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手工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00:4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手工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比较转换
“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计算机来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相同点
1.会计目标一致。
无论是手工会计还是会计电算化,都必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服务,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营管理,参与并提高经营决策水平和履行会计工作职责。
2.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共同遵守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
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的结晶,会计方法是会计工作的总结。会计法规是进行会计工作的法律依据,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无论是手工会计还是会计电算化,都要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从措施、技术、制度上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防止舞弊行为。
3.复式借贷记账原理相同。
无论是手工会计还是会计电算化,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运用复式借贷记账原理,设置账户,填制和审核凭证,再进行排序、分类、计算、记录、判断等加工处理,然后编制会计报表。
4.都需要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
手工会计的档案由装订成册的凭证、账薄、报表等构成。会计电算化档案除了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外,还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和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都必须按规定期限妥善保管,以方便查阅与审计。
二、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不同点
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不同。
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设置账户、建立会计科目、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账套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公共基础资料的设置,会计科目引入,凭证类型设置,期初余额的录入,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2.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
手工会计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会计电算化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还设置了与中文科目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码同时显示。
3.凭证审核签字方式不同。
手工条件下,审核凭证由审核人员审核后亲笔签字确认。电算化条件下,只有凭证审核权限的会计人员调出凭证并“签字”确认,确认后才能记账。若审核发现问题,计算机程序将拒绝签字,并告知填制凭证人员修改或删除。已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不能修改,只能取消审核后才能修改。
4.账表的存储介质不同。
手工条件下账表是书写在纸介质上,无论订本式、活页式、卡片式还是账薄都要顺序编号。电算化条件下,账表存储在磁性介质上,内容不是永久存在于计算机中,而是在需要查看、打印时临时生成的,它既不影响使用者获得资料的速度,又节约计算机存储空间。财政部要求把相关账表打印出来,日记账天天打,明细账、总账至少一年一次。
5.资料的查询速度不同。
手工条件下,要查询历史会计业务,必须一册册翻,不仅速度慢,而且准确性难以保证。电算化条件下,计算机根据查询资料应满足的条件,就能准确、快速查到数据。数据资料的不断积累,还为账务分析、预测、决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对账工作的要求不同。
手工会计核算的对账工作,一般可分为账证、账账、账表和账实核对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在电算化条件下除账实核对以外,其他三个方面的核对要求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账证核对,需进一步加强。这是由于从原始凭证的归集、整理、审核到填制记账凭证,这一系列过程是依靠人的处理来完成的,因此差错必然会出现。同时由于计算机对资料的自动处理和共享调用,使记账凭证向计算系统的录入近乎是会计核算的惟一数据输入环节。它的正确决定了后续其他各环节。账账核对基本可以取消,因为登账工作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的,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资料是一致的,以核对为目的的账账核对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由于各单位业务情况千差万别,会计科目的设置也不完全相同,账表核对应区别对待。
三、手工会计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的转换
为了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学校应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训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相结合与转换,将学生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系统化、整体化。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训。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主要用于财务软件(金蝶或用友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财务软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
2.学校应将会计模拟实训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手工会计模拟实训,要求学生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把一整套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第二层次是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与转换的模拟实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手工会计模拟实训中使用过的实验数据改编成一套适合某个具体财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数据,按照商品化财务软件功能模块,增加账套、操作员、科目编码、辅助账、查询、自动转账、报表及工资表计算公式等财务软件实训资料。会计电算化实训可分成若干个单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系统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输出会计报表等工作流程。第三层次是实训总结,学生通过比较手工会计实训及电算化会计实训的结果,写出书面的《实习报告》,总结实训过程的经验,同时找出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
手工会计模拟实训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的结合与转换,增强了学生对两种会计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巩固了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和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对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参考文献:
[1]薛云奎.手工会计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电算化会计的局限.会计研究,1997,(11).
