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0 09:4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车床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车床实训总结

篇1

8. 车工(8学时,480分钟)

(1)实践教学与学生实操内容

知识

模块

知识点

教学要求

计划学时

支撑教学目标

安全教育

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与实训室规章制度

阐述车工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熟读实训室安全生产与设备保养等各项规定

0.5

目标:8/9

车工工种简介

车床基本知识与车削加工概述

车床型号,规格及加工特点;

车床的组成、使用、车床操作安全技术和文明实训

0.5

目标:2/5

学生实操准备

车床各部分功能

空车练习、开车练习(不切削)和基本操作考核

1

目标:2/5

车削加工

加工范围

讲解普通车床常见的形面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5.5

目标:1/2/3/45/8

刀具

介绍常用刀具种类、结构

实际加工(示范)

示范讲解实际工件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要领,再次强调安全操作

学生实操

按图纸要求加工、正确对刀、自动走刀

总结

作品整理

检查完成作品质量

0.5

目标:2/7/8/9

结束

保养设备、清扫卫生、上交实训报告。

(2)考核(本工种满分100分)

劳动纪律5分(参照《工程训练》评分细则执行);

文明生产15分;

考核点:安全操作、设备保养维护、工具的摆放、环境卫生。完成情况较好,得12-15分,如出现差错,每项扣1-2分,最多扣15分。

劳动态度10分;

考核点:听课情况(做好笔记、集中精力等)、积极参加实操练习等。完成情况较好,得9-10分,如出现差错,每项扣2分,最多扣10分。

动手能力50分;

考核点:空车练习,开车练习(10分)、普车外圆加工(40分),括号中的分数为每项最高得分,操作每出现一处错误,扣分10%。

实训报告20分;

篇2

关键词:中职 兴趣 积极性 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大、中、小企业单位对专业技术人才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对中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满意度是下降的。所以,对中职学校来讲,加强学生的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是一件关系到学校生存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大事。对此,我们应该努力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

《数控车床加工技能实训》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数控车床加工技能实训》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正面引导,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在中职,由于很多学生在上中学时学习成绩较差,所以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也非常少,渐渐地就产生了自卑感,把学习当作负担,不求上进,甘居人后。还有的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思想,整天无所事事,破罐子破摔,这样容易招致教师的训斥、责备,更厉害的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这样就伤害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要想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尽力给予学生正面地积极地引导、鼓励。并且在讲授新的知识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检查复习这一环节,发现学生缺少什么知识,先给补上,使知识的链条不脱节,这样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就有自信,这样才有效果。

二、结合实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控车床加工技能实训》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科目,当学生开始学习时很自然会产生一些兴趣,教师应该引导这种兴趣,努力在教学中运用实体教学等各种方法让学生保持、持续这种兴趣。如我们在学习到数控车床主要部件的认识时,把学生领到机加工实训室,让学生先认识并熟悉普通车床的主要部件及结构,然后再让学生在数控车床前观察,对照普通车床认识数控车床的主要部件和基本结构,并能够找出与普通车床的相同与区别之处,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数控车床的认识,又加强了记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轻松学习的目的。

三、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课堂讲解与技能操作训练合理结合,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在实训中进行。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方式,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首先,就是制定详细的数控车技能训练计划,其次是落实计划,鼓励学生按照技能训练计划去学习。

有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我们还要通过各种训练方式,训练学生正确的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兴趣去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操作水平。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手段进行的教学,它注重计算机模拟的应用。而数控专业的数控仿真软件,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学生学习数控仿真软件,让学生可以掌握不同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的简单操作和加工过程,并且能够在仿真软件上仿真模拟出需要加工的零件。如学习了数控编程(华中系统)以后,可以把学生领到微机室,让学生打开数控仿真软件,如宇龙仿真软件,把编辑好的程序输入宇龙数控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当零件在仿真软件上模拟出来以后,学生就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增加了学生学习数控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多的兴趣去学习和钻研,以至于操作起真实的数控车床时,能够得心应手,非常熟练。

(二)示范模仿法

就是由教师做讲解示范,然后指导学生练习。如数控车床实训,先由实训老师讲解安全操作规范和实训操作要求,再由教师进行示范操作,然后将学生划分成2-3人为一小组,进行模仿练习。一般来说,学生经过3―5天的练习就能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要领和技术。

(三)实际操作教学法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学生领到机加工实训室,由教师指导学生,在数控操作实训室中,把编辑好并通过计算机数控宇龙仿真软件仿真模拟好的程序,输入到数控车床中,进行首件实体的加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加工出零件,当学生把自已手工编程并加工出的零件拿到手以后,那心情是不言而喻的。这样就更进一步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技能操作的兴趣。

(四)实习教学

实习教学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组织学生在校内(外)数控实习基地,以生产、加工现场或管理工作现场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参加生产劳动,参加简单的技能操作,学习专业技术,掌握专业操作技术而获得职业技能的教学形式。通过实习使学生把学校内所学知识系统的整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实习教学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不可缺少的教学过程之一。

这样学生就更加注重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老师所引导的课堂上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用在课堂灌输上,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多种需求的潜能,慢慢地学生就会对这种“满堂灌”产生一种腻烦感,产生了学习的厌烦心理。

现在,我们要尝试让学生依据我们的要求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首先,向学生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指出思考方向;然后,指导其阅读教材,分几人为一小组进行实验,展开讨论最后小结。如学习了华中数控编程粗车复合循环指令G71,再学习广州数控编程粗车复合循环指令G71时,结合书上的讲解,让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针对一个零件图纸编出两个系统的程序,以3―4人为一小组,小组讨论如何分析和解决,得出结论,然后由各个小组组长总结,教师引导汇总出最终的结果。通过以上种种活动,让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因好奇而发问,往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好奇心强的人探索未知世界的内在驱动力会更大,也往往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创新。

