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规范化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3 04:2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规范化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和其他口腔二级学科相比,口腔修复学和新材料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在口腔修复材料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中,新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不仅需要临床医生掌握新技术和新材料,护理工作也应及时提高。现阶段口腔科护士基本上都毕业于普护理院校,护士掌握的口腔医学知识并没有完全覆盖新技术和新材料。让护士及时有效地掌握新技术和新材料,是口腔修复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对口腔修复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情况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修复科是我院重点科室,共有综合治疗牙椅20台,护士9名,全护士均为女性。全部4名护士为聘用制人员,年龄21~27岁,平均年龄(24.6±1.5)岁;学历:大专3名,本科1名;4名护士的修复科工作时间不超过5年,工作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口腔专业培养和教育,欠缺综合的专科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正式编制护士5名,护士工作时间均超过10年,年龄30~47岁,平均年龄(40.8±7.1)岁;学历:大专4名,本科1名;职称: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士的工作时间长,口腔修复专业的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娴熟。
1.2方法
1.2.1组建规范化操作指导组 规范化操作组的组成包括2名护理骨干,护理骨干应该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考核组的组成则包括1名主管护师和1名护士长。统筹安排工作应该由护士长负责,小组成员则应负责计划制定,规范操作指导的编写,并实施培训,让培训工作能有计划、有目标、有序地开展。
1.2.2对规范化操作指导进行编写 口腔修复材料比较复杂,因此应按照专业特点将相应的护理操作分成印模类和粘结水门汀类的调制。每类材料应选择典型的商品化产品,对操作指南和说明书进行认真阅读,参考国外相关资料,并总结护理实践经验,在经过指导组的反复修改和讨论后,来对规范化操作指导进行制定,最后应将规范化操作指导编辑成册,并发放到每名护士手中。
1.2.3培训方法 ①首先指导组成员应结合规范化操作指导来进行练习,当操作方法充分掌握后,考核组应对每位指导组成员进行操作质量评估,之后在分组护士的训练中进行标准化操作示教。②将全体护士分成不同小组,并由指导组成员来进行指导培训,每组应包括2名护士,并轮流进行操作练习。定期重点培训一项操作内容,2w培训1次,30min/次。并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小讲座。小讲座后应积极开展讨论和分析,以此来对培训效果进行强化。针对临床工作存在的问题,护士长应加以点评,以此来对规划化操作的效果进行强化。③新护士的培训重点为讲授;高年资护士则应采用标准示教的培训方法。在实际的培训中应以典型材料为重点,对新型材料和传统材料之间的护理异同点进行总结,进而来开展个性化的培训。对典型商品化的产品特点进行分析,从材料的适应证、性能、组成成分入手,对护理配合要点以及使用技巧进行总结。
1.3科学的考核评价 ①患者的反馈意见:对科室的复诊患者进行不定期调查,调查内容为护士的操作满意度;对培训前后3个季度(共20份)患者的护士操作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②利用自制调查问卷来对医生对护士的护理配合满意度进行调查,站在医生的角度来对意见进行反馈,让护理培训的临床实用性得以有效强化。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
2 结果
培训前医生对护士的配合满意度为77.8%(7/9),患者对护士的操作满意度为80.0%(16/20);培训后医生对护士的配合满意度为100.0%(9/9),患者对护士的操作满意度为100.0%(20/20)。培训后医生对护士的配合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操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培训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中口腔治疗都是经过医护之间的相互合作来完成的,医生能对护士的配合操作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传统护士带教方法主要为高年资护士口口相传的方式来完成的,缺乏标准。所以医生会觉得护士的配合比较生涩,护士的护理水平参差不齐。本研究结果显示,规范化的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业务技能,让医护之间的合作默契度和工作效率提高,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最终提高医生对护士的配合满意度。
口腔修复科主要是为牙列缺失、牙列缺失和牙体缺损患者提供有效的修复治疗[1],让患者的口腔美观、发音、咀嚼等功能得以恢复[2]。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粘结水门汀类和印模类的调制技术会直接影响修复的最终质量,所以规范护理操作就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规范化的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自身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操作满意度。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所以对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有效避免护理操作中只重视步骤、不重视质量,只重视技术内容、不重视患者需求等不足,让护理工作的质量得以有效保证,最终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3~10]。
篇2
XX护师工作总结范文:采取多渠道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了护士教育培训制度,护士考核制度,配套完善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定周期,定培训计划,尤其是加大了对新护士及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力度,明确了规范化培训内容及要求,周期内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后方可进入继续教育阶段。
引进了广州总医院护理教育学分管理软件,试行护理教育培训与护士工作考核信息化管理,将护士考核、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等以学分的形式进行管理,作为护士晋升、聘任、再次注册的重要依据。
加强了“三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今年护理部为培养实用型的护士,改变了以往考与做分离的做法,考试更加贴近临床,采取现场考核与现场点评,实物示教与规范演示相结合,组织岗位练兵,在“5.12”护士节期间举行了护理操作比赛,全年共组织理论考试。但由于部分护士思想上不够重视,基础较薄弱,培训未达到预期目标。
加强了护士的在职教育,护理部组织安排了全院性业务学习,医学`教育网内容为新理论、新技术及实用性知识讲座,同时,护理部充分发挥院内局域网的资源优势,及时上传护理讲座演示文稿,丰富了护士的学习内容,深受护士的。
外出参加短训班及学术交流,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但年初的培训计划未完成。
篇3
4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41-01
随着医院优质化护理的全面实行,医院护理人员需求量不断增多,医院护理人员严重缺乏,因此,每年总会有大批新护士的增加,如何将这些新招收的护士培养为一名能够独立上岗的合格护士成为一个难题。骨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对护士要求更高,应急能力强,因此,如何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就显得尤其重要。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接受专业的护理规范化培训,其培训对象包括护理专业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及中专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
