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跟岗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0 09:5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跟岗培训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人非常荣幸参加了2015年广东省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培训,也非常荣幸来到XX九中进入广东省特级教师林XX名师工作室进行了为期15天的跟岗学习,在这短暂的培训时间里,收获颇大,现总结如下。
(一)表现:
①本人认真遵守跟岗学习的考勤制度,每天按时上下班。②按照跟岗学习的安排,积极且认真参加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完成专题研讨有关材料,如:开发一节优秀课例,听课评课(观课议课)15节,积极完成跟岗日志并且上传至个人博客,听赤坎区教研员洪小灵老师的专题讲座《如何有效观课议课》以及林海名师的讲座《做教育的守望者》,在XX中学交流活动中作了《动口、动笔,让“高效”学习更给力》的发言,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读书笔记,到XX和XX进行了考察,了解了湛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等。
(二)收获:
①在培训期间通过观课议课、课例开发、专题研讨、专题讲座等活动,本人获益匪浅,在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如:作为教师要有教育教学情怀、有野心、敢创新、勤科研、常反思,学会了如何有效观课议课、要努力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等等。
②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闻。如:A、在观课议课中,看到了同行们优点和长处,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怎样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中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等等。B、参观了鹤地水库、青年运河工程、雷祖祠、XX博物馆等等,了解了湛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③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三)不足:
篇2
论文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机制
一、县级供电企业人才队伍现状
未来的五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步伐,全面实施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即“三集五大”),这将引发电网格局和功能定位的深刻变化和公司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重大变革,这一至上而下的重磅改革举措无疑将对县级供电企业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县公司员工普遍文化水平、职称等级、技能等级偏低,加之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县级供电企业员工队伍专业素质的总体水平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相距甚远,主要体现在:各级各类优秀专家人才匮乏;从事电网核心专业人才紧缺;员工总量超员与结构性缺员并存,管理人员冗余相对严重,生产一线留不住人才,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管理、技术、技能人员的能力素质处于公司系统的中下游,普遍文化素质、职称等级和技能等级偏低,管理水平、新技术应用能力、技能水平亟需进一步提升。通过加强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机制,全面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主要做法
福州电业局充分发挥各专业部门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将县公司员工培训纳入全局各专业年度和月度培训计划,采用集中教学、送教上门、跟岗培训、竞赛帮带等方式,将培训工作延伸至县公司。强化各职能部门对分管专业的帮带责任,根据县公司的薄弱环节和培训需求,制定专门针对县公司的专业人员帮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项目和责任人。根据年度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计划按月份下达工作计划合约,帮带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列入月度和年度绩效考核。帮带部门预先制定培训策划书和现场技能考核方案,明确培训和考核的目标内容。县公司人员到局本部跟岗学习,每人指定一名导师,开展“师带徒”全过程管理,通过安排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方式,强化动手能力,确保工作量饱和,提高县公司员工专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1.建立健全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机制
(1)建立帮带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局总工担任组长,各职能部室和帮带部门行政负责人、分管培训领导担任组员,统筹帮带培训工作相关事项的组织、协调和落实。
(2)制定并下发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管理办法。明确各帮带单位行政负责人作为帮带培训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各班组长作为各帮带培训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部门培训员作为本部门全部帮带培训项目的联络人,明确帮带培训工作各方以及参训人员的责任义务,规范帮带培训流程,严格考核管理。
(3)制定并下发全面推进岗位资格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农村供电所人员岗位资格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修订细化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师徒培训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并要求各县公司遵照执行。
(4)在年初充分调研各基层单位培训需求和职能部室业务培训要求,在逐个县公司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出台《福州电业局加强全员培训工作的方案》,将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列入年度重点培训任务,下达《福州电业局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计划表》,明确具体帮带项目、帮带方式、时间安排、项目负责人等,作为全年县公司帮带培训工作开展和考核的依据。
(5)根据《培训工作管理办法》要求,稳步推进教育培训积分管理,借助培训管理系统平台,对局属各单位(含)的职业能力培训工作成效和员工的能效进行全面量化管理。将单位培训成效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责任状、月度KPI和月度工作计划合约考核,纳入县公司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验收考核,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各部门参与自主培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激励和促进员工“岗位成才”。
2.规范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过程管控
(1)实行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需求定期(年度)征集制度。一是各县公司负责根据本公司人员情况及工作实际,在收集、甄别、分析本公司重点紧缺专业人员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定期向福州电业局相关专业垂直管理部门申报相关专业工种帮带培训需求。二是福州电业局相关专业垂直管理部门对各县公司报送的相关专业工种帮带培训需求进行初步审核把关,并报培训中心审核。
(2)实行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方案正式行文通知制度。帮带单位负责提早与送培单位就具体帮带培训需求进行对口沟通,结合相关岗位技能要求、计划参培者的工龄结构,把送培单位最盼、最缺的作为帮带培训工作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培训策划书,明确培养目标、学习和工作任务,并于计划开班前一周向培训中心报送相关帮带培训项目通知文件、帮带培训策划书、现场技能考核方案等,由培训中心统一行文并通知送培单位报名参训,从而保证帮带培训项目的顺利开展。
(3)实行帮带单位为主导、送培单位为主体的考勤管理制度。一是帮带培训单位负责为帮带培训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条件,对帮带培训人员进行统一考勤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定点点名签到、集合学员并将学员交接给当天指导人,及时与送培单位沟通联系,协调解决帮扶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各送培单位负责妥善做好参训人员的相关工作交接事宜,保障参训人员在培训期间专心、高效地完成相关工作和学习任务,定期与送培单位联系,并在参训人员中指定一名负责人,积极配合做好参训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做好参训人员业余生活的安排工作,确保参训人员不酗酒、不赌博,保障培训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三是帮带培训原则上不得请假,帮带培训人员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应事先向所在县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请,并履行书面请假手续,再由所在县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商局培训中心同意后方可请假。
(4)严格履行作业安全资质确认和安全监护制度。一是参培人员经原单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相应岗位资格证书,并向帮带单位提交相应证明,帮带单位检查参培人员安规培训考试合格证明、岗位资格证书,确认合格后方可允许参加现场培训,并将参培人员名单报安监部备案。二是进入生产区域,帮带单位指导人负责告知参培人员工作岗位和作业现场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并做好书面记录,严格落实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加强参培人员作业过程监护,检查督促参培人员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规定,对参培人员不符合安全作业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三是进入生产区域,参培人员负责自备、正确佩戴、使用全套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服从现场工作负责人指挥,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不允许单独工作。
