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金工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0 02:0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金工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金工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金工实习;创新能力培养;职业技能检测

引言

在一些高尖端产品的制造当中,我国企业经过自主研发后,尽管已经掌握了与其相关的技术,可是仍然难以推出性价比高的产品,不具有产业化优势,主要是缺少的技术工人,严重影响着我国在制造技术领域当中产业化的进程,从而削弱了我国现代制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1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1.1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金工实习教学的实训安排不仅仅是学习相关工种基本操作技能,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学校实践培训可以参考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安排,培训将侧重于技能开发,同时善于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创新的设计和应用。

1.2促使学生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

充分结合当代工业发展,制定合理的金工实习实践教学大纲,同时在学生学习实践的前提下,适当的教学内容调整形成层次式模块化教学。高校学生应该分为模块化培训,首先是认知培训,然后进行专门培训,合理安排实习申请,须明确专训练为金工实习教学的重中之重,与技能检测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来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

1.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课程体系

(1)多元化训练:受金工实习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习基地中学生无法尽情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能展现出自身的特点,这也对创新训练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学方法需要推广多元化,学校也可以开展出各种专业的竞赛等,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2)自主化训练:实训的项目在当前高校许多的学生在选择训练项目上还不能完全实现自主化,使得学生不能按照自身的意愿去参加实习,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也使得实习的学习效果大大降低。建议高校优化选课系统,打破过去的专业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习项目。(3)仿真训练:高校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仿真训练,仿真训练在金工实习的教学中具有很多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能提供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第二,学生成为实习的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仿真训练能够提供给学生不同事故的设定和排除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事故的分析及决策能力;第四,避免了操作中的各种事故,也不会造成学生的人身伤害、设备的破坏及环境污染等;第五,仿真训练可大大降低实习成本的支出。(4)实习与技能检测结合:结合当前学校的金工实习的实际情况,技能检测教学实践应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学的要求基本要以技能鉴定相应工种中级工标准作为学习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增加相应工种的高级工鉴定标准的内容;第二,集中实训的时间原则要控制在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时范围之内,不影响其它的正常教学安排,自选强化的学生还应该在课余时间加以训练;第三,要制定相应工种的模块教学内容及要求,并真正应用于实训教学。学校工科类学生金工实习数控铣工、数控车工、铣工、车工、钳工、铸造工、焊接工的教学均按照中级工要求进行技能检测。

1.4与时俱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金工实习是工科类大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实践课程,综合性很强,涉及到了现代制造技术的学习、和学生工程培训的质量,学校应该充分融入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总结和探索。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来实现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将实习与职业技能检测结合起来教学,同时安排专职教师进行专门辅导,大多数学生应能取得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证书。通过金工实习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检测结合教学,可以建立新时期高等工科院校的实践教育理念及创新型应用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应用技能符合我国的当前国情,是高等工科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是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方法。

1.5从实际出发,构建出有地方院校特色的金工实习

(1)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应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开设职业技能检测,开展讨论式、启发式、团队式的教学模式。(2)构建模拟企业环境教育机制:模拟企业环境,以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特色。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对金工实习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指导。(3)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胸有成竹从事工程实践:依托我校现有的“数控技术与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应不断整合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要高标准建设金工实训中心,为金工实习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资源平台。(4)教学特色:1)运用工程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2)从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创新,实现工科教育崇尚实践,回归工程,通过对工科类大学生金工实习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检测结合教学来构建有地方院校特色的金工实习。(5)培养模式创新1)在模拟企业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的作用,使地方高校专业教学资源能效益最大化。2)优化金工实习教学体系和组织方式,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3)强化专职教师工程能力培养,依据学校的培养培养者计划,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以便提高专职教师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6)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有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效果。通过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介绍改革经验,对成熟成果及时推广,扩大受益面和影响力。

1.6总结

(1)文献研究法,查阅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工科类大学生金工实习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检测结合教学的成功经验与做法。(2)分析比较法,构建基于我校特色的工科类大学生金工实习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检测结合教学实践教学体系。(3)理论联系实际法,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工科类大学生金工实习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检测结合教学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杨淑华,马璐萍,张秀花,等.提高金工实习教学质量方法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02).

[2]刘玉康,杨波.突出实用方针在金工实习中的探索[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2-74.

[3]赵越超.改革金工实习,加强学生能力培养[J].金工研究,2001(3):37.

[4]韦相贵.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金工实习教学研究[J].教法研究,2012(12).

篇2

Abstract: Metalworking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Excellent Engine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lan" and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 purpose, the paper makes an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teaching method of metalworking practice; and the core idea of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runs through the metalworking practice.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the metalworking practice reform targeted as "improv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based on metalworking practice reform.

关键词: 互换性;CDIO工程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Key words: compatibility;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an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229-02

0 引言

金工实习作为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生产实际,是理论和实践的第一次交融,在金工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意识、质量经济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综合素质。结合我院“卓越工程师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方案的定位,对传统的金工实习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反思,把CDIO工程教育的核心思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贯穿于金工实习教学的整个环节中。提出了以“改革金工教学模式”为前提,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金工教学改革。

1 原有金工实习状况

1.1 金工实习工厂的状况 原有实习工厂是集生产和教学实习于一体的校办实体,一部分厂房和设备由于生产加工,另一部分厂房和设备由于金工教学实习,导致设备和台组数不足,影响实习效果;金工实习指导教师有教研室理论教室和工厂技术教师共同指导,由于理论老师不属于工厂领导,因此有思想顾虑,在工厂没有发言权,因而教师下工厂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理论教师干脆不去工厂,造成金工实习和课堂教学脱节。因此,现有的金工实习工厂环境差、金工实习教学设备少,教学设计落后,金工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等因数严重地影响了金工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1.2 金工实习内容的状况 由于金工实习的内容还停留在车、钳、铣、刨、磨、铸、锻、焊、热处理等传统的工业加工方法,学生只是对这些工种的基本功和常规操作有一定程度的训练,与现代制造技术相差甚远,再加上实习条件艰苦,学生对金工实训的积极性明显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在实习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大多数学生认为金工实习的内容已经落伍了,与现代化制造技术的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

1.3 金工实习教学模式的状况 金工教学模式仍旧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教学模式,金工教学实际上就是金工劳动,缺乏必要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金工实习的指导教师大多数是有中高级技工担任,这些教师虽然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生产经验,但在知识面、教学技巧和对先进制造技术的了解程度上有明显的不足。

