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09:0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据库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据库实训总结

篇1

“大型数据库技术”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必修课。主要任务是介绍大型数据库Oracle的基本概念、Oracle数据库的体系结构、SQL语言和PL/SQL语言及数据库编程、Oracle模式对象管理、Oracle数据库的基本管理与维护、Oracle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等,目的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大型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实践开发能力,达到初级数据库管理员水平,具有进行简单Oracle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及管理维护的能力。

“大型数据库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作为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均不理想。因此,分析该课程目前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分析

“大型数据库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强调以操作实践为主教学内容[1],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1)实验课时少,实践量不够。“大型数据库技术”这门课,共48个学时,包括理论教学38个学时,实践教学10个学时。大型数据库的多数内容需要动手实践,像SQL语言和PL/SQL语言及数据库编程、Oracle的备份与恢复,这些内容学生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已经接触到,甚至已经非常熟练,如果还在理论课上讲解,不仅缺乏可操作性,并且学生也觉得索然无法。同时,实验仅有10个学时,需要完成5个实验,该课程的特点使得实验内容繁杂,仅以第一个实验“Oracle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为例,Oracle 11g的整个安装过程就要占到1.5个课时,剩余时间根本无法进行其他实验内容。

(2)实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实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由于Oracle自身的特点,Oracle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即使是教师也不能确保在遇到新问题时能立刻解决,而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能和教师直接沟通,通常因为一个小的问题导致整个实验过程中断。

2.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1)项目实训时间短,任务重。实践教学主要是课程结束后的项目实训,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案例的开发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水平。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实训时间短、任务重的问题,实训往往被安排在临近学期结束的前几个星期,时间以1~2个星期居多,而任务量却比较繁重。同时,大量课程都面临着项目实训安排,据统计,某些方向学生一学期的实训内容最多能达到4门,学生急急忙忙地完成一个课程的实训后就马上投入另外一个实训,根本无法进行反思与总结,往往为了完成任务,抄袭现象严重,难以保证实训质量。

(2)项目实训重复率高,内容缺乏应用性。“大型数据库技术”知识点过多,内容庞杂,使得建立一个完善的供学生实训的应用用例难度较大,也使得学生在实践环节上无法获得对大型数据库全貌的认识。[2]这一原因使得项目实训题目更新慢,内容陈旧。统计发现,近三年的实训内容重复率在50%以上,多年来都是相同的题目,没有任何新意,并且出现本届学生借用上届学生的实训资料的情况。另外,实训内容缺乏应用性,多数内容局限在本课程内容,无法脱离教学环境,使得实训缺乏实践性、挑战性。同时,项目实训过于强调程序最终运行效果,而忽略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

二、教学改革措施

1.实验教学中改革措施及建议

(1)整个教学过程安排在实验室完成,边理论边实践教学。改变原有的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的方式,将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都安排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室中采取这样的方法安排教学:[3]实验室老师和学生每人一台电脑,对于实践比较强的内容,老师采用广播教学,可以将电脑操作界面同步地显示在学生的电脑上,学生可以很清晰地看清老师的电脑操作步骤。讲完后可以放开控制让学生自己练习,这样边理论边实践的方式,不但有助于老师将复杂的理论问题讲清楚,同时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讲内容。另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顺便捎带讲解实验中的难点问题,这样便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时间,减轻了实验负担。

(2)实验教学三段论。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教师讲,实验教学学生做的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穿插教师的讲解。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实践教学三段论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讲解本次实验内容,实验要求,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第二段,学生实验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教师不再是被动地坐在讲台上,而要走到学生身边,时刻观察学生进度,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同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考核;第三段,最后小结,总结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在实验结束的几分钟内进行点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第一段,第三段时间不宜过长,分别控制在5分钟内。

2.实践教学中改革措施及建议

(1)多学科教师联合制订实训内容,增加实训挑战性,降低学生负担。“大型数据库技术”知识点过多,内容庞杂,如果单靠本课程的老师去构建一个能包含所有知识点的应用案例,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即使能构建出这样的案例,也会存在局限于本课程知识点,缺乏综合性的问题。学生数据库管理能力的提高,不能受课程的限制,要跳出课程之外,仅靠单一环境下的依葫芦画瓢无法提高实践能力,只有在更复杂的环境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一个优秀的数据库管理员不是只懂数据库的管理员,工作中的考验是来自各个方面的,因此,对数据库管理员的培养,除了具有数据库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素质外,具有应用程序的开发、调试等综合素质将更有利于发展。

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提出并实践了相关课程的教师联合制订实训内容的教学策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考查了“ASP.NET网站开发基础”课程和“大型数据库技术”课程的交叉内容。表1所示是“ASP.NET网站开发基础”课程中与数据库相关的教学内容。“ASP.NET网站开发基础”课程理论教学50个学时,实验教学14个学时,实践教学36个学时,在全部100个学时中与数据库相关的内容学时就占据37%,因此这两门课程具有比较多的相关性,同时,这两门课被安排在同一学期开设,这就使得联合制订实训内容成为可能。两门课程的老师在联合制订实训内容时,从两门课程的知识点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制订出的实训内容更加具有综合性和实战性。两门课共用一个实训案例,学生不再因为课程的不同而被要求完成不同的实训题目,“大型数据库技术”实训课程中实训重点依然是数据库的设计、各种数据库对象的创建及使用、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但在完成这些设计时是从更整体更全面的角度考虑,要确保设计在下一步的可实施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不是脱离了实际的盲目设计,所以,当“大型数据库技术”实训课程结束后,学生只是将实训的重点转移到“ASP.NET网站开发基础”实训课程中应用程序的开发,这和整个实训的开发步骤同步,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实训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在同一个实训项目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也使学生遇到的问题更多,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2)合理安排实训时间,实训分阶段进行。改变原有的在学期末开设项目实训的教学安排,将实训内容进行分阶段划分,将整个实训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原有的安排会使学生在项目实训时已经将相关知识点忘得差不多了,而将实训内容分阶段进行,有助于学生长时间保持对相关知识的热度,使得学生在课下也能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最终有助于保证整个实训的效果和质量。

(3)分小组协作学习。[4,5]多学科教师联合制订的实训内容更加综合,也比较庞大,通常都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学生实训过程中可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在实训前,教师公布实训题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合适的题目,然后将选择相同题目的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以2~3人为宜,选出每个小组的组长,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实训内容进行分解,小组组长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外,还要负责对小组成员的监督,对进度进行管理。教师定期通过小组组长了解各组的工作进度,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时给予指导。分小组协作学习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利于对学生项目管理经验的培养。