篇3

关键词:中职校;普通车床;数字化;改造;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158-02

对中职学校实训车间的普通车床进行数字化改造,是充分使用旧的设备部件进行的。数字化改造对相关部件也有基本要求,旧的设备部件通过改造必须能适应新的配置,并发挥数字化功能,提高加工效率。因此,改造前对旧车床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判断,是十分必要的程序,这样可以避免因改造后的车床无法实现应用价值而浪费大量资金。

一、普通车床数字化改造的基本步骤

1.确定改造方案。车床经检验确定适宜进行数字化改造后,应在具体改造前首先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一般包括改造的程度(改造部分占普通车床的比率)、改造的具体部位,改造的工作周期(改造总体用时的预算,以及各个具体工作步骤用时的预算),改造坚持的原则(先局部后整体、先易后难等),改造的方式(根据普通车床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改造系统),改造过程的基本步骤(具体的改造程序),改造的规范(改造过程的相关规定,以及改造人员的责任分工和落实等),以及验收方案(聘请专业人员对改造的效果作出具体评价)。

2.改造前的相关准备。具体改造前应做好充分准备,以保证改造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改造效果,尤其应重点做好技术上的全面准备。由于数字化改造对技术的要求十分严格,而技术程度直接对改造结果产生关键性作用。改造前,要通过对旧有车床进行全面的测量和相应的计算,绘制出比较科学明确的改造图,改造图要详细标明所有需改造的部分,注意绘制细节。另外,要重点注意对接口的改造,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全面改造,保证顺利完成接口的转换;局部的改造要保证接口的匹配性;全部改造则要保证接口与车床的其他相关配置相适应。对于预改造的数字化车床所涉及的相关电气资料要提前熟悉,包括相关原理说明、安装和调试说明、线路图,以及使用和编程手册等。参与改造的技术人员要做好基本的技术准备,可通过相应的技术培训,保证能胜任基本的改造工作,避免因技术不到位或出现技术失误而无法满足数字化车床的改造要求。

3.改造的具体实施。具体的改造过程即主要分为两部分:对旧车床进行保养和调整等,对新系统进行合理安装,并完成调试。对旧车床进行处理时,要在保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前的精度测量,对保留的电气部分做最佳的调整,以保证改造后的精度。在对原有系统进行拆除时,要对照图纸认真进行,防止拆除过量或出现遗漏。对新系统的配置要合理,相关线路的连接要规范科学,做到准确而美观。调试时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步骤进行,调试现场要确保无障碍物,重点对系统的灵敏度及安全性进行调试和检查。

4.后期工作。后期验收及其他相关工作对普通车床数字化改造效果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应严格进行。新车床改造效果的验收应聘请专业人员参与,并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要对车床改造的精度和机械性能进行验收,尤其是车床改造后的控制能力和灵敏度要仔细检验,必要时进行科学的测量及相应的监测,以保证验收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便于今后车床的合理使用,或对于不达标的改造作出补救措施,以保证较好的改造效果。另外,还要进行后期总结,车床改造在我国将是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相应的技术人员应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在后续的车床改造中能更加科学地进行。对于改造过程中使用的资料,包括改造图纸、方案及具体改造程序的相关文档和验收标准等材料均要妥善保存,以便于今后实施车床改造时作为参照依据。

二、普通车床数字化改造的具体实施方案

1.伺服系统的合理选择。伺服系统在车床的改造中十分重要,作为数字化车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伺服系统既可以很好地保证CNC系统与主轴、刀具之间及时完成信息传递,又能有效地进行能量传递及放大,对于数字化车床保证良好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在普通车床中,伺服系统一般只设计开环控制系统,且比较简单,相关部件价格低廉。但是,在数字化的车床中,开环控制系统是伺服系统的一部分,要求程度更高,为保证车床运作的精度,对部件质量要求更高。此外,还需要同步设计闭环及半闭环控制系统,以保证数字化功能的完整性实现。

伺服系统的主要执行元件,即伺服电机一般选用步进电机,选择时要严格确定参数,保证电机每转动一步都能实现零误差。选择步进电机的驱动器时要保证结构合理且具有较大的容量,保证可靠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并能同时兼顾较高的效率。伺服系统对数字化车床能否实现正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择具体部件时要严格遵照相应程序,以保证改造后的车床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较高的运作效率。

2.数控系统的科学选择。作为数字化车床的核心系统,在对数控系统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慎重,应根据车床改造的具体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控制方式。数控系统的控制方式主要有步进电机拖动、直流或交流伺服电机拖动,以及直流或异步电机拖动三种不同的控制方式。其中,步进电机拖动控制方式对精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在大多数中小型的车床中均有很好的适应性,尤其是对于改造的车床。由于改造母体最初的设计及制作主要是基于传统技术之下完成的,如果改造时的精度要求过高,往往较难完全达到匹配要求。因此,步进电机成为车床改造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控制系统,且成本较低、安装方便,并容易调试。直流和交流伺服电机在精度的要求上相对较高,而直流或异步电机的要求最高,不仅精度标准高,且相应成本同样较高,结构和调试过程比较复杂,安装工作量一般比较大,对旧车床进行改造的适用性不高。

3.机械系统的具体改造。机械系统是数字化车床改造更具体的环节,涉及各种具体部件的选用和配置。自动刀架的安装应先将小拖板拆除,保证高度适宜后在中拖板上安装。导轨在改造中要保证良好的耐磨性,可利用车床的床身硬化后制成新车床的导轨。齿轮的改造应严格保证精度,结构上要确保改造后能实现无间隙运动。主轴的变速机构在改造中如果对自动化程度要求不严格,则可保留原有的部分手动变速机构,在不影响车床改造后运作效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改造成本。联轴器在一般的改造中会选用无键连接方式,以保证重复定位的高度精确性,并避免旧系统中存在的反复间隙出现。滑动丝杠与车床传动的精确度有直接关系,应根据加工件对精度的具体要求选配合适的滑动丝杠,以减少车床运作误差,还要保证螺母适宜的间。如果车床进行螺纹加工,为保证螺纹等量分度及螺距和起点固定,一般需安装光电编码器,选用时要保证光电编码器能对刀架的纵向移动起到很好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路福俊.浅谈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J].职业,2011,(12).

