涉枪、涉爆、绑架劫持人质等严重暴力案件、缉捕重要案犯和处置突发性事件时,要充分发挥特警队、武警专业队伍的突击队和尖刀作用。并尽可能地要求“120”急救中心派救护车随警作战。参战民警要严格执行战术规范和要求。在执行盘查、搜查时,要明确分工、合理站位,注意观察、加强控制。在突袭缉捕目标时,要隐蔽接近,出其不意,方法得当,快速制伏。要把握好勇往直前与提高警惕的关系,既要发扬勇往直前的精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克敌制胜,又要假设几个意外情况下的对策,未雨绸缪,合理冒险;要把握好完成任务与保护自已的关系,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讲究防危技术和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是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在执行具体警务时,特别是在与一些亡命之徒斗争的过程中,为了最终制伏对方,必须有效地保护自己;要把握好明确分工与密切配合的关系。按照事前明确分工、协调配合,相互策应,形成合力。在明确分工与密切配合时,既要遵守纪律,履行职责,又要善于根据事态发展的变化,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机智灵敏,随机应变,保障能发挥最佳状态的整体威力。民警个人发现逃犯或现场犯罪时,不要莽撞行事。要冷静观察,及时报告,请求增援,伺机行动。既或是非立即制止不可的现场犯罪,也应临时找个合适的器具作为武器,而且出招要准,力求一招制敌。
(五)、加大投入,保障警务,提高警用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为一线民警提供防护保障。
要根据各地的实有人口数和经济发展情况及具体区位,增加警力配置,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加强民警防护,铸造护体金身。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公安机关警务装备方面存在的经费困难,争取地方财政部门的支持,尽可能为基层实践部门配备性能好的汽车、摩托车。按照公安部规定,为刑侦、经侦、缉毒、治安、防暴、巡警、派出所等部门的一线民警配齐枪支、警械和防弹衣、防刺服、防割手套、防护头盔等必备的警械和防护装备。改进和完善警械、武器、防护器材等装备管理工作,适应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的需要。为一线民警提供防护保障。要在提高武器警械的先进性也就是在科技含量上多下工夫,提高武器警械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提高枪支使用的安全性和正确性。为刑警、巡警、防暴警配备具有驱逐性、制服性器械和自卫器。使一线民警不仅配有手铐、警棍、对讲机,而且还配有其他科技含量高的器械装备,如:同样可以起到阻止犯罪、抓捕犯罪嫌疑人作用的代替杀伤性较强的火药性枪支的“网枪”;在处置暴力事件时,用于驱散和防卫,能喷出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体,对人体无害,但可抑制违法犯罪的自卫器(或胡椒粉未喷射器);存储有枪支主人的有关信息,当主人用枪时,经该枪的电子识别装置检测确认无误方可击发的“智能枪”。为巡逻车辆配备“车辆电脑终端”和“车辆位置自动标识系统”以及改善通讯系统,建立起两人无线通讯网,提高内部通讯效率,确保在通报情况和互相支援时发挥作用,减少一线民警处于危险境地的可能。
篇8
珠江航运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在巩固2013年专项打击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我们积极推动省公安厅牵头涉水六部门,联合出台了联防联勤严防严打“江盗水匪”长效机制,珠江航运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全年没有接报一起“江盗水匪”案件。开展了常态化水上巡逻执法,先后8次派出海事公安船前往治安复杂水域开展巡逻执法,加强了珠三角重点水域、重点时段的巡查打防力度。编印并免费派发《防范江盗水匪宣传手册》20000余册,提高船员安全防范意识。每季度开展一次“江盗水匪”案件摸查统计,及时回访辖区船公司船东,切实掌握收集辖区水上治安状况,增强珠江航运治安管控能力。
融入海事服务海事成效显著。研究出台《广东海事公安局警务室驻点执勤实施意见》,推进海事公安警务室驻点执法执勤工作。发挥海事公安职能作用,严厉打击扰乱海事安全监管和工作秩序的违法行为。发挥公安专业优势,协助海事部门妥善处置船员家属聚集反映诉求事件。
公安主业有新突破。海事部门提高对涉嫌犯罪的移送意识,湛江、广州、中山、肇庆等海事主动与我局沟通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事宜。联合法规部门举行国家宪法日法制宣传活动,邀请中山大学、海珠区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对水上涉嫌犯罪案件进行专题研讨。
民警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创新年度公安业务培训工作,提升服务海事能力。建立案情分析制度,提升民警执法办案水平。组织民警参加公安部、部公安局、广东省警卫局等单位组织的培训。
文化建设取得新的成就。开展“广东海事公安精神”总结提炼活动,研究确定了“忠诚、服务、自强”的广东海事公安精神;创作了广东海事公安之歌,制作了海事公安MV,并在全体民警中唱响;及时总结宣传海事公安工作,策划媒体对海事公安打击江盗水匪工作进行专题宣传。
篇9
关键词:警务辅助力量;现状;法治