2 金工实习改革

2.1 改革实习内容 我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由工程技术教育向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能力教育转变。金工实习必需着眼于培养掌握先进制造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科人才目标转变。为此应压缩传统实习内容,增加对先进制造技术的训练。在实习中采用按专业、分模块的实习方式。将全部实习内容分为:常规操作技术的基础训练,主要在培养对学生对车、钳、铣、刨、磨、铸、锻、焊、热处理等常规技术的动手能力和劳动素质,掌握常规的工艺知识;先进制造技术的训练,通过对数控车、铣、雕、切割、电火花成型加工、电解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实习,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新工艺知识的掌握,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技术训练,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采取自愿式的选修创新技术实习训练,此项训练与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相结合,通过创新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2 改革实习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了扩大学生视野,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复杂的,传统的、先进的实习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演示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形象理解,直观感受,同时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建立虚拟教学场景,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再现工业现场的一些加工场景,使带有浓郁工业色彩的金工实习更贴近生活。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工业源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意识,更能帮助学生建立工程概念,改变学生过去对金工实习认识的偏见。

2.3 改革实习指导观念 金工实习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过程,他对教师素质有其独特的要求。指导教师的自身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对培养应用本科人才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完全必要和必需的。为此,我院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改革,今年我院增派教师去清华大学参加教学创新教学高级研修班,通过参观、学习、交流互动对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收获很大。清华大学校长在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提出“实践是创新之根”的观点,可见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正所谓“只有工程师才能培养出工程师”。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机制,让学生真正成为实习过程中的实践者、探索者、创造者。创造一种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拥有更多实践和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参与实习实践的兴趣,成为金工实习教学过程的主人。减少理论教学时间,增加应用型项目训练,使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遇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解决,学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成功的快乐。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控制者,转变为教学的激励者,协作、交流、讨论贯串始终。学生有了自已的思想才会有所创新。

3 结论

为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顺利实施,在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以“改革金工教学模式”为前提,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金工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赵素君,张春元,陈虹.对金工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200,(6).

[2]胡城立,朱圣瑜,徐培民.谈建立金工实习中心[J].北京: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5,(4).

篇3

实训之前,我们学了《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力学》、《CAD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理论课程,在实训工程中我们都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充分配合起来,亲自体验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区别,同时也总结出了一些实训经验。

实习期间,通过学习车工、铣工、钳工我们做出了自己设计的工艺品。车工、铣工的实习每人都能按照图纸要求做出自己的工件;最辛苦的要数钳工,每天都出一身汗,手都磨出了泡,车工的危险性最高,在一天中同学们先要掌握开车床的要领,然后按照图纸要求车出锤子柄。所有工种中,钳工是最费体力的,通过锉刀、钢锯等工具,手工将一个铁块磨成六角螺母,再经过打孔、攻螺纹等步骤最终做成一个精美的螺母。一个下午下来虽然很多同学的手上都磨出了水泡,浑身酸痛,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工厂中做出的成品,大家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这次金工实习给我的体会是:

①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②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③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金工实习对我们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起着综合训练的作用,使我们不但要掌握各工种的应知应会要求,还要建立起较完整的系统概念,既要要求我们学习各工种的基本工艺知识、了解设备原理和工作过程,又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并具有运用所学工艺知识,初步分析解决简单工艺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中,学校将各工种的实习内容如:结合制作榔头,将下料、车工、铣工、钳工、刨工、铸造、锻压、焊接等串联起来,使我们对机械产品的各个加工环节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我们了解了各工种的先后顺序和作用。

⑤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守则,同时加强对填写实习报告、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⑥实训中心教师将我们加工产品的打分标准公布给我们,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的得分有明确认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质量意识观念有一定作用。对我们的金工实习成绩,实行综合考评制度,实行平时成绩+产品质量成绩+综合考试成绩=总成绩,使我们能认真对待每个工种和每个实习环节。

在各个工种的实习中,都安排了一定灵活时间和实习内容,使得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有了发挥的余地。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深的感触,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个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前体验到学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也许将来不会走上这个岗位,但是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却是终生难忘。虽然脏点累点,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收获、也有了成果。

我认为在数铣和数线这些科技含量相当高的实习项目中,应多分配点时间,让我们能够真正体验到高科技带来的乐趣。

在焊接方面我觉得应该引进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虽然不一定就买来这些设备,但我觉得应该传授一些,以便让我们能知道自己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另外,我觉得我校的金工实习课应该再减少一些讲解时间,增加一些动手时间。还可以将一些理论搬到学生动手操作时间时讲解,这样更有利于达到我们的目的。

实习期间,许多老师的敬业、严谨精神也让我们敬佩。老师能不耐其烦地帮我们查找程序中的错误,一遍又一遍。有的程序特别长,可老师才不计较这些,只要有一点毛病,就一定要把它揪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同学们的作品修整得更为完美一点。有的老师会一次又一次地给同学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学真正清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觉得金工实习对我自己来说非常有意义,非常实在.它给我的大学生活添上了精彩的一笔.它让我更贴近技术工人的生活,让我增长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两年后我们就业的时候,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一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像我们接触到的车工,虽然它的危险性很大,但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去操作而且要做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大家敢于尝试的勇气。另外像铸工和看似简单的拆装,都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反复实践,失败了就从头再来,培养了我们一种挫折感等等。13周的金工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了几年的理论学习,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论知识与实践是有差距的,但我们一直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也没有机会来验证这句话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少。

金工实习给了我们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感受到了车间中的气氛。同学们眼中好学的目光,与指导教师认真、耐心的操作,构成了车间中常见的风景。久在课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动手能力重要性,只凭着脑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的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评价:现在的大学生好多都是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太差劲了。可是金工实习却正好给我们学工业工程的同学们补上了这一课。在金工实习中,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稳稳地坐在教室里面,看着老师的比划和描绘,苦苦地思索着:到底什么是车床呀!我们想呀想直至把自己想到梦里头……所以,以前总也改不掉上课睡觉的毛病。现在可就大不一样了,当那些课本上的图像和老师课上描绘的机器真正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是异常地兴奋,看到这些曾经在头脑中苦苦思索可就是看不清其真是面目的家伙,我们是万分欢喜,再想到我们不仅可以看的到它们,摸的着它们,而且我们还会学习如何去操纵它们,我们心中的喜悦更是难以言表。

了解机械设备

第二天实习老师只是让我们熟悉一下车工、锻工、磨工,铣工等机械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功能,等以后实习的时候再让我们实际操作。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熟悉了普通车刀的组成、安装与刃磨,了解了车刀的主要角度及作用,刀具切削部分材料的性能和要求以及常用刀具材料,车削时常用的工件装夹方法、特点和应用,常用量具的种类和方法,了解了车外圆、车端面、车内孔、钻孔、车螺纹以及车槽、车断、车圆锥面、车成形面的车削方法和测量方法,了解了常用铣床、刨床、磨床的加工方法和测量方法。

