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实训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2 05:3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话实训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普通话实训个人总结

篇1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措施探析

一、前言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的逐渐统一,我国各民族的语言越来越需要被统一。但是我国现在有的普通话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分析这些问题,进而总结出合理的措施。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学生都是不同的地方聚集过来的,所以语言面貌差别较大,很多的学生都缺乏普通话方面的认识和训练。

二、普通话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普通话教学在实际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一个学院都在开展各种类型的普通话教学模式。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是还存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高职学校生源广,方言汇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各个学校学生并不是从一个地区来的。近几年来,高校不断的开展扩招,来自各地的学生汇集到高职校园,语言面貌差别很大。每个学生的口语代表着各自的方言区特征。例如: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没有收到正规的训练,普通话水平明显低于来自城市的学生。高职学生本身还存在很特殊的学习情况。在开展普通话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明显差别,这些学生的普通话不同于平台高校的学生。例如:对口单招的高职学生大部分在职高或者职中的时候就已经学过普通话,就具有比较高的普通话能力水平。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高职学生没有受到正规的普通话教育,所以普通话水平不高。

(二)学生普遍不太重视普通话教育

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学生普通话教学的程度,同时也没有颁布相关的条例要做硬性要求。目前的就业岗位也没有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做出详细的要求,这是影响学生学习普通话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普通话水平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所以就把普通话课程作为任务一样,应付完后就好了,完全不重视。还有一部分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发音和表达方法已经定型,改变起来就非常的困难了。也有的同学将自己的学习重心放到了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上面,忽视了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很多的学校只是在第一学期开展了与普通话相关的课程,而且时间很短暂。

还有,学习环境的好坏也影响着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质量。很多学院的教学大纲规定,在一年级开展普通话教学课程,大致上是30个课程。学生在通过这30个课时的学习之后就需要经过省语委统一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上课形式也受到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普通话教师由中文专业教师任教,导致很多个班级一起被安排在平台的教师上大课的现象。这样简陋的教学条件就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学生的普通话学习。

(三)大部分学校还在采用普通话教材

虽然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开始重视学生的普通话教育,但是选择普通话教材的时候存在很多的问题。大部分的学校选择教材的时候,只考虑到教材本身是否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文学性,去没有考虑到教材中口语的训练方法的归集和专业特色是否明显。这种不严格的挑选方法,是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的因素之一。很多的高职学院在开展普通话教学的时候,采取自选教材的模式,还有一部分学校只是单纯的选择本地语委所编的相关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设置只是针对普通话过级测试,侧重于基础只是的训练上[1]。在口语方面则有些不重视,忽视了语感的训练、口语表达训练等,朗读材料也缺乏反映专业内容的文章,导致学生在开展普通话学习之后还是没有什么大的收获。

(四)普通话教学中的硬件设备不完善

因为学校的不重视,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带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来,造成普通话教学的软硬件设备的缺失。

首先,严重缺乏完善的教学设备,教学设备的完善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例如:场地、资金等。大多数学校把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排满,安全忽视了普通话教学的需要。只是针对普通话教学开展播放录音形式来进行教学,也没有安排合适的专职语音教师去做示范,教学资源也相对的缺乏,只是单纯的朗诵经典课文或者诗文。

其次,教师资源这方面的考虑较为缺失,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受到资金、编制、人员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的普通话教师的挑选很不严谨,只是从中文专业教师中去选择,缺乏专业的普通话教师。一部分语文教师自身的普通话表达能力不够,只是停留在普通话的发音和相对的校准上,也没有受过相关的专业的训练,满足不了普通话教学日益更新的要求。

三、 提高普通话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不断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的效用,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师需要不断的理解学生普通话水平不高的这个实际的情况,要充分的重视语言环境的重要影响。尤其是普通话的发音不标准、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说普通话的学生,不能嘲笑恶化和讥讽他们,需要不断的鼓励,让他们多说多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则要本着够用和使用的原则。尽量挑选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实际的和专业岗位需要的。充分的强调出普通话的美感和实用感,鼓励学生要通过刻苦、科学的练习。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是短时间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不断的联系和磨砺的。

(二)不断的革新教材

革新教材是普通话教学达到目标效果的基础条件。目前普遍使用的教材已经很难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所以,想要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及时的革新教材。普通话教学最主要的是方音辩正,这样才可以很好的训练学生的语感,进而训练学生的语流。所以,普通话教材的革新就需要以方言辩和语流训练正为中心展开,将这个中心贯彻落实到整个普通话教学活动中去。设计教学进程的时候需要设立中心目标,中心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加大投资的力度,创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针对高职普通话教学的实际需要,必须不断的加大物力、精力的投人,给各大高职院校提供完善的教学环境。同时还要提高国家对普通话教师的培养和有关部门对高职普通话的重视[2]。普通话教学拥有多媒体电教室、优质的语音室和高质量的音像资料。这样才可以让教师高校的运用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四)推广普通话

鼓励学生之间是有普通话进行对话,还要在整个校园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学生从学普通话位了考到等级证书的误区中抽离出来。同时还让学生和教师意识到规范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意识到文明得体的使用普通话可以总体提升学生的语言形象,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具体方法如下:可以通过学校的校园橱窗和学校广播站等对学生们进行宣传,经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将整个氛围活跃起来。

四、总结

语言能力是从事各类职业的核心技能,体现着一个人的综合技能。所以,每一所高校都需要找准立足点去开展普通话教学改革,不遗余力的促进我国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技能抽查 中职 口语训练 自我介绍

为了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长沙市教育局继长沙市中职生技能比武后,又实施了长沙市中职生技能抽查方案,即《长沙市教育局关于在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专业技能抽查的通知》(长教通[2009]155号文件精神)。这既是教育部门评价中职学校办学水平的依据,又是整体提高中职生素质的一项得力举措。

在技能抽查中,有一项公共内容――自我介绍:要求每位学生需做一分钟左右自我介绍,可适当进行一些自我展示,时间一分钟左右。技能抽查中的“自我介绍”,属于语文基本功之一的说话能力,虽只有短短一分钟,但要职业学校每个专业的每个学生能达标,做到“只只蚂蚁捉上树”,甚至大部分学生达到优秀,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现结合我校语文教学实践,谈谈我校针对中职技能抽查,有效开展口语训练一些具体尝试。

一、了解学生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因为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本身存在着“重写作,轻说话”的现象,加之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大部分是希望找到一份蓝领的工作。因此,他们重视专业动手能力,而轻视文化课学习,对于说话能力训练,他们认为可有可无。他们在刚进入职业中专时,在公共场所或陌生人面前说话时,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胆小,不敢说;第二种,敢说,不会说;第三种,不知道怎么说。

中职语文教师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首先思想上应有自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次应创设和谐的氛围,“亲其师,信其道”,与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尊重和信任。最后,应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因材施教。

