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3 05:5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汽车维修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汽车维修实训总结

篇1

通过智能教学的实施,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主要实施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能力等目标。目标的实施对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有着重大的作用,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知识目标,主要针对汽车维修的各个部件、系统、结构等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技能目标,主要是掌握汽车电气的各个系统、汽车设备的组装和拆卸、各个部件信息等,通过对各个技能的理解,在汽车维修中也便于理解和处理;能力目标,对能力的目标来说主要是以培养为主,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各个能力作为提升学生维修的主要能力,例如,汽车电气的各个设备掌握的能力、对电气各个系统的掌握能力等。通过智能教学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另外,可以加强对学生电路、电气故障的分析、诊断和排除的能力,使得学生能更有效的掌握解决汽车故障的技能,而且智能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出“举一反三”的教学,发挥学生主动分析和动手的能力,充分提高技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效果。

2.智能教学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应用的过程

汽车维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当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比较简单,只需照本宣科的方式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既可,然而,这种过分依赖理论性教学的方式却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采用智能教学的方式则会凸显出汽车维修工作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尤其是在应用到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显得教学过程非常详细,如,汽车维修基础知识介绍、现场教学、实训等,而且涉及到的教学工具也非常多,如,汽车维修中应用的各个部件、汽车设备、蓄电池、万能表、发动机台架、整车等,但教学效果还是很好的,相比于传统简单的教学方式,智能教学更有提高学生汽车维修专业技能的优势。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2.1对学生做好汽车维修基础知识的了解教师主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汽车维修间的工作、在平时多翻阅一些汽车维修资料或观看一些汽车维修视频等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汽车维修的了解,掌握汽车维修的定义以及基本知识,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来收集汽车维修的相关资料,可以利用直观的方式来加深自己对汽车部件、结构以及设备的理解,如,通过一些图片、实物、文字等方式,通过智能教学的第一个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可以提高自主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技能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对学生掌握的汽车维修专业水平进行分组教学这个过程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专业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分为诺干个小组,通过分组实践实训来指导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技能,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能掌握的汽车技能主要有:零件、设备、部件的拆卸;各个零部件以及结构的功能;掌握各个结构的组成,以及组成汽车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对汽车各个零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了解和掌握;掌握汽车的各个零部件、结构的工作原理等。通过智能教学的第二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知识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收获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对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有着重大的作用。

2.3组织学生讨论,增加学生的总结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针对上一个实训过程进行总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讨论,通过讨论的过程来发现汽车维修实训中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总结,而在此过程中,每组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的共同讨论来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表达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在今后汽车维修专业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2.4对汽车维修实训的提问在实训总结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归纳能力等,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汽车维修的实训状况对学生展开关键知识的提问,如,汽车大致分为几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每个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组成部件等。而学生在实训中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学习、去操作、去理解,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或对汽车维修知识理解不全面等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以及偏差之处,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技术的效率。

2.5总结再实训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学习中哪里出现误区、哪里掌握不全,通过翻阅一些资料、同学之间的探讨、观看一些视频等方式来完善自身理论性知识,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组织实训,通过再次实训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与上一个实训过程不同之处是在于知识的掌握面以及实训的目的性,上一个实训过程是学生自主的发挥,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实训操作,而这个实训过程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完善操作的过程,对学生汽车维修整体操作性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2.6布置汽车维修专业技能课后作业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智能教学以后,充分提高了学生对汽车维修技能的掌握,为了提高学生汽车维修技能,要将智能教学发展到课后作业,通过留取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自主的去翻阅资料、自主去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智能教学主要体现在实践的教学形式,而学生可以在课下的时间去走访一些车间、企业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结束语

篇2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 高等职业教育 实训教学

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和职业院校的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汽车维修行业人员重要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出能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是一个必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1.“双师型”实训教师匮乏

在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中,懂理论教学的教师无实践动手能力,有动手能力的教师不一定具备理论讲解能力。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不足。目前大多是聘请的大学毕业生或者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实训教师。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时常存在一名教师同时指导20~30人的情况,教学效果不理想。

2.实训教学模式单一

实训教学采用“教师教着做,学生跟着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操作,不能有效拓展学生实训的创新操作能力,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汽车类专业课多数以讲授基本理论和原理为主,所用教材涉及新车型及实用新知识较少。实训所用车型往往单一而落后,使用的都是一些报废车及拆旧件,与目前汽车维修行业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脱轨,使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还需要一段很长的适应期,不能迅速适应企业需求。

4.实训指导书缺少有效性

实训指导书不完善,对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步骤、实训效果缺少明确说明,指导操作图片太少,不够直观,不能很好地起到指导作用。学生课前不清楚实训的意义,课后不会总结实训的收获,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探索

1.建设优质的“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应当像4S店企业内部培训员工一样定期举办,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培训方案,使教师随时了解掌握新车型的新结构、新工艺,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状态有效对接。

2.构建企业工作环境实训教学场地

按照汽车4S维修厂标准,构建维修企业式的汽车总成维护和修理等工作流程的实训教学环境。不仅购置供学生拆装与检测需要的整车及总车件,包括各种电控台架、挂图等教学设备,还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工作台、工具车、常用的拆装工具、工量具、检测仪器设备等。在实训基地车间墙面体现汽车厂商的企业文化,张贴或悬挂汽车维修行业所规定的各工种或系统的拆装和检测操作流程,从而体现功能一体化实训室特点。整个场地布置要求符合汽车市场中各主流厂家的维护规范和要求。