比如在使用磨床机床工作时,头不能太靠近砂轮,以防止切屑飞入眼睛,磨铸铁时要戴上防护眼镜,不要用手摸或测量正在切削的工件,不要用手直接清除切屑,应用刷子或专用工具清除,严禁用手去刹住转动着的砂轮及工件,开机前必须检查砂轮是否正常,有无裂痕,检查工件是否安装牢固,各手柄位置是否正确。开动铣床机床前,要检查铣床传动部件和系统是否正常,各操作手柄是否正确,工件、夹具及刀具是否已夹持牢固等,检查周围有无障碍物,才可正常使用,变速、更换铣刀、装卸工件、变更进给量或测量工件时,都必须停车。更换铣刀时,要仔细检查刀具是否夹持牢固,同时注意不要被铣刀刃口割伤。铣削时,要选择合适的刀具旋转方向和工件进给方向,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选择要适当,要用铁勾或毛刷清理铁屑,不能用手拉或用嘴吹铁屑,工作加工后的毛刺应夹持在虎钳上用锉刀锉削,小心毛刺割手。铣齿轮时,必须等铣刀完全离开工件后,方可转动分度头手柄。

车工、锻工、磨工,铣工实习是切削加工技术的必要途径之一,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开拓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得到有效的结合。

、车工实习

接下来的实习是车工实习,车工要求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车刀的种类,常用的刀具材料,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车刀的组成和主要几何角度,车床的功能和构造,老师最后给我们示范了车床的操作方法,并示范加工了一个木模,然后就让我们开始自己独立实习,虽然操作技术不怎么熟练,经过几天的车工实习,最后还是各自独立的完成了实习。

车床运转时,不能用手去摸工件表面,严禁用棉纱擦抹转动的工件,更不能用手去刹住转动的卡盘。当用顶尖装夹工件时,顶尖与中心孔应完全一致,不能用破损或歪斜的顶尖,使用前应将顶尖和中心孔擦净,后尾座顶尖要顶牢,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时,应把刀具移动到安全位置,不要让衣服和手接触工件表面。加工内孔时,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应用木棍代替,同时速度不宜太快。禁止把工具、夹具或工件放直接在车床床身上和主轴变速箱上。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注意头、手、身体和衣服不能靠近正在旋转的机件,如工件、带轮、皮带、齿轮等。

通过车工实习,我们熟悉了有关车工及车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已经会初步正确使用和操作车床,而且还增强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钳工实习

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同时设备简单,故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在钳工实习中,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丝、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了解钳工在机器制造和设备维修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我们在实习中,已经熟悉并能选用划线、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丝、套扣、刮削、装配与拆卸等加工工具夹具,掌握了钳工的主要基本操作,根据简单零件图可以进行锉削、锯削、钻孔、划线、攻丝、套扣的工件加工。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接着便是刮削、研磨、钻孔、扩孔、攻螺纹等。

钳工的实习说实话是很枯燥的而且很累,可能干一个上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要根据图纸的尺寸不能有太大的误差。

3、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我们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起着综合训练的作用,使我们不但要掌握各工种的应知应会要求,还要建立起较完整的系统概念,既要要求我们学习各工种的基本工艺知识、了解设备原理和工作过程,又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并具有运用所学工艺知识,初步分析解决简单工艺问题的能力。

4、金工实习培养和锻炼了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使我们不但对金工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好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了我们的所学的知识。

5、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的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6、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守则,同时加强对填写实习报告、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7、实习过程中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学会了如何团结合作,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

篇4

学年上学期,我们在新迎校区工程实训中心进行了为期周的金工实习。期间,我们接触了铸、锻、焊、热处理、钳、车、铣、刨、滚齿、数控和特种加工等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技术教程。每个星期,大家都要学习一项新的技术,并在小时的实习时间里,完成从对各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的过程。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我们没有发生一例伤害事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周的实习。

实习期间,通过学习车工、锻工。我们做出了自己设计的工艺品,铣工、车工、刨工的实习每人都能按照图纸要求做出一个工件;最辛苦的要数车工和钳工,车工的危险性最高,在一天中同学们先要掌握开车床的要领,然后按照图纸要求车出锤子柄。

所有工种中,钳工是最费体力的,通过锉刀、钢锯等工具,手工将一个铁块磨成六角螺母,再经过打孔、攻螺纹等步骤最终做成一个精美的螺母。一个下午下来虽然很多同学的手上都磨出了水泡,浑身酸痛,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工厂中做出的成品,大家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这次金工实习给我的体会是:

①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②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③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⑤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守则,同时加强对填写实习报告、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⑥实训中心教师将我们加工产品的打分标准公布给我们,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的得分有明确认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质量意识观念有一定作用。对我们的金工实习成绩,实行综合考评制度,实行平时成绩产品质量成绩综合考试成绩总成绩,使我们能认真对待每个工种和每个实习环节。 在各个工种的实习中,都安排了一定灵活时间和实习内容,使得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有了发挥的余地。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深的感触,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个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前体验到学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也许将来不会走上这个岗位,但是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却是终生难忘。虽然脏点累点,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收获、也有了成果。

我认为在数铣和数线这些科技含量相当高的实习项目中,应多分配点时间,让我们能够真正体验到高科技带来的乐趣。

在焊接方面我觉得应该引进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虽然不一定就买来这些设备,但我觉得应该传授一些,以便让我们能知道自己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另外,我觉得我校的金工实习课应该再减少一些讲解时间,增加一些动手时间。还可以将一些理论搬到学生动手操作时间时讲解,这样更有利于达到我们的目的。

实习期间,许多老师的敬业、严谨精神也让我们敬佩。老师能不耐其烦地帮我们查找程序中的错误,一遍又一遍。有的程序特别长,可老师才不计较这些,只要有一点毛病,就一定要把它揪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同学们的作品修整得更为完美一点。有的老师会一次又一次地给同学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学真正清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觉得金工实习对我自己来说非常有意义非常实在它给我的大学生活添上了精彩的一笔它让我更贴近技术工人的生活让我增长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两年后我们就业的时候,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一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就像我们接触到的车工,虽然它的危险性很大,但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去操作而且要做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大家敢于尝试的勇气。另外像铸工和看似简单的拆装,都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反复实践,失败了就从头再来,培养了我们一种挫折感等等。周的金工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金工实习电焊实习报告总结【二】

第一次去到车间,其实还蛮期待的,到处都让我觉得新鲜,因为都从来没接触过那些东西啊。所以心里一开始就酝酿着:”我一定要干得漂漂亮亮,女孩子也可以的!”第一节课主要讲的是理论,因为安全第一嘛!

老师在上面认真 地讲着关于焊工的知识和操作规程跟注意事项。我认真 做好笔记。知道了焊接的种类,焊接前要防触电,防弧光的灼伤和烫伤,知道了引弧,运条这些专业术语…之前都一直认为只要注意一下就应该没什么问题,结果居然还有那么多的知识跟要领!仿佛是简单的,但我却越听越觉得危险,越听越觉得害怕了。但我怎么能退缩啊?就算怕死了还是得硬着头皮上啊,坚决不当缩头乌龟!给自己鼓劲,加油!