二、纳入常规教学,开展口语训练

(一)开设口语训练课程,规范口语教学资源

要提高中职生口语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学校应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中职生在校两年的口语训练的教学计划,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选定最优秀的教学资源。

1.学校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除正常的语文课程外,一般在第一学期开设《普通话》课程;第二学期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程;第三学期根据专业特点开设《市场营销》等。以上课程均纳入学分制并计算学分。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二年级二期的学生基本能讲较标准的普通话,具备演讲与口才的基本能力。这就为二年级的技能抽查打好了基础。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了基础。

2.学校还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现状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选定最优秀实用的教学资源,如《演讲与口才》,应选择案例较多且有实训的、适合中职生的教材;《普通话》选择考级配套的教材;另外,还可以采用学校老师编写的适合不同专业的口语教材;在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师的安排上,教务科也应有充分的安排。

(二)落实语文课前发言,提高学生口语水平

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培养,也成为语文课堂的当务之急。为此,我校语文组根据学校特点,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制订了一套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方案――“课前发言”。

课前发言,也就是每一节语文课前由两名同学上讲台讲话,师生点评,促其提高。这个方案的实施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口阶段――第一学期,针对第一学期的新生,主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敢于上台说,声音争取让每个同学听得见。说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介绍自己。对于胆子很小的同学,也可以摘抄一些有意义的文章与同学分享,老师就同学的姿态与语言等方面予以点评,以鼓励为主。

第二阶段:命题演讲阶段――第二学期,教师指定一个范围(如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时事),让学生在周末时间上网搜索,查阅资料,写成一段三分钟左右发言稿在语文课上半脱稿讲话,要求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让在座的学生参与点评。

第三阶段:即兴发言阶段――第三学期,课前五分钟,学生在课代表处抽取一个发言话题,并迅速理清思路,在课堂上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三分钟左右发言。这一阶段,对部分同学有一定难度,但还是“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桃子”。

前期的口语系统训练,在操作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部分学生的口语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大概70%的学生能达到要求,但离技能抽查的要求――“只只蚂蚁捉上树”还有一些差距。

三、针对技能抽查,强化自我介绍

长沙市技能抽查对象:全市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中职部开设财会专业的二年级在籍学生都必须参加技能抽查。抽查以学校为单位,在注册花名册中随机抽取不低于10%的学生进行测试。技能抽查前一天通知被抽查学校及抽查学生。

技能抽查中对自我介绍的要求是:每位学生需做一分钟左右自我介绍,可适当进行一些自我展示,时间一分钟左右。

评分标准;(1)条理清楚,表达流畅,表情自然大方,有一定的肢体语言,普通话标准,记17-20分;(2)条理较清楚,表达较流畅,普通话较标准,记12-16分;(3)条理一般,表达欠流畅,普通话一般,有些词不成句,记9-12分。

针对以上要求,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具体做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学”的阶段

学生先应学习自我介绍的相关知识,可采取学生网上收集资料交流学习和教师面授相结合的方式,熟练掌握自我介绍的写法。自我介绍的一般方法如下:

自我介绍基本上都是从开场问候开始,进门应该面带微笑,但不要谄媚。话不要多,称呼一声“老师好”就足够,声音要足够洪亮,底气要足,语速自然,总之要彬彬有礼而且大方得体,不要过分殷勤,也不要拘谨或过分谦让。

接下来就是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很好的表现机会,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专业等基本情况;第二,要突出个人的优点和特长,并要有相当的可信度,特别是专业方面的优势,最好是通过自己做过什么项目或得过何种奖励这样的方式来验证一下;第三,要展示个性,使个人形象鲜明,可以适当引用别人的言论,如老师、朋友等的评论来支持自己的描述;第四,不可夸张,坚持以事实说话,少用虚词、感叹词之类;第五,要符合常规,介绍的内容和层次应合理、有序地展开。第六,要符合逻辑,介绍时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使自己的优势很自然地逐步显露,不要一上来就急于罗列自己的优点。

最后,要设计一个结语,例如对评委老师感谢的话,或座右铭或自己的理想等等均可。不拘一格。

教师可找来优秀的范文宣读。让学生既有章可循,又有例可仿。

(二)“写”的阶段

1.写作稿件,精益求精

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发现了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教师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再指导学生修改。以下这些来源于身边同学的智慧,让同学乐于仿效。

例如:在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时,我就把同学们的介绍方法归纳为①谐音法。如“陈雨佳”――有人是科学家,有人是教育家,而我是“成语家”;②拆字法。如“崔锡”――锡字,左边一个金旁,右边一个易字,祝各位容易得来金子;③合字法。如“李土旦”――土字和旦字合起来是坦字,祝各位人生道路上一路平坦;④意义法。如“周鸿雷”――父亲姓周,母亲姓鸿,又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出生的;⑤倒置法。如“彭华清”――反过来念就是著名的“清华大学”。

2.发现优点,凸显个性

在自我介绍中,发现很多学生的演讲稿雷同,没有新意。这就需要老师提醒他们在稿件中要显示个性。如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可以带自己得意作品;有音乐天赋的,可以亮一嗓子;有朗诵特长的,可朗诵几句。

自我介绍稿的写作直接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以说促写,说写结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增强了分析、辨别、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的阶段

稿子写好了,如何把它说得更精彩,也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1.关注心理,树立自信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其内在需要,克服心理障碍。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生活交往的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二是要让学生知晓,某种程度的害怕说话的现象,表现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怯场紧张等,从生理角度讲,是正常现象,是人们为适应环境所作出的一种准备,一旦准备就绪,人们就会有比平时更敏捷的思维,更流畅的表达。只要敢于实践,克服羞怯心理,大胆地畅所欲言,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2.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结合

心理学家雷安比拉指出:在口语表达中效果中,有声语言占45%,态势语言占55%。

自我介绍时,有声语言的训练要求是介绍时要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还要注意节奏快慢、重音轻音的处理和音调的抑扬顿挫等,学生可通过深呼吸训练和绕口令等来提高。

态势语的训练包括服饰、站姿、表情、眼神、手势等。这些方面也决定着介绍的成功与否。

教师之前作出具体要求,并在学生上台演讲时指出个人存在的问题。

3.巡回演讲,训练心理素质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自己班上介绍,非常优秀,而到了其他班上介绍,却语无伦次了。可见,学生的心理素质不稳定,急需强化训练。训练程序如下:

(1)先在本班反复演讲。老师同学共同提出改进意见。

(2)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班级多次演讲。请其他老师当评委,指出优点和不足。

(3)模拟面试,请学校领导、专业老师当评委,创设面试氛围,让学生尽快适应。

四、及时考核反馈进行总结反思

(一)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学生参加技能抽查自我介绍后,老师要找考核的学生进行座谈,总结反思。