3.实训教学内容改革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刚刚形成,在核心课程建设、实训资源共享、技术共享、评价标准制定、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融合等方面都刚进行尝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以培养能满足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科技、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根据汽车行业岗位需求实施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结构,能对汽车进行正确和熟练的拆装和调整,培养学生基本的汽车维修能力和车辆故障与排除能力。对每一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可分解为项目式的形式融合到实训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操作训练体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汽车维修企业需求。

4.实训效果考核改革

实训期间的考核是衡量学生在实训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构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考核可分为两个方式,一是学校的检验,通过考核,既能掌握学生整体实训情况,又能发现实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二是社会的检验,由学校创造条件建立职业技术考核鉴定站或者让学生参加社会上相应的职业岗位技术等级考核,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获得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

5.校企合作对实训教学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运行模式,既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企业发展,也能有效地实现教学项目与汽车维修项目对接、教学过程与维修过程对接、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对接,最终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高度融合。

总之,职业教育的教育和职业双重属性决定了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不可被忽视。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导向和企业需求等方面,都要求实训教学中更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使实习工作状态和课堂教学能融为一体,实现学校学习与实习工作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043-02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主要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具有汽车机电维修工、汽车设备管理员、汽车服务管理岗位等必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对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专业技能;具有对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检测、修复的专业能力;具有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

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在充分分析职业岗位群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后,再对应职业能力设置学习领域课程,由此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对课程设计上,基于岗位能力递进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进程进行总体排序时,选择螺旋上升式排列,即对所有课程采取循环加深的方法排列,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呈螺旋上升的形式,课程排序由单一到综合。

1.职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在调研分析重庆市汽车行业现状以及后市场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校企合作单位的人才需求,该专业面对的核心岗位为:汽车机电维修工、汽车维修顾问,拓展岗位为:汽车销售顾问、汽车配件管理员、汽车定损与理赔员等。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1)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2)底盘故障诊断与维修;(3)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4)汽车保养维护。岗位工作内容:按工单要求进行工作,检查汽车并确定维修方案,以小组工作方式完成汽车及其主要系统机械、电气及电控部分的维护、检查、故障诊断与修复工作,及时向维修业务接待员反馈工作情况,见车修复后的汽车并对工作质量承担责任。还在上班前或下班后工作场地的清洁,在工作中要对自己所用工具进行保管。汽车维修顾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1)顾客接待;(2)维修项目确定;(3)保险、定损报价;(4)顾客抱怨对应。岗位工作内容:了解客户的维修要求,检查汽车并确认维修内容,签订维修合同并得到客户认可,安排汽车维修并监控维修进度,向客户说明汽车修复情况和费用,解释故障原因并指导客户正确使用和维护汽车;积极消除客户潜在不满,积极对应发生的投诉,积极对投诉进行跟进。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向客户推荐专用汽车的产品和保养方案;向客户推介维修中心的各项优惠活动。

2.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在充分汽车机电维修工、汽车维修顾问是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后,开设的专业课程如下: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汽车电器结构与维修、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与维修、汽车性能使用、汽车保养与维护、汽车拆装与检测实训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修复、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诊断与修复、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检测维修工具及设备使用、汽车服务理念与技巧、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售后服务、汽车售后服务技能实训、汽车配件管理等。

三、“4+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4+1+1”,即:第1~4学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实训;第5学期,校企合作单位的职业能力培训,如相关车辆的保养工艺、机械故障检测与维修、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第6学期,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和锻炼。其中第5和第6学期是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第5学期以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技能培训为主,第6学期则以进行真实岗位体验,到企业进行实习。在第5学期,学校和企业将共同制定课程和教学内容,以神龙汽车维修工定向班为例,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培训大纲,培训大纲包含的内容有:教学内容,重点内容等,如下表所示。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效

篇4

汽车维修技术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未来。我在培训期从事汽车维修光盘,书籍的收集,汇聚一流专家汽车维修培训总结,并作出自己的总结。

一、汽车维修理念

汽车维修从故障修理为主转向以定期维护、预防故障为主;除汽车维修外,具有一定规模的维修企业还兼营整车销售、配件供应、技术咨询、旧车交易、事故车维修等业务;维修企业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都非常强,“质量就是让顾客满意”、“质量就是零缺陷”、“质量就是我们的未来”等标语在车间随处可见;由于车辆设计注重了整体可靠性,汽车维修厂基本上以小修和维护为主,而且多为换件修理,一般不设大修工序。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我国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生产企业也开发和生产了修车王、电眼睛、废气分析仪、点火测试仪等发动机检测诊断设备,但功能都比较单一,在检测诊断技术上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汽车诊断在维修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

汽车诊断车间是维修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修工的作业主要依据也是汽车诊断的结果。汽车诊断车间有专门的汽车诊断师(“汽车医生”),根据电子设备诊断结果再加上个人经验来确定车辆故障部位和维修方法。在我国,这种作业方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还没有专门的“汽车医生”,虽然要求汽车维修前必须进行诊断检测,但专门配备“汽车医生”对汽车进行故障检测和诊断的企业并不多见。可能有些企业以维修工代替“汽车医生”,既进行诊断检测,又进行维修作业,这是一种进步,但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汽车维修专业化的不断提高,“汽车医生”必将成为汽车维修的关键岗位,汽车维修工会越来越不适应这一角色。因此,加快培养适应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需要的“汽车医生”,是今后行业人员结构调整和素质提高的重要任务。