篇2
【关键词】能力培养 会计教学方法 “教学做”三位一体化
财务会计类专业是技术性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都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而高职院校培养的财会人才不同于本科院校或普通专科院校,他们毕业后更多会在企业直接从事一线的会计核算工作。要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强化专业技能特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模式包括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如何根据会计类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现状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以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实训为主要课程内容。从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来看,大多都是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即先行理论教学,后进行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还有部分学校即使进行了实践教学,但由于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内容的设计、组织方式不尽合理,教学效果较差;各类考试也均侧重考核规则的记忆程度,学生则沿袭了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知识和会计思想,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很难适应会计工作日益发展的职业要求。因此,改变原有教学程序,重塑新的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探索具有高职会计教学特点的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做”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及主要作用
(一)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会计专业属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主要为企业培养直接在一线工作的初级会计人员。其对应的目标工作岗位可包括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会计主管等。目标工作岗位与岗位职业所需技能是相对应的,每一个岗位都需要有相应的基本技能才能胜任其工作,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会计核算能力,而这一核心能力主要通过财务会计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这是由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和财务会计的真账实训构成的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因此,如何整合财务会计相关课程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高职财会专业适应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合格学生的关键。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和思考,本人认为会计专业课程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实现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达到“毕业即上岗”的水平。
(二)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主要作用
1. 深化加强会计理论知识
由于实行三位一体化教学(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策略,通过实践总结出理论知识,又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
2.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和实践知识融为一体,抽象变得形象,理性变为感性,被动听变为主动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3. 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
一体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在老师和社会专业会计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岗位实践技能必然大幅度提高。
4.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
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按照企业会计岗位或公司的职位设置实践内容,利用企业的真实业务开展实践训练,按照行业实际标准要求学生,使在“教室”操作的内容,成为相应真实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学生是一个“准会计”,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5.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源于实践,学生在记账公司实践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课堂及模拟实训中难以碰到的问题,他们会通过理论寻找办法,或者迫使学生不断去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同时,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综合素质。
三、 实施“教学做”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
财务会计课程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具体是: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做到了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有机组合。财务会计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对会计核算知识的要求为目标,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为基础,以通用内容业务具体准则为补充内容体系,最后以财务报告为总结,形成相应的内容单元;同时,将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课提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同步实施财务会计单项(各个内容单元)实训,边教边学、边学边做。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深化理论,并且与职业资格考证体系一致,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做到课证融合,融“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对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会计核算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作为职业判断的基础,同时又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实务操作。《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对会计核算能力的要求为主线,突出会计核算业务操作。基于中小型组织将会计分为若干岗位,主要训练出纳岗位、财产物资岗位、往来结算岗位、成本费用岗位、财务成果岗位、资金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工作领域的业务操作;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形成一个会计工作团队,既分工、又协作。在组织方式上,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分为财务负责人、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核等岗位,共同组成一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达到掌握会计职业各个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
完成内容分岗、组织方式分岗实训训练后,独立进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这是会计分岗实训在核算程序上的巩固、内容上的更新。它基于小型组织将若干会计岗位集于一人,即一人多岗,每名学生独立完成一套模拟资料的实训程序。综合模拟实验的实习资料必须选择有代表性企业的资料,并且进行设计加工。设计加工的目的在于将一个真实企业中可能涉及不到的业务,集中于一个典型企业,进一步增强资料的全面、系统与代表性,以收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效果。财务会计模拟实习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利用已知资料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三)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根据社会的这种需求,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基础上,利用手工模拟资料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其方式是在上述手工完成综合实训资料――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上,将会计凭证输入计算机,同时完成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能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四)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
无论是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都是校内的模拟实训,要实现零距离就业,需要有紧密型的实践基地的实践。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但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校外实训基地实际上很难让在校学生接触到真实、完整的会计内容。因此,在校内建立工厂化的实训基地――会计记账公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校内具有双师资格、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教师,聘请相关企业的会计师、会计工作者共同研究建立校内记账公司,争取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获得会计业务。记账公司可接纳教师兼职顶岗工作、接受学生顶岗实践,成为能给学生真账实践的基地。全真的资料,全真的操作,全真的感受,以一家典型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范例,让学生按手工账操作、电脑账操作、纳税申报三大模块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一系列的会计岗位工作操作。真实账务流程、真实票据、亲自参与报税,独立全盘操作账务、税务,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实现学院职业教学、学生岗位素质培养、公司获取盈利等的多赢。
四、结语
财务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通过循序渐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一线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春龙.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2]苏中天.高职院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管见[J].财会月刊,2008(4):92-94.
[3]蔡秀勇.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模拟实训[J].会计之友,2007(23):36.
[4]沈应仙.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群“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会计之友,2009(6):89-90.
