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5 11:4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用友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心得总结
通过培训,让我对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在诗歌鉴赏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在以前的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理解地比较肤浅,平常用的也不多。总是感觉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个花架子,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没有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硬件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自己信息技术技能的不足和理念的落后。由于信息技术技能的不足导致了应用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这次的培训,不仅让我敢于设想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各个环节的运用,更让我能够用好信息技术这个工具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强化课堂效果。
另外,在这次培训中,我接触到了一些以前没有听过的新名词,学到了一些以前没有见过的新方法。现代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社会,各领域的新生事物大量涌现,教师如果不与时俱进,经常充电,那么尽早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更谈不上有效地教书育人了。这种体验,比以住任何时候都更让我感到强烈和清晰。这次培训不是一个终点,而是实实在在地拉开了一个帷幕,在这之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研究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各个方面的应用,不断地提高自己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做一个高效的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援助者。
信息技术在课常上深入而多元化的运用,这是一种跨越式的变革,这是一场教学方式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退缩不前的任何人,都将被这场革命所淘汰。教好书,教出成绩来,这个每一个为人师表的人最质朴的想法,那么这次变革就是一个机遇:通过高效率的课堂来创造出高产出的成果。但机遇是和挑战是相互依存的,成功和风险是并驾齐驱的。在他们面前,是选择勇敢地迎接挑战,突破自我,还是墨守成规,苦苦挣扎,我想,对于新时代的教师来说,应该选择前者,教师应作为这次变革的生力军,提高课堂效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留出自我完善的空间,让学生德智全面发展,让教育回归本位,让教育者回归本位,为学生以后拥有幸福的人生打下基础,为社会的和谐和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训数据;安全维护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171-02
一、问题引入
随着计算机普及率越来越高,会计电算化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会计。在1994年财政部颁布《大力发展中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提出了“到2010年为止,要争取让八成以上的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提升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处理水平”。所以各高职院校只要开设会计专业就一定会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因为会计电算化需要很强的操作性,课程教学的开展除了要在多媒体教室开展会计电算化的理论课程教授以外,还要在机房开设上机实训课程。学校机房的电脑会计数据的安全维护是实现会计电算化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
用友U—8.52是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财务软件,会计业务是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特点的工作过程,不管是会计核算还是购销存的业务内容上,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部分,这些内容都融入到整个会计专业的教学当中,虽然知识模块在学习的时间上是划分开来的,但是不能同时将基础知识的共享也随之分裂,学生要把每次上机实践的内容保存起来,在下一次课程训练的时候继续上一次课程的练习内容,一直到完成教师布置的全部实训操作项目。因此,本文以Win XP为操作系统、用友UFSOFT—8.52(简称“U8.52”)为例,深入分析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维护。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数据安全隐患分析
通过对一些高职学校的情况进行调查后得知,因为受到办学经费,设备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内容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单独的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准备的计算机设备和机房教室,有电算化实训室的也仅仅是供多个专业学生共同使用。专业和级别不同的学生在计算机上使用不同的应用软件,学生的操作水平、思想素质都有很大不同,这样就会产生一些影响财务软件程序和会计数据安全的问题,一般高职学校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形式进行管理:
(一)硬盘不可写
这种模式基本是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前面对其他计算机课程操作设置的,为了避免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使用有病毒的软盘或者下载带病毒的软件,防止学生删除系统文件以及应用软件,机房计算机都会装有还原卡或者还原精灵软件,使下节课开始的时候重新启动后的计算机能够还原到初始状态。所以,上一次的会计数据假如不能实施数据安全维护,就会在关机或者停电之后全部失去。
(二)硬盘可完全读写
分析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特点,一些高校将机房电脑设定成硬盘完全读写模式。但是因为学生素质和操作水平不同,经常会破坏程序软件和计算机操作系统,机房管理教师在安装软件和操作系统的时候就会顺带删除会计软件及数据。
(三)在硬盘中设置不可写和预留可读写分区
这种模式是将教学应用的软件安装到C和D盘上,之后运用还原精灵软件将其设定成写保护形态,设定其他分区为可读写状态。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采取这种模式,但是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解决前两种模式的使用弊端,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发现,在E盘和F盘储存的会计数据经常会被一些其他专业的学生在使用的时候恶意删除,这样就无法恢复备份。
三、会计电算化实训数据安全维护措施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实训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机房管理的现实状况,在上机操作的时候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怎样安全的存储每次实训操作的账套数据,这样存储了备份文件就能够将前一次的实训内容延续到下次课程继续进行。
1.把账套输出到没安装还原卡的硬盘,同时隐藏文件,需要时引进,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在桌面建立学生姓名的文件夹。还可以在其中再继续建立根据操作阶段命名的文件夹区别不同的备份阶段。其次,把电算化实验的账套输出也就是备份文件输出到阶段性文件夹当中;再次,让学生将自己的文件夹剪切到D盘中;最后,隐藏本人文件夹。选择文件夹单击右键属性在“常规”选中“隐藏”,然后确定。如果依然能看见该文件夹,就双击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打开查看页签找到目标 “隐藏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之后确定。
在下次电算化会计实训开始的时候,学生可以按照下面的操作步骤调取文件。
首先,双击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打开查看页签找到“隐藏文件和文件夹”选中“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然后确定。然后,在系统管理当中将学生个人的阶段性备份文件引入。
2.将输出到桌面的文件备份传到信箱或QQ上
在文件上传之前让学生打包阶段性文件夹并且压缩成压缩文件,之后上传到信箱和QQ当中。想要使用的时候,只需打开邮箱和QQ,之后下载解压,引用到用友软件上。这种方式要求计算机联网,另外上传速度慢会浪费一些时间。
3.把文件复制到可移动磁介质中
U盘,MP4,手机内存卡,数码相机存储卡都是移动磁介质,在会计实训课程结束之后,可以将保存的备份文件复制到这些磁介质中,需要时再引入使用。这种数据维护办法是最安全,最方便的方法,可以组织学生购买经济实惠的U盘存储文件。
4.电算化数据安全的有效措施
一般高职学校的电算化机房都供几个专业共同使用,机房一般有一台教师机器,几十台学生计算机以及一台投影仪。教师计算机的C盘设定成为自动还原,其他的设成可读写,学生计算机的C盘和D盘使用还原精灵软件设定成自动还原,E盘和F盘设成可读写。机房的网络环境是由交换机连接所有计算机形成局域网,并且整个机房外接互联网。一般高职学校的计算机都使用WinXP—SP操作系统,财务软件从用友U8.10到目前使用的U8.52版本,还另外有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如果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软件,依靠投影仪由教师讲解并操作演示。
尽量让学生自行准备U盘,也可以几位同学同用一个U盘,将自己备份的数据内容复制到U盘中。只要将U盘连接电脑,就可以引入之前存储的内容。
5.高职学校今后电算化数据安全防护提升方法
现在高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所使用的版本与之前相比已经有很大优势,不管是软件的服务应用还是后台的数据库服务都能够按照使用客户的需求设计,方便了高职学生在会计电算化实训中的应用。在今后的学校建设中,应该逐渐加强学校的硬件配备,争取为机房内的所有电脑都分配到单独的IP地址,这样可以减少学生们浪费在存储,引入文件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增加会计点算实训的实践。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配备专业单独使用的服务器,专门应用于会计教学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当中。
安装服务器系统:服务器系统可以使用WinXP-SP3或者WinNT,再安装用友软件之前先安装数据库MSDE 2000之后安装标准版用友软件,下一步选定U8应用服务器以及U8数据服务器,接着安装完毕重启电脑。教师可以再操作之前进入到系统管理当中给学生建立账套,使其能够进行自身的账套独立操作。教师在建立账套的时候要设置Admin口令,防止闲人对系统实施操作。
机房客户端系统的安装:高职学校机房客户端系统最好使用WinXP-SP3,这个版本的系统使用人数多,技术也相对较为成熟,比他再高的版本也有,不过在实际的应用中或许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不建议使用。软件安装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要选择U8产品的客户端,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学生对系统当中的不同功能进行实训操作,所以要运用与其配合的U8应用和数据服务器。
四、结论
在高职学校的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会计电算化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实训需要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完整作为保证,会计电算化数据不仅是会计专业学生操作实训的所得成果,也代表了学生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学习的过程,同时还展现了会计电算化教师引导学生实现动手能力的学习效果提升。所以,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维护是提升会计电算化试验以及实训教学的效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王晓薇.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3).
