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4 18:4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招投标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招投标实训总结

篇1

一、招投标理论实践性教学模式思考

1.招投标理论开展实践性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1)通过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对招投标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了解市场、适应市场的感性认识。

(2)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招投标市场竞争的基本理念,努力把学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挂起钩来,力求运用学到的理论去回答、解决招投标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实践性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招投标理论的兴趣,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公正、公平、规范、有效的市场秩序培养招投标应用性合格人才。

2.招投标理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内容

(1)以招投标工作程序各过程为单元,构建实践性教学创新教育平台。众所周知,招投标工作程序为:项目招标前期准备―招标公告―资格审查―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每一个工作程序其过程都有一定的操作规范和能力体现。构建实践性教学创新教育平台,就是要充分利用和组合招投标工作程序各过程单元,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个性活力,达到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目的。

(2)以理论引导、模拟实训、市场实战为主体,构建模块式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招投标理论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设计要紧紧围绕招投标理论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充分利用高校建设发展时期大量的项目招投标工作案例,组建招投标实训基地,以理论引导、模拟实训、市场实战为主体,构建三大实践性教学模块。其中理论模块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招投标的一般基础理论、招标书投标书的编制方法以及招投标具体的策划思想;实训模块主要对学生进行招标、投标以及开标评标决标的模拟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实战模块主要组织学生对市场实际运作的招投标项目进行现场观摩和实际操作,加强市场实践锻炼。

第一,理论模块。理论模块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基础理论条例化。招投标基础理论的讲授,要走出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要分析、提炼、概括、总结,使招投标基础理论条例化并展示出来。展示内容可分第一法规块:主要陈列与招投标有关的政策法规、内容有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的主要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规范、规程等;第二基本理论块:主要陈列招投标基本理论要点,重点介绍招投标基本概念、操作流程、招标文件的制作格式、投标文件的制作格式、招标工作人员工作程序、开标、评标程序、招投标工作纪律等;第三典型案例块:主要介绍近几年招投标项目市场运作典型范例。

②典型项目案例化。高校要充分利用建设发展时期大量的项目招投标工作案例,把具有比较优势、典型特点的招投标项目的特色、立项论证、资格预审、投标、开标、评标、决标、现场招投标双方心理感受、项目运作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及分析、启示等情况,加工整理成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教学案例,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招投标理论的理解和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

第二,实训模块。招投标模拟实训,要从单纯的表演型模拟实训向实战性模拟实训转变,以使学生的招投标实践能力得到真正锻炼和提高。具体来讲,就是在项目模拟实训之前,仅确定该模拟实训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简明扼要的组织结构框架,而其他实施思路、决策过程、结果等都由处于未知状态的学生在项目模拟实训之前,通过寻求教师、同学或招投标市场工作人员的具体指导,认真分析项目特点,自行搜集材料,整理思路,设身处地考虑自己扮演的角色,全力以赴地争取最佳结果,真正达到项目实训的目标和要求。

第三,市场模块。招投标市场实战主要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训,具备一定操作经验的条件下,充分利用高校建设发展时期自身项目招投标市场实际运作工作平台(如采购中心、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等),根据招投标项目具体特点,主动适应市场要求,有针对性地跟踪具体的实施项目,与市场“零距离”接触,从投标单位资格预审、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递交、开标评标决标过程以及决标后商务谈判等工作环节,全过程现场观摩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市场实战锻炼,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的独立运作能力。

(3)以参与式、讨论式、项目团队等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为载体,构建一个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感染性强的互动性实践教学环境。招投标理论实践性教学要提倡参与式、讨论式、项目团队等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要学生参与,教师也要参与,积极构建一个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感染性强的教师、学生互动性实践教学环境。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参与模拟训练、市场实战,开展各种解决方案、多种学术观点和思想的讨论,组建项目团队,培养协作互助精神,追踪招投标领域最新进展,充分鼓励学生自己更多地去感受、思考和体验,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其学习自主和独立操作、研究、创新及敢于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更好适应社会、适应市场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 合同管理 教学思路 教学实施

一、引言

1、《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揭示了建筑工程市场的一般规律;明确了招投标工作的程序和规则,揭示了“招标工作、投标工作与施工合同管理”的内在联系;总结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2、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借鉴“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依托服务业,服务服务业”为指导思想,创立“一线贯穿、二元结合、三个模块”的教学模式,即将职业技能培养作为主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元紧密结合,将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细化为不同能力要素,并根据培养不同能力要素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

二、本课程教学要求

1、《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技术核心课程,理论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程序和基本工作,掌握招投标文件的编制,掌握工程投标报价技巧及索赔理论与方法。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要素,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招投标各环节的工作,基本具备招标投标的工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渗透“诚实守信和对企业忠诚”的素质教育。

2、《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涉及“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体系。具体而言,(1)、编写投标文件时,涉及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写,要求要有较好的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2)、编制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时,涉及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的编写,要求要有相关的工程计量与计价的知识;

3、开标、评标的过程,要求依照程序、依法进行,因而要求学生必须熟悉与建筑工程招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项目管理、技术经济评价”等众多的管理知识。

4、工程合同管理,是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进度控制、工程安全管理、工程成本管理等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核心。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使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

三、教学思路设计

1、制订了符合行业和课程特点的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

以“依托建筑行业,服务建筑行业”为指导,创立“一线贯穿、二元结合、三个模块”的课程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框架。

突破传统考核理论和考核方式,将“平时成绩+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作为单独项目分别考核,针对理论考核项目设计课程自测系统。

2、转变考核理念,推进课程考核方式和手段改革

改变“平时成绩+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综合考核方式,将“平时成绩+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作为单独的项目分别进行考核,只有这两项目同时合格(或达标),该课程学习才算合格;将专业教学计划的知识、素质、能力分解,实行职业技能达标制,对涉及职业核心能力的考核点,要求逐项达标,且规定一次考核未达标者允许重考,直到达标为止;其次,采用计算机辅助自测系统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测验。由专业教师开发出大型的试题库并上传至服务器,形成自测系统,同时配备标准答案,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阶段后即可上网登录该自测系统实现自考。

3、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是"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知识模块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注意把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二是将一些实际的施工、投标案例引入课堂,对其中与本课程有关的理论和方法等进行分析点评,有效开展验证启发式教学;三是将学生分组,根据模块教学要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模拟招投标现场进行开标与评标活动;四是以赛促学,利用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开展竞赛活动;五是充分运用多媒体,结合“斯维尔招投标模拟软件”将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制作成交互式的计算机辅助CAI教学课件,并将该课件上传至多媒体实训室的服务器供学生使用。

4、强调职业岗位所需知识的培训

教学中融入职业岗位培训内容,坚持理论、实践有机结合;以“行业企业、学院实训基地”为依托,用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训,使学生掌握招标、投标全过程及相关文件的内容,体验招投标过程中的实际场景。