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素质、医德医风、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依学历层次不同分别为二年、三年、五年。现本人将骨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1重视入科介绍
在新护士到达科室时,应详细向她(他)们介绍病区的环境、病房的结构设施等,介绍科室专科疾病特点等。熟悉各班次的岗位职责和护理工作制度及各班流程,掌握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技术:如晨晚间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等。树立她(他)们的信心,为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2带教老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
一名合格护士的培养,其带教老师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带教老师应掌握护士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使新护士胜任护理工作。带教老师必须由工作能力强、业务能力强的资深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实行专人带教,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工作魅力感染新护士。
3组织新护士学习护理法律与安全知识,加强法律意识
组织新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专科护理中容易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使新护士在护理患者时能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言行,在工作中慎独修养。通过学习,使新护士掌握护理差错事故根本原因分析方法,掌握护理安全文化,将其融入每个护理操作规范中。
4重视新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
护患沟通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过程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来完成的,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利于消除护理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新护士必须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骨科患者多由外伤入院,面对骨头外露、鲜血直流的场面,护士要做好的不单单是患者的心理安抚,更重要的是家属的安抚工作,有效的与患者家属沟通,配合抢救工作的进行。
5培养新护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护士要参加本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和病历讨论。要求新护士掌握本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随时提问和检查,予进行追踪考评。在护理实践中,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是复杂而多变的,有时患者病情或心理细微的变化恰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护士只有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及时发现这些变化,采取果断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带教老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可布置观察的内容,如患者出现的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药物反应、思想动态、营养状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实施后的效果等,并指导如何观察,新护士必须收集以上资料,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实施并及时给予评价。
6强化专科理论知识和熟悉操作技巧
作为骨科的护士,要掌握骨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如石膏托固定的护理、牵引病人的护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等.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加强新护士理论的考核及护理操作的考核,新护士应每天做好自我总结。
临床带教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做好临床带教工作是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职责。今天的新护士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是我们未来的新鲜血液,关系护理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为护理队伍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壮大护理队伍。
参考文献
[1]李艾萍.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85.
篇4
【关键词】 标准化; 科室建设; 探讨; 体会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全新医疗服务理念和工作模式,改变了以往医院管理局限性的格局,医院管理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常态管理轨道。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率先对医院医疗、临床用药、护理、感染四个重点专业开展了贯穿全年的规范化标准化临床科室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以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以实现“规范管理,真情服务,构建和谐示范矿区”为总体目标,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优化医疗服务,规范医疗管理为己任,推出了全新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室建设活动。
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对医疗、临床用药、护理、感染四个重点专业,进行示范性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室建设,全年采取整章建制阶段、持续改进阶段、督导落实阶段及总结评比阶段。
2 主要步骤
2.1 统一标准,规范医疗行为 加强规范化管理,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病区安全保障体系。在科室管理上,牢固树立四个“第一”(患者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服务第一),强化五个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优化意识),使医疗安全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
2.1.1 强化制度落实,做到有章可循 结合医院实际,以总医院集团《创建规范化标准化临床科室指导手册》、中华医学会主编的《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2008版)黑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作为医院开展规范化标准化科室创建的工作标准和行动指南,并重新修订了医院《医疗核心制度汇编》,优化了临床路径,建立了《医疗工作应急预案》,明确了各个岗位职责,完善了基本技术操作规范,形成人人按制度办事,按规范操作,按标准服务的工作氛围。