在听过老师 认真 的讲解跟实际操作后,终于有了机会穿好围腰,戴上皮手套,拿好面罩。一切就绪,准备动工咯!!!

理论听起来还蛮简单,看老师 操作起来貌似也不怎么难。但自己做起来呢?实在让我很抓狂。开始的时候就站旁边拿面罩看同学先操作,心里不断捉摸那些细节,回想老师 刚才说过的要领。看着看着好像也不那么怕了,于是就很勇敢地开动。恩恩,当我真正做到引弧,运条的时候,真的不觉得怕了。虽然第一节课下来,那个焊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但是我相信熟能生巧。大家都很努力,我也要很努力,大家都没有放弃,我当然也不会放弃。我有目标。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第二节课,第三节课,我都有认真 地练习 ,虽然自己还是觉得不满意,但是有一点点的进步也是好的,说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说明我还是可以做好的。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创新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18-02

现代大学生正处于中国经济社会大变革与大发展、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矛盾的历史时期,“富有激情”“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自己、证明自己,愿意展示自己的才华与优势,这是他们的特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个性张扬、独立自主、求真务实、目标明确”的现代大学生,在“大学教育的引领、大学制度的陶冶、大学文化的积淀、大学精神的洗礼与大学思想的孕育”下,他们憧憬着对今后自身发展的渴求,他们向往着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对未来创业更加充满信心,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并对“未来”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考上大学不是终点,自己的人生发展才刚刚起步,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他们职业发展目标明确,呈现出更加务实化的倾向。但他们的创业目标定位明显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有52.8%的被调查者认为“希望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说明他们创业动机复杂,仅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业倾向,忽略了自身的成本优势和创新意识的发挥,受经济、理想和个人发展等多种因素的驱动,动机不端正,功利性比较强,理想色彩较重,从而在自身发展中缺乏创业远景规划,不清楚通向创业目标的路“在何方”。针对上述现代大学生心理特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学生心理教育如何取得实效,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握其心理需求,切实把握大学生时展脉搏,及时调整我们对正在崛起的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理念、思路和对策,才能积极引导他们创新心理发展与现实创新教育发展的和谐与统一。

一、我实训中心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现状

目前我实训中心大学生创新活动主要由教务处组织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申请”的形式开展,它作为“创新学分”的一部分,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和参加人数等方面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还建立三个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并配备了相关的工具、量具等仪器设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开始热情高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他们向往着对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认为对自己工作起作用的,学一点,反之,找各种理由推托。指导教师要完成大学生创新项目,必需担任两个角色:心理辅导+技术指导。

二、构建心理认知平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大学生正处于对创新充满渴望和憧憬时期,且受传统习惯的束缚较少,思维活跃,灵感丰富,敢于标新立异,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孕育着更大的创造潜力。他们憧憬着对今后自身发展的渴求,他们向往着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对未来创业更加充满信心,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并对“未来”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考上大学不是终点,通过大学生创新活动来补充由于他们知识的不够丰富,尤其是缺乏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存在缺乏基于实际的想象力、缺乏系统的创新思维方式、不能很好把握创造的灵感、不会很好利用身边现实条件等。所以,在大学生创新活动训练中系统地设置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弥补他们创造力的不足,扩大视野可迅速提高他们从大工程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涉及制造过程中各阶段、各层次和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理念、思路和对策。

我们在大学生创新活动问卷调查中发现,70%的大学生把创新活动作为今后职业发展的基点。我们针对不同的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创新模块,采用视频录像、实物与模型展示、墙上挂图、演示讲解等多元化教学手段,为大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大学生在创新活动中是“工人”,教师是“师傅”,学生按设置的创新模块自由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提高学生认识: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快地解决工程问题,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基于现实的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提出可疑性问题,并要求学生将可疑性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寻求解决方案。在工程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下,激发学生需要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创新发展。

三、改变创新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

创新活动是大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的实践,又是培养各种能力的基础。为减少硬件投入,我中心除加强与各院系合作交流,除实现资源共享外还积极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合理安排创新项目,如通过机电结合,加强针对性已学知识的操作能力训练,如在机械加工有目的地实行分组训练,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设备和相互间的沟通能力;改进创新内容,增强各技能操作训练项目之间的衔接,如采用机电产品装配,将电子工艺装配与机械装配相结合;加强各训练项目的对比分析,如数控自动编程与传统手工编制工艺训练比较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各技能训练,加强学生各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我们中心积极改进总结报告,让学生不但对本次创新内容作出总结,还要求将自己认为值得改进的地方及质疑性问题写在总结里,作为创新活动评分的标准之一。

开设创新思维专题讲座,帮助大学生形成系统的创新思维方式、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天天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人”。只要不断观察、思考、探索,就会发现现实世界时时处处都存在需解决的问题。

创新活动是一系统过程,通常分为几个阶段。全面系统地了解每个阶段的目的、任务、方法,不仅能在创新创造的过程中较快地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有目的、又计划地组织实施,还要掌握大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素质和教师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我国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创新活动,适应了新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适应了大学生知识和心理的特点,也是培养创新人才长远系列中的重要一环,培养创新人才,不是仅仅要给他创造一些外界条件,还需直接开设《心理活动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以便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讲清方法规律,从内因和外界条件的结合上培养创新人才。

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等方面,将大学生创新融入到学习的每个阶段,及时加以创新训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东升.其于大学生创造能力不足的四阶段工程实训[D].华东高校第八届论文集,2008.

[2]杨琳.大工程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6,(2).

[3]贾仕林.“90后”大学生创业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D].2010年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

篇6

关键词: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朱伟(1976-),男,江苏泰兴人,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胡爱萍(1956-),女,浙江长兴人,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常州 213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大学教研课题(课题编号:GJY2012065)、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项目编号:SCZ12282000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120-02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方式。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一样,都属于教学的范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教学活动的有机整体。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前沿和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践行和深化。[1]普通工科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应用人才,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地域经济服务。因此,重新梳理和构建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是普通工科院校目前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当前实践教育体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与现状

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实践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上不如重点高校培养的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下不如高职院校培养的一线技工人才,再加上学生本身眼高手低的不正确定位,导致当前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办学实践观念滞后

早在2001年,教育部在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的意见中提出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育人,增加实践教学比重。[2]我国工科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实践教学对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对实践教学的改革还未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3]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无法保障各专业基本实验设施、校外实习基地等硬件设施建设;实践教学改革拖泥带水,无法完全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实践教学开放度不够;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顶层设计缺失有效规划和改革魄力,致使高校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措施。

2.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和对象,是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评价者

我国当代大学生都是经历了小考、中考、高考三大考试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以及应试教育制度造就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再加上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比重较低,学生普遍认为理论学习要比实践能力重要得多。

