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实训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5 18:1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实训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实训报告

篇1

下面就实习与理论知识结合及得到的收获做一些总结

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新宿舍和实训楼都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主要是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水泥是施工的黏合剂,所以施工前要买多少水泥呢?水泥的有效时间有多久呢?都是一个称职的施工员要考虑的问题。还有砖,现在都不准用红砖了,制造红砖的污染大,而且质量重,相对于空心砖来讲,空心砖质量轻,可以减少对基础的压力。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荷载把力传到楼面,再由楼面传到柱子,再由柱子传到基础。

在一教,老师跟我们讲到变形缝,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熟悉施操作,老师把完整的建筑施工图纸让我们看,主要是让我们了解梁的布筋情况,排水系统和电路。

感悟:我觉得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和甲方交流,使我懂得了很多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们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

篇2

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与同学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见面会,每名队员大致介绍了一下自己所带的科目,让同学们先了解一下接下来要开的课程。从孩子们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我们精心准备的这些课程充满好奇,不停的问这问那,我们也对接下来的授课充满信心。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正式的授课。

音乐课上,老师教给孩子们的第一首歌是《虫儿飞》,“不管累不累,也不管东南西北”,这样的旋律用稚嫩的童声演绎出来听了让人不免心动。老师教的很认真,孩子们学的也很认真。并且出乎老师们的意料,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也非常强烈。学完了《虫儿飞》孩子们主动要求学唱《小苹果》,老师教了几遍,他们就能跟着音乐自己手舞足蹈的唱起来了,看着他们此刻纯真无邪的笑脸,听着他们单纯稚嫩的歌声,我突然觉得这里的生活如此美好,第一节课就让我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接下来的几节音乐课里,同学们还学了很多好听的歌曲《快点告诉你》、《月亮船》、《和你一样》等等。除了学会唱歌,跳舞当然也不能少,动感的健美操,优雅的芭蕾,活泼的兔子舞,各种各样的舞种孩子们都学的不亦乐乎。

话剧课上,孩子们一看到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的角色,争着抢着挑选着自己喜欢的角色准备扮演,一个同学想当小猴子,还现场表演了几个小猴子的动作,别提有多机灵了。一会的工夫,我本来以为没有多少同学感兴趣的角色就被一抢而光了,拿到自己的角色大家互相炫耀着,还有几名同学早就开始读起了自己的台词。一说到背台词,刚才还热火朝天的几个同学打起了退堂鼓,最后终于也在几个积极的同学的邀请下,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开始背了起来。几乎每天,都会有同学来问“老师我们已经背过词了,咱们什么时候排话剧啊?”我也想看到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出来的一场孩子们自己的话剧。接下来的话剧课,同学们都积极配合着,一遍又一遍的纠正着台词、动作和表情。天气并不是很凉快,但是孩子们真的很努力,看着他们,我觉得自己也充满力量。

手语操课上,一个羔羊跪乳的小故事听得同学们红了眼圈,听完故事,老师又教起了《跪羊图》歌词,老师一句一句的带着孩子们念着,孩子们也一句一句的跟着读。学会歌词,老师又开始一招一式的教给同学们手语,孩子们从读不熟到后来可以唱的很好听,从所有动作都不到位到后来可以让歌曲流畅的流淌在指尖。“感恩”也随着一曲跪羊图种在了孩子们心中。

手工课上,一张纸一把剪刀一颗充满想象力的心让孩子们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作品。一张窗花,一颗心,一个面具,一条小鱼,一棵水草,这所有的作品里都充满了孩子们的认真。

英语课上,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没有一点排斥的心理,接受知识的能力也非常强,还强烈要求我向外拓展一下。他们背单词的速度真的很快,总是能在课堂上背熟所有刚学过的单词。当然,其中也有两个同学不能接受的这么快,我就让同学们互相结成学习对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个方法倒是很奏效,一会,原来读不顺的同学可以读的特别准确,原来背过的同学也越来越熟练。每堂英语课结束,孩子们并没有一溜烟跑出去玩,而是感叹一节课过得好快。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能够让孩子们坐下来如此认真的学着读着背着,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初四的同学们也许是经历了太多年英语的“摧残”了,对英语的兴趣明显不足了。为了能让他们重新拾起对英语的兴趣,我经常会在上课的时候跟大家一起听听英文歌,谈谈英语电影,背背经典台词。虽然最后可能不能扭转他们把英语看成负担的思想,但至少可以让他们通过这样一些方式多接触一些纯正的本土的英语。第一次看到同学们的作业,我就决定给他们培训一下英文书写。这个想法也在最后两节课实现了,从字母开始,到一个单词一个句子一段文章,我跟大家一起写着并不断的提出我自己的建议。可能一开始同学们觉得这样简单的课并没有必要,但当大家练完字拿出自己以前的作业作对比的时候,都笑了。这个笑也许包含了对自己这两节课来努力的欣慰,也许包含对自己之前书写的自嘲,不管怎样,看着他们呢如今整齐漂亮的书写,我觉得我们是时间没有浪费,我们的努力也没有白费。

素质拓展课上,一个又一个小游戏考也着大家的耐心细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解开千千结,在没有任何中断的情况下大家顺利的恢复了原样;坐地起身中,经过了老师们的示范和大家多次的试验总结之后有几组同学可以一次成功的从地上站起来;动力小火车中,同学们自己喊着一二一二的口号一致向前,充分体现了大家的团结一致。素质拓展课之前,男生和女生对近距离接触非常在意,更不愿跟异性一起完成任务,素质拓展之后,同学们都变得大方开朗了许多,我们素质拓展的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

篇3

根据高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提出基础能力、调试验证能力、工程能力、职业顶岗能力的四步“工程能力进阶”实践教学培养模式。通过分析“工程能力进阶”的实践教学模式特点,探讨“工程能力进阶”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工程能力进阶”实践教学目标制定,“工程能力进阶”课程体系构建,“工程能力进阶”实训基地建设,“工程能力进阶”实践教学文件制定,“工程能力进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工程能力进阶”的实践教学组织,以期为高职同类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实践教学;工程能力进阶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实践教学则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科学地设计和开展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对隶属于高职高专工程类范畴的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培养其实践技能尤为重要,实践技能的培养要尊重学习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工程能力进阶”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工程能力进阶”的实践教学模式特点

