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班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14:5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青班培训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会上,医保局的李医师主要讲了《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而金医师则主要讲了保障办法的《实施细则》和《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两位医保局领导留了电话()以方便企业学员咨询。
此次培训主要针对2012年1月1日实施的市医疗保障办法及实施细则和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展开,主要的知识点如下: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困难救助制度(即3+1模式)。
符合参保条件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在纳入参保范围的三个月内,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参保人员自缴纳职工医保费的次月起,享受职工医保待遇。持有有效期内《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以下简称《救助证》)或二级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以下简称《残疾证》)的,自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的当月起,所应缴纳的职工医保费由政府全额补贴。
在职职工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缴纳职工医保费,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上年度省平工资60%的,按60%核定,超过300%的,按300%核定。职工个人应缴的职工医保费由用人单位按月代扣代缴,用于建立个人帐户,其中六级及以上残疾军人不缴纳。
参保人员每人每月缴纳3元重大疾病医疗补助费,用于建立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基金。其中持有有效期内《救助证》或二级及以上《残疾证》的予以免缴的免缴。自愿参加医疗困难救助的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每人每月缴纳1元,与重大疾病医疗补助费一并缴纳。
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当年资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个人按月缴纳的2%;另一部分根据不同年龄段,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划入。具体划入比例为:35周岁(含)以下的0.4%;35周岁以上至45周岁(含)的0.7%;45周岁以上的1%。
个人账户当年资金用于支付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普通门诊(含急诊,下同)医疗费;个人账户历年资金用于支付符合医保开支范围,按规定应当由个人承担的普通门诊、规定病种门诊和住院医疗费。
参保后,应当连续缴纳职工医保费至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符合参保条件,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参保手续,或连续中断缴费三个月的,视为中断参保。在中断后办理参保手续并连续缴费满六个月(以下简称等待期)后,方可享受医保待遇。因参保人员个人原因中断参保的,可按规定补缴满中断期间职工医保费,不计算中断年限。职工医保费的补缴费率(不含个人缴纳的个人账户部分)按办理补缴手续时的标准确定;补缴基数为上年省平工资,在办理补缴手续时,应同时补缴重大疾病医疗补助费。
企业单位参保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协缴人员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应一次性缴纳门诊统筹启动资金。其中,协缴人员和持有有效期内《救助证》或二级及以上《残疾证》的灵活就业人员,按2038元的标准缴纳,其他参保人员按3396元的标准缴纳。
参保人员退休时,缴费年限不足20年的,在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后的三个月内,一次性补缴满20年的,可继续享受医保待遇。未在三个月内办理补缴手续的,视作中断参保,在办理补缴手续并连续缴费满六个月后,方可享受医保待遇。
更多关于2012年医保政策培训报告的文章 >>
2012年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全国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市首届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第二期全国模拟运动培训班总结
“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高级研修培训心得
【返回 培训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计入历年帐户的资金为:( 600-358.33)×80%=193.34元
2月份其基本信息中,门诊起付标准累计支付600元,本年帐户结余0,历年帐户结余193.34元,固化门诊起付线358.33元。
临时外出3个月以内的参保人员,需住院治疗的,应在15天内到市医保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外出期间,在本市以外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先由个人自理10%,再按《办法》第十九至二十三条有关规定结算。
长住外地3个月以上的参保人员,应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其在工作或居住地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由个人全额支付后,到医保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结算。其中,企业在职和退休人员的门诊医疗费由市医保经办机构委托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医疗服务中心(中山中路198号,电话87807786)按规定办理结算,并对该机构实行协议管理、定额考核、弹性结算。
医保培训的详细资料见医保中心发的三本小册子:《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实施细则》和《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违规行为处理办法》。
更多关于2012年医保政策培训报告的文章 >>
2012年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全国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市首届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第二期全国模拟运动培训班总结
“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高级研修培训心得
篇2
(一)师资队伍建设
1.基本理念
本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质教育资源中最根本的是优质的教师资源和优质的管理资源。新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是一种资源,要注重开发潜能,发展个性。这就首先要把教师队伍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资源,努力去“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使教师的活力“竞相迸发”,使教师的才智“充分涌现”。
学校要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也要努力为教师的一生幸福创设条件,其中包括小康的生活福利,工作的成就感与集体生活的愉悦感。
(2)“以人为本”,关心和信赖教师,尊重教师,依靠教师,从多方面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
(3)“以校为本”,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以学校自主培养为主,只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以发展为本”,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以教师的发展为主要内容,要创造各种条件,激励教师成功,学有所长,不断进步。
(5)“以青年教师为本”,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帮助青年教师早日成才。
2.建设目标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的目标是:继续完善“引进、培养、调整、优化”队伍建设指导方针,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构建以“教研训一体化”校本教师自培模式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有特长、结构合理、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敬业爱生,师德高尚,奋发向上,业务良好,善于研究,勇于探索的有凝聚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1)近期目标
力争在三年时间内使有能力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教学骨干,三年后教师队伍中有70%左右的教师达到硕士或研究生课程班水平,60%左右的教师具有某方面的教育教学特长,三年内创造条件使现有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有20%左右的教师在学校中层岗位锻炼,并从中选拔优秀者充实学校干部队伍。
(2)远期目标
培养一支高质量、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100%的教师能开设2门以上的课程,70%左右青年教师具有双语教学能力,培养出一定比例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2名区学科带头人、3-4名局学科带头人和5-6名左右区骨干教师),为教院附中提供优质的师资。
3.主要内容
(1)努力提升教师的素质,这是学校兴衰的关键
①要提升教育理念,提高人文修养。中青年教师要努力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平时生活的语言与思维,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常规习惯。
②要提升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探索实验经常搞,论文总结经常写,研讨交流定期办。
③要提升对外交往的品位。积极而适度地参与对外交流,展示个人风采,得体与人交往。
④共同培育和推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名师”,依据“名师”办“名校”。
⑤夯实教师基本功,提升教师“一专多能”的本领,提升外语水平,电脑水平与信息素养,掌握开设三类课程的基本技能。
(2)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首要任务
要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气质风度的品位,提高思想境界,讲究修养、教养、涵养、学养。
