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1 08:1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拖动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课程特点
1.1 《电力拖动》课程特点
电力拖动主要讲如何用电力系统去带动电机按照你想要的转动方式去转动。它是由电动机、传动装置、控制设备和生产机械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以按钮、熔断器、开关、按触器、继电器等低压器件为基础的控制线路。学生在做电力拖动的接线之前,须看懂最基本的电路原理图,知道原理图的每个电气符号对应实验板上的哪个电气元件,哪个图示点对应着哪个实际接线点。实训室有实物,学生通过拆装很快就能认识其每个器件的结构和接线方式。但难点在于理解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常开、常闭按钮,学生容易理解,但对复合按钮,比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互锁电路,涉及到常开常闭混为一体的按钮,学生接受困难。如得电时,即按下按钮,接触器的某个常闭触头断开,其相对应的常开触头就闭合,学生容易混淆;接线如果没有遵守相关的规则,容易接错,线路太多,不容易查找故障。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电力拖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遇到的难题:识图困难、电路理解困难、线路图与实际元件对应不准确、接线混乱、不能独立检测和调试控制线路等。
1.2 《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即PLC代替继电器控制系统成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控制电路变化了,继电器电路就要更改,可能连原来的电路板都不能用了。可编程控制PLC最大优点就是电路不需要大范围的改动就能适合大量的控制电路,重新编程,就能实现更改,PLC最开始就是用在需要频繁更改控制电路的地方。可以说《可编程控制PLC技术》是在《电力拖动》基础上的升级版,功能大大加强,节省更多的成本,只需要更改程序,程序里的“软继电器”就可以达到实物版继电器的要求,实时在计算机上监控程序的运行,查错修改都十分的方便。但是离开《电力拖动》的学习,学生没有办法理解继电器的动作原理,结构等。
2 两门课程结合教学原因
显而易见,传统教学是先《电力拖动》教学,然后再《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教学。教学相隔时间长,知识的连贯性差,学生没有办法把两门课的知识融会贯通,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将《电力拖动》与《PLC》结合起来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 两门课程结合优势
将《电力拖动》与《可编程控制PLC》相关教学环节组成一个系统,进行统一规划、组合,加强了两门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使课程设置更加精练,知识连贯性好,在了解继电器电路连线繁杂,不易查错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只要编写一段程序就能达到连接很多继电器的效果。
4 具体实施过程
如何化难为易,让学生理解两门课的理论内容,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检修,PLC的编程指令、PLC编程方法、I/0地址分配、外围接线的连接、程序写入与运行等,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更加有效地教学模式。
4.1 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
在教学中,将电力拖动和PLC两门课程相近部分有机结合,以电力拖动教学为主,把PLC的内容结合进电力拖动教学,让学生在电力拖动实训中完成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的学习。
首先,将电力拖动同一电路与PLC的程序相结合教学。如分析实物接触器的常开、常闭触头时与PLC中的常开、常闭触点相比较,对应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其次,学习电力拖动的经典电路时,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顺序控制,多地控制,Y一降压启动控制,分析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控制要求和工作原理。在控制电路的分析过程中,把与PLC的外围电路和梯形图的程序编写相结合,将控制电路改成梯形图。将电力拖动经典电路转换成PLC梯形图后,电力拖动和PLC的教学就紧密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4.2 《电力拖动》的实训教学与《可编程控制器PLC》实训教学相结合
举个例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实验。
4.2.1 《电力拖动》部分实训
如图1,图2所示三相异步电机动正反转控制电路,学生以两人一组为单位讨论分析。并根据(图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的电路图,连接出图2所示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的接线(此图学生连线有误)。
观察电力拖动实训里,得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的实验结果,并填下如下空格。(如表1)
4.2.2 《可编程控制PLC》部分设计
在PLC控制电路设计过程中,要完成以下几步,由学生填写。
(1) I/O地址分配表(如表2)。
(2)PLC接线图。
根据I/O分配表格,画出PLC接线图。
(3)梯形图。
观察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部分,把电路横过来,让学生根据图5的控制电路图对其硬件触点进行转化。方法就是对硬触点进行软化,可以得到如图6所示的控制线路图。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疑释难,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最后得到如图7所示的梯形图程序。
4.3实践操作并观察现象
学生们可以得到与《电力拖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同样的效果,融会贯通,对比两者的优劣。
篇2
关键词:中职;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法;机电一体化;双师型教师
一、摆脱陈旧教育框架,建设一体化教学法体系
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以来,社会的职业技术变化的速率已经远远超过了职业教育训练的发展速率,也就是职业教育训练相对于日新月异的社会职业技术需求是滞后的,职业学校不能及时、快速地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这种反差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仍未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窠臼,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能在一定的教学时段里成长为社会需求的符合职业标准的技能人才。解决这种情况,还需要全方位地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完美实施一体化教学,快速培养技能人才。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技能人才,必须采取一体化教学。
二、目前中职电力拖动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一部分教师在电力拖动教学过程中,还是脱离不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总是试图将大量的事实性知识信息、操作方法强加给学生,而不知道如何在真实的实习教学情境中灵活地运用一体化教学法。(2)电力拖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往往局限于本课程,不能很好地与其他类的课程进行整合。(3)在电力拖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中,学生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多是比较片面的和相对孤立的,这样的电力拖动知识结构很难使他们适应具体电力拖动项目任务的操作流程和技能需求。
三、国内外研究一体化教学法的现状及主要做法
