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9 22:5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报告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已深深地感觉到新一年的工作重担已向我无情地压来;曾几何时,我从梦里一回回惊醒,却以为自已仍在工作中;经过这样紧张有序的煅练,我感觉自已工作技能上了一个新台阶;进行讲述。其中包括:企业的不断扩建与化验室规模不变的冲突已无形中为化验人员上紧了一根弦、有了新起点,下一步就是怎样在实践具体发辉作用、要能够工作埋下头去忘我地工作、要能在回过头的时候,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检查核对,对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做每一项工作都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步骤,行动有了方向,工作有了目标等,具体材料详见:
透视过去一年,工作的风风雨时时在眼前隐现,回眸望去过去的一幕慕在不知不觉中打湿眼睑。似乎年初的记忆依然就在心头展现!
我已深深地感觉到新一年的工作重担已向我无情地压来,企业的不断扩建与化验室规模不变的冲突已无形中为化验人员上紧了一根弦!本已绷紧的神经再一次被重重地牵动了!为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我只能在过去的基础上对化验的相关知识进行重学习,加深认识。使之更加系统化,从而融会贯通,便化验专业水准提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有了新起点,下一步就是怎样在实践具体发辉作用,在岗位人员严重吃紧,工作量与日俱增的前提下,要想不被压跨,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加强岗位练兵,增加自已对实验各个环节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加强内部各人员间的团结合作,互相紧密配合,充分挖掘集体的潜力。在此基础上,我顾不上去管夜黑楼高,也没时间去看月暗天阴,风狂雨急,不顾一切,只管一人独自前行,取样化验,日夜不停。虽不见工作有什么硕果呈现眼前,却只觉汗水一次次湿透衣服,眼角的皱纹多了一层又一层,手上的皮肤退了一次又一次,辛酸的眼泪咽下一回又一回!
曾几何时,我从梦里一回回惊醒,却以为自已仍在工作中,也许象我们这样的人真应该叫做工作狂才对,但我们却必须面对现实,不仅仅要能够工作埋下头去忘我地工作,还要能在回过头的时候,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检查核对,对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从怎样节约时间,如何提高效率,尽量使工作程序化,系统化,条理化,流水化!从而在百尺杆头,更进一步,达到新层次,进入新境界,创开新篇章!
经过这样紧张有序的煅练,我感觉自已工作技能上了一个新台阶,做每一项工作都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步骤,行动有了方向,工作有了目标,心中真正有了底!基本做到了忙而不乱,紧而不散,条理清楚,事事分明,从根本上摆脱了过去只顾埋头苦干,不知总结经验的现象。就这样,我从无限繁忙中走进这一年,又从无轻松中走出这一年,当20**年来到我面前,我只想说,来吧,我已从工作中长大!
篇2
1:实习硕果。
在厦门生活的一个月时间里,让自己有了充分时间及精力,去深入当地做经济、生活调查,包括:厦门当地经济发展主趋向、就业新兴行业、营销管理类人才在当地的就业前景、物价水平、居住环境、房价、风土人情等诸多领域。
作为自己的实习公司——“厦门平安公司投资理财处”。平安集团在过去短短的22年中,总资产由最初的5000万猛增为今年年初的9954亿。在XX年世界500强中,中国平安以426.62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八,三度蝉联非国有企业第一名。我开始为自己能在这样的优秀公司中求得文秘专员的实习机会而深谙幸运。期间,认真学习了解该部门在投资理财方面的优势,并详细了解公司各职能处室,复杂缜密的职能分工,”部门设置“,“运营机制”,“晋升机制”,“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同时为着名“平安皇后”——叶云燕经理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
实习结束,除获得实习工资外,凭借良好表现,同时得到公司”实习证明“。
现在看来,整个实习过程,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和提高。在实际应用中,却发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确是两者不可分离。理论知识可看做是入门的铺垫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准备。实践操作,则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灵活应用,并且更重要。要注意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高理论可信度,深化认识。由此延伸到以后的就业,面对社会的选择,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不一致。那时就应该调整心态,找准个人定位,及时充电,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工作发展的需要。
此次厦门行的圆满结束,进一步增强了自我今后顺利就业的信心和勇气。我们大学生有就业危机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于自卑和担忧,否则会妨碍自己的学习。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吸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自己有了能力,到时候才会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2:相知朋友。
厦门此行,最有意义的,莫过于结识了众多相知朋友。初到厦门,夜深人静的时,想到自己无亲无故,只身一人飘零,而常常为感到孤独无助。好在相识了这群同在一家公司实习的大学生朋友:小青,阿鹏,阿森,小玲‥‥以及我的上司:高级理财师——张春玲,他们大都来自福建本土。在困难的时候不断的关照我,休闲的时候,一起游玩,一起娱乐。临行前,为我送别。为此,我既已感到:真的不虚厦门此行。我也再次向他们真心道一声:谢谢!