三、优质的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教学,使我受益匪浅,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在培训中,我们体会到现代汽车的一个发展方向,以及现代汽车业对人才的需求概况,同时也感受到学校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与工厂的差距,明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双元制教学”改革:工厂要的是胜任某一个岗位的熟练技术工人,我们的职业教育要顺应这种需求!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不能为社会所承认。因此,“全面发展”的学生不应该是我们高职教育所能努力的方向,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学校的设备、师资力量、学生素质、招生能力以及学校与企业的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衡量,把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办学真正成为有源之水,长流不止,永不枯竭。

另外,经过本次培训,我们对工人的生活方式、公司的管理制度、以及产品的销售状况,市场的同行业的竞争也有一定的了解,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篇5

作为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就业服务,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必须与企业相结合,这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于企业需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就拿现代汽车维修的职业教育而言,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较高的要求,基本应包括营销管理、物流、信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专业技术、保险等这几方面的教育内容,因而为了强调职业教育的效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应逐步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开,进一步推广“双元制”改革。“双元制”职业教育简言之就是将在企业里进行的实际技能的培训与在职业学校里进行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以及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紧密结合,培养职业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二、理论课内容必须坚持“现代车型接轨”与“理论够用”两个原则。现在的中职汽修教材理论都很全面,而且很细,其内容从车型、维修技术等都落后于现行汽修企业。现代汽车修理中都以换件修理为主,有相当多的汽车部件只要知道其功用即可,而教材还是把汽车维修作业写为修复为主,这在计划经济时代汽配物资较为紧缺的情况下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汽配丰富、采购方便,如果再以修复为主进行汽车维修作业,那势必导致效率过低、返工量增多、企业利润不高,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不合企业的要求、社会的发展。综合这些因素,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教材必须作一定的调整,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渗入新车型的相关内容,在实训设备上须配备新型的汽车解码器等诊断设备,要突出强调现行汽修业是“七分诊断、三分修理”的状况,这样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才不会与现行汽修知识脱节,才会符合企业的要求、社会的发展。

现在的中职汽修教材比较全面,也很详细,但很多知识并不需要用到且难学。如现代汽车上大量使用电子元件,其原理相对较复杂,理解起来相对较难。现在的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基础薄弱,如果一味追求片面高深的原理,学生学起来困难、吃力;而教师由于耗去大量时间,势必占用一定量的技能实训时间,对完成中职汽修整体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影响,而且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差。我认为理论课要坚持“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并且尽可能地要结合实物展示教学。必要的理论要让学生读懂、读透,这样才能把够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决不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了很多似懂非懂的理论,到实际工作岗位好象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

三、实训课要坚持“技能为主”。现在汽车修理作业中,很多时候都是不问过程只问结果,对内蒙古地区的维修工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对技能的熟练、经验的丰富要求很高。对于这一点,中职汽修教育对汽修经验的教学是很难做到的,经验需要长时间的总结、积累,而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实训课程本来就有限,由于社会车辆急增,汽修业务量也多起来,汽修企业希望中职学校毕业生立马能顶岗操作。基于这种情形,要求我们中职汽修应加强基础汽修技能训练而且要“实车实兵实战”。实车是指实训车辆要尽可能地接近现代车型;实兵是指实训设备要用现代的汽修设备;实战是指要按现代汽车修理方式进行操作实训。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保量,即每位学生要保证做到一定的维修工时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而不是“花拳绣腿”的招式。作为维修经验只能利用后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过程加以总结、积累。

这就要求汽修实训基地建设应与现行汽修企业接轨:作为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必须配备汽修实训基地。由于汽修实训基地投资大、运作费用高,所以在基地建设中要了解汽修各专项专业之间的互通性、组合性等,尽可能地精简费用,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必要的方面去:实训场地的布置应模拟汽车修理企业设计,实训设备应与现行汽修企业一致,实训车辆及部件尽可能采用较新车型,实训作业流程应与汽修企业生产流程一致,实训课程最好实行维修工时制,尽量让学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的运作方式、工作环境。条件成熟的话,可跟随汽车维修企业工作,让学生慢慢地去适应维修厂的工作环境、维修作业操作规程。

四、做事即做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必须学会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人格健康的人。注意,这里讲的健康的人、人格健康的人并不是仅仅指生理上的健康,它应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从汽车行业状况及汽车维修作业环境来看,汽修职业心理课更不能少。

篇6

关键词:职师本科;车辆工程;实训教材开发

《汽车维修实训教材》是面向中等职业教师车辆工程(职师)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实训课程。该课程的学习需《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设备》、《现代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维修工初、中实训教程》等前续课程的支持,为后续汽车维修高级工考证(职业资格三级)打下基础。教材必须严格按照按照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编写。

目前,职师本车辆工程专业在职教师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等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虽然汽车维修实训类教材目前版本较多,有些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较琐碎,教学效果不明显,没能很好体现出: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胜任该专业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应以职教师资能够胜任这样的培养为目标的新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本符合职教师资教育特点的《汽车维修实训教材》专业课程教材。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技术不断创新,新的概念和新的汽车结构不断涌现。教材应根据当前职教师资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采用了项目、任务驱动等编写模式,以任务为载体,按结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和拆装、检测等要求进行编写,内容应该涵盖了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汽车电控系统、汽车底盘、汽车检测与诊断等内容。

一、教材编写的原则

本着"整合基础,强化专业,重视职业"的指导方针,职教师资《汽车维修实训教材》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职教师资教育的特色