(二)收集资料,整理汇编

学生的自我介绍的稿件和老师每一次考核时的记录,都是宝贵的资料。应分专业进行汇编,利于下一届学生自我介绍的指导。

(三)总结反思,推广利用

教师要从实践和理论上总结自我介绍,写成文字,与同行共同交流和提高,并推广和利用。

五、结语

技能抽查之自我介绍辅导,并不在于一时之攻破,而在于之前长期系统的口语训练;职业学校的技能抽查训练,也不能为抽查而训练,而在于以抽查为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篇3

【关键词】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时提出的新概念。它突破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倡导师生双方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以全面构建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框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教育中传统的“通识教育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等学科化的教学模式的框架,强调在所有课程教学中都融入“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的教学理念,既做到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提升”,又进行科学、规范、实用的技能、技巧、技术训练和后续创新。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而是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场所、教师知识和能力、教材建设和教学考核评价在内的全面的一体化。我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分别就以上六方面积极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及探索,以期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

职业领域的调研分析是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和课程体系的起点,只有准确地定位高职新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分析岗位所需职业能力,才能准确知道学生就业与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与知识,进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普通高校传统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瞄准的是狭义新闻媒体,旨在培养新闻采编人员和新闻研究人员,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记者、编辑职业,就业岗位主要是报社、杂志、电台、电视台等新闻传媒机构。我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根据新的人才需求动向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瞄准整个文化产业对传媒专业的人才市场进行了细分,重新定位高职层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传统的新闻传媒扩展到商业传媒、企业传媒、个人传媒,从而将学生的就业去向也从新闻媒体单位扩展到文化产业各行业及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部门,并将职业岗位划分为5大类,分别是报纸新闻采编类岗位、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播类岗位、网络媒体新闻采编类岗位、普通企事业单位宣传类岗位、普通企事业单位宣传类岗位和广告、传媒类公司相关岗位。根据对职业岗位所需岗位能力的具体分析,我们形成了如表1的课程体系。

二、教学设计的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根据教学对象确立教学目标,对教学诸要素进行有序、优化的排列组合,形成可行性教学方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表1 我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类型、岗位能力分析及课程设置

工作岗位类型 岗位能力分析 课程设置

报纸新闻采编 报纸新闻采访,报纸新闻写作,报纸编辑,报纸排版校对,报纸评论,新闻摄影,新闻策划 《新闻采访与写作》《报刊编辑与设计》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播 广电新闻采访,广电新闻写作,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广电节目主持,广电播音,广电节目策划 《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新闻摄影》《电视摄像》《播音与主持》

网络媒体新闻采编 网络新闻采访,网络新闻写作,网站内容策划,网络新闻编辑,网络新闻评论,摄影摄像,音、视频软件运用,图像软件运用 《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设计与制作》

普通企事业单位宣传 新闻采写,摄影、摄像,新闻编辑,图片及音视频制作,企划、宣传 以上课程及《媒体公关》

广告、传媒类公司 摄影、摄像,图片及音视频制作,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婚庆视频制作,广告制作,媒介关系 以上课程及《广告实务》

根据我院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专业技能型课程都进行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其中,项目任务式教学成为教师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的主要方式。以《播音与主持》课程为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擅长形象思维,喜欢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习内容的学习特点,教师以项目、认务为导向,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划分为4个项目,分别是汉语普通话语音规范化训练,普通话用气发声基本功训练,播音员文体业务播音训练和主持人话题主持训练,并在项目下下设14个任务,每节课针对一个任务进行集中训练与讲解。在教学中采用实训练习为主,理论讲解为辅的授课方式,摆脱以往重理论,轻训练的课堂教学方式,取得显著教学成效。

三、教学场所的一体化

教学场所的“理实一体化”体现在教学场所不仅应满足理论教学的要求,也应具备实验实训教学的条件,这就要求专业能够建成一系列基于职业工作过程,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知识的实验实训教室。就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而言,我们将学生所需的职业技能以媒介类型的不同划分为报纸媒体技能、广播电视媒体技能和网络媒体技能三大类,并针对三种技能分别建设了报刊编辑实训室,演播厅,非线性编辑实训室和多媒体实训室等实验实训教室,以满足“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

除了“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教室,模拟仿真的实验实训基地也是教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场所。模拟报刊社,模拟电台和电视台以及模拟网络工作站无疑给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创造了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一试身手以提升职业技能的良好机会。这些基地可以采用完全由学生组织、操作和管理的运行模式,也可以采用教师牵头,学生主导的运行模式。有条件的话,最好可以和相关媒体单位或企业合作,共同运作和建设,使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到行业一线人员的实际工作过程,更加清晰地了解职业所需能力,以帮助自己不断提升适应于真实职业环境和工作过程的技能水平。

四、教师知识和能力一体化

教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主体,其知识和能力的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然而,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毕业于综合类高校,在以学术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下,从学校到学校实现就业的。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本身就缺乏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过程,也没有相关行业的从业经历和背景,在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时,难免力不从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应当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通过自学,参加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到行业实践等途径,多寻找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以更好地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

五、教材建设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教材是一种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将教师授课与学生实训一体化,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一体化的教材。这种教材的内容和体例比较特殊,既有普通理论教材的特征,也有实践指导手册的特征,但更多的是将两者有机融合的独有特征。

通过大量参阅相关教材和资料,以及对于如何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融入教材进行的深入思考,本专业最终将教材编写的体例确立为项目任务式编写体例,将每一个项目下设的任务都划分为七个编写板块,分别是任务目标、任务内容、知识链接、任务要求、任务总结、案例分析、拓展训练。

该编写体例的确立体现了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一般规律,即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首先,通过实践引入任务,并提供相关知识储备,使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并形成知识和能力需求;其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炼归纳理论知识,对问题和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最后,以理论再次指导实践,在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引领下,更为科学地进行实践。

篇4

关键词:教学与改革;语言;基础知识;实验教学;内容

项目支持:本论文受到自治区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生态学)和教师实战实训项目共同资助

中图分类号:Q94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90-1

1加强普通话水平,消除交流障碍

由于我国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区,语言是师生沟通的第一桥梁。教师的语言素养的高低会影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思维发展和学习效果,从而导致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较低。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由于语言是教师的主要劳动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教师的语言表达如果达不到要求,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对知识的阐释不清晰,或者仅仅围着教材教参讲述枯燥的语句,不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由浅入深地阐述科学问题,就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那就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吸收了。

2.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完整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基础理论是植物生理学课程知识体系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探究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突出基本知识、把重点和难点阐述清楚,使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另外,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已经于许多相关学科形成了交叉,必须增加相关学科的内容,并以此为辅助对植物生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讲述植物的生理代谢与其生长发育时,可以适当增加生态学方面的知识,简单植物在生理代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定生态适应功能,不但能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

