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4 12:3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桥梁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0 引言
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所需要的人才主要依赖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大批为国家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才。传统教育看重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如今综合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出现在人们的视线范围中,并迅速得到人们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该以学生多参加实践经验学习,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校企合作。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被单独列为一个学科,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及工作生产要求,服从管理能够满足服务第一线的发展要求。现在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要求人员必须掌握牢固的知识结构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1],这和之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培养模式是截然不同的。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改革创新。
1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所在
为了满足市场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增开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其中辽宁交专和福建交院为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培养出大批人才,这也与它们的教学模式有关。所以解决高职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就应该从它的教学模式出发。就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教学模式问题进行归纳:
2.1 道路桥梁工程耗时长,教学时间和实践机会有限 道路和桥梁的修建都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因为它必须考虑首先是安全问题,还有地理环境给施工都会带来巨大的麻烦,并且还存在着很多不定因素,所以道路桥梁工程耗时是很漫长的,但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授课时间又有限,这就使得教学模式很现实是存在差别,学校的实地实践也会因为道路桥梁工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而着重考虑它的可行性;从而减少学生的实践机会[2],然而课堂实训又因为它和现场施工落差很大,使得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让教学缺乏真实性。
2.2 教学教师不符合“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要求 “双师型”教师具有牢固的理论知识做依据同时还具备丰富的动手能力,不仅能够清楚了解到社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3],还可以在理论上对学生作出与之相应的现实运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师普遍存在只会纸上谈兵的现象,对实际的工程了解并不多。
2.3 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使得实训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都拥有自己的实训室,实训室中配备先进的设备,但还是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导致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设备不配套无法有效利用,这也会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
3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意识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又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参考了国内外优秀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成功案例,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提出了以下改革和创新:
3.1 合理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对人才的要求是:熟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公路勘测技术、路面路基工程技术以及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教育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听从党的指挥,坚持党的领导,注意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学生在毕业后可以迅速找到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可以发挥出自己所学的现场技术安全管理等诸多的知识技能。
3.2 合理的安排课程,运用科学的教学体系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基础课程和职业岗位课程以及拓展课程组成的,这三个课程之间的组合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职业基础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灌输等伟大思想,以及法律教育等;职业岗位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应用力与结构的物理知识以及建筑结构的专业知识等;职业拓展课程则是让学生明白交通工程的概述以及相关道路的文件[4],各课程之间相互协调使得学生全面发展更符合道路桥梁技术对人才的要求。
3.3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训操作 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得到学校高度重视,加大了对道路桥梁建设的投入,具有效统计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已经拥有道路桥梁工程设备近两百台;同时道路桥梁实训教室也有两个,这可以让学生在实训教室完成土工试验、路基路面检测以及道路工程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检测,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在今后走向工作能够更快上手,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实训操作。
4总结
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课程体系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让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也提高了实操水平,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琦.高职院校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5,30:178-179.
[2]《辽宁高职学报》第13卷(2011)总第94―105期总目录[J].辽宁高职学报,2011,12:113-118.
篇2
Abstract: Based on the school-running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Liaoning Jianzhu Vocational University and referring 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in China, this article takes training high skilled talents needed in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as the main line, takes work process as the pointcut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makes clear the standard of quality, knowledge, ability, attitude,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 i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ntent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It is aimed to construct the modularized curriculum of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s, enhance “double-quality”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form a win-win school running mechanism.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lent training mode;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178-02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工程技术与企业管理人才的主要渠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原本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轻视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退出历史的舞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实践经验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从而提高学生适应岗位需要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市场紧缺、急需的,能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然而它所要求的人才、知识结构、职业素养等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工程人员,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1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国内高职院校中,开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有几十所,其中辽宁交专、福建交院等六所院校为“国家示范校”,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国内最具代表性。要解决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就要反思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这些问题,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总结了四大问题:
