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短期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02:4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干部短期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干部短期培训总结

篇1

【关键词】任职教育;特征;方法手段

当今世界,信息流通太快,获取信息的方式太多,人们的思想太活跃,思维太敏捷,面对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的信息时代,作为以任职教育、短期培训为主体的高等院校,为了培养更多适应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创新人才,作为教员,要特别注重分析培训对象特点,深化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手段

1.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类别特性。在任职教育、短期培训的学员中,其教学对象中有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干部,有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各级领导干部。这种多层次教育群体,做足对各类教学对象的类别特性分析,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干部,由于他们具备的专业不同,又来自于不同的工作部门有各自不同的专业基础,再次来院校学习其学习目的各异,对所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渴望的是通过听课和相互间的交流学到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对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各级领导干部,由于多年的工作实践,他们再次来院校学习的目的更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对知识的渴望不是主要目的,而更多是想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指导实际工作的理论体系,以及与自身工作密切相关的前沿知识。

2.准确把握培养目标方向特征。对于学历教育,各类高等院校已有了比较成熟的办学经验,但对于任职教育和短期培训,无论是哪种层面的培训班次,由于其教学对象结构复杂,培养目标的时效性强、周期性短、灵活性大,从而对培养目标方向特征把握的难度最大,因此,必须适时跟进培养目标的调整,充分了解培训对象的特点及要求,以准确把握任职教育和短期培训的方向特征。

3.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手段。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多种成熟的教学方法手段,但都各有所长,有其自身的规律、使用条件和适应范围。在传统的学历教育中,理论讲授的方式会比较多;对于任职教育和短期培训,专题教学、交流研讨、案例教学、参观见学等是其主要方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得法,定能事半功倍。

二、以任职教育为重点,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创新

1.以岗位需求为牵引,注重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任职教育、短期培训都是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其标准要求高、生源多样化等特点非常明显。为此,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在充分了解岗位需求、深入吃透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对象特征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不同班次同一门课程如何讲,同一班次不同教学对象个性化要求如何满足,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的不一致如何协调,教与学认知差异如何解决等问题的方法手段。根据教学对象的这些特点和需求,要在完善现行任职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提倡小班化教学,因为小班化教学更容易把握和适应教学对象的多样化需求;提倡一定范围的自主选课,即在建设具有应用性较为广泛课程群的基础上,提供可供自主选择的课程,包括网络课、讲座课、专题课、实验课、现地教学课、综合演练课等;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效益出发,将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合理运用,推进任职教育良性发展。

2.注重“课堂”“岗位”联动,以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课堂(这里是指广泛意义上的课堂,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实验室等)是教学方法手段得以体现的舞台,是教与学产生共鸣的实验地,课堂的高效,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作为教员,应突破传统课堂的常规态势,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岗位需求情况、教学对象特征,充分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使课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课堂就是岗位,学员在课堂如同亲临岗位一样,教员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个教学引导,都能激发出学员最真实、最强烈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学员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学能所用”,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实现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

三、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强化教学方法手段真正落实

1.彻底转变教员的教学观念。长期以来,在理论层面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比较普遍,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定势及“排他性习惯”难以实现真正的改革。因此,有效实施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关键是要从根本上彻底转变教员的教学观念,使他们体会到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是教员自己生命意义的解放,是教员追求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他们充分发挥个性特征、文化素养、专业水平、业务技能、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好途径、好办法。

篇2

一、加强法律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众所周知,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法制观念淡薄。以我校为例,培训的学员来自全自治区4060个贫困村、扶贫异地安置点和面上在册的贫困户,有汉族、壮族、仫佬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各地方方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大家相处的时间不长,相互了解不多,在同一环境下学习、生活,言语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引起摩擦乃至肢体冲突。为防患于未然,我校培训学员的第一节课就是播放一些违法犯罪的真实案例,让学员们懂得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克服盲目从众、哥们义气等不良行为和习气,学到抵制犯罪诱惑的方法,自觉远离违法犯罪。

当然,在法律教育方面,我们也有“轻重缓急”。事实上,当前出门闯世界的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他们外出务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糊口,更期望自己能够长期留在城市,成为城市居民。可是,他们对城市的生活不了解,而媒体对农民工讨薪难等问题的报道,更使他们对融入城市的生活充满怯意。为了使学员能够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实现永久、稳定的转移就业,培训前两天就是让学员学习劳动权益的知识,使他们了解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劳动者哪些权利和义务,从而珍惜这些权利,自觉地应用和维护这些权利,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从而能够立足于城市,对城市生活充满信心。

通过加强普法教育,不但使学校这几年举办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无一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更使农民工的法制观念实现巨变,有助于工作,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人生观教育,增强求知欲

培训学员的年龄差别很大,部分学员已经多年社会历练,清楚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劳动力的需求趋势,新形势下他们与时俱进地接受培训,为自己“充电”,目的是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部分学员年龄较小,有些甚至刚走出校门不久,对人生目标感到虚无缥缈,对培训意义感到含糊不清,对是否学到技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觉得政府包吃包住,不来白不来,就当来南宁旅游一趟而已。作为一名学员,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就不会有正常的培训学习态度,也就没有参加培训起码应具备的求知欲。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我校安排宿舍时,就采取老少相结合的方式,希望年龄大的学员不仅能用自身言行给年龄小的学员作表率,还能起到督促作用。其次,班主任抓思想工作,从改变学员观念入手,一方面经常泡在班级中,注意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找后进生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开导他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开展职业观、成才观的思想教育。通过宣传农民工培训政策,宣传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使学员转变观念,认识到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引导学员树立“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梦想”的市场化就业意识,增强学员的求知欲,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三、加强纪律管理,增强自我约束力

有些学员离开校园已经多年,平时过的或者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乏味生活,或者是无所事事、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在重新回到校园学习,根本不习惯学校的集体作息制度。为加强学员管理工作,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规范学员日常行为,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把学员培养成为出得去、稳得住的劳动者,有必要制定适合学员的规章制度和处罚条例。

首先,学员都要参加全校性的升旗仪式,参加学校重大集会和文体活动,以提高学员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其增强自我约束力。

其次,每一天培训的时间按学校正规的教学时间进行,并严格进行考勤,绝不能因为学员是学校的“编外生”而网开一面。考勤方法是:(1)有老师上课(包括理论课和实习课)时,由老师负责考勤,并记录在教学日志上;(2)上自修课时,由班长和纪律委员负责考勤,记录在考勤本上,每周五下午各班长或纪律委员汇总后将结果抄录2份,一份给招生就业办存底,作培训结业鉴定及扣伙食费之用,另一份给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总结,并作为班主任做思想教育工作之用。对屡教不改的,则让其停学回家反省一周,以观后效。

第三,实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有意识地改变学员不良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自律行为。如:教室及实习场地每天安排值日生打扫,无故不参加劳动的,扣发一天的菜票,且罚重新打扫卫生。