2.1.2 “练内功、强素质”,提高医技水平 在创建规范化标准化科室活动中,医院先后开展了“规范化病历书写与病案质量管理培训讲座”若干期,举办“医务人员病历书写质量竞赛”,开展全院性“急诊急救创伤应急演练”,同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派科室骨干到上级医院进行观摩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另外,医院重点在病历记录的内涵上下工夫,医务科每月都组织专家组对科室病历逐一进行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立即整改、举一反三,查找不足。
2.1.3 强化医疗业务管理,严格实施医疗技术分级管理 医院制定并完善了医疗行为三级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即医院、医务科、临床科室,以科主任为第一负责人,以每一名医生为具体实践者,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做到时间细化、人员细化、内容细化;严格按照临床路径开展医疗工作;制定五项病历质量管理制度,(即医护人员病案质量个人档案管理制度、病案质量缺陷重点检查制度、病案质量评审质量考评制度、病案质量缺陷责任追究制度、病案质量通报制度),从而切实做到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的有机结合,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和医疗品牌。
2.2 规范临床用药管理,做到合理用药
2.2.1 明确重点岗位职责,加强专题培训 医院药师持证上岗,保证其严谨性。定期进行相关药理知识培训,开展“处方实行评价登记制度”,每月进行处方大检查,防止不合格处方的发生。
2.2.2 注重药品投放管理,保证用药合理、科学、有效 遵循药物应用准则,按照临床需求,严格掌握药品适应证,合理选择药物;注重给药剂量、途径、疗程得当;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和联合用药的指征和原则[1];对无菌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做到术前半小时用药;毒麻药品专人重点管理,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掌握好适应证,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保障了患者利益,降低了抗菌药品使用率,提高了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
2.3 改变观念,拓宽护理服务半径
2.3.1 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服务行为 规章制度是护理人员从事临床护理活动的准则和标准,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2]。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除了进一步完善原有的护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外,又建立了《护理人员告知制度》、《护理突发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患者外出请销假制度》以及《患者意外伤害处理制度》等一些与护理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大大提高了护士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进一步规范了护理行为。
2.3.2 温馨服务,尽显人文关怀 实行“责任护士全程负责制”。即患者从入院的第一刻起,一名责任护士就对他进行环境介绍、入院指导、检查须知、健康宣教、药物指导、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一系列和患者相关的知识进行适时地教育;在护理工作中,推行“七声服务”、礼仪规范“125工程”即:一张笑脸、两个统一(衣帽、名签要整齐划一)、五心服务(用真心感动、用热心温暖、用诚心服务、用细心照顾、用爱心奉献),并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从而让患者感觉到家的温暖。
2.3.3 注重护士内涵建设,提高护理业务知识 在2009年医院开展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室建设活动中,护理部先后开展了“假如我是患者”专题大讨论、“技高一筹,我最棒”静脉输液竞赛和“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护理记录单书写大赛”等许多针对性较强且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护理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2.3.4 重视细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建立健全各科室护理质量监控管理体系,以集团《安全目标管理办法》为护理工作的行为准则,注重《腕带识别制度》、《手术患者沟通制度》、《手术患者交接制度》等的临床应用,同时在开水间、走廊、楼梯、厕所等处,使用“地滑,防止跌倒”、“防止烫伤”等温馨的标识,以达到警示的作用。另外,对药物过敏试验阳性患者,在床边悬挂过敏标识[3]。病区护士长做到“日督促检查、周讲评整理、月计划控制”,加强护理业务和行政查房,做到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注重细节,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2.4 医院感染,责任重于泰山
2.4.1 提高认识,确立目标 医院具备职能性较强的感染科,有专业人员定期对全院医护人员,特别是新毕业、刚调入、进修等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每天深入病区进行现场勘察,每月进行一次感染监测和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院感染知识大考试,从而使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得到明显的提高。
2.4.2 从点滴做起,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为指导,加强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对导致多部位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4](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提高认识,尤其加强“六步洗手法”,并配备“洁肤柔”等优质手消毒剂,即保护了医护人员,又防止了交叉感染;加强医疗垃圾的管理,在全院各科室配备了医疗及生活垃圾箱二十多只,对垃圾进行严格分类、无害化处理,记录清晰;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力度,加强监管;为预防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医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应急预案,建立规范的防控制度,增加防护设施,开展了防控应急演练,强化预检分诊工作,有效的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
3 结果
通过一年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室建设,医疗、临床用药、护理、感染这四个重点专业,在科室管理、基础设施、理论层面、技术水平等方面都较前有了较大的突破和提高,形成了问题管理与目标培训相结合、实战演练与长效机制相结合、跟踪问效与综合评估相结合,使“医、药、护、感”平衡定位的管理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深化,理论技能达到同轴并进。
4 结论
规范化标准化临床科室建设的实施,规范了诊疗行为,提升了医务人员整体技术水平,规范了科室管理工作,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有利于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形成医疗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有利于促进总医院集团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的主线进程;有利于保障集团医疗工作整体安全,提高整体影响力;有利于构建和谐、创建健康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雪梅,郭蔚,常红霞.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7):4444-4448.
[2] 谈文娟,王伯霞,柳文清.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173-174.
[3] 赵玉兰.急诊科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探讨.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8):597-598.