3.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课是强化实践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不但可以训练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以往由于边疆地区农业院校实验教学环节相对滞后,导致部分植物生理学实验课不能顺利开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对建设现代体系的逐步推进,使得现代农业发展对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提高对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实验教学环节关键是抓好实验内容、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环节。植物生理学不仅实验数量多,而且内容极其丰富,根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安排内完成所有的实验。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对实验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其重点是对实验内容、技术方法重新进行调整,精心挑选实验项目,从而提高实验水平和教学效率。实验操作是考察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实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通过对整个实验的操作、观察和思考后,最后得出结论,这既是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又是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甚至于有的学生还会对觉得有问题的环节与老师或者同学共同分析探讨,然后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观点。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4课堂内容需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植物生理学的快速发展,课程需要讲授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但学时却没有增加,甚至有一定的缩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或删减。在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和课程知识更新快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打基础与紧跟学科知识体系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制订科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中心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做好以下两点:一是整合教学内容,课堂讲授必须少而精。合理选择和设计课题教学内容,对重点、难点内容讲透彻,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而在节省的时间里把学科前沿的研究热点与动态、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达到讲授内容精、广、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二是要重视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的接轨,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研究性、前沿性特点,以促进课程内容不断更新。因此,鼓励开展研究性教学,使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加大信息量,来开阔学生的思路,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理论课程与实验环节分别考核

以往针对该课程的考核形式是将理论课与实验作为一门课,卷面中加入一些与实验内容相关的题目,结果学生认为考核就是背理论知识,从而忽视的知识的实践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除理论考试外,我们将实验课单独考核。其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步骤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其成绩的获取主要根据平时的实验报告获得。最终把理论考试和实验成绩综合得到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学分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015-01

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大多是以面向施工一线技术岗位就业为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施工一线技术岗位则要求建筑工程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及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当前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则都以培养学生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求零距离对接为最终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就成为所有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及全部任务。

根据现有的教学体系和各自实训条件,各个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都会根据本专业开设课程所对应的岗位能力目标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用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并不是每个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考核都落到了实处。有相当一部分都将实践教学最终培养目标未能完全实现,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流于形式,致使学生岗位技能培养目标不能实现。

当然,这样的现状并不是说明各高职院校要求不够严格,也不是说某位教师责任性不强,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管理考核制度。要培养与施工一线技术岗位能力需求零距离对接的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则必须根据现有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现有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现有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多数以男生为主。这些学生,被高职院校录取时,高考成绩一般都只是高出各高职学院录取分数线10分到30分。因此,他们的理论学习基础以及理论学习方法都不是十分出色,并且,学习自觉性和自律能力均相对较弱。相反,这样的学生,其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却十分浓厚。这样的学生,在实践教学期间,如果没有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及标准,他们则会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作业为目标,对于个人技能的熟练掌握就会放松,更有甚者在实践教学期间放松自我约束,逃课、抄袭等现象屡见不鲜。

现有建筑工程类专业的高职院校都是以学年制进行教学,每学期开设相应专业课程,每门课程大多都设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教学内容。理论课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实践课程则由相应的专业课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予以考核。最终,根据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平时表现、实践考核成绩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本门课程是否合格。这样的考核体系,对于突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要求的高职学生而言,则显得有些欠缺。

针对这样的学情,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到导向教学法,即信息收集―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操作―检验校正―总结评价五步实施实践教学。例如:在理论教学部分完成信息收集的主要部分,留有一定的课外信息要求学生自主收集;在实训前夕,应使用一定的学时制定实训计划。在初期,学生应在教师的参与下制定计划,到后期学生掌握此工作流程并具有了相对独立制定计划的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制定计划,然后交老师审查;确定计划无误后,做出决定进行实际操作;检验校正时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参与,互相检查;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评价,让学生清楚此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进而为下一此实训积累经验。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工作能力,为学生技能与工作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针对现有教学体制改革,首先应该明确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在学生综合考评中予以凸显。并且和理论笔试考核相同,设置相应的补考、清考环节。其次,打破原有的课程总体学分制的束缚,将原有的课程学分一分为二,理论考核合格取得理论学习学分,实践技能考核合格取得实践学习学分。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考核以30%―40%的比例,分解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当中去,从学生理论学习成绩和实践学习成绩中体现。最后,实践教学考核应制定明确的考核目标及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这样,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练习就会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目标也能落到实处,从而完成既定的人才技能培养目标,实现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的。

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教学认为,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在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应用性人才。第二,深入国家大、中型建筑工程公司、监理公司等企业,对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对就业岗位进行分析,当然也不可忽视有市场优势的小型企业,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岗位,围绕能力培养把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块。第三,注重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双证制”,加强职业能力考核。在加大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双证制”,即在获取文化素质证书(含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的前提下,学生毕业前还应获取土建施工员、土建造价员、材料员、质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和钢筋工、混凝土工、抹灰工建筑技能上岗证书。为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并且在较短时间内能够顶岗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福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39-40.

篇6

关键词:推销技巧;教学改革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买方市场已形成,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否顺利地实现产品的销售,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可以认为,推销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头戏。在销售工作中,怎样向客户进行推销已经成为销售人员必须了解的掌握的问题,企业也迫切需要能够掌握推销技巧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开设了"推销技巧"课程。

1 课程在专业里的作用与地位

推销技巧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是为培养学生在涉及交易活动中推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它主要研究交易过程中推销的原理、策略和技巧。是一门有着独特框架体系和丰富研究内容的,具有很强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课程。而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大众化教育。所以,推销技巧课程在专业的开设是相当必要的。

2 当前推销技巧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陈旧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由于各种原因,一直以来,老师的教学工具就是一张黑板,一只粉笔,一块黑板擦,虽然很多高校设置了网络中心,或购置了投影设备,但很少运用到推销技巧课程教学上。其不利方面主要体现在:一不能较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没办法做到图文并茂、声像合一,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三加大了老师上课的强度,尤其无法满足学生对实务了解及大量信息需求的需要;四难以进行模拟实训操作。推销技巧属于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教学媒体的限制,目前,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案例讨论,无法实训模拟。

(2)单一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推销技巧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的"注入式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单向地向学生传播知识,将教师讲授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是同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人才的培养相违背的。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教与学分离,这种状态下的教学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

3 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一)教学手段方面

笔者认为,教学手段的更新是推销技巧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前提。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借助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仪、扫描仪、电子黑板、幻灯片、计算机程序、音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给学生进行理论讲授、实务操作、案例分析等。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和"学"两方面均可产生积极意义。第一,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第二,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第三,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第四,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

(二)教学方法方面

(1)应适时采用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模拟、情景模拟等,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角色模拟教学法是将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和情景教学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推销实践的感觉和体会。

(2)可适当安排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的教学方法。在介绍新课前可进行案例导入。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通过案例分析,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考核方式方面

笔者认为,应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非单纯理论知识点的掌握。宜采取笔记与口试相结合。如,笔试以学生上交的实践总结作为评分依据,口试以学生登上讲台进行"一分钟自我推销演练"为考核依据。在口试的评分细则中,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占有10%,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占30%,现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占30%,台上的仪态举止占20%,另外,创新意识占10%。其目的是锻炼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不断提高自信、个人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职业技能。