篇3
中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学校要遵循中职人才培养规律,重视实践,突出实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形成特色,满足社会需要以及学生自身就业的需要。
一、确定较完整的会计实训教材体系
会计理论教学主要是按照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设置的教学大纲来开展的,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科学性。一般来说,会计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企业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等。因此,会计实训教材的选定,应当与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紧密配合,这对于提高会计实训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一是在选用和编写会计实训教材时要根据中职财经类会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选定和编写的会计实训教材适时实用、内容新颖;二是教材要形成体系,各实训教材之间要相互联系,各有侧重;三是注重实训教材中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结合,实训教材中不仅要训练会计核算方法,同时也要编写一些有问题的凭证,让学生识别、审核。配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中职会计实训主要有《出纳实务实训》“基础会计实训”“企业会计实训”“纳税申报实训”等模块。
二、选择有效的实训教学手段
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目前在中职教育中,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脱离行业应用、随意性大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学仍局限在理论知识本身操作上,使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水平不高。会计专业的教学要从行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出发,围绕培养学生适应行业的目标开展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模式是集中式的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现在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训课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参差不齐,纯粹的手工模拟教学效率低,不能兼顾所有学生,而电算化模拟内容多、岗位细,会使学生望而生畏。采取两种模块相结合的方法,从电算化模块中,可以使学生很直观地了解会计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及专业技能要求,进一步导入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了解会计核算全过程,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三、上课以电算化模拟为主学方法,课后以手工模拟为主练技能
会计的基本技能,首先要按照会计工作基本规范的要求填制凭证、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而这些都需要大量课后时间练习,同时,还有书写技能、点钞技能、账表算等基本技能。所以要采取“精讲多练”“边讲边做”“岗位模拟”“总结提高”等各种方法进行教学,同时配合教学进度,强化课后练习,由浅入深,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学期末,把各种原始凭证整理粘贴到记账凭证后面,附上“T”型账户等工作底稿和科目汇总表装订成册,连同登记的账簿、编制的会计报表,一起展现在学生手里的时候,学生们对会计的认识便有了质的飞跃。
四、改进考核方法,科学评价实训效果
现行的考试制度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训课程的考核中,则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利于学生对实训内容的掌握。因此,应当对各模拟项目提出考核标准,根据学生平时实训完成情况分段记录成绩,全面评估学生,改变只局限于笔试的传统评估模式。积极编写基础会计模拟标准化题库,并制作相应的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对学生专业素质进行整体考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总结提高,强调实效
组织好会计模拟实训,确保收到较好的效果,整个模拟实训应该具有真实感、现场感,以免让学生产生一种做练习题的感觉,并尽可能地扩大在校学生的实践训练范围。实训中发放的大量原始会计凭证,训后应要求学生完成填写、审核、鉴别工作,编制汇总记账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目和总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及其附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循环的过程。
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 基础会计 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习本课程应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的记账流程,完成从凭证填制和审核、账簿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传统的教学方法割裂了这些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基础会计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一)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熟练掌握凭证填制和审核、账簿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手工操作技能。
(二)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和文字的正确书写,掌握珠算、点钞和小键盘录入技能以及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
(三)通过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证能力。
(四)以培养学生的初级会计工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以学生掌握初级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设计课程实践内容,和校企合作单位一起精心设计实训任务,围绕初级会计工作实务进行课堂教学。
二、《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是力求以任务驱动,在教学中首先告知学生本次学习内容和目的,然后以某个实例为先导引入任务,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讲《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一节时,先引导学生回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哪些环节?任务开始时,以班级为单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结合小组讨论法互相交流,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辩驳,最后由各组选派代表来分析讲解具体流程。最后由老师进行综合评价,把正确的答案归纳整理到黑板上,包括对小组点评以及对学生的点评。
(二)情景模拟法
模拟逼真的会计工作环境,让学生在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的进行模拟实训,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真实企业的账务资料,利用提供的账簿资料进行课堂的模拟演练,学生将理论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利用手工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的会计综合实训软件“基础会计实训教学平台”,将学生手工实训的知识运用到网络实训平台,完成相关实训单据以及报表的编制,更加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可随时为自己的操作打分,找出存在问题。
(三)角色扮演法
教师可以先建立一套企业的模拟实训题,把企业的模拟实训题按照企业经营业务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把全班学生按照不同岗位分成若干组,组内设定各种不同的岗位,如出纳、制证、审核、记账、主管等不同会计核算岗位角色,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的岗位承担不同的职责,而且不同的业务之间组内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小组之间进行轮换,学生掌握会计中多种角色的相关技能与思考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并与教师展开互动。
(四)案例教学法
基础会计课程每个章节都涉及到各种概念,对于刚刚接触会计知识的学生来说往往很难深刻理解,但是通过案例的引入可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例如某人要创办一个蛋糕店,先要具备哪些条件?先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进行提示:要有资金。那么怎么筹措资金呢?进而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资金来源的渠道,一是自己的钱,二是向别人借的钱,前部分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后一部分形成企业的负债。鼓励学生结合案例可以小组之间讨论,教师进行引领、启发、总结。
三、《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实施的保障条件
