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车床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0 09:1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车床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普通车床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安全教育;理论与实际;分组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028-02

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技能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获得了社会和企业的认可。普通车庆实训是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技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为学生今后能更掌握更多的,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打下了基础。笔者通过近年来从事普通车床实训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对普通车床实训教学进行改革:

1.安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普通车床实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学生在普通车床实训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设备使用与维护的问题以及预防,是学校实训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旦学生出现安全事故,将对学生、家庭、学校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老师教育学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显得尤为重要。为规范实训教学工作,保证实训教学质量,在实训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要向学生灌输以下几部分的安全事项:

1.1实训初期的遵守安全规则的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安全规程是一种纪律,执行安全规程更是一条纪律。教师对当天进行的实训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例如:在车削零件的实训中,经常会碰到学生加工零件校正时,零件装夹好后便启动车床,目测检查是否找正,当卡盘板手还插在卡盘上就启动车床旋转,为预防发生事故,应教育学生要停车、空档、转动卡盘、用划针指向工件进行校正的方法。

1.2教师在每天的实训结束之后,面对全体学生要作一个小结,并巩固一下安全教育。例如:研磨刀具的安全问题,车螺纹的安全问题等,并在每阶段的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安全小结,使学生在行为上,在内心都能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技术人才,必须要把普通车床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地、完美地结合起来,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2.1详细了解各种车床的结构、性能,以便正确地使用车床和排除故障。要熟悉车床的加油部位及系统,保养和维护好机床。笔者在实训教学中,每天都要求学生擦干净床身及表面各死角,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尤其是外露导轨面的清洁特别重要,并要求按规定加油,并将正确保养和维护机床也列入学生考核成绩内,使学生对这项工作能十分重视。

2.2熟悉车床附件以及工装卡具、刀具、量具、工具的结构原理,以便正确地使用和保养。教会学生查阅有关的技术资料、手册。使学生掌握有关车削工件的尺寸计算,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操作中。看懂图纸,清楚技术要求,教会学生对零件进行分析,并能制定加工工艺,能按要求加工出零件。

3.分组分批教学

在普通车床实训操作中的大多数演示不能像文化理论课教学那样,依靠在黑板上书写、作图或投影。它只能通过教师的形体操作演示,让学生摹仿和熟练这些过程,形成一定的生产技能和技巧。可是在一个较大的空间中,学生人数较多,就会使不少的学生很难看清教师的演示和示范。因此,在示范操作中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批示范。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合理安排好每天进度计划,尽量能让学生少等工,有事干。例如:磨刀练习穿插在普通车床初级实训阶段。以两人一台车床为例,同一台车床的学生一个操作车床两小时,另一个去进行磨刀练习两小时,然后两人及时轮换。这样就能使学生有效利用时间,提高实习的效率,对于学生在实训中出现例如:操作姿势动作不规范、不协调等问题,教师需要及时加以纠正,对个别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耐心指导,切不可急躁。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教师在演示、巡回指导中发现普遍性问题应停止练习,集中讲解错误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4.学生自检和教师复检

基础性技能训练的开始阶段,教师应对加工的工件提出严格要求,对制作的工件应及时评判,使学生了解工件加工的质量,以便寻找差距并及时改进和提高。笔者通常在实训中加强巡回指导,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实习的初期还特别要注意学生操作车工是否规范,并时刻注意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也可以让学生多参加工件的检测、评比,使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有助于技能提高。有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实训教学中采用结对、竞赛的方法,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教学质量。

5.模块化教学方法

模块化教学的目的在于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模块化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教材是基于对每个工种的任务和技能的深刻分析,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开发出不同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还包括一个特定技能的详细工作步骤,它强调学以致用,具有较强的教学灵活性。

普通车床实训一般分为三个模块:初级工训练模块、中级工训练模块、中级工强化训练模块。以初级车工为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轴类零件的加工、套类零件的加工、车圆锥面、成形面的加工、普通螺纹的加工。这样围绕总目标,将任务层层分解,能在最短的时间中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在中等职业学校普通车床实训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实习指导教师去思考,如何在这项实训教学工作中做得更好,还需要广大普通车床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黎双利:普通车床实训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B07期.

篇2

关键字:数控技术 实训 实训教学 四个阶段

数控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也是培养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技能的关键课程。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数控技术是中职学校的必开课程,该课程在中职学校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目前在中职学校里,学生学习时间较短,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提高操作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难点,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满足毕业生的需要,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短而集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一般情况下,在中职学校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先进行1~2年的理论学习,包括《机械制图》、《车工工艺学》、《公差测量与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设备》、、等十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后到学校实训车间操作实践,最后到企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训在该课程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训教学要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进行。为了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大致把中职学生的实训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通车床实习,熟练操作车床,熟悉数控实习环境。

