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5 07:1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语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有听、说、读、写、画、唱、跳这些基本功。这次,我听了几天课。这些老师们都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他们的教学方法也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邱婷老师,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拓展,注重了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为了帮助学生巧记单词,她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相同的读音单词,帮助学生认读新单词。阅读中的任务设置也很到位,阅读时采用了略读和细读。在教学中,老师充分体现了阅读课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话题,帮助学生化解了重难点,指导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邱老师在教学中,也注重围绕故事情节展开教学,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语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语言。
还有廖老师的课,也让我开了眼界。廖老师课堂教学技巧娴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为了突破重难点,老师运用了抢答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自制了教具,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愉悦了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理念和思想的更新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还使我们明白了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终身培训的意识,不断更新观念,勤于学习,与时俱进。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词汇的不断更新,社会需求对英语教师的口语、语音、技能等水平要求会越来越高,如果教师不注意加强自身的学习,势必会被动挨打,还误人子弟。
三、自身英语能力的提高
这次培训,领导、老师根据我们学员的实际情况,给我们安排的一些提高自身英语能力的课程,如精读,让我们重温了以前学过的一些语法知识;还有语音课,语音老师准确的发音让我们佩服,她对每个音素的生动讲解让我们对牢记在心;她还给我们上口语课,让我们感受了标准的英语口语,掌握的了一些基本的口语交际;在这几天里,我们不管是英语口语、语音、语调,还是听力都有了很大进步。
四、了解了最新的英语新课程改革理念
在这一次培训中,让我了解到了最新的英语课程改革理念。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运用一些游戏,使英语课堂“活”起来。我们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而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强调师生互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以小学生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一切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体制,改善我市外商投资环境,维护和保障在杭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解决外商投资企业的热点问题。在本次服务月中,我局以解决外商“看病难”问题为重点,动员全系统参与,在系统内掀起为改善投资环境作贡献的热潮。
二、组织机构
市卫生局成立“服务月”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部署“服务员”活动。由邬丽娜局长任顾问,*。办公室由医政、中医处有关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局医政处,陈晖同志任主任。
三、主要内容
(一)方便外商就诊
1、落实定点医院:落实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红十字会医院、市中医院为外商定点医院。
2、畅通“绿色通道”:定点医院要为外商普通门诊提供“绿色通道”,并设立单独诊室就诊,根据病情需要住院时,要为外商提供单独病房。
3、配备外语人员:定点医院要调配熟练掌握外语的护士陪同外商就诊,或由熟练掌握外语的医师直接给外商诊治,减少由于语言沟通困难引起的不便,确保外商就诊顺利。
(二)方便外商咨询
定点医院要公开门诊咨询电话,为外商提供就诊、医疗、护理等咨询服务,有条件的医院要配备熟练掌握外语的人员接听电话。
(三)加强医务人员外语培训
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外语培训,培训工作要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重点培训和普及培训相结合,大语种和小语种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外语水平,减少外商在就医时语言上的不便,以方便外商自愿选择医院。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年9月20日-10月8日)
建全组织机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方案,加强宣传。
(二)实施阶段(10月9日-10月28日)
认真组织实施服务月活动,全面落实服务月活动的各项内容。
(三)总结阶段(10月31日)
对服务月活动进行全面总结,通报表扬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五、措施和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领导要从创新服务的角度,统一思想,提高对“服务月”活动的认识,加强对“服务月”活动的领导,切实抓好“服务月”活动各项内容的落实。
篇3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倾向于教育投资。英语作为一门占分较高的中、高考科目,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促使广西工业城市柳州市的外语培训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小学外语培训机构。这些中小学外语培训机构五花八门,规模大小不一,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知名度也大相径庭,遍布于柳州市的大街小巷中。为了深入了解柳州市面向中小学生的外语培训机构的教学现状,笔者进行了相应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形成建议,希望对相关的培训机构和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有所帮助。
1 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访谈、课堂观摩等方法,调查对象是柳州市分布在各个城区的14家面向中小学生的外语培训机构,包括新东方、英孚教育、韦博国际英语、东方益学教育、远景教育、阳光教育等外语培训机构的教师。
问卷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设计:一是机构中教师的基本情况;二是机构中教师对教学安排和和教学方法的看法;三是机构中教师对于柳州市英语培训机构发展的看法。
在问卷的基础上,笔者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更深入地了解其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对英语培训教师需求的?B度和意见。
进行问卷和访谈后,为了进一步验证问卷和现实的切合度,在征得教师同意的基础上,笔者还进入培训课堂,亲身体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现状。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教师基本情况
柳州市内英语培训机构中,接受问卷调查的机构内教师,78%为本科毕业,15%为硕士毕业或拥有更高学历,7%为专科毕业。可以看出,柳州市相关机构内教师的总体学历水平高于大学本科低于硕士,少数高于硕士,整体学历水平尚可。
从教学资历的方面看,接受调查的教师中,64%担任全职教师,7%担任兼职教师,7%为在校学生,19%从事其他职业,其中,教龄高于五年的有15%,三到五年的14%,一到三年的21%,一年以下的50%。可见,柳州市内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师,绝大部分将此作为主业,但经验丰富的占极少数,多数为资历尚浅的新教师。柳州市内相关机构雇佣的教师教龄偏低,一方面反映了行业的发展前景乐观,另一方面,反映了行业的门槛低,竞争不够激烈。
同时,机构内缺乏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机构的影响有利有弊。利是缺乏教学经验的新人采用的教学方法新颖,与传统教学不同,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弊是教师的经验不足也有可能带来许多其他问题,如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准备把握,难以应对,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全,无法给予学生真正的英语能力提升。
2.2 教材使用情况
机构内教师所用的教材,93%为中小学学校现用教材,57%为机构内部教材,7%为其他来源。其中,50%同时使用学校教材与机构内提供的教材。从此可知,机构的教学主要是基于课内知识的巩固,若有需要也可提供课外知识的拓展。但是,从为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的教材所占比例可以看出,机构未来可能需要加强提高英语能力方面的服务。
2.3 教学方法情况
机构教师的授课方式中,42%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14%是一对二的方式,36%是三至五人的小班授课,26%是六人以上的较大班级授课。一对一授课的优势是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保证学习效率。
教学时间安排上,86%的教师认为早晨学习效率最高,14%认为下午学习效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机构内教师的工作时间。
教学模式方面,认同采用“课内巩固+课外拓展”模式的教师占比64%,认同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14%,认同采用“幕课”或其他教学模式的各7%。
2.4 授课环境
授课环境方面,认为授课环境优良的教师占76%,认为环境一般的24%。授课环境的满意程度较高,说明市场对于行业的基本要求,培训机构已经达到,开始注重增加竞争力的细节因素,为自己带来更多客户。
教学中所使用的设备,过半数受调查的机构教师表示,在教学中需要电脑、投影仪或黑板等设备。约三分之一的教师表示需要录音机、扩音器或其他录音设备。