中图分类号:D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33-02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警务辅助力量在协助公安民警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行政管理和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可以说,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警力资源的有益补充。要用好这支力量,就必须以法治思维为统领,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完善其存在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以扎实的工作有效推进顶层设计,使警务辅助力量迈向法治化、规范化发展之路。
一、警务辅助力量的界定
我国各地关于警务辅助力量的具体称谓不尽相同,从早些时候的“治安联防队员”“治安员”“交通协管员”,到颇具地方特点的诸如“警辅”“协警”“辅警”和“协辅警”。这种称谓上的混乱现象反映出目前我国的警务辅助力量的发展与管理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常言道:名不正则言不顺,统一称谓有利于对警务辅助人员法律身份的界定。明确的身份是警务辅助力量机构设置、编制管理、权限及责任归属的前提。近来,从公安部领导讲话到各地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立方实践,集中趋向于“警务辅助力量”的提法,其具体工作人员则被称作“警务辅助人员”,简称“警辅”。
警辅是指直接由公安机关聘用,协助在编警察从事警务活动的辅助力量。这反映了警辅所具有的如下特征:一是警辅主体的非行政性。警辅只是作为警察的助手辅助参与警务活动,并无执法权限,故自身并没有行政属性;二是警辅管理的直接性。警辅是被公安机关直接管理使用的,没有第三方管理者的介入;三是警辅行为的非市场属性。即警辅不参与市场活动,不存在生产经营和盈利等经济行为[1]。
二、警务辅助力量的发展现状
公安工作改革必须“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拓展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社会化治理的新路子”,这是警务辅助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的现实依托。
(一)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警务辅助力量列入公安机关独立管理。各地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建设职业化、规范化的警辅队伍。2001年1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成立了全国首家由政府出资、公安机关管理使用、队员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统一称为“协警”的新型警辅队伍。由于“警辅”界定的范围不同,在全国范围内很难计数实际投入使用的警辅力量,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各地,特别是基层一线的警辅力量总数大大超过了正式警察的数量。以浙江省为例,截至2013年8月统计,全省共有公安警辅队员96 384名,比2009年80 561名人数增加19.6%,净增15 823人,平均每年增员3 956人。全省公安民警与公安警辅队员配置比例为1:1.52。
随着各地警辅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从公安部到各地方的一些管理规范不断出台,使这支队伍的管理日益趋于规范。其中公安部分别于2008年、2009年下发的题为《关于加强交通协管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公交管[2008]88号)和《关于在城市公安机关试行文职人员制度的意见》(公通字[2009]44号)的两个文件一般被认为是来自国家层面的关于规范警务辅助力量的指导性文件。根据两个《意见》的精神,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各地市相继成立警务辅助力量管理机构并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在浙江,全省警务辅助力量管理的体制机制正逐步建立健全,警辅队伍管理职能归口公安机关政工部门及市公安局各部门、各警种的政委和县(市、区)公安局政委。负责警辅队伍建设的管理责任体系在公安机关内部正在逐步建立、健全,“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警辅使用管理原则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浙江省公安厅及地市公安局等相应地建立了警辅管理专门机构,强化监督指导工作。例如温州市公安局于2011年5月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协辅警人员管理处”,其下属各县市区公安机关也先后成立了警辅管理科或文职管理中心。此后,温州市公安局又下发《温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协辅警队伍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了警辅队伍管理的“三级”领导责任制(县局、用人单位、主管民警)和警辅队伍状况定期会商分析制度。目前,浙江全省公安机关在思想理念和管理措施上都已基本实现了“像抓警察队伍建设一样抓协警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来自实践单位的调研结果普遍反映,当前公安警辅队伍建设遇到的突出问题是来自于制度设计的依据不足和外部支撑不力,更明确地说就是警辅人员身份职能定位和经费保障问题。实践中,各地政府及用人单位只是将警辅作为机关编外用工人员来对待,而他们又共有一个被异化的“临时工”的身份标签。可以说,只要警辅队员的身份不明确不改变,警辅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面貌就难有明显改观。2012年度,浙江省省警辅经费支出平均每人仅3.087万元,扣除服装费用和劳务派遣管理费,每个警辅队员实际收入平均2.72万元,再扣除五险一金,每年实际拿到手只有近2万元。这一待遇保障与2012年度全省在职职工平均收入40 087元相距甚远。警辅队伍招录难、留人难就是这一窘迫现实的直接反映。据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反映,该支队2013年招录了409名交通管理警辅,至当年11月底已有380人辞职另谋择业,流失率达到了92.9%。作为经济发达并且法治化程度较高的浙江省的情况尚且如此,其他的中西部地区的局面恐怕更不乐观。
