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23:4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会计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会计方面的实训,学生对七种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模拟操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使学生对教学中较深的财务会计理论内容有一个较好的掌握,达到会计相关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安排了这次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训,从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从编制凭证开始到登记帐簿直到编制会计报表这一会计核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高职学生的“重实践,强技能”的特色。
二、实训步骤
1、熟悉资料,设置各种帐簿,登记起初余额。
2、根据经济业务,填制记帐凭证。
3、根据凭证登记帐簿。
4、结帐、对帐、编制会计报表。
5、装订、整理实训资料,上交实训作业。
三、实训结果
资料后附
四、心得体会
漫长的过程
经过几周漫长的实训,让我个人认为会计对与男生而言真的有种苦不堪言的味道。从一开始的做会计分录,到登记凭证。然后再到登记帐簿,再是结帐,对帐,编制报表,装订等一系列烦琐由几个人的工作由一个人来完成,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了,才真真正正了解到什么是会计。原来会计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那么清闲。
还记得,在刚开始做会计分录时,自己由于在电台要准备节目,所以周一到周三的那段时间一直忙于那些工作。于是准备在周四完成会计分录的工作。可是偏偏党老师周五的课换到了周四下午,顿时让我一脸茫然。虽说自己在上学期基会学的是相当不错,给一个题目,2秒钟分录立马脱口而出,可是让我在很快的时间完成40多道分录,还要手写,不太现实。于是干脆等老师讲完自己直接边编分录边编制凭证。于是2个阶段的工作,李晔在一个阶段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登记帐簿了,如果说前一阶段的工作还是我的强项的话,这一阶段顿时让我傻了眼,不是自己不会,而是那些烦琐的工作,实在让人着急。要根据凭证一笔一笔登记不同的帐簿,什么总帐、明细分类帐、三栏式等等一系列帐,真是着急。看着这么一厚搭凭证。。。苦的还在后边,尤其在写数字时,写错一个,都要用刀片去刮,稍微用力,纸就破了。这不仅是考验我们的耐心,更是需要我们的细心。另外,做这些帐,首先要分清哪些业务该登那些帐簿,稍微疏忽,一帐帐页就报废了。还有,最后结帐时要一笔一笔计算每个类型的结果,一大堆数字加加减减,真是做的头大!
后来,编制会计报表就简单了许多,由于前期大量的工作,后期只要根据帐簿将会计报表一一编制就行了,当然还是离不开我们的细心。
最后的任务就是将会计的帐页分类装订,凭证等一系列材料整理归类,基本任务就初步完成了!
放飞的思绪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其中的滋味”对于我而言,喜欢体验生活,可以说通过这次实训,真真切切的让我了解了什么是会计,让我对于会计最初的观点也有了本质性的改变!会计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
篇2
1、模拟数据充分运用财务知识。
我们以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运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证、账等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各步骤进行系统操作实验,包括账薄建立、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和填制,各种账薄的登记、对账、结账等。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基础财务会计之后,我们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对于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还是有一定难度,不能够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众所周知,作为一个财务会计人员如果不会做账,如果不能够把发生的业务用账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就不能算做财务会计。于是在大二第一个学期我们开了这门财务会计实训课。
在实训中,我们首先掌握了书写技能,如金额大小写,日期,收付款人等等的填写。接着填写相关的数据资料。再继续审核和填写原始凭证。然后根据各项经济业务的明细账编制记账凭证。根据有关记账凭及所附原始凭证逐日逐笔的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其他有关明细账;往后我们会编制科目汇总表,进行试算平衡。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并与有关明细账、日记账相核对;最后要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将有关记账凭证、账页和报表加封皮并装订成册并写实训总结。
在本次财务会计实训中,我们实训的内容以一个较大的模拟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为基础,结合专业教材的内容,对财务会计主体的必要简介,相关资料的提供,有关经济业务的提示和说明等等。在实训中,我们充当单位的记账人员,掌握了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财务会计业务和如何进行相互配合,弥补我们在课堂学习中实践知识不足的缺陷,掌握书本中学不到的具体技巧,缩短从财务会计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距离,也可通过实训的仿真性,使我们感到实训的真实性,增强积极参与实训的兴趣。
我们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学完以后,进行这次综合模拟实训。实训重在动手去做,把企业发生的业务能够熟练地反映出来,这样才能证明作为一个财务会计人员的实力。比如课本上及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中有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的填制,虽然现在还有点手生,但只要细心,一步步的填制,我对自己往后熟练的填写很有信心。然后就要把实训书上各种单子、凭证剪下来附到记账凭证后面,方便以后的查看,最后就是装订成册。
2、实习感悟。
作为一名未来的财务会计人员,我们现在刚刚起步,往后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况且财务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财务会计理论教学与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有机衔接、紧密配合,才能显著提高我们掌握所学内容的质量。还有就是作为一名未来的财务会计人员,我们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因此我们学校本着理论结合实际的思想,让我们学习实训课使我们不仅在理论上是强的,在动手能力更是强者。这样我们在三年毕业后走出校门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实训的第一天做了分录,虽然之前从来没有实训过,但感觉对这样的工作也不是太陌生,但只是粗略的没有那个“氛围”,而且还是和同学们在底下自己做。老师在上边简单的提点一下!当老师说开始登记凭证时,面对着实训时自己桌上的做账用品,我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久久不敢下笔,深怕做一步错一步,后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一笔一笔地登记。很快的,一个原本平常上课都觉得漫长的下飞速过去了,但手中的工作还远远未达到自己所期望的要求进度。晚上继续忙当天没做完的任务。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看到自己做的账单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有了前两天的经验,接下来的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记帐凭证,再根据记帐凭证填总分类帐和各种明细帐,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填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等的工作就相对熟练多了。不过我知道我离真正意义上的财务会计师还很远很远,但是我不担心,因为我正在努力的学习这些知识。