3:心灵减刑。
大二的一段时间里,坠入了暧昧不明的纷扰中,一些令我焦头烂额的事情,一直折磨着我。而这时我是有些气馁的,一些时候甚至感觉自己体力不支,就要垮了。为了解脱,为让自己心灵减刑。忘却一份错误的情缘,而为了同样的理由,我踏上了厦门远足之旅。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与自己独处,努力在纷扰的城市生活中,让心回归平静,去想一些属于人生哲理的事情。我想:只有这样一次忘情淬火般的沦陷,方能将自我从那几近衰竭的虚无缥缈中解救出来。
4:休闲娱乐。
厦门小住的这段时间,有了机会去充分歆享这份惬意。工作的日子自然忙碌的很,但每每到了周六、日时,生活也是无比闲适的。早上在“青年旅舍”里,听鸟叫、喝闽南的功夫茶,吃又香又甜的茶点,听这里的住客“话仙”。下午就自己骑车去海边看夕阳,或者和朋友们去尝一点地道小吃。再坐船渡海去鼓浪屿闲逛,在那些各国的老别墅里拍照片,听练琴声从一扇扇窗户里飘出,不知不觉就醉了。夕阳快落入海里时,找一家海鲜小食店,吃小渔船上刚上岸的小海鲜,苦螺、叶子鱼、西公格 ‥‥
5:独立生存。
篇3
(安徽科技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摘要】阐述了《过滤及重结晶》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和实验注意事项。过滤及重结晶是纯化固体有机物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对于化学工作者来说,熟练地掌握过滤及重结晶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各种分离提纯的操作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过滤;重结晶;综述报告
1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化学专业一门独立的课程,其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与事实并进而归纳总结的科学态度与方法。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选择有机化学实验的合成、分离、提纯和分析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合成过程中所得的产物往往不纯,其中常夹杂一些反应副产物、未作用的原料及催化剂等,纯化这类物质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过滤及重结晶。过滤及重结晶是有机化学实验中必须掌握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
2实验目的
1)熟悉减压过滤和热过滤的实验操作。
2)掌握重结晶的基本操作。
3)熟练掌握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4)练习普通过滤、抽气过滤和热过滤的操作技术。
3实验原理
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若把固体溶解在热的溶剂中达到饱和,冷却时即由于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和而析出结晶。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则配成饱和溶液后被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在进行重结晶时,选择理想的溶剂是一个关键,理想的溶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不与被提纯物质起化学反应。
2)在较高温度时能溶解多量的被提纯物质;而在室温或更低温度时,只朗溶解很少量的该种物质。
3)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小(前一种情况是使杂质留在母液中不随提纯物晶体一同析出;后一种情况是使杂质在热过滤时被滤去)。
4)容易挥发(溶剂的沸点较低),易与结晶分离除去。
5)能给出较好的结晶。
6)无毒或毒性很小,便于操作。
在几种溶剂同样都合适时,则应根据结晶的回收率、操作的难易、溶剂的毒性、易燃性和价格等来选择。
4实验操作
4.1溶剂的选择
在重结晶时需要知道用哪一种溶剂最合适和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一般化合物可以查阅手册或词典中的溶解度一栏或通过实验来决定采用什么溶剂。
溶剂的最后选择,只能用实验方法来决定。其方法是取0.1g待结晶的固体粉末于一小试管中,用滴管逐滴加入溶剂,并不断振荡。若加入的溶剂量达1mL仍未见全溶,可小心加热混合物至沸腾(必须严防溶剂着火!)。若此物质在1mL冷的或温热的溶剂中已全溶,则此溶剂不适用。如果该物质不溶于1mL沸腾溶液中,则继续加热,并分批加入溶剂,每次加入0.5mL并加热使沸腾。若加入溶剂量达到4mL,而物质仍然不能全溶,则必须寻求其它溶剂。如果结晶不能自行析出,可用玻璃棒摩擦溶液液面下的试管壁,或再辅以冷水冷却,在使结晶析出。若结晶仍不能析出,则此溶剂也不适用。如果结晶能正常析出,要注意析出的量,在几个溶剂用同法比较后,可以选用结晶收率最好的溶剂来进行重结晶。
4.2溶解及趁热过滤