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认为如果要真正地构建一套成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首先建立一体化教学的量化评价制度、配套管理制度、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估标准和激励机制;然后是培养“双师型”的适合执行一体化教学法的教师、制定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计划、编写一体化教学大纲、编著一体化校本教材、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和设施。我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推进一体化教学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一)营造实施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的良好舆论环境。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牵涉面很广,决不是几个人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才能将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一体化教学的阻力主要来自教师与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所以我们如果能持续地营造实施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的良好舆论环境,对于克服阻力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二)采取多种多样的实际措施,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
电力拖动的一体化教学使电力拖动实习教学与电力拖动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既能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大力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法的“双师型”教师。
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没有“双师型”教师,理论和实习还是割裂的。“双师型”教师是指那些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会学生的教师。
(四)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法的教学大纲、计划和校本教材。
一体化教学法没有现成的可借鉴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决定从根本上扭转理论与实习脱节的现象,开展一体化教学。没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就自己制定,没有教材就自己编写一体化教学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定位,编写适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教育教学的教材,创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校本教材模式。
(五)实施对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
一体化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单靠先进的设备和教师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
(六)工作成效。
在研究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法期间,我们共做了这几项工作:(1)编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校本教材;(2)课时结构的调整;(3)一体化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4)重视一体化教学量化评价;(5)重视学生对一体化教学的量化评价;(6)重视“双师型”队伍的建设;(7)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优化研究;(8)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项目的优化设计;(9)合理充分利用各种电力拖动教学资源,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通过收集材料,分析学生在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过程取得的成绩(传统教学相比较),归纳出一体化教学的优点并在学校其他学科教学加以推广。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我校近几年来已经在电力拖动工科目中,特别是在电力拖动课程中开展了一体化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体化教学的研究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工作,也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我们要把一些经验加以总结,并在其他学科中予以推广。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创新意识;自主学习
在很多职业院校电专业的电力拖动技能训练中,大量的课堂时间花费在学生接线和故障排查训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很难得到提高。随着近几年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针对职业教育新观念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截然而出,其中项目教学法对于电力拖动技能训练中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潜能的激发是非常有效的。
项目教学法
“给你55分钟,你可以造一座桥吗”,著名教育专家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在“德国及欧美国家素质教育报告演示会”上曾以这样一则实例向世人介绍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首先由学生或教师在现实中选取一个“造一座桥”的项目,学生分组对项目进行讨论,并写出各自的计划书;接着正式实施项目——利用一种被称为“造就一代工程师伟业”的“慧鱼”模型拼装桥梁;然后演示项目结果,由学生阐述构造的机理;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促使其在提高动手能力和推销自己等方面努力实践。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采用科学研究及实践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以项目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以小组协助方式,在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团体协作完成整个项目,使学生理解和把握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体协作精神。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是指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生实习过程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经过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的课室(或实训中心)内完成。在这一教学模式中,由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围绕工作(实践)任务的完成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这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形式,突破了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是理论线性演绎的结果,是理论的附属品的传统教育观念,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它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为一体,集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小组讨论协作为一体,增强了学习理论的兴趣,促进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而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一体化教学被应用于电力拖动技能训练的教学中,其教学效果得到了质的提升,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工理论与操作技能得到了充分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对电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实操训练内容的巩固,有利于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渗透。
