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5 20:1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药材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药材培训总结

篇1

1 中药材产业现状

内丘县中药材资源丰富。有王不留行、柴胡、荆芥、金银花、知母、黄芩、连翘、枸杞、射干、邢枣仁等50多种。全县种植中药材8.5万亩,其中:王不留行种植3万亩,柴胡、金银花、知母、黄芩、连翘、荆芥等中药材2.5万亩,酸枣种植3万亩。惠及全县5个乡镇2万多农户,中药材总产达到9331吨,销售额达到1.08亿元。《本草纲目》记载的“邢枣仁”即产自我县,是道地药材“邢枣仁”的原产地,享有“世界枣仁看中国,中国枣仁看内丘”的美誉。我县柳林镇成为全国最大的酸枣仁集散加工基地,年加工酸枣70万吨,酸枣仁3.3万吨左右,产值60亿元以上。

全县中药材种植大致可分为五个地带:

一是王不留行种植带。以五郭乡山凹村路申合作社、内丘镇西邱村新湾合作社为中心,以丘陵、平原干旱地区及退耕还林地区的五郭乡、柳林镇、大孟村镇、内丘镇为重点,采用订单形式实施王不留行种植。中药材“王不留行”,别名奶米、麦蓝草等,为1年-2年生草本石竹科麦蓝菜属植物。供药用的王不留种子形状似油菜籽,具有行血调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等功能,特别对治疗胆结石症颇有疗效,货源较为紧缺,市场价格稳定在每公斤3元-6元。

王不留行多野生于荒地、路旁,耐干旱耐瘠薄,也可与小麦一起生长,适应性极强。亩产量稳定在150公斤-300公斤之间。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很有借鉴作用。

二是金银花种植带。以大孟镇联丰果木公司、南赛乡鹏超合作社为中心,辐射带动大孟村镇、南赛乡、柳林镇发展金银花种植。金银花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和气候的选择并不严格,以土层较厚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山坡、梯田、地堰、堤坝、瘠薄的丘陵都可栽培。繁殖可用播种、插条和分根等方法。在当年生新枝上孕蕾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盐碱地均能生长。根系发达,生根力强,是一种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山坡、河堤等处都可种植,故农谚讲:“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亩栽300株,成年树每株鲜花产量按保守数值6市斤计算,300×6=1800斤,亩产1800斤鲜花, 5斤鲜花出1斤干花,即亩产1800斤÷5=360斤,计180公斤。全国药材批发市场金银花的批发价格,现统货(花蕾)为160元/公斤,统货(花)为70元/公斤。每亩金银花的干花纯利润12400元(减去成本后)。

三是柴胡、黄芩、知母种植带。以南赛乡扁鹊药园、布谷药园为中心,辅射带动南赛乡、柳林镇、金店镇、官庄镇发展柴胡等种植。

柴应性强,能耐旱,耐寒,怕水涝。人工种植宜选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质土壤和腐殖质土,通风良好的地块为最好。柴胡的繁殖采取直播和育苗移栽法,大多采用直播方法。适应性很强。耐寒能在田间越冬,喜阳光、怕积水,对土壤要注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种植,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地生长较好。柴胡生长期为1―2年,如条件适宜,一般1年可收获,亩产干品100公斤。1年生的质量好,柴胡皂甙总含量高;2年生的产量高,折干率为1年生的3倍。亩产干品可达100―200公斤以上。按一般市场价元/公斤,年亩收入元。生产成本:化肥款元(其中亩施复合肥元、硫酸钾元、过磷酸钙元)耕地款元、浇地元、农药元、种子款元,共计投入元,去除成本,每亩纯效益3000多元。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茎,有清热燥湿安胎凉血的作用,别名黄金茶,用来泡茶喝,有清凉败火、消炎去暑的功能。黄芩适应性很强,不怕严寒和干旱,荒山荒坡、树林、野地都能生长。黄芩亩产200-350公斤,亩效益2800-4900元。

知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味苦性寒。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的功能,主治口渴烦燥,肺热咳嗽,结核病发热、热性病高烧、糖尿病、大便干燥、小便不利等。知母野生于向阳干燥山地、丘陵及固定沙丘上。适应性很强喜温暖,耐寒、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砂质土壤为好。一般亩产干货200―400公斤。平均亩效益在1000元以上。

四是连翘基地。以柳林镇苏寨沟林果园为龙头,辅射带动柳林镇、南赛乡、五郭乡利用地埂(埝)发展连翘种植。连翘为木犀科植物,味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连翘常生长在海拔200~2000m的半阴坡或向阳坡的疏灌木丛中。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生态气候环境,具有耐寒、耐旱、耐涝、耐瘠薄,枝条萌发能力强等特性。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观赏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每亩定植222株,每株产商品连翘2-3千克,每亩产连翘450-600千克,当前市场价格12-15元/千克,每亩产值5000-8000元。

五是天麻、i苓种植带。由侯家庄乡岭西板栗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在侯家庄乡孟家坪村、桃园、七里会、百草坪等村利用天然森林资源,发展天麻、猪苓珍贵药材种植。

猪苓野生在海拔1000―3000米的阔叶林带,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环境,栽培猪苓,只要温湿度适宜。栽培猪苓可在山地林下,也可在房前、屋后、塑料大棚栽培,林下栽培在10-40度南坡及西坡的阔叶林下,栽培3―5年可收获,我县一般挖窖栽培,猪苓窖的规格是长宽各70厘米,除50厘米二年生每窖可产干品2公斤。二年以上采挖,每窖可产干品10-12公斤,按市场价50元/千克计算,二年生每窖效益在100元左右,二年以上每窖效益在500-600元左右。

几年来,内丘县共创建17个中药材示范园区,创建面积17000亩以上。生产中药材主要品种为枸杞、金银花、黄芩、知母、王不留行、柴胡、板蓝根、丹参、桔梗、瓜蒌等。我县在中药材品种的多元化、种植的规范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商品化道路上力争迈出新的成功步伐。我县的邢枣仁、王不留行早已种植成功并闻名全国,特别是近几年主打品种王不留行为全县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面积、产量及产值也占到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份额。但药材效益的最大化与风险也同时并存,适当增加品种有利于降低风险,所以我们在主打品种上加大规范化种植力度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扩大金银花、黄芩、知母、、丹参、桔梗、 枸杞等药材品种的种植面积,循序渐进地推进中药材种植的健康发展。

在狠抓品牌建设,打造内丘道地药材的同时,积极与神威药业、安国中药材市场、扁鹊制药等企业合作,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引进经济效益好、生产价值高的品种。目前,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始显现。中药材示范园创建模式已成为山区群众学习的样板。

2 产生效益情况

经济效益:种植中药材亩收入1000-6000元,和种植一般农作物相比,平均增幅50%以上。

社会效益: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种植中药材,同时提高农民就业率,为增加丘陵山区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生态效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有效调节种植结构作出了榜样;绿色、生态的生产模式对保护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主要推进措施及出台政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农业局长柳东红为组长,农业局副局长袁连海、财政局副局长富艳坤、卫生局副局长石志坚为副组长,三局有关科、站、室负责人为组员的中药材示范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县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同时成立以中药材专家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创建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各示范园区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组织管理创建工作和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3.2 明确实施主体。示范园创建单位必须是注册登记,并规范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公司)。明确技术员和指导专家,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等相关工作。县级农业部门,是示范园创建的组织实施单位,负责制定技术规程,培训、指导、督查示范园完成项目目标,做好资金审核、总结评估、初步验收等工作。

3.3 树立创建标牌。按照省级要求的统一样式和规格在显著位置树立标牌,标明建设规模、主导品种、生产目标、关键技术、技术负责人、工作责任人等,示范展示创建成效,宣传工作开展,接受社会的监督。

3.4 建立工作档案。创建方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生产档案、农资统购统供、工作总结制度等文件资料齐全、完整,并分类立卷归档。

3.5 加大资金支持和技术培训力度。县级财政部门积极创造条件,整合惠农项目资金,大力支持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创建活动,为创建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主动联系科研部门、技术院校,邀请安国中药材专家艾庆虎、张鹏越、定州市中药材专家赵健合等对示范园开展中药材种植、管理等方面技术培训。

3.6 强化工作督导。县农业、财政、卫生部门联合专家组不定期对中药材示范园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到位、技术服务到位、资金投入到位,确保创建任务目标完成。