[2]毕长有.谈车床的数控化改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7).

篇4

[关键词]数控车 数控实训 撞刀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042-01

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技术也变的越来越普遍,在机械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企业对数控车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这就促使职业院校加大了对数控车实训设备的投入,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从数控车实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在操作数控车床的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撞刀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了数控车操作过程中发生撞刀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减少撞刀事故的发生。

1 撞刀原因分析

撞刀是指刀具(包括刀架、拖板等)在移动过程中与工件、卡盘或尾座发生意外碰撞的机故。数控车床操作初学者,容易撞刀,撞刀是数控车床操作新手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一旦发生撞刀事故,轻者影响机床精度,重者造成机床损坏,使机床的加工精度丧失 , 甚至造成人身事故,必须引起操作者的高度重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操作数控车床时容易撞刀,导致学生不敢碰机床。撞刀原因很多,大致可归纳为操作机床不当和编程时考虑不周全所造成的撞刀。本文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撞刀的各种因素。从而让学生实训时,减少撞刀几率。

1.1 机床操作不当造成的撞刀

数控机床操作不当会造成刀架或车刀与工件、主轴卡盘或尾架发生碰撞。主要从以下各方面分析:

(1)工件没固定好。工件在加工时候,长的工件,会引起甩尾,震动引起撞刀。

(2)安装刀具错误。在安装刀具时一定要使刀位点对准主轴中心线,即刀具安装好后试切工件右端面,切完右端面后刀位点应在工件右端面中心。

(3)刀架或车刀与尾架发生碰撞。回参考点或退刀时,应该Z向使刀架或车刀远离主轴,避免发生碰撞。

(4)试切法对刀时走刀过快或背吃刀量过大。刀具在加工工件时,一定要注意加工的背吃刀量,如果过大,会造成刀具和工件的撞刀。粗加工应优先选用较大切削深度,一般取2-4mm,精加工一般取0.3-0.5mm。

(5)对刀不准确造成的撞刀。

(6)机械零点坐标与绝对和相对坐标一致。校验程序完毕后要回参考点, 在校验程序时机床是锁住不动的,而刀具相对工件加工在模拟运行(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在变化),这时的坐标与实际位置不符, 需用返回参考点的方法, 保证机械零点坐标与绝对和相对坐标一致。这一环节有时不注意在校验程序后没有发现问题就进行加工操作,会造成撞刀现象。

(7)数控车床执行程序正常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者误操作使程序停下来,如果操作者按“RESET”复位后,立即进行循环启动,此时容易造成刀具与工件发生碰撞。因为运行的默认值与程序的设定值发生变化,按“RESET”复位,则把数控系统复位到初始状态,清除了保存在DRAM内的预读程序信息,会改变刀具移动指令及主轴转速。在自动运行程序过程中,如出现误停车导致程序停止运行,此时将模式改为编辑方式,按“RESET”复位程序,再重新运行程序。

1.2 程序编写不当造成的撞刀

程序编制是数控加工最重要的环节,提高编程技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碰撞安全事故,总结并在以下各方面分析:

(1)G00坐标设置离毛坯太近。一般编程时候在工件右端,1mm。

(2)换刀时,未使用G00指令远离工件。换刀需要用G00,远离工件。以防止车刀与工件产生干涉。

(3)加工螺纹时误把导程(F)当作进给速度,如:G92 X40 Z-20 F2写成 G92 X40 Z-20 F80。

(4)程序坐标值编写或者输入有误。

(5)加工完零件退刀时先走Z向,远离工件,再走X向。

2 撞刀常见现象解决方法

经过以上总结和分析,根据常见的撞刀原因,结合实际操作经验,现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1)编写的程序需要仔细检查。系统较老的机床,需要输入标点符号,更需要编程人员仔细认真。

(2)检查好的程序需要在机床程序里面校验图形。利用数控机床的图形校验的功能可以检验程序的轮廓,减少错误率。

(3)装刀长度出错。刀具长度不够,刀具的刃长不够,都会导致干涉现象,另外刀具的装夹方式有误,也能导致撞刀。需要刀路轨迹模拟,明确加工部位。按程序单上的刀具进行选择和复核是否正确。

(4)正确对刀并设置刀补,Z方向试切对刀时,必须注意对刀使用的Z向零点应与编程使用的Z向零点统一,避免因工件坐标系设置不统一而造成撞刀。

(5)在调试程序加工第一件工件时,一定要仔细检查程序,试加工时单段运行,随时控制进给率,随时看剩余行程,加工前应模拟运行一次,单段运行,再正式加工。看看有没有意外的刀具路径出现,一旦出错,迅速急停,特别是初学者,要注意急停按钮的应用。