(4)分阶段考核。项目实训考核采用过程化管理和分阶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分为5个阶段,即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系统设计与实现、系统调试与部署、总结报告与答辩,每个阶段成果占总成绩的20%。其中,每个阶段的考核标准包括:程序设计的可用性、实用性、通用性、可扩充性;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动手能力;总结报告的完整性;答辩水平。通过分阶段的考核方式,更容易掌握学生在各阶段的工作量,学生也更容易把握实训的进度,强化时间观念。

篇2

摘要:本文分析了非计算机专业数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经验,提出将案例教学引入课堂,详细给出了案例教学实施的几个主要环节,最后总结了案例教学的优点。

关键词:数据库;案例教学;Access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目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且必要的环节,教育部根据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培养目标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数据库这门课程属于第二层次的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从目前高校数据库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将数据库系统Access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对象,同时Access近年也成为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内容之一。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成为了该课程的老师们一直探索的问题。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分析:由于目前高校扩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虽然中学时代已接触计算机,但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对于计算机方面的术语理解能力差,而且大部分同学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弱;另外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存在思想误区,认为该课程与自己专业无关,不愿花时间来学习该门课程,因而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没有太多的兴趣和激情。

其次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分析:在传统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往往利用概念―举例―上机练习的按部就班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而且易受学时数少等因素的影响,没有更多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去做一些具体的综合性练习。这种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只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而不能系统、全面地认识和应用所学知识。这样会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完后能用它来做些什么。虽然学生把课程内容学会并不难,却并不十分清楚每一节课的内容是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头脑中很难建立起“系统开发”的整体概念。最终也就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在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过程中,缺乏创造性思想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最后从传统的考核方式来分析:我校传统的考核方式通常是期末上机考试成绩占70%,作为学生最终评分的主要依据,另外30%主要是学生平时的出勤和作业。这样平时学生来上课就是为了点名,并没有注重提高自身能力,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有效的时间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是教学活动所应该考虑的。本人和本课程组的老师在今年的数据库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与往年的教学成绩相比较,有了10个以上百分点的提高。

3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1) 合理选取教材:如何根据专业的不同,组织数据库教学内容,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精选教材关系着整个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难点重点的把握,必须整体规划,不但让学生从理论环节到实践环节掌握所学内容,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易学实用。考虑到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情况,我们选取了陈恭和编著的《数据库Access 2002应用教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应用为目的,以案例为引导,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基本知识,力求避免术语的枯燥讲解和操作的简单堆砌,使学生可以参照教材提供的讲解和实验,尽快掌握Access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能够学以致用地完成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2)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考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相对薄弱,我们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重新组织,取其精华;同时由于本教材对于数据库相关的知识比较少,我们也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知识。

(3) 精选案例:虽然教材以“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贯穿始终,从表的建立到数据库的安全,循序渐进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但毕竟教材的系统比较简单,且具有公共性,所以我们在开课前对教材上的案例结合我校学生的情况加以修改,并补充了一些新的功能,使得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容易被学生理解。

(4) 上课前准备工作:在上课前,我们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辅导课件(针对学生的课件)、上课要用到的案例、推荐的教材和网站以及自己搜集的兄弟院校作出的相关案例都放到了学校购买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并通知学生浏览相关的资料,要求学生作出思考。思考题也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作业到了网络上。

(5) 上课过程:在第一节课时,笔者首先演示了兄弟院校的学生作出的相关案例中的两个案例,然后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以往学生们自己设计出来的,同时也告诉他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最后也能设计出相应的管理系统,这里主要是想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紧接着,笔者具体演示了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用到的案例,并在案例演示的当中,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并告诉学生本学期结束需要学生3-5人自由组合,设计一个综合的管理系统,管理系统的内容可以自由选择,同时提醒学生在以后上课当中要随时思考自己要设计的综合系统应该需要完成哪些部分。在以后的课程当中,我们主要遵循案例教学的几个步骤进行:案例演示和讲解――改造、拓宽案例――项目制作――总结归纳。也就是说在上课过程中,教师演示已开发好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每一次课,演示几个知识点,同时讲授这几个知识点。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进行精心组织,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对案例提出更多的要求。通过改造案例来拓宽知识点,由一个数据库多表间的操作,逐步扩展到各子系统所需的多个数据库间的关联操作,进而对输入输出设计的灵魂――表单进行剖析,使学生能从自己需要获取有关信息的角度出发,真正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 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通过这一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的典型案例,彻底改变了Access的学习从枯燥理论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展现给学生的是应用的灵活性和设计的多样性;从而使学生全面了解了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的实际界面、功能及其开发方法。

(6) 上机练习:我校该课程安排了18学时的上机时间。为了达到高效的实训效果,我们打破了传统的以验证教材例题的上机训练,而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自制了一套实训教材,整个实训围绕着一个“教工管理数据库”案例进行,该案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一次实训内容都与上下次实训内容相互衔接,同时必要的数据都放到了网络教学平台。在上机当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或者利用“红蜘蛛”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统一讲解。并要求学生每次实训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交实训结果和实训报告,这样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实训的成绩作为最后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7) 综合案例讲解:在课程快结束的最后两次课程中,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以“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为例,围绕开发一个实际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等展开进行讲解,以达到进一步学习Access的目的,同时也为学生自己开发一个实际的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模板。

(8) 案例教学效果的保证:在学生完成了基本的实训阶段之后,要求学生3-5人自由组合,设计一个综合型的管理系统,让学生从头到尾独立完成,教师不再集中讲授,学生有问题时,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电子邮件答疑,综合练习时,可以参考和模仿前面上课当中介绍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工管理数据库”和“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有些内容,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最后要求提交可运行的应用系统和课程设计报告,同时也作为最后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4结束语

通过一学期的案例教学,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的经验得出案例教学首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数据库课程并不是只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数据库操作的技能,从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数据库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体验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其次案例教学有助于促进数据库课程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抽象的数据库原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促使数据库课程更具实践性和应用性。还有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意识的形成,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数据库课程有着鲜明的特点,它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

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学生敢于突破传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既要学好抽象的数据库原理知识,又要重视系统设计思想,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最后案例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总结得失,明确方向,有利于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它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创新精神。在综合案例设计阶段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案例教学对于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只是一个很小的应用,但它在构建新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笔者希望能够与各位同仁,共同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改进和完善,把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办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钱世杰. 案例教学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3).

[2] 施,陈建平.“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2005,27(3).

[3] 杨循杰.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教学改革[J]. 中国成人教育,2008,3.