①教学过程难于执行。实际上,道路桥梁工程的项目周期通常很长,具体工作的时间点很难于匹配教学活动的时间点。此外,工程项目执行的地点不同于一般的操作间,存在较高的环境与组织风险,学校处于安全考虑,不愿让学生长时间呆在工地,而客观上也有很大的难度。②实践环节薄弱。目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的实践环节还仅仅处于课程实训阶段。而在教学过程中,实践项目少之又少,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养成依赖的心理状态,缺乏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③缺乏与时俱进的“双师型”的教师。该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全部为“双师型”,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主要通过阶段性培训的形式,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施工方法改进、施工理念的转变,使得教学中缺乏与实际工程情况相对接的知识传授,亦缺少实际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④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高职院校一般均建有实训室,尽管现有设备很好,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设备由于不配套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充分利用,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等仍缺乏仿真实训场地。此外,校企合作的效果也并不理想,缺乏有效的运行载体和长期互利互融的机制保障。
2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1 科学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交通、路桥施工生产一线,培养熟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理论,掌握公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涵工程、道路桥梁施工工程、隧道工程及其附属工程等相关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能够能在公路建设施工、管理一线从事施工放样、试验检测、工程计量、现场组织管理等工作。掌握路桥工程养护维修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就业职业领域:公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及管理一线技术人员。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公路、交通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资料管理、造价管理、试验检测、施工测量、施工监理、设施维护等岗位工作。该专业初始就业岗位群:公路工程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试验员、资料员、测量员、安全员、监理员。本专业发展岗位群:公路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同时,经过实践锻炼后能力突出者可胜任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主管、项目生产主管、项目经理等核心领导岗位。
2.2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构建以职业基础课程、职业岗位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三个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图1),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的基础。同时,结合道桥施工企业的技术现状和岗位需求,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设计,情境式教学应是首要的思考方向,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2.3 推进课程改革建设 为促进学校课程建设,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师职教能力,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2014年6月,该校邀请国内著名职业教育专家戴士弘教授为全校教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戴士弘教授以“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为切入点,阐释了课程评价的新标准,引出课程教学设计三个基本原则,即课程必须突出能力的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中心。戴教授列举了当前职业教育中的诸多问题,重点表现为职业教育定位不准而带来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存在误区,他强调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是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通过戴教授的讲座能够引发大家更深入地思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系统化改革问题,各教学部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改革,我校第一批80门课程改革已完成,第二批120门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课程改革主要内容有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整体课程教学设计、ppt课件,电子教案、微课等。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师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能力。
2.4 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得到学校批准,已经购买相关试验仪器设备180余台(套),建成道路桥梁实训室2个,420m2。能进行土工试验、水泥试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路基路面检测试验等。我校“道路桥梁工程实训场建设工程”设计已初步完成,工程位于学院园区西南角,项目总占地约4500m2。本实训场地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排水、防护、交通安全设施及场地硬化等。其中道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合公路与城市道路特点对人行道、土路肩等做分别展示。排水设计主要体现形式为明排边沟及暗排雨水井。道路防护主要包括道路路基挡墙及路基边坡防护。道路安全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标志牌及道路路侧护栏。场地硬化主要为各桥梁模型场地进行硬质铺装。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现场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专业术语、材料等的理解与记忆。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秉承“以实习带就业”、“以实习促就业“的理念。以系主任、书记为核心,以辅导员、专业教师为两翼,积极开展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推荐工作。在实习岗位安排过程中,城建交通系确立了“安全第一,对口安排,全程管理,确保就业”的基本方针。2015年,签署了北京城建道桥集团、中铁九局检测公司作为该系实习就业基地的合作文件。
2.5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课程改革后,将原有平时成绩(10%)、期末成绩(90%)的考核方式废除,实行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如图2)。
该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职业岗位课程中的《道路工程识图与绘图》、《工程测量》、《道路建筑材料》、《路基路面工程》4门课程已经完成了课程改革,在校内评比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年仍有《道路勘测设计》等8门课程改革已经获得批准,获得显著的改革效果。近两年该校学生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在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校内选拔中荣获团队二等奖,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数字艺术创意设计大赛辽宁省CAD技能大赛中有8名同学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同时,校内增加建筑CAD、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检测等竞赛,参与学生超过70%,有效地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
3 结束语
课程的全面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及综合素质均有所提高。完善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并形成了自己专业的教育特色,为社会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3
Abstract: For thepost internship process management of students, after three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summaried a proven "Four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was praised deeply by college, enterprise and parents, that was "college competent, and enterprise supervision, students self-management and parents assistance". This system obviously improve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students'' post internship, and showed sharp features with the control and comments of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s.
关键词:顶岗实习;“四管”制度;校企双元制
Key words: post practice;"Four Management" system;dual system of school-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66-02
0引言