篇5
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考核
作者单位:473000南阳万和医院
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理学中最重要、涉及内容最多、技巧性最强、难度最大的必修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护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护理新知识、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护理工作中,给临床护理工作业注入了新元素。为了与时俱进,动态地适应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保证护理工作同步及更好地服务患者,我院进行了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对象均为近年来分配及调入本院的晋升护理师之前的护士,共50人,平均年龄(23.8±2.18)岁,按学历分:本科29人,大专15人,中专6人。
1.2 研究方法
按随机抽查的方法,每次抽查15~20人,以次进行考核。
1.3 考核方法
医院对护士的护理技能培训和考核多数采取集中训练考核和临床考核的方法,也是目前评价护理人员操作能力的常用方法[1]。
1.3.1 培训与考核内容 西医操作:卫生部指定的 46 项西医护理技术;中医操作: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指定的7项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对象:晋升护师之前的护士;培训与考核时间:半年[2]。
1.3.2 培训与考核 固定考核人员,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专职质控员等组成。该次培训的再次考核对每批参加培训通过初次考核的护士,经由抽签方式进行再次考核[2]。例如:两名护士同时抽签,各自抽取一个操作项目,然后各自准备用物,由考核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包括:操作人员自身准备、用物准备、评估患者和环境、查对制度的执行、无菌观念、操作流程和方法、操作熟练程度、与患者互动、事后关心体贴患者、操作时间、用物处理、记录、整体质量。并随机提问,考核结束后打分。接着进行另一名护士的考核。如此循环,直到所有参加培训的护士再次考核完毕,未合格者再次参加限定3 d的培训。
1.3.3 评分标准 根据考核成绩分别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和差。优秀为 95~100分;良好为 90~94分; 中等为85~89分; 差为 85分以下。
2 培训后考核成绩
所有护理人员培训结束后,将考核成绩汇总分析,理论成绩为(93.62 ±2.11)分,操作成绩为(92.52 ±3.12)分。
3 讨论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护理人员进行步骤严密、正规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实践能力,亦有利于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如何寻求行之有效的技能培训方法,是护理管理者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就从我院考核新上岗护士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得到的体会做一总结。
3.1 规范化培训与考核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过系统的整体培训,有助于强化护理人员操作规范化程序,提高熟练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初学者,按流程步骤练习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我院采取每次进行系统的分段培训,在考核完成后,及时总结考核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再培训,培训后再考核。在培过训考核过程中,护理人员在指导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基本功得到了很好的加强;另一方面,考核可针对性地解决护理人员在操作和实践存在的问题,通过有组织地考核,不断改进问题,锻炼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升了护理专业素质水平。
3.2 规范化培训与考核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及总体素质
对理论水平的熟练掌握程度,除了与护理人员本身对知识需要外,通过系统的培训,亦可进一步深化,再结合培训时老师提供的良好学习氛围,更容易激发学习者的热情。本次培训中所有人员基本都能熟练背诵各项操作步骤,但在考核中,主考老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提问时,有些护理人员却回答不准确、不完整,同时出现操作不合要求,充分说明新护士多重知识的吸收,而忽视了技能的运用。亦有一部分人只注重手法和步骤,却忽视了对患者的整体护理的要求性,尽管能熟练地完成要考核的操作,但是与“患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缺乏处理异常情况的应变能力。所以,通过有组织地考核,有针对性地解决护理人员在操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问题,增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规范临床护理操作程序,有利于提升护理专业素质水平。在护理过程中使理论知识和每项操作技能都能有效融合并逐渐成为一种工作习惯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只有要源源不断的发扬慎独精神,充分发挥培训的长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规范护理操作技能,优化护理队伍素质,才能保证护理服务的安全性、高效性,才能使更多的优秀护士更好的服务临床与社会。
参 考 文 献
篇6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1
采取多渠道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了护士教育培训制度,护士考核制度,配套完善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定周期,定培训计划,尤其是加大了对新护士及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力度,明确了规范化培训内容及要求,周期内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后方可进入继续教育阶段。
引进了广州总医院护理教育学分管理软件,试行护理教育培训与护士工作考核信息化管理,将护士考核、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等以学分的形式进行管理,作为护士晋升、聘任、再次注册的重要依据。
加强了“三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今年护理部为培养实用型的护士,改变了以往考与做分离的做法,考试更加贴近临床,采取现场考核与现场点评,实物示教与规范演示相结合,组织岗位练兵,在“5。12”护士节期间举行了护理操作比赛,全年共组织理论考试。但由于部分护士思想上不够重视,基础较薄弱,培训未达到预期目标。
加强了护士的在职教育,护理部组织安排了全院性业务学习,为新理论、新技术及实用性知识讲座,同时,护理部充分发挥院内局域网的资源优势,及时上传护理讲座演示文稿,丰富了护士的学习内容,深受护士的。
外出参加短训班及学术交流,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但年初的培训计划未完成。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2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提高乡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我院于20XX年11月16日―30日对xx镇取得村卫生室从业资格的乡村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进行了基本公共卫生、全科医疗培训。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保证我镇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医院为此次培训工作做了以下精心的准备:
1、时间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2、地点
xx中心卫生院会议室
3、培训对象
xx镇取得村卫生室从业资格的乡村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
4、培训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科医疗。教材采用《陕西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教材(全科医疗一)》
5、组织实施
1、卫生院组织人员:xx、xx
2、乡村医生培训专干:xx
3、后勤保障:xx
4、财务保障:xx
5、照相工作人员:xx
(二)培训收获
此次培训工作中,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位参训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了此次培训工作,并且成效显著,使培训人员:
1、领略了医改总体政策方针;
2、对四位一体有了新的认识;
3、对医学法规常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4、医学业务知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5、了解并掌握了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儿童保健等相关知识和要求;
6、领悟了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和更新工作的要求。
(三)存在问题
1、部分乡村医生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认真。
2、乡村医生业务水平低下,在培训经时间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乡村医生在短期内难以领悟部分政策内容。
(四)争取条件,加强培训
1、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乡村医生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搞好辖区内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工作和公共卫生工作,使乡村医生能为当地群众诊治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进一步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2、争取项目资金,继续加大对我乡乡村医生在岗人员培训工作的力度,将培训工作作为经常性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以提高乡村医生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和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3、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我镇目前乡村医生队伍现状,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加大各项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力度,以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乡村医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3