师德建设包括日常教育和集中学习两个基本途径,这两个基本途径又包括许多具体的途径。
4.主要措施
(1)提高0-3岁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①建立两年制新教师培训学校,制定两年制新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对近三年进入我校的新教师开展教学基本功的训练,重点抓好教学常规、语言表达、板书新意,待人规矩四个重点,使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两年合格,三年见成效”。
②除了见学生安排师徒带教外,学校综合考虑,全校平衡,明确目标,落实到人,安排教龄5年以下的有潜质的青年教师校内、校外拜师,进一步充实顾问小组,由专家、老教师长期带教3年,促使青年教师早日脱颖而出。
(2)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
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骨干教师,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的标志之一。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①鼓励推荐中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班及其它专业培训班的学习。
②进一步完善校“学科带头人”和校“骨干教师”评审机制,形成区、长桥地区和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三级梯队。
③每学年进行1-2次全校性的教学大赛,促使青年教师广泛参与竞赛课、汇报课,积极促进中老年教师参与研讨课、展示课,通过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系列训练,使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与优化课堂教学全程有一个质的飞跃。
④不定期地组织科研、现代信息、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讲座或培训,开拓视野,使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的需要,不仅有敬业爱生的精神,而且在学科专业、计算机运用、外语素养、教科研能力等方面同样要有突破。
⑤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区党训班、青训班,并积极发展青年教师入党。完善在一线优秀班主任、优秀骨干教师中选拔培养管理干部的机制,将优秀教师特别是优秀青年教师选拔到干部队伍中,使学校管理队伍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⑥每学年举行1-2次课件制作评比、论文交流评比及教育思想研讨活动,大力弘扬高尚师德与教学特色,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来推动教育改革。
(3)以“教师发展为本”,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方面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另一层含义就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发展铺路”,为教师成长搭建舞台。
①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特长。
②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
a.进一步完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审机制,健全教育教学奖励评价制度。
b.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试行评聘分离,对由于种种原因、职称上不去,但实际教学水平与教学态度比较优秀、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骨干教师,在校内实行浮动的低职高聘。相反,也可将职称高、水平一般、态度欠缺的教师,高职低聘,促其流动。
c.要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稳定并发展现有教师队伍,特别是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另一方面引进教师要从量的补充转变到质的提高,要注重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同时对教学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缺乏“内动力”的教师要进行流动,搞活用人制度,通过师资队伍的管理竞争流动,基本上形成骨干教师“稳得住,进得来”,不胜任或不合适教育的人员出得去的良性态势,形成“上岗靠竞争、聘任靠实绩、报酬看贡献、考核看实效”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4)构建“教研训一体化”自培模式,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学校将教师的继续教育视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除组织教师参加市、区“540、240”业务进修外,还要结合学校的发展需要开展自培活动,自培工作分两条线:一是不同的教研组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考核办法,二是不同类教师在培训内容上各有侧重,培训要求各有异同;三个层面:一是带教性培训:对0-2岁青年教师的业务带教及班主任带教;二是基础性培训,全体教师进行普及性培训,使每位教师具有基础型课程教学及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教学的能力。三是发展性培训,着力培养骨干教师。
篇3
关键词 青年教师 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现状
我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一节就提到:要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个人培养特色的需要。
2研究步骤
第一步:岗前培训重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师德教育培训,树立青年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加强青年教师自身素养建设;培训结束,学院领导与新进教师以座谈会的形式交流培训心得体会。
第二步:上岗初期的授课技巧专题讲座,完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过程;青年教师在授课中期提交个人授课难点,各教研室分别组织专项会议进行探讨解决途径。
第三步:学科专业能力培训,除了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专业培训,各教研室仍需定期举行研讨会,互相学习交流。
第四步:各项基本功大赛和多媒体课件竞赛方面的培训,每学年由学院组织、请专家学者进行一次大型的讲座培训。
第五步:将以上培训措施的实施对象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其授课对象的反馈信息进行整体梳理,得出结论。
3研究特色及内容
本文所选取案例在西南民族大学,它是中央部属高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囊括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2014-1学试点招收动物科学定向班1301班作为研究案例。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高度重视内涵式发展,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设的动科(定向)专业就是在不断努力探索州校合作契机下实力、特色专业的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计划。
首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学院学术专家和动物科学教研室代表教师召开讨论会,商讨制定2013级动物科学(定向)专业培养方案。考虑到定向班学生人数较少,不构成正常行政班,只能暂时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实行合班上基础课,三年级开始分班上专业课程;另外,由于全部是少数民族学生,使得授课难度增大。因此,针对动物科学(定向)专业的青年教师尤其需要重点培训,且须根据学生的配合度适时改动教学进度和强度。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由于定向班的学生全部是来自甘孜州的少数民族,因此如何有针对性的授课,如何利用四年的教学时间将他们培养成才,以专业知识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院专门配置了新进教师,以此调动他们的上课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力,与学生一起不断成长。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核实发放给青年教师工作手册和授课计划,并且要求严格按照手册的规范进行课堂教学的记录及学生出勤情况的记载并及时反馈给定向班辅导员教师。学校学院领导对青年教师教风学风进行巡查,主要查看教师的考勤情况、课堂教学组织情况。
在期末考试方面,文理平台和专业平台课程的考核方式全部采取闭卷形式,促进学生平时自主学习,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极个别需要采取开卷考试或以学期论文作为主要考核方式的课程均由学院领导班子进行认真的讨论决定其考试方式是否修改。考卷单独出题,均由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学院分管领导签字后才进行印刷,监考教师由任课教师及学院教学秘书组成。
4研究结论
4.1端正思想、爱岗敬业
敬,是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业,是一个人毕生的真正使命。《韩非子・喻老》中提到敬业的意思就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然而敬业不仅仅是工作对业绩的追求,也包括自己的为人处事。青年教师初出茅庐,更应该明白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只有精通做人的道理,经受做人的历练,才能胸怀大智、心装大事,才能通过健全的心智、充沛的精力、正确的行动,求得事业的成功。
4.2不断学习,积极上进
篇4
会上,医保局的李医师主要讲了《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而金医师则主要讲了保障办法的《实施细则》和《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两位医保局领导留了电话()以方便企业学员咨询。
此次培训主要针对2010年1月1日实施的市医疗保障办法及实施细则和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展开,主要的知识点如下: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困难救助制度(即3+1模式)。
符合参保条件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在纳入参保范围的三个月内,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参保人员自缴纳职工医保费的次月起,享受职工医保待遇。持有有效期内《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以下简称《救助证》)或二级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以下简称《残疾证》)的,自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的当月起,所应缴纳的职工医保费由政府全额补贴。
