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23:2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液压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液压培训总结

篇1

关键词:M企业;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计划;结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2

一、M企业的基本情况

M是根据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性质应运而生的企业,现正处于转型期,主营业务是道路施工、养护,正经历由国家保护向自主参与市场竞争的转变,整个企业缺乏竞争力、缺乏活力。

该企业人员结构复杂,事企混编,人员老龄化且学历水平偏低,员工对自身发展无定位,缺乏目标,对企业的发展缺乏信心,竞争意识不强。

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工程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不能满足实际工程施工及企业资质的需要。

二、M企业的培训计划分析

为扭转这种对企业发展不利的局面,企业努力尝试把年度职工培训计划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

1.加强对职业生涯相关内容的培训学习,提高从管理层到职工个人对职业生涯的认识

职业生涯对于大多数员工及管理层人员都是陌生的概念,大家并不了解个人的发展、组织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及职业生涯设计的关系,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缺乏规划,因此安排了这方面相关内容的培训学习,加强大家对职业生涯的认识。

2.加强对员工的引导,提供培训信息,鼓励员工自学,提高学历水平

由于着力于提高企业内年龄偏大员工的学历十分困难,为改变企业整体学历水平偏低的现状,M企业将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提高年轻员工的学历上。结合现在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实际,M企业引导员工将提高学历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为降低缺乏培训信息对员工取得学历的阻碍,M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积极收集培训信息和渠道提供给员工,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提高学历。

3.鼓励员工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开展技术等级升级工作

为明确员工专业技能的努力方向,M企业积极开展工人技术等级升级、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工作,树立从业资格、持证上岗的观念。对于工人,通过培训使员工取得上岗合格证,加强对青年技术工人的培养,引导他们要沿着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的方向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对于专业技术人员,M企业除了引导他们沿着助理、中级、高级的方向不断学习,理论结合实际发挥技术中坚力量外,更加鼓励个人参加与单位息息相关的各类职业培训并获得资格。

4.大力开展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

由于内事业身份人员众多,且大多承袭了老事业单位松散的作风,这部分员工基本处于安于现状的状态,甚至是过一天算一天的等退休,不再积极争取上进,如果不能调动起这些员工可能对其他要求进步的员工有相当的负面影响。M企业为了构造整体积极进取的氛围,采取走出去上课、请师傅进门授课等方式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补充更新员工的知识,使员工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自己的将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5.重点加强施工企业十大员及特殊工种的培训,为工程施工储备人才

企业的发展与职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相关,职工的发展与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息息相关。对于已经出现的储备人才不足的情况,M企业为了保证现在生存以及将来发展的需求,对于十大员(安全员、质检员、测量员、制图员、资料员、预算员、施工员、试验员)及特殊工种(驾驶员、司炉工、修理工、电工、电焊工、重机驾驶员)培训采取符合条件尽量送培的方式,并要求保证合格率,为单位发展储备人才以备不时之需。

三、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培训计划相结合的思考

M企业的培训计划已经尝试将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培训计划相结合,但有些地方还是不够的,为使两者结合能产生更好的效果,还应可以从以下方面多加考虑:

1.应让企业的管理层充分认识职业生涯与培训结合的优势与必要

做好职业生涯管理与培训结合的工作不仅仅涉及企业的人事部门,也不是某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还涉及企业的领导层和执行主管们,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因此必须让企业的管理层充分认识职业生涯与培训结合的优势与必要性,以提高他们对两者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其执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应从自身具备优势资源出发,由资深员工或上层主管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

由M企业的培训计划可以看出,该计划一直在强调外部培训,而忽视了内部本身具有的大量资源。企业完全可以从自身具备优势资源出发,由资深员工或上层主管通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工作、了解、磨合以后,结合员工的个人特长和员工的职业倾向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设立职业目标、制定发展计划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技能培训。

3.应坚持“协作”的原则,共同向组织目标迈进

协作是指职业生涯规划及培训都要由组织与员工双方共同实施、共同参与完成。企业为员工的职业生涯提供发展的平台,公平公开的提供有关职业发展的各种信息、教育培训机会、任职机会,使具有不同能力素质、不同职业兴趣的员工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上升路径,给予员工不断上升的空间。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技能后,发展创新进取的精神,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和员工互相信任,共同向组织目标迈进。

4.应做好检查评估工作,及时分析调整,力求使计划的实施效果达到最佳

培训及职业生涯设计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应注意结合PDCM循环法,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顺序,周而复始的循环进行计划管理。为保证计划的实施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企业应定期组织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可参照培训效果的四级评估),同时对员工进行能力、绩效的评估,确定能力开发成果,分析员工的状态是否达到或超出预期的目标,员工技能是否满足目前所在岗位资格要求。跟踪评估结束后,应将结果及时的进行反馈。根据评估的结果,重新科学定位计划的科学性及实施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或者建议,及时进行调整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5.应帮助员工找到自己的“职业锚”,准确定位,提高培训效率

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职业锚能告诉员工,对员工个人来说到底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让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加明确地定位,也就是有了更加明确地努力方向。确定目标然后义无反顾地向前努力,使个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高培训的效率,使企业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与企业的培训计划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总结

职业生涯规划主体是员工和企业,分别承担个体职业生涯的计划和企业职业生涯的管理。这两个主体彼此之间互动、协调和整合,共同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企业若想实现组织目标,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就要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前途、看到自己的希望,让员工的个人发展跟上企业的发展,为员工营造一个有上升空间的舞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就要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相结合,将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与企业的培训计划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安鸿章.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3][英]莱斯利·瑞,著.牛雅娜,等译.培训效果评估[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4][美]杰弗里·H·格林豪斯,等著.王伟,译.职业生涯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杨河清,主编.职业生涯规划[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6][英]莱斯利·瑞,著.王婷婷,等译.培训技术[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篇2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加强起重机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建设函【2010】15号)文件精神,认真吸取2010年6月17日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在使用QUY-50A型液压履带式起重机进行罐板吊装作业过程中,造成机械伤害亡人事故的教训,杜绝起重设备事故的发生。焊培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对在用起重设备(一台单梁行车)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受力部件、液压系统、钢丝绳和紧急制动系统,以及设备定期检验、维护保养情况等,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立即组织整改。具体情况如下:

一、检查内容:

1、检查设备的受力部件是否可靠;

2、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有漏油现象,工作是否可靠;

3、检查钢丝绳、滑轮组、索道、吊链等有无损伤;

4、检查制动器的调整和闸带的磨损情况;

5、检查设备定期检验情况以及日常维护保养情况;

6、检查设备操作人员是否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二、检查中出现的问题:

1、单梁行车的运转记录填写不够完善;

2、单梁行车操作人员在操作中未佩戴安全帽进行操作;

3、单梁行车在年检过程中发现钢丝绳发叉;

三、整改情况:

1、要求单梁行车操作人员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

2、对单梁行车操作人员未佩戴安全帽进行操作的行为进行了安全教育;

3、更换了单梁行车的钢丝绳;

 

 

 

 

 

                  工程技术开发培训中心生产运行部

                               

篇3

【关键词】液压反铲;破碎锤;采矿工艺

露采不能正规生产(无爆破作业),为了完成矿下达的生产任务,利用现有设备,通过改革、创新,利用反铲安装破碎锤,对露天北坑矿体进行冲击破碎采矿试验;其次总结技术参数进行分析;最后按合理参数在不能爆破的前提下,推广该临时采矿工艺,提高采矿效益。

一、目的

验证该采矿工艺的可行性\破碎锤在采矿中的应用及采矿效率分析。

二、研究方法与时间

液压破碎锤是一种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活塞冲击能的破碎机具,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市政、道路工程等各个领域。机载式液压锤常以液压挖掘机和装载机为主要载体,利用主机系统的动力来实现液压锤的各种功。液压破碎锤简称“破碎锤”或“破碎器”,液压破碎锤的动力来源是挖掘机、提供的压力,它能在采矿中能更有效的破碎石块和岩石,提高工作效率。选用液压破碎锤的原则是根据挖掘机型号、作业的环境来选择最适合的液压破碎锤。具体如下:为了使破碎锤更好地发挥效率,延长使用寿命,从主机的工作质量及供破碎锤用的备用阀的输出流量和压力等方面加以考虑,通过了以下的关系式判断破碎锤与挖掘机是否匹配。

0.3≦R·Wb/S·We≦0.5,式中R—最大破碎半径,mm

S—装载机轮距的一半,mm Wb—破碎锤工作质量,kg

We—挖掘装载机质量,kg

如果上式计算的比值小于0.3,则说明破碎锤选小了,破碎锤很容易被破坏;如果比值大于0.5,则说明选大了,须重新选配。根据露采岩性风化严重、易破碎,且节理发育,故采用锥型破碎锤与DH300LC-7液压挖掘机匹配,并配备了古河牌和韩宇牌两种型号的破碎锤,便于各种各样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破碎使用。

其次对台阶分层反铲安装破碎锤采矿法进行研究与总结,得出采矿效率。时间为2011年5月—2011年11月。

三、过程

在液压挖机安装破碎锤单阶段多分层正台阶或反台阶冲击破碎采矿时,将单台阶分成3—5米一个分层,逐层推进。软岩及风化岩土,直接用反铲强挖装车;在硬度较大的矿石,坚固系数≥6,无法挖动时,则安装破碎锤对矿岩进行冲击、破碎。在破碎锤作业时,钎杆始终与岩体的表面保持垂直状态,趋于90度为最好;进行破碎作用时,勿以摇晃钎杆使用;当破碎特别坚硬的矿体时,应先找出纹理线从边缘处开始,凿出一凹槽,作为自由面,然后依次小条带式开始凿矿,切不可在同一点上连续敲打过长,防止钎杆烧坏;在遇到大的矿块时,不能用破碎锤的护板作为推动矿物的工具,这样最不安全,也对破碎锤是一种损坏。通过6个月的实践,反铲分别在-52米Ⅳ矿体,15-17线铁铜矿,坚固系数≥10,共采矿44320t;-52米Ⅲ矿体,0-9线铜铁矿,坚固系数≥6,共采矿29510t;-64米Ⅲ矿体,9-13线铜铁矿,坚固系数≥8,共采矿32870t;完成矿山铜409t,消耗柴油16069t。极坚硬矿体单班采矿效率为5-10吨/小时;中等硬度矿体采矿效率为10-20吨/小时;软岩单班采矿效率为20-30吨/小时。

四、分析讨论

1.在半年的采矿作业中,不能爆破的前提下,使用反铲安装破碎锤进行台阶分层采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利润,经核算回收矿产资源产值1409万元,为矿山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此方法的应用为露采的延续做出了努力,为构建和谐矿山提供了技术支持。该采矿法在现在的特殊情况下值得使用,安全环保、灵活、方便、快捷,特适合特殊高品位多金属矿山资源开采。

2.此采矿法最大缺点:柴油、机油和设备备件消耗大,成本过高,每吨采矿成本为29.37元/t;还不包括工人工资。

五、研究结果

2011年5月至10月共采矿石74972吨;而2012年5月至10月共采矿石106700吨.从以上数据看出,今年采矿效率明显高于去年,是去年的142﹪,2011年多为地表零星矿体、且风化严重,矿石坚硬系数偏低,基本已回收干净;而2012年相对去年,困难大得多,在无法正规生产,不能爆破的前提下,利用原有采矿设备,改革、创新,在结合生产实际,利用反铲安装破碎锤进行台阶或反台阶分层采矿法,效果非常明显,应作为临时采矿工艺予以推广。