2、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关注学生掌握电工理论与实操技能的实际效果。能够通过教学过程充分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3、教学过程中,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体验企业生活的机会,有助于合格电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性的提示,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挖掘潜能,有助于优秀电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项目教学法在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训练中应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进入每个课题通常由教师先讲解有关的理论知识及实训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然后由学生进行接线,最后通电试车。如果试车一次性成功,则要求反复训练,直至进行下一个课题;而如果试车失败,则要求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排查故障,至试车成功继而反复训练。由此以来,学生实质上只进行了基本接线技能和故障排查技能的训练,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样也难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电力拖动课程内容通常是以课题形式出现的,虽然每个课题的内容较为集中,但是所涉及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需要有多样性、灵活性,其中项目教学法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以往的一体化教学方式下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故障排查技能,帮助学生掌握电力拖动线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夯实学生的基础,这一点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是尤为重要的。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阶段性项目教学和长期性项目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阶段性项目教学我们可以在每个课题中进行,也可以在几个课题进行完之后进行。在学生完成了某个课题或某几个控制线路的操作训练之后(一般一个线路有两次完整的训练足以),学生已经相当程度掌握了该线路的工作原理,此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合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及学生实际确定项目计划。以《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三版.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教材为例,当我们完成了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后,要求学生设计并完成能够实现正反向启动的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当我们完成了有变压器单相桥式整流单向启动能耗制动控制线路和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三速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后,要求学生设计并完成具有变压器单相桥式整流单向启动能耗制动的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三速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当我们完成第二单元内容的学习之后,要求学生设计并完成对两台电动机的控制,要求对主电动机实现具有能耗制动的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从电动机能够实现点动及连续运行控制,并且只有主电动机启动10s之后,从电动机才可以工作,停止时必须先停止从电动机后才可以停止主电动机,整个系统可以在两地对其进行控制。项目的难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增加过程的趣味性,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项目计划提出后,教师必须起到指导作用,组织学生先对其进行分组讨论,分析项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操作技能以及项目的可行性、实用性。然后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一般五六个人为宜)分析讨论设计。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适当的参与,随时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对项目进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组织各组进行交流,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给予学生一些启发性提示,确保学生设计过程的积极性,但尽可能保持学生设计的自主性。当各组均完成或基本完成项目设计方案后,教师对各个方案认真分析后,组织各组相互交换并讨论完善各设计方案。最后教师对完善后的各方案进行分析点评,详细阐述各方案的优缺点及可行性,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做详细说明并作启发性提示,使其最终能够得到合理的方案。点评包括对各组在设计过程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工作态度、创新亮点作以综合点评,使学生多层次、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和不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各组方案确定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提供所需元件器材,组织学生实现项目内容的实训操作技能。
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训练中运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对项目主题的实现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所学电专业与真实世界的“亲密”接触,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自己的方式对项目过程进行设计、完善、实现,有效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项目教学法的的运用实现了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由“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由“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实践经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更加符合建构主义所提出的“知识并不是完全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协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构知识”这一先进学习理论。
参考文献
1、周林林. 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职教通讯 2006.6
2、张键.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 职教通讯 2006.3.
篇4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对所需的人才,除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外,还要求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质量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因此,我在教学中时刻教育学生学会做事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首先要端正工作态度,用一种严肃严谨的态度对待,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