篇7

关键词:旅游专业 三明治教学 应用研究

伴随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业急需一批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职业道德优良的高素质人才。然而,不少职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与旅游行业要求并不匹配,学生技能不高、理论知识薄弱等问题满足不了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行业的需求,因此,笔者从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着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三明治”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三明治”教学基本内涵

“三明治”教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又称“夹心饼干”人才培养方式,是“工学结合”教学的一种形象比喻。它以培养岗位操作能力为基础、满足就业创业发展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方式,其精髓在于教、学、做合一,遵循“学习―实践―学习”螺旋上升路线,以学年或学期为节点,将教学分为:理论教学+顶岗见习+回炉学习三个阶段。学生通过工学交替磨练,将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融合,保证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不致脱节,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旅游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三明治”教学实践

1.实施步骤

以学校旅游管理专业10级学生为例,“三明治”教学以职业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为导向理念,坚持一条培养主线(服务操作型人才)、两种资质证书(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与三大实践训练(课内与课外、学期与假期、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每个学期实施工学交替,按照以下步骤开展教学。

(1)基础理论学习+入门见习。第一学期,行业入门教育,开设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中国饮食文化等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旅游业基本情况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每月安排一次旅游管理专业认识课程,带领学生到旅游行政管理机关、旅游景区、饭店酒店、旅行社、会展中心、购物商场等地进行参观与体验,增加感性认识,了解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与动向。

(2)专业理论教育+社会体验。第二学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理论课程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加入相应的社会实践内容,鼓励学生利用周末、班会活动期间到饭店、景区进行顶岗跟班或志愿服务,以保证学生及时掌握旅游行业市场信息。

(3)操作技能传授+校内实训。第三学期,在总结第二学期的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信息及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专业实践技能与工作流程。比如,掌握餐饮管理中的菜单制定;食品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储存、发放;餐饮促销等方面的运作流程。同时,通过校内实训工场进行模拟导游、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演练。

(4)考证辅导+专项实习。第四学期,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教师专题辅导学生进行报考旅游业资格证书,如导游证、景区景点讲解员证、餐厅服务员中级工证等,并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分类进行专项实习,深入掌握旅游业某一工种技能,比如全面研习中餐服务整个操作流程:餐前准备、迎宾领位、入座服务、点菜开单、席间服务、结账收银、送客收台等每个环节的服务内容和工作要求,促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岗位经验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5)深化学习+综合实习。第五学期,教师及时总结专项实习,并将信息反馈融合到专业教学中进行针对性教学,查漏补缺。学校安排学生轮流到旅行社、景区、酒店、会展中心等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轮岗实习,全面体验旅游业共同特点及岗位差异性,提高整体认知水平和综合素养。

(6)毕业总结+毕业实习。第六个学期:结合学生就业意向,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对口实习,并在岗位上完成实习鉴定。学校适时组织学生在岗位上进行岗位适应性测试,并向有关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促使学生毕业和就业无缝对接。

2.课堂教学

在课堂学习层中,课程体系主要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选修课四大模块,见表1。

表1 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学 课程体系 具体科目

通识课程 英语、数学、政治、计算机、法律基础等

专业基础课 旅游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心理学、服务礼仪、旅游文化、旅游心理学、饭店服务与管理、中国饮食文化等

专业技能课 模拟导游、旅游基础英语、前台服务与管理、中餐服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等

选修课 演讲与口才、普通话、音乐与舞蹈、美术、健美操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演示教学、研讨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案例教学为例,在“导游服务应变能力”教学中,设计一个旅游团到海宁观八月十八钱江潮,在沪杭高速上遭遇长时间堵车,游客诸多抱怨,面对这种情景,导游该做些什么案例,通过案例分析,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实行互动性教学,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六步法”见表2。其中,入门见习实质是长见识,提高学生对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感性认知。校内实训让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实际操作技能,包括酒店操作技能、导游技能等。

表2 实践教学“六步法”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平台

入门见习 现场感受工作氛围、了解操作流程等 旅游局、旅游景区、饭店酒店、

旅行社、会展中心、购物商场等

社会体验 社会服务与适应能力、掌握旅游行业市场信息等 旅游景区、饭店酒店、购物商场

以及节庆活动、导游大赛等

校内实训 专业理论运用、基本操作技能、管理能力训练等 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酒吧、导游实验室等

专项实习 专业理论知识拓展、专业技能训练、岗位综合素质等 旅游景区、饭店酒店、旅行社等

实习基地

综合实习 整体认知水平、综合素养、行业探究与诊断 旅游局、旅游景区、饭店酒店、

旅行社等

毕业实习 毕业总结、就业指导、岗位测试 旅游局、旅游景区、饭店酒店、

旅行社等就业意向单位

三、“三明治”教学的运行保障

1.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理论功底深厚、操作技术专业、教学理念先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推进“三明治”教学的关键。一是走出去,选派教师到实习基地企业兼职。二是请进来,聘请既懂理论,又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旅游企业骨干做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并及时提供旅游产业最新发展和需求信息。

2.建立实训实习“双基地”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应设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导游等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又可分为景区景点、旅行社、饭店宾馆等实习基地,通过校企双方签订协议加以建设。

3.建立课外活动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双通道”

坚持把学生的课外活动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餐饮服务技能大赛、模拟导游比赛、职业生涯设计等活动。同时,联合旅游局、景区、企业举办一些有关旅游主题的社会活动,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以自愿者身份参加社会实践。

4.建立“三明治”教学考评“双体系”

建立课堂教学考评体系和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检验“三明治”教学实效。考评体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效果满意度测评和中级工鉴定通过率。实践教学考评体系需按照两个方面来构建,一是参照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制定实践教学考评制度。二是开展三个层面的评估,即指导老师评估、学生自我评估、实习单位评估。

四、“三明治”教学效果

1.教师专业技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在实践 “三明治”教学过程中,有效培育起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双证(教师资格证、职业资格证)持有率达到100%,并全员轮流到企业挂职锻炼,35周岁以下教师均参加市级职业技能比赛,4名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嘉兴市、浙江省级旅游服务类技能比赛,成绩优异。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带动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方法务实有效,学生课堂参与度高

“三明治”教学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互动的学习课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讨论问题,并用实践去检验,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比如,在“在课堂教学中哪类方式能让你参与其中”的调查中显示,95%的学生选择了小组研讨、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等方式,比传统灌输的教学方式学得更轻松、更有趣有效。

3.学以致用获“双赢”,学生毕业就业率高

学生通过在不同学期、不同形式的见习实习,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学以致用,实现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同时,在毕业实习即将结束时,校招生就业处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进行了满意度调查,调查统计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率高达98.5%,学生还没有正式毕业就已经被“抢购一空”。

参考文献:

[1]余芝轩.英国“三明治”教学模式探讨与借鉴[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2]刘京华,文伽,李延红,孙文燕.“三明治”教学方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6).