[2] 孙波.会计电算化仿真模拟实验课程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5).
[3] 郑震,罗述权.会计电算化实验课教学之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22).
[4] 毛华扬,等.小企业会计电算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企业资源计划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03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项目管理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专业职业基本技能学习领域课程,工商管理专业群中其它专业的可选修的课程之一,更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ERP实施与推广方向的必修课程。课程涵盖了ERP原理及应用、ERP实施、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属于一门应用性较强、综合性很高的课程。课程紧紧围绕专业培养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以培养ERP操作员、系统管理员、实施顾问(即实施工程师)、ERP应用工程师为己任,为此形成了“课证融合、任务导向、实战演练,多渠道培养ERP应用型人才”的教改思路与鲜明特色。
通过ERP项目管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尤其是从事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应用与实施的必要知识与技能。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项目管理基本观念、原理、方法,还要求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运用到项目管理实践中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 课程教学的建设理念和思路
ERP项目管理课程在教学中突出体现为对学生ERP项目管理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ERP系统处理知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等内容的整合教学,让学生熟练地运用项目管理知识进行ERP项目的实施。根据ERP工程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把ERP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其中,理论教学突出了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教学加强了实际项目管理技能的训练。
通过“订单班”的开设,把ERP项目管理的课程内容真实地融入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把课堂的教学内容融入到企业的ERP项目实施工作中;同时,也把课堂搬进企业,把企业的实施ERP项目实施工作搬进课堂。通过“用友订单班”、“鼎捷订单班”让学生进行真实企业ERP项目的实施工作。
1.1 理论教学的建设理念和思路
根据ERP项目管理这门学科的特点,从企业计划开始实施ERP项目的角度出发,课程详细介绍了一个企业实施整个ERP系统的过程和方法,为用户具体管理企业业务提供了理论支撑,着重在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便学以致用。
课程首先使学生认识项目,能区分项目与日常运营,同时各个学生提出适合自己的行业企业ERP项目并对该项目展开调查研究和决策,再根据具体项目管理的手段,运用WBS等工具对项目的成功进行管理。通过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具备ERP项目管理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达到企业ERP项目管理岗位的上岗标准。
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ERP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岗位技能,强化项目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结构合理化,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职业素质。
1.2 实践教学的建设理念和思路
ERP项目管理的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课程设计上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内容,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实践教学方案。将Microsoft Project 2007项目管理软件与ERP集成形成资源共享,实现多目标的实践教学。教师提供企业基本资料、基础数据,由学生按照企业经济业务模拟实践,生成各种账、表,进行项目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能够在ERP项目的前期工作、ERP项目的实施管理、ERP项目的项目执行管理、ERP项目的交付管理和日常管理方面得到锻炼,能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ERP项目。最后,通过企业真实项目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2.1 实践教学方法的建设思路
ERP项目管理实践教学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与情境模拟的技能训练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能力训练,以职业情境模拟,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在实训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仿真或真实企业环境中,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实训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实现素质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本思路。
情境模拟:通过精选企业案例,成立虚拟企业,通过分解企业真实项目任务,推行“学练结合”的教学和情境模拟,讲、练、做、想有机融合,使学生熟悉模拟企业ERP项目实施的工作流程和具体工作职能。
任务驱动:通过对真实企业的ERP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形成企业内各个模块的细任务群。每个练习性任务课后附录均有相应的练习资料可供操练,在对任务群的问题分解/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岗位意识、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
任务模块化教学:在针对虚拟企业的情境模拟过程中,把企业的任务群分成四个大的模块(ERP项目的前期工作、ERP项目的实施管理、ERP项目的项目执行管理、ERP项目的交付管理),使这四个企业基本工作岗位群与任务群相互融合,构成“职业导向,实践主线,项目载体”的课程实训体系,确保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1.2.2 校内实践性教学环境的建设思路
硬件方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内设有多个教学实验实训室,ERPU8实训室、K3ERP实验室、东区ERP/PDM体验区以及物流体验区的设备齐全,能够基本满足教学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完全模拟实际工作对学生进行训练,并可接受企业的委托进行ERP项目的全程实施工作,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实训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内容进行训练,还可以运用软件操作,具有开设高水平选作实验的现代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
软件方面:ERP项目管理采用较先进的软件平台,要及时安装企业实际应用的各种管理软件,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工作和考证考级的要求,目前采用的是金蝶K3ERP V10.3企业版软件系统、Microsoft Project 2007、Microsoft Visio 2007。软件产品及时与社会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挂钩(K3操作员证书),同时还与金蝶公司、用友公司长期合作,软件产品也完全可以满足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需要。在后期,还要安装用友U8系统、KIS系统、鼎捷易飞V7.0和用友通软件系统等多家企业信息化软件。
企业真实案例库:由于在实践性中采用一体化教学,企业信息化实施顾问现场教学的方式,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大量的企业实际数据和案例库,这些数据要来自于真实的企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以真实的业务或资料来练习。引入企业信息化实施顾问式现场教学,资深ERP实施顾问在实训现场进行实际实施过程的现场模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整个ERP项目实施信息化的实施过程,在不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的情况下,以企业的真实数据来进行模拟。
虚拟项目环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立即投入角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在学校内的教学过程中,模拟出企业、工作现场、项目等,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学习和训练。在课程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现场、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ERP项目管理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情境设计和教学单元设计要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教学要让高职学生吃透理论、理解并掌握理论;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以实际企业的企业ERP项目实施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学中练、练中学,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学习驱动,以实际情境来模拟。不务虚、不空谈、真动手、真实践,真正地让课堂变成工作现场。
1.2.3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课程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校外实训基地和工学结合实践基地。现在已经建立了15家合作单位,这些企业将成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基地,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也将是他们以后工作的内容。建成的各家实践性教学基地包含各个行业、各种生产经营方式,从而把课堂教学与行业企业实际联系起来。最后,通过每年开设的两个“用友订单班”、“鼎捷订单班”让学生真正融入到ERP的实施和项目管理当中。
2 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课程教学中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推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改进教学设施以及教学手段,从多个方面实现实用性的人才培养。
第一,深入企业调研,确定关于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的内容,探讨基于该课程可能实施的工学交替方案,每年进行三个月的工学交替,让学生真实融入实际的ERP项目实施中。同时,通过每年开设的两个“用友订单班”、“鼎捷订单班”,共同联合培养ERP项目实施与管理人才。
第二,多途径多方式联系已就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毕业生,了解工作过程中对课程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对该课程教学工作的建议。