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参照企业参保的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单位),每月按当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以下简称单位缴费基数)的11.5%缴纳职工医保费。在计算企业单位缴费基数时,职工当月工资高于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以下简称省平工资)300%以上部分,不计入单位缴费基数;低于60%的,按60%计入。其中缴费基数总额的0.2%用于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剩余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
在职职工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缴纳职工医保费,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上年度省平工资60%的,按60%核定,超过300%的,按300%核定。职工个人应缴的职工医保费由用人单位按月代扣代缴,用于建立个人帐户,其中六级及以上残疾军人不缴纳。
参保人员每人每月缴纳3元重大疾病医疗补助费,用于建立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基金。其中持有有效期内《救助证》或二级及以上《残疾证》的予以免缴的免缴。自愿参加医疗困难救助的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每人每月缴纳1元,与重大疾病医疗补助费一并缴纳。
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当年资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个人按月缴纳的2%;另一部分根据不同年龄段,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划入。具体划入比例为:35周岁(含)以下的0.4%;35周岁以上至45周岁(含)的0.7%;45周岁以上的1%。
个人账户当年资金用于支付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普通门诊(含急诊,下同)医疗费;个人账户历年资金用于支付符合医保开支范围,按规定应当由个人承担的普通门诊、规定病种门诊和住院医疗费。
参保后,应当连续缴纳职工医保费至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符合参保条件,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参保手续,或连续中断缴费三个月的,视为中断参保。在中断后办理参保手续并连续缴费满六个月(以下简称等待期)后,方可享受医保待遇。因参保人员个人原因中断参保的,可按规定补缴满中断期间职工医保费,不计算中断年限。职工医保费的补缴费率(不含个人缴纳的个人账户部分)按办理补缴手续时的标准确定;补缴基数为上年省平工资,在办理补缴手续时,应同时补缴重大疾病医疗补助费。
企业单位参保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协缴人员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应一次性缴纳门诊统筹启动资金。其中,协缴人员和持有有效期内《救助证》或二级及以上《残疾证》的灵活就业人员,按2038元的标准缴纳,其他参保人员按3396元的标准缴纳。
参保人员退休时,缴费年限不足20年的,在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后的三个月内,一次性补缴满20年的,可继续享受医保待遇。未在三个月内办理补缴手续的,视作中断参保,在办理补缴手续并连续缴费满六个月后,方可享受医保待遇。
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参保人员发生的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住院医疗费按以下规定办理:(1)最高限额(以出院日期为准累计计算)为15万元。(2)承担一个住院起付标准,具体为:三级及相应医疗机构(以下简称三级医疗机构)800元,二级及相应医疗机构(以下简称二级医疗机构)600元,其它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0元。
个人账户当年资金不足支付或无个人账户当年资金的,由个人承担一个门诊起付标准。具体为:(1)退休前的参保人员为1000元;(2)企业和参照企业参保的退休人员为300元,其中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为150元;(3)其他退休人员为700元,其中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为350元。参保人员退休当年,其门诊起付标准按退休前后实际月份计算确定。当年度个人实付的门诊起付标准已超过应支付部分超过部分按80%的比例划入其个人帐户历年资金。例如:
1)有一位参保人员在2010年1月份到达退休年龄,缴费年限超20年,其门诊起付标准为: 300/12×11+1000/12×1=358.33元
(1)
更多关于2010年医保政策培训报告的文章 >>
【返回 栏目列表】
如缴费年限不足20年,在2010年4月办理补缴手续,其门诊起付标准为:300/12×8+1000/12×4=533.33元
如在2010年5月办理补缴手续,其门诊起付标准为: 300/12×1+1000/12×11=941.66元
2)有一位参保人员在2010年1月份到达退休年龄,缴费年限超20年,1月31日其门诊起付标准累计支付已600元。其门诊起付标准为:300/12×11+1000/12×1=358.33元
计入历年帐户的资金为:( 600-358.33)×80%=193.34元
2月份其基本信息中,门诊起付标准累计支付600元,本年帐户结余0,历年帐户结余193.34元,固化门诊起付线358.33元。
临时外出3个月以内的参保人员,需住院治疗的,应在15天内到市医保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外出期间,在本市以外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医保开支范围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先由个人自理10%,再按《办法》第十九至二十三条有关规定结算。
长住外地3个月以上的参保人员,应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其在工作或居住地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由个人全额支付后,到医保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结算。其中,企业在职和退休人员的门诊医疗费由市医保经办机构委托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医疗服务中心(中山中路198号,电话87807786)按规定办理结算,并对该机构实行协议管理、定额考核、弹性结算。
医保培训的详细资料见医保中心发的三本小册子:《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实施细则》和《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违规行为处理办法》。
【2】
更多关于2010年医保政策培训报告的文章 >>
2010年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全国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市首届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第二期全国模拟运动培训班总结
“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高级研修培训心得
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总结
2010-2011学年小学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总结
篇5
流火八月,希望的种子发芽了,人们都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与生活之中。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在“两基”迎国检来临之际,教育工作者们更是忙上加忙,长期加班工作,都在以各自的工作职责努力着,反思着,总结着。现将我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完成了过程性教学质量抽测工作
1、及时安排部署,组织过程性抽测工作。3月3日接局领导指示,及时安排了三、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抽测工作,于4日上午完成了七年级抽测工作,下午完成了三年级的抽测工作,我具体负责试卷的发放与工作调配,处理考场中的突发问题,对试卷不够的情况提前预设,及时解决了红寺堡小学,红寺堡二小试卷不够的问题,确保抽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有效的阅卷、登分、统分工作。为了能保质保量完成阅卷工作任务,我们全体教研员提前做好试题答案,做好人员分工各尽其责,提高了工作效率,按时完成了阅卷、登分与统分工作,将结果第一时间上报局领导。
3、及时组织卷面分析工作。本次抽测只有小学语文、数学,中学语文有教研员具体负责完成,对中学数学、小学、初中英语我们聘请了学校骨干教师承担了卷面分析任务,圆满的完成了抽测后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外出培训学习,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自我素质。
1、5-7日参加了区教科所组织的“提高宁夏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行动研究”课题实施研讨会,我代表红寺堡课题组汇报了我们的工作,各项目学校也汇报了课题实施的阶段性工作情况。受到了教科所领导的高度赞扬,同时对我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表示感谢。通过学习与研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做课题的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学校管理更加完善,教师专业快速发展,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学校与社区联系更加密切,育人环境更加浓厚,从而形成处处能够育人的氛围。
2、14-17日参加了区教科所组织的sdp项目培训。通过专家的讲座与引领,参与小组讨论与活动,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与共享,深入项目学校考查观摩,使我深刻认识到sdp的实施,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sdp项目的实施,改变我们的办学理念,成立学校管理委员会,共同诊断学校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排序,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人人共同谋划学校的发展,从而形成学校服务于社区,社区支持学校的和谐教育氛围。
三、有效组织继续教育二级培训工作
1、培训前召开参加区级培训人员交流学习会,共同研讨今年的培训工作,大家一致认为:一要结合红寺堡教师实际开展培训工作。二要将区级培训模式教给大家,使培训者回校后能够有效开展校本培训。三是要在培训中以任务驱动与参与式交流讨论相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各培训班主讲教师进行备课。