(5)专家挂帅,严格把关,确保培训实效。一是在综合考虑帮带对象、帮带需求的基础上,抽调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各级专家人才、劳模、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竞赛教练、个人前六名选手、班组长、业务骨干专工作为指导人,承担理论辅导和现场业务技能训练指导任务,为帮带培训工作提供有效的师资保障。二是采用集中培训和跟岗学习相结合的组织方式以及系统化模块化培训方式,侧重技能操练。根据培训规律,集中培训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安排技能项目的操练,采用老师讲解示范,参训人员分组分批操练观摩,老师指导点评的方式帮助学员逐步适应直至熟练掌握相关操作程序步骤、工艺和规范。指导人统一对每个参训人员的技能掌握情况、熟练与否进行总结和记录并及时反馈至参训人员。三是跟岗学习以压担子、交任务、提要求为主要方式,保证一定的工作量,切实提高帮扶人员动手能力,以工作带培训,以工作检验培训成果。
(6)实行跟岗学习一周一总结,期满总考核和日常随访制度。一是指导人负责为每位跟岗学习人员编制《周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学习与工作任务,并对计划完成情况实施跟踪。跟岗学习人员于每周学习与工作任务完成后认真填写《周工作总结》。本周计划和上周总结于每周二之前报培训中心备案。二是帮带培训期届满时,帮带培训部门会同培训中心和专业职能部门,组织专门针对帮带培训人员的现场技能考核,并对帮带培训人员在培训期间工作态度、工作表现、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出具鉴定意见。
3.实行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与绩效考核挂钩制度
一是培训中心根据年度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计划按月份下达工作计划合约,帮带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列入月度和年度绩效考核。全年帮带培训项目应于11月之前完成。帮带培训计划中未明确具体帮带培训项目执行时间的,由送培单位和帮带责任单位积极协商确定并报培训中心备案。因送培单位未能按照计划时间送培或怠于送培而导致帮带培训计划项目最终无法执行的,列入送培单位12月绩效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因帮带责任单位原因导致帮带培训计划项目最终无法执行的,列入帮带责任单位12月绩效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二是经期满考核鉴定优秀的,参照《师徒培训管理办法》给予指导人适度绩效奖励。
4.结合竞赛开展帮带,以赛促培,以考促练
将竞赛调考作为促进县公司帮带培训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构筑“金字塔”型竞赛体系,搭建了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共同提高的“海西·榕电杯”竞赛平台,以一个本部单位员工搭配两个县公司员工的方式组队,由各小组组织本小组内县公司竞赛选手跟岗培训,做好赛前集中培训调考、跟岗学习、赛时观摩、赛后总结,以赛促培、以考促练,锻炼新人,促进经验交流和推广。
(1)“海西·榕电杯”继电保护专业竞赛,县公司人员均已于2011年5月23日至7月13日之间结合营前变验收和鼓山变综自改造等项目分期分批完成了赛前跟岗学习任务,2011年7月14日至8月4日分三批安排至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培训中心县公司大二次实训室进行实操训练,每批一周,对三套线路保护和三套主变保护装置进行试验和调试,以线路保护试验和调试为主。
(2)“海西·榕电杯”送电线路专业竞赛,县公司人员2011年7月18日至28日统一安排在鼓山输配电实训基地进行第一阶段集中培训;集训技能项目主要为“110kV线路耐张塔更换单串合成绝缘子的操作”、“110kV线路停电补修导线”两项技能项目的竞赛规范化训练;理论辅导以送电线路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高级工部分)所有题库为主要内容。第一阶段集中培训期间每5天安排一次理论笔试,集训结束安排技能考核,于2011年8月1日至14日安排跟岗学习,2011年8月15日至24日安排第二阶段集中培训。
(3)“海西·榕电杯”调度自动化专业竞赛,县公司人员已于2011年7月底分期分批安排跟岗学习,以现场实际操作为主,培训内容包括网络线、2M线制作及测试,调度数据网设备配置,自动化主站系统问题排查,数据库操作,调度画面绘制等。
(4)“海西·榕电杯”办公应用软件竞赛,县公司人员于2011年6月23日至26日统一安排office软件基础应用培训,于2011年7月17至19日统一安排office软件深化应用培训和公文写作培训。
5.将兼职教师培训工作延伸至县公司
定期举办涵盖县公司的兼职教师年度轮训,每年至少举办1期县公司兼职教师技能项目考评工作专项培训,切实提高县公司兼职教师的授课水平,促进县公司技能考评工作的规范化。
6.专家人才传艺授课工作延伸至县公司
根据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安排,结合福州电业局专家人才众多的优势和一线员工对技能提升的强烈需求,全面开展专家人才传艺授课活动。认真搭建培训讲座平台,为福州电业局各专业专家提供授课机会,为全局员工(含县公司)提供专业学习、跨专业拓展,专业深入学习机会,开办专家传艺授课24期,授课专家24人次,参训学员638人次,其中3期应县公司要求送教上门。
三、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成效
篇3
作为龙头学校,我校按照纵向切块、分级管理的原则,将所有班级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结构一致、类似完全学校的“教学部”四个。“教学部”设部长1名,副部长3名(分管教学、教研、德育),各教学部安排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骨干教师若干。教学部分别由学校中层干部后勤主任刘芳、教导主任万照红、办公室主任肖云康、教导副主任王军任部长。教学部成员共有49名老师。结对学校有9所小学。其中第一教学部组员__名老师,结对农村学校是__学区的三苏小学、__小学、__小学。第二教学部组员__名老师,结对农村学校是__小学和__小学。第三教学部组员__名老师,结对学校是__小学和__小学。第四教学部组员有__名老师,结对农村学校是__小学和__小学。
经学校行政研究,于20__年9月与__学区九所小学结对帮扶工作的启动拉开了序幕,并召开了“教学部”工作会议。明确了“教学部”职能,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措施和目标,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要求各教学部按照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充分整合优质教师资源,多种形式提升农村学校教师教学水平,扩大优质教师队伍 ,大幅度提升结对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推进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通过宣传和政策导向,广大中青年教师都能够理解和支持,各教学部教师都能按计划安排如期到帮扶学校支教,共同提高,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四个教学部与结对学校行政联系,针对本部教师与结对学校教师的特点,每期与帮扶的九所小学都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帮扶活动,有骨干教师带教、优秀课例点教、青年教师支教,专职教师走教、跟岗培训等帮扶形式。
骨干教师带教
一是课例示范。各教学部的骨干教师每学期上一堂示范课,通过示范课对结对学校教师进行带教。我校在教研课安排时,把各教学部教师执教的时间、科目相对集中,这样就便于了结对学校老师到校听课、研讨。
二是专题指导。各教学部的骨干教师针对结对学校的焦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现场互动。专题讲座的内容有:3名名工作室的专家(__、__、__)作有关学校管理、数学教学和英语教学的讲座,有__、__老师的班集体建设管理经验介绍、班主任培训等。如20__年的3月7日,市教坛新秀__老师到__小学作了《做幸福的老师,幸福地做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所有到会的老师们无不为之感动,老师们无悔地用生命诠释着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幸福教师”的全部意义: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做教师的幸福,是成功。
三是跟岗培训。结对的各个学校每学期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选派十多名教师到我校跟随骨干教师进行为期3天的跟岗培训。跟岗学习备课、上课班级管理、作业批改等内容。
2. 优秀课例点教
每学期初,__附小与共同体的9所学校分别组织各校骨干教师,根据本学期的重点、难点自定课题,形成优秀课例,共同体学校教师可按需点课,走进教室观摩。让共同体教师分享优质课堂,锤炼课堂,取长补短,各有收获。
3. 青年教师支教
各教学部精心挑选具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数学、英语老师,每期有6天到结对学校,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相互探讨,真正提升共同体学校的教学水平。如:20__年__月20日,我校优秀教师__到____小学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让我们一行第一次感受到了8个人的课堂。
据不完全
篇4
Abstract: The special hillock teacher is a country to alleviat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get employed, supports a rural education enterprise's important action. The current countryside teacher occupation tired phenomenon is quite common, these just took office young special hillock teacher also many its kinds, regarding thi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highly. This article bases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on the countryside special hillock teacher this community's occupation tired reason, the harm and the countermeasure has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to improves the special hillock teacher quality by the time, to promote the rural education enterprise to develop the display function.