职师教育主要是以培养中职师资为主要目的的,根据车辆工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标准对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要求:专业教师应掌握扎实的车辆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汽车相关专业教学的操作技能,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管理知识、汽车维修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掌握电控汽车各电控总成控制原理、各总成控制电路图识读和控制电路分析现代、发动机新结构及控制原理、底盘新结构及控制原理、电控发动机传感器和控制信号波形分析、电控发动机综合故障数值分析、电控自动变速器故障数值分析、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分析、电控悬挂控制电路与故障分析、电控柴油机控制电路和故障分析、环保汽车(LPG、CNG)常见故障分析、电控发动机控制方式等专业知识。

因此需要整合理论、实验、实训等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双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采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职教师资教育教学课程"的实现方式,使车辆工程专业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既具备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又具备崇高的职业教育教师师德素养,既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又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的"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因此突出职教师资特色是本教材之所以能满足职教师资教学要求的必要条件。

2、遵循实用性

本教材的编写,既要满足职教师资要求,也要满足目前社会汽车维修行业高级工的要求,所以在对以前编写的相关教材的基础上对汽车维修高级实训教学资源进行调整、改进、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的。为此,在编写时,可遵循"整合基础,强化专业,重视职业"的指导方针,教材素材可参考教师设计的具有职教师资教育特色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探讨、交流,制定出更为合理的课程计划,同时也要根据汽车修理行业实际情况编写实训内容。这样,不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可操作性强,也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职业性、实践性

根据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要求,高级工课程基本内容应包括:应知部分(基本要求)和应会部分(工作要求)。教材编写必须严格按照职业标准的要求来制定,同时也是并不断修正的过程,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教材的内容必须体现出先进性、实践性。 实训的内容应加入目前大部分修理厂采用的维修技术,保证学生实训效果与市场需求同步;同时也要开了到大多数中职学校多数的实训项目。因此学生即可以适应市场上的修理、检测等岗位,也可以满足中职师资的要求。

4、体现师范性

在教材题材确定后,还应争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编排体系上,注重科学性与师范性,知识性与操作性兼顾的原则。突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应努力实现"三个融合":(1)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融合;(2)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3)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融合。以实践性、开放性、灵活性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实践。编写的车辆工程专业职教师资教材,应将传统的教学内容按照职业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利用汽车实训现场教学室,部分地再现中职学校教师的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形成围绕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这样,不仅突出了教材主题,丰富了教材内涵,又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二、教材编写导入方式

1、任务驱动式

让学生在比较贴近实际的实践环境中,"学,用"一体,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习过程中又能解决任务的问题,这样学生也会产生成就感,从而会使"学,用"有一个良性循环。

2、案例式

在案例处理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操作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校企合作式

实训的项目与企业实际的操作衔接,使学生建立以职业能力为需求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同时也打破传统的以学校为主的课程观,使教学能随着产业结构和劳动结构的变化而改进,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艺型人才。

三、总结

职师本科车辆工程实训教材开发需要考虑到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教材选择、改编和教学方案的设计,都要围绕课程学习者将来教师岗位工作所必须的职业能力形成这一核心目标,从宏观到微观逐级强化。职教师资教育的办学目标和课程特点,决定了课程载体--教材开发对于职教师资教育端正办学方向、提高师资水平、确保教学质量的特殊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唐林伟,董桂玲,周明星."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的解构与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

[2]袁华,武博.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

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教育教学改革

一、引言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为用人单位培养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的共识,许多院校也都在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由于种种原因,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技术人才缺乏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2015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72亿辆,汽车后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人才需求量大增,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已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列为国家紧缺型人才之一。

二、国内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在国内,有众多高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都对教学模式做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比如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构建了“两个平台、三阶递进、四个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按照“拆装维护、部件检修、故障诊断,理实一体化教学、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顺序,采用校内项目实训教学、仿真软件教学、企业现场教学、专业技能竞赛、企业顶岗实习等方法和措施,使学生的就业能力日趋增强。安徽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朱永宏提出,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兼任教师和教学指导,带动教师总体素质的提高,聘请维修企业的技术总监指导专业教师按企业的规范要求进行技能操作。尽管近年来很多职业院校每年有大量汽修专业毕业生,但由于汽车维修企业准入门槛低,发展不均衡,行业“脏、累、发展慢”的特点,很多学生毕业后并未从事专业工作。从事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集中于品牌维修企业;在非品牌维修企业,汽修技术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小,传统师徒制培养居多。大部分汽车维系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维修企业普遍缺乏优秀的汽车维修员工。

三、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1.意义。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位于鹤壁市的职业教育园区内,是鹤壁市唯一一所以汽车为特色专业的高职院校,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可以带动我院及园区内其他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增强我校及我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各大汽车相关企业输送优质毕业生。实行“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所设计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它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的目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汽车上面渐渐出现了电子商品,甚至还有高端互联网系统,作为培养中初级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在飞速发展变化的形势面前迟钝,新技术进入课堂、新设备进入校园过于滞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已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因此,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是职业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2.具体方法。