本人自1990年以来在××卫生室任乡村医生工作至今,在卫生系统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于本辖区预防保健、社区医疗等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能积极完成各级领导安排的相关任务,使三级卫生保健网的“网底”扎实可靠。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努力学习以提高为居民健康服务的本领。
××年是新农合、新医改趋于完善的重要阶段,本人积极参与其中。现将近一年多来履行职责情况分述如下:
1.方便辖区居民,诊疗常见病、多发病近3500人次。
2.协助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义务免费为居民测血压、做保健指导1000余人次。
3.宣传普及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知识80余人次。
4.建立传染病登记记录,发现疫情立即报告。密切关注公共卫生事件,以防患于未然。
5.积极协助社居委宣传新农合××余人次,为今年的新农合参保率达百分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6.遵守规章制度,规范执业。凡在我室就诊病患,均做到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款有发票。按规定接诊、转诊,遵循基本用药目录。自执业迄今,无一例医疗事故发生。
7.做社区居民的朋友,视患者如亲人。患者来我室,本人为他们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让他们如临家中,并做好部分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从未长生果医患纠纷,并得到了本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力量。
篇7
【论文摘要】目的检查护理人员对于基础护理一人院护理规范化培训内容掌握的程度,以期达到优化、规范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对全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了2次培训,并在每次的培训后分别检查护士长和护士的掌握情况,对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护士长与护士的2次成绩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病床单元准备方面:护士的2次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护士长的2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第一时间接待病人方面:护士的2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护士长的2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培训,认知程度有所提高;护士长自身的重视很重要;如何对护士进行培训,要注重方式方法;要不断完善补充基础护理的内容,修正标准,以最大程度的适应临床的需要。
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基础护理的实施,可以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只要护理级别相同,即可得到相应的护理和照顾,使护理工作获得最佳的效果和社会效益,保证护理质量。2006年4-6月我院开始进行基础护理的规范化培训。首先以《分级护理制度》,《基础护理学》等为依据,制定人院基础护理的部分内容:即病房接到接诊室入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的培训内容,检查标准。分别进行了2次培训,并在培训后1周的时间进行检查。
一、对象与方法
I.对象:被检查的科室涉及全院各个科室,其中第1次检查护士长42人,护士60人。第2次检查护士长54人,护士68人。年龄18-45岁;学历为中专及以上。
2.方法:培训内容包括病房接到接诊室人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和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两项内容。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具体内容及评价标准。第1次培训对护士长及部分护士集中进行,并要求护士长再对每位护士逐一进行培训。第2次培训对全院护理人员集中培训。每次均采用多媒体授课、模拟场景演示的方法。
3.检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人院基础护理—病房接到接诊室入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的检查标准,分别在2次培训之后的1周进行检查。
4.统计学方法:运用Excel 97中文版和SPSS 10. 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
1.在病床单元准备方面成绩比较:护士长的成绩第次、第2次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
2.第一时间接待病人成绩比较:护士长的成绩第1次、第2次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的第2次成绩与第1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提高护理人员对“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基础护理规范化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是提高基础护理到位率、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以分级护理为依据制定的规范化的基础护理,能够明确各护理级别的病情要求,既反映了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护理需求,又具体显示护理工作量的多少,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是规范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保证基础护理到位率,提高护理质量,合理安排护士的的人力资源的有力保证。通过表1,2可以看出,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认知程度也普遍得到了提高。在以分级护理为依据进行的基础护理的培训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提高护士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自身的培训,是落实“以分级护理依据的基础护理”到位的有力保证。通过表1,2显示,护士长两方面的成绩均好于护士,说明护士长自身水平是高于护士的。这是由护士长自身情况,岗位的要求决定的。护士长普遍学历高于护士,而且要作科室的带头人,只有自身的素质及业务能力高于护士,才能管理好护士、做好各项工作。护士长考核成绩虽然较好,但要更加注重在此基础上的业务能力的持续提高。
病房接到接诊室人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其内容主要是从四个护理级别方面如何进行准备,要求护理人员主要通过记忆来掌握其内容,从表1看,护士长成绩2次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长成绩已经处于较高分数,因此要做到大幅度的提高很不容易,但是我们通过成绩具体分析,确实也存在个别护士长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的因素。护理水平的提高与每位护士长的业务管理是紧密相连的。护士长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才会不落后于护士,才能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护士(2),因此我们在培训中及平时管理中应更加注重护士长自身的管理,不能满足于现状。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保持永不落后,才能保证各项任务的实施。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主要考察护理人员在通过记忆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如何与临床实际结合,考察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从表2看出,护士长成绩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且自身2次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长在临床实践中,善于思考,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对能力强。在2次培训后,能够更深一步的理解领会,再应用于实践。
注重临床护士工作中应变能力的培训,有利于基础护理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际。从表1成绩显示,护士2次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培训,护士认知程度普遍提高,能够重视规范化基础护理培训。尤其是在理论方面强化记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表2的成绩显示,护士2次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虽然重视此项工作的实施,但是由于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不强,导致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程度欠缺,考核成绩与第1次比较没有提高。例如我们在检查中曾发现,在接到一个一级护理的病人入院时,按照当时情况,首先要处理好病人当时的应急状况或询问病人有何不适症状,然后再按照规范化的护理流程进行相关的环境介绍,护理查体等。但是,护士往往容易忽略病人主诉而一味的注重完成为病人做规范化培训中的内容介绍。
护理是一门学科,是一项脑力兼体力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要重视它,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善于总结,重点突出,强调要从每一位护士的每一件事做起,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护士长是一线的管理者,应注意在平常工作中加强护士这方面的培养,注意发现临床护士在处理事情时出现的问题,随时予以指导,这样才能使护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提高,使规范化的基础护理真正落实在病人身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处于从属地位,护理人员在某些可以做出专业独立行为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专业权利,未意识到自我的能力和专业的自主权[[3]。我们制定的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规范化的基础护理内容,希望能够体现护理学科的特点,体现护理学科的独立性。规范化的基础护理培训内容,在临床工作实际中都在做,我们只是加以整理,使其更加规范,更加有条理。但通过2次检查,我们也发现,我们所制定的内容在某些方面仍然较为复杂,耗费较多的护理人力、时间等,还需要与临床的护理实践进行不断的磨合,以更好的适应临床需要,量化护理服务内容。我们也希望能够不断反馈信息,以期用最小的劳动强度,最少的服务时间[4-5],到最佳的护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76.