第三,积极探索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模块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教学改革模式,完成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和教学单元设计,完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和试题库建设,通过教学资源上网实现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根据企业对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实际需求安排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形式。按照专业技术证书考试的要求(ERP项目管理师),注意与其它专业课程结合的基础上合理安排。
第五,在适当的时候推出专业技能竞赛,以激发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ERP实施与管理职业技能的进一步掌握。
第六,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和实训资料。
第七,联系多家行业企业,开展工学交替/实训基地建设(现在正在实施的是“用友订单班”、“鼎捷订单班”,用友订单班每年有为期6个月的工学交替,鼎捷订单班每年有为期2个月的工学交替)。
第八,建立企业案例库和兼职教师库,校企共同培养信息化类人才。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培养具有ERP系统应用和实施技能的制造业信息化专门人才中,要根据学生的职业成长过程构建相关课程体系,ERP项目管理课程建设中更加注重校企合作,构建“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推行技能训练式教学,注重教学资源建设,实现课程教学与学生职业成长的融合,为我国制造企业两化融合培养出更多的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鲁少勤,宋卫.论我国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94.
[2]鲁少勤,宋卫.ERP应用与实施课程建设实务研究与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265.
篇4
因此,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方式,是直接关系到会计相关专业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专业人才培训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手段之一。而在传统高职会计电算化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对考核方式和目的认识存在误区, 考核方式单一、内容不合理、考核评价不科学。为此,笔者提出了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一些设想,采用无纸化系统上机操作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的理论考核方式。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目标
为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以及会计事务所等机构的会计岗位。通过实务操作的考核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用友ERP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应用技术,重点考核学生对财务软件的整体应用及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促进高职学生的应用技术型实用人才知识应用能力与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学院近几年来使用用友公司开发的用友ERP认证考试平台,使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目标合理化、考核内容更科学化,考核方式的多元化。而且严格按照该课程的课程标准、会计从业资格考核、全国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的要求来执行,促进由知识本位到技能、能力本位的转变。突出岗位的核心能力培养,在考核过程中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身临具体不同会计岗位的情景中,应用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在完成实务过程中能够学会思考,学会归纳和总结,且引导学生自己对会计不同岗位职业的认知,从而促进了高职学生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形成,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岗位工作能力也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整体思路
由于本课程为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所以在考核方式中将实务考核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其次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核方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工作岗位的需要及工作过程,使学生能够最终持证就业。
(一)考核方式改革
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用友公司ERP信息化认证考核的无纸化系统上机操作考核。
1.教学过程的模块考核,考核学生对商品化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重点考核学生对财务软件的各个模块应用及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也属于该课程基础考核,过关环节。由学生从五个模块(系统管理、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中选择其中三个模块,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考核。考核的试题类题为单选题(10%),多选题(20%),判断题(10%),实务操作(60%)。
2.教学过程中期末综合考核,属于该课程的提高环节,主要以财务会计实务操作考核为核心(在基础环节上增加应收、应付系统),来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以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为主进行考核内容的改革,将知识的考核融人工作任务的完成当中,完全按照会计工作中业务处理的全过程进行考核,体现会计职业的需求,实现考核内容与职业能力需求的完全一致。日常业务主要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情景原始凭证来展现。考核的试题类型为基础设置(15%),日常业务处理(40%),固定资产(10%),薪资(10%),月末处理(15%),报表(10%)。
3.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实训模拟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如何应用财务软件把手工账转化成电算化账。要求学生结合财务会计手工的实务操作(凭证、账簿、报表以及相关资料),灵活启用财务软件的相关模块,也属于该课程的挑战环节(对学习好的学生主要挑战购销存模块的应用)。主要考核学生如何灵活应用财务软件的各个模块、各个辅助功能,来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以后的会计职业岗位打下扎实基础。综合实训考核试题类型为基础设置(10%),系统初始化(20%),日常业务处理(50%),期末处理(10%),报表编制(10%)。
4.资格证、竞赛证一体化的考核方式。根据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可以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全国会计技能大赛以及会计信息化大赛考核挂钩。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在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中会计电算化所取得的成绩纳入本学期的会计电算化模块考核。此外,还可以将学生参加全国会计技能大赛或信息化大赛成绩纳入教学过程的期末综合考核。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设置改革
为了满足会计与审计以及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职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需要,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应考虑学生职业能力和个性培养。
1.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主要培养在企事业单位第一线工作的操作型人才。即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 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并将会计电算化操作融合到每个岗位,组织安排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岗位课程时,按照企业的实际操作过程,分岗完成核算、稽核、纳税、财务分析、审计等工作任务,将会计工作内容连贯地融到实务操作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岗位课程学习的吸纳,也利于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2.编写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岗位校本教材
有力支撑课程改革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 我们按照整合后的课程组织教材编写,由于课程体系打乱,知识点重新组合,课程衔接难度较大,依靠本校老师完成是不够的,这需要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老师和聘请企业资深会计人员或与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教材编写委员会合作共同开发本专业的岗位特色教材;在教材的结构上力求新颖,内容详实,突出重点,强化实训;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在实践教材编写时应引入企业真实业务,应体现岗位分工和操作氛围的创设,实训教材内容要满足三年连贯性实训需要。
3.根据能力培养需要设置课程模块
要按照模块设置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和实践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如减少模块单独应用,根据日常业务整合模块。在任务的驱动下让学生认知、理解同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组合在一起, 起到边学边练。例如: 在开设《财务会计》课程的同时,可以同步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在开设《基础会计的基本实训》或《财务会计的实训》课程时, 应同步安排《会计电算化基本技能训练》、《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等实践课,以便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提高会计操作实际动手能力。既突出了会计知识的系统性,又加强了职业岗位能力的训练,为以后就业打下扎实基础。
(三)考核成绩评定
1.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成绩的评定:
形成性考核为200%。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基本技能考核成绩和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考核成绩。会计电算化成绩为平时实务模拟成绩考核(20%)+期末实务考核(70%)+学生出勤率(10%)。
平时实务模拟成绩主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技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手能力进行的综合评定。基本技能考核、综合应用考核属于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70%。
2.综合实训考核成绩评定的办法