第四,学员执行封闭式管理。周日晚7点至周五下午4点半,无特殊情况不准离开学校,周末晚上11点前要回宿舍休息,超过30分钟回校者,要进行通报批评;无故夜不归宿者,按旷课论处并扣罚伙食费,屡教不改者,直接劝其退学。

学校加强学员的纪律管理,使学员做到按时参加技能培训,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四、加强技能训练,增强就业竞争力

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工作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帮助其从劳动力市场的边缘走向中心。因此,我们采用针对农民工培训而编写的专用教材,以便保证培训质量。

对于短期培训学员,由于学习时间短,加之学员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为保证教学效果,技能训练的安排原则是:循序渐进、重点突破、课堂演示、反复消化。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初级工培训为例。第一周,进行焊接技巧及拆装多脚元器件练习。重点介绍MF-47型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教会学员从刻度线的特点及两旁的符号来选取读数,如:某条刻度线的间隔距离是线性的,两边符号分别有≌、V及mA。说明测量交、直流电压及直流电流都是看这一条刻度线读数,用比较法介绍数字式万用电表的使用。第二周,学会使用万用电表检测元器件及判别质量好坏,组装单级放大电路。短期培训期间借给每位学员一只万用电表和一袋元器件,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反复练习,巩固教学效果。第三周,熟悉电视机主要元器件的位置,掌握电路的识图方法。识图技巧有:根据电路板上的铜箔宽度来区分地线、电源线和信号线,一般地线的铜箔最宽,如在高频电路中常以大面积的铜箔作为地线(防止自激、抗干扰),电源线的铜箔宽度次之,信号线的铜箔宽度最窄;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标有编号(如R410、L405、C432等),英文字母后首位阿拉伯数字相同的元器件处在同一个单元电路。第四周,学会测量电视机关键点的电压、电流,掌握检修电视机的基本方法。通常故障检修的顺序是先检查射频信号线是否已经插入天线插孔,电源插头是否插好,然后按下电源开关,接通电源,从声、光、图三个方面对电视机进行功能性判断,分析并总结出故障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确定检修范围、思路、步骤及方法。第五周,能独立检修电视机简单的常见故障。教学的具体方法是:教师先在课堂上演示一遍,然后分组给学员再演示一遍,加深印象后,他们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练习,晚自习时间逐一考查学员是否掌握所教的内容,对检查不过关的学员又重新教他们一遍,同时安排会的学员一对一帮助不会的学员,直到学会为止。待学员的技能水平达到鉴定的基本要求后,组织其报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凡报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学员全部都取得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初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大大提高了学员们入厂就业的竞争力。学员培训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五、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就业稳定性

在每一期短期培训班还未结束前,招生就业办主任就和分管领导一起到广州、东莞、深圳等地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收集用工信息,与有意向的企业洽谈用工事宜。回校后,由招办主任向学员介绍用工企业的情况,学员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用工企业。学员培训结束,由就业办的老师(2~4名)带领学员到企业,并协助企业安排住宿、分配岗位等,全面做好交接工作,直到新员工岗前培训开始才离开。

在前两期学员刚入厂的第一星期内,总是有少数人闹着要辞工,甚至有时老师还没坐上返程车,电话就追过来了。经过深入了解,想辞工的学员主要是不能适应工厂的作息时间。在工厂上班,中途是没有休息的,中午12点下班,一般下午2点就上班,基本没有时间回宿舍午休。碰上旺季,定单多,晚上还要加班或者被安排上三班倒,更是受不了。最终留下来的学员也反映前两星期最难熬,谁能熬过这段时间,就能安心留下来工作了。

为了解决学员因不适应工厂作息时间而带来的就业不稳定性,后来的短期培训中,招生就业办在南宁市联系了一些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每期学员离校前的两星期内,安排专业教师带他们到企业见习2天,参观及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并领回可以在校内完成的成品部分所需的原材料,例如插装元器件或焊接电路板等。回校后,学校完全按工厂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强化训练,每天除了完成正常教学内容,下午4点至6点和周六一天,学员要完成从企业领回的生产任务,企业派1~2名技术人员指导。这样工厂与学校实现了双赢的合作,一是学员可以为工厂干活,工厂可从中优先选到好员工;二是既提高学员的技能水平,又使他们提前适应工厂的生活环境。据统计,有98%以上的学员就业后能安心工作,大大提高了就业的稳定性。

但在实际培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习时间短,学员接受、消化知识又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保证每个学员在短期培训时间内既提高技能,又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总结经验。同时要继续加强农民工的培训管理工作,走出一条短期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广西电子技工学校)

四、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思考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要想实施学分制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坚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优质、高效地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走班教学,强化管理

学分制教学改革打破了以固定班级为教学单位和管理单位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专业兴趣选择修学课程、教师和学习班级。学生上课要经常变换班级和教室,这种走班教学给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走班教学带来的学生教育问题,学校必须建立走班教学的考勤管理制度,确定走班教学思想工作的责任人,组建走班教学的班级干部队伍,形成畅通的走班教学信息交流、收集和反馈渠道,探索行之有效的走班教学学生管理模式。

3.加大投入,关注师资

要实施学分制就必须加大对教学尤其是实习技能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以满足学分制改革对教学的要求。同时,要合理配置学校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实施学分制,教师是关键,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师德修养。

(2)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包括人文素质,专业发展前沿知识,对职业的了解,对专业课程的整体把握,较强的职业技能,独立的示范操作能力,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的编写能力,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的能力等。

(3)教师组织能力和教育能力的提高,既有应变能力、教育机智,还有教育、管理、激励手段的配合,师生的沟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4)教师对教学的研究包括综合课程、模块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等。

4.完善制度,系统运作

学分制教学改革不能靠一所或几所学校去实施,而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相同层次的技工院校按统一要求进行学分制教学改革,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然后在全省建立统一的教学和学籍管理系统,建立学分银行,各技工院校之间学分互认,毕业条件统一,为学生休学、退学、转学、复学和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提供便利。

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应学习者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的需要。要达到此目标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方式,形成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共赢的合作局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校企合作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共同实施技能培训方案,为学生提供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尊重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的选择,帮助他们实现创业与学习结合、工作与学习融合、生产与实训一体的目标。

篇3

一、主要目标

(一)能够直接从事审计业务工作的审计干部比例

审计机关、下属事业单位审计干部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并不断提高与其从事业务相适应的职业胜任能力。到2013年,能够直接从事审计业务工作的审计干部比例保持在85%以上。

(二)专业技术资格比例

到2015年,我局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干部比例争取达到50%,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干部比例争取达到20%。通过AO认证考试人才比例达到50%以上,审计署中级计算机考试人才比例达到10%。

(三)专业结构比例

审计干部队伍的专业结构要适应审计工作需要。到2013年,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经济类、管理类以及法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审计干部比例应保持在85%以上。其中法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审计干部比例,应在2011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四)文化程度比例

局机关45岁及以下的审计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到2013年,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审计干部比例达到90%以上。

