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17:4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科医生培训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遵循全科医生培养规律,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省情的全科医生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在我省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突出整体设计,坚持分步实施,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制度。着眼长远目标,兼顾当前需要,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突出培养质量,注重服务能力,统一全科医生的培养和管理。健全激励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引导全科医生到基层执业。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1培养模式。实行“5+3”培养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以采取“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具体依照国家规定。
2培养方法和内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具体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
3执业准入条件。注册全科医师必须经过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取得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具体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
4参加规范化培养人员的管理。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员培训期间享受培养基地住院医师待遇,财政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补助。规范化培养期间原则上不得向个人收取培训(学)费。具体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执行。
5大学基础教育。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增加医患沟通、基本药物使用、医药费用管理、公共卫生工作等内容。
6研究生教育。从年起,逐步扩大全科方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并按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要求进行培养。
7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继续医学教育。做好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并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与岗位聘用、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资格再注册挂钩。
(二)近期多渠道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1转岗培训。选拔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1—2年全科医学转岗培训。转岗培训合格者,可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2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对年入学的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毕业后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1—2年全科医学转岗培训,培训合格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可注册为全科医师。
3偏远农村定向培训。对到偏远农村地区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可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经2年培训合格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注册为助理全科医师,但要严格控制比例。
4提升学历层次。基层在岗医生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和在职研究生教育,符合注册条件的可按程序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5城乡帮带。建立健全县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支援制度和双向交流机制。支持医院医生(包括退休医生)采取多种方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
(三)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建立分级诊疗模式。
1鼓励多种方式执业。取得执业资格的全科医生一般注册1个执业地点,也可以多点注册执业。鼓励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划片为居民提供服务。具体管理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
2推行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全科医生要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服务责任落实到全科医生个人。具体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
3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和分级医疗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院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机制。
4加强全科医生服务质量监管。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全科医生服务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定期公布,并与劳动报酬挂钩。
(四)建立全科医生的激励机制。
1按签约服务人数收取服务费。全科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年收取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具体由物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确定。
2规范全科医生其他诊疗收费。全科医生可根据签约居民申请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规定收取费用;也可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按规定收取一般诊疗费等服务费用。
3合理确定全科医生的劳动报酬。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成员属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式工作人员的,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其他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按照签约服务及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等获得报酬。具体激励和考核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同时要完善鼓励全科医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津补贴政策。
4拓宽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必须有合理数量的全科医生岗位。各地可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招聘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工作。鼓励各地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区域性医学检查、检验中心,规范社会零售药店发展,为全科医生执业提供条件。基层单位全科医生职称晋升和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流动机制由相关部门专门制定。
四、实施步骤
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年10月—年12月。
1完善政策,制定办法。年底前,卫生、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物价、财政等部门组织修订完善现行法规政策,制定出台相关工作办法或实施细则,并报省政府审定。
2开展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宝鸡市作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试点单位,于年初正式启动。宝鸡市政府和省卫生厅尽快研究制定试点方案,并报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
3建设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选择我省现有五所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以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作为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生培养实训网络。具体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4继续实施“万名医师培训计划”,转岗培训全科医生。
5启动“千名待业医学生规范化培训计划”。从年起,通过制定特殊用人政策,每年从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或大专毕业生中公开招聘200—400人,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2—3年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到2020年前力争为偏远艰苦地区定向培养约1000—2000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具体办法由省卫生厅牵头制定。
6完成阶段目标任务。到年,每个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第二阶段:2013年1月—2015年12月。
1延续第一阶段启动的工作。
2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在全省推广。2013年对宝鸡市开展全科医生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试点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逐步在全省推广。
3推进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力争到2015年底前在全省形成一定数量规模的全科医生队伍和基本的全科医生制度体系,初步建立起首诊在基层和双向转诊服务模式。
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
继续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体系,全面实现总体目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工作由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省卫生厅牵头负责,各设区市和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方案中承担的职责和工作任务,落实责任,设定专人负责。
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充分调研论证、积极稳妥推进,务求实效。
省医改办公室对各部门、各地实施情况要加强督导检查,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二)完善政策法规。各相关厅局要加强制度研究,注重政策衔接,形成口径一致、便于操作的全科医生制度政策体系。
篇2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管理 培训基地 教学经验
为了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效果,充分展示社区医生、护士、防保人员在高血压病管理中的作用,本单位作为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的培训基地举办了一期“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培训班”,利用本单位的医务人员为主对社区同行进行授课,对授课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探索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模式,现将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培训班为期4天,有来自天津、吉林、福建、江西、武汉、宁夏、北京7个省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等共41人参加了培训。