篇3

一、通过就业前景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国家普及高等教育的实施,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下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还有高职学生喜欢所学立即能够做出一个生动直观运行效果的课程,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首要环节。笔者通过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认识其重要性,通过招聘网站中真实的数据明确告知学生,社会对数据库相关职位(比如数据库开发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等)的需求量相当大、待遇好,并且这些职位的岗位要求不是太高,只要多做多练完全可以达到要求,所以可以说只要学好这一门课就可以实现高薪就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以培养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工作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应该结合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予以取舍。本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和SQL Server的操作应用两部分,对于数据库原理部分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理解数据库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好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部分。SQL Server的具体操作应用包括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操作和使用T-SQL语句操作两种方法,重点是T-SQL语句的熟练操作以及数据库的管理维护,难点是T-SQL语句的编程、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应用等。还有教学内容可以适时调整,比如笔者在数据库原理部分先不讲关系代数,到讲解数据查询的时候再重点讲解,使学生理解清楚选择,投影,交叉连接,等值连接,自然连接等关系运算的本质及关系,然后再重点讲解简单查询、连接查询、子查询、复杂查询,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

三、采用“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由“设计任务”,“任务分解”,“反馈与调整”,“评价与总结”四步组成。笔者将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开发案例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解(教),给出具有使用价值的案例供学生模仿(学),通过课程设计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做)。讲解数据库原理部分的时候就引入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案例,从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和数据库运行与维护完整分析清楚,这样学生容易理解概念模型、关系模型、数据库设计等内容。SQL Server操作部分从数据库创建开始,一直到后面的管理、开发都用此案例,切近学生生活,教学效果良好。另外还需注意,虽然在第一次课时教师就向学生阐述了学习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性,但毕竟学生软件开发经验有限,并且所学不能立即所用,时间一长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因此需要教师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结合案例适时进行强化。

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效果

目前最常用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演示讲解知识点,效果直观,但由于信息量大,如果学生没有充分预习或理解清楚,很容易造成学生与教学脱节,所以笔者通过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去查资料、解决实际问题,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先探讨知识点,最后老师加以总结和补充。比如数据表的操作部分,先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各个表结构,录入数据,然后再发现并解决数据完整性的问题,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再比如实现某个查询需求有好几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分析、讨论、验证,找出哪种方法耗用时间最短,从而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优化意识。

五、加强实践教学巩固教学效果

数据库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所以通过实践使学生理解消化知识点尤为关键。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按照1:1的比例进行,课堂中预留一部分基于教学案例的实训题目,让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带着任务去学习,基于实际系统设计去练习,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目的。期末安排2周左右时间进行课程项目设计,完成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开发。由于课程是在第二学期开设,学生只学习了计算机基础,所以采用Visual Basic开发前台界面,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利用ADO技术完成前台和后台的连接,帮助学生理清SQL Server与应用软件开发工具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盘活学生所学的数据库知识。

六、改革考核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性

打破传统的闭卷笔试考核方式,应以实训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的考核模式。本课程考核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训两部分,理论考核主要以期末笔试形式为主,实训考核主要为上机考核和案例答辩为主。笔者课程考核总成绩由下面三方面组成,理论考核占40%,上机考核占30%,案例答辩占30%。比如要求学生参考教学案例,使用VB、JAVA、C#等语言结合SQL Server完成图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开发,最后进行案例答辩,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并能培养其自学能力。

篇4

关键词:高职;课程设计;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4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省特色专业网络系统管理”(编号:20101425)、院级精品课程“企业级数据库安装、配置与管理”(编号:zlgc2012011)、院级教学项目课题“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zlgc2012043)的科研成果。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数据管理策略化、教学模式任务化”的设计理念。以数据库管理员工作岗位及网络管理岗位中数据库安全规划、安全防护技术实施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建构课程;以数据库管理需求为主线,提炼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数据库管理所需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技术根据任务需要融入学习情境,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和技能;按照教育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3大学习情境,学生以完成工作任务来获得数据库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循序渐进地提升数据库管理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和微软认证考试标准为参照,开发习题自测、认证模拟和实践能力测评,实现多元综合评定。

2.设计思路。围绕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开展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能力分析,建立课程标准,整合并序化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实训,完善课程考评体系建设,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精品课程;注重实训、综合实训环节的衔接,注重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教学过程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见图1。

二、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该课程定位于培养能够解决不同应用环境下数据库问题的“数据库管理员”。从职业资格来看,对应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的操作员和高级操作员,以及微软认证技术专家(MCTS);从技能上来看,具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能力和数据库系统应用知识与技能;从职业岗位来讲,定位于数据库操作员和高级数据库操作员岗位,数据库管理师和数据库系统管理员(MCITP)是学生的职业升迁目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遵循教学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情境设计由易至难,体现出技术要求从易到难、职业能力不断提升。每个学习情境对应不同的应用环境,以确定数据库管理的3大学习情境,并将学习情境所需的技能进行序化,形成5个相同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见图2。

任务内容来自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以能力训练任务为单元,科学设计学生行动标准和教师教学方法,灵活采取任务驱动、虚拟训练、讨论分组实施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①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数据库系统的管理需求。课程设计来源于对数据库系统管理需求的理解,以安全管理数据库系统为核心,分别是管理对SQL SERVER实例的访问、管理对SQL SERVER数据库的访问、管理对数据库架构的访问、管理对数据库表和列的访问;②总结数据库管理员的工作过程。数据库管理员的工作有两个起始点:一是对现有数据库系统进行安全评估,根据检查结果设计系统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的恢复策略、数据库访问策略;二是针对建设中的数据库系统管理需求,提出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管理方案。一般需要安装SQL Server 2005平台,迁移数据库、设计系统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的恢复策略和数据库访问策略,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库服务器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日常管理,等等;③分解数据库管理员的技能要求,见图3;④按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从数据安全需求分析开始进行评估,并制定数据访问策略。数据访问策略由4个层次组成:实例访问策略、数据库访问策略、架构访问策略、数据库对象(表和视图等)的访问策略;⑤课程标准参照职业资格认证。结合数据库管理领域的资格认证,将涉及的知识、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⑥优质的教学资源库为课程实施提供保障。除基本教学资源外,还有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包括各种课件、电子书和视频。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①项目教学法。以完成3~5个具体的项目为任务;②讨论交流法。针对项目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③查找资料法。要求学生根据项目需求查阅资料;④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法。学生边学、边实践、边做,遇到问题时教师边讲解、边指导、手把手教;⑤激励教学法。项目完成后,对做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并把项目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鼓励做得好的小组再接再厉,让其他小组朝此方向努力。