(五)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审计业务骨干人才比例

到2015年,符合审计业务骨干人才和审计专业领军人才条件的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的比例达到10%以上。

二、具体措施

(一)坚持标准,严把进人关

1、通过考试录用的审计干部,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的人员,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

2、通过调入方式进入审计机关担任副职领导职务及以下的审计干部,特别是从事审计业务工作的人员,除应具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资格外,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审计业务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以及5年以上与审计工作相关的财经、法律、计算机、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历。

3、根据审计工作需要,积极争取审计干部聘任试点工作。经审计干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工程审计、资源环境审计、计算机审计等专业性较强的职位试行聘任制,按照审计干部法和聘任合同管理所聘审计干部。

(二)切实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1、新录用的审计干部,应自进入审计机关3年内通过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届时不具备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干部,一般不得从事审计复核、审理工作。

2、审计机关担任项目主审的审计干部,一般应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3、审计机关年龄在45岁及以下的审计干部,符合审计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但未取得审计师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的,应自本办法下发之日起3年内取得审计师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尚不符合审计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应在符合条件后3年内取得相应资格。在上述规定时间内不能取得审计师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原则上不担任审计组组长、主审。鼓励45岁以上的审计干部报名参加审计师等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考试。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人员每年至少担任一个项目的主审,多担任项目主审、业绩突出的,在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创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三)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1、鼓励和引导审计干部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特别是审计硕士等专业学位教育,充分发挥学历学位教育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方面的作用。

2、完善取得审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实施分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强中、高级审计师研究能力培训,着力提升审计专业人才从审计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理论高度系统地进行归纳总结、科学阐述的能力。

3、认真参加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任职和初任培训、领导能力培训。

4、加强审计业务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选送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审计机关各类业务培训,鼓励年轻审计干部参加审计署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组织业务培训、审计项目培训。

5、加强业务交流。参加审计讲座,定期参加投资、企业、计算机等专业审计交流。认真总结审计经验,组织案例交流。

6、加大网络教育力度,培训内容涵盖政治类、公共类、法规类、审计类等多个门类,充分利用“干部在线学习网”、“审计署在线学习网”平台,倡导审计干部自主学习。

7、拓展培训方式方法。采取集中轮训、专题培训、在线学习、以会代训等方式,开展特色化、专题化的各类短期培训。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方法,确保培训实效。

(四)加大在实践中发现、培养和使用审计专业人才力度

畅通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干部挂职锻炼渠道,让人才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可选派年轻审计干部到上级审计机关挂职锻炼。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要认识到加强审计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和合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和力量,在人员和经费上予以有力保障,努力做到统筹安排、整体部署、形成合力。审计机关审计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接受省审计厅、市审计局指导和检查。

篇4

关键词校企结合 办学模式 电大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Running School by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LI Jianjun

(Shunyi Branch of Beijing TV & Broadcast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1300)

AbstractTelevision and radio broadcasting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This pattern of running school proved successful in developing TV & Radio broadcasting universities. Some theories from the analysis could be good references to other similar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pattern of running school; television and radio broadcasting university

如何让电大办学更加科学、理性发展,更好地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要话题。我们顺义电大近年来一致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30年的办学实践充分证明,电大教育事业是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发展壮大的。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是电大教育发展之本,教育观念转变和教育模式创新,是电大教育活力之源。我们认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未来电大发展的需要。

1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符合电大自身办学定位

1.1 “校企合作” 是电大育人的重要模式

电视大学是一所 “没有围墙”的学校,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培养人才,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发挥投资少、见效快、覆盖面广,运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性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上各层次人才的任务。从国民教育系统来看,电大教学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大学五大系统之一。

1.2 “校企合作” 符合顺义新区市场与人才对接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顺义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形成了以汽车制造、电子通讯和食品饮料等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拥有索爱通讯、现代汽车、首钢冷轧、江河幕墙、东方雨虹、燕京啤酒、汇源果汁等一大批中外知名企业,顺义区已经由农业县快速发展成为工业大区。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强劲增长,使顺义人才需求总量、需求规格和层次呈迅速上升趋势,这对顺义电大办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学校领导班子围绕 “怎样办好电大,办什么样的电大以及为谁办电大”的主题,确立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找准办学定位,立足顺义,服务顺义,面向基层、面向行业和企业办学;明确发展思路,以开放教育本、专科学历教育为主,积极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短期培训等办学形式;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大批适应顺义地方基层和行业企业需要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高、办学有特色、全市一流电大分校发展目标。

2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学校成功的运行机制

2.1 “校企合作”办学的定义与内涵

我们认为“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是指学校主动与企业接轨,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办学的一种模式,也即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校运行机制。这里所说的“企业”,不仅仅是指工业企业,而是泛指社会上与学校所设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行业部门。

校企合作办学的基本内涵有五点:一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把企业的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学校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相一致;三是学校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为在职职工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四是企业强化办学意识,不但为学校的教学与实习就业提供方便,在办学的场地与资金上为学校提供支持,并且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五是校企双方在联合办学中实现双赢,这种办学模式不单是学校的行为,而同时也是企业的自觉行动。

2.2 我校“校企联合办学”的发展阶段

(1)1999年―2002年校企合作起步阶段。1999年,电大进入了开放教育的新时期。学校努力顺应电大教育新形势,理清新思路,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深入企业调研先行,与顺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企业合作,开设开放教育试点的金融专业,招生76人。这是我校第一次把企业需求与学校办学正式结合起来,变开门办学为走出校门办学。1999―2002年的四年间,凭借开放教育的办学优势和学校的不懈努力,学校办学合作单位从金融企业扩大到司法部门、农林企业。合作项目重点是开展开放教育学历招生,开发短期培训项目,校企合作稳步、有序开展。

(2)2003年―2005年校企合作迅速发展阶段。2003年,顺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入。2004年学校在认真总结基础上,出台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顺义分校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办学的实施意见》,并聘请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北京现代、顺鑫牵手果汁公司、顺义区总工会等单位领导成立“校企合作发展委员会”,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几年里学校先后与北京汇源集团、华颂会计师事务所、北京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北郎中集团等十几家单位合作办学。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除进行学历教育招生和开展岗位培训外,学校与企业及时进行专业设置研讨,超前开设适合区域发展需要的新专业。拓展合作办学项目,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践,学和做有机结合;教师下厂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教和用有效对接。把企业优秀人力资源引进学校,成为学校外聘教授,开展教师座谈和学生讲座, 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择优推荐学生就业。学校还依托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与企业共同搭建职工素质教育平台,广泛了职工素质教育培训。

(3)2006年―2008年校企紧密结合提升阶段。2006年以来,顺义被确定为北京市东部发展带重点建设的新城。面对新城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空港物流枢纽、航空会展、承办2008年奥运会等重大项目和历史机遇,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全区各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拿出有力举措服务大项目、服务大企业。电大分校如何进一步开展教育服务,迎接新任务新挑战?在深入研究、广泛调查,创新思维基础上,学校创出了“校企合作、定单培养”校企紧密合作办学新路子,与北京汇源集团、北京燕京啤酒集团签订协议成功合作办学。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是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直接接轨,实行订单式教学,为企业定向培训人才。