(6)将刀架移动到安全位置,按下锁住机床和空运行键进行空运行操作,主要观察运行轨迹是否正确,且仿真运行后要回参考点校验。

(7)如果加工时必须使用尾架,安装刀具时必须考虑到在X 方向电动刀架与尾架不发生碰撞的极限位置,在Z方向拖板与尾架不发生碰撞的极限位置。

(8)建议在计算机上用模拟软件模拟程序,进行检验,再把程序拷贝到机床上可以减少错误。

3 结束语

要避免数控车床撞刀事故的发生应以预防为主。机床操作者首先应熟悉数控系统的各种操作,掌握系统功能键,达到熟练操作,减少失误,将误操作的概率降至最低点;其次在编写加工程序时,应根据工件特点进行,按工件的形状及加工位置确定退刀和回零的顺序是先退X向,还是先退Z向;再次应注意机床的保养,在平时加工后,丝杠,导轨应擦拭干净,避免切屑等杂物夹在滚珠丝杠和导轨内,造成加工出现误差,损伤导轨,影响加工;同时,操作人员还要掌握一些异常情况发生时紧急处理方法。如按暂停、急停及切断电源等来最大限度的减少碰撞事故发生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郝新成.实习中数控车撞刀事故的防范[J].实践与探索,2011(3):266-267

[2] 袁锋.数控车床培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周保牛.数控车削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35-338.

篇5

【关键词】 信息化 数控加工 教学实施

1 概述

《零件的数控加工》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实用性。课程前期学生已学习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加工工艺编制、钳工实训、普通车床铣床实训,后期还将学习复杂零件数控编程、机械加工质量控制及数控实训课程。课程的核心工作岗位:数控编程员、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实施人员。

课程教学主要内容:(1)学会正确设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2)学会数控机床加工的编程指令与零件加工程序编制;(3)学会各种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与程序输入加工出合格零件。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托岗位职业要求,注重岗位化能力培养,选取实际典型加工案例,依据学生学习规律进行了教学化改造。按照有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顺序设计典型工作项目,以工作任务承载教学内容。课程设置4个典型工作项目培养学生数控加工能力。

2 项目驱动信息化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以工作项目4-综合轴类零件加工的子任务-带内孔轴类零件(图1)的加工为例。[1][2][3][4][5]

2.1 本次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简单固定循环指令的格式;(2)熟练运用G70、G71、G72编写零件的加工程序;(3)掌握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流程;(2)会阶梯轴零件的数控工艺分析、程序编制、刀具的选用。(3)会数控车床的操作。

通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关键能力。

2.2 教学方法

教学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加工任务的实施按照数控加工工作流程,运用六步法组织教学。数控加工的工作流程通常为:分析加工零件图纸;制定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输入程序操作加工;合格零件的加工完成。与数控加工过程相对应,设计教学流程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最后进行学习评价。

本次课程教学的重点是:(1)G70、G71、G72固定循环指令的格式;(2)运用G71等固定循环指令的程序编写;(3)数控模拟系统的操作方法;(4)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

教学难点是:(1)G70、G71、G72固定循环指令的程序编写;(2)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3)走刀路径规划。

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1)充分利用采用网络教室、虚拟仿真软件、视频、动画等信息技术教学;(2)加强教学中的辅导和答疑;(3)按照岗位要求,学生团队合作。组内讨论、组间互学,取长补短。(4)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评价总结工作过程和成果,提高综合能力;(5)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巩固难点和重点;(6)利用数控实训进行实作与论证,加深理解。

2.3 教学过程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采用六步法组织实施。

(1)资讯阶段:借助网络教学软件(图2),运用网络化的传输方式下发零件图纸、加工任务书(图3)等资料。学生根据下发的图纸等资料,查阅分析相关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分析相关加工资料,达到该阶段的教学目标。

(2)计划阶段:利用多媒体CAD/CAM信息化实训室,结合零件加工实际,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资讯信息,下发工艺卡(图4)、工序卡(图5)、车削加工项目报告书(图6)、刀具卡等电子文档及样本,合理组织信息化课堂(图7),引导学生制定加工工艺及加工操作方案。

(3)决策阶段;学生通过网络提交小组的工序卡、工步卡、刀具卡等机械加工工艺资料(图8)以及编制的数控加工程序(图9),提高学生的加工分析水平和文字信息处理能力。

(4)实施阶段:

运用信息化虚拟加工平台-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图10)进行零件加工。该仿真系统可进行程序的编辑和虚拟加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工前的准备,了解实际操作加工规范,学会数控车床对刀操作,同时可了解不同数控设备及编程要求。

仿真演示数控加工仿真符合工程实际,仿真从毛坯的选择装夹、刀具量具的选择、程序的编写与输入、数控机床的正确操作。如在加工中发生加工故障,会有故障信息提示。学生通过检查加工程序和操作,分析故障。学生通过故障的处理,加深理编程知识和操作技能。

教学依托网络教学实训室,虚拟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难点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学习。主要有编程手册、图形图片资料、G71、G72动画,数控车床对刀视频等。

(5)检测阶段:以加工零件为依据,运用软件测量工具进行质量检查,填写质量分析报告(图11)、机床操作故障单(图12),帮助学生树立质量意识,提高数控车床设备操作水平。

(6)学习评价阶段:依据整个学习过程及加工零件,进行成果评价、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填写学习评价表(图13),总结学习过程,进行成果展示。为便于知识的学习、巩固,课后学生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学平台依据专业分类,核心课程提高了习题集、视频库、企业案例集、技术资源网站(图14)等资源。

2.4 教学效果

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通过一体化教学,学生主体作用凸显,操作技能明显增强,职业素养明显提高。后续的数控实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次参加北京市的数控大赛都取得了好成绩。