4 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

通过加大中药材种植力度,在调节我县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土地流转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真正意义上推动了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1000余个劳动力就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工作中的亮点和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勤W习、多培训 针对不同品种中药材生长关键期进行中药材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同时发放中药材配方施肥卡片、中药材禁用高、剧毒农药名单等技术明白纸。从根本上树立生产绿色药材理念,从根本上杜绝中药材生产污染源,确保中药材质量,为打造内丘道地中药材奠定基础。

二是走出去、请进来 组织中药材种植单位外出考察,学习先进创建模式、经验、技术;聘请技术专家艾庆虎、张鹏越、赵建合等来我县进行现场或开班培训。确保中药材生产技术实行标准化、规范化。

三是找不足、强优势 找准位置,端正态度,查找自身不足,虚心求教,及时整改;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地理环境、绿色生态等优势,科学规划,多方位运作,加大投资,完善初加工、深加工设备,进一步提高中药材产量、质量,增加收入。

四是创品牌、提效益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品牌效应。在提升中药材产品产量、质量基础上,注册商标品牌,加大宣传投资,扩大知名度。从而增加合作方,拓宽市场渠道,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5 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5.1 中药材种植单位或组织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的差异,导致发展规模和进展程度不一。

5.2 中药材种植人员素质偏低。 素质影响着产业发展进程,素质不良的主要表现是“两个极端”:一方面,盲目加大投入建园,目标明确性全靠上级精神牵引,容易导致产业示范园整体合格、漂亮,但实用性、经济效益差;另一方面,工作扎实,中药材种植经济效益确实好,但形象工程建设不过关,档案、台账完善不到位。

6 下一步工作建议

6.1 逐步加大产业发展资金补贴额度;

6.2 增加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技术培训次数;

6.3 多印刷、发放中药材种植指导技术手册或资料;

篇2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药材资源情况

是一座天然药库,据《中药材名录》记载,林区有中药材资源2023种,其中动物药213种,植物药1800种,矿物及其他10种。药用植物种类占全省52%,占全国的33%。丰富的资源为中药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中药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中药材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到年中药材总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木本药材(黄柏、银杏、杜仲、厚朴)4万亩,草本药材1万亩,年新发展中药材(草本)0.5万亩,其中由我区中药材公司与武烟集团合作,新建柴胡种植50亩。年中药材产量371吨,产值达1526万元。年中药材产量721吨,年中药材产量903吨,产量比年增25%。聚能药业引进三号柴胡在新华、长坊、宋洛、松柏种植成功,为我区中药材出口打下了基础,全区建香菊基地500亩,进生了野转家生试验品种达5个如开口箭、苍术、麦冬等。

中药材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我区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3家--聚能药业有限公司(以生产中药饮片为主)、绿源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金银花基地60亩)、林区中药材公司。成立中药材协会2个。

中药材种植经济效益不断提高。随着中药材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产量不断增加,加上中药材市场回暖,价格上涨(杜仲、天麻、厚朴、二花、黄连、独活、柴胡等价格均不同上涨,柴胡从年的13元/公斤上涨到年的24元/公斤),年柴胡40元/公斤,中药材种植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出口创汇有新的突破。年聚能药业公司与韩国签订了厚朴、独活、杜仲、黄柏、冬花、二花、柴胡等10余个品种的出口合同,出口数量200吨,创汇100多万美元。

(四)中药材产业得到省、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我区中药材发展得到省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农业厅先后下拨我区中药材资源调查和基地建设补助资金13万多元,林区人民政府也从紧张的财政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扶持基地和中药材协会建设。年我区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系合作,利用疗效独特的道地药材,开发了三种不同疗效药酒,正着力推向市场。

二、中药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中药材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与我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品牌优势相比,生产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一)种植规模偏小

中药材品种多,种植规模小而散。我区中药材大多数是由农户利用田边地角、坡地、稀疏果园、退耕地发展起来的。由于耕地资源不足(全区耕地总面积10万亩),适合中药材发展的面积不多,加上中药材生长周期长,比较效益低,连块成片面积小,规模化程度低。中药材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成规模优势。

(二)受市场影响波动大

中药材素有“药疯子”之称,“种多了是柴,种少了是财”,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性大,也直接影响到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稳定。药农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基本上延续传统的种植经验摸索种植,处于一种自发、随意状态。行情看涨时,一哄而上,市场疲软时,一哄而下,缺乏对市场的理性认识。加上山区信息不畅,经常导致药材品种积压,挫伤药农生产积极性。而中药材企业与药农未形成利益共同体,生产与销售脱节,给农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品牌建设滞后

我区中药材加工企业规模小,深加工的产品少,大多数以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直销外地。品牌意识淡薄,大部分产品无注册商标,产品包装粗糙简陋,散包装或无包装直接外销。由于没有自已的品牌,市场竞争力弱,好的产品,卖不出好的价格,产品的附加值低。

(四)资金、技术缺乏

中药材板块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由于缺乏工作经费,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中药材栽培技术的指导与培训等工作难以开展。缺乏科技人才和中药材科研机构。我区没有一家机构专门从事中药材种类、种质资源、药用植物品种、生长发育特性、药理性、环境对药用植物影响、产地加工和炮制等方面的研究。中药材发展缺乏产业发展后劲。

三、中药材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规划布局

制定切实可行中药材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合理规划布局,引导药农有组织、有计划生产。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市场导向、适度规模原则。我区中药材总体规模控制在6万亩左右,其中草本药材规划面积2万亩,管护好4万亩的木本药材(杜仲、黄柏、银杏)。坚持因在制宜,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在扩大房党、黄连、独活、桔梗、冬花等道地药材种植面积,在宋洛乡、新华乡、阳日镇、松柏适度规模发展天麻、柴胡,在全区范围和武烟集困合作,建立前胡、香菊、白布、矮生茶等企业原料基地,建立药酒(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系联合开发)中药材原料基地。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化经营的原则。加大高新生物技术、规范化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的示范推广力度,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把好质量关。

(二)保护好现有的中药材资源

加强法制宣传,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资源保护法》、《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保护好现有的中药材资源。

建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在老植物园、珍稀植物保护园建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被称之为“药用植物基因库”,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药材作物品种改良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将我区的主要活用植物收集入圃保存,可以有效挖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国内外的重要药植物,通过良种选育增加新品种;研究药用植物引种驯化方法,扩大引种范围,使种类不断增加,而且在产量、品质、有效成份含量、抗逆性方面不断提高;通过驯化,研究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适应性、经济性状、有效成分含量的形成及抗逆性和遗传性变异等,总结其规律,探索引种驯化经验;还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采药识药的新景点,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三)大力推广中药材生产的先进实用技术、促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

中药材生产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给中药材生产带来的新的课题。出于对全球性农产品普遍使用化学农药及化学激素等药剂的担忧,同时为了保护本国的天然药材市场,日本及欧美等一些传统的中药材进口国对进口中药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规范药材种植、加工、经营的法规和标准,进入各个药材市场和制药厂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因此,就的中药材生产而言,首先要加强药材生产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根据中药材的品质特点和生长特点,建立完善的、全过程的中药材生产质量标准控制体系,立足源头控管,强化生产管理,规范中药材种植,提高中药材质量;其次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加强中药材市场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检验检测设备,加强中药材检验检疫管理,凡是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中药材不出区(林区)不入市(市场),凡是达不到出口标准的中药材不准申报出口。大力推行和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有效地控制中药材生产及中药研究、开发、生产和流通过程,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水平。要坚持科技兴药方针,不断创新科技推广方式、方法,推进我区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的录象放映、图书发放、卫星远程教育等技术推广手段,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组织相关部门、企业、中药材协会、中药材种植大户到中药材生产较好的地(市)如恩施州学习参观。聘请外地专家到我区为农民实地指导,培养一批土专家、示范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林药间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促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

(四)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积极扶持聚能药业等中药材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挥“天然植物园”的优势,突出“”绿色、天然品牌。在产品开发上,积极推进中药饮片生产,天麻、当参、银杏等药食两用药材进行小型化、精品化、礼品化包装,保健药酒,药膳、药饮、药浴开发。建立企业、市场和农户间的联动。鼓励企业通过合同形式,直接与药农建立种植、购销关系,形成企业+市场+药农+基地现代化种植经营模式。企业为药农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药种、药苗、肥料、技术服务,以市场保护价回收药材,形成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公司与基地、公司与药农利益共同体,推进中药材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同时积极发展中药材生产协会,把千家万户的药农组织起来。