二、课程设计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但是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非常低。而社区是高血压患者防治的主战场,社区医务人员肩负着高血压防控的重任,因此,提高他们对高血压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设计时,我们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备课,课程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规范流程与案例分析、继发性高血压的社区诊治、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的防治、妊娠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高血压健康管理全科团队服务;为了突出中医特色,安排了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辨识、治疗高血压中成药合理使用、高血压耳穴治疗、社区慢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实践与探讨;为了发挥信息化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聘请外单位专家讲授了信息化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进行绩效考核管理等内容。
三、师资安排
为了办好这次培训班,体现“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理念,突出社区实践经验交流的特点,在前期筹备过程中广泛发动本中心医务人员申报,经过三轮试讲和筛选,最终确定师资人选。本次培训班共安排12名师资进行授课,其中9名讲师为在社区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社区全科医生,另外3名是社区卫生管理专家和三级医院专家。
四、授课形式
本次培训班采取了分组讨论、集中示教、现场观摩等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让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充分交流互动。在培训中以问题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强化知识和技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氛围,使学员在快乐中学习。为了加强各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将学员分为6个小组,设立小组长,以积分形式评选优秀小组,促进学员积极参加答题和互动等活动。培训班上学员们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最终评出2个优秀小组。为方便联系建立了培训班QQ群,促进经验分享、互相提高。
五、培训效果
1.学员的培训效果。培训班共41人参加培训并考试,培训前最低分为55分,最高分为95分,平均分83.65分。通过4天的学习,学员的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最低分为80分,最高分100分,平均分为91.17分。培训后成绩大幅度提升(具体数据见表1、表2)。
表1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培训班学员分数表
阶段 考试人数 平均分 最低分 最高分
培训前 41 83.65 55 95
培训后 41 91.17 80 100
表2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培训班学员不同成绩比率
阶段 0-59分人数 比率(%) 60-79分人数 比率(%) 80分及以上人数 比率(%)
培训前 2 4.87% 6 14.63% 33 80.49%
培训后 0 0.00% 0 0.00% 41 100%
2.学员对师资及课程的评价。本次培训班在课程总体满意度、师资总体满意度、个人仪表、普通话、表达能力、亲和力、互动交流、主题明确、内容完整、课件设计、内容实用、疑问解决、再次听课等11个方面设计了调查表,在每堂课结束以后进行评价并提交,12次课的平均评分结果见表3。总体结果显示,学员对课程和师资的评价都较高,均在9.6分以上,在普通话、表达能力、互动交流、课件设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师资总体满意度。
表3 学员对培训教师和培训课程的评价情况表
评价项目 师资总体满意度 个人仪表 普通话 表达能力 亲和力 互动交流 课程总体满意度 主题明确 内容完整 课件设计 内容实用 疑问解决 再次听课
平均分 9.63 9.72 9.64 9.66 9.71 9.68 9.72 9.72 9.76 9.68 9.72 9.74 9.69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1.加强对学员层次和需求的了解。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大多为具有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经验丰富,他们对于能够指导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的适宜技术关注度高,应多增加这方面的内容。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既往的学习工作背景的差异,每个学员的对高血压知识掌握的程度有一定差异,所以对于讲师来说,要做到各个层面均能顾及,紧紧围绕高血压管理规范开展培训,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提升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讲师的授课技巧有待提高。由于大部分讲师都是首次对外单位的同行授课,讲课经验有限,尽管讲师们都做了3次以上的师资试讲,反复修改课件,查阅相关资料,仍然不能完全掌控所讲的内容。因此,讲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加强授课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在回答学员的提问、培训时间的掌控、授课技巧以及课堂氛围的调节等方面,都需要通过多次的培训和演练来提升。
3.及时总结培训经验。通过培训班的实施,增强了社区全科医生对外授课的信心和技巧,激发了全科医生参与教学培训工作的热情,为建立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刚开展社区培训的基地,还需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培训中的问题和经验,有针对性加强课程设计和培训技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深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利用培训基地的平台,在继续教育对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组织社区医务人员互教互学、充分交流,加深对知识和技能对掌握,建立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模式,使受训者能够真正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郭惠平.开展继续医学教育 管理各类培训实施体会[J].中国水电医学,2008(1):52-53
[2]杜静,朱继红,李红.关于完善我国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的建议[J].继续医学教育,2014(8):1-3
[3]秦怀金,陈博文编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
篇3
杨辉教授是一个学者,我经常会叫杨老师,因为杨老师感觉更为亲近。师者,授业解惑。师者,学术殿堂里的台阶,让学生踩着他的肩膀前进、探索,无私的分享着他的知识、见解、经历,让他的学生成为像老师一样的人。
我们共同致力于民众健康,我们在探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让我们的全科医生进步,让我们的全科服务更完善、更贴近民众的需求、解决民众的疾患,让更多的民众受益。说得好像很"高大上",但是我们全科医生的确每天都是在这样的工作和服务着。发病率最高的"感冒"我们看着,患病率最高的"高血压、糖尿病"我们管着,妇女、儿童、老人的健康我们也管理着,我们是应该为自己自豪的。虽然超负荷的工作,经常需要苦中作乐。
全科医学是什么?全科医生是怎样的?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也许我们是"5+3"规陪模式出来的全科医生,但是培训地点是综合医院的专科,医生是专科医生,培训结束后,我们下到社区,心理落差是非常大的。澳大利亚有着全世界最完善的初级卫生保健体系,他们的全科医生是怎样的?他们的全科诊疗是怎样的呢?杨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第一课——《全科服务质量和评价》。
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也是需要培训和需要考试的。他们是为期三年,在社区诊所中"以师带徒"进行培训。培训有关医学知识、医患关系、职业发展、社区医学服务等内容,有明确的培训提纲、内容,有独立的评审机构对全科医学服务进行评审。在澳大利亚的全科诊疗中有三步——建立关系、疾病诊治、疾病管理,为病人提供病人能够理解的知识、易获得的连续性的服务。
深圳的全科诊疗重在"疾病诊治".病人来看病,我们看到了"小人"和""大病",我们更关注于疾病的本身,没有做到"以人为中心".我们忽略了病人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关系、没有保护患者的隐私等。
我们是否也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全科医生的考评体系,培训我们的师资力量,让新生的全科医生能以更合理的方式获得全科证。谁来当全科医学生的老师、学生应该学习什么知识技能,具备什么样的沟通方式。这是我们必须探索的,我们可以模仿澳大利亚,取长补短,建立一个深圳全科医生标准。
我们最贴近民众,忙忙碌碌于每天的诊疗工作,回头一想,好像也没有做什么特别有意义的事情。科研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科研就在我们的身边,杨老师的第二课——《基本医疗服务的研究设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选择最感兴趣的课题或是工作中最困扰的问题来进行研究。以"PICOS"的模式进行设计。P——明确的研究对象、人群、群体,I——明确要干预什么或问题是什么,C——清晰的表述对照组、对照人群,O——明确预期的研究结果或预期的干预结果,S——明确研究的时间范围。困扰我们的慢病管理、家庭医生服务、家庭病床发展方向,都可以作为课题,每个社区的居民不同,社区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都是不一样的,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群进行研究、进行干预。完全随机、双盲、三盲的实验在社区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可以进行性别的比较、不同年龄段的比较、病人自身的比较,甚至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病人进行访谈。兴趣是让研究坚持下去的动力,让社区民众获益是研究的根本目的。
有了《基本医疗服务的研究设计》作为基础,针对全科医生黄俏光介绍他的《糖尿病的社区健康教育和中医药防治的效果评价》、全科医生陈章《罗湖区户籍老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进行讨论,全科医生们对课题的设计、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和课题的设计者讨论怎样做会更好,杨老师最后总结,对每个课题提出比较可行的研究方向。每一次机会都是珍贵的,人的交集每一次也都不一样的。我们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是国家政府制定政策的人,需要解决的是我们居民的问题,实际的切身问题。
开创新模式或是做创新性的研究总是会碰到种种困难的。可以研究某一个点、某一种方法、某一个方剂、某一个健康教育方式,研究方法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可重复性。对于这一课,我的印象不深。还是要让感兴趣的人参加,讨论的氛围才会好。
邱珊娇医生的《社区合并抑郁障碍的2型糖尿老人个性化干预及效果评价》,自己不做评价。但是受启发的是,老年糖尿病病人往往不能管理好自己,有抑郁障碍的老人更是丧失了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他已经驾驭不了管理糖尿病的"五架马车",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人,需要一个和他关系亲密的人和他一起管理疾病。我们可以让亲近的人获得知识,帮助、监督病人,共同管理饮食、运动、按时服药等。社区研究不一定要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可以试试用定性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可以用访谈的形式进行记录。生活质量的评估非常重要,疾病的改善不一定非常快,但是生活质量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改善。
科研设计最受益的是科研设计的那个人!参与非常重要,参与进去了,就是独一无二。杨老师为其量身定做了很多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当参与者自己准备越多,就会发现越多的问题,就会想解决这些问题,查文献,能文献解决的文献解决。文献解决不了的,咨询阅历丰富的杨老师,总是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因为当我们为一个科研课题阅读了10篇文献时,杨老师读的可能是20、30篇!
