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1 05:3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夜校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夜校培训总结

篇1

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本年度第一批共完成xxx培训101名,xxx培训461名;本年度第二批完成x类xxx培训325名,x类xxx培训625名,共1512名,较好地完成了中标任务。每期培训后进行教学反馈,从学员的反馈调查统计看来,总体满意率高达98%,受到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充分肯定。

从9月初到1月底,为完成任务,我校积极开展工作,花了很多心思,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结本年度的企业职工培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一些经验:

1、寻找培训技术支撑的重要性:培训应该有实效,切实为企业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得到企业的欢迎与长期的合作。但自身的培训技术毕竟有限,寻找强有力的技术后盾才是上策。中标后,再次与xxx公司合作,开设现代企业员工综合技能及营销能力提升培训课程,该课程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与高层客户打交道的营销技能提升培训,为企业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提升企业效益。

2、搭建培训课程展示的交流平台:好的东西也需要宣传与展示,让企业知道我们这个学校,了解我们培训的课程也是重要的一步。学校开设的xxx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很好的为学校的企业职工培训开设了一个展示与交流的窗口,该项目开设的形式丰富的职业心态、职业礼仪等课程为企业培训负责人有了一个事先了解的过程,培训合作建立在相互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是件愉快的事情。

3、做好详细的企业现状的调查工作:企业职工培训要切实为企业解决问题,培训前做好企业的调查了解工作,做好一份完整的方案,是很重要的。为此,每与一家公司合作,我校都事先派专业培训讲师到公司各个部门与负责人、小组长、职工进行座谈,详细了解企业的情况与职工的困难,象xxx公司底下有许多个分公司,我们会花几天的时间到各县区去走访,受到企业的欢迎。

4、提供丰富多彩的互动的培训方式:培训的效果与培训的形式也有很大的关系,我校引进的是当下最流行的互动式的培训方式,上课形式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课堂一扫以往的沉闷气氛,非常活跃,讲师主要以提问与引导为,通过活动让学员自发地感悟,学员也很容易接受,这种培训方式受到学员的欢迎,学员反映这样的培训收获很大。

5、做好培训后的善后服务工作:为使员工返回工作岗位保持培训时的良好心态,发挥培训时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培训结束后,我们都会为企业提出合理的监督管理方案,并定时到企业回访,做现场指导,这个做法大大提高了培训的效果,企业领导也非常感谢我们的服务。

以上是本年度所做工作的一些回顾,在以后的工作中好的方面要保持并在原基础上去努力再提高,不足之处还需领导的指导并向其它培训单位多多学习。明年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篇2

                 ——“国培”总结

这次有幸参加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我收获颇丰。国培送培到校,精准培训,让我们在工作之余,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的各位专家。欧阳处长高屋建瓴,陈朝老师活力四射,陆燕老师亲和认真,左芊老师热情洋溢,银椅淇老师学识渊博,姚丽娜老师耐心细致,江波老师积极专业,尹春玲老师谦虚细心……他们不辞辛劳,从长沙来到澧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职业教育的理念与经验。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自己进一步明确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改革。于是,自己在教学中多了些反思,我们很多时候考虑问题都是说学生的多,很少能够从自身出发,多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哪些还需要改进等等。今后,我将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同时,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探索,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学观。

    再次,听专家、教授们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关于微课的制作,关于课程体系的开发,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关于PPT的美化等等,这些有效的课程,我都收获满满。今后,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爱岗位,爱学生,爱教育,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积极探索,勇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耕耘者。

最后,自己在反思中得到提升。一段时间的国培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的是科研型的教师。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要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学生实际进行思索,在行动中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

篇3

摘 要 要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农民工整体素质的高低与否是关键原因之一。因此,许多施工企业逐步重视农民工的业务和素质培养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如何在施工企业广西路桥集团工程项目中建立“民工夜校”,提出提升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方法,促进企业收获经济、人才、社会三大效益。

关键词 施工 企业 民工 夜校

项目是施工企业的对外形象窗口,而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民工组合成的作业班组,则是项目建设的主力军,一直以来,农民工兄弟都有着淳朴实干、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但是由于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安全生产知识贫乏、法制意识淡薄以及较差的文明卫生习惯等情况制约,施工现场班组人员野蛮施工,罔顾他人和自身安全,打架斗殴、群聚赌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切实解决农民工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农民工队伍整体素质、完善农民工教育管理、以适应现代化工程建设需要和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的要求,建立一支实践能力强、技术熟练的“蓝领队伍”,广西路桥集团公司工程项目“民工夜校”应此而生,项目“民工夜校”主要利用夜间、雨季时间进行教学,即提高了农民工的技能,确保施工安全,也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减少了农民工因工地生活空乏无味,出现聚赌、打架滋事等现象。

一、项目民工夜校活动措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确保教学硬件设施投入,形成教学框架

由于项目农民工的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要办好民工夜校就要在教学硬件和软件上狠下功夫。为此,项目部夜校筹备小组深入各劳务班组中,了解农民工想学什么、能学什么,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经过半月摸底调研,项目基本掌握了项目农民工的情况,制定了可行性较强的民工夜校管理制度、民工夜校章程、民工夜校学员守则,并由项目经理担任校长,项目书记担任教学主任,项目专职安全员担任夜校专职教师,各班组长担任班长,形成规范的教学模式。同时,项目巧妙地利用项目职工之家作为夜校教室,配备了基本教学设施,如电脑、投影仪,黑板,影碟机,电视机等;在教室开辟学习园地,放置书籍、报刊,做到“制度上有安排,内容上有布置,时间上有保证”,保证了民工夜校的正常运转。

(二)开设有针对性专题课程,保证夜校教学质量,形成学员主动学习的氛围

有了硬件的保证,项目民工夜校框架已基本成型,但是要真正发挥夜校作用,重点还在怎么编制教学教程、怎么带动农民工学员主动学习,改变陋习,树立正确的安全文明意识。向农民工学员授课,教学教材及授课老师都要精挑细琢,讲课内容过于学术,讲课技巧过于书面,学员就不容易接受,会产生厌学、抵触,甚至逆反抗衡的情绪。