经过这些天的手工记账,使我的基础财务会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并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际操作能力。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比如自己不够心细,经常看错数字或是遗漏业务,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实训中几乎每一笔业务的分录都是老师讲解但实际工作中还须自己编制财务会计分录,在这方面我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还得加强练习。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职业院校;财务会计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哈佛大学兰德尔首创的,在国外称为“个案研究”,即在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之后,自然地引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较典型的来源于各个行业财务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件,并进行探讨、点评,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人际关系学大师卡内基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特别推荐在师资培训课程中应用。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案例教学。从目前各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来看,大多数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运用案例教学来加强教学效果,从实施效果上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财务会计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专业课,是将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与企业会计实务相结合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本文就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发挥案例的教学效果,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案例原意为情况、事实、实例等。将案例运用于教学,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称为案例教学法。我们使用的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法,是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习者是主体,案例是教师与学习者互动的平台。一般情况是教师设计案例,然后组织学生分析。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训能力。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对比,会计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有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变化。简单的来说就是课堂教学由教师为绝对的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是教学中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采取的是“聚合思维”而在我们的案例教学法中更加重视学习者得“发散思维”,使学习者具备带有广阔性、深刻性特点的思维习惯。
近几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兴起,部分办学单位强化了教学实践环节,比如开设实训课程、聘请行业企业人士进校指导实训,以此推进工学结合。教师要按照《财务会计》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选择和编写一套与会计理论、方法及教学进程相配套的会计案例。教学案例首先要与教材内容相适应,即按照会计专业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要求选择和编写;其次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既有反映社会经济某方面的简单案例,也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案例,以适应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再次,也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状,搜集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为此笔者设计编写了包括以下三种具体形式的具体教学实例。教师引导实例:这是指教师精讲具体案例,教学任务是教会学生独立分析案例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方法的应用技巧。
小团队讨论实例:让学生和教师目的的自组学习团队。在团队中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传统学科体系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设置的主要教学科目有、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等各核算方法之间有其内在逻辑合理性,因而传统《基础会计》课程一般以此组织教学。这种传统设计形式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来讲,接受不是难事;但是对于刚进校的学生,无疑是会计入门的一道门槛,有人说“会计核算本身不难,就是会计入门难”,说的就是对于“会计科目和账户设置”、复式记账这两种方法的学习,这是因为这两种方法内容较抽象,不便于理解。同时,这种设计将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核算方法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处理账务。
(1)理论知识和实训结合。这种教学设计形式遵循的是工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办学单位依据社会群体中各类财务岗位的惧意技能要求,将《基础会计》教学氛围理论和实训两个模式。实训教学中由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三个小版块组成,这三个小程序的设置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众所周知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总结。但是教师应该明白设计者本意是以基础知识模块实现学生理论储备以期指导实训,尽力避免忽视理论从而造成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训的脱节。
(2)项目导向教学设计。这种设计模式基于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将《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分为五部分。这种形式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极小考虑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主要适合面向社会的短期岗位能力训练。
案例教学法在实施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高职院的职业性以及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财会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的关系,才能使案例教学法发挥出应有的教学功效,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6
[2]黄肖红,唐春雯.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法的思考,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3]齐丹丹.,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4
篇4