2.1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工单化项目教学。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教学内容改革中,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缩减理论教学的学时数,提高教学实践环节在整个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即便是实践教学占了很重的分量,然而实训教材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实训目的不明确,实训项目与工作过程联系不够紧密,实训标准与工作岗位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等,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我校现有的实训条件,要求我院专业教师按照“实训项目工单化”的要求,编写实训指导书,参考各类汽车维修工单进行编写,实训的内容就是学生今后工作的内容,确保实训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2“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强化以“多方位激励”为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加大“订单式”培养力度。我校跟众多汽车公司联合,形成了“宇通班”、“长城班”等订单班,即毕业生直接输送到这些企业就业。这些班级的人才培养模式跟普通班级是不一样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完全依据企业要求,学生所学的内容更有针对性,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拿到企业用不上的窘境。聘请企业工程师或一线技术人员进行教学并参与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有针对性。

2.3建立“前店后校”的实训模式,打造创业孵化平台。筹建汽车维修服务中心,聘请校外有经验的汽车维修专家指导学生创业经营,选择我校表现优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学徒,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手把手进行指导,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开展上门快保、快修项目,形成地方品牌,发展学生连锁经营。

2.4采取“创业精英班”教学。从高职学生中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试点培养,以提高专业教学目标,以专业教学改革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实践,进一步推行适合岗位工作实际的“工作过程导向式”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带动汽车工程系和我院整体的教学质量。集合汽车工程系和汽车服务中心集中最强的教学资源(师资、设备),在此基础上,聘请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对特训班学员进行穿插讲解和训练。

3.存在问题。我校虽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

3.1探究以就业为导向前提下,如何选用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教材及实训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3.2探究以就业为导向前提下,将企业维修工单引入实训项目,并建立完善的实训评价体系。

3.3从专业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教学运行机制、师资培养、学生就创业业等方面展开研究,与企业共同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3.4探索校企一体化平台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和实践方法,与企业共同开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形成以学习情景为单元,包含教学课件、演示录像、任务工单、学生手册、维修资料的课程体系。

四、结语

为培养出更多优秀产业工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丛春生.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J] .文化产业, 2014,08:34. 

[2]罗仁芝等.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1:58. 

篇8

[关键词] 汽车快修 连锁经营 模式

我国汽车快修连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未形成如美国的NAPA、AUTOZONE,日本的AU-TOBACS、YELLOW HAT以及德国的BOSCH等规模的汽车快修连锁企业。制约我国汽车快修连锁业发展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本文主要对汽车快修连锁业经营特殊性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大型汽车后服务集团发展汽车快修连锁业优势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大型汽车后服务集团开展汽车快修连经营的具体思路,为我国汽车快修连锁业发展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并在实际企业中推广运用。

一、汽车快修连锁业存在的问题

配件供应体系缺失。汽车快修连锁业与4S店相比,其维修的车源和车型处于相对不固定的地位,其特点是:车型多,店面分布广,很少有齐全配件库存,店面离配件供应地远,致使车辆在检测之后维修所需的配件不能及时供应,并且有些车型的配件由4S垄断经营,无法在市场上进行采购。由此在维修过程中出现维修时间长、问题无法解决而引发客户不满情绪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车型比较固定,车源比较集中的4S店并不多见,可以看出两种经营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1.技术支持体系没有形成。汽车快修连锁业由于其定位和性质决定其承接的车辆必然是综合型。因此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要求快修店必须具备几名具有综合维修能力水平较高的技术工程人员。但由于目前汽车技术已属于高科技产品,要求每个技术人员全面掌握所有车型的维修技术存在较大的难度。而复合型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成本较高,一般层次的汽车快修店难以承受。因此,当有高档车辆进店维修时,由于技术薄弱,对难得的机遇和客源束手无策,即使走出去公关营销,也由于先天不足的原因使公关营销的效果受到影响。

2.员工技能素质普遍不高。汽车技术的发展要求维修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不断进行补充和提高,但目前由于一般汽车快修连锁经营店基本上属于个体私人投资,企业文化建设无暇顾及,从而导致从业员工把其定位于简单的打工阶层,加上汽车维修技能人才本来流动性较高,造成了汽车快修连锁业从业人员稳定性较差。同时汽车快修店出于人力资源成本因素考虑,较少派员工出去培训;即使派员工出去培训,由于目前市场上的培训机构实际技能水平有限,而汽车制造厂商专业培训机构又没对社会市场开放,造成员工缺乏学习兴趣,培训效果差。故目前汽车快修连锁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技能素质处于较低水平。

3.经营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大多数汽车快修店投资有限,企业规模小,长期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无论在维护合法权益方面,还是在日常配件采购等业务往来中,经常成为被忽视的弱势群体。

二、目前汽车快修连锁载体的分析

以上存在的问题限制了我国汽车快修连锁业的发展。通过对形成以上问题原因调研,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汽车快修连锁业发展初期缺乏长期发展战略,存在着资本投机现象和管理团队经验不足等问题。目前我国汽车快修连锁主要载体表现为:

1.以销售汽车维修设备为载体的汽车快修连锁。其总部主要以推销汽车维修设备为主,要求对所属连锁店的设备采购权归属于总部,总部在汽车设备销售过程中赚取高额利润,待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设备维护成本开始增加的阶段,总部以某种原因解散。这一类型的汽车快修连锁总部主要以资本投机为主,不能为所属的快修店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而加入该类快修连锁的快修店由于前期成本高,又得不到技术支持,成功的概率较低。在我国汽车连锁快修发展初期,该种模式存在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其本质缺乏发展的动力,目前基本上处于淘汰阶段。