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技术力量和网络资源的开放性、交互性等优势。①充分利用虚拟机技术,构建仿真实训环境。采用计算机虚拟化技术VMWare建成高度仿真的虚拟网络实训环境。每台计算机均可同时模拟多台Windows服务器或客户端,模拟企业真实的网络运行环境,使每个学生均可扮演企业网络的数据管理员。虚拟的企业网络环境方便学生练习多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迁移和注册等技能;②发挥网络教学平台优势,延伸学习空间。本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任务示范视频、教材展示等丰富资源,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

4.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将各类教学资料上传至网络,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访问;教师可定期题目,学生通过自测来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开通“教学论坛”栏目、QQ群、YY语音,学生随时随地将问题到网上,任课教师定期给予辅导答复,成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

四、特色与创新

1.依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课程针对数据库管理员岗位进行分析,抽取其中的核心内容,形成如下典型的工作任务:安装SQL Server 2005平台、设计数据迁移方法、设计数据库保护策略、设计数据库安全访问策略、数据库的日常管理5个方面。

2.依据工作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见图4。

3.统筹兼顾,突出三个“并重”。①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设计体现了数据库管理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根据实际工作所需技能的操作方法和规范要求进行学习、训练,针对不同任务的技能需求引入相关理论知识,用工作任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训练,有效调动学生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②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并重。数据库安全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提高数据库管理岗位人员的职业道德非常重要。课程教学从安全管理的案例分析切入,引导学生认识数据风险,并重视数据安全事件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利用数据安全标准、法律法规的宣讲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利用技术手段来维护数据库系统安全;③顶岗实习与可持续发展并重。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任务训练、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的实践锻炼,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培养针对应用需求合理制定并实施安全防护策略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玉萍.项目化教学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05).

篇5

关键词:个体软件过程;数据库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4-1128-02

The Database Training Base on PSP

XIA Min, LONG Kai-hong

(Yi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iyang 413049, China)

Abstract: This thesis simply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and the curriculum equipments in teaching pricers.the article also analyses the ways and the results on how to combine psp with database training.

Key words: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PSP);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1 引言

PSP(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个体软件过程)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的Watts S. Humphrey领导开发的,它是一种可用于控制,管理和改进个人工作方式的自我持续改进过程,是一个包括软件开发表格,指南和规程的结构化框架。PSP与具体的技术(程序设计语言,工具或者设计方法)相对独立,其原则能够应用到几乎任何的软件工程任务之中。PSP能有效地帮助软件工程师使用正确的工程方法,指导他们如何计划工作,对工作进行追踪记录通过对工作结果的分析改进下一计划中的个体行为过程。它使工程师们从自己及他人的实际工作中总结并找到最适合特定任务及自己能力的工作方法,提高了个体的过程意识和过程能力。它针对项目计划,时间管理,缺陷管理,质量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规范,经过PSP学习和实践的正规训练,软件工程师们能够在他们参与的项目工作之中充分利用PSP,从而保证了项目整体的进度和质量。

由于PSP课程强调的是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职业态度,因此不应该把它仅仅当成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PSP的方法应用到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在自己的工作中坚持贯彻PSP的原则。在传统教学中,PSP与编程课程的结合是比较常见的,但是PSP在软件开发的领域中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它的基本原理除了可以应用到编程任务中,还可以应用到系统分析,设计以及数据库开发等活动中。

2 PSP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设置

在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设计中,第一年两个学期分别安排了周2学时的《个体软件过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与此同时开设的编程课程有C,C++和VB。并且安排有一周的PSP项目实训课程,项目将PSP与编程活动结合起来,旨在提供学生一个机会认识和体会到在实践中软件开发不仅仅是编代码活动,它包括各种生命周期活动,规模与时间的估计、测量和跟踪,缺陷及质量管理等。

3 数据库课程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设置

在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设计中,第二年安排了数据库与SQL Server课程,该课程涵盖了概念数据建模、数据库架构、关系数据模型的逻辑数据库设计、数据和数据库管理、物理数据库设计和数据操作。在为期两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实训中,我们选用了包含数据库创建和操作的一个项目,要求学生分别用MS Access和SQL Server实现。

4 PSP在数据库管理系统实训中的应用

4.1 PSP与MS Access项目的结合

在MS Access项目中,要求每个学生根据一个完整的数据定义创建和装载一个数据库,然后利用已有的视图设计来使用查询向导完成逐渐复杂的查询,这里采用的是查询向导而不需要学生直接编写SQL代码。

尽管以前没有太多的经验,学生仍然需要在开始项目之前先估计每项开发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整个项目被划分为数据库定义,数据库装载,简单列举查询,交叉表查询,查找重复项查询和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在开发过程中还需对每项活动的实际花费时间记录日志,并进行统计,具体表格设计如表1。

除了PSP时间日志及总结表,学生还要求对MS Access项目进行规模测量,测量软件规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和开发软件所需要的时间、人力和成本是直接相关联的。在开发MS Access项目中所记载的规模和开发时间可以作为下次数据库开发的项目计划基础。

PSP在对计算机程序测量规模时通常使用统计代码行(LOC)的方法,可是在MS Access项目中因为没有直接编写代码,所以没有采用代码行的方式来测量。这里可以采用一种计数标准:对于数据库定义活动,按照表、列和约束的个数来记录;数据库查询活动则依据表或子查询的数量,排序、集合以及连接查询的数量来记录。

在此项目中采用PSP方法所获得的时间及规模数据,可以帮助学生估计未来MS Access开发项目的所需资源,同时可作为紧接下来的同命题SQL Server项目的估计基线。

4.2 PSP与SQL Server项目的结合

SQL Server项目的任务和上面讲述的MS Access项目采用同样的问题定义,不同点在于学生要对数据库的定义、更新和修改采用编写SQL代码的方式,另外还增加了一些更复杂的SQL查询,这些是在MS Access中无法用查询向导设计模式来实现的。

有以下PSP任务需要学生完成:

1)项目计划:估计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规模;

2)记录每项开发活动的时间和规模;

3)记录缺陷日志。

与前面MS Access项目采用计数标准测量规模不同,SQL Server项目使用SQL LOC方式来计量。由于PSP中定义的缺陷类型标准是针对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在应用到SQL上时不是很准确,因此可以采用表2的对照标准来统计缺陷。

4.3 有关PSP应用在数据库项目中的报告

在2个项目结束以后,要求学生提交实训报告,其中应该包含对PSP在项目应用中的评估和分析,要求学生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统计数据通过时间/活动柱形图、缺陷率(defects/KLOC)柱形图、缺陷分布柱形图的方式来显示。可以提示学生分析这些图时回答以下问题:

1)在哪项活动中花费的时间最多?