篇4
关键词:全科医学;背景教育;体系内容方法;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38-01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
1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成为日益迫切的问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的实施,人们对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着医学专科的不断分化,对疑难重症的解决不断有所突破,但医患关系淡漠却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问题。DICON教授总结说:“任何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若不是以受过良好训练的全科医生为基础,便注定要付出高昂的代价[1]。在我国,合格的全科医生十分匮乏,注册全科医疗科的执业医师仅有8万余名,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3%。在重视基层卫生的国家和地区,全科医生一般可占到医师总数的1/3甚至1/2以上。而我国医学院校专科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走向社区和农村,通过全科医学教育对其未来从事的工作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2当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2.1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医学院校中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普及程度不高,而医学院校目前仍是全科医学学术发展和人才教育培训的中心,这样根本不利于全科医师后备队伍的培养。大多数医学院校中没有建立全科医学专业,缺乏专职的师资培训队伍,主要任务落在了有经验的专科医师肩上,而这些临床兼职教师既缺乏系统的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又缺乏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经验,这样的培训教育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2],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建立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制度作出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确立了“一种模式、两条路径、三个统一、四条渠道”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因此,在高等医学院校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全科医学体系,建立稳定、高素质的全科医学教师队伍已经迫在眉睫。
2.2教学内容的现状和改革:目前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和培养模式仅是在临床医学专业上的调整,缺乏以新的模式为特征的全科医学的理念。目前,全科医学的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重复内容较多,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明显落后于学科发展。应重新编写适合全科医学教育的大纲和实验大纲,精简教学内容,要求主讲教师坚持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为标准,分层次讲授,妥善安排教材内容[3]。此外,全科医学也应以当前实际情况为依据,修正原有教材的不足,逐渐形成全科医学专业特色、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的适宜教材。课程设置要考虑到整个基层的健康需求,服务特征及专业标准。将培养目标与所需知识与技术有机结合,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练习,培养成为具有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学科综合、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能力要素有机融合的全科医生
2.3教学方法的改革:我国医学高校主要还是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甚至灌输为主,通常的填鸭式、一言堂等方法;它重在知识本身的传达,容易忽视学生个人兴趣、爱好、能力及个性,所以,总是使学生处于被动中,因而常常被现代人所诟病。
鉴于毕业生今后面临的对象为基层群众,工作的主要场所在社区,其教育应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并通过讲授与研讨式的的结合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新的教学方法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习惯,教会其学习方法,使其终身受益[4]。 在理论课教学中改进传统的课堂学习,引入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其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新的教学方法应该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2.4完善全科医学社区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实习是培养成为合格医生的重要环节,教学基地的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当前,全国各地的社区教学基地尚不能满足全科医学生培养的要求,不仅缺乏专业教师,也无规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基地的规模上也远远不能满足培训的需求。因此,加快全科医学的培训基地建设是各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当务之急。
新的社区医学教育模式要求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区和家庭进行调查研究、健康教育、医学咨询等。通过亲身经历,从中体会其中的乐趣,进而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对全科医生的要求。努力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复合型全科医学人才[6]。
参考文献
[1]孟群,解江林,吴沛新,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现状与思考[J].医学教育杂志,2005,(6):68-70
[2]梁万年,吴永浩,李蔚东,等.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与发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4,7 (1):4-10
[3]俞爱月,周瑾,王岚,等.发挥高等医学院校优势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教学[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11):29-31
[4]李林.愉快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07):60
篇5
关键词:基层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全科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全科医生应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1 学生培训问卷资料
根据设计问卷对我院已经毕业的学员和在培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发出37份问卷,收回36份,1份未回收,回收率97.3%。
1.1培训基地的选择 选择三级医院:11(30.5%),二级医院:20(55.5%),区域医疗中心:5(13.9%),一级医院2(0.05%)。选择的理由:三级医院带教水平高,能引领学生学习。但是三级医院分科太细,不利于全科医生的培养,检查的手段和社区有差距。二级医院与社区的疾病谱接近,检查的手段和社区接近。区域医疗中心是本地区的医疗中心,技术力量强,疾病谱覆盖本地区,适合学生实习学习。北京目前的区域医疗中心为各区县的二级综合医院。
1.2培训内容及继续教育情况 学员对培训内容不感兴趣的只占2(5.56%)。对培训内容最需要的前三位内容:接诊技巧(32,占88.9%),临床技能(30,占83.3%),全科医学基础理论知识(21,占58.3%)。培训内容75%(27/36)选择多数能在工作用到。已经毕业10名学生问卷60%(6,占60%)需要以专家对口支援的方式到社区进一步的指导,来巩固规范化培训学习的内容。其他人员(占40%)选择短期学习和进修的方式提高业务水平。80%(8,占80%)人员经培训完后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接诊能力有所提高。
2 师资管理
2.1教师入选标准 ①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有临床和科研经验和基础;②有全科理念,接受全科师资培训;③符合带教标准(参加全科医师师资培训);参与全科授课或带教;④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大专学历并取得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熟悉本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规范熟练的进行本专业技能操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治学态度严谨,能以身作则;熟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规定,能够认真履行各项职责。
2.2教师培训 针对教师全科理念较差,组织三级教学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教师对导师进行培训,提升导师的带教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住院医师培训与考核过程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以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如何上好一堂课》《全科医生的素质与角色要求》等内容培训。提升教师对全科医学的了解及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带教能力。
3 基层医院培养全科医师现状
基层医院或区域医疗中心培养全科医师的必要性体现在:①基层医院的疾病谱、检查和治疗手段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似,培养出的全科医师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社区工作;②基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对口支援关系,临床医师定期社区支援,可在完成培训任务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③在基层医院培训的全科医师了解本地区综合医院医院的医疗水平,方便患者的上下转诊及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但存在的问题:①基层医院师资水平有待于提高;②带教医师大部分由专科医师培训后担任,全科医师带教观念需加强[1];③临床教师带教模式单一,需要改进和加强。
4 对策
4.1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基层医院或区域医疗中心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主战场。作为全科培训基地的管理人员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并且明确培养目标:是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不仅要求能够准确询问、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熟悉主要临床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而且要树立以人为本、家庭为单位、社区为基础的观念,培养为个体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的能力,学习与服务对象沟通并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技巧,训练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4.2机构健全规范管理
4.2.1完善的培训体系 2009年我院成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根据培训需求,成立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设立全科医学教研室,轮转必备科室设教研组长或教学干事,专人负责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开展。教学体系的完整是教学工作开展的保障。
4.2.2健全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依据住院医师管理办法及要求制定《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全科医师带教师资管理办法》《会议制度》《全科医师出科考核制度》《全科医师考勤管理办法》《临床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14项规章制度,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培训的顺利进行及效果。
5 小结
住院医师是医院人才梯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2]在基层医院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必要的。要健全的组织结构,完善的培训体系及管理制度、培养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为培训顺利进行的提供保障。导师组与科室指导教师向结合的方式极大的帮助学生解决培训过程的问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葛辉玉等[3]研究结果指出,导师制培养模式在提高住院医师实践能力的同时,其理论基础、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外语能力。同时对住院医师医德和人格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全科医师培养要选择适合的培训基地。基地规范的管理和优秀的全科师资是培训质量的保证。增加导师组制度能极大的帮助学生完成轮转目标。
参考文献:
[1]崔树起.我国内地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全科医师杂志,2015,14(1):4-8.
篇6
医院医生实习心得体会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即将结束内科的实习,回顾这些日子,是苦是乐,是酸是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在儿科近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受益颇多,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对于我们的实习,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在此,对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要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多说“对不起”,是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儿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特别是对于小儿头皮针的穿刺技术,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能勤于、善于观察患儿病情,从而及时地掌握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长,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飞翔的白衣天使。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医院
_人民医院
三、实习内容
1.实习前对心内科的一些基本操作要掌握,如做心电图、测血压、心脏的体格检查等,不要小看这些,以最简单的测血压为例,很多人都没有规范的掌握。
2.搞熟心内科常见疾病的书本知识,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瓣膜病、冠心病等;然后再在临床上将上级医生的诊疗方案与书本相对应,看看如何与患者个体结合,不懂就问,水平会提高很快。
3.学会一些急诊处理,如高血压急症、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等,急诊的东西会处理了,后面慢的也不用着急,这样做到心中有数,“一切尽在掌握”,呵呵!
4.还有就是,医生不光要掌握高超的医术,同时还要很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与同事,平时多学学上级老师的沟通、谈话方法和技巧,等到真正工作了会很快上手。
这段外科的实习经历,其中复杂的滋味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酸甜苦辣,无论是什么滋味,都挺值得回味的。当然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了几个不错的朋友,或许这比书本更有价值吧
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不断的努力,在心内科的实习很快结束,取得了很大成绩。首先,在基础理论方面,温故而知加强了巩固和提高;其次,在临床放面学到了新的知识和处理方法。总之。经过在心内实习,是我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在突发病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和技巧。我一定把学到得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并不忘记老师的教诲,不断地学习进步。
算算进内科实习的日子有x个月了吧,新年刚过。感觉到现在,自己在心内科学到的东西没多少增加。踏进了科室,见识了不少的人,接触了不少的事情。也让我看清楚了有些人的面孔。换句话来说,是不是实习,就代表了自己已经开始接触半个社会了呢?