四、教学实施

(一)、教学手段

1、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建筑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实验、实习、实训三个关键环节,推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大力推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坚持“做中学”,寓教于乐,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在职业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上通过使用演示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实训以及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3、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平台,工程造价等相关软件,利用机房完成工程量的计算、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使学生可在机房中完成招投标全过程的仿真训练。

(二)、教学内容

采取课堂教学模块与单项技能训练模块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实践岗位能力的需要融入单项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有:对建筑市场的认识;招标方的工作;投标方的工作;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

具体而言:1、对建筑市场的认识。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建筑市场的有形化,了解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基本功能,体验工程发包与承包以招投标的方式在交易中心完成的过程,掌握交易过程中对主体资格的要求。2、招标方的工作。教学要求:使学生能编制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组织投标预备会,编制工程标底,组织开标、评标,评标后中标通知,拟定合同条款,签订合同。3、投标方的工作。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完成投标项目的前期工作,申报资格预审,提交相应保函,编制投标文件,签订合同。4、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教学要求:使学生能拟定合同条款,签订工程合同,全面履行合同管理,正确确定索赔事项,编制索赔报告,成功索赔。

(三)、建设实训基地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可以采用模拟企业真实情境的方法进行建设,其中:电算实训室应配置工程计价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算量软件,学生可使用实际工程图纸编制工程造价,并能够利用该实验室为其他单位编制标底,审核结算,以便获取一定的收益。

(四)、建立并完善课程评价制度

学院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和监控,全院教师要树立职业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充分反映学生不同智能类型和水平;拟广泛采用笔试、口试、面谈、观测、现场操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作品评价、学习方法记录、自评、第三者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第二版) 朱永祥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

篇3

关键词 课证岗赛融合;工程造价专业;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1-0016-04

课证岗赛融合是指结合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竞赛要求,注重“课程体系与内容―职业资格考证能力要求―岗位能力―专业技能竞赛能力要求”的相互融合,使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解析岗位能力,引入广东省工程造价员考证要求与内容,借鉴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算量大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工程造价专业技能竞赛内容,开展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一、基于课证岗赛融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学校工程造价专业明确了以“培养精通建筑、路桥业,熟悉轨道交通业,具有‘铺路石品格’的工程造价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定位,基于课证岗赛融合划分了三大专业技能,即工程预结算编制与审核技能(核心技能)、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技能(核心技能),以及工程施工、监理、资料整理及测绘综合技能(相关技能),构建了以培养“三大技能”为目标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1. 解析工作岗位技能,融入工程造价考证、技能竞赛等综合任务,形成专项能力

深入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施工企业、招投标()公司等进行工作岗位调研,工程造价专业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造价员(主要核心岗位),招投标(或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核心岗位),工程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测量员(相关岗位)。造价员这一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包括:工程计量,工程计价,编制和审核建设工程(概)预(结)算或最终清算;编制招标控制价(或标底)、投标报价、合同管理(工程变更、签证、索赔)、设计成本和施工成本控制、项目的投资决策与经营管理、项目评估等。基于这些具体的工作内容,融入工程造价考证、技能竞赛综合任务等,归纳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工作岗位和相关工作岗位核心技能和相关技能,总结出对应岗位所需的能力和具备的素质并形成专项能力,见表1。

2. 依据教学规律,形成学习领域的专项能力,确定三大技能对应的学习课程和实践环节

将工作岗位的相同或类似专项能力进行合并,如造价员工作岗位、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作岗位均有“编制招标(底)控制价”、“合同管理(工程变更、签证、索赔)”等专项能力,可以进行合并,形成学习领域的专项能力,从而确定三大技能对应的学习课程和实践环节,见表2。

(二)改革专业课程内容

1. 专业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分析

在工作岗位调研基础上,对工程造价三大技能所需专项能力进行分析,结合造价员资格考试大纲、造价技能竞赛指南对上岗能力的要求,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确定学习领域的专项能力,从而建构工程造价专业技能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直接对应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建设工程领域的造价员、施工员、资料员等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同时将最新的国家(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如最新颁布的《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引(2013)》等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资格考试大纲、造价技能竞赛指南与现行课程标准相融合,使专业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吻合。

2. 课程内容组织

以一个单位工程(如一栋楼的建筑装饰工程)作为一个项目,整合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紧紧围绕项目导向,逐步分解成几个学习任务来组织展开。将一个项目分解成“量―价―费”三个主要任务。

“量”即工程量,讲解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算方法(包括工程计量、建筑构造和混凝土结构等课程),按建设项目施工顺序(包括建筑施工课程等)这根主线进行组织教学。

“价”,主要是人、材、机价格确定,定额基价和综合单价等概念及组成(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经济及概预算等课程)。

“费”就是量与价结合,主要讲解建设项目费用构成及定额应用和换算,招投标艺术、合同管理等,最后形成工程造价(包括计价与控制、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施工项目管理、造价专业软件应用等课程)。

3. 任务分解与核心课程内容构筑

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有六门:《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及算量软件应用》《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与套价软件应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公路计量、计价与造价软件应用》。对应的实训或实践教学有四个环节:《工程计量课程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课程设计》《招投标文件编制课程设计》《造价软件综合应用课程设计》。

以《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及算量软件应用》的“土石方”一章为例,引入行业标准,结合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造价员资格证考试大纲,造价技能大赛竞赛指南等确定这门课的学习内容,见表3。

(三)编制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服务大土木行业决策、施工、经营、招投标及竣工决算,掌握工程预结算编制与审核技能为核心的“三大技能”,胜任造价员岗位、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核心岗位,以及工程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等相关岗位。引入最新国家(行业)标准,再融入造价员资格证书、造价员等岗位能力要求,嵌入模拟真实工作任务的造价技能竞赛指南,建立课证岗赛融合的、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即6门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对应的4个实践教学课程标准。

二、加强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突出技术技能培养

(一)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设计理念

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设计理念见图1。

(二)开设全方位校内外实践课程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融入造价员资格考试和技能竞赛关键能力的培养要素,改革课内实践、综合项目实训、专项技能训练、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等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做法包括:设定专业实践课程;选择真实工程来设置综合实训工程项目(案例),表现形式一般为图纸,也可开发设计三维仿真项目模型;将设置的一个或几个综合项目(案例)融入多门课程的教学,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并安排3~4周综合项目实训,从而改变原有针对单一课程进行项目实训的做法;根据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动态设计专项技能训练项目,通过实操半年实训(校内实训),实战半年实际项目(校外10周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等。