关键词:农村特岗教师 职业倦怠 解决办法
key word:Countryside special hillock teacher occupation tired solution
作者简介:赵璐(1989-),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现为郑州大学教育系2008级教育学专业学生
一、特岗教师的基本状况
自2006年起国家决定用5年时间在西部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教师”计划。“特岗教师”聘期三年。任职期间,其工资,津贴、补贴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综合确定,原则上其年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其工资以人均每年18960元的标准实施,高出该标准的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
河南省于2009被纳入“特岗教师”的计划实施范围。其目的有二:一在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二在于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教师素质低的问题。特岗教师招聘对象主要为当年的应届毕业生。自09年以来,全省共招聘20000名特岗教师,其中初中教师12608名,小学教师7392名。
特岗教师施教五年来,对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他们是“一个年轻的高学历的农村教师群体”①,他们“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成绩突出”②,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特岗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分析
(一)职业倦怠表现
“职业倦怠”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其最初主要是针对长期从事“人际工作”而产生对工作不热忱、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持负面态度的现象而提出的。此后,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教师职业也渐引入这一概念。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很多,综合起来,其主要有三个层次的表现:(1)情绪衰竭,表现为疲劳、易怒、冷漠和悲观;(2)去个性化,表现为对同事不友善,对学生无耐心和同情心;(3)成就感降低,表现为对自己工作的评价降低,自身的消极感增加。
(二)特岗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总结起来,特岗教师职业倦怠有个人的、教育机构的和国家教育政策的三个层面的原因。
首先,特岗教师个人层面。特岗教师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经验对其职业倦怠有重要影响。年轻的、未婚的、经验少的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更为严重。这是首先是因为,刚毕业的大学生通常都抱有远大的志向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然而农村的乡土环境、低待遇、封闭的人际与其想象相差甚远,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心灰意冷,继而转化为职业倦怠。其次,特岗教师对工作易产生困惑。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特岗教师确实想教好学生,但因从教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有时遇到教学困难会赶到无所适从,这样也会导致职业倦怠。再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大学生并未抱定服务农村教育事业的志向,只是将特岗教师作为未来谋求更好的职业的跳板,所以对于教学采取对付的态度,从而产生职业倦怠。其实有不少教师并没有把在农村教书当作自己的事业,感觉不到什么乐趣,只是凭着良心在这里“站岗”。有一位2010年考入上蔡某乡的特岗教师小王讲“教师职业,就是个良心活。虽然课不多,但是为了教好,你会无形中付出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感觉很累。”这也应该是特岗教师存在的普遍的心理,也是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原因。
其次,教育机构层面。首先,对特岗教师的专业化程度重视不够。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群体中,很多学生非师范专业,对教师事业的使命感、崇高感认识不足,对教师的职业角色理解不清。其次,对特岗教师的业务提高不够关心。比如,岗前培训走形式,很多地方采取的是一天、甚至半天的封闭式培训方法,效果不好。而特岗教师上岗后,又疏于继续教育。第三,特岗教师的应有地位和自尊被忽略。部分学校校长领导作风专制严厉,特岗教师在学校很少有话语权。“很多的学校组织的活动我们都被排挤在外,所以我们也就聪明了,不参与”,特岗教师小刘说。第四,缺乏适宜特岗教师工作的氛围。特岗教师实行定额工资制,他们的工资一般高于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这就使资格老的教师心理上易产生不平衡感,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就出现了障碍。对于成熟的教法、经验,老教师不愿传授,对于新教师的教学创意,老教师又存在自己的看法,彼此难以交流。据笔者在上蔡某乡的调查,该乡共分配5名特岗教师,全部是女大学生,平均年龄25岁,其中4个未婚。据了解,她们平时很少跟学校的其他人沟通,学生的问题也是他们几个一起商量解决,很少与外人接触。
再次,国家教育政策层面。特岗教师计划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就业促进计划,国家方面很重视,宣传的也很到位。特岗教师从通知、到报名、到招聘、到上岗整个的过程很公开、很透明。但是,特岗教师工作安排不及时、工资的发放不准时也是一直困扰广大特岗教师的关键问题。上蔡的几位10年的特岗教师的工资是在放寒假前发的。她们反映,“工作到放寒假期间我们一个子儿没看到。你说向家里要钱又不好意思,毕竟是工作的人了。这几个月我们的生活很苦的。就这次发钱,还是我们极力向学区长争来的。好像还不是我们的工资,是学区里先垫付的。”这种现象,极大的影响特岗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社会地位低也是影响特岗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一个特岗教师讲“同学聚会,我都不好意思去。他们都在外面闯荡,我说自己是特岗教师,他们会笑话我的”,这反映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还存在很大的的问题,社会缺乏尊师重教的氛围。
3.特岗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对个人而言,教师职业倦怠会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对学生而言,教师职业倦怠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效果。“心理学上讲,情绪具有很强的感染性。”③“教学过程是师生感情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④缺乏情感交流,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学生“无动力、无激情、无愉快”⑤,不利于知识的传授。
三、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对策
第一,提供法律保证,解除其后顾之忧。特岗教师待遇无安定感,相关部门要尽量想办法,为其提供工资保证。特岗教师合同聘任三年,三年之后去留自己决定。如果愿意继续干下去,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编制。对此,可以借鉴做的比较好的地区,比如洛阳市某区,当地的政府部门已经开始为特岗教师缴纳“三金”。
第二,教学的环境支持。学校要努力创造宽松、融洽的人文环境,主动关心和帮助特岗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特岗教师是一批年轻化的教师群体,思维活跃,工作有激情。所以,教育机构应积极组建老中青的学习共同体,增进其沟通和交流,其思维不断碰撞,不仅有益于产生智慧的火花,也利于学校的教学改革。
第三,组织环境支持。社会上对于教师的态度要改善。家人、朋友对特岗教师要多进行支持和鼓励。对于学校,领导和其他的教师都要对特岗教师多关注、多指导,增加其存在感和被重视感。要注意提高业务培训,对特岗教师的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仅体现在岗前,更要注重于岗中。
第四,人事管理支持。对于年轻、有能力的特岗教师,不能打压。要根据其能力进行有效的提拔和重用。对于学校的管理,鼓励其建言献策,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
第五,就个人而言,特岗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提升自己的知识容量。还要积极的调整个人的心情,学会放松自己,缓解压力。另外,要加强体育锻炼,应对压力困扰。
注释:
① 李晓玲,周晔.农村特岗教师,你们好吗?――甘肃省K县特岗教师现状调查[J].中国教师.2009.10;16
② 同注释①
③ 焦其文.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5.05;50
④ 同注释③
⑤ 同注释③
参考文献:
[1] 马和民主编.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7-91
篇5
骨干老师学习工作总结1
本人从7月开始有幸参加**市第三批科技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经过六个月的学习,我在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得到了丰厚的收获。
一.导师引领
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雷**老师、黄**老师、罗**老师三位名师的指引,使我在科技教育理论、科技活动开展和科技项目实践等方面都受益匪浅。例如:雷**老师带领我们进行科技活动的体验交流和到科技特色学校跟岗活动。黄**老师为我开展机器人项目制作研究项目指明了研究方向,提供技术的支持。罗**老师在教育理论给与有力的支撑。
二.科技活动学习、交流及分享
在培训团队的组织下,我参与了在六中举行的科技理论学习、特色交流、中期汇报、成果分享等系列科技学习;参与了体育东路小学、广铁五小的科技特色跟岗活动;参与了在广东科学中心、协和小学举行的对象交流考察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我系统的学到了科技特色活动开展、积累科技成果、创建科技特色学校等方面的途径和做法。为我在科技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经验,使我在开展科技教育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动手实践
通过开展实训项目制作、申报科技项目、指导发明项目、撰写论文、组织活动等实践,我感觉到在开展科技教育不再迷茫了,各项科技工作变得清晰、有条理了。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压力,感受到要开展好各项科技教育必须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培训班学习我的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我会继续努力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最后感谢培训团队、培训导师的帮助和指导。
骨干老师学习工作总结2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活”水,所以国培对于老师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本着要把握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学习学前教育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拓展我们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宗旨,非常荣幸的我与来自九个省、市的园长、教研员、保教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聚会在一起——武汉参加国培计划(20xx)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班。在为期10天的学习时间里,接受了来自省幼儿师范的专家团队专家的指导,感受颇多,既开阔了眼界和思维,许多疑问也在专家、教授那里得到了解决,收获很大。
