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程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8 01:5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工程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工程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毕业实践;软件实训;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当前高校普遍采用“3+1”模式教学,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通过实习提高实践和动手能力,以达到企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据我们这几年的实际调研发现,绝大部分软件专业毕业生由于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足,无法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而软件公司基本不愿意花费人力物力培训大学生,而是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能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为公司创造效益。

在将近八个月的毕业实践期间内,部分同学由于找不到实习单位,无所事事,荒废了提高自己的关键时机,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也忘得所剩无几。另一部分同学在无法找到合适实习单位的情况下,选择参加各种培训机构,而往往项目实际开发能力的提高也十分有限,实际效果与宣传相差太远。

如何真正解决以上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学院专门成立了工程实践中心,从财政预算上向实践教学倾斜,并下设各个专业的工程实践中心,高薪聘请在公司工作多年资深的工程技术专家担任实践中心负责人,实行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并重的教学理念。

2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策

软件大学生无法成功就业的根本原因就是欠缺实际开发项目的能力,再加上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就无法通过企业的第一轮笔试关,即使通过笔试,在第二轮面试中,因为没有熟练的项目实际开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回答企业技术主管的各种实际问题,最终难免被淘汰。

学院充分认识到毕业实践在本科生培养中的重要性,专门成立了学院工程实践中心,全面负责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平时实验和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着重改革毕业实践,校企合作,打造真正的毕业实践基地。

以软件工程实践中心为例,在毕业实践设计环节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专门安排八个月的毕业实训环节、利用大连软件外包城市的有力条件、与多家知名软件公司合作,成立了校内软件开发实训中心,在实训课程体系、实训项目选择、过程管理等方面完全模拟软件公司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氛围,高薪聘任著名的系统架构师、项目经理担任实训负责人,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毕业生,对全院毕业生开放,自由选择实训方向(目前提供J2EE、、嵌入式、数据库管理),全程免费。刚开始时,学生倾向校外培训,报名人数较少,现在由于效果显著,知名度不断提高,选择在校内实训中心实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3毕业实践内容体系建设

软件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首个原因是所学知识落后于企业使用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据我们调查,大连高校软件专业方向课在Java方向只讲授到J2EE基础,甚至有的只简单讲授了JSP,而企业已经全面使用了SSHA和RIA软件开发框架体系。学生面试时被问起是否使用Struts、Hibernate、Spring和AJAX时,头脑中简直没有这些概念,使用经验更无从谈起。

在实训课程体系设计中,我们全面采用与企业衔接的最新软件技术和架构,如Struts2、Spring、Hibernate、AJAX(熟称SSHA)、SOA技术(Web Servie, SOAP, UDDI),尤其是最近两年逐渐兴起的WEB2.0、RIA开发技术,如DWR、DOJO、EXT JS和Flex等以及整合服务器端技术和客户端技术的方法,这些已基本超越大连绝大多数培训机构的内容,使我们的学生站在了软件开发技术的前沿。

实训软件平台全面采用企业最流行的产品,如数据库使用Oracle、MySQL、DB2等,应用服务器使用JBoss、WebLogic、WebSphere、GlassFish和Tomcat。开发工具选择大多数企业普遍使用的Eclipse、MyEclipse、NetBean、JDeveloper等开源产品。

毕业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这些最新的技术和框架与课堂学习有所不同,我们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边学边练边使用,重在自学,重在应用,每个技术都在项目中大量使用,保证同学们都能熟练精通。由于反复使用这些技术,同学们不像理论学习那样容易遗忘,他们基本能在不参考资料的情况下熟练编写相应的软件代码,这正是企业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4实践项目的选择和开发策略

以往毕业实践的课题都是学生成绩管理、图书管理、在线购物等简单应用项目,脱离企业实际,应用范围窄,实用价值小。

我们的毕业实践选题是针对大多数软件公司的热点应用领域,选择已开发完毕的实际项目来开发,实用性强,开发工作量大,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业务分析能力。经过认真筛选,确定了办公自动化(OA)、通用进销存、CRM、简化ERP、连锁店经营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等几个实际项目,学生们在开发过程中参观了实际企业的运作,如物流公司、服装连锁店等,实地了解软件在具体业务中的使用流程。

我们也利用各种渠道与各行业企业联系,免费为企业开发应用软件,企业也愿意与我们合作,因为不用支付昂贵的开发费用。如我们为大连今冶机械有限公司开发了外贸CRM管理系统,由项目经理带领15个实训同学,开发为期14个月,已经投入试运行,取得了企业的信任。今年初与大连北市汽车配件城合作开发大连汽车配件网,其他项目也在进一步的洽谈中。同时学院自己的所有项目完全由实践中心自主开发,目的就是锻炼学生,实现学院的无纸化办公。

在开发策略上,所有项目采用团队开发模式,每10~15人为一组,独立承担项目的分析设计和编程工作。在团队开发软件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工作的分配和调节能力、工作目标的确认和跟踪能力得到提高,这些是合格员工必需的,也恰恰是公司最看重而学生较欠缺的能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项目经理不断针对实际问题言传身教,讲解合作的策略、沟通的技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这些能力。

熟练运用软件团队开发工具也是软件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这在理论教学中涉及很少,学生欠缺较明显。在实训项目开发中,全面使用企业流行的团队开发工具产品,如CVS、Subvision、VSS等,所有学生都熟练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完成了项目的共享、更新、提交和版本管理等,为将来到软件公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毕业实践过程管理体系

管理出效益。没有严格的管理,即使知识体系再先进,也无法保证每个开发小组都能按计划完成各自的开发任务。现在的大学生虽然对新知识渴望,对新技术兴趣浓厚,但做事普遍比较散漫,缺乏责任心,随意性严重,这些都是工作中的大忌,不及早改正这些不良习惯和作风,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酿成大错。