三、警务辅助力量的法治化建设
警务辅助力量的存在与发展既是历史的延续,也是现实所必需。警辅队伍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以法治思维为统领,运用法治方式,从以下方面加强和改进警辅队伍建设和管理。
(一)深入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对于法学、公安学、社会学等学科学者及亲历辅警实践工作的公安民警和警辅队员而言,深入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警辅制度责无旁贷。近年来,有关于警务辅助力量领域的研究日益活跃。以国内公安院校学术期刊为主阵地,学者们从公安群众工作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及社区警务理论等多方面对我国警辅制度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多种构想。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必将会极大推进警辅队伍发展建设实践和相应的制度创新。
(二)创新管理实践
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的地方规章。2012年夏天,浙江省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在温州召开。刘力伟厅长指出,“协辅警队伍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建设好、管理好这支队伍是夯实公安基层基础的重要任务。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就要理顺协辅警队伍管理机制,完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稳定队伍,留住骨干,吸纳人才。一是经费有保障,争取将协辅警队伍经费统一纳入财政保障;二是招录有标准,明确招录协辅警的统一标准;三是管理有规范,像抓警察队伍一样严格要求和规范协辅警队伍;四是干好有出路,每年争取一定名额,通过考试录用优秀协辅警队员为事业编制人员,强化激励作用”。2015年4月29日,由浙江省编办、公安厅、财政厅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协辅警队伍建设的意见》。该《意见》就警辅队伍身份定位、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警辅队伍的经费保障机制及其日常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在“我省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中每年拿出50名招录计划面向公安协辅警招录”。《意见》还规定,“各地也可结合实际,鼓励事业单位拿出合适的岗位招聘具有协辅警工作经历的人员”。
(三)借鉴外国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国关于警辅制度的建立发展各有其历史、文化及地域因素。比如“英国自古以来就有治安法官从民间任用‘特别警察’协助维持治安的制度。现代仍沿袭这一传统,并逐步演化为今天的辅助警察力量。”[2]美国的辅警队伍是根据地方法律组建的,比如纽约市,其辅警队伍根据《纽约州紧急防卫法案》组建,是为防范外来入侵和重大自然灾害而组建的民防力量。经过历史演变,现在的辅警主要是协助警察从事维护治安的工作。美国辅警队最大的特点是其人员来自各行各业,担任辅警属于志愿服务,没有任何报酬。法国辅助警力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叫辅助警察。它实行现役制,其成员从应征入伍的青年中挑选;另一种是指不占国家警察编制的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服务人员。这种辅助警力相当于我国公安机关中的文职人员。在我国香港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域原因促成了香港辅助警察队的成立。其后颁布的《香港辅助警队条例》,对辅警的职责权限、职级晋升与奖惩、薪酬与抚恤等都做了详细规定,使辅警工作的开展变得有法可依。总览外域警辅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共同的特征即警辅制度具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警辅的录用程序标准科学严格,设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职务序列,警辅的职责明确,警辅的待遇得到明确规定及建立了奖励抚恤制度等。这些都为我国警辅制度的构建指明了可供借鉴的发展方向。
(四)依靠法治保障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化是我国警务辅助力量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必由之路。一方面要求我们,警辅队伍的管理与发展要依靠法治。首先,要明确界定警辅身份,界定警辅的职责权限;其次,要明确警辅队伍的经费来源,提高警辅的薪资待遇;再次,要探索设置警辅人员晋升通道的规定。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警辅人员参与执法工作要依靠法治。首先,知法是参与执法的前提。只有清楚相关法律的规定,才会知道自己参与执法的边界,才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其次,守法是参与执法的保障。只有遵守法律,按法律规定参与执法,才能既不侵害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又使自身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再次,敬法是参与执法的境界。只有生活在法治社会里的人才会感受到自尊、自信。警辅树立法治思维,就是要发自内心地拥护和真诚地信仰法律,把守法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3]。