会计电算化课程综合实训考核成绩为100%,把财务会计的手工账转化成会计电算化账,突出学生对岗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根据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的表现和创新以及最终的结果来综合测评。满分为100分,合格成绩为60分。成绩通过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来进行评价。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保障
1.建立完备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实训室,是改革的有效推进,也是该课程考核方式的基础保障。为此,高校应加大投入,建设完善的校内仿真实训室,保证各项课程实训活动顺利、有效进行。实训室建设应全面兼顾各方需求,系统维护、资料更新应保持常态,适时满足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利用校内仿真实验室进行模拟实训的需要,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必要的保障。
2.应建立与软件开发企业及软件使用企业的沟通交流机制。一方面,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会计电算化等级认证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可为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收集案例提供便利条件。教师应积极参加会计职业与教育界的各种活动,及时了解会计行业发展的动向和会计理论发展的趋势,了解行业、企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将实际工作中的新业务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更加符合实际、贴近实际。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效果
1.从学生角度来看,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在知识掌握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实现了我们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其次是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不光注重了期末考试的结果,还注重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积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强了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水平。
总的来说,不同的考核方式是对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全面考核,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从教师角度来看,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自己的实战技能。一是需要教师拓展自己的网络应用知识以及无纸化考核系统的应用。其次是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内容设置的改革等,建立一整套资料。
五、对于考核方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1.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实施中,也促进了该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但同时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许多额外工作量,使得部分老师在考核过程中没能真正的进行实施,不能真正达到考核的目的。为了保证考核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充分调动老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一体化教学 实施
随着近年来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的逐渐铺开,会计专业的一体化教学也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运用。笔者以多年来教授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浅谈一下该课程的教学,为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衔接与知识准备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它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它又是一门很注重会计理论的课程,需要操作人员掌握会计基础原理,熟悉会计核算流程。因而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前,就应该做好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衔接。
笔者所在院校开设的会计专业学制为两年四个学期,而会计电算化课程通常在第三个学期开设,共一年时间。第一个学期通常是开设基础会计、计算机基础操作教程、传票录入等基础性课程。学生在入学后,就开始从键盘录入、中英文打字、办公软件操作入手,训练计算机操作能力,为以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开设做好知识与技能储备。
二、教学内容规划
目前行业及企业中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多以用友财务软件较多。在教学中,笔者学校选择用友畅捷通T3版作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主打软件,以利于学生就业,同时也方便为全市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技能大赛选拔参赛选手。该软件功能全面,管理模块众多。该课程的第一个半年以总账、报表、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报表管理几个模块的基本操作流程为主,训练常规简单业务的账务处理流程操作,掌握软件操作方法步骤。第二个半年以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核算管理四个模块为主,训练销业务的账务处理流程操作,并做全面综合业务模拟训练。为实现教学目标,学校及教师必须配备完整的课题资料与模块训练资料,建立实习教学资源库,以方便师生资源共享。
三、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
考虑到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一体化特点,在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时应突出体现直观性、操作性、综合性等特色,并有机结合会计理论。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教学演示课件,会计资料实物与软件机制样式对比教学是被经常用在教学中的模式与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还通常与给出的业务资料有关系,财务软件的部分功能就是针对特殊的会计业务开发出来的,因此这些特色、亮点不能被忽视,而应作为教学的重点详细讲解与指导训练。
比如在总账模块中月末转账业务的会计处理,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实现。一种方法是在总账中直接填制凭证,录入填制要素包括借贷方科目金额等内容保存即可,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软件的“期末处理”来实现,该功能丰富,包括五种转账业务的定义与生成,即“自定义转账”“对应结转”“销售成本结转”“汇兑损益结转”及“期间损益结转”。如果学生的理论知识不够,该功能操作起来就有一定难度,经常是今天勉强做对了,明天又不知道怎样操作了,做不到深入透彻的掌握。
因此,教师在教授时应注重理论知识点的教学方法设计,通过对理论知识的串接与联通,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些期末的转账业务可以事先定义再直接生成凭证,而日常的业务是不能这样做的。理解了之后,教师再来传授操作方法与步骤,并将理论融入到操作上来,通过实例的演示直观表达出来,再让学生进行练习操作。简言之,就是教师事前印好配套的实训资料,将所需要理论知识做成教学课件,然后用多媒体设备演示财务软件相应功能操作流程,三者为一体,完成该内容的教学环节。然后让学生充分练习,教师做巡回指导,事后再做操作点评与总结。
再比如财务软件对购销业务的功能设计,往往一个业务就要涉及三个管理模块的综合操作,这样的设计远远比手工会计处理要繁琐得多,这时教师就要和学生讲明软件里是将业务模块的操作也融合进去了,实际上就是供销人员、仓库保管人员、会计人员三种岗位集中到了一个软件中,实现了真正的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管理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课程的信息反馈与总结
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工作过程 工作任务 仿真实训
各高职院校均把会计电算化作为财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在目前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毕业生不能完全胜任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尽快缩短会计电算化教学与会计电算化应用之间的距离,实现高职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成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以用友财务软件为例,就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易忽视的几个问题做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一、忽略了财务软件启用日期对业务处理的影响
我们知道,企业运用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第一次启用时须将手工账各个账户的期初余额录入计算机。如果是期初建账,用户只录入启用日期所有账户的人民币当前余额(即期初余额)、外币当前余额(设置了外币核算的账户)、数量当前余额(设置了数量核算的账户)。而企业大多是在1月份以外的其他月份启用财务软件,这种情况下,初始设置及报表计算的操作有所不同,涉及的问题较多。例如,长江公司10月份启用总账系统,余额初始时除需要录入启用月份期初余额外,还必须录入从年初即1月份到启用总账系统之前月份(即9月份)的累计借、贷方发生额,系统自动计算年初余额。如不输入累计发生额,只输入启用月份10月份的期初余额,在计算会计报表时就会出现2个错误:首先资产负债表中C列、G列计算的数据不是年初数(1月份),而是启用月份10月的期初数;利润表中本年累计数按照系统默认的公式计算的结果也是错误的,这是企业在启用财务软件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一旦启用月份的业务数据输入后,期初数据就不能修改。所以必须将手工账簿1-9月份的累计数据整理后,完整地录入系统,才能计算生成正确的会计报表。
以上问题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应在学生熟练掌握年初启用账套操作的基础上,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对比设计年中启用账套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年中启用账套的相关问题,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完成年中启用账套的初始设置及报表计算,缩短会计电算化教学与应用的距离,实现学习式工作,工作式学习,使学生能够胜任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
二、加强仿真实训力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是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侧重的是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财务会计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应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初中级财会人员、主管会计、财务主管、内部审计人员及会计师事务所财会人员等。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独立操作用友、金蝶等商品化财务软件完成总账、工资、购销存等核算及会计报表计算;能独立解决财务软件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根据企业需求编制会计电算化实施计划,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并调试。