第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在财务会计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的学生认为,财务会计课程的授课内容是很枯燥无趣的,但其实财务会计课程是非常重视实践技能的,如果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结合实际,则会使授课内容产生很大乐趣。就像老师在进行“提现业务”授课的时候,可以在将理论内容讲完之后,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操作,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认真地听讲之后,经过观察老师的现场模拟,自己进行现场的实际操作,并且大家互相展示自己的操作成果,相互进行点评,指出错误与缺点。在 整个过程中能够共同进步,相互监督,并且在最后的时候,老师要进行一个综合点评,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这样学生能够在枯燥无聊的课程中得到乐趣,增加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第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在财务会计教学中,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的时候,学生大多数是被动的进行知识的吸收,学习被动则没有了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实施的时候,注重的就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打破了一般的传统教学方法,着重强调的是学生能够锻炼动手能力。这种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在财务会计教学中,能够有利于教学授课、学习、时间三者合一的结合。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理论很好的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有所用。理论教学过程中,培养的是学生探讨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过程中,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及时地给予指导与鼓励,不轻易批评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反省,改正错误,从而进行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吸收。
二、财务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做到有效教学的方法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地体现教育特色,使学生不仅有一定理论基础,还有较强操作技能。但是如何在财务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做到有效教学,下面介绍七个方法。1.把握课堂的节奏,变换教学的节奏,提高学生注意力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如果只是老是一个人在讲,那这种课堂肯定是不受欢迎的;而如果学生都在发言,则会使课堂乱哄哄的,这是没有秩序的表现。一松一弛,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老师要把握好这个度,这是非常重要的。课堂节奏过快,学生会跟不上,不能很好的进行思考;课堂节奏太慢,学生则会失去上课的兴趣。出现这两种现象,原因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好。课堂之上,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先慢后快。或者是先快后慢。这两种方法都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与较高的教学效率。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设计趣味竞赛与小组学习。在课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的时候将学习成绩相对差的学生与成绩相对好的学生进行搭配。这样的分组,能够使小组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好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提高。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这样的分配能够使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效的融合,实践操作会更加熟练,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更好实施。2.改变教材在财务会计的课堂教学中,想要真正地实现理实一体化,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改变教材。老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要靠教材,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将理实分离的教材换为理实一体化教材。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教材都适合于实行理实一体化,理实一体化教材适合的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会计基础》是接触最早的专业课,很多学生在学的时候越学越怕,最后放弃。事实证明,如果能够让学生先学习专业名词,在进行记账练习,则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想要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框架,则要统筹安排模块化教学,这包括理论知识的课时安排、实训操作的课时安排、两内容的衔接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这些都要在教材中得到反映。3.立足长远,增加会计的模拟实训室功能会计模拟实训室,是一种多功能的模拟实训室,它的功能包括:手工记账、电子商务、报税。有着普通教室不能取代的功能。课桌的摆放特点是开放性、随意性,打破了传统的一人一桌形式,这就使得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方便进行,使得老师不仅可以用传统的讲练法进行授课,还可以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演示法等很多新形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只单单采用一种方法,而应该是多种方法的整合。这样学生会从很多途径学到很多的知识。例如,我们可以设定情景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更能够进行深成次的思考和讨论;充分利用媒体教学的方式,直观呈现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去体会、去感知。这样教学内容容易更容易被学生吸收对于一个合格的老师来说,不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最主要的就是充分调节好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4.改变考核评价的方法考核评价方法的选用,可以是平时的考查、考试,也可以是理论与实训并重。平时的考查主要的依据,就是学生的课堂操作;理论考试,则是使用传统的试卷测试;实训考试采用的方法则是比较灵活,如模拟情景法。在分值配比的时候,应该是理论与实训并重。5.总结的创新老师一般不重视一节课的小结,经常是一两句话就完成了总结。但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们感兴趣的一个环节就是总结。在总结的时候,既要有老师进行评价,还应该有学生进行评价;既要有目标性评价,还要有过程性评价。在总结工作中,学生是主体,他们会对自己的一节课进行反思,并进行改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认知中的理论与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教学方法应该是学校首先考虑到的。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 教学 存在问题 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41-02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所讲述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既是财务会计知识体系中的主体部分,又是企业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整体趋同,中级财务会计所包括的内容既多又复杂,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一定的难度,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级财务会计精品课课题组分别以2008级和2009级会计专业的学生为对象,通过试卷分析、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等方式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学生的及格率和满意率均在700/o左右。此外,近几年,我国部分高校也陆续就会计专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与研究,实证分析的结果均显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
(一)教材基本是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完整、系统和配套的实验教材