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工程类专业较多采用了“分项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顶岗实习”这种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和实践,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仍有许多高职院校把实践教学视为培养学生技能的手段,忽略了实践教学在学生知识、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影响了实践教学功能和作用的发挥;第二,由于教学水平和实践条件差异化,部分院校往往弱化了综合能力培养阶段的教学,甚至将综合能力培养阶段与顶岗实习培养阶段混为一谈,并将其移交实习企业代为实施,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第三,传统实践教学模式适用于各种职业教育类型,无法体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各自的特点。针对上述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类专业的特点,对“分项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顶岗实习”模式的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和优化,提出包含“基础能力+调试验证能力+工程能力+职业顶岗能力”四步的“工程能力进阶”实践教学模式。这是从工程类专业的实际教学要求出发做出的改变,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相比,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将以行业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做到校企双方直接接轨,其中,调试验证能力阶段强调专业技术点的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工程能力阶段强调实际工程训练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角色分配。因此,四步“工程能力进阶”有利于实践教学的分类组织和实施,有利于实践与知识的相互作用,有利于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要求。

二、“工程能力进阶”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

(一)“工程能力进阶”实践教学目标的制定

实践教学目标的制定,既应有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或部门的专家与教育部门研究人员参与,也要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的参加,前者提供与专业相应的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职业素质结构与职业技能的要求,后者既是制定目标的参与者,又是目标的实施者。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是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应以产业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因此,实施“工程能力进阶”实践教学首先也应以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职业领域职业岗位的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本岗位职业活动的能力要求,分析和归类能力构成,同时兼顾职业能力进阶培养、技术能力培养及职业素质培养,形成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体系。通过分析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技能体系要求,按照能力培养进程规律将技能体系序化为“基础能力、调试验证能力、工程能力、职业顶岗能力”。基础能力包括电工工具和仪表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建筑识图与制图能力、建筑电气工程图的识读及绘制能力;调试验证能力包括建筑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电气消防系统调试、建筑弱电系统调试;工程能力包括智能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电气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建筑电气工程造价与招投标能力;职业顶岗能力包括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

(二)“工程能力进阶”的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序化结果,构建符合“工程能力进阶”要求并进行能力训练的专业课程体系。基础能力培养专业课程包括建筑构造与识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工电子技术;调试验证能力培养专业课程包括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电气消防技术和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能力培养专业课程包括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建筑电气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电气工程计价和建筑电气工程设计;顶岗能力主要通过顶岗实习进行培养。同时,在“工程能力进阶”的课程中相应序化基础能力实训项目、调试验证实训项目、工程能力实训项目和顶岗能力训练项目。

(三)“工程能力进阶”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基础能力实训项目、调试验证实训项目、工程能力实训项目、顶岗能力训练项目规划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基础能力训练实训室包括电工电子实验室、电气基本技能实训室;调试验证能力训练实训室包括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实训室、电气控制技术实训室、电气消防实训室、建筑弱电系统实训室;工程能力训练实训室包括建筑电气施工实训室、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实训室、建筑电气工程计价实训室。职业顶岗能力主要通过具有生产实践性、顶岗实习性、技术服务性的校外实训基地得以培养。

(四)“工程能力进阶”实践教学文件的制定

在“工程能力进阶”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根据相应阶段的能力训练要求制订实践教学文件。实践教学文件包括实训项目单、实训项目报告和实训项目卡。实训项目单是指学生完成某一实训项目的任务单,内容包括实训目的、方法、步骤,要求达到的标准及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等,学生据此可进行单独的学习和训练。实训项目报告是学生实训项目完成后需交出的规范化报告,这是教师对学生进能力测评(如分析、思考)的基本依据,并最终给出学生完成该项目实训的考核成绩(评价)。实训项目卡主要用于教学管理、实训室教学安排和指导教师实训指南,内容包括实训对象、地点、条件(场地、仪器设备)、耗材、经费、指导教师数及指导要求和安全方面的要求。

(五)“工程能力进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程,只有建设一支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才能很好地实施“工程能力进阶”实践教学方案,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形成互助组,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向校内教师传授实践经验,从而建设一支“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六)“工程能力进阶”的实践教学组织

“工程能力进阶”实践教学组织,教师角色从“教师”变为“导师”,从“授”转变成“导”,即进行引导、指导和教导。首先,学生按照任务要求,以小组、分工合作等形式进行工作任务的解读;然后,查找技术规范和图纸资料,制定工作方案;最后,领取工具和器材并完成训练任务。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教材、网络、实训设备、专业规范等各种教学资源完成项目任务,掌握任务中的基本知识,训练相应职业技能;最终的学习成果包括各项技术图纸、各项施工技术方案文本、施工组织和管理文本、质量目标、成本控制、安全管理措施、项目验收报告等文本及工程的施工现场和调试成果。学生在“工程能力进阶”的实践学习环境中,个性定制和规划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方向,选择性地定位自己在任务中的角色,如团队的组织者、设计师、造价员、施工技术员、施工监理、甲方验收代表等,实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训练。此外,实践教学组织适应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实践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保证专业适应性的基础上,兼顾学生未来岗位转换和终身教育的需要。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基于“工程能力进阶”的实践教学也必须是动态发展的,跟随社会对岗位技能的需求,与时俱进地优化课程体系及实训项目,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作者:王玲 单位: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钢结构材料 实训基地 性能 检测 建设方案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实训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核心环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因此,全真模拟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研究是迫切且有意义的。

近几年,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结构技术人员的需求量极大,必须建立职业能力需求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钢结构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太过抽象,学生仅通过课本上的文字及老师的语言与工作实际相联系,感性认知少,基本理论、工艺难以理解,操作技能差,无论他们怎样发挥想象力,都没有真实的物体在面前来得更直接,更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这种现象既困扰着学生,也困扰着教师。因此,构建建筑类专业全真模拟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客观要求。

为了能够满足职业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内容的需要,钢结构实训基地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设置:

1.钢结构原材料及性能实训;

2.钢结构连接实训;

3.钢结构构件节点及图纸识读综合实训;

4.钢结构构件制作安装实训。

钢结构材料及性能检测实训是建筑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钢结构材料是钢结构工程的基础,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钢结构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对某些重要性能指标,还需要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一、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钢结构材料及性能检测实训是以操作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实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获得一定的技术实践知识和生产技能操作体验,同时也获得一定的职业体验,培养职业素质,也为后续课程或项目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它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全真模拟实训基地通过实体材料及检测量具使学生认识钢结构材料的种类及规格,了解其性能、应用条件、储存,区分不同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掌握部分材料的检测方法。同时,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对钢结构材料进行外观检验;

