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5 15:0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务英语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务英语培训总结

篇1

关键词: 少儿英语培训 商务英语专业 校企合作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竞争更趋激烈,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英语对于孩子未来的重要性。家长们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给孩子报班,以期培养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正是基于这种市场需求,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张,虽然各机构的广告宣传都很打动人,但教学质量其实良莠不齐,而决定少儿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培训机构中的师资。事实上,许多号称加盟全球著名英语教育机构的分支培训学校无论是软硬件设置还是教学质量都和总部相去甚远,充其量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

一、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师资现状

由于目前各高校并没有设立针对少儿英语教育的专业,因此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师学历背景均有很大的差异。归纳起来,少儿英语培训行业的师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退休的英语教师发挥余热,第二类是兼职的各个高校的教师,第三类是高校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第一类教师虽有较多的英语教学经验,但很多人学英语本身就是半路出家,语音更是不敢恭维,既不是美音,又不是英音,分明是自创的夹杂音,且因为多年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授课方式不够灵活,较难创造出活跃的授课气氛,由于年龄的原因,普遍容易和学生产生代沟,因此已经逐渐淡出了少儿英语培训市场。第二类兼职教师由于各自本身的背景不同,有来自高职的、一般本科的,也有来自重点高校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很难把控。第三类教师普遍年轻充满朝气,易于和学生沟通,科班出身,是培训机构最渴望招揽的,一来招收全职教师比兼职教师的成本要低很多,二来全职教师的排课时间也较灵活,可以更好地服务客户。但这一群体如果是重点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往往只把少儿英语培训教师作为一个过渡职业,只待一有机会就另攀高枝,而培训机构是追求回报的赢利型机构,培训教师的成本都是算入运营成本的,绝不会把投资浪费在不稳定的员工身上,更不愿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培养成本变成沉没成本,如此一来便形成恶性循环。这类教师感到企业不重视他们,在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得不到规范的培训,与自身的职业规划不符,于是此类教师离职率长期偏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稳定。高职类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倒是非常愿意来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就业,但是其本身不高的语言水平局限其职业发展性,多数只能负责客服或者课程推广之类的工作。需知良好的师资是一家培训机构最终能否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关键,没有稳定的高质量师资令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倍感头疼。

二、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

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以往的专业发展方向主要是引导学生向经贸方向发展,比如笔者所在的浙江树人大学地处杭州,江浙沪素来以活跃的外向型经济而著称,往年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去江浙沪二三线城市的小公司或工厂就业,但现如今的外贸业利润下降,受经济形势影响,以往大量接收商务英语毕业生的小型外贸公司和民营企业都在实行人员紧缩战略,需求远不像以前那样大,且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要面临与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竞争业务员助理之类的初级岗。高校曾鼓励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回浙江下面的三线城市考中小学或职业学校的公办教师,但学生并非师范毕业,其语言能力在与重点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竞争中并无优势,最后能如愿的实属凤毛麟角。在这种形势下,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变得高不成低不就,如若固守成规,就业面势必日渐狭窄。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一直试图调整专业方向来改善职业走向定位不清这一问题,比如向涉外旅游、会展等靠拢,但面临许多现实困难。如国家在教学政策上有严格的规定,商务英语的专业方向是不能与其他专业相同的,盲目转向会使得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出现语言能力不过关,职业能力无法与旅游管理和会展专业的毕业生相抗衡,最终进入死胡同,这样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要寻觅新的职业方向就显得更困难。

三、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与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师资的相关性

在上述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与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在先天条件上可谓一拍即合。首先,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与前三类师资相比有独特的优势,虽然这些学生自身的语言水平不如重点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但其英语水平胜任少儿英语教师已是绰绰有余了,在授课方式和与学生的交流方面,应用型本科的毕业生更趋灵活,年轻的形象深受少儿的欢迎。另外,因为学历背景相对简单,应用型本科的毕业生就业后对培训机构即公司的忠诚度相对较高,有利于解决培训机构师资流动性强这一突出问题。

四、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与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校企合作

既然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渴求帮毕业生找到新的就业方向,而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又难觅合适的教师,为各取所需实现双赢双方,开展校企合作就顺理成章,可是合作的模式等问题还是值得细究的。

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为市场需求服务的,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都要做出适当的调整,目标是最终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少儿英语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使得学生在就业时与培训机构零距离对接,学生实现就业,机构反馈满意。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时,机构与高校应明确各自的责任,机构是高校的校外实践基地,负责提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习的场地和指导教师,而高校应当与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合作进行科研,帮助机构解决实际运行时的一些教学难题,派专人负责学生的校外实习,对学生的教学和生活等实行全方位的监管,并时刻与培训机构保持顺畅的沟通。双方要定期开会,就人才培养计划等进行商讨,就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深入交流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并征求机构的意见,培养计划基本成型。

本科的前两年,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花在夯实语言基本功上,对听说读写各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尤其是以往不被重视的语音要下大工夫。很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遗余力地做各种专业四级考试和专业八级考试的习题以便刷高应试分数,认为取得专业证书就是获取就业的保障,根本不肯花时间练口语,更别说逐个单词进行纠音。这显然是一种误解,证书在就业时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想应聘成功少儿英语培训教师,没有良好的语音和听说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家长对子女教育都十分重视,带孩子参加少儿英语培训都是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的,相应地对培训教师的要求会提高,他们非常在意中方教师的语音是否标准,说的是英音还是美音,英语口语是够流利,外教是否来自英语是母语的国家,外教语音是否纯正,是否有相关的少儿英语教学经验等,害怕中外教的不标准语音会对自己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不愿自己的孩子学的是哑巴英语,只懂读写不会听说。正因为少儿对声音很敏感,在英语启蒙阶段的语音就是对教师单纯的模仿,所以少儿英语机构招聘教师的首道门槛就是必须语音正确无误,否则纵然手持专八证书也是无法闯过面试关的。同时为了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高校要开设如英美文化、儿童英语文学、儿童英语戏剧等课程,据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反映,家长对培训课程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学习层面,希望通过培训机构的学习,孩子不仅能提高英语语言技能,还能相应地提升英语的人文素养,了解英美文化,并亲身参与文化体验活动,为长大留学时更快地融入英语文化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少儿英语教师熟悉英美各种节日习俗等,有跨文化教学的意识,在教学环节中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感知异国文化的活动。既然是向教学转向,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教育心理学、儿童行为学等知识,并在课内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反复向学生强调少儿群体的特殊性,必须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也可组织学生试讲,使学生掌握撰写少儿英语教案等基本技能,导入、课文展开、重点答疑等各环节要条理清晰,或者干脆组织学生在后两年考教学资格证。各课程的考核方式并不一定要采取传统的笔试形式,可以增大口语比重,或者让学生备课后当场演示,教师作为考官打分进行实战模拟。课余学生还可学唱脍炙人口的儿童英文歌曲,观看经典的英语原版动画片,练习惟妙惟肖地讲解儿童英文故事,学着编排儿童英语舞台剧,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吸引少儿这个群体,授课方式上可以更形象生动,毕竟少儿有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卓越的模仿能力,但厌烦重复机械的记忆,如果对少儿使用成人化的教学模式,不断让他们背诵记忆单词词组句型等,只会扼杀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使少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要让学生在有目的的交际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采取交际化的授课方式就需要上述多种手段的配合使用,需要少儿英语教师多才多艺。但这并不等同于培养幼儿教师,因为少儿英语培训教师的工作远比幼师复杂,它是必须建立在英语的专业素质基础上的,而幼师对外语能力没有高要求。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少儿英语培训机构需要的不仅是教学过硬的老师,更希望找到留得住学生有课程推广意识的老师。此外,担任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中方教师需要和外教沟通,帮助其克服中西文化差异,以期在教学中与之默契配合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需要和特殊年龄段的学生沟通,掌握他们的喜好,了解他们的课堂感受,需要和家长交流,向家长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寻求家长的支持,以期达到家长的教学期望值,许多时候甚至要充当外教和家长之间的桥梁,这些无不对培训教师的沟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应付如此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绝不轻松。高校在课堂教学和课外生活中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英语辩论比赛、英语角,为学生创造机会当展会志愿者等,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以便日后胜任工作。