2.5 教师对于柳州市内英语培训机构发展的看法
对于柳州市内英语培训机构的市场,约三分之二的受调查的机构教师对其存在的意义持乐观肯定态度,约三分之一持悲观否定态度。其中,50%的受调查机构教师认为英语培训机构是培养英语兴趣的好场所,21%认为这些机构是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最佳去处。而21%认为“盈利为主教育为辅”才是这些机构的“信条”,也有8%认为这些机构的存在毫无意义。
对于柳州市内英语培训机构的未来发展,机构老师的看法大体分为三种:一是,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该行业的发展将呈现乐观情势(43%)。二是,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且尚未解决(29%)。三是,该行业的发展将出现其他情况(28%)。可见,柳州市内的英语培训机构的发展应当大体呈现向上趋势,但仍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在问及所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时,受调查者给出了以下看法:63%认为机构教学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指导,29%认为机构在考前押题方面做得不够,29%认为机构的学习环境需要改善,29%认为机构缺乏经验丰富的老师。总体看,柳州市内英语教学机构所经历的问题可归纳为内部问题与外部问题,内部问题即机构的“软实力”:教师实力与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学习问题的把握能力;外部问题即机构内环境问题。
谈及行业的宣传如何可靠有效时,57%受调查机构教师认为宣讲或讲座是最可靠有效的方式,36%认同宣传单方式,14%认同电视广告和公车广告,7%认同小广告。
关于什么样的活动更吸引客户,50%受调查机构教师认为演讲与讲座最能吸引客户,36%认同与学生们进行英语相关主题探讨活动,36%认同聚会派对,28%认同户外郊游和外教互动,21%认同美食DIY等趣味活动,14%认同体育运动和明星互动,36%认同其他活动。
3 提出建议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特别是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民办教育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而重新复苏,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壮大,其发展历程折射出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政策的不断变化。民办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这一大批热爱教育事业的社会组织密切相关。
而在发展过程中,民办教育尤其是培训机构也面临诸多困难。目前,柳州市内英语培训机构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教师资历不足,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环境无法让人满意。
就以上问题,笔者认为:
(1)关于教师资历不足的问题,机构可适当提高招收教师的标准,并在教师入职前提供短期的培训和试用。教师入职后,出现问题及时与其交流,给予建议。同时,有必要安排定期的职中和职后培训,让教师的个人发展不停滞。
(2)关于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指导的问题,机构内教师应多观察和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拟出教学大纲,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应学生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多观察多总结,“一个学生一套教学方案”,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机构负责人和教师要多沟通,多研讨,在交流和合作中,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关于学习环境的问题,机构可通过小问卷或课堂中询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所倾向的学习环境,或者参考同行机构的做法,做出相应改善。机构适当添购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录音机等,以满足教师需要,提高教学效率。
4 结语
篇4
关键词: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廊坊市;高端外语人才;培养机制
一、高端外语人才的内涵及范围
高端人才也称之为高层次人才或高素质人才,是指具有优秀思想品质,掌握比较先进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并能以其创造性工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显著贡献的人才[1]。高端外语人才指具有优秀思想品质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包括能从事专业笔译或各种会议的口译工作,且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业外语人才;包括具有很高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且具有法律、经济、贸易、计算机、旅游等一门以上专业知识并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复合型人才;也包括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之一的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二、廊坊市高端外语人才队伍的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对廊坊市涉及外事工作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各工业园区中的知名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性质、人员规模等;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内容包括各单位高端外语人才的现状和需求情况。课题组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8份。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我市高端外语人才存在以下问题:
1.高端外语人才的数量不足。目前,廊坊市各企事业单位不乏掌握一定外语知识的人才,但高端外语人才,如承担国际会议翻译工作、特别是同声传译的外语人才,精通计算机外语、金融外语、法律外语等行业外语的人才不足。在进行调研的企事业单位中,仅有31%的单位拥有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端外语人才,而62.5%的单位现有高端外语人才的数量无法满足该单位的工作需求。其中,在今后三年(2011-2013)拟引进10人以上高端外语人才的单位占16.7%。对高端外语人才存在需求的单位主要是各工业园区的大型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对高端外语人才的需求较小。
2.高端外语人才的专业结构有待优化。通过对高端外语人才有需求的3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的调研,总结了各单位今后三年拟引进高端外语人才的语种及所从事专业。具体内容如表1:
由表1可见,目前各企事业单位对高端外语人才的需求仍以英语为主,但对法语、德语、日语、韩语等小语种的也存在一定的需求;在专业方面,尽管专职翻译的需求所占比例最大,但随着一些大型企业海外市场的拓展,对高端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具国际贸易知识、熟悉国外市场的人才;熟悉欧美相关法律、能够胜任重大国际贸易、投资项目的谈判,起草与审阅涉外合同的人才;以及熟悉软件研发同时精通IT英语的人才等。基于廊坊市未来发展规划,廊坊市高端外语人才的专业结构需要通过引进与培养进一步优化。
3.高端外语人才的海外学历结构有待改善。同其他学科的人才相比,外语人才的海外学历显得尤为有价值,因为除了接触到前沿的知识外,海外留学经历能够使其长期处于目的语的语境中,有效锻炼了口语,同时也使其切实感受到异国他乡的文化习俗、法律法规等,这对外语学习者是尤其重要的。在对高端外语人才有需求的30家单位中,6家单位(占20%)需要引进留学人员,其中仅一家企业近期将计划引进3名具有不同学历背景的留学人员。可见,基于廊坊市的发展需要,高端外语人才的海外学历结构仍需要通过进一步引进与培养来优化。
4.高端外语人才的培训情况。企业通过培训现有外语人才使其适应工作需求是节约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有必要给现有外语人才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以提高其知识层次。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很多单位都有对其现有外语人才进行培训的意愿,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单位中,仅有30%的单位对其进行了培训。为了吸引高端外语人才并使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廊坊市应优化高端外语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为其提供一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
三、廊坊市高端外语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
1.高端外语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所谓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是把一个地区、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以内和以外现有的人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以利于最大限度、最高效率地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2]。人才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计划手段配置人才资源;一种是通过市场手段配置人才资源。处于人才金字塔尖的高端外语人才资源无疑应主要通过市场手段进行配置。切实实现以市场手段配置高端外语人才资源,政府人事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落实人才市场的制度改革,使其脱离政府的人事部门。自主经营、独立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培育出独立自主的人才市场主体。
第二,加大高端人才市场投入力度,根据学科分类建设各类高端人才市场网络,优先建设并发展影响廊坊市未来发展规划且处于紧缺状态的高端外语人才的市场体系。