在中职学校,普通车床的实训高达80%以上,因为数控机床是在普通机床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先进行普通机床的实训,有利于学生较快的学习数控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在数控车床编程、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之前应该进行普通车床加工实训。具体实训内容包括普通车床上实习、练习刃磨车刀,熟练操作车床,从加工端面等。在教学中一般是把数控工艺最简单最常用方法和普通机床对比结合讲解,学生没有进行普车学习和实训,教学效果明显降低。只有掌握了普加基础,对机床结构、相应运动等了解和掌握之后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没有普通机床加工经验,学生进行数控机床操作的安全隐患也大幅增加。只有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训,才能节约教师时间,为以后的数控实习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计算机数控仿真软件练习,编制加工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训能力。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结合机械机床厂家实际加工制造经验与职教学校教学训练一体所开发的一种机床控制模拟仿真系统软件,可以满足大批学生教学需求。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经费不足,数控加工设备价格高,实训设备不足,在第一阶段实训后可以进行数控仿真软件练习。在实习中首先让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就可以做到给学生充分的实习机会,同时节省了操作的时间,缩短了实习的周期。对于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将大大提高,而且为下一步的实际操作也做好了准备,在实训中可实现同步教学。比如对刀过程,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都难以理解,如果利用仿真软件一边演示一边教学,通过车刀和工件的运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自己亲手操作来加深认识,教学内容中涉及数控编程和操作的内容,如工件坐标和机床坐标、G指令、M指令等都可以实现同步教学,使抽象内容形象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实训能力。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由于学生各方面的基本素质普遍比较差,而数控专业课又要求极高的抽象性,加上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数控仿真软件以其和实际机床相同的用户界面和它的可操作性,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仿真软件使用只能作为缩短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辅助手段,总而言之,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数控编程仿真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但传统实习手段,基础教学和基本功的训练、学习仍是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的基础;两者不可偏废,不能因为有新的手段方法而抛弃传统,也不能因为有好的传统不引进新的手段,两者如能完美结合,培养出的学生定是不可限量的。

第三阶段:编制程序,数控加工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是同一个界面,学生短时间内通过仿真软件熟练操纵机床后,就可以进行编制程序加工工件。首先要根据工件的材质,所用刀具选择不同的切削参数。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训,这将不是难题。中职学校数控实训过程中加工的材料多种多样,主要有木材、石蜡、尼龙棒、铝材和钢材,在实训中的使用比例各不相同。有时为学生安全考虑或在培训经费较少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选择了少用或不用钢材。企业工厂加工的实际产品多为钢件,在实训中我提倡实训最好还是以钢件为主。具体安排首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编制的程序进行图形模拟加工,在教师检查程序无误后就可以进行实际对刀加工。这样遵循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阶段:师生共同探讨。总结经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提高。

篇3

下面就本人几年来在数控车方面的教学体会进行总结,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阶段:打好普车基础。

数控车床虽然适应性强,适合加工复杂型面的零件,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生产率高,但是,操作和使用的基础仍然是普通车床,这一阶段是学习数控车床不能逾越的过程。学生应在普通车床上实习、练习刃磨车刀,熟练操作车床,从加工端面、外圆、内孔、切槽开始,逐渐接触到螺纹各部分的尺寸计算和加工以及特型面的加工;练习使用各种测量器具,并且能熟练掌握,在这一过程中深刻理解刀具几何角度对切削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切削三要素ap、f、n在加工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工件质量的影响,掌握车床的调整方法,掌握切削的有关计算;了解常用工具、夹具的结构,熟悉掌握其使用方法。合理地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和加工工艺过程。同时还须让学生知道只有完成这一阶段的实训任务,将来才有可能在数控车床上所编制的加工程序更为合理和实用。

第二阶段:数控车初级操作。

在普通车床的操作熟练掌握以后,再到数控车床上进行操作训练。首先进行开关机的训练,因为数控车床比普通车床多了一个数控装置,开关机要有一定的顺序。除此之外还要检查油路是否畅通,数控装置控制柜的风扇运转是否正常,如有异常要立即检修。在数控车的操作中首先要回机械零点,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在数控机床里的坐标系才能建立起来。

接下来要使学生掌握数控车的手动操作,例如数控车的正反转、大溜板和中溜板的快进快退、手摇脉冲发生器控制大溜板和中溜板的快进快退,和大溜板中溜板快速移动的倍率转换。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数控车床有了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熟练操作数控车床打好了基础。

第三阶段:仿真实训。

第二阶段实训后,要对学生进行技能考试,操作达到要求的学生到计算机上进行数控仿真软件的练习。这样也能促进未选中的学生努力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首先要让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掌握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刀具几何角度设置刀偏、刀补,详细地讲解每个过程。第一步进行G00、G01的编程训练,因为它是编制其他复杂程序的基础。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G00、G01编程方法以后,把对刀点、换刀点、刀位点、编程坐标系与编程原点的概念给同学们讲清楚。接下来讲解简单固定循环指令(G90指令),在前面用G00、G01编制程序时,同学们都感觉非常麻烦,这时推出G90指令,使同学们更加有兴趣。等同学们把G90指令掌握以后,把编程更为方便简洁的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G70、G73/G70介绍给学生。使用这两个循环指令一定要注意,首先要选定一个循环点,把粗车和精车的转速、背吃刀量、进给速度选好,对G71、G73、G70指令格式中的每一项都要搞清楚。同时要清楚G71指令适合尺寸单调变化的零件。用G73指令加工零件时,刀尖角度一定要选合适,否则刀具的副切削刃会发生干涉,造成零件报废。在循环开始接近工件和结束后离开工件时刀具在Z轴方向不能有移动,否则机床会报警。螺纹切削循环指令G92也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篇4

【关键词】普车实训;安全;学风;技能

普车实习是中职院校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桥梁,是思维、实践能力综合训练和提高的重要过程[1]。普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普通车床功能和加工操作;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与团队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普车实习的重要性。笔者作为职业院校普车实习教学的一线实习指导老师,结合自己在普车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经验,浅谈一些具体的管理方法。