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实际案例向学生介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请本校优秀毕业生或相近行业成功人士到校或班进行座谈,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他们成功创业的事迹,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专业技术技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二、创造性地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技术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根据当前企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参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中职毕业生应具备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删除陈旧的与专业目标相距甚远的课程内容,增添有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知识。如“接触器”一节中,由于直流电动机因结构复杂等原因已慢慢被交流电动机所代替,我就把“直流接触器”的知识定为选学内容;而安全用电、常用电工工具仪表等知识是工厂电工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我对此部分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
在授课过程中,本着实际、实用的原则,我围绕学生的就业能力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降低理论分析、突出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密切与专业技能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如在讲解“交流接触器”时,我尽量删减对“灭弧原理”的分析,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拆、装交流接触器。这样,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认识,同时也学会了交流接触器的使用与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三、灵活运用先进的教法与学法指导,突出做中学,做中教
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现场示范、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将理论讲解与操作示范、操作训练有机结合,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在学习低压电器时,我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先把实物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进行观察、探究,分组讨论它的使用方法,并尝试练习使用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间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故障排查技能,在《电力拖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运用项目教学法。首先,结合生产实际对项目计划进行反复论证后,确定出典型的项目计划要求。其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因素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最后,各小组进行项目训练。在项目训练过程中,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项目设计方案完成后,教师组织各组相互交流、讨论、完善设计方案,并对各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创新亮点、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作综合性点评。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实现了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应变能力,更培养了其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
四、加强专业实训指导,突出就业能力培养
专业实训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形成专业技术技能的实践性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专业技能,拓展其就业能力,必须搞好专业实训指导。在《电力拖动》课程集中实训期间,借鉴海尔“日清日高”的做法,每天我都制定详细的实训目标,学生根据给定的目标分组进行实训。每天实训结束,都要总结自己一天的收获与体会,寻找离目标的差距,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严格、有计划的专业实训,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了质的飞跃。
篇5
关键词:激发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是职业技术院校机电类学生的专业课程,集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于一体。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实习课培养的是动手操作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在如今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使之成为企业的合格技术工人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各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为使学生能更快、更容易、更轻松地学好这门课,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上好入门知识课
该课程的理论内容较枯燥,知识点繁琐且抽象,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对于理论学习提不起兴趣;对于技能训练,部分学生又由于怕电心理而不敢轻易动手。“怕电”心理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失去了一半的信心,从而对技能训练操作也失去兴趣。即使是部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基本控制线路的反复训练过程中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技能训练的效果。因此,在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后,作为教师,一定要上好该课程的入门知识课。不急于讲新课,而是先跟学生交流学习该课程的作用,讲述在专业学习中它的分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教学,实例教学使学生从思想上对该课程的学习加以重视。这种教育方式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效果好得多。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课堂呆板、生硬、味同嚼蜡,催人入眠。反过来,若根据课题内容和学生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使课堂生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例如:对第一单元元器件的讲解,原来采用的是讲完结构、符号后才让学生进行检测。如果用这种方法,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对电路图的符号不清楚,导致不会接线或在接线过程中出现故障。但现在在讲解过程中,每讲一个元器件的符号时便边讲解,边教学生检测,边看电路图。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能很好地区别各元器件符号,而且接线时能看懂电路图自己接线。学生每接完一个电路,还能对新电路进行原理分析。