2.以品牌许可为载体的汽车快修连锁。该类汽车快修连锁店总部以品牌许可的方式收取所属店的加盟费用,并在管理和技术上给予一定的培训和支持。但由于汽车维修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其总部缺乏真正的技术背景,其总部技术支持力量不能满足所属分店的需求,待分店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离总部。这一模式是松散型的连锁。目前还有一定的市场,但其发展前景已受到限制。

3.依托汽车配件销售为载体的汽车快修连锁。汽车配件供应是否及时直接影响到汽车快修连锁店生存,加入该模式的汽车快修连锁店,总部在配件供应上基本能够满足其需求,汽车快修连锁店的选址和汽车配件经营基本上合为一体,这是目前生命力比较强的一类汽车快修连锁。其缺点是由于总部利润主要来源于汽车配件销售,其技术支持存在一定的难度,且汽车配件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挤压了加盟投资者的利润。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汽车配件输送的速度和价格的下降,该类模式在一定程度会受到冲击。

4.以技术输出为载体的汽车快修连锁。该类汽车快修连锁的总部对其加盟店进行技术支持,并提供相应的汽车维修专门材料。其总部的工艺、技术、维修成本较之其他企业有一定优势,能够为加盟店带来较高的利润。该模式适合于汽车表面处理等专业性较强作业范围的快修连锁店,但一旦其它企业出现比其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时,加盟店的优势就不存在了。

三、大型汽车后服务集团发展汽车快修连锁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调整和汽车业的竞争,4S店汽车整车销售利润空间可能会进一步受到挤压,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刚性增加,汽车维修等汽车后服务需求会进一步扩大。相关分析显示,在一个完全成熟的国际化汽车市场,汽车整车销售和零部件供应利润约占整个汽车利润的40%,而其售后维修保养等服务领域的利润将占到50%-60%。我国的汽车维修业经过多年扩张,年维修产值已达到400亿元以上,并且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照此速度,到2010年将形成1万亿至1.5万亿的超大规模市场。但目前我国汽车后服务行业主要模式是4S店,其有着先天性的缺陷:一是投资数额大,运行成本高,只能维修某一固定汽车品牌,市场容量有限。二是地理位置基本处在城郊或城市次中心地带,汽车维修时消费者时间成本高。三是4S店承接的业务基本上是常规保养业务,服务价格高,不具有竞争优势。随着汽车消费者消费观念的逐渐成熟,4S店的弊端会日趋明显。同时《反垄断法》的实施对汽车4S店又形成较大冲击,因此,大型汽车后服务集团发展汽车快修连锁有着千载难逢的机会。

四、大型汽车后服务集团发展汽车快修连锁的优势

虽然我国汽车快修连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汽车市场的发展为汽车快修连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大型汽车后服务集团发展汽车快修连锁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和优势。

1.品牌优势。汽车作为高档消费品,其消费者对车辆维护与保养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大量的私家车消费者十分看重汽车后服务企业品牌知名度,一般会选择较高知名度的汽车企业为其车辆进行维护与保养。具体来说,大多数消费者首选汽车品牌4S店进行汽车维修与养护。而众多汽车品牌4S店拥有者一般为大型汽车后服务集团(如浙江省的浙江元通机电集团和浙江康桥汽车集团)。故较之其它汽车企业,大型汽车后服务企业发展汽车快修连锁在品牌上具有绝对优势。

2.技术优势。众多汽车品牌4S店拥有者一般为大型汽车后服务集团,这也说明了这些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强势地位。只要通过整合,就可以拥有汽车快修连锁所需的技术优势。具体思路见图1。

3.配件供应优势。由于汽车后服务集团拥有众多品牌,每个4S店的汽车配件得到了厂家的保障,只要提高信息化程度,建立企业配送中心内部数据采集系统、内部中心与外部接口系统,如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就完全能够满足汽车快修连锁店所需的配件供应。

4.员工培训优势。由于汽车后服务集团下属的4S店具有正规的培训体系,各快修连锁店的员工可纳入集团培训体系,并在集团内部进行合理交流和配置。

五、大型汽车后服务集团发展汽车快修连锁业的功能定位和组织结构

大型汽车后服务集团发展汽车快修连锁业必须处理好连锁店与4S店业务和利益冲突的问题,对集团内的4S店和快修连锁店的功能和组织机构进行合理的界定。

大型汽车服务后集团的汽车快修连锁店的功能定位:一是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高效和合理价位的服务;二是为集团所有4S店提供延伸服务功能,解决4S店地理位置偏僻的缺点;三是为集团4S店提供业务来源。在服务项目上,快修连锁店主要承担汽车的一般维护、保养和抢修等功能,大型维护和维修工作则由集团下属的4S店承担。具体方式见图2。

综上所述,对于大型汽车后服务集团发展汽车快修连锁业的功能定位是:大型汽车服务后集团只须建立完善的汽车快修连锁网络,大量的具体简单维护工作则由下属的快修连锁店完成,总店主要承担大型维护和维修工作,并为所属的快修连锁店提供技术支持。不同的功能定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总店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六、结论

我国汽车快修连锁业还处在发展初期,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汽车快修连锁模式。通过调查和分析,大型汽车后服务集团在发展汽车快修连锁有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品牌、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和具体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朱 军:汽车商务与服务管理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9~211

[2]陈晔武:浅议汽车快修连锁经营[J].经济论坛,2008(5):68~70

[3]罗 行:连锁经营中的质量控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9):74~75

[4]孟 芳:建立健全汽车后市场综合服务体系[J].汽车工业研究,2003(2):38~41

[5]何 迪 刘广义:通化葡萄酒品牌载体营销策略调整[J]. 管理与财富,2008(9):22~23

[6]于 焱 李京文 赵树宽:营销模式创新对汽车制造企业流通体制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21):1~2