我们在实训过程中完全实行公司化管理,为每个准员工配备工作卡,上下班使用电子指纹打卡器打卡,杜绝代考勤,将之与学分进行挂钩,违反纪律就得不到相应的学分,严重的延缓毕业,甚至得不到学位证书。

项目经理为每个小组制定详尽的日、周、月开发计划和进度,每个小组长对经理负责。每天小组开会,总结项目遇到的问题,并布置开发任务,每个人都要求仔细填写每日工作记录表,并汇总遇到的问题。每周由项目经理召开总结会议,小组长汇报各自小组的开发进度、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新思路新建议,并形成标准报告。这些环节和措施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钻研、工作总结、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而这些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学习和掌握的,必须在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才能领悟并潜移默化地掌握。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当今软件系统因为功能复杂,系统结构庞大,团队开发,客户要求高,开发时间短,因此对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软件公司普遍成立了QA部门,专门负责软件测试、质量评估,对系统中的Bug进行检测。而在校学生普遍缺乏质量意识,为提高进度和工作量,编写的软件稳定性极差,初期阶段对此根本不介意,这也是历届实训在开始阶段一定会遇到的问题。

在软件实训中,专门强化学生对软件质量的责任感。项目经理和QA成员每天对各小组的项目进行测试,每周编写测试报告,统计Bug出现率,并进行学分扣除,每周召开质量会议,不断地灌输质量意识,提高每个学生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在项目的考核中,也把软件质量作为第一指标,加大质量在考核中的份额。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引导、督促和考核,到实训结束时,每个同学的质量意识都有了质的飞跃,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软件成功部署后,所有开发小组召开项目总结大会,对开发项目进行综合评比,从文档编写、架构设计、代码规范、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每个成员编写项目开发报告,总结在实训中的经验和教训、成功与不足。从每个同学发自内心的报告和发言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确实成长了,稳重了,成熟了,责任心强了,经验丰富了。

6改革成果和思考

经过我们精心打造的毕业生,得到了软件公司的青睐,每期实训生近70%能进入软件公司工作,其中20%能进入较知名的软件公司,这在目前经济危机企业普遍减少用人数量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些学生知识和技能娴熟,到企业能很快适应,在质量意识、团队合作、做事认真、工作细致、责任心强等诸多方面都符合企业的要求,有几名同学刚工作1~2年就成为公司的主力,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培养模式是正确的。

模拟软件公司不如真正的软件公司,我们计划成立软件开发公司,以零利润接揽实际的国内和外包软件项目。因为面临无法按时交付受处罚的风险,强迫我们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这是模拟软件项目永远达不到的。我们已经和多家软件公司接洽了很长时间,他们也非常愿意把合作初期的非关键项目外包给我们,为他们节省巨大成本,同时锻炼毕业生的能力。

近三年毕业实践环节的改革和创新证明,加强毕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大学生经过系统的毕业实践锻炼,自信心大大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迅速,能迅速地适应企业的要求,融入到实际项目开发中。

参考文献:

[1] 龚威,王赢,谢媛媛. 科学与工程教育并重的新型IT人才培养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09(9):136-138.

[2] 赵国冬. 实验创新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09(9):30-31.

[4] 刘书勇,张国印,武俊鹏.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8):14-16.

[5] 邱钦伦. 对软件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9):23-25.

[6] 马润成.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供需现状、就业形势和工作对策[J]. 计算机教育,2005(10):68-70.

篇2

关键词:实践教学;机电产品拆装;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05-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永不枯竭的动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才能让当代的大学生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当前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与“用”脱钩的现状。我中心经过长期调研提出了《基于大工程背景下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的总体方案》,对中心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课程中的“机电产品拆装”实训模块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构建了《机电产品拆装》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一、开设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课的目的

《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课是工程实践能力训练课程的模块之一,是对我校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的以机电产品认知为目标的机电产品拆装通识常识教育。以机电产品拆装实训为载体,使大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机电产品的基本结构、传动原理、传动过程、连接方法等;通过学习掌握机电产品的拆装工艺技巧,零部件拆卸后正确放置、分类和清洗方法,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机电产品拆装实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引入和环节的组织

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此,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将学习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围绕任务引出知识点和解决方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每个“任务”为中心,在一连串“任铡钡那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操作,当学生完成所有的“任务”后,也就完成了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我们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根据对大学生所应具备素质的要求,对实训内容进行分解,将所用到的知识点、技能进行归类,形成若干个任务模块,每个任务模块有明确的实训目的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我们本着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自行设计制作了具有机电产品典型结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拆装难度适中、更加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由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和涡轮蜗杆减速器组成的实训装置。避免了教学设备市场采购带来的结构比较复杂、涉及专业知识过多、对大学生专业水平要求过高的缺陷。我们将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分为:教师讲解视频演示学习拆装拓展训练四个环节,真正实现“学用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理论都是大学生所熟知的,每个“任务”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如何应用于实践,遇到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使学生手脑并用,弄清机电产品实训装置的基本结构、传动原理、连接方法、拆装基本工艺技巧和常用拆装工具的选择使用。最后将所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归类总结,进行拓展训练,指导教师给予评价。

实训的评价标准:(1)学生是否遵守考勤制度和课堂纪律;(2)学生是否弄懂机电产品实训装置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3)学生制定的拆装方案是否合理;(4)学生拆装的工艺过程是否正确;(5)学生对拆装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正确;(6)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拆装;(7)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否协调;(8)学生是否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三、教学实施的过程