通常将待结晶物质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较需要量(根据查得的溶解度数据或溶解度试验方法所得的结果估计得到)稍少的适宜溶剂,加热到微微沸腾一段时间后,若未完全溶解,可再次逐渐添加溶剂,每次加入后均需再加热使溶液沸腾,直至物质完全溶解(要注意判断是否有不溶性杂质存在,以免勿加过多的溶剂)。要使重结晶得到的产品纯和回收率高,溶剂的用量是个关键。虽然从减少溶解损失来考虑,溶剂应尽可能避免过量;但这样在热过滤时会引起很大的麻烦和损失,特别是当待结晶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时更是如此。应为在操作时,会因挥发而减少溶剂,或因降低温度而使溶剂变为过饱和而析出沉淀。因而要根据这两方面的损失来权衡溶剂的用量,一般可比需要量多加20%左右的溶剂。
4.3结晶
将滤液在冷水浴中迅速冷却并剧烈搅动时,可得到颗粒很小的晶体。小晶体包含杂质较少,但其表面积较大,吸附于其表面的杂质较多。若希望得到均匀而较大的晶体,可将滤液(如在滤液中已析出结晶,可加热使之溶解)在室温或保温下静置使之缓缓冷却。这样得到的结晶往往比较纯净。
有时由于滤液中有焦油状物质或胶状物,使结晶不易析出,或有时因形成过饱和溶液也不析出结晶。在这种情况下,可用玻璃棒摩擦器壁以形成粗糙面,使溶质分子呈定向排列从而形成结晶,此过程较在平滑面上迅速和容易;或者投入晶种(同一物质的晶体,若无此物质的晶体,可用玻璃棒蘸少许溶液稍干后即会析出晶体),供给定型晶核,使晶体迅速形成。
4.4抽气过滤
为了把结晶从母液中分离出来,一般采用布氏漏斗进行抽气过滤。抽滤瓶的侧管用较耐压的橡皮管和水泵相连(最好中间接一安全瓶,再和水泵相连,以免操作不慎,使泵中的水倒流)。布氏漏斗中铺的圆形滤纸要剪得比漏斗内径略小,使紧贴于漏斗的底壁。为盖住滤孔,在抽滤前先用少量溶剂把滤纸润湿,然后打开水泵将滤纸吸紧,防止固体在抽滤时自滤纸边沿吸入瓶中。借玻棒之助,将容器中液体和晶体分批倒入漏斗中,并用少量滤液洗出粘附于容器壁上的晶体。关闭水泵前,先将抽滤瓶与水泵间连接的橡皮管拆开,或将安全瓶上的活塞打开接通大气。以免水倒流入吸滤瓶中。
布氏漏斗中的晶体要用溶剂洗涤。以除去存在于晶体表面的母液,否则干燥后仍要使结晶玷污。用重结晶的同一溶剂进行洗涤,用量应尽量少,以减少溶解损失。洗涤的过程是先将抽气暂时停止,在晶体上加少量溶剂。用刮刀或玻棒小心搅动(不要使滤纸松动),使所有晶体润湿。静置一会儿,待晶体均匀地被浸湿后再进行抽气。为了使溶剂和结晶更好地分开,最好在进行抽气的同时用清洁的玻塞倒置在结晶表面上并用力挤压。抽滤后所得的母液,如还有用处,可移置于其它容器中。较大量的有机密剂,一般应用蒸馏法回收。如母液中溶解的物质不容忽视,可将母液适当浓缩。回收得到一部分纯度较低的晶体,测定它的熔点,以决定是否可供直接使用,或需进一步提纯。
4.5结晶的干燥
抽滤和洗涤后的结晶,表面上还吸附有少量溶剂,因此尚需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干燥。重结晶后的产物需要通过测定熔点来检验其纯度,在测定熔点前,晶体必须充分干燥,否则熔点会下降。固体的干燥方法很多,可根据重结晶所用的溶剂及结晶的性质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空气晾干:将抽干的固体物质转移到表面皿上铺成薄薄的一层,再用一张滤纸覆盖以免灰尘玷污,然后在室温下放置,一般需要几天才能彻底干燥。
烘干:一些对热稳定的化合物,可以在低于该化合物熔点或接近溶剂沸点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实验室中常用红外线灯或烘箱、蒸气浴等方式进行干燥。必须注意,由于溶剂的存在,结晶可能在较其熔点低得很多的温度下就开始熔融了,因此必须十分注意控制温度并经常翻动晶体。用滤纸吸干:有时晶体吸附的溶剂在过滤时很难抽干,达时可将晶体放在二三层滤纸上,上面再用滤纸挤压以吸出溶剂。此法的缺点是晶体上易玷污一些滤纸纤维。
5实验步骤
5.1仪器、药品
粗苯甲酸、活性炭、循环水真空泵、恒温水浴锅、热水保温漏斗、玻璃漏斗、玻璃棒、表面皿、抽滤瓶、布氏漏斗、酒精灯、滤纸、量筒、沸石
5.2步骤
5.2.1溶解、脱色
用台秤称取3.5g粗苯甲酸,放在250mL烧杯中,加入15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直至苯甲酸溶解。若不溶解,可分次再适量添加少量(2~3mL)热蒸馏水,搅拌并加热至接近沸腾令苯甲酸全部溶解。如溶液有颜色,则应先撤去热源,待溶液稍冷却后,加入1g的活性炭于溶液中,煮沸5~10min,脱色。
5.2.2热过滤
在脱色的同时准备好热水漏斗、滤纸以及烧杯,并在热水漏斗中加入热水,加热待水接近沸腾时,放入折叠好的滤纸,并用少量的热水润湿。然后,对上述热溶液进行热过滤,绿叶用烧杯收集。在过滤过程中应用小火加热保温以免冷却析出晶体,妨碍过滤。滤完后,再用少量(1~2mL)热蒸馏水洗涤滤渣一次。
5.2.3结晶
将所得的滤液充分冷却,使之结晶析出。
5.2.4抽滤、洗涤
按装置图装好抽滤装置,进行抽滤,抽干后,用玻璃钉或玻璃瓶塞压挤晶体,继续抽滤,尽量除去母液,然后进行晶体的洗涤。即先把橡皮管从抽滤瓶上拨出,关闭循环水真空泵,把少量蒸馏水(作溶剂)均匀地洒在滤饼上,浸没晶体,用玻璃棒小心地均匀地搅动晶体,接上抽气泵,抽滤至干,如此重复洗涤两次。
5.2.5干燥晶体
取出晶体,放在表面皿上晾干(适当不吸水的产品),或在100℃以下烘干(可根据重结晶所用的溶剂及结晶的性质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空气晾干、红外灯或烘箱烘干、用滤纸吸干或置于干燥器重干燥),称重,最后把赝品倒入回收瓶,计算产率。
6注意事项
1)在热过滤时,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否则漏斗一凉,结晶在滤纸上和漏斗颈部析出,操作将无法进行。
2)洗涤用的溶剂量应尽量少,以避免晶体大量溶解损失。
3)用活性炭脱色时,不要把活性炭加入正在沸腾的溶液中。
4)滤纸不应大于布氏漏斗的底面。
5)停止抽滤时先将抽滤瓶与抽滤泵间连接的橡皮管拆开,或者将安全瓶上的活塞打开与大气相通,再关闭泵,防止水倒流入抽滤瓶内。
参考文献
[1]兰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0-80.