六、结论与建议

1.通过6个月的采矿实践,虽在经济效益上有很好的利润,但是作为21世纪的矿山,应采用最先进的、最科学、效率最高的采矿方法。但是结合露采生产实际,在不能爆破的条件下,还是可以采取此方法的,并且作为临时采矿工艺推广下去,在具体参数方面,应发动集体智慧,改革、创新,将各方面的消耗降到最低,实现最大效益。破碎锤在使用上,有以下优点:安全性在静态液压环境下可控制性的工作,不会像其它冲击性拆除、凿岩设备那样产生一些危险隐患,无需采取复杂的安全措施;环保性,工作时,不会产生震动、冲击、噪音、粉尘、飞屑等。周围环境不会受到影响,即使在人口稠密地区或室内,都可以无干扰地工作;经济性,数秒钟可完成分裂过程,并且可连续无间断地工作,效率高,无需爆破作业那样采取隔离或其它耗时和昂贵的安全措施;适用性,用方法简单易学,仅需单人操作,维护保养便捷,使用寿命长。

篇4

论文摘要: 本文指出做好液压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是保障生产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作业率的关键,并论述如何做好液压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液压设备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港口、电力等重工业领域,液压设备已成为生产中的的关键设备。因此,做好液压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至关重要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怎样做好液压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一、配备专业化人员

液压设备专业性特别强。除了要求技术管理人员具备较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现场经验外,而且还要求维修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这些人员必须经过液压专业知识的培训才能上岗,且必须熟悉本区域的设备结构和系统原理,掌握系统动作顺序及各主要元件的作用、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以及元件的维修方法和使用要领。只有拥有了这样一支专业化的维护与管理队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液压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严格遵守设备规程和工艺纪律

(一)严格按设备要求选用油品。每个液压系统对其工作介质的特性都有特殊要求。如不按规定选用,会给设备带来重大损害,甚至造成设备事故。所以只有选用符合要求的工作介质,才能达到预计的设备能力,并使设备稳定、可靠地运转。

(二)严格按设计规定和工作要求调节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速度、温度、流量等参数。为防止发生意外故障,严禁设备脱离设定参数运行。如确实需要对原设定值进行调整,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核算,以确定是否每个部位都满足参数调整后的要求。

三、严格巡检制度,健全巡检记录

巡检可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及隐患,避免事态扩大,减少事故损失。除电气连锁保护外,巡检是保证液压设备正常运转的又一重要手段。巡检记录是故障处理 、事故分析、设备总结的主要依据。巡检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泵运行状况记录

包括泵的压力是否平稳,泵体温度有无骤升,有无异常振动、响声,有无泄漏等。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二)油箱液位记录

可以通过液位变化及时发现系统有无泄漏及是否进水等情况。

(三)油液温度记录

液压、系统对油液温度都有较严格的要求,如果温度 超过了规定的范围会给设备及油液自身带来不利影响。这样就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

(四)过滤器污染情况及更换记录

液压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油液清洁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油液清洁度超标会直接造成滑阀卡死、元件磨损加剧、系统中的轴承烧损等。油液的污染情况可从油品检测中得知,也可从过滤器运行状况及更换频率直观地反映出来。

(五)重点部位的压力、流量记录

大型液压系统点多面广,各点的技术要求不同,只有保持每个点的参数正常,尤其是重点部位的压力、流量等参数,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转。

四、做好点检定修

点检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对设备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检查。主要针对巡检反映出来的问题或重点部位,分析、确定问题的严重性及发现一般巡检未发现的设备隐患,提出处理方案。点检既要全面细致。又要有的放矢,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检修停机时间。

点检人员除依靠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外,还有必要配备一些专业设备。如便携式测压表、便携式油液污染检测仪、红外点温计等,以做到判断快速、准确。 转贴于

五、加强油品管理

加强液压系统的油品管理是控制油液污染和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又一重要手段。

(一)严格按系统要求选用油品

并建立用油档案,反映油的牌号、初装数量及换油情况。

(二)建立油品检验制度

在线油品要定期化验或根据现场情况随时化验,发现不合格项要立即处理;新油入库要检验,严禁不合格油品入库。

(三)做好油品现场管理

现场加油一定要对清牌号,必须使用滤油机加油并保证吸油管等洁净,以保证油的清洁度;油品要分区存放、数量充足、标识清楚,做到专桶专用,以免造成油品混号。

(四)空气(压缩空气)对油的污染也应引起注意

如油液系统的油中含有大量空气会对液压元件造成气蚀危害,使液压系统工作不稳定。如果系统的压缩空气直接作用于压力罐的油表面,压缩空气 的洁净度又未达到要求,就会给油带来大量的水和颗粒杂质,造成油严重污染。

六、做好备件管理

液压备件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备件的名称、规格、型号、产地、公司名称的登记统计工作,做到准确无误,这是备件管理的基础。

篇5

关键词:液压支架 使用 操作 维护

对于液压支架的使用、操作和维护,首先应该按煤炭部要求组建综采队,并培训好综采队伍,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同时结合现场具体条件,制定规整、完善的安全生产及操作规程;还要很抓规章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管理与技术水平,使支架的使用、操作和维护达到正规化与规范化。另外,应备好地面维修车间和零部件专用库房,便于及时检修和集中管理。对于操作人员必须严格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能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规定进行,不允许非操作人员操作设备。

一、采煤

1、采煤机割煤前,应将前部输送机调直,以便采煤机割直煤壁。

2、采煤前支架伸缩梁及护帮板应收靠,防止滚筒割着伸缩梁及护帮板,割煤后伸缩梁及护帮板应及时伸出支护刚的顶板及煤壁。

二、移架、推溜前的准备

1、清除移架、推溜的障碍物。

2、检查电缆、液压管路以及支架与溜槽连接装置,有无蹩卡、挤压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检查液压系统各元件,做到管路齐全,接头良好不漏液。