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大学生在实训中,既是学习者,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要提供及时的引导,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解释。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依据中心自制的12套机电产品实训装置,将参加拆装实训的学生分为12个组,每组3―4名学生,每组1台实训装置和1套工具。分组完成后,首先由指导教师利用PPT简要讲解实训要求、实训步骤、实训目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机电产品实训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本次拆装用到的工具如何选择使用。接下来通过视频演示机电产品实训装置的结构和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拆装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结构,掌握拆装工艺要求。然后布置(下达)任务。任务一:理论应用。针对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接通电源后就会转动起来这一现象,提出“电动机转动实现了什么样的能量转化?利用了什么原理?转化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拆装的步骤和操作要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并让同学们结合视频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上述问题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由教师指定同学来讲解,全班学生给予评议。完成这一任务的目的是使学生们通过互动交流,既明晰了各个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二:学习拆卸。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刚才讨论的拆装步骤,依照视频演示按照从外到内、由上而下、先拆组后拆零的拆卸原则对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进行拆卸,并把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进行正确分类放置,指导教师给予引导和指正。学生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机电产品的拆卸方法技巧,掌握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零部件拆卸后正确放置、分类,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任务三:学习装配。学生以组为单位对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进行机装配。教师给学生明确的装配步骤原则上与拆卸的步骤相反,同时强调装配过程不是零件的单纯组合就位,而是要确保零件配合精度,装配过程中必须仔细踏实,严格求精,规范操作,严禁盲目粗糙、乱敲硬套,违反规则的野蛮装配,指导教师负责监查和指导。学生相互协作完成任务,熟悉常用拆装工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团队意识、安全意识。任务四:拓展训练。以组为单位自行完成对涡轮蜗杆减速器进行拆装和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装置的总装,要求学生摆脱依赖,制定拆装方案,方案上交指导教师后进行拆装。指导教师对学生制定方案的合理性、实施过程工艺的正确性、完成速度的快慢和同学之间相互配合的协调性等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合理的、带有创新的工艺方法,请学生进行讲解,全班同学评议。如此,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团队意识,而且起到让学生重视技能学习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四、Y语

经过两年的实际教学检验,与课程改革之前相比,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对技能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反映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对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学习更加容易;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也更省力。教学改革起到了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作用,达到了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的目的。因此,要不断更新实训内容,培养出更多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扎实的创新型人才,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义臻,张丽.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机电产品拆装实习教学[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2,(02):179-180.

[2]果莉,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9,(01):14-16.

[3]徐雅斌,等.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03):125-127.

Reform and Practic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Training Course Based o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Goal

CAO Xue-feng,SUN Yi-y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43,China)

篇3

关键词: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能力;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张桂菊(1979-),女,布依族,贵州贵阳人,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讲师;肖才远(1979-),男,贵州威宁人,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讲师。(湖南邵阳42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邵阳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JG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22-02

在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今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愈来愈成为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取得了稳定、快速的发展,同时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根据本院制定的创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位居省内外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地方性、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邵阳学院大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针对机械工程类创新型人才的专业特点,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专业探索出一条科学、完善的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子。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创新体系等方面构建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使邵阳学院能培养出具备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一、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科学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有很大的作用。过去机械工程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过度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则往往过分依赖教材,着重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传授。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教材往往相对滞后。对学生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注重死记硬背,拼命忙于应付考试,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少灵活性,缺少创新精神。所以,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时,始终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坚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是由人文素养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平台、多学科综合交叉构成宽厚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课程模块所构成。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文体艺术修养知识、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偏窄、知识结构单一的格局。主要课程有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式与政策、品德与法律、体育、健康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演讲与口才、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等。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与进入社会后发展需要的通识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对时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与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逐渐凸显创造性、综合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征,未来工程师在“非工程”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工科大学生在业务素质方面要加强与民族意识、工程意识、经济意识的融合,并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身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因而,必须进行多学科综合交叉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即涵盖机、电、液知识、检测技术、控制技术、制造技术与经济管理技术的宽厚的基础课程体系。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接口与应用、机械制造工艺、电工电子技术、热工原理、液压与气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检测技术、汽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旨在加强学科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按专业大类招生,分专业方向培养。基于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原则,对专业课程学时减少的同时,课程内容进行精炼,突出应用广、水平高、效果好的特点,对现代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热能工程、模具设计制造、汽车与内燃机、制冷与空调6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结构进行优化,在每个专业方向均设置特色课程和探索性课程,针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性开设部分选学课。

高素质的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不但要具备从事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因而,构建创新系列课程模块要基于工程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结合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创新理论与方法的学术前沿,着眼于整个机械系统,开设课程有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产品技术创新、现代设计方法、CAD技术、机电系统动态仿真、机械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工业机器人等课程,涵盖了创造学、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夯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通过大量工程设计去实践,为以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构建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体系

实践环节是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靠理论教学是不能内化成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与生产相结合,将科研活动引入教学,加强工程实训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知识来源渠道多样化,能力培养多元化。注重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

实践基地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岗位聘任及培训等制度。在此基础上,顺利实现了人事改革,通过竞聘上岗,拥有实验专职技术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人;教学仪器设备852台(套),总值达901.36万元。按照工程模式进行实践基地的设计与规划,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省级示范建设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标准来进行规划和设置。整个实践基地分成三大块: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基础实训基地、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和专业实验场地。

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包括金工实习基地和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机械实习工厂基地以数控设备为主,每年能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6000人次,除了承担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承担数控操作的认证培训工作,学生在数控课程、数控实习的基础上通过考试可获得资质证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包括机械产品拆装、机电产品拆装、模具拆装、制冷设备拆装、内燃机拆装以及拆装准备间,每年可承担拆装实训教学任务达2000多人次。

动力机械基础实训基地包括工程力学模块(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块(互换性及测量技术、金属材料热处理)、传动与控制工程模块(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PLC等)和热工基础实验模块(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测试技术、能源与环境)。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32000人次。并对实践内容进行重组,实践手段和内容体现了先进性、综合性及设计性。