2)自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如何进行改进?

5 教学实践的反馈

学生对于在数据库项目中应用PSP方法的最初反应是觉得麻烦,不像C++,JAVA项目,可以使用一些自动LOC计数工具,在数据库项目中需要学生手工记录数据。但是在完成了最后的分析报告后,开始认识到收集个人活动详细数据的价值,MS Access项目的PSP数据可以用来预测下一个SQL Server项目的时间与规模,以便更好地作出计划;并且由缺陷数据可以发现自己的长短处,从而确定改进的目标。

虽然行业实践数据已经显示出PSP的显著作用,但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和认同PSP的活动,教师应起到一个积极的推进作用,教师可以使用学生自己的数据作为示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个人数据对过程改进的意义。

通过2个项目的数据采集来实现过程改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PSP需要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循环开发方式,只有通过多次任务布置、任务完成、情况反馈的重复,才能充分展示PSP的强大威力。因此可以将项目具体再划分为几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规定完成的时间,在每个子项目阶段分别应用PSP过程。

6 结论

PSP在编程课程的应用是比较普遍的,但是PSP对于数据库开发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如何在数据库开发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PSP方法提出了解决方法:包括如何划分数据库开发活动、如何定义SQL缺陷以及将一个项目进行子项目划分等。通过在具体的数据库项目中实施项目计划和缺陷管理,学生对个人的数据库开发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PSP信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Hunphrey W S,著,吴超英,车向东,译.个体软件过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篇6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6-1449-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实训教学的多元化、网络化、多层次化,全面开放化的发展,需要满足现代实训教学复杂性的实训室信息管理系统。对实训教学进行管理、加强实训教学是推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构建实验室管理平台,利用有限的师资、实训室、仪器设备等办学资源,合理、规范、高效的为实训教学服务。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实训的质量、提高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的水平、促进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从管理平台功能分析和管理平台设计两方面进行设计。

1管理平台功能分析

实验室管理平台是提供给实验室管理部门依据教学任务对实验室及其设备和人员进行综合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根据当前实际实验室运行情况和管理规章,可以把实验室管理平台划分为以下五个功能块(如图1所示)。

1)平台管理模块。此模块分为两功能其一对实验室管理平台整个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四个模块间数据通信;其二其也可以和其他校内系统互联,实现跨系统的管理。

2)课程管理模块。该模块实现对实验课程的管理。教务管理者设置实验课程,接着实验室向教务管理者提供实验设备和实验人员信息,教务处根据这些信息分配实验资源,从而建立实验课程。课程管理模块获取实验课程信息,根据教务管理者对实验课程的要求,设计功能模块。

3)设备管理模块。从设备调入实验室开始,到设备调出实验室为结束,实验设备管理模块提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使用管理。该模块提供实验设备详细的使用和维护信息。

4)实验人员模块。该模块根据对实验人员的管理要求,设计管理功能,如记录所上的课程,学生实验效果等,为上级部门提供对实验人员工作考核依据。

5)学生模块。所有实验室并非全天都在使用,学生可以查阅实验室使用情况,在非使用期间,根据自己需求,预订实验室、实验台号;对学生的整个课程进行管理,并记录学生的实验表现、实验效果,为学生课程考核提供依据。

2管理平台设计

1)B/S结构模式: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随着网络技术和英特网的快速发展,浏览器和服务器模式的结构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只需通过客户端中的浏览器就可以访问服务器中的资源,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

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B/S结构最大的优点不需要再任何一台客户端上安装任何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和有浏览器的电脑就可以了。这种结构正好适合学校在校园网的基础上,进行设备管理,并且也能和学校容易和学校其他管理相结合,达到更好的利用效果。

2)功能设计:此部分是对功能分析的具体化,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其所提出的功能,系统划分为对应的五个子系统来分别实现。

①平台管理模块子系统:该子系统分为对其他4个子系统的管理,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也可以实现与学校内其他系统的互联和数据交换。

②课程管理模块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分为实验室信息管理模块和实验安排模块。

实验室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实验室的信息进行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实验安排模块: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对实验设备的使用情况、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课程信息、教师信息等情况的查询,进行实验课程的安排,它包括手动安排和自动安排两部分。

③设备管理模块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实验仪器设备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以及仪器设备的图像处理。此子系统包括设备信息处理模块(课程信息,设备状态好或坏,设备修理信息及设备的使用说明)和设备摆放信息处理模块(设备编号,设备所在实验室号,所在实验室的实验台号)。

④实验人员模块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是教师信息模块,其作用主要是对教师信息、如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记录教师的详细信息,所能担任的课程,以便教务管理者对教师的课程分配,考核。除了教师模块还有一个班级模块,教师可以对该模块内所承担的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考评通过平台管理模块反馈到学生模块子系统。

⑤学生模块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是学生信息模块,预订模块和学生评价模块。学生信息模块记录学生的详细信息,如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预订模块,根据学生的信息模块,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登录账号,学生登录此账号后可以对其所涉及的课程有详细的介绍,并能查询其设计课程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在实验室未使用情况下,学生可以提前预订实验台,对做过的实验再次进行训练。学生评价模块,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详细记录对该学生的评价,通过系统反馈到学生评价模块内,学生可以根据评价内容,对自己的实验进行改进。

3)平台实现:

从图2可以看出,最底层是Windows2000 Server操作系统;第二层是SQL 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第三层是数据库接口;第四层是服务层,时通过HTTP与Browser进行信息交换;第五层为客户端,它面向最终用户,通过用户页面与系统进行信息交换。

整个系统可以采用开发平台设计,系统设计应包括用户页面设计(学生、教师和系统管理员)、数据库设计(设备信息、实验人员和学生信息等)、应用程序设计。数据库位于该系统Web站点的数据库服务器上,用户界面位于Web浏览器上,为了节约成本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同一物理服务器,这样整个系统由次服务器统一进行管理和发送,用户界面均以网页形式显示。

3总结

实验室管理平台在结合我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和实现,它可以提高更好的教学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也可以使学生在具有一定开放能力的实验室中学习和提高,也可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满足了现代化教学与管理的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

参考文献:

[1]齐鸿志,薛晓春,胡雅颖实验室管理平台分析与设计[J].科技信息,2008 (16).