篇8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教学在整个高职教学体系中往往被置于次要位置,师资力量薄弱,课程时间紧缩以及高职院校对语文教学认识的偏差是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语文课程则被理解成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可有可无的课程。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困境。学校对语文教学投入减少,致使语文课程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更是无法发挥出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培养的作用。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便是增强其服务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能力,在发挥语文教学传统的听、说、读、写等作用的同时,通过完善教学体系,改革考核等方式,实现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而改变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2.1构建服务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我们应明确一个观点,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并不仅仅是基础性课程,其更应该是一种技能。传统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过分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基础性作用,导致其技能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想要走出这种困境,就必须重新构建教学体系,强调其技能性作用,使其能够从听、说、读、写都能够服务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首先,就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而言,应在课本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延伸,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分析理解、信息筛选等能力。通过品味和鉴赏中外经典名著,提升学生整体文化涵养,同时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以便于帮助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其次,就写作方面而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开设各类实用性写作课程,比如《商务写作》、《文学写作》等。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包括求职、企业策划、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等都会涉及到写作的内容。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在听说和口语表达方面。听和说的能力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学生的求职和日后的工作。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增加《商务交流》、《演讲口才》等方面内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一个知识、素养的外在体现,良好的口语表达,对获取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训等方式,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信心和能力,进而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

2.2强化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语文教学考核方式

在传统高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主要内容是文学知识、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学生的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核重视不足。正是这种考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高职语文教学目的和作用的理解。因此,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中,要转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的考核方式。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采取学校考核和社会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以教师所出试卷为主,试卷内考核的内容受到教师个人喜好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社会考核元素的融入,能够使考核的行动更加社会化,比如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全国普通话等级测试,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检验,并且获取社会所认可的证书,对学生的求职具有积极作用。第二,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考核方式。在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以知识性内容为主,实践性内容考核不足。在改革中,应强调对学生实践性内容的考核,所谓的实践性内容就包括了听说写等方面内容。积极培养学生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等。

2.3通过语文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大多是具有较强思想教育意义的内容,许多课文的内容出自名家,有的内容更是讲述着平凡职业者的伟大,这些作品中所折射出的情怀,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择业观念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引用课本之外的内容,如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等文章,通过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自身现实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综合思想素质。

3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必须强调其实用性,充分发挥出其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职语文教学的困境,促使其向着健康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盛群伟.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生语文能力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篇9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1411)

摘要:资助学生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扶贫,更应该帮助学生提升自助能力。高职教育更侧重于学生技能的提高和应用,因此,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自助能力的培养,打造“资助”与“育人”并举、“经济支持”与“心理支持”相结合、“技术支持”与“素质支持”相结合的育人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自助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159-04

国务院于2007年5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建立一套“奖、助、贷、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但各职业院校的资助工作主要集中在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减少因贫困失学的学生数,而忽视了对贫困学生的育人定位及育人的可行性研究,导致德育功能弱化,一些受资助学生责任意识差,自我解困意识不强,自助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应将“资助管理”与“自助教育”结合起来,在帮助学生解决在校期间经济困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受资助学生自助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自助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自助能力,是自己主动寻求帮助,统筹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解困的能力。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属于经济困难群体,一般具有经济条件差、文化基础差、心理承受力脆弱等特点。提高受资助学生的自助能力就是通过提供一定的服务平台与信息支持,帮助他们发展经济能力、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提升他们自我解困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一)经济自助

高职院校一般学费较高,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与来自经济优越家庭的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易使贫困生出现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自尊心受挫,经常表现为自卑、内向孤僻、交际能力差等;二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经济自助意识差,怀着“等、靠、要”的心理接受资助,重视眼前利益,容易出现利益争夺现象。经济自助是学生通过勤工助学等途径解决自己经济困境的能力。我们鼓励学生开展经济自助,但要注意“适度”原则,如果为了“打工赚钱”解决经济困难而导致学习退步、学业受阻,是得不偿失的。

(二)生活自助

高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挫折和失败的磨炼,缺乏独立生活、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生活自助是指学生能够自己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合理安排自己的吃、穿、用、行。个体所接受的教育首先必须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就是一个人为适应某一社会的基本生存而必须接受的教育,除了要教育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外,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具备的技能,多掌握一门技能,就多一份就业机会,多一份生存保障。

(三)学习自助

高职贫困生一般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尤其是英语和计算机水平不高,且自身缺乏自律能力,成就感较低,因此时常对学习感到焦虑紧张。学习自助是指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培养兴趣、积极参与实践、自觉开展学习活动,要在“尚德修能”的同时,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四)心理自助

高职贫困生普遍存在一些不良心理,如自卑、攀比、排外,甚至嫉妒。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最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习、恋爱及就业等各方面的挑战,如若处理不当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受资助学生除了“幸运”地受到资助外,也多了一些关注的目光,因此他们比一般学生更为自尊好强,更渴望成功。心理自助是指学生主动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寻求心理疏导方式,缓解压力,维持健康心理的能力。学生应培养自己具备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此外,通过向辅导员老师、专业指导老师、同学、父母亲戚等倾诉,将不良情绪及时转移的向他人寻求心理支持方式是心理自助的外显特点。

(五)就业自助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学生需要在大学期间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通过考证、培训、专升本等途径,而这些均需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贫困生必须多付出数倍的努力。同时,他们因要改善经济条件落后的现实,而对工作的薪酬有更高的期望,这就因能力与期望不一致导致择业困境。贫困生在就业中居于弱势群体地位,贫困生要主动开展就业自助,自觉创造学习条件,优化技能培养,在培养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掌握就业信息,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成功就业。

受资助学生自助教育应把握的原则

(一)坚持尊重事实、以人为本原则

学校资助工作人员在对贫困生家庭贫困证明资料审核、贫困生资格认定、资助项目评定、奖助学金发放以及社会捐助和资助的分配等环节需坚持尊重事实的原则,保证公平,在确定受资助对象时,要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工作中,以人为本,关心、帮助、引导受资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目前,资助工作重在满足学生受资助的权利,忽视了对受资助学生的义务性要求,如学生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诚信意识、主动自助意识等。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家的助学政策,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例,要加大助学贷款政策的组织宣传工作,使学生能够全面正确认识到国家助学贷款是党和政府专门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求学难题而设立的,在教育学生要常怀感恩之心的同时,更要让学生知道国家助学贷款也是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普通金融政策,需要学生严格遵守信用协议,建立优良的信用记录,合理利用国家助学贷款帮助自己完成学业。

(三)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原则

在资助工作中,要注重对受资助学生的后续教育管理,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用自己的自强梦、奋斗梦托起青。

感恩和诚信教育往往被作为资助育人功能的核心内容,意在引导受资助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服务他人的实际行动。感恩和诚信教育往往侧重于通过思政理论课、主题班会等显性渠道来进行,过分提倡感恩,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足,导致学生内心排斥,伤害学生自尊心。应该让受资助学生感到温暖,而不是“亏欠”,教育学生认识到贫困是暂时的,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自身的努力自立自强。