1 组织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组织教学是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目的在于提醒学生为上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并准备好学习用具以及安全文明操作等方面的准备,集中精力,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就中职院校学生的年龄与心理活动来看,有效的组织教学,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操作技能的前提,尤其对于当前的中专生,懒、散、任性是他们的共性,所以有效地组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人从事普车实训教学多年,在组织教学方面通常是按照以下几步来完成的:

1.1 课前点名

按学校的作息时间,早8:20正式上课,我们在8:10就开始点名,如有缺席,问清原因,并做好记载,出勤是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对迟到、旷课的学生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与班主任老师沟通共同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这样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对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模范遵守劳动纪律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未出席的学生,要安排好第二天的补习准备,使他们及时把落下的课补上,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使他们茁壮成长,健康向上。所以课前点名是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

1.2 进实训场前检查

此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检查学生劳动保护的穿戴问题,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学生进入厂房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眼镜,工作服要三紧的,女同学要戴好帽子,并把头发或辫子放入帽子内,不得穿裙子和拖鞋,不得戴围巾,接触旋转关键和旋转部位时严禁戴手套。若有不符合穿戴要求的,老师可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若不能解决的,严禁进入厂房。我们全体师生一定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我们老师的责任,丝毫不能马虎。

2 认真做好教学管理,迅速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2.1 机床开动之前的准备

在上实训课之前,就要让学生熟记“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机床安全操作知识讲解和考试。进入现场后,老师要在现场讲解机床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各个手柄和按钮的操作方法,并且让学生熟悉机床开动之前各个手柄和按钮的正确位置,按表加注油。教师要示范机床的整个开动过程,并要反复强调学生自己在开动车床前要认真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教师要现场示范工件、夹具和刀具的装夹方法和夹紧力度,以保证机床加工的顺利进行和工作时的绝对安全。

2.2 操作与训练的管理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班级人数、车床数目)进行分组,并指定一名组长,作为老师的助手,做一些管理工作。老师首先要手把手地把组长教会,组长熟练之后,让他充当老师的角色指导下一名学生,当然老师不能走开,在旁边观察、指导和把关,其他同学在旁边观察。这样采取“一带一”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学一遍再复习一遍”,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授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和创新

一个人只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能在工作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创造,突破技术难关,成为技术能手。实训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练习加工“台阶轴”的时候,第一道工序是车端面,第二道工序是车外圆,在车外圆时,有的同学每车完一刀,都要纵向和横向同时退刀,再车下一刀时,还要对刀,这样不但麻烦,效率低下,而且累积误差也会增大,若车第二刀时,只纵向退刀,横向不退刀,这样就省去了再次对刀的麻烦。所以在车削加工过程中,同样的加工目的却有不同的加工方法,通过思考、探索出好的方法,这就是创新,这就是改革。在学生阶段,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为日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2.4 机床关闭之后的工作

每天的实训工作即将结束时,虽然同学们很辛苦,很疲乏,但也不能草草地关机走人。为了第二天更好地工作,首先要做好机床的清理和养护,要养成爱护机床的习惯,保持机床的精度和稳定;其次把量具、夹具、刀具等放入工具箱,并分门别类,物摆有序;最后做好环境卫生的清扫。卫生清扫完毕,要集合列队,清点人数,做出总结,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3 成绩管理,不容轻视

3.1 每天都要给出一个成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学完一个内容,加工完一个零件,老师都要给出评价,按照标准给出成绩,再结合当天的表现,综合评定,给出一天的实习成绩。

3.2 实训结业要考试

要根据所实训的内容,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当难度的加工任务,老师通过认真测评给出成绩。公平、公正地给出成绩,可以激励先进,鞭挞落后,有利于实训教学的完成。

3.3 把实操能力测试纳入毕业测评之中的设想

篇5

关键词:能力培养;项目式教学法;维修电工;引导

《维修电工》是一门侧重实训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理论知识的深化,让学生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式教学现状分析

项目式教学是当前各类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都在重点开展的一项教学工作,也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所谓项目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将需要教授的知识提炼成项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按照实际的工作程序,制订计划、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该教学法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提倡让学生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项目课程强调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成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教师要善于以此产品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工作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能力。”这就是项目课程的结果论。

项目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是,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教师要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引导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操作和讨论等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而教师的职责更多的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允许学生犯错,因为失败的经验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更加宝贵的知识财富。这是项目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最大区别。

随着电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行业对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学生的基础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维修电工》正是这样的一门实训课程,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识别电工电气图、原理图,并按一定规范进行安装、连接和电气排故的综合能力。它是一门实训课。有的学生对理论知识不重视,可“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理论指导就没有好的实操。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操教学的关系,让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促进他们成才,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课题。

二、项目式教学法在《维修电工》课程中的实施

在开展项目式教学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包括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即备好学情。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其次要掌握教材内容。只有理解了教学内容才能把它用活,以便制定出恰当的项目。这两个环节是教师的准备工作,但也是相当重要的。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项目式教学中,把学生按2~3人分为一小组,10余人为一大组,小组内合作、大组间竞赛,布置项目任务;根据项目任务讨论、交流,教师加以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实施项目;最后在项目完成后,写出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体会,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估总结。下面,以我在实际教学中所制定的几个项目为例进行分析。

项目一: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车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安装

(1)生产实例:工厂中的一条生产线由两条皮带运输机组成,如图(篇幅所限,图略)。其工作流程为:在A点向皮带运输机装货,货物分别经2号、1号传送带运输到达B点,在B点将货物卸下。

(2)项目任务。两条传送带因同时停止工作,造成货物堆积在传送带上,严重时货物会因惯性过大而冲出传送带,造成意外。我们应该如何设计电动机的停车顺序,才能使传送带上不残存货物,避免不必要的意外?