除了校内的配合工作外,校外到企业内实习是校企合作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学生在前两年的暑假可以申请在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当助教或者客服,熟悉机构的整体运作,了解企业的文化,后两年学习了专业课程后,申请当初级班的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培训机构对人才的要求,对比自身找出缺陷取长补短,使回校后的学习更有的放矢。另外,寒暑假是所有少儿培训机构的高峰时段,学生的实习可以使培训机构不必再社会上招募无任何相关经验的暑期临时工,对机构来说,节约了金钱和时间成本,教学质量又有一定的保证。通过对实习学生的考量和观察,培训机构能提前锁定合适的人才,而学生因为做充分的就业准备,可能尚未毕业就已经和培训机构达成就业意向。即使不能如愿提前就业,学生再去类似机构应聘也会更从容,有丰富实习经验的简历无疑会更吸引其他机构的目光。高校通过学生的实习和企业的反馈不断总结经验,修改培养计划,塑造出更快适应少儿英语培训市场的人才。

篇2

一、现状分析

1. 学生情况

本校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选择商务英语专业之前,来自县市城里或是农村的各个地方,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尤其是口语水平差。在初中接受到的英语发音教育各不相同,加上词汇量少,多数可能只达到400~800,其中还包括了词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进行简单日常用语的学习,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在复述一段文字或听力材料时,往往由于在自己大脑词库里找不到合适、自己熟悉词,只能中途停顿或干脆放弃口语表达的机会。

2.师资情况

本校大部分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人员都并非本专业。有的教师虽然是具备很好的资质与教学方法,但却没有正规专门地学习过商务英语专业知识;有的教师虽然正规地学过商务专业知识,而且具备教学经验,但是由于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成长,所以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因此,目前这个专业急需有专业知识、具备教学经验并且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师。

3.教材情况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是归纳和总结知识的权威。而现有的教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要求了。尤其是针对中职学校编制的配套教材更是稀少。本校的口语教材一直是让各位口语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

本校一年级学生选用的是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口语测试一级教材,纯粹教授日常口语会话,没有涉及任何商务英语知识;到了二年级因为没有配套的过渡教材,选用了国际商务英语口语一级教材,此教材适用于英语达到高职高专毕业和普通高等院校大学二年级水平,而我校中职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因此,师生都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练习商务日常口语交际中。

4.实训情况

面对就业,良好的实训才能更好地帮助英语商务专业学生轻松就业。然而,目前我们的教学实训只停留在一个普通的教室,更不用说去工厂实习培训了。因此,我们的毕业生大多从事酒店前台接待、少儿英语培训等一些与商务交集很少的行业,真正从事与商务有关工作的是少之又少,从这点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存在着很多不足。

二、实施建议

1.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素质的教师

合理地利用学校现有的英语教师资源。落实在职培养,将老师送到各企业、工厂,使现有教师能够正规、系统地学习商务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方法。其次,鼓励英语教师投入到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中,或是进行有关商务英语专业的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因此在教学中,多采用教师“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教学方法。例如:情景教学法,教师给学生设置运用商务英语来进行商务活动和沟通的具体情景,让学生以情景为依托,融会贯通地运用商务英语。任务教学法,教师根据所授知识和学生水平,设计一些商务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思考并完成。角色扮演法,教师根据学生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项目,将学生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学生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等。 这几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可以交叉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并且课后教师还应及时总结,写出教学后记。

3.加大实训力度,全面营造语言氛围

坚持校内与校外训练结合,采用多种训练途径。 在校内创设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包括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社团的活动,这些活动不能流于形式,每次都应有一个交流主题,事后每位同学写出交流感悟。

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训练进行量化管理。设基础分为100分,根据学生和各班级在英语能力训练方面的具体表现做上下浮动。每月安排专人对有晋级要求的学生进行测评,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一星到五星的星牌,标志该生在校某阶段的口语水平。

篇3

关键词: 理工院校 大学生 就业

由于十几年前的英语专业热,各大高校扩招英语专业学生,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尽管经济在复苏,但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还是给外贸业带来很多危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也造成困扰。除此以外,理工院校,相对于一些传统的老牌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在整个学科建设中处于起步和较薄弱的地位。学生的英语基础英语水平和专业素养与老牌大学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文着力于探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理工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问题,通过分析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以及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希望有助于提升理工类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

一、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

商务英语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积极涉足经济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中外合作交流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商务英语专业随潮流而发展,涉及范围包括对外贸易、国际合同、国际金融等。

常熟理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符合大环境发展趋势,课程设置不是简单局限于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更多传授了西方文化,更好地了解外国人的管理理念与工作心得,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工作日常。我校相关课程设置位为:一至二年级以扎实基本功为目的,教授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考虑技多不压身及常熟周边日资企业较多,我校还开授第二外语日语,极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考研进一步深造研究提供便利。三至四年级学习程度有所提高,对英语及商务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需求很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较好。对学校的考核方式,学生们纷纷表示很赞同,本校现实行的考察制与考试制相结合,此制度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结果,鼓励了学生的进取心及培养了认真对待考试的正确心态。但也存在少许问题,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缺乏实践培训,仅在大三才有一些实践课程且实践时间较短,实践内容较单一,主要涉及单证的制作及模拟商务谈判。对学生的调研中,有85%的学生表示愿意多花时间在一些实践课上,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操作中。此外,实践中都有各自课程科任老师指导实践,不容易做到查漏补缺其他老师教授的内容。学生纷纷表示各科老师能商量合作对学生实践课程的开设,学生将会受益更多。关于实践课程设置,还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共同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开展各种校企互动活动,鼓励学生跨出校门深入企业在实践中学习。在企业中深入实践,可让大学生更好地与社会接轨与生活接轨。也可在模拟实训机房建立“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教学系统、电子商务模拟实习”等多个模拟操作系统,供学生模拟操作。

二、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1.常熟理工学院商务英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使用日益广泛,商务英语专业在各高校也广为兴办。为了解及更加清楚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我们对本校的往届商务英语毕业生进行了就业调查。就得到的数据分析:本校毕业生就业地点较集中主要分布于长三角一带,工作岗位选择比较广,其中大方向有45%的毕业生选择在外企,还有30%的毕业生选择英语教育行业,而另外一些同学则选择了与本专业无关的职业。在外企主要从事跟单员、业务员、文员等职业,而在教育行业的学生,有60%的毕业生选择一些培训机构,40%的毕业生则在民办学校教书。

2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方向:主要有贸易单证员、业务员、跟单员等。这个方向的毕业生需具备专业英语知识及商务知识,具备较强的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等工作。其工作范围也较广,如外企、银行、海关等。

国际商务管理及翻译方向:除商务专业人才需要的英语知识及商务知识外,还必备一些管理知识,应该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技巧和商业运作能力,能够从事商务管理与项目策划工作。就业发展前景很不错,工作范围也较广泛,如跨国公司、涉外机构等。

英语教育方向:主要为英语培训机构的讲师及高校老师,或者从事新闻出版社类工作。此方向毕业生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的各项基本技能,同时需要具有英语辅导及教授等能力,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商务英语人才就业存在的缺点:毕业生出现的问题在于专业知识不够牢固,在商务环境中运用所学能力弱,且英语的表达会出现蹩脚现象,另外在谈判中还会出现相关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不太熟悉的情况。尽管是学无止境,但是企业希望学生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在校期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其中不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更应该是使用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商务谈判的各项技能。就业好的前提,归根到底还是自身知识足够扎实、足够熟练。

三、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培养人才首先应做好实地调查,了解市场需要哪些人才,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综合能力。据调查,企业对毕业生注重以下能力。

1.英语语言技能

要求学生要掌握好英语学习的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要学习扎实。英语语言能力,就是商务环境下各种使用英语的能力,包括英语听力能力、英语口头表达和有效沟通的能力、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的能力、阅读商务类英语资讯的能力、书写各种商务英语函电的能力、英语口译与笔译的能力、英语速录能力。

2.商务专业知识

即指对外贸易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商务管理能力,如市场开拓、商务谈判、外贸单证缮制、跟单、报关、协助企业主管从事商务管理、直接运用英语开展商务活动、处理涉外问题的能力。以商务谈判为例,各自为利益而争执不下时就可稍做休息,而不是就话题吵起来,这样不但失去风度更失去宝贵的客源。或者商务谈判中对方在价格上取胜,那么我方就应该在邮费或其他方面补回损失。种种技巧不仅仅是书本教给的理论知识,更是在不断地探索发现中的总结。

3.了解西方文化

商务英语对学生的要求很高,需要将英语技能与商务知识很好地结合并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以业务员报价为例,报价之前必须先了解合作方文化,是比较注重对商品的细节描述还是爱对价格一杀再杀,根据不同的文化制作不同的报价单给对方回旋的余地。现如今的交易也是对服务的一个交易,就是拼服务的质量。若对合作方的文化了解甚深,则定会缩小分歧,消除彼此间不必要的矛盾,拉拢老顾客增加新顾客,客源源源不断。