2.能根据不同的工程,合理选择和使用相关的建筑材料;

3.能够完成常用钢结构材料的取样;

4.具有填写钢结构材料实验报告的能力;

5.对各项钢结构材料科学试验检测结果,具有分析判断的能力;

6.具有对各种新型材料较快熟悉,并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7.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

8.收集信息、查阅资料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重构和创新的能力;

9.团队协作能力;

10.严格要求,细致耐心,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钢结构材料性能及检测技能,提高应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实训场地环境建设

需要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钢结构材料与性能检测实训基地,在该建设专用场所放置集中采购的材料和设备。校内实训基地融入职业要素和企业文化,加强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和职业氛围构建,列出岗位职责、安全文明施工等各种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企业专家共同论证基地建设方案,企业专家参与规划、功能设置、设备选型、安装、调试、验收等建设过程;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实训项目开发和实训基地管理。该实训场地要求具备钢结构材料室和材料性能检测室,可以单独设置,也可合并设置。

1.钢结构材料室

(1)完成设备所需电源的改造建设工作、网线的铺设安装工作;

(2)材料专用阵列柜:包括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3)规范、规程及标准陈列柜:包括《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等;

(4)实训操作平台n张,用于小组为单位集中摆放,便于交流研讨;

(5)讲台、黑板、多媒体投影等设施,便于构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

2.材料性能检测室

(1)完成设备所需电源的改造建设工作、网线的铺设安装工作,以及基本的安全防护工作;

(2)划分出检测材料堆放角;

(3)购置检测仪器、设备及量具;

(4)实训操作平台n张,用于小组为单位集中摆放,便于交流研讨;

(5)讲台、黑板、多媒体投影等设施,便于构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

三、实训任务设计

1.实训任务划分

在钢结构工程中,与结构体系有关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钢材、连接材料和围护及涂装材料。因此,该实训项目根据材料的三大类别划分成以下几个任务:

任务一:钢材认知;任务二:连接材料认知;任务三:围护材料认知;任务四:钢材外观检测;任务五:钢材性能检测;任务六:连接材料检测;任务七:围护材料检测;任务八:涂装材料检测。

2.实训载体选取

实训材料最好结合本区域工程特点,选取在施工中常用到的材料及检测方法作为手段。

采取企业管理模式。

3.实训时间安排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实训宜遵循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任务1~3作为基础认知实训项目,宜安排在讲解了钢结构用钢材后,约为3学时;任务4~8作为检测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完成,宜安排在讲解了钢结构材料性能之后,约为10个学时。

4.实训组织与实施

(1)实训方式

1)成立实训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实训指导工作;

2)以班级为单位,在实训基地进行训练。

(2)组织管理

1)实训指导小组责任制,实训指导教师对实训内容进行讲解及指导;

实训指导小组由校内和校外指导老师共同指导。

2)以班级为单位,班长全面负责,每组学生为4~6人,每组设一名组长,组长负责本组同学各项实习事务工作(包括纪律监督、事务联系、集合等);

3)实训开展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由组长负责本组实训任务分工以及实训过程中联络协调工作;实训任务表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其他个人提交。

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高投入的建设,需要循序渐进地不断完善。只有更新观念,共同努力,才能把实训基地建设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研课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与实践教学研究”子课题“钢结构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5

一、目前我校建筑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观念落后。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传统的教学体系把实训教学看成理论教学的附属,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训教学。学生普遍对实训课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实训课仅仅是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没有认识到实训教学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实训教学方法滞后。

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先叙述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再仔细介绍设备操作方法、实训步骤,学生只需要按要求过程去操作,用不着查资料、思考与创新,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的“教”是教学设计的重点,而学生的“学”往往被忽视,学生的创新心理得不到满足,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

(三)实训教学内容陈旧。

传统的建筑专业实训教学按专业的种类划分实训项目,这种设置实训的优点是与理论教学联系密切,其缺点是没有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出发,对建筑材料实训教学进行改革

(一)实训教学观念改革。

1.重树实训教学的重要地位

实训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是思想认识上的变革,教师要克服过去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训教学的问题,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训“两条腿走路”,像重视理论教学一样重视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中将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加强实训技术力量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教师认为从事实训教学工作低人一等,是处于“二线”的工作,水平低、不能上理论课的教师才进实训室,导致实训技术力量普遍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效果。因此,改变观念,提高实训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对实训人员的培养,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实训师资队伍,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尤为重要。

(二)改进实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在实训课上,让学生积极、主动、有兴趣做实训是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实训课上,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创新与思考于实训过程中。传统的实训教学是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改革后的实训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具体可采用的步骤:①让学生在实训前自主性预习,自己质疑、自己提出问题;②实训前让学生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解疑;③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训,完成实训内容;④让学生写出实训报告,分析实训结果,对失败的实训进行原因分析,再重做,直到成功。在积极准备―遭受挫折―分析原因―实训成功―收获喜悦的循环往复中,学生会逐渐对实训课程充满兴趣,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更新实训内容。

实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改革实训内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建筑材料不断更新换代的市场需要。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开拓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在实训教学内容上创新,改变以验证性实训为主的局面,扩大知识面,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与创造性实训。例如:在实训过程中把原来测量、砌筑、钢筋工三项相对独立的实训内容整合为某个工程设计需要的实训课题,学生根据设计需要,通过计算,得出初步成果。这些综合性、创新性实训的开设,均要求学生自行完成资料收集、原材料性能测定、实训方案确定、实训数据测试与处理、结果分析等全部内容,这样学生不但能加深对建筑材料知识的理解,初步掌握工程实训的方法,而且能把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使学生对实训目的与用途更加明确。

(四)改革考核方法。

传统的实训考核办法大多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训报告的质量来考核。新的考核机制必须将学生的实训室活动集中在创新上来,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同时,提高实训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比例,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以引起学生对实训课的足够重视。

总之,实训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训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活动,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要开阔思路,设计实训方案和步骤,观察和记录实训结果,得出实训结论。实训教学改革的深化,对于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开创职校实训教学的新局面,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莹,尹玉,白宪臣.建筑材料试验教学创新改革探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第16卷,(1).