科室里,不论是医生,护士,患者,患者家属。不一样的阶层,不一样的办事方式。让人思考很多。自己身边的人,可能以为很了解他,其实并不是如此,也许人一旦了解的对方越深,就会觉得越可怕。因为每个人总有自己的缺点,当你不能容忍对方的缺点,又或者别人无法容忍你的一样。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复杂,生活,学习,处事无处不在不感叹了,我一定会好好把握实习机会的。不管别人拿什么眼光看我,我会坚持!因为我身后有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最亲爱的人!
医院医生实习心得体会
经过一年时间的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班的学习,本人对全科医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悉知全科医学的含义:是一个面向社会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学术专科。将各科相关知识机能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从而服务于社区和家庭维护与促进健康的需要。同时熟悉和了解了全科医疗是一个对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与综合性保健的医学专业,又整合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于行为医学的宽广专业。
做为全科医生将在全科医疗中充当重要角色,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的管理的医生。
在一年的学习时间里,老师给我们传授了社区医学、全科医学、社区预防与保健、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康复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急症与急救、物理性诊断、心理障碍与精神卫生等学科,从中了解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为了实施六位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所需要掌握的广泛的全科医疗知识,尤其是突出社区卫生医疗健康、疾病、保健等特点的医学知识理论受益匪浅。
在皋兰县医院10个月临床技能实践期间,我对内科、急诊科、外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及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有了一定的掌握,认真完成了临床培训要求。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各临床科室共同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出对广大居民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方便、快捷、周到、便宜、知情。接受到全方位的服务。县医院基本设施齐全,药品丰富便宜、化验室(常规化验、生化化验基本满足常见病的需要)、B超、心电图等。还开展了针灸、按摩、拔罐、封闭等多样化的服务,对诸多疾病后遗症,慢性病的康复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黑石乡卫生院1个月的基层实践培训期间,我能够独立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掌握的全科医疗服务技能,社区慢病管理,重点人群保健。
通过实践更进一步认识到做全科医生,卫生院医生在乡卫生院职责的重要性。卫生院医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门诊、家庭访视、健康档案等)了解全乡居民的健康状况,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达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通过实践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充分显示出全科医疗在现今社会中社区居民的需求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由于从事乡镇卫生医疗工作时间不长,工作还不深入,对全科医学和社区医学认识还不够全面,很多理念还停留在专科医疗的模式之中,在应对患者的过程中还存留着以医疗为主、以疾病为中心、以医生为中心的就诊模式,对社区常见的健康问题、康复医学、中医药照顾等全科医学知识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以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更新观念,改善服务质量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更好的为社区广大居民的健康服务。
医院医生实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的工作职责是“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本草纲目·序》:“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因此,虽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特别对于我们从事基层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医生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的敬业精神仍然促使我投身医学事业,为人民大众的医疗卫生、健康保健贡献自己毕生精力。
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长,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飞翔的白衣天使。
1、实习前对心内科的一些基本操作要掌握,如做心电图、测血压、心脏的体格检查等,不要小看这些,以最简单的测血压为例,很多人都没有规范的掌握。
2、搞熟心内科常见疾病的书本知识,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并瓣膜并冠心病等;然后再在临床上将上级医生的诊疗方案与书本相对应,看看如何与患者个体结合,不懂就问,水平会提高很快。
3、学会一些急诊处理,如高血压急症、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等,急诊的东西会处理了,后面慢的也不用着急,这样做到心中有数,“一切尽在掌握”!
4、还有就是,医生不光要掌握高超的医术,同时还要很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与同事,平时多学学上级老师的沟通、谈话方法和技巧,等到真正工作了会很快上手。
篇7
述职报告是简明扼要的介绍自己的基本工作情况,如所任职务,任职时间。然后要详细介绍自己的岗位职责范围,即自己分管的工作、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目标。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骨科主治医生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骨科主治医生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作为一名骨科医生,我的工作职责是投身医学事业,为人民大众的医疗卫生、健康保健贡献自己毕生精力。参加工作至今的实践工作,我对自己工作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下面是我本年度的述职报告: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素质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在党的十__大上的报告,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充分利用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媒体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理论知识,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党政策,领会上级部门重大会议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同党同领导保持一致,保证在实践工作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及教育活动。
二、恪尽职守,重视自身道德修养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细心刻苦的作风,同时要对病人有高度的同情心,术前多与病人沟通,多细致询问病情,术后多察看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三、勤学苦练,不断提高专业技术
工作以来,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骨科医生除了应具备的以上的素质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术是做好骨科医生的前提。
注重临床科研工作,积极参加科内各项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关成绩,并能坚持理论结合实际,总结临床资料积极撰写论文,同时认真完成各院校实习生及外院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并能以身作则,积极指导下一级医生完成学习诊治工作,并负责教学三基培训、讲课等,进一步提高自身基本理论知识。
四、医疗安全工作
医务科针对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制定了《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术能力培训;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举办急诊系列知识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举办《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的专场讲座,结合身边的或本院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教育广大医务人员如何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专业法律法规,在全院上下掀起学法懂法守法的热潮。通过我们的努力,有效扼制医疗纠纷发生的势头。
五、个人总结
通过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科室各项工作任务,但工作标准和工作质量与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思路还需要更加宽阔。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大政治学习力度,提高工作质量,团结一致,扎实工作,高标准完成本科的工作任务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任务。
在过去的1年里,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我自己及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将继续踏实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组织上对我的培养和期望。
骨科主治医生述职报告
作为骨科主治医师的两年期间,本人认真履行主任职责,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现从三方面述职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打造良好团队精神。
骨科的工作就是“无规律”、“不由自主”,一年到头都忙忙碌碌,加班加点连轴转,没有脚踏实地的作风,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是难以胜任工作。
甘于奉献、诚实敬业是外科工作的必备人格素质。两年来,本人踏踏实实地做好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不靠一时的热情和冲动,坚持每天从零开始,以积极热情地态度投入工作,只要工作需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翻过去的一页已成为历史,成就只能为将来医院发展奠基。如果说做了一些工作,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这主要与每位院领导的支持和认可分不开的,与在座的每位同事的关心帮助分不开,与科室全体人员的团结协作分不开。
但自己深知离各位领导的要求和同事们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做好医务科的管理工作,我决定做到以下几点:
1、服从医院领导,完成医院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定期在院内组织政治学习,抓好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
2、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发展及加大业务管理力度,重点抓好专科建设、科技兴医,以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品牌效应与知名度。
3、进一步抓好医疗常规及规章制度的落实,协助医疗纠纷的调查处理、教学管理工作。
4、着重加强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加强业务学习,加快医务人员知识的更新,提高医务人员的竞争意识,以扎实的业务水平和技术优势来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来带动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5、以医疗安全为保障高质量、高绩效的工作量。医疗安全是前提,没有医疗安全作保障,提高工作量和增收节支均将成为无的之矢,医院的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
6、科室与医院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医院的发展建立在各科室发展的基础上,但各科室的发展又以医院总体发展为依托。
如果没有医院的总体发展,科室的发展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好比一局围棋,要有良好的总体布局,局部的胜利才会对全局有意义,围棋中光顾了局部取胜而失去整局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相信大家,各位同仁以大局为重,辩证地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我科有值班同志放弃值班后应有的休息时间,长期投入到医疗工作中,值得表扬。
骨科主治医生述职报告
我是一名中医骨伤科的医生,从医9年来,本人一直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做为天职。自古以来,凡成大医者,皆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高超的医术。
所以,在从医这些年来,除了给病人治病,我更强烈的感觉到,医学的进步,需要我不断的学习。就像一句老话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下面本人将近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注重医德医风
“为医者,德为先”,医德是医务人员立身之本。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始终以“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服务宗旨。
在思想上,我时时处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的组织纪律从严要求自己,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提高政治鉴别力和防腐拒变能力,始终做到重事业、淡名利,以满腔热忱地为患者服务,事事处处以病人为中心,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病人需要,我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关爱病人,甘于奉献。
二、和谐的医患关系
工作中,我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做到耐心接待,认真解决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尽量减轻患者、家属的压力,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工作是很辛苦的。身上时刻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还常常受到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责难和不理解不配合。
但是,当与死神的拔河终于获得胜利;当瘫痪在床的病人能站稳他的脚步;当痛苦的表情被放松的微笑所代替,作为医务工作者,那一份满足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那是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体会到平凡中的快乐。
路遇时一句不经意的问候,相逢时一个真诚的微笑都在无形间拉近我们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我们带给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能力,他们让我们在凡俗的生活中得到自信和升华。
三、专业技术情况
做为中医骨伤科主治医师医师,我必须为其他人做好表率,做好榜样。取得主治医师资格9年,我主要从事中医骨伤科门诊工作,还从事门诊急诊急救工作,对门诊急、危、中重病人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同时带领全科医护人员不断学习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更使全科医护人员意思到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当然,我并不满足于这点儿进步,要知道,医学是无止境的!我们在医学上每前进一小步,就能救活和治愈成百甚至是上千的人。所以,我一直致力于研究新技术,希望自己能够带给病人更多的福音,让更多的笑容在患者脸上绽放!
