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03:0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汽车电气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汽车电气实训总结

篇1

关键字:汽车电气;企业化教学;汽修专业;

【中图分类号】U463.6-4

前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从事汽车修理行I,特别是现代汽车修理的必备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特性、使用、维修、故障检测判断与排除等内容,需要电工学、电子学、物理及电工学等知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1企业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1企业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汽车电气课程的企业化教学模式是依托汽车4S店的完善设施,采用一体化课程模式,建成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岗位培训为一体的企业化教学培养体系。在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营造4S店工作的情境,并将学生视为4S店的员工,通过统一着装、体验式教学、课内实训、校内教学4S店实践、校外顶岗实习等措施和办法,以达到将学生在校的学习成果与毕业后在4S店就业实现“无缝链接”的目的。

1.2企业化教学模式意义

《汽车电气》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良好地促进作用。《汽车电气》课程企业化教学模式除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外,还将很多企业元素融入其中,按照企业用人要求培养学生,学生在这种企业氛围很强的环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熟悉企业的运作、组织结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服务理念及文化内涵等情况。专业掌握的好企业也更愿意接纳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形成了良性循环,符合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让学生的就业搭上直通车。

2构建企业化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

2.1组建企业化教学师资团体

专业师资团体的建设是企业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首要条件。一体化课程实施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施初期会遇到各种障碍,随着进一步应用,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对于各种障碍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首先做出反应的是一体化师资团体,通过他们的总结、研讨,再对一体化课程中其他的配套内容做出调整,这是一系列的反馈过程,只有形成一个闭环的一体化实施过程才是真正符合客观需要的专业课程。

2.2设立企业化教学标准

根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通过对区域内汽修行业用人需求、毕业生工作能力现状等的调研,制定企业化教学培养方案,设计企业化教学标准。

2.3开发企业化教学课程教材和实训模式

2.3.1课程教材

教材应设定典型课程并模块化,教材的内容应符合企业化教学的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应根据学生就业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企业实际需求,遵循实际工作过程导向,由企业化教学师资团队编写企业化教学教材。教材也应符合用人单位的客观需求,所以教材的内容是非固定的,要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这也是由汽车行业的发展所决定的。

2.3.2实训模式

经过在各汽车4S店及汽车维修企业调研,以一汽大众4S店为例,每次售后服务过程包括接待、作业管理、交车服务等。每个过程一般由5~8名工作人员共同完成,所以在分组时以此为依据。首先选出组长主要负责全局统筹,且采用职务轮换制,让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过程中每个职务及职能。对于部分学校班级人数较多或实训设备台套数少等情况,老师可以视情况而调整。

2.3.3确定课程内容

经过企业化教学师资团体研讨完善的模块式教材是课程的指导依据。首先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学习是根据汽车电气课程的特点将模块式典型任务当中的知识细化,将每个知识点以实物对照,且采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

2.3.4建设企业化教学场地

企业化教学场地应满足教学标准和课程教材的要求,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条件。场地的建设包括实训设备的购置、场地装修、场地使用管理规则制定等。

3 以4S店售后维修接待流程为例说明企业化课程实施过程

在企业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布置任务及引导,让学生认清自己的职务职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有序进行,并做好安全防护与安全教育工作。4S店售后维修的程序上主要有三个环节,可在课程上应用,分别如下。

3.1接待

主要任务是详细咨询维修和保养的项目,并做好记录。在此环节需1名学生完成工作。老师扮演顾客,这样既能描述好故障问题,又能引导好学生。同时老师也要记录学生的表现,以便后期评价。

3.2作业管理

主要任务是通过与接待人员沟通来确定维修内容和进行维修作业操作。在此环节上需1至3名学生操作。老师应指导学生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3.3交车服务

主要任务是对作业管理环节的验收,合格后交给接待,接待将车交给车主。在整个过程进行当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过程完整性,目的是与维修企业形成对接,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体验到企业的规范和氛围,缩短学生的工作适应时间,更贴近企业的用工要求。

3.4评学

评学环节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及表现情况做出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以总结出相对的自身不足和优点,老师对学生评价是去衡量全组及学生个人的表现是否达到了课程设计要求,在每个学习环节结束后老师应视情况对小组和个人做出成绩评定。 3.5评教与验正

评教与验正过程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总结及对整个教学模式中每个教学环节的检验。评教包括任课老师及学生对课程客观、全面地评价,最终将总结和检4验得到的结论,充实到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当中,使其不断地完善。