(一)实训实践教学基地的完善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审计税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等。让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对财务会计的各项工作岗位进行全程手工模拟及电子化模拟实训。同时找准合作对象,与生产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咨询公司进行合作,建立真正意义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习,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保证会计实训教学的正常进行和实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通过到高校进修、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锻炼、参加“双师“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学校要从企业招聘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同时具备教师基本素质的兼职教师担任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工作,从而促进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以及对会计专业的憧憬。
(三)密切关注会计改革动态,编写实训内容丰富的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关注会计相关政策的变动,及时了解企业和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根据市场的变化以及会计证考试的变化并实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在教研室内部认真讨论,确定适合学生程度的精编教材。同时教师也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编写校企合作的自编教材,并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材编写。
(四)采取多元化考评方式
考核方式不应只看重结果,还应注重过程的考核。可以结合平时表现+实训成绩+期末成绩多个维度进行考核。平时表现可以包括作业、考勤、课堂发言、参加小组学习活动及社会实践等。而且在整个考核过程中,还要结合校外企业专家评分、校外实训基地考核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会计综合实训》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课程是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企业一定阶段的经济业务进行完整处理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毕业前最后的一次重要而全面的训练。财务会计实训教学既能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训教学课程两部分。会计理论教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教学过程一般比较抽象,学生可能会难以理解,但会计实训课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让学生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从而对会计工作全貌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还可以提高其职业技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但现在传统的实训模式比较死板,不能将实训的功能完全体现出来。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实训只是采用单一岗位制,从看原始凭证到最后出报表完全是一个人完成,以至于学生做完工作都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岗位,不知道哪些岗位该做哪些事情,思维比较混乱。
对此,老师上课r可以采用轮岗实训的方式教学,比如:书中一共有4个月份的经济业务,分别是1,2,3,12月份,后面月份的经济业务比前面月份的经济业务有重复,但也相应的增加了一些内容。学生在课程中分别扮演着财务部门的各个角色,分别是业务员,材料会计,销售会计,成本会计,薪酬会计,总账会计,出纳。老师在上课时可以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在第一个月份让学生们熟悉所有的财务岗位,第二个月,第三个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轮岗实训。比如:
这是一笔出纳填写的银行进账业务,出纳填写银行进账单一份,在支票正联后背书,将银行进账单和支票正联送交银行进账,并取得收账通知交销售会计做账。分别是出纳,要填写银行进账单,销售会计,要根据出纳填写的进账单编写会计分录。在第一个月的实训中,我会让学生们既填写进账单也编制会计分录,但是,第二个月,我就会让学生先针对这笔经济业务进行分析,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当出纳,一组学生当销售会计,分别完成自己的工作,等到三月份再遇到类似的经济业务时再让两组学生轮换岗位做一次,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当然,分岗实训的问题在教学时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中的会计实训软件来解决。
教材内容涵盖不全,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训素质。目前实训课程建设只注重会计核算技能,忽视了会计的其他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比如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只要求学生完成“凭证一账簿一报表”的循环,综合性不强,多样化程度不高,对于填制纳税申报表,如何去银行办理业务,填制单据、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等方面并没有过多涉及。而且学生在学基础会计或者财务会计时从账簿到报表的会计处理程序已经接触过了,模拟实训也不能重复得太多,所以老师在选教材和讲课的侧重点应该偏向后面的内容,像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如何做税收筹划,这些也是很实际的问题。
上课总是老师来讲,并没有深入社会实践。对于会计模拟实训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应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比如一学期72学时的课,可以拿出10-20学时来聘请社会上,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士来校进行指导,他们讲的都是最新,实践性最强的内容,这样的合作会让实训课程内容更丰富。
比如:企业成立时如何办理营业执照及工商局每年的年检工作;办理完证照后刻章工作、都需要刻什么章及功能;如何办理银行开户工作,及注意事项、每年的年检工作;办理完营业执照后会计人员如何完成和国税机关、地税机关的对接工作,顺利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期工作;会计人员对接完税局后,如何准备会计申报工作,准备好国税和地税网上申报,各种申报方式介绍,初始申报。像这些内容都是书本上很少涉及,但实践性非常强的。
篇6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一类大学的内涵可做如下表述:专业学科的设置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地方经济紧密联系;着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强化教学的实践;重视产学研的结合,促进应用研究;培养一批具有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的应用性专业人才。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强的社会学科,社会需求大、就业面广并且灵活,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一般都着重于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面向人才市场需求开设实训课程,因此整个会计实训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距离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育质量,是提高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关键。因此,优化会计实训教学模式,对于会计实践教学的健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算化会计与手工账训练教学脱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很多企业采用财务软件展开财务工作。所以就会计专业的教学来说,需要结合会计电算化与手工模拟实验,虽然很多应用型高校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基础实训课程,但是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中间都很长的间隔时间,导致很多学生熟练掌握了手工账实训操作以后,经过一个较长的假期再学习电算化操作,这两个环节的衔接不够,两者之间没有达到最优的结合,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电算化教学注重形式、忽略内涵
目前大多数院校在电算化教学中选择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这些财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学生在课程学习完毕以后,只掌握了软件的操作步骤,但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全貌一知半解,没有形成知识体系。在走出课堂进入社会以后,面对一些大型企业采用的其他软件比如ERP信息系统、英文财务软件等,只能束手无策。
(三)校外会计实践基地形式主义严重
很多应用型高校与一些企业签订了协议,将这些企业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由于实习生的流动性很强,学生进入这些单位实习,所做的工作不过是一些基础工作,比如复印资料、装订凭证等,不需要任何的专业知识。对于会计核算的实践流程,最多只能看现职人员的操作而无法亲自动手,这就失去了实践的意义。这种建立校外会计实训教学基地的行为并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没有达到求真务实的要求,趋向形式主义。
(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会计事务种类多,变化也日新月异,即便有部分教师有实务经验,但在从事教学工作以后松懈了对实务经验的更新。除此之外,虽然有些教师拥有会计职称证书或者CPA证书,但是这些证书都是通过理论学习再参加考试得来的,拥有了这些证书并不能够说明其拥有丰富的实务经验。所以,实务经验与理论知识并重的师资力量在目前的会计实训教学中好事一个薄弱的环节。