3.教师是实践教学的实施者,其授课水平和思想理念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实施者,其授课水平和思想理念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然而,目前高校大多数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工作,缺乏工程实践锻炼,所做的科研课题也偏向于基础理论研究,同时还承担了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因此,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实践教学上,很多实验课程就直接让实验员上,无法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4.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比重较低

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应用型大学的实验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达到50%,而我国只有10%左右,比例明显偏低;[4]基础实验教学主要是演示型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偏少;课程设计题目单一,创新性不强;由于总学时的约束,生产实习也仅仅让学生到企业走马观花,学生缺少更多的动手和实践的机会。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高校实践教学落后于理论教学,培养的学生只会些“花拳绣腿”的理论知识,缺乏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无法适应企业工程应用的需求,从而导致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持怀疑态度。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融合与重构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实验、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各类创新设计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这些环节和理论教学相互依存、互为基础,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在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基础上进行科学融合,然后分层次、分模块进行重新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

1.基本认知模块

基本认知模块包括行业认知实习、基础课程实验、金工实习等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掌握专业领域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常州大学是以石油石化为专业背景的高校,工科专业在第一学期就安排了为期一天的石油化工认识实习,第七学期安排了为期1周的石化工程实训,以深化学生对石油石化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各二级学院通过金工实习、仿真实习、电子实习以及基础实验等环节强化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基本认知。

2.综合设计模块

综合设计模块包括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使学生系统巩固所学的知识体系,能把理论教学中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州大学鼓励学生到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同时支持指导教师将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作为学生综合设计的题目。目前,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来自企业的毕业设计题目已超过40%,这使学生能近距离地接触到工程实际项目,可经历从拟定方案到成本估算、理论计算、结构设计、模拟仿真、加工制作等各个环节,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创新创意模块

创新创意模块即所谓的“第二课堂”,是指学校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开放专业实验室、设立创新实践项目等途径,使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创意,并通过实验、设计、制造等环节形成物化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常州大学在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的同时,于2011年筹建了大学生科技与艺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包涵了电子电路设计、智能机器人、石油化工仿真、3D打印造型、产品艺术设计、陶瓷装饰壁画等14个方面的内容,并于2013年开始设立专项资助计划,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各二级学院也为学生搭建了创新平台,包括创新创业大赛、金点子大赛、数学建模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宽松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培养了学生富于创新、敢于挑战、善于合作的精神。

4.校外工程实践模块

校外工程实践模块是通过校企合作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通过聘请校外导师、到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生产实习或顶岗实习等方式,促进校企间资源共享,从而使人才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与地方企业的合作,通过卓越计划、定向培养、委托培养、产学研项目等形式,使学生能直接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这样,对于企业而言,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且可以享用学校的相关实验设备资源和人才资源;对于高校而言,不仅为学生解决了实践基地、实训基地和校外导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还促进了学校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与制度保障

1.建立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开放式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教学更应该秉承开放式管理的理念,充分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搭建一流的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和管理体系。

首先,要具有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除了体制的约束外,更多的还是办学经验不足,改革观念滞后。[5]因此,必须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的交流和合作,选派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国际知名高校进修、交流,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校园文化和办学经验;选拔优秀学生和国外一流大学进行短期交换,到国际大公司进行短期实践;同时邀请国外著名高校的专家、管理者来国内讲学,传授先进的管理经验。

其次,国内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合作,加强资源共享。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地域经济服务,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保持和国内一流高校的沟通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理念共享;深入拓宽和地方企业、行业协会的产学研合作,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最后,实践教学必须实现开放式管理。一是要加大实验室、实训设备、创新基地等硬件设施的开放力度,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选课系统,能随时为需要的学生安排相关服务;将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搬到实验室上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或实践完成学习任务。二是完善培养方案,增加学生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学分。三是建立开放工作量补贴等配套措施和政策促进开放式实践教学进一步深化,打破专业壁垒限制,各专业实验室、实践教学设施实现全校共享。

2.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需要一支稳定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队伍。然而,现在高校招聘人才首先考虑的是是否具有博士学位,其次是看发表了多少篇学术论文,而将具有多年企业工程经验的工程师拒之门外。因此,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是当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培养实践教学教师的政策和规划,鼓励教师进企业,参加工程实践。常州大学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进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是定期推荐无企业实践经历的青年教师到大中型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培训;二是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加江苏省“科技镇长团”,使教师参与到地方政府的科技管理和地方企业的工程实践中去;三是鼓励教师申报江苏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到企业兼职,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四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如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基地等,促进企业和高校教师的项目合作。

(2)通过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师参与实践教学。一是根据专业需求加强引进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这样既可以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又为实践教学解决了师资问题;二是通过校外导师、产业教授等形式,聘请企业高技能型人才为兼职教师,定期来校开讲座、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3.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

常州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点,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实际,制定了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及相应的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充分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法规措施来保证学校的实践教学顺利开展。一是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如听课表、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标准、毕业设计评审教师评审标准等评价指标。二是构建了实践教学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学校督导评教,各二级学院还开展了“听、讲、评”,学院领导听课评教,师徒对接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三是认真总结,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对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金工实习等实践环节,由教研室、学院、教务处三级部门做到每学期总结,反馈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和完善。四是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校教务处组织专家每学年评估一次,学院每学期评估一次,评估结果作为部门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反馈给各部门进行整改。

参考文献:

[1]王青爽.华中科技大学工科本科实践教学现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2001,(6):4-5.

[3]杨叔子,等.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2):9-12.

篇7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金工实习 模块教学法 钳工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43-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大学生进行金工实习,是为了对机械制造的各种方法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是工科类学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金工实习,使学生们增强对工程的感性认识,培养工程意识和劳动观点,以逐步获得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1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和主要任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卓越计划”实施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1)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产学合作。

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规格、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2)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做中学。

学生培养分为在学校和在企业两个部分,在企业学习累积一年左右,结合生产实际做毕业设计。

2 模块教学法在钳工实习教学中的运用

2.1 设计思路

传统金工实习教学中,钳工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削、螺纹加工和装配等基本操作,实习内容为1个或若个作业件,完成从粗加工毛坯、到精加工作业件的完成。

实习中发现,带教老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授课、示范讲解后,学生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只会机械的完成训练,对加工工艺的认知和运用,都是被动的。因此,提高钳工实习质量、改进钳工实习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是钳工指导老师在实训过程中,把学生们从机械的训练改变成具有一定主观能动的实训,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要以加强工程能力为目标。在实习内容安排上做到先易后难,有一定梯度,主要作业件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又具有连续性,使各模块之间又相互联系,在此同时把握好重点、难点,做到重点突出,难度可控。

2.2 教学图样设计

钳工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有具体的要求,选择那些既符合实习教学大纲要求,涵盖钳工实习教学主要技能训练要求,又能与教学进度紧密结合的零件,作为训练项目,是我们设计钳工教学图样的主要思路。