(3)项目分析。启动顺序:1号启动后再让2号启动,即顺序启动。停车顺序:只有当2号停车时,1号才能停车,即逆序停车。

(4)项目实施。任务一:根据主电路原理图完成主电路线路的连接。任务二:根据项目功能设计控制电路,完成控制电路的连接。活动一:设计出符合功能要求的控制电路。活动二:完成控制电路的连接。

(5)项目评估。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评估项目:包括低压电器的检测(占10%)、控制线路的设计(占20%)、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占50%)、小组评价(包括小组活动协调和谐、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学习等,占10%)、教师评价(包括安装工艺、课堂表现态度等,占10%)

项目二:CA6140普通车床的电气控制排故

(1)项目分析:电气故障分析。现象1:按启动按钮SB2后,接触器KM1没吸合,主轴电动机M1不能启动。分析:确定故障范围,思考如何操作。现象2:按启动按钮SB2后,接触器KM1吸合,但主轴电动机M1不能启动。分析:确定故障范围,思考如何操作。

(2)项目实施。任务:用电阻法排除CA6140普通车床电气故障。根据理论分析进行实际操作,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

(3)项目评估。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评估项目:包括CA6140普通车床原理分析(占10%)、故障现象与分析(占20%)、排故方法与故障排除(占50%)、小组评价(包括小组活动协调和谐、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学习态度等,占10%)、教师评价(包括课堂表现等,占10%)

结束语:总而言之,《维修电工》是一门侧重实训的课程,在开展项目式教学时,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运用已有技能和知识主动学习,探索新的知识,这样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才会得以调动,而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扬长避短,以便更好地开展教与学。这也正是实用主义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杜威一直倡导的。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

教育,2007(4).

篇6

多年来,笔者在技工学校主要从事机械类专业的教学,长期担任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实训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和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这门课程的技能训练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素质外,主要与这门课程的特点有关,该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实践性强

这门课与生产关系极为密切,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为主,相关理论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的灵活性与综合性。这对于缺少实践锻炼和系统理论知识不完备的技校学生来讲,学习起来难度确实很大。

2.理论性较强,新名词新概念多,内容繁杂

该课程要求学生初高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几何等基础知识扎实,又具备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如金属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加工工艺学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每一章节均涉及到大量的新内容、新概念和新名词,这也给初学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操作中危险性大,安全系数低

普车技能训练对于从来未接触过机器操作,更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初学者来说,从心理到肢体的适应及过度,都存在很大差距。另外,由于车床结构的复杂性、外露零部件多、高速旋转零件多等因素,其危险性在所有切削加工工种中是最大的,安全系数是最低的。

4.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系统性强,结构严密,前后内容密切相关

学生要学好这门知识,掌握操作技能要领,就必须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经过刻苦勤奋、大胆细致、艰苦长期的动手训练。也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熟练操作技能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学部门及实训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教材、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的不断研究,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与合理应用,才能上好这门实操训练课。

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协调各课程进度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比较多,所以编制教学课程时,在上普车实训课之前应优先安排学习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等课程。在实训课讲切削基本要素、刀具知识、工件的切削性能时,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材料学知识,明确被加工对象的性质,才能正确地选用刀具,合理地确定切削用量。否则,在具体的操作中,不能正确理解实训指导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可能会在上机操作中做出错误的判断与选择。又比如机械制图课,教学内容多,不可能在短期内上完;学生普遍的几何知识又欠缺,零件图的内容一般在课程的后半部分讲授,这样学生进入普车实训阶段时,轴、孔、盘、轮类零件图知识可能还没有讲授,致使他们看不懂基本的图样。而车削工艺却要求学生能按照图样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正确选用刀具并刃磨,合理确定切削用量,这说明两门课程的衔接出现了问题。所以机械制图课教师,可以考虑调整教材授课顺序;在讲解最基本的制图知识后,先讲解回转体类零件的画法与识图知识,为实训课学习打好基础。

《车工工艺学》与《车工技能训练》课互为依托与促进,前者是理论与基础,对操作有指导作用;后者是实践与运用,对理论有验证与补充作用。所以,在安排课程时,要求两门课同步进行。我们认为这样做还不够,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教学中,工艺课与实操课最好由同一实训指导教师担任,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协调好两者的进度,并使工艺课稍超前于实训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实训指导教师在讲授工艺课时,能将实训课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错误做法及时在课堂中反馈出来,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反过来,在上实训课时,将工艺课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操训练中,既能有效指导学生实训,又有利于学生对工艺课的理解与运用。另外,同一实训指导教师也最容易自我协调两课程的进度,使两课相得益彰,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使两者真正成为一体化的专业课程。