目前,中级财务会计所使用的教材不管是本科的还是高职的,都是按照会计准则体系以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为结构来编制的,基本是偏重理论上的论述,过多强调理论的深度,而忽视广度的延伸和实践的训练,缺乏完整、系统的实践项目化教材。但是,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样也就脱离了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此外,教材作为记录知识的载体,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较好地了解整个课程体系,而且还能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因此,选择恰当的会计教材,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滞后,难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目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通常采用上课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逐项讲解、“学生记笔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课堂讲解中,教师往往侧重于对会计事项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加以说明,而忽视学生对实际工作操作的理解和掌握,难以给他们留下直观的印象。因此,常常出现学生“背笔记,考完就忘记”的现象。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导致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一遇到需要进行职业判断的灵活性问题就束手无策,不能及时适应经济事项的变化发展,缺乏判断力和创新意识。
(三)案例内容不适当、案例教学方法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是对各会计要素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讲述,内容既多又枯燥,教师讲课又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或者照本宣科,不注意活跃教学气氛,教学中也缺乏适当的案例,致使教学内容艰深晦涩,沉闷无趣,有些学生提不起兴趣去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关键。目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缺乏一套完整的、实用性强的教学案例。
(四)会计教师实践知识薄弱,不能完全适应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的会计教师多数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任教,他们本身就缺乏实践知识,“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很小。由于财务工作的保密性和特殊性,企业的高管人员一般不愿接待教师挂职锻炼,这就导致大多数会计教师缺乏实践知识。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作为高校的专业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五)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僵化,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基本上是以期末闭卷考试的传统形式来考核,考核内容基本上是对书本知识的直接考察。实验环节的评分也仅是以低分值的形式体现在平时成绩中,对总评分起决定作用的仍旧是卷面成绩,而闭卷考试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可突击性。此外,有的学校以学生的期考成绩来考核教师的教学效果,期末给学生划定期考范围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考试也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以考助学”的作用。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教材编写的广度和深度,改革现行教材的结构和体系
会计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两个方面。各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人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毕竟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依据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及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确定中级财务会计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笔者认为,应改革现行中级财务会计教材按会计准则体系和结构来设置的状况,按照会计工作岗位来设置教材的结构。按每个岗位涉及的会计要素来介绍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强调各知识点在各会计岗位中的应用。教材不仅要提出问题、介绍问题的解决方法,还应该通过实例介绍应用场合和方法,努力使学生在业务广度上延伸,从而加强他们基本功的训练,拓展他们专业知识面。同时,应建立完整的实验教材体系,使学生通过综合实验,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改变现行单一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所谓会计案例教学法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的“实践活动”。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教师根据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案例。会计案例的选择要做到难易适度,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来选择内容,不能太
简单,也不能太复杂。太简单则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分析讨论的必要,太复杂的话学生难以接受,从而难以投入案例分析讨论,达不到预定教学效果。其次,案例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撰写报告,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案例教学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模拟实验、辩论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同时,案例分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会计理论知识,加深印象,真正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启发学生思考,是让学生能够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是主导,教学过程要由教师来组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地理解、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造就高技能、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任有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各院校应注重培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首先,应鼓励学校对专职教师加大培训力度,并创造条件使他们经常深入实际,通过集中培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业务素质。如每年组织专任教师参加各地方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训等。其次,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报考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这样有利于专业教师更新知识,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最后,学校应施行“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策略。在鼓励本校的专职教师走进企业挂职锻炼的同时,也可聘任社会在职会计人员定期来校开展讲座和培训,担任会计实训指导教师。这样指导教师就可利用自己在以往会计工作中的经验有针对性地解释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设置不同的会计环境提出问题供学生进行思考和职业判断,借此增强实训现场的真实感,提高会计实训的效果,进一步拓展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财务会计 教学创新 教学策略