再比如,教师在第二单元位置控制线路的教学中,在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基础上,首先和学生一起动手演示正反转电动机带动小车在预定轨迹上作往返运动的实验。当小车在轨迹两终端时,控制者若未及时按下停止按钮,小车常常会超越轨道,教师反复操作演示,并在此时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有解决的办法吗?以此来开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感兴趣,学生才能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恰当引入位置开关的教学,通过学习其结构、原理,掌握其用途,引导同学们置疑,能否用位置开关来解决上述问题呢?通过引导同学们很快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之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听得明白,学得轻松,容易接受和理解,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参观机电实训中心
例如在学习正反转控制线路中,为让学生能感性直观地认识怎样的电路为正反转控制电路,和该电路的应用场合,教师先把学生带到机电实训中心,介绍维修电工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通过在现场的面对面接触,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让学生看到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基本组成,同时机电一体化设备模拟任务的完成让学生感受生产设备为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实惠,然后指出机械的变化和控制电路的关系非常密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篇6
关键词:电力拖动 故障分析 教法
一、元件教学过程中的教法
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理论知识薄弱,电力拖动中常用的元器件基本上都不认识,也不熟悉。所以笔者在讲解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拆装实习操作,之后再把每个部件的名称作用进行讲解,让学生逐渐理解原理。但实际上经过多次训练后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对于按钮来说,因为受电视机、收音机等生活电器的影响,学生往往存在按钮应该是按一下闭合、再按一下断开的思维定势,特别是对常闭按钮更是感到陌生。这样就导致在接线的过程中会出现常开和常闭接反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分组讨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接一个简单的点动电路,并且负载接上小灯泡,通过试车过程观察灯泡的亮灭和按钮的关系。这样学生对常开常闭就有了深刻清晰的认识,之后再通过万用表进行测量,验证自己的理解从而避免了接线的错误;对于时间继电器的各触点的认识,是大部分学生不好掌握的,所以接线中不管是在识图还是原理上都会出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让学生通过多次画图比较外形,有了初步认识后,再安排各小组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区分延时和瞬时。
二、电路原理教学中的教法
在学生掌握了元器件并能正确认识和连接它们后,开始进入比较重要而且理解上有难度的环节即工作原理讲解。只有掌握了工作原理才能把一个个孤零的元器件连在一起,那么工作原理的理解就是图样反馈给我们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采用的是先讲解原理,之后提问学生回答,这个过程基本掌握后笔者会先让学生从基本的连续正转电路进行连接试车。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理解很快基本接线正确,但仍有不少的同学似是而非,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在连接完成后出现了接触器吸住而电机不转的问题,笔者会先教学生运用万用表测量的方式,根据原理逐根测量,发现问题出在主线路上,出现里缺相问题;再比如,我们接完后试车出现了点动现象,这时笔者会采用另外的方法让学生去排查,即分组根据工作原理先讨论,之后让各自派代表发言,根据大家的意见,最后不用老师总结,他们反而很清楚地找到了故障点,即问题出在自锁环节上;还有,在接正反转电路的时候,虽然原理学生基本能够自己总结说出,连接时仍然不对,即电机虽然转动,但是同一个方向,并不能实现正反转,笔者会先通过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来着重讲述,让学生通过观察电机的原理视频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讨论作出结论,即问题出在相序上。老师再拿出错误的接线图和学生一起核对,发现相序的确没有对调,或者有的同学在接触器前端对调之后又在后端对调了一遍,这与学生对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解不透彻有关系。
针对以上学生经常出现的情况笔者总结了一些理解原理正确接线的方法:首先,要认清电路图中的每个电气符号,在图中起什么作用、有几种状态;其次,必须正确理解按钮,对于它的状态必须反复记忆,多次重复试验。因为常开常闭接反接错是学生最频繁出现的问题;再次,反复理解各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得电顺序以及对常开常闭触点的认识,这种情况要教给学生充分利用万用表,如果记忆模糊,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解决;最后,对于按钮或继电器,在动作时常开常闭触头谁先分断的问题,以及在复位时常开常闭触头谁先分断问题要充分理解。
三、维修实训教学中的教法
对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不仅要会接电气原理图,会分析工作原理,还要会排除故障。未来学生的就业方向基本是做电气技术员或者电工或者维修人员等等。无论什么工作,关键是要教会学生遇到故障怎样去维修,在工作中遇到的故障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制定固定模式让学生生搬硬套。维修另一方面还在于经验的累积,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指导要求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去操作去练习。
在前面两个阶段笔者通过元器件和工作原理的解析列举了一些方法,下面对于怎样通过维修实训培养学生的故障处理能力,根据典型案例作出以下几点总结:一是必须熟练掌握理解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二是要掌握几种正确的检测电路的方法;三是能够准确找出故障点,进行合理正确的维修。
如果以上三点要求能够做到,学生就能很快掌握故障处理技巧。比如对于典型的降压启动:在时间继电器控制的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电路中,学生接线完毕后发现电机不能运转。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分析了可能是由于电源、交流接触器、按钮、熔断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元件或线路的故障,那么怎样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根据工作原理分析,采用逻辑分析法来进行排查:首先,利用万用表作为辅助工具,如果按下启动按钮后,线路中的交流接触器不吸合,根据之前的经验带领学生讨论故障范围可能是电源端,也可能是控制线路和元件的故障,这是一种情况;其次,如果我们按下启动按钮后,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吸合,但是电机没有转动,笔者会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工作原理来寻找故障范围,这样学生自然会总结出故障出现在主电路部分,这样就缩小了范围到主电路上了;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检查的方法来排查故障点。断电检查:用万用表欧姆档(R×100)表笔分别搭接在控制电路的两个熔断器上,这时按下启动按钮,如果表笔偏转到合理的数值,说明控制线路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排除掉了控制线路部分有问题。
主线路测量,因为电路是三相的,笔者引导学生采取逐条淘汰的方法来排查最终找到故障点,这样既准确又不会遗漏;如果搭接在控制电路的两个熔断器上,这时万用表无数值,那肯定至少控制线路是有问题的,这时我们还是采用逐个分支测量,通过淘汰来缩小范围最终找到故障点。还有一种方法带电检查:用校验灯或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但由于这种方法存在危险性,在实训过程中一般不可采用。
四、小结
学习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笔者会继续分析总结,希望能对学生的职业教育起到正能量的作用。通过教学中学生常出现问题的分析把好的方式方法传达给学生,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利军.浅谈电力拖动实验课教学[J].职业,2013(9).
[2]招翠娇.如何提高中职《电力拖动》课堂的教学实效[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7).