2、开班前准备工作。首先向局领导申请培训所需用品,如横幅,稿纸,印制培训资料等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协调各学校场地,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到位服务,得到了学校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共同支持,对次我们教研室深表谢意。为了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及时召开全室人员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分工负责,各尽其责。为培训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分班培训。第一期我负责中学物理培训班,由参加区级培训的武鸿双老师主讲,大家学习讨论积极性很高,达到了培训的目的。我借此次培训之时,将20xx 年中学物理教研工作作了具体安排,红寺堡中学教师石金海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了网络教研基础知识培训,每一位培训者都有了自己的博客,并加入到了红寺堡物理圈,为红寺堡有效开展物理网络教研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在第二批培训中,我负责“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培训班。通过主讲教师引领,观看优秀教学案例后,学员自主参与讨论,交流自己在具体教学中的所得,最后培训学员达成共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多种教学技能,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积累,多反思,多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四、继续教育教材,教辅资料用书收发放工作
1、两种教材到位迟,我们及时通知学校,全体人员亲自动手,搬运、分类、清点配发,及时发到各个学校,虽然工作量大,任务重,我们圆满的完成了工作任务。
2、调配《学习之友》发放工作,长退短补,及时和区教育服务中心联系,做好补退工作。
3、加班完成了教辅资料用书免费表并上报。
五、组织与实施全国初中物理应用知识大赛活动
1、考前准备,编排考场,印制填写准考证
2、协调各学校抽调监考教师,考场安排与布置,考前培训准备,试卷的取与送等。
3、精心组织大赛的考务工作,与3月30日上午圆满完成了次项重要工作任务。
六、归纳、整理、总结近三年来红寺堡开展的教育教学与培训工作
根据两基基教办工作安排,我们对整理总结工作进行分工,我具体负责继续教育与各种培训工作的资料整理,按时完成并及时上交。
七、总结推广经验
1、做好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参加区课题实施研讨会及sdp培训新理念,发教研动态xxxx第一期。
2、王尧副厅长检查开发区“两基”工作时,对大河中心学校开展的依托远教资源,狠抓教师校本培训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教研室及时总结发了xxxx第二期教研动态。
八、完成其他临时性工作
1、去银川退还信息技术教材和领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上报电脑作品。
2、给各学校下发初高中数学、物理、语文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通知,目前各学校已经准备就绪,将于4-5月参加吴忠市级选拔赛。
3、督促、协调红寺堡中学高中教师及时参加吴忠市组织的20xx年高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全区组织的高考研讨会。
4、参加局机关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
不足之处: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根据市工会十四大提出的目标任务,紧扣“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时代主题,以围绕推进工会干部素质能力建设为目标,以提高工会干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能力为重点,努力把工会干部培养成为组织动员职工的能手、协调劳动关系的行家、关心服务职工的模范,为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工会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调整和改善工会干部的专业结构及知识结构,增强工会干部在新形势下的综合工作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党的工运事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业务精通、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至2012年全市工会专兼职干部普遍培训一遍。市总工会包括四个驻会产业重点做好党政群、社会团体、公有及500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干部培训工作;各县、区、产业工会重点500人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干部培训工作。确保2012年完成培训任务的40%,2011年完成培训任务的75%,2012年100%完成培训任务。
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任务是:
1、上岗资格培训。全市新上岗的专职工会主席,在到岗一年内(含到岗已一年以上还没有参加上岗培训的),必须接受为期1-2天的脱产学习。
2、适应性岗位培训。培训对象为全体工会干部。主要内容是结合不同时期工会的中心工作和本地区、本系统的工作实际,结合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新时期新阶段工会重点工作的难点问题,开展各种短期适应性岗位培训,使工会干部及时了解和掌握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新知识、新技能。
3、工会专业人才培训。加强对各级工会特别是工会机关中从事专业工作、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业务骨干的培训,尤其要培养一批劳动法律、劳动工资与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平等协商与集体谈判、财务、经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4、工会领导干部专题研讨(工会主席论坛)。每年与市委党校举办一期由市总工会委员、各县、区工会、产业工会、部分乡镇工会专职主席和大中型企业工会主席参加的工会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在市委党校每期主体班中安排工会工作专题讲座。研讨讲座主要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工会重点工作,针对工会工作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学习。同时将组织县、区工会和市总机关工作人员到高等学校进行拓展性培训。
5、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分级、分类、自学、集中的培训原则,一是按照全总、省总、市总办班计划,选派相关工会干部参加培训。二是各级工会根据本地区、本产业工会实际,借助社会办学力量,举办相关工会干部培训班。三是鼓励工会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在职自学,或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参加工会急需专业学习教育。
三、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基础建设
1、建设工会干部培训阵地。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工会干部教育阵地的建设,在依托外力办学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职工大学、工人文化宫等工会现有的教育培训基地,降低培训成本,改善办班条件。以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果。
2、建设高素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加强与省总、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建设一支由全总(省总)资深教授、市委党校专业教授组成的专业师资队伍;打造一支由市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及工会机关有一定专长的干部、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会工作突出的基层工会主席的兼职师资队伍。
四、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
1、完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构。市总已建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组织部和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工会、产业工会要根据实际建立健全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完善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定期研究工会培训工作。各级工会组织部门为工会干部教育主管部门,对工会干部培训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制,负责研究制定干部培训的政策、规划、指导、检查,协调工会干部培训的工作关系。
篇7
中老年教师对待工作虽说有些是消极的,但大多都勤恳踏实,他们需要同事特别是领导的尊重和肯定。在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尊重他们,管理者要以谦虚的心态与中老年教师交流,感受到领导对他们的敬重之情。在工作中,尽量挖掘他们的优点并在教师之间大力宣传,让年轻教师学习,从而使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有许多同事尊重自己,自己还是有过人之处,自己的自身价值是很高的,工作时就会更有信心和动力。当他们的工作绩效有所提高时,在各类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他们。工作得到大家的肯定后,他们心里是满足的,对学校的工作也会越来越配合。
二、感人心者,莫过于情
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人的本能需要,对于普通教师来讲,领导者真诚的关心爱护对他们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教师的工作十分繁重,工作时间没有上班下班的严格界限,早上班、迟下班。而且事情繁杂,成绩、文体、卫生、纪律无不需要教师操心,备课、上课、家访、活动等都需要教师具体去落实,对教师的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很大,难以顾及家庭,加之他们的孩子因为就读或就业不在身边,与配偶也可能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两地分隔。在工作中,应体谅老教师们,关心他们的身体与家庭,让他们觉得领导看到了他们所付出的,也看到了他们的困难,并很支持他们,对他们工作热情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
三、意识提升,再度起航
教师的专业基本素质要求应涵盖三个基本范畴: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技能和能力的养成,专业情意的健全。如何让他们在专业上重燃激情、焕发青春呢?