1.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定位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基础会计知识,属于校内的专业化的技能核心课程之一。其建构是以《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两部分为基本依据,由会计核算程序与会计核算方法、企业基本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等构成,在高职院校中,属于一门专业的必修课程,学习的教材主要有:《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纳税实务》等。该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定位:学生掌握完整的会计知识体系和熟练的会计技能,培养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较为突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基层会计岗位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具体人才要求。
2.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核心课程。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逐步全面而准确地掌握会计基本原理与会计核算一般流程;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全面而准确地掌握企业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企业财务会计方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与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将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作为学习与教学的基础,更好地辅助其他后续课程的教学。但是,应该注意的是,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目标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求而逐步改革变化。
3.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教育教学创新即为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在教育教学领域进行的创新活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有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总的来看,教育教学目标就是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创新活动应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展开。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需要创新,并且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第一,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提倡创新教育或创造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需要创新。第二,当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需要培养适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有能力、全面发展的会计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尚有赖于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开展全方位的创新活动。
4.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创新策略
4.1建构完整的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创新策略包括建构完整的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具体做法:
4.1.1逐步创新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理念,形成完整而有效的教学目标体系。例如,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引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形成多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1.2研究与建构应用型教材,最大限度地开发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资源。例如,通过企业会计事务的案例开发应用型教材;教师共同商讨与研究形成文字性成果,建立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4.1.3正确处理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例如,形成比较先进的“1+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建构先进的会计仿真实训室,创设会计学习的真实情境;实现高效校企合作,形成“校内理论学习―校外实训”的模式。
4.1.4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引入多样的教学方法,切实增强该课程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引入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ERP沙盘模拟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常用的新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其特点:明确的目的性、客观真实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突出实践性、学生主体性、过程动态性、结果多元化。作用是可以促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理论;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可以引导学生逐渐由注重知识学习变为注重能力提高;可以使复杂的知识学习过程变得更生动具体、直观易学;可以调动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容易开阔师生思路,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培养被培训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品质;可以很大程度上整合教育教学中那些“不确定”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4.1.5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逐步改善当前的考核体系,形成综合性较高的科学的评价机制。
4.1.6高职院校逐步提高财务会计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雄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例如,高职院校开展师资引进工程、人才选拔工程、专职教师与专家教师相结合的“双师”培养工程、校外培训与校内培训结合的继续教育工程等多个工程项目。
4.2形成辅助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创新策略包括形成辅助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具体做法:第一,引导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师逐步创新教学理念,设置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为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堂教学奠定基础。第二,引导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师更好地解析教材与挖掘教材,并为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师教学提供较好的实训条件。第三,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师逐步提高素质,相互合作交流,组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力量。第四,引导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师学习与应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创新教学方法。第五,增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实践平台,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胡元木,钟安石,李斌.高校会计实验教学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8(19).
[2]弓秀玲.高校会计教育教学创新技术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7).