(三)强化校内实训

工程造价专业须突出“概预算编制与审核”核心技能培养,学校工程造价专业设计了五大校内实训项目来强化专业核心技能培养,见表4。

(四)积极参加全国算量与造价软件应用大赛

学校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算量大赛和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造价技能竞赛,在学生中形成了争优参赛的良好氛围。学生为了代表学校前去参赛,往往自己先组成团队,带头学习技能知识。近年学校参赛学生获得了众多优秀成绩。

三、建立“项目课堂”,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一)“项目课堂”教学体现基于行业标准的课证岗赛融合

在教材的选择上,如专业核心课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采用笔者主编的教材,教材通篇以真实的某中型建筑工程为项目任务,还要求学生购买使用最新国家(行业)标准作为教材,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引(2013)》《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2010)》,以供课堂使用。

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特点,选择一个或几个真实工程项目作为工程案例,实施项目教学法,将大的项目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践中,有效融合岗位能力要求、考证内容、技能竞赛关键能力要求等,并在课堂上查阅最新行业标准,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使得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落地,也体现了基于行业标准的课证岗赛有效融合。

(二)“全真”项目、“仿真”项目相结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

推行教学做一体化、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对工程造价专业而言,计量、套价、算费是基本的三大课程内容,也是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为此开展课程教学项目、仿真实训项目、真实工程项目等各类综合项目的训练,将“全真”和“仿真”的建筑装饰项目融入课程教学。在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上参照企业生产模式,以项目组作为开发团队,学生体验不同项目角色,培养学生协作、沟通、项目管理、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等职场必备的关键能力。

四、课程教学改革成效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课证岗赛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在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中,近年学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考试通过率排名均保持在广州高校的前三名,如2013年,广东省通过率近20%,而学校通过率为58%,在广东高校列第一。2008年以来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举办的全国造价算量大赛,每年都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在2013年、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一、第二届造价技能大赛中,学校均取得省一等奖。2005年第一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后逐年攀升至99%以上。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属性,注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1]。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颁布了《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GJT250-2011)》,涉及了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等8个岗位职业标准,但尚缺少造价员职业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建筑业企业、教育培训机构、行业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人才队伍规划、教育培训、评价、使用”,“为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相关专业人员规定了所应履行的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2]。所幸施工员职业标准的岗位职责里有“参与现场经济技术签证、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等造价管理的描述,弥补了缺少造价员职业标准的缺憾。下一步,学校工程造价专业将参考该标准,进一步探索实践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的融合对接,深入开展课证岗赛融合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促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建设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和市场化之路。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院校教研课题“凸显核心能力培养与课证岗赛融合的工程造价专业综合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编号:2013-Y-12,主持人,李茂英)

参 考 文 献

篇4

[关键词]工程管理类专业 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斯庆(1978- ),女,内蒙古巴盟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计量与计价。(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61-02

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是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巩固和验证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一、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工程管理类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很强的“工程+管理”复合特点的、理论扎实和综合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该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和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从全国各职业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建设及教学质量来看,目前均达不到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仅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的工程施工能力、项目管理和工程承包管理能力达不到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岗位知识、专业化与职业化要求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一)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以“校企合作、双向互补、合作共赢、共同促进”为宗旨,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让企业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实训的实践平台、保证学习和工作的可持续性,学生在企业导师和专任教师的指导下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真正做到校企双方的“双赢”。

(二)创建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师资队伍建设及提高教师团队实践教学能力是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专业教学改革目标,以“高标准选拔、多渠道培养”为原则,培养素质优良、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第二,编制可行的课程实训教学大纲和实习实训指导书。在指导书中详细列出实训要求、实训内容、专业基础工作、工作深度、考核标准,将实训的各项内容尽量量化,以便考核。第三,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共管制,即采用校内“导师”在课堂教学和网上跟进指导、企业“导师”对学生岗上指导;学生向校内和企业“导师”汇报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训成果,并提交实训报告;专业及课程实训结束时召开总结评价会,最后结合学生自己的评价、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的评价,共同评定实践成果,完成职业能力素质考核和实践考核。第四,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建立实训考勤、答辩、评价和汇报制度,通过实训成果、实习日记、实训总结、考勤情况、实习单位鉴定、答辩、上交收集的实训现场资料和自评、互评结果综合评定实训成绩。

(三)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度,注重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一方面,选取实践教学内容应考虑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首先,精选实践教学内容,使其与工程实践内容相衔接;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保证实训内容相互之间的承前启后、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最后,要求企业和学校的“双导师”带领学生真题真做,实现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紧密对接。

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今后的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大校内工程管理信息化实训室建设力度,让学生体验全方位、实战式、全过程、参与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学习中积累工程管理经验。

三、创建“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

(一)“四层深”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及实施

“四层深”是指:(1)专业基本素质和技能培养,如公共基础素质课程、社团活动、专业讲座等;(2)专业基础技能培养,如课内实训和课程设计等;(3)单项能力培养,如认识实训、生产实训等;(4)专题设计能力培养,如综合训练和顶岗实训等。工程管理类学生应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要提高实践能力首先要梯度地安排课内实训、课程设计、认识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训、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各实践环节;其次,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教授作专题讲座、综合案例讲座;最后,大力提倡大学生课外社团等活动。

(二)“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

“五种类”是指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考虑工程、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和软件应用等五类知识的综合。实践中注重优化课程内容和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搭接各课程、融汇单个课程内容、贯通系列课程、融合不同体系课程知识(见图1)。通过设计单项能力训练、能力合成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等三个模块的设计将以上五类知识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

“三步曲”是通过制定详细的实训教学大纲,完成从“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提高综合技能”的任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见图2)。第一步,综合课程内容。通过课内实训、课程设计和实验实训教学实现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达到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第二步,融合不同课程内容。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认识实训、生产实训、综合性课程设计(如工程管理软件、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等课程)环节的实践教学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不同课程内容得到融合和运用,达到综合能力层次训练。第三步,融合专业知识。在顶岗实训、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中,通过由教师提供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设计和实训题目,达到融合专业知识的目的。

四、“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实施

“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主要通过课内实训、课程设计、认识实训、实验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训及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由简入繁、逐步深入地实施。

(一)实训教学的层次与内容

1.认识实训。这是专业入门的引导,是学生首次亲临施工现场了解和感知工程的活动。认识实训环节能够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直观认识和感性了解、为后继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生产实训。这是在学习若干土木工程技术类和工程管理类等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程基础上的实训活动,一般安排于第二学年。学生通过生产实训教学过程,能够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造价管理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等工程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3.顶岗实训。这是在专兼教师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的。该实训可利用企业人力资源、工程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及工作环境来完成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和工程实践项目,通过此实训也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

1.技术类实验实训。它涵盖建筑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房屋构造基础理论和施工技术等课程对应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等。技术类实验实训环节是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要求,依托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实操完成。学生通过该项实训能够直接得到实验数据,与所学课程知识接轨,为后续课程和参与施工管理实践奠定基础。