3 通过“校企合作” 办学打造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电大

3.1 校企合作助推学校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持续攀升

校企合作使顺义电大融入了社会、对接了企业,校企合作也锤炼了电大、发展了电大,助推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从1999年至2008年秋,顺义电大开放教育招生数量持续攀升,累计招生9746人,招生总数位列北京电大各分校首位。2006-2009年连续四年招生数量全市第一位。由于招生工作成绩突出,2005-2008年连续4年被评为北京电大招生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中央电大评为全国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坚持发挥开放教育优势,立足社会需求,校企结合办学,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重要的招生工作先进经验,在2009年中央电大招生工作会上做典型经验交流。

3.2 校企结合促进学校广泛调研,对接发展开设新专业

电大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教育形式,校企合作促进学校重视社会发展需求,不断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加强教育需求调研,学校每年都要深入到区内50多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劳动及人事部门,了解当前一手信息,掌握今后发展动态。优化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所设置专业尽可能保持与我区企业和劳动力流向相一致,与当前职业发展趋势相适应,人才培养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3.3 校企结合促进学校进一步创新办学,开拓紧密型合作办学新模式

紧抓办学机遇,创立“四位一体”汇源班。2006年,学校在对汇源果汁集团调研中得知,面对竞争激烈的果汁市场,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理念早已过时,汇源集团越来越需要建设一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营销团队。汇源领导高度重视营销团队的组建和培训,正在选拔招聘人员。学校掌握信息后,立即邀请汇源高层会谈提出校企合作办学意向,同时双方共同成立项目组,研究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合作方案。经反复协商,凭借优质的电大办学品牌和突出技能培养的“四位一体”实施方案,汇源集团、顺义电大于2006年5月成功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四位一体”紧密型校企合作的创新点:“招生即招工”,学校和企业共同面试,合格后电大注册入学,并与汇源签订就业合同,学生一进电大门,就成汇源人; 教“学”即教“工”,教学计划执行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业计划同时,开设汇源企业文化及生产、管理、营销技巧理论学习;学习即实践,在理论知识学习(工商管理,营销方向)基础上,围绕岗位需要,突出实习实践,培养实际技能;毕业即就业,学生经过培训,思想进步、文化合格、技能过硬,上岗就业。

创新形式,开办燕京啤酒集团“学分银行”。2008年,顺义电大分校在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启动 “学分银行”校企联合办学项目,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学分银行”是一种新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采取累积学分,零存整取的方式获得学历。学分银行项目有三个明显特点:学员全部来源于燕京一线产业工人;专业选择、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均由企业自主选择和决定;各种证书如职工素质教育证书、岗位资格证书、各种国家认可的证书等可替代课程学分。

在实施过程中,达到了企业与学校全方位合作,学校主动服务企业,企业积极参与教育,其中燕京企业文化、燕京企业管理、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渠道管理等8项课程均由燕京企业领导和知名企业专家来授课。其中燕京企业文化这门课由燕京企业总经理亲自讲授,校企优势互补,共同育人。

3.4 校企结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我校深化五突出教学模式改革,突出教学中心地位,规范教学管理。校企结合办学解决了学校生产实习教学所需的场地、设备、工具、指导教师不足等问题,我校大胆突破传统电大的教育模式,尝试“我的课程能力点”教学,要求任课教师遵循了以能力为导向,以知识为基础,突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养。学校与顺丰物流、顺义西单商场、燕京啤(下转第33页)(上接第21页)酒集团、大龙物业公司等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为教师下厂实践、学员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保证了实践教学的实施。

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了解企业的发展信息,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业务能力,学校先后有34名教师深入到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明鉴会计师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教学实践,撰写调研报告。参加企业实践的干部教师把实践经验运用于开放教育教学中,如李海英的《物流实践基地――电大学员应用能力提高的摇篮》等,学校先后有15项创新课题获顺义区教育中心奖励。学校邀请校企合作的企业负责人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如燕京啤酒集团、顺鑫牵手的领导,企业领导对学生在电大学习提出要求、寄予厚望,聘请物流企业经理进课堂,真正把学生在顺义电大的学习结果纳入企业用人评价范围,使校企合作步入新的篇章。

3.5 校企结合搭建平台,短期培训、学生就业形势喜人

在学历招生持续保持增长势头的同时,学校依托企业努力开拓职工岗位培训和其他短期培训项目,非学历教育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显示出有优势,2006年至2008年期间,开展各类培训7000多人次。例如对西单商场800名职工进行营业员资格证书培训,全部获取上岗资格证书;开展银行计算机模块培训,培训顺义农行员工260人;开展实用文体写作项目培训,培训牵手果汁50名员工等等。

就业是民生之本。自2003年以来,学校开始把未就业电大毕业生作为就业的对象择优向社会推荐。学校一方面将“招生办”改为“招生就业办”,不仅承担各类学历生、短期培训招生任务,还负责就业安置工作;另一方面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有计划地开展职业能力训练。学校每年都要召开毕业生用人单位座谈会,了解毕业生在单位的表现,听取用人单位的建议,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顺义电大依托开放教育优势,校企结合推进了学校发展,提升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在中央电大、北京电大和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评比检查中表现突出,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共计获得429项奖励,其中集体奖项50项,教师获奖207项,学生获奖172项。2008年上海电大、天津电大等五省电大来学校参观交流。中央电大时讯、北京电大时讯、中国教育报、顺义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对学校进行了相关报道。展望未来,顺义电大将继续发挥校企结合优势,开拓创新,总结经验,打造品牌,为电大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5

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核心,以普及农业先进技术和非农产业技能为重点,实行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务工培训与务农培训相结合,采取培训技术骨干、培养专业能人、培育示范典型、建设推广基地、普及科技成果等方法,通过办班培训、集中讲座、光盘学习、田间指导、技术承包、参观学习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全区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目标任务

按照市政府通知要求,全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分市、县、乡三级开展。我区在此次活动中的主要培训任务包括:举办短期培训班4期次;开展基层巡回讲座31场次;制作电视专题节目、讲座4期次;制作发放光盘400张;开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10期次;组织农民参观学习2次,全区累计培训农民达到10000人次。汉丰镇和农业总公司要按照此方案确立各自任务。

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农村财务人员、农民种养殖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人员等。