第三,完善和强化高端人才资源的宏观调控。根据廊坊市的发展需求,市委、市政府统一协调高端外语人才资源总量的供给和需求,并综合协调其培养市场和配置市场。为了有效地对高端外语人才资源进行调控,政府应通过政策调节人才余缺,依据对不同专业的需求状况划分等级,并根据余缺等级设置引进人才的“活动门槛”。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引导高端人才流向。针对高端外语人才的紧缺现状,人事部门应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搜集、整理、统计、分析、高端外语人才的相关信息,如专业、语种、年龄限制、经验要求等,从而有效引导高端外语人才流向并为政府部门完善和修改高端人才引进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2.高端外语人才引进机制。针对高端外语人才短缺的现状,廊坊市应实施用人单位主体化、引进模式多样化和政府服务系统化的高端外语人才引进机制。
用人单位主体化指的是建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确保用人单位的用人权,使用人单位根据经营和管理现状依法自主决定高端外语人才的引进、收入分配和福利待遇等,从而不断提高用人单位的高端外语人才资源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
其次,推进高端外语人才引进模式多样化。第一,充分利用北京、天津等地组织的各种高端人才交流会广招博纳高水平外语人才;第二,有效通过网络招贤引才。由于网络引才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应成为企业首选的招聘渠道。目前,如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招聘网站有专门针对高端人才、紧缺人才的版块,可成为吸纳高端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第三,积极利用高端人才市场的中介组织。利用地处京津之间的地理优势,廊坊市可利用京津两地的猎头公司网络海内外高端人才;第四,用人单位应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根据课题组的调研情况,在用人单位拟引进的高端外语人才在廊坊工作时间这一栏中,10%的单位选择一年中6个月以上,13%的单位选择一年中6个月以下。有些单位只有在参加国际经贸洽谈会、接待外商时才需要聘请专职翻译,没有必要长期储备高端外语人才。因此,鼓励用人单位通过聘用兼职、人才租赁等灵活流动方式吸引高端外语人才为廊坊提供智力服务。
所谓政府服务系统化是指政府下属的公共人才市场应面对有需要的企业提供“一条龙”式的高端人才外包服务,包括员工的招聘、培训、薪酬、福利、劳动关系、人力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都由公共人才市场为企业“量身定做”并提供“上门服务”。随着廊坊市“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这一发展定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廊坊市各大园区落户,这样的企业科技含量高,员工人数少,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性化、专业化发展,从而影响了高端人才的引进。针对这种情况,政府系统化的高端人才外包服务将使企业从繁杂的人事事务中解脱出来,也成为吸引高端人才的有效举措。
3.高端外语人才培育机制。高端人才不仅靠引进还要靠培养。通过对现有人才的培育来解决高端外语人才短缺的现状是提高人力资源效率的有效途径。高端外语人才的培育机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充分挖掘教育培训资源。与廊坊市的高校合作,开办各类高端外语人才的培训班。廊坊市拥有优良的教育资源:廊坊师范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工业大学都是省属本科院校。其中仅廊坊师范学院外语系就拥有英、日、法三个语种的专职教师80余人,期中6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所以,要积极鼓励对高端外语人才有需求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外语系合作,充分利用本土高端外语人才资源。此外,鼓励各类主体开办社会化的培训机构。廊坊市区现有各类外语培训机构约40家,但其发展尚不成熟,而且大多数培训机构把市场定位于儿童英语和各类外语考试的培训上,针对成人的职业外语培训机构寥寥无几。政府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规范廊坊市外语培训市场,使其朝着高水平、专业化发展,成为培育高端外语人才的重要渠道。
第二,有效实施分专业培养。如前文所述,高端外语人才包括能够从事专业笔译或各种会议口译工作的专业外语人才,也包括具有很高外语水平,且具有法律、经济、贸易、计算机、旅游等一门以上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高端外语人才的培养应依据工作岗位的需求分专业进行。
第三,注重实施分类别培养。根据课题组的调研,目前,廊坊市政府机关的外语人才学历层次多为本科。构建“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加速“大北京经济圈”的融入,政府机关外语人才的学历层次有待提高。应加强党政机关外语人才的在职培训,鼓励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从事外事工作的骨干人员去京津两地的重点高校参加研究生进修班,条件具备的话可派往国外进行培训。对于各大企业外语人才的培训,可利用企业内部现有高端外语人才,特别是海归人员举行中短期培训班,也可以同本地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合作举办各类培训班。政府人事部门应积极为企业、高校、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搭建桥梁、提供服务。
4.高端外语人才收入与社会保障机制。美国是当今高端人才聚集的主要国家,其吸引高端人才的许多措施值得我们借鉴。如政府通过设立各种基金、奖励开发利用高端人才。企业提供高额的回报和各种福利。高端人才在美国较容易获得高薪和股票期权,因而快速致富的机会较多;同时,各大公司还实施多种具有很大吸引力的补贴,如为子女提供学费、家属医疗保障免费、提供汽车、住宅等。此外,企业还通过设立各种奖项吸引全球高端人才[3]。可见,物质激励、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是美国政府开发利用高端人才的重要手段。根据廊坊市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高端外语人才的需求现状,首先应积极实行高端外语人才以资本、技能参与收益分配的形式;其次,完善高端外语人才的医疗、退休、意外等保障制度;第三,完善高端外语人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总之,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应积极探索具有廊坊特色且符合国际惯例的高端外语人才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
四、结束语
为了实现“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加速打造“大北京”经济圈,廊坊市应积极探索吸引高端外语人才的有效措施,着力打造好引智的服务平台,为促进廊坊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丹萍.集聚和培养高端人才机制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6,(4).
篇5
什邡市肢残人协会成立以来,协会领导班子不断探索,集思广益,从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值得进一步探索、规范和总结的路子――心理关注。
肢残人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性肢残人往往偏执地认为:自己生来就与常人不同,是一个地道的“废人”;后天性肢残人常常会偏激自叹:苍天无情,逢遭厄运,从健全人跌入残疾人群体,真是人生悲哀。他们带着自悲、自怜、自弃的心态无所事事地活着,久而久之,意志沉沦,厌世闭锁。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担忧的人生态度啊!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去解决肢残人的这一心理状态,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纵然实实在在也会事倍功半甚至功亏一篑。
这里,举个实例――
有一位肢残人,因先天性脆骨症,双腿自幼就失去了生长的机能,身材矮小,上体臃肿但思维发达,苦心自学数年仍无济于事,就业无望,自食其力成了奢望。尽管政府部门接济,也未能使这位肢残人摆脱困境。后来他加入了肢残人协会,协会根据他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自身的优势,避“实”就“虚”,对他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自救。后来,他从设外语家教做起,现在已发展成一所质量高、生源好的外语培训学校,还帮助了几位“怀才不遇”的大学生找到了理想的就业出路。
通过这一典型的事例,使我们深刻地领悟到,要为肢残人搭建起生存的平台,心理关注、心理疏导是何等重要。正如人们常说的心平才能气和,心气正常了顺畅了,人潜在的能量就能得到很好甚至超常的发挥,就能从“踏破铁鞋无觅处”走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篇6
关键词:国际电子商务;中小企业;义乌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1
一、引言
2013年中小企业开拓国际电子商务市场,是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很多中小企业关注的问题,在对浙江义乌50家外贸电子商务企业调研基础上,结合理论总结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中小企业开拓国际电子商务的困境
(一)相当多的小商品市场经营户以及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观念较为保守,习惯于原先的市场经营模式,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对电子商务技术和知识有限,对网络信息更新及维护乏力,同时网络营销及推广等方法手段匮乏呆板,找不到适合其自身发展的电子商务切入点和后续运作模式只能以某种较低层次方式参与电子商务,通常都是按照草根式的发展模式进行电子商务。
(二)义乌电子商务行业整体规模很大,但是缺乏大型的、知名的企业,具有品牌的、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少之又少。随着地区和同性质的企业竞争的白热化,义乌的许多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着倒闭和重新洗牌的现状。
(三)由于受地域的限制,义乌电子商务中高级人才严重缺乏,电子商务人才总量不够充足、人才的数量和结构都与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不相匹配,人才培养与需求对接不紧密、人才政策上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许多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人才的制约。