2.管理类实验实训。它含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及进度控制、计算工程量、确定工程造价、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方案、编制项目采购方案、进行项目评价、绘制工程CAD图、编制招投标文件、评定项目标书等实训内容。

3.综合类实验实训。它含有工程项目管理模拟、沙盘实训等,如工程项目组织、成本、质量、进度控制及招投标、合同管理等综合训练;在管理类实验实训教学的基础上,整合单项能力训练模块,结合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方法和手段实现合成训练,提高学生对各课程知识的综合认识。

(三)课外实践内容

课外实践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结合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专业规划理论,在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各个学期中安排的,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参与工程实践、完成专题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教学质量调研等)、参与技能竞赛、在企业兼职等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领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该实践活动通过撰写专业论文、完成专题研究、编写调查报告、创新工作计划和完成总结报告等形式来完成。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专业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工程管理类专业“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表现。该方案能够实现学生在知识理论体系上从点到面的突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也是培养单项能力到合成能力再到综合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任宏.建设工程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财经院校 工程管理 实践教学

工程管理是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和应用型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广的专业覆盖范围,但在工程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综合性和应用型之间矛盾较为突出,已成为专业发展的瓶颈。财经类院校由于受到资源限制,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仍是薄弱环节,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实训课依附于理论课程,工程技术学科和实验室建设基础薄弱,实习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实践教学中的案例很多来自书本或者有关的参考书,大多已过时或与实际脱节。

1. 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特色分析

我校是一所以经、管、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史学、艺术学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财经院校。工程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下设专业,结合我校的财经特色和我院的工科背景,学科基础课设置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制图等;专业必修课设置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

实践性教学环节要突出工程管理的特色而不是工程特色,财经类院校具备培养较强的政策敏感性和经营意识的学生。纵观国外工程领域的情况,工程管理公司提供的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服务,而对工程管理人员并不要求太强的专业资历,但要其有过硬的管理知识和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水平。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凭借较强的经管类学科和师资优势,初期设置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方向,随着就业环境的需求变化,教学计划修改后改为工程造价和工程项目管理两个方向,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也在筹备中。

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课程设置层层递进,由简入难,围绕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设置专业课,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任选课,具有财经院校特色的人文素质、艺美体卫、专门史、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信息技术等模块。结合工程实际教学,扎实打好经济类和管理类知识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工程造价方向,则充分利用我校丰富的财经类资源,开设一系列基础课和专业课,另外,我院拥有的信息技术等实验室,可以提供相关软件的教学。总的来说,我校在理论教学方面颇有特色,但实践教学环节还很薄弱,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2. 就业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

据建筑英才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二季度的招聘职位数较2011年同期增长了27%,企业招聘需求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五大热门招聘职位分别是项目经理、室内设计师、测量员、建筑师/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其中,项目经理需要熟知项目管理之道,熟悉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熟练运用项目内外各种资源,实现工程项目目标。招聘需求岗位增长较快的以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基建专业为主。从区域看,二三线城市的招聘职位数还是要低于一线城市,但在招聘需求的涨幅上明显胜过一线城市,其中长三角地区的建筑业人才需求增长明显加快。随着各地基础建设的推进,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致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方面,工程管理专业要求学生能够综合系统地运用管理、建筑、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侧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开发,并熟悉中国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企业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经营和管理。然而,企业普遍反映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如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好用,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差,因此,专业培养要面向实际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

另一方面,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思路有所更新与发展,更应面向工程实际,使学生在实践能力上,更适应工程市场的变化。随着我国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不断完善,工程技术人员不但需要精通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取得必要的执业资格证书,如全国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建筑行业人才的特点是门槛高、起步低、成长慢、流动大、人才培养的周期长,用人单位需要招聘一部分储备人力资源来维持公司的长期发展,但储备饱和后就会停止相应岗位的招聘。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要求工作经验外,还需要应聘者有相关的资质证书,提高了进入门槛。

3.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验、认识(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和专业知识,还要有从事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校现行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进一步优化。

3.1 完善实践教学的制度化

建立多维度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使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要做到有据可依。首先,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其次,建立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旨在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校外导师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可参与校外导师的实际工作;最后,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估和反馈制度。一方面,对于每一门实践课程建立科学的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体系,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考核方法应量化、可行。另一方面,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积极参与,对创新性实践的指导进行奖励。

3.2 实践教学内容要面向工程实际

面向工程实际,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适应工程市场的变化。如《房地产政策与法规》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书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补充一些宏观政策的解读,让学生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些适当的调整。或者组织学生到项目部实地调研,当实际情况与法规政策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解决。又如《工程招投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招标大会,让学生了解在招投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而不是单一的招投标方法、过程等理论介绍。

3.3 开设模拟实践课程

例如可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增设《工程项目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教学突出直接参与及体验式的教学特色,以工程项目管理沙盘为载体,构建一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仿真环境,将施工项目“搬到”学校课堂中,赋予学生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业务流程和现场情况,自行决策,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体验真实的施工项目管理全过程。另外,可以增设《工程招投标模拟实训课程》,使学生亲身体验招投标全过程的主要工作及其职责,掌握实战中的一些策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面向就业市场开展工程实践教学

目前,与工程类有关的执业资格证有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房地产评估师等。在实践教学安排上可以围绕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尽早的了解相关的备考信息,使学生毕业后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能通过考试很快拥有执业资格证,从而做到持证上岗。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也可以考取相关的资格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3.5 构建校内外实训平台

一方面,建立校内的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设计实验项目。如在《工程造价》实验课中,以综合性实验项目为主,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编制实际工程预算,培养和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大实验教学软件的投入,购买成熟的教学软件,如《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实验软件,并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训平台。目前,我院正在与蚌埠市荣盛股份有限公司洽谈,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望实现“3+1”的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后,就可以去校外实践基地实习,一年后达到考核要求即可留在用人单位。

3.6 毕业设计改革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总结,也是对工作岗位所需知识结构的模拟训练与检验。而现在大多的毕业设计都流于形式,改革势在必行。毕业设计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去完成。一是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选取其中一个模块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由校内指导老师全权负责;二是由校外指导老师定题目,在实训的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由校内指导老师审核。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也要做出调整,在大学四年期间都可以进行,毕业前完成即可。

总而言之,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以经济和管理知识和综合素质见长。这个优势也是特色,是土木工程专业所没有的。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方向和工程造价方向,更应该保持这个优势,在加强工程实践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建筑英才网.http:///

[2] 瞿焱.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思考[J].经济师,2008(3):107-108