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的单项实训主要培养学生单一岗位需要的技能,分别完成总账核算、工资核算、会计报表计算等单项工作任务;综合实训培养学生软件操作的综合技能,为了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应该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相结合,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将企业一整套真实的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然后运用财务软件,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的相关设置,完成两种处理方法的衔接,再利用软件完成从建账、填制凭证、审核记账到计算会计报表整个工作过程。通过两种实训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
在以上单项、综合实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模拟实际工作过程、工作岗位进行仿真实训。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为牵引,在校内设立虚拟财务部,分岗位进行模拟实训,聘请企业专家进行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岗位职责与岗位分工,切实感受真实工作过程,体验不同的职业角色,学生轮流担任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总账会计、出纳等岗位工作,由系统管理员完成账套建立与财务分工;出纳完成现金、银行存款的业务处理;总账会计完成总账业务核算;账套主管完成凭证审核、记账、报表等工作,整个过程和实际工作完全无缝对接,实现 "教学环境企业化、能力培养岗位化和教学内容职业化"。这是教学过程的延续,也是岗前培训的重要环节,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胜任电算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篇7
关键词:ERP;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经济社会越发展,市场经济越发达,社会对企业经营管理应用型优秀人才的需求就越强。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高校显然存在理论教育过剩,而实践教育不足的问题,由于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从而造成目前高校输出人才过剩,而企业还在闹人才荒的现象。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学院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进行了以ERP实验教学为突破口,以模拟体验式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综合性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并成为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本文将结合我校ERP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重点探讨如何利用ERP实验教学方式来培养企业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
二、ERP实验教学的特点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RP沙盘就是一个企业模拟工具,是将真实企业中的几个主要部门都集中在一个盘面上,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战略中心、营销策划与销售中心、生产中心、财务中心和物流中心。其中,战略中心主要由CEO负责,公司范围内重大的战略都在该中心完成。营销中心通常由营销主管负责,主要是分析市场竞争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市场开拓计划的制定、广告策略、市场抢单等任务。生产中心由生产主管负责,其主要做好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生产设备的投资与改造建设、厂房的租赁与使用、原材料的计划请购等。财务中心相当于真实企业的财务、会计的结合体,这里主要由财务总监担负有关财务、会计的所有各项任务,因此既要做好会计核算,又要做好财务管理。而物流中心则包括两部分:物品的采购管理与物品的库存管理,具体由采购主管负责,他要制定准确的采购计划,并向供应商采购相应物料,及时、准确地按生产部门要求供料给生产部门。
ERP模拟沙盘试验教学则是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比如折旧规则、市场规则、财务借贷规则等。然后,由5~6个受训者为一组,组成6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并模拟企业6年的经营,通过学生参与――沙盘载体――模拟经营――对抗演练――讲师评析――学生感悟等一系列的实验环节,使受训者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参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培养团队精神,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同时也对企业资源的管理过程有一个实际的体验。
沙盘模拟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将企业搬进课堂”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其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这样缩短了知识与实践的距离,解决了传统教学体系与实践相脱节的症结。因此,作为一种实践与理论全面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成为应用型经管专业实践教学的首选。
三、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是能够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专业实际工作的人才类型,他们不仅应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应具有相应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不同专业有不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特点,这是高等院校实施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企业经营管理应用型人才不同于技术类人才,其社会技能较技术技能更加重要;需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将已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经营中转化为效益;需要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还需要突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
培养应用型经管专业人才不仅需要课堂系统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各种各样的管理技能、人际技能、创新技能、自我潜能开发技能的训练,需要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不仅要在某个方面有一技之长,而且要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全局认识。
ERP实验教学系统,搭建起独特的、生动的、可模拟现实企业管理、经营的应用平台,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以了解和掌握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知识与技能,此外还通过团队的合作、团队和团队之间的竞争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树立了合作共赢以及诚实守信等理念,从技能和素质两个方面为培养经营管理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模式。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ERP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衔接的问题。经管类专业ERP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包括三层: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和综合能力展示三层面。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决策支持系统等课程。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之后开始进入第二层级的训练;ERP实践教学阶段则是在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教学、ERP实习、ERP沙盘模拟操作实习(包括手工和电子沙盘);而最后则通过综合能力进行展示,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及全国大学生ERP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从而通过理论、演练和展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目前一些高校的教学中,课程设置还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为ERP在第二阶段的实践和第三阶段的综合展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很多高校仅仅是为了综合能力展示的需要,在建设ERP实验室时单独购买了ERP沙盘,而没有购买类似用友公司U9(或U8)中的各个子系统模块,如生产制造模块、供应链模块、财务管理模块、人力资源模块以及客户关系管理模块等,这使得ERP教学只能停留在较浅显的层次。此外,在一些投入较大资金建设全面ERP实验室的学校中,还存在一些以学院的系别按照子系统模块分建实验室的问题,这又会使教学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一旦将ERP系统中包含的子模块分散引入经济管理类的相关课程教学中,就破坏了ERP系统的整体性和连贯性,难以使学生完整地理解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貌和各个侧面,这不仅与ERP系统的集成化思想以及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背道而驰,还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失去学习管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二)软件及沙盘本身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多采用用友公司开发的ERP教学软件,该教学软件相对更适应制造型企业,而不太适合商业型企业等其他企业类型。为了适应课堂教学,ERP沙盘模拟对企业运营环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与现实中的企业运营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不能深入地感受、了解企业,需要指导教师能够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其次,由于学生在模拟运营的过程中常常因各种原因难以严格控制时间进度,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除了需要考虑教学进度,也要具有一定的监控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本身要具有宽泛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财务知识,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课堂综合控制能力、应变能力,才能保证ERP沙盘综合模拟教学的顺利实施。