(四)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问题突出。义乌经过30年的发展,物流业较为发达与便捷,从总体上看,义乌市物流基础设施趋向完善,物流需求大且趋向专业化,义乌在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物流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内陆港,全省运营最繁忙、业务量最大的四大物流枢纽之一。其主要问题表现为:
1.物流仓储、站场等基础设施欠缺的问题突出,其建设严重滞后,无法跟上飞速的物流行业发展。目前,除了义乌国际物流中心、江东货运中心等场所内配备了一部分仓储外,义乌专业的仓储设施很少。物流站场设施方面,原有货运配载服务场所由于城市建设需要,相继退出市场,导致目前托运配载物流服务场站设施数量严重不足。
2.物流企业服务层次不高。现有物流企业普遍存在低、小、散,物流服务功能只停留在运输、托运与仓储,一体化物流组织与服务能力不足,物流企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不高。物流企业技术装备、管理手段、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较为薄弱。
3.物流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实践经验丰富的操作性人才严重短缺。近段时间,最难招的莫过于物流业人才,随着物流行业持续火暴,但物流行业的专业性很强,熟悉相关流程的人才没有增加。据业内初步统计,本地物流业人才的缺口约70%。
(五)安全、支付、信用评价等基础服务体系薄弱。目前,义乌市第三方平台发展缓慢,至今没有一个在国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电子商务平台,已有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都没有搭建自己的支付平台,绝大部分交易通过支付宝实施资金汇转,如何加大规划、引导和扶持力度,整合义乌市内外技术研发力量,推动当前几个基础条件较好的平台网站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如何整合第三方平台,促成银企合作,搭建支付平台,打造义乌自己的支付工具等问题急需解决。
三、义乌中小企业电子企业开发国际市场的建议
义乌中小企业拓展外贸业务是要大力发展国际电子商务,要能够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新阶段,适时转变经营模式:
(一)采用快速反应机制向较小的最终用户提供小批量订单,义乌中小企业扩大出口客户群。电子商务市场的产品需求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信息化,采购行为表现为小批量多批次,这就要求供应商能够快速作出反应。电子商务的出现、贸易便利化的发展以及便利的物流服务,为中小外贸企业直接面对国外小客户提供小批量、个性化的产品创造了条件。
(二)融入全球供应链管理系统之中,成为信息和贸易服务的提供者。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为全球供应链中的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中间商、零售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沟通方式。
(三)义乌中小企业按照基于电子商务的贸易经营模式的转变。中小外贸企业实现基于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基本步骤是:首先实现基本管理信息化;其次适应电子商务的要求,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再次通过电子交易平台建立本公司的虚拟交易场所(网站、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等),整合自身的供应链管理,实现电子商务的信息化管理和国内生产商非信息化供应系统的整合。
(四)引导企业员工对国际电子商务的运作理念。人才是阻碍中国中小企业的顺利推进电子商务的瓶颈之一。对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的规模、资金和管理模式,决定了他们在进行人才战略的时候,应该积极地引进成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具体可通过与本地高校进行长期合作,用高薪,充满信任的工作环境吸引有经验的人才。同时,公司也可以对国际电子商务员工进行培训,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知识培训、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外语培训三大部分。国际贸易知识包括商检税法、国际仓储物流、国际支付结算等内容;电子商务培训主要是掌握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应用技能,了解国际电子商务发展动态等;外语培训则主要为了提高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减少贸易纠纷,提供成交效率。
(五)义乌中小企业寻找优质的物流服务。物流,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在国际电子商务业务开展中,矛盾尤其突出。目前义乌从事外贸电子商务主要有海运、空运、快递、海外仓储等途径,传统外贸公司单笔订单较大,一般都选择海运方式;空运和快递更适合电子商务中小卖家,但是费用较高,投递周期较长;海外仓储则投资大,运营成本较高,需要有较大业务量支撑。义乌外贸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可以参考企业化运作模式,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商城集团、外贸电子商务公司等,统筹资源,建立海外仓储,解决外贸电子商务物流问题,实现快速、低成本、安全的货物投递。
篇7
从我国高校双语办公的现状来看,离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办公人员涉及外事方面的工作开展基本上是经验加政策导向式,双语办公主要是在凭经验和红头文件办事的基础上,不能站在国际的视野进行观察和思考,办事盲目缺乏灵活性;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学习,不能正确把握工作原则;办公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普遍较低。这些问题极可能使我国高校的服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被边缘化,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我国高校双语办公目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服务意识不强,没有根本上认识到双语办公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很多高校办公人员没有真正的服务意识,办事时架子大、脸难看、态度差、不理性,遇到涉外工作时更不能真正地领会“外事无小事”的道理,不能从根上体会到双语办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遇到问题就采用回避的态度采取手段“绕道走”以减轻工作量或规避责任。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高校办公人员双语办公的动机和效率。
2.对学校涉外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了解。很多高校办公人员缺乏对学校涉外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无法把握工作原则,不是怕逃避责任对工作不敢作为,就是盲目蛮干,违背外事原则,出现工作失误,严重后果,双语办公无从开展。
3.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认识不够,缺乏国际的视野,服务跟不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很多高校办公人员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了解不足,以为高校国际化仅仅涉及教学和科研方面,与自己的教学管理与服务性的工作并无多少关联,在处理涉外工作时,消极被动,遇到问题时,仅凭经验主观臆断,处理问题缺乏客观性和灵活性。不能解放思想,从国际的视野客观理性地分析和解决。
4.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工作部门责任范围划分不清,外事工作制度不明。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发展跟不上高等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的需求,不能及时为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等工作灵活地提供帮助,解决问题。90年代末,中外合作办学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得到蓬勃的发展,但僵硬落后的管理体制在朝阳产业面前表现的苍白无力,有的高校在学校外事部门和二级学院之间不能将责任范围划分清楚,往往出现职责的重复或真空的问题,遇到问题相互推诿,中外双方要解决的问题悬而不决,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效率和国际影响力。另外,很多高校外事工作制度不明确,办公人员在碰到问题时无所适从,双语办公就被搁浅,推行不利。
5.办公人员专业化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高校办公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普遍较低。在与合作方进行交流时,办公人员往往用外语对中文惯用的表达方式进行生搬硬套,缺乏对合作方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了解,再加上外语能力较差,语言表达僵硬缺乏逻辑,难懂晦涩,沟通效率低,甚至产生分歧与误解,无从体现双语办公的作用效率。
二、对我国高校办公双语化的建议
1.增强高校办公的服务意识,认识双语办公的重要性意识支配行为,办公的服务意识不强就缺乏改进工作的动力。高校办公人员的主体是高校教学管理和服务人员,其工作的本质就是为学校和师生进行服务。高等学校要围绕国家教委提出的高校“三服务、两育人”的原则,并把“三服务”从高校后勤部门发扬光大,推广到校机关、二级学院等各个部门,增强全校办公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改进工作的动力,全心全意地为学校和师生进行服务。在涉及外事工作时,办公人员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更要把“三服务”的精神与外事工作的原则结合起来,全心全意地为学校国际化的发展、为中外师生进行服务。“外事无小事”,在涉及外事工作时,更要树立服务的超前意识、跟踪意识和全局意识,重视双语办公的作用。
2.积极组织高校办公人员学习外事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基本工作原则和常用工作方法让高校办公人员了解涉及外事工作时,不能凭经验拍脑门以避免工作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工作人员在做外事工作时把握好工作原则,清楚要避免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正确开展工作等。不断总结常见的外事工作场合和事项,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教给办公人员常用的工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基于这些情况开展的双语办公才是安全可靠的,解决问题才能有理、有据、有节。