篇6

关键词:实训教学 组织 指导

一、实训教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都表现得特别突出。从其本质上说就是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规模浩大的技能型工人队伍。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权威部门和专家的意见,今后建筑企业的需要数量将会逐年有所增加。河南省是建筑大省。河南省要实现由建筑大省变成建筑强省的目标,迫切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为企业直接创造财富或利润的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教学中,突出实践技能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下就业形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二、实训教学是实践技能教学必不可少的过程

实践技能学习的过程是由试练到熟练、试练与熟练相结合的过程。实践技能总要经过一定时间和次数的试练,然后以此为基础,反复练习,直到熟而生巧。由此可见,实训是掌握技能的关键一环。由于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不可能完全满足职业岗位的实践需要,所以学院以现代化企业生产实际要求为标准,建立了建筑施工、招投标仿真实验室,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横向联合,与相应的专业机构建立长期的实习联系,形成固定的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保证。

三、指导教师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的作用

指导教师作为实训教学的实施者,对学生实训教学成果的好坏起着关键的作用。

1.指导教师是实训教学的组织者

(1)在实训前,指导教师要给学生讲实训注意事项。一是注意安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技能实训大都是在室外、高处,危险性很大,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有安全意识。二是注意对仪器的爱护和保护。因为大部分仪器都是非常贵重的。

(2)在实训前,做好课题设计。按照实训课题,讲授实训中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明确学习目的、学习重点。

(3)进行示范技能操作。教师的示范操作要做到步骤讲授清晰,动作准确。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按要求重复操作一次。

(4)在建筑工程技术班中成立实训小组。为了便于管理和教学,在实训前成立实训小组,指定组长,明确职责。

2.指导教师是实训教学的指导者

虽然不同的课题,实训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在对课题讲解和示范的基础上,实操训练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其教学生的指导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

(1)集中指导法。在集中指导过程中,积极地采用激发和鼓励为主的原则,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学习态度,极大地激励他们,使大家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

(2)分别指导法。分别指导法是指在实训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位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技巧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在个别指导时,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特性,鼓励个性化发展,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3)检查指导法。在实训过程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各实训小组及学生的实训作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检查指导学生的操作姿势、操作方法、安全文明生产及产品质量。

(4)总结指导法。总结指导法是指实训课题结束后,教师对实训小组及学生进行总结、考核和评价,肯定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实训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教师帮助学生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高职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而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关键环节。我们在建筑工程技术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效地利用实训教学的指导方法,进一步提高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映玲著.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训练[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袁雪锋,许光著.房屋建筑学实训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能型 工作过程导向 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培养出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现在,高职院校正处在新一轮改革创新的重要阶段,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高职院校应尽快从侧重追求办学规模,调整到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本文结合笔者从事所在院校建筑类实训室的管理经验,阐述本院校实训室基地的概况,分析实训工作的内涵特点,并从岗位工作过程入手,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供大家探讨。

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我院工程管理实训基地是浙江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实训基地,基地下设房产评估实训中心、智能物业实训中心、建筑财会实训中心、工程造价实训中心四大实训中心,共有13个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中心下设2个招投标模拟实训室、3个造价规范实训室和1个造价工作室,其中3个造价电算化机房正在改建中。主要面向建筑经济管理、物业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等专业的科研教学。我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需求,共6个专业共71家校外合作企业(其中工程造价16家,建经管14家,房地产15家,物业10家,物流12家,资产评估6家)。例如:我院工程造价专业与上海、东阳鲁班软件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工程造价工作室,根据鲁班软件公司的具体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与企业双方深度合作,按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共同研究设计教学课程及实训项目,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我院省优势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对该专业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按照高职院校生的专业特点及职业成长规律,找出其中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课程及实训项目开发。以企业项目为导向,进行企业生产性实训,让学生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工作过程,并完成企业中职业岗位的技能技术训练。学校与企业合作,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生产工作实践,并获取企业工作中要求的专业技能证书,这充分体现了我们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的实践性、职业性及开放性,逐步把学生培养成面向企业面向社会胜任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我院工程管理学院在实施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使学生协调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院的职业教育思想,以职业能力本位为中心,以实践过程为主。在校三年期间,第一第二学年安排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训练,学习掌握专业的基本技术能力,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到校外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跟班学习,由企业师傅指导安排真实工作项目任务,让学生体会真实的工作经历,积累了更多的工作经验。我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中国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观,体现了党的“教学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训课程体系

我院工程管理实训基地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积极探索和总结实训课程体系,开设实训课程、制定实训教学计划、实践实训环节。通过充分的社会调研,制定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每学期各个专业课都开设了实训课程,每门实训课程均制定有详细的教学大纲,每个实训课程都采用企业项目教学,门课程建立一个课程小组,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一般开设时间为一到两周,主要包括工程预决算-工程招投标-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实训课程,课程开课前按“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完整的实训项目及对职业成长起关键作用的实训课程,明确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和考核标准,讲授知识要点,分配任务及实训要求。

工程造价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专业,为了培养出能胜任企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们在设计实训课程体系时,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实训课程深度要适当,广度要足够,应充分覆盖工程造价专业必需的相关知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针对工程造价类实训课程来说,一是要求“走出去”,即专业任课老师带领学生针对制定的实训项目,到目标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工程造价类项目的施工过程和技术,感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作环境和气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收集整理信息、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校企互聘”从企业聘请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来授课。三是“技能大比武”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丰富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这里的“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岗位工作中为完成一个工作并获得工作成果完整的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训课程教学体系主要是把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直接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工作岗位的实训课程系统。

3 配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应的实训教学

高职院校要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不但要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而且要掌握使用新进的现代化设备,构建教学做一体的一流实训教学基地。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是加强多媒体教学硬件设备,建设各个专业配套的实训室,重点开发工程造价专业应用软件,直接服务于工程造价教学,同时对任课老师进行实训基地教学知识的培训,组织任课老师制作实训教学课件,同时引进和吸收企业的技术和教学手段,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开发实训教学课程、实训项目,进一步推动实训课程教学。逐步使教学手段系列化、规范化,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学习专业知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应的实训室,在校内建设更接近企业工作环境,与企业工作过程相近或相同的实训教学基地。让学生接触真实的企业项目,更好的开展实训教学,通过企业真实项目的标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 小结

综上所述,为构建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突出高职特色,以办学质量为核心的实训教学基地,走一条有内涵的发展道路,重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改革实训课程的教学及实践模式,加强我们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以更好地服务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如我们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整体上专业技能强、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受到了企业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今年我院参加的各类技能竞赛,其中全国算量大赛获得四连冠,全国斯维尔建模大赛一等奖,浙江省工程造价技能团体二等奖。这说明我院的工程造价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室建设及教学模式确实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可确保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篇8