3 结语

课程教学环节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学生完成加工任务。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一体化的信息教学实训室;虚拟仿真加工设备教学软件;课后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和技术网站;各种文字手册、图片、动画、视频资料。信息化技术在课程中的综合应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雄伟.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培训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蒋建强.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赵燕伟.现代数控技术.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应用专业 实训 四个阶段

目前,我国制造业对既掌握数控技术又熟练数控编程、加工操作的中等职业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数控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水平总是存在着滞后。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限制了实验、实训设备及数控应用软件的投入与更新。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满足我校毕业生的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制为三年,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到校实训中心接受实验、实训,在理论学习期间,特开设了《车工工艺学》、《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设备》、《公差测量与技术》、《机械制图》等十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为实训作了很好的铺垫,夯实了基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更好地向企业输送合格的数控人才,把实训分四个阶段,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

第一阶段:普车实训。

这一阶段是学习数控车床不能逾越的过程,学生在普通车床上实习、练习刃磨车刀,熟练操作车床,从加工端面、外圆、内孔、切槽开始,逐渐接触到螺纹各部分的尺寸计算和加工,特形面的加工,在这一过程中深刻理解刀具几何角度对切削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切削三要素Vc、ap、F在加工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工件质量的影响,掌握车床的调整方法,掌握切削的有关计算、了解常用工具、量具的结构,熟悉掌握其使用方法,合理地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安排加工工艺过程。同时还须让学生知道只有完成这一阶段的实训任务,将来才有可能在数控车床上所编制的加工程序更为合理和实用。

第二阶段:仿真实训。

第一阶段的实训后,对学生进行技能考试,操作达到要求的学生到计算机进行数控仿真软件的练习,同时也能促进未选中的学生努力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首先让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如何选择刀具几何角度设置刀偏及刀补,详细地讲解每个过程。

在编程车削倒角时,可用两种方式:(1)把车刀刀位点指定在倒角起点处,再G01车削;(2)把车刀定位在倒角的右边延长线上,然后G01车削而成。同时让学生比较哪种方式更为简单和实用。

在普通螺纹加工中,让学生分别使用G92、G76螺纹循环指令来编程加工螺纹,在实训中让学生了解根据导程的大小和螺纹的精度高低选择不同的加工指令更为合适。G92直进式切削和G76斜进式切削。由于切削刀具进刀方式的不同,这两种加工方法有所区别,各自的编程方法也不同,造成加工误差也不同,工件加工后螺纹段的加工精度也有所不同。G92螺纹切削循环采用直进式进刀方式进行螺纹切削,螺纹中径误差较大,但牙形精度较高,一般多用于小螺距高精度螺纹的加工;加工程序较长,在加工中要经常测量。G76螺纹切削循环采用斜进式进刀方式进行螺纹切削,牙形精度较差,但工艺性比较合理,编程效率较高,一般适用于大螺距低精度螺纹的加工。在螺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此加工方法更为简捷方便。所以,学生要掌握各自的加工特点及适用范围,并根据工件的加工特点与工件要求的精度正确灵活地选用这些切削循环指令,然后编制加工程序,并自动加工。

第三阶段:数控加工。

在数控仿真软件加工出合格工件的同学先到数控车床上进行编程加工。由于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是同一个界面,学生短时间内可熟练操纵机床,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工件的材质,所用刀具的几何角度来选择不同的切削参数。经过普车的实训,这将不是难题。

(2)学生编制的程序要先经过图形模拟加工,程序正确后再进行对刀加工。

(3)在首件加工中合理使用程序暂定M00指令,在精加工前对工件进行测量,看是否需调整刀具补偿,最后加工出合格的工件。

(4)重点突出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装卡方法的选择、程序编制,调整加工和检验,如果有缺陷,应找出原因并修正。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这一过程,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加工的工件,按小组进行互评。学生都有好胜心理,会对对方的工件一丝不苟地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综合性的评价,或者让学生保存自己满意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如此,学生能全面了解数控加工的全过程,深刻理解加工原理、机床工作过程、编程方法及制订工艺的原则,能够对数控机床加工中出现的常见故障予以解决,对将来从来数控工作上手快,操作规范,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

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实训经验及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由于实训内容较多,机床种类全,学生在短时间内既要掌握机床的操作,又要对复杂零件进行合理的工艺安排和准确地编程加工,现场讲解具有局限性。将工艺分析及基本编程内容制成课件,能方便学生掌握和复习,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优化实训的效果。数控实训教学过程:普车加工―仿真数控软件―数控机床加工,这几步走的教学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使用性和经济性,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缩短机床的人均占有时间,提高机床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如果能结合实际生产,其教学效果将更显著。

参考文献:

[1]程仲文.数控实训项目研究与改革.兰州工业大学,2007.

[2]刘蔡保.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篇7

一、教师自身提高德育教育的认识

学校的德育教育,他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只是班主任、德育处、或者德育课老师的事情,他需要我们全体老师的共同参与,无论你是文化课老师也好,还是专业课老师、专业实训课老师也好,都责无旁贷。因为我们老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这就说明我们不但要教好书,教给学生文化和专业知识,还要培育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作为科任老师,我们都应该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作为专业实训课教师,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实习实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爱岗敬业、集体主义、遵章守纪和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渗透教育。

二、实习实作开始进行纪律教育

数控车床的操作是一门要求非常严格的技术,它不但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操作,还要求具有很强的纪律观念。否则就容易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保障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安全和车间设备的安全,强化学生的纪律要求,在每一轮实作课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操作规程和要求,要求必须穿工作服,女同学必须将长发盘在帽内,在实作过程中,每个同学只能在自己的工位上,不允许在车间内随意走动,更不允许在车间内嘻戏打闹等。并将安全操作规程和纪律要求制成 挂在车间醒目位置,随时提醒学生。