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包括机械创新模块(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工程软件实训模块(AutoCAD、Pro-E、UG、Cimetron等)、虚拟实验模块。以前实验要求给学生提供详细的指导书,让学生机械地去验证。这样,验证性实验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也造成一部分学生的依赖思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供了各种虚拟传动零件、机构及各种仿真软件,为学生自行设计和组合创新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向学生具体提出要求,只提出需实现的功能,学生通过各种虚拟实验机构验证创新实践成果,并通过机械工具制作出产品模型。整个实训过程学生独立做出,自己编写和总结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方式以设计为主线,注重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方案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验场地包括机械工程实验模块、热能工程实验模块、车辆工程实验模块、材料成型实验模块,承担了三个机械工程类专业、六个培养方向的专业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1000人次。

四、创新实践教学成果

根据以上内容构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在机械工程类专业实践近两年来成绩显著。到目前为止,邵阳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被评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小型内燃机及先进制造技术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现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湖南省挑战杯竞赛和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大赛取得优异的成绩,2008年获得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08年荣获第八届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2009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三等奖1项,2009年获得中南地区港澳特区第四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2010年第四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铜奖3项。2009年“挑战杯”比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2009年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主办的第一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术竞赛在邵阳学院举行,学校成功地承办了该项大赛,并获得了大赛唯一的特等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地方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推广所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周仲魁,夏菲,梁丽萍,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49-52.

[2]蔡苇,余波,兰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65-166.

[3]李郁峰,陈念年.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9,(10):12-14.

篇4

1.1改变教学模式

第一,课程中重复的内容不再重复教学。比如:工程力学,力学的基本知识与大学物理重复,在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每堂课让学生自己准备课堂内容,准备PPT,上台讲解,教师给出指导。第二,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教学。比如:单片机课程采取上机教学,使学生边学边用,用软件模拟,再加入实验课时达到软硬件有机结合。第三,学生自由选择跟本门课程相关的课题,完成课程教学。比如CDIO工程导论:教师先介绍本门课程的任务,然后提出课题让学生自行选择,针对每一个课题学生自行收集材料,制作PPT,讲解课题并最终完成课题。每一个课题教师给出的应该相对简单,一个简单的项目学生完成后,他们会有小小的成就感。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努力。首先,新生由于刚进入校园彼此还不是很熟悉,通过分配任务让新生能组成团队,进行分工与合作,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让学生自主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询资料,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再次,在为学生布置完课题后,让学生自己购买各种元件和工具,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的学习水平。最后,在答辩的过程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经过对2010级测控班级的试验,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以及动手能力方面要比没有参与项目的学生有明显的优势。从毕业就业情况来看,参与项目的同学在就业时候自己感觉压力较小。

1.2制定新的培养方案

针对应用型本科测控专业,为了合理制定培养方案,我们首先对本专业从业人员进行调查,结合以往的教学计划让企业人员给出评定各个课程在本行业的重要性,分别从10分到0分罗列出每一门课的重要性,然后收集这些调查资料进行总结。参考CDIO评价标准,制定符合产业需求的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校企合作

2.1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编写符合工程教育需要的教材

如:编写无损检测课程教材并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IDEA培训)。

2.2建立CDIO工程教育模式所需的实践基地

要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应该具有好的工程实践环境,我们建立了职业资格鉴定站,先后与厦门灿坤实业有限公司、爱迪尔电子有限公司等多个公司合作,建成了多个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成立企业研究院,创造了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工程环境。

2.3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在大学四年中,一、二年级是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三、四年级着重实践训练:第五学期为期1周的“电工电子实训”即借助一个典型电路系统完成实训,来检验学生所学的电路、电子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在第五学期分别安排了两周的单片机和PLC课程设计。在第六学期,安排了为期3周的“测控系统综合实训”。在第七学期安排了一个月的就业实习。同时在每年暑假都安排学生去工厂参观实习。在此过程中有企业的参与,使用多种常用设备,让学生对实际作业更加接近,促进了毕业生与企业接轨的能力。

2.4积极开展课外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5

关键词:工作过程;井巷工程;教学改革;特色;创新

通过行业和毕业生就业调查发现:井巷工程与采矿生产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相互依存。长期以来,在我国井巷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一直坚持“以掘保采,以采促掘,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由此可见,“井巷工程”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础,以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和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建设与考核评估,以素质拓展计划构建多渠道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桥梁,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其他素质教育文件为保障,以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成绩、职业资格获取率和就业率等为表现形式,把满足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按照调研讨论,形成授课教学方案,并不断修订、完善及全面推广其步骤,研究和探索出了一套“井巷工程”专业课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

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对高职高专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应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特点,以岗位能力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及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和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基本方法

(1)通过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明确了“井巷工程”的培养目标:具有从事矿山井建、开拓、生产等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检查、监督、验收、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劳动部、煤炭工业部关于颁发《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支护工等16个工种)》的通知和现场需求,“井巷工程”确定的岗位群是:支护工、巷修工、巷道掘砌工、锚喷工、井筒维修工、爆破工。(2)通过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井巷工程”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3)通过“井巷工程”课程分析,以工作任务分析表为依据,选择项目载体,并进行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合。(4)通过教学分析,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教学整体优化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内容改革

内容设计与组织安排“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组织由涉及事实、概念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模块,涉及经验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模块,素质拓展模块组成,整个课程以六个项目为载体、以30个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井巷工程”部分,识岗实践,顶岗实践等关键环节融入其中,同时将校内第二课堂、校外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中并充实了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按照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顺序,与课程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采用了串行结构,针对职业工作顺序的每一个工作任务环节来传授课程相关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这样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不再是通过资格课程的学习,而是通过经验反思,在经验中获得职业能力,使“教、学、做”融为一体。

教学资源建设以吴再生、刘禄生主编的《井巷工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全国煤炭高等职业教育采矿工程类规划教材)为基础,跟踪本行业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以及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设计根据“井巷工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了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模拟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培养职业素质。