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顶岗实习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累计实际工作经验,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必要途径[1]。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人格特质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并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求学生在完成校内学习、实践、技能考证的同时,必须到校外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1顶岗实习“四管”制度的提出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往往在施工企业第一线,由于实习学生分散,工作场所的不固定,作业面的变化和工作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一直是个难题。我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在对学生顶岗实习严格过程管理的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深受学院、企业、家长好评的“四管制度”,即“学院主管、企业监管、学生自管、家长协管”。学院主管是指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实习工地巡视检查,配合学院学工处、教务处、系部做好学生管理和实习指导工作;企业监管指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学生自管指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团支部的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家长协管指对实习期间违纪的学生,及时通知其家长,协助学院和企业对学生加强教育和管理。
2顶岗实习“四管”制度的实施
2.1 学院主管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实训体系,完善实训流程,建立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综合监控体系[1],学院学工处、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加强监督检查,实行“学院主管”。在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指导下,系部成立顶岗实习工作小组,并制定《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巡查制度》、《带队教师管理制度》、《外聘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和《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办法》,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工作小组的职责是:联系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和项目,与企业项目部协调与沟通,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按照相关制度对实习学生全过程监控,组织对学生实习效果考核评价,确保顶岗实习质量。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运作程序[2]见图1。
每个实习班级,视人数多少配2-3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均为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主要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院、系部、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要加强沟通,共同承担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①辅导员要与实习指导教师多联系。②教务处、系部要与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多联系。③实习指导教师要与实习企业多联系。④学院要与实习单位多联系。
2.2 企业监管顶岗实习学生既是学院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必须接受学院和企业双重管理。实习期间,将学生纳入企业内部管理,除了校内的实习指导教师,学院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学生实习现场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管理,实行“企业监管”。高等职业教育始终贯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更是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来。如企业与学院合作制订实习计划,具体落实顶岗实习任务,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安全教育;协助学院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落实实习场地、劳保用品等。
篇4
摘要:通过对路桥公司等一线路桥施工企业的走访调查,普遍反映我校学生的就业岗位需要很强的审阅施工图的能力为此,我们致力于在《桥涵工程》课程中推行以施工图为核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期许培养路桥工程类学生的施工图审读能力,从而能够使学生尽快转换角色,适应路桥施工技术的工作需求。
关键词:走访调查 审阅 改革与实践 施工图
引言
我校路桥工程系主要是为广西路桥、中国中铁等一线大小施工企业培养技术人才。针对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我们走访调查了在以上各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将在该单位工作的顶岗实习生。调查显示,能否看懂施工图纸是顺利进人工作角色的关键。而学生们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吃透施工图纸,很难找出图纸和实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无从做到提前预见构想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无法达到防范施工偏差和错误于未然的目的。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我们构思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出发,对《桥涵工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一、《桥涵工程》教学改革前的状况
《桥涵工程》教学改革前用的教材是郭发忠主编的高职高专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材,前四章讲的是桥梁的结构构造与少量理论计算,第五章讲的是各种涵洞,第六章讲的是各种涵洞和桥梁的施工技术。教学过程中,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辅以少量的工地参观。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材,采用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太死板,教学手段陈旧,不能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目标与实际脱节。
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度太大,所涉及的桥梁构造和施工过程过于抽象复杂,重理论轻实践,施工的部分内容少,且一时半会难以理解吃透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另一方面,老师普遍感觉课程内容繁杂,牵涉知识面广泛,总是觉得该课程所安排课时相对少了,难以满足对课程内容系统讲授的要求。毕业学生反馈《桥涵工程》教学难以直接为工作服务,所学桥梁结构构造和理论知识无法直接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于工作后的第一道难关——看图,帮助并不是很大。当然,学生也承认在大量课时堆积之下有一定的潜移默化效果,但是至少现在看来并不太明显。总之,改革前《桥涵工程》教学效果堪忧,老师和学生都疲于应付庞杂的桥梁工程知识结构体系, 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桥涵工程》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设计
鉴于学生工作中对读图能力的要求和教学过程中无法培养该种能力的矛盾,《桥涵工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进行了系列改革。 首先,道桥教研室自编《桥梁工程技术》配套教材,基于工作情境,将课程设计成七个学习情境,情境一为墩台施工、情境二为梁桥桥跨施工、情境三为拱桥桥跨施工、情境四为斜拉桥和悬索桥施工、情境五为涵洞施工、情境六为桥面系施工、情境七为桥梁施工专项设计。其次,注重培养师资队伍,特别是提高年青教师对施工图的理解和审阅能力。道桥教研室计划采取轮换派专职教师到施工一线进行为期至少一年的挂职锻炼,锻炼期间收集施工蓝图,拍摄施工过程中的录像、图片,搜集施工方案和设计变更、表格等一线资料,并且整理成册,为教学改革培养教师队伍准备教学素材和案例。再次,针对《桥梁工程技术》七个情境化设计编制多媒体课件,以实物图片教学来代替文字讲述。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施工图教学为核心的理念,将施工蓝图贯穿到七个情境设计中,以施工现场实际工程为案例,根据从企业收集的施工图布置教学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通过施工图了解桥梁的基础知识、桥梁的结构构造特点,进而深入到桥梁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计算中去。七个学习情境对应就要求读懂七套不同的施工蓝图,学会处理七个不同实际工程的施工案例,其中自然涉及到《桥梁工程技术》的所有方面。
三、《桥梁工程技术》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
《桥梁工程技术》教学中采用施工图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虚拟项目部教学等方法,紧密结合施工蓝图,实现实物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教学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实训室(基地)。组建道桥专业模型室,购置各式各样的桥梁实物模型,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对照实物,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一)以施工图为载体,课堂模拟施工现场
改革后的桥梁施工课程,实行“课堂+图纸”,变纯粹的老师讲授为学生看图学习,自己动手动脑为主,老师指导答疑提供咨询。以成套施工图为蓝本设计出多种教学情境和项目,每堂课都提出任务和问题, 以任务和问题驱动教学,留出足够长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组织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规定的任务,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融相关的理论知识于完成项目的过程。
(二)实行案例教学,增加学习的趣味
案例教学法以现场典型的施工案例为背景,以施工图纸为核心,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工程实际的差距,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理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积累经验知识,提升所需相关理论的学习效果。在《桥梁施工》教学过程中开展案例教学试点。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特点,教学过程分为案例准备、 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步骤,在实施中用小组讨论法组织教学。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课堂时问,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专长,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大力推进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充分利用学院附近在建桥梁工程和校外实训基地,在桥梁施工工地进行教学,学生按照工程项目实际工作内容,重点学习施工方法、技术交底、安全质量检查、施工设备安装、内业资料整理等工作。