篇7
【关键词】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一、引言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由于新知识的不断增加,教学时间的相对减少,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需要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路和内容
理实一体化中的“实”首先应该是实验。实验装置一般学校都配备,但利用率是很低的,有的设施也很难做到部门间资源共享。主要原因是在实验设施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加之教师课改自不大,给资源调配使用上造成相当的不便。为此要理顺管理关系,为教学改革提供绿色通道,在此基础上整合好实验资源,完善教学环节设计,做到理论、实践(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完备。
第一步:实践,就是打破了以往的先进行理论教学而后进行实习的教学模式,而是先让学生参加实习。这里的实习就是让亲自去车间连接电路图,以增加感性认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第二步:理论,就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由实践上升到理论。
第三步:再实践,就是学生学完理论课之后,再回到实践操作中去,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气线路的连接,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此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理论课与生产实习课交叉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实践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统一制定模块教学进度,建设模块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编制相应的教学讲义。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进度以及学生掌握技能的快慢进行适当的控制,并以现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助教学的教学方式。这样既突出了操作技能的训练,又使学生学到与职业技能有关的知识,不仅培养了一专多能,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具体应用
本文就《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中的“常用生产机械控制线路”为例来说明怎样构成“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第一步现场参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机床电气控制的对象是生产机械,生产机械的运动形式以及对电气控制的要求是设计电气控制的重要依据,也是掌握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的基础,机械与电器的配合动作是实现生产机械自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控制线路之前对生产机械的构造、运动形式、机械与电器的配合动作等方面有足够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为此,必须组织参观教学。
在参观教学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1.教师先要充分熟悉生产机械,做到心中有数,主要包括下列项目:生产机械各部件的名称、运动形式及其驱动电动机、传动装置;各种电器、开关在机械上的安装位置、作用及其配线;各操纵手柄的名称、作用、基本操纵方法;机械与电器联动部件的名称、位置、动作方式等。
2.准备好机械部件及电机、电器的名称卡片或标牌。以X62W型万能铣床为例,要准备的卡片有:床身、横梁、主轴、刀杆、铣刀、工作台、回转盘、升降台、主轴电动机、工作台电动机、主轴变速箱、主轴变速盘、主轴变速冲动机构、工作台变速箱、工作台变速盘、工作台变速冲动机构、工作台纵向操纵手柄、工作台纵向位置开关、工作台横向与垂直操纵手柄、工作台横向与垂直位置开关、正面按扭站、侧面按扭站、左电气壁龛、右电气壁龛等,每一张卡片写一个名称。
3.讲清参观目的,即通过参观要弄清的问题,要求学生写好提纲,带着问题参观。
4.学生分组。参观时要分组进行,切不可全班学生一齐涌上去参观。每小组以6~8人为宜,轮流进行。
第二步进行理论学习。
在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大力提倡“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充实,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主体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透彻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1.抓住每种控制线路的特点重点讲解。一方面,各种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无论怎样复杂,都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一般性的通用环节,如正转自锁控制、正反转控制、点动控制、时间控制等基本控制环节,这些环节学生都很熟悉,往往只要稍加点化,学生即可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不同的生产机械控制线路,由于其加工工艺、控制要求或设计者的构思不同,有独特的部分,如T68镗床主轴变速控制等,这种独特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重点地突破这一难点,整个控制线路就迎刃而解。
2.化整为零——分析线路的基本方法。任何复杂的控制线路,都是由若干台电动机或其他电器的控制线路组成的,而每一台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又是由一个或多个基本控制环节组成。在分析控制线路时,先根据被控对象将整个线路划分为几个模块,再逐块细分成若干基本控制环节。先分析每一个基本环节的工作原理,再分析每一块电路的工作原理,最后回到整体控制线路。
有时也可以先不给出线路图,而是反过来,启发学生根据具体对象的控制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将基本控制线路图画出来,再找到各基本控制线路之间的关系,将他们组合成整体的控制线路。然后回到课本上的线路图,通过提问和讨论即可使学生掌握线路的工作原理。
3.讲清机械与电器的联动,是讲授生产机械控制线路的关键。大多数生产机械有很多机械—电器联动控制,即由机械手柄或机械部件的动作操纵电器开关的接通与断开。另外如一般的行程控制、位置控制等,其开关的动作都是由机械控制的。与机械联动的电器在何种情况下动作,哪些触头闭合,哪些触头断开,学生很难明白,直接影响对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讲清这一关键性的问题。
4.着重于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但要使学生熟悉教材中所介绍的几种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其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控制线路图、分析线路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的能力。生产机械是多种多样的,其控制线路也是千变万化的,线路出现的故障更是变幻莫测。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从读图方法、线路原理及其故障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从具体的控制线路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及特点,做到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第三步实践教学。
当完成理论教学之后,应转入实习教学,即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习教学可分两个阶段:一是到电工专业实习室进行电气配盘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然后在各种机床的电气控制模拟示教板上进行排故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二是到实习工厂进行实际应用的训练,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的能力,掌握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结语
“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符合自然辩证法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具体问题,对此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补充,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目的。
“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又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
3.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转变了传统的即以教师、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中心,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华.电力拖动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发与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1.
[2]电力拖动课程教学参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陈吉文.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学探讨[J].科学之友, 2007(1).