【关键词】 成本控制;基本建设;高校

改革开放新时期,尤其是步入二十一世纪后,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由原来培养拔尖精英型人才转变为提升全民素质的普及型教育,因此高校的招生人数及规模发生了大幅度变化。各地高校纷纷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建设,为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加大了对基本建设的投入,如投入大量资金买地,建设新校区、学生公寓、教学楼、实训基地等。对于高校来说,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可以缩减投入、缓解资金短缺的压力,而且可以不影响对提升内涵建设等方面的投资。这就要求高校的基本建设,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需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成本控制,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基本建设投资,合理进行成本控制,是高校面临而且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基建一线工作的经历,对高校基建项目中成本控制的途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一、高校基本建设与成本控制现状

高校基本建设是指高校整体性的固定资产的建设,包括校园规划、校舍建设、场地建设和设备建设。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区别与其他建设项目:第一,具有不同的项目类型。高校建设项目是社会公益性项目,具有非营利性,主要实现的是社会效益;第二,具有较大规模。高校的扩招导致老校区超负荷运转,很多学校需要进行校区扩建或搬迁,规模大、投资额度大;第三,项目资金来源不同。高校基建筹资渠道有国家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土地置换、政校行企合作、联合办学等多种投资渠道,当前投资资金多为自筹。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这些特征,使资金管理成本控制成为比较重要的工作。

高校基本建设成本控制,就是指高校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对从项目设计到项目结束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监督检查,实现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建设施工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取得效益的最大化。长期以来,高校的基建项目重点放在工程质量和项目工期上,成本控制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主要在决策与设计阶段存在缺乏设计概算、工程造价控制、积极性低等问题,在施工招标阶段存在影响报价的招标文件和招标过程的规范问题,在施工阶段存在工程变更造价控制问题等,而在竣工结算中存在审计和复核的问题。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经营管理意识不断增强,高校将更加重视基建项目的成本控制这一必要性工作。本文从规划决策、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竣工四个阶段分别讨论如何攻破高校基本建设成本控制的问题,有效推进成本控制实践的途径。

二、高校基本建设成本控制实践

1.校园规划阶段决策控制是控制建设成本的前提

校园规划是学校开展基本建设、确定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应当要有前瞻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在“十五”、“十一五”期间,高校培养目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招生人数由原来的每年几十万人增加到几百万人,人数的陡增让很多高校措手不及。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培养模式,很多高校无暇思考建设与成本的关系,除了保留原有的校址外,大量征收土地、建设新校区。至目前为止,有一部分高校仍有大量的土地屯积在围墙内,银行的贷款有上亿甚至十几亿元,最后这些贷款全部或一部分由国家来买单,这不仅造成了社会土地资源的浪费,更是有很多资金投入后没有任何社会效益,造成了建设成本的提高,这些都是盲目规划校园造成的。

编制校园规划,应当坚持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贯彻保护环境、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基本方针,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因此在编制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公开相关信息,充分吸收师生员工和公众参与,组织专家评估论证,正确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新建、改扩建校园和既有校园的关系,规划好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办公区、实训操作区,确保校园规划面积既符合高校办学指标要求,又考虑资源的节约、校园环境的和谐。

因此,以建设节约型校园为宗旨,合理的校园选址、建设定位、校区规划,才能进一步推动基本建设集约。校园阶段决策控制是控制建设成本的前提。

2.项目设计事前控制是控制建设成本的基础

高校校园规划经过可行性研究确认后就要开始实施每一个项目的建设,而每一个项目的建设首先需要经历项目设计阶段。长期以来,由于工程造价并未和设计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更多关注的是技术和安全,而忽视建设成本控制,以致随意加大用钢量来加大安全系数。笔者在本单位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就发现设计人员注重的是设计方案的美观,安全系数的提升,比如钢筋可用不带E的地方采用的却是带E的,五层地下室的钢筋用量超量,混凝土标号可用C30的地方却用C40,同时也出现了肥梁、胖柱等情况,这种现象反应了设计者为避免承担安全风险而欠缺主动控制工程造价的积极性。

合理的项目设计是基本建设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因此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对项目建设成本的影响度非常显著。第一,履行设计招投标制度。有效开展项目设计的招投标工作,来择优选择设计单位。选择设计单位时,一定要保持理性的思考,不能盲目追求新颖顶尖、外观设计过于夸张、不结合造价、造成成本过大的方案,也不能光从经济适用角度考虑,建筑方案过于落后,不适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不能与时代同步。通过招标,吸引众多的单位投标,组织专家综合评比,将建筑方案和经济方案结合起来考虑,从中选择好的设计单位,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建设成本;第二,设计阶段要进行限额设计,并推行设计监理、设计审计,对设计单位的设计进行全程监督、对概算进行跟踪审查,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控制概算不能超出投资估算。同时组织编制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进行对比分析,要求设计人员设计偏差按规范执行,这样才能从设计上对建设成本进行把关。

3.项目实施过程控制是控制建设成本的关键

高校建设项目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成本控制的工作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目标,仅靠前期合理的决策和设计阶段是不够的,还要取决于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过程。工程实施中,会因为招投标过程不规划、施工方案编制和实施不严格等现状导致审核不严、超付工程款、设计变更带来的预算变更、签证和工期等问题,进而造成基本建设成本失控。

高校在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科学管理,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程序,对建设项目进行精细管理。在保证质量、安全、进度的前提下,做好项目的建设成本控制。

第一,严格招投标过程,选择优质的施工单位,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一个管理规范、内部运行机制完善的施工单位,会给建设成本带来有效的控制,所以选择好的施工单位是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的工作中心。笔者所在单位,在二期工程建设的招投标过程中,学校纪委、监察部门全程参与,从工程的初步设计、招投标文件拟定,尤其是资质的要求,在坚持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控制造价、最大程度的维护学校利益最大化为根本。施工单位确定后,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是施工过程前期的重要环节。

第二,严格按图施工,加强合同约束,控制变更与签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与签证,会给建设成本带来有效的控制。施工图是设计单位经过多轮考证,又经主管部门审图中心的审查,应该给建设方和施工方提供了施工很好的依据,施工时必须严格按图施工。但笔者在二期工程建设中发现,如果教条的按图施工,并不十分可取,因为设计人员在设计施工图时,也有脱离实践的地方,造成施工图有时也有一定的缺陷。在施工前,现场施工员、设计师、专业监理和跟踪审计等,对各建筑图纸进行详细全面的会审,及时解决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从工程开始需要对变更制定严密的审批程序,杜绝没有充分依据、虚假工程数量和费用的变更,重大变更由建设指挥部协同专家、校财务和审计部门召开技术论证专题会议,多方案分析比较,确定最优变更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监理、现场代表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工程质量进行现场监督巡查,督促施工单位按图纸施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现场签证。