四、结束语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不仅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应该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技术操作熟练的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尽量实现教学环节与生产实践的对接,为施工企业培养熟练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人才,使毕业生能尽快缩短从学生到施工技术人员角色转换的时间。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项目导向教学”方法;桥梁工程施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27-03
国家教育部以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形式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随着逐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我校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上积极以工学结合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整个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们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内教学、书本教学、灌输式教学等方法进行了颠覆性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达到学生毕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在《桥梁工程施工》课程里结合武汉市内桥梁建设项目多的特点,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桥梁工程施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桥梁工程施工》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以实际桥梁施工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模拟真实的施工现场,并将项目里的施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习兴趣,经过小组讨论、老师讲解,从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方法。此教学过程中,项目是导向、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交流协作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方法。
一、《桥梁工程施工》课程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桥梁工程施工》是我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实践性较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和下部结构施工两个部分,大都是典型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教学工程中采用实际的桥梁工程施工项目作导向进行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在《桥梁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实施步骤
1.“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实际的桥梁工程施工项目(感性认知)提出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讲解课程中相关的基本知识点(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实习实训(在实践环节中发展理性知识)。
2.教学过程中“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以本课程中“桥梁桩基础施工”为例讲述其实施的4个步骤。①感性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现阶段学校周边正在施工的桥梁工程项目――武汉二七长江大桥的施工,通过使用多媒体播放二七长江大桥桩基施工视频录像、图片及讲述报章杂志的相关报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引入内容包括大部分教材上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例如桥梁下部结构的组成、基础的类型、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场地、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钻孔方法、清孔的方法、容易出现的事故及处理等桩基础的施工等内容。该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②给学生展现大量工程图形信息,表达出工程实体,其具体、直观的信息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主动寻找答案。②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展现具体桩基础施工技术,提出施工中要解决的问题。仍然采用图形信息为主、文字为辅的多媒体方式,介绍实际桩基础施工工程,包括施工准备、钢围堰施工、灌注桩施工等内容,例如其中环节围堰如何定位,为什么采用双壁钢围堰、钢围堰如何制作,如何下水及浮云施工、再次之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及其资料研究,桩基施工时准备护筒及制备泥浆及钻孔方法的详细过程等基本信息,本教学过程中只提出问题,并不解答问题。该步骤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处于浓厚的工程氛围中,教师应使用规范的工程语言向学生传递实际工程信息和工程需解决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工程触觉,并带着强烈的求知进入下一步骤的理论知识学习。③结合第二步骤提出的问题,教授理论知识。在课堂上,结合第二步骤提到的工程问题,展开理论知识的教授。讲解桥梁桩基础施工过程这个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形成有的放矢、目的性较强的课堂讲授,达到较高的学习效率。例如围绕二七长江大桥下部结构的基础为什么选择桩基础,桩基础的优点有哪些,桩基础是如何施工的,双壁钢围堰施工的难点在哪里这些问题,学生学习到了桩基础的特点及其整个施工环节当中遇到的包括围堰、钻孔、灌注等理论知识点。通过以上三步骤,对于桥梁下部结构桩基础施工理论知识基本能形成完整的构架,学生此时可以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④发展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新的工程问题。这个步骤是在前面三个步骤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理论知识构架学习完成的情况下,给学生提出新的工程问题,以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注意过程当中将所学理论知识的发展运用。可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以讨论,模拟施工现场项目部的方式进行此过程。例如介绍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的工程概况,了解其主塔墩深基础的形式分析其是否采用桩基础,并与二七长江大桥的桩基础施工方法进行比较、总结。该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培养学习发展式的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将此用来解决没有遇到过新的工程问题,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再认识。
三、“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的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其学习兴趣;可使学生更了解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通过对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2.提高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桥梁工程施工》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授课教师应具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扎实的理论知识,并积极投身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实践中,提高其综合素质。
3.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运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完全符合本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小结及问题思考
《桥梁工程施工》课程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新的教改教材,应选择教学内容按模块划分或按学习情境划分,要注意各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连接性及提出问题的承接性,特别在教学步骤2的实施过程中提的问题必须符合理论知识教授的顺序,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可选择将整个桥梁工程施工过程分成先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再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做到按照施工顺序来教授。
2.作为导向的施工项目应既能反映该项目要表达的理论知识,又要尽量地反应出道路桥梁行业施工技术的前沿信息。同时尽可能地选择学校周边不远处的桥梁施工项目,在教学步骤1和步骤2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施工现场参观,更大程度地增加学生的感观认识。鉴于武汉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城市特点,教师有大量的桥梁施工项目可供选取与归纳。
3.运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考试时应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例如加大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及动手能力的考查。
参考文献:
[1]姜秀英.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1,(4).
[2]仲景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及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2,(6).