三、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树立文明生产意识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永恒的主题,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始终。麻痹大意及轻视安全是企业的大敌,技工学校学生进行的所有生产实习训练更是如此,尤其是在车工技能训练课中更加重要。在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广泛流传着一句谚语:紧车工,慢钳工,轻轻松松做电工!一个“紧”字不仅是说车工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更重要的是说明车工生产的危险性。我们知道,在所有的切削加工中,车削加工是最不安全的工种之一。车工的手、脑、身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工件在高速旋转,刀具在不停运动,车床外露旋转运动的零件也多,车削加工中的伤亡事故概率也最高,这被企业生产实践和实训教学中大量血的教训所证实。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1.加强日常安全教育

因为不安全因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时刻在威胁着人身与机器安全。这就要求师生始终保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每天在进入操作之前,教师都先要不厌其烦地讲解安全知识,讲解本次训练在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回顾上节课所发生的任何不安全现象及事故,切忌空谈一些安全口号,多讲解现实中的一些事故实例;在操作车床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时刻注意工件、刀具、车床相互位置的变化,是否进入加工危险区域范围内;在训练结束前,要认真总结本次实训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事故,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形成天天讲安全、堂堂讲安全、时时讲安全,把日常安全教育制度化、常规化。

2.突出几个特殊环节的安全教育

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车削实训教学中,有几个特殊训练环节事故概率较高,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1)学生刚进入普车实训的初期,尤其是进行铸件毛坯的粗加工时,学生因对车床结构还不熟悉,操作要领还没有完全掌握,加之毛坯的夹持表面不规则,最易出现撞刀或工件飞出事故。一旦有学生在该阶段出现事故,就会表现得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造成恐惧心理,直接影响后续实训课乃至整个实训的训练效果。

(2)在车削孔、锥体类工件时,刀具最易越位而发生撞刀现象。如果退刀不及时或误操作,轻则损坏车刀,重则撞坏刀架,更严重则出现人身或车故。尤其在以手动小滑板法车圆锥体训练中,学生容易忘记回程中使小滑板回位,经常发生卡盘撞击滑板事故。

(3)在车削螺纹类工件时,若螺纹的导程大,又选用高速车削时(不少学生因好奇喜欢选用较高速度车削),要求操作者技术相当熟练。在加工中如果在螺纹收尾处不能及时迅速地退刀,难免出现撞刀或更为严重的事故。在以上几个特殊环节上,要求实训师生在具体操作中必须高度重视,防范事故的发生。

3.因人施教,进行差别化指导

从各技校机械专业学生组成结构来看,具有年龄小、个头低、农村学生多,而且每个班级女生所占比例在10%~15%左右的特点,这就给普车实训课安全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尤其是多数女生及少数胆小的男生,从心理上对车床操作具有畏惧感,经常表现出不敢大胆上车床操作的情绪,就是勉强上去,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出现事故,因而造成心理的过度紧张或焦虑。当一旦发生小事故时,他们就惊慌失措,不是果断地压下安全按钮或采取停车等措施,而是手足无措大喊大叫,或者逃离操作平台,头脑迷蒙误操作,往往将一个小事故演变为一个大事故。这就要求实训指导老师要多了解熟悉每一个学生,因人施教,进行差别化指导,除了多对他们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能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训练与指导,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镇静和有必胜的意志品质。

四、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在基本操作训练中,尽量采用现场课堂教学形式

认真做好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讲评等教学环节,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实操重点,重视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能力,并将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理与归纳,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2.严格规范化教学

学生在车间实训相当于工厂的学徒工,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任何工种都有操作要领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训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动作进行示范,避免误导学生,以免他们将一些不良习惯与作风带入企业。规范化教学,不是要扼杀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因为任何操作规程都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并无数次被实践所验证的制度,不是随意能违背或改变的。对于学生在实训中的一些新奇想法,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与引导。

3.在进行复合作业课题训练时,教学过程最好与企业合作

选择一些典型产品零件进行教学,以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检测等程序,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战演练,综合实操能力得到提高。在基本训练中,要求学生学会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正确的检测、分析、判断,熟练正确运用各种检测方法与手段,树立重视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及成本的观念和意识。

4.直观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无论是工艺课还是实训课,尽量采用实物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形象、直观、生动地接受知识。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充分运用教具、实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条件的话,可组织现场教学和参观工厂等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

篇7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应用专业 实训 四个阶段

目前,我国制造业对既掌握数控技术又熟练数控编程、加工操作的中等职业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数控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水平总是存在着滞后。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限制了实验、实训设备及数控应用软件的投入与更新。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满足我校毕业生的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制为三年,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到校实训中心接受实验、实训,在理论学习期间,特开设了《车工工艺学》、《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设备》、《公差测量与技术》、《机械制图》等十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为实训作了很好的铺垫,夯实了基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更好地向企业输送合格的数控人才,把实训分四个阶段,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

第一阶段:普车实训。

这一阶段是学习数控车床不能逾越的过程,学生在普通车床上实习、练习刃磨车刀,熟练操作车床,从加工端面、外圆、内孔、切槽开始,逐渐接触到螺纹各部分的尺寸计算和加工,特形面的加工,在这一过程中深刻理解刀具几何角度对切削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切削三要素Vc、ap、F在加工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工件质量的影响,掌握车床的调整方法,掌握切削的有关计算、了解常用工具、量具的结构,熟悉掌握其使用方法,合理地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安排加工工艺过程。同时还须让学生知道只有完成这一阶段的实训任务,将来才有可能在数控车床上所编制的加工程序更为合理和实用。