3.积极开展学习和交流活动,扩大高效办公人员的视野,提高考虑问题的高度要在高校教学管理服务人员之间开展广泛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学习和交流活动,让办公人员充分了解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才能真正打开视野和解放思想。只有通过充分地学习与交流,高校办公人员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涉及的外事工作不同于常规事务性工作;“中外不同、外外不同”,不能主观地凭经验和红头文件简单地处理问题,而要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从国际的视野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让双语办公拥有“灵魂”,真正起到服务作用。
4.适时更新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外事工作制度学校的管理体制的发展要跟得上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学校要适时更新管理制度,能起到及时为中外合作办学、学术交流、外籍教师和研究生等事物需求有效服务的作用。从管理体制上将各部门的职范围划分明确,不重复,不遗漏,而且具体落实到对应部门的每个办公人员,切实实现合作办学等涉外工作有问题时能找到具体的负责部门和负责人,及时解决问题。明确高校外事工作制度,让办公人员在碰到涉外问题时办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在这些基础之上,双语办公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5.倡导高校办公人员自主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定期组织办公人员的外语培训班并进行考核提倡高校办公人员自主学习外语,语种以英语为主(如果工作内容涉及其他语种也可积极学习)。语言是信息交流的工具,在与外方合作伙伴进行沟通时,准确、流利的语言表达既能保证信息的有效沟通,使中外合作双方产生互动、达成共识,又能增添我国高校在涉外事务上的工作艺术性,有助于正面提高我国高校的影响力。学校倡导办公人员学习外语也能带动学生积极学习外语的潮流。除了倡导办公人员自主学习英语以外,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办公人员集中接受外语培训,并进行期终考核。很多高校定期为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并通过期终考核结业,该活动的推行有助于教师外语水平的提高,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受益,也为学校的办学影响力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建议把对高校教师的定期语言培训推广到教学管理服务人员中,使其在各种涉外工作中受益,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服务。
6.适时组织外国语言和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适时组织外国语言和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由于增添外语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办公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篇8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员队伍;教师发展
第十五、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先后对院校教育由学历教育为主向任职教育为主转变的战略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我军院校改革发展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任职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军事职业教育,基本指向是部队岗位需求,基本目的是培养学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教员是任职教育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大力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人才方阵是推进院校教育转型、提升任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基本条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教员队伍,必须紧紧围绕学员任职能力培养和教员自身素质提高展开。
一、着眼学员任职能力培养,完善教员队伍结构
学员任职能力包括内在和外在两种。外在能力指知道要做什么和如何去做,熟知工作的基本步骤;内在能力指不仅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去做,还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懂得如何按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规划自己的工作,是一种内在的潜能。这两种能力是学员任职能力的不同表现。从人才培养需求看,教员队伍能力素质结构也相应地趋于多元化和系统化,培养学员的外在能力需要教员具备丰富的部队实践经验,而培养学员的内在能力则需要教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与专业素养。这就是教员队伍结构的二元能力需求。由于教员学历、经历和培养模式的差别,教员的二元能力往往发展不够均衡、全面,因此需要通过系统培养和实践锻炼,培养出两者兼备的综合性教员,使之成为任职教育教员队伍的主体。
(一)军事专家型教员是培养学员外在任职能力的基本保证
任职教育是按照职业岗位设置专业的,对实践经验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就要求教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岗位实践经验,要熟知部队训练和发展现状和趋势,要成为“军事专家型”教员。军事专家型教员的培养,一方面要通过增加教员部队任职经历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从部队选取优秀军官到院校担负教学任务的做法。他们在部队曾担任机关参谋业务工作或领导工作,熟悉部队指挥训练的工作环境。在教学中能够帮助学员研究和认识部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解答面临的困惑和难题,贴近学员需求,确保学员外在任职能力的提升。
(二)专业理论型教员是培养学员内在任职能力的基础
随着院校教育转型的推进,任职教育教学对象和知识水平和学历越来越高,任职教育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教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素质,以便能够引导和拓展学员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所谓“专业理论型”教员主要指来自地方和军队院校、研究机构,受过良好专业训练、具有较深理论造诣的教员。他们给主要依靠经验方法的军事工作领域注入新思维之风。当这些专业理论型教员与军事专家型教员的思想交汇融合时,创新和成果就容易产生。当他们将所掌握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军事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时,会引发学员产生一种超越专业、超越环境的思想上的创新和飞跃,这是培养学员内在任职能力的必要保证。
(三)综合型教员是培养学员全面任职能力的关键
“综合型”教员顾名思义就是既有较好的部队工作经验,同时受过良好的专业技术理论培训的教员。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部队选调的优秀军官进入军事院校后,通过继续学习深造和实践锻炼而成为综合性人才;二是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员,通过到部队任职锻炼完成实践与技术理论的有效结合。任职教育需要同时注重培养学员的外在能力和内在能力,事实上这两种能力是相关的,也可以理解为是统一的,综合型教员同时具备了这两种能力,他们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更深的理解和诠释,对学员具有更多针对性的指导,对军事问题的分析具有更多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二、立足教学水平提高,加强教员在职培训
再教育和再培训是不断提升教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针对任职教育中教员队伍学历和任职经历的复杂性、多层次性,教员的基础培训和针对性培训成为在职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知识培训
1.新理论与新技术的提高。现代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新武器装备的研发和使用,新的作战思想和理论层出不穷,如果不紧跟形势,努力加强新理论与新技术的学习,就会成为不够了解部队现状、不够了解对手能力、不够了解武器性能、不够了解作战手段、不够了解作战方法的教员,这样的“五不够”教员难以向来自部队一线的学员提供足够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能力。军革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军事教员想尽办法不断地充实自己和提高自己,并将研究成果和研究心得传授给学员。军事教员有责任和义务从本领域其他专家和其他领域专家的研究成果中,吸取有益的方法和知识充实和提高自己,将本专业和本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2.教育学理论习得。从当前的教员队伍结构看,绝大多数不是师范专业出身,缺乏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及能力。近几年,许多青年教员晋身教员队伍就是依据其学历,而作为教员所应具有的教育理论素养,只是为获得高校教员资格而参加的相对简单的、短期的理论学习。就教员职业而言,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当包括:本体性知识,即特定学科及相关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性知识,即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要的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如教育学原理、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班级管理以及教学质量标准、教学管理规范等;实践性知识,即课堂情境知识,体现教员个人的教学技巧、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显然,很有必要引入有针对性的师范教育专业训练,使得高学历的教员可以在教学上表现出高水平,不断提高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能力。