4、移架前要仔细观察顶、底板情况,如有冒落、塌陷等妨碍移架时,需先处理好之后,方准移架。

5、如移两端部支架时,应先检查前、后部输送机的机头机尾与支架的连接是否良好,与支架的上下及前后距离是否正常。

三、移架

1、操作人员在本架操作移架时,严禁所移支架内及两侧站立人员。

2、支架降架前移时,可同时操作降柱和移架手柄,待支架移动后应将降柱手柄搬至中间位置,使之擦顶移架,以便于维护顶板和提高移架速度。

3、在移架降柱时不宜降得太多,一般先降前柱,再降后柱,后柱应比前柱少降些,一般降下30mm150mm,因为本套支架如用在顶板破碎、底板松软条件下,更要严格控制降柱量,只要支架能够移动即停止降柱。

4、移架时速度要快,要一次到位,并应随时调正支架,使移后的支架与已移完支架成一直线,并与底板垂直。

5、移架时如发现阻力过大,应迅速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严禁硬拉。

6、需要调架和扶正支架时,在移架过程中,可操作侧推千斤顶或调底座千斤顶等。

7、支架移到新位置后,要迅速扳动升柱手柄,使顶梁水平或前端略高一点接触并支撑住顶板,此时支架高度应保证在2.4m或2.5m以上,使其处于正常工作高度范围之内,同时前、后柱高差要控制在150200mm之内,底座间高差也不应大于200mm。

8、因装有初撑力自保阀,应注意观察支架确已达到初撑力支撑状态时,可将操纵手柄扳至降柱位置马上扳回中间位置,即可使初保阀停止供液。

四、推溜

1、一般在采煤机割过15m以上时,才开始推前溜;推溜时要注意几架协调操作,不使溜子弯曲过大。

2、推溜时一般分23次推到位置,严禁一次推到位;当推不动时,必须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后再推,严禁硬推。

3、当仰采或俯采时,每一循环内,前部输送机上翘或下扎不得超过100mm。

4、推溜后要尽量保持平直,并注意是否到位;

5、拉移后溜时,应注意与移架操作协调进行,并注意使最后的后溜位置与放煤窗口位置相适应,以求得最佳放煤效果。

五、放顶煤

1、为提高回收率,降低含矸率,可根据煤质、顶煤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放煤步距,一刀或两刀一放。

2、放顶煤的顺序一般先从煤层底板方向支架开始,向煤层顶板方向依次逐架进行放煤,也可实行间隔放煤。

3、为保证顶煤冒落的均匀性,放顶煤工作应该分两次进行,而第一次应按顺序依次放出顶煤的一半或多半,不使矸石过早地掺入煤中。

4、操纵放煤插板放煤时,支架后部及两侧严禁站立人员,既防止伤人,也便于操作者观察。

5、操作者应注意观察,当煤能落到输送机溜槽内时,即可停止操作,不必将尾梁或插板打到极限位置。

6、如放煤口有大块煤时,可将插板收回一些,摆动尾梁破碎或排放到下部由插板破碎。

7、当放煤口出现较多的矸石、砂子时,要及时关闭放煤口,停止放煤。

8、开启或关闭放煤口及破碎大块煤时,均应注意插板与尾梁的协调配合,防止破坏插板。

六、对于支架的常用维护和检修

1、检查各结构件有否塑性变形及焊缝开裂情况,一旦发现问题,都要查明原因,及时研究解决或防止问题扩大的办法。

2、检查各连接部位的销轴、开口销及U型卡等是否齐全到位,有否塑性变形,一旦发现问题,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及时处理漏矸和浮煤,经常清理推移机构中及立柱柱窝内的矸石或碎煤,以免卡住或妨碍运动部件正常运动和防止损坏另部件。

4、经常检查液压管路连接是否正确,U型卡子是否齐全到位,同时检查各立柱、千斤顶、控制阀组和管路有无漏液、损坏、开裂等情况发生,对有问题的要及时检修更换,要注意高压液接口位置,防止接错,误动作伤人。

5、主进液管路及喷雾主管路的过滤器每月必须清理一次。

6、使用的乳化液应按煤炭部鉴定的支架用乳化油配制,用MDT乳化油时配制比为3:97,使用的水质与乳化液应定期化验,如水质为中硬以上的时,配制比应为5:95。

7、各控制阀组件、操纵阀组、立柱及千斤顶不允许在井下拆检,发现问题不能正常使用时,必须成组更换,拿到井上检修后,必须按规范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下井重新使用;

8、备用操纵阀组件、控制阀组件、千斤顶、高压胶管等液压件与管路连接口,必须用堵头密封,存放及运输过程中不得掉落,以免污物及尘土进入。

9、存放地面暂时不下井的液压元件,应倒净乳化液,用乳化液冲洗一次,使其内壁附着一层乳化油,以防止锈蚀,地面存放温度不得低于零下5。

七、在支架使用、操作和维护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1、初撑力和工作阻力

在支护中支架如果初撑力不足,有可能是泵压低造成的。因本支架已采用了初撑力自保阀及大流量操纵系统,因而接顶后方可扳回手柄,再利用初撑力自保阀继续供液。如工作阻力小,立柱安全阀调定压力低,开启频繁,影响支护效果;工作阻力超限,立柱安全阀调定压力高或者安全阀溢流量过小,短时不能开启充分排液卸压,则要损坏支架和防护部件,损坏液压元件。因此应注意按设计要求调定安全阀压力为额定压力,并定期检查开启压力,井下不能随意调整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即不能动调压螺丝,失灵的安全阀应及时更换,上井检修。

2、推溜和移架

要保持工作面平直,除采煤机割平顶、底板外,推溜是关键,推溜不直,割煤亦不直;移架不及时,顶、底板可能破碎、冒落,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因此必须注意按要求推溜和移架。

3、防护装置

要注意正确使用防护装置,否则不但起不到防护作用,可能还会发生故障。例如,如果活动侧护板误动作,可能出现大量矸石或煤块窜入架内,易砸伤人员或损坏设备;护帮板也不应长时间收回,以防止空顶、帮时间过长冒落、片帮。