参考文献:
[1]王宁,杜芳.国内外辅警制度基本特征之比较研究[J].公安教育,2013(9).
篇10
为促进民警执法为民思想进一步端正,执勤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大力夯实“三基”工程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支队统一部署,交警二大队紧紧围绕打牢思想基础、苦练基本功“两个重点”,教育与培训相结合、教育培训效果与执法管理实践相结合、主题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三个结合”,多措并举,精心组织,扎实开展“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严格规范执勤执法行为”专项教育培训活动。
一、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专项教育培训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大队把此次教育培训活动作为实施“三基”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以大队长范剑英为组长,教导员苑红宾为副组长,其他副大队长为成员的专项教育培训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专项教育培训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教育培训措施,量化教育培训任务,明确教育培训责任,定时间、定任务、定人员,在全队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确保了专项教育培训活动时间、人员、内容、效果的四落实。
二、细化步骤,精心组织开展
一是集中学习,提高认识。大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公安部关于开展“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严格规范执勤执法行为”专项教育培训活动的通知精神,组织民警集中学习支队专项教育培训活动方案内容,使民警充分认识到公安部在全国交警系统开展专项教育培训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民警端正执法为民思想、规范执勤执法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深入排查,认真剖析。大队结合工作实际,在全队范围内深入排查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原因,扎实进行整改。通过开展执法大检查活动,找出民警执法形象不佳、执法态度不好的问题,找出车辆和驾驶人收费不规范、考试制度不落实的问题,找出执法违法、索贿受贿的职务违法违纪行为;通过开展民警谈心活动,掌握民警队伍的思想状况,掌握民警工作、生活上的存在困难;通过下发调查问卷,听取基层民警反映的真实情况,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届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及时制订整改计划加以整改。三是强化教育,组织培训。大队采取“以集中培训为主,岗位练兵为辅”的方式,对民警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首先是组织民警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阐述,深入开展“从警为什么,在岗干什么”的讨论活动,树立民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面提高民警的政治思想素质;其次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岗位轮换、业务监督、警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在程序上、制度上、管理上形成有效制约,促使民警不愿、不敢、不能违法违纪;再次是抓好业务培训,通过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案例评析会、经验交流会等各种形式,集中对一线民警进行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培训,促使民警的执法管理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文秘站版权所有
三、加大力度,强化督察考核
在专项教育培训活动期间,大队按照公安部《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车辆管理等级评定办法》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各个岗位的等级化管理和考核标准,组织开展岗位技能考试和岗位纪律考试,切实把“三考一剖”贯穿专项教育培训活动始终。通过考试,测试民警“三懂五会”的落实情况;通过考查,检查民警执法文书、车管档案等情况;通过考核,了解党委政府和社会各届对交警执勤执法工作的具体评价;通过剖析案件和违法违纪案件,检查民警的执勤执法水平。同时大队还将建立民警业务培训和考试考核档案,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总成绩,与评先评优挂勾,好的通报表彰,进行奖励;差的通报批评,并取消年度评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