4.商务操作技能

要善于掌握商务的操作技能,如商务会议的基本技能、商务谈判、索赔等。

四、启示

语言知识不仅仅是交流沟通的工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和深入,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讲英语的越来越广泛,商务英语的归类终归还是文学类并非经济类,也就是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说到底是对英语知识的熟知与应用。学生应该认识到尽管自己所学广泛,但都不够精通,应该比其他专业学生付出更多,用知识武装自己,在校期间可旁听经济累课程阅读心理类书籍等,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多多锻炼自己。

首先,学生进入大学,应该培养独立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因为课程并非像高中紧凑,充分管理好时间,善于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尽可能多了解西方文化。万丈高楼平底起,英语基础知识一定要扎牢。借助网络等各平台多接触英语,让英语和日常三餐一样平常。可手机下载一些英语学习APP,微信关注英语相关的公众号,或者浏览英语方面的相关网页。学生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摄取更多知识。

其次,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有了规划就如船舶有了灯塔。推荐各学生在大二时开始着手自己的职业规划,大二是规划的好时期,对青涩大一生活加以总结,不再迷茫自己的未来。在接下来的学习道路上,学生本人会朝所定的目标奋斗。可以上网做一些测试,结合自身的兴趣,给自己定个目标并为之努力。此外,除了英语专业硬性规定的专四专八等要求,学生还应该结合规划的职业考取相关的一些证书。

另外,参加校园招聘会。这是对学生胆量的测试,面试前需要同学们掌握面试技巧,将自己“推销”出去,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获得寒暑假实习的机会。实习意味着将书本知识实践化,可谓“温故而知新”。

总之,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以英语为基础,学习了商务领域的各种知识,同时用于商务沟通和操作。这对学生的自身素质要求比较高,学生应该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握好每一次实践的机会,认真打磨历练自己,加强自主学习。以兴趣为起点,以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为目标,不断充实自我,将自己打造成适合职场的商务英语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才能在职场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给自己一份交代,给教育我们的师长一份交代,给自己的明天一份交代,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笔者坚信以常熟理工为例,即使并非名牌老牌英语专业学校学生,也应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成为与其他高校学生相匹敌的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楠.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及就业研究[J].科技信息,2014(8).

[2]钱红.从对长三角高职毕业生调查报告看商务实训[J].科技信息,2009(31).

篇4

关键词:商务英语;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就是以英语为媒介,以商务活动为载体,整合商务与英语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商务活动能力。

一、项目实施的现有基础

通过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完成了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剖析,对商务英语的办学体系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梳理;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并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各类课程标准以及实训环节的各类课程实训指导书的修订,为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与行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改革和建设内容

1、深入分析社会、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所服务职业的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商务知识的需求,重新定位专业目标,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胜任涉外企、事业及宾馆、酒店、商务中心等单位基层一线的商务翻译、文秘、经理助理、前台服务、客房服务等工作,具备技术素质强、吃苦精神强、实干能力强、团队意识强“四强”素质的商务英语专业高级职业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又要有扎实的实践技能,特别具备较强的服务和管理能力。

2、从职业岗位出发分析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职业能力结构,从而设计出学习领域课程,经过多轮岗位分析优化完善,实现课程体系重构的目标。重构后的新课程体系应该能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起到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前后课程衔接得当,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与行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结构 专项能力 能力要素 课程设置 能力测试

基本素质 思想政治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初步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合格

职业素质 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沟通协作、积极进取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就业、创业和生存能力;继续教育、学习和创新能力;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 就业指导 公共关系证书

身心素质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技巧 军训;体育 大学生体育达标测试

基本能力 计算机应用 熟练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计算机基础 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英语语言 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泛读);英语听说 PETS-3或CET-4证书

社会认知 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报告

专业

知识

与专

业技

能 商务英语应用能力 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具备基本的英汉互译能力;书写、阅读商务信函的能力;熟悉中西文化传统,了解各国地理,历史,发展现状 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语;商务应用文写作;英美概况及西方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 合格

商务领域应用能力 掌握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国际贸易规则和相关贸易规则;熟练制作各种商务单证,处理外贸函电、进出口等外贸业务的能力;具备进行市场开拓、企业营销、商务谈判等商务活动的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业务实务;电子商务;商务谈判 合格

酒店业务应用 从事现代宾馆业经营、管理、服务工作的能力 酒店经营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户管理实务 合格

3、按照各类商务英语工作流程的逻辑环节,找出商务英语活动主要工作节点,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模块;根据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导出“行动领域”;经过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进行教学实施。

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 学习领域

公共基础 专业基础 核心

外贸业务员 贸易政策分析;产品市场调研;制定产品市场营销方案;客户开发与分类管理;询盘、报盘、还盘、接受;合同条款设计、签订、履行;商务文书;商务会谈;货运、保险办理;单据、单证制作;商品检验、报关;业务资料归档 国际商务知识理论与实践;英语日常、商务交际;商务文体撰写;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计算机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体育;计算机基础;

商务礼仪;应用文写作 精读;泛读;听说;商务英语原著选读 剑桥商务英语;商务应用文写作;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业务实务;商务谈判

电子商务业务员 网络市场调研;网络产品销售;网络推广;订单处理;网络支付与结算;电子商务配送;客户服务与管理 国际商务知识理论与实践;电子商务应用;商务文体撰写;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计算机 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说 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

初、中级翻译人员 外事活动接待;中英文商务文书笔译;一般商务会谈口译 英语日常、商务交际;商务文体撰写;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 精读;泛读;听说;英美概况;西方文化 翻译理论与实践;剑桥商务英语;商务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口语

商务谈判代表(助理) 国际贸易合同谈判;国际货物运输合同谈判;商品采购合同谈判;业务沟通 国际商务知识理论与实践;英语日常、商务交际;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商务谈判;计算机 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说 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

行政文员(秘书、助理、企化) 文件撰写;文件处理;档案管理;会议及商务旅行安排;会议记录;公关接待 英语日常、商务交际;商务文体;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计算机;文秘 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说 剑桥商务英语;商务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口语

酒店、旅行社和度假村的初级管理和服务 前台服务;酒店管理(客房产品设计、价格制定、客房销售、经营效益分析);客房服务;客房设备物资管理;餐饮服务;餐饮销售、服务管理;公关接待 英语日常、商务交际;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计算机操作;酒店服务 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说 酒店经营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户管理实务;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语

英语教学、少儿英语培训 备课;授课;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作业布置、批改 英语日常、商务交际;收集资料、运用信息、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创新;计算机操作 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说 翻译理论与实践;剑桥商务英语;商务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口语

4、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以适当的载体,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构建学习情境,进行教学设计。

商务英语专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社会调研的具体情况,并派遣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岗位调研,经过讨论并归纳总结出商务英语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与其对应的职业行动领域。在对行动领域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聘请了大量的行业专家、教育专家,与课程开发组全体教师一起,基于完整的工作过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确定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是关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而这当中《剑桥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业务实务》、《电子商务》、《商务谈判》、《酒店前厅与客户管理实务》6个学习领域又最为关键,是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

参考文献:

1、纪淑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J],职教论坛,2010年06期

2、廖素清,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篇5

关键词:实用型翻译人才 培训机构 翻译市场 舟山 本土化

一、舟山实用型翻译人才需求及培训市场分析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舟山的对外开放、贸易往来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其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更是迎来了新的里程碑。海洋经济推动着舟山的发展,也让翻译业在这次浪潮中变得更加举足轻重。

(一)专业翻译人才市场的需求

作为交流的媒介和手段,翻译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要想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外资的引入或者使自身融入世界经济体中去,就需要有专业的翻译人才为企业双方做好业务的翻译、信息的传达,从而搭起沟通的桥梁。

根据舟山群岛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其独特的战略发展目标,有学者曾做过翻译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65.96%的单位预期随着新区的建立,翻译量将会有所加大。而港航船舶业、物流业、加工制造业、旅游业相关的翻译人才则将成为舟山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一个群体,可见专业翻译人才的市场在未来将会迎来热潮。[1]

(二)高校输送与机构培训相结合

相较于旺盛的需求,舟山目前的翻译人才面临着学历、职称偏低,工作经验不足,综合素质能力偏低,实践创新精神不足的问题。这显然与新区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相矛盾。[2]而人才的培养除了高校输送之外,培训机构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据笔者了解,目前在舟山开设的外语培训机构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外语培训学校,如普陀的欧文外国语培训学校,该校以国外的“浸入式学习法”为基本教学法,旨在通过真实逼真的外语母语环境,以小班化的授课方式来培养学生外语能力,将最专业的外语教育培训理念带到舟山,服务舟山,从而更好地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对外交流的发展。[3]然而,因为学校的教育主体为青少年学生,虽然其中也有成人类的商务英语课程开设,但它在专业性和实践性方面尚有欠缺。