1. 唤醒。我们可以在学校各种会议上,让中老年教师畅谈自己当年选择教育的心路历程;也可以鼓励中老年教师用自己的笔写下自己的教育理想。当然,里面可能有成功的欣喜,也有伤感、失落、迷茫,但只要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就可以唤醒沉睡多时的斗志。
2. 振奋。每位中老年教师都会有一段奋斗史,都曾经历过辉煌,都会有过深刻的思考。让他们打开尘封的记忆,把当年幸福的课堂、幸福的收获好好整理,组织类似北京育泉小学“教师红地毯”等分享展示活动,让他们明白这些既是个人的珍藏,也是学校的宝贵财富。
3. 转变。中老年教师在以前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传统的教育观念对他们来说已经根深蒂固。可通过专家现身说法,解读新的课程标准,并展示课改效果,从而转变中老年教师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并实现角色职能的转变。
四、创设氛围,陶醉其中
为帮助中老年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不少学校除了经常聘请知名学者、大学教授和社会名流作专题报告以外,还开设了“教师论坛”、“教研沙龙”,鼓励他们参加校外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支持他们外出学习进修等。开展中老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和中老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在活动中接受再锤炼,发挥中老年教师在听课、备课、上课中的示范作用。让中老年教师感觉有用武之地,深切地感受到在学校的归属感和实现价值的成就感,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地挖掘。
五、不断培训,保持先进
首先,针对中老年教师建立专门的教师培训机制,确保中老年教师有接受培训的可能性,并给他们提供合理的组织、经费和制度保障。
其次,丰富中老年教师培训的内容。培训内容可以是中老年教师经验的交流,也可以是对于新生事物的展示和理解。在培训中可以开设一些教育改革的专题,如时事新闻的专题、心理健康辅导培训、外语的培训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
再次,灵活调节中老年教师培训的时间。由于中老年教师身体状况和生活背景的要求,培训的时间应该更为灵活,不一定非要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要充分考虑保证中老年教师工作和生活时间。
最后,可让中老年教师在校本培训中担任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中老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发自己的课程资源,或举办经验汇报会、专题讲座,出版个人专著等,让他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他们的专业成长必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后力。
六、调整工作,各尽其才
中老年教师毕竟在身体上不能像中青年教师一样强壮,精力上也可能不够用,但在教学经验上有自己的优势,应该有效利用中老年教师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来帮助学校发展。学校应该酌情减少老教师的课量,多安排老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比如:编写大纲,教材教法和理论课讲稿;指导青年教师;总结工作经验,运用各种方法检查工作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资料的收集、汇编和介绍新的技术和信息;科学研究,承担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等。
(七)师徒结对,青蓝互动
中老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有很多独特的经验,他们有的是教学能手,有的是师德标兵,有的是管理专家。通过师徒结对,能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也树立了中老年教师的自信。同时,根据教学相长的原理,在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条件和机会的同时,也为中老年教师的进步增添自我反思、继续发展的动力。结对过程中,师傅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认真备课,认真教书、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帮助徒弟,不仅在教学方面悉心指导,而且在其他工作方面甚至在生活方面都要关心照顾他们。此外,他们还应经常把自己的课堂、学识、观点和徒弟进行对比反思,勇于向自己的薄弱面进行自我挑战,从而弥补自己在认知、观念和行为等方面的不足,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实施“青蓝工程”,以新老教师集体备课为突破口,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有效地帮助老教师提升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另外,可以让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拜师结对,青年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老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
篇8
中图分类号:P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078-02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气象防灾减灾,特别是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的提高是国家和社会对气象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而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的提高是通过预报员来实现的。如何提高预报员的预报能力进而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有效地防灾减灾,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性,人类至今尚未完全认识和掌握大气的运动规律。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现在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天气预报属于诊断预测科学,对天气进行诊断预测,其准确性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认识的进步呈逐步精确的趋势,准确率不断提高,但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准确。而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大气演变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天气预报准确率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准确,且与我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气象服务需求始终存在差距。
从过去几年的统计看,我国24小时的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是83%;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为15%左右,明显低于美国平均22%的水平;2006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平均温度预报准确率(正负两度误差)仅为57%,台风路径预报误差24小时为120公里,48小时为220公里左右,均大于日本、美国的预报误差,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虽在65%70%,但不稳定。一些灾害性天气的客观预报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一些重要天气气候事件形成的机理的认识还很有限,特别是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还比较弱。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能力、气象要素预报特别是定量降水的客观化和精细化预报水平、中期和延伸期预报等亟待提高。目前预报水平,比发达国家应该是不少于十年的差距。如何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影响天气预报准确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系统为非线性系统,根据混沌理论,天气预报不可能100%准确。2、地面气象观测台站很有限且分布不均,观测到的大气信息不全面。一些洋面上、高原、沙漠地区信息缺失,实况信息(大气的真实状况)不完备,中小尺度天气现象如雷暴、龙卷、冰雹等经常成为“漏网之鱼”,也是影响预报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又因为信息的不完备,使得气象学家对大气规律的认识具有相对的局限性。3、数值预报存在不确定性。由于数值模式本身的不确定性、大气运动的非线性特征、复杂的物理反馈过程、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模式初始场的不确定性等多种不确定性,使得作为天气预报基础与重要方法的数值天气预报本身就不可能绝对准确。4、现有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有限。预报技术有限,还需不断发展。5、预报员预报水平有限,预报员岗位设置和职责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整合。从上述几个方面可以看到,预报员是掌握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主体,因此,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完善的气象观测是基础,科学技术是支撑,人才队伍是关键,科学的岗位设置和职责是前提。大力发展现代天气业务、建立专业化预报业务体系、大力培养专家型的预报队伍、科学合理的配置预报员岗位与职责,充分发挥预报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天气预报业务发展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对如何切实提高预报员的预报能力和水平做了许多实际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而对于如何科学的设置预报员岗位与职责在理论上和实践角度已经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中国气象局从2009年开始历经三年完成了对全国省级以上预报员的轮训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又在着手对地市级预报员进行培训。气象高等院校为解决培养的学生与气象现代化业务脱节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提升预报员的预报能力和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包括与气象类高校教师和学生座谈,走访各地气象台,与预报员座谈等。提高预报员能力和水平,优化预报员的岗位设置,最大程度地发挥预报员的主观能动性,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2、预报员预报能力和水平提升