第三,采取造价管理的经济措施。编制资金的使用计划,并对工程实施计量支付,对现场完成的工程量请审计人员现场跟踪,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实测实量, 达到设计要求的予以计量,因承包商自身原因返工而增加或超出图纸要求而增加的则不予计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支出的跟踪控制,坚持每周召开工程例会,汇报总结一周以来工程支出情况,对计划支出与实际支出进行比较,对发现的偏差及时采取措施。

4.项目竣工结算控制是控制建设成本的保证

项目竣工结算是整个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对工程量的审核和资料的审核。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保证。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竣工材料是否齐全,尤其是竣工图的绘制是否与实际相符;第二,现场竣工的建筑产品的工序、质量、单价是否与施工图要求相符;第三,变更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第四,审核基建项目施工索赔。

然而,建设单位要确保历经数月的一个工程项目资料的准确完整,仅仅依靠目前的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往往只能做到事后监督,对于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各种损失浪费以及腐败舞弊现象,很难从根本上遏制,远远不能发挥对工程审计的监督作用,所以必须做到事中控制。也就是说在施工单位进场前,就要选定一个声誉好、资质强的项目咨询审计单位,进驻校区建设施工现场,跟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地调查考证,才有利于对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签证、材料认价、隐弊工程量的核定,做到事中控制,才能结合施工现场所掌握的有关情况对工程量清单进行逐荐核对,查证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是否漏项,工程变更增加后是否按项目的要求执行等等,从而有效确认工程的增减是否合理,达到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

在建设集约、节约型社会的倡导下,高校基本建设工作中,成本控制将越来越成为高校基本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我国高校成本控制在认识层面、控制依据层面、控制措施层面均有很大的提升与进步的空间。

本文着重研究了当前高校基本将建设成本控制措施方面的现状、问题,结合基层一线工作经验,探讨规划决策、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竣工四个工程阶段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对策。把握校园阶段决策控制,落实项目设计事前控制,实施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做好项目竣工结算控制,最终实现对项目建设中发生的资本运作及其绩效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

总之,高校应在基建工程的各个阶段,做到科学决策、合理设计、认真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优化资金投入,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学东. 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与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2008(4)

[2] 刘金存. 高校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扬州大学学报,2002(3)

篇9

Abstract: Ten years ago, the vocational construction cost diverged from the original industrial or civil professional differentiation. Although 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a lot less than satisfactory. Its reasons are various, but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is the talents training scheme of current construction cost course does not me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st works, and students lack of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This article only discussed the key problems of training mode and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in construction cost cours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工程造价;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方案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st;vocational ability;talent training scheme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214-02

0 引言

十年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从原工民建或土木专业分化出来,期间,虽然我们通过借鉴德、英等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高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探讨,使其较之前更加适应了我国的发展需求。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的工程造价专业建设也只是在母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未形成明晰的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模式,培养效果有待提升,特别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对岗位需求差距很大,不能满足岗位需要,这造成了当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严峻的教育现状。再加上近几年工程造价专业的招生异常火爆,使得该专业学生就业成为一大难题!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必须从“根儿”上解决,即必须适时调整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其符合造价工作特点,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仅就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如何结合岗位需求和一名“社会人”的需要制定高职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1 什么是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包含的内容很多,涵盖面较广,譬如工作能力、完成工作以外的其他职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是否有自己一定的人格魅力、对于陌生事物的认知能力等。概括起来说,综合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而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2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就业企业类型较广,包括建筑安装公司、房地产公司、咨询公司、设计单位、招标等企业,而且可就业的岗位群也比较多,初次就业岗位包括造价员(预算员)、资料员、招标员、施工员等,发展岗位有经营部经理、项目中层等。

我们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一线管理层,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相应基本技术,具备从事工程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岗位职业能力,满足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

因此,本课题组成员在广泛深人的调研的基础上,认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可概括为图1所示。

本课题组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将其总结为:

造价员(预算员)——编制工程造价方案;处理工程竣工结算;参加工程施工工程变更索赔事项处理;向各班组下达核定施工定额;核定项目成本管理等。

资料员——负责保管工程项目的文件,图纸、工程设计变更、通知等资料的签收交接;负责工程现场签证单、工程联系单等有关与建设方联系资料的签字盖章确认工作;负责工程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归档工作;起草各类文件及打印复印文件资料;负责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编制以及各方的签字盖章确认工作。

施工员——施工图纸自审和会审;编制施工组织和技术方案;工程竣工交验及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向各班组下达施工任务书及材料限额领料单;参加工程竣工交验,负责工程完好保护。

由此得出,工程造价专业职业能力培养重点聚焦于:工程施工图识读、编制施工组织、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变更与索赔、施工资料管理等主要职业能力,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素质,以及热爱本职工作、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3.1 典型工作任务对接学习领域的课程分析 考虑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向以及岗位群,并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对接相应学习领域课程的原则,我课题组为高职造价专业制定了以下学习领域课程。(见图2)

3.2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随着人们对高职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已制定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2+1”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等。总结多年的实践和教学经验,我们认为,高职造价专业的最适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4+1+1、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即将三年学习时间的前四个学期归为系统学习阶段,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五学期为专业综合实训阶段,主要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侧重在校内实训室完成项目实训;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阶段,侧重岗位一线实训。

3.3 “三阶段”课程体系构建 对学习领域课程从课程内容、相互关系分析如下:

①基础学习领域,主要有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施工等,此类课程作为专业基础类的课程,是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的前导课程。

②专业技术学习领域,包括水暖安装与预算、通风空调与设备预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预算软件,此类课程为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此外,造价管理类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辅助类课程有建筑工程资料与档案管理、建筑法律法规、建筑CAD等课程。

③拓展学习领域,主要有装饰构造与预算、会计学原理、工程经济学、建筑财务管理、安装预算软件等,此类课程作为专业扩展选修类课程。

④综合强化学习领域,主要有工程图识读实训、安装预算集中实训、土建工程预算集中实训、岗位证书集中实训等,此类课程为综合实训课程。

⑤顶岗学习领域,主要是毕业学期顶岗实习。

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采用“4+1+1、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第一阶段为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为综合强化学习领域课程学习,第三阶段为毕业学期顶岗实习。详见图3。

4 结束语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对高职教育的不断研究,工程造价专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封峰.高职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J].华章,2010(29).

[2]何宗花,裘汉琦,陈利.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及其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3]陈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科技信息,2010(22).

[4]徐友辉,张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5]马行耀,瞿丹英.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1).

[6]刘玉新.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法和途径[J].职业技术,2008(04).

[7]王欣.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计划调整的探讨[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02).