第二类为留学培训机构。近年来,出国留学成了一大潮流,一些留学机构也纷纷扮演起语言培训的重要角色。新通留学和环球雅思在舟山是留学机构的两大主体,但其在外语培训方面主要侧重于雅思、托福、GRE等与出国相关度较高的课程,且应试性相对较高,与舟山本土化人才培养关联度不高。

结合舟山本地实用型翻译人才需求以及培训机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舟山虽然有较多英语培训机构,但这些机构多以培养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和出国留学为目的,培养舟山本土化翻译人才的机构依旧缺乏。面对市场空缺的现状以及如此庞大的潜在市场,笔者认为,当前是舟山改进本地培训机构以及引进专业翻译培训机构的最佳时机。

二、国内外翻译人才培养的相关理念

为顺应舟山的市场导向,加快培训机构对本土化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以下三种国内外的相关培训理念作为指导。

(一)PACTE翻译能力模式

成立于1997年10月的西班牙PACTE(Pro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小组曾提出PACTE翻译能力构成的观点。学者仝亚辉认为,该观点是目前最全面的,所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式也是最复杂和最完整的。[4] PACTE翻译能力模式由双语能力(进行两种语言交流时必备的语言知识,如语用、语法、词汇、篇章等)、语言外能力(专业学科以外的常识知识,如百科知识、主题知识、双语文化知识等)、翻译专业知识能力(关于翻译及翻译职业的知识,如翻译的进行、翻译行业操作、翻译协会、税收等)、工具能力(使用文献和操作翻译工具的能力,如字典、百科全书、语料库、计算机等)、策略能力(处理问题、确保翻译过程有效进行的决策能力)以及心理生理要素(影响翻译过程的心理特征,如认知、态度、心理活动机制)所构成。[5]

在翻译过程中,不断获得缺失的子能力,或者提高薄弱的能力环节以促进子能力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响是提高翻译能力的重要方式。任何子能力的缺失都将大大影响翻译能力的进步。因此,笔者认为,培养翻译能力要从子能力入手,一一进行强化与训练,最终实现整体翻译能力的提高。

(二)项目翻译学习模式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不断有学者提议在翻译教学中使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翻译练习和任务来帮助学生将文本与具体情境相联系。但因该方式仍然缺乏实践性与真实性而被搁浅。之后,Kiraly提出了项目翻译教学模式,且被广为接受。所谓项目翻译教学是将真实的翻译项目运用到翻译课堂中,使学生真实地置身于具体的翻译情景中,从而使课堂更加情境化,也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学习的平台。[6]

目前,这样的项目教学模式在国内已有了实践的先例。设立在北京的中欧高级译员培训中心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欧盟委员会口译总司正式签约、合作举办的国际会议口译员培训项目。2014年3月,该培训中心的部分学员赴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实习, 并在CCAB会议中心参与了主题为“U2乐队来华演出:北京VS上海”的模拟会议。此次模拟会以模拟竞标的形式展开,即北京和上海两城市围绕演唱会的举办权进行竞标。学员们模拟了不同身份的会议代表,竞争双方各派代表详细阐述己方观点和优势以争取最后的举办权。[7]笔者认为,通过模拟竞标这样的演练,学员们置身于模拟的真实情景中,在锻炼了翻译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样的学习平台与方式值得广泛推广。

(三)人才本土化培养模式

南开大学的周立群和刘文曾提出人才培养本土化的观点,并指出“本土化是使某事物发生转变,适应本国、本地、本民族的情况,在本国、本地生长,使之有本国、本地、本民族的内涵、特色或特征。”[8]对于地方区域来说,本土化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做到“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9]

事实上,翻译人才本土化培养模式在中国已经有所应用。2011年1月,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翻译协会、宁波市模具协会和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模具翻译人才培养协作委员会,实施模具技术翻译人才培养项目。此培训项目希望通过模具翻译语料库建设、模具翻译培养对象选拔、模具翻译课程教学与自主学习、翻译顶岗实训和培养考核这五部分来提高模具专业学生和部分企业技术人员的翻译水平,以迎合宁波地区对模具翻译的需求。[10]笔者认为,该项目开创了本土化翻译人才培养的先例,培养出了既具有模具知识又有专业翻译能力的实用型翻译人才,值得实践与推广。

三、舟山实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策略

(一)加强本地课程改革,促进翻译子能力培养

培养舟山本土化人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在课程上设置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在这一点上,培训机构的课程实施灵活度远远高于高校,这也是其一大优势所在。根据本地人才需求,舟山的欧文外国语培训学校其实已经开设了商务英语的培训课程,并且设置了BEC课程、商务会话、外贸英语、商务谈判等课程,这对于外贸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然而,若要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培养本土化的翻译人才,笔者认为欧文外国语培训学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开设文体学翻译课程提高学生双语能力。在翻译不同文体的语篇,尤其是商务英语语篇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文本性质的把握。不同的文本对翻译有不一样的要求,语言特色上也有显著差别。如广告文本翻译通常强调“三性”原则,即信息内容上的忠实性,语言形式上的吸引性,文化上的可接受性,以此来展现商品特色,吸引顾客购买。[11]而合同文本则要遵循“遵循原文,用词准确”、“译文完整,文体规范”、“达义通顺,条理清晰”的翻译原则,力求准确无误。培训学校应开设语篇分析、文体辨析以及中英文商务专有词汇的相关课程来提高学生双语能力。

其次,丰富学生课外知识以增强语言外能力。商务英语的谈判双方通常来自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这就要求译者懂得一定的国际民族文化和商务礼仪。在培训机构,通过开设跨文化交际、英美国家概况等课程来让学生了解国家的风土人情不失为一种策略。除此之外,学生对于商务知识的了解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翻译的准确性。因此,拓展学生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使其了解FOB、CIF、CFR等相关商贸术语,这都是培训机构办学中应该涉及补充的一块。这些知识的拓充将对学生的语言外能力培养产生直接作用,并有效提高翻译的准确度。

最后,教师可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课程来培养学生工具能力。相对于传统的人工翻译,CAT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目前主流的Trados、Deja Vu X、雅信CAT、Wordfast等CAT工具能将译员的工作量提高到日均10000字以上,大大减轻译员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且在专业领域,如科技、金融、医学、新闻、法律等,CAT能保证译文内容的准确性、术语使用的一致性和译文产出的经济性。[12]这对于需要掌握大量其他学科知识的商务英语译者来说,将大大减轻工作压力,从而更高效准确地完成翻译任务。

(二)依托本地资源, 建立项目翻译模式

作为对外贸易繁荣、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舟山具有相当多的潜在实习基地。对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光光靠理论教学是不够的。若是培训机构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基地建立的衔接,就将有机会实现项目翻译学习模式。关于项目翻译学习模式的构建,笔者认为舟山培训机构可从以下两点着手:

其一,与舟山的船厂建立合作关系。舟山的造船业是本地独具特色的一大产业,其中也不乏金海重工、集团、中远船务等一些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对外交流相当频繁。培训机构与之建立合作关系,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通过与不同国家的代表人士交流,学生的口语翻译实践能力能获得一定的提升。

其二,参与舟山国际赛事的举办。舟山基本每年都会举办国际女子自行车大赛和国际沙雕节,2015年即将首次举办世界海岛旅游大会。活动期间需要招募大量的志愿者与工作人员,翻译则在这样的国际大型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宣传手册的制作、横幅标语的翻译过程中,要做到翻译精准又不失舟山特色,对译员来说也是难得的挑战。这种将教学延伸至课外的项目模式,对培养具有实践精神的翻译人才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

(三)以市场为导向,培养本土化实用型翻译人才

作为海岛城市,舟山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旅游业、物流业、临港工业的繁荣。以旅游业为例,它一直是舟山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且城市对于旅游顾问、导游的需求一直处于较为旺盛的状态,尤其是专业的英语旅游翻译人才。然而,据笔者调查,舟山目前没有英语培训机构系统地开设此类人才培养的项目。基于舟山本地对于旅游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笔者认为,培训机构目前可以引进或者增设该培训项目,并在培训过程中始终突出舟山的本土化特色。

首先,建立舟山旅游英语行业相关语料库。不同于大型通用的语料库,专门建立旅游行业的语料库对提高翻译的准确度有显著帮助。结合舟山本地著名景区,教师也可以再从中总结各个景点的相关词汇,便于教师教学以及学生自学。