(四)适度自助原则

适度自助指的是学生开展自助活动时要坚持一定的“度”,为了解决经济困难从事大量的校内勤工助学或是校外兼职活动耽误功课,或为了感恩、彰显责任而参加大量的志愿活动以致影响学习,都是不可取的。适度原则要求学校既要掌握学生校内勤工助学工作量,又要掌握学生校外兼职活动情况,引导学生适度自助。

受资助学生自助能力提升的对策

除了来自学习的压力外,受资助的贫困学生还背负着来自弱势群体身份的压力、公开资助方式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以及就业的压力。为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将资助工作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与心理健康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一)拓宽隐性德育渠道,引导学生由“被动资助型”向“自助服务型”转变

除了对受资助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等显性教育途径外,还要积极探索隐性德育途径,将显性的说教化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榜样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严于律己,在日常教学中发挥人格魅力,用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无形中改进自己的言行,从而建立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积极暗示 运用激励和期望理论,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和鼓励。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如果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暗示和满怀信心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积极暗示需要结合赏识教育,即肯定和鼓励的教育方式。

情感沟通 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形成稳定的情感共振场,引导学生提升自助意识。教师要善于在工作中寻找与学生能产生共鸣的话题,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基于共同的话题和温暖的关爱,沟通顺畅,正能量才能得以传递。

文化熏陶 创设富有教育文化价值的校园环境、班级环境、实训室环境、宿舍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感恩、诚信、责任意识,激发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创造多元化平台,激励学生增强自我解困意识,培育感恩责任意识

勤工助学平台 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及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工作岗位,探索将勤工助学岗位与资助服务有机结合的途径。同时,相关部门要保障学生按时、足额地领到自助酬金。用工部门要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定期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勤工助学学生的业务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用工岗位技能,增强责任和服务意识,在解决自己经济问题的同时,也能为他人服务,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资助服务组织平台 要通过创建资助服务平台,吸纳受资助贫困生参与到资助服务组织中来,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服务他人的能力。如校园慈善爱心屋、爱心义工队、爱心超市、志愿服务社等社团,要首先将受资助学生吸纳进来。

志愿者服务平台 过多地注重课堂等显性教育渠道进行感恩教育,会无形中给学生更大的压力,导致受资助学生在获得助学金后更加自卑、低落。而志愿者服务平台提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能够使学生在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把“助人为乐”的精神外化为实际行动。

“导学制”学生团队平台 提倡学生参与实训室建设,培养和发展学生团队是实训室教学的有益尝试,也是学生自主开展专业学习的有效途径。“导学制”学生团队是一种学生指导学生的职业技能带教模式。首先要吸引受资助学生进入到实训室工作团队,并将其中的优秀学生集中起来由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然后由这些有一技之长的学生精英充当“小老师”,开展“学生指导学生”的“导学制”自主学习模式。“导学制”学生团队,使受资助贫困学生在参与实训室管理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同时辅助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优化技能培养,是双证职业模式培养的助推器。“导学制”学生团队的培养也为技能大赛提供了生力军,他们技能娴熟,在大赛中发挥稳定,技能大赛的良好成绩也为他们就业积累了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就业自助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建立职业目标行动档案,加强阶段性考核,培养核心竞争力

建立困难生数据库 困难生数据库应包括困难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结构、获得资助情况、学生的爱好特长、求职意向等信息,实现行动态化管理。

以职业目标行动档案推进过程考核 职业目标行动档案是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而建立的动态管理档案,它既是总结记录,也是过程考核,既是职业行动,也是有效监督。该档案将学生在读期间的学习和各种比赛获奖、英语和计算机、普通话培训、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等进行归档,使得学生在自己档案的动态管理中,看到进步,找到差距,适时调整,你追我赶,追求优秀。辅导员教师要适时跟踪档案,尤其要对受资助学生加强阶段性考核,督促学生加强专业学习、积极参与技能训练、参加校内外技能大赛、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文体活动等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提供创业实践平台 辅导员应是大学生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的引导者,针对受资助贫困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一现实,要组织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深度辅导,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舞台,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精神和创业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创业知识、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要重在事先引导,除了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种专题讲座等形式的心理卫生宣传外,还要建立受资助贫困生的心理档案,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采取各种隐性途径,帮助贫困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帮助他们解决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开展朋辈辅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抓典型、树榜样,能够增强贫困生扎实奋进、努力成才的自信心,激励学生以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健康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在对受资助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掘学生中的优秀典型,将贫困生中依靠自身努力、顽强拼搏而获得成功的优秀代表作为榜样,开展“榜样就在身边”学习经验交流会,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争当优秀。

开展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辅导员和班干部要创造班级的活动机会,增强困难学生参与班集体活动的兴趣,通过全班同学的积极参与,增强适应能力,体会助人乐趣。在开展团体辅导前,教师和班干部要认真策划活动过程,吸引孤僻、内向的学生参与,帮助他们成长、发展与适应。

开展个别辅导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要懂得健康心理学,并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关心温暖受资助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开展网络辅导 除了QQ、飞信、微信等即时交流工具,易班网络平台作为新的网络文化建设项目,是在高校大学生中人气高涨的网络交流平台,辅导员、专业教师及学生可在线互动交流,也可以发私信交流。通过在易班网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与受资助学生开展私信交流,在观察学生网络活跃度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而私信交流的保密性也为心理辅导提供了一个安全环境。

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的教育管理需要在“全员育人”的氛围中进行,要将专门负责资助工作的行政管理教师、辅导员、宿管员、专业指导教师、团学干部纳入到自助教育支持系统,营造“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的育人氛围。

参考文献:

[1]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卜姝华.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思考[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10

【关键词】职业学校 青年教师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B-0053-03

青年教师是未来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的希望所在,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青年教师知识结构新、专业基础好、思想活跃、创新思维强、富有朝气、精力充沛,但教育经验少,教学技能不高,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课程改革、职业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应使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师德修养高、德育管理实、专业教学活、科研效果真、实训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二年成才、三年成骨干”的培养目标。本文试从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培养途径三个方面对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进行研究。

一、青年教师培养理念

(一)师德为先

贯彻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师德报告会、榜样学习等形式多样和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把握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从思想上统一认识,行动上统一规范,营造向前、向上的育人环境。

(二)学生为本

青年教师培养,应使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权益,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分析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规律,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教育好每一名学生,教会学生工作和生活的技能。

(三)能力为重

青年教师培养应该以能力为重,应让青年教师立足课堂,“站好讲台”,服务学生,教育引导学生,抓住“问题”,把握教科研能力,坚持实践与反思,以提高其职业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四)终身学习

加强自身学习,是教师提高师德修养、教学能力的必要途径。青年教师培养应从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入手,促使其通过学习职业技术、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青年教师培养内容