[3]叶作楷.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0,(4).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
[5]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注释:
①水利部示范院校建设项目,2009年度立项课题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三点一线两对应”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成果。
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报关;商品归类;信息化教学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人们对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这就催生了报关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也对报关从业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商品归类基础》课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进出口商品编码查询手册》正确查找货物对应商品编码的技能。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海关征税及海关统计的基础,归类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进出口货物的通关与放行。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中开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有200多所,但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会开设《商品归类基础》课程,一方面是教学资源匮乏,另一方面是专业教师紧缺,尤其是内陆高校的综合实训条件更显单薄。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笔者本着“以信息化教学为桥梁,师生互动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整合行业企业经常使用的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为内陆相关院校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商品归类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商品知识匮乏
《进出口商品编码查询手册》共分为21类97章,囊括了进出口贸易中成千上万的商品。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由于其本身知识面较窄,很难准确把握商品的基本特性,进而无法找到正确的商品编码。尤其是对于编码手册中的化工类、纺织类、机电类等商品,学生背景知识匮乏,往往不能准确理解待归类商品的具体特征,这就给查找商品编码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对实物商品时,学生的知识缺陷显得更加明显,往往无法准确识别商品,更不可能给出正确的商品编码。这些问题都对学生参加报关水平测试和技能竞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进出口商品归类工作实操性极强,而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任课教师都没有在一线从事归类工作的经验,并且很多任课教师也不是科班出身,他们大多来自于如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等相近专业,任课教师在商品知识的储备方面和归类规则的运用方面都有待提高,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实训条件有限,教学效果欠佳
根据实训条件可以将开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院校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训条件较好的沿海院校,该类院校一般都设有商品归类实训室,提供实物商品供教学使用。但此类院校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实训商品种类有限,像大多数机电类商品就很难见到,因此达不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一类就是实训条件较差的内陆院校,该类院校主要依靠PPT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虽然极少数学校购置了相关的归类软件,但学生无法切身体会到实物归类的现场气氛,学习兴趣较低,遇到具体问题经常束手无策。
三、《商品归类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
笔者在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商品归类基础》的课程教学中,以多媒体网络教室为载体,利用“全关通”、“归类通”和“2016年最新海关HS编码查询系统”等教学资源,配合多媒体课件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同时布置与具体业务对接的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搜集资料,用PPT形式呈现任务完成情况,以达到锻炼学生搜集资料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能够熟练运用归类方法进行商品归类的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以伞类商品归类为例):
(一)教学导入
首先复习上节课即第12类第65章的相关内容,解答上节课程布置的作业。其次,要求学生利用“归类通”网站,了解第66章在商品编码查询系统中所处位置及特点。再次,要求学生利用“全关通”网站,学习本章章注的相关规定,并向学生强调其中的重点与难点。最后指导学生利用“全关通”网站学习第66章的品目结构。
(二)案例教学
利用PPT课件讲解具体的商品编码案例(案例一般来源于报关水平测试真题),通过讲解图片信息、商品特性、归类依据和商品编码等案例要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归类习惯。最后利用“2016年最新海关HS编码查询系统”查找与案例商品相关的申报实例,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对现实工作中面对的待归类商品有更直观的认识。
(三)任务训练
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个限时PPT作业(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制作内容必须与本章商品相关),学生需要搜集相关图片,介绍商品特性,写出归类依据,最终给出商品编码,四个要素缺一不可。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和Office办公软件完成作业,按时提交。
(四)总结评价
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点评,对于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和强调,并且要求部分学生现场给出自己的理由,通过互动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纠错过程的印象。最后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课后要求学生完成《商品归类基础实训报告册》,并对本堂课的实训项目进行总结。
四、结束语
《商品归类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实践类课程,相关院校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课堂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笔者针对内陆院校的具体情况,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的掌握归类方法。对于内陆开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院校,使其能够更有针对性的使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以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作者单位: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康.进出口商品归类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篇7
【关键词】中职数控教学;数控仿真软件;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已经从传统的工业手工化发展到现在的全自动化,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世界各国对先进的制造技术都引起广泛的关注,而在工业制造方面,数控技术有其着决定性作用,数控技术发展如何也决定着工业化发展的速度。中职学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一批专业的高素质工业制造仁人才,但是由于中职类学校的师资力量还远远没达到现今社会的需求,学校没有更多的专业设备让学生来动手实践,导致无法让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造成中职学校的学生不能满足现阶段工业化高度发展的需要,与社会脱节。数控仿真软件是经过几十年教育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套能够让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能够充分的让学生掌握实践技术,同时也能缓解学校在教学实训中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的压力。
1.中职数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师资力量上的问题
在现阶段中职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有许多老师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有些老师是从其他专业转行,更有一些老师自己在数控实训中还没有得到实践,导致了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而学校也并没有对这一情况太过重视,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另一点就是学校由于资金的短缺,无法购置让学生能够进行实践的专业设备,或者并没有足够的设备,所以说,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学到理论知识而得不到实践,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能适应现今工业岗位的需求。
1.2教学质量问题
现阶段的中职数控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还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老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应付了事,不能系统的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没有理论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实践中的盲目性。
1.3安全性问题
数控加工技术是一项需要人为操作的工业技术,由于学校老师的指导不力,再加上学生没有经验,就导致了在学生实训期间由于疏忽造成的重大事故,不仅仅给学校的设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同时也给学生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并在学生心理留下阴影。
2.数控仿真软件的利与弊
数控仿真软件就是利用计算机的编程,制造出的一套能够让学生仿真实践的软件,它能够将三维以及二维图形能够以动态的形式将其演示出来。它的优点就是:能够充分的并且全面的模仿数控实训教学的加工过程,能让学生在电脑前进行实践操作。它需要的配置较低,并不需要高端的微机才能操作;而且其兼容性非常强,安全系数高,不会像真实车床加工中容易导致危险,也不会像真正实训过程中容易发生人为的事故,对学生造成损伤;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需要任何的原材料,投入的资金相当少,也不会浪费资源,同时也为老师与学生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数控仿真软件不仅能够满足学校教学实训的需要,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也解决了中职数控教学内容的枯燥性,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老师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软件使用指导。
但是,这种数控仿真软件也有其弊端,因为毕竟仿真软件并不是真实的实践过程,与真实的操作还有着很大的差别,只是对数控加工过程的虚拟演示,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实践的方法以及对实际操作的熟悉。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没有真正进行实践,在将来的工作过程中会有一些客观问题存在,在数控仿真软件的使用中,发生任何事故都可以重新开始,在此操作,而在真实的操作过程中,一次失误就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事故,导致在真正工作中会产生紧张的心理,操作失误,从而起到负面作用。所以,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一定要让学生在仿真软件与真实操作中做好结合,锻炼学生实训操作的规范性。
3.中职数控实训教学如何正确使用数控仿真软件
数控仿真软件能否在中职数控实训教学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与学校与老师的正确教导是分不开的。
在数控实训教学中一定要合理的使用数控仿真软件,在实训课堂中,一定要突破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但是,老师一定要掌握好整个实训过程的方向,严格控制学生来合理的使用仿真软件。
在数控实训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不要过分的依赖数控仿真软件,主要让学生学会数据的编程以及加工的流程,让学生清楚的明白数控仿真软件操作并不是真正的实际操作,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操作要求,只是能够让学生在实训资源匮乏的基础上了解实际操作的过程与内容。
4.总结
数控仿真软件作为一项新技术,而且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校期间实训难的问题,从教学的效率以及效果上来看,不仅仅解决了学校由于资金紧张而无法满足学生实训操作的问题,而且也改变了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数控仿真软件与真实的实际操作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说,如何能够把握好这个度,就成为了现阶段中职学校以及老师的首要任务。 [科]
【参考文献】
[1]张福荣.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在数控技术实训教学中应用研究[J].电脑学习,2010,(03).