其次,开展以舟山为载体的情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情景模拟是最为常见的授课方式之一。既然已经明确培养舟山本地英语旅游人才,教师将舟山本地景点融入课堂教学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比如在介绍海岛旅游时,教师可以把本地的5A级景区普陀山风景区作为典型,南海观音的历史故事介绍、法雨寺、普济寺、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等景点翻译介绍都极具实用性。然而,由于文化空缺或文化冲突,在旅游英语翻译之时常常会碰到词汇空缺或者词汇冲突,国内称之为“国俗语义词”或者“文化负载词”。[13]如南海观音是普陀山景区最主要的景点,但外国游客对“观音菩萨”知之甚少,故在翻译时可以将东方的“观音菩萨”与西方的“圣母玛利亚”进行联系类比,依据两者“慈悲”的共同点,把“观音菩萨”译为“the goodness of mercy”。[14]通过这样的融会贯通,翻译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作为海洋新区,随着开放层次不断加深,舟山的发展态势必定愈加繁荣,其人才需求与缺口也将进一步扩大。而实用型翻译人才在舟山走向国际的过程中,也将被赋予举足轻重的地位。回顾舟山目前外语培训机构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存在培训方向过于单一、理论重于实践、脱离本土化实用型人才培养等问题。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做好本地已有培训机构的改进工作,如扩大其培训业务、开设地方特色课程、建立实践基地以适应本地化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人才培养模式,抓住市场导向,加强学生翻译能力培养,引进新的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训机构,并在办学的过程中突出舟山本土化特色。基于舟山本地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期待培训机构的改进与进驻,以主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符合舟山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本土化实用型翻译人才,为舟山新区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刘晓丹. 舟山群岛新区实用型翻译人才需求调查及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65-66.

[2] 王胜. 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背景下外语人才需求现状与外语人才培养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30-133.

[3] http:///index.asp

[4] 仝亚辉.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91-92.

[5] 王博. PACTE 翻译能力模式下应用笔译能力构建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2):151.

[6] 陈水平. 项目翻译教学模式:意义、问题与对策――项目翻译教学的行动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83-85.

[7] http:///newsinfo.aspx?newsid=2002

[8] 周立群,刘文.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基于中国经济类教育的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13

[9] 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9) .

[10] 朱雷,张建青. 专业技术翻译人才培养研究――以宁波模具专业技术翻译人才培养为例[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5):24―27.

[11] 肖新英. 论英语广告语篇翻译的“三性”原则[J]. 江西财经大学报,2010(2):81.

[12] 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7,223.

篇6

关键词:ESP需求分析海事英语教学 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师资培养 教学团队 教学评价 校企合作

【中国分类号】H31

作者简介:李兰(1978-),女,安徽阜阳人,讲师,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ESP与海事英语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资助(20101594)

引言

随着航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航运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航运发展和世界航运的发展已经密不可分,擅长英语的高素质船员在船员市场上炙手可热。 英语不仅成为是船员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语言,而且是关系到船舶,人员以及海洋环境安全与否的关键因素。相应地,海事英语在航海教育培训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多地引起海事部门、海事院校和相关企业的认可。ESP(特殊用英语)研究者认为, 需求分析是ESP教学的核心,也是ESP区别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需求分析是确保ESP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1]。海事英语作为ESP的一个分支学科,学习者的需求应该是得到重视,但实际上,海事英语教学领域中,对需求分析的研究还似乎还是个被遗忘的角落。

一. ESP与需求分析理论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是和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通用英语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需要和特定目的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它是一个多元的概念,Hutchinson & Waters 认为,ESP教学首先是一种以特定目标为导向(goal-oriented)的英语教学与学习途径;其次,ESP必须建立需求分析(need analysi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分析[2]。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者的目标需求(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二是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需要(learning needs)。前者是分析学习者将来会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和特定环境可能给学习者带来的特定心理状态。后者包括学习者缺乏哪些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哪些技能应该先学,哪些技能应该后学,以及学习者喜欢哪些学习方法等。需求分析是指在ESP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主客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然后确定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束定芳曾经把需求分析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作用总结为四点: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3、为外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3]。

二. 海事英语教学中呈现的问题

海事英语是航海类专业英语的统称,它包括航海英语,轮机英语,电子电气员英语和通信英语等。英语是学生将来工作甚至日常生活必须使用的语言。我国船员的海事英语水平整体偏下,不适应船员国际化的要求。这说明我国目前的海事英语和培训并没有跟上国际航运形势的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海事英语教材。目前我国的海事培训机构主要有本科,专科,中专和其他民办培训机构。各培训机构生源层次相差较大,但是使用的培训教材是几乎相同,没有体现出相应的难度差别。2、海事英语师资。国内海事英语教师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海事专业毕业英语相对较好的持有证书的人员。一种是纯英语专业,没有相关海事从业经验的人员。各海事学校几乎都没有集英语语言学和海事专业知识和技能于一身的海事英语专职教师。3、教学进程安排。海事英语和其他专业英语不同,起教学进程受到国家海事局的监管,学生在成为操作级船员之前,必须通过国家海事局组织的海船船员适任考试,海事英语是适任考试的必考科目,而且是所有考试科目中被公认的最难考的一科。各海事学校,为了通过率,都会提前开始海事英语课程的教学。海事英语内容会涉及到海事专业的各个科目,提前开课会造成海事英语知识超前于专业课程。学生没有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根本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4、教学方法和手段。现在的海事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输灌式。5、评价体系。现在的海事英语评价体系是国家海事局为履行STCW(78/10)公约的需要而统一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能力考试和评估考试》,学生无论层次基础怎样都是一个标准,造成专科和中专层次的学生通过率极低,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基于需求分析的海事英语教学改革思路

1.教材的取舍和调整。语言教学中的materials adaptation 就是指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教学的需要,对教材的内容、顺序、结构、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取舍。各海事院校目前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由海事服务中心编写的,它是完全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大纲》而编写的,在难易程度上和编写顺序上并没有太多考虑实际教学的教学对象的差别和教学内容的相互关联。海事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和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取舍。教材的调整或取舍可以在宏观层次上,也可以在围观层析上。宏观层次主要是对教材的总体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或取舍。微观层次是对教材的局部内容进行具体的调整[4]。例如,《轮机英语》,教材的第一章是船舶柴油机,本章节共有8课,包含柴油机类型、工作原理、结构、燃油系统、启动系统、冷却系统和柴油机操纵和维护,这几乎涵盖了柴油机的全部内容。计划在20-24课时完成。轮机英语在第三学期开课,而此时《主推进装置》也刚刚开课,总共要128课时,两个学期才能完成,如果教材顺序不做调整,教学根本无法进行。另外,教材的发展远远跟不上航运科技的发展,教材中会有一些船上早就淘汰不再使用的机器或设备,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把已经过时的内容舍去,增加新的教学材料。

2.师资的培养。ESP 关注的重点是专业学科中英语的使用特征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一个合格的ESP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英语技能和基本的专业知识。海事英语教师的构成有两种,英语专业的老师和海事专业的老师,这两种都有做一名合格ESP教师的潜质。关键还是政府和院校的积极培养。海事英语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船员英语水平的好坏,这一点毋庸置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关于三副三管轮的培训师资要求:(1)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并具有不少于6个月的海上服务资历;(2)具有不少于1年的二管轮(甲类三副)海上服务资历,并具有不少于1年的航海教学经历。为此,国家海事局也已经着手海事英语师资的培养,从2011年开始由大连海事大学组织对英语专业没有海事专业背景的海事英语老师在“育昆轮”上开展了三期师资培训。在浙江舟山进行了三期海事师资班,主要针对海事专业的老师。笔者有幸参加了2011年第一期的培训,总体感受是有效果,但力度不够,在船培训时间较短,船停靠在岸,没有船舶航行中的知识体验。可以看出,在对《发证规则》的执行上,这样的培训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海事英语师资的培养,由国家出政策,强制院校或培训机构给教师的培养留出足够的时间和资金。培训方式可以由国家海事局组织成立专门的海事英语教师培训机构,也可以和企业合作,成立海事英语培训基地,采取“学校出一些、政府贴一点和企业赞助点”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海事英语师资培养的问题。

3.教学团队的介入。需求分析除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之外,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ESP以学生为中心的需求分析理论,海事英语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必须首先对学生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进行分析。海事英语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STCW(78/10)公约中对相关职位适任人员英语语言知识的最低要求,教师的教学组织和开展应该以此需求为目标。针对海事英语学习者在海事专业知识和语言交流能力的需求和海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平衡的矛盾,院校和培训机构应该成立专门的海事英语教学团队,团队由英语教师和海事专业课相关教师构成,互相交流,把语言教学和海事专业内容相结合,共同研究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和调整教学进程,评价方式和教材编写等。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应对学习者需求,开展情景教学,任务教学等教学模式。