篇3

关键词:中草药;特色经济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9-0054-02

近年来,通渭县按照定西市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部署,把中医药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依托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审时度势地提出了“遵循两个规律、实施压粮扩经”,按照“稳玉米、扩洋芋、种药材、增果菜、兴杂粮”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千方百计培育市场农业,大力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中药材特色经济产业。

1 通渭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

1.1 资源丰富,品种优良

通渭作为定西市“千年药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因为中药材的栽培历史比较悠久,更为重要的是独特的气候类型和产地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据1985年农业资源普查,通渭境内有中药材资源品种236种,其中植物类222种,动物类11种,矿物类3种,野生蕴藏量约达80万kg。在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品种之中,通渭境内就有72种,特别是产于通渭县的甘草、柴胡、桔梗、防风、款冬花、茵陈、地骨皮、黄芩等36个野生中药材品种,因其品质上乘,在国内外市场享有极高盛誉。党参曾为通渭的拳头品种,其产品根条粗壮均匀,皮细纹紧,与陇西、渭源等县产品共同打造了“陇中白条党参”市场。

1.2 气候适宜,土壤肥沃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 410~2 521 m,年平均气温7.7 ℃,日照时数2 200~

2 430 h,≥0℃积温2 968 ℃,≥10 ℃的积温2 123 ℃,无霜期120~160 d,年降水量450 mm左右,年蒸发量最高可达1 500 mm,属典型的旱作生态农业区。主要土壤类型为黄绵土,具有质地疏松、耕层深、易耕作、境内工业污染少等特点,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为大宗道地中药材党参、黄芩、柴胡、甘草、红(黄)芪等耐寒、耐旱的多年生根茎类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3 经济效益高,种植积极性强

中药材作为通渭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均2 666.67 hm2以上,总产量在8 333 t以上,总产值6 089万元,在近几年特色优势企业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药农种植户从中药材产业中得到了脱贫和致富,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广大群众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和科技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为今后以党参、黄芩、甘草为主导的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1.4 种植品种多元化,订单药源基地初步形成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县中药材产业办公室技术人员通过不懈的试验和示范,已实现了党参、黄芪、甘草、柴胡、防风、黄芩等8类大宗野生中药材的人工栽培。中药材人工栽培品种已由70年代初单一的党参栽培,发展到目前以甘草、黄芪、红芪、生地、桔梗、生地、防风、黄芩、板蓝根、贝母、百合等十多个种类。2012年来,在农牧局主要领导联系协调下,全市著名中药材企业金羚公司、中天公司、瀛海堂公司进驻通渭县发展中药材订单生产,义岗、什川、陇阳、寺子、碧玉、陇川、榜罗、鸡川、陇山等乡镇积极配合,新建中药材育苗点6处、面积82 hm2,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450.73 hm2,真正使通渭县中药材产业有了突破性进展。

1.5 龙头企业壮大,加工能力增强

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和药源基地的不断扩大,面对鲜药滞销的困难局面,县上采取政策鼓励、项目支持等各种办法,先后创建了通渭县通广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赢海堂医药有限公司2家市级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6 500万t,年销售收入6 809万元,年实现利税120万元,年收购加工西北地产中药材品种有甘草、党参、柴胡、板蓝根、防风等40多个品种。逐步扭转了全县中医药产后销售和加工滞后的被动局面,为产业开发向“企业+基地+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 通渭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路

2.1 发展目标

今后结合国家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建立0.69万hm2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其中200 hm2种子种苗基地),建立3家符合GMP认证要求的中药制药和饮片加工企业,发展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3~5家,建成中药材专业交易批发市场6个,新发展各类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0个以上,建成仓储、运输、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将通渭县建成起点高、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型的省级道地中药材药源生产和加工基地。

2.2 开发思路

按照现代中药材产业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围绕“一个目标”(农民增收),遵循“两个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发挥“三个优势”(品种资源、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增强“三个功能”(服务功能、流通功能和带动功能),加快“四个建设”(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中介组织建设、市场建设和信息体系建设),实现“四个提高”(提高栽培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加工档次水平和提高产品竞争力),努力推动全县中药材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 通渭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建基地,强龙头,进一步加快中药材产业开发进程

一是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域类型和气候特点,建设一批规模大、起点高、价格稳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形成药材生产的特色村、示范户,使基地与龙头企业配套,与国内外市场接轨。二是加快药材种苗繁育示范基地建设。要采用引进,选育相结合的方式,建成具有一定规模中药材种苗繁育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种选育进度。三是通过实施对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引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和工艺,提高药材加工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加大龙头企业的建设力度。

3.2 抓销售,抓品牌,全面提升药材市场开发能力

面对通渭县药材开发层次低,开发资金短缺,科技创新不足的现状。一是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强化市场流通及加工营销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农村流通组织和营销队伍,积极发展农民营销大户,鼓励农村能人、农民企业家和社会有识之士创办多种所有制成分的购销、批发、贩运企业及中介组织,使他们成为促进种植与市场之间对接的桥梁。二是要利用种类展销会、洽谈会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展示通渭县的药材产品,吸引省内外中药材加工企业以多种形式发展原料生产基地,提升市场开发能力。

3.3 加强科技渗入,强化技术服务功能

一是加强与科技院校、医药企业的联系。一方面对种植的各种药材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强化产品质量监测检验,推广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与各种企业联手开发,采用多种合作方式,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和推广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中药材品质。二是要把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培训和指导。通过采取科技下乡、集中办班、现场指导、提供信息,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对种植户进行广泛宣传培训。

3.4 完善服务功能,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支撑力

一是在继续稳定和充实县、乡二级农技服务组织的前提下,重点抓好乡站和基层供销合作社网点建设,搞好基地设施配套,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充分发挥金融、商贸、科技等各级职能部门的作用,根据中药材开发各环节的要求,提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三是强化药材龙头企业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民间专业协会,研究会等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农民自我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四是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对药材产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农户投入为辅助,龙头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筹资运行机制。

篇4

关键词:怒江州福贡县;中药材种植;种植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S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67

中药材的种植是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我国的国计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近年来,我国中药材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国内开始振兴中药行业,对中药材的种植也有了进一步的重视。目前,国家颁布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为我国的中药材种植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1 怒江州福贡县中药材种植的现状

怒江州福贡县位于我国的云南地区,地理位置良好、气候条件适宜,适合多个品种的中药材种植,如草果、云黄连、石斛、白芨、滇重楼等。其中,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是草果,共计28380hm2,是福贡县最主要的中药材种植品种;其它中药材都是零星种植,不成规模,如云黄连种植4000hm2、石斛种植2.2hm2、白芨种植2hm2、重楼种植1.2hm2等。

由于当地居民种植意识较低,更倾向于种植那些收益快的品种,对于收益慢或暂时看不到效益的品种都不会去种。这就导致当地的中药材种植呈现出很多问题。

2 怒江州福贡县中药材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技术相对落后,机械化程度不足(种植品种及数量少,机械化几乎没有,只有一些小型的烘干设备)

虽然福贡县的中药材种植已经有了较为长久的时间与比较充足的经验,但是,由于福贡县的技术水平有限、机械化程度还存在些许不足,使得播种、锄草、采收、初加工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大都依靠人力进行,种植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 组织管控较为松散,规范化管理欠缺(中药材都是种在山区,一般不使用农药,化肥。种植模式原始)

现阶段,福贡县的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管理还有待提升,大多的中草药的种植分属于不同的药农,形式较为单一、组织管控也较为松散,部分药农为了提高收益或缺少技术指导,盲目使用农药、化肥,使得中药材的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

2.3 政府引导力度不足,信息化发展不强

在福贡县目前的发展中,政府部门还没能发挥出足够的引导作用,在中药材种植的技术指导方面还不太完善、在监管力度方面也有所欠缺,在资金投入方面更是有很大的不足,因此造成了农在种植中药材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同时,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药农的信息不灵通,中药材的种植与销售存在一定滞后,种植的环节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抑制了药农的种植积极性。

2.4 种植潜力未能发挥,基础化设备不足

当前阶段下,福贡县的中药材生产种植潜力还没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中药材的种植品种、药材质量等方面还存在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值得深入挖掘。同时,中药材在成品运输等方面还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现象,很多中药材得不到良好的存放与运输,无法真的得到品牌的推广,在国家范围内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3 怒江州福贡县中药材种植的发展建议

由于怒江州福贡县的中药材种植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就必须促使政府、企业、药农、技术科研院所相互结合,切实改善中药材种植中存在的缺陷,进一步促进当地药农经济水平的提升。具体措施如下:

3.1 围绕国家政策,明确发展方向

国家政策的支持是中药材种植的方向,经济市场的需求是中药材种植的动力,因此,怒江州福贡县的中药材种植必须紧跟国家中药材发展思想与目标原则,得到政策的支持与法律的保障,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从政府角度来说,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地中草药种植的引导,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切实提高药农们的种植环境。从药农的角度来说,药农们需要时刻把握国家政策的动向与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确定好中药材种植的明确方向与发展重点,以得到经济利润的最大提升。

3.2 增强种植意识,提高生产地位

由于我国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中药材的药用价值与化学药剂无法替代的健康特质逐渐被世界认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由于怒江州福贡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中药材种植为改善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福贡县政府需要对中药材种植重视起,切实提高中药材种植与生产的地位,使中药材的种植成为当地的支柱型产业。

3.3 促进技术提升,培养专业人才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怒江州福贡县的政府、药农需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努力提升种植技术,建立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用科学技术推动中药材种植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福贡县需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农林院校紧密联系,储备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在种植、加工、销售、宣传等方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探索出最适合福贡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道路,提升当地中药材产业的技术水平。

3.4 加大资金投入,扩展招商引资

当前,怒江州福贡县的中药材种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扩展招商引资渠道,进一步促使当地中药材向着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进行。

福贡县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对中药材种植进行有力的引导。例如扶持示范农户、建设种植基地等,使其他药农看到种植中药材的巨大利润,不由自主地跟着政府进行种植,进一步带动整个福贡县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又如,加大科研投入,组织农户进行种植技术的培训或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户家中进行种植科普,切实提高药农的种植技术与质量意识,提高农户的种植质量与种植效率。此外,福贡县政府还可以对珍稀药材的品种进行重点保护,禁止野生药材的采挖、大力推广珍稀药材的种植,促使农户将眼光放得长远,看到种植时间久但药用价值高的珍稀药材的重要意义。

广泛在社会上进行招商引资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使外地企业甚至外国企业看到当地中药材的重要价值,吸引资金进行种植基地的建设,促使福贡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得到更好、更快、更完善的发展。

3.5 提高药材质量,打造良好品牌

中药材与其他农作物不同,在种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药材的疗效与质量。因此,怒江州福贡县的中药材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切实保障药材的质量,在市场前景良好的中药材种植上进行重点的技术研究,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使福贡县的优秀药材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3.6 加强科技水平,增加销售渠道

在科技急速发展的今天,中药材的种植与销售也不能落后于时代,需要在科学技术中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因此,药农需要加强科学技术水平,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开展线上销售行动,增加销售渠道,以销售促种植,以种植促发展,最终实现福贡县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切实促进当地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4 总结

怒江州福贡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但由于管理的疏忽与技术的欠缺,整体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当地药农需要紧密围绕国家政策,提高意识、重视人才,多管齐下,最终在市场中打造良好的药材品牌。

参考文献

[1]冉懋雄.我国中药材种植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中国现代中药,2008(03):3-6,12.

篇5

关键词:中药材;立体种植技术;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62.2;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2-0137-02

1 中药材立体种植模式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前景

曲靖市沾益区1965年就开始人工零星种植半夏、黄芩、白术等中药材,2003年沾益区农业职能部门开始引种当归,之后逐步引进黄芩、木香、大黄、白术、桔梗、板蓝根、丹参、银杏等中药材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种植。2009年云南希美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驻沾益区发展叶用银杏种植,使沾益区中药材产业发展跨上了新的台阶。经十多年的努力,银杏、当归、黄芩、桔梗等已成为沾益区中药材种植的主导品种,已建成面积超过66.7hm2的中药材种植基地10个,精心打造中药材示范园区1个,建成种植专业示范村15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0个,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666.7hO以上,区域内现有省级中药材龙头加工企业2个,已形成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部燥根,性温、味甘、辛,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素有“十方九归”之称,为常用大宗中药。黄芩(Scutellarioideae Brip)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等功效,被誉为40种大宗药材品种之一。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等功效,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并且还广泛用于食品行业。银杏(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多年生落叶深根木本植物,树干直立,外形壮观,其叶被广泛利用,俗称“摇钱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观赏和绿化植物,对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银杏叶为银杏的干燥叶,性味甘苦涩平,有益心敛肺、化湿止泻等功效。银杏叶对人体的作用较为广泛,如改善心血管及周围血管循环功能,对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具有促进记忆力、改善脑功能的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肝脏保护作用、抗毒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辐射作用、肾脏保护作用以及抗氧化、抗焦虑及镇静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银杏具有明显的绿叶期和落叶期交替循环的特点,一般银杏从定植到挂果需10年以上,成材需20年以上,生长前期主要是扩大树冠,树干变粗,也是进行银杏间作的良好时机。截至2014年底云南希美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累计种植银杏2666.7hm2,N植密度为12495株/hm2,种植株行距较宽,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相对较低,加之杂草危害严重,人工除草成本较高,造成前期投资高收益低,企业压力重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中药材立体种植课题研究组经多次试验、示范、探索研究和总结,在已种植的银杏地块选择种植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的一年生当归、两年生黄芩、桔梗发展立体种植,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条件,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中药材立体种植模式。切实做到地尽其力、物尽其用,提高了在银杏园内合理间作其它中药材的总体效益。

2 中药材立体种植模式集成技术研究

从2011年开始,针对银杏间作当归、黄芩、桔梗的中药材立体种植模式集成技术中的栽培密度,当归的育苗技术,当归苗床、桔梗苗后的化学除草,抗旱种植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关键环节课题研究组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试验示范研究工作,研究配套组装完善了中药材立体种植模式集成技术,制定了《沾益区银杏间作当归种植技术规程》《沾益区银杏间作黄芩种植技术规程》《沾益区银杏间作桔梗种植技术规程》。

2.1 银杏间作当归、黄芩、桔梗的最佳栽培密度 银杏大田种植采用两年生树苗于当年12月至翌年的3月打塘种植,株行距为0.4m×2m,密度为12495株/hm2;银杏间作当归时,在银杏2m的种植行间采取1.5m下线做成宽1.2m,高15cm墒面,打塘移栽,塘深20cm,株距25cm(每排栽5株),行距30cm,移栽82500株/hm2;银杏间套作黄芩时,在银杏2m的种植行间采取1.5m下线做成宽1.2m,高15cm的垄床,播种时在垄床上开5cm宽,3cm深,行距25cm的小沟进行条播,播种22.5kg/hm2,出苗后及时定苗,按双株间距8cm定苗,留有效苗75万株/hm2;银杏间套作桔梗时,在银杏2m的种植行间采取1.5m下线做成宽1.2m,高15cm的垄床,播种时在垄床上开5cm宽,3cm深,行距30cm的小沟进行条播,播种18kg/hm2,出苗后及时定苗,按株距5cm定苗,留有效苗60万株/hm2。

2.2 当归育苗技术 当归采用苗床育苗、营养袋假植再移栽的常规方法,在企业大规模生产中存在技术难点多、工序复杂、育苗后杂草危害严重、费工费时的问题。采取直接在营养袋中播入当归种子的方法,减少了假植排苗环节,缩短育苗时间30d,节省劳动力3个,同时避免了假植排苗时对根系的损伤,降低了根结线虫病的浸染几率。

2.3 当归育苗药剂筛选试验 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如下:金都尔、乙草胺、精奎禾灵3种药剂对当归的出苗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大面积生产上不能使用,而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分装的33%的施田补稀释500倍液对当归苗床进行喷雾除草对当归的出苗率基本没有影响,且杂草的防治效果达68.6%,与人工拨除相比可节省用工120个/hm2,苗床节约生产成本6000元/hm2。

2.4 桔梗苗后化学除草技术 试验选用威霸、盖草能、精奎禾灵、金都尔、封地灵、扑草净6种除草药剂进行大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威霸、盖草能、精奎禾灵作为桔梗苗后除草剂对禾本科有良好的除草效果,防效在97%以上,施药后禾本科杂草10d开始死亡,15d达除草目的,对阔叶杂草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桔梗无影响,可作为桔梗出苗后防除禾本科杂草的有效药剂。