1.精心编排,聘请内外部教师授课,丰富学习内容,拓宽知识面。

在师资方面,夜校积极聘请公司职工大学老师、当地检察院负责人等人员给农民工讲课,开设施工业务技能、安全法律法规、道德文明、卫生知识、农民工劳动权益等课程,组织部分学员到当地监狱参观,让农民工学员真正知法、懂法。

此外,项目还从施工班组中挑选出部分技术骨干,经过培训后聘为夜校教师,从农民工中选出的老师授课,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讲得实在,听得有味,而且形成“大家想当老师,大家争当老师”的意识,营造“学、赶、比、超”的氛围。

开工至今,项目夜校已组织外内部老师授课达30余次,授课学员近1130人/次,出勤率达95%,一次性考试合格率达96%以上。

2.利用“施工流动课堂”载体,既增强趣味性,又能提高学员动手能力。

项目夜校创新开设施工“流动课堂”,采用观看录像、实战讲解,动手演练等多种教学方式,丰富夜校教学形式。项目因地制宜,把夜校教学场地移至施工现场。如组织不同班组学员交叉检查,相互指出安全隐患,提出怎么整改,再由夜校老师进行点评,通过实地演练,将安全意识灌入学员心中;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活动,设置奖金,提高学习趣味性和竞争性;结合施工季节和工作重点,举办台风、火灾、防高空坠落应急演练,触电、水中救援实战演练,提高了学员的应急能力和操作技能。

“流动课堂”改变以往其他兄弟学校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质量不高的弊端,增强了教学趣味性,提高了学员的实战能力和应急能力。

3.推行持“安全合格证”管理措施,只有通过考试才能上岗。

要保证农民工能通过学习,真正掌握岗位业务知识和安全防护技能,就必须要有考核衡量标准,夜校创新执行从业人员持“安全合格证”上岗措施。农民工上岗前,必须接受专项安全交底教育,只有通过相应级别的安全知识考试,才能上岗就业。如果农民工要转换岗位,就要再次进行该岗位的级别考试,持证多少合格证,就有多少岗位可以选择,这样既增加了学员主动学习、主动考试的意识,也确保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全面、深入。

(三)关心学员生活,重视农民工生活质量,将关爱送入学员心中

除了开班授课,项目还利用民工夜校这个平台,组织学员集体观看露天电影,举行各种体育竞赛,想方设法丰富学员的业余生活。同时,项目夜校还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学员,项目夜校定期组织免费体检;统一发放床单、被套、草席;酷暑严寒统一发放防暑药品和保温用品;每年秋季开学时,提前发放工资,帮助部分困难学员解决子女读书问题,确保了袍江大桥全体参建人员生活和谐。

二、项目夜校办学成效

(一)办立民工夜校以来,施工现场“脏、乱、差”、材料浪费严重、危险作业等现象明显有所改善,各种违章施工、野蛮作业等不文明状况逐渐减少,项目获评省 “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

(二)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加强,技能操作和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由于教育深入人心,项目农民工安全生产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进入施工现场都能自觉规范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能自觉系好安全带。项目过程未发现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三)项目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酗酒闹事、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的现象没有了,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存在需改进的方面

(一)培训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由于施工行业生产任务重,为了不影响生产,所以集中培训时间紧,内容多,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学习效果还不是最佳。

(二)培训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项目聘请的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内容不够丰富,随意性较大,且在内部讲师的推选、管理上还存在不足。

(三)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还有待提高。由于时间、人手等各方面原因,没有注意了解和跟踪培训效果,不能根据反馈情况改进培训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教学的质量。

四、改进措施

(一)确保培训时间、经费的投入。要做好民工夜校培训工作,时间、投入要得到保证。施工单位工期紧,生产任务繁重,大家都很忙碌,都有做不完的事,要静下心来学习很难,但没有学习就没有提高,因此要进一步处理好工学关系,达到双赢。

(二)提高内外部培训师的师资水平。要丰富夜校教学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项目将连同公司职能部门及其他兄弟项目,形成企业内部民工夜校教师的聘用机制,通过建立师资库,统一对选的农民工培训师进行系统培训,实践授课考核合格方能开始授课,增加自我提高的压力、动力。另外,让要农民工培训师要参与负责起内部教材的编写任务,从总结中提高,真正形成多元化办学、立体化教学。

篇4

一、在培训中注重突出育人职能,力求“以德润心、以文化人”

松原市农广校注重发挥农业科技教育综合优势,在培训中突出育人职能,注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员,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员,用高尚的情操塑造学员,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学员,力求“以德润心、以文化人”。一是倡导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引领农民培训工作。在《松原日报》开设“农民国学课堂”,讲解《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国学经典,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加入到学习弘扬传统文化中来,同时,在松原市农广校网站等涉农网络媒体上,持续讲解国学文化,逐步延展和传授国学精华。与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联合开展“国学下乡”活动,深入村屯进行巡回讲解。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抗战胜利70周年,在学员中通过开展学习抗战史和参观中国人民纪念馆、杨靖宇将军牺牲地、虎头要塞纪念馆等活动,重温历史,牢记使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深根植在农民学员的心中。三是开展“做新型职业农民,走现代农业之路”诗歌赛活动。在《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出台后,组织学员开展“做新型职业农民,走现代农业之路”诗歌赛,共征集了20名学员的35首诗歌作品。活动弘扬了主旋律,坚定了学员们在土地上就业创业信心,培养学员“我是农民我骄傲、我是农民我自豪”的积极心态。进而引领他们积极投身吉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实践。