第二阶段:仿真实训。

第一阶段的实训后,对学生进行技能考试,操作达到要求的学生到计算机进行数控仿真软件的练习,同时也能促进未选中的学生努力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首先让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如何选择刀具几何角度设置刀偏及刀补,详细地讲解每个过程。

在编程车削倒角时,可用两种方式:(1)把车刀刀位点指定在倒角起点处,再G01车削;(2)把车刀定位在倒角的右边延长线上,然后G01车削而成。同时让学生比较哪种方式更为简单和实用。

在普通螺纹加工中,让学生分别使用G92、G76螺纹循环指令来编程加工螺纹,在实训中让学生了解根据导程的大小和螺纹的精度高低选择不同的加工指令更为合适。G92直进式切削和G76斜进式切削。由于切削刀具进刀方式的不同,这两种加工方法有所区别,各自的编程方法也不同,造成加工误差也不同,工件加工后螺纹段的加工精度也有所不同。G92螺纹切削循环采用直进式进刀方式进行螺纹切削,螺纹中径误差较大,但牙形精度较高,一般多用于小螺距高精度螺纹的加工;加工程序较长,在加工中要经常测量。G76螺纹切削循环采用斜进式进刀方式进行螺纹切削,牙形精度较差,但工艺性比较合理,编程效率较高,一般适用于大螺距低精度螺纹的加工。在螺纹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此加工方法更为简捷方便。所以,学生要掌握各自的加工特点及适用范围,并根据工件的加工特点与工件要求的精度正确灵活地选用这些切削循环指令,然后编制加工程序,并自动加工。

第三阶段:数控加工。

在数控仿真软件加工出合格工件的同学先到数控车床上进行编程加工。由于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是同一个界面,学生短时间内可熟练操纵机床,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工件的材质,所用刀具的几何角度来选择不同的切削参数。经过普车的实训,这将不是难题。

(2)学生编制的程序要先经过图形模拟加工,程序正确后再进行对刀加工。

(3)在首件加工中合理使用程序暂定M00指令,在精加工前对工件进行测量,看是否需调整刀具补偿,最后加工出合格的工件。

(4)重点突出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装卡方法的选择、程序编制,调整加工和检验,如果有缺陷,应找出原因并修正。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这一过程,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加工的工件,按小组进行互评。学生都有好胜心理,会对对方的工件一丝不苟地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综合性的评价,或者让学生保存自己满意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如此,学生能全面了解数控加工的全过程,深刻理解加工原理、机床工作过程、编程方法及制订工艺的原则,能够对数控机床加工中出现的常见故障予以解决,对将来从来数控工作上手快,操作规范,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

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实训经验及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由于实训内容较多,机床种类全,学生在短时间内既要掌握机床的操作,又要对复杂零件进行合理的工艺安排和准确地编程加工,现场讲解具有局限性。将工艺分析及基本编程内容制成课件,能方便学生掌握和复习,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优化实训的效果。数控实训教学过程:普车加工―仿真数控软件―数控机床加工,这几步走的教学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使用性和经济性,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缩短机床的人均占有时间,提高机床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如果能结合实际生产,其教学效果将更显著。

参考文献:

[1]程仲文.数控实训项目研究与改革.兰州工业大学,2007.

[2]刘蔡保.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篇8

我们的建设目标是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在对工作岗位群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打破学科体系,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提出机械加工专业岗位群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构建以“任务载体”为中心,以子任务或项目为主体,以实训车间为实施地点,以工艺、生产管理工作流程为主线的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1.“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①构建“任务驱动”课程体系的核心理念。构建“任务驱动”课程体系的核心理念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任务结构为框架,以工作情境为支撑,以工作过程为基础。②构建思路。通过对工作任务分析和课程分析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构建专业课程结构的总体思路:教学项目设置的主要依据是岗位工作分析;项目课题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教学项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典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覆盖面。

2.课程体系特点①以企业(行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原有课程体系的系统性。②课程体系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的工作流程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淡化各门课程的界限,应该说在完成“任务”的工作流程中用到哪门课程知识就学习哪门课程,同时穿插各种技能实训,因此课程不是简单的机械合成,而是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门类,按“任务”完成情况和能力要求划分若干子任务或项目重新整合课程。③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职业素质培养实际上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是一种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要从点滴做起,将它贯穿于教学始终,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敬业爱岗,使其树立全局观念、协作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

围绕岗位核心职业能力,确定《普通车床加工》《普通铣床加工》《数控车床加工》《数控铣床加工》《数控工艺与编程》《CAD/CAM技术应用》《数控车床结构与维护》《机械加工检测技术》等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

1.与企业合作开发核心课程任务驱动课程体系中的“任务”源于生产企业之中,但绝不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再现,而是将典型工作任务按照“教育性”要求进行“修正”。课程体系中所涉及的课程也不是机械式将几门课程整合在一起,而是既要考虑企业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又要考虑教学规律性、教学可行性,因此必须是学校的教师与企业的专家和兼职教师共同研究开发,使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尽可能一致的课程。课程开发的思路是:首先,根据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其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即形成行动领域,再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转换为课程学习领域;最后,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也就是学习情境设计。2.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专业群将围绕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建设,建设成与“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模式相配套,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的精品课程。启动2门“任务驱动”课程体系中基于“任务”工作过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其中1门建设为市级精品课,1门建设为校级精品课。通过教材开发过程的校企结合,达到提高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服务企业生产实践的目的。以学生易于掌握、教师易于传授、符合企业实际需要为原则,在教材内容的组合、编排上,打破学科界限,结合“任务”的工作流程和技能训练,推出模块式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材。