教学手段设计根据“井巷工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创设情境、确定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归纳总结、评价反馈上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为提高办学水平,建设了一定数量、具有良好实施条件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场地保障;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培训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外聘了企业的技术骨干,配备了专用资金和物资设备,从财力、物力、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依据山西省教育厅对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的评审要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建设“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团队,形成了稳定的、具有良好合作精神、中青结合、校企合作、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研究团队。

岗前训练体系教学平台建设岗前训练体系主要包括课堂讲述陈述性知识、实验、课程设计、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和创新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录像播放、施工图片、模型、实物、工程案例等创设工作情境,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总结等五个阶段完成。同时,将“井巷工程”课程教学搬到现场、学院实训中心进行教学,使教学与生产融为一体。

顶岗实训平台建设由于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特殊性,构建顶岗实训平台难度大,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如利用学生、教师等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在阳泉、大同、吕梁、太原、内蒙等矿区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解决了学生顶岗实训的难题。学生在企业生产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岗位参与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在重点训练岗位技能项目的同时,熟悉生产环境,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其应对生产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将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校、省、国家三级竞赛平台,在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基础上,汇集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的优秀论文、专利、制作、调查报告、商业计划书等成果,参加省、国家级比赛,为优秀的商业计划项目提供场地,为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学生学习期间的成绩由教师评价成绩、学生互评成绩、企业评价成绩、职业资格鉴定四方面组成,学生必须四次考核成绩全部及格方能通过;教学效果由校内外专家、用人单位、同行、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监督与评价。

对外服务平台的建设结合山西省是全国煤炭大省和我院主体专业为煤炭生产技术的特色,建立了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教学平台,已培训了翼城、盂县、和顺、平定、阳泉等地方煤矿职工,为课程开发与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学生顶岗实践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

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培养学生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有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观;形成企业与学校、教师与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与基础课教师多元合作、跨界融合的教学观;形成基于工作过程开发“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观;建立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训练体系;形成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整体性”、教学渠道“多元性”、教学形式“开放性”、教学过程“全程性”、教学考核“灵活性”、教学监控“严谨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经过2005、2006、2007、2008级四届学生的实践,学生在学院实训室、顶岗实训基地、校内第二课堂、校外社会实践、校内大学生kab创业基地、校外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完成的实验项目、专利、制作、大学生创业计划书、论文、社会实践成果以及职业工种资格考核的通过率、就业率等,充分说明了对提高“井巷工程”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产生显著成效,可以在其他同类课程中推广应用。具体效果如下:(1)“煤矿用报警支柱”、“倾斜巷道常闭式柔性防跑车装置”等11项学生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2)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项,获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各等级奖100多项;(3)获山西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项;(4)学生发表自然科学论文8篇;(5)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肯定;(6)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认可,一次性就业率在95%以上;(7)参加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培训和社会实践的有900多学生,为实施“创业促就业、实践促就业”工程提供了空间;(8)受到同类院校的关注,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在校内外做了多场报告,培训了300多名煤矿技术人员);(9)学生普遍反映,在“井巷工程”课程学习中除学到了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还学到了许多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养成了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具备的多种素质,同时也开拓了自己的思路,提高了自己的职业能力;(10)毕业生全部获得了相应职业工种的中级资格证书;(11)提升了教师的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

教学改革的特色与创新

(一)“井巷工程”教学改革的特色

在“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中,融力学、创造学、创业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自然辩证法理论、知识产权理论等于一体,渗透和应用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理论知识传授与工作岗位训练于一体;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紧密结合,建立开放式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

(二)“井巷工程”教学改革的创新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教育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构建教学目标“整体性”、教学渠道“多元性”、教学形式“开放性”、教学过程“全程性”、教学考核“灵活性”、教学监控“严谨性”,“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实效性;“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具有可推广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井巷工程”新技术的不断开发,新教学方法、手段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继续积极地探索新技术、新教学方法、新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要加强与相关网站链接以及课堂实录等网络资源建设,以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eb/ol].[2009-10-01].jpkcnet.com.

篇6

 

关键词:工作过程;井巷工程;教学改革;特色;创新

通过行业和毕业生就业调查发现:井巷工程与采矿生产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相互依存。长期以来,在我国井巷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一直坚持“以掘保采,以采促掘,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由此可见,“井巷工程”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础,以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和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建设与考核评估,以素质拓展计划构建多渠道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桥梁,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其他素质教育文件为保障,以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成绩、职业资格获取率和就业率等为表现形式,把满足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按照调研讨论,形成授课教学方案,并不断修订、完善及全面推广其步骤,研究和探索出了一套“井巷工程”专业课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

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对高职高专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应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特点,以岗位能力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及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和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基本方法

(1)通过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明确了“井巷工程”的培养目标:具有从事矿山井建、开拓、生产等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检查、监督、验收、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劳动部、煤炭工业部关于颁发《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支护工等16个工种)》的通知和现场需求,“井巷工程”确定的岗位群是:支护工、巷修工、巷道掘砌工、锚喷工、井筒维修工、爆破工。(2)通过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井巷工程”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3)通过“井巷工程”课程分析,以工作任务分析表为依据,选择项目载体,并进行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合。(4)通过教学分析,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教学整体优化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内容改革

内容设计与组织安排“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组织由涉及事实、概念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模块,涉及经验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模块,素质拓展模块组成,整个课程以六个项目为载体、以30个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井巷工程”部分,识岗实践,顶岗实践等关键环节融入其中,同时将校内第二课堂、校外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中并充实了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按照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顺序,与课程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采用了串行结构,针对职业工作顺序的每一个工作任务环节来传授课程相关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这样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不再是通过资格课程的学习,而是通过经验反思,在经验中获得职业能力,使“教、学、做”融为一体。

教学资源建设以吴再生、刘禄生主编的《井巷工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全国煤炭高等职业教育采矿工程类规划教材)为基础,跟踪本行业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以及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设计根据“井巷工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了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模拟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培养职业素质。

教学手段设计根据“井巷工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创设情境、确定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归纳总结、评价反馈上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实践教