篇4
一、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1.制定福州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设置和选课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稳步推进我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结合省市有关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精神及我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际情况,2006年制定如下福州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设置和选课指导意见。
其中:(1)信息技术学科以学生修满4学分为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
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每位学生必选。
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综合考虑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师资力量,建议选修模块4(数据管理技术)或模块l(算法与程序设计)
(2)高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选修模块,有条件的学校应尽量开设多门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2.开展多样化的教学研究活动以推进福州市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
宏观指导对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新课程能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三年来我们多次组织全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聘请国家、省市有关专家、一线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研讨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广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理解新课程实验目的,掌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教学耳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三年来,我们根据课标理念,开展案例研讨、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提供新教材的处理建议,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特点。构建网络教研平台和QQ群,拓展教师问交流的时空,共享教学资源,与教师们及时沟通,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推广。为了进一步提高福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多次举办全市性的教学技能评比,如说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
二、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课堂教学情况
为了科学、客观地对福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本学期初我们就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共收到20多所学校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情况小结,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教师、学生两个层面的抽样问卷调查工作,抽样学校包含各类达标校及私立校(如图1),共返回教师问卷94份,学生问卷3430份。
调查数据显示,在教学环境上,机房硬件条件市区学校教学设备良好,能够满足正常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任务,而一些薄弱校和农村校机房设备相对较差。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机子老旧,经常出故障,对于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等教学内容就无法完整实现其功能;二是学校连接的教育网速度较慢,部分课程内容所需支持的网络操作难以实现。
高中信息技术师资方面,从专业构成(如图2)上来看,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占65.9%,教育技术专业的占24.4%,大本学历的占92.5%,教龄在10年以下的年轻老师占58.40%。大多数高中校信息技术教师都已具备实施新课程的专业和学历要求。
根据调研反馈材料及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各校基本按市指导意见开设课程,即高一上学期共2个学段完成,每周2课时。高一下学期开设一个选修模块,共2个学段完成,每周2课时,以保证学生获得毕业所必须的学分,高二年段根据《福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课程设置和选课指导意见》。学校安排通用技术课程,各校基本无课时开设信息技术第二选修。因此80.8%的学校只能开设一门必选的选修课,各校开设选修模块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实施过程中,第一学期必修模块课时能满足大部分学校教学要求,第二学期因有会考任务,且大部分学生没有基础,若仅按会考要求的内容进行教学,课时基本满足,但教学内容无法深化和拓展,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
1.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从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如图3),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还是认同的。老师们基本都能了解《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内容,并选择多种指导性文本作为教学依据(如图4),改变以往就教材教教材或完全无纲的教学情况。
但在对本次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是否能实现的问题上,30.8%的老师认为暂时不能实现,64.8%的老师认为基本可以实现,说明教师们对达成新课程的目标还存在一些疑虑。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有待深化;另一方面,目前的评价制度仍然是制约课程进步的主要因素。
2.教师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式上主要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并且培养小组合作的习惯。经过三年的新课程实验,教师教学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如图5)
根据学生问卷数据,90.20%的学生反馈老师会采用自主、协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完成学习任务。
调研反馈材料及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尽管教师尝试用任务驱动法、问题支架法、演示法、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及协作学习能力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57.4%的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仍是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传统技能课教学方式,学生反馈教师在课堂讲授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的占78.40%,调查显示(如图6),49.40%的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学习。但从多数学校反馈材料来看,学生学习效果并不太好,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做到自主探究,大部分学生还是以听老师讲授,同学之间协作为主。
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因不少学生初中阶段没能系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再加学生主观态度上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及能力弱,给自主学习带来障碍:二是尽管学生喜欢自主学习,但在机房教学环境下不能很好地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当然这与老师本身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有关。
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倡导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怎样的评价方式更能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是我们这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
从反馈信息来看,绝大部分教师尝试采用过程性评价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把握学生是否达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老师们常用的过程性评价方法主要有:调查、提问记录、观察法、学习过程记录卡、电子档案袋等,评价主体也注重多元化,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但由于信息技术教师任教班级多,学生数较大。实施有效评价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建立、完
善评价机制,设计良好的评价平台是下一阶段教学研究的方向。
现有会考形式方面,必修模块只采用笔试的形式,且只考选择题,这种评价方式大部分教师认为不可取。老师们认为仅通过笔试来评价学习结果,无法真实体现学生的实际的信息技术水平,也让不少学生散失了学习兴趣,降低其学习积极性,这种方式无形中也降低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大部分学校反应新课改以来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成绩都不错,合格率都在的99%以上,这样的高合格率并不利于反馈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而市质检的考试情况比较好些,题目有一定难度,学生成绩相对层次比较多,教师们建议采用作品+笔试的方式(如图7)评价学生学习结果,这既可测试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测试实际操作水平。