4、顶板管理

要注意及时有效地支护顶板,否则因顶板管理不善或违反操作规程,可能造成顶板冒落,支架顶空、滑架、倒架等事故。过断层和顶板破碎时,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适当降低推移速度,及时支护顶板,防止发生顶板事故。

5、故障处理

在使用中支架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要注意及时通知并协助维护人员及时处理,不能延误,以免造成更大的故障与损坏。同时在处理故障时,一定要采取稳妥的安全措施,保证作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袁晓光; 液压支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科学之友(B版) 2006年07期

篇6

【关键词】改革;教材;实验;考核

液压传动技术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技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单纯的机械传动难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后,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广告的发展再次将液压技术推向前进,使它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在国外生产的95%的工程机械,90%的数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动线都采用了液压传动。因此,采用液压传动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国内高校都将《液压与气压传动》列为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但是,面对新的课程体系课时逐渐减少的情况,《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讲授和学习面临新的难题。为此,本人结合我校的实际,从课程的主要任务、教材建设、讲授方法和教师业务水平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加强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课程教学。

一、课程的主要任务

《液压传动》课程是机械、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学会识别选用各类液压元件,学会实践动手搭接各种液压元件的常用回路,熟悉液压回路的功能和用途,学会处理生产实际中一般液压传动故障,学会分析解决一般机电设备的液压系统常见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与职业素质。

二、课程改革内容

(一)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内容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整个教材的编排体系是以液压系统的四大基本元件为基础,先介绍各个元件的原理和结构,然后由各种元件组成液压气压系统基本回路,最后例举典型液压系统和液压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和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讲授课程时,对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取舍。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不一定越深越难越适合,会使学生感到课程太繁杂,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常用元件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除了必要的实验课之外,做到实验室经常开放,让学生更多机会接触各种基本的元件,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在典型的液压系统教学中,繁杂的元件和复杂的回路往往使学生束手无策。以YT4543型动力滑台液压系统为例,应该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液压系统的大致步骤。首先了解机床的用途和对液压系统的要求,浏览系统各元件的类型、功能和各元件之间的关系;对子系统进行分析,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在全面读懂系统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YT4543滑台的动作顺序是快进一工进二工进死挡铁停留快进原位停止。它的系统特点是,采用了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保证了稳定的低速流动,较好的速度刚性和较大的调速范围;采用了限压式变量泵和液压缸差动连接来实现快进,可以得到较大的快进速度;采用了行程阀和顺序阀实现快进与工进的换接,简化油路,工作可靠,转换的位置精度较高和做够的换接精度采用换向时间可调的三位五通换向阀来切换主油路,提高了滑台和换向平稳性,减少了能量损失[1]。

(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较大的快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其作用越来越大。液压教学中,有大量的液压元件和流体动态显示。采用形象化和趣味性的动画效果图,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各种元件的结构和工作过程,甚至于一个复杂的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也一目了然。

(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坚守职业道德,对学生负责,对课堂的每一分钟负责;其次,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看得远,在授课过程中准确判断学生掌握的程度,做到收放自如。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能墨守一本书、一个大纲,要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科书中陈旧知识。

(四)重视实验教学[2]

液压课程与实际工作联系密切。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则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此,可从以下一个方面入手,实验教师要从思想重视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要认为实验课是理论课的附庸,上或不上都可以;对实验教师定期培训,要建设一支热爱实验教学、熟练掌握现代实验技术和能够对实验进行科学管理的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对实验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或者是深入企业参与实践生产;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或者是企业有经验的人员来指导实践教学,开展深入企业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车间直接参与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检修,进行液压系统故障查找、排除,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感受课程的魅力;学校或政府要大力支持设备的完善,改造落后的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实验课程体系。

(五)对某章节的课程设计

以设计“机床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这节课的内容为例,谈谈这节课的设计。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液压元件的能力,对液压元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掌握的程度,掌握压力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及组成的基本元件,考查并应用计算机完成液压系统仿真。学习内容为组装和调试压力控制回路,利用Ansys软件做系统仿真。原理是基础,应用是关键。教学中,以讲解压力控制回路组成和原理作为基础,教师同时和学生讲授学生安全操作规范,提出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学生根据任务分组讨论,制定方案,教师答疑,确定实施方案,并用Ansys软件做出该系统的方针模拟工作过程。最后对学生组装的压力控制回路进行测试,给出分数。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落实“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六)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都重视笔试部分,而忽略了实践能力。但是,实践能力恰恰真正反映出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和真实水平。所以考试方式的改革,必须加大实践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分数的赋予比例由原来的理论∶实践∶平时=80∶10∶10更改为理论∶实践∶平时=50∶40∶10,把三者结合起来综合评价,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能力,以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课程,教学时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化繁为简,积极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确保本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才能尽快的适应社会,走上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篇7

1、液压操动机构对国内高压开关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高压开关企业已能设计、制造最高至1100kV的开关,产品的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国内电力市场上,国内企业的产品虽然有价格优势,却竞争不过国外企业和合资企业。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集中规模招标采购的统计数据,2007年国网公司系统共招标采购252kV~550kV断路器2210台,其中国内企业仅中标739台,占33.4%,国外企业和合资企业中标1471台,占66.6%。出现这样的结果,不是国产高压开关设备的技术参数满足不了用户要求或比国外企业和合资企业低,主要是国产的液压操动机构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用户对高压开关的质量和可靠性产生不信任感,降低了国产高压开关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在72.5kV及以上开关设备非计划停运的523次中,因液压操动机构原因的占48.4%,并指出液压机构的问题主要是内外渗漏油、频繁打压、蓄能器漏气及电气元件损坏等。在这里面,渗漏油问题又占据了主要原因。液压操动机构的渗漏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内企业争取市场份额的制约因素,因此,电科院提出了彻底“彻底治理开关机构漏油”的强烈要求。

2、解决液压操动机构渗漏油问题的途径

液压操动机构是以液压油作为能量传递的介质,在阀系统的控制下,将蓄能器储存的能量转化为活塞杆的动能,进而驱动开关进行分闸、合闸及自动重合闸运动的机械装置。它与一般的液压传动机械如升降机、工程机械在动作原理上是一样的。但由于高压开关的运动特性,要求其具有压力高、动作时间短、速度快等特点。