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课程改革 说课

一、 引言

首先阐明一点:《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设计的。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而言,他们的三大核心能力分别是识图、算量、核价,在为这三大能力目标服务的前提下,我们开设了有关课程,包括《水利工程制图》《水利工程概论》《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并完成相应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

我们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思考教学设计:“教什么、怎么教、由谁来教、教得如何”。当我们站在学生角度,作为一个初学者,我们需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我学习了这门课程以后有什么用?能解决哪些问题呢?对应于第一点教什么,我们的思考是学生应该学些什么内容,解决的是课程教学内容问题;第二、三点怎么教、谁来教就表现为学生如何学,解决的是教法与师资问题;最终学得如何,则解决了学习效果问题。下面我们先阐述第一点内容:学什么,可以从三方面分析。在分析课程的性质作用下,结合市场调查,阐述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以及最终确定教学设计内容。

二、学什么

(一)课程设置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识图、算量、核价的三大核心能力。而《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工程造价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也是“识图、算量、核心”能力目标实现的重要技能培养课程,与工程造价专业最主要的主干专业课《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承上启下,互为补充。

每一门课程开设之初,我们需要明确学习该门课程之后能在工作中解决哪些问题,明确课程的实用性。这样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强。但这个学习目标的确定需要基于准确的市场分析。在满足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能力目标的前提下,基于对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水总、水电八局长沙枢纽项目部等有代表性的10家单位的市场调查后,我们总结出实务中涉及有关《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课程内容,包括了两部分内容,分别是工程的施工组织与工程管理。课程的应用体现在实务、应试两个方面。

1.实务。从投标文件中技术标的编制到初设文件报告的编写再到工程施工管理整个过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在其中都承担着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工程实务中涉及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中的内容有以下四点。其一,施工方案的编制,定额的查取与套用;其二,施工进度的编制,涉及流水横道图与施工网络图的绘制;其三,资源需求量的计算,涉及机械、投劳安排;其四,施工平面图的绘制,涉及CAD在水利工程的应用与施工临时用地安排。

2.应试。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而言,应试上的需求主要反映在一级、二级建造师考试。研究五年考试大纲我们发现,建造师历年实务考试这一考点主要集中在我们实务当中关注的4个点。施工管理这部分内容在工程合同管理部分体现,本门课程中该部分内容被弱化。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通过学情分析后发F,高职造价专业学生,大部分有学习需求,学习态度认真,在教师适当引导下愿意主动配合。但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学习方法不适当,对于纯理论教学方式,易感觉枯燥而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设计能用、有效的学习单元,采用灵活教学策略,选择合适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整体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与完结后通过过程、总结评价,反思教学设计优劣并为下一轮教学设计与实施提供修补的实践依据。

1.课程教学设计

整个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内容遴选、序化问题。设计中遵循两大原则,其一,生长原则。学校教育的使命应该是给学生搭建一个能够自我生长的平台。我们给予学生的这个平台包括:职业行动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生存能力如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其二,职业原则。教学内容先后顺序均基于工作过程来组织而非学科知识结构。

最终本门课程分成三大模块,分别是模块1基石;模块2栋梁(高山水库下游堤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模块3大厦(高山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所有模块围绕高山水库工程前后串联。在教材增补上,原有第一章概论、第二章网络计划保留,第九章被提前放到一模块,另外在第一模块中增加实务中需要考核的流水施工内容。同时,为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之初可增加工程师职业道德章节作为课程开篇之作,其余章节保留作为模块2、3的理论依据。整体上由于下个学期造价专业学生将开设工程合同管理课程,所以本门课程中有关管理部分内容被弱化,只作概括介绍。

2.课程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上,所有教学资料选取均基于“课证结合”原则。如前面所言,教学资料上引进了有关的技术规范、标准,并将建造师考点内容加入课堂教学。同时,受实训条件所限,学生最头疼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案的理解,由于没有现场参观经验,我们在教学中以现场施工视频资料作为补充,比如利用流体软件所做的流体模型、大坝施工过程仿真模拟等,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提高了课堂含金量。同时我们将工程实务中的工程现场设计资料带入课堂,并有针对性地聘请施工现场人员以专题讲座形式,参与到我们的教学环节,这也使学生能接触到最新、最及时的工程资料,为零距离上岗打下基础。

完成了课程分析、设计过程后,我们就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将怎么教、谁来教结合起来,谈第二点内容:怎么学。可从三个方面阐述,分别是课程的教学实施、课程的团队、课程实践条件。

三、怎么学

课程主要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进行教学,以“高山水库工程”贯穿始终,以工作过程为线,采用“做中学,动中教”方式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

(一)课程考核

本门课程考核进行了考试改革,考核包括应知应会+课程设计+口头答辩三部分。其中课程设计为督促学生自主练习,每个学生按照学号一人一个独立项目,并按照要求抽查并进行现场答辩。

(二)教学设计举例

下面我们以模块2栋梁中项目2~4“施工平面图设计”举例说明课程教学程序,整个程序包括五个方面。教学实施过程就必须要谈到教学团队与实践条件。我们的教学团队中50%为双师教师,50%为工程一线人员,受上课时间限制,工程一线人员主要以专题讲座、实训环节指导等方式参与教学。学生对来自工程一线人员的介绍非常感兴趣,学习兴趣很浓。另一方面,工程一线人员进入课堂也给课堂带来了很多一线工程资料,给予学生很多专业的建议和指导,效果非常好。实践条件上,主要是在工程造价实训室、工程招投标模拟室下进行,能满足教学需要。

本项目2~4是模块2中最后一个任务,是对堤防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中的最后一步,并且对学生AutoCAD的工程应用有要求。学生经过前面学习,学习兴趣浓,小组分工合作好。

教学主要实现三个目标,分别是认知、技能、情感。体现在团队合作下,能读懂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陈述施工合理用地原则,用CAD熟练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均集中在两点,分别是合理安排施工用地的原则,并能灵活运用,以及CAD的熟练使用。对于第二点CAD的熟练使用,应该说超出教学预期,学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熟练运用,大部分学生基本完全不会操作。因此在水利工程制图上,建议应该加强结合水利工程实盏幕嬷蒲盗贰

教学实施按照6步实施,资讯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决策阶段“谈论归纳,形成概念”;计划阶段“小组分工,递交计划”;实施阶段“及时训练,巩固新知”;检查阶段“小组互查,抽查答辩”;评价阶段“学生总结,教师点评,任务后延”。(整个介绍过程引入教学课件PPT,并介绍板书设计,介绍教学实施思路。)

四、学得如何(教得如何)

(一)课程教学效果

从学生反馈上看,课程教学效果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由于带入大量工程实务到课堂,加之工程一线人员的参与,课堂的实用性、趣味性增强了,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自发、快乐地学习;其二,学生知道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先后顺序,能独立完成施工组织的进度安排和资源需求量的计算。

(二)课程特色

教学实施后总结反思,结合学生评价,本课程教学实施中课程有以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