培训内容

全区万名农民大培训,要着眼于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着力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非农产业技能、经营管理理念、信息获取手段和市场把握能力不断提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一)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培养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理念。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加强引导,积极扶持,努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态化、特色化、品牌化、专业化经营。二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重点进行培训。围绕农业品牌创新工程,抓好品牌农业、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围绕设施农业拓展工程,抓好先进适用农业保护地设施建设、设施蔬菜技术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围绕生态农业推广工程,抓好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相关知识培训。围绕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工程,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围绕土地流转加速工程,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政策法规、机制模式、发展方向、规模经营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培训,配合农机补贴、农产品监测体系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抓好农机使用和维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培训,为重大项目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三是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装备。围绕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开展培训,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知识更新培训,为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提供人才支撑。围绕优势农产品和主导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抓优良品种、技术的引进推广,结合农时季节,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宣传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农村宅基地流转、农村承包地管理等方面。重点加强农民非农产业技能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围绕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加强农村劳动力二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能力培训,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农村劳动力到外地务工、创业,推近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

(三)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确权颁证工作)、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社区资产股份合作制、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农村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基层民主管理与创新等方面政策措施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新民居建设。大力宣传新民居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推进新民居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宣传新民居建设的规划、方案和新民居建设的模式、典型。鼓励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民居建设。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龙头企业提升和农产品加工业壮大,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龙头企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扶持政策、龙头带动作用、利益联结机制、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产业链经济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培训形式

(一)举办培训班。举办短期培训班,就单项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进行系统培训,让受训人员做到牢固掌握、熟练运用。

(二)开展基层巡回讲座。利用冬季农闲季节,走村进队举办专题知识讲座,让受训人员掌握知识要点和技术要领。

(三)开办电视专栏。在管区电视台开办农民科技培训专栏,制作科技讲座、信息传播、典型示范、产品宣传等相关专题节目,扩大农业科技普及范围。

(四)光盘教学。结合实际购买或制作科技光盘,下发到村队和种养殖大户,通过观看光盘让受训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

(五)现代远程培训。利用党建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城乡一体化网、农业信息网等网络,制作专题节目,相关信息、知识,达到培训目的。

(六)广播板报。主要利用村队广播和宣传栏,结合本村队主导产业,利用农时季节,有针对性地播放、刊登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七)典型示范。围绕培训内容,多方面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现有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成功典型参与全区农民科技培训,充实师资力量。围绕相关产业,在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积极培育典型,依靠典型带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和积极性。

(八)大篷车流动培训服务。建立农业科技服务大篷车,公开服务电话,为广大农民提供电话咨询和上门服务。

(九)现场指导。结合农时季节,适时安排农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开展现场技术服务和指导,有条件的还要开展技术承包服务。

(十)参观学习。适时组织村干部、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办人员等到周边先进点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灵通信息,学习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

时间安排

管区万名农民大培训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1年11月30日前)。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方案、成立组织、制作计划、安排课程、组织师资、购制资料、确定场地等。

(二)培训阶段。(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15日)。全面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圆满完成市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

(三)总结阶段。(2012年5月16日至5月31日)全面总结培训阶段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收获的经验以及对今后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打算和建议。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管区万名农民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单位之间要加强联系与合作,特别要加强与管区电视台的联系,形成强大的宣传培训氛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要做好科技培训活动各项具体工作的协调组织。

(二)加强责任落实。要建立万名农民大培训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到人。按照《汉沽管理区2011—2012年度万名农民大培训实施方案》中的目标任务(任务分解表附后),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并于12月9日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加强宣传发动。宣传部门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科技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先进科技典型和工作典型,努力营造广大农民群众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传科技的浓厚氛围。

篇6

关键词: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岗位与基地建设分析;内涵;分类;特性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77-02

一、岗位体验类社会实践的内涵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学生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之外,深入社会、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良好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提升社会认知、增强社会责任。2007年,山东大学在全国首次提出“岗位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新模式。所谓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指的是大学生深入公司、事业单位等具体组织中,在一定持续时间段内,从事某一岗位的具体工作。它与之前的“调研”、“志愿服务”等类型不同,不在以外在的眼光感悟社会,而是亲身体验社会的某一行业和岗位,其中,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可以分为非专业型的岗位体验和专业型的岗位体验。非专业型的岗位体验可以增加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而专业型的岗位体验则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实践能力,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助力。岗位体验类社会实践要得到推广和顺利开展,应当满足以下的几个条件:一是社会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岗位。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特别像山东大学这样的高校,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每年都要开展实践活动,就使得社会实践的学生基数大量增加。其中很大部分比例的学生都会选择岗位体验类实践。二是岗位相对比较固定,能够长时间存在。这样,在保障岗位数量的同时,也宜于实践的组织和经验总结,推进实践的发展。三是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把大学生的岗位需求和社会的人力需求对接起来。这种信息渠道可以发展为信息平台,甚至是专门的第三方组织。四是在实践经费和相关法律问题上有相关的保障机制。在本篇文章中,我们重点来探讨一下“岗位”及提供岗位的社会实践基地问题。

二、岗位体验的岗位分类及特性

岗位体验类社会实践存在着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实践岗位在专业需求、时间、技术密集程度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异,由此带来岗位体验实践的管理方式上的差别。按照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性可以分为专业型岗位体验和非专业型岗位体验。同样的岗位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不同类型的。如某机械设备制造公司的生产岗位对机械制造的同学就是专业岗位,而对电气工程专业的同学就是非专业岗位。在能力培养上来说,专业型岗位实践重在对专业素养的培育和锻炼提升,非专业型岗位实践则存在着更多的“体验”意味,增强感性认识。有些岗位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只能由专业符合的学生参加,比如伤病员护理等,有的岗位是半专业性的,专业符合的学生参加最好,相近的也可以,非专业的学生经过短期培训也能够胜任,如流水线制造工人。按照时间分类可以分为长期岗位、短期岗位和临时岗位。有些岗位如制造类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长期固定岗位,这种岗位稳定,易于管理。如果一个大学生在三到四年的时间内可以一直从事这种岗位,那就可以说是长期岗位。1-2年内存在的岗位可以称为短期岗位。临时性用工的岗位也存在,数量较少。此外,按照岗位的组织单位属性可以分为企业岗位,事业岗位等。企业岗位会比较重视经济效益。长远看,学生参加企业岗位应该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才能保障岗位的长期运作。

三、实践岗位的探求、挖掘

岗位体验型社会实践在同学们中的欢迎度是比较高的。但经过调查发现,同学们虽然很乐意参与这类型的实践,但不知道如何寻找到合适的岗位。多数问题其实都涉及了岗位的探求和管理问题。岗位挖掘和探求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以学校为主导的岗位探求模式。这包括学校团组织、各学院及学生本人主动走出校园,以各种方式与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联系,挖掘能够让学生从事实践的岗位。这属于自我推荐型。二是以岗位提供方为主导的模式。这类似企业的“招工”或“校园招聘”。当企业或事业单位出现岗位人才需求时,会主动在相关媒体上信息。目前的调查看,这种模式的岗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的用工需求。这类工作岗位一般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半专业型岗位。大学生经过短期培训就能够上岗。企业在某一段时期内可能会出现生产紧张、工人不足的情况,如果这时雇佣一般社会人员,成本会比较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也不能保障。因此,大学生就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二类是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这类岗位大多带有志愿服务的意味。如某地区召开大型会议或其他纪念活动、运动会等会务服务;某地方街道办事处开展某项治理活动,完成上级部门的特殊活动如人口普查等。三是以第三方为主导的模式。第三方是指除了学校方(团委、其他学生管理机构和学生本人)和岗位提供方(企业或事业单位)外的其他机构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纳而后进行。这种第三方组织包括地方各级政府和团组织,专门的非政府组织或中介。