2.5 研究当归、黄芩、桔梗抗旱种植技术 当归在大田移栽时采用“起高墒、深打塘、栽袋苗、成窝塘”的技术要点,采取1.5m下线做成墒宽1.2米,高15cm墒面,打塘深度20cm,移栽时用营养袋直播的壮苗带土移栽,移栽后塘心比四周低5cm左右,形成窝塘状,便于收集雨水。黄芩、桔梗在播种时采取1.5m下线做成宽1.2m,高15cm的垄床,播种时在垄床上开5cm宽,3cm深,行距30cm的小沟进行条播,条播后覆盖1cm厚的腐殖土,形成条播带比墒面两边低2cm左右,然后用松毛等遮阴物覆盖。黄芩、桔梗采用两高一低及遮阴物覆盖的条播技术,可以提高自然降雨的利用率;采用条播技g,可以实现精量播种,有效控制种植密度,降低间苗用工成本;覆盖遮阴物,在气温较高时,可以防止高温烧苗,遇到降雨时,可以减少雨水冲刷造成的覆苗及土壤板结现象,提高出苗成活率。

2.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银杏的主要施肥技术为每hm2施农家肥37500kg,钙镁磷肥10kg作底肥一次施入,待树苗成活抽出新叶后,每hm2施银杏专用复合肥2250kg提苗肥,6月下旬至7月初每hm2追施银杏专用复合肥450kg壮苗肥;当归每hO施农家肥30000kg,粮食复合肥60kg,钙镁磷肥25kg,钾肥 10kg,栽后20天每hm2施尿素225kg作提苗肥;黄芩、桔梗每hm2施农家肥30000kg,粮食复合肥30kg,过磷酸钙25kg作底肥一次施入,当年及第二年7―8月每hm2施尿素225~300kg追肥提苗。

2.7 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 在病虫害防治上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施药机械、统一施药时间、统一供用药品、统一施药技术。主要防治病害为银杏叶枯病,当归根腐病、白粉病,黄芩叶枯病,桔梗轮纹病和斑枯病。

3 应用成效分析

在中药材立体种植模式集成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过程中,课题研究组确实采取有力措施,做好规划设计,认真组织落实,深入开展好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工作。经共同努力,2014―2015年共完成中药材立体种植模式集成技术推广应用2066.7hm2,实现总产值15564.18万元,加权平均产值为75310.5元/hm2,新增总产值7924.26万元,新增纯收益3184.10万元,新增纯收益15406.8元/hm2,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宋煜敏,姜振侠,陈浩文,等.中药材种植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篇6

药品抽验作为药品技术监督,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的一项重要手段。XX年年我局认真贯彻全省药品检验暨稽查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年的药品抽验工作周密安排,精心部署。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监检联动理念;

二是完善组织分工,成立全市稽查药械联合抽样小组,保证抽验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和责任感;

三是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全年抽验计划、阶段抽验计划,做到抽验指标分阶段下达,保证药品抽样在时间上连续、在地域覆盖上全面和在抽验品种上分布合理;四是理论结合实践,按每月、每季度和半年召开抽验例会,分析总结前期联合抽验好的经验、做法,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不断改进抽验的方式方法;五是以药品检测车为抓手,充分发挥检测车的快速筛选、靶向抽样作用,切实提高抽验的命中率。现已全面达成年初制定的药品抽验工作计划目标。现将全市药品抽验工作分析总结如下:

一、药品抽验基本情况

表1 XX年年我市抽验主体抽验药品分布统计

抽验主体 抽验批次 不合格批次 命中率(%)(含饮片)

歙 县 局 119 40 33.6

祁门县局 84 26 31.0

黄山区局 86 24 27.9

休宁县局 93 20 21.5

表2 XX年年抽验不合格药品类别统计

类 别 检品批次 不合格批次 命中率(%)

药材及饮片 34 26 76.5

中 成 药 229 104 45.4

抗 生 素 114 6 5.3

化 学 药品 229 23 10.0

表3 不合格药品检验项目分析表

检验项目 批次 占不合格项目批次百分比(%)

重(装)量差异 30 18.9

性 状 86 54.1

鉴 别 3 1.9

ph 值 1 0.6

崩解时限 7 4.4

含量测定 3 1.9

可见异物 10 6.3

水 分 39 24.5

灰 分 6 3.8

溶液颜色 2 1.3

显微特征 2 1.3

溶散时限 1 0.6

杂 质 1 0.6

表4 不合格药品查处情况

抽验主体 不合格品种数 查处数 查处率% 案值数(万元)

黄山市局 35 35 100 3.06

祁门县局 26 26 100 2.22

黄山区局 24 24 100 0.42

黟 县 局 14 14 100 0.55

休宁县局 20 20 100 1.07

合 计 159 159 100 9.72

二、分析与思考

1、药品抽验总体情况分析:

从表1看出,一方面我市坚持以“快速筛查、靶向抽样、目标检验”为主线,充分发挥药品快检车的技术优势,强化管理,提高抽验科学性,强调假劣药品检出命中率,以较低的成本取得了较大的监督效能。另一方面说明随着gmp和gsp的实施,以及监督检查力度的加大,我市药品市场已逐步规范,药品质量总体有所提高。建议:继续充分发挥药品快检车的技术优势,不断加大药品市场监管力度,既要最大限度的查出假劣药品,又要确保我市药品质量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从表1还可以看出,局与局之间药品抽验命中率存在一些差距,说明各局抽验人员对假劣药品嫌疑锁定的强弱、综合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着一定差距。建议:各局建立健全培训机制,针对抽验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相结合,还可安排抽验人员到市药检所实验操作一段时间,提高抽验人员快速识别药品真伪优劣的能力。

2、不合格药品类别分析

从表2看出:

(1)中成药:中成药抽验命中率为45.4%。中成药不合格率高于化学和抗生素药品,原因是中成药的质量相对化学和抗生素药品不稳定,与生产工艺、地域湿度、运输、储存养护有很大关系。其中一部分不合格中成药为中小企业生产,厂房设施陈旧,管理不符合gmp要求,选用中药材原料品质差;另有一部分不合格中成药与运输、储存养护不当有关。

(2)化学药品和抗生素药品:化学药抽验命中率为10.0%,抗生素抽验命中率为5.3%。 该两类药品相对质量稳定可控,尽管不合格率偏低,仍需确保抽验的覆盖面和抽验数量。

(3)中药材及饮片:中药材及饮片抽验命中率为76.5%。 目前,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尚不完善,检测项目多为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仅限于鉴别真伪,不能判定其优劣,所以出现以次充好,掺杂掺假。在直接影响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了中成药的药品质量。建议:一是严格规范中药材市场和饮片市场的加工管理,从源头上把好药品质量关;二是不断完善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将药品质量置于有效控制之中。

3、不合格药品检验项目分析

一方面,不合格药品检验项目中,其中相当一部分药品质量判断可以从外观性状入手。药品的性状是“对药品的色泽和外表感官的判定”,能直观地反映出药品的质量。而水分和重量差异可以从地域、品种归纳分析入手。因此,通过勤看、勤记、勤比较、勤总结都有可能在这方面成为行家;另一方面,对药品内在的质量问题,需要药品检验技术人员不断开发、完善适应基层的药品快速检验方法,充分利用药品检测车的初筛功能,有的放矢、最大限度的发现质量存在问题的药品。

在不合格药品检验项目中,可见异物的判定存在一些争议。注射剂被检出可见异物不合格的概率在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均存在差异。其原因主要是该项检验的新方法比原方法的标准有所提高,建议药品抽验人员进一步规范药品抽样行为,药品检验结果判定应当客观明确。由于对“可见异物”或“其它可见异物”存在与否的判定存在主观差异,药品检验所对“可见异物”不合格判定应当经过多人核对,确定明确存有“可见异物”或“其它可见异物”时,才予以判定。

4、不合格药品查处情况分析

从表4看出,一方面,我市重视药品质量罚,对质量不合格药品的查处率达到100%;另一方面,根据《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和国家局关于违法所得计算的答复,不合格药品查处的罚没款案值数有所下降。说明经过药监部门连续几年的大力整治,我市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守法意识和质量意识正不断提高,在药品购进渠道以及药品储存养护等方面正逐步规范

篇7

在巡视工作中药械安全监管股专题汇报材料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和桂荣

尊敬的各位领导:

2013年上半年,我们药械安全监管股紧紧抓住打假制劣这一主线不放松,履行保护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的神圣职责,防止药害事件的发生,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相结合,既突出了重点,又保证了检查面,加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和整治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了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秩序。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药械安全与市场规范