二、在培训中注重以国家项目为主导、地方项目为辅助、社会化项目为补充的培训模式

2014年开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强调培训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训效果的运用。通过培训一个、带动一批,让国家的惠农工程深入人心;在市委组织部、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长江以北首家“学历+技能”的开放式农民学院。作为地方项目,每两年作为一个周期,培育农村实用人才。致力于把农民学院打造成农村致富带头人孵化器、农村党支部书记孵化器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孵化器,目前,学院已发展党员积极分子21名,占学员数量的21%,确定近期发展对象2名,上半年拟转为正式党员1名。有12名学员在学习期间成立了自己的农业(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有15人进行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社会化培训项目作为广校培训工作的延伸,两年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育农民近千人。2016年,通过这种方式培育了新型农民,同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近200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松原市农业植保应急救援队,在全市范围内采取科学的农作物统防统治措施,推行农用无人机航化作业方式,为各乡镇内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有偿航化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在培训中注重运用“互联网+”思维,努力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方式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把“互联网+”思维引入农民培训工作,实施了多项提高农民素质的培训措施,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一是探索开设农民素质提升大讲堂。2015年年初,创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打破了项目的局限性。开展了农民素质提升大讲堂活动,依托YY平台建立的松原市农民素质提升大讲堂,以开放式的网络授课为主,已经成为松原农民每周一次的科技盛宴。冬令时每周六晚6点,夏令时每周六晚7点。每节课90分钟,60分钟讲解,30分钟教师和学员互动。师资力量来自域内外涉农领域的专家、市(县)农广校骨干教师和农广公益专家教授进行授课。授课内容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涵盖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生产发展的10个方面。2015年全年共授课48次,受益学员及农民23000多人次。2015年5月初,吉林省农委领导在考察该项工作后,决定在恰当的时候,将大讲堂活动升级为省级平台,让全省农民受益。二是持续开展“空中课堂7411”行动。“空中课堂7411”惠农行动作为市农广校的拳头项目,通过热线、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交织,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教育和培训农民,推广和传播农业科技。行动设立了涉及农业、畜牧、法律、医疗等方面的7条农广公益专家热线;建立了松原农广公益、松原农广创业、松原农广采摘、松原农广信息员4个网群;开辟了《松原日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个报纸专栏;开播了松原电视台《农广直通车》1档电视节目。农业科技传播不仅覆盖松原市1123个行政村3000个自然屯,更有松原周边肇源、大安、双辽,农安、榆树、德惠等地农民朋友受益。自行动开展以来,已接听热线6万余个、回复网络咨询8000多人次;刊发农村实用新技术60期、文章87篇;制作电视节目23期,刊播69次。2015年,专家热线已增至10条;网群已增加至12个;报纸专栏增加至两个;电视栏目增加至2个。“7411工程”已突破原有服务范围,并呈逐年扩大的势头,业已成为松原市农广校服务三农工作的一个概指。三是成立农民科技夜校。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作为农民培育的专门机构,探索建设好农民科技夜校,培育好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就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最好体现。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离不开农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开办农民科技夜校可以帮助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尽快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截至目前,依托YY网络课堂建设的6所农民科技夜校运行情况良好,深受农民朋友欢迎。农民科技夜校是把原有分散收听农民素质提升大讲堂的农民集中到具备条件的村部,集体收听收看。便于农民朋友之间随时探讨和交流农业生产问题,培养农民的集体意识和科技意识。2016年,将重点探索把夜校建在合作社上,让科技夜校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民。

四、在培训中注重有针对性地建立教学实训基地

一是围绕生态观光农业确定教学实训基地。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积极参与松原市“美丽家园”行动计划,成功挖掘出贺什勒草莓、哈拉毛都梨花这两处集教学、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乡村美景,并组织农业专家无偿扶持这两处的果蔬产业,着力打造享誉松原的生态农业基地、休闲观光旅游基地。贺什勒草莓基地与哈拉毛都无公害果蔬基地的建成,不但为今后的松原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实训基地,而且丰富了哈达山旅游观光带的内容,使游水库、赏梨花、谒王府、品江鱼、挖野菜、感受绿色休闲农业成为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与查干湖东西呼应的大旅游格局。二是围绕全市粮食增产目标确定教学实训基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2015年,松原市粮食生产目标为800万吨。政府有号召、广校有行动。松原市农广校作为松原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单位、农技推广的重要部门,有责任、有义务为全市科技增粮做贡献。通过开展“万亩农作物高产示范工程”,市农广校协调社会资金30万元,扶持21户农民,建立了26处高产示范基地。辐射和带动各县市区部分农户采用科学种植方式超过1万亩。采用良种+良法的方式进行作高产物栽培,具体方式为保护性耕作+大垄双行+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超高产栽培技术,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和生产实践,各个示范基地均发挥了很好的教学作用。2015年10月9日~11日,农业部及省市相关专家对市农广校(市农民学院)及其合作企业承担的高产示范项目进行了测产。测产结果表明,超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具有较为明显的增产作用,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该技术在干旱及土地相对贫瘠地区有明显优势;适合在松原地区大面积推广。

五、在培训中注重后续跟踪指导服务,力求把创业学员扶上马,再送一程

两年来,通过多种方式对三个类型的学员进行了155次回访。在广校的支持和鼓励下,张泽涛、李秀梅、杨影等52名学员通过土地入股,加入到当地规模较大的合作社;秦海、于淼、于春雪等46名学员成立了自己的农业种植合作社,带动乡村四邻共同发展;刘宏胜、吴晓红、朱小龙等78名学员扩大了生产规模、购置了大型农机具。学员刘运通成立的龙源合作社今年被评为国家级合作社,国家扶持480万元农业机械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学员郝建立鹏发农民特色种植合作社,与农民签订粘玉米种植合同,形成自己的品牌并实现了网上销售,产品卖到了北上广,在今年玉米临储价格下调的严峻形势下,找到了一条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此外,还联合市委政策研究室,依托松原市农广信息员渠道,下发了近3万份的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调查问卷。2015年,利用自身的多个网络平台、庞大的农广信息员队伍,以及松原电视台、松原(微博)等媒体渠道,在全市农民中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宣传普及,并进行海选招生。招生宣传播出后,仅7天时间,报名人数就突破预期名额。同时,在工作中帮助多家合作社、公司、企业办理合作社注册登记、协调合作社信用贷款、联系世行项目、协调土地收益质押贷款、申办吉林省著名商标、协调疫苗,帮助学员企业联合采购产品包装。在学员创业过程中,为所有学员免费聘请法律顾问,建立学员网群,相互借鉴创业经验,分享心路历程。多次深入学员企业、家庭走访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六、在培训中注重整合市(县)优势资源,促进市县两级农广校协同发展