四、基于岗位体验类实践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岗位体验类社会实践要长期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充足数量的岗位,而充足数量的岗位的建立和维护,必须依赖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因此,基地建设是岗位体验类实践的基础保障。岗位体验类社会实践基地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1.基地有数量充足的非临时性岗位。每年至少可以容纳15人以上开展实践。

2.基地的岗位体验性强。或具备较明确的专业性,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有衔接,有关联。参与此岗位有利于提示学生的专业素养。或着岗位属于非专业性岗位,但对提升大学生的责任心、社会认知、与人沟通交流等基础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街道居委会干部挂职岗位。

3.基地具有良好的指导方式和管理方式。如按照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运行的加工制造类企业。能够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环境。企业有具备相应资质的人担当指导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

4.基地具备开展社会实践的基础条件。这一点是所有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都必须具备的。如食宿条件、安全保障等。之所以在岗位体验类实践基地的条件中提出,是因为岗位体验类实践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对学生的基本保障要求应更高些。以上四点是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基地要想长期健康发展,学校团组织还应该认真考虑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否复合基地的生产运作要求,能否为基地带来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岗位体验类型的社会实践是对基地单位的生产运作影响最大的实践类型。与岗位实践比较起来,其他活动都是从接触单位,而岗位体验类实践活动则不同,大学生进入到单位后,会直接参与到单位的生产运行中,学生的实践成果对单位的劳动成果会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岗位体验类的社会实践必须要理解学生的实践效果一方面是学生的受益,另一方面紧紧联系这单位的收益。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考察,看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基础素质能不能有效担当起所实践的岗位职责。至少是经过短期的培训后能够胜任岗位。基地的良好运转,不能单纯依靠基地与学校的良好关系,也不能单纯依靠基地与学生本人的劳动合同关系。要考虑能否建立学校-基地-学生三者都受益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学生在第一次参与岗位体验时,兴趣较大,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后,就会非常熟悉企业的生产运作。这时厂家希望继续开展实践。而大学生们的热情却已经减退,失去了新鲜感,就会退出岗位实践。所以,在基地的管理模式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岗位对专业素质的需求,选派能够胜任、或短期培训会能够胜任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2.明确岗位是有偿服务还是免费体验。要求签署三方实践协议。

3.在同一个基地可以建立多层次的岗位体验服务模式。如同一企业可以建立不同熟练程度、不同性质的岗位体验。针对第一次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体验式实践,企业不发放报酬。针对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参加同一岗位的,熟练了岗位需求的学生,进行用工式实践,公司按照学生的生产成果发放报酬。针对特别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甚至可以签署长期合同,直至就业合同等。

篇7

一、加强领导、建立基地、完善设施。

一是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乡政府集思广益,筹资16万元在乡政府建起了60㎡人才超市和十一个村村建起了“农村书屋”。书屋配备有书桌、椅子、书架,电脑、电视机和DVD等硬件设施,并安排专人管理。二是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了读书制度、书屋借阅制度、科技培训制度、读书实践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用以鞭策管理人员尽职尽责,让广大社员同志们能够以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用制度监督管理员履行职责。三是组建了一支11人的读书信息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调研,从农民朋友口中知道他们关心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购买、收集相关书籍。目前人才超市和农村书屋共有藏书9000余册、音像制品200余套;其中,各类农业科技书籍6000余册。

二、以科技为依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业。

一是绿色蔬菜产业。以“兴和润”、邓召进等蔬菜种植业主为带动,新发展蔬菜3000亩,绿色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00余亩。筹资100万元在蔬菜核心区完善道路水系建设,并帮助业主安装了40盏平振式“灯光杀虫”设备。成功将“红涪”牌蔬菜申报为绿色食品,蔬菜成为全区第一个绿色农产品,为蔬菜进入全国市场扫清了障碍;积极发展、壮大果蔬协会和开创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果蔬协会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百强协会。二是绿色生猪产业。高金公司在产业园投资1.5亿元建成占地500亩,集良种场、扩繁场、育肥场为一体的丹麦式生猪养殖示范场。年1月至6月底,整个猪场已出栏育肥猪20000头,高金二期建设全面竣工,在这同时可士可公司也新建了1个优质猪场,共8栋,200余间圈舍;预计年出栏生猪上千头。高金三期工程“养殖能手培训综合苑”正在规划建设,建成后乡将成为西南地区高等院校的最大教学实践基地。目前我乡在现代农业示范片的核心区域内已发动了丹育猪养殖户60户,存栏寄养丹育猪1000头。三是优质柑橘产业。按照“四园”规划,引进可士可果业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成占地2000亩、年出苗200万株的全省最先进的优质柑橘种植及幼苗培育基地。(其中:堆料场2600平方米、育苗场4万平方米、采穗圃3000平方米、钢架温室大棚2000平方米);投资1.2亿元、占地200亩的NFC橙汁加工厂正在筹建中,已新植柑橘1500亩。四是特色乡村旅游观光产业。引进长龙林业有限公司在村、西堰村投资5000万元租地1200亩,建起了全国最大的中华红叶杨育苗及速生林基地。公司目前正筹划林间养殖及旅游开发项目,茂盛的千亩红叶杨引来了成百上千的白鹭栖息,同时也吸引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光临,目前市“摄影家协会”和“新闻摄影家协会”将红叶杨基地作为市首个外景基地。政府搭建平台,6名大学生村官开创了“思创苑”农家乐,展现了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激情。全乡初步形成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文明相交汇的特色乡村旅游。

篇8

一、 开展的工作

1、召开了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动员大会,院长作动员讲话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2、成立了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内容。

3、医务科对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将活动重点放在抓好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等7个方面的工作。

4、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中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抗菌素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办法,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临床用药行为。各职能科室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督导检查力度,将抗菌素合理应用纳入医疗质量考核体系,与绩效工资挂钩。通过专项活动的开展,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得到了加强,用药行为较前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所下降,药占比有所下降。

5、继续加强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强化病历、处方质量考评,健全科室管理资料,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强化会诊、三级查房、手术分级、交接班、临床输血、传染病报告、院内感染控制、临床合理用药及医患沟通等环节质量管理,各职能科室加大日常督查力度,把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促进了医疗各环节的规范管理和安全运行。

6、继续加强依法执业管理,建立医、护、药、技人员执业管理档案,对非执业人员由各科指定专人带教、培训,鼓励参加执业考试。同时加强实习进修人员管理,进行了岗前培训,按计划要求按时转科。鼓励医务人员开展医学科研工作,严格执行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准入。