4.教学评价的改进。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评价的内容侧重于与效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5]。目前海事英语培养的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哑巴英语”的现象严重,究其原因就是评价体系直接导致的结果。各个海事院校和培训机构在海事英语课程开设、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课时安排、教学进程制定和教学效果评价上都围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考试”进行。学校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考试通过率为准绳。有的学校实行奖励机制,收入和通过率直接挂钩,导致老师的教学以通过考试为终极目标,不再做教学研究,而是题库研究,考试变成巨大的利益链,市场上题库满天飞,老师和学生最关注的不再是真正的学习需求,而是哪本题库考试题目最多。有影响力的院校老师一本接一本的编题库,一般院校的老师一本一本的辨认识别,学生们一本接一本的买。老师快速上完课本后开始讲题库,学生开始背题库。特别是高职高专和中专的学生,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应试教育害死人”,海事英语目前的教学形式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后,国家海事局于2011年出台新的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11规则),新的考试大纲2013年全面实施。2013年下半年,全国海事院校开始11规则施行后的第一次适任考试,考试结果令人震惊。笔者所在的学校,航海英语4人(38人参考)通过,轮机英语2人(40)。有的院校的海事英语通过率是0%。最可怕的是,看到这种结果,很多老师和学生把原因归结为题库不对。教学评价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从教师方面,可以将教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来进行评价。在学生方面,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形式或竞赛形式,多方面进行评价。海事英语的教学评价改革,还应是教师意识出发,改变教师头脑中固有的通过率的影响,客观全面地制定适合自身教学,符合学生需求和企业需求的评价体系。把平时评价和适任考试区分开来,做到评价体系真正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校和企业的合作。ESP需求分析不仅包括学生需求还包含社会需求。学习者学习的目的是今后工作的需要,也就是满足企业对员工的需求。海事院校可以谋求和航运企业、船厂等合作,共同促进海事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方面,院校可以为航运企业在职员工提供海事英语培训,另一方面,航运企业和船厂又可以作为海事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院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企业社会实践,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同时能使学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提高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目的,增加学习兴趣。对于院校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四.需求分析理论对海事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需求分析是系统化的教学大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是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建材的基础。海事英语教学要以ESP教学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真实性”和“需求分析”三大原则为依据,以达到STCW(78/10)为目标,以满足海事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考试发证规则》为条件,稳步推进,不断改革,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能走向国际市场的海船船员。

五.结语

海事英语教学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海事英语的改革之路是漫长的,这其中需要国家的政策导向,需要院校的大力支持和海事英语教师潜心研究。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论的海事英语教学研究还不够完善,今后需要把ESP理论更好地和海事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海事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娴 基于ESP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2010: 42

[2] Hutchinson, T., &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 CUP, 1987

[3]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02

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英语;教学改革;实验;高职

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设学宗旨,决定了高职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需求相对接、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改革路向。《国际贸易实务英语》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骨干核心专业课程,其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征,为课程教学工学结合的改革实验奠定了学科基础。以作者为负责人的东营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课题小组,以课程教学与工作过程相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在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研究,亦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改革成果。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本课程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逐渐探索形成了“一条主线、双向目标、三个课堂、四个环节、多媒支持”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

“一条主线”,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这条教学思想主线,所有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评价导向机制的建立,都以此主线为根本出发点。

“双向目标”,就是将课程培养目标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明确划分、整合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两个相对独立的框架体系下,分模块组织实施。

“三个课堂”,是指课程教学依据任务不同交替在理论教学课堂、校内仿真实训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等三个不同空间展开,形成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堂与实习一体化的多向度、立体化教学模式。

“四个环节”,就是对任一形式的每一堂课,任课教师都要对目标确立、方案选择、过程控制、效果反馈等四个环节认真准备课前教学预案和做好课后教学笔记,以保证课程教学系统的动态自我完善。

“多媒支持”,就是把传统教学媒介和现代多媒体技术融汇在一起,将学生接收信息、锻炼技能的视、听、说、练等活动,置于优化、高端化、高效化、仿真化的教学环境中,使教学过程实现开放性、职业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上述系统化与开放性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既保证了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传授的系统性和有序性,也确保了专业技能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同时,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职业岗位的密切对接,活跃了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中英文双语教学法。贯穿本课程始终的一个教学难点就在于以英语为工具来解决国际贸易实务中复杂的具体问题。因此,我们通过采用双语教学方法,来妥善处理商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语言学习的关系,适当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并且从国际贸易实务英语重在实用的特点出发,突出翻译教学,强化专业英语习惯表达训练,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语言瓶颈,收到了良好效果。

2.观摩参观法。对于一些形象性强、程序性、客观性强的内容板块,我们采取在课堂上播放情景教学片或者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的方式,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产品的数量、包装等环节以及报关、国际结算等板块,我们就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外贸企业生产加工现场、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中心、海关、海港等场所、场地。此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直观的知识图式,而且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案例讨论法。对于一些比较抽象、复杂或者实际岗位操作需要丰富经验积累的教学内容模块,我们通过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做典型案例讲解分析,然后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达到对问题的解决。比如贸易术语的选择、贸易合同的订立、保险与保险险种的选择等,使用该方法效果较好,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技能技巧。

4.分组角色扮演法。对于一些角色任务分明、行动性、交际性强的教学内容板块,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分小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置身具体关系情景,体验贸易过程。比如贸易关系的建立、报价与还价等环节,让学生分组扮演出口方、进口方和翻译方,此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业务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仿真模拟法。配合各模块教学进程,我们适时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软件,构建虚拟业务,虚拟贸易过程,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实际业务、避免知识点逻辑错位,并开拓业务视野。比如市场开拓、电子商务等内容,使用该方法效果显著。

6.实训实习法。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不少教学模块比如各种单证的填制、贸易合同的订立、报关手续的办理等等,我们以实训实习的方式指导进行模拟练习或岗位实习,加强了基本技能训练和岗位能力培养,确保了能力目标的实现。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比如,使用教师自己精心编制的教学课件,向学生播放情景教学片或动画片,利用教学软件组织学生上机模拟实习,指导学生通过链接专业网站模拟贸易业务,借助多媒体语音教室实施多向互动的听说交际练习等等,都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在信息传输上的限制,创造出了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相关教学改革。(1)教学方法改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商务情景片观摩、课件播放等直观教学法,借助教学软件和互联网环境实施的仿真实训教学法,通过网络连接专业网站实施的在线参与贸易活动或论坛的个体化体验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语音教室实施的多向互动听说教学法,等等,都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在信息传输上的限制,并开辟了多元化能力训练平台。(2)作业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改革作业形式和内容。作业形式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书面作业,包括上网查找资料、通过网络提交作业等。作业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对问题的静态回答,而且拓展到技能层面的动态模拟。比如,讲到交易磋商阶段的内容时,就可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商品的性能和产地分布以及商品供求等情况,然后用电子邮件向老师模拟发盘、询盘。这样的改革,不仅把作业完成变成一种兴趣性体验,而且有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3)考试改革:本课程充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使考试的方式也更加灵活丰富。除传统笔试考试和实训操作外,我们还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终端计算机下达任务的方式,实施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的无纸化考试。这样,既提高了考试环节的工作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技术应用能力。

四、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建设

1.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及架构情况。本课程依托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加强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建立了高标准、配套互补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PPT多媒体课件、授课录像、习题集、试题库和案例库等,同时设置、开通了师生在线交流窗口,使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和实现即时性学习沟通。另外,配置了外贸实训软件,加盟了国内各大国际商务专业网,实现了“一网通天下商情”的教学功能。

2.硬件环境及网站运行情况。依托东营职业学院的校园网络系统,初步建立了一个硬件配套、功能完善的课程教学网络平台。文法系已建成一个普通语音室,两个模拟语言学习实验室,四个数字语言实验室和一座英语学习发射塔,本专业相对固定使用学院的两个多媒体网络教室实施教学,形成了较完备的网络教学硬件支持系统。

本课程网站实行主讲教师轮流值班负责更新、维护和在线答疑,全部资源向学生24小时开放,并且每个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教学博客,开通了自己的教学邮箱,并引导学生创建了商务英语学习QQ群,实现了师生全天候的交流沟通。

五、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1)多媒体网络教室。本专业配有两个多媒体网络教室,各配备终端计算机50台,外贸教学实训软件若干套。利用该平台可完成外贸案例情景片观摩、多媒体课件演示、在线链接国际贸易专业网站、利用外贸软件系统进行各商务模块的实训操作等。(2)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本系建有一个普通语音室,两个模拟语言学习实验室,四个数字语言实验室和一座英语学习发射塔,形成了较完备的英语语言交际训练系统。利用该平台可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英语听力训练和口语交际模拟实训。(3)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室。该实训室主要由多媒体技术环境和国际贸易业务单证操作平台环境两部分构成,配备教学用光盘、课件以及各种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及操作训练平台,利用该平台,可进行国际贸易各种跟单业务的仿真场景观摩和实训操作训练。