为增强农村实用人才整体培育能力,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的积极性,市农广校整合各项优势资源,服务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和农民培训工作,实现了五个方面的资源共享。一是地方项目资源共享。市校所属的农民学院项目在扶余、前郭、长岭、乾安四个分校设立四个直属教学点,分别负责四个县(市)籍学员的短期培训工作。每个教学点每年拟计划拨付专项资金5000元,四个教学点每年将有2万元的专项培训资金支持。根据县域产业特点,各教学点每年组织教学活动两次,要求集中培训和实践考察相结合,要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总结。二是宣传资源共享。近年来,市校与省、市媒体间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市本级的媒体给予了大力支持,市校先后在《松原日报》开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栏”;在松原广播电视台开设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广直通车》、《职业农民在松原》等栏目,市校利用两个媒体平台,打通县校向上、向外宣传典型、推介工作的出口,并免费为各分校提供宣传网页或者建设网站。三是培育资源共享。1、招生工作上下互动,市、县校在满足各自招生任务前提下,可以把富余的农民学员推荐给适合地域、合适的班次的广校,从而把招生工作做活、做大、做强。2、教师资源统一调配。市、县两级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中心)择优推荐专职教师纳入市级广校系统培训师资库,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集中培训环节根据培训内容和班次,统一调配师资力量。3、实践考察环节市(县)联动,高标准设计考察内容。市(县)两级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实践考察环节,在普惠制的基础上、重点选拔人品好、优势资源相对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热爱农业、扎根农村的学员,外出开拓视野、学习交流。市校将选择合适的域外实践考察地点和针对性强的考察内容,集中组织市(县)两级学员共同外出考察学习。四是网群资源共享。市校根据职业农民培育的类型不同,分别建立了3个可容纳500人的网群,各县(市)根据不同的类别将过去、现在及未来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邀请进入不同的QQ群,形成统一的职业农民学习、交流、提高的大平台。五是农业科技推广渠道资源共享。松原市农广信息员协会依托各市、县分校,分别建设4个县级分会,通过协会渠道,吸纳更多的青年农民加入组织,通过市校的农广公益专家团队,实现农业科技推广共享,共同服务松原三农事业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篇5

【关键词】学历;职称;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以往评估护士对重症患者的护理水平从患者床单位是否清洁、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是否到位等进行静态的评估及从护士是否掌握“七知道”来了解护士对病情的掌握程度,然而患者的病情变化是动态的,当病情突然出现变化时护士是怎样判断并解决的,这需要进行动态评估才能了解。目前,重症护理记录还不能充分体现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不能看出重症护理的动态信息。我院护理小组2004年建立了重症及死亡讨论制度,在重症及死亡讨论中采用护理叙事研究的方法,让参加重症及死亡抢救的护士讲述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的护理场景,再现护士的分析判断及处理过程,评估护士在重症护理中的思维能力,这是对重症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重要补充,也为优化护理队伍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

1临床资料

选取2005年1月一2006年8月我科急诊收治的糖尿病重症患者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岁。糖尿病合并心脏病心功能Ⅳ级8例;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期10例;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5例。死亡8例,好转30例。护理人员12名,学历:全日制本科2名(均为主管护师),夜校大专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中专名(护师2名、护士4名);平均工作年限:主管护师年,护师8年,护士4年。

2方法

由12名护理人员及参加救治的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科主任1名成立重症及死亡讨论小组,在38例重症患者好转出院后或死亡后1周开始讨论,由参加救治的主要护理人员3—4名(其中必须有主管护师1名,护师1名,护士1名,当参加抢救的护士多时可随机增加1名护理人员)回忆患者的护理场景,主要讲述患者当时的总体状况如何,护士对患者进行怎样的整体评估与分析,发现的病情变化有哪些,当时的护理重点在哪里,对患者及家属作如何指导,向医生如何反映情况及与医生如何协商,怎样根据病情准确判断护理问题并果断处理。先进行集体讨论,确定该患者的护理标准,用于评价参加救治护士的分析与处理是否正确与全面,然后发放评分表,评分表按照提前发现病情变化、全面对患者整体分析与评估、充分把握护理重点、随时指导患者与家属、根据病情准确判断护理问题并果断处理或其他处理这项进行4级(很好、较好、一般、较差)评分,分别是分、3分、2分、1分,总分为20分,最低分为5分,由其他9名护理人员及以上3名医生对叙述救治过程的3名护理人员进行打分,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计算出平均分。规定18分以上为优秀,分为良好,12分以下为不合格。每个护士均被评分次(即随机护理10个不同重症患者),统计出不同层次护理人员优秀、良好、不合格的人次,将数据输入.5软件,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3结果

3.1不同学历护理人员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比较显示:不同学历护理人员重症护理思维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日制本科学历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明显好于夜校大专学历护士和中专学历护士;夜校大专学历护士与中专学历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2不同职称护理人员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比较显示:不同职称护理人员重症护理思维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管护师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明显好于护师与护士;护师与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讨论

4.1不同学历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分析及管理对策重症护理要求护士要有较广泛的专科护理知识,有一定的病理生理学知识,善于创新及应用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及总结经验并不断学习[21。表1结果表明:

全日制本科学历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明显优于夜校大专学历护士和中专学历护士。本科学历护士理论知识全面,工作细致,能够提前发现患者病情突发的先兆并能理解和积极配合医生工作,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突发,此外,她们分析能力强、表达能力较好,在I临床工作中能够迅速把握不同患者的护理重点,并能有效指导患者和家属,共同促进疾病康复。夜校大专学历护士与中专学历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提高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首先要鼓励护士提升全日制学历,增加全Et制本科护士的比例,还要在临床注意对护士进行继续教育,以增加护士多学科的医学知识和多种专科护理知识。可对护士进行集中培训,还可请本科医师讲述常见危重症的临床表现、抢救及监护,并在学习后进行书面考试。护士只有掌握了多学科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各种疾病病情加重的先兆,才能早期观察病情变化。

有了理论知识作基础,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又是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被动执行医嘱为主,养成了很多护士遇到问题过分依赖医生,不养成自己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这对提高思维能力是一个障碍。只有护士学会遇到问题首先独立分析病情,并给予医生必要的提示,从护理角度与医生共同商量处理的办法,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