2姜岩宏护士长在护理业务管理中的作用.护理管理杂志,2004,4(1);56.
3胡玲,欧阳山蓓.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4,4(5):32.
4陈卫红.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护理,2004,10(1):58.
篇8
【关键词】急诊护理;护理规范化;管理
急诊科室是一个综合性科室,也是急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针对急性创伤、急性病、慢性急发病发作等需要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急病医疗工作包括接诊、分诊、就诊、抢救、留观等环节,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护理的最终效果,所以加强争论护理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成为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争论护理规范化管理可以通过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排除抢救工作中的障碍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发力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通过有效的后续抢救和治疗方案,使急症患者获得及时、正确的救治,不仅提高了医疗质量,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不断完善的急诊管理体系
完善的急诊管理体系是衡量急救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保证急救质量的重要途径。要使急诊管理更加规范化首先要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建立全面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急救护理的质量,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和质量意识,要制定系统的抢救措施、诊断标准和抢救标准,并使每个护理员都明确自身的责任,使每项护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还要成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制定出详细的常见急危重患者急救护理方案、急救仪器设备质量控制方案以及综合质量控制方案,并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针对急救反馈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建立一套适合本院的切实可行的急诊管理体系。根据不同科室有针对性地编制救治程序,使急救工作程序化、精细化,以此作为急诊医护人员的诊疗决策的参考,从而有效地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2建立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
虽然对于急诊护理有相关的护理制度为依据,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一些护理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而且对于护理制度的落实情况也不够,所以需要对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使护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加强护理制度的落实工作。要将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作为规范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了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要强化岗位职责,使每名护理人员都能认真地执行护理操作技术,一定要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另外,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引进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了解护理人员的各方面需求并尽量给予支持和鼓励,使护理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之中,能够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最大职能。对于操作不当、工作不负责的护理人员管理部门要给予严肃的处理,做到奖惩分明,充分体现管理工作的公平合理性。
3制定规范化的急救护理培训方案
根据相关规定有3年工作经验且在内、外科轮转过的护士才能作为急诊护士。新进入急诊室的护理人员必须在1周内了解各项抢救流程,并在2周内参与抢救熟悉各种仪器操作,并在一个月内不断地对其进行理念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直到护理人员掌握全部知识和技能,全科护士必须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相关护理机械的操作,还要组织打电报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考核,最终使护理人员操作合格率达到100%;要定期组织护师进行考核,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培训;另外,管理部门还要定期组织急诊室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抢救技能演练,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护理区域性,使患者能够享受到及时、安全、可靠、高效的抢救,以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4建立绿色生命通道机制
急诊工作的特点在于工作紧急性,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对患者实施合理、恰当的抢救处理,可以针对危重患者开设建立绿色生命通道,使其尽量节省出诊、接诊、分诊等抢救流程的时间,为患者的抢救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设立专门急诊印章,以提高急诊出诊环节的效率。医院要加强急诊科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急诊抢救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
5提供人性化的急诊护理服务
由于急诊护理服务的特点,护理人员更要注重护理的服务性,为患者提供人性化全程优质的急诊护理服务,为了使抢救工作更加顺畅,护理人员要加强急诊、导诊的工作管理,不仅要负责迎接患者,还要帮助或替代患者进行划价、取药、交费以及护送患者做各种检查,在必要时还要坚持先抢救后收费的原则。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急诊患者展开健康教育指导,并通过各种便民服务切实做到以患者利益为中心。
6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护理人员要灵活地运用沟通技巧,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位患者,并对患者有足够的尊重,多听取患者的意见,并尽量满足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合理要求,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与患者一同制定护理计划,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护理治疗,以帮助患者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高端技术和先进仪器的研发和使用,对急诊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使急诊护理管理规范化,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及时地掌握新设备的操作,以提高医院的急救护理水平。同时要坚持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急诊护理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规范意识,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关系,能够及时地解决急诊工作中的障碍,使抢救工作顺利展开,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不断提高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章捷.急诊护理的规范化管理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0.
[2]徐娟.浅谈争论护理规范化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8.