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从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目标出发,我们选取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出口分公司、中国外运山东东营分公司、中国银行东营分行、东营市海关等十家对外进出口贸易业务单位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了从工厂车间、商品展销会场到外运、报关和国际金融结算机构一条龙基地链条以及参观、见习、实习或顶岗实习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确保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根据能力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适时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性教学,在仿真环境或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完成教学任务,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掌握真实技能的需要,使学生有了更多提前介入职业岗位的机会和更自觉的职业意识,提高了他们就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

六、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一)课程特色

(1)突出地方特色:课程建设密切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对外贸易的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和实习岗位,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2)突出实践特色:在理论教学、实训演练、实习指导有机统一的教学框架体系内,突出能力目标培养和能力模块教学设计与实施,增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3)突出时代特色:在教学内容上,及时融入国际贸易实务新规则、新案例、新信息;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网络平台,增强了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性。

(二)课程创新

1.课程建设“五个一工程”。在课程建设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课程教学团队发扬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在更高目标体系框架下,制定了本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实施了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工程”,即:一周一个调度会,进行上周课程教学或研究信息反馈总结与下周实施要点讨论部署,推进课程建设的规范化;一月一次校内实训基地或校外实习基地教学现场师生研讨会,进行实践教学模式评估,探索建立能力模块教学模型;一学期一名教师上一次公开课,推进整体教学基本功提高;一年一名教师至少取得一项教学研究成果,推进整体教学研究能力提高;一届毕业生组织一次用人单位满意度大型问卷调查和评估,及时调整课程建设方向。

2.工学结合 “五个对接”工程。(1)工学结合设计思想。本课程工学的设计思想:突出一个理念,做好两个结合,建设三个平台。“突出一个理念”,就是牢固树立“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以能力为本位,以过程为依据”的实践教学理念。“做好两个结合”,就是做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与强化专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结合以及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的结合。“建设三个平台”,就是建设好校内仿真实训平台、校外实习基地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为实践教学实施提供配套支撑。(2)工学结合“五个对接”工程。1)教学设计上理论目标与实践目标相对接。国际贸易实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因此,我们根据职业岗位群需要、课程目标、工作现状及学生现状等因素将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做到了国际贸易实务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教学、专业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与国际贸易实务岗位技能培养的统筹兼顾以及理论教学、模拟实训、基地实习三个教学模块的有机统一。2)教学团队构成上理论课主讲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相对接。加大专任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培养力度和外聘兼职教师的引进与管理力度,形成了一个校企共建的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团队共由13人组成,其中校内专职教师7人,校外兼职实习指导教师6人。在校内专职教师中,又有2人主要从事实训教学,因此,实训实习指导教师总数共计8人,占到教学团队总人数的61%,这就为贯彻“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提供了基础保障。7名专任教师中,已有6人次通过外出参加培训考取了国际贸易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双师型”教师资格,7人全部到外贸行业一线进行了专业技能见习和顶岗锻炼。另外,定期举办校内主讲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一起参与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学术交流活动,确保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对接。3)教学环境建设上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相对接。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是依据工作过程和任务,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教学,因此,突出加强了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校内主要建设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语音教室和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室。在校外,从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目标出发,我们选取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出口分公司、中国外运山东东营分公司、中国银行东营分行、东营市海关等九家对外进出口贸易业务单位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了从工厂车间、商品展销会场到外运、报关和国际金融结算机构一条龙基地链条以及参观、见习、实习或顶岗实习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确保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我们采取了“协议共建、互惠共赢、产学研多元化对接、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形成了校企长效合作机制。4)教学方式方法上实践性与职业性相对接。适应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由原来的教师单一课堂讲授教学方式转变为课堂讲授、贸易模拟场景观摩、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分小组角色扮演、实训操作、企业工作现场见习、实习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组织方式,实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向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为主”向“教学互动”、学生“以动脑为主”向“脑手并用”、由“封闭化的经院式课堂”向“开放性的多元化课堂”的真正转变。5)校企结合上实现双向多元化对接。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密切与当地对外贸易企业的联系,不断延伸校企合作领域。一是紧密围绕黄河三角洲地区对外贸易格局及国际贸易开展的特殊性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邀请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二是发挥主讲教师人力资源优势,主动参与企业技术或项目服务。本课程组有6名教师先后被企业聘请为国际贸易实务英语业务培训主讲教师,7名主讲教师主持或参与社会服务和专业英语培训项目近40项,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三是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进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我们利用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意向和商务英语项目服务合作意向问卷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等活动开展的机会,广泛宣传本专业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积极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3.课程建设 “五维互动” 模式。本课程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条主线、双向目标、三个课堂、四个环节、多媒支持”五维互动、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

“一条主线”,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核心”这条教学思想主线,所有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评价导向机制的建立,都以此主线为根本出发点。

“双向目标”,就是将课程培养目标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明确划分、整合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两个相对独立的框架体系下,分模块组织实施。

“三个课堂”,是指课程教学依据任务不同交替在理论教学课堂、校内仿真实训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等三个不同空间展开,形成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堂与实习一体化的多向度、立体化教学模式。

“四个环节”,就是对任一形式的每一堂课,任课教师都要对目标确立、方案选择、过程控制、效果反馈等四个环节认真准备课前教学预案和做好课后教学笔记,以保证课程教学系统的动态自我完善。

“多媒支持”,就是把传统教学媒介和现代多媒体技术融汇在一起,将学生接收信息、锻炼技能的视、听、说、练等活动,置于优化、高端化、高效化、仿真化的教学环境中,使教学过程实现开放性、职业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4.教学评价模式“四位一体”改革。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课程教学评价导向体系,本着知识与能力并重、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了教学评价模式“四位一体”改革,即:学生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15%(主讲教师评定)+期中考试成绩15%+实践教学环节成绩20%(校内实训指导教师与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分别评定,各占10%)+期末综合考试成绩50%。在期中、期末考试内容构成中,能力考核内容所占比例不低于总分值的50%。通过合理的学习成绩考核系统,使学生不再单纯注重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加注意学习的过程;不再单纯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注重了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七、教学改革成果

《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使学生打下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直接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同时,在与企业的广泛接触中,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因此,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整体能力获得了社会与行业领域的广泛认可,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大都锻炼成长为业务骨干。高就业率同时带来了高报考率,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已成为我院文法系的热门专业和第一大招生专业,生源范围遍布全国11省区,年录取新生超过120人。录取分数线也成直线上升趋势,生源质量相对于其他文科专业具有明显的可比较优势。这既反映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成果,也为该课程更高改革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生源基础。

篇8

在很多学术报告和论文中,作为语言习得学者,我们经常对授课的内容和形势进行探讨,然而,关于课程顺序设置的研究则乏善可陈。笔者认为,只有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才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授课形式的重要性。

一、设立课程与目标

(一)作用和意义

科学地进行单元课程的设置,能够让我们设定阶段性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能够让我们检验课程热菟承虻暮侠硇裕荒芄挥糜诩喽胶头蠢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效果。

(二)指导方针

在进行课程安排之前,我们必须要对教材的使用环境、学习者的需求、教学方法的原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关于环境分析,我们将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分别是学生、教师和环境。

首先从学习者,也就是学生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确认所设置的课程主题是否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课程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和知识基础。符合家长和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的期待;课程设置必须人性化地允许某些学生因意外事件而跳过某次课程(例如学生请病假了、或者个别学生去参加比赛),依然能跟得上进度。而从教师方面,最关键的也是唯一的一点要求,就是教师必须完全掌握所传授的课程的知识点。虽然说是“唯一的要求”,但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专业的实操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灵活的课堂管控能力等等,实际上是多种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结合。最后是客观环境方面,课程的总学时数必须符合学期时数;课内学到的知识必须与时俱进,并具有实操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符合市场需求。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学前教育(英语方向)专业为例,该课程面向的是初中毕业学生,此类学生对于英语有一定的基础和学习兴趣,但语法功底并不扎实,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也不足。在设置课程之前,我们必须确保所教授的老师必须在幼儿园观摩或者教授过小朋友英语,知道幼儿园英语的难度达到什么程度,对课程内容能够充分掌握进度的。同时,上课期间要懂得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信心。课程内容也必须是能够马上运用到幼儿园教学当中的,不可以过于学术理论,但又不可以完全忽略语法基础。在分析了以上环境因素之后,笔者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大致方向基本有个宏观的概念了,接下来就是需求分析。