(一)加强药械安全监管,整顿和规范药械市场。一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格规范药品经营行为。有效保障辖区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及用药、用械安全。二是为切实整顿和规范我县药械市场秩序,进一步巩固和提高GSP认证成果,增强药品经营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提高药品零售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切实加强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情况的跟踪检查力度,结合我县部分药品零售企业GSP到期换证的实际,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局组织执法人员对香县城区内药品零售经营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GSP跟踪检查,确保了GSP再认证工作,并针对各个药店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监管记录,提出监管建议让各药店进行整改。三是整顿和规范医疗器械流通秩序。根据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上半年我局对辖区内医疗器械经营单位从医疗器械购进渠道是否合法、医疗器械是否符合标准、产品存储条件是否符合产品要求等内容进行日常检查。

(二)整顿和规范药械使用秩序,加快推进医疗机构药械规范化管理。在原有基础上,我局进一步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本着“积极推进、注重实效、逐步完善”的原则,对香县辖区内医疗机构实施医疗机构药械规范化管理,与卫生局联发相关文件。营造“用药、用械安全”的良好氛围,督促医疗机构药械管理工作尽早步入有章可循、制度管人的轨道。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药械综合检查,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使医疗机构责任人增强规范使用药械意识,严格审查、验收程序,起到了警示在先、预防为主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的质量体系建设和管理,保障医疗机构药械管理工作尽早规范化。

(三)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确保成效。一是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学校医务室药品质量安全工作,提高学校医务室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我局结合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工作,对部份学校医务室的药品采购、储存、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通过检查,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是为全面推进**县药品电子监管零售药店全覆盖,实现对药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全程监管,促进监管工作信息化、科学化,提高监管效能,扎实开展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保障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药品安全示范县电子监管全覆盖暨申报配数据终端分配工作的通知》(云食药监市〔2013〕13号)文件要求,结合**县实际,制定了《**县药品安全示范县电子监管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云食药监市〔2013〕13号,项目实施重点放在县城及乡镇所在地单体药店,我县已有23家零售药店经省局审批通过。三是为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根据《**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州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迪政办发〔2013〕9号)精神,结合我县药品安全实际情况,制定《**县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四是建章立制,完善药品流通领域综合监管工作机制。为全面贯彻州局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县药品经营企业行为,提升药品质量管理水平,要求各药品经营企业对照“文件”要求,针对药品购进、销售,以及药品相关从业人员的资质等方面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了全面自查自纠,并认真整改,较好地解决了药品流通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我县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使用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我县中药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加强对中药饮片包装标识的监督检查。四是对近年来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监督、抽样中发现的部分不合格率高的品种进行清理,正本清源。对近年来中药材、中药饮片监督中多次发现的同物异名,同名异物、一药多源、品种变异等造成的混乱问题进行清理,澄清混乱,正本清源。

二、相关具体工作

(一)保质保量完成药械抽样工作。一是上半年共完成药品抽样23批次,其中化学药品抽样8批次、中成药抽样17批次,完成国家基本药物抽验10批。二是医疗器械抽样,根据州局2013年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抽验计划分配表,完成州局下达的医疗器械抽验任务3批次。

(二)证照管理情况:到2013年6月共完成5家新申办《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资料上报工作。共完成到期换证的5家药品经营企业的换证材料上报工作。变更《药品经营许可证》共2家。

(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情况:到2013年6月共完成5家新申办药店的GSP申报工作;完成2家变更《药品经营许可证》的GSP申报工作。

(四)《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情况:到2013年6月共完成1家新申办《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企业资料上报。

(五)中药材、氧气《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情况:到2013年6月共新办了4家中药材、氧气《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企业;变更《药品经营许可证》共1家。

(六)进一步加强药械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监测工作。经我局与县卫生局协调后将不良反应报告工作纳入《卫生责任目标书》。截至6月,我县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上报9份药品不良反应报表。

三、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力量薄弱。基层没有专职人员从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任务繁重,工作起来力不从心,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意识不高。农民群众对识别假劣药品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弱,部分农村涉药单位尚需进一步健全贮存设施设备,提高储存和养护条件。

(三)执法人员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参差不齐。

四、下一年工作打算

(一)大力整治药械市场秩序。结合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大对药械流通秩序的整治力度,深入实施药械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二)加大药品安全宣传力度。加大对广大群众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

篇8

1.1明确中药房药师职责

1.1.1保障药品质量中药房药师的首要职责便是保证中药质量,针对饮片的采购验收及仓储保管等都要引起注意。在中药饮片的采购过程中,进货渠道必须正当,饮片入库前必须具备质检报告,防止掺杂掺假,对中药饮片的产地、生产批号及品质状况都要登记备案。在中药饮片仓储保管过程中,要根据中药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贮藏环境,在中药材保管过程中,保持库房干燥,经常通风晾晒,如发现虫蛀和霉变等现象,则立即采取烘烤暴晒等措施。对中药房要定期进行清扫,并做好防鼠工作。对贵重药材如人参、阿胶、牛黄、乌蛸蛇等密封单独放置,以防止腐烂变质。

1.1.3规范调剂管理中药房药师在调剂配方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应规范,并认真审核处方,注意剂量、配伍、禁忌症等要点信息。按照处方,抓取相应的药物,注意不同炮制品及不同产地药物名称的区分,认真准确地称量药物,尤其是对于贵重药物和有毒药物,不能出现丝毫差错。有条理按顺序地调剂药物,以防止混药事件的发生。将每次服用的药物单独成包,叮嘱患者药物的煎服时间、方式及注意事项,必要时帮助患者煎制药物。

1.1.3促进合理用药中药房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防止用药不当引起的药害事件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医生开具的处方如有疑问,应立即与医师进行沟通,并澄清疑虑,以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如证实存在用药不当,应拒绝调剂,并将处方退回,重新开具。

1.2重视中药房环境建设

中药房的环境建设及硬件设施条件也对中药学服务的开展有一定影响。保持中药房室内外卫生,并注重对称量工具、药斗和炮制设施的保管,防止设备陈旧老化,对废旧仪器及时上报,保证必要设施的齐全,购买并使用必要的先进设备,如应用电子秤较戥秤而言,能够更好地控制误差。

1.3提升人性化服务理念

中药房药师在药品发放过程中,对待患者要周到细心,并耐心回答患者问题及用药注意,避免态度冷淡和粗心大意。对需长期服药的患者,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患者档案,并跟踪了解患者服药后的反应,记录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并将整理后的结果反馈给中医师。在中药房旁设置咨询坐席,中药房内药师轮流坐班,指导患者掌握煎服中药的时间、方式、火候及注意事项,回答患者疑虑。及时更新宣传栏内的教育图片,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另外我院还会定期举办科普讲座,邀请资深的中药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传递相关知识,以保证用药安全。

1.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中药房管理制度才能保证药学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调动药师的积极性,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主动参与到日常服务工作中来,能起到明显的效果。通过适当的评比,对勤奋肯干,好学吃苦的药师给予奖金、提升及外出学习机会的奖励。对于迟到早退、慵懒粗心的药师要进行严厉的惩罚,以提高科室药师的工作水平。在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既要包括工作态度,也要包含操作规范,不偏不倚,而且要求资深药师及中药房主任随时监督检查。

1.6加强药师的能力培训

惟有不断地加强中药房药师工作能力的培训提升,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和环境变化。中药房药师的能力提升包括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两个方面。在提高业务水平方面,首先要加强学习新的知识,通过订阅中药材方面的权威杂志和每周的科室药师汇报学习来拓展眼界。其次,由于中医药的古老性和经验性,我院通过师徒传帮带的方式,提高年轻药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其快速成长进步。为药师提供外出学习和经验交流的机会,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在服务能力提升方面,通过设置意见箱,来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以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1.6深入临床中药学研究

中药房在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中,要深入临床,多与中医师进行交流,探讨不同患者的病症及用药方案,结合药效学、药动学等试验观察,充分考虑医、药两方面的因素,对药物的选择、剂量、不良反应等进行综合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医师和中药师的能力互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也可开展中药鉴定、配伍和炮制等相关试验,使药师对中药材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2结果

通过对中药房药师的各项中药学服务满意率进行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所有中药学服务内容的满意率均为100%。

3讨论

篇9

关键词:续断;川续断;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规范化生产

中图分类号:S567.23+9;S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2-2493-06

Standardized Planting at Standard Operation Practice of Dipsacus asperoides(Trial)

WU Ming-kai1,HE Yao2,SONG De-yong2,TU Guang-hong2,WANG Wen-chun2

(1.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al Materials Development / Key Lab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of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550006,China; 2. Guizhou Hengba Medicine Co., Ltd., Guiyang 551417, China)

Abstract: An experiment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Radir dipsaci original plant Dipsacus asperoides C.Y Cheng et T. M.Ai, was carried out in Maige township, Qingzhen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 Standard operation practice was conducted and concluded including seed selection, selecting suitable farmland, seed treatment, sowing quantity, planting density, fertilizer applying, seed collecting,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ling and harvest, and so on. Intercropping, rotation of crops was applied in cultivating, and fertilization or irrigation was based on the need of growth of D. asperoid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ltivating technology of D. asperoides with good quality and high yield was worth going to spread.