[2]史毅.浅谈数控仿真软件在高职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4).
篇8
关键词:公路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一、公路工程管理课程特点
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具备路基路面工程技术、桥梁施工技术、道路建筑材料、公路施工机械等多门专业课程知识。课程内容实践性比较强的特点。教师须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熟悉路桥设计施工技术、有工程管理经验,才能较好的胜任课程教学。
二、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现状分析
公路工程管理课程主要教学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工程概预算文件编制方法,具备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能力。由于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成就突飞猛进,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在工程施工中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参与工程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技术能力面临诸多挑战,技术更新换代周期加快,同时对院校培养人才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学校任课教师的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已必须及时学习更新和提高,传统的工程管理教学,一般是按教材章节顺序,如绪论、公路工程定额、生产过程组织原理、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公路工程概预算、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教学,技术实践性内容不突出。
(二)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路工程管理课程内容按章节顺序进行讲授,重视生产过程原理的讲解,实践性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较少,脱离工程实际,没有可操作的工程案例。如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教材内容主要描述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原则、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内容、资源供应计划及施工平面布置。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要求,按教材内容讲授并没有不妥之处,但从技术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来看,结合现阶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从事施工现场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技术能力要求是:懂得施工技术、会工程管理、动手能力要强。传统教学方法存在课程实践性,可操作性内容极少,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知识轻实践,学不至用,学生学习兴趣提不起来,教学效果不显著。另外一个现状是,学生班级规模在扩大,采用合班教学也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实践环节的督促指导显得力不从心。
三、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2011年,在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结合学院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为“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单元紧配合”和“专业+项目+基地”,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笔者尝试对公路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按项目引领情境教学对工程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践。高职高专教育注重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性,理论与实践内容各占50%;课程教学应体现职业教育本位思想,工学结合、加强实践实训内容。因此,课程教学改革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编写新的课程标准。笔者所在学院组织教学团队重新编写的公路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性质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能力课程。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是:“会路桥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图表编制,会选择路桥施工方法,掌握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方法;具有公路工程概预算文件编制能力“。
2.课程内容构建。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某专业(技能)方向之间共同的工作任务或少量需集中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为依据设置的,按共同的工作任务设置的课程。其呈现形态要与工作任务相关,有别于过去的专业基础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是指以职业能力为依据,按照工作任务相关性进行设置,并以工作内容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工作任务需要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设计。它不同于以学科边界进行设置,并按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选择和组织内容的课程。
3.认识任务引领型课程特征。(1)任务引领。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结果驱动。关注的焦点放在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成果,以激励学生成就动机。通过典型示范,让学生完成典型任务,来获得某工作任务所需要量综合职业能力。(3)突出表现能力。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突出职业的培养,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4)内容实用。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5)做学一体。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4.《公路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情境设计。第一单元公路施工组织设计。以完成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任务为主线,共设置五个学习情境。即,工作任务一:工程施工方案制定;工作任务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工作任务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资源需要量计划编制;工作任务四:施工平面图布置;工作任务五: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制定。第二单元公路工程概预算。以完成一条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为工作任务。共设计了五个学习情境。即,工作任务一:公路工程定额应用;工作任务二:直接工程费计算;工作任务三:建筑安装工程费计算;工作任务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计算;工作任务五:概预算文件的编制。单列实训为:造价软件应用。
5.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以选取一个已经建成的一条公路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资料,首先提供给学生人手一份。规定学生的工作任务是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完成两项工作。一是该项目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二是完成该项目的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教师在教学时依据学生将要完成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利用课堂教学、实训等帮助学生掌握工作所需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6.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主要按教学情境模块制作PPT。利用多媒体课件,工程案例讲解知识内容,结合专项工作任务实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和施工图预算文件夹编制。先确定教学活动与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所划分的工作任务的对应关系。根据课程特点,将施工方案制订、施工方法选择、施工机械选择合并到施工方案情境教学中;将施工进度计划横线图、斜线图、网络计划技术合并到施工进度计划情境;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供应计划合到一起,施工平面布置、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等单列。如此,将一个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全过程按模块进行重新组合、编排内容,教学活动始终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形成前后呼应。