学平台建设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为提高办学水平,建设了一定数量、具有良好实施条件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场地保障;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培训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外聘了企业的技术骨干,配备了专用资金和物资设备,从财力、物力、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依据山西省教育厅对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的评审要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建设“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团队,形成了稳定的、具有良好合作精神、中青结合、校企合作、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研究团队。

岗前训练体系教学平台建设岗前训练体系主要包括课堂讲述陈述性知识、实验、课程设计、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和创新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录像播放、施工图片、模型、实物、工程案例等创设工作情境,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总结等五个阶段完成。同时,将“井巷工程”课程教学搬到现场、学院实训中心进行教学,使教学与生产融为一体。

顶岗实训平台建设由于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特殊性,构建顶岗实训平台难度大,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如利用学生、教师等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在阳泉、大同、吕梁、太原、内蒙等矿区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解决了学生顶岗实训的难题。学生在企业生产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岗位参与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在重点训练岗位技能项目的同时,熟悉生产环境,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其应对生产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将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校、省、国家三级竞赛平台,在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基础上,汇集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的优秀论文、专利、制作、调查报告、商业计划书等成果,参加省、国家级比赛,为优秀的商业计划项目提供场地,为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学生学习期间的成绩由教师评价成绩、学生互评成绩、企业评价成绩、职业资格鉴定四方面组成,学生必须四次考核成绩全部及格方能通过;教学效果由校内外专家、用人单位、同行、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监督与评价。

对外服务平台的建设结合山西省是全国煤炭大省和我院主体专业为煤炭生产技术的特色,建立了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教学平台,已培训了翼城、盂县、和顺、平定、阳泉等地方煤矿职工,为课程开发与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学生顶岗实践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

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培养学生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有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观;形成企业与学校、教师与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与基础课教师多元合作、跨界融合的教学观;形成基于工作过程开发“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观;建立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训练体系;形成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整体性”、教学渠道“多元性”、教学形式“开放性”、教学过程“全程性”、教学考核“灵活性”、教学监控“严谨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经过2005、2006、2007、2008级四届学生的实践,学生在学院实训室、顶岗实训基地、校内第二课堂、校外社会实践、校内大学生kab创业基地、校外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完成的实验项目、专利、制作、大学生创业计划书、论文、社会实践成果以及职业工种资格考核的通过率、就业率等,充分说明了对提高“井巷工程”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产生显著成效,可以在其他同类课程中推广应用。具体效果如下:(1)“煤矿用报警支柱”、“倾斜巷道常闭式柔性防跑车装置”等11项学生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2)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项,获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各等级奖100多项;(3)获山西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项;(4)学生发表自然科学论文8篇;(5)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肯定;(6)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认可,一次性就业率在95%以上;(7)参加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培训和社会实践的有900多学生,为实施“创业促就业、实践促就业”工程提供了空间;(8)受到同类院校的关注,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在校内外做了多场报告,培训了300多名煤矿技术人员);(9)学生普遍反映,在“井巷工程”课程学习中除学到了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还学到了许多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养成了科学技术工

作者应具备的多种素质,同时也开拓了自己的思路,提高了自己的职业能力;(10)毕业生全部获得了相应职业工种的中级资格证书;(11)提升了教师的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

教学改革的特色与创新

(一)“井巷工程”教学改革的特色

在“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中,融力学、创造学、创业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自然辩证法理论、知识产权理论等于一体,渗透和应用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理论知识传授与工作岗位训练于一体;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紧密结合,建立开放式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

(二)“井巷工程”教学改革的创新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教育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构建教学目标“整体性”、教学渠道“多元性”、教学形式“开放性”、教学过程“全程性”、教学考核“灵活性”、教学监控“严谨性”,“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实效性;“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具有可推广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井巷工程”新技术的不断开发,新教学方法、手段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继续积极地探索新技术、新教学方法、新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要加强与相关网站链接以及课堂实录等网络资源建设,以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eb/ol].[2009-10-01].jpkcnet.com.

篇7

【关键词】工科高职 工程素质 实践技能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29-02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各高职院校在培养大学生技能方面,根据各自办学的特色而采取了相应措施,注重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设备的投入、实验项目的开出率等。笔者认为,对工科高职院校大学生工程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应贯穿到各门课程及其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从入校开始逐步明确: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自己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明确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要学生有了工程意识,才能学习好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好工程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才能真正成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实际的高技能人才。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和实践。

一、学生缺乏工程素质的表现

工程素质是指从事工程实践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能力,是面向工程实践活动时所具有的潜能和适应性。工程素质实质上是一种以正确的思维为导向的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工程素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广博的工程知识素质;二是良好的思维素质;三是工程实践操作能力;四是灵活运用人文知识的素质;五是扎实的方法论素质;六是工程创新素质。

学生缺乏工程素质体现在学生缺乏实践环节的精雕细刻,实战水平较低,在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方面缺乏,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现实中,刚刚毕业的工科高职大学生需要几年的工程磨练才能独立工作,致使用人单位不得不为教育过程的“欠帐”付出时间的“代价”,这不仅延缓了人才的成长,也会造成教育过程的“先天不足”而对未来产生致命的影响。人才的“实用性”和“可用性”普遍偏低,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预期与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最终导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的后果。

二、工科高职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具体方法

笔者在多年教学和人才培养实践中,进行了有意的研究与实践,提高了对培养工程素质规律的认识。我们认为工程素质的培养主要在于“工程意境”的熏陶和工程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具体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专门导入“工程意境”模块。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除了常规内容以外,分阶段、分步骤设置一些有关专业介绍讲座和接触工作岗位的参观实习、小型综合实训。比如学生入学后先参观实训基地相关工作岗位,先对客观的工作环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指导学生做一些小的实训项目。这样学生开始学习课程之前就不知不觉一走进我们给他设置的“工程意境”中来了。每学期结束时都可以至少接受一次工程素质的综合培训。