另外,在每节实作课前,对学生进行集合整队,强调要求和检查学生的穿戴。在每天实作结束后,要求学生必须将机床打扫干净,工件和工具摆放整齐,这些都将作为学生实作成绩考核的内容,以此来促使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三、实训过程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在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处于明显的位置,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车工实训》教材中,充满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因此,可先在各章中深入挖掘教材,在此基础上将它们分类、归纳,进行再加工,以形成一定的德育渗透要点。如对车削加工中产生积屑瘤的认识,既要看到它给我们带来有利的一面:积屑瘤保护刀尖,增加刀尖强度,适用于粗加工,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降低尺寸精度和增大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积屑瘤对精加工是不利的;介绍车削外圆时,增大切削速度,可以改变外圆的表面质量,相应的背吃刀量应适当减小,总结出“事物是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这一唯物辩证法观点;从子课题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到综合技能的训练方法和技巧,说明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从特殊到普遍”这一规律;加工轴类零件时外圆、切槽、外锥、螺纹的加工方法和技巧,同样也可以转换为套类零件的加工方法和技巧,这说明“事物是可以互相转换的”等。在教材中还蕴含着许多类似的唯物辩证观。挖掘出这些分散的德育因素以后,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再使其形成一定的系列,就为车工实训专业课教学渗透德育提供了较好的素材。这样,学生能感受到课堂中蕴含的质朴、辩证之美,一次又一次感受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升华。这些将为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数控操作技术实作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掘德育渗透教育的因素。比如,在零件的加工训练中,结合学校的实习实作条件,有意识地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进行有机的搭配组合,每四个同学分成一个小组,操作一台数控车床,共同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有的安排加工工艺,有的编写加工程序,有的修磨车刀等,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为了把自己小组的零件加工得最好,每个人都尽力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把自己分担的工作做得更好。同时也从中体会到了集体给他们所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其次,在零件的加工实训中,参照企业的生产模式,将一个零件分成几道工序来完成,由一台车床完成一道工序,几台车床团结协作,共同来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如果某一道工序没做好,那么整个零件都将是不合格产品,让同学们从中体会到强烈的集体责任感。

四、实训教学中渗透爱岗敬业教育

以《数控车床》实训课为例,这种用于应对日新月异的数控技术的操作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充满着挑战。针对当今学生存在的比较浮躁的缺点,教师可以对学生加工的工件,按小组进行互评。学生都有好胜心理,会对对方的工件一丝不苟地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接着教师可以请获胜的组谈谈他们的方法,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综合性的评价,或者让学生保存自己满意的作品。在实训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技能实训,一定要有团队精神,否则,你争我抢,不互相配合,实验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数控车床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操作者劳动强度低、能够加工比较复杂的零件等优点。通过零件加工全过程的演示操作,让同学们感受到数控车床加工的优势和魅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热爱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

篇8

[关键词]车床实习;透明车床;视教系统

中图分类号:T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149-02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etalworking Practice on Lathe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4, Shaanxi, China.)

[Abstract]Take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is the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students'professional categories, with transparent lathe, depending on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other methods of teaching, not only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basicstructure of lathe work principle, process, also make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knowledge of lathe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ocess planningdrawings, etc. content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has the very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Metalworking practice;Transparent lathe;Visual teaching system

金工实习是是一门实践基础课,也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金工实习,可以提升并检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金工实习又有其独特性,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实习时存在人身安全和设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金工实习要以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为前提。在金工实习中,车床实习是实习中最为主要的一项,其涉及的专业课题广泛,专业性很强,需要讲解和实习的内容也比较多。这就对车床实习的教学方法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学生在实习时的人身安全,又要高效率的保证学生能够吸收和掌握操作技能。车工实习教学方面的论文很多,其在方法上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在实习中,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没有具体的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实习的内容和形式没有进行细分。对此,我们在结合本校金工实习的实际情况,在参加实习的对象和实习形式等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实训对象分析

目前在校学生都是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其成长环境已经是网络、计算机和手机等高度发展的时代。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意识形态的转变,使得他们在动手能力方面变得比较薄弱,有的甚至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还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自觉性低,依赖心理强。这样就导致他们缺乏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实习,这样会让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失去学习积极性,不能达到教和学相辅相成的效果。

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有较强的独立性,对新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有较快的接受能力。针对学生这些特点,在保证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如果合理的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就有可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

再者,前来参加实习的学生来自学校的各个专业,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各个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有所不同,这就使得他们对车床等机械方面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专业对学生进行分类。具体来说,可将参加实习的学生分为三类:非机械类,近机械类,机械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专业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2 教学目标

在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专业课程情况、车床的认识情况和动手操作能力情况等。然后以此为基础实施教学,将学生从熟悉的内容引入教学,逐步将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车床实习主要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明确车床功能及原理。对于学生来讲,设备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训之前,应确保学生了解自己将要使用的车床的功能及原理。最主要的要将车床所能加工的范围讲解清楚。这样学生便会对车床有一定的初步了解。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透明车床作为教学车床,利用视教系统作为辅助工具,通过指导老师的讲解和视教系统的演示来提升教学效果。

(2)掌握车床基本操作。这个环节在整个车床实习过程中处于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由于部分专业的学生是初次接触车床,面对这个庞然大物心里存在胆怯心理,有些学生甚至不敢操作。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在讲解时不能只停留在黑板上,而要进行操作演示。从安全角度考虑,可以让学生通过视教系统进行学习,指导老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加工原理,又能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调动其主动性。