7.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补充调整。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概预算编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教学内容涉及实操性知识较多,教师须手把手带领学生完成任务,学生才能掌握所需的工作技术和技能,才能取得实效。在教学讲义编写时,教师应及时掌握公路建设及施工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厂、新设备应用情况,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另一方面,在工程概预算单元,我国现行定额计价模式及内容,2008年以来,国家交通运输部等多部委对工程计价内容及和计价方法进行了多次政策性修改。2016年建筑业全面实行“营改增”,对教师的课程教学内容都有重大影响。所以公路工程课程内容会涉及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章程规定,课程教师应予以关注,将新调整的法规规定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以工程案例教学进行展示其计价内容、计价方法的变化。以保证学生接受到的是行业最新技术知识。
8.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实训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手段的应用。由于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概预算编制,涉及到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许多专业课程知识,并涵盖公路施工技术工艺流程分解、工程机械设备应用,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应用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性内容增多增强,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传递的教学信息量较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可将相关施工技术工艺流程制作及知识重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如:微课视频,幕课用于课内课外进行辅助教学,课堂内教师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引导,利用电脑PPT课件、工程软件包、工程项目案例编制实训对学生进行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工程预算编制过程的引领。可加深学生对公路桥梁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知识应用技术的掌握。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环节监控检查督促,才能取得好教学质量。
9.加强工程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工程项目案例为蓝本,以公路施工项目为引领,让学生跟着教师边学边做课程设计。每个学生应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目标。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个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一个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的工作任务。教师应加强对实践性环节的教学监控、督察和指导工作,对每个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评分。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活动中学到并掌握公路工程管理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
篇9
【关键词】实践教学 过程监控 质量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74-01
培养适应行业和企业生产第一线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首要目的。因此,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经多年的发展,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模式探索也取得了重大发展。
一 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由于电类专业的特殊性,现行的实践教学模式相对于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说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其中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行业等社会需求方的参与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行的实践教学执行方案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在编制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时虽然也会邀请相关企业里的专家参与能力需求分析、相关课程设置等工作;但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学校自身资源实际情况的约束,对最终的执行标准进行取舍,在这种情况下执行实践教学方案的效果与企业行业的需求往往存在一定差距。
第二,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没有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评估。虽然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但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只是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评估中作为一项附属指标笼统地进行评估,所占的权重较轻,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法系统地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二 评价与质量监控体系的设计
本文所提出的实践教学评价与监控体系的具体实施从实践教学的内容、过程、效果和反馈改进四个方面进行。高职实践教学分为多种类型和阶段,不同的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内容评价。对不同的实践教学在设计内容时应从整体职业能力培养出发,体现能力培养的连续性。课内实训是理论学习与实际动手之间的桥梁,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课程综合实训是根据实际工作中所需的专项技能而制定的实训内容;专项实训内容是在课程实训的基础上对某种技能进行强化训练;顶岗实习是对校内实训的实战练兵,其内容设置应紧跟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通过不同层次实训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
第二,过程监控。我们对实训教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进行示范性模拟演示、对实训方案进行分析、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方法、对关键问题进行提示、对现场问题进行指导、实训结束时需进行实训总结。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主要是监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演示的理解程度、能否独立地对实训方案进行选择、遇到问题时的处理能力、对实训项目完成的独立性、对实训项目的总结能力。对不同类型的实训教学,过程监控的内容和重点也不同,具体内容如下表。
第三,效果反馈。实训效果反馈应和过程监控一样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教师对学生在实训结束后对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在实训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所体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对实训过程中教师讲解的过程、指导的过程进行评价,同时对该实训项目的掌握程度、受益程度、兴趣程度进行自评。如果是企业顶岗实习,除了对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中所体现的专业技能进行评价,还应包括企业所反馈的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所体现的工作态度和综合素质等信息。
第四,持续改进。根据项目管理的思想,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前期三个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循环改进,保障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使高职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能满足社会生活生产的要求。
篇10
【关键词】高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岗位需求;专业技能;调研
1、前言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多轮修订,基本形成了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充分利用学院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指导方案,总结创新了“2+1”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培养方案虽然在组织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如何把控“必需、够用”尺度,精编本专业知识链,以满通土木工程试验检测市场行业的需求?二是如何真正实现课堂实训与顶岗实习零距离?三是如何让“2”和“1”有机地结合,体现出“2+1>3”的教学模式效果?