学生方面(如图8),最希望教师采用的评价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前三位的是: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学生最希望的会考形式,有75,7%的学生选择“上机操作”,在这一点上学生的想法与教师的考虑有一定出入,原因之一是大部分学生仍然认为信息技术课即是学会相关软件的操作即可,在形成自己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方面,理解上有偏差。亦即学生了解的新课程理念与教师不同步。
三、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问题
1.教材使用情况
2006年9月进入新课程实验,新教材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它的弹性,从教学内容和活动选择,应给教师一定自主伸缩的空间。
在教师问卷调查中就“能否较好地使用本学科目前所选用的教材”,调查数据反馈完全能使用好的仅占11.70%,学生问卷中关于“你看过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吗?”,从来没有看过的占17%,偶尔看看消遣一下占32%。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目前使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对其学习活动没有实际帮助,从学生调查问卷数据也反映出学生对学科教学重视度不够。
在调研过程中,各校反映目前使用必修模块教材存在内容跟不上信息时展、缺乏学科知识体系、内容不够严谨等问题。选修模块教材使用情况比必修模块情况稍好。但教师们反映某些教学章节顺序并不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另外由于教材提供的相关教学资料支持较少,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无法与他们学习生活有机的结合。
由此可见,目前的教材与实际课堂教学实施效果及教学规律还有一定的差距。
2.学生差异
学生差异一直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很多学校对初中信息技术不重视的现象仍然存在,甚至小部分学校没有开设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放任自由,上课玩游戏,没有正常的教学行为,或者教师无法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地学习,造成支撑高中非零起点教学的前知识和前技能不足。为了能顺利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各校针对学生差异问题均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
从调研反馈显示,大部分教师采取的做法主要有三类;
(1)个别辅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集体或个别补课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消除他们对高中信息技术的畏惧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2)建立互助学习小组,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3)分层教学;制定多级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任务要求,以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并达成教学目标。
3.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
调研反馈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多数要承担学科教学及学校信息设备维护、管理等工作。多重角色的身份,使教师们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相对减少,部分学校甚至要求信息技术老师把教学工作放在次要的位置,信息技术教师无法专心于教学,导致有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处于应付教学的状态。因此,建议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为学校增设相关技术管理岗位,让信息技术教师能回归教学,有效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促进其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建议
1.完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机制,提供有效的教学保障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完善有关的管理与实施机制,为课程实施提供有力的课时、师资及设备等方面的教学保障,并为课程的良性发展提供导向。
2.以多元化的教研方式推进学科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规范学科常规课堂教学,加强教学研究,通过有效开展多元化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成长,带动学科教学的深层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学科资源的建设,形成有一定辐射作用的教师交流沟通平台。
通过网络论坛及QQ群等形式,开展教学案例及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专题研讨,拓展了教师沟通交流的时空,丰富完善学科教学资源。
篇5
关键词:水稻;覆膜节水;水旱栽培
1 试验理论基础
水稻具有既能在淹水的环境下生长,又能在旱作条件下生长的双重适应性,其对水分的需求包括耕作需水、生态需水和生理需水。生理需水是水稻保持体内平衡、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耕作需水虽然与生理需水有关,但在一定条件下减少耕作需水和生态需水,也能满足水稻正常生理需水要求,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我们利用液体覆膜技术,创造了早期水、肥、热良好的生态条件,完全能够满足水稻正常的生理需水要求,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水稻直播覆膜节水栽培法就是基于这一理论而成的。利用液体覆膜技术,在土壤达到5℃时就可以播种。覆膜后地温迅速提高。在地膜覆盖的温床下,水稻苗生长健壮。由于地温高,它的根系发育良好,这为它的今后生长发育奠定了基础;它分蘖多、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病、抗虫,肥料利用率高最终形成是穗大粒多产量高。
旱、水两段式栽培法:第一阶段(又叫旱阶段),播种——穗分化,这一阶段以旱栽培为主;第二阶段(水阶段),穗分化——成熟,这一阶段以水栽培为主。
2 试验条件
2.1试验地要求 秋季将地潜翻后旋耕,使地表成小的土块,播前将全生育期95%的化肥撒施后,在进行旋耕一次,达到地表平整,地表无大坷垃。
2.2种子准备 在播种前,将种子托芒后,催芽后凉芽后待播。亦可与大棚的种子一起催芽,催芽后凉芽后待播。
2.3播种机准备 使用大豆精量点播机调试,调成行距20 cm。
2.4液体地膜 可降解液体地膜1 kg/亩。
2.5喷雾器准备 机动喷灌一台套。
2.6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以当地生产田为对照。
当地土壤温度达到5 ℃时就可以播种,播后立即镇压,镇压后喷施地膜。
播后灌一次出苗水,于灌水口缓慢灌水,使土壤达到田间最大的田间持水量。畦面一夜后无积水,穗分化前不浇水,穗分化期前缓慢建立水层,以后的水层管理同大田。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试验结果
2012年试验测产结果
M2 收获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g 亩产kg
插秧 519 87.5 22.5 681.5
直播 597 49.8 20.0 396.6
覆膜1 338 68.4 28.5 439.7
覆膜2 427 68.4 28.5 555.2
2013年试验测产结果 M2 收获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g 亩产kg
插秧 430 87.5 21.5 538.9
直播 487 48.6 19.9 313.5
覆膜 338 73.6 18.8 311.5
2012年试验地点在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四分厂李贵稻田进行,播期为5月8日。2013年试验地点在黑龙江省饶河县西林子乡兰桥村魏玉春稻田进行,播期为6月12日。
3.2试验结果分析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该试验要求土地的平整度较高,真正做到寸水不露泥。否则出苗不整齐,而且伴有药害。应实施播种,否则影响收获穗数,进而影响产量。穗分化期后应建立水层,否则影响灌浆和粒重以及水稻的品质。
4 增产原因
4.1节水 水稻旱育稀植亩用水量900方,而旱、水两段式栽培法亩用水300方,节水2/3,而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根据水稻既可水生又可旱长的特性,而且旱生根系吸水能力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由于采用了液体膜,减少水分蒸发及渗透。
4.2高产
4.2.1由于采用了液体膜保墒增湿,出苗整齐。
4.2.2植株健壮,分蘖力强。由于采用液体膜覆盖,且在终霜前5~7 d播种。在我县可在5月1日左右播种,水稻苗在旱长情况下,根系发达,植株3叶1心期根数可达10条根,株高13 cm,并可产生一个分蘖,同时由于有液体膜,地温高分蘖力强。液体膜覆盖的4个/株,而旱育稀植2个/ 株,分蘖穗大于主茎穗,故从总体上看分蘖力增强,根多穗多,穗大粒饱。
5 栽培技术
有效地解决我县部分稻区水源不足问题,实现旱、水两段式栽培法。
5.1选种 选择与插秧同样品种,建议选用绥粳23、龙粳31种子等,质量达二级以上标准。用比重1.13的盐水(100斤水+24~25斤盐)精选,捞出秕谷后,再用清水冲洗种子。
5.2整地施肥 无论老稻田还是旱改水地,秋翻秋旋,春再旋耕。搂出根茎,畦面要求整平耙细,施足底肥,结合整地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kg,二铵10kg,硫酸钾8kg,尿素7kg 。
5.3灭虫 整地后播种前,防治蝼蛄和蛴螬等害虫,可用甲拌磷每亩1 kg撒施。
5.4播种覆膜除草
5.4.1播期 在土壤温度达到5.5℃开始播种后,喷雾覆膜。
5.4.2种子处理 用脱芒机进行种子脱芒(无芒或人工播种可不用脱芒)
5.4.3播种 行距为14~17 cm,每穴9~17粒,亩用种10~15 kg。
5.4.4镇压 播后应立即用V型镇压器镇压。