[3]徐永凡.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篇7
【关键词】中职 财务会计 教学模式
财务会计这门课程属于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它体现出会计专业整体的知识结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真正明白并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但是目前财务会计课程在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按照六大会计要素来设置课程章节,介绍各要素的会计账户设置及该要素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尽管中职学校一直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实践的教学仍然匮乏,从而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了某个账户的运用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岗位的应用能力。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虽然在考试时会写分录,但到了实际工作中仍会茫然,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已是迫在眉睫。
一、中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
(一)根据实际岗位对能力的要求来设置课程
财务会计的课程设置应该与实际的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岗位要求员工具备哪些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中应该注重对这些知识的培养。一般来说,企业的涉及的会计业务主要包括物资和工资核算、成本费用和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档案管理、审计,财务管理等。而财务会计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要对以上的业务分别进行分解,从而确定财务会计课程应该主要侧重于哪些知识的培养。财务会计课程应该按照会计岗位的特点以及会计岗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标准来设置内容,并且还应具体分析会计岗位的工作过程,根据这些来确定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二)以工作流程为导向来设置教学内容
在财务会计的教学中应该首先清楚中职学生的感性学习特点,让学生真正接触实际的会计工作流程,亲身体会现实中的会计工作环境,根据自己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主动学习与岗位匹配的知识。财务会计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对每节的内容先灌输理论再进行实践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先讲概念,再介绍各要素的计量方式以及账户的设置,然后介绍账务处理过程,最后举例和总结。这个过程学生不可能获得感性认识,对这些理论不能进行深入地理解。创新型的模式就是按照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来教学,先是填制相关原始凭证,然后进行审核,再填制记账凭证,进行审核,最后进行账簿登记和凭证的传递。这个过程能够向学生展现真实的会计过程,以这个顺序为主线再穿插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让学生掌握会计业务所需的知识。
(三)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
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突出对实践环节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生在中职学校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必须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一致性,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又能通过实践环节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为此,学校可以自己设置校内的实验室,通过与企业合作设置校外实习基地,通过这两种方式的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中职财务会计教学创新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实行项目教学模式
这种方式要求中职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要事先设计一个与该理论有关的项目,这样学生就能在项目的引导下进行独立思考,根据项目独立地进行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的披露。通过对实践项目的处理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与会计相关的业务知识。由于每个项目都包含了很多知识学生在处理这些项目时既能掌握相关知识又能锻炼操作能力,并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这些都是传统教学不能企及的。
(二)仿真工作流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根据以上提到的会计的实际工作流程来进行仿真,模拟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会计工作流程。当然首先应先向学生展现真实的企业资料,从最初的取得和填制凭证开始进行教学,教师主动引导,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根据这些原始凭证来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等,使得教学过程和实际的工作流程相一致,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三)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在校内可以建设会计实训室以及电算化实验室、erp实验室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当然,对企业来说,会计部门都是保密的,学生在企业实习有一定难度,为此学校可以与外界的会计事务所或者财务咨询公司等签订协议,固定地派学生到这些机构记账,让学生有校外实训的机会。
三、结束语
通过项目教学、仿真工作流程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式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来提高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玲玲.中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6)
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 会计专业 “2+1”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134-02
用人单位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而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实践时间较少、实际动手能力较弱,没有能够较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实施的“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在三年的培养时间内,用两年时间进行校内教学,一年时间用来进行社会实践,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改革是在研究总结国际国内先进的高职教育经验基础上,结合目前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特定要求而提出的一种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部分,也应做相应的调整。
一、目前我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安排
目前我院的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计划如表l所示。
通过目前的实施的教学计划可以看出,课程的设置及课时数达到甚至超过教育主管部门对会计专业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课时要求,但是从“2+1”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分析,仍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中的高职特色不明显。我校同其他高职院校一样,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时,参照本科院校制定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把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同本科院校基本一致,选用的教材往往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没有按照高职的特点来做应有的调整,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初衷。
2.学生的负担偏重。由于把原来两年半的课程压缩到两年的时间里,课程又没有做相应的调整,这样就使学生的负担较重,影响了学生其他能力发展。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在校生每周的课时应该在24节左右,而我校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每周达30节课,比国家教育部门要求的每周多出6节课。学生在校期间多学几门功课固然是好事,同时高职教育也应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留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多用一点时间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这比匆忙学习几门课程要重要的多。