Key words: Radir dipsaci; Dipsacus asperoides C.Y Cheng et T. M.Ai; cultivation techniques; extermination of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standard operation practice

《中国药典》(2010版)记述的中药材续断(Radir dipsaci)为川续断科(Dipsacaceae)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Y Cheng et T. M.Ai)的干燥根,川续断在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而得到中药材续断;续断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等功效,可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打损伤等的治疗;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病症;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等病症。川续断属(Dipsacus Linn.)全世界约有20余种,我国有9种、1变种,其中2种为栽培种,主产西南地区。本属植物的根、叶大多可入药,具有补益肝肾、续接筋骨、抗骨质疏松等功效[1,2]。川续断的野生资源以前非常丰富,随着对续断在保健及功能食品方面的开发越来越多,国际国内市场上对续断的年需求量超过万吨,导致野生资源出现滥采乱挖、竭泽而渔现象,野生资源已无法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亟待加强人工规范化栽培。川续断人工栽培有十几年的历史,在开展川续断规范化栽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栽培技术经验,初步制定出了大田人工种植川续断的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actice,SOP)。

1总则

1.1目的

为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依据川续断生长发育特性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1.2标准操作规程各环节

本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总则、产地自然条件、川续断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规范化大田人工种植负责人员与设备、文件管理等环节,是川续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

1.3使用要求

川续断药材生产应运用本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管理和质量监控,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最大持续量”原则,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4适宜区域

本规程适用于贵州省内海拔1 000~1 400 m左右的区域,例如清镇市麦格乡、息烽县青山镇等中药材续断生产地,以及具有相似生态环境条件的种植生产区域。

1.5应用标准

下列文件被本标准引用,条款为本标准的条款。

GB3095-1996,国家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1992,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1995,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02试行版);

国家科技部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实施指导原则及验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1.6术语定义

GAP(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SOP(Standard operation practice)――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

最大持续量――即不危害生态环境,可持续生产(采收)的最大产量。

生物肥料――是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内提取的物质,作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肥料。

生物源农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从生物体内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农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质量标准――是对药材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种苗――优良母株健康优质种子直接播种或分株育苗,得到的大小整齐无有害生物危害、长出3~4片叶、主根长10~15 cm的健壮苗。

感官性状――系指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及气味等。

整齐度――同一批药材形状、大小相对一致的程度,用质量乘以(1±x%)表示。

异味――因栽培、管理、污染、病虫害等所造成的不良气味或滋味。

有害生物――凡对植物或植物产品产生危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理型。

无害化治理技术――以植物检疫为前提,以病虫测报为基础,以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为中心,以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和农药残留为目标,所采取的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

病虫伤害――因病虫危害造成对药材本体的损伤。

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至采挖时允许间隔的最少天数。

2产地自然条件

2.1自然条件

川续断规范化种植基地位于清镇市麦格乡小训村,地理坐标为N 26°43′37″、E 106°27′55″,海拔1 308 m。清镇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处于N 26°24′-27°56′、E 106°07′-107°33′之间,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喀斯特景观突出而独特,丘陵占59%,山地占31%,坝地占5.5%,水面占4.5%,海拔在1 200~

1 400 m。主要土壤类型中,硅质、硅铁质黄壤占67.1%,黄棕壤占11.1%,石灰土占11.7%,紫色土占4.8%。土层比较深厚,矿物养分与有机质比较丰富。本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 100~1 300 mm,降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5~8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55%以上,阴雨天气较多且时间长。年平均气温在13.5~14.5 ℃,多年平均气温在14 ℃左右,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310.8 h,全年无霜期279 d,空气相对湿度为75%~85%,有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冬暖夏凉等高原山区气候特征。山地疏林及半湿润荒地为野生川续断主要分布区域之一[3]。

2.2环境质量要求

农田灌溉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二级以上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以上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以上标准。

3川续断生物学特性

3.1植物形态

3.1.1根粗壮,长圆锥形,主根明显,单条或数条并生,外皮淡褐色或黄褐色,具细长须根。

3.1.2茎茎中空,茎直多分枝,具6~8条棱,具棱和浅沟,生细柔毛,棱上疏生刺毛。

3.1.3叶基生叶具长柄,羽状深裂,先端裂片较大,叶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茎生叶对生,有短柄或无柄,叶片多为3裂,中央裂片最大,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有疏锯齿,两侧裂片1~2对,较小,两面被白色贴伏柔毛或刺毛;茎梢的叶3裂或全缘,具短柄,毛较少。

3.1.4花花小,多数,球形头状花序,直径2~3 cm;总苞片5~7枚,花冠白色或淡黄白色,具4枚较深的裂片,花冠管基部渐狭窄,外侧密被向下的长柔毛;雄蕊4枚,着生于花冠管上部,花丝细长,花药椭圆形,紫色,伸出花冠外;雌蕊1枚,柱头短杆状而扁;花期7~9月[1]。

3.1.5种子瘦果长倒卵柱状,包藏于小总苞内,淡褐色。果期9~11月。

3.2生长习性

川续断喜温暖而较凉爽湿润的环境,耐寒忌高温,适宜海拔1 000 m以上的地区栽培,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疏松砂壤土为佳[4]。海拔较低的闷热地区种植川续断,地上部分生长旺盛,但根茎产量低。积水地、黏土地不宜种植;土壤板结、肥力低的生地种植,地下根茎分叉严重,影响药材的质量,且在阴雨天气中容易发生根腐病。

3.3生态特性

3.3.1气温川续断喜较凉爽湿润的环境,耐寒忌高温[4]。

3.3.2水分环境湿度是川续断最重要的生态条件之一,川续断要求较高的土壤持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

3.3.3阳光川续断是较喜阳植物,但在苗期有适度遮光条件下,生长更繁茂。

3.3.4土壤川续断对土壤的适应范围广,但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酸碱反应呈中性的沙质土壤或壤土种植,亦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苗期可与玉米、油菜、麦类、果树、经济林等农林作物进行套种,但是在涝洼地不宜种植。

4栽培技术

4.1选地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土壤、灌溉水、空气质量符合DB62/T 798-2002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达到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产地环境要求,按照GAP规定执行,远离污染源的疏松富含有机质、坡度小、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腐殖质沙壤土[4,5]作为种植地。

4.2整地

栽种前将土深耕20~30 cm,细耙,于栽种时再浅耕一遍,顺坡开100~120 cm宽的高厢,厢面呈龟背型,四周开排水沟。

4.3种子来源

选择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头一年成熟饱满种子(川续断一级种子要求种子千粒重为3.59 g左右,种子长0.423 cm左右、宽0.133 cm左右)。

4.4采种

4.4.1采种田采种田应与商品生产田分开,单留;选择水肥条件好、植株整齐的田块做采种田;鼓励从野生地采集种子育苗繁殖建立采种田。

4.4.2采种田管理播种至收获阶段执行本标准4.6、4.7、5等条款。

4.4.3采种每年的9~10月,选择川续断健壮植株上的果实,待呈黄褐色、充实饱满时,摘回置阴凉通风处后熟数天,再晒干或晾干,抖出种子,弃去杂物,置干燥处贮藏备用。川续断种子采收一定要及时,熟后易脱落散失。

4.5种子质量

川续断主要利用种子进行繁殖, 种子要求纯度≥90%,净度≥90%,发芽率≥85%。

4.6播种

4.6.1种子处理播种前将川续断种子用40 ℃温水浸泡10 h,捞出摊于盆内或放在纱布袋中,置温暖处催芽,催芽期间每天浇水1~2次,待芽萌动时可行播种。

4.6.2播种期播种时间可行春播或秋播,地势较高、寒冷较早的地区,以春播为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地势低、暖和的地区,在秋播为宜,于采种后即行播种,此时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土地湿润,种子发芽整齐,幼苗能安全越冬。

