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夏令营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13:1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夏令营活动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夏令营活动总结

篇1

一、活动主题

传播红色文化·欢度金色年华

二、活动内容

1.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一是通过座谈研讨、主题征文、参观见学、文艺展演等形式,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认真组织好“中小学生走进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开展2017年“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结合建军90周年、纪念全民抗战爆发80周年、庆祝祖国20周年等时段,通过“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小小传承人”等载体,在暑期集中行动,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聚焦于家风传美德、社风扬美德,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参与身体力行的活动起步,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汲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

3.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我爱经典”征文和亲子诵读活动,大力营造学习经典、亲近经典的社会氛围。

4. 开展“诚信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诚信文化主题征文等活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诚信内涵,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养成讲诚信、重信誉的好品德,切实提高学生诚信道德认知水平,促进“信用xx”建设。

5. 开展“传播红色文化·欢度金色年华”暑期读书活动:以亲子阅读的方式为主,将阅读活动与xx市组织的“红色印象”夏令营、“走进绿色军营”、“爱xx”随手拍等活动结合起来,边活动边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6. 开展2017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利用好校内外现有教育资源,争取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动,深入推进师生、生生结对帮扶、关爱服务等行动,积极关爱留守学生。

7. 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实践能力。

8. 开展“文明家庭我先行”家政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承担家庭成员责任,在活动中增进家人感情,密切家庭关系。

9. 开展暑期夏令营和家庭亲子旅游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活动中接受集体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

10. 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一小时,积极参加体育、艺术类兴趣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艺特长。

三、工作要求

1. 结合实际,务实安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暑假活动方案,推进活动有序开展。

2. 加强管理,夯实过程。认真抓好督查与指导,坚持“安全、自愿、就近、便捷”的原则,将集体活动与个人意愿、学校活动与亲子活动有机结合。提倡中学生自主参加活动,小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开展活动,学校可以结合校情适当组织小规模的集体活动。

3. 认真总结,形成经验。及时收集整理活动资料,认真总结本校假期活动的工作经验,利用xx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xx区中小学德育群(网)、各街(校)博客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2017年秋季开学初要做好暑期活动总结,评选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作品。

篇2

一、以生为本,凝练形成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其内化为一种品质,使学生成为得才兼备、合乎文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明人。我们培养习惯从日常行为开始,一方面从主体参与、情景体验实践和采取严格的训练入手;一方面构建“小学生行为习惯目标体系”;再一方面把学生所在的班级文化建设、文明家庭创建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最终实现把理念变为行动,把行动转化为行为,把行为铸造成习惯。我们建立了三位一体的行为目标体系,把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活、学习、规则习惯。根据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目标,为了保证对达到目标,不但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习惯养成要求,也要对与学生教育有阵重要教育关系的教师和家长制定相应的具体要求,既要有对成人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方法提出具体要求,还要对成人的习惯规范提出硬性指标,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坏习惯矫正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心理疏导也提出具体要求,这样全方位的教育目标,系统的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教育网络。

二、把学校作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

(一)加强班主任专业素质,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能力。

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关注老师自尊和荣誉上、物质上和精神上、创造和成就上等不同层次和不同时期的需要,通过提高班主任经费补助、评先倾斜、外出学习、名师选拔、专家型教师培养、宣传自己的教学等优先条件让老师心情愉快,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学校通过检查班级活动记录、活动总结、养成教育班级日志、养成教育案例等加强对班主任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都在小学的校园中度过,学生在一个自然环境优雅、人文气氛浓厚、文化资源丰富的文明校园中学习生活,自然会养成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用礼貌提示语、《弟子规》文化墙、设立红领巾礼仪监督员,利用红领巾电视台、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营造礼仪教育氛围。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反复实践和积累中产生一种精神愉悦和“内在需要”,最终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并转化成稳定的外在行为。

(三)发挥少先队组织特点,建立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机制。

制定培养目标细则并对学生提出具体明确要求,通过少先队的组织机制特点帮助监督,在交往中逐步将学生在执行纪律过程中形成的良好习惯转化为正确观念,广泛设立红领巾小岗位,通过坚持岗位服务,体验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快乐和光荣感。建立健全的管理网络,从学校的一日常规的总结、评价管理工作到各中队学生行为习惯目标完成记录,寓行为规范训练于各种队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行为习惯养成活动内容。

每学期初根据学生本年龄段应养成的好习惯制定养成计划,举行“新学期我能行”好习惯签约仪式,每个学生把本学期要准备养成和要改正的坏习惯分时间段制定成条约,在仪式上当着全体老师和同学的面宣读并签上自己姓名,家长和老师同样要签上自己的姓名,在高年级组织了“好习惯日记漂流”,每人轮流写下自己在好习惯养成和感想,养成好习惯成为学生追随的时尚,从而巩固好习惯的养成。

三、推动家校互动,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一)提高认识,唤醒家长参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体意识。

让家长成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的支持者、自觉参与者、决策者,帮助家长进行角色的转化,我们从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做起,推出了“为了孩子的未来”习惯养成教育系列讲座,为父母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育思想,保持家庭学校教育一致。

父母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的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学校组织教学开放周、主题队会、实践活动、夏令营都主动邀请家长参加,请家长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考评,让家长给学校提建议,并为学校教育管理和任课教师评分,使家长成为学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加强沟通,促进家校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