鉴于此,还需要通过深入调研与生产实践,大胆创新“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结合”教学模式,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细节优化,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具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能力,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单位人才结构与需求调研
依托学院路桥系承接的公路试验检测和监理项目,重点走访了雷西高速公路中心试验室及雷西高速公路路面五个标段的施工项目部和工地实验室,了解了高速公路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流程与管理模式。另外通过对在建的二级公路和其它低等级公路的施工现场观摩,了解其对公路检测技术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好多试验室或中心试验室为适应市场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更名为试验检测公司。本次以雷西路面四标母体检测机构中铁五局集团机械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试验检测公司为调研载体,主要对该公司从事检测和校验/校准活动相适应的岗位设置及专业技术人员、设备操作等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调研如下表:
3、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问卷调查
根据此次调研的目的和内容,共设计三种问卷调查表。一是在全省交通行业内挑选了16家企事业单位,专门从事公路试验检测工作且具备高级工程师、试验检测工程师或试验员职称的6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情况和对具体岗位用人基本素质的要求;二是通过对100名工程检测专业二年级在校学生和三年级参加毕业顶岗实习学生的调查,主要了解了教学效果、授课方式、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环节是否合理等情况;三是向相关专业课授课教师调研如何有效、可行地合并专业课程内容。
3.1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单位人才结构与需求状况
3.2人才培养目标问卷调查反馈信息
1)要求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吃苦耐劳、扎实肯干、团结协作并善于钻研新知识的精神。
2)能够对公路试验仪器设备熟练操作,增强学生独立完成试验全过程(取样、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填写试验报告)的培养。
3)熟悉相关试验软件的应用,提高查阅最新规范、规程的能力。
4)本专业要以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为主,对试验过程、原始记录、试验报告填写要熟练。
5)多参加实习,提高试验检测管理能力的培养,按照职业岗位群培养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
3.3课程体系优化及授课方式调研情况
1)课程设置的先后次序混乱,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不好。
2)专业核心课程课堂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生动直观、易懂好学。部分内容采用演示试验的方法教授给学生。
3)将四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三门专业核心课程整合后成为四门专业核心课程,课时安排与教材建设等建议如下表。
4、调研结论
4.1运用高素质的人才、配备高质量的设备,制定出高标准的管理方法是试验检测机构能否保证公平、公开和公正开展检测工作的前提
通过调研发现,每一个试验检测机构都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与实验室评审管理司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建立和健全了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和质量计划》等文件构成的质量体系。
公路桥梁系注册成立了甘肃汇通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丙级资质)。通过本次调研,发现还有许多的工作和细节需要完善。应该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从管理和技术方面着手,进一步补充完善和优化提升,编写规范的管理体系文件,优化人员组合,明确人员职责。确保顺利通过资质评审,能够公平、公开、公正地开展检测工作。
4.2试验检测专业人才就业市场广阔,综合素质、团队协作显得尤为重要
最近几年,我省将要对下表所列项目进行招商,又要掀起公路大建设的一个,公路试验检测行业必将迅猛发展,急需一批熟练掌握常规试验操作规程、具备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熟悉仪器操作,并能将其转化应用于新型材料检测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企业看重毕业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毕业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踏实和有责任心地去为企业服务,是否能够忠于职守、服从调动、遵守制度等是加薪和晋升提拔的重要依据。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已经普遍被企业认可和接受,但是在吃苦耐劳、奉献精神、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或欠缺。针对以上情况建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合理地将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另外建议学院和各有关部门积极组织一些素质教育活动。
4.3现行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还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通过调研,各用人单位希望本专业毕业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公路试验仪器设备,能够独立完成取样、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填写试验报告全过程的工作。熟悉相关试验软件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查阅最新规范、规程的能力。
学生反馈信息为本专业存在课程设置先后次序混乱,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不好等现象。希望能够提高实操能力和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填写等方面的培训,大部分同学赞同专业核心课程课堂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试验操作环节采用演示试验的方法,生动直观、易懂好学。
通过了解本专业毕业学生在就业岗位的工作表现及存在的困惑,结合检测单位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发现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若要缩短顶岗实习适应期,尽早进入状态,需要授课老师能够积极翻阅《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和试验检测机构的质量体系文件所包括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和质量计划》等,但愿能够有所启发,补充或完善以下知识点:
4.4以互利互惠、争取双赢为原则,探索切实可行对的校企合作模式,避免流于形式
目前校企双方共建合作平台的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相应的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建议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及校企合作的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达到互利互惠、双赢的目的。
通过调研多家与学校签署有校企合作的企业,总体感觉校企合作最能靠得住的企业应该是校办企业。但是,直言不讳地讲,如果校办企业仍然处于老师一肩多挑的管理模式和奖罚不明的运行机制,缺乏融入公路大建设中去的意识和能力,必将出现闭门造车、近亲繁殖的现象,很难检验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参与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这些缺陷更是暴露无余。学院公路系成立了汇通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如何对外发挥窗口纽带作用,对内发挥实训基地功能?希望能够引起高度重视,长远规划校内试验检测实训基地的规范化及标准化建设,引进几位熟悉试验室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掌握最新试验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高等级建设项目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和丰富的试验检测经验的人员作为检测中心的技术骨干,兼任实训指导老师,以校办企业为契机,精心打造接近工程实际,专业氛围很浓厚的实训基地。
4.5鼓励学生考取用人单位比较认可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资格证
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除了有毕业证外,还应该有一个“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资格证,对该资格证包括材料、公路、桥梁、交通安全设施、机电工程和隧道6个专项,比较需求的是公路、材料和桥梁三个专项。而对于我院路桥系大部分同学在校期间所考取的“中级道路建筑材料试验工”资格证表现比较漠然。鉴于此,希望通过规范考核程序,加大实训环节指导力度,提升“中级道路建筑材料试验工”内在品质的同时,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一些有助于辅导学生考取“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的知识,依托校办企业统一组织本专业学生参加“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资格证的考试。
参考文献
[1]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06年7月27日 国家认监委国认实函[2006]141号)姜大源.
[2]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