液压操动机构频繁出现渗漏油等问题,笔者以为这与液压操动机构的密封结构设计、材质、阀系统加工工艺、密封圈质量及装配质量、油质及油路的清洁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国内制造厂对于液压机构的质量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往往忙于堵漏和局部治理,对于材料性能和机械加工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欠缺,这就是造成高压开关的技术参数往往高于进口设备,而运行可靠性却偏低的原因。笔者根据自己的设计和工作经验总结,结合我公司的情况,和诸位同仁共同探讨一下解决液压操动机构渗漏油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有专业的设计团队,避免设计中的先天不足,这是解决液压操动机构渗漏油问题的基础。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液压动力学和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对液压操动机构各组成元件的工作原理及所起的作用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还要了解高压开关的运动特性;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要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创新,大胆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具体的设计中,从材料选用、密封件压缩量计算、公差配合、运动特性计算和工艺处理等各个方面都要予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把“先天不足”的隐患降低到最小,这就为解决液压操动机构的渗漏油问题奠定了基础。

其次,要有专业的加工工艺指导书和工艺程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和能达到零部件技术要求的加工设备。液压操动机构的零部件加工精度和配合要求都是很高的,如工作缸和活塞杆之间的配合尺寸,既要保证运动灵活,又要保证密封,其配合间隙只能在几个微米左右;控制阀在进行分、合闸转换时,仅靠阀口进行密封;而密封圈更是大量的应用于液压操动机构中,密封圈所接触面的光洁度对内外渗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有这些,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内外渗漏油的问题。我公司生产的某一重点型号的液压操动机构,在样试时从来没有出现过渗漏油的问题,但是到了批量生产时,经常出现渗漏油问题,眼看交货期就要到了,但产品就是出不了厂。后来在跟踪加工过程时才发现,原来样试时零部件量小,设计和工艺人员能及时去车间指导生产,加工车间也使用了相应精度等级的加工设备和相应技术等级的工人进行加工和操作,所以零部件没有问题。但是到了批量生产时,由于要赶进度,使用了一些加工精度满足不了图纸技术要求的设备和技术等级相对较低的工人进行加工和操作,加上设计和工艺人员现场服务时间的相对减少,导致一些无法用常规检具检查出来的不合格品进入了装配环节,从而发生了工作缸大量渗漏油的问题。因此,保证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和光洁度,是保证液压操动机构实现其功能并在运行中不发生内外渗漏的必要条件之一。要保证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和光洁度,专业的加工工艺指导书和工艺程序是前提,相应等级的技术工人和相应精度的加工设备则是保障。

第三,精细的装配和严格的测试检验,是液压操动机构不发生渗漏油的最后保障。液压操动机构装配的好坏,对其运行质量影响极大。要达到精细装配的目标,笔者以为以下过程不可或缺。首先,设计、工艺和车间技术组应将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并对装配工人进行专门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第二,对进入装配车间的零部件全部进行检验,零部件合格后方能进入装配车间装配。第三,对进入装配车间的零部件进行清洗、去毛刺后,开始分装,同时填写装配质量跟踪卡(这样即可以让接班的工人明白接下来该干什么,又可以对质量问题进行追溯)。第四,总装配,并按要求进行各项出厂试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否则返回车间查找原因。我公司按上述思路对装配过程进行了规范,装配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结束语

篇8

[关键词]油田;小修作业;效率;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TM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277-01

油田小修作业目的就是维持油田产能,其作业类型主要有检泵作业、抽油杆作业、打捞作业等,其中最为主要的作业类型为检泵作业。在检泵作业中,起下油管、抽油杆作为主要作业环节,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是提高油田小修作业效率的重要内容。

一、影响油田小修作业效率的原因

(一)一般程序分析

在油田小修作业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起升操作,指的就是将抽油杆从油井中提升到地面的全过程;第二个环节为下放操作,其操作正好和第一个环节相反,在完成全部小修作业之后,将起升的抽油杆下放到油井当中。在这两个操作环节当中,主要就是针对抽油杆的操作,其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其一,起升,指的就是在安装大钩之后,一个人保持滚筒的旋转,另外安排两人负责在起吊大钩上挂上吊卡,之后保持适合的速度,将抽油杆起吊到油井井口的正上方,在完成以上操作之后,取下吊卡,并且对这些吊卡进行上锁。其二,卸下螺纹,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将螺纹卸下来,在此操作过程中,需要借助液压管钳予以处理,先退出液压管钳,之后找到适合的位置,将抽油杆放入其中。其三,下放,由一人进行滚筒操作,将提升的抽油杆进行下放,深入油井底部,从而完成一个作业流程。

(二)作业时间

经过实践总结分析,抽油杆使用时间和一根油管使用时间基本一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抽油杆使用时间基本不会受到作业设备负荷量的影响,在对油田实际生产情况的统计分析可知:其一,在一个单一循环过程中,小修作业花费的时间和三个作业工序使用时间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小修作业时间方面,起升、卸下螺纹、下放的操作时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二,在小修作业过程中,起升、卸下螺纹、下放的操作时间是各不相同的,每个环节的作业瓶颈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很多施工队伍中,起升操作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下放操作中,因为每个施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差异,导致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成一个循环所用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同时其波动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只有那些素质非常高的施工队伍才可以有效控制波动时间,提高施工效率。所以,在油田小修作业中,起升、下放油管的使用时间对起升操作时间有着决定性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提高油田小修作业效率,一定要重视设备起升速度的控制,进而节省操作时间,实现预期的作业效果。