3.课时结构不尽合理。公共课576学时,占总课时近30%;实训课108课时,仅占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的8%左右。作为数学、英语这样的公共课应适当降低课时数或分班教学。因为有的同学自中学时期对英语就不感兴趣,有的同学数学基础较差,这种状况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基础来开设这些课程,他们只能在课堂上坐晕车,这样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和资源。另外,实训课时安排太少,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应该扩大实训课的范围并增加课时数。
二、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改革思路
1.加大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教学力度。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把财务会计学习扎实。并且。目前由于有两套不同的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并存,要想让学生将来有较宽的就业面,就要让他们掌握这两套不同的会计制度。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可以作如下的尝试:(1)可以重新设计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课时量,把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上必要的实训,可以满足小型企业的会计工作的需要。把原来中级财务会计中一般难度的内容放到基础会计课程里来,比如,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和财务报表等部分,同时要控制好难度。(2)加强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可以选用财政部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的教材,这本教材体系完整,内容充实,每年都按照最新的会计制度进行编写,与大中型企业的会计实际工作基本同步。使用这套教材,同时有利于学生将来报考会计职称,以保证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然,在使用该教材时教师要认真备课,把有关内容讲细、讲透。
2.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合并成一门。这三门课均是对资金运动的过程的分析与管理,并且在较多方面有所交叉,所以这三门课可以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教学模块。同时,学生毕业后的第一步是记账、做账,而不是从事财务管理或管理会计方面的工作。所以,可将这三门课程合并讲授,重点讲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将经济法、税法两门课程合并。将经济法、税法两门合并,并重点讲授税法。很多教材是将两门课程合并在一起编写的。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让同学们能对目前的经济结构、经济主体及经济运行有一个总体掌握即可。对于税法的内容,则需要重点讲授,因为在将来的会计实践工作中需要具备扎实的税法知识。
4.增加《经济管理概论》这门课程。编写《经济管理概论》教材,涵盖与会计实践工作相关的经济基础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把市场经济、金融和企业经营管理等相关知识整合起来,以较少的学时帮助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的相关知识,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依据具体情况处理有关会计业务的能力,而且也能节约较多的时间来加强实践课的教学。
5.增加珠算和会计英语课程。我院的会计专业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没有开设珠算课。其实,虽然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珠算仍然有较强的实用性。作为我国的会计人员,不懂得如何使用算盘是不能让人理解的。且不说算盘有可以让人动手、动脑的好处,单从便利方面来讲,算盘有时比计算器还要方便、快捷。银行现在都使用电脑,但他们没’有丢掉算盘,这就说明了算盘有它特有的优势。另外,随着外资企业的逐步增多,学生到外资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机会也会愈来愈多。掌握会计英语,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6.进一步加强会计实践课教学。除财务会计实训以外,还应进一步增加实训的内容,比如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税务会计实训等。此外,还可以在我院附设财务会计公司来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成立会计公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会计实践。目前的会计实训,只是在模拟,在纸上谈兵。如果成立了会计公司,学生就能接触到不同行业的会计业务。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学校可以指派会计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指导,先由学生作账,最后由老师检查确定,并定期轮换不同业务类型的公司,这样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还会使学生熟悉纳税申报的有关流程。
篇9
一、课前教学的策略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抓住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每节课前,笔者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用通俗易懂的实例,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认真阅读教材,结合教材的内容,选择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进行讲解。例如,讲解“存货”时,笔者指着教室的日光管提问学生:“企业买一个日光管,记入什么账户?需要设哪两个账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纷纷议论。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教师再加以引导,引出“低值易耗品”和“库存现金”账户的概念。这样的例子,通俗易懂,使学生会更有兴趣学习这门课程。
2.用多媒体展示学科优势,激发学习热情
每次备课,笔者都会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笔者通过课件不仅明确了学习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意义,还以图文形式展示了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历届学生学习《企业财务会计》的成果及部分毕业生从事会计工作受单位重用的情况,最后鼓励学生也成为专业能手,大大激发学生对企业财务会计的信心和热情。
二、课中教学活动的策略
1.大力改进教学方法
在企业财务会计的课堂教学中,将填鸭式的教学改为案例互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广泛开展直观性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动手能力,把会计核算的原理、过程、图形账表及账户间的结构关系等内容,制成幻灯片,从而延伸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
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企业财务会计每一章节,都配套有实训内容,这就让学生有了更多动手练习的机会。教师通过这个训练平台,抽出一定课时让学生进行练习。授课中,每讲到一个知识点,就安排学生动手练习,既巩固所学知识,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财务会计每周安排6节课,其中两节课进行会计实训,让学生对一套账进行完整练习,学会会计技能。
3.创设情景,让学生合作探索
现代心理学认为,课堂上有合作、竞争和个人三种学习情景。其中,最佳情景就是合作的学习情景。因此,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够引起学生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而又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的问题情景。笔者将创设个人提问、小组合读、模拟出纳、会计小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情景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交流合作成果与心得
学生通过共同讨论、交流,把心得、成果汇聚形成了一股合力。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对于新知识的信息资源应从哪里获取、如何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这是对专业课进行主动探索的重点内容。在讲《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时,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交流合作成果活动,笔者把班内学生分为两组,即商业总汇组、银行总汇组,然后在两个组之间进行合作成果与心得的交流。
三、课后教学活动的策略
1.布置巩固练习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探究,最终成为一个能独立工作的合格人才。课外作业,是以学生个体完成作业的独立活动为基本形式。学生在完成各种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独立思考、独立钻研,有时要独立动手操作或手脑并用,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的知识。针对会计专业特点,巩固练习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内容:预习或复习教科书;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完成书面作业(书面练习、书面答题、演习题,思考题、实训题)等。