如何培养和提升预报员的能力和水平?不外乎是高等学校的教育和在职预报员的培训。高等教育是预报员成才的关键环节,在职教育可以进一步提升预报员的能力和水平,两者相辅相承。
2.1 学校教育对预报员的培养
要成为一个好的预报员,气象高等教育非常关键,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基础的气象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的气象业务需要预报员具有综合的应用能力,包括天气分析的实践能力,数值产品订正和解释应用能力,雷达、卫星、自动站等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天气诊断分析和模拟能力,即具备认识天气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水平。但目前气象类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改进才能更好地培养预报人才。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一年级时就有步骤地安排学生参加实践和实习,如参观观测场、气象台、雷达站,实习地面观测和高空探测,认识云,关注天气预报,学习一些气象谚语,这样在大量的实践中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他们在假期中到气象台站实习,多接触实际,多一些感性认识,这非常有利于学生气象理论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成立兴趣小组,自己组织一些实践活动,积累气象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注重实践,不要孤立地讲理论,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实际上学生对贴近实践的教学还是比较欢迎的。第二,重视课堂教学,编写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教材,因材施教。要尽可能地采取小班上课,组织编写适合现代化业务要求的教材,花大力气抓教学质量。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水平适当编排班级,扎扎实实地学好每一门课。第三,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主动给学生减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第四,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摒除浮躁心态,严把毕业关。建议高等院校应该严格管理,加大力度抓毕业生的质量,优胜劣汰的机制一定要保留,这样才能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2.2 在职学习对预报员的培养
2.2.1 预报员培训学习
毕业生被分配到台站工作后,在职预报员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自2009年开始,国家气象局培训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了省级以上预报员的轮训工作,分为首席预报员岗、关键岗和初级岗预报员培训。在台站工作多年的预报员和刚毕业的学生的最大区别在于台站预报员已经有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熟悉天气,有一定的预报经验,了解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知道不同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效果,熟悉雷达和卫星资料的应用,但他们对理论知识都有些淡忘。通过培训,可以让他们把理论知识重新拾起来,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从而对预报实践有更好的指导作用。尤其通过对雷达、卫星资料应用的培训,可以使他们对这些资料的应用有更好的掌握。预报员通过培训还可以掌握天气预报的最新进展,学习短时临近预报的新技术、新方法。而对工作时间较短的学生来说,培训与基础教学有很大区别,授课内容结合实践经验,联系实际,可以使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获得系统的培训,工作能力可以进一步增强,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从轮训开展的效果评估分析、教学效果调查、学员反映、各用人单位反映等各个渠道的反馈来看,轮训基本达到了效果,完成了三年前轮训启动时提出的“进一步提高预报员的综合预报能力”的总体目标。轮训使预报员掌握了相对成熟有效的天气预报(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了预报员的专业理论水平、新资料的综合应用能力、主观分析能力和综合预报能力,对预报员的实践总结分析能力有显著促进,对加强预报员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预报员培训很重要,但预报员接受培训以后怎么进一步消化培训内容,怎么进一步自学则更重要。培训能够教会预报员一些学习方法,教会他们更好地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判断分析是更加重要的。预报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同时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通过总结得出新方法和新的技术应用手段。利用培训的方式来提高预报员水平,从而提高预报准确率是非常必要的。
2.2.2 预报员的自我学习
预报员到台站工作后,自我学习显得很重要。因为在学校学的都是基础理论,预报思路还没建立起来,气象概念也不是很清晰,到了工作岗位后预报员一定要善于学习,熟悉当地的气候背景,要不断地向老预报员学习,气象台每天都进行几次常规的天气会商,有中央台的和省台的,新来预报员一定首先要学会“听”会商,要听得懂,尤其是夏季天气复杂时多听会商,在听会商之前最好要看一下各种图表,对天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听,听听别人的分析和思路,日积月累,逐渐学习,慢慢建立起自己的预报思路。对预报员来讲,最重要的一条要善于总结和思考,思考和总结是一个预报员尽快建立预报思路的最有效的方法。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认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天气预报的分析检验过程十分重要,每分析好一个个例,都能够增长很多知识。只有坚持不断地对天气预报过程进行总结,进行分析检验,天气预报准确率才能够提高”。每次遇到天气过程要对照教科书的理论来理解天气系统的发展演变,并总结实际天气与教科书上有什么异同,考虑预报着眼点,将对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总结分析成为预报员的自觉行动。长此以往,可以加快预报员的成长。中国气象局加大了在实践中培养预报员的力度,建立了常态化的预报员总结制度,开展各层次业务技术交流活动以及各类专项培训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了预报业务水平和预报质量。
3、预报员岗位设置
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是衡量气象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预报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是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的关键,预报员队伍是构建和完善预报业务技术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预报员是天气预报的主人,预报员对大气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是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的基础,预报员的系统性、规律性经验在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预报员队伍并不十分稳定,岗位设置不尽合理,预报员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进一步发挥。
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山东省天气预报准确率,山东省气象台组织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调研采用与预报员座谈、省气象台领导班子讨论、根据有关资料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从预报技术方法、科研业务化情况、指导预报应用、预报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调研内容涉及预报员岗位设置的有关情况,山东省台的情况也不是气象局的个案,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这里根据山东省气象台的调研情况谈谈预报员岗位设置和调动预报员的积极性问题。
3.1 优化预报员队伍结构,适度扩大预报员队伍
预报员这种工作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预报员值班的时间越长,积累的经验就越多,预报准确率可能会高一些。但由于种种原因,预报员的队伍并不十分稳定,预报员流失现象普遍存在。某些有经验的预报员被提拔当了领导,或是从事其他工作去了。天气预报的值班工作总是处于人员较少的紧张状态,当碰到有人休假或是参加培训,剩下的预报员就得连轴转,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人们更感到预报员工作的辛苦。因此稳定预报员队伍,适度增加预报员数量是很有必要的。预报员数量充足,值班的压力就不会太大,预报员就有可能有时间搞一些工作总结。另一方面,随着气象业务的拓展,气象业务分工越来越细,省台有中期、短期、短时和海洋天气预报业务,而且业务和人员分开,这样需要的预报员数量就相应增多。以山东省台为例,除了汛期以外,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预报员都处于疲于应付值班状态,根本谈不上拿出必要的时间进行天气总结和科研。在非汛期,部分预报员需要参加学历进修与论文写作、培训、学习、交流或其他必要的出差任务,能够留下值班的预报员就很少了。还有,由于预报员的流失,骨干预报员少,年轻预报员多,预报员结构不合理,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年轻预报员往往预报经验不足,难以独当一面。
因此,适当增加预报员的数量,尽快充实预报员队伍是非常必要的。每年要引进一定数量预报员,一是有利于预报员形成良好的老中青梯队,二是人员充足了,预报员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去搞天气个例总结和预报技术研究,提高预报能力。
优化预报员队伍结构也是非常必要的,既然年轻预报员多,目前的年轻预报员多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尽怏地带动这些年轻预报员成长,老、中青结合,有些老的预报员到了退休年龄,可以返聘,来指导这些年轻的预报员。
3.2 提高预报员的待遇,稳定预报员队伍
预报员队伍不稳定,流失现象严重,主要是预报员工作比较辛苦、责任大、社会压力大、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是太高造成的。因此提高预报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给预报员减压是留住预报员的重要途径。