篇8
一、提高数控维修实训教学的基本思路
1.数控维修实训设计的指导思想
数控维修实训教学应该以“必须够用”为指导原则,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课与实训课有机融合在一起,着重于提高数控维修实践操作能力,体现技工院校实践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
2.数控维修实训的总体方案设计
数控设备的型号繁多,数控机床结构和数控系统存在多样性。技工院校学生由于学校起点比较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数控维修技术存在不小的困难。想要有效提高数控维修实训教学质量,就要结合技工教育特点,着重于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触类旁通,掌握数控维修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数控维修实训教学总体方案可以设计为“三个层面训练”与“六个模块结构”。其中,三个层面训练指的是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六个模块结构包括电工操作模块、电气故障诊断与维护模块、钳工操作模块、电力拖动控制模块、卧式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模块和数控维修高级工考核鉴定模块。
二、数控维修实训系统平台设计
笔者所在学院作为在江西省名列前茅的技工院校,数控专业是学院拳头专业,现拥有两个专业数控车间,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实训教学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三个层面训练以及六大模块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学院设计开发出数控维修实训系统平台,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每个模块之间留下端口,以便满足不同模块实训操作的需要。这套数控维修实训系统平台具有生产型机床功能,学生通过操作本套数控维修实训系统平台,能够完成数控机床的拆装、数控机床结构与性能分析、数控机床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操作训练、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功能。
三、提高数控维修实训教学质量的对策
1.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实训教学课程标准
技工院校课程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社会需求为依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都应该围绕培养数控技术专业人员为教学目标,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要求制定数控维修实训教学课程标准和实训教学内容,以满足技工院校培养企业生产管理人才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制定的数控维修实训课程标准应该贯彻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功能,使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贯彻执行于实训日常教学活动中。
2.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数控维修实训教学课程体系
技工院校面向社会培养生产管理一线技术人才。因此,实训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仅要贴近生产管理一线,还要紧跟社会发展。在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必须根据技工教育规律对实训课程进行改革,以就业为导向、按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打破传统将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训分隔式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将数控维修实训教学分成六大模块,即电工操作模块、电气故障诊断与维护模块、钳工操作模块、电力拖动控制模块、卧式铣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模块和数控维修高级工考核鉴定模块,将专业知识分解到各个模块实训教学中,着重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安排模块教学活动。
3.建立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新模式
篇9
关键词:维修电工;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教学思路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我认为要想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我就自己的个人经验着重几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完善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已经不能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求,因为理论课的教学大纲是以研究讨论为出发点,而单纯的实训课程的教学却又注重实物操作和反复实践。为了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走校企合作,工作结合之路,我们必须重新制定和编写符合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求的授课计划和教学大纲。并结合教学大纲编撰出一本适合自己学校和社会需求的一体化教材,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因此,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没有好的理实一体化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此教材最好由各校各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共同讨论商议完成。根据自身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硬件设备进行编撰。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理论知识应服从实践教学的需要,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是教材成为实用性教材。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跟专业不相关的一些知识要大胆舍弃,但是语文,英语,数学,体育等基础教育则必不可少。教学大纲中还应把安全教育的部分着重标识出来。请同学们在安全的基础上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够做到理论分析,更能熟练的操作,把学生打造成全能型人才。不再是眼高手低,一问三不知的毛头小孩。
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领域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好的教学方法 之一。就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课堂和车间为一体,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为一体,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为一体,让学生有计划地按照教师确定的课题和学习要求进行的专门理论结合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有理论讲解,有操作示范,还有操作训练,最重要的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在课堂上有秩序的动起来,我认为的较为恰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如下:
1、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需要讲述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对同学们的学习有什么要求也要提出来。
2、分析学情:要对所教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水平以及掌握技能水平的高低有所了解,只有将学生这个主体的基础了解的够透彻,才能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3、剖析重点难点:将重点难点贯彻到课堂中,让同学们快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同学们将复杂变简单。
4、设立特定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进度和速度,设立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法,帮助同学们拨云见日。教师多做项目案例示范,情景教学示范等。