模块教学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为核心。经过多次研讨,我们将钳工实习内容划分为5个模块,每个模块4个学时;每个训练模块的图样在内容、精度要求和工时上进行变化,后一次训练既是独立的,又是和前一次训练有一定的联系,又具有衔接性。

在进行每个模块训练之前,先带学生观看本环节方面的教学录像(资料片),再由教师做现场示范,详细讲解本模块的内容。示范讲解操作的要点、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做巡回指导,针对发现的错误和不规范的动作即时纠正,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操作规范。

如在四方锉削训练模块中,先按尺寸锯削下料,然后再锉削尺寸,实习目的是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和掌握钳工的划线、锯削、锉削这3个基本技能。

通过5个模块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划线、锯削、锉削、钻孔、螺纹加工等钳工基本的操作技能,达到实习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基本技能水平,这样也就形成了钳工基本技能训练阶段的教学内容。

同时,在某个模块实训结束时,对学生们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们利用各种资源,进一步探索有关钳工更多方面的知识,扩展学生们的思维,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为下一次训练做准备。

2.3 模块教学法在钳工实习教学中的效果

传统技能训练的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一件”定能力,定成绩,也就是用一个工件成绩,决定学生技能的高低,显然具有偶然性与片面性。在实施卓越计划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过程评价,先进行作业件好坏的评价,最后再根据整个教学过程,来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表现。

以往钳工实习,终日重复单调的技能操作,整个过程围绕手锤加工这一特定的教学目标任务,将技能训练过程所需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技能训练之中,只体现了实用性、针对性,内容枯燥,方式固定,不能充分使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得到有机的融合,学生们普遍学习热情不高。

而采用模块化教学法,同样也是小锤加工,但学生们学习目标明确,零件加工仿真度高,再加上每个环节考评的实施,最后形成“产品”或“作品”,给学生技能训练过程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实习兴趣与热情,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其自身潜能。每个学生最终完成一把漂亮的小手锤时,个个爱不释手,成就感溢于言表。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一个个模块展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协调、示范、引导作用,把理论教学与实习操作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每个模块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基本理论知识到实习操作技能的全部教学内容,实现了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的一体化,使学生从中获得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加速了认识过程和能力的培养,克服了传统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了动手能力。

3 结语

“卓越计划”实施两年多来,实践证明,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运行使卓越班的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普遍提高,动手能力强于非卓越班的学生,但对带教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教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卓越教学方法为中心编写教案,更加耐心、细致的安排好教学环节,必须对每一步骤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实习教师还要有全局观念和安全意识,对学生要加强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辅导、安全教育等指导。带教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并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实习操作中“学会”与“会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现场进行教学时,教师在加强巡回指导,要不断的教育和提醒学生注意遵守钳工安全操作规程,要时刻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学生们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它还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这些不完善的地方正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都有待于今后在“探索―总结―完善―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以切实达到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的实习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晓娜.模块教学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1(12):158.

篇8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装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60-02

一、引言

平顶山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所属的电气工程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该专业多年来服务于平顶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电气类专业人才。紧紧围绕平顶山市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部署,2013年,平顶山学院下发了《关于学科专业群的建设意见》,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电气信息类专业群。电气信息类专业群的发展目标定位:建设服务于智能电力设备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突出的应用型专业群;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平顶山,面向河南,对接智能电力设备行业产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14年,学校将电气信息类专业群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3个专业列入首批转型试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负责培养智能电力装备的本体及硬件设计开发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气装备方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课程体系的开设是培养人才的基础。目前,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根据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来展开的,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全面掌握学科领域知识,忽视知识的实用性,整个课程体系学术性很强,技能性缺乏。课程设置几届甚至更长时间都固定不变,没有结合当今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只满足于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很少,缺乏应有的灵活性,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技能训练模式。虽然有毕业实习、金工实习、电工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但持续学习时间短,学生未能真正深入进去,专业见习更是走马观花,学生纯粹是看热闹,没有任何实质性学习。因此,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帮助有限。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这种课程体系无法应对新形势的挑战。

为满足专业群建设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平顶山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开展多维调研与深度探究,积极构建电气装备方向的全新的课程体系。

二、构建电气装备方向课程新体系

通过到国内知名高校和平顶山地区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调研以及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得到企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要求,从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电气装备方向的新的课程体系。

1.构建理论课程新体系。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理论教学环节设置了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1)通识必修课。通识必修课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德、智、体、美相互渗透,设置的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学生通过通识必修课的学习,获得必要的价值分析、探究方式与能力的训练,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以及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2)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课程的设置是针对电气信息类专业群所必需的知识和基础,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基础,使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的知识。设置的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3)专业必修课。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立了“电气装备”和“电气控制”两个专业方向,专业必修课是这两个方向必修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术和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设置的课程有: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及PLC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ATLAB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自动检测技术、专业英语。(4)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针对专业方向的需要安排的课程,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课程的前后逻辑关系,按照“有用、可用、管用”的原则,根据“电气装备”方向的特点,精心设置了“电气装备”方向的课程:电气CAD基础、机械设计基础、高电压技术、电器学、高压电器、电气装备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智能电器、电气新技术讲座。学生必须完整修完自己专业方向的课程,其他专业方向的课程可作为个性课程选修。另外,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电气新技术讲座,聘请企业教授级高工、知名大学教授开讲座,介绍学科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2.构建实践课程新体系。据行业和企业专家的要求,结合专业群内现有人才培养资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装备方向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和“3+1”人才培养模式。前3年在学校培养,注重人文,强化基础,着重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实学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第4年进入合作企业,以企业为主,开展校企联动的工程实践教育,参与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工程项目的基本流程、过程管理及业务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此,在实践课程新体系中,设置了独立实验课、集中实践课、第二课堂。(1)独立实验课。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研究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尽可能模拟电气工作的现实环境,在实验中分配给学生一定的工作任务,学生得以找到宝贵的机会将所学知识提前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达到真正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目的。设置的独立实验课程有: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分析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学实验、电器学实验。其中,电路分析实验、电机学实验、电器学实验等利用项目来进行教学,寻求的是以学生在课题和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来自主形成电气专业知识体系,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的态度等。(2)集中实践课。包括校内集中实践和企业实践两部分。校内集中实践强化基于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训练,设置的环节有:军训、金工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气测量实训、电机控制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力电子课程设计、电力工程课程设计、PLC课程设计。企业实践,包括企业认知实习、企业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3个环节。①企业认知实习。这主要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以《电力工程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供配电系统的结构及运行的基本知识,为达到上述要求,首先带领学生到几家不同企业进行参观,了解供配电系统的线路及设备,让学生总结各企业供配电网络的特点,然后回到学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在学校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后,再到企业去参观实习,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改进。②企业专业实习。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及本专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方向;验证、巩固和丰富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参加企业技术培训、担任技术员助理、施工员助理、项目经理助理等。在上述多个岗位中,每个学生侧重1个岗位,实际工作不少于2~3个月,以保证学生对相关岗位有足够的认识和感受,能够了解其中的精髓。③毕业设计。采用校内指导教师作为主导师、企业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作副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主要解决企业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学生提前熟悉工程环境,为培养适合企业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3)第二课堂。学生在大二、大三时通过进一步培训就可以参加AutoCAD绘图竞赛、电机控制竞赛、PLC程序设计竞赛、单片机编程竞赛、MATLAB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等实践;在暑假、寒假期间,安排一些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和相关企业实习;鼓励学生到我校的供配电实训室和高压智能开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开放实验;请大公司的工程师来做讲座、工程培训,缩短毕业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节省企业培训成本和时间。第二课堂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还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团队合作意识。