20____年-20____年间,我参与抢救180余例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98%以上,成功转诊300余例患者,专业方面师从董福慧教授,独创采用腕“休息位”固定法治疗Barton氏骨折12例获显著疗效,解决了Barton氏骨折复位后不易固定的难题,自创“划船法”治疗粘连性肩周炎68例,方法简便实用,疗效显著,并在《____》杂志发表相关论文,获得好评。
20____至20____年本人考取____大学医学院就读中医本科,致力于软组织损伤的中医辩证治疗,尤其在膝关节疾病等软组织损伤方面有独特见解及较强的诊治能力,利用手法加局部外敷、中药熏洗等方法治疗膝关节病变10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并在《____》杂志发表相关论文2篇。
20____年本人受聘____社区卫生工作站组长,勤于学习,以身作则,多次组织本站职工参加院内业务学习,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任职期间发表国家级论文2篇,省级3篇。
由于热爱教学工作,于20____年,本人带教顺德大学20____届全科医学大专班共8名,指导实习生对全科医学的了解和提高临床实践技能、热爱社区工作,成为合格的全科医师,获得好评。
同时本人还重视科研项目研究,20____年申报《____》获____省____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立项编号:(____)本人为此项目第一负责人,科研已结题,并在国内期刊发表相关论文。
本课题采用针药结合对____市老年男性肾阳虚部分患者(中医诊断标准确诊)52例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比,用药后的T均值明显升高,E2均值下降,E2/T之比值也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温针灸法配合补肾阳中药有促进中老年男性性功能作用,并可调节中老年男性体内性激素水平使之达动态平衡。取得显著疗效,对提高佛山市中老年男性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20____年获得先进个人和医德医风奖项。专业技术水平受到领导及同事的认可。20____年考取全科医师。
在经过长期的实践之后,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自己在实践中学到的学下来,留作参考。本人于20____年3月在《____大学学报》发表省级论文:《____》。20____年6月还发表国家级论文两篇,《____》和《____》。
篇8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005年起,以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引领的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抓住了卫生体制改革中“公益性问题”这一症结,并围绕着社区卫生公益性实施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国家新医改找到了重要突破口。2006年,国务院召开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方向、基本原则和执行框架。2010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北京、武汉等城市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先后提出“家庭医生”服务的概念。2011年国发〔2011〕23号文《国务院关于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从全科医生制度顶层设计上描绘了全科医生制度的蓝图。2005年底,作为上海市首批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的长宁区,率先创新推广全科服务团队模式,并推行家庭签约制服务,但当时的服务基础、人才队伍、政策环境尚不能完全支持签约制服务;上海徐汇、闵行、青浦、金山等区也从2007年起开始从不同角度探索“责任制医生”的健康管理模式;2008年,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在区内试点居委责任制医生健康管理模式探索;2009年,家庭健康责任制工作纳入区卫生局重点工作,并制定《长宁区家庭健康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区试点探索;2010年8月10日,在“城市与健康国际论坛”上,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首次提出上海将全面推行建立家庭医生制度;2011年,上海配合国家新医改方案,试点推进五项重点工作,试点家庭医生制就是其中一项,全市有10个区县参与试点工作。
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上海市最早试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社区卫生机构之一,早在2008年下半年,在全科服务团队模式基础上,开始实施全科医生居委责任制工作模式试点,并于2009年6月在中心全面试点。目前,中心家庭医生18名,分别承担19个居委会的家庭医生制服务。2011年4月,成立全市首个家庭医生工作室——“陈华工作室”。在上海尤其是长宁区,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未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内涵深化的方向和共识,国家对全科医生制度的设计更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正当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探索热火朝天地进行时,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提出了“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概念,并迅速得到了政府、舆论的响应,业内的关注以及居民的认同。那么,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成立究竟是一种必然还是一种偶然,是一种可行的操作模式还是一种暂时性的炒作手段?回答上述问题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历程及家庭医生工作室成立的背景上进行分析。
二、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实践需要服务载体来适应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社区卫生发展和全科理念深入实践的产物。社区卫生服务在国内起步较晚,大体经历了以功能转型为主的框架建设期、以公益性改革为主的体制机制改革期、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主的内涵发展期等三个时期,而在三个不同时期,卫生服务的载体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框架建设期期,地段医院、部分二级医院及企业医院等逐步转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逐渐成立了“三科一室”的工作模式,即医疗康复科、预防保健科、后勤保障科及办公室。然而,这仅仅是功能定位的调整,这些医疗机构的主要服务载体并未发生变化,仍然是内科、外科等专科。
(一)在体制机制改革期,社区卫生逐渐引入全科理念,提出“六位一体”的服务理念然而在当时,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全科医生,只能通过组建全科服务团队,即由若干经过短期全科岗位培训后的专科医生和若干名公共卫生人员、社区护士组成全科服务团队,通过知识的整合及专业的互补来达到服务的整合,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来的专科医生转为全科医生后,而客观上却没有真正涵义上的全科医生的矛盾。全科服务团队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诊室等载体,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随着社区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不断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的队伍中,社区卫生服务人群的不断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不断拓展,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全科服务团队“医”“防”分家、专业化分工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六位”难以真正“一体”。“防”“治”分工也局限了全科团队服务效率与服务效果的发挥,全科医生往往除了家庭病床、出诊等医疗服务外,较少参与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例如,管理慢性病患者的是社区的预防保健人员,给慢性病患者诊疗开药的是社区全科医生,即浪费了人力资源,又降低了服务效率。这也促使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逐步进入内涵发展期。据此,周家桥卫生中心率先试点实施全科医生居委责任制管理,明确一个家庭医生负责1个居委,2500~3500服务人口,从而促进全科医生下沉社区,探索居委责任制医生(家庭医生雏形)工作模式,家庭医生承担责任居委所在的慢性病患者、离休干部、早期归侨、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重点管理对象的基本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并参与居委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落实防治结合的一体化管理。随着居委责任制医生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家庭医生制服务概念的提出,居委责任制的全科医生开始逐步向职业化的全科医生过渡。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特点是以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为基础,以健康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就近服务为原则,为居民提供防治结合又具个性化的卫生服务。而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居民的需求导向则是希望家庭医生能提供有价值的卫生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契约式服务关系的延续;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也必然是因人而异、具有个性化的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就近原则也局限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作用的发挥。这种新的服务特点必然催生一种新的服务载体与其相适应。“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提出,既具有创新性,又为家庭医生制服务寻找到了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载体。#p#分页标题#e#