预报员工作比较辛苦,社会地位不高,表面上看,预报员只是值值班而已,可实际上由于预报工作需要24小时不离人,预报员的工作时间不是很固定,往往是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上班,别人上班的时候休息,尤其是不规律的值夜班,健康往往受到影响。还有预报员责任大,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首先是来自自己的压力,气象预报没有100%的准确,发预报前很纠结,预报发出去更是纠结,报了某种天气就希望实况出,即使下班了,预报员也不能真正下班,还关心着天气,睡觉时常做噩梦,这是非预报员无法理解的,二是来自外界的压力,任何人都可以评价预报员的工作,当预报不准时很多人对预报员会有微词。预报员一年一年的辛苦工作并没有增加相应的地位和收入。基于上述原因,造成了预报员队伍很不稳定,年轻的预报员往往争取机会进局机关,而有些人年纪大了也不愿意再从事预报员工作。
因为部门业务性质,长期以来一直有气象台出干部,领导多来自预报员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天气预报工作的重要,另一方面不利于预报员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一名有经验的预报员需要至少十年的磨练,经验来自于勤奋和长期的积累,减少优秀的预报人员从事管理岗位的人数。
为了提高预报员的社会地位,中国气象局已经采取提高预报员岗位设置等级,加强预报员的进修访问,为预报员成长创造了良好氛围。在各类专家推荐、首席预报员选拔和正研评审时向一线预报员倾斜,评审条件更加注重业务实际能力,正研预报员比例明显增加。这都是好的举措,但提高预报员的社会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因此各位领导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预报员队伍现状和需求,科学分析并研究出台稳定和加强预报员队伍建设的政策,逐步充实预报员队伍,使预报员队伍总量与日益增长的预报业务需求和预报精细化发展相适应;进一步优化预报业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使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与专业化的预报业务体系相适应;进一步提高预报员学历层次,优化职称结构,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使预报员队伍素质与专业化的预报技术体系相适应。
3.3 完善预报员评价机制,建立预报员科学评价体系
要建立以预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贡献等要素构成的预报员评价指标体系,调动团队成员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活力,引导和激励他们在突破气象科技关键技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上发挥作用;要更加注重实践和历史检验与评价,把在解决气象业务科研中的重大关键问题、在气象业务岗位上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的核心标准和首要指标,切实发挥以科学评价促进发展的导向作用。
各级气象部门领导要投入更多精力,深入到预测预报一线,了解、理解并破解预测预报业务中的问题和难点,及时出台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的支持性政策,进一步深化现代天气业务的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天气业务的发展。
改善预报员工作环境,发挥预报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还需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机制问题,切实完善预报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预报员队伍稳定的良好环境。
要加大力度,努力培养专家型预报员队伍。要逐步完善对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和专家型预报员创新团队的定期考核评估、动态管理的机制和激励政策,加大力度培养和建设一支有影响力的高水平首席预报专家队伍;要培养研究型的预报业务骨干,建立对骨干预报员的业务值班和科研总结工作安排定期交流制度,使预报员业务实践积累与科研素质训练相结合;要继续组织好预报竞赛和预报员培训工作。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预报质量考核和目标考核是个指挥棒,考核什么项目,什么项目就会受到重视。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应建立奖罚机制,预报好进行奖励,不好适当处罚,从政策上进行引导。
加强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目前,突发性天气事件越来越多,其造成的灾害越来越重,社会对天气预报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工作在预报第一线的各级预报员面临着巨大的责任和重大的压力。预报工作量较大,人数较少,待遇也不比其他岗位高,造成部分预报员思想较浮躁,怠于工作。在人员数量无法迅速增加的前提下,加强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使他们具有奉献精神,充分挖掘现有预报员个人潜能。
4、提升预报员能力和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篇9
关键词 职业发展 人才培养 管理实践
一、人才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和晋升管理体系,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挖掘开发和培养公司后备人才队伍,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形成“合理用人、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用人机制,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支持。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人才理念,尊重并重视每一名员工,致力于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对员工进行准确的工作分析和定岗定编设计,尽量做到“专业对口、人岗匹配”,搭建“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平台。立足岗位说明书,着力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人才队伍分级分层培养,并逐步建立起地市公司、县市公司(直属单位)、站所(班组)以及员工个人等多层级共同推进的联动机制。为每一位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努力让企业成为员工展示才华的舞台、事业腾飞的平台、幸福生活的后台。
二、人才管理的目标和培养
(一)人才管理的目标
通过对人才队伍进行梯级分类,划分为新进员工、经验员工、班组长、中层干部,针对员工在职业发展路径上的转型和能力发展需求,公司结合白鹭书院的渊源制定了人才培养“白鹭计划”,将白鹭的成长过程运用到公司人才队伍发展培养过程当中,以期打造出一条公司人才队伍职业发展的成长通道。
与人才队伍梯级划分相对应的四种人才培养模式:白鹭・破壳计划(新进员工)、白鹭・助跑计划(经验员工)、白鹭・展翅计划(班组长和主管)及白鹭・翱翔计划(中层干部)。其中新入职员工主要包含校招新进大学生以及入职三年之内的员工,经验型员工指的是工作经验在五年及以上的老员工,班组长是指公司各专业班组长和科室部门主管,中层干部主要指的是副科级以上及后备干部。建立新进员工、经验员工、班组长、中层干部四层培训体系,根据不同对象的培训需求,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择取不同的方式、手段进行复合式培养,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学习成才,通过职业发展路径进行分层培养,希望进一步提升员工知识和能力层级,建设一支适应公司发展和生产管理需求的人才队伍。
(二)人才的培养
1.“育人”――人才培养的计划。第一,白鹭・破壳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新入职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培养,制定有针对性的三年培养计划,可以促进新员工实现从“校园人”到“职业人”并进而成为“国电人”的转变,帮助新员工掌握基本职业技能,利用五年的时间培养一定数量的具备Ⅱ级职业能力的员工。同时通过“师带徒”实行小考不断,一年一大考,记录档案,实现合格出师、优秀出师。第二,白鹭・助跑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工龄五年以上,有一定工作经验、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员工进行培养,助力经验型员工的提升,加强经验型员工对自身角色转型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基层管理者和有经验的员工提升在“管人”和“理事”两个方面的基本意识和基础能力,使他们在通过培养后更加胜任岗位能力要求。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对员工培训进行积分制,同时采用在线学习、课堂学习和在岗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用五年的时间培养一定数量具备Ⅲ级职业能力的技术能手,提高此类员工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重,促进综合素质提升。第三,白鹭・展翅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技术过硬、有一定管理能力、有发展潜能的班组长和主管进行全面培养,利用五年的时间培养出一些管理先进、技术精湛的班组长,通过开展技术交流、一对一定向培养、挂职交流锻炼、岗位竞聘等活动,使这类班组长取得更高一级的学历和职称,一部分向工匠大师方向培养,一部分作为后备科级干部的苗子培养。第四,白鹭・翱翔计划:该计划旨在对专业突出、管理优秀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后备领导干部进行定向培养,利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培养一定数量技术领军型人才或领导后备人才,使这类干部中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进一步加大。采取工作坊、专家讲座、体验拓展等多样形式,通过公司领导班子级干部一对一参与培训,使该项目成为导入理念、统一思想、触发改进的管理平台,让更多中层干部取得中、高级职称。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各层级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绩优秀的梯形人才队伍,为公司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育人”――人才培养的实施。第一,新进大学生“种子”计划。一是入职培训。