7、强化三基三严培训,坚持院科两级教学制度,今年三基培训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内容要求重点对抗菌素合理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以科室培训、医院集中培训、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及短期培训等方式来丰富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已派出6名业务人员进修学习,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在岗学历教育及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使人才梯队逐步趋向合理化。

8、本年度护理部在五官科、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职责,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9、为方便患者就医,加强医患沟通,提升服务能力,还开展了科主任上专家门诊、出院病人电话回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慢性病患者免费检测血压、血糖等便民服务措施,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提升了综合服务能力,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10、单病种质量与费用控制和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也在部分临床科室开展,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难点,边开展工作,边摸索,边总结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争取扩大病种,在全院推行。

11、另外还筹资设备更新,放射科购置DR一台,提高了医技服务质量;完成了合疗对象及职工干部体检任务;完成白内障复明工程手术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缺陷,易引发医患矛盾。

2、个别科室运行病历不能按时完成。

3、核心制度(如会诊、三级查房等)落实上层次不齐。

4、手术科室抗菌素预防使用还不规范。

5、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还不到位。

6、院内感染防范意识差。

7、医患沟通方式和技巧有待加强。

8、单病种质控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遇到困难多,导致一些数据无法统计。

三、几点措施

1、各科负责人加强科室管理,加强质量安全培训,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自查自纠,制定措施进行整改。

2、各职能科室加大日常督促检查力度。

3、按照医疗质量考核标准严格考核,按规定进行处罚。

4、加强科室间协作,加强医患沟通,消除矛盾纠纷。

5、加强单病种质量费用控制和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管理,适宜时机组织试点科室负责人到外院学习培训,力争完成试点工作任务。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大庆石油管理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二次创业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市场拓展年”大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认清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素质,为圆满完成公司发展目标和“市场拓展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出积极贡献。

二、意义目的

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纲要》的深入学习,促进职工队伍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拓展市场、推进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通过深刻理解《纲要》的重要内涵,明确方向,把握大局。

《纲要》是分开分立四年多来,局党委和管理局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结晶,是全局上下负重前行、深化改革、推进发展、保持稳定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局党委和管理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集团公司实现“两个转变”,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集团部署,搞好二次创业的战略思考。更是我们谋发展、闯市场的工作指南。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就是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学习、贯彻和落实好《纲要》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方向、把握大局,切实用《纲要》精神检验和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二是通过深刻认识市场拓展的重要性,转变观念,形成合力。

市场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油田产量逐年递减,油田内部工作量在逐步萎缩,客观现实逼迫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依托油田、不依赖油田的观念,在巩固油田市场的基础上,>,!

三是通过深刻认识自身差距,统一思想,增强信心。

在当前国际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我们闯市场将面临着比以往更加激烈的竞争。就目前看,我们在思想观念、队伍素质、技术实力、科学管理等方面,与闯市场的形势相比,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就是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围绕闯市场,围绕落实“三转一调整”中期战略任务,真正地认清这些差距,切实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不断提升素质,从根本上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全面完成公司“市场拓展年”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奠定基础。

三、主要内容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公司及各单位都要着眼拓展市场对干部职工提出的新要求,紧密联系干部职工队伍思想实际,在转观念、提素质上,要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于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有利于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要坚持“三个解放”——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努力实现“三个目标”——即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价值取向,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行为规范,实现职工全面发展。切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场拓展上来,为推动公司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在活动的推进中,要用《纲要》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在闯市场中要着重树立局党委和管理局提出的“八种意识”:

(1)、树立慢进则退、不进则亡的市场危机意识。

(2)、树立时不我待、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意识。

(3)、树立锐意进取、敢争第一的市场竞争意识。

(4)、树立不等不靠、自强自立的市场创业意识。

(5)、树立着眼长远、先予后取的市场培育意识。

(6)、树立体现价值、业绩取酬的市场分配意识。

(7)、树立以诚相待、合作双赢的市场公关意识。

(8)、树立能力本位、人尽其才的市场人才意识。

联系公司职工队伍的实际,在我们公司还要着重树立:有岗即业、尽职尽责的择业意识;顾全大局、共闯市场的整体意识;诚实守信、恪守标准的合作意识。

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同时,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要主动适应市场拓展的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各级干部要以拓展市场、推进发展为己任,按照“六种素质”即“灵敏的反应、开创的激情、综合的意识、负责的勇气、推进的能力、表率的行为”和公司干部形象标准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做到“全局眼光、战略思考、脚踏实地、追求价值”,增强拓展市场的本领和能力。

广大职工要按照“坚持‘三老四严’,做到五项要求”的职工基本行为规范,即“当老实人、

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人人技术过得硬,项项工作质量全优,事事做到标准化,处处厉行勤俭节约,时时注意精神文明”的要求,形成“生存凭本领、市场靠服务、质量是生命、人人树形象”的共识,促进岗位技能和操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四、重点工作

为了与管理局步调一致地抓好活动落实,各级党政组织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把握重点内容,制定推进措施,注重工作效果,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学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

各单位和各级组织要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文件精神,学习管理局和公司职代会精神,尤其是要把学习《纲要》作为重中之重。两级中心组要把学习《纲要》纳入计划,明确学[本篇文章来源于文秘站 -网址为-未经过文秘站网站同意转载此文均为抄袭后果自负]习的时间、内容和进度;基层党支部要充分利用“”等形式,组织职工原原本本地学习《纲要》。在学习过程中,要分专题讨论,要带着问题学,把学习的过程变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共谋发展的过程。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推动学习教育的深入。3月份,企业文化部编印下发《形势任务教育宣传提纲》,并请局领导来公司做形势任务报告。公司内部要自上而下层层组织开展宣讲。下半年,分期分批组织中层以上干部、管理干部外出短期培训或考察学习。7月份,召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论研讨会。

(二)、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是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公司各级组织要从干部职工的思想入手,着重在抓学习、抓查摆、抓氛围营造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认清形势任务,直面市场求发展,进一步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

1、抓思想查摆,破除制约拓展市场的思想观念

各级组织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剖析典型等方法,以查问题、找差距为重点,层层进行查摆。各级干部主要查摆在发展思路、发展举措、体制机制创新、科学管理意识、全局观念、自身素质等方面存在的落后思想、差距和问题;广大职工主要查摆在执行技术质量标准、严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提高服务质量、节约挖潜、实践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的落后思想、差距和问题。通过查摆落后思想和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危害,围绕树立“八种意识”,引导干部职工努力克服瞻前顾后、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注重速度、忽视标准、疏于管理;等靠要闹、平均主义、盲目攀比等一系列不利于发展的陈旧思想。

2、抓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思想观念转变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宣传报道各单位在为甲方提供优质服务中所体现的新观念,以及干部职工中蕴藏的新思想;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弘扬新思想,引导新观念;要通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展示干部职工崭新的思想境界;要通过编印“市场拓展年”事迹集、拓展市场图片展、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拓展市场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进一步营造“开拓市场有理、开拓市场有功、开拓市场有利、开拓市场光荣”的市场开拓氛围。年底,公司要对开拓市场有功、创效业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促进干部职工树立强烈的市场观念。