3.外语培训。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军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国际大背景的影响,为了借鉴和吸取国外先进的作战经验和创新理论,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作为语言交流工具的外语就成为自身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技能。如果不懂外语,会直接影响我们对军事学术前沿理论的掌握,影响我们的学术创新能力,影响我们对作战对手的了解,也影响我们对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外语已经我们了解世界、提高自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长期不间断地外语培训是提高教员业务基础的一个基本途径。
(二)针对性培训
根据综合型教员的培养需求,在组织公共基础内容培训同时,还要根据任职经历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教员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1.军事专家型教员的培训。军事专家型教员,具备丰富的部队实践经验,培训重点应是先进的军事理论和方法,包括将拥有部队实战经验进行深入总结和提高,实现系统化、理论化。例如从事部队管理研究的教员需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从事作战运筹分析的教员需要研究现代运筹理论、现代计算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于本专业知识的理论总结和升华能力,提高与其他专业技术和专业理论教员之间合作、沟通能力,提高为学员答疑解惑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
2.技术理论型教员的培训。技术理论型教员所拥有的现代先进技术与理论方法,如果不能与作战实际相结合,转化为指导实际作战的能力,就无法发挥其作用和巨大威力。所以,这种类型的教员首要任务是熟悉部队训练情况,增加实战作战经验。增加这种经验的方法很多,可以送到部队去实习或者代职锻炼,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参加部队演习等更灵活的方式方法。
3.综合型教员的培训。综合型教员同时具有丰富的部队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所以在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更有针对性,更加贴近学员,在与学员的交流与沟通中,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军事背景进行恰到好处的联系与分析,也能够更容易地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更容易开展创造性的工作。所以,他们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与培养,应当被赋予更多的工作。
三、审视教师发展维度,构建教师发展促进体系
近年来,我国重点高校纷纷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这不仅顺应了世界潮流,适应了教育发展规律,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对军队院校的启示在于,要切实审视教师发展的维度,构建成才体系,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好教员发展问题,建设高水平的教员队伍。
1.作为教师的教学发展。首先,教员一般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完成的学术职业社会化过程中在教学上的训练不足造成其在教学工作中的不适应和茫然,他们期待成为优秀的教学者,却对教学的规范、标准、完整的教学流程和学校对教学的要求和期许并不清晰和明确;其次,如何尊重学员的个体差异,理解学员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学员对教学有效的反馈信息,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教员在任职初期需要不断学习的内容;最后,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成为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包括演示工具、网络、课堂交流系统以及在线课程等这些新技术的运用要求教员及时更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上教员必须理解和掌握从事课程设计、支持活动学习、教授多样化的学习者,使用技术以方便教学、评价学员学习,管理他们的专业成长等多种技能和策略,这构成了教员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2.作为专业成员的职业发展。教员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完善专业技能,适应职业发展各个阶段的要求并接受评价。作为研究者,教员必须能够掌握具有从事研究过程所有环节,包括形成恰当的研究问题、设计研究计划、分析研究结果、把研究结论与各种利益相关者,包括同行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等沟通交流。同时,为了实现他们对学科和社区的专业服务职能,教员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企业和社区提出的问题从专业的角度提供解决的办法。此外,教员应学会如何获得专业发展的外部支持,如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学术发展前沿动态,在跨学科、跨院校的大型研究项目中的合作、分工和沟通,申请研究经费等。这需要资深教师、院系和学校既要为教员发展提供充分的信息和资源,同时又为新教员发展提供足够便利和充分的组织保障和支持。
3.作为院校成员的组织文化适应。教员在工作初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熟悉工作环境,融入学校的各种组织团体,了解学院和大学的发展规划和使命,和同事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并获得学校提供的生活和工作必要的信息和服务。研究显示,教员第一年最突出的问题包括孤独感、孤立、缺少社会和智力方面的刺激以及缺少来自资深教师的帮助。因此,教员的组织文化适应不仅仅是对外部工作环境的熟悉和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形式满足新教员的群体归属感,通过提供切实的帮助树立职业发展信心,建立新教员和工作院校之间发展导向型的心理契约。
4.作为学术界成员的学术成长。教员在任职不久就发现他们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新成员其学术成长任重道远。首先,他们需要得到资深教员的提携,进入学院科研方向的主流团队,继而能在资深教授的推荐下加入各种层次的学术团体和协会,依托这些学术平台加速发展;其次,教员需要保持终身学习,学会如何获得学校和外部的经费支持去参加学术会议、进修和国外访学,学会如何利用学术交流网络和出版商、学术期刊、基金管理机构、国内外同行进行咨询、交流和协商;最后,教员还需要了解一些作为大学成员的知识,他们必须理解高等教育的历史、院校的不同类型和使命,不同院校类型对教员不同的期望。
5.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发展。教员在院校中的个人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间管理,对教员而言,压力最大的根源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所有的事情。二是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大多数中青教员正处于家庭负担较重的时期,经济压力较大,孩子年幼需要照料抚养,与此同时职业刚起步,工作繁重,需要努力奋斗,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教员面临的现实问题。三是压力疏解,研究发现,“压力”、“焦虑”、“担忧”“底层”是教员在描述工作状态时经常使用的词语,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员的工作压力持续销蚀着工作上的满意感。因此,需要在人文关怀和实际工作层面获得更多帮助。
总之,军事指挥院校任职教育属性和目标对教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重新建构和优化教员队伍结构,重视教员发展问题,成为推进军事任职教育改革,加强院校科学发展,提高院校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日语教学;具体措施
【中国分类号】G633.46
一、中职学校第二外语中日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日语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多,中职学校将日语列为主要的外语培训项目,除了开设专门的日语专业,同时也在第二外语中开展了日语教学。但是由于日语教学与其他的外语教学存在差异,加上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基础的欠缺,导致中职学校第二外语中日语教学的开展并不理想。目前中职学校第二外语中日语教学的现状可以归纳为:
1、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环境欠佳,教学模式、方式、手段较为传统
中职学校中关于日语教学的基础建设投入少,日语教学环境构建不足,师资力量缺乏,能够具备足够的日语教学能力的学校比较少,多数的学校还处于日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日语教学基础薄弱,只能进行一般性的日语教学。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环境比较薄弱,许多中职学校甚至没有建立起像样的日语教学体系,在教学模式、方式和手段上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和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日语教学要求。
2、中职学校对于第二外语中的日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中职学校没有将第二外语中的日语教学与专业日语教学等同看待,对第二外语中的日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日语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来看待,导致中职学校的第二外语中的日语教学成果不理想。
3、中职学校的学生日语基础薄弱,导致日语教学开展起来难度大
由于日语属于我国外语学习中的小语种,具备日语基础的学生非常少,并且由于长期的教育制度的束缚,日语的普及程度远不及英语受众范围广,除了学习的人数少以外,从事日语教学的老师数量也较少。基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的这一现状,导致日语教学开展遇到了很大的难度。
二、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日语教学