三、建全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训教学体系的对策
(一)建设立体化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室
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会计实训的教学应建立立体化的仿真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室空间得当,学生在实验室中可以实际操作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装订资料等各个会计岗位的事务工作。
2.教学环境里应该展示各种会计制度、处理流程,实验室里的硬件设施应该实现两种模式并存,即单机模式与网络模式。
3.引入电子纳税申报与开票模拟系统,设置工商管理、税务、银行、企业等仿真模拟机构,将整个实验室模拟成一个实际财务部办公室。
建立一个立体化的仿真会计实训实验室,能够满足会计手工与电算化一体、成本控制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审计实训等要求,使学生置身的实训环境与未来的工作环境结合得更加紧密。
(二)设计完善的实训模拟资料,加强实训内容改革
学习资料的完整程度,决定了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会计实训的仿真模拟资料应该严格坚持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及时更新。电算化的教学中,应先明确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电算化系统实现管理目标,并且能够维护财务软件,处理在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理论上,形成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整体认识,深入了解各个模块的基本原理与内在联系;在操作上,能够独立完成会计核算操作,站在企业组织与管理的角度学习电算化操作。
(三)注重校外会计实训基地的实质
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校外的实习基地最好选用会计事务所、中小型记账公司以及小型生产或销售型企业。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基地实训,学生能够参与到年报审计工作中去,直观企业中的各种会计问题。选择中小型代账公司作为校外实训基地,能让学生跟随资深从业人员涉猎不同行业的企业,熟悉中小企业财务工作的特点。选择小规模的生产型或销售型企业,是由于这一类企业不会聘请全职的会计,有一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会计教师就可以在这类企业兼职会计,既加强了师资能力的建设,也间接把这类企业作为实训基地。
(四)加强师资建设
会计实训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务经验与实际操作技能。因此会计专业教师的培养应该走“参与式”道路,教师应该经常参与企业的经济业务处理工作,到企业中去了解一些新业务,可以选择到中小型企业出任兼职会计,也可以选择到会计事务所参与各项业务,这样会计专业教师就能够及时更新最新行业信息,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四、总结
篇7
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颇。部分学生认为如今已是信息化时代,会计电算化已得到普及,没有必要学习手工记账。孰不知传统的手工记账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经历了手工记账,才能更好地对会计操作流程的抽象理解上升到感性认识。2.课程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涵盖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主干课程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性专业课程。对于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而言,往往望而却步。3.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缺乏耐性。面对除了数字还是数字的凭证,有的学生认为太单调、枯燥、乏味;面对经常计算出错的数字,有的学生失去耐性。更何况大部分的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对学习缺乏自信,本身就有厌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实施。4.虽然新课改强调加大实践、技能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现实并未得到有效地落实,实践的课时并未得到保证。从教育资源配置上看,由于资金投人不足,很多学校即使配备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远远没有达到仿真水平。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效果。
二、实现《会计模拟实训》有效教学的方法及对策研究
1.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巴班斯基曾说过:“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可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的最高水平”。可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协调合作的学习氛围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保障。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1实物引导法。在学习“簿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时,可发动学生收集各种原始凭证,通过收集来的车票、餐票、住宿费发票等实物让学生掌握如何填制报销单;通过直接展示或视频观察支票、收料单、入库单等样式,学习其填制的方法;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类记账凭证及账簿等,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这样学生既获得了感性认识,又加强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从而消除了书本与现实之间的“断层”,提高实际操作技能。2.2模块教学法。所谓模块教学是以技能培训为主线,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融为一体,每个模块代表一个实际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是一套较先进的职业技能训练方法。在进行综合模拟实训前可针对不同岗位先进行分模块训练,主要有:材料会计、往来业务会计、职工薪酬会计、费用成本会计、收入费用利润会计、会计报告等不同岗位模拟实训。后再进行综合模拟训练。这样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从易至难,由浅入深,在操作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体验其中的艰辛和乐趣。2.3讨论教学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如:12月12日王伟强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3100元,补给现金100元(相关原始凭证略)。在处理该业务时可要求学生讨论:(1)原预借差旅费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涉及哪些原始凭证?(2)假如现只报销差旅费2800元(原预借3000元),又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这样的课堂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4分组学习法。在工业企业综合实训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3-5人为宜。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项目活动的内容及实施目的,然后因人制宜地分配任务,有的负责建立期初总账、有的负责建立期初明细账,有的登记总账、有的登记明细账,有的负责过账、有的负责对账、结账,为充分发挥不同程度学生的优势,在分工合作时,教师要予以指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配合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适时地予以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指导。2.5角色体验法。在分组学习的基础上,组内成员可分饰业务经办人、审核、出纳、制单、记账等不同角色,进行“原始凭证的审核、会计凭证的审核、对账”等会计业务操作,让学生在体验职业角色的同时掌握职业技能。3.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建立有效的实践性考评体系。实训中,应改革常规卷面考试,关注学生真实的操作水准。要注重过程评价,每完成一个部分实训内容时,应及时地予以评价,如口头表扬、张贴表彰或成绩加分等。考评不仅要看实训结果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分工合作的情况、实训中的独立思想程度及对出现问题的应变能力等。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评、互评等,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看到自己能力的增长点,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学习。4.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要提高《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效果,首先必须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素养,要求至少要熟悉相关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议专业教师任教课程交叉互换,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其次,要提升其实践水平,由于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普遍脱离实践的现状,因此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师资培训长效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现场实习,建立教师实践基地,或与会计职业界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和长期交流机制,聘请会计专业人员来校指导,促进“双师型”队伍的形成。5.优化实验环境,加强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当前会计模拟实验室的资源配置不足,甚至没有,因此要以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的,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可以将模拟实训的业务流程图挂在实训室,将实训的目的、要求和内容等利用投影仪进行播放,以渲染实训氛围。同时应加大软件、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建立和完善手工记账—会计电算一体化实验室,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处理,使知识系统化,在业务能力上得到强化。