2.联系生活进行调查
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可设置一些 “会计、技术、社会”方面的资料,让学生课后去阅读,并要求学生写出阅读笔记,总结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查找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如让学生查找会计的发展史,调查不同企业会计工作的异同点等。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效果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定位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会计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1]。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政策性强、应用性强、知识体量大等特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对前期课程《基础会计》的进一步扩展,又是后续课程如《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的基础,它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中级财务会计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会计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门课程目前虽普遍已改变以一次性考试成绩作为考评主要依据的传统做法,课程考核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记分制。但因其课程定位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具有信息覆盖广、难度大、综合性强、知识更新快等特点,教学环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侧重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业务处理能力的考核,存在重讲授轻应用、重讲解轻实践,致使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高,学以致用能力差,教学效果不佳。
(一)传统教学方法固化严重
当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仍然是以传统的信息传递的理论教学为主导,其授课过程仍然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主。这种传统的讲授式单向教学模式缺乏调动性,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思考力、想象力与职业判断力。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未被激发,也很难参与融入到课堂中。此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数缺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难以适时应对复杂商业环境中的会计实务问题[2]。教学方法的单一性虽已被关注,当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已重视案例教学,但案例教学法由于现成的可直接用于教学的案例太少,且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使案例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稳合,为了使案例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师必须根据市场、行业、外部因素与企业经营实际状况相结合对案例进行相应的修改。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改变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下要付出更多,要不断思考和总结、不断更新自己、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如此教师面临的工作量增大了,挑战大了,难度也大了,因此一些教师不想改、不愿改。
(二)教学内容偏重核算,缺乏职业岗位适应性的教育
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级财务会计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教学及科研方面的专门人才,教会学生原则导向下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知识体系更偏重理论性、系统性。就目前财务类毕业生初到执业岗位的表现情况来看,普遍显现出实践能力欠缺,知识的应用性和迁移能力弱,实际工作中无法领悟理论知识的运用,影响自身职业能力的提高。究其原因是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脱节,在教学方法上,仍偏重于理论讲授,即使多媒体课件教学已是普遍运用的教学手段,但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手段上却没有突破,在教学内容上仍偏重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业务核算处理能力[3]。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应用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要学生学以致用,就必须让学生尽可能贴近工作、贴近环境、参与实践,必须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传统实践教学目标较低,实践教学手段多采用手工模拟,实验模式单一,实践教学内容偏重于会计核算而忽视会计监督、会计分析、经济预测、参于决策等职能,故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技术型的强实践、强动手能力的会计人才。,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更看重的是强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跟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理论知识为主,应用能力为辅的教学模式是不一致的。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一)改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
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教师跳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模式,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在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推进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恰当地配以情境式、探究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思考、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学生则通过小组讨论、案例研究、业务模拟操作等方式强调合作与协同作业,通过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及适应社会能力的目的。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应用性专业教学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管理知识的能力,其核心始终是实现教学内容理论化与实践化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是专业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完善、支持、补充单一的理论教学,实现应用性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财务会计类专业是通过课程综合实训、校外的生产学习以及毕业时的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学科体系中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课程之一,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尤为重要[4]。1.将原有独立的手工模拟实务操作与财务信息系统课程相结合对公司业务进行处理,通过设定岗位进行实践操作,加强学生信息化系统下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和加强不同岗位间的沟通协调能力,旨在使学生具备真正的社会工作能力,具备岗位协作能力、拥有角色转化意识,最终达到良好的教与学效果。2.通过与金税工程相关企业进行合作解决专业实训课缺乏税务方面的实训安排,进而实现学生纳税申报等相关税务处理体验。
四、结束语
中级财务会计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个财务系统知识的掌握和后续课程的汲取。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政策性较强的课程,会计准则的不断变化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要在总结过去好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究和建构新准则和新形势下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思路,应用型高校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会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熊永忠.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多元教学模式选择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2014(3).
[2]时军.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探讨一以新会计准则修订为背景[J].新会计,2015(11).
[3]万新焕.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