篇9

【关键词】数控专业 理实一体化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TG6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23-01

近几年,随着高校本科的扩招,高职学校的招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生源数量和质量都严重下滑。目前高职学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论学习能力和动脑能力都普遍偏弱,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目标不明确。如果在专业课教学上我们还继续沿用传统的理论和实习教学各自独立进行的方法,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法,它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况,通过一体化教学,老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教授知识的老师,更成为工厂中传授技艺的师父。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车间,老师现场指导学生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避免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能让基础文化偏弱的中职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正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一、明确培养目标,建设理实一体化的实训环境

我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以培养适应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编制、数控机床调试及维修、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等领域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参照企业运作模式和中职学校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参考标准,我们制定了较为现代化的符合企业要求的设备配置方案、服务培养目标。目前,我校已建成功能较完备的数控实训基地,基地占地近2000平方米,包括金属切削实训车间、钳工实训车间和焊工实训车间三大部分,实训设备价值近400万元。其中:①金属切削实训车间包括数控机床区和普通机床区。数控机床区有数控加工中心、各种CNC系统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以及软硬件配套完整的数控仿真实训机房一间;普通机床区有普通车床、万能铣床、摇臂钻床、刨床、弓锯床、砂轮机,该车间能充分满足学生对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②钳工实训车间有钳工工位60个,相应配套的各种工量具,提供学生钳工操作技能的训练。③焊工实训车间有电弧焊机、氩弧焊机、C02气体保护焊机以及切割设备,提供学生电气焊实训。该基地于2009年被评为省级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如此综合性的实训基地为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充分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从而在他们步入就业岗位时能够从容应对从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换。

二、课程模块化,设置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职业学校围绕培养目标所设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专业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将教学计划按三年制“2+1”模式制定,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按各模块包含的基本技能,划分为三大模块:金工实训模块、模拟实训模块和数控操作实训模块。具体内容包括:

1.金工实训模块。包括普通钳工、普通车工、电气焊实训模块,金工实训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以车工为重点,钳工和电气焊相结合。

2.模拟实训模块。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车、铣、加工中心的基本编程和操作,初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主要是利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学习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编程基础、数控基本操作过程、模拟加工等。

3.数控操作实训模块。该模块是所有实训模块的重点,是学生磨练技能水平的重要阶段。主要包括:操作界面及程序编制,根据零件图进行程序编制、输入调试、零件装夹、刀具选择及装夹、工作坐标系的建立、平面轮廓加工、孔加工、型腔件的加工、配合件的加工与计算机自动编程、简单曲面加工等。

三、以任务为驱动,编写理实一体化的配套教材

理实一体化的教材必须将各个知识点分解成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师在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专业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从企业用人的具体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创新,编写出了一套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思想,学生将来做什么、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在平时教学实训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问题,教师再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现场操作来加以辅导,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教师“双师化”,培养理实一体化的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的关键,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我们的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学校为了培养一支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定了系统的教师培养计划,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国家PTC计划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技能竞赛教师培训等。此外,学校还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锻炼,每两年期内每人至少到企业实践2个月。这样我们的教师不但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还可以在企业的帮助下锻炼技能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建设师资队伍过程中,学校还采取“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引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实训指导教师,协助学校实现专业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改革。他们到学校任教,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传授给学生,也与本校教师形成互补、相互促进。

五、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好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在我校也已经被广为接受,但具体实施起来在一些方面还不是很到位,比如模块化的课程在真实性、完整性和趣味性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教师的教学理念、技能水平、教学方法和对企业生产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等。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为培养企业适用人才而努力。

篇10

数控加工实习报告【一】

实习了四周,尽管时间比较短,但是也挺累的,但是学到的东西真的很多。至少对与机加的内容我们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样以来,我们以后到企业了,对一些数控机床的简单操作我们就不陌生了,也有助于我们的工作。我简单的谈谈自己在实习过后的个人感受:

1.此次实习,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得到了意志上的锻炼。也养成了我们办事要认真、耐心、注意安全,可以说这是一次财富。

2.机加实习培养和锻炼了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使我们不但对机加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好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了我们的所学的知识。

3.我们也见到了老师的敬业、严谨精神。老师一次次不厌其烦的个我们演示操作过程,让同学们真正学会、看明白。

4.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取得的劳动成果。这些曾经让人难以致信的小铁器,竟然是自己亲手磨制而成,这种自豪感、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很快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像我们接触到的车工,虽然它的危险性很大,但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去操作而且要作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大家敢于尝试的勇气。四周的机加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我们知道,“数控技术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对我们来说,数控技术实习是一次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甚至是我们生活态度的教育的一次机会!

在我认为实习的本身目的就是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对工业知识的基本认识。它不同于课本教育,因为它有我们动手操作的空间!我之所以对实习有一种说不出的留恋,是因为我早已被老师们幽默的讲解和生动的描述所吸引。一个简单的瓶瓶罐罐,要想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是要颇费一番功夫的。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早已习惯了那些现成的东西,在用的同时,也不会多想它究竟是如何得来的,如果偶尔有人问起,也会很不以为然的说,这不是我们所应该知道的。现在才知道这种想法是多么幼稚,从而也让我知道了为期四周的数控技术实习对我们是多么重要!