5、创造优良的实训环境: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的硬件和软件都要配备,创造真实和仿真环境。最好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进行融合。边讲理论边做实训联系。穿插教学。
6、划分学习小组:每组3-5人为宜,分组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学习积极程度,每组设立一名小组长,并保证每组都有学习能力强和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以先进带动后进。这样全班同学都能最大限度的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
7、编排教学过程:包含(1)工作任务的提出。(2)教师讲解知识。(3)教师示范操作。(4)学生分组练习。(5)教师巡回指导。(6)教师检测评价。(7)教师归纳总结。(8)教师布置新任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8、奖惩分明:鼓励学生,调动积极性,对那些做的好,做的快的学生给一定的奖励,对哪些等着吃现成果实的懒惰者要有一定的惩罚,鼓励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一心。体验团队力量的优越性。
9、举办技能大赛:在一定的时候举办技能大赛,调动同学们的参赛意识和荣誉感。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就开始有一定的使命感,还能鼓励同学们更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三、分享自我经验,不断总结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下面我就以一个简单的设计课题具体描述一下我认为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例如电力拖动理实一体化课程,首先我们知道电路的原理非常重要,如何讲清楚很重要,想要让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丰富多彩必须想一些小办法,传统的分析电路未免显得枯燥乏味,我在讲课的过程当中经常把学生身上都分配许多角色,例如我在讲接触器的时候,先拿一些实物给同学们发下去让他们自己先观察,讲到接触器中的七付触头同时动作时,可以找一根很长的木棍,叫几位同学抓着木棍不能松手,然后我拉着木棍向前移动,这几位同学就会跟着向前,让同学们理解接触器的线圈得电之后,接触器的七付触头是同时动作的这个原理。我还把接触器亲切的称作“白雪公主”,把那七付触头称作“七个小矮人”,并告诉孩子们永远记住,七个小矮人永远伴随着白雪公主。我这样试过很多班级,好多同学毕业了还一直记着。我尝到了甜头,于是想方设法在其他知识上也尝试一下。在同学们都将电力拖动实训盘上所需要的元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都了解之后趁热打铁,下一步就是要讲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图的工作原理了,我会告诉同学们,我就是一个某某工厂的老板,现在我需要找“设计师”帮我设计控制线路好更好的完成生产。而孩子们就是我需要的设计师,他们就会动脑筋帮我想办法,比如用一台电动机进行拖动,经过大家的讨论我就会带着学生画出点动控制线路原理图。等到下个课题,我就会说我需要一个连续控制的线路然后让他们动脑子设计,慢慢的单向连续运行控制线路也出来了,之后就是正反转,星三角降压启动,双速控制,顺序控制等等各种电路图。甚至到后面学到PLC和变频器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们自己设计。从而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而不是传统的老师一味的讲而学生只是去听。
其次,除了设立情境让学生们参与进来之外,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刚开始可以几人一组,让他们有明确的分工,靠团队的力量完成整个操作。但是,需要个人展示的时候也不能示弱。例如我们在讲维修电工安全教育的时候,我会找来一些旧的电线,木棒,还有常用的一些电工工具,在教室现场模拟触电突发状况,让同学们几人一组现场对触电者就行施救,几位同学互相商量对策后,按照正确的触电急救知识将“触电者”救活。之后再模拟一个现场只有一个人的时候,看他如何进行触电急救,此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操作。课后让同学们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重要性和自身的缺点,之后的学习当中就会根据情况作出调整,该独立的时候沉着冷静尽个人全力完成任务,分到小组时互相配合,尽情的感受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培养出又能团结一心又能独立完成任务的全能型人才。
篇10
抢抓机遇 与时俱进
在襄城县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的基础上,许昌经济管理学校(襄城县职教中心)抓住机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务实拼搏,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许昌经济管理学校创建于1987年,是经河南省教育厅、许昌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融中等职业教育、综合高中教育、成人教育、技术培训与人才输出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河南省县级骨干职教中心,2006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化电子、电工、电力拖动一体实验室,设施精良的计算机中心、数控加工中心、多媒体电教室、旅游服务培训中心和独立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
师资强校 与时俱进
许昌经济管理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教学设施建设,一手抓教师队伍建设,并逐步创立了自己的一套科学管理体制,使学校管理纳入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轨道,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师资强校,与时俱进。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对教师进行培养、指导和管理,同时启动“名师工程”,培养出一大批骨干教师。学校拥有一支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专兼结合、开拓进取的以“双师型”为主的师资队伍。在167名任课教师中,中级以上职称56人,占任课教师总数的33.5%;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45人,占任课教师总数的86.9%;具有合格学历教师157人(其中研究生1人),学历达标率为94%。教师们恪尽职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教书的同时还不忘给自己充电,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建校以来,这支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年轻教师队伍,以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特色办学 与时俱进
许昌经济管理学校在多年办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品牌。一是创新特色办学模式。即利用普通高中招生,学生入校后,让学生前两年学习普通高中课程,第二年期末根据学生意愿,实行“分流”:有志进入大学深造的,继续在普通高中学习;愿意学习一门技术提前就业者,可到职教专业班学习,学习期满,参加高职院校对口升学考试或由学校负责安置就业。二是创新分层次、阶梯式教学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等,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围绕市场办学,紧贴经济育人。学校开设的专业有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十几类,一大批学生毕业后成为机关、企业的业务骨干。这种升学有希望、毕业有出路、创业有能力的教学模式,使学校招生、教育、毕业三位一体,赢得了社会、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市场运作 与时俱进
近年来,该校不断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力度,为了联通办公和教学,该校办起了校园网,建设多媒体大厅2个、理化生实验室4个、电子电力拖动一体实习室1个、汽车驾驶实习实训维修基地3处、音美练歌绘画室4个,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保证。
同时该校又提出了“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城乡联姻,校企结合”的理念,在人才培训上,围绕市场,对口培训,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彻底颠覆了条条框框的教学模式,培养出走出校门就是企业顶梁柱的人才。这种教育不但教给了学生能力,也促进了城乡、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达到了资源共享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