[2]郭翠英,张效严.公共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发展[J].计算机教育,2010(16):138-140.

篇7

(1.杭州师范大学 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杭州师范大学

杭州市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36)

摘 要:针对目前数据库课程群建设中急需理顺课程关系并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需求,提出将沙盘模型引入数据库课程群的建设过程,诠释“类沙盘”的创新概念和含义,分析采用“类沙盘”模式进行数据库课程群教学改革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关键词 :数据库课程群建设;erp沙盘;教学改革;教学过程设计

0 引 言

数据库课程群是指以数据库原理为核心,向外辐射至数据库工具使用、数据库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相关课程集合,主要包括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应用、数据库课程设计以及以数据库为基础的软件工程、组件技术、网站设计与制作等。数据库系列课程群是应用型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群,还包括学生的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和就业等。整个课程体系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1-3]。

1)缺乏统一规划的课程体系,缺少相关课程的合理衔接。

尽管与数据库相关的课程很多,但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上缺少统一规划,导致各门课程的学时配比不合理且不同课程讲授重复知识。由于单门课程往往只重视本课程知识的连贯性,学生只能自己理解和整合课程知识体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

2)教学方式无法满足课程特点,缺少与实际应用的对接。

数据库系列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实践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数据库原理,尤其是关系数据理论涉及较多的数理知识和逻辑推理,内容抽象、晦涩、难度大,容易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4-5]。同时,目前数据库相关课程、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仍然局限于使用传统开发工具进行小系统设计,脱离具体应用环境,缺少与当前企业数据库实际应用的有效对接,不利于帮助学生就业。因而,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未来从事数据库相关工作的能力。

总之,建设数据库课程群、整合课程资源、理顺课程关系是提高数据库及相关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1 教改思路

1.1 沙盘教学模式

沙盘最初起源于军事领域。最原始的沙盘是用沙土或其他材质做成的地形模型。在战争年代,沙盘被军事指挥员用于研究地形和敌情以及分析作战方案。后来经管、企管等管理类专业为了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互动性,借鉴沙盘的概念,形成ERP沙盘教学模式。

ERP沙盘教学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方式,它在课程中让学生参与模拟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产品研发、投资改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环节,使学生真实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提升受训者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6]。目前,在企管类课程中使用的沙盘模拟教学主要有手工或电子沙盘两种方式 [7]。

1.2 “类沙盘”教学模式

1.2.1 “类沙盘”的创新定义

“类沙盘”是指引入ERP沙盘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特点,同时根据IT企业,尤其是计算机软件企业的特色,批判式地继承、修正和调整形成实战型教学模式。

“类沙盘”教学模式仍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升数据库及相关课程教学的实战体验之上。数据库课程群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根据需求设计并开发完整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和运行维护常用的数据库平台的能力。据此,我们将IT软件企业的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研发、测试、推广、技术支持以及成本核算、经营分析等过程导入教学过程,通过分工分组、任务分配、角色定位、定额定量、成本控制以及利润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体验真实的数据库相关企业和数据库相关产品的运作过程,从而将复杂、抽象、晦涩的理论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度,提升学生的IT综合素质。

1.2.2 “类沙盘”用于数据库课程群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尽管数据库课程群不属于经管或企管类课程体系,然而其培养目标与企管类课程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数据库课程群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实际企业中从事数据库开发和维护的能力;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开发及运维过程属于团队活动,需要采用类似企业项目组的方式进行管理,包括对团队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团队协作、形成稳定的团队关系等。因此,将“沙盘”原理应用于数据库课程群的建设过程,形成“类沙盘”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进行分组,在项目组中模拟实际项目开发过程的角色扮演,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需求调研、设计、开发等环节进行实战演练,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群中各主要课程逻辑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就业能力。

2 教改方案设计

2.1 改革目标和内容

根据数据库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目前外部环境和实际需求,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明确教学目标,构建以数据库原理为核心的课程群。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建立以数据库原理为基础的课程群,合理分配不同课程的学时数,理顺课程关系,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注意课程衔接。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实践环节。

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索性改革,引入“案例分析”“项目驱动”“幕课”等新型教学方法,同时,增加对流行开发工具的介绍,加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加强对学生系统开发能力的培养。

3)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引入新的实用技术,通过开展企业讲座、校企共建等方式,提高学生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和就业能力。

4)引入“类沙盘”教学模型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

引入“类沙盘”模型,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教学反馈不断进行调整。

2.2 关键问题分析

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

(1)将管理类教改的“沙盘”模式应用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群,形成“类沙盘”教学模式,需要调整传统沙盘组织形式和实施过程,以适应新的环境。同时,采用沙盘教学,需要参与教师有足够的驾驭能力。在实施的早期,学校可以引入企业导师,但随着项目的进行,应培养专任教师的企业实战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2)在建设数据库课程群的过程中,应注重分析当前的IT环境,理顺课程群中不同课程的关系,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

3 具体实施设计

3.1 实施方案和方法

1)引入陀螺式教学法。

在数据库课程群的建设中,拟引入陀螺式教学法,通过“学习—练习—实践—综合应用”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习惯。

(1)基础教学阶段:以数据库原理为主,讲清课程体系,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数据库工具阶段:讲授某一种数据库产品,介绍数据库管理工具及SQL语言。

(3)数据库设计阶段:引导学生做数据库系统的综合开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4)“类沙盘”实战阶段:引入“沙盘”模型,通过虚拟公司运营、项目招标、数据库产品开发等模拟实战,提升学生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

(5)企业级应用阶段:通过企业对接、企业培训和实习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具备实际工作能力。

2)建立适合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们拟将实践教学分为“验证性实验—课程设计实验—综合设计实验—沙盘—企业实习”5个层次。

(1)验证性实验:主要指课内实验,是促进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教学环节。

(2)课程设计实验:面向课程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系统设计能力的实验环节。

(3)综合设计实验:面向课程群的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沙盘”综合实践环节:通过“沙盘”,使每一个学生参与数据库项目的开发过程,鼓励学生参加课程竞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5)企业实习:面向对口企业输送学生,使学生参加实际环境的数据库运维或开发。

3)“类沙盘”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拟从以下3个层次进行“类沙盘”教学模型的探索 。

(1)“类沙盘”式课程设计:根据软件项目的特点,在每一期课程中若干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招标公告,学生以5~7人为一个开发小组,通过公开竞聘,使组员分别担任项目组的项目经理、系统设计师、程序员、经济师等角色;学生从系统的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到实施,均按照企业的运作过程进行组织和协作。每个开发组最终拿出一套解决方案或产品,由教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和案例分析。