(三)师资缺乏的问题。目前,各高校开展实训课程多是在用友等公司的指导下开展的,许多教师多是参加有限的几次培训就上岗,很多技术问题、软件问题等都需要靠软件公司的技术顾问来解决。而本身ERP模拟又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教师不仅要了解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还要掌握企业管理的方法、目标市场特点、企业的运营模式等,此外在ERP实施中关键的讲师点评环节也对指导老师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要求较高,而目前的现状是专业课教师一方面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实践经验普遍不足,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这显然限制了ERP实训教学的实施效果。
五、经济管理类专业ERP实验教学的设计和方向
(一)优化课程设计,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好地衔接。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言,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编著教材,依此施教。其次在ERP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安排中,应注意理论和模拟的先后顺序,最好能在学生学习过专业知识,熟悉了各专业模块之后,再进行ERP的模拟演练和综合展示,这样比较符合认知规律,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理论的回顾,深化他们的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
(二)克服软件缺陷,依托软件类企业进行适合课程的软件开发。针对上面我们所提到的ERP软件更适合制造型企业的问题,本文认为学校可以在多轮教学的基础上,根据教学总结出来的问题,依托类似用友、金蝶类的软件企业对软件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修订,从而使软件更适用于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ERP的实训功能。
此外,可以考虑对现有盘面进行适当的变革和增删。比如,供应链模块可以考虑加入产品在各地运输成本核算、仓储成本核算等,改进现有的盘面,使之更贴近于现实。不过对盘面的完善改造,应贴近授课目的。过于复杂的盘面体系,会造成学生上手困难,而失去兴趣,反而不利于学生体验。
(三)举办或参加ERP赛事,扩大ERP课程的受众面。ERP实验赛事活动有利于引起学生关注,从而扩大ERP教学的影响。校内此类赛事的组织,可以交由相关学院学生会召集和执行,由各院系的部分教师提供督导和评委工作。校际赛事主要有用友公司的ERP沙盘对抗赛、金蝶公司的BOSS流程设计大赛等。在校内和校际,还可以通过学生会的关系,组织区域内校间的ERP对抗赛。通过对抗比赛来巩固学生所学,促进校际交流,同时也可检验ERP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为以后学生走向社会所面临的真实多变的商业情况作预演,以提高和深化ERP教学的效果。
此外,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ERP实践课程比较成熟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开展ERP课程为全校性的选修课,扩大ERP课程的受众面。除开设常规性课程外,也可以举办类似于ERP月的活动,在此期间,请相关教师陆续开设ERP背景知识、大致概念等方面的系列讲座,同时配合举办ERP实验赛事活动,以达到扩大受众,增进学生了解的目的。
(四)加大对高校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总体水平。用友公司已在ERP师资培养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高等学校本身更应该设法提高教师的师资水平,要使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软件操作与开发能力、吸取现代知识的能力。这里既有一个教师自身要求和激励的问题,也有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与激励问题。在专职教师培育中,一是尽量选聘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对口的教师或聘请工商部门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兼职或指导;二是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深入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接触企业的工作流程,使理论知识在得到应用与验证的同时,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经验型”教师。
六、结束语
ERP实验这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突破口,而基于ERP的实践教学是经管专业应用型人才与社会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以面向社会服务为宗旨,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使经管专业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接受检验和验证,使学生的职业性格在实践中得到磨炼和培育,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新玲,柯明,耿锡润编著.ERP沙盘模拟学习指导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9.
[2]汪明林,邓健.地方大学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7.
篇8
关键词: ERP 沙盘模拟 课程建设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它不仅仅是一个软件工具,而是涵盖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的一整套管理思想。ERP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使企业流畅运转,从而达到商业上的成功。
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发展成为企业的供需链与竞争对手的供需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正是适应这种竞争形势的需求发展而来的。
管理思想一:对企业资源进行计划管理。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高效、优质地利用企业资源来满足客户需求。如面对客户的订单,需要投入什么资源、在什么时间投入、应该投入多少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处理这些问题时,一方面要确定订单需求,另一方面就是了解企业人、财、物的资源占用情况,将两者有机结合,达到客户满意度最高、资源利用最优的效果,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提前制定资源计划的过程。
管理思想二:反映了企业的高度集成。ERP所体现的集成管理思想有两个方面:其一,印刷生产的一整套过程涉及业务、工程、生产、人事、财务、物料等部门,所有部门和人员均在同一个管理平台上进行工作,以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自动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与互动,打破部门壁垒,协调各部门步伐一致,围绕同一个资源计划展开工作,使企业的资源得到统一规划和运用,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其二,在供应链内部将供应商、分销商等纳入自己的管理系统中,通过共同博奔的过程,实现自己的目标。不难看出,高度集成是ERP系统的一大核心优势,但它发挥优势的前提还是计划与提前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再多的信息也很难协调。
ERP沙盘模拟课程最早由瑞典皇家工学院于1978年开发。为了培养更多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型人才,21世纪初用友软件公司率先将沙盘引入中国高校,来弥补传统的单纯理论教学的不足。
一、ERP沙盘模拟课程介绍
ERP沙盘模拟课程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管理类实战演练课程。参训学生被分成6―8个团队,每个团队各代表一个不同的虚拟公司,由CEO(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和物流总监等职位组成。学生在一起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每个团队接手经营一个拥有1亿多资产的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连续从事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每一年末用会计报表结算经营结果,分析经营结果,制定改进方案,然后继续经营下一年。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来模拟企业运行状况。该课程要求学员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认识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从而深刻理解ERP的管理思想,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提升管理能力。
该训练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最大的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学员的学习过程接近企业现状,在短短几天的训练中,学员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学员必须和团队成员一起去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公司才能保持成功及不断的成长。在寻找市场机会、分析规律、制定策略、实施全面管理的过程中,学员经历着各种决策和执行所带来的成功及失败的体验,学习管理知识、掌握管理技巧,同时深刻充分体验到团队协同、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开设该课程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目标
二、我院开设ERP沙盘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2l世纪初,用友软件公司率先将沙盘实验引入中国高校ERP教学实验中,将其命名为用友ERP沙盘企业经营模拟仿真对抗实验,而后国内一些知名软件厂商也开始积极探索沙盘模拟。我院于2006年引入用友“ERP沙盘模拟”工具并投入教学过程中,作为带队教师,我在2006年、2007年组队参加了“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取得了河南省第二名的好成绩。
但随着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开展,我院的ERP沙盘课程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
ERP沙盘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对ERP沙盘运营规则比较熟悉,又要比较了解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等。只有这样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透彻。ERP沙盘模拟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如果只注重结果而不注意过程的分析,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要有详细的设计方案,按照逐层递进的课程安排,引领学生进行重要知识内容的学习,提高洞察市场、理性决策的能力。
而我院教师往往只擅长于某一个专业或领域,很难做到全权掌握。复合型教师的缺乏是成功开展ERP沙盘教学的最大障碍。
2.考核方法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高校进行ERP沙盘教学时,没有形成有效的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因为ERP沙盘教学是团队配合完成的教学项目,最终权益是团队总成绩,无法反映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混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随着对手不同,每次结果不同,该课程成绩具有不确定性。
3.课程学时分配不合理。