总之,在《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增加教学的真实性、趣味性、操作性,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校与企业间的无缝对接。
篇8
关键词: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改进建议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在讲授《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虽然有一定基础,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能将理论知识与成本会计实务联系起来,同时还需记忆计算公式,进行大量成本表格计算,让很多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影响教学效果。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如何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懂、能操作实务,实践教学的改进尤为重要。
一、高职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一)教材、实训案例传统、覆盖面窄,理论与实践脱节
对于成本会计教学,实践教学是核心部分。但目前成本会计教学中所用教材,所涉及的实训案例,多是传统制造企业的经济业务,案例覆盖面窄,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得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受课时限制,教师也只是着重对成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教学不生动、不能贴近企业成本会计实务,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及运用能力的培养。毕业以后,无法和工作岗位相适应,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二)实践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高职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方式的主要包括校内模拟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其中企业顶岗实习,需要到企业中进行,企业接纳实习的学生人数有限,即便接收学生实习,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学生实习的岗位往往接触不到企业的成本会计业务,企业顶岗实习也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样,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会计核算虽然已从单一的手工核算转向会计电算化,但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采取的校内模拟实训仍然是手工账,学生对此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校内实训环境、设施欠缺,校外实训基地不足
因为实训投入资金和场地的有限,使得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成立专门的成本会计实训室,校内实训主要在教室中进行。由于实训条件的不足,直接影响学生对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及岗位流转过程的认识和了解,未能在实训过程中灵活运用成本会计理论知识。有些学校,虽然建有会计实训室,但多为手工实训室,实训设施较为落后,实训过程中很难营造出真实的工作氛围,很难达到较好的实训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缺乏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造成成本会计校外实训基地不足,导致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机会有限,岗位技能得不到锻炼与提升。
二、高职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改进建议
(一)教材改革,强化案例
教学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载体,成本会计教材、实训内容的传统性、日显陈旧,离培养技能型会计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应依据所在区域企业的真实需求,以适应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及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更新教材内容、编制成本会计教材,侧重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案例教学的运用。成本会计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案例的选取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真实性、涉及面广。成本会计案例必须取材于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不得随意编造。会计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到企业调研、实践的机会,去总结整理企业运营过程中成本管理涉及的问题及业务实例,编制丰富实用的案例资料库。通过真实案例的教学,让学生真切接触成本会计的实务,观察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多面性,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将成本会计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运用。二是针对性。引用设计的每个教学案例,都应具有针对性,能针对实训过程中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加深对成本会计实务的理解。三是可操作性。在进行成本会计案例的讲解时,应让学生融入案例教学情境中,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进行实操,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互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突破局限性。拓宽选取案例涉及的行业,不再局限于制造业,实训案例也不局限于“成本核算”、还应与“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结合起来。
(二)改进实践教学方式,运用信息化技术
改进实践教学方式,按照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的职责要求,采取“单项实训”、“综合实训”、“仿真独立实践”三个环节相结合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设计,在实践环节中,将教、学、做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成本会计专项技能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此外,在实践教学中应大量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首先,针对成本会计理论教学特点,为学生梳理出思维导图,实现成本会计理论知识的结构化教学,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烦琐的公式及流程。其次制作简洁、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中应重点体现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整体成本核算的程序,使学生系统化的、完整的认识和理解成本核算过程。另外为提高老师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制作反映成本核算数据来龙去脉的贴切动画。再次选择仿真程度高的会计教学软件进行实训,提高实践教学效率。通过实际操作、运用软件,使学生全面掌握成本核算流程及方法,并能在学会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取得的信息进行成本的控制和分析,为仿真企业的生产、营销、战略等方面进行合理决策。
(三)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应根据会计教学环境的要求,在校内建设相应的仿真会计实训室,购置相应的成本会计教学软件,完善实训环境,让学生通过校内的实践,就能掌握岗位技能,学以致用。同时应加强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的联系与合作,搭建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去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中顶岗实习,更早的融入实际的工作环境,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作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还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会计实践教学,将课内实训延伸到课外,积极探索社会实践“岗位实训”、“综合实训”,工学结合综合实习等多种形式,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懂、能操作实务,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燕兰.《成本会计》教学模式的再思考[J].东方教育,2015(02).