二、提高油田小修作业效率的措施

(一)改进起油管作业程序

在油田小修作业过程中,每个施工队伍在各环节中花费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所以,要想有效提高油田小修作业效率,一定要加强对以下方面的重视:其一,重视检查操作。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油管表面及丝扣变形、腐蚀、破裂等情况的检查,并且根据操作的实际情况,对井筒液面位置予以密切观察,比如,在检泵操作环节中,经常因为油筒漏失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操作的有序进行。其二,在无法对出油深水泵起出予以处理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工作筒是否存在赃物、是否完整等展开详细的检查,直到查明所有原因之后,才可以将活塞装入工作筒当中,进行后续的操作;其三,在完成尾管起出处理之后,需要对尾管内存在的沉淀物进行彻底清理,并且根据设计标准对油管数量进行仔细的核对,通过这些操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油田小修作业效率。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对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有效解决油田小修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油田小修作业的顺利完成。在培训工作中,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安全素质等,使其可以对油田小修作业进行合理的简化,实现小修作业程序的合理设置,进而实现提高油田小修作业效率的目标。

(二)改进下放抽油杆操作

在下放抽油杆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操作环节的改进,提高油田小修作业效率。下放抽油杆操作改进步骤主要包括三点:其一,在起升抽油杆及准备工作过程中,安排工作人员在抽油杆靠近油田井口一端放置卡钳等设备,对抽油杆进行上锁,之后安排工作人员对滚筒进行操作,逐渐提升抽油杆。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抽油杆的移动予以重视,保证其放置位置离油田井口最近,为后续操作提供便利条件。其二,强调螺纹的旋转处理。在此过程中,对液压管钳的作业予以重视,结合油田小修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比如,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进行液压管钳的作业操作,之后将抽油杆放置到管架上,在开始作业之后,逐渐提升管柱,之后取下吊卡,同时,在下一根管柱上安装取下的吊卡,通过这样的形式逐渐提高液压管钳的作业效率,进而实现油田小修作业效率的提升。其三,下放抽油杆。在此过程中,通过滚筒操作,平稳下放抽油杆,使其可以顺利到达井底,进而完成一个循环。通过实践研究表明,使用手动辅助抽油杆旋转螺纹与普通机械作业的施工队伍的作业效率明显低于新型轮式通井机与液压管钳的施工队伍的作业效率,为此,在实际作业中,加强对新型轮式通井机与液压管钳作业的运用,进一步促进油田小修作业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油田小修作业中,每个作业环节的操作时间都是不一样,在安全作业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设备性能,减少作业环节时间,进而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安全素质,进而在实际作业中进行熟练的协调配合,规范作业程序,实现油田小修作业效率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海龙.浅析对油田小修作业效率造成影响的因素[J].中国化工贸易,2014(12).

[2] 李林林.井下小修作业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1).

篇9

松软底板的底鼓问题是困扰杨伙盘煤矿正常生产的核心技术难题之一,特别当开采煤层硬度为中硬以上时,底鼓问题更加严重。20202工作面的超前支护段的底鼓问题已经严重困扰了工作面的正常推进。国内许多学者对陕北矿区浅埋煤层顶板结构及顶板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黄庆享教授撰写的《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结构及岩层控制研究》一书以研究浅埋煤层上覆关键层顶板结构及其稳定性为核心,系统总结了浅埋煤层矿压显现基本规律,建立了浅埋煤层顶板控制理论,奠定了浅埋煤层顶板控制的理论基础[1]。本文就20202 回采工作面的矿压规律进行布点观测,对其矿压规律做简要分析。

120202工作面概况及矿压观测

1.1 杨伙盘煤矿20202综采工作面概况

20202工作面煤厚2.4m,倾角为1~50,倾斜长度240m,走向长度1992m,处于井田中东部,地面标高1170~1266m,底板标高1141~1155m,位于2-2煤辅运大巷东侧。南临20201炮采工作面,北部为未开采区,东为井田边界保安煤柱。地层走向NE,倾向NW,倾角

2020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

根据地质条件及矿机械化采煤水平,20202综采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走向长壁全部垮落采煤法。工作面选用ZY9500-16/30型掩护式液压支架及MG500∕1180-DW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选用MG500/1180-DW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落煤。采用液压支架支护,双滚筒采煤机割煤,依次由刮板输送机、破碎机、转载机、皮带输送机实现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回采过程的综采工作面作业系统。20202综采工作面共有141个支架,使用了KJ21矿山压力监测系统进行矿压观测,从9#支架开始每间隔10架安装一台支架压力记录仪,每台压力记录仪监测一个左柱和一个右柱压力,记录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支架左右柱的压力变化情况。支架压力记录仪位置:9#、20#;30#、49#;60#、70#;80#、87#;102#、110#、120#、130#、137#。通过支架阻力变化研究杨伙盘煤矿的支架支护效果、适应性、运行特点及顶板来压规律。为开采过程中顶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220202综采面矿压规律及支架运行特性分析

2.120202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分析

20202综采面的矿压仪器于2011年2月26日安装调试完毕,正式观测从2010年2月27日开始。以正常推进期间:以2011年4月26日~5月22日的实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在此期间工作面共推进152m。

通过前面的分析得出各支架来压判据及周期来压步距计算结果如表1、表2所示。

通过对表2分析可知,20202综采工作面在观测期间共监测到13次周期来压,整个工作面来压步距相差不大,平均为11.2m,其中机尾来压步距相对较长,其中最长为120号架,来压步距为13m;9号架来压步距较小,约9.5m。

2.2支架运转特性分析

工作阻力频率分布图是由支架的工作阻力在不同区间的百分比来确定,具体方法是划分N个区间(本分析N=10),分别统计支架工作阻力在各区间所占的百分比。

对于理想的支架工作阻力频率分布图应是正态分布[2]。处于低阻力和高阻力所占整个区间很少比例,中间部分所占比例较大。若低阻力所占比例较大,支架对顶板支撑作用不明显,顶板整体下沉,工作面采高降低,容易出现支架被压死现象;若高阻力所占比例较大,说明支架长期在超负荷状态工作,安全阀频繁开启,影响支架的使用寿命