要想在中职学校开展好日语教学,就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采取多种措施,予以保障。通过对中职学校日语教学开展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具体措施:
1、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
中职学校日语教学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日语实用型劳动人才。针对这一目标,中职学校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优化日语教学的每个环节,使日语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首先要明确的就是教学目标,否则日语教学将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其次,还要明确教学任务,制定具体的日语教学计划,将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放在首位,使日语成为学生未来谋职的手段。再次,要根据第二外语中日语教学的总目标,制定若干个子目标,细化日语教学目标,使得日语教学的不同阶段,有相对应的目标,做到按照目标开展日语教学工作。
2、创新日语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日语教学模式
日语教学由于日语自身的特点所决定,与拉丁语种不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必然与拉丁语种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尝试,日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并以学生为本,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中职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所以,要想提高日语教学成绩,就必须对现有日语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变传统日语教学模式。
3、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日语基础,选择合适的日语教材
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日语零基础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日语教材,降低日语教材的难度,使得难度与学生日语零基础相适应,做到循序渐进的教学。并根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性人才,因而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内容必须突出实用性,锻炼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这种选择尊重了学生的基础,符合日语教学的规律。
4、加强提高日语教师自身知识水平,构建良好的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师资
在中职学校中,对于现有的日语教师师资,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加强学习或外出进修、培训,满足教学需要。日语专业课程老师自己也应积极参加高级日语学习,加强计算机应用、口语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要想在中职学校中开展日语教学,就要构建强大的日语教学师资队伍。
5、加大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日语教学与英语教学等一样,也需要现代化的电子教学设备作为保障。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改进了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模式,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授课的不足,多媒体技术可以反复单独地进行外语听、说训练的优势,从某种程度上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日语听、说锻炼的语言环境。在中职学校中,要想在第二外语中开展日语教学,就要加大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日语教学环境,增加日语教学设备,使日语教学的基础设施环境得到改善和提升,为日语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6、增加中职学校学生的实习机会,锻炼日语运用能力
中职学校开展日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实用技能,使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多拥有一项技能。因此在日语教学中要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要选择一些日资的企业作为实习单位,锻炼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检验学生的日语实践技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
7、定期对中职学校第二外语中日语教学成果进行总结
中职学校要想做好第二外语中的日语教学工作,就要将日语教学工作当作一项长效的工作来抓,要定期的对日语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在总结中,找出影响日语教学的不利因素,并进行深刻分析,找到问题的原因,予以有效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日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中职学校的第二外语中日语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中职学校第二外语中开展日语教学的时候,必须采取定期总结的方式,促进日语教学工作健康发展。
三、结论
中职学校开展第二外语的教育是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够在中职学校中获得更多的专业技能,能够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中职学校的第二外语中开展日语教学是对现有外语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让学生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开阔视野,获得能力的综合提升。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开展日语教学的探讨,分析了中职学校应如何在第二外语中开展日语教学,对于这些具体措施,我们完全可以应用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实际中。
篇10
关键词: 韩语 第二外语 韩语教学 高职高专
自1992年中韩两国创建外交关系到如今,随着中国和韩国在各方面的沟通和互助,作为国与国间文化传播的关键沟通载体之一韩语的教学和培训,在中国发展迅速。对于韩国语与韩国语教育的研究层出不穷,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近年来针对于韩国语教育的研究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韩国语专业在中国大学处于过饱和状态,加上一大批专科院校的话,估计达到四五百所,每年毕业数万人,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一般。由于在华韩国企业多,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但韩企规模多为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学生毕业后待遇也一般,与西语、葡语、日语等语种相比,薪酬待遇属最低。对于没有专业倾向,单单掌握语言技能的人才的相对需求量在减弱。韩国语教育的一个发展时代,由20世纪90年代初单纯的韩国语教育,到2000年以后韩国语和商务韩国语教育并存的发展,我认为以后的发展方向会趋于专业技能+语言技能(韩国语)。针对中国韩国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有不少人做研究,但是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中二外韩国语教育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随着韩国语的发展,我认为,对于高职高专中二外韩国语教育的研究有其必要性。
一、韩国语教育的现状
现在国内开设朝鲜语(韩国语)本科专业的院校一共是116所,开设应用韩语专科专业的院校一共是152所,除去重叠的部分,至少也有200多所。每所学校每年招五人,每年韩语专业的毕业生也在千人以上,以上还并未包括设置韩语学科拥有第二外语韩语学科的学校。在中国同韩国创建外交关系之前,中国韩语培训通常将东北几座城市当做核心。在两国建交之后,韩语培训的核心区域慢慢延伸到北京、天津还有靠近韩国的山东、江浙沪等东南靠海城市。最近数年,华南、中南、西南等区域的韩语培训慢慢得到发展。全方位分析,中国的韩语培训出现自东北、北京、天津和东南海滨城市向全中国其他地区发散的状况,下面主要讲讲江苏省的教育情况。
1.韩语培训在江苏的发展现状
最近数年,韩国投资的公司慢慢把视角投向江苏等经济富裕区域,这加快了上述区域韩语培训的高速扩展,江苏拥有韩语学科本科院校有10所,专科院校有26所,在我国,江苏省拥有韩语培训学校的总数仅少于山东。韩语学科本科和专科的在校学生总数大约是一万人。
2.韩语培训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
中国的韩语培训不但在数量和区域上收获了过去没有的高速发展,还出现了多个全新的培训形式,比如中韩联合教育、互联网培训、继续培训等,两国联合教学是最近兴起的一个培训形式,大部分使用“3+2”“2+2”等形式。学员先在中国接受为期两三年的教育,之后赴韩国培训大约三年,最终获取一国大学或者两国大学的文凭。两国联合培训的创建有助于两国学校的沟通和合作。当前,中国大部分设置韩语学科的学校均同韩国的学校创建了交换或者联合的项目,并且该种联合也加快了韩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韩国政府在数年间一直欢迎中国学子到韩国学习。当前,韩国学校中的外国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10%。当中我国学生的数量便超过50%,并且以年均25%的速率持续增加。此外,因为当前韩国出生率的降低,出生人口的减少,韩国部分学校出现学生短缺的现象,迫切需要接纳外国学生,中国和韩国联合教育就是优秀的模式,比如韩国中部大学凭借联合培养等模式,我国学生的总数已经从2000年代初的几人迅速增长到2015年291人,不但摆脱生源减少的困境,而且起到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世界影响力的作用。
3.韩国语培训高速发展的原因
韩语教学高速发展的本质原因是中国和韩国政治、金融和文化的进步和沟通,使中国对于韩语专业人士的需求总数增加,促进韩国语教育快速发展。
(1)政治、经济的发展合作与交流,使韩语人才需求增加,这一需求主要源于近年来中韩各行业协作沟通和日渐频繁和众多韩国公司来华合作。