(2)“类沙盘”式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搭建[8-10]:拟构建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通过设立虚拟公司,扩大上一层“类沙盘”课程设计的范畴,增加新角色,通过软件项目组、市场组和运维组的协作来体验真实软件公司的运营过程。

(3)完善“类沙盘“模型的业绩评价、考核和认证体系:评价学生业绩的因素包括项目的完成度、可扩展性、经济效益等。考核的形式通过“产品说明会”“认证考试”或参与“软件外包”大赛等形式进行。

3.2 总体实施计划

“类沙盘”数据库课程群建设预计花费两年,实施过程细分为如下阶段。

第1阶段(约3个月)完成文献调研,完成课题文献综述报告;

第2阶段(约3个月)修订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理顺课程关系,合理分配学时;

第3阶段(约6个月)提出创新性课程改革方案,导入“类沙盘”教学模型;

第4阶段(约6个月)开展与相关企业的对接,引入校企共建课程,根据实践完善“类沙盘”教学模型;

第5阶段(约3个月)鼓励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第6阶段(约3个月)成果总结和推广。

4 结 语

目前我们已在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计算机专业就该教改课题进行了实验性的教学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修正“类沙盘”模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将成果推广至相近专业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02144);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改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李文娟,女,讲师,研究方向为云计算、并行计算,liellie@163.com。

参考文献:

[1] 黄淑伟, 王学颖. 课程体系构建及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群优化研究: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7): 102-104.

[2] 许薇. 数据库课程群的建设与教学改革[J]. 吉林农业, 2010(7): 233.

[3] 肖海蓉. 以就业为导向的信管专业数据库类课程群实践教学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12(15):100-103.

[4] 肖颖. 独立学院数据库原理课程教改探讨[J]. 福建电脑, 2013(6): 54-56.

[5] 王秀娟.“3+1”校企合作下数据库课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1): 60-61.

[6] 陈朝晖. ERP沙盘模拟对抗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1): 173-176.

[7] 陈岫. ERP沙盘模拟教学设计的探讨[J]. 教学实践研究, 2012(11): 290-291.

[8] 卢燕. 校企合作,构建ERP沙盘实验教学及实习体系[J].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 2007(6): 578-589.

[9] 吴燕.“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实习实训, 2013(9): 86-88.

篇8

【关键词】 纳税实务 实践性教学系统 高职教育

一、前言

高职院校《纳税实务》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等财经类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各个单位越来越需要能够胜任电子报税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纳税实务》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报税能力为主,立足于培养会计报税岗位对涉税业务的需求。本文主要基于目前非常流行的Web开发语言PHP和MySQL数据库技术对《纳税实务》实践性教学系统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纳税实务》实践性教学系统的构建研究,为《纳税实务》课程提供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实践性教学实训项目,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性税务核算能力,更好地熟练税收数据计算、税务报表填写、报税等纳税实务操作能力;并解决好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企业纳税实务互相结合的关键问题,为同学们将来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纳税实务基础[1]。

二、《纳税实务》实践性教学系统构建技术

高职院校《纳税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纳税实务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因为实践平台的缺乏而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当中只是学会了计算,而真正的纳税实务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在文献[2]中,作者构建了一种基于ASP动态编程语言技术和Access小型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会计实训系统平台。使用ASP这种语言开发WEB应用程序的时候,一般需要调用Access数据库。但数据库在多用户同时并发访问或查询时有一定的极限,因此在《纳税实务》实践性教学系统这种高交互WEB程序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不能达到实用要求[3]。针对这种纳税实务实践能力的欠缺及实践性教学系统的相关缺点,本文着重以当前非常流行的PHP开发语言与MySQL数据库技术对《纳税实务》实践性教学系统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2.1 PHP网络编程语言[4]

PHP是一种非常流行完全开放源代码的脚本WEB开发语言;PHP网络编程语言具有入门简单的特点,能够比较快速、节省的实现相应WEB功能;PHP网络编程语言具有强大的扩展性,在与各种数据库交互的时候具有非常高的执行效率。PHP网络编程语言越来越受到WEB开发程序员的认同和青睐,正逐渐成为WEB开发者所使用的主要语言。

2.2 MySQL数据库技术

MySQL数据库是一种非常流行且完全开放源代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软件。是由瑞典的MySQL AB公司所开发,现在属于甲骨文公司(Oracle)旗下的数据库产品。MySQL数据库是当前最为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5]。

MySQL数据库软件具有:(1)软件的源代码完全开源开放,更容易得到技术支持。若在WEB项目中有不适合的源码,程序员可以自行修改至最优。同时相关的开源社区和开源文档也非常之多,并且MySQL的社区技术支持非常强大。(2)跨平台性能。MySQL数据库能够在不同的平台上工作并且同时支持C、PHP、C++、Perl、Java和Python等。(3)MySQL数据库使用的核心线程数为多线程,同时支持多处理器。大大提高了数据库的运行效率[6]。

三、《纳税实务》实践性教学系统设计

《纳税实务》实践性教学系统必须按照企业的税务业务的流程,完全模拟真实的企业纳税实务环境,尽量用真实的案例来进行实践性教学系统构建,从而达到锻炼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国家税务局需要申报的税种主要有消费税、增值税、外国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年度所得税等;地方税务局申报的的主要税种是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城市房产税、资源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几大税种[7]。同时,MySQL数据库当中也要设置相应的表:数据字典表、单位情况表、系统选项表、用户表、系统日志表和学生基本情况表等。系统功能构建须分模块整合进行,要进行功能架构图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理清《纳税实务》实践性教学系统各个模块及各个模块所能够完成的功能。

四、《纳税实务》实践性教学系统应用效果

本节以“企业税务登记及变更”章节来进行《纳税实务》实践性教学系统的应用效果演示。企业税务登记及变更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企业进行税务登记及变更的相关程序及规定。纳税人在实践性教学系统办理税务登记或变更的时候,通常需要注意的事项有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经营范围、登记注册类型、总机构情况、批准设立机关、分支机构情况等[8]。如图2和图3所示。

五、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基于PHP网络编程语言和MySQL数据库技术的《纳税实务》实践性教学系统。本文重点研究了《纳税实务》实践性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效果。结合《纳税实务》实践性教学系统的实际应用,以企业税务登记及变更”章节为例进行了系统演示。为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性税务核算能力,适应信息时代企业现代化报税需求,为同学们将来进入会计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纳税实务基础。

参 考 文 献

[1]董雪莲,庞文莉.《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2,(17):101-101.