省幼儿师范为我们这次的培训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教学团队,都是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内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我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教育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不同风格的老师讲课,让我们每一天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优秀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权威专家不同课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者的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审视好幼儿教育的功能,做好定位,找准幼儿园发展的未来之路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袁爱玲教授的《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态学研究》及王红教授的《幼儿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的讲座。两位讲授都不是就题论题的,都结合了他人的旧论和新说,都借用了很多他人的间接经验和案例,这些经验和案例有的来自理论专著,有的来自报刊杂志,有的来自电视网络,这2位老师用一双慧眼看到它们的价值,用大脑对此加以分析,质疑,求异,打破,重建,再与她们的自我认识和经验互相融合,形成了她们崭新的理论。是“让幼儿走得更快,还是走得更远?”,“为何幼儿园‘钟摆’现象严重?”、“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态要如何发展?”这些无不引起我的深思。纵观整个幼教行列,近观我园的现状,意识到幼儿教育是为生命成长奠定基础,让生命成长得更为自然,不要加速,不要拔苗助长;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基础不是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呵护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与社会交往习惯。基于这一观点,那么在今后幼儿园教材的引进、课程的设置、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模式我就要找准定位,不要偏失方向。虽然我只是一个人,但是千千万万个我,将会筑起幼教新的天地。
二、抓住园本教研的核心,找到园本教研的价值所在。
只有立足于园情,抓准幼儿园发展的瓶颈;聚焦在教师,促进队伍的专业成长和自我发展;落实到孩子,确保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这一核心,园本教研的主体才会从园长、教研组长转为一线教师,才会成为全园教师自主学习、自觉提高的行为。教师们结合自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提出支持性策略,教师的注意力才会从形式引向过程,从内容引向发展,从虚幻引向自然,教师的目标意识才能增强,从而推动园本教研的进步及园内资源的共享化,达到园本教研的目的。这样才能创建“学习、实践、合作、反思”为特征的学习共同体。正如周燕教授在《园本教研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讲学中所说的:“幼儿教师的研究是与其日常教学完全融入的,研究和教学是一体的。当教育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是知识传递而是由于有明确、自觉的实现教育意义的意识和行动时,幼儿教师的教学才会拥有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终极意义。“
三、要有多元的知识结构,有终身学习的思想。
在聆听费广洪教授的《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诊断》杨宁教授的《理解儿童早期发展与学习》、冯夏婷教授的《如何设计一个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活动》等等讲学后,我认识到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里,难免产生职业上的倦怠感,忙碌的工作是我很少能驻足下来观察、思考、审视,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专家们教给我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理论知识,教给我的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努力的方向。通过这次培训,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论,从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这将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众人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
骨干老师学习工作总结3
我非常荣幸参加了贵州师范学院组织的“国培计划”——毕节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对待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非常珍惜,始终以骨干教师的标准对照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骨干班的每一次活动。十天的时间非常有限,但这次培训活动给我的收获是无限的。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高级教师的教学展示,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说课、评课,也有学院的互动讨论,更有导师的指导、引领。通过理论上的培训学习,现场的教学观摩,还有自己的教学设计的展示。因此,这十天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十天,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十天。
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课堂上,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和精髓,理论的精华。听了李建年教授的讲座,我进一步体会到了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性。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如何更好地去观课议课,安仕文校长的讲座也给了我很多感悟,其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尤其重要,语言艺术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视,因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需要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们,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艺术也至关重要,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为期十天的这短暂的培训期间,培训形式却丰富多样,聆听讲座、互动评课、交流说课、外出观摩等等,每一次的培训都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观念的革新。如今,培训即将结束,在感叹时间过的太快,想学的东西太多的同时,所幸的是每一次活动都过的充实,聆听智者的教诲,参加伙伴们的探究……收获颇丰!也让我反思到了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篇6
【关键词】 学校 人本 管理 策略
【作者简介】 浙江省嵊州市四海小学校长。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1-0030-02
我们的教育经历了从忽视人到重视人,从“以人为用”到“以人为本”,从侧重于人的片面规训到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教育的根本、学校的根本,尤其基础教育是人之生成、臻善的始基,提高“含人量”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伦理与本位价值。
一、教育要以教师为本,三驾马车齐驱前行
(一)行政团队:三力并使引领教师
加强行政团队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行政团队的素质决定着教师团队的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目标定位、管理效能和执行力,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速度与质量。
1. 加强分工与合作,提高学校管理的执行力
学校的行政分线不分工,各团队成员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清晰的权利和责任界定,但在具体工作操作时视个体情况,围绕工作中心逐一分解落实,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协调配合,步调一致,团结协作,最终形成协调平衡、整体互动的良好运行机制。
2. 自强共识与共力,提高团队管理的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通过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使团队成员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适当地给予授权,鼓励团队成员独立解决问题,倾听团队成员的观点和想法,鼓励团队成员接受不同意见,肯定团队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和每个人的重要性,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亲和力。
3. 增强开放与多元,提高评价管理的建设力
评价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教师对行政团队的评价在年终进行,从职责范围内的行政效率、服务质量和水平、服务态度和敬业精神等方面进行总体评价;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以问卷调查形式,在学期中进行,主要从教学态度、育人态度、课堂效率等方面进行学生评价,从家校联系、重视学生的习惯、能力培养、责任心等方面开展家长评价。
(二)班主任团队:四种模式给力成长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打造优秀的班主任团队,我校的具体做法是以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为抓手,围绕班主任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方面,开展校本培训。
1. 榜样激励成长
为了让班主任心中有目标,我校以桐乡三中的朱永春老师为榜样,召开班主任专题会议,了解朱永春其人,引导班主任们浏览朱永春的博客。朱永春老师生动的事例,先进的教育思想,高度的责任心,独到的工作艺术,震撼了与会的班主任。
2. 读书自我成长
我校每学期向班主任赠送1本名家专著,倡导班主任进行专业学习,以阅读提升师德,增强师能。同时,学校组织读书交流,引导班主任在工作中践行优秀班主任的精神。
3. 跟岗助跑成长
为促进青年班主任迅速成长,我校于2011年4月安排三位班主任到剡山小学跟岗学习,为期一周,通过跟岗学习和借鉴了成功的班级管理方法。
4. 论坛互补成长
工作中会有不少问题,及时地进行工作经验介绍,让班主任通过反思、交流、研讨,加快先进教育思想、科学管理方法的共享,很有必要性。我校在每周教师会上进行行政值周反馈时,会将各班在日常管理中好的做法加以提倡,以供其他班仿效。此外,征集班级管理“金点子”,在班主任会议时安排“金点子”介绍,这样的经验交流具有校本性,马上可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成效非常明显。
(三)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四种策略促进发展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为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在2011年8月制定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如下培养目标: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运用、教育科学研究及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青年骨干教师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逐渐形成学科教学风格,尽快达到嵊州市级及以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评选条件,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明确了学校培养和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培养策略:一是学校为青年骨干教师创造参与各级各类学习、进修、研究和实践的条件和机会,为其成长提供舞台。参加活动后需总结体会,在校内举行讲座或上汇报课。二是开展拜师活动,学校联系嵊州市级名师为教师提供直接指导,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目前,我校三位青年教师与剡山小学的教师结为师徒,一位教师拜师于逸夫小学的市级名师。三是学校安排青年骨干教师参加校级及以上公开教学、学科竞赛和课题研究等活动,并给以悉心指导。四是学校建立青年骨干教师管理档案,定期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考核,对其发展情况做出评价,总结表彰,提出进一步发展目标。
二、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三方合力培养责任