20202工作面顶板支护选用ZY9500∕16/30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架工作阻力在各区间段占的百分比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通过对表3进行分析得出,正常推进期间支架在低阻力区间所占的比例平均为52.99%,正常阻力区所占比例平均为44. 72%,处于高阻力区间的比例平均为2.30%,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支架处于高阻力区间区域有所增加。

3 结论

工作面正常推进期间矿压显现情况总结如下:

(1)在正常推进期间共监测到13次周期来压,整个工作面来压步距相差不大,平均为11.2m;

(2)正常推进期间20202综采工作面支架左右立柱受力基本均匀;

(3)正常推进期间支架在低阻力区间所占的比例平均为52.99%,正常阻力区所占比例平均为44. 72%,处于高阻力区间的比例平均为2.30%,相较于初采期间,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支架处于高阻力区间区域有所增加。工作面两端支架受力较小,大部分处于低阻力及正常阻力区;

(4)在正常推进期间通过对支架适应性的分析以及矿压规律的研究可以得出,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能满足20202工作面开采的要求且尚有一定的富余量。

4 建议

(1)加强工作面初撑力管理,保证实际初撑力达到或者接近设计初撑力7140KN,提高初撑力有利于防止顶板离层和切顶事故;

(2)加强支架工的技能培训,做到规范操作,杜绝野蛮作业和设备带病作业,定期进行液压系统的维护;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采煤 顶板事故 分析 防控 措施

中图分类号:TD3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020-01

近年来,随着采煤技术的不断提高,理论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成熟,顶板事故率有所下降,但是危害仍然很巨大,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是不能被忽视的。因此,分析研究顶板事故,特别是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并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建立、健全一套合理的、有效的顶板管理制度,是今后煤矿安全生产特别重视的问题。

一、影响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主要原因

1.1地质因素影响。地质因素是成煤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不可改变的。在采煤工作面经常会遇到地质断层等地质构造,有的较大断层中还存在着一些断层泥,而断层泥具有遇水容易软化的特点;顶底板岩体节理发育;顶底板岩层为松软岩层,强度低;这些情况都会对顶板岩层的整体性造成破坏,影响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的维护和管理效率,致使顶板容易破碎,不够稳定,对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造成不利影响。

1.2支护设计施工的影响。支护设计不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支护强度低;施工时没有按照设计进行支护,顶板出现异常情况时没有及时处理或者应对措施有误;顶板后没有及时地进行支护,日常管理不足,或者没有做到定期检查。如未对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定期检查,致使部分支柱未达到相关标准;单体液压支柱存在部分漏液、失效等现象,致使采煤作业出现安全隐患。

1.3采煤技术及方法不当的影响。由于工作人员在采煤过程中,使用一些不当的采煤技术和采煤方法,致使整个煤矿工作面顶板出现严重的漏洞或者意外,从而引起了整个煤矿事故的发生。另外像有些炮眼布置错误、装药量失准等均会产生冒顶事故,致使采煤作业出现安全隐患。开采技术因素是人为因素,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和改善,这对顶板的控制和管理很有意义。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

2.1加强矿井地质工作。煤矿企业的勘察人员在确认进行煤矿开采之前应对开采地域的地质及地貌进行深入、仔细的勘测分析,以此帮助对采煤工作面顶板的了解且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确保采煤人员的安全。遇到一些特殊的地质时,要认真深入进行研究解决方案,妥善解决采煤工作面的地质影响造成的不安全隐患。针对一些构造偏小,但是面积偏大的采煤工作面,要科学、合理的运用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要具体分析周边岩石的变形特点及移动的规律性,对于科学技术措施要积极地完善,来帮助预防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

2.2加强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护管理工作。对于加强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护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即为“支、护、稳、切、控、实、齐”这七项工作,努力提高工作面的支护质量。采煤工作面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计算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固;支架必须垂直于顶、底板安设。

2.3对煤矿开采的技术和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煤矿的开采管理者,应对煤矿开采的技术与方法进行技术的现场修改,以此来减免事故的发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最合适的方法来不断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特别是对于煤矿的面顶板管理,采取措施要有科学依据,要行之有效,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来制定。另外,对于煤矿的开采人员要合理的装药、放炮及在放炮地点附近加强采煤工作面顶板的支护,在保障开采进度的同时,保障工作的安全。

2.4严格监督采煤作业现场管理。对整个采煤过程的验收及评估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及管理,杜绝使用违规劣质材料,支柱或者支架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确保采煤作业的整体安全性。同时,使用合格的单体液压支柱,将工作面的支护装备及配置进行提高。对采煤作业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加强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2.5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者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应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减少或杜绝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

2.5.1责任制度。煤矿开采的管理者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开采人员的身上,使其具有更强的责任心,以减免事故的发生。

2.5.2人员交接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将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实处,并做好交接班记录,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交接工作顺利进行。

2.5.3验收和管理制度。对于煤矿开采过程中每一段的工程质量,都要设有专人对其进行验收评估,验收人员要严格、认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验收报表,以此来保障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

2.5.4请销假制度。为了进一步强化采煤队劳动纪律,加强内部管理,鼓励职工鼓足干劲,遵守纪律,保障正常出勤,制定请销假制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各项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2.5.5安全培训制度。为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根据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形式教育多样的教育活动,让每位职工熟悉本工种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等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技术,掌握新设备、新工艺的性能原理、构造、熟练操作会排除故障,实现安全生产。

三、结语

在进行采煤作业时,通过观察分析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大力推进并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管理,要从技术上、管理上,制度上、培训上下功夫,真抓实干,认真落实,消除采煤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是可以控制和减少的。

参考文献

[1] 薛景刚.煤矿加强顶板管理标准化刍议[J].黑龙江科学.2014(04).

[2] 李振江.强化顶板管理 确保安全生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4).

[3] 孔繁华.厚层稳固顶板冒顶的预防及处置[J].科技致富向导.2011(06).

[4] 翟党帅.井下巷道掘进时的顶板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