[2]《基础会计实务》课程建设组.基于asp技术的基础会计实训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2(3).

[3]龚文生.Access数据库访问速度的提高[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3):43-45.

[4]龚地斌.《PHP+MySQL网站开发技术》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 2014,(12):237-237.

[5]方斌,刘耀钦.基于B/S模式使用PHP+MySQL进行Web开发[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4(3):15-16.

[6]李强.以PHP+MySQL为基础的网站开发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5):22-23.

篇9

关键词:Web开发;WebMatrix;分阶段教学模式;课程实训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0-0101-02

Web网站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IT技能,在社会中应用很广,开发人员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该课程符合市场的需求。网站开发对技术人员要求较高,如何培养出合格的高职人才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究和实践。

很多学校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有些课堂所讲的内容过于简单或已过时,很难贴近社会的要求,即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或者直接把市场应用的技术和项目直接搬进课堂,讲给学生,这样的项目学生很难理解,与学生接受能力相脱节。专业负责人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避免出现以上两种情况,在制订教学计划和设置教学内容时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要与市场接轨,第二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积累,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网站开发人才。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提炼出一套行:Z6-效的课程教学模式,解决了以上两方面的问题。以平台的学习为例,结合学生学习由易到难的阶段性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了分阶段的教学模式。把网站开发课程设置为基础阶段和进阶阶段。基础阶段以掌握网站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点为主,进阶阶段即技术拓展阶段,以学习MVC框架等市场主流web开发技术为主。

在第一阶段,使用WebMatrix作为web开发课程学习的先锋官。WebMatrix是微软提供的一个完全免费的Web开发工具,它巧妙地将Web服务器、数据库、程序架构融合在一起,操作比较简单,安装也非常简易,适合作为新手进行Web开发的入门学习。

1.WebMatrix特点

Microsoft WebMatrix是微软的web开发工具,包含了创建网站所需的所有资源。提供了开源的Web项目和内置的web模板,也可以直接从零_始编写代码。该软件操作简单,而且可以免费使用。WebMatrix提供了和在互联网上Web站点使用的一样强大的Web服务器、数据库引擎以及程序架构,确保了所开发的Web站点能平滑无缝地从开发环境迁移到生产环境。WebMatrix将Visual Studio集成到工作流当中,可以连接到Visual Studio来使用诸如调试以及配置等更加强大的功能。如果需要大容量的关系数据库服务器时,很方便将已有的数据库和数据从SQL Server Compact迁移到SQL Server。WebMatfix软件难易适中,非常适合web初学者的学习。

2.课程设计和分阶段教学实施方案

2.1知识储备

动态网站开发是一门综合 性的计算机课程,学生需要具备前期知识的储备,才能进行网站开发课程的学习。前期学生需具备计算机基础方面的知识,因此把静态网站设计、数据库、网络基础知识、C语言和C#程序设计等这些课程作为动态网站开发的前导课程。通过学习这些前导课程使学生具备以下的一些能力。具体技能要求如下表1所示。

2.2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

本文着重介绍基础阶段的课程实施方案,需要90学时的课程加一个实训课程来完成。其中学生需要提交两个完整的网站项目,第一个项目是自己独立完成,第二个项目是指定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训中完成。基础阶段包括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基础知识应用,第二环节是中期检验,第三阶段是综合应用。

基础知识应用环节基本流程:老师先演示相关的技术,对核心技术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实例演练来掌握基本应用技术。主要知识点有Web Matrix的安装、Razor语法介绍、内容页和布局页的使用、表单的应用、数据库的应用、WebGrid显示表格数据、文件处理、图像处理、添加电子邮件、网站身份认知等方面的内容,每个知识点相互独立,每章都有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学习,需要60-80学时。

中期检验环节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个网站的设计和实现,需要应用到第一环节所学到的知识要点。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并利用课上4-6个学时进行答疑和作品展示。

综合应用环节是通过3~4周的课程实训进行。该环节引入一个完整的网站项目,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是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和综合应用,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为下一阶段深入学习Web框架打牢基础,同时建立学生学习网站开发的浓厚兴趣。

3.实训环节的实施

实训教学是高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巩固、提炼和升华。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实训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项目为主要载体,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课程实训以学生出勤管理系统为例,老师提出项目的功能要求,指引学生一步步进行Web开发技术的综合演练。该实例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囊括了主流网站需要的核心功能,应用到第一个环节所学的全部知识,项目由易到难,难度适合,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基础信息管理、后台数据管理、出勤信息统计、用户权限管理等。学生出勤管理系统课程实训的功能模块如表2。

4.课程评价和教学效果

篇10

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得以迅速发展,但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体系在高校网络技术领域之中仍然薄弱,教师在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应积极教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同时还要具有维护及管理大小型网站以及网络技术应用开发的能力,从而向国家培养和输送具有高技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啊专科层次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主要实践环节包括计算机接口技术、局域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以及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基础切实可行的实施在实验课程体系之中。

2优化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的教学思路

2.1目标的确定“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可以应用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当中,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当今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争夺,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也应该以满足市场所需为原则,结合现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出合理、科学地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例如: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原本就是以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设定,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及应用课程作为开设的一门基础类课程,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针对此门课程可以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首先,在教师的指导讲解后,让学生对局域网技术、计算机基本操作实训、局域网组建实训、网络综合布线技术、TCP/IP技术实训、网络安全技术实训等知识有一个概况的了解和清晰地认识,这部门属于第一层次的目标,其次,在充分知晓必备的基础知识后,要求学生掌握诸如可视化的对象编程以及高级语言的编程和设计,具备一定思想高度,该部分为第二层次的目标,最后,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基础知识积累,使得学生能够对计算机领域中的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设计与研究,进而达到将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充分相结合的目的。

2.2方法的改善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个实际的例子,来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在每一节课中适当引入教学案例,这样不仅让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得以具体形象化,而且在实际的讲解操作中。锻炼了学生思维分析能力,提升了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也有利于师生的交流和探讨,经过细致地研究讲解,让学生掌握一定实践经验,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创造性的激发具有明显效果。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设定任务,以促进其积极研究探索。

2.3内容的优化调整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同样对于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及应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十分重要,结合课程中主要的三个方面的知识: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接口技术以及数据库应用,做出进一步的优化与调整,以便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将各种网络设备的特性、网络的构架、双绞线的制作和测试、以太网和虚拟局域网的安装配置、子网的划分、路由器的配置等各种网络技术的知识点融入在实验教学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此达到专业技能的培训目标。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