[7]刘玉通: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研究[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6(8):47~49

[8]秦远建:汽车维修服务缺口及应对措施[J].汽车工业研究,2008(3):40~43

[9]卜庆军:美国汽车维修行业连锁经营模式及其对我国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5(12):41~42

篇9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重组;内容调整;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成立于2005年,自专业设置之前,就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论证工作,构建了以适应汽车后市场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结构。课程分为四大部分:通识知识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职业核心技能模块和职业拓展知识模块。在几年来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政策指引下,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

一、重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布局

随着本专业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实验实训条件的不断提高,在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研讨和实践论证,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和重组。

1.开设了《汽车概论综合课》。《汽车概论综合课》由原来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汽车概论》理论课和《汽车认识实习》实训课合并而成。整个课程包括四个部分,全课程在一年级上学期开课,每班级两周集中授课,实行全年级滚动式教学,设在实训楼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避免了原来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弊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改革后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汽车发展历史、汽车工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著名汽车厂商及品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教师主讲和穿插《汽车百年》大型纪实视频播放,使学生在了解汽车历史的同时也培养起了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为汽车行驶原理与汽车总体结构。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及时穿插发动机装拆、汽车整车认识实训、底盘四大系统认识实训和汽车电器认识实训,使学生对整车形成了一个整体、系统和深刻的认识;第三部分为汽车的使用性能、汽车安全驾驶和汽车销售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理论讲解、汽车试驾操作和校外4S店参观实训穿行,丰富了课堂形式,寓教于乐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第四部分包括汽车运动,汽车展会等汽车边缘性文化,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教师讲解和汽车娱乐视频,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汽车文化知识。

2.开设了学时为三周的《专业岗位认知》实训课,取消原来的《汽车驾驶考证实训》课程。由于各地区对汽车驾照的考试实行了区域性管理,使得原课程体系里的学时为四周的《汽车驾驶考证实训》课程的进行受到限制。并且,驾驶考证在一个月内很难全部通过,这样使得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专业核心课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取消了学生在校考试驾照的课程,让学生寒暑假在家就近考取驾照。

《专业岗位认知》分三个部分:第一周为汽车整车维护和保养,一个班由两个实训老师带,在校内实训车间进行,以全校汽车为服务对象,教师指导学生亲自操作使学生在一周内集中强化学习,进而掌握汽车维护和保养的全程知识和技术;第二周为发动机维护和检修岗位认知实训,第三周为底盘和电器维护和检修岗位认知实训,第二第三周实训课均分别由两位具有多年实训经验的高级技师指导,同年级各班滚动进行。

3.组合开设《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课》理实一体化课程。由原来《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和《汽车故障诊断仿真实训课》合并组成。《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课》在二年级第四学期开课,设在实训楼多媒体教室上课、发动机电控实训室和汽车故障诊断仿真实训室进行,整个课程学时三周,有主辅两位教师任课,采用任务驱动和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全年级实行滚动式教学。

二、创新课程设计,改进课程教学

1.课程设计体现“三创新”的特点。(1)创新课程设计理念,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和思路进行课程开发。(2)创新学习情境构建,以汽车系统故障现象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3)创新学习情境内涵,充分体现学习情境开放性和灵活性,部分学习情境教学在企业进行。

2.课程教学体现“三为主”的特色。(1)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主线,即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2)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学习工作单引导,让学生独立计划、实施和检查,培养学生独立排除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3)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咨询者、服务者。

三、调整课程内容,夯实学生专业知识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确定教学目标,重新设置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开发了围绕“汽车构造与原理”为主线的六模块《汽车机械基础》校本教材,整个教材分为“汽车材料、汽车常用构件力学分析、汽车常用零部件、汽车常用机构与传动、汽车制造技术、汽车液压和气压传动”六大知识模块,全课程分上下册在一年级全学年开课,采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为了较真实地考核出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采用了平时学习考核占10%,实践能力考核占20%,期末闭卷考试占70%的考核模式,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突击过关的现象,同时也起到了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拓宽和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四、改进教学模式,彰显工学结合教学特色

1.专业核心课程均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7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改为《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课》)、《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汽车车身电控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这6门(除《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课》)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授课,开展以讲授为基本方法的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前的传统模式,采用边理论边实训练习的新教学模式,充分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一体化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2.调整综合技能课《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实训》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本课程是对大学三年专业课程的一个全面总结和提高。本实训课程内容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大部分。严格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汽车维修工(中级)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进行。通过汽车维修工考证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学生达到汽车维修工中级水平,并考取资格证书。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为:理论和实训课时比例为1∶1.5,总学时为4周:前两周在校内实习厂进行,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汽车各大总成进行系统强化学习;第三周为以进口日本朗逸车整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教学实训为内容进行综合检测技能培训;第四周为校外实习厂实地操作技能培训。

考试分为应知和应会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必须达到60分。应知部分为理论考试,从国家汽车维修工(中级)题库中随机抽题成一份试卷,闭卷考试。应会部分为实际动手操作考核,由三人以上的具备汽车维修工考评员资格的专家组成考评小组对考生分项进行操作考评。

五、结 语

培养高职高专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工作过程系统化和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要注意专业内涵建设,适时改进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丰富、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模式,针对不同课程采取相适应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为社会所需求的真正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涛.浅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J].辽宁广播大学学报,2010,(4).