4.6.3播种方式与密度种子用量一般为37.5 kg/hm2左右,播种方式可穴播或条播。穴播,按行株距35 cm×40 cm开穴,穴径17~20 cm,穴深7~10 cm,每穴播种10粒左右;条播,以行距25~30 cm开沟,沟深3 cm,宽7~8 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种后,先浇人畜粪尿,再覆1~2 cm薄土。

4.6.4壮苗指标川续断壮苗要求具备3~4片叶、主根长10~15 cm、苗高10~30 cm。

4.6.5育苗期管理川续断在育苗期的管理措施见表1。

4.6.6分株繁殖在川续断采收时,充分利用药用部分剩下的细根和根头,重新栽种。分蘖苗的叶片可剪去部分,留下叶柄、心叶,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成活率。种苗最好当天栽种完,栽种密度为25~30 cm×50 cm,幼苗成活后能自然露地越冬。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6.7苗期管理苗期及苗移栽的第一年,倡导川续断采用间作、套种玉米或大豆等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种植模式,既可增加土地产出、提高种植效益,又能有效除去杂草。

4.7田间管理

4.7.1定苗直播苗长到10 cm 高时,按株行距30 cm×50 cm进行定苗,间除的幼苗可用于补缺,也可移栽。

4.7.2肥水管理直播川续断出苗90 d以后,结合除草施尿素225 kg/hm2,或用0.5%的云大120喷施叶面,若喷施后6 h内淋雨需重喷。育苗移栽的川续断移栽20 d后苗返青,此时可追施尿素300 kg/hm2左右,所施尿素离苗5 cm 左右;追肥应在阴雨天气进行;第二年开始萌芽生长时,有灌水条件的地方灌水1次,施一些磷肥,没有灌水条件的田地只能雨季追施,一般施750 kg/hm2左右。

4.7.3激素不提倡使用植物激素。

4.7.4摘花蕾种植1年以上的川续断到了7月份抽薹开花,为了集中营养使根茎粗壮,不留种的植株应及时割除花茎,叶片太旺盛的植株可以割除部分叶片。

4.7.5中耕除草除草主要在幼苗期进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除草次数,一般种植当年除草2次,以后每年除草1次即可。川续断相对于其他药用植物来说,田间杂草不是很多,每年植株封行后就不用除草了。

5主要病虫害防治

5.1川续断病虫害防治

川续断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2。

5.2对川续断病虫害防治推广生物无害化治理技术,实施综合防治

5.2.1植物检疫执行国家植物检疫法规的检疫检验规定,选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健壮种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执行。

5.2.2农业防治主要是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对川续断种子进行处理及土壤消毒,消毒药剂及方法见表3;实行轮作,轮作期3~5年,不宜与烟草等易感根腐病的作物轮作;鼓励轮作期用玉米、高粱间套种绿肥,通过生态循环种植培肥土壤;清洁田园,及时清除植株病残体及杂草,并集中除害处理;控制用肥,使用无害化有机肥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复混肥,禁止使用含植物激素的叶面肥。

5.2.3生物防治推广使用生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推荐品种、防治对象及方法见表4,保护和利用药田有益生物及优势种群,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及用药量。

5.2.4物理防治利用诱剂、诱器或人工捕杀进行防治。可用糖醋诱剂、树枝诱蛾把,堆草及施用树叶来诱杀小地老虎,掘坑诱杀蝼蛄。诱器主要是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

5.2.5化学防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倡科学、合理、安全用药;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严格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剧毒、高毒、高残留或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品种及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含砷、含铅类农药,具体见表5。川续断农药残留要求见表6。

6规范化大田人工种植负责人员与设备

6.1种植负责人员

①从事中药材人工种植的人员均应具有基本中药学、农学常识,并经过生产技术、安全及卫生学知识方面的培训;②从事田间工作的人员应熟悉栽培技术,特别是农药的施用及防护技术;③对从事药材生产的有关人员应定期培训与考核。

6.2设备要求

①药材生产单位备齐药材生产必须的仪器设备;②生产企业生产和检验用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适用范围和精密度应符合生产与检验的要求,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定期校验。

7文件管理

7.1文件

文件指一切涉及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的书面材料和实施中的资料记载,包括①药材品种、育苗与移栽(时间、地点、面积)、田间管理(所用肥料、农药种类、数量、时间等)等的原始记载;②种植基地土壤及水分的资料;③各种合同、协议书、生产计划、实施方案、技术操作规程;④物候变化记载与小气侯记录资料;⑤药材产量与质量记录;⑥相关工作、技术总结等文档;⑦文件管理,将上述文件资料全部归入档案收载;

7.2文件管理人员

文件管理人员指专门记录相关文字材料、资料、数据等的记录人员与专门整理、归纳、保护、入档管理的档案保管人员,记录员要选用具有一定文化而且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档案保管员要掌握档案分类和保管的基本知识;记录员、档案保管员要求相对固定,专人负责。

参考文献:

[1] 路安民,张志耘,陈书坤,等. 中国植物志-葫芦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 艾铁民. 中药续断原植物及续断属修订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92,7(2):22-24.

[3] 于娉婷,何顺志. 清镇市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2008,23(1):20-22.

[4] 吕丽芬,袁理春,赵菊,等. 川续断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23):150.

[5] 丁莉,武芸. 五鹤续断部分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2):144-146.

篇10

半年工作转眼即过,在这半年的工作中。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长,护理部及科室领导的直接领导下,以及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努力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并完善制定了各班护理人员的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护士各尽其职。

2、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抓起,杜绝漏洞。

(2)严格执行护理操作三查七对制度。登记,加药,穿刺,更换液体等。

(3)认真填写并完善各项登记记录。

3、认真执行院内各项规章制度

二、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1、严格按工作计划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制定出下周工作重点。

2、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使每位护理人员不断提高各项业务水平。

3、认真执行日测日检工作,护理人员每天认真真实统计好个人工作量,业务收入等日常工作。负责人不定期抽检,及时发想问题及时解决。

三、服务质量管理

1、认真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积极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并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礼仪培训,在工作中很好应用,提高满意度,增进护患情感,拉近护患距离。

2、开展健康教育,对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8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四、加强业务技术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增加对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培训,以增加知识面。

2、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扩大知识面。

3、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专科知识。

4、每月组织急救知识培训并考核内容。

5、鼓励每位同志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6、护理人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年轻护士学习老同志实践经验,老同志学习年轻同志知识面,新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院内感染与质控的管理

1、科室坚持了每天对输液大厅进行紫外线消毒,在病人众多的情况下确保安全,未发生一例交叉感染。

2、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监测。

3、对于出现差错事故及时上报,不漏报,不瞒报,实事求是,专人管理,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定性。大家共同发言引起大家重视,避免给患者带来伤害。

六、存在问题:

1、由于护理人员较少,基础护理不到位,有时因让患者等待时间长而引起患者家属不满。

2、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急诊急救知识欠缺。

3、个别护理人员工作不认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并改正。

半年来护理工作由于院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在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绩,但也存在一定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希望医院领导给予批评和指正!

年终总结范文

一、仓库保管员的工作

1、负责仓库大库(原辅料区.阴凉库)、危库、剧库、冷库、中药材库及阴凉库的日常卫生和安全工作及各项记录;

2、责所有有关原辅材料、中药材、危险品、化试、冷藏物品等的入库、出库工作,按标准操作程序和标准管理制度做好各项工作及记录。

二、配合车间生产

1、生产计划,负责制造部固体车间、液体车间、注射剂车间、原料药车间、中药提取车间、合成车间等的分料工作,及时填写相关的记录;

2、配合以上各车间的领料工作,及时填写货位卡,分类帐,核准现场物料等,做到帐目清晰,可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改正。

三、配合gmp的认证

1、配合做好了各车间gmp认证所需大量的调帐工作;

2、完成了仓库gmp认证期间的大量帐目清查、整理工作,做到了帐目一目了然,现场整洁,达到了帐、卡、物一致;

3、配合化验中心做好现场核准工作。

四、负责仓库洁净区的管理和清洁工作

1、做好洁净区空调机组的维护工作;

2、每个星期一做好洁净区的清洁工作及填写相关记录;

3、化验中心、质保部取样后,做好清洁工作;

4、分料后,做好清洁工作及清场记录。

五、配合其他的工作

1、负责中药材外加工所需材料的入库,工作及相关记录;

2、负责生命能在我厂合成时所需原辅材料的入库、分料、领料工作及相关记录;

3、负责技研部做小试或新产品开发所需物料的入库、分料、领料工作及相关记录;

4、配合化验中心的取样工作;

5、每月协助财务做好盘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