[2]刘淑梅,吕平.土木工程材料实训教学改革与效果分析.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23).

篇6

【关键词】高职课程 教学改革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加强实践教学是确保高职学生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保证。作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的《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测量》、《施工工种操作》等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如何根据当前建筑市场的需要,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岗位的需求,将成为建筑类高职亟待解决的课题。

1、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其最后落脚点就是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培养目标及职业能力则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进取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强,适应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管理岗位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既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又属于高等教育序列,它既与中等职业教育不同,又同属职业教育的范畴,同时,它又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实施,在从职业角度为学生奠定坚实必要的技术理论基础,并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又要直面学生的职业岗位需要,着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和建筑市场的岗位需要,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定位不合理,专业基础不够宽

认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工民建中专升格而成或是本科压缩而成的看法是不对的,工民建中专的定位是施工生产一线的岗位群,本科的定位是建筑和结构设计的岗位群。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定位应本着“知识够用为度,突出技能培养”的原则,使之具有较宽的专业面,以适应工程施工、管理、造价、设计、咨询、监理、服务等建筑岗位的需要。

2.2 实践环节与课程教学环节脱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本专业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教学环节。一般高职高专对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集中安排有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在开学之初,这时学生还没有学习本课程,对施工技术的认识较肤浅。而生产实习虽然在专业课结束后进行,但衔接不太紧密,课程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有脱节现象。

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3.1 采用项目驱动法教学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住宅室内设计》实训教学为例。《住宅室内设计》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以项目的构思、设计、表达、实现的整个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设计项目各环节知识。

3.2 构建技能训练占优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实施“4.5+1.5” 的学时分配方案,即前4.5个学期完成所有理论课的教学,包括课程设计和课程学习规定的部分实践,同时学生须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的时间到指定工地或实训场所跟随指定教师(一般为现场技术或管理人员)从事规定的劳动和实习;后1.5个学期安排学生全身心、全日制在施工一线从事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设计课题必须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研究,编制可使用的技术或管理文件。这样,三年学制中的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达到1.5∶1,保证技能训练的时间和效果。

3.3 整合课程,强化应用能力和岗位能力

“4.5+1.5”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课程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要通过课程整合、课程内容改革等手段,逐步减少课内总学时。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强化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

3.4 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

认识实习采用校内外集中实习的方式,通过加强出勤考核和交实习报告的方式,必要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口试进行管理,保证达到实习效果。

测量实习采用校内分组且每组安排一个指导教师的实习方式,由指导教师进行出勤考核,再加上学生每个人要交实结。每组交内外业资料和图形,且对每名学生进行经纬仪和水准仪观测的考核方式,经纬仪和水准仪的考核,必须操作正确,闭合差符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定为不及格。因为是每个人单独进行操作考核,学生的实习非常认真,测量水平非常过硬,受到施工和就业单位的好评。

建筑材料综合实验实训采用校内实验室分组,且每个实验都安排一个指导教师和若干个实验教师进行指导的实习方式,由实验教师进行出勤考核,再加上每人交试验报告和试验总结,还对每名学生进行口试,通过抽题签的方式来进行实训口试考核,以督促每个同学认真实习,实验效果比较理想。

施工实训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分散学生到校外各施工现场,现场指定技术人员随时进行指导,校内指导老师定期到工地走访和电话网络联系的实训管理方式,随时掌握着学生的实习情况,保证施工过程的真实;学生实训结束后,每人要交实习报告、每周周记和实习单位鉴定,还有口试抽查,以保证施工实训效果。实践证明,这种分散实训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非常认真努力,不但真正掌握了施工技术,而且也同时让实习单位了解了自己,80~90%的单位都愿意接收专业实习的学生就业,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基础。

岗位实训是学生毕业前针对建筑工程企业技术岗位的岗位实际训练。通过实训使学生对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施工及管理,以及工程监理等各岗位有较详细的了解,并且在导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胜任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岗位的工作,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零距离的胜任建筑工程企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因为有18周的施工实习垫底,绝大多数同学此时都能够承担建筑工程企业的某个技术岗位,为零距离就业打下

了比较牢固的基础。

4、结语

改革课程教学的评价观念, 构建技能训练占优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应用能力和岗位能力,建立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学生实践技能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并付诸实施,必将大大提高高职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为社会培养出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晖,程忠国,鄢维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17-19.

[2] 宋艳清,王付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34-35.

篇7

【关键词】高职 建筑施工技术 一体化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78-02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特点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培养学生组织建筑施工和管理的能力,对学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着支撑作用。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学、工程测量、地基基础、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组织、建筑结构等基础及专业课程紧密联系,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技术更新快等特点。

二、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存在以上特点,教学中普遍存在下列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重形式轻内容

多数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能够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和其他多媒体资料,使教学难点和复杂的施工工艺过程通过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使学生得到直接、生动的感性认识。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缺乏对学生主动思考的引导。

(二)实习实训效果不理想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与相对应的理论课程分开教学,中间间隔几周甚至一学期,理论教学和实践脱节。施工单位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往往不愿意接收学生去施工现场实习,即使联系到实习单位,也只限于认知层面,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无法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仍需要花费时间重新学习。而且实训时间一般是一至两周,而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学生一门实习实训课程往往只能接触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或几个分部分项工程,无法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三)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差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施工现场主要是负责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目前本专业的学生施工动手能力不足,施工组织管理能力更有待提高,在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发现施工存在的问题,更难以对施工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难以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建筑工程技术领域高级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岗位分析入手,参照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等岗位要求,归纳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施工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设计的实践性与合理性,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完善多媒体教学手段

我们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设计开发了多媒体教学材料,将多媒体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布置任务、提出问题―施工工艺工程录像、动画展示―讨论问题―分析总结。比如在了解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基本流程之后,在播放视频前提出问题:该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存在哪些不规范操作?存在哪些质量和安全隐患?接着给学生播放某工地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启发式提问:人工挖孔桩的直径不得小于多少?为什么?人工挖孔桩的钢筋笼如何放入挖好的桩孔中?等等。在看完视频后,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再作分析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今后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建立了丰富的网上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自学和复习提供便利,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

(二)采取一体化教学方法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学,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效果不佳。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

1.师资培训。要进行一体化教学,就要建立一支能一体化教学的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不仅理论功底扎实,更要有纯熟的施工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此我们组织本课程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一起,利用寒暑期到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等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知识更新,切实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以满足一体化教学要求。