篇9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 理论与实践结合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17-01
目前,中小型企业对中职会计人才有较广泛的需求,然而中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实践经验欠缺,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造成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原因是传统的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学以致用,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均无法与各个会计岗位相适应。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企业,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工学结合、校企一体”,融理论于实践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要求,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二是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注重感知、操作,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开展一体化的教学必须得到校领导、职能部门及相关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一体化教学的优势,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摒弃传统教学方式,才能从人、财、物等各方面全力支持一体化教学的构建,真正把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
对于会计专业课程来说,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采纳以下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按任务分解模块,充分采用演示法、提问法、归纳总结法、巡回指导法,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指导、监控等手段,来完成整个教学实训过程。
2、单项练习、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先从开设账簿、科目设置、填写凭证、出纳签字、审核记账、制作报表到账册装订等逐项单独练习,再根据会计制度分岗设置按财务主管、制单、记账会计、出纳、仓管等岗位组成相应的实训小组,定期轮换,分岗实习,到最后完成完整的综合实训,保证学生在熟悉会计业务每个环节的基础上,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
3、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电算化的操作要以手工模拟实践为基础,它是对手工做账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只有手工做账过关了,电算化才能顺利完成。电算化业务操作的流程、电算化岗位的设置和不同角色的操作权限,包括总账与工资、报表、固定资产、成本核算、采购、销售、存货等模块,都可以按工作流程和数据传递这条主线联系起来,通过上机练习详细讲解手工与电算化的异同点,让学生在完成一整套模拟实验的过程中明白其中的原理,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4、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训相结合。企业最看重的也是中职生最欠缺的实践经验,只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企业很难接收学生进行会计岗位的顶岗实习,我们可以利用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优势,以校办或者合作企业的经济业务为范例,指导学生进行完整的账务处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一体化教材
传统的中职会计课程是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三大结构模块开设的,除《会计模拟》、《会计电算化》这两门课有相对多的实践操作外,其它的专业课程,如《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实训操作),各课程相对独立,课程间前后知识点衔接不够紧密,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理解。实行一体化教学,首先就要重新规划教材的编写。一是课程的编写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结合起来独立成章,构成新的模块。二是打破原来纯模块化分解教材的桎梏,既要从专业知识整体上考虑不同课程知识点前后顺序的有机衔接,也要照顾同一门课和模块间的传承关系。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Excel的内容要为以后《会计电算化》定义制作报表作基础准备,《会计电算化》的“总账”模块与各子模块之间存在的数据传递关系与用户操作的先后步骤所涉及的原理都要在模块间点明。
三、一体化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案
首先要根据会计专业需掌握的知识结构通盘考虑,制定出切合实际、利于培养具有实践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大纲。
其次是根据不同课程知识内容的重要程度和复杂性,统筹安排,整体规划课时,绝不能实行平均分配、主次不分。
三是按照任务驱动教学的原理,以任务完成为出发点来分配同一门课中各模块的课时,把专业理论知识整合到实操课时内。
四是编制统一的教学计划,保证不同教师、不同班级在同一门课的进度一致。
四、一体化师资的配备
一体化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根据不同模块采取不同老师教授的方式,也可以由一位老师担任整门课程的教学与指导。为保证课程各模块间的有机衔接和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采用后者方式更有优势。由于教授内容同时涉及到理论和实践,必须配备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来担任一体化的课程,原则上以“老师+技师”的双师型(既有讲师职称又有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职称和能力)的老师作为骨干教学力量。尤其是电算化课程最好由同时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的老师来担任。
五、建设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
要将传统的教室、实验室、机房组合起来,根据会计特点分别组建手工账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等。其中手工账实训室集模拟实验专用账本、凭证、单据、会计档案柜、账册装订工具、点钞机、模拟财务章等财务部门专用设施,结合多媒体视听设备,可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不同会计岗位、不同业务流程从单项到整套综合实训的模拟实习及理论教学。电算化实验室包含服务器、学生端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相关实验资料与设备,可同时进行理论教学及电算化实操,也可以使用模拟软件进行单项分岗位会计业务的处理。
六、一体化的评价体系
一体化教学效果需要一体化评价体系来检验。其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树立一体化的评价观念和评价目标。要改变以往基本以考试作为评价标准的考核方式,把评价整合到教学过程中,确立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原则,以培养能独立上岗操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以会计实务、电算化、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几个模块为基础,制定训练方式、考试内容,在熟练完成手工账的基础上,利用模拟考试软件和实训资料进行考核,再结合本校情况,确定评价要素,并认真贯彻执行。
2、实行评价方式多样化。在传统以理论测验、考试作为评价手段的基础上,要将实训每一个关键环节也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不仅要有以分数为标准的定量评价,还要有可以体现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质性评价,采取定期考核与随机抽检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兼顾的方式,让评价贯穿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每一个过程中。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强化中职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是中职学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篇10
但目前在走访多家用人单位后,我们发现财会毕业生上岗后不但不能马上开始工作,而且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电算化岗位培训。这说明在我们的电算化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严重影响到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改进。
一、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出现的问题