(二)家庭医生服务的发展需要标杆效应来带动上海各个试点区实施家庭医生制的做法固然不一,即使是长宁区,虽然较早试点探索家庭医生制服务,但由于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也主要通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报试点、各自探索的方式实践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而传统服务模式根深蒂固,且各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不一、服务理念不一、试点探索的侧重点不一。英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科医生制度上的经验,是我们学习和参照的标杆。结合我国的实际,家庭医生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始终没有一个标杆和统一的规范。在经济领域,“标杆效应”是指某个经济组织或者公司、集团,在当地区域中占据重要的经济地位,通过自身的一系列活动,树立了一个“标杆”的形象,并且相应地带动了区域周围的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同样,家庭医生制服务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需要树立一个“标杆”形象,相应带动整体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发展。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最早试点家庭医生制的单位,在家庭医生人才队伍配置上基本齐备,19个居委配备了18名家庭医生;经过几年的实践,也基本实现了家庭医生慢性病防治一体的服务模式,且服务成效显著,服务效率明显提高。但18名家庭医生也仍然存在着服务理念理解不一、服务能力高低不一、服务方法各有千秋,亟须建立典型、树立标杆、统一模式。周家桥卫生中心选择了工作卓有成效、服务敬业热情、居民认可满意的家庭医生陈华作为典型,在中心为她提供独立的服务空间,建立服务支持团队,通过陈华医生的服务来总结和规范中心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陈华工作室”应运而生。家庭医生工作室作为家庭医生制服务探索中一个崭新的名词,巧妙区别了家庭医生服务与以往服务模式的不同;而家庭医生陈华更是借助工作室,充分诠释了家庭医生服务的内涵与方法,树立了家庭医生服务的标杆。
三、家庭医生工作室的界定与制度实践
工作室一般是指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具有公司模式的雏形。许多工作室是为了同一个理想、愿望、利益等而共同努力的集体。工作室的规模一般不大,成员间的利益平等,大部分无职位之分,有些工作室有室长职位统领所有人员,各自负责各自应做的事。大部分工作室的事务可由成员一起讨论、决定。①结合实际,我们初步给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定义是:在公益性的原则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助物理空间为家庭医生搭建的服务性平台,是家庭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一种载体,是社区居民可以寻求家庭医生服务的一种实体。家庭医生是工作室对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主体,辅以助手(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和社区志愿者,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资源、卫生纵向资源和社区资源的支撑,主要为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的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从而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
(一)对家庭医生工作室的理解
首先,工作室与诊室的区别。传统的全科诊室,全科医生主要是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慢性病的诊治及双向转诊等基本医疗服务;而在工作室,家庭医生除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外,还要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营养咨询、用药指导、心理疏导和慢性病门诊预约等服务,工作室的性质也决定了在一般诊疗服务过程中与居民沟通交流的时间增多了。陈华工作室正式开设以来的半年内(5~11月),除了基本医疗服务外,提供咨询指导类服务1450人次,其中热线电话咨询208人次、现场咨询1242人次;按照咨询指导内容细分,就医指导681人次,用药指导473人次,营养指导212人次,心理疏导52人次,其他服务32人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陈华工作室已完全超出传统诊室的功能。
其次,工作室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区别。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的延伸,是方便社区居民就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及全科服务团队工作的场所之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内一般有全科诊室、康复室、健康教育室、健康咨询室等内设区域,并配备有相应的设施设备,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种形式,服务人员主要由全科服务团队成员组成,包括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和社区护士等。而家庭医生工作室作为进一步提供社区居民就近服务的一种载体,也需要物理空间的支撑,但相对服务站硬件要求没有那么高,从硬件的角度仅需要有家庭医生独立的服务空间和相应的基本服务设备即可;工作室是家庭医生的主要服务场所之一,工作室其他服务人员的组成可以包括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及社区志愿者等,他们的职责是辅助家庭医生工作的开展。
最后,工作室与私人诊所的区别。国外的家庭医生是以私人诊所或联合诊所作为一种服务载体为签约居民提供服务,私人诊所或联合诊所是独立法人。而家庭医生工作室是以政府的公益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平台设立的,是为适应家庭医生制服务特点、推进家庭医生制工作成立的,非独立法人的,且所提供的卫生服务都是以政府主导、公益为原则。因此,两者的基本性质、政策制度背景都是不同的。
(二)家庭医生工作室模式的制度实践
作为一种制度模式,家庭医生工作室通过实名制、实体形态以及制度规范建设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职业化和务实化程度,从而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模式的创新。
1.以实名工作室推进家庭医生的职业化职业化,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景素奇先生认为,“职业化就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职业化分三个部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三者中最难做到的就是职业意识”。笔者认为,家庭医生的职业化,也必须具备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这三个基本要素。在周家桥卫生中心陈华医生实名成立了陈华工作室。之所以首先为陈华医生成立工作室,是因为陈华医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在家庭医生服务上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职业技能上,陈华医生取得了全科副主任医师的资质,并取得了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咨询师的岗位资格证书;在职业道德上,陈华医生敬业精神及良好的医德是得到充分认可的;在职业意识上,陈华医生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机会和力量,与社区居民建立服务关系,发现和想方设法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作为家庭医生的职业目标就是,为建立契约式关系的固定有限人群提供长期的健康服务。#p#分页标题#e#
2.以实体工作室实现家庭医生服务的务实化家庭医生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家庭医生不可能像专科医生或过去全科医生那样仅在门诊坐诊,还要在社区、居委甚至居民家中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因此,固定的服务场所,是社区居民寻找家庭医生、感受家庭医生服务的需要。在周家桥卫生中心,陈华工作室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实体化的工作室平台,让家庭医生制服务成为一个居民能看得见、寻得到的实体,为家庭医生就近服务提供了空间载体,能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家庭医生制服务与以往服务的不同。虽然在物理空间上,工作室与诊室并无实质性区别。但工作室的命名,使它区别了诊室,使得“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具可操作化。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首先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他指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有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然而,传统的诊室模式,尤其是社区诊室中,一些社区医生几乎成了成了“开药机器”,更无从谈起考虑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了。陈华医生是由原先的外科医生通过全科岗位培训,而后通过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岗位培训逐渐转岗为全科医生的。过去在中心门诊,陈华医生主要是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慢性病开展诊疗服务及双向转诊服务。原先中心在二楼还保留了陈华医生的全科诊室,但随着工作室的运行,全科诊室的功能也逐步转移到工作室内,并逐渐取代了原先的全科诊室。陈华工作室成立以后,在工作室内陈华医生除了常规诊疗服务(全科门诊、双向转诊)之外,还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营养咨询、用药指导、心理疏导和慢性病门诊预约等服务(见表1数据),工作室的性质也决定了在一般诊疗服务过程中与居民沟通交流的时间增多了。家庭医生真正从单纯的门诊医生转变为提供“社会-心理-生理”综合服务的全科医生。
四、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规范与提升
通过陈华工作室的运行实践,我们总结了家庭医生“13533”工作方法,作为经验和服务方法在家庭医生中进行推广,即坚持“1”个中心,依靠“3”个协同,提供“5”类服务,建立“3”种关系,达到“3”个效果。