关注每个学生,实施适合的教育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与灵魂。为了开展“适合的教育”,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将学校的办学宗旨内化到学生的道德实践中。
(一)拓展常规管理
1. 制度管理。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为基础,完善《班级量化管理细则》、《班级星级评价方案》 等德育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德育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使德育工作有了制度保证。
2. 阵地建设。
以入队仪式、升旗仪式、祭扫革命烈士墓、六一庆祝活动等活动载体为基础,充分发挥少先队阵地最大效应的育人作用。深入开展红领巾礼仪岗活动,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量化、记录,每周一评比、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汇总,先进班级、红旗中队、十佳少先队员因量化而产生。
3. 全员德育。
自2010学年第二学期起,在值周值日教师制度的基础上,实行行政值周制度,真正形成了全员德育的氛围。行政值周教师重点关注卫生、就餐、路队、候课等方面,发现问题,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并每周形成值周总结,在教师会和学生集会时反馈,重点反馈班级管理好方法和学生践行《行为规范》好表现,提炼方法去引导,找出问题去指正,发现美德去鼓舞。
(二)开设德育课程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我校在前几年提出的校训。围绕育人目标,以“做有责任感的人”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将创设责任文化教育理念贯穿始终,针对学校的实际,我们编写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本校本教材。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有机整合,并与少先队组织相结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课,在六个学年内完成教学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情感。
三、合育要以家长为本,三步共进家校和谐
教师和父母都是孩子的无可替代的教育者。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
第一步:转变认识,提高动力。首先让各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认识到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学校召开“家校联系交流会”,将全国先进班主任朱永春老师把家长作为朋友的事例与教师们分享,又由我校获得过绍兴市级家长满意教师的沈红斐老师进行经验介绍,让教师们通过真真切切的例子感受到与家长沟通好,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激发了教师去行动的动力。
篇7
关键词:“幸福课堂”;课改;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83-03收稿日期:2016-03-31
课题项目:此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2012年申报的一般资助课题“农村小学生学习幸福现状及问题解决的实证研究”(XJK012BZXX02)课题成果。
作者简介:毛设贤(1975―),男,湖南安化人,湖南省安化县梅城镇完小校长,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益阳市名校长。
一、发现问题是推进课改向“幸福课堂”的更深处溯行的前提
漫漫课改路,我们走在课改工作的攻坚阶段,走到了“深水区”,遇到的已不是浮在表面的显性问题而是较深层次的问题。为此结合我校课改实际,我们梳理出三个大问题,即: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观念决定行动;设计的导学题,要能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使知识问题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会生成不同层次的问题;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课堂,也就有合作的需求了,从而也就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了。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生成的展示问题才有意义,这时的展示才能实现有效性,才会出现质疑、辩论,展示才有探究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知识化”,同时对展示的评价标准也很重要,它决定着展示的效度。
二、探究途径是推进课改向“幸福课堂”的更深处溯行的基础
推进课堂改革,我们建立了融合先进教育理念、方法的基本范式――“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何谓“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是最大的尺度”“学的高峰才是课的高峰”引入课堂教学中,有“序课―学课―结课”三大板块,主体部分是“三有维度”: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释疑三种学习形式;有地位、成功、快乐三种学习状态;有效率、活力、幸福三种学习效果。此即“三三”含义。教师“关注生命成长,尊重个性特点,激扬课堂活力,打造高效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学习的权利,有学习的地位,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谓之幸福。也就称“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
“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中,“板块”是结构,每堂课由三个板块构成。“活动”是方式,每堂课的学科部分由“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释疑”三个活动块组成,学生通过多元活动展开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是载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学习成果,这现代教育技术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施工图”,是教师导学的抓手,是学科教学活动化的载体。“导”是引领,教师通过讲授、点拨、评价、总结等予以引领、提升;“学”是主体,“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教”让位于“学”。
“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操作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大体有、定体无”“有模式但不模式化”,像书法的“帖”一样,便于老师学习、模仿、借鉴。不同的学段、学科、课型体现不同的特点,即便是同一学段的同一学科,也会因其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老师们对模式的核心理念精确把握、在操作上应用自如后,可以不断寻求突破, 形成自己的风格,极具包容性和灵活性。
三、构建策略是推进课改向“幸福课堂”的更深处溯行的途径
1在培训学习中明白“步法”
一是转变观念。构建了“县―镇―校”立体网络。派老师外出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课改培训;利用教育局主办的《课改通讯》、网络、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等进行广覆盖、跨时空宣传培训;聆听学校课改动员大会上的《自主成长的教师才幸福》讲话,教师例会聆听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做课改演讲;组织教师自主系统地学习生本教育理论,达到读书明理、读书导行之目的。二是明了方法。教科室根据自己执教的两个一年级班级进行课改常规训练,后作《磨好常规训练,构建有效课堂》的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三是编写资料。编写《小组建设》《常规训练要求》等资料,发放到老师手中,人手一份。四是培训学生。对各班小组长、组员分别作《怎样做一个优秀学习小组长》《怎样做一个优秀组员》的讲座,对如何引领学习小组组员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组内展示、全班展示进行指导。师生在学习培训中转变观念,明白课改“步法”。
2在领跑垂范中树立标杆
其一,校长坚持深入课堂,推门听课,及时总结经验,鞭策后进,对实施课改不力的教师找其谈话,蹲点指导。其二,开展校长听课周活动。听课后,即时进行评课和情况反馈。其三,着力提升行政教学力,行政一班人带班上课,种好“三三”幸福课堂教学这块“试验田”。其四,建立健全听评课制度,要求行政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更好地掌握第一手课改情况,及时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达到指导课改的目的。其五,示范展示。为了给其他年级的教师引路,开出“课改示范课”活动周,学校名师展示课改示范课,教师全员观摩,人人受益。其六,经验交流。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在教师例会上作课改经验交流。这为“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树立了引跑者和方向标。
3在重点研究中清除路障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对此,我们从不回避,不止步于问题,用研究解决问题。第一,立足原点,完善模式。我们在随堂听课中发现老师们的序课只有讲故事,形式单一。我们组织教师开展研讨,通过研讨,大家觉得形式上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合作学习小组;内容上更为广泛,可以根据学科内容演讲、讲故事、情景表演、才艺展示、自学检查、名作欣赏等。第二,紧扣重点,优化模式。我们认识到“会倾听、会表达、会质疑、会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也是高效课堂的目标,这种课堂的指向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意系统的开发,培养学生生存、生活能力。但是怎样让学生“会倾听、会表达、会质疑、会合作”呢?老师们在实践中不善操作,于是我们组织了专题讲座进行培训,并且出台了训练步骤、方法,自编资料,人手一份,每天进行督查,组织验评,重点突破。第三,建体组室,推广模式。一由中心校牵头,组建“梅城镇中心校小学数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定时开展活动:学习数学课标,研讨数学课例,探讨课改实践。二由夏永恒名师工作室组织省内外教师开展语文研讨活动,开发语文资源。三由五、六年级课改教师团队在教师例会上做课改经验介绍。四通过召开总结会,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对教师成功实践进行理论提升、总结推广。第四,研究课题,深化课改。学校以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一般资助课题“农村小学生学习幸福现状及问题解决的实证研究”为龙头,细化为以学科开展学习幸福的微型课题研究。第五,抢占高地,提升模式。借安化县教育局课改办的领导来校视导课改的机会,请课改办专家进课堂听课,指导课改实践工作。邀请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李倡平、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黄佑生等专家为学校课改把脉,使课改更具丰富性和实效性,让“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更具时代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4在评比验收中坚定方向
学校着力实施三大工程。实施两项“达标工程”:一是常规训练验评。全校37个班参与课改常规训练验收评估,纳入每月优秀班级评比和目标管理考核。二是“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验评。行政领导、校级名师、骨干教师参与“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达标考核,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实施两项“创优工程”:一是创优秀班级。在全校开展“常规训练”优秀(良好)班级创建活动,两次各评出18个优秀班级、19个良好班级。二是创优质课。在教师中开展“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优质(达标)课创建活动,评出12堂示范课、32堂优质课、34堂达标课。推动班级、教师个人之间均衡发展。实施“导向工程”,将“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水平作为评选感动学校年度人物、优秀教研组、优秀研课组、各级各类评优、职称评定等重要指标,引导教师积极投身课改。
5在建章立制中确保着陆