(3)明确加工任务及其工艺等。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学生对车床的认识已基本上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这样他们在操作时也可以做到有章可循。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能达到车床实训的目的。还需要将加工任务下达明确,调动学生的思维,当面对加工任务时,应该如何读懂图纸,如何编制工艺等等。对于非机械类和近机械类的学生,便要向学生讲述有关图纸方面和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

3 教学实施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考虑将透明车床,示教系统,操作演示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三位一体”教学方法。该方法以透明车床为平台,视教系统为辅助,操作演示为主导,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主体服务。

在实际教学中,要将“教”与“学”科学的统一起来,“教”为“学”服务,“学”是“教”的落脚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车床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要明确实训对象类别,然后按照类别因材施教。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使学成成为主体角色,促使他们产生自我概念,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参加车工实习的学生来自学校的各个专业,按照专业可将其分为三个大类:非机械类,近机械类和机械类。由于各类别学生的专业差异,其对车床有关的专业知识了解有限,导致在学习车床时存在理解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主体提升到理性认识。

透明车床是“三位”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透明车床在其设计上做了透明处理,其内部结构和传动系统一目了然。在操作过程中,其零部件的相互动作也能清晰可见。再加上指导教师对车床的组成、原理和加工对象进行逐一讲解,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也会使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许多。

对于非机械类和近机械类的学生,讲解内容能够使学生达到理解的目的。而机械类的学生不仅要了解还要为其讲解各个传动机构的原理,比如离合器,丝杠螺母等。这样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还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操作演示是“三位”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操作演示主要为学生展示车床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和车床的基本操作过程。除此以外,还主要演示试件加工的工艺。通过演示,可以逐渐消除学生的胆怯和紧张心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视教系统是“三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视教系统主要是为透明车床和操作演示来服务的。有了视教系统,学生不用再围着车床进行观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安全性。通过视教系统,学生可以很清楚的学习车床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

除此之外,图纸和工艺的讲解也是实训中重要的一项。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对形位公差如同轴度和位置度等位置公差的符号、含义、对配合基制的选择、加工方法、加工顺序的确定等学习内容理解的较快且印象深刻。下面我们以榔头柄为例子简述一下实施操作教学过程。

图4所示是学生所要加工的工件――榔头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接触,对其结构也比较清楚。它实际上也是工程中最为典型的一类工件,而其所包含的加工工艺也比较丰富。通过实习加工该工件,学生对轴类零件中的跳动度,垂直度,同轴度等技术要求的理解印象深刻,对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和车床常用刀具有一定的了解。

(1)图纸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使用同一根轴有多个半径的轴类零件。而我们所加工的榔头柄,包含了多个结构。主要有,外螺纹,退刀槽,圆弧面,锥面,网纹等。并且完成后要保证其垂直度、跳动度,粗糙度等要求。这就需要老师将一些主业概念为学生讲解清楚,使学生结合图纸理解各个概念的含义。最后学生便可根据要求合理的编制加工工艺,合理的选择加工刀具。

(2)实操加工:按照图纸进行加工。要让学生清楚, 不同的加工数量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即使是实习时的单件加工,也有多种加工方案。将几种加工方法都讲给学生后进行操作示范。通过对比,学生对根据图纸的技术要求和加工数量、毛坯形状、现有设备等条件,制定用什么方式加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使学生先有了一个加工工艺的概念。

在示范过程中,具体讲解车削内容的方式方法。如圆弧的加工,锥面的加工,退刀槽的加工,网纹的加工等等。学生可分别根据教师讲的几种加工方法加工,然后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共同提高。进一步学习了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4 总结

(1)教学过程中渗透一定的基础知识

在机械加工中,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广泛,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来讲,理解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实习中,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普及。这样也会让后续的教学过程实施起来相对容易。

(2)使用“三位一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习中,将透明车床、操作演示和透明车床应用到教学中,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了解车床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加工原理和基本的操作步骤等等。

(3)以学生为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习工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操作的主动性,这样使得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并且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进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对车工的工作性质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消除了他们存在的对机械加工方面的陌生、神秘和恐惧感,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通过这些课题训练掌握好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新的内容和以后的实际工程中的加工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全文,徐金成,冯玉金.车工实习课程入门阶段的教学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5):

139-142.

[2] 李景协.车工生产实习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教纵横,2012.1:232.

篇9

【关键词】普车实训;安全;学风;技能

普车实习是中职院校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桥梁,是思维、实践能力综合训练和提高的重要过程[1]。普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普通车床功能和加工操作;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与团队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普车实习的重要性。笔者作为职业院校普车实习教学的一线实习指导老师,结合自己在普车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经验,浅谈一些具体的管理方法。

1 组织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组织教学是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目的在于提醒学生为上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并准备好学习用具以及安全文明操作等方面的准备,集中精力,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就中职院校学生的年龄与心理活动来看,有效的组织教学,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操作技能的前提,尤其对于当前的中专生,懒、散、任性是他们的共性,所以有效地组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人从事普车实训教学多年,在组织教学方面通常是按照以下几步来完成的:

1.1 课前点名

按学校的作息时间,早8:20正式上课,我们在8:10就开始点名,如有缺席,问清原因,并做好记载,出勤是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对迟到、旷课的学生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与班主任老师沟通共同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这样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对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模范遵守劳动纪律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未出席的学生,要安排好第二天的补习准备,使他们及时把落下的课补上,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使他们茁壮成长,健康向上。所以课前点名是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

1.2 进实训场前检查

此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检查学生劳动保护的穿戴问题,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学生进入厂房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眼镜,工作服要三紧的,女同学要戴好帽子,并把头发或辫子放入帽子内,不得穿裙子和拖鞋,不得戴围巾,接触旋转关键和旋转部位时严禁戴手套。若有不符合穿戴要求的,老师可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若不能解决的,严禁进入厂房。我们全体师生一定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我们老师的责任,丝毫不能马虎。