2.工程素质的演练要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的始终。如何贯穿呢?举例说明一下。课程内容体系特点可以是:以一个或几个典型工程项目作为实例,将该实例进行分解得到相应的知识模块,将分解出来的知识模块按照将来从事职业岗位工作需要的流程,分别进行详细剖析,最后将所有内容进行综合,并在综合中完成实践项目中知识和技能的拓展。这种用典型的工程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安排,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反复性的工程思维训练,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由于把理论知识融入在工程实践中进行讲解,教师所创造的“工程意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课堂教学。

3.在实验课中,必须善于“解剖麻雀”。工程没有大小之分,只有复杂程度的不同,包含的要素是一致的,因此实验课中要做到“细分与扩展”的结合,通过人为设置的“工程意境”,把工程要素全面渗透到实验之中。大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形成乐于实践的良好风气。

4.在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注重工程整体概念的全面灌输。设计是学完课程后应用所学知识及以前的知识积累而进行的综合性、开放性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工程实战的演习。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造出一个接近真实的“工程意境”,教学中除了常规内容以外要强调:设计是为了制造或生产,制造的产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而市场的需求体现在用户在选择产品时的比较优势。因此,设计的整体概念要体现在:必须综合整体的考虑市场经济性和可实现性。

5.实习是学生真正接触到的客观的工程环境。我们都知道实习教学环节是积累工程经验,掌握工程技能的最好课堂,但是笔者认为实习更是学习组织管理生产的知识和培养全局观念的重要环节。在现实就业岗位中岗位整体实践经验除了工程技能以外,还应包括坚强的性格、严明的纪律、业务的精通、道德的优良、同事间的合作等人文的因素在内。因此,实习不仅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衔接和实践的具体效果的培养,而更重要的是从岗位的需要出发,培养全方位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毕业生与工作岗位零距离衔接。

通过在以上各个环节“工程意境”全方位的熏陶,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最关键的是获得了良好的工程思维训练、扎实的工程实践操作技术、优良人文知识教育。

三、结论

工程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应该为学生尽可能多得去创造“工程意境”,丰富“工程意境”的内涵,把“工程意境”模式由始至终地贯穿于教育过程之中。学生在这种环境不仅获得了工程素质的培养,还明确了自己与工作岗位的差距、找到了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岗位、了解了自己缺乏哪些素质,从而在工作中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 论大工程环境下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实验技术与管理》樊庆文,刘胜青,马济永.

[2] 论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研究与实践《教育与职业》普林林,董兴.

篇8

通过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容易看出学生知识积累的能力与欠缺,明白学生的个人思考过程,进而为今后的课程制定更有效的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此外,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实践操作: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训,从而僵化学生思维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制约学生的发展。互动式教学突破了这一方面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紧密联系,更容易适应实际工作;第二,思维形成:教师通过为学生指派任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思路在概念空间沿着恰当的轨道开发智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训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积极学习:学习是一件艰苦的工作,但是在合适的时候加入一些激进因素会让学不相同。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推动学生的行动了力,让他们的大脑更多主动的思考,从而创造出额外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第四,综合能力:如口语表达、沟通、团队协作等。

2建筑安装工程与预算实训与结果分析

2.1实训与操作方法讲解

首先,需要设计实训流程,同时将主题引入,这样的形式可让主题更加突显,加大以学生位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力度;其次,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实训,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作。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从而全面提学生综合能力和技术指标,达到师生共赢的目的。最后,学生先进行自我总结,再由老师帮学生补充总结,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为全面。然而不同岗位下的施工项目技术主线的具体应用也不同,可通过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保障授课的质量,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如水泵房的给排水系统——实景参观+演练训练——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首先,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需要结合幻灯片资料对水泵房的给排水系统工作情况进行演讲。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景观察,对相关实物进行一一讲解。最后,评选出本次实训的优秀小组;卫生间管道安装与预算——安装模型+操作面试——锻炼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首先,分组对相关散件的功能和安装方法进行了解,然后将各个图纸的进行标号,让个小组进行抽签,根据图纸内容在散件箱内找出对应散件进完成安装,考验学生的灵动能力。最后,评价小组成绩,进行相关奖罚等。

2.2实训效果分析

某校对13级工程造价专业三班和四班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并对互动式教学效果与满意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88份问卷,回收86份,有效问卷85份。其中,表示互动式教学对自身有很大提高的有45人,较大提高的有31人,一般的有6人,没什么变化的有1人,降低学习效率的0人;对互动式教学的态度持非常满意的有50人,很满意的有26人,较为满意的有8人,还行的有1人,不满意的有0人,非常不满意的有0人。由数据可以看出,互动式教学在建筑安装工程与预算实训中的应用,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间接说明了实训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总结

篇9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协同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理念思考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精神,把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把发挥企业的作用作为产教融合的关键,高度重视行业和社会组织在促进产教衔接方面的作用,在机制设计上着力于各参与方利益的保障与实现,关注产教融合协同体系的构建与合作机制的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推进政府、学校、企业三方主体协同发展,以经济产业升级优化为立足点,以技术转移和共同开发为主要载体,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根本目标是让高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更好地与社会需求、行业发展相符合[1]。1.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和行业特色类高校建设,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2.开展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试点,加强产教融合实训环境、平台和载体建设。3.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双师双能型教师建设力度,促成企业行业专家进校开课。4.鼓励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多方在科研合作、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全方位协同创新。