根据最近一份对400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调查的企业中,95%的企业都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利用电算化替代人工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虽然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电算化起步发展阶段,但是我们的财会专业毕业生的电算化水平仍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往往是上岗后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电算化岗位培训才能开始工作,这一现状让用人单位头疼,同时也给学生择业和就业带来障碍。
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专业课程设置陈旧。中职专业课程设置没能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做及时调整。中职教育以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的中职财会专业课程设置中只在第三、第四学期安排了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证的课程“会计电算化”。以电算化考证代替电算化的系统学习和实训。课程设置调整的滞后导致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时走入误区,将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目标等同于电算化考证合格率。此教学目标距离社会岗位需求相差甚远。
(2)教学软件单一。中职学校80%以上都是采用用友软件来教学的,但是实际上,2009年用友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只有20%左右。众多学校采用用友软件作为唯一教学软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用友软件是目前财政部考证的指定软件。因此,我们的毕业生上岗就业工作时很可能面对的并不是用友软件,而可能是其他财务软件,这就会导致学生得重新学习和实训,出现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不一致的状况。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的具体措施
电算化教学目标是培养电算化岗位操作者,以软件实际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体系应做如下改进:
1.改进该课程教学培养目标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是,中职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一直以来都以取得电算化合格证为目标,以教完某本教材为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与岗位实际相结合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根据社会岗位需求,中职电算化教学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具备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此目标下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系统电算化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电算化软件系统的管理技能。教学目标可细化为三个方面:①熟练掌握常用电算化会计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并能够自行解决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②熟练掌握电算化会计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的操作技术;③了解会计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和障碍等。
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教师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实例介绍会计软件的各项操作、各个模块功能;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比较不同版本会计软件的操作、各种类型企业使用电算化工作的特点等,为达到培养具备电算化软件操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个最终目标服务。
2.调整相关课程开设顺序,对教学大纲进行必要补充
由于明确数据库的含义,学会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从数据库的角度深入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前,除开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之外,还应开设数据库知识相关课程。Access数据库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数据库系统,它的强大功能主要体现在:可以通过向导创建表、查询、窗体及报表;可以有效管理、分析数据等。而且操作简单、易学易懂。通过学习Access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非常实用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简单讲解一些财务软件运行环境架构、数据库安装、服务器配置、财务软件安装调试维护等的内容。
3.教学方法的改进
从电算化教学现状来看,在电算化学习中,学生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评测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笔者在实践中尝试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改进教学。在电算化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教师根据电算化会计的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目的编制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其次,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教学案例,再经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亲自上机实践后撰写案例实验报告,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系统总结。一般来讲教师会将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在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笔者认为教学案例最好来源于真实的一线工作。例如,让任课教师去企业做至少两个月的实际工作甚至半年,有条件的在企业兼职更好,从而获得实践经验和工作实例。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结合教学设计优质教学案例。
4.教学实训模式的改进
目前电算化教学的实训模式一直是“教学模块实训模式”,即学生只按照财务软件系统的现有程序,依照某个公司案例进行系统设置,随后再进行一些简单的核算操作就完成实训课了。其实这种实训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程应包括分段实训、分岗实训及综合实训三个部分:①分段实训即会计电算化课程开设时,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在学习实用财务软件时按照学习的内容进行。即在财务软件上进行完成老师要求的操作,以达到对所学内容的阶段实验,以验证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②分岗实训是指在完成分段实训之后应进行模拟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训。即当一笔会计业务发生时,应以不同的岗位身份在财务软件中进行操作,以达到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际工作的目的。比如,一笔采购业务发生后应由采购人员进行采购入库单和采购发票的处理,而由出纳进行收款处理,由会计进行填制凭证和记账的处理等。这种实训模式比较能反映社会就业岗位的现状,能做到教学与就业相融合。③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同步实训。即学生在完成了会计学相关课程和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的学习之后,将一个案例资料分别以手工和计算机的方式同时进行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和会计管理,并且将手工业务处理和计算机业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充分了解手工下业务处理和计算机业务处理的差异性,全面体会会计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益处,体会会计信息化的先进性和现代化,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
会计电算化已是目前社会财务工作的主要办公手段,培养具有电算化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我们中职财会电算化教师的实际任务。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目前电算化教学中的各种不足,并对其进行优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电算化教学的长足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出实际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闻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