(1)健全模式推进管理网络。学校建立起了校长挂帅,教科室主任主抓,各位行政挂钩蹲点,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研课组长等齐抓共管的覆盖全校的立体化、多层次的教育管理网络,确保教学改革管理全校一盘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2)完善模式改革管理制度。学校出台了《梅城镇完小教研教改激励方案》《梅城镇完小研课制度》《梅城镇完小学习制度》《梅城镇完小课改验评制度》等系列制度,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3)制订跟课改匹配的评价体系。如评价课堂――有《梅城镇完小“三三”幸福课堂教学综合评价量化表》;评价常规――有《梅城镇完小课改常规训练综合评价量化表》;评价教研组――有《梅城镇完小教研组考核办法》;评价研课组――有《梅城镇完小研课组考核办法》;评价教师――有《梅城镇完小教师教研、教改量化评价办法》;评价学生――有《梅城镇完小学生综合素养、学习能力量化评价标准》。做好这些过程评价,自然得到我们期待的结果。
(4)探索模式改革管理新路。学校组建了七大“共同体”:有以学科教研为主的共同体,如语文、数学、艺技等5个教研组;有以学科研课为主的共同体,如一年级语文、数学等19个研课组;有以教育研究为主的共同体,如学校5个大课题组、10个微型课题组;有以学习研讨为主的共同体,如班主任协会和科研教师协会;有以实践课改为主的共同体,如六年级课改组、五年级课改组等6个;有以标杆引领为主的共同体,如校级名师团队、骨干教师团队;有以携手成长为主的共同体,如名师+骨干教师+潜力教师的成长共同体。着力探索共同体管理和成长的机制,做到一起参与,一起活动,一起考评,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课改工作的均衡发展。
(5)在辐射引领中提升成果。学校充分发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校的职能,发挥安化县课改实验校的辐射引领作用。一是迎进2013年省国培计划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来校进行影子教师跟踪研修,通过横向教学研讨,开展集体研课、微型课题研讨、课改研讨、英语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为影子教师创造一个和谐统一的教研平台。通过集体研课、同课异教、汇报课等活动,为影子教师搭建教学展示平台。通过观摩课改展示课,走进教室听随堂课,认真学模研讨课,积极参与上课改汇报课,为影子教师搭建学课改的平台。二是和安化县梅城镇栗林学校、双云完小的特岗教师结对,特岗教师走进我校跟班学习,返岗上汇报课,我校送教下乡。三是与课改办领导走进安化县梅城镇紫云完小、东华完小、望城完小、栗林学校交流课改经验。四是与安化县教育局督导室领导走进安化县清塘铺镇完小、高明乡完小交流课改经验。五是受安化县仙溪镇完小领导邀请交流课改经验。六是迎进娄底、桃江、羊角、长塘、大福、坪口等市、县、乡镇领导老师来校学习、交流,使学校课改成果得以提升。
四、总结归纳是推进课改向“幸福课堂”的更深处溯行的加油站
1成效显著
(1)发展了全体学生。在践行“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习状态发生重大变化,逐渐变为主动学、快乐学、高效学。同时,在“国家课程”向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拓展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2)培养了幸福教师。一大批教师在“乐德”课程、“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中,提升教育智慧,享受着更多教育的尊严和事业的幸福。
(3)催生了课改成果。《益阳晚报》以 “特色课改让百年名校历久弥新”为题全面推介我校开展“乐德课程”研究的情况和已取得的成果。《湖南教育》以“塑造课堂的‘生命力’”为题全面介绍并推介了我校的“三三”幸福课堂研究及成果。整理的《“乐德”课程,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学习的幸福》成果推荐到省参评,获一等奖。
(4)提升了教学质量。“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带动了全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在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命题,全镇统一考试中,各年级、各学科的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5)引起了各方关注。“乐德”课程的课程体系和“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受到市、县领导的肯定,获得三湘四水教师的好评,受到安化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报道。
2经验推广
(1)行政推进和专业指导同等重视。以行政带头实践推动解决动力问题,以专业指导解决功力问题。
(2)掌握技术和学习理念同步开展。以课堂教学实践课改理念,以课改理念提升实践水平,构建“理论实践”科学认知路径。
(3)解决问题和完善提升同时进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螺旋上升,以教科研的成功切实拉动课改的成功。
篇8
“名校之名,在于名师”,学校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培养培训好、管理使用好骨干教师,以骨干教师带动全体教师向着卓越共同前行。
一、培养培训:给予持续生长的力量
“骨干教师”这一称号是对教师曾经工作及业绩的肯定,必须给骨干教师后续的培养培训,给予不断生长的力量,从而突破骨干教师发展的高原期。学校可以从两条路径着力。
路径一:价值引导
思想决定行为,在价值多元的当代社会,进行价值引导,就是要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领导干部等人的人格魅力,培育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围,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分辨与选择文化价值理念,砥砺,追求崇高。例如,我们学校通过文化理念宣讲、环境打造、教职工会议和评选活动等方式,在教师心中确立一个理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办人的教育。让教师明确人的教育就是真正解放师生,师生均能获得发展;就是把学校办得有生机与活力,听得到生命生长拔节的声音,看得到孩子成长成熟的活力。营造一种氛围:干事创业,涵养学术。倡导一种文化:心态阳光,向上向善。
骨干教师只有清醒地认识自身肩负着的不同一般的国家责任和社会担当,才会自觉崇德修身,以高尚的思想情操、渊博的学识魅力、充满爱的教育情怀,不断地完善自我,引领风尚。比如,我们学校举办“沙小卓越大讲堂”,邀请了多名学者、专家甚至一线教师进行宣讲:畅谈“科学与人生”的哲学思考,真情讲述“有一种幸福与功利无关”“从优秀到卓越的美丽蜕变”……通过策划“沙小卓越教师”评选活动,发现教师的优点和亮点,倡导教师“心存正念,遇事正思维,传递正能量”,激励教师不断追求卓越。
路径二:专业推进
推动骨干教师第二次专业成长有三种重要的方式:创造关键事件、构建专业圈子、促进经典阅读。
创造关键事件:有兴趣的课题研究、有价值的学习培训、上一堂挑战自我的研究课等,这些都是骨干教师二次成长的关键事件。学校应该创造关键事件,给予骨干教师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一是请进来,定期邀请专家来校手把手深入指导,确保实效。二是走出去,主动争取各类培训机会,骨干教师优先。对参培骨干教师提出要求: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深化思考、内化吸收,回校后写出书面总结,通过讲座、沙龙、公开课等形式分享学习成果。这些培训对骨干教师的认知、情感产生冲击与碰撞,有助于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激活思维,生成教育智慧。如参加全国识字教学研讨后,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学校骨干教师们通过精心研究,推出了识字校本教材,稳步推进识字教学改革;参加国培,激发骨干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深入研究,一些骨干教师多次受邀到泸州等地授课。美术学科高丽画成为沙小的一张艺术名片,科学学科导学单的设计与使用研究,音乐学科欣赏课教学的突破等,无不得益于学习培训的收获与启迪。而学校启动的“赴北京、上海、南京等教育发达地区学校访学跟岗”培训,也必将成为促进教师个人和学校发展的又一关键事件。
构建专业圈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校构建专业圈子,成立学术委员会,包含德育、语文、数学、综合学科四个专业委员会,由学校市区骨干教师、年级组长、德育骨干教师代表担任委员,进行学术研究、学术指导、学术咨询、学术决策。鼓励、推荐骨干教师加入各级各类学会、协会,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在相互的学术交流中提升学术能力。
促进专业阅读:教师阅读的高度,决定了教师成长的高度。学校为每一位骨干教师订阅教育杂志、购买书籍、推荐读物、开展读书活动,促进专业阅读,使大家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提炼、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思想。
二、管理使用:示范引领,辐射带动
骨干教师是师德的表率、教育的专家,是普通老师学习的榜样。学校在管理使用上,应该竭力搭建平台,让骨干教师充分展示风貌、发挥才华。
路径一:引领带动,发挥示范作用
学校要求骨干教师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承学校优良的师德和教风;定期开设示范课和专题讲座,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研究成果;参与、指导学科日常教研活动,提高研究实效;承担或指导学科课题研究,帮助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提升研究质量;参与、指导教师论坛、科研节等学术交流活动;参与学校建设发展工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教育科研等诸方面进行示范引领、开拓创新,发挥智囊参谋作用。
路径二:师徒结对,发挥帮带作用
学校一直坚持实施“青蓝工程”,要求每名骨干教师帮带一至两名青年教师。学校举行结对仪式,签订师徒协议,要求骨干教师在师德修养、课堂教学、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上给予青年教师切实的指导和帮助,并定期评选优秀师徒,全面推进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目前学校21 名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37 对师徒,多名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参加赛课活动,获全国、市级奖励。这背后凝聚的是骨干教师的心血和智慧。
路径三:多方互动,发挥辐射作用
一是区域内部的学校共同体工作,让骨干教师多承担,多参与,促进其成长和发挥辐射作用。例如,沙坪坝小学作为区内共同体学校的组长学校,安排了8 位骨干教师担任共同体各学科专业指导组长或副组长,开展跨校联合教研,送教到校,特别在卓越课堂赛课和展评课活动中不遗余力为共同体内学校出谋划策,打磨课堂。而在全区语、数、外展评课备赛中,学校骨干教师分组研究为共同体学校提供样本课,并开放磨课全过程。
二是跨区域的学校结对、对外交流活动,给予骨干教师更多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例如,学校结伴重庆市领雁工程项目学校奉节白帝小学,通过多层结对、多维互动活动,搭建双方学校对话、交流的平台,促进区域教育均衡。近两年来,学校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教育同行1500 余人到校参观、培训、学习。
在多方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骨干教师均作为主力参与其中,既开阔了视野、锻炼了综合能力,也输出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理念,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发挥了辐射作用,从而增强骨干教师不懈追求卓越的动力。
篇9
关键词: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案例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30-03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世界上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从而使汉语成为当前世界上非常热门的语言之一,也使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使者,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弘扬汉语的重要使命。为了积极推广汉语,提高世界汉语教学水平,促进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增进世界各国人民间的友谊和交流,2004年3月26日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启动了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该项目是国家汉办为适应当前世界汉语教学蓬勃发展的形势需要,利用我国的汉语人力资源优势开辟的向世界有需求国家提供汉语师资的新措施之一。然而,自该项目启动以来,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一个新兴的群体,其在海外的生活和教学工作面临了诸多跨文化适应问题。这些跨文化适应问题对志愿者的日常生活和海外汉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果不及时解决则会影响志愿者在海外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因而,为了帮助志愿者尽快适应海外生活和教学,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进而更好地履行志愿者的使命,有必要对如何提高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进一步研究。