全面推行新员工三级培训制度,即国网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4个月),主要涉及企业文化和各主营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等知识;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班(1周),突出电力企业安全知识、规章制度、团队精神等知识;基层单位跟班见习培训(1个季度),了解岗位职责和专业工作流程,让新员工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新员工通过参加三级培训,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考核,为新进大学生由“校园人”向“职场人”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导师制度。实行“拜双师”。深入开展师带徒活动,狠抓五个环节,即建立师傅人才库、精心组织传帮带、推动基地建设、强化师带徒考评、落实师傅待遇。制定指导手册,规范师带徒活动;活动范围从生产岗位延伸至管理岗位;加强“师带徒”力度,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广泛开展“师带徒”擂台赛,认真开展活动考评考核总结和奖惩。三是动态管理。实施“1+2”职业生涯动态管理,通过实施职业生涯管理,让新员工入公司就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调动新员工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入职第一年,主要以了解基本生产流程为主,由公司统一组织安排新进大学生到变电运行、变电检修、输配电线路、电力营销等主要岗位(班组)进行多专业、多班组的交叉轮岗实习。四是实战训练。坚持“一个项目带出一批人才”的理念,以某一电网工程建设项目为培训时间,按照人才培养需求,选拔组织相关专业青年员工全程参与项目建设,为其指定师傅,定期考核,让受训者及时掌握施工流程,熟悉设备结构和安装调试技能,通过在工程项目中“摸爬滚打”,提高其实际操作的技能水平,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五是岗位练兵。坚持“培训全员覆盖、随机抽取参赛”。成立专业工作小组,参与岗位练兵方案的制定、实施,督导考核、总结推广等工作,并为员工学习提供业务咨询和指导。推行(个人、班组、县公司和市公司)“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员工个人通过网络大学、专业书籍进行自学;班组开展各种形式的现场培训工作,检验员工自学效果;市、县公司组织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活动,检验现场培训成效;市公司选取人员,参加上级单位技能竞赛活动。将竞赛调考中获奖、生产管理中创新、工作成绩优异的大学生作为“种子”加以培养。第二,干部队伍的“幼苗”计划。一是定向培养。建立定向培养制度,即选定一定数量的经验员工、班组长和科级后备干部按“幼苗”进行培育,针对每个人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择优提拔优秀员工、班组长、后备干部,到关键岗位进行培养锻炼,历练他们的工作能力,形成各岗位、各部门在年龄、学历上的梯形干部队伍。并且,每年选调县公司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公司挂职锻炼,考核成绩优秀者可优先推荐作为后备干部,加入公司人才储备库。二是岗位轮换。建立岗位轮换制度,着力培养复合型班组长及管理人才,将在关键岗位任职五年及以上的主要负责人和后备干部实施轮岗,副科级后备干部每人按四至五年轮岗一次,科级后备干部每人按三至四年轮岗一次,以实现横向优化调整,让干部队伍对各工作之间的依存性和整个单位的活动有更深刻的认识。另外,公司不定期开展人力、财务、基建、物资等专业关键岗位人员轮岗交流工作。各单位内部进行为期1至2年的岗位轮换,变电运行班组长与电气试验班组长之间,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班组长之间、继电保护班长与生产管理岗位之间进行合理轮岗,既注重工作的整体衔接,也注重岗位技能的整体转换。三是培训交流。重点开展班组长和科级干部前沿技术培训,培训特高压知识、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的创新元素及优势、电网与IT行业的有机融合等知识。组织所有班组长和科级干部参加管理技能培训班,培训绩效管理、目标管理、团队合作、精细化管理、执行力等知识。选派有培养前途的科级干部参加省公司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制定公司班组长和科级干部的交流规定,通过在不同岗位上工作,不仅可以丰富工作阅历,还可以大局意识促进电网安全生产流程优化。第三,“育人”――人才培养的跟进。一是人才培养评估。每年年终会对上一年人才培养的情况进行评估,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为当年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二是培训结果反馈。组织送培时,由培训班主办部门即时将参培人员培训课程、学员应知应会内容、培训期间的培训纪律和成绩,在培训结束之际向送培单位作全面反馈。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培训内容是否得到有效转化、学以致用,进行不定期的抽检测试。将人才培养与绩效挂钩,定期追踪,及时纠偏。
(作者单位为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 杨少荣.企业人才分类培养的策略与实践[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篇10
全市组织系统“能力建设年”活动动员会议召开以来,我们深进学习会议精神,迅速作出安排部署,结合部机关年轻同道较多、能力素质亟待进步的实际,围绕“能力建设年”这一主题,深进开展“学习进步年”活动,大力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使组织部分的表率作用更突出、组工干部的模范作用更明显。现将我县“能力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周密制定方案,深进动员部署。20*年1月6日召开了全县组工干部参加的“学习进步年”动员会议,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进行部署安排。组织组工干部制定学习方案,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学习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加深对开展“学习进步年”活动重要意义的理解。通过深进动员,重点引导组工干部树立三种全新理念:一是破除“要我学习”的旧观念,树立“我要学习”的理念。组工干部肩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历史重任,学习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一种政治责任,是对党的事业无穷忠诚和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必须牢固确立自主学习意识,把学习当作第一要务,培养浓厚的学习爱好,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进步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二是破除“少小求学,老大图闲”的旧观念,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能力素质要靠学习来支撑,开展工作要靠学习来指导,工作亮点要靠学习来培育。组工干部必须牢固确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理论创新中推动组织工作创新,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三是破除“工学矛盾”的旧观念,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干好工作需要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工作的过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注重学习,工作就会有新思路、新举措,就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反之,势必造成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就会贻误工作,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必须牢固确立学习就是工作的理念,自觉摒弃把学习当作负担的片面熟悉,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在学习中推动工作,在工作中强化学习。
二、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效果。围绕“抓学习、强素质、促创新、提能力、比贡献”这一主线,通过系统、认真地学习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提升组工干部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全面推进组织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以基础工作求规范、重点工作求突破为载体促创新。坚持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点、热门题目作为能力建设的重点,把创新成果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一是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每名组工干部要总结和先容2个以上创新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并找出几个因循规蹈矩影响工作的典型事例,认真剖析,进步对组织工作创新重要性的熟悉。二是深进开展组织工作“亮点”工程。各室、中心围绕岗位职责,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题目、总结新经验、宣传新典型,使工作更有特色,亮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明显。
以开展教育培训和各种竞赛活动为载体提能力。一是强化干部培训。分批次抽调组工干部参加全县科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有针对性地进步组工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系列专题讲座,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行政执法与经济发展环境、当代科技前沿动态、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热门题目等知识为培训内容,进一步拓宽组工干部的知识面。二是开展组工干部基本功竞赛。在全县组工干部中进行基本业务技能比武,开展写作、演讲、微机操纵等单项竞赛,进一步进步组工干部的基本办公技能和一些实用技能,努力进步工作效率和办公水平。三是实行“业务论坛主讲人”活动。利用集中学习时间,各室、中心负责人根据室(中心)的工作实际,预先选定讲课内容,认真预备讲课材料,以主讲者的身份为其他干部讲解学习内容,回答疑难题目。通过讲课的形式,进步组工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让每名组工干部都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四是开展“三学三比”活动。围绕“公道正派”这一主题,开展“学理论、学业务、学先进和比觉悟、比干劲、比修养”活动。组织广大组工干部学习《干部任用条例》、《公务员法》、《》等实用知识和一些先模人物的事迹,通过考试、演讲、辩论和征文比赛等形式,进步组工干部的工作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