(一)师德教育

1.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师的工作岗位,做好所从事的工作;安心本职岗位,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无敷衍塞责现象。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2.关爱学生。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信任学生,融洽师生关系。

3.教书育人。青年教师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要坚持育人为本,发挥好每个学生的长处。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锤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做到“干一行钻一行”。

4.为人师表。青年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要具备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尊重同事、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要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做到“一言一行为人师表,一举一动堪称楷模”。

(二)班级管理能力培养

青年教师要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有爱心、信心、恒心、耐心、自律心等。班主任对班纪、班风、学风、心理健康、安全纪律、体育卫生、与家长的协调沟通等提出规范要求。

1.班级制度。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班级的常规制度,由班级学生集体制定并认同,包括考勤制度、卫生制度、学习纪律、周活动制、课余活动、课代表及班团支部选拔、先进推荐评选制度和谈心日等等。让学生遵守规章制度,自觉守纪,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

2.观察判断力。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做到手勤、腿勤、口勤、眼勤、耳勤、脑勤,抓住一切时机,深入到学生中去,掌握第一手材料。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建立重点对象跟踪制度。教师应具有心理健康指导的能力,做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3.日常管理能力。实施并检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生活、课外活动等工作进行管理。检查宿舍、教室卫生,辅导早、晚自习,统计学生出勤情况,协助任课教师完成当天教学,解决一天中发生的偶发事件,组织早操、早间活动,分析常规管理中的优劣,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活动,使班级常规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4.个别教育能力。要有转化后进生的能力,学会应对学生中出现的如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不良行为。辩证全面看待学生,充分发挥学生长处,晓之以理、晓之以利,方式灵活力避单一,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对优秀学生,要不断创设目标,引导其不断提高,并一起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

5.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要有组织、管理能力,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选拔、培养积极分子并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以及良好的班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要精心策划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要利用班会课开展系列集体教育,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三)教学能力培养

1.掌控课堂能力。职业学校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动,纪律观念淡薄,兴趣分散。教师要会组织管理课堂活动,掌控课堂教学秩序,用各种管理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使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加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能处理好课堂异常或突发事件。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反馈出来的已有学习经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专长,灵活地选择教法,因势应变,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规范“七认真”。围绕“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组织考核、组织课外活动、参加教学研究”实施好教学“七认真”。规划好课程教学设计,教案认真、详细、规范、有深度。课堂教学环节清楚,过渡自然,知识重点突出,条理分明,时间分配合理,学生学有所得。按学生现状布置、批改、评析作业。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对学生成绩进行全面、恰当评价。

3.教学基本功。强化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开展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达标考核;以“同课异构”抓手,通过教材解读,进行教学设计(包含教案、教学设计说明及多媒体演示课件)、板书设计,批改及命题、试卷分析等能力培训。围绕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

4.教学方法培训。结合职业学校课程和学生现状,恰当选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教学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展示,分析教学方法的运用,恰如其分地选用教学方法。

(四)专业技能培养

1.实训操作能力。青年教师要第一时间熟悉并掌握校内实训设备的功能、使用情况,针对所任课程结合实训项目进行校内实训,并在实训过程中对实训计划、实训流程、实训规范、实训安全、实训成绩考核、实训档案的整理归档和实训效果作全面系统梳理。力求全面深入掌握校内本专业实训项目,并提升校内实训效果。

2.企业实践锻炼。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实施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计划,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学校要利用寒暑假分期分批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去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完成实践任务,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3.双师素养提升。通过校企合作,在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研讨观摩、岗位培训、顶岗锻炼等途径,使教师向教学、生产实践一体化发展。制定专业教师技能考核制度,获取人社部颁发的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技能证书。同时,以“赛”促“建”,通过技能大赛来推动教师向技术能手发展。

(五)教科研能力培养

青年教师科研畏难意识严重,科研意识不强,研究方向不明。通过教科研能力培养,以科研引领,落实科研任务,加强对教育教学中“问题即科研”的研究,培养科研基础能力。

1.树立教科研意识。科学家钱伟长指出:“教学必须与科研结合,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因此,应明确教师“教学、管理、科研、实训”四项目标,坚持科研先导,树立教科研活动的意识,提高教科研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持之以恒的教科研活动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2.教研能力培训。进行教科研系列培训,包括教学心得、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微型课题培训。指导教师学会信息的搜集、筛选、整理,并进行总结、深化和提升;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使教科研真正成为教师提高自己的自觉行为。培养青年教师观察、反思、思考的品质,使之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能够独立开展论文写作、参与或承担各级课题研究等科研工作。

3.落实教科研。教科研工作服务于教育教学,青年教师要协调好教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以教学带动教科研,以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落实教科研,从基础工作入手,做好过程化管理。要求教师学写教育日记,梳理杂乱的思绪。在教学反思中探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撰写教学、德育案例,分析现状,思考对策;参加教学、德育、实训等方面的论文撰写和评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科研的高度。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夯实教科研功底。

三、青年教师培养途径

(一)开展集中培训

通过设计青年教师问卷调查活动,掌握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需求现状,进行有计划、针对性的系统培训。以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为示范,保证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培训过程循序性,培训方法可操作性。

(二)鼓励个人自修

根据《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加强自我学习,落实读书写作活动,增强教育、学科、通识性等方面知识自我更新。重点做好教学摘记、反思的撰写。

(三)举办专家讲座

学校通过邀请研究机构专家举办讲座,拓展理论层面信息,拓宽专业视野;通过企业专家讲座,传授新技术、新方法和企业管理理念;通过同行专家讲座,交流一线教育教学管理成效和经验教训。对教师进行师德感化、方向引领,追随研究前沿,拓宽知识视野,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理论支撑。

(四)举办专题沙龙

围绕教育工作中的热点,确定研讨议题,安排教师进行自主学习,撰写有深度的读书笔记。在分组或书面交流的基础上组织沙龙活动,,形成主导意见,来指导今后教育工作。

(五)组织校外学习

应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企业考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熟悉专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寻找专业建设的差距。同时,借助教科研平台,外出参加省市区教研活动,进行教学观摩、互动(下转第62页)(上接第54页)交流,增加个人见解,提高个人认识,体会与人差异,反思个人成长,实现借助外力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

(六)进行比赛考核

针对青年教师培养目标,通过组织各类竞赛活动来开展研讨交流,“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教”,并定期对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科研、实训”等五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以合理评价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

落实“青年教师系统培养工程”,实施青年教师系列培训,开展面向激励青年教师锻炼成长的系列活动,形成青年教师自我提升和外在引导相结合,目标引领和导师指点相映衬,推动青年教师快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庄岚.中职学校新手教师成长策略分析——基于质的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

[2]李琼.中职专业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南为例[J].职教论坛,2012(31)

[3]邓宁.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探讨[J].中等职业教育,2012(10)

[4]陈超.谈中职学校师资培养培训[J].现代教育,2012(9)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