考虑到韩国是目前世界上汉语学习人数最多、对志愿者的需求也最多的国家之一,因而也是志愿者产生跨文化适应问题最明显的国家之一,而且笔者曾经在韩国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担任过三年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对韩国的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掌握了一些一手资料,因此选择了这个主题。希望对即将赴韩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能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二、真实案例及分析
1.案例一:志愿者教师A去韩国以后,发现周围的上班族都化妆,于是她开始学习化妆。每次上课都会化妆前往。但是由于连续一两个月都要早上8点上课,她起得越来越晚。有一次她想要多睡一会,就没化妆。去教室以后,学生们都很惊讶,关心地问她今天是否哪里不舒服,脸色看起来不好,要不要回去休息。志愿者教师A显得很尴尬,但是又不好意思告诉学生只是因为今天没化妆,所以显得有些憔悴,于是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在韩国,人们都很注重仪表。仪表不仅包括衣着,还包括妆容、发型、配饰等等。无论男女老少都对外貌很讲究。在韩国的大街上你会发现,年过半百的大妈只要是出门也会浓妆艳抹,初中生高中生也都化妆去上学,男生也都注意服装的搭配,讲究发型的时尚。而且,韩国人每天都要洗澡换衣服,十分注重个人卫生。因此,如果去韩国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话,建议大家连续两天不要穿同样的衣服,如果连续两天穿同样的衣服韩国人会认为你前一天晚上没回家,因此没洗澡换衣服,从而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这位志愿者教师一开始算是入乡随俗了,到了韩国以后学习化妆,并且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是因为上课时间早,想多睡一会就没化妆,造成了学生对她的误会。其实,一开始她入乡随俗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旦选择了适应对方的文化就要坚持下去。在韩国,人们认为出门化妆打扮是对其他人的一种尊重,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或者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去上班或者去赴约就应该打扮。这位志愿者教师只是明白了打扮的重要性,而没有真正了解不打扮带来的后果。建议赴韩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平时多跟韩国学生以及韩国同事交流,进一步了解他们对于仪表的一些观念,进而可以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如果在课堂上发现学生上课还带着帽子不要惊讶,这不是学生对老师的不尊重,而是因为学生没有来得及洗头发或没来得及打理头发才戴帽子的,这正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的行为。因此,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同事,上班或上课之前简单地化个妆,衣着得体大方,表现出对韩国文化的适应,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2.案例二:志愿者教师B因为下午的课提前了一个小时,所以要先去食堂吃饭。去食堂打完饭以后,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静静地吃饭。这时正巧班上的学生在食堂看到了老师。这名学生平时性格很开朗,上课时喜欢提问,并且爱开玩笑。下午上课时,这名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一个人吃饭?在韩国没有朋友吗?当时老师很尴尬,连忙解释不是这样的。事后这名志愿者教师才知道在韩国一个人吃饭的现象很少,如果一个人吃饭的话,大家会认为你的人缘不好,被其他人孤立了。韩国人喜欢集成小圈子,有很强的集体归属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其他公共场所用餐,很少看到一个人吃饭的现象。如果志愿者教师在学校里经常一个人吃饭的话,会让其他人误认为你没有朋友,和其他人相处得不好。同时,学生也会将这种疑问带到课堂上来,给老师造成困扰,使课堂气氛变得很尴尬。我认为这个时候志愿者教师B有必要跟学生解释一下这次自己吃饭的原因,并且告诉学生在中国一个人吃饭的现象很普遍,一个人吃饭并不代表这个人一定人缘不好。在让韩国学生了解中国人的习惯和想法的同时,志愿者教师B也应该入乡随俗,毕竟是身在韩国而不是中国,一举一动都可能让韩国人对自己产生误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志愿者教师B应该尽量和其他同事一起吃饭,或者适当地跟学生一起吃饭,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误会,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
3.案例三:上课时,志愿者教师C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问学生有没有看过中国电影或者听过中国歌。一个韩国学生兴奋地说他看过《不能说的秘密》,他很喜欢周杰伦的音乐。但是没过几分钟,那个学生突然对志愿者教师C说,刚才自己说错了,《不能说的秘密》是台湾的电影,周杰伦也是台湾歌手。老师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说那也是用汉语演的电影,用汉语唱的歌,再说台湾是属于中国的。在韩国,不论是新闻、报纸还是其他媒体绝大部分都宣扬台湾和中国是两个国家,因此在韩国人意识里台湾和中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所以中国人在韩国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韩国人会问你是从中国来的还是从台湾来的。中国人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问题会感到很奇怪,也有的人会感到气愤,为什么问这么敏感的问题。但这也是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志愿者教师应该将中国的立场告诉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政治立场。志愿者教师在国外代表的是中国,一言一行都会影响韩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对待一些敏感问题,不能针锋相对,要明确而又和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的争端与纠纷。对于一些污蔑中国的虚假报道,或者是扭曲事实的言论,志愿者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澄清事实,表明主张,帮助学生解除误会,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不管怎样,志愿者教师应该学会随机应变,妥善处理关于政治等一些敏感话题的事件。
4.案例四:志愿者教师D在教授入门汉语课的时候十分认真,一字一句带着学生练习发音。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读到音节“dòn馈钡氖焙颍学生都忍不住笑出来了。在教学生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时候,志愿者教师D认为单纯地学习课本里的“你好”并不具有代表性,于是又扩充了“你去哪儿啊”、“你吃饭了吗”这两句。可是没想到,在教“你吃饭了吗”的时候学生面露难色,不想开口说,在老师三番五次的领读下还是硬着头皮读了出来,好多学生读完以后又忍不住笑了。志愿者教师D问学生为什么笑,但是因为她的韩语不太好,也不能完全理解学生笑的原因。志愿者教师D以为是自己的发音太夸张,或者自己的哪个举动不合适才引起学生发笑,觉得学生不够尊重自己,心里不是很舒服。因此下课后,她主动找学生了解情况,又跟同事说了这件事,才明白其中的缘由。其实,在韩国语里面“屎”的发音跟汉语音节“dòn馈笔分相似,还有韩国语里面的一句脏话听起来很像汉语单词“吃饭”这个词,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听到志愿者教师D反复强调“dòn馈闭飧鲆艚谑辈呕崛滩蛔⌒Γ在听到中国人打招呼的时候常常说“你吃饭了吗”的时候,才会不好意思开口跟老师一起读,勉强读完以后也忍不住笑了。但是因为志愿者教师D不了解韩语,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笑的原因,才导致了误会的产生。如果志愿者教师D能够多了解一些韩语知识,也许这类误会就能减少或者避免了。她课下及时找学生沟通,问清缘由,并且跟同事交流这件事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这样做不但可以及时化解矛盾,还可以对韩国的语言和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也能帮助教师今后更好地把握课堂。
三、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是规划教学内容的蓝本。跨文化交际学是新兴学科,国外学者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如Ruben的七大交际维度理论认为交际能力是指以与具体环境中的个体的需要、能力、目标和交际期待基本一致的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也要满际者自身的需要、能力、目标和交际期待。(1976)他指出了跨文化交际情境中使个体能够有效交际的七大行为要素:(1)尊重:个体显示出对他人价值和潜在价值的高度尊重。(2)互动中的姿态:交际中,以一种描述性而非评价性的态度来回应对方。(3)对知识的取向:将自身的知识与认知看作个人的知识而非四海皆准的知识。(4)移情:设身处地从对方的情况入手,考虑问题,争取达到“将心比心,感同身受”。(5)角色行为:特定的群体情境中完成相关的任务与扮演相关角色。(6)互动中的管理:适当调控交际对象的互动表现。(7)对模糊性的容忍:能够适应与预期不同的模糊情况,能够对其充分容忍而不感到过分的不适。
2.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应该具备哪些跨文化交际能力呢?笔者从以上四个案例出发,将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韩国文化,并且能够适应韩国文化,能够入乡随俗的能力。(2)在尊重和理解韩国文化的基础上,让韩国人愿意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的能力。(3)面对敏感话题,能够随机应变,避免跟韩国人发生冲突,能表明正确的立场的能力。(4)深入了解韩国的语言文化,进行汉韩语言文化对比,的能力。(5)及时化解矛盾和误会,积极跟韩国学生或者同事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6)学会移情,换到韩国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反思自身行为的能力。(7)学会理解、包容和忍让,能够自己调整心态,调节心情的能力。
四、怎样培养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针对以上提出的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提出了以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以供参考:
1.任期前:(1)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需加强自身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在去韩国之前就做好心理准备,知道到韩国以后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跨文化交际问题,避免产生文化休克。(2)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广泛涉猎中国文化。在面对韩国学生的提问时能够应答自如,面对一些对中国人或中国文化的曲解时能够用已知的知识进行解释。(3)通过互联网或者书籍了解韩国文化,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当代文化,都要有所掌握,也可以找机会跟在中国的韩国人多接触,对韩国人韩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4)了解时事政治,清楚中韩两国当下的外交关系。对一些政治上的敏感话题,应该了解外交部发言人的主张,在韩国如果遇到一些敏感的话题应该保持警惕,言辞要跟当下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辞令保持一致。(5)赴任前应该明白各国文化虽有不同,但没有优劣之分,应该树立双重文化意识,摒弃文化自大的思想。要有包容异国文化的心态,同时试着去了解和尊重接受韩国人的价值观。(6)在国家汉办的志愿者教师培训中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学习,或者看一些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来进一步了解如何与韩国人相处。(7)可以与曾经赴韩担任过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人交流一下经验,掌握真实的一手信息,从而获得一些实用的建议。