5.4.5覆膜封闭除草 播种后立即喷药膜。
5.5水肥管理
篇6
关键词: 高中学段 生态文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化开发与实施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项目编号:JYZD-2013067)课题组,按照研究规划选择建瓯第一中学、吉阳中学、建安中心小学为研究样本校,分别同步开展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本研究选择建瓯第一中学、吉阳中学、建安中心小学为研究样本学校,是因为这三所学校均为南平市青少年水土保持普及教育基点校,具有至少十年持续规范开展以水土保持为突破口的生态文明普及教育的历史积淀。
本报告是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项目编号:JYZD-2013067)结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暨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结题报告。
一、高中学段研究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及达到的目的和水平。
(一)本学段研究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
1.开发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级课课程(必修)和升华级课程(选修)。
基础级课程(必修)的课程对象为全体学生。本课程倡导责任使然、人人可为、人人应为的理念。该课程设18课时。学生修满18课时并经过考评合格者获得1学分。
升华级课程(选修)的课程对象为部分学生。本课程倡导责任使然、兴趣所至、特长展示的理念。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其中的一项或者若干项活动,若经过考评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2.实现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开设。
基础级课程(必修)已在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的建瓯一中高一年段分别开设,有2900多位学生完成了该课程学习并获得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学分。
升华级课程(选修)已在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的建瓯一中高一年段分别开设,有2900多位同学自主选择参加其中的1项或者若干项活动,并获得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学分。
3.建构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施教机制。
为了保证《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优化自己的生态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特别创建或者建构八方面的制度(机制)。
(1)课程导师制。《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基础级课程(必修)所有活动和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1―6号的活动实现学校指定课程导师制,即这些课程活动必须接受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的指导。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7―19号的活动实现学生聘请课程导师制,即序号为7―19号课程活动的指导教师由学生自主聘请。
(2)课程代表制。在开设《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一各班级设置课程代表,各班课程代表分别由高一各班班主任各自指定。各班课程代表负责指导各自班级学生完成《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行记录卡填写等相关事项。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总计完成5700份《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行记录卡填写(注:各班课程代表须与《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偿劳务合同。各班课程代表只要完成合同中约定的工作,就有权获得相应的勤工助学金)。
(3)方案征集制。基于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19号的活动要求,每学年向高一或者高二学生征集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014―2015和2015―2016学年共征集40个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4)资金资助制。为了激励学生踊跃参与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每学年从征集到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选择五项作为资金资助的活动项目。
(5)课程评鉴制。在每学年的6月上旬,召开《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鉴会,该会由高一各班级《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课程代表和部分指导教师⒓樱共同完成生态文明学分认定。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总计完成5700人次的生态文明学分认定(注:生态文明学分证书见附件1和附件2)。
(6)骨干培训制。在每学年的10月上旬,对包括各班课程代表在内的水土保持志愿者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提升培训。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共培训100位学生。
(7)分享引领制。要求学生在参与《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分享参与活动的收获,以此引领同伴更有效地参与课程活动。例如:在每学年的“三节”期间开展“水保绿网杯”装置艺术作品竞赛获奖品展示活动;在每年中国水周期间举办“水保绿网杯”美丽乡村寒假环保行手机微拍作品展示分享活动;在每学年的10月和3月期间分别举办资金资助活动项目的设计说明课、成果汇报课;在每学年的上下学期各举办1期感悟展评活动。
(8)评优准入制。把学生参与生态文明综合实践课程所得学分作为评优(先)的准入条件之一。
(二)高中学段研究达到的目的和水平
1.达到的目的。
第一,促进了学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优化自己的生态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了学生践行的生态文明能力。
第二,实现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纳入建瓯一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2.达到的水平
本学段研究不仅填补了建瓯一中在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空白,而且为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实施提供了有借鉴价值(在实践层面上)的范本。
二、比照原申请书制订的研究工作计划,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与原因分析。
高中学段研究严格按照课题组设计的研究路线图和研究步骤,开展课程开发研究子方向、课程设置研究子方向、课程指导研究子方向、学业评估与管理研究子方向、课程激励研究子方向五个子方向研究,且高质量地完成了课程开发研究子方向、课程设置研究子方向、课程指导研究子方向、课程激励研究子方向四个子方向研究。之所以能完成这些研究任务,最主要的原因是契合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实验项目――建瓯一中《完善立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之需要。
学业评估与管理研究子方向特别是学业评估没有完全达到预定目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学业评估细则制定得较粗放(客观上评估细则的制定是很难的),再加上活动过程的记录有失周详和缜密。
三、同期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对本项目后续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一)同期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目前,国内外开展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研究较少。在开展研究过程中,对养成化原则、趣味化原则、精细化原则、乡土化原则、校本(课程)化原则疏于恪守,存在五方面的缺陷或者不足。具体表现:
第一,由于疏于养成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能发挥较好的养成教育作用,即没有较强的养成性。
第二,由于疏于趣味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即没有较强的趣味性。
第三,由于疏于精细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即没有较强的操作性。
第四,由于疏于乡土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会较好地贴近学生家乡的生活生产实践,即没有较强的针对性。
第五,由于疏于校本(课程)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会较好地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即没有较强的持续性。
(二)高中学段研究后续研究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1.开展课程目录优化研究。
2.开展课程学业评估优(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司〔2014〕4号,2014.
[2][美]阿姆斯特朗.当代课程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4]马桂新.环境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洪明,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7]肖成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叶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6A).