(一)坚持以居民的健康为中心每当有社区居民到陈华工作室寻求服务时,陈医生都会借着看病的间隙,询问病人及家中成员的一些基本情况,遇到第一次服务的居民还会顺便询问其住址、联系电话、过去的疾病史、家中老人身体状况等,掌握居民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健康状况,以便为建立服务关系的社区居民建立和完善健康档案。家庭医生工作方法的核心就是以社区居民的健康为中心,做好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二)依靠中心资源、区域卫生资源和社区资源“3”个协同第一个协同是与全科团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协同。家庭医生制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家庭医生的工作必须依托全科服务团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软硬件支持与协同。陈华工作室作为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中心专门抽调业务骨干以项目组成员的形式为陈华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撑,为陈华工作室配备了专职护士,保证陈华医生的工作顺利开展。第二个协同是与二、三级医院和公共卫生专业防治机构的技术服务协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社区全科医疗都必须要与大医院专科相对接,这样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因此,家庭医生制服务必须与二、三级医院协同,才能真正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周家桥卫生中心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了与华东医院(三级综合医院)、仁济医院(三级综合医院)、第九人民医院(创面远程会诊)、儿童医院(三级专科医院)以及同仁医院等区属二级医院、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协同服务关系,在双向转诊、技术服务方面为家庭医生提供了支持,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也增强了家庭医生的底气。在中心内解决不了的问题,陈华医生会借助“321协同服务”平台,向同仁、华东等二、三级医院的专家请教,然后将正确的答案反馈给病人,让病人满意。在病人服务上有处理不了的情况,卫生纵向资源更是成为陈华医生的强大技术支撑。第三个协同是与社区协同。家庭医生的工作是服务社区,同时也是依托社区的。因此,家庭医生的工作仅仅靠全科团队、中心和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紧紧依靠社区,包括街道、居委和社区志愿者等社区资源的支持,同时卫生服务也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和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社区协同是家庭医生制服务必须依靠的力量。周家桥卫生中心通过居委会卫生主任例会制度、社区志愿者制度为家庭医生搭建了社区协同平台,为家庭医生在社区开展工作提供了帮助和支持。作为家庭医生,陈华的服务始终围绕“社区居民的健康”这一核心。为了尽快掌握辖区居民的健康信息,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陈华主动与居委会联系,参加他们组织的各类活动,如楼组长会议、党员会议、端午重阳中秋等活动等,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居民,同时向他们介绍一些防病保健知识。每周利用三天固定工作日以及双休日,深入社区动态了解居民健康需求;参与社区活动的同时,进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宣传,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同时,居委会有处理不了的情况,也会联系陈华医生共同解决。
(三)提供预约式、互动式、跟踪式、关怀式、监测式服务家庭医生不同于以往社区门诊医生的关键是通过提供预约式、互动式、跟踪式、关怀式、监测式服务,根据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卫生服务,切实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
1.关怀式服务关怀式服务意味着对患者尽可能地提供贴心和便利的服务。陈华医生正是通过关怀式服务,建立了与社区居民的服务关系。当然,家庭医生关怀式服务不仅仅关心的是居民的生理健康,还应了解关心社区居民的心理因素、病人所处的环境(自然、社会和家庭因素)等。有时候家庭医生在心理上的必要疏导和生活上的必要关怀,会在为居民的健康服务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关怀式服务可以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感情,巩固医患之间的关系。
2.跟踪式服务跟踪式服务即在与患者建立服务关系后,定期上门随访,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健康信息是家庭医生实施健康管理、提供连续性健康服务的基础。跟踪式服务让陈华医生能及时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变化,切实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如今卫生信息化已经实现了区域整合,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家庭医生还可以通过医生工作站,及时了解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及近期诊疗信息,实现对居民健康状况的长期跟踪。#p#分页标题#e#
3.监测式服务现阶段,慢性病患者一直是家庭医生的重点服务对象。家庭医生通过门诊、服务站、上门或电话随访的方式,长期监测慢性病患者重要指标变化情况,一旦控制不良及时调整用药剂量、种类或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从而减少和延缓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4.预约式服务陈华在春天花园居委较早地开展预约式服务,且成效明显。目前,中心每个家庭医生都对自己管辖居委的慢性病患者、离休老干部、归侨、残疾人等重点对象实施预约式服务。通过预约式服务,减少了患者就医等候时间,引导了就诊的有序性,同时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目前,陈华医生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对象的门诊预约率分别达到64%、81%。
5.互动式服务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取向都有不同,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了解彼此的想法和爱好,服务中的互动式交流是加深彼此了解、掌握需求一种方法。家庭医生主动参与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也是互动式服务的一种方式。通过参与活动,家庭医生可以获取居民健康需求,引导居民自我管理、同伴教育和健康促进。
(四)建立“3”种关系所谓“3”种关系,即与社区居民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与社区居民健康促进的“伙伴”关系、与重点人群的重点服务关系。社区卫生及全科医生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医患关系通常是长期的无限次的重复博弈关系。在这种长期关系中,全科医生对于患者的病史、社会背景、价值观以及偏好等有更多的了解。②这就是家庭医生制服务不同于二、三级医院的医患关系。家庭医生制的实施是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深化,其重要目的是引导居民社区首诊,引导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家庭医生就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的距离优势、价格优势、全科优势和服务优势,通过服务、服务再服务的反复过程,与社区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从而引导居民下沉,实现长期的健康管理过程。家庭医生制服务通过“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服务模式,关注、关心的是一个人的整体健康,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服务模式容易让彼此建立起一种“伙伴式”的服务关系。一旦建立了这种“伙伴式”服务关系,社区居民依从性将大大提高。从健康促进“知、信、行”三个阶段来说,家庭医生的健康干预会比较容易改变社区居民的健康行为。通过3年的努力,陈华与社区居民建立了长期的健康伙伴关系。目前,与陈华医生建立重点服务关系的居民达500余人,慢性病管理对象从3年前的20余人,增加到目前的300余人,居民满意度也逐年上升至99.7%。家庭医生服务资源的有限性,也决定了家庭医生服务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其大部分服务资源主要用于社区中的重点人群或弱势群体,如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长期卧床患者等。因此,家庭医生需建立与这些重点人群的重点服务关系。陈华医生虽然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但她也有自己管理的责任居委,她的工作室也主要服务于她所负责的居委为主的周家桥社区居民。作为春天花园居委的家庭医生,陈华必须掌握居委的人口基本信息以及各类重点服务人群基本信息,以便更有效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春天花园居委总户数1120户(常住户数820户,租客300户),总人数约3800人;目前,已经与陈华医生签约的(或建立服务关系的)家庭总数有421户,约占常住总户数的51.3%;而重点服务对象总数为512人。从表2中可以看出,通过居委责任制管理后,重点管理对象尤其是慢性病管理情况产生的变化,管理对象数、管理率及预约率都有大幅提高。
(五)达到“3”个效果首先,体现健康促进的效果。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促进居民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素养,从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其次,体现和谐医患关系的效果。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为居民提供便捷的、连续的、有价值的卫生服务,并与社区居民建立起“伙伴式”的服务关系,逐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最后,体现了政府服务意识的效果。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制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一种形式,最终是要通过服务,让老百姓满意,从而让政府满意。
五、结论与讨论
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建立是对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一种探索和补充,为家庭医生制服务提供了一个载体,陈华工作室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围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开展,工作室内部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实体化和多元化相结合的服务载体实体化的服务平台更易被老百姓接受,看得见、寻得到,便于社区居民找到家庭医生。因此,全科服务团队才会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实体化服务平台,家庭医生制服务才会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但由于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配置还难以为每个家庭医生提供独立的工作室场所。因此,实体化的家庭医生工作室也可以借助多种场所、多种形式,可以在中心,也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甚至居委会活动场所;可以是1个家庭医生的工作室,也可以是2个或几个家庭医生的联合工作室,还可以有公共卫生医生、社区护士及社区志愿者共同参与到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工作。同时,家庭医生工作室也不限于实体,还可以通过设立热线电话、开通微博、博客、社区网站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元化的载体,作为工作室服务的补充和外延。
(二)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服务机制家庭医生在工作室或诊室等固定场所每周有相对固定的服务时间,能够充分利用场所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但固定的场所服务也会影响家庭医生服务的下沉,从而脱离社区基础。因此,合理时间、空间分配是确保家庭医生完成健康管理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保证。除了固定的场所和服务时间外,家庭医生可以根据服务需要,在居民家庭、社区、服务站及中心机动调整,灵活掌握,重点服务和管理好辖区签约居民。