4结束语

本文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体化教学,三位一体和协作学习等模式。笔者希望以上模式能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汽修行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汽车电气 设备 课程 教学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1.教材方面的问题

1.1教材不适应本地区教学设备的需要

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材是国家规划的通用教材,照顾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教材中示例一般以东风、解放载货汽车以及桑塔纳、夏利轿车这些国内比较普及的车型为主,有些教材也对丰田、大众轿车的内容作了一些介绍。而这些车型有些中职学校大多没有,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不太适合本地区的教学需要。

1.2教材内容过于陈旧

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内容的编写一般还是把汽车电气设备分为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和信号系统、辅助系统等五大系统,有些版本还有配套的实训教材和教学光盘。但这些内容过于陈旧,一是上述车型社会的保有量较少;二是汽车的电气设备已经更新换代,实现了电子式器件取代了机械式器件。

1.3教材内容理论性过强

中职学校的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材,无论哪个系统,都把系统部件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作详细的介绍。如蓄电池的内部结构的组成物质、工作过程的化学反应时内部离子的转移关系、工作特性曲线;发电机的工作特性、电子式调节器工作时内部电子元件的动作关系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这些理论难度很大,中职学生根本无法听懂。

2. 学生方面的问题

2.1学生的基础知识差

当前,报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很差,很多人没得参加中考,在教学工作中发现,一些学生还没有建立起电压、电流、电阻、磁场等基本的电磁概念,更不用说上课时常用到的开路、断路、短路、短接这些概念了,这就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2.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晚自习时很多学生无所事事,在玩游戏、玩手机,抄作业现象普遍。这是由于他们基础差,初中就感觉是被“合格”的,到中职学校来学习也还是沿袭着原来的习惯,希望再一次被“合格”,很少学生能主动学习,特别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和实践

1.改革教学内容

近年来,笔者多次到汽车修理厂及4S 店实习,发现学校教学的知识和生产实践存在较大差距。通过与汽车修理厂及4S 店的工程师和一线修理技术员进行交流, 教师应及时收集和整理先进的汽车电器知识, 将其补充到教材中去。其次,《汽车电气设备》课程要让学生读懂电路图为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电路图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利用电路图了解电器的控制方式和工作原理,通过电路图对汽车电器的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建立最有效和简单的诊断流程。

2. 改革教学方法

2.1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1)构建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任务驱动或项目引导下,将《汽车电气设备》理论教学融合到实习、实训教学之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融于一体,学生在边学边做、教师在边教边指导的教学环境中完成项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达到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目的。

(2)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项目为主线,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及练习。

1)讲授法:在课堂上将项目展开后,通过演示操作及讲解相关内容,总结并引出相关概念、原理。根据教材及职业能力的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重点、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知识的构建。

2)演示法:在一体化教学进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3)练习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该项目的操作练习,通过操作练习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练习时强调操作规程、操作安全,教师认真巡回指导,加强监督。对每名学生的操作次数、操作速度和操作质量做详细记录,以提高学生练习的效果。

(3)分配科学合理的教学时间。教学的时间安排,一方面参照汽车维修企业检查维修该项目(汽车电器故障)所需的步骤与时间,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理论教学的特点和学校现有设备、场地及学生的基本素质等情况,采用半天(四个课时)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其中理论教学占25%,教师示范占20%,学生实际操作占50%,总结、评价占5%左右。另外,每一项目的教学时间只设定参考时间, 以方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2 采用讨论法组织教学

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自主选出一位同学作为小组长, 负责小组的活动。小组活动时, 教师一般不加干涉,小组成员可以畅所欲言, 充分交流, 争取达成共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 然后交给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间、小组间可以自由发言, 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教师对细节进行归纳总结。只要老师引导得当, 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求知的欲望。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知识, 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不断更新和增加, 原有挂图、幻灯片内容很难与新的汽车电气系统相一致,不能反映出现代汽车电器和电子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而学校拥有的汽车电器和电子设备实物多数都较为陈旧,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汽车修理厂、4S 店等实地收集相关的图片和录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紧密结合本地区实情,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职业院校汽车电气设备专业只有紧跟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职业院校还应该结合院校所用的教学设备紧跟现在社会需求,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实习教学;能力;创新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实习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模式和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关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作为汽车专业的专业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先行课程是电工电子技术,它所服务的后续课程是《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等课程。因而加强该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加强该课程实践实习教学的改革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起着重要的启下作用。