二、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1.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处于附属地位,而且实践教学主要是验证理论,不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2],如实验教学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服从于理论教学,实验课隶属于某一门课程,并且实验课的成绩所占比例非常小,一般不超过20%。(2)实习流于形式,达不到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主要是实习内容单调,缺乏系统性。学生实习走马观花,动手机会少,得不到专业技能的锻炼。专业综合训练多纸上谈兵,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联系企业实际,不解决现场工程实际问题,学生得不到工程实践的训练。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必须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模式改革,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3]。2.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通过校企深入合作方式,实现校内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学科素养+技能训练+科研训练”和企业培养学生“实践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促进校内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提升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电类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社会满意度。3.校企协同共建内容不断深入:重点建设一批共建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破解工程实践条件不足的难题。通过共建与企业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通过各专业课程与企业、培训结构的深入合作,在学生实习环节开展面向企业、行业发展的课题研究与设计,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和专业开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4]。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与项目开展,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发横向、纵向基金项目,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进海外博士,开展双语教学,扩宽学生国际视野。多途径、多方位加强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工程设计综合意识、国际交流能力、社会责任感。

三、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上的创新实践

1.学校坚持立足苏北、服务地方理念。学院紧密围绕淮安市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规划、集成电路产业布局与台资企业汇聚的区域特色,与德淮半导体、纳佩斯半导体、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时代芯存等企业加强科研、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学生就业等多方位深入合作。通过外聘教师等途径,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电信行业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开设专题讲座、行业前沿知识、技能培训,按照学校外聘教师管理办法付给外聘教师课酬;支持新进教师到企业定岗工程实践,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兼职、担任科技副总等岗位,开阔了产教融合途径[4]。2.学院引进ICT产教融合项目,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企业的四大职能体系全面“补养”高校人才培养,从“产、教、学、研”四维度,全面覆盖到高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职业素质培养、师资培养、学生实习就业、科研成果推广中,推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育人模式。学院立项建设了6项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6名科技副总,加强了电子、通信、光电几个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力度,提高学生实训平台、在线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内容建设力度,校企双方在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学科竞赛等方面成果显著。5.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不断优化。学院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积极吸收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加强了教师教学、学生实践的监控体系。通过一师一优课、学院试卷及理论、实践教学材料整理规范,加强了实习过程材料的考核,如学生设计内容考核、学生答辩考核、师生教学互动、小组讨论环节的规范,教师保留完整的照片、文字、视频等过程材料,便于实现学期间对比总结、教学思考,针对学生反馈意见、企业反馈建议、教师教学思考等进行实时持续改进。通过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使教师教学有规范,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关注如何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基础 实践 工程素质 创新能力 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王文发(1968- ),男,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算法设计。(陕西 延安 71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陕西省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BZ2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88-01

新世纪对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等学校理工类大学生是国家工程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推动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与进步的有生力量,因此,大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对于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利用各种机会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用人单位和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调研,普遍认为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不够扎实、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差、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等。为此,自2006年起,我院提出了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对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设计、课外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按“分阶段、递进式”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形成了“2.5+0.5+0.5+0.5”分阶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2.5+0.5+0.5+0.5”分阶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所谓“2.5+0.5+0.5+0.5”分阶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用2.5年的时间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实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扎实宽厚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继各阶段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用0.5年的时间,根据学生兴趣,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分模块实施对学生专业方向的培养,同时引进专业实训机构,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在校内实训,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用0.5年的时间,学生离校到专业实训机构接受工程素质训练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培养,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使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新和自我表现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的培养;用0.5年的时间,使学生在学校导师、实训机构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真正参与企业实际的工程应用项目,成为对社会、对企业的“零适应期”人才。通过上述四个阶段的培养,使学生既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娴熟精湛的专业基本技能,又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2.5+0.5+0.5+0.5”分阶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途径

1.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认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学生普遍重学轻用,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理工类专业学生培养的应用和实践特性,高度重视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从理论到理论的培养方式,真正做到从只强调“教”到更强调“导”、只强调“学”到更强调“用”、只强调“知识”到更强调“能力”和只强调“学会”到更强调“创新”的转变,为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条件,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要建立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在该模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院建立了“一个中心、两种能力、三个体系、四个阶段”的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以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心,强化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好学校、实训机构和企业密切协作的育人体系,按照打基础、定方向、提能力和去适应四个阶段进行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使知识与能力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实、加深和提高。

3.要始终坚持“厚基础、重实践”的办学理念。没有扎实宽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创新,不注重实践就不可能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因此,在该模式的教学实践中,我院用2.5年的时间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开设综合课程,重新组合各种相近学科,增设与理论课程相适应的技能课程和课程设计,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使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具体在理论教学中,将讲授的内容按照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归结相应的问题情景,按照“问题情景—建模(算法设计)—解释与应用”的模式组织教学,并根据问题情景的特点,适度安排一定学时的讨论课,增强师生互动;注重教学手段的选择,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或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开放性”内容,给学生留有一定的问号,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基础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环节、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开拓学生思路,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综合性实验,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完成具有一定背景的实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研究性和探索性实验,使学生在校就能接触到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施方案、组织实验、撰写总结报告等环节,获取新知识和新经验,同时,也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能力,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初步的培养,为后续各阶段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4.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和爱好是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实施该模式的教学实践中,我院用0.5年的时间,通过专业选修课、专业见习、学科竞赛、科技创新项目、大作业、小论文、科研论文、横向项目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灵活学习提供更大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新和自我表现的创新素质,形成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与激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训练和培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5.要强化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在实施该模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用0.5年的时间,让学生离校到实训机构参与工程项目、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通过这些环节,学生既可以品尝到成功所带来的欣慰与喜悦,同时,也能体会到失败所带来的挫折与磨炼,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团队精神、意志品质、道德修养等工程素质得到良好的训练。

6.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牢固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教师是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执行者,通过与实训机构和企业建立的牢固关系,一方面,鼓励校内教师积极参与实训机构和企业项目,提高校内教师的工程设计能力和科研水平;另一方面,聘请实训机构和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高中级工程师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在校内、实训机构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用0.5年的时间在企业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背景完成毕业设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对社会、对企业的“零适应期”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革,安静宜.通过多种途径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J].教育与职业,2008(33).

[2]丁笑炯.探寻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之路——“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