4.2不同职称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分析及管理对策重症护理要求护士要有较广泛的实践经验,积极稳定的情绪,操作敏捷、工作细致耐心,善于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依赖和焦虑心理,有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从容面对紧张的局面和复杂的情况【21。表2结果表明:主管护师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明显优于护师与护士。本组主管护师平均工作年限较长(15年),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重症病例较多,能够掌握不同重症患者的护理对策,对突然出现的病情变化能够冷静果断地处理,并且操作技术熟练,与家属沟通交流较好。护师的工作年限相对短,约有113的人重症护理思维能力处于良好阶段,她们经过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与学习,其中的优秀者重症护理思维能力会出现新的飞跃。护士临床经验和专科知识都较少,临床思维还以护理操作为主,不能全面整体评估患者,把握护理重点。如何更快地提高低职称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是目前需要探讨的另一个问题。国外研究表明高水平的护理不把护理视为单纯的操作,还通过患者的血液循环、灌注、营养状况、皮肤完整性等全身的物理状况来评估患者的总体情况【3】,而我国目前的护理正是以护理操作及急救技术为主,忽视了对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是医护查房和病历讨论,在其中可以学习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的处理方法、诊疗思路等,从而促进临床经验的积累。此外,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点应定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在护生的临床实习期间,在实习期间多开展各种个案查房,在查房中要求护生对患者的病情首先进行整体评估,然后用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患者的护理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护理措施的实施阶段,让护生学会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对患者及家属作必要的护理指导,与患者及家属配合共同促进疾病好转。超级秘书网

4.3积极推进护理的分层次上岗根据美国健康护理质量研究机构报道:1993年由于较高水平的注册护士护理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尿路感染、失去抢救机会、休克或心衰、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时间延长等危险明显减少,护理的技术越全面,患者痛苦的机会越少【41。医院不仅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护士,而且需要有足够的具有一定经验、学历和技术水平的护士才能满足人民健康服务的需要【5】。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有所不同,如何优化护理队伍整体结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成为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部分医院推行的护理分级管理模式是应目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提出的新的发展思路与趋势,这种分层次上岗赋予了护理人才结构的新形式,有利于加快学科建设【6】。本研究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进行评估,为护理分级管理模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磊,蒋晓莲.叙事研究一护理质性研究的新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52—354.

【2】王志红,周兰姝.重症护理学嗍.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3】侯桂英.美国注册护士与非注册护士对护理质量影响的比较【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2):70.

【4】MennickF,杜淑婷,张德风.缺乏高素质护士,住院患者正遭受着不应该遭受的痛苦[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II):667.

篇6

一、领导重视,保证普法工作正常顺利开展

20*年,我会成立了普法领导小组,由总工会主席亲自担任组长,副主席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并下设普法办公室,明确职责。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预算安排普法经费10万元,配备了电脑,开设了普法网页,征订普法教材4万多册(套),选派业务骨干具体负责,做到普法领导机构、普法办事机构、普法人员和普法经费“四落实”,呈现出良好的普法态势。

根据普法形势,我会及时制定了年度普法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要求和任务。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周一学习夜,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工会法》、《劳动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行政诉讼法》等重要的法律法规。同时强调自学,制订了年度学法目录,干部职工可根据目录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并将学法情况列入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之一,使学法用法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此外,工会党组、普法领导小组每月还听取普法办公室的工作汇报,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经验得失,研究部署以后普法工作,及时调整普法内容,确保普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扎实推进。落实了普法工作目标责任,与全县11个乡镇总工会签订了责任书。各乡镇总工会也把“*”普法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形成了重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普法工作的开展。

二、加大工作力度,建立普法服务季制度

按照普法工作要求,结合工作重心,我会进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狠抓普法工作队伍建设。每季度组织由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会及司法局业务骨干组成的法制宣讲服务团,由主席、副主席轮流带队,在全县各镇乡设立法制宣传和法律援助咨询服务点。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行业法律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满足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法律需求。普法服务活动从室内到室外,从集镇到农村、从城关中心地段到外来人口居住点,多形式多方位地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在五年普法服务季期间,我们现场免费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为受害职工民事诉讼、仲裁代书350起;为下岗失业职工进行求职登记,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1300多人次;对250户特困职工每人每月补助150—200元;救助病残或因突发事故致贫的困难职工112户,合计救助资金50万元。结合普法工作重点,每年拨出6万专款,送200场电影到企业,寓教于乐,做到普法娱乐两不误。此外,会同*县安监局和人劳局上街不定期地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解答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接受有关职工维权方面的咨询。据统计,五年累计开展法律咨询72场,参与职工达30多万人次,放映电影1000多场。

三、拓宽工作思路,积极创办外来民工法制夜校

随着*经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民工越来越多,他们中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根据上级的“*”普法文件精神,我们着重抓好外来民工的“*”普法学习。20*年,在我会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下,浙江玉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台州万得凯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办了外来民工法制夜校,尽一切可能提高外来民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以满足他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学法、知法、用法。

法制学校创建伊始,由我会出资邀请专职讲师,连续一年为外来民工讲课,每课时200元。职工利用每周一、三、五3个晚上集中上课,夜校学员达120多人。法制夜校作为法制教育的主要载体,以外来民工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分批次、有重点地对外来民工进行教育。并推进“一化四有”(即外来职工学法要做到课堂化,达到教学有计划、学习有教材、授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进一步规范外来职工法制教育,丰富教育内容。

四、抓好普法试点工作,强化乡镇工会干部培训

几年来,我会出资25万元,分期分批组织近300名基层工会干部赴省总工会干校培训工会法,提高基层工会干部为职工维权的能力。同时,全县各镇乡总工会也开展普法骨干培训,共进行500多场次,参与职工20多万人次。建立考试制度,提高学习质量。实行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有300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年度学法考试,合格率达100%。20*年7月,我会组织公务员参加全县统一的公务员《行政许可法》知识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工会还将*镇、*镇*办事处列为“*”普法试点单位,定期进行指导督促,积极发挥以点带面作用。