三、结束语

课程体系的构建只是专业群建设的开端,该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还要依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在校、院两级领导的推动下,实践教学平台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已初具成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院电气装备方向将会对平顶山乃至全国的电力装备行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伯鸿,李国宁,等.构建铁路特色专业课程新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4):218-219.

[2]刘顺新,黄文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与选修[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85-186.

篇9

关键词:“大工程”背景 实践教学模式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130-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职业岗位分化发展的结果,它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的{1}。因此,本科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高校也越来越注重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国内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改革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实践体系{2},改善实验教学环节,更新硬件配置,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等等{3}。

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科技学院认真总结60年的办学经验,分析自身优势,确定我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对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任何一个领域、行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其他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为学生建立起一个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大工程背景,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工业生产各领域的基本情况和相互关系,明确未来的就业环境,找到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在构建“搭建四个平台,培养四种能力,坚持四年不断线,实现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在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改革重点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学生独立思考,亲自动手,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一、在教学内容上探索与实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建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贯穿四年不间断的实践体系,提供计划内的实验、实习、实训,课外的科技立项、各类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学生能力。

1.突破传统,改革教学内容,在全校所有专业开设工程教育和基础工程训练课程。以往的教学中,不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都缺乏对现代工程背景的认识,学习的出发点、落脚点不明确,不知道将来的就业环境是怎样的。为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开设了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工程教育和基础工程训练课程。

工程教育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在该课程中,精选典型的实例,内容涵盖能源、建筑、交通运输、水利、电力、航空航天、环境、产品制造等各个领域,通过图片展版、实物展示、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全面系统地为学生介绍现代工业的发展历史、分支、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学生们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感性认识,了解到所学专业要建立在这样一个工程背景之下,找到了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础工程训练课程从第一学期开始。在改革沿袭多年的金工实习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内涵,提高其层次,扩大其覆盖面,在全校所有专业中开设基础工程训练。训练内容不仅保留了传统制造技术中的车、钳、铸、焊、锻等项目,还紧跟制造技术的发展,增设了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等项目,并创造性地将电气线路安装引入到工程训练中。依托先进的设备,区分不同学科专业实行模块化教学,训练时间上有所不同。通过工程训练,学生亲自动手加工试件,学习制造技术,不但学到了基本技能,而且加深了对现代工业生产的认识,更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

2.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当中,各专业根据需要设置学时不等的课内实验、实践内容。为突出实验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术和技能,独立设置了《大学物理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大学化学基础实验》等公共基础实验课,学生从中掌握了系统的、全面的实验技术和技能。理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当中,努力提高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其达到80%以上,经、管、文、法等专业也在专业课程中安排了适当的实践性环节,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结合实践学习理论,强化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3.提升高度,多个专业开设工程实训。在工程教育、基础工程训练、公共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多个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在适当的学期集中开设综合性的工程实践课程,训练和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

电气信息类专业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形成了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的电气工程实践体系,搭建起四个平台,划分成25个训练模块,由浅入深地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械类专业坚持开展机床等典型机械设备的拆装测绘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机床的基本构造、拆装技巧、测绘技术。

材料类专业开设焊接、铸造、表面技术的工程实践课程,使学生掌握产品工艺员的初步能力。

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ERP企业经营模拟实战,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建筑类专业坚持开展跟踪式生产实习,让学生在施工现场提高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各种计划内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学校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接触社会、提高文化素养、增强创新能力、学会自我设计提供实践平台。多年来,坚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航模竞赛、机器人竞赛、英语演讲比赛、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科技立项等活动,广泛吸引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收效明显。参与的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在国家和省级的各类大学生竞赛中屡获殊荣。

二、在教学模式上探索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工程实训,课外的实践活动等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学生独立思考,亲自动手,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善于实践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电气工程实践中,教师给定题目,学生在四个学期中分别利用5周的时间完成诸如单片机、电控柜等多种典型工业电器产品的设计、制作、调试;电视机故障诊断和排除;电动机绕线、组装、测试等训练。学生自发组成攻关小组,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查找资料、研究方案,动手制作、调试、分析。这些训练项目紧密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在机械设备拆装训练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3周的时间,对一整的车床亲自动手进行分解、测绘,再组装。这种训练一方面让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了典型加工机床的内部构造、工作原理;另一方面学生学会了典型零部件的装配工艺、零件的测绘方法,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绘图、识图能力。由于全部是自己动手完成的,学生记忆深刻。

在材料类专业的工程训练中,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题目,模拟生产实际,在4周的时间里,自行组成小组,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图纸和技术要求,制定焊接、铸造、表面处理等工艺路线,研究工艺方案,亲自动手制作并进行“产品”检验,学生得到了工程师的训练,全面掌握了材料热加工的工艺编制、工艺要点、质量检验等专业技能。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引入ERP实战教学模式,在各个专业开设3~5周不等的ERP实战教学。6人一小组,组成企业管理层,学生扮演诸如经理、财务总监、营销部长、生产部长等职务,模拟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利用“启动资金”经营一个企业,在规定的“年限”内争取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同学既要各司其职,又要通力合作,研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实施生产、营销、资本运营等工作,最终,各个“企业”将经营结果向老师汇报,教师进行综合评定,指出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成功经验。学生从这种实战演练中学会了如何经营一个企业,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实际当中,能力大大提高。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开展跟踪式生产实习,即学生从4月份开始至10月份,作为见习技术员深入到建筑工地,全程跟踪建筑施工全过程,全面学习民用建筑各个施工环节的工艺方法、技术要点、质量保证措施等,学生的专业技能大大提高。

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发挥了实践教学体系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毕业生由于“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基础扎实、上手快”而广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五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2%以上,位于黑龙江省首位。

注释:

{1}于雷.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制造业自动化,2010(3):90―92

{2}颜建军.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8(4):61―63

篇10

关键词:设计制造;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企业都愿聘请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也希望员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这一基本需求,虽然国家和高校对此进行了教改探索,可是这种现象还没有彻底改变。因此,当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和探索我国工程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培养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为此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借助校企合作,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湖南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简称:机械设计)专业作为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参与创新性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加强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在专业特色、教学体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意识培养等环节展开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对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是本专业多门专业课程的综合应用,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一些高校都把现代制造综合实践教学作为重点和亮点进行投资和建设。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绝大部分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相继购买了数控设备,为此急需一批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现代制造综合实验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丰富学生生产实践知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数控加工全过程,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创新能力,构建“三层次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1.“三层次”,即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

“三层次”实践教学体构,形成了由单一到综合,由各自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分层递进。(1)基本技能层:包含大学化学、大学物理等通识基础课程及学科基础课程的实验,机械零部件测绘课程设计,以及金工实习、电工与电子实习、企业认知实习等环节,此层次重点进行基本技能训练。(2)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包含机械设计专业课程实验、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此层次重点为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初步设计能力的训练。(3)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包含工程项目训练、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课外科技活动、企业轮岗训练、毕业设计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

2.三结合,即课内课外相结合、校企结合、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结合

(1)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能力训练,与课外开放性、自主式科技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2)校企结合:发挥学校、企业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学校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育与在企业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相结合。(3)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结合:培养履行机械类工程师职责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和弘扬并实践以“求真、求实”为主要特征的工程人文精神的培养相结合。

“三层次及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构,即由浅入深、分层次、分模块地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分层推进的工程实践教学体构。

二、培养创新意识,探索基于产品设计制造的综合实践内容与模式

我校机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厚基础、适口径、有专长、强应用”,与企业用人要求实现“零距离”融通,专业原有的实践教学体构已不适应市场新要求。为此,本专业确立了以机械产品、装置设计制造为教学项目,以实践实训为教学手段,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教学重点的大型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基于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即综合实践),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现实要求。

“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是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学校完成的最后一项综合实践项目,当校内所有理论学习完成后,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具备一定功能和用途的产品总体设计,包括零件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检验装配,并对加工、装配环节进行质量分析,撰写设计说明书。我校2002级机械设计专业于2005年开始实施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近十年来,对综合实践内容及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根据对2006-2015届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我校实行综合实践教学是成功的。

综合实践作为训练平台的目的是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企业用人要求实现“零距离”对接,积累工程经验,培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只有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综合实践教学的目的。

1.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比较复杂并且有技术难度的机械产品或装置作为实践项目。所以,我们精心挑选了各种传统产品,如各类油缸、减速器、千斤顶、齿轮泵、机床夹具、冷冲模等,同时将机械创新设计的竞赛项目无碳小车、指导老师科研子项目等作为实践项目,使其既能在机械工程学院范围内实施教学,还能充分发挥学院现有的设备资源。若选择难度较大的汽车发动机等产品作为实践项目,虽然工程实际意义巨大,但因其技术难度太大,一般高校也不具备这种加工能力,从而达不到综合实践的教学目标。若采用单个的机械零件作为综合实践项目也能进行工艺设计和加工制造,但是远远达不到机械产品、装置所具有的综合实训效果。

2.教学环节设置的创新

按照实际工程环境真刀真枪地进行工程化的综合训练,具体设置是以专业班级为基本实施单位,8?10个同学组成一个项目合作团队,实行项目组长负责制,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将产品研制分成四大模块进行:即产品造型设计(含产品三维造型、工程图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产品装配及分析总结。按模块划分将综合实训分为四个时间节点,每个模块分别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和重点,同时又通过实践项目把四大模块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学生经过以上四个模块的实训后,在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整个实训产品的研制,每个学生需完成相应的实训任务,并撰写相应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个模块的具体任务是:第一个模块为产品造型设计,主要任务是按给定的项目(指导老师给定功能及技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掌握的设计工具设计出给定产品三维图及各零、部件工程图设计并完整给出零、部件相关技术要求,重点是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培养。每个团队按给定功能及技术参数设计出两个以上不同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原理结果最优,又能进行加工生产的方案作为团队实训产品,后续三模块环节实训将以此优选方案进行实训产品试制。

第二个模块是工艺设计,主要任务是按照所设计的零件的工程图结果和技术要求,并结合现有的工艺的文件,重点是制造技术的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着单个零件为一个工作小组,各小组要编制相应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卡,并进行工序卡的编制,每位学生至少完成一道以上工序(卡)文件的编制。所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卡、每道工序中的安装定位、切削三要素、刀量具等工艺基本要素必须齐全。

第三个模块是零件加工制造,主要任务是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机床并能出色地完成零件的加工,以此来验证所编工程程序是否合理,重点是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工程制造技术问题的能力训练。这一模块仍以单个零件作为独立工作小组并以零件各工序卡编制者为主操作各类加工设备,完成各工作小组零件加工试制,对加工制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第四个模块是产品装配调试及分析总结,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装配调试并撰写设计说明书,重点是训练产品装配调试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装配技术问题的能力,以项目团队为单位,在各工作小组完成了产品零件的加工试制后再对实训产品进行装配调试,最后撰写设计说明书。

三、注重过程管理,创新考核评价标准

综合实践环节采用“工程化”的模式,且有很强的专业性。为此,作为教师,必须加强现场实时的指导,多关注过程管理,保证这个环节的效果。综合实践不能只看实训产品的最终研制结果,更要注重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所学到的技术能力,还有他们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术和方法。所以综合实践应该更多的是模拟工程实际环境,采用“工程化”模式的标准,从工程的实际出发,也能使学生参与到工程实践的氛围中,通过相关的实践的锻炼,积累工程经验,从而大大提高工程实践的能力。针对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各类工程技术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能力,也培养他们自己想办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环节时间跨度大,实训内容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注重团队协作,更是其考核评价建设的关键。只有加强过程管理,创新考核标准才能达到综合实训的最终目标。在本环节中采用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过程管理,突出能力培养,提倡个性发展;建立了按模块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即评价也分四个模块进行,每模块都采用五级制评分,在四个模块中以个人最擅长,并且能力最强的评价模块成绩作为本阶段的总成绩,这样就能够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特长完美结合,又能把实训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与考核评价相结合,并且在这个环节中只要学生能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会提高自己的工程能力。最后,还要让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

四、结语

我校已开展“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活动近十年,探索出了一条基于创新能力的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实训新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每位学生都基本掌握了一般机械产品的研制过程,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实现与企业用人要求“零距离”融通,同时培养了学生科学、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求职能力。因此,近年来,我校机械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这样的就业率也一直处于我校各专业的前面,也证明了我们教学改革目标的正确性,培养的学生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某些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如课题能够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或技改相结合将更具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部分课题创新显得不足等。

总之,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实现了产品设计、零件设计、加工制造和装配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大型综合实践的适应性和综合水准,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相信,一定能培养出满足企业要求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型机械相关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建华.重视工程教育,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5-127.

[2]刘迎春.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R].应用型本科改革与发展建设研讨会报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