篇9
【关键词】 急诊 护理 纠纷 防范
【Abstract】 Objective To avoid and reduce the dispute of nursing care, provide the solution to standardized the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Analysis the the dispute of nursing care in our hospital which occurred in October, 2008 to September, 2009. Meanwhil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measure was formulated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nursing care dispute around implementati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nursing dispute after implementati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was lower obviously than the rate before; afterX2 test,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measure is able to not only avoid and reduce the nursing care dispute to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but also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nursing work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Emergency nursing care Dispute precaution
护理纠纷是指在临床诊治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或陪伴所发生的各类矛盾。从所周知,急诊病人病情急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如若诊治、护理不当,或是护士的技能和人文素养欠佳等均可诱发护理纠纷,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和医院形象。本文在总结继往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我院急诊科于2009年10月实施了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防范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规范化管理措施
1.1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我院急诊科针对近年来所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订了规范化管理措施。通过一年来的实施,实践证明,规范化管理措施有效地避免和遏制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1.2 护理纠纷的原因
1.2.1 护理人员因素 主要包括:①责任心不强,接诊、分诊概念不清,服务意识淡漠或语言表达欠佳,工作无头绪、无重心而导致分诊混乱。②院前急救意识淡漠,毫无准备而草率出诊;接听呼救电话不详,或是出诊缓慢;未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在转运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③缺乏牢固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急救技能;抢救物品或急救药品不齐备;缺乏应变能力。④人文素养不够,缺乏医患沟通技巧,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重视不够,或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履行告知义务及签署知情同意书;抢救病人时手脚忙乱,或是毫无头绪和重心,甚至必要的治疗或护理措施尚未实施;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或欠规范。
1.2.2 病人及其家属因素 主要包括:①病人及其家属在突如其来的急症情况下措手无策,感到恐惧、惊慌失措而致使心理障碍。②因突发的疾病以及经济上的困扰而急躁或对他人感到十分不满。③健康教育不够,患者及家属缺乏应有的健康知识,对医务人员出言不逊或缺乏应有尊重。④对疾病的诊治和护理不配合。
1.3 护理纠纷评定标准
根据我院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结果自行拟订评估标准,并分为3级。Ⅰ级:一般矛盾,经护士本人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后即可化解;Ⅱ级:矛盾突出需经科室领导或护士长亲自协调才能解决,而事后双方均能谅解;Ⅲ级:矛盾尖锐需通过医院领导协调才能解决。
1.4 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1.4.1 护士方面 就护士本身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①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服务理念,同时要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抢救护理措施。②加强护士的人文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规范护理行为[1],在急救治疗的同时,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很有必要。③强化院前急救意识,接听呼救电话须认真仔细,同时准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详细记录呼救电话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的详细地址,患者目前的情况以及院前的急救过程,出车路线及其到达的大概时间,同时需告知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其注意事项,并将电话记录存档备案。④呼救电话一到,急诊科立即召集急救人员即刻到位,并检查抢救设备、器材和药品是否齐备、到位,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做到万无一失;平时对上述物品及药品必须做到四固定(定点、定位、定量、定人管理),随时清点、补充、交接、记录。⑤牢固专业知识,提高急救技能和应变能力,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及其转归,以娴熟的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并运用卫生经济学的理念服务于社会,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⑥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急救过程中不做、不谈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注意沟通技巧及方法,实行保护性治疗及护理,不扬病人隐私;及时、准确而规范的做好各种记录,包括诊断、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实施情况的记录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⑦强化急诊科管理和制度建设,更新院前急救理念,加强对救护人员进行急救技术培训,提高急救能力[2]。⑧实施医学继续教育:制订护士培训计划,定期考核或进行急救演练;培养急诊科护士的爱岗、敬业精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以崭新的姿态服务、服从于当代急救工作。
1.4.2 病人及其家属方面 主要包括:①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以及社会急救理念与功能,积极普及急救知识,使民众初步掌握一般急救技能,当发现急危病人或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能正确、及时地进行自救、互救[2]。②针对病人的疾病及其病情,以及病人及其家属的年龄、社会背景,有的放矢给他们讲述该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介绍该疾病有关的治疗、护理知识及其恢复的过程,同时有必要告知整个治疗、护理过程所需的大概时间和经费。③以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言语感化病人及其家属,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让他们直接感受到高超的护理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态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圆满地完成治疗、护理计划。
2 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的比较:2008年10月~2009年9月我院急诊科共接收急诊病人3680人次,其中Ⅰ级护理纠纷152例次,Ⅱ级54例次,Ⅲ级27例次。2009年10月~2010年9月接收急诊病人3960人次,其中Ⅰ级护理纠纷32例次,Ⅱ级18例次,Ⅲ级9例次。经x2检验,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3 讨论