2.教学场地一体化。打破教室和实训室的隔阂,直接将教室与实训基地融合,实现教学场地一体化,教师边教边做,学生边做边学,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3.教学计划一体化。把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将独立开设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设计实训、砌筑与抹灰工种综合实训和钢筋绑扎安装实训等融入相应的理论教学中,避免理论教学几周甚至几月后才能进行实践操作,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脱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良好。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实施。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对基本的知识作讲解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由学生参照相关规范和施工手册自主完成施工任务。任务完成后,再由不同的实训小组交叉检查施工质量和存在问题,最后老师再作点评。教学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施工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严谨作风。例如在教授“轻型动力触探试验”一节,我们的课程设计包含以下环节:布置任务―方案讨论―操作示范―进行试验―数据处理―评价总结。具体过程如下:

(1)布置任务。某基坑开挖后需要利用轻型动力触探仪器测试地基承载力,提出问题:怎样利用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测定地基承载力?然后根据测试过程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5人一组。

(2)方案讨论。根据教材和《施工手册》,各小组自行讨论试验方案和分工。

(3)操作示范。教师用多媒体讲解,实际操作示范。学生观察提问,改进试验方案。

(4)进行试验。学生分组试验,记录试验数据,教师答疑,指导学生试验。

(5)数据处理。学生根据规范处理相应表格数据,完成试验报告。教师答疑,检查学生试验完成情况。

(6)评价总结。对试验和试验报告中的问题和错误进行记录、整改,思考并讨论,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三)现场教学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受季节性、周期性、安全性等因素的制约,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很难找到一个工程让学生从头至尾地参与其中。而“建筑施工技术”是专业实践课,我们借助学院的发展机遇,参与到学校建设的施工建设项目。简单介绍基本理论知识后,先让学生识读施工图,再到现场实地参观。对于重点内容,借助施工工地条件让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操作。我们将建筑施工技术和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课程进行整合,让建筑施工课程学习时间跨度可以达到一年,让学生基本能够接触到施工项目的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通过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跟进,对施工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习实训的基础上,使学生将施工工艺知识系统化,切实提高学生的施工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通过认识施工现场的组织方法,了解施工现场的人员组成和施工布置,也对提高学生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实践操作+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

该课程采用“实践操作+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实践操作完成过程和成果先由学生小组相互评分,再由老师统一总评。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对参赛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考核成绩进行加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五)校企联合提高教学效果

我院与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等建筑类企业签订了协议,作为本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实训基地,并建立了订单式联合培养冠名班,共同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改进方法。同时邀请这些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参与到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中来,进行砌筑与抹灰工种综合实训、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模拟制作实训和钢筋绑扎安装实训等示范操作,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新更规范的施工实际操作。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成功,是否符合企业或者社会的要求,企业最有发言权。与企业联合办学,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企业按照实际需求与任课教师一起进行课程改革,学生爱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爱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教学改革,我们将被动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成学生主动参与的多媒体教学,将分离的理论教学课程与相应实训课程整合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将一周的认识实习调整成跨度可达一年的课程实践,采用“实践操作+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办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掌握建筑施工技能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秀红,步文萍,王静.关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J].职业教育研

究,2011(S1)

[2]李燕燕,张鹏,钟静.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3)

篇8

  

负责人

编制人

教研室

教务处

签字

 

 

 

《建筑施工组织》实训指导书

一、 实训目标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综合性较强,实习过程中很难深入接触项目中各个岗位,针对目前各建筑单位出于经费和安全考虑不愿接收大量实习生的现状,我们通过调研考察,结合我院建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动手能力,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实训软件,通过对建设工程施工组织的实训实践,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理论,熟悉相关专业软件,拓展其知识面,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施工组织能力和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建筑业市场化,国际化的需求。

1、知识目标

1) 通过实训掌握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原理、编制方法以及网络计划的优化方式;

2) 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现场布置图的绘制原则、相关规范中的具体要求;

3) 熟悉专项施工方案的分类和要求,具体掌握模板脚手架专项方案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

2、能力目标

1) 能够用斑马•梦龙网络计划绘制单位工程的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2) 能够用广联达施工现场布置软件绘制施工各阶段的施工现场三维布置图;

3) 能够用广联达BIM模板脚手架软件编制模板或脚手架的安全计算书;

3、素质目标

1) 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施工组织专业课程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具有团队意识和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4) 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培养“争创一流”的企业管理理念。

5)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二、实训方案设计

(一)实训项目名称: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实训

(二)实训时间:26课时

实训时间安排

时间

学时

实训内容

注意事项

 

2

布置网络进度计划实训任务、熟悉实训工程资料、讲解课程的特色、价值、学生了解软件

发放任务书、主要以学生提问为主、教师解答、满足其对软件的好奇心

2

 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广联达斑马梦龙软件如何操作

课后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操作规则,复习操作演练

 

2

 发放实训操作作业 、学生自行上机操作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彩色打印

2

 老师督促指导,学生自行上机操作斑马梦龙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

每人交一份网络进度计划实训作业(要求彩色打印)

 

2

布置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训任务、熟悉实训工程资料、讲解课程的特色、价值、学生了解软件,并发放操作作业任务

发放任务书、主要以学生提问为主、教师解答、满足其对软件的好奇心

2

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如何编制

课后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操作规则,复习操作演练

2

发放实训操作作业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自行上机操作编写

每人交一份实训作业(打印纸质作业)

 

2

布置三维施工平面设计任务、熟悉实训工程资料、讲解课程的特色、价值、学生了解软件

发放任务书、主要以学生提问为主、教师解答、满足其对软件的好奇心

2

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广联达三维施工平面设计如何操作

课后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操作规则,复习操作演练

2

发放实训操作作业、学生自行上机操作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自行上机操作,教师督促指导

每人交一份实训作业,要求彩色打印

2

撰写施工组织实训报告2000字左右

每人交一份施工组织实训报告

 

(三)实训内容:网络进度计划,三维施工平面设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软件介绍:1)梦龙网络计划编制软件:一款专业编制进度计划的软件,拟人化操作,支持 project导入进度计划,并自动生成网络图(快以秒计),可以和BM5D进行对接,计划导入BM,在BM中实现施工过程模拟,而且BM中的资源数据可以返回到梦龙,在梦龙中做资源分析。梦龙标书快速制作软件:-款标书编制与管理的软件,全面兼容ofce系统,可进行标书管理,模板库、知识库、样