五、创新形式,开展大规模的说法行动

我会早在20*年就专门下发文件,在全县企业中开展大规模的“说法行动”,确定一名副主席专门负责。组织由公、检、法、司、人劳、计生等单位人员组成的10个普法讲师团120人,以非公企业为重点,走进外来务工人员所在企业和集中居住地,为他们进行法制宣讲,每年讲课达300多场,收到良好的普法效果。

开展“法制宣传一条街”、“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悬挂法制宣传横幅、出动宣传车、宣传橱窗、墙报、知识竞赛、图片展览、广播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提高“*”普法工作的实效性。几年来,共开展法制宣传230场次,发宣传材料68000余份,投入普法宣传经费近20万元。粘贴标语56200条,悬挂横幅1250幅,出法制宣传栏592期,制作宣传展板337板,法制文艺演出210场次,广播宣传533场次,图片展3760幅,电视宣传275场次,解群众咨询93500余人次,受教育人数达336200余人次。

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圆满完成市下达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任务。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前阶段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前阶段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紧密配合,坚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手段来抓,不断健全网络,加强引导,强化培训,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截至4月底,全县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0538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1.3%,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2.89亿元、务工纯收入1.45亿元。总结前阶段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有:

(一)措施有力,返乡农民工安置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和掌握农民工返乡原因及进出情况,对正常返乡和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进行分类造册,实施返乡农民工动态监测管理,并实行零报告制度,定期报告返乡农民工动态情况。二是积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切实帮助解决农民工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实际,在摸清返乡农民工底数的基础上,突出以提高返乡农民工专业技能为重点,对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援助。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返乡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做好“充电”服务。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协调金融部门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到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手中,逐步把开展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向农村延伸,协调相关部门优先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办理相关证件,简化办证手续,及时帮助解决农民工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全县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达18200人,已实现就业13335人。

(二)拓展培训项目,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和大面扶贫培训项目,采用“流动课堂”、“夜校培训”等方式,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基本技能培训。截至4月底,全县共开展培训85期6045人,实现培训后转移3900人,其中:开展引导性培训62期4558人,开展以电工、电焊工、缝纫工、钢筋工、砌筑工等专业技能培训23期1487人。

(三)加强市场对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为农民工转移就业牵线搭桥,做好市内外务工人员创业情况调查统计,采取内外输出结合的方式,合理有序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自去年10月以来,共为我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县内企业输送农民工4380人。截止今年4月底,全县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90人,其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重新安置转移12950人,尚有4865人待逐步培训后转移。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返乡农民工安置问题不容忽视,若不能及时再就业,部分返乡农民工家庭将出现返贫。据统计,我县返乡还未实现再就业的农民工有4865人,若不能实现再就业,年内将有4500个左右农村家庭户均减少收入10000元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从事劳动强度大而收入低的行业。三是组织化输出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盲目无序流动的局面还需进一步扭转。四是部分乡镇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应对农民工返乡工作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和抓落实不够,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渠道不明确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今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分析形势,正视困难,切实增强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尽管今年劳务输出面临很大困难,但我们也要看到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有利于我们调动和整合各类资源。二是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以“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夜校培训试点、“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三是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国家扩大内需项目需要大量农民工参与建设这一大好机遇,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与劳务输出工作的对接,有效促进扩大农民工就业。

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返乡农民工人数增加,劳动力转移输出压力大等困难,我们的思想不能松懈,措施要更加扎实,充分看到危机中的机遇,把劳务输出作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紧抓实,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两手抓”。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流动,培养一支合格的劳务大军,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更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总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原则,按照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思路,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搞好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县2009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体目标是: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82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8.1亿元以上,净收入3.43亿元;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6万人,高田乡务工人员夜校培训4900人。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产业,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在今天的会上,县政府将与各乡镇签定目标责任书。同时,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张县长4月24日在县政府三次全会上对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今天会议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责任,认真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与周边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广大农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各乡镇要深入搞好宣传发动,扩大宣传声势,开辟宣传专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劳务输出、务工信息、维权保障等方面的宣传报道,认真抓好相关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切实做到在服务中宣传,在宣传中抓好服务,营造密切关注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紧紧围绕让农民“出去有路、就业有岗、务工有为、回乡有成”的思路,认真做好输出前、输出中和输出后的各项服务工作,真正把劳务输出做成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一是要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类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合理设置培训课程,要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进一步突出开展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要加强与各大企业、用人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合同关系,大力组织定单培训,同时要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民工遵纪守法意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职教中心要联合建成培训系统,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培训模式,把培训班延伸到乡村,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努力做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转移就业一人,确保技能培训时间达20天以上,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85%以上,培训发证率达60%以上。同时,实施劳动力培训必须做到“两个公示”,一是要把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公示到村组一级,二是要把每期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到村组一级。

(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由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起步较晚,劳务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民工属单枪匹马、零星分散地盲目外出,远远适应不了劳务市场对农民工大批量的集中需求,因此,加强区域内外的劳务市场对接,努力开辟劳务用工市场,积极引导组织农民有序转移输出,是提高转移质量和打造劳务品牌的必然途径。一是要通过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搞好对接,进一步拓宽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积极同输出地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联系,认真考察用工岗位,确立合作意向,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劳动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有组织输出任务。二是要依托务工能人、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开辟县外用工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联络面广的优势,使其成为政府组织的有利补充,在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县人力资源办要制定出具体的组织化输出方案,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县职教中心、各乡镇人力资源办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建成一套完善的组织输出系统,认真搞好农民工的转移输出服务,真正达到“输出一个、带动一批,输出一批、带动一方”的效果。