从所周知,急诊科工作繁重而复杂,每天要接诊各种不同的病人,其治疗和护理的实施要求准确而迅速,稍有不慎将会酿成不良后果;同时由于急诊病人的病情急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如若诊治和护理失误或沟通不当,以及护理技能和服务态度欠佳等均可诱发护理纠纷,而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和医院形象。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院急诊科针对近年来所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和更新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制订了规范化管理措施。通过一年来的实施,实践证明,规范化管理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护理纠纷的发生。首先从首诊负责制落实责任,实行问责制,与此同时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更新服务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意识和护理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规范护理行为[3],这是做好急诊护理工作和防范护理纠纷发生的可靠保障。在急救护理工作中,务必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和性格特点,强化个体化的治疗及护理目标,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体现护理工作的职责是病人与治疗之间的呵护主体[4]。值得一提的是,只有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人文素养,提高急救技能和应变能力,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及其转归,以娴熟的技术和优质态度服务于病人,才能积极地避免和化解各种矛盾,使急救护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因此,平时加强急救训练,定期考核,与此同时做好人力、物力等资源配制,也是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有必要强调急救护理文件是病人的健康资料和诊治经过的客观记录,既涉及病人的法律、医保、赔偿等问题,同时又是护理科研和教学的重要资料,而且也是医疗纠纷或技术事故鉴定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务必重视急救护理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和详细记录。
参 考 文 献
[1] 李全兴.速成医学论文撰写[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王一堂.急诊医学[M].第2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篇10
1.1选拔教学老师
由护理部主管教学的老师及护士长研究决定,选拔从事门诊护理工作3年以上,业务知识全面,临床经验丰富,有一定教学技能且个人素质好的护师以上人员担任。
1.2课件制作
多媒体硬件包括计算机、投影仪、数码摄相机、录像机、U盘。软件包括Windows7、Pow-erPoint2003中文版。制订教学方案,查阅有关文献,了解患者对导诊护士的服务需求,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的意见。提前制订好每月的教学计划,教学课时安排,确定以职业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分诊预诊知识、专业知识培训、急救技术培训等五个部分为教学内容,按教学内容对教学效果进行考试考核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评估。
1.3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课时安排,教学者明确教学目的,在护士长的指导下,收集需要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Windows7为操作平台,将课件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进行演绎教学,让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每次教学完后,用10min提问讨论,结合实践案例进行模拟训练,促进工作的改进,提升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学习完后写心得总结。
1.4考试考核方法
培训结束1个月后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试考核;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满意度、护士的职业形象、自身价值认可及岗位稳定性进行对比考核,并建立长期考核机制。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
培训后,门诊护士分诊预诊及专科知识、沟通技能和急救技能的考核得分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2.2满意度、专家评估结果及护士受尊重程度
通过对培训前后问卷调查对比,结果显示:培训后,门诊患者、专家满意度及护士受尊重程度较培训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护士的职业形象、自身价值认可及岗位稳定性
通过对培训前后护士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后,年轻护士选选择导诊人数、高年资护士选择导诊人数、认为导诊服务与病房护理有同等价值的人数均显著增加,认为无所谓的人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护士的职业形象、自身价值认可及岗位稳定性均优于培训前。
3讨论
3.1门诊具有多学科知识
门诊是一个集医学、社会学、伦理学为一体的多学科部门。门诊患者具有时间短、患者多、病种复杂、对医院环境和就医流程陌生的特点,这就对门诊的运作管理和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2]。护理质量管理在提高医疗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满足患者需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护理人员只有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位统一,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4]。因此,我们的服务宗旨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将规范化操作、规范化语言、规范化行为应用在工作中,更好地落实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2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
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知识更新愈来愈快,学生的知识面愈来愈广的情况下,传统教学愈来愈显出其不足[5]。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强大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文字、图像、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能生动、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信息,易于激发门诊护理队伍的学习兴趣,为实现教学方法的飞跃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6-7]。
3.3取得效果
3.3.1多媒体教学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通过表1显示:多媒体教学大大提升了门诊护理队伍分诊预诊及专科知识、沟通技能和急救技能。每次制作课件前要大量查阅收集资料、图片、案例,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不断补充完善内容,让课件准备的更充分,让讲课的老师更有自信,不但提高了团队的知识面和凝聚力,同时也训练了大家的交流沟通及表达能力。通过情景模拟训练进行角色互换、双边互动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突发事件的急救成功率。3.3.2全面提升了科室在医院和社会的影响力通过前后问卷调查表2显示:患者及专家的满意度、护士受尊重程度较教学前有提高。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康复工作中,在维护良好医患关系的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8]。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肩负的使命。一方面不断提高专业知识,能从多方面评估就诊患者作出综合判断,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提高准确分诊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角色互换认识到患者的不容易,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使大家自主改变“患者要服务”为“我要为患者服务”的服务理念,保证了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从而减少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提高了5%。分诊护士综合素质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增强,提高了诊断室管理、病情观察及应急处理能力,将门诊的差错事故降低4%,让专家们体会到护士不再只是维持秩序,按号叫诊,而是把医院的各项服务承诺以及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大大方便了患者,优化就诊流程,得到专家和患者的好评。3.3.3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价值的体现和岗位的稳定通过表3前后问卷调查显示:运用多媒体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提升护士的职业形象、自身价值认可及岗位稳定性。Fagerberg等[9]研究表明,护士间相互学习、互相支持、分享经验等和谐的职业群体氛围,对个体的职业认同、专业知识技能等发展至关重要。Leanne等[10]研究发现,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有助于提高工作满意度,找到自身价值,减少其离职倾向。Larrabee等[11]研究发现,积极的同事关系,有效的医护合作及高水平的团队凝聚力,不仅能提高工作满意度,而且是留职意愿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作为管理者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和谐团队,可使护士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彼此交流感情、热情帮助、互相学习和真诚支持,找准自己的位置,亦可使其在工作中发挥其自身最大潜能,保持良好职业心态、职业形象,有益于岗位的稳定性。
4结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