2)BM施工现场布置软件:BIM施工现场布置软件基于致力于为建筑工程行业技术人员打這施工现场三维仿真和施工模拟的专业轻量的BM产品。它以广联达自主知识产权的3D工业图形引擎技术为基础,内嵌数百种构件库采用积木式布模的交互方式为广大技术人员提供极为简单高效的全新BM产品。

3)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应在分项工程开工前完成编制审核,编制时应认真、周密地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工程现场条件,各种客观情况,设计资料中的建筑工程特征和工期,工程的招投标文件和本工程的施工合同以及公司施工能力、经济状况、保障能力等因素。在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工期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中规定,针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要求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专业性较强的项目主要包括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基坑支护、模板工程、起重吊装作业、塔吊、物料提升机及其他垂直运输设备。重点对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实训编制 。

本实训的前导课程有《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实务》,本实训的后续课程有《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顶岗实习》《毕业答辩》。

(四)实训过程

1、实训流程

 本实训共分三个实训软件,下面一一介绍实训流程

1.1广联达斑马梦龙网络进度计划实训

1.1.1介绍软件应用场景

a) 应用在投标阶段:甲方要求出双代号网络图,以便于清晰检查任务逻辑关系和关键路径;即使没有要求,投标方也一般会提交,是一个加分项

b) 公司投标部门技术标人员使用或从项目抽调的技术人员使用

c) 应用在施工阶段:技术部或者工程部,技术总工或技术员、生产经理等,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或分级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等,总进度计划一般会贴在项目部办公室里,方便随时明确进度目标,进度跟踪、管控

1.1.2 画网络图

v 新建网络计划 

v 添加实工作(新建任务、添加紧后工作、紧前工作、并行工作) 

v 添加其他类型工作(添加虚工作、挂起工作、辅助工作、里程碑)

v 添加组件 

v 修改工作名称、修改工期 

v 删除工作 

v 快速建立/断开工作间的连接关系 

v 添加分区 

v 设置休息日 

v 插入批注(文字批注)

v 添加里程碑——结构封顶

v 快速建立、断开两个工作的连接

v 快速移动单个工作位置

v 添加辅助工作

v 添加、移动分区

1.1.3调整网络图

调整网络图纵向高度(统一调整:纵向撑长/压缩网络图;局部调整:空层) 

调整网络图横向宽度(统一调整:横向撑长/压缩网络图;局部调整:局部压缩)      

调整字体、线宽及颜色(统一调整:网络图属性设置;局部调整:工作信息卡)      

网图标题调整(字体、线框、高度) 

时间标尺调整(字体、步长等) 

网络图绘制区域调整 

网络分区栏调整 

图注属性栏调整 

调整显示不全的工作名称

1.1.4打印

v 要求纸张:网络图采用A3纸; 

v 纸的页面边距:上、下、左侧页边距宜为15mm,右侧页边距宜为10mm; 

v 字体:字体宜采用小四宋体常规字形。

1.1.5案例分析

由于新版斑马·梦龙网络计划软件打印出图非常方便,所以江苏武进的一个项目利用新版在打印时按高度自适应纸张,然后用卷纸打印出28m长的网络计划放在会议室里用于计划管控。本计划利用斑马梦龙网络计划软件,逻辑关系缜密,任务编排细致,关键线路清晰,充分发挥了双代号网络图逻辑关系清晰且完整(一个开始节点一个结束节点,拎起两个节点没有漏下来的任务)、关键路径清晰正确的优点,可谓是现场指导施工的清明上河图!!!黄才良,作为“精益建造”才良模式的主导者,正引领团队走在质量强国、标准先行的大道上!值得同行学习! 

1.2三维施工平面设计

运用广联达施工现场三维布置软件绘制一完整的施工平面图

1、导入CAD底图;

2、分析CAD底图; 

3、了解施工平面图设计的总体要求;

布置内容

① 单位工程施工区域范围内,已建的和拟建的地上的、地下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轮廓尺寸 、层数等;另需标注出河流、湖泊等的位置和尺寸以及指北针、风向玫瑰图等。

② 拟建工程所需的起重机械、垂直运输设备、搅拌机械及其他机械的布置位置,起重机械开行的线路及方向等。

③ 各种预制构件堆放及预制场地所需面积、布置位置;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工业设备等的仓库和堆场的面积、位置;装配式结构构件的就位位置等。

④ 为施工服务的一切临时设施(包括搅拌站、加工棚、仓库、办公室等)的面积、位置等。

⑤ 临时供电、供水、供热等管线的布置;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确定;现场排水沟渠及排水方向等。

⑥ 测量放线标桩、地形等高线、土方取弃场地等。

⑦ 劳动保护、安全、防火及防洪设施布置以及其他需要的布置。 

4、设计步骤;按学习视频上的要求去设计 

5、调整优化; 

6、补充绘制; 

7、提交成果文件; 

1.3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实训

1.3.1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先熟悉模板施工方案内容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主要包括工程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建筑规模、结构形式、工程用途、主要建筑和结构特点、模板工程的施工难点等。

(3)模板的选型及设计

①根据基础、主体的不同结构形式,选用适用的模板形式;

②绘制模板设计施工图、支撑系统布置图、细部构造大样图;

③按照模板荷载组合效应,对模板和支撑系统进行验算。

(4)制定模板工程安装及拆除的程序和方案

区分不同部位的梁、板、柱、墙,制定其相应构件模板的安装和拆除顺序、质量验收标准等

(5)混凝土的浇捣方法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

(6)季节性施工措施及其管理

包括雨期、冬期施工措施以及恶劣气候下施工措施等

(7)按照现场作业条件编写模板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各类脚手架、作业平台、临边防护、洞

口防护及施工用电的安全要求。

7.3.1.2模板工程专项方案的编写步骤

(1)首先进行现场踏勘,熟悉现场及周边地理环境。

(2)熟悉工程图纸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的编写步骤

(1)首先编写任务 ,进行模拟场踏勘,熟悉模拟现场及周边地理环境。

(2)教学用图纸,由学生模拟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核对不同构件具体尺寸、标高,做到心中有数。

(3)熟悉本单位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对施工部署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包括模板的堆放、运输,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工期要求等