对于学习者的需求分析,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短板、期望点、和必要性。短板,就是课程设置必须是按照学习者的水平层次展开的,不是一味好高骛远的,必须符合实际水平。期望点,就是内容必须要考虑到学习者期望学到的东西是什么,不可以背离学习者的初衷。最后是必要性,有时候学习者期待学到什么,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用到什么知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个时候就必须保证有些知识点的必要性,是根据教师下企业了解到行业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而进行筛选出来的。

笔者所教授的幼儿英语方向专业的学生的短板,就是普遍入学的学生基本处于“哑巴英语”的状态,因此口语必须加强训练。同时,他们对自己自信心不足、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有一定的缺失,因此我们在提升口语,同时加强课程趣味性方面要有所侧重。而学生学习的初衷的要运用英语知识到实际工作当中,这一点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学生并不完全了解我们要运用的程度到哪里,那么,我们作为教师,要科学地制定符合课程需求的单元教学计划,方能事半功倍。

二、课程单元分类与设置

经过前期的需求分析,我们已经对课程设置的宏观标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接下来就是要对课程的具体单元细节进行分类的规整,而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我们有许多有针对性的分类方法,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一)词汇分类法(Vocabulary)

至今为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罗列出了英语常用词汇出现的频率顺序。在课程设置当中,如果能够让学生优先掌握最常出现的单词,将会对他们快速掌握英语技能大有帮助。其中,Nation的研究罗列出了2000个日常对话中最常出现的单词。而研究发现,学生只要掌握了其中的1000个单词,就基本能理解常见课文的75%的内容,而剩下的1000个常见词,则帮助学生理解剩下的5%的课文。至于余下的10%的内容,则需要通过理解一些专业词汇来获得信息。

在进行幼儿英语课程设置的时候,我们可以参考常见词汇表,先把常用的词汇注入课文当中,让学生精准掌握此类重点词汇的用法。但在使用此分类方法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不要把同义词(如small和little)、反义词(如small和big)、形近词(如quick和quiet)、同类词(如pencil、desk、chair等)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会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不利于学生记忆。

(二)语法分类法(Grammar)

类似于按照词频教学的词汇分类法,语法分类法,是基于语言学家通过大量研究,罗列出了英语对话中最常使用的语法结构,并进行出现频率的排序。

语言学家George(1963a)经过了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罗列出了以下排列顺序:

1.祈使句

2.Don’t + 词干

3.一般现在陈述句表事实

4.动词+to+词干

5.一般过去陈述句

6.过去分词

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教学资料,都是主要按照语法来分类的。但不幸的是,语法的排放顺序却很随机,并不符合科学的规律,也不一定实用,这就导致了此类教材混杂了一些非常有用的语法点和一些很生僻的语法点。而笔者认为,学生的课时数是有限且宝贵的,在语法教学中我们要把最重要的语法点给学生讲透练熟,剩下的生僻的语法点,只需要在碰到的时候适当地向学生解释便可。因此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斟酌语法点的选择。

(三)功能分类法(Functions)

功能分类法,就是按照语言的功能目的分类。这种分类法常见于商务英语沟通谈判、教师英语课堂用语、酒店服务英语等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功能分类并没有一个标准,而我们这里就参考最常用的顺序,是由Ek和Alexander(1980)提出的:

1.传达事实(leave message, make phone calls, have meeting)

2.表述思维、情感、精神的态度和意见(likes and dislikes)

3.说服某人以达到目的(persuade, debate)

4.社交沟通(make friends, chat with others)

5.组织演讲(speeches)

6.对以上事情的补充说明(others)

有很多商仗概欣嗟挠⒂锸榧,是以此方式分类的。在运用此类分类方式特别要注意的是:同一个意思,千万不要告诉学生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会造成记忆的混乱。同时,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兴趣,因为他们会觉得难以驾驭。解决办法,就是只教授学生一种最常用且最简洁的表达方式即可。

(四)语篇分类法(Discourse)

按照语篇的种类分成若干课程单元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大学预科班分类方法,因为此种分类法可以让学习过程系统性地涵盖了大部分的语言种类,例如叙述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早在1990年,语言学家Biber便致力于研究在不同语篇环境中语言特征的共性,同时他强调教师在设计课程顺序时,要把不同的语篇种类清晰地为学生划分出来,以免造成学习者的曲解。Biber发现有的语篇种类特色鲜明,易于区分,而有的则不然。为了适应学习者将来步入社会所需要用到的知识,课程设计者必须精准地把握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种类和范围,以做到有的放矢。就拿中职学生举例,如果将来去到单位需要经常写文书报告,我们就应该增加学术报告类的课时,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附表1为Biber经过多年研究总结的语篇分类:

(五) 技能分类法(Skill, Subskills and Strategies)

按照技能分类的课程,如阅读课程(reading)可分为以下部分:找出文章大意、读懂文章细节、做阅读笔记、快速阅读、提高阅读速读、得出推论。语言学家主要用三种方法区分辅助技能:一是分支区分法。如区分口语技能,我们可以分为会话技能和交流技能,而交流技能可以分为独白、对话等。

另一种方法是过程区分法。如区分写作技能的方法,我们通常把写作分为以下步骤:建立读者模型、树立写作目标、收集意见、组织思想、把想法形成文字形式、检查所写作品、编辑并审阅。诸如此类的过程便是分类技能的过程。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认知活动的级别进行分类。最著名的当属Bloom的分类系统(1956年),他把认知行为分成六个程度:知道、理解、应用、分析、整合、评估。这样的分类方法通常也适用于阅读技能的培养。

此分类方法常用于中职学生的技能竞赛集训和考证培训课程,因为它能系统科学地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技能,以助于学生面对竞赛和考试。

(六) 主题分类法(Ideas)

一套好的课程,不应当只是单单关注到语言运用的教学,还应涉及到学生所学习的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这些背景大大有助于学生去更好地学习这门语言。Cook在1983年就提出了一个详细的分类:

1.模拟场景――课程根据目标语言地区的实际生活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演练。

2.学术主题――把语言学习分成不同的专业类别去学习,如农业、旅游业、商业、信息业等等。

3.基本生存需求――根据目标语地区的实际生活需要去设计课程内容,如购物、看病、考取驾照、社交等等。

4.科学趣闻――可以教授学生各种课外知识,在扩大知识面的领域同时掌握语言技能,如学习青霉素的发现、鲸鱼的海底生活、太阳能的作用等等。

5.文化背景――早在1990年,Adaskou、Britten和Fahsi三位学者就把文化分为美学、社会学、语义学和社会语言学四个领域。其中第一个领域美学,是指文学赏析;社会学,是指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标准;语义学,是指词意、词类和词序;社会语言学,指的是语言用法的恰当性。

如果教师打算要按照主题分类法来进行课程设置的话,下面有两组参方法来决定是否要把主题加入课程,第一种方法是课内参照法:

1.主题要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例如当今推崇的“颠倒课堂”和“项目教学法”就是最好的例子;

2.主题内容必须贴近现实生活,能够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3.主题要源自生活通俗易懂,以便学生能把所有精力投入在语法点上;

4.教师对主题必须要掌握透彻,如我校学前专业的英语教师,必须要下幼儿园体验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再回到课堂教授学生幼儿园英语用法。

第二种方法是课外参照法:

1.课程主题必须能帮助学生运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就是这样的一门课程;

2.课程主题要帮助学生认识英语的文化底蕴。它能够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大千世界的多样性,并懂得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

3.主题必须不与学习者本身的文化价值观相冲突。此准则与上一个准则也许会有些相悖(Adaskou et al.,1990;Alptekin and Alptekin, 1984),尤其当一些家长或教师认为外国文化与本土文化相冲突的时候,作为老师需要有技巧地避免冲突,并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世界观;

4.课程主题要帮助学习者通过不断地克服挑战从而发展思维能力。项目教学法及任务导向型教学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原则;

5.课程内容能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商,这一点对于学习学前教育的学生尤其重要;

6.最后一点,也是不可忽略的,就是要符合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期望,能够让他们感到满意。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大纲

笔者根据学前教育英语专业的需求分析,设计了学前教育英语方向4学期共320节课时,内容见下表:

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我分为了两个学习阶段,在学生一年级的阶段,笔者主要运用词汇和语法分类法,让学生尽快掌握常用的关键单词、短语和句型。到了第二阶段,学生已经进入二年级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英语会话的技巧,笔者就按照技能分类法和主题分类法对学生进行课程培训,培养学生的英语歌唱能力、舞蹈创编能力、英语话剧表演能力、英语讲课技巧以及英语课程设计创意等等。通过不同维度的学习和探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而笔者在四个学期,都穿插了ESP英语培训部分,有利于学生英语技能证书的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