[10]贾艳秋.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中国民族教育,2011(2).
[11]钱维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资源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2011(5).
[12]余谋昌.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13]余\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14]李锐锋,罗天强.论和谐社会的生态支撑[J].与现实,2007(3).
[15]张德昭,徐小钦.重建人和自然界的价值论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3).
[16]金涌.工业生态: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7]卢风,刘湘溶.现展观与环境伦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18]彭慧芳.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19][美]卡逊(Carson,R.).寂静的春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篇7
1993年,河北省召开语文年会。我们的作文教学研究的到了市里的重视。市里要求我们把作文教学实验的情况整理成一份实验报告。
那时我第一次写实验报告。别看平时很喜欢写东西,也发表了几篇,但是,拿起笔要写实验报告的时候,才觉得:是那样的困难——没看过实验报告怎么写,不知道实验报告是怎样的一个东西。 我来到是小学教研室,向当时的语文教研员李明一详细介绍了我们的实验情况。听他给我指点实验报告的撰写思路。——问题的提出、实验的方案设计、实验的具体操作、效果。
回来后,我按照李老师指导的思路,进行了七八年的实验进行了总结整理。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认识是那样的不系统,有些思考,经历了若干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时,没有电脑,所有的资料]都是纸质的。好在,我自己做实验的时候,我喜欢将要用到的理论记下来并经常用笔作一些分析、记录一些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一些数据统计(目标达成情况),近实验笔记就有10万多字。因此,整理的时候,倒也能够左右逢源。这份报告,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整理出来。后来,经过了李老师的进一步细心指点,完成了一份《小学中高年级作文序列化训练的实验报告》。这份报告送到了省里,被批准通过为会议交流论文。
篇8
关键词: 机能学实验教学 医学院 科研能力
机能学实验作为独立实验学科已成为很多学校推行实验教学改革的共有模式。这门以实验为主导的独立学科对医学生巩固、运用理论知识和培养科研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全面了解医学院近年来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分别作了“实验报告存在问题分析”和“机能学实验教学课程学生问卷调查”,就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随机选取医学院2009级临床和2010级护理专业共144名本科生的实验报告为分析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如表1。同时根据与部分学生代表的座谈交流,教师的教学总结和其他院校经验,设计“机能学实验教学课程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如表2。
二、结果分析
1.从调查中可知学生对机能学实验的兴趣集中在操作和应用上,理论联系实际,对将来从事临床有益,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从兴趣和实用两个角度引导学生。
1)验证性实验中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入设计思路的探讨,为从事科研和临床打好基础。
2)综合性实验中重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融汇多学科知识点,感觉学有所用,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设计性实验中重视学生兴趣和创新思维结合,是对所学知识的重新整合也是科研素质及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2.学生对机能学实验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理论课的辅上,没有认识到机能学实验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重要性、综合性及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本课程特色的介绍,引导学生重视机能学实验的内涵和本质,并在以下方面做出改进。
1)适当增加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比例。有利于学生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为将来从事科研奠定良好基础。
2)实验报告评价方面。首先在实验报告评阅上,应取两名教师批阅的平均值,虽然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同时教师也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利于对教学设计的及时调整,同时可以避免教师的主观性;其次在每节课抽出10分钟左右时间分别示例规范的学生实验报告和不规范的实验报告,指出学生自行评价优在哪里又劣在哪里,最后教师总结共性错误并表扬某些学生的优异表现,以期学生在书写上既规范又能融入自己的思考使实验报告简洁明了,并使学生思想亦不总是拘泥于常规。
3)实验报告书写。通过以下途径规范学生的书写:①课程开始时注重讲解规范书写;②在共享中上传实验报告规范及模板,方便学生随时参考;③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公选课及科研普及学术讲座;④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项目,使教学与科研可以互相促进,同时培养学生科研写作的基本技能。
3.优化机能学实验与各理论课教学课程安排,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可促进理论知识的及时复习与巩固,并且可以促进实验的顺利进展及结果的分析,而且分析也会更加透彻,全面。
综上所述,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相关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在教学中也发现仪器设备、教材的及时更新及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机能学实验教学都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发现网络的适当运用对机能学实验的教学可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机能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让学生经过本门课程的学习,综合素质、开拓创新精神与各方面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基金项目:
篇9
[关键词]学导式教学法 人体学 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周鹰(1976- ),女,江苏无锡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尘螨变应原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刘洪(1975-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检验医学。(江苏 盐城 224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52-02
护理实用人体学是我院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护理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把原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和生物化学等课程,从护理专业人才的工作岗位需求出发,整合为护理实用人体学一门课程。其中实验教学部分是护理实用人体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深化理解所学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前,我院的护理大多使用人体学实验教学,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和实验师首先对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进行讲解,之后再要求学生完成实验,书写实验报告。但事实发现,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不到开设实验课程的目的。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我院从2010年起在护理实用人体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了学导式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实验过程与方法
1.实验对象。随机抽取我院2010级护理专业1班和6班(合计103人)作为实验组,5班和13班(合计105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实用人体学实验教学采用学导式教学,对照组护理实用人体学实验教学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对照组和试验组使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实验内容,由相同的教师进行授课。
2.实验过程。对照组按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即首先由授课教师或者实验师对本次实验课程的目的、原理、方法、步骤进行详细说明,然后由学生进行分组,完成实验,并且撰写实验报告。最后,教师和实验师批改实验报告。实验组采用学导式实验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教师在课前向学生布置自学任务,内容包括本次实验课程目的、原理、方法等。其次,在实验课上教师首先请学生就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授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讲解实验的有关内容,而是通过事先设定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并将讨论结果形成报告。第三,授课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并简明扼要地讲解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完成实验的操作,在实验完成之后撰写实验报告,并在实验报告中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授课老师通过批改、总结学生的实验报告,最后再进行讲解、点评以及启发教学。
3.观察指标。(1)实验报告:通过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报告的质量评分来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差异。(2)实验考核:通过对两组学生期末护理实用人体学的实验课程考核来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3)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在课程结束之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提高学习兴趣4个方面。每个问题分别有3个选项,分别为明显提高、轻微提高和无差别。所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均完成了问卷调查。(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二、实验结果