[2] 谭克诚.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改革[J].广西教育,2011,(15).

篇10

关键词:理实结合;实训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86-01

本校领导具有强烈的超前意识,高瞻远瞩,新学期提出了用三年时间打造精品专业的创新目标,并为精品专业下了这样的定义:一是有学生要来读;二是企业抢着要人;三是有能力承担社会培训。

汽车专业教学部贯彻校领导的新思路,结合本校汽修专业的实际办学条件,假设了"校企结合"创建汽车实训中心,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汽修2012级部分学生试行"3+2"的教学模式。即:一周5天,分成二段,3天上理论课,2天在车间实习,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学至今已实践了2个月,此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分述如下:

1.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入本校学习的学生,在原初中学习阶段大多是班中一些学习习惯、行为较差者。针对这一实际现状,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首先设法提高学生对学习汽修专业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在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在教学开始时,首先要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做好课题的铺垫,让学生对他尚不能解决的问题产生好奇,感兴趣,让其注意力指向学习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比用口头解说要好很多。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技能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情境现象,把枯燥、刻板的教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让学生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讲解汽车点火系统故障时,可找来汽车点火系统的有关零部件,把点火线路接好,在讲课前,先做火花塞点火现象让学生观看,使学生在观察火花塞点火现象中产生兴趣和疑问及求知的欲望,老师根据这些现象,一步一步向学生阐明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紧接着指导学生如何连接线路及诊断维修点火系统的故障。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2.采用实例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汽车修理专业涉及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如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效果并不理想。现采用"3+2"模式后,学生在3天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马上能在2天实习中看到实物,观察有关部件的运动关系及装配关系。

因此,可采用实例分析法进行教学,边做边讲解,让学生觉得书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汽车维修中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有利于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

例如:以"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不足的维修"此实例作为载体,引出与发动机相关的各系统工作原理和处理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不足维修的相应技能,如下表所示:

实例: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不足的维修

相关理论知识教学相关技能教学

1.发动机配气机构工作原理。2.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工作原理。3.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工作原理。1.发动机的拆装。2.发动机的总装各系统的清洗。3.气门间隙的调整。4.配气相位的调整。5.气缸密封不良的检查。

理论课讲过"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这一章节后,实习中,学生亲自在实车发动机上进行气门间隙的调整,请一组学生按发动机的结构原理进行调整,发动机很快发动起来;而让另一组学生随意调整,结果发动机怎么也发不出,以此例,告诫学生修车的技术要求很严,一定要按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否则,好车维护时也会搞出故障来。

通过"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不足的维修"这样常见的故障实例进行分析教学后,学生既能掌握发动机各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又学到了发动机的拆装及主要部件的检查调整的技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校企结合,让学生"零距离"上岗

校领导和汽车专业教学部充分抓住今年上半年"汽修实训中心"改扩建的契机,将本校汽修实训中心与嘉检汽修一分厂"合二为一",使学生实习与实际修车紧紧结合起来,实现"零距离"上岗。进厂修理的车辆,学生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亲眼目睹老师傅是如何将一辆辆故障车修复出厂的,使学生对"排除车辆故障"不再感到是遥远而漫无边际、深奥的事,也增长了不少汽车维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学生每周两天实训,每个班分为四个小组,把学生带到车辆维修现场,由企业的师傅带领,师傅诊断,学生维修,让每个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排除故障,达到"零距离"上岗的教学目的。学生从最基本的洗车、擦车,到发动机、底盘的拆装,到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维修、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到汽车的美容保养等等,经过这一系列由易到难的、环环相扣的初步学习,学生在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方面得到提升,学到技能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

教师也可通^修理厂所接到的修车业务,现身说法对专业课中有些知识进行切合实际的讲解,如:在讲到如何进行汽车发动机维护这一章时,恰逢该厂在在短短2个月中的承接了两台发动机大修的业务。

比如:2013年10月20日一辆桑塔纳时超GSI,发动机为AJR,发动机发生异响,经拆检,活塞发生拉缸现象。经检查,该发动机自上次换机油至故障出现,行驶了18000公里,未换过机油。

通过上述实例,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分析:这两例发动机大修均是由于没有按有关规定操作所造成的。而目前此类情况在汽修厂的承接业务中比比皆是,如何避免这种恶性事故的发生?作为一名汽修专业的学生是应该了解和掌握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及时总结了以下两点:

(一)不同型号的汽车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和方法,不按规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操作,会造成汽车非正常损坏。

(二)让有车族去接受汽车技术的系统培训目前是很难办到。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办法是在买新车后使用前,认真阅读随车所附的《使用说明书》,这是用好汽车、减少汽车使用费用的头等大事,即使对有较多汽车专业知识的有车族来说,也应认真做好这一点。

4.合理的考核,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针对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学校采用模块单元化考核:即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一定的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主要采用"动笔、动手、动口"相结合,"教材、职业技能鉴定、设备工具"相结合,根据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不同,分组考核,让学生在检验自我的过程中,有自我成就感。如在完成对化油器结构原理及维修调整的技能培训后,针对不同的学生,让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对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带故障的化油器进行调整,再进行口试。这种考核方法,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感,大大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出发,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理论实践并行,本校目前采用的"校企结合"特色对中专生的专业教学是行之有效的。突出学生掌握实践技能为重点,教学有法,但不定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 王彦 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