(2)韩国流行文化的风行,对青少年产生较大的影响,自愿选择学习韩国语的学生增多,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说“韩流”推动了韩国语教育的发展。
二、高职高专院校二外韩国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自中韩两国外交合作23年至今,中国的韩语培训行业高速发展,为了加快中国和韩国两国的政治、金融和文化合作出现了众多韩语专家,收获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也存在诸多不足。针对现状,我们必须有正确的认知。
我国自对外开放至今,同全球的合作更紧密和频繁,伴随国家经济、科学和文化的持续发展,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持续提高,对于人才的需要慢慢由单一的外语人才向专业技能与语言技能结合的多技能方向发展。这种潮流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近年来韩国文化娱乐节目的兴起,对中国文化娱乐界有很大的触动,中国引进很多韩国的娱乐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跑男和极限挑战等,看节目的人应该有了解,里边的编导和摄像都是韩国人,因为引进初期需要韩国的帮扶,但是由于其中涉及很多专业用语和知识,单纯学习语言或是单纯在国内学习摄像或是编导等类型的人才很难架起中间桥梁的重用,现在需要大批量既懂韩语又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拥有专业素养的人才不但要学习英语,还必须精通另一门外语,并且第二外语的实力同人才的职业素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同韩国商务和文化交流日渐紧密的江苏,对于韩语人才的教育必须获得大众关注。
可是现在我院二外韩国语的教学效果还不佳,我校是以艺术类为主的院校,艺术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原本就要比普通文理科生相对差一些。然而韩国语是自零基础开始培训,学员过去根本没有接触韩语,出现诸多外部或者内部的原因对学习韩语带来阻力。因此,必须详细研究和总结目前我校二外韩国语培训情况和出现的缺陷,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速度,迎合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我院二外韩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内容多。我校在2009年3月创办了第二语言韩语学科,培训时长通常是两年。单个学期的授课时长是14至16周,单周6课时,一学期的学时长仅仅是96课时,然而一学年需要掌握的基础的语法、句子和词汇等多种要点总数较多,当中单单韩国语的发音学习就要求大约16个学时。此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基础的韩国语读书实力,基础的语法的听说读写和翻译,让学生可以使用韩国语完成基本的对话,提升对于韩国文化内涵的认知,为更深层次提高韩语能力奠定良好的知识储备,并可以通过韩国语等级初级考试,在毕业之后相对熟练操作有关韩语的日常工作。由于学习时长不长,跨越较大,学生对于所学的语法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轻易便忘掉了所学的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学外目的不清晰,想法上轻视。第二外语韩语的培训对于打算留学学习的艺术类学科的考生至关重要,其为预备留学学生在学校必须学的课程,也是出国留学入本科的考查项目,然而第二外语在教育里的作用却受到学生的轻视,有的是家人为了让孩子去韩国拿个学历,有的是学生受韩流影响学习,在学习初始阶段往往热情非常高,伴随着进一步的了解,单调的语法练习,重复性的单词背诵,学生练习韩国语的主动性慢慢被削弱,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3)课程设置单一。从韩语专业的学生培训角度看,学科的内容十分健全,包含听力、语法、书写、口试、阅读和翻译等,上述模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阅读会话等多层面的实力,为学生营造口语氛围,而且使学生在学习多个项目的同时,对于写作、阅读和会话等项目展开多次的锻炼和学习,更深层次地深化印象,强化培训成果。然而第二外语韩国语的课程设定太过简单,时长十分短暂,难以收获教育方面的飞跃。
(4)缺乏针对高职学校第二外语韩国语培训的优秀教程。教程是培训的根本,它的水平决定培训的成果。教程不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积极性就难以得到调动,现在我校在第二外语韩国语培训是使用的是北京大学编写的《标准韩语》和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韩国语》教材,上述教程当做初学教程拥有科学的部分,例如全书的编排通俗易懂,《标准韩国语》注重基础知识,《韩国语》着重口语练习,但有不太适合的地方。全部的元音和辅音音节均使用英语加以注释,让许多的发音仅仅能相近但不能够精准地表述,导致学生误读,实践性和吸引力不高。缺乏面向高职专科英语学科二外韩语出版的高水平、吸引力强的教程,这是造成第二外语教学单调乏味、教学成效低的一个因素。此外,培训教辅资料,习题和影音资源较缺少,都阻碍学生的学习和提升,导致学习局限在上课期间。
(5)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当今第二外语韩国语的培训大多数使用单一的课堂培训的形式,大多依旧延续了过去的“三个核心”(把老师当做核心、把课堂当做核心、把教材当做核心)和被动型、依靠型、单调的培训形式,老师单纯地重视语法要点的教学,新颖的培训手法太过稀少,忽视学生阅读和口语等实力的提升,造成学生的知识应用实力不强。因为韩国语仅仅是第二外语培训,受关注程度往往偏低,导致老师的授课热情大大减退,有碍老师授课形式多元化的发展,在教学手法和方式方面很难开展改革。
2.第二外语韩语教学的改革建议
(1)教师缺乏。中国高职专科学校的第二外语韩语课程很多创建时间不长,师资力量薄弱,老师少学生多。比如江苏,八个大专学校的师生比率低于1:80,当中常州通信职业专科院校的比率达到了1:250,我院2013级韩语班的比率是1:70,韩语培训的高速增长是造成师生比率较大的关键因素。此外,老师的教育实力差距较大。现在教授韩语的人才里缺乏的不是说韩语过6级或是懂韩语的人,而是相对可以高质量进行韩国语教学的人才,就比如咱们都懂中文,但是能从汉语拼音、部首偏旁到单词语法上教授中文的人能有多少。不是说懂韩语韩国语过高级就一定可以教好韩语。比较缺乏既懂韩国语又精通韩国语教育的专业教师。
(2)在学校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合理增加第二外语韩国语的教学时长,确保老师有充足的时长实现培训目标。把课程形式充实化和多元化,如果课堂时间相对不容许,就可以通过韩语晨读、韩语角或是其他多样丰富的韩国语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兴趣保证学习课时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确立二外韩国语创办的宗旨,重视第二外语的意义,使学生自观点上转变,正视二外的课程。并且要持续调动学生练习韩国语的积极性。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强化学生积极意识、寻求知识的潜在驱动力。老师必须使用多种生动形象、学生喜欢的教育形式完成培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练习韩国语。为调动学生学习第二外语的积极性,老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友好的师生氛围。老师面对学生必须积极热心,协助学生攻克学习环节里的疑惑和难关,经过实时对话和交流,获取精准的教育成果反馈。同时,老师面对学生应该多理解,进行角度转换,完全实现从学生的角色思考,以学生的角度处理问题。必须适当地对学生给予支持和夸奖,让他们拥有学习的自豪感,提高他们学好第二外语韩国语的主动性。
(4)确定合适的第二外语韩国语教程,多种影像等辅导教材。教育革新的关键在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创新关键在课本,贴近教育宗旨、富含科学价值的课本,将会对提升教育水平,培育优秀的语言专家起到促进作用。我校的第二外语学科并非专业课程,我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自学实力同其他本科学校是有一定差距的,同专业韩国语及普通本科学校的第二外语韩国语相比,在培训宗旨、针对人群和课堂主题上均存在诸多不同,为了减少上述差异,课本的选取应该符合我校学生的现实特质。在强调日常交流等实践性内容时,亦应该富含针对性,筛选句子、语法和单词,加上详尽的说明和习题。课本还必须加入同韩国的文化内涵相关的背景资料,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课本还应该有配套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身处语境之中,帮助学生快速熟悉知识点。
(5)转变传统教育形式,开拓全新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推广“立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实力。结合第二外语教育的特质,转变过去视知识教授为核心,将考核当做重心的模式。而是发展将老师讲解、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听力和写作实力当做核心的教育形式,重视培训学生的日常对话实力。在韩国大学已经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在韩国大学上课的第一天,教授就会把任务留下去,班级分成几个组,把整本书的几个章节分给各组,分别任各组进行整理发表,让学生在学习中找问题,在问题里找答案。
把新媒体和互联网手段带入教学,配套多媒体课堂,综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实践,使用现代化媒体,丰富培训手法和教育手段,让教学转变成横跨时间和空间的立体化日常交流场景,开拓韩国语教育的内涵,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在引导时,使用教材完成由目标的、有启迪的、有吸引力的引入,如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角度多角度地接受冲击,感受韩国语和韩国的文化氛围,从而愉快和积极地学习韩国语。
二外是语言专业学生学习环节不能轻视的、关键的构成成分。在二外韩国语的学习环节,会不停产生新的阻碍,各大学校的实力也存在差距。所以,我们必须面对存在的缺点展开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寻找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经过使用推陈出新、改良过去培训形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实力,培养出有实力的复合型语言人才,更好地迎合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齐晓峰.韩国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构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
- 上一篇:幼儿园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 下一篇:微信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