数控加工实习报告【二】

我国从1958年起,由一批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少数机床厂起步进行数控系统的研制和开发。由于受到当时国产电子元器件水平低,部门经济等的制约,未能取得较大的发展。

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业在80年代曾有过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机床厂从传统产品实现向数控化产品的转型。但总的来说,技术水平不高,质量不佳,所以在90年代初期面临国家经济由计划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调整,经历了几年最困难的萧条时期,那时生产能力降到50%,库存超过4个月。从1 9 9 5年“九五”以后国家从扩大内需启动机床市场,加强限制进口数控设备的审批,投资重点支持关键数控系统、设备、技术攻关,对数控设备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1 9 9 9年以后,国家向国防工业及关键民用工业部门投入大量技改资,使数控设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

1.实习的目的。

熟悉数控实训车间安全管理规定熟悉数控机床教学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数控铣床切削控制原理。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基本结构,正确使用数控加工中刀具半径补偿、长度补偿、镜像、旋转、固定循环、复合循环等功能。熟练掌握加工编程中数值点的计算方法。熟悉掌握工件装夹、刀具装夹、编程原点找正、对刀等操作方法及步骤熟练掌握零件图纸分析、工艺制定、刀具选择、切削用量选择、程序编写等加工相关内容,并能够进行计算机仿真加工。熟练掌握数控加工过程的完成步骤(从图纸到工件的完整加工过程),并对加工零件进行尺寸测量及加工精度分析,能够控制零件规定加工精度.

2.实习的意义。

数控加工操作实训是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它是连接理论与实际的桥梁。是学生在毕业时,能独立完成数控实际加工、编程所要经过的必然阶段也是学生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熟练掌握使用数控编程中的各个指令(G、M、S、T、F),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独立自主的完成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正确、合理的选择切削要素(Vc Ap F)。夹具的选择及零件的装夹方式等的重要阶段。学生在学习使用老师工作经验的同时,能够比较全面、客观的认知理论和实际,区分它们各自的特性及作用。并进一步做出正确、系统的分析,使之合为一体。

3.实习的内容。

来到车间,首先老师就给我们上安全课,告诉我们有那些基本的注意事项,一定要服从车间的管理制度和老师的管理,并且要自己注意安全,不要多人一起操作等,还给我们说了一些真实的事件,加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并且还给我们说了一些前几届师兄的优秀业绩等。接下来几天实习老师带领我们熟悉一下车工、钳工,铣工等机械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功能,等以后实习的时候再让我们实际操作。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熟悉了普通车刀的组成、安装与刃磨,了解了车刀的主要角度及作用,刀具切削部分材料的性能和要求以及常用刀具材料,车削时常用的工件装夹方法、特点和应用,常用量具的种类和方法,了解了车外圆、车端面、车内孔、钻孔、车螺纹以及车槽、车断、车圆锥面、车成形面的车削方法和工件的测量方法。

比如在使用车床时不要用手直接清除切屑,应用刷子或专用工具清除。磨刀时严禁用手去刹住转动着的砂轮及工件,开机前必须检查砂轮是否正常,有无裂痕,检查工件是否安装牢固,各手柄位置是否正确。开动铣床机床前,要检查铣床传动部件和系统是否正常,各操作手柄是否正确,工件、夹具及刀具是否已夹持牢固等,检查周围有无障碍物,才可正常使用,变速、更换铣刀、装卸工件、变更进给量或测量工件时,都必须停车。更换铣刀时,要仔细检查刀具是否夹持牢固,同时注意不要被铣刀刃口割伤。铣削时,要选择合适的刀具旋转方向和工件进给方向,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选择要适当,要用铁勾或毛刷清理铁屑,不能用手拉或用嘴吹铁屑,工作加工后的毛刺应夹持在虎钳上用锉刀锉削,小心毛刺割手。铣齿轮时,必须等铣刀完全离开工件后,方可转动分度头手柄。车工要求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车刀的种类,常用的刀具材料,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车刀的组成和主要几何角度,车床的功能和构造,老师最后给我们示范了车床的操作方法,并示范加工了一个零件,然后就让我们开始自己独立实习,虽然操作技术还有些欠缺,经过几天的车工实习,最后还是各自独立的完成了实习。

车床运转时,不能用手去摸工件表面,严禁用棉纱擦抹转动的工件,更不能用手去刹住转动的卡盘。当用顶尖装夹工件时,顶尖与中心孔应完全一致,不能用破损或歪斜的顶尖,使用前应将顶尖和中心孔擦净,后尾座顶尖要顶牢,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时,应把刀具移动到安全位置,不要让衣服和手接触工件表面。加工内孔时,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应用木棍代替,同时速度不宜太快。禁止把工具、夹具或工件放直接在车床床身上和主轴变速箱上。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注意头、手、身体和衣服不能靠近正在旋转的机件。

数控加工实习报告【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由于数控化加工可以让机械加工行业朝高质量,高精度,高成品率,高效率方向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还可以利用现有的普通车床,对其进行数控化改造,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近年来,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逐步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里也开设了数控技术这门课程,为了提高我们的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数控技术水平,让我们更清楚更明白更真实地学习数控技术,第十七、十八周,我们在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数控实习,经过两周的学习我对数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习到了不少数控知识和技术。

还没开始实习的时候,我就在网上搜索相关知识,了解到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