ERP沙盘课程模拟企业多年的生产经营状况,具有连续性。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学时有许多限制。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学时一般较多,而实验学时一般较少。而ERP沙盘课程涉及的实验学时很多,需要多个教师合作上课,最后导致学时无法分配,这是限制ERP沙盘课程较难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学院有必要对工作量评价标准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4.监控力度不够。
在进行ERP沙盘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某些环节缺乏监控,导致学生可以作弊。如原材料的购买,原材料订单的下达方面,有学生发现原材料计划计算错误,把本该今年入库的原材料订单推迟一年下达,再在计划书中涂抹掉。教师由于数量有限,无法时时跟踪,因而导致诸如此类的错误经常发生而没被发现。
三、我院ERP沙盘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院实践,提出以下改革方案。
1.加强师资培训,开展跨专业合作教学。
要想顺利开展ERP沙盘教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专业性强的队伍,我们可以采用“协作式”教学,共同承担ERP沙盘模拟教学任务。具体做法是:从各专业抽调骨干教师,负责讲授和指导ERP相应模块的课程。同时在进行ERP沙盘模拟实践教学时,学院可以突破以往专业课程都是按系组织、开设的界限,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构成专业交叉班,他们在一起组建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进行相应的经营决策,组织企业运作,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告。这种跨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能够巩固专业知识,更有利于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培养既博又专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为了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我院制定了特殊的考核方案,学生的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每年的经营情况要做记录并作为平时成绩,占30%;每年结束后每位学生撰写工作计划和总结,占30%;经营期全部结束后团队的经营权益,占40%,对成绩不满的学生可以申请答辩。
3.合理的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主要介绍ERP的基本原理及其工作流程、ERP的实施及其应用方法,并结合成熟ERP软件,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ERP的管理思想形成一个全面、完整、正确、感性的认识,以便有效地掌握ERP的运行管理和实施的方法。
此课程共48学时,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ERP理论16学时,主要介绍ERP的基本原理及其工作流程、ERP的实施及其应用方法,对比沙盘实验出现的具体问题,使对知识的把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第二部分操作ERP软件16学时,结合成熟ERP软件,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ERP的管理思想形成一个全面、完整、正确、感性的认识,以便有效地掌握ERP的运行管理和实施的方法。第三部分ERP沙盘实训16学时,重点是通过沙盘模拟,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经营企业的艰难,对ERP有一个原始的认识。
4.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管体系。
我们可以给每组都配备一台电脑,每年的物流、资金流等情况都输入到电脑程序里,关账以后就无法再修改,这样就会避免学生作弊的可能,从而使得经营结果更客观、有可信性。
总之,ERP沙盘模拟教学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缺乏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被动学习等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受到我国各大高校的欢迎和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庆华,彭晓英.高校ERP沙盘模拟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实践.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2.
[2]李媚.ERP实验教学的实践与创新.中国电力教育,2008.12.
[3]李军改.关于高校有效开展ERP沙盘模拟教学的思考.科教文汇,2008.10.
[4]郑伟.高职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08.09.
[5]张荃香.ERP沙盘课程教学实践的探讨.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04.
[6]王其中.ERP沙盘实训课程的教学研究.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篇9
基于目前国内民办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建设中存在忽略实验室投资,本科实践教学条件落后,会计专业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受限的客观事实,分析了实验室建设中存在设备老化、实验实习资料更新慢、实验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室开放程度低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会计实验室;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14102
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民办本科院校的会计学办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是,建设一个专业的会计实验室是很重要的环节。
1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1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验室建设现状
会计专业实验教学是教育部本科专业教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也是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内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转成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高校要根据会计学专业的特点设计和建设会计学专业实验和实训室,才可以满足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会计学院(以下简称“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训中心”创建于2008年,是校内最早一批实验实训室。该中心实验室建设初期投资不足50万元,包括两间会计电算实验室和两间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以及一间会计实验准备室。2009年至2013年间,学院又陆续投资近300万元,购置用友U8和金蝶EAS等教学和实训软件,并扩建了实验室到17间。现在,会计实训中心基本可以满足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和部分专业实习等需要,成为校内最大、设备齐全的校内学生实验实习和实训基地。
1.2会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般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时都有不同规模和水平,并且要努力更新完善。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普遍的问题亟待解决。
(1)实验经费投入不足,设备更新和会计软件升级有一定困难。教育部规定学院每年投入到实验教学的经费要达到一定水平,经费可采取多渠道筹措。但现实情况是民办院校的实验经费大部分来自学生的学费,国家投入相对较少,而学院董事长出于办学成本的考虑,不愿投入过多资金,制约会计专业实险室建设。如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验室的电脑总数量500台,其中2008年产的电脑占了一半,其余是2010年生产的电脑。截止2014年12月,华商会计学院学生总为8000人,为第一大学院,每学期的财务软件课程都不能合理安排在实验室中进行。由于现在财务软件功能不断加强,电脑设备不能达到财务软件的要求,运行速度很慢,影响教学进度。
(2)实验实训资料更新速度慢,难于满足不断更新的会计准则和现实的财务要求。会计学的实验实训课程和专业实习资料很多是很多年前的教材和资料,有些内容已经完全脱离了实际操作。虽然有些实验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把新会计准则和实际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编制一系列教学资料,但大部分实验实训老师没有总结或总结后没有形成文字资料,这样难以为继。
(3)实验管理员资源配备不合理,实验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验管理员数量少,部分上机操作课程中出现电脑问题,实验教师不能当堂处理,只能请实验管理员协助,导致实验管理员解决问题时间过长。现阶段华商会计学院实验实训教师基本上以年轻教师为主,几乎都是毕业之后就来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基本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的实际经验;即使一些教师也是“双师(高校讲师+会计师)型人才”,也都是在教学期间考取的。这样直接导致实验教师不了解实际操作具体程序和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完全照书本上的描述和认识指导实验,同一问题在不同班级出现偏差也时有发生。
(4)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大,使用率不够高。因为管理制度的原因,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验室都是在有课的时候开门,没课的时候关门。学生在课堂上未完成的实验没有办法回到宿舍做,也不能在无课的实验室做,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都被课余时间冲淡,学习效果不好。
2加强会计实验室建设的建议
2.1加大实验实训设备投资,及时更新升级财务软件
由于实验室使用人数较多,设备老化问题严重,另外技术步和产品更新速度较快,政府确定的电子设备折旧的最低年限已降至3年;同时用友软件、金蝶软件等会计软件更新升级速成度很快,有时一年之内就推出新版本,要让学生及时适应。况且会计学专业有很多门课程都需要信化教学和操作,包括审计等模拟实训课程,而新升级高版本的软件对客户端、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学院通过增加预算或者申请实验教学项目等方法渠道争取更多的实验室建设经费,专门用于软硬件投资,确保会计实验室的电脑等设备快速更新,实验操作速度提高一倍,会计软件运行更稳定。
2.2加快实验资料更新
会计学专业的实习、实验资料主要购买的《实验指导书》,其次是各种实验报告。实验和实习指导书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习操作的专业性资料,应当及时随着国家财税法规制度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调整,而且要确定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应该突出华商学院会计专业相关内容的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行业会计比如商业会计、金融会计、工业企业会计的经济业务编制;编写指导不能只由一个课程主讲编写,而要成立会计基础实训、会计分岗实训、审计实训等课程组,共同组成一个实验、实训和实习材料编写组,按照程序编写。一般每当国家财税政策发生重大改变,教学内容都要随之更改。
2.3重视培养实验管理人员,提高实验教师的实践素养
对实验管理人员进行会计专业实操的培养,增加实验管理员的助教功能。加强对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就要学院对老师的继续教育的专项资金投入加大,鼓励实教师进入企业单位学习交流,到会计专业的第一线岗位去学习写凭证、记账、出报表和查账等业务。同时,华商会计学院可考虑聘请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税务)师、企业的高级会计师等,到学院为实验教师介绍实战经验;还可以通过培养和引进具有资深会计工作经历和“双师”人才担任实验指导教师,提高实训实验效果,促进各专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素养。