篇9
一、创新社区卫生工作机制
我中心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性质,拟定了社区卫生服务考核制度,从组织管理、服务内容、健康教育、基本医疗、慢病管理等方面,每月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督促整改,并将每次考核成绩纳入年终考评。同时创新全科团队工作模式,每周三以巡回工作的方式,轮流下到各个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活动,传播健康知识,逐步让辖区居民认同健康理念,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早治,既病防残。此举受到上级卫生部门领导的赞扬。
二、实施合肥市政府“卫生为民办10件实事”工作方案
根据合肥市政府下发的“卫生为民办10件实事”的文件精神,我们认真学习讨论,拟定了该方案的实施细则。做了如下工作:
1、多次组织全科团队下社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城区居民家庭免费发放健康小油壶和盐勺1000件。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标语并散发宣传单1000份,发放全科优惠卡1000张。
2、到辖区各社居委与相关人员沟通交流,宣传登记结婚居民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并做了有关“婚检的重要性”的专题教育讲座。
3、宣传城市低保户居民享受社区医疗服务“三免三减半”政策。
4、宣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70岁以上老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费常规项目体检。上半年为246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做了免费常规项目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6、大力开展《百家千场公民健康素养知识》传播活动,组织全科团队下社区以“普及居民健康素养知识”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健康知识传播;让社区居民更多的了解和掌握了健康养生知识,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保护意识。同时还在辖区内开展了爱国卫生和禁烟禁毒宣传活动,禁烟制度上墙。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好评。
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深入社区健康教育既是提高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我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起着先导和造势作用。
按照上级健康教育方面的要求,我中心还积极参与卫生宣教和培训活动,为社区居民和驻地单位创建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四、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我中心在xx年成立之初,半年间突击完成建档达标任务。当年辖区的建档率平均已达到80%。分别为:建设社区的建档率达90%;红期社区的建档率达80%;戴安桥的建档率达70%。今年上半年居民新建和更新档案1638人次。目前正在积极策划,如何采集新划分过来的濉溪东路的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同时研究如何提高已建档案的更新率和利用率。
五、全科医学团队工作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如果说专科医生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么全科医生就是围绕着山峰的山脉,因此,如何将全科医学理念贯穿于社区卫生工作中,做好社区全科和医院专科的互动,也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
今年初,我们贯彻落实了省卫生厅下达的“新年送健康,关爱到社区”文件精神,组织全科团队下到各社区,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活动,受到辖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上半年中心全科医学团队实行了团队长负责制,将全科团队公示牌悬挂到每个小区显眼的位置,公布每个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电话号码,随叫随到。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下社区活动方式,定期即:每周三下午南北两个团队合二为一,在各个社区巡回开展工作,每周五下午南北两个团队各自为阵,在自己所管辖的社区巡回开展工作。
每到一个社区,我们就摆开工作台,放上各类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台卡,耐心细致地为辖区居民解疑答惑,变医患关系为朋友关系,工作中我们融入三级预防的理念,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干预疾病的危险因素。做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健康义诊和疾病筛查;三级预防即预防疾病的并发症和残疾。做疾病的管理和康复。通过上述工作,提高辖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疾病的检出率,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及致残率。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不定期活动是平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己调整下社区工作时间,原则上每周必须下社区工作三次。利用“低保人群接待日”、“入户服务工作日”、“特殊需要服务日”三种途径开展便民服务。“低保人群接待日”规定居民可在领取低保金的那天免费享受测血压和面对面的健康宣教和健康咨询等多种公共卫生服务。“入户服务工作日”规定每周五下午为责任医生和社区护士入户服务工作日,居民可在自己家中享受到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残疾人康复等一系列服务。“特殊需要服务日”则要求责任医生和社区护士在社区居民遇到棘手的健康问题时,只要一个电话,就要随时提供上门服务。
在探索全科团队工作模式的讨论中,我们还研究了双向转诊的工作方案,向省立友谊医院提出双向转诊合理化建议,拟定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协议、双向转诊卡、双向转诊流程图、双向转诊登记表,为辖区危重病人解决后顾之忧。除了在便民服务上狠下功夫外,我们还将全科医学优惠卡发放到居民手中,让居民有健康问题,就打电话咨询或直接到中心诊治。
经统计上半年全科团队下社区开展各项宣传咨询、健康教育、健康义诊工作达40余次。免费义诊、测血压、健康咨询1603人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
六、慢病管理工作
篇10
20xx年上半年,注射室在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及具体指导下,在其他科室的帮助和支持下,全体同志齐心协力,在工作上积极主动,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围绕护理部的工作计划,围绕科室的工作性质和计划,把握重点,突出特色,圆满的完成了上半年的工作任务。截止7月,共完成门诊静脉输液6298人次,肌肉注射3175人次,静脉注射34人次,抢救危重病人20余人次,现将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
全科人员能够自觉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科室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团结务实,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抢救能力
急诊科是抢救和诊治病人的场所,不仅要有良好地服务态度,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地抢救技术和应急能力,对急诊病人要迅速、准确的做出诊断和处理,尽快解除病人的痛苦,这就需要每个医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因此,科内组织定期的业务学习和各种操作技术培训,这样有利于提高全科人员的急救水平。
3、做好急救药品及急救仪器的管理
急救药品的准备及各种仪器的调试是急诊科工作的基础,每项工作由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做到班班清点,定期检查,以保证能及时、准确、快捷的抢救患者。
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1、下半年工作将围绕医院的中心,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认真贯彻医院的有关规定严把质量关,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加强科室管理,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抢救室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材,每班清点交接,及时补充消毒维修,使之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保持病床整洁,患者离开后,及时整理床单位,被服随脏随换,督促清洁工搞好走廊、厕所卫生,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安全的治疗环境。
3、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护士的急救水平,使每位护士能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组织学习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以及各种抢救药品的用法、用量等。
4、加强护患沟通,倡导优质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病人满意为我们的工作的标准,倡导微笑服务,让每位患者满意,为医院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5、做好医院的宣传工作,从医院发展的大局出发,大力宣传医院的亮点,向病人宣传医保合疗政策的实惠性,一切让患者满意,确保各项工作的安全。
急诊科工作总结
下面由的作者为你提供急诊医生个人工作总结的写法。
来到急诊科工作,五年时间,成为了主治医生,同样工作的重担也到了我的肩上,不管道路有多艰难,都要一路走下去,给病人与希望,也是我对医院对国家的贡献。不会以时间为转移,永远坚定的做好工作。
想到过去我只是一个普通医生的时候只是一个祝寿,不需要考虑很多,只要一步步做好就行,但是当了主治医生才知道工作有多艰难,拿起手术刀,有的沉重的重担和责任,有这不能分开的义务,作为一个愿意为了工作付出一辈子时间的人是非常疲惫的,总想着有时间好好的休息,好好的停留,但是有很多病人在等着我,期盼着。我是选择等待休息,还是继续工作?不为其他就为了他们对我的信任我就有责任给特他们足够的希望,没有希望的人生是悲剧的,没有机会的人生是没有可能的,我身为医生就担负着这样的责任,机会与时间并重,时间不能阻止自己的前进,勇敢的扛起病人的希望这才是我的义务。
有了寄托,有了一脸就有了责任时间让我牢记自己的使命,生活让我想起了人生的意义,我不能轻易的放弃,也不敢轻易的放弃,坚持到最后,做到最好才是我的责任,不管过去了多久,不管走过了多远,人生不会一直停步,前进才是主要的,来到岗位上我不求名,不求利,只求能为病人更多的机会,这样的处世原则让我坚持自己的工作,让我明悟了自己的责任,我不能放弃,也不敢懈怠,生命的意义在一无尽的精彩,我的精彩在与手术台上,帮助病人给他们希望,给他们机会。
- 上一篇:学生会干事培训总结
- 下一篇:电商直播培训课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