(三)、广泛开展素质提升活动

针对公司拓展市场和各类人才短缺的实际,围绕打造学习型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各类人才培养,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

1、立足长远发展,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规划

根据公司“十五”、“十一五”外闯市场对职工队伍素质和人才的需求,完善公司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和短期计划,通过各种渠道吸纳引进人才,以进一步建设“人才库”为重点,为各类人才发展搭建平台;按“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三个群体,划分主要岗位系列,设高、中、初三个层次,按通用和专业两个部分,在局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从4月份到年底,完成公司两级机关和技师以上操作岗位资格标准的制定;在去年实施党员、干部素质提升计划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扩大范围,分层次组织全员制定并实施素质提升计划。公司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确保素质提升计划落到实处。

2、着眼拓展市场需要,强化职工培训

根据公司加快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实际,以建设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员队伍、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高技能的操作人员队伍和涉外人员队伍为目标,强化职工培训。全年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196期,培训人员4556人次。其中,以工商管理、法律法规和各类专业知识为重点,培训管理人员998人次;以钻井新知识、新技术、基础理论培训为重点,培训钻井专业技术人员451人次;以适应性培训、特殊工种培训和模拟轮岗培训为重点,培训操作人员2715人次;按照到20__年再有5支钻井队打入国际市场的目标,以涉外商务知识、外语、IADC井控和HSE培训为重点,强化培训涉外人员292人次。同时,还要继续推行“导师带徒”、“学练赛”等行之有效的方法,选苗子、树尖子,强化对职工技能的传、帮、带。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和考核,通过自主培训、外送培训、现场培训和到厂家实地学习等方式,注重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确保培训效果,促进全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3、强化实践锻炼,增强驾驭市场本领

对优秀干部和市场急需人员的培养要打破常规,采取提前使用、交叉任职、挂职锻炼等方式,有意识地放到市场的实践中去接受锻炼和考验,促其尽快成长为闯市场的先锋、创效益的骨干。今年,将从公

司机关抽出人员到基层践行副职,选拔中层干部到市场项目部挂职锻炼。4、开展“双学、双比、双做”和“双向培养”等活动,带动职工全面提升素质

在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以“学《纲要》和市场经济知识,比拓展意识和创效能力,做发展先锋和市场闯将”为内容的“双学、双比、双做”活动;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争当学术带头人活动;在操作人员中开展苦练基本功,争当行业状元活[此文若非在文秘站 =站出现,那均为抄袭,找文章还是到文秘站网,更多原创]动;在团员青年中实施“青工技能提升计划”。对党员和生产技术骨干实行“双向培养”,即“把党员培养成为生产技术骨干,把生产技术骨干培养成为党员”。继续推进标准化党支部建设,着重抓好离退休职工党支部、综合经济厂、店标准化党支部典型。要把“双学、双比、双做”活动的考核与“党员先锋岗”评比和推进标准化党支部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抓典型、抓示范、抓考核,推进活动的深入开展。6-7月份,公司召开“双学、双比、双做”活动推进现场会,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职工钻业务、学技术、练本领、做贡献的积极性。

五、组织领导

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公司成立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公司党委书记公司经理

副组长:公司党委副书记

成员:公司党政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活动推进办公室,地点在公司企业文化部。

主任:公司党委副书记

成员:机关党群部室、经营管理与法律事务部、市场开发中心等部室和单位的领导。

六、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要充分认清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各级党政工团组织要齐抓共管,制订措施,落实责任,协力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高度重视,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尤其是在活动中,各级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查摆,敢于揭短亮丑,敢于否定自我,真正把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找出来,带动职工摒弃旧思想,树立新观念,形成层层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篇10

一、煤炭企业人才培养使用中的现实问题

煤炭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人才开发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滞后。一是人才培养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还比较低、高层次科技人才严重短缺。二是人才待遇偏低。不少煤炭企业只重视待遇向中层管理干部以上的人员倾斜,忽视了专业人才的待遇。同时,煤炭企业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另外,煤炭企业一般地处偏僻、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信息闭塞,生活、出行等均不方便。上述种种原因在煤炭企业中具有共性,这也是目前煤炭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缺乏竞争力及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在宏观经济转型升级、煤炭企业效益下滑的大趋势下,人才的流失将会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煤炭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二、煤炭企业需要树立的人才队伍管理理念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的开发管理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煤炭企业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新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及为其搭建新的平台,才能为企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由于国有煤炭企业的行业特点,当前企业人才现状是人员多、素质相对低,人才相对匮乏。所以,煤炭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鼓励各类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的活力都能发挥,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树立人人成才的理念

由于国有煤炭企业的行业特点,员工受到的教育层次不同。形成的知识结构也不同,员工特色有别、特长各异,潜能也存在差异。为此,煤炭企业必须树立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培养、使用员工,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不断涌现。

3、树立绩效评价的理念

在煤炭企业中,只有那些勤于动脑钻研,善于思考总结,勇于实践创新的人,才能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企业的有用之才,所以,煤炭企业必须建立员工业绩评价机制,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也是发现和识别各类人才的重要途径。

4、树立量体裁衣的理念

人无完人,国有煤炭企业用好人才的关键在于量体裁衣,知人善用。为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管理者必须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掌握员工的综合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知人善任,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特长,使其产生最大的人才效益。同时,要长中见短,及时发现人才的不足之处,让其克服缺点,健康成长。

三、构建煤炭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策略

人才是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正确的使用、吸引和开发人才,科学的评价、鉴别人才,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健全人才选用机制

要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加强人才供求信息网络枢纽和后备人才数据库建设,实现企业内外部人才信息的有序链接,真正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来。

2、健全人才引进机制

俗语说:“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有效结合企业发展需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思路,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确保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加大校企合作,为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措施,并通过定向培养的方式扩大毕业生来源;依据企业阶段性的工作需求,通过项目引人、技术入股、兼职借用、产业合作、管理咨询等多种灵活的用人方式,实施柔性引智措施,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工作。

3、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突出重点,做到“优秀人才优先培训,急需人才加快培训,关键人才重点培训,骨干人才提前培训”。建立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组织调训与企业自主培训相结合、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搞好对新招聘入企的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传帮带工作,有效发挥“导师带徒”在推进企业人才工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选拔高技能人才和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鼓励职工通过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来提高自身学历。加强对企业关键岗位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4、健全人才评价机制

要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就必须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进行选拔人才。健全各类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机制的考核标准和测评方法。对企业中高层领导干部,实行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点考核其经营决策、经营业绩、市场应变能力、诚信守法表现;对企业科技人才,重点考核其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和实效;对高技能人才,重点考核其掌握运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能力、解决技术难题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和“导师带徒”的效果等。

5、健全人才激励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