(4)进行方案比选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确定多种模板选择方案,然后依据技术、经济、安全、工期、现场条件、市场供应条件等指标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优选,选择出最佳模板方案。

(5)方案编制

由学生模拟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方案编制,并附必要的计算过程和简图。

 2、实训方法:任务驱动法,理实一体化法,案例分析法,上机操作法

(五)实训设备及教学环境

一、硬件准备

(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一台、教师电脑一台、 彩色打印机一台

(2)实训电脑教师及学生用实训电脑配置要求如下:

①IE浏览器8及以上

②安装 Office办公软件2007版或2010版。

③电脑操作系统: Windows7

(3)网络环境机房内网或校园网内网环境。

(4)施工组织教材、施工组织实训教案、PPT及广联达施工组织软件的加密锁。

二、软件准备

①能够运行广联达斑马梦龙网络进度计划

②广联达施工现场三维场布软件

(六)实训教师任职资格

1.专业教师要求: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双师型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熟练掌握常用实训软件的使用,具有企业一线项目的实施经验。

2.根据我院建筑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 按照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标准以及授课计划和课程教案进行实训课教学。

3.教师要具备开放的教学思路,能够系统地讲解施工组织过程。

4.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启发能力,实训中,当好裁判,不做运动员。

5.教师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操作软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发课程,利用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等方式参与实践性操作,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6.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爱护学生,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七)实训成果

根据技能项目确定成果形式或资格证书或成果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三个软件分别有电子版实训作业网络进度计划图,三维场布图以及专项施工方案,以及彩色打印成纸质的图纸。

(八)实训信息化教学资源条件

实训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BIM建模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园网络教学资源,“超星学习通”等电子图书系统,供学生学习、巩固与提高。

三、实训教学要求及注意事项

1、本实训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同步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中所教授的内容在实践中得到巩固。

2、本指导书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实训任务及要求。

四、实训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通过布置实训任务,以考核专业能力,完成任务为主线

本实训为课内实训科目,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并制定具体的成绩评定办法,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考核,采用项目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 。成绩应由平时表现、出勤、实践操作成果组成,每项所占比重视具体情况确定,最后将每项成绩加权记入实训成绩。实训成绩在期末总评里占10%。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项目

实训考核

(10%)

出勤

(10%)

课堂表现

(10%)

实训成果

(80% )

 

考核方式、考核依据、考核点

次数

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实训作业、实训报告成绩

 

 

通过以上考核方式,实现能力与技能标准均满足毕业后的上岗要求

 

排版格式要求

 

编写课程标准时,参照制定的模板格式,进行排版。 具体的格式要求如下:

1、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3.10厘米;

2、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排。

3、第一级标题: 一、 宋体,四号,加粗;

4、第二级标题:(一) 宋体,小四号,加粗;

5、第三级标题: 1、宋体,小四号;

6、内容:宋体,小四。段落行间距1.5倍,段前、段后均为0,首行缩进2字;

篇9

关键词:实践技能;岗位技能;岗位对接;课程改革

1、引言

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打造圣翰教育品牌,以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为例,以加强课程与岗位需求对接为研究内容,分析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前期调研所得到的岗位技能及实践技能要求,然后分析为满足这些要求所要进行的课程体系调整与改革,从而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的对接。

2、选题的必要性

(1)、国家政策的支持。2016年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职业教育改革。面对改革的春风,我们必须要抓住有利时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让学生掌握真本领、学到新技能、找到好工作。

(2)、打造圣翰教育品牌的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学生毕业百分之百就业”是圣翰教育品牌的基本要求。

(3)、建筑行业发展新前景。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住房城乡建设部早在2015年下半年就召开全国建筑业发展大会,并且以国务院的名义为建筑业颁发指导改革与发展的文件,这是继1984年国务院为建筑业专门发文件以来,时隔31年专门为建筑行业发文件,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对建筑业加大领导力度的决心。未来建筑业的形式是灿烂的。

(4)、测绘技能人才的紧需。2015年6月6日,总理签批,国务院批复同意《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明确了2015――2030年全国基础测绘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在新形势下,国家对于测绘人才的需求量增大,需要一大批建筑行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测绘工作。因此掌握《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基本测绘技能以及岗位需求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3、调研数据及资料分析

3.1、企业调研

通过企业调研,分析调研报告中施工单位对测量人员提出的岗位技能要求,我们总结了以下几项必须掌握的岗位技能:1、熟练操作各种测量仪器,包括水准仪、全站仪、GPS等。2、能够熟练进行建筑物、构筑物的测量放线。3、掌握建筑物的抄平工作,准确测设标高。4、掌握场地平整及变形监测。5、整理、分析测量资料和数据并会计算。这几项技能是对测量人员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完全能够掌握。

3.2、同类院校调研

通过对同类院校的调研,我们了解到很多院校已经开展了关于加强课程与岗位技能需求对接的研究。包括1、积极申报建筑工程测量精品课程。以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工程测量》为例,通过教学改革,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的教学模式,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教学为载体,提升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体系。西安理工大学的《建筑工程测量》精品课程中也提出了基础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参加国家级省级测量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为例,连续三年取得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项目的第一名。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动手实践能力强。

4、课程调整与改革

4.1、实践技能要求

针对调研结果,结合目前学院的实训仪器及设备,对于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提出以下几项实践技能:1、熟练操作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基本仪器的使用;2、掌握用水准仪进行高程的测量与测设工作;3、掌握用水准仪进行水准路线的测量;4、掌握沉降观测的原理及方法;5、掌握场地测量的基本方法6、掌握角度、距离的测量与测设;7、掌握用全站仪进行点位测量及点位放样;8、掌握点位放样的具体方法;

4.2、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学校设有1000平方米的校园实训基地,用于地基放线、土地平整、基础施工等实训。利用我院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在教学中边操作边进行讲授,增加学生直观认识,让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安排仪器操作的课外辅导,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改革考试方法,增加技能考试,督促学生加强操作技能。对于先进的测绘仪器,以课堂多媒体讲授、实习和参观测绘仪器公司等多种手段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进行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的过程中,多采取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进行单项实训时,教师给每个组安排一项具体的任务,配有实训指导书和工作任务书,根据任务的实施方案和要求,以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考评过程成绩。而在综合实训阶段,给每小组的工作任务没有具体的方案,而是让每组自己编写工作方案,独立完成,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以赛促学。我院构建了包括测量大赛在内的三大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通过组建测量协会、兴趣小组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比赛中让学生提升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建立测量综合实训体系。目前我院已经建立了测量综合实训。包括:导线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场地平整、施工放样。通过这些实训项目,对学生所学测量知识及技能进行综合性考评,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处理工程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现场教学。结合施工企业对于测量员的岗位要求,组织学生到相应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学习,听取一线施工技术人员的讲解和教师的现场授课,学习一的技术方法和生产理念。