2.任期中:(1)汉语教师志愿者赴韩以后,应该时刻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增强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不要沉浸于“蜜月期”而忽视了这个问题。(2)遇到跨文化交际问题后,应该正视问题,不要选择逃避,也不要郁闷。应该多跟韩国有经验的教师或者同事交流,及时解决问题。(3)从身边的其他志愿者教师那里获取一些经验与教训,作为自己在韩期间的工作和生活的借鉴,并且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4)积极参加在韩汉语教师志愿者岗中培训,在培训中可以积极与其他志愿者教师进行互动,了解每个人遇到的问题,并且一起想办法解决。同时,也会有一些关于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讲座,可以从中受益。(5)积极跟韩国人接触,不要害怕有文化差异,只有接触以后才能深入了解,才会有真实的体会和感悟,也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3.任期后:任期结束后,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应该及时总结,将在韩期间遇到的各种跨文化交际问题总结出来,并总结自己解决的办法,同时对自己在跨文化交际问题的处理上做一个客观的评价。从中得知自身在哪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哪方面还需要提高,这样以后遇到相似的问题时才会有所提高。
五、结语
国家汉办每年都会从高校应届毕业生或硕士在读生中选拔一批汉语教师志愿者派到各国的孔子学院。这些志愿者教师大部分都没有教学经验,接触的外国人也不多。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队伍中的一支,占有重大比例。因此,培养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必要。中韩两国是近邻,文化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差别。希望即将赴韩任教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不仅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做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也能够处理好在韩期间遇到的各种跨文化交际问题,提升自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希望本文能够为即将在韩国进行汉语教学的志愿者提供借鉴,帮助志愿者适应韩国的生活,促进汉语教学事业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研出版社,199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理论探讨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潘一禾.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篇10
一、认识“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当今最有影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创立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向传统的智商概念和一元化理论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成为21世纪主流教育思想之一。
加德纳的主要观点:(1)每个人都有八种甚至更多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认识自然智能;(2)每个人的多种智能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3)如果采用正确教育方式,每个孩子至少有八种智能能够得到开发;(4)各类教育都应该采用多元智能的理论来对待,这样才能最佳程度地挖掘人的智能。
加德纳把“智力”定义为: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定产品的能力。而目前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是传统机械的、教条的、提倡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为了和其价值观相匹配,加德纳认为教育家应该追求更大的目标,真正正确理解学以致用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学生不仅会重复所学内容,而且能应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不熟悉的问题,或进行新的项目,这样才能表明学生已经理解而不是仅仅会模仿教给他们的东西。与传统的智力理论相比,加德纳的研究不仅提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智能体系,而且提出了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这一智能概念取代了智力测验分数对智力聪明程度的界定。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英国中学的广泛实践
(一)“多元智能”理论深入人心,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均能自觉践行
漫步在英国的校园里,学生们总是阳光自信、彬彬有礼、互相谦让、助人为乐,墙壁上见不到脚印,课桌上不留污渍,循环使用的课本整洁干净……甚至考试成绩排名公然张贴在教室走廊上而不会引起是否会伤害学生的质疑,因为学生们总会在不同领域找到自己的强项,学校总会给学生施展自己的独特才华提供舞台。在英国社会没有“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人们大多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和考核也不会“一刀切”,而是积极引导学校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努力办出特色,分类管理和评价;不同类别的学校采用不同的办学模式,实行不同的政策,提供不同的教育服务;学校在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上也是因人而异,分层要求。
(二)学校的课程设置提供适合学生的多种选择
英国为确保教学水平的一致性,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施全国课程计划。所有公立学校都遵循全国课程计划的课程框架,其包括以下内容:授课科目,每门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理解的内容,每门课需要达到的目标,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报告孩子们的进步。学习结束,参加文凭资格证书的考试。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可从多达10个文凭科目中进行选择,这些科目几乎涵盖了学生感兴趣的所有领域,如烹饪、表演、手工制作等都列入考试科目,学生可以选择他们喜欢且学得好的科目参加考试,但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注意各科的平衡,以便他们将来决定继续深造或找工作时,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学校的课程设置为学生们创造机会取得良好的成绩,让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三)学校分层管理、分层要求,教师因材施教
我们在伦敦考察、跟岗学习的不少中学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长,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继续升学或就业的意愿,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对学生深入了解,教学针对性较强,“因材施教”,效率高。我们在和学生的交谈中感到,他们普遍对老师认可度高,认为老师好、亲切,喜欢老师,喜欢学校,喜欢学习。
三、几点启示
(一)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诠释及实践样本
多元智能理论与我们今天正全力推行的素质教育理念非常吻合。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因材施教,细细品味,他们之间所包含的内容几近相同。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当我们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而英国学校的实践也佐证了这一理论在学校推广践行的可能性,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二)全面正确地认识与尊重个体差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及英国学校的实践,学校里不再有“差等”学生,只有“差异”学生。学生身上不缺乏“智能”的闪光点,而是我们教师中缺乏发现闪光点的眼睛。如刘翔、杨利伟等杰出人物当初在中学的“一元智能”都不突出,但他们身上却把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等其他智能强项发挥到了极致。做为教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智力组合,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发现“强项智能”、“弱项智能”和“智能优势”,每一个学生都有“强项智力”,教师应注意“扬其长、补其短”,使其“强项智能”发展到卓越,“弱项智能”有所发展,为发展其智能构建平台,为展示其才华搭建舞台。
(三)形成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领域的重要概念的阐述,都有多个“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美学、白描的一个极端,或者是逻辑、哲学和经验的另一个极端,有了多种多样的切入点,至少可以找到一个适合某一个学生。另外,因为理解本身涉及从不同角度接近一个概念或技巧的能力,如果能提供多个切入点和通向实现它的途径,就能增加个体在多种领域内获得理解并能融会贯通的能力的可能性。
课堂教学中的起点很多,多元智能理论把它归结为七点:叙述起点、数量起点、逻辑起点、存在起点、美学起点、亲身实践起点和人际关系起点。形式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给我们提供了“教”的多元切入点,要求从“学”的强项切入,这正如同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所谓“材”即为每个人的不同强项。
(四)改进教师的教育行为
多元智能理论无疑是我们课程改革的支柱理论之一,给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理论依据。然而,一线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和实际教学行为将会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在不同范围和程度上影响多元智能理论的贯彻和实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从以下几点进一步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并有效的改进课堂教学。
1. 寻找自己的智能强项并运用于课堂。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每个教师都作为独特的“这一个”存在,他们同样应寻找并发现自己的智能特长,并据此设计课程和教学。只有这样,每位教师的教学才能和潜力才有可能得到充分激发,才有可能以最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日常教学工作。
2. 有效地观察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强项。多元智能理论的潜台词是:教学的本意是促进每个人都达到自己的优秀。学会观察每一个学生,观察学生在课堂和其他场合所表现出的智能特点以及强项,逐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份智能档案,这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展开有效教学的必备条件。
3. 对学生有所期望。教师或明或暗地向他们相信具有高成就潜能与低成就潜能的学生传递不同的成就期望,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期望可以涉及整个班级、各个小组或个别学生。
当前,在英国,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已进入到课堂层面,研究者们已总结出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的多种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受到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在我国,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还处在认识和尝试阶段,将其运用于学校教育中,还有待广大研究者和教师的躬身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