(五)抓好维权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目前,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县人力资源办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救助工作。一是要在维权重点上实现突破,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作行为,坚持做到“四不转移”:即用人单位合法资质不全不予转移,劳动强度过大不予转移,工资收入没保证不予转移,国家规定的工伤等保险不缴不予转移。要规范中介市场,严厉打击黑中介坑害农民工的行为。二是要在维权环境上形成声势。要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有计划开展专题咨询活动,借助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农民工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农民工普及维权知识,强化维权意识,努力形成在参与中维权、在帮扶中维权、在舆论监督中维权的强大声势。三是在维权工作上形成合力,加强与劳动、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要加强跨地区越部门合作,在维权过程中协调沟通,做到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人听、有人管、有人为之伸张正义。要充分发挥好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发挥好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及联络点的作用,使之成为农民工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切实维护所在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抓好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规范台帐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各乡镇要在健全台帐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搞好动态追踪管理,进一步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总量、求职愿望、外出务工人员输出数量、务工地点等基本情况。县人力资源办要充分利用县人力资源开发网,随时收集和劳务用工信息,加强对外劳务市场对接,努力搭建劳务信息平台。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办要认真做好培训台帐及转移就业台帐的管理,切实做到帐实相符。二是完善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工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农村人力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制度、农村劳动力维权救助制度、情系农民工活动制度等。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形成一套工作运行高效、督促检查有力、信息反馈灵敏、上下步调一致、左右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及时成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建立健全技能鉴定工作制度,加大技能鉴定工作力度,使更多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各培训项目资金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好管好培训资金,杜绝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培训资金使用安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篇8

要发挥人文环境的育人作用,深化“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使员工主动围绕公司发展目标进行有组织的学习,互相沟通和交流。在公司中营造以人为本的团队学习氛围,为员工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充分实现员工自身价值。通过相互诚信的人文关怀,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和素质修养。当今的竞争主要不是拼体力、拼资源、拼资本,更重要的是比知识、比智力、比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参与建设学习型社会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学习力是提升生存力、创新力、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个人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机会是企业给员工的最大福利”,沙市供电公司积极组织包括职工夜校在内的各种学习,职工每月都有至少2个晚上可享受到这样的“充电”福利。沙市供电公司非常重视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把它作为改善干部职工心智模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增强应对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挑战的能力和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一项重大措施,作为解决工学矛盾、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要求把职工夜校学习作为一项制度来落实,注重实效。根据行业要求,夜校学习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有关电力法律法规、企业中心工作重点、营销优质服务、专业技术业务学习及岗位培训、结合工会“职工兴趣小组”开展有关专题讲座。同时,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班组等也在积极创建中。在学习型企业的创建中,其运用手段应该引起重视。现代企业应当积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报装工程信息网”,该网站包括报装工程进度管理、工程简报、通报考核、信息动态、下载中心等栏目,是公司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报装工程动态进行有效管理的有效尝试,网站的建成,实现了报装工程动态信息的透明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将在实现信息资源集成与共享的同时,有力的促进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提升,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之举。

二、以“负距离”服务理念深入推进服务文化建设

任何新举措的出台必然有着相应的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用上连续可靠的电,还要享受到更优质满意的服务,当前全社会广泛开展的民主行风评议工作也对电力行风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我所在的公司主动自加压力,适时提出“负距离”全新供电服务理念。“负距离”服务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服务模式,而是一种定位。供电企业优质服务活动开展了十年之久,但过去对服务的定位,始终停留在供电设备产权分界点以前。而“负距离”服务则是淡化这个概念而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从空间上将服务延伸至产权分界点以后,时间上体现出服务的主动性和超前性,心理上尽可能缩短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负距离”服务淡化产权分界点前后的区别,强调供用电服务的一体化;在强调服务优秀的同时,也强调适度的利润回报;强调服务的市场化;以客户为中心,强调服务需求的客观性。公司从三个方面践行该服务理念。一是作为国有公益型供电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努力做到“三个不计”,即不计成本,将每个服务环节细化,签订责任状;不计电力设备产权界限,优质服务无终点;不计时间,不论上下班,加班加点,对客户有求必应。二是“三管齐下”抓优质服务,即“人管”、“制度管”、“文化管”。三是“三个底线”毫不放松,即安全生产底线、资产经营底线、队伍稳定底线。此外,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不断完善优质服务、规章制度及工作措施的同时,针对政府、社会与客户对供电企业关注的问题,不断深化优质服务内涵,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长效考核机制,力求让政府放心,使群众满意。

三、建立“爱心、平安”为主题的安全平安文化

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确定的工作重点,也是电力企业的工作主线,电力企业要在全面完成各项经营指标的同时,扎实推进以“爱心、平安”为主题的安全平安文化,建立该项工作长效机制。

1•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通过各种形式,定期研究和解决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领导和协调,指导活动深入开展。加强对各基层单位活动的组织和督导,同时将爱心平安活动融入农电管理,延伸到供电营业所、农电工。

2•是以“爱心活动”和“平安工程”为载体,切实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公司以“珍惜生命,杜绝事故”为主题,开展“四个百分之百”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稽查,制止施工现场违章行为,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

3•是深化载体活动,努力培育爱心理念和平安理念组织各种兴趣活动小组,让职工在活动中体验爱心,享受平安,受到教育和启发,树立起爱心理念和平安理念。如在员工中广泛开展各类体育邀请赛、亲子活动、撰写读书心得与摄影展等活动。

4•是坚持文化提升,建设“爱心”和“平安”文化对内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公司文化,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化解矛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对外通过践行“负距离”服务,落实“三个十条”,兑现服务承诺,全面落实“阳光电力”服务文化,同时强化新闻宣传,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不断提高供电公司的社会形象。

四、探索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管理文化

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管理,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能指导企业走上快速稳定发展的道路。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转化等功能,用远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二要重在建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选择好突破口,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把企业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变成具体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用符合文化理念的管理机制引导、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三要突出特色,个性特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总结出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在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概括和视觉形象设计上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形成富有行业特点和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沙市公司作为县级供电企业,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负零一二三”的企业经营理念。

“负”即实行“负距离”提升服务的理念,突出优质服务无止境。树立“大服务”观念,推行领导为员工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生产为经营服务,经营为多经服务,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营造“七心级”供电服务品牌,即业务咨询称心、业扩报装顺心、安全用电舒心、缴纳电费省心、故障抢修放心、特殊照顾贴心、个温心。“零”即实行“零事故”目标、提升安全的理念,突出人身安全和电网安全。充分利用“检电共建”预防职务犯罪的平台,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平安理念,树立平安观,实现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建立闭环管理的安全机制。

“一”即实行“以线损管理为纲”的理念,全面提升各项指标。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以抓好线损指标为突破口,落实线损“四分”管理责任,加强营销精细化管理,量化营销考核指标,实施工作绩效考核,全面完成营销指标。