“学而会用”、“学而有用”、“学而实用”,是本次研究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实现课程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岗位需求的对接,让学生在校学到的就是工作岗位中用到的。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达到学生进入实训室即进入施工现场的最终目标。

5、岗位对接

通过课程内容结合岗位需求做出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课程目标及性质做出的调整,初步实现“所学即所用”这一目的。再通过三大实习“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学生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查缺补漏,从而实现课堂所学及工作所用,达到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留涛,张福荣等.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三岗并举”“六方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地矿测绘,2012,03

篇10

[关键词]工程管理类专业 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斯庆(1978- ),女,内蒙古巴盟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计量与计价。(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61-02

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是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巩固和验证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一、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工程管理类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很强的“工程+管理”复合特点的、理论扎实和综合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该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和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从全国各职业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建设及教学质量来看,目前均达不到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仅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的工程施工能力、项目管理和工程承包管理能力达不到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岗位知识、专业化与职业化要求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一)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以“校企合作、双向互补、合作共赢、共同促进”为宗旨,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让企业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实训的实践平台、保证学习和工作的可持续性,学生在企业导师和专任教师的指导下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真正做到校企双方的“双赢”。

(二)创建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师资队伍建设及提高教师团队实践教学能力是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专业教学改革目标,以“高标准选拔、多渠道培养”为原则,培养素质优良、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第二,编制可行的课程实训教学大纲和实习实训指导书。在指导书中详细列出实训要求、实训内容、专业基础工作、工作深度、考核标准,将实训的各项内容尽量量化,以便考核。第三,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共管制,即采用校内“导师”在课堂教学和网上跟进指导、企业“导师”对学生岗上指导;学生向校内和企业“导师”汇报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训成果,并提交实训报告;专业及课程实训结束时召开总结评价会,最后结合学生自己的评价、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的评价,共同评定实践成果,完成职业能力素质考核和实践考核。第四,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建立实训考勤、答辩、评价和汇报制度,通过实训成果、实习日记、实训总结、考勤情况、实习单位鉴定、答辩、上交收集的实训现场资料和自评、互评结果综合评定实训成绩。

(三)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度,注重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一方面,选取实践教学内容应考虑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首先,精选实践教学内容,使其与工程实践内容相衔接;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保证实训内容相互之间的承前启后、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最后,要求企业和学校的“双导师”带领学生真题真做,实现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紧密对接。

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今后的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大校内工程管理信息化实训室建设力度,让学生体验全方位、实战式、全过程、参与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学习中积累工程管理经验。

三、创建“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

(一)“四层深”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及实施

“四层深”是指:(1)专业基本素质和技能培养,如公共基础素质课程、社团活动、专业讲座等;(2)专业基础技能培养,如课内实训和课程设计等;(3)单项能力培养,如认识实训、生产实训等;(4)专题设计能力培养,如综合训练和顶岗实训等。工程管理类学生应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要提高实践能力首先要梯度地安排课内实训、课程设计、认识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训、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各实践环节;其次,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教授作专题讲座、综合案例讲座;最后,大力提倡大学生课外社团等活动。

(二)“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

“五种类”是指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考虑工程、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和软件应用等五类知识的综合。实践中注重优化课程内容和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搭接各课程、融汇单个课程内容、贯通系列课程、融合不同体系课程知识(见图1)。通过设计单项能力训练、能力合成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等三个模块的设计将以上五类知识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

“三步曲”是通过制定详细的实训教学大纲,完成从“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提高综合技能”的任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见图2)。第一步,综合课程内容。通过课内实训、课程设计和实验实训教学实现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达到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第二步,融合不同课程内容。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认识实训、生产实训、综合性课程设计(如工程管理软件、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等课程)环节的实践教学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不同课程内容得到融合和运用,达到综合能力层次训练。第三步,融合专业知识。在顶岗实训、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中,通过由教师提供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设计和实训题目,达到融合专业知识的目的。

四、“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实施

“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主要通过课内实训、课程设计、认识实训、实验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训及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由简入繁、逐步深入地实施。

(一)实训教学的层次与内容

1.认识实训。这是专业入门的引导,是学生首次亲临施工现场了解和感知工程的活动。认识实训环节能够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直观认识和感性了解、为后继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生产实训。这是在学习若干土木工程技术类和工程管理类等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程基础上的实训活动,一般安排于第二学年。学生通过生产实训教学过程,能够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造价管理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等工程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3.顶岗实训。这是在专兼教师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的。该实训可利用企业人力资源、工程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及工作环境来完成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和工程实践项目,通过此实训也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

1.技术类实验实训。它涵盖建筑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房屋构造基础理论和施工技术等课程对应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等。技术类实验实训环节是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要求,依托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实操完成。学生通过该项实训能够直接得到实验数据,与所学课程知识接轨,为后续课程和参与施工管理实践奠定基础。

2.管理类实验实训。它含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及进度控制、计算工程量、确定工程造价、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方案、编制项目采购方案、进行项目评价、绘制工程CAD图、编制招投标文件、评定项目标书等实训内容。

3.综合类实验实训。它含有工程项目管理模拟、沙盘实训等,如工程项目组织、成本、质量、进度控制及招投标、合同管理等综合训练;在管理类实验实训教学的基础上,整合单项能力训练模块,结合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方法和手段实现合成训练,提高学生对各课程知识的综合认识。

(三)课外实践内容

课外实践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结合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专业规划理论,在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各个学期中安排的,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参与工程实践、完成专题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教学质量调研等)、参与技能竞赛、在企业兼职等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领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该实践活动通过撰写专业论文、完成专题研究、编写调查报告、创新工作计划和完成总结报告等形式来完成。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专业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工程管理类专业“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表现。该方案能够实现学生在知识理论体系上从点到面的突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也是培养单项能力到合成能力再到综合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任宏.建设工程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