2.4全天对学生开放,提高利用率
华商会计学院人数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人数达8000人,会计实验室是为华商会计学院学生建设,就应该以最大的开放限度满足8000名学生的使用需求。实验室不要只是在实验课和实训课时开放使用,应该把实验室打造成一个可供学生随时进驻学习和练习实践专业技能的开放性平台。建议学院购买专业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和全套的安保门禁系统,升级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建议学院在实验室配备两名实验管理员之外多配备几名实验教学教师,实行轮流值班的制度,对进入专业课综合实习实训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大学生全天开放。
总之,会计实验室的建设是提高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和就业的充分保障,民办本科高校不仅要在实验设备和财务会计软件投资及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上不加大力度,保证每年都与时俱进,还要尽量增加实验室开放的时段,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练习技能,更要提高专业实验教师队伍的实践操作能力,壮大实验教学师资力量,确保实训实验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10
>>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设计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初探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高职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基于CDIO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浅谈传媒精英人才的培养 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之我见 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DS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设计 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具有国际视野的计算机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社会实践助益文化创意精英人才培养 大众化背景下省属高校精英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分析与范式构建 印度理工学院精英人才培养及启示 职业生涯教育视野下的纺织行业精英人才培养 大学环境类精英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高职院校精英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高职院校精英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姚贵光")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在当今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大学生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本文以广东某高校为例,从该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试图梳理该校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和经验总结,为高职院校精英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精英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026-02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改革的深化,在不同的层面上更加需要优秀的大学生参与国家、地方的建设和社会的改革。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则需要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从学校层面而言,这体现在能否通过合理的培养方式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尊重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结合国家“十二五”期间对专业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要求,开展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有利于更好地整合高职院校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校培养出一批专业技能水平优秀、能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的优秀学生。
二 高职院校精英人才培养设计方案
以广东某高校为例,该校作为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具备了良好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为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专业设置方面,该校在文科专业上开设了会计、财务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管理与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拥有电商营销实训基地、现代物流实训中心、会计电算化、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ERP实训室、金融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训室、国际贸易教学企业、市场调查与统计实训室、国际合作办学学习资源中心等10个校内实训室,其中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电商营销实训基地为学院重点建设实验室。因此,针对以上专业设置,该校结合人才培养的规律与目标,采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对学生开展了一系列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具体的培养方案设计如下:
1.学生分班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按照该校文科专业设置特色,把文科专业划分为财经类和管理类2大类,每一类各建立4个专业班。财经类班别分别为1班(财务会计方向)、2班(金融国际商务方向)、3班(电子商务方向)、4班(市场营销方向)。管理类班别分别为5班(物流管理方向)、6班(工商企业管理方向)、7班(社会组织管理方向)、8班(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第一,每班按一定的甄选形式组成30人的小班作为第一方向班进行授课,第一方向班上的学生来源必须为高考录取专业。各班大一大二学生人数参考比例为1∶1.5。
第二,第一专业班上的学生必须修读本班课程,并在所属类别的其余3个方向中选取一个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班进行修读,最终成绩考核:第一方向班成绩占70%,第二方向班成绩占30%。
第三,课程设置:该校培养方案的课程难度设置应适当比学生平时课堂接受的课程难度稍高;课程内容设置和学时安排由各专业负责人制定,但必须要结合一定学时的实训;授课时间应与学生平时上课的时间不相冲突。
2.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各项专业技能水平。各班的学生都必须参加至少1项的专业技能大赛,级别可以为院级、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不等。班级负责老师应详细记录班上学生参与比赛的情况,没有参加竞赛经历的学生不予课程培训合格。
3.举办企业专家讲座
通过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家指导老师团队,定期走进学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各专业应在每学年组织至少1场与本专业相关的讲座,而学生必须听取2个以上讲座才算课程合格。
4.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
以参观校外著名企业的形式为主,必要时可辅之以短期的企业实习。旨在让学生走出校门,提早与社会接轨,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感染和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三 高职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总结
1.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第一,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地方精英人才的一个特色,即通过整合学院内、学校内的教学资源和学校外的企业资源,以课程教授和量化指标考核为主,辅之以必要的企业见习,最终达到多方位培养大学生的目的。
第二,搭建家校联合教育平台。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与学校联手培养学生,有助于整合大学生家长资源,充分利用家长的智力资源,密切高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集中反映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学校、家长、社会各界间的横向联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学生整体教育网络。
第三,顺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随着顺德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革,必然要求人才培养结构相应发生变革。教育本身就要分类型、分层次,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满足各类人才的发展需要。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是顺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体现,有助于为当地产业转型和城市升级储备精英人才,具有广阔的行业前景和就业前景。
2.精英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成效
第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精英人才培养计划的推行,受到了众多学生的青睐,丰富实用的培训体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该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发展平台,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专业老师及企业家团队导师的沟通交流,加深了学生对专业技能及企业管理运作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参观实习,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促进企业、家长与高校的合作。通过成立企业家指导老师团队及家长委员会,结合校内专业老师,为学生创造了“校企家”携手培育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方资源及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学生的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其沟通表达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得到了较大提升。企业参与到学生培育上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基地,帮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运作,而且为企业发掘管理人才提供了契机。同时,通过家长的参与,促进了学生与学校、家长的沟通,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