“二”即实行“双发展”提升实力的理念,突出人才培养和经济效益。高素质的队伍是企业竞争的最大本钱,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改善心智模式,倡导敬业精神,注重岗位培训;强化财务资金管理和成本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支出,促进经济效益提升。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社会文化

一提高群众文化参与意识

群众艺术文化是生活中绘画舞蹈音乐等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在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对群众的文化艺术培训,可以有效加强对群众的人生价值观念和个人政治思想的引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环境和加强群众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在社会优秀文化中,新时期先进文化思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提高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教育问题,需要人民群众具备主动参与意识,让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在某个小区中进行人民群众文化艺术宣传工作,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成社区小记者,收集并传播我们身边的优秀事迹,还可以鼓励社区内的部分青少年,在有限的时间内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或者是各种公益活动,如健康知识讲堂生活小妙招和小常识讲堂法律知识普及等等,还可以走入社区中,在社区中开展舞蹈书法绘画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呈现出文化艺术完美教育人民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自身的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对文化艺术的教育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发挥出社区的真正作用和意义,为涉诉和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的交流平台,人民群众在不断影响下,自身对各种文化艺术的关注度也会提升,也会在空闲时间观看一些新闻杂志等等,养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培养人民群众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主动参与就是得到显著提升

二加强群众文化艺术引导

群众文化艺术的培训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新时期以艺术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深入到每一个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作为政府,在群众文化艺术培训过程中,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敢于打破传统文化传播的弊端,结合地区特点的人民群众,实行差异化的文化艺术引导工作,并制定最佳的合作计划例如,在我国某地区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发展该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素养都相对较低,因此,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制,分成早中晚三部分展开工作,在早期主要是引导该区人民群众投入到培训工作中,可以通过夜校讲堂等方式鼓励群众参与,增强群众对艺术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在中期主要引导人民群众开展新的生活娱乐方式,普及各种不文明娱乐活动的弊端和问题,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传播氛围,在后期以早期和中期工作为基础,引导群众文化艺术更上一层台阶,通过各种艺术引导计划,培养人民群众实现高雅的文化艺术素养,实现良好的成效同时,政府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让群众文化艺术引导工作的途径更加宽阔,可以与网络媒体和电视台进行联合跟踪报道,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艺术学习与培训途径

三增加文化艺术教育投入

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工作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需要国家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经济支持,才能在物资保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文化艺术教育队伍,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依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正逐步增强对群众文化艺术培训的经济投入,为新时期人民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工作开展建立的坚实的基础保障在国家的主导推动下,相应的资金和物质等资源,可以构建新型的艺术培训团队,促进艺术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艺术培训投入,政府还可以在社会中招募社会志愿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人民群众的艺术培训工作之中,帮助整个培训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例如,在某个社区中,想要在某个时期举办群众合唱文化活动,但是却缺乏专业的教师进行辅导,社区可从文化馆寻找专业的音乐教师,请来指导人民群众进行演唱,还可以从社区中发掘艺术专业性人才,如音乐教师或者是表演艺术家等等,在多个艺术人才的合作中,不断充实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那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工作带来新的生机与色彩

四结语

篇10

200*年我局工作的中心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立足本职,以民间矛盾纠纷排查为重点,以普法为主线,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力维护我区的稳定工作。具体目标和措施是:

一、认真谋划,积极部署,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一)普法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加强“三个建设”即: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寻求“三个突破”即:在普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上寻求突破;在普法工作的管理方法上寻求突破;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上寻求突破,形成“大普法”的工作格局。

具体做法:1、加强和完善普法骨干队伍建设,区建立健全普(请登陆政法秘书网)法讲师团,乡镇办事处建立普法小分队,村街建普法小组,使法律进社区工作向纵深发展。部门单位普法员要达到干部职工总数的10%,村街普法人员达到5—10名。2、农村普法工,作强化农村夜校的普法主阵地作用,同时组织律师、讲师团定期巡回讲演宣传普及法律。法律宣传内容有针对性,坚持同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相结合,同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同村务政务管理相结合,同送法进户相结合,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相结合,推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二)夯实基层依法治理。在全区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建立一个依法治理工作机构、制定一个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和完善一套依法治理规章制度;建立一支法制宣传队伍;开辟一块法制园地;每季开展一次法制宣传咨询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民间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建立一个安置帮教工作站,落实对每一个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各总结一个依法治理典型,以点带面,将依法治理工作在全区铺开。

二、加强网络建设,健全制度,探讨新时期做好人民调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新途径

(一)健全基层民调网络,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形成区、乡镇办事处、村(社区)楼院长四级民调网络。每个城市社区调委会人员不少于3人,每个农村调委会人少于5人,每年对基层民调人员培训2次,提高基层民调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调处纠纷的能力。

(二)加强司法所建设。1、加强硬件建设,使所辖8个司法所全部成为规范化司法所;2、人员充实落实待遇,理顺乡镇司法所管理体制;3、加强司法助理员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三)创造性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继续坚持“四个一”工作,并进一步探索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健全人民调解制度,,严格规范调解程序,保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落实民调责任制,充分发挥)村(居)、乡镇办事处、区三级调解组织的作用,切实做到把民间纠纷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努力形成安置帮教工作良性运行机制。1、建立健全衔接制度,包括重点对象接回制、回归人员登记核实制、信息反馈制,做好衔接措施的落实。2、多方联动,帮助、引导刑释解教人员解决生活出路问题。3、加强对人户分离的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控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对脱管、失控刑释解教人员的追查、协查、通报制度。4、加大帮教力度,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

三、树立大服务思想,不断开拓法律服务领域

(一)公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证源、提高业务收入。继续严把质量关,杜绝错证、伪证。

(二)司法鉴定。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医鉴定程序,加强对法医鉴定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杜绝错鉴、误鉴。

(三)加强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培训。每年对法律工作者学习培训不少于1次。完善法律服务所的各项制度,包括受案程序、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对落实情况每年检查2次。

(四)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提高办案质量。

四、提高队伍素质,推进行风建设

(一)抓好干警学习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每周不少于4小时,每人有学习笔记,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