2 认真做好教学管理,迅速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2.1 机床开动之前的准备

在上实训课之前,就要让学生熟记“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机床安全操作知识讲解和考试。进入现场后,老师要在现场讲解机床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各个手柄和按钮的操作方法,并且让学生熟悉机床开动之前各个手柄和按钮的正确位置,按表加注油。教师要示范机床的整个开动过程,并要反复强调学生自己在开动车床前要认真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教师要现场示范工件、夹具和刀具的装夹方法和夹紧力度,以保证机床加工的顺利进行和工作时的绝对安全。

2.2 操作与训练的管理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班级人数、车床数目)进行分组,并指定一名组长,作为老师的助手,做一些管理工作。老师首先要手把手地把组长教会,组长熟练之后,让他充当老师的角色指导下一名学生,当然老师不能走开,在旁边观察、指导和把关,其他同学在旁边观察。这样采取“一带一”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学一遍再复习一遍”,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授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和创新

一个人只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能在工作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创造,突破技术难关,成为技术能手。实训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练习加工“台阶轴”的时候,第一道工序是车端面,第二道工序是车外圆,在车外圆时,有的同学每车完一刀,都要纵向和横向同时退刀,再车下一刀时,还要对刀,这样不但麻烦,效率低下,而且累积误差也会增大,若车第二刀时,只纵向退刀,横向不退刀,这样就省去了再次对刀的麻烦。所以在车削加工过程中,同样的加工目的却有不同的加工方法,通过思考、探索出好的方法,这就是创新,这就是改革。在学生阶段,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为日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2.4 机床关闭之后的工作

每天的实训工作即将结束时,虽然同学们很辛苦,很疲乏,但也不能草草地关机走人。为了第二天更好地工作,首先要做好机床的清理和养护,要养成爱护机床的习惯,保持机床的精度和稳定;其次把量具、夹具、刀具等放入工具箱,并分门别类,物摆有序;最后做好环境卫生的清扫。卫生清扫完毕,要集合列队,清点人数,做出总结,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3 成绩管理,不容轻视

3.1 每天都要给出一个成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学完一个内容,加工完一个零件,老师都要给出评价,按照标准给出成绩,再结合当天的表现,综合评定,给出一天的实习成绩。

3.2 实训结业要考试

要根据所实训的内容,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当难度的加工任务,老师通过认真测评给出成绩。公平、公正地给出成绩,可以激励先进,鞭挞落后,有利于实训教学的完成。

3.3 把实操能力测试纳入毕业测评之中的设想

篇10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 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是指在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在学校主要从事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下面将数控加工工艺学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一体化教学跟大家做些交流与探讨。

一、数控加工工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数控加工工艺学主要包括数控机床概述、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数控加工工艺基础、数控加工用刀具与夹具、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数控电加工工艺等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的现象,学生学到的东西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学习积极性不高,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所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数控加工工艺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下面谈一谈在数控加工工艺中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方案。

二、在数控加工工艺中实行一体化教学

1.创设“车间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机床坐标系这一节可以在数控车间通过数控车床来讲。学生通过对数控车床的实际操作,确定X轴和Z轴的运动正方向,建立车床坐标系,在动手中掌握这一知识点,激发了学习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数控铣床也是这样建立机床坐标系吗?课后,有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其中的道理。笔者告诉他们要用右手笛卡尔原则来确定,学生又进入激烈讨论中。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们想利用理论学习去了解实践情况。所以,学生通过在课堂中动手体会实践的作用及重要性,产生一种通过实践来解开某些疑问的迫切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深感理论学习的重要

在上课时,要设置疑问,把一个个理论知识点巧妙地设置在实训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自己需要哪些理论知识,继而通过自己的思考、努力和教师的提示来掌握这一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比如:在讲数控车削工艺分析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数控车床上加工轴类零件。通过操作,学生会发现如何分析零件图,选择如何加工路线及加工方法,用什么样的刀具,如何装夹工件,如何选择切削用量都需要工艺课中的理论知识。意识到这一点后,学生立即翻书讨论,不放过每一个细小问题,从而产生一个由实践兴趣理论动力思考再回到实践的良性循环。

3.将数控加工工艺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互相渗透

每当有学生反映理论所学的有关内容到了实习中有时感觉理论知识不够用,笔者就会马上抓住时机向他们讲授工艺课与实习课的关系。理论课的内容作为指导实际内容具有一般性,而实习是具体的。只有牢牢地掌握某一方面的理论,才能去指导类似的不同的实践。因而理论与实践课不能脱节,即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而每一次的理论――实践之后的这一过程比前一次要有所深入,有所提高。

工艺课要为实训课服务,实训课要学习必要的工艺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掌握实践方法。针对以上情况,倡导“先会后懂,再提高”的教学理念,对工艺课坚持以“够用”为原则,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所学的理论知识要主动服务于实践。笔者采用“会(实习)――懂(学理论)――精(提高)”的教学模式,先安排实践学习,再安排理论学习,最后归纳总结。如数控车床的操作,让学生首先熟悉数控车床(开机、关机、操作面板上各功能键的使用、机床回零)等的基本操作,然后对加工所需要的知识(对刀、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装夹方案、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接着再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操作数控车床,最后分析总结加工过程出现的问题,并予以改进,从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融会贯通。在教学工作中,学生先进行实践,再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解决前一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为下一实践环节做准备。整个教学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直至贯通,实现以实践为中心的工艺课程主动服务于数控实训课的新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