1.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报告和实验考核比较。通过表1的数据比较我们看到,实验组的实验报告评分为(83.42±16.87)分,而对照组实验报告评分为(77.68±13.59)分,实验组的实验报告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1,P
2.实验组与对照组问卷调查比较。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见表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学生认为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能明显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学习兴趣分别占86.41%、66.88%、54.37%、75.73%;而对照组分别为50.48%、34.29%、30.48%、32.38%。实验组在上述4个方面认为有明显提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与思考
学生在实验课程的开始阶段,出于新鲜、好奇的心理,对于实验课程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进行实验课程时比较积极主动,但是这样的新鲜感较为短暂,随着课程的继续,学生往往对课程感到枯燥乏味,原有的新鲜感也很快丧失,此时学生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的时候,往往是机械地接受教师的讲授,以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作为实验课程的目标,以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实验课程。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都非常不利,学生往往也过早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采用学导式教学法教学,学生实验报告的成绩和实验考核的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四、结论与建议
学导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它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渗入教师的正确引导,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能够使得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对待实验课程的态度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敷衍了事到对实验课程充满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对于要进行的实验的有关内容有着详细的了解;同时,通过教师在实验课程上促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并且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总结和归纳能力等。
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提示、自学、解疑和小结几个步骤。教师首先通过导入新课,提出本次课的目的与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小组讨论等自主学习方式掌握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的重点并解决难点;同时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手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程的重点,对于学生较难理解掌握的难点由教师以讲解的方式进行解疑;最后教师通过重点讲解,解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提高。在上述的几个环节中,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只有在课前充分地对要授课的内容进行认真的自主学习、讨论,对授课内容有着足够的掌握、理解,并且能够知晓其中的重点、难点,才能够使得后续的解疑、小结等环节顺利地进行。因此,学生自习效果的好坏往往决定了教学的最终效果。学导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法,同时也体现一种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充分重视 “学”的因素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索,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适用护理使用人体学的实验教学,也在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值得强调的是,采用学导式教学法不仅没有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对教师的作用和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导式教学法强调的是有指导的自学,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教师需要对授课的内容更加详细、认真地进行备课,并且准备好在课程上使用的问题。在课前引导学生就实验的内容开展自习,在实验课程中,学生开展讨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讨论的内容,并且通过事先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在课后通过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发现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讲解,有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通过实验研究我们看到,护理实用人体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格非,李成章,尚姝环,等.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口腔黏膜病学实习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1(4).
[2]邓华菲,成春英,李雪飞,等.“学导式”教学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
[3]马晓梅.学导式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1(19).
[4]唐成和,杨留才,郝玲.课程综合化教材《护理实用人体学》编写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6).
[5]王冉.学导式教学法在《五官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1(7).
篇10
根据模块化设计性实验的特点,确定模块化实验的实施方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实验方案设计阶段。这包括选择模块并确定相应模块下的具体题目。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审核并最终确定实验方案。学生对于模块的选择和分组根据自愿的原则,依兴趣而成行;模块实验与以前的综合 实 验 不 同,并 没 有 预 先 给 定 的 指 导 书。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仅仅给出实验的开设思路和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条件,并不规定具体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学生首先需要查找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及预计实验结果。这相对于以前的靠指导书按部就班做实验,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工作量,但资料的调研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使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锻炼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资料的能力。若选择与老师的科研相结合的题目,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研能力。确定方案时应有一个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讨论的过程,即可行性的论证分析。题目和内容不能过大过多,否则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难度适当的选题能让学生在实验中有一种循序渐进“爬坡”的感觉,[4]而指导教师则负责引导学生一步步接近目标。第二,实验的准备阶段。该阶段包括实验设备的搭建、实验药品的准备、相应的检测手段的准备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各项准备都很充分,学生的实验就会进行得比较顺利。第三,实验实施阶段。本阶段是实验的主体过程,主要考查是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宽松开放的实验环境,学生要完成实验方案所设计的工艺路线,包括从材料的制备到考察影响因素不同水平的条件实验,再到材料性能测试。在实验中,教师担当的角色是服务者,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角。第四,实验的总结阶段。学生在完成了一系列实验之后,不管是否完成实验预设目标,都要及时总结实验中的得与失,对出现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或解决,以便在以后的毕业论文或科研实践中避免类似问题。学生要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归纳并分析,找出规律性,写出有结论、有分析、有体会的综合性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及有关数据、图表、结论等。
教师角色的转变
模块化实验不同于以往,教师要从以往的讲授者变成引导者和服务者。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覆盖面乃至责任范围都在不断扩大且趋于复杂。在模块化实验过程中,指导老师不再详细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而是主要介绍实验的背景和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学生根据给定的任务模块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操作-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这样,实验的主体转就变成了学生,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独立设计和操作。老师的角色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学会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顺利完成实验并分析和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对实验的印象也很深刻,充分挖掘了自主学习的潜力。指导教师对实验进行成绩评定,传统实验的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为考核依据。但过分依赖实验报告的优劣,会导致学生不注重实验过程,片面追求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实验报告的篇幅和整洁程度,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模块化设计性实验的考核则注重考查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从实验方案的选定到实验过程的进行及最后的实验报告,指导教师要全程跟踪,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态度、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体的实验成绩则由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按一定比例加和计算而得。
专业实验模块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