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实习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继承性应用,而且应通过自身努力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够形成新方案、新产品、新创意,分析新情况、解决新的创造性应用问题。因而我们课程实践实习教学的改革应以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主旨,以当前发展的技术先进水平为标准。由于条件的制约,我校在实践实习教学中还难以完全满足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实验和实习等实践实习教学中存在下面三个问题:

1.新教学理念问题。在传统实践实习教学中,教师是“带”实验的多、“指导”实验的少,即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体,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实践实习内容的选择、步骤的制定和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等均由实验室教师包揽。特别是在各种电器控制实验中,如发电机、起动机等内容所有学生的控制电路一模一样,实践实习时学生只是按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对培养学生主动动手能力显然是不利的。

2.设计教学内容问题。存在多门课程实验内容的重复,如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等均包含了电动机的基本控制、万用表的使用等内容,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来看,内容显得单调且偏于技能性训练,缺乏教学内容的再设计性、创新性。

3.教学方法手段问题。因教学内容过分偏重于基础训练,所以在方法和手段上很单调,以“模仿”为主。通过教师详细讲解、操作示范,学生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只需“依样画葫芦”。只求学生反复练硬件接线,熟能生巧,形成一定的基本技能。所用设备又以传统陈旧的电机电器为主,缺少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手段。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实习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法

进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实践实习教学改革,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一是应由技能性向技术性发展。即由原来的偏向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工具仪表的使用、电器元件的认识和使用、基本线路的连接和调试等,向培养专业技术能力方向发展,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二是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如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电器控制、计算机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三是应进一步加强方法、手段的先进性。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四是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一定程度的自由选题、制定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上述原则指导下,我们对该课程实践实习教学的改革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学观念,构建课程实践实习教学体系。首先明确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我们把本课程的实践实习教学分为二个模块。基础模块包括基本实验、专业实训,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专业实践实习能力;创新模块为自己创新综合设计实验实训,主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模块的内容统一规划,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基本实验教学。主要包括电器元件的认识、选择与维护,电机的控制等实验内容的训练。在实验教学中,既要训练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实习知识的转化,又要在实践实习中反复训练学生使用工具、仪器等操作的规范性,形成良好的实践实习操作能力。

②专业实训教学。我们选择电机作为实训工具,内容包括电机的拆装、检测与调试维修等。通过实训,能熟练运用专业工具和仪器;掌握电机拆与装的过程;会用相关仪器和手段检测电机的性能;能根据一些典型现象判断电机的故障并排除。

③自己创新综合设计实验实训。选定部分难度不同的开放性的设计实验课题,教师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选定课题,在教师指导下拟定设计计划,经教师批准后,进行初步设计,自己列出选择元器件清单,然后自己进行硬件连接,自己调试,教师验收、指导,自己写出实验报告总结。

通过这样系统性、渐进性地训练后,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技能,又能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创新精神有较好的效果。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完善实习基地建设。①增强课程实验的开放性。因该课程以电气设备实验为主,在实验中要加强教师的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

②为了提高实践实习教学的先进性,更新实验器材。对现有旧实验室等进行改造,增加其容量和元器件数量,更换新型电器元件;为满足现代实践实习教学的需要,我校投入60万元左右资金新建了汽车电器实验室,提高了实践实习教学的先进性。

③组织教师、部分优秀学生利用假期到汽车实习基地、实习工厂工作。如我校选派了30多名学生在东营市东方曼汽车制造厂实习,4名教师在汽车4s店挂职锻炼等。

实训基地的丰富和完善,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自已进行设计实验,这样既能更贴近现代汽车技术的情况和需求,又能满足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需要。

3.实践实习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我们转变教学评价观念,从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实习结合的监控评价,突出实践实习教学的地位,该课程的整体评价不仅仅是理论考核,还包括课程实验、实习的考核。对于实验部分考核方式宜逐个或分组进行,采取抽签的形式。我们还为学生设计了实验考核情况记录表,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记录,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考核中注重过程考核、创新能力考核。其中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60分,劳动纪律、安全文明生产占20分,设计创新占20分。在过程考核中,按专业的标准进行考核,如汽车电器元件的选择与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运行调试是否正常,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是否准确等。每步都给出量化标准,分层考核,最后定出总成绩。三届学生的实践实习证明,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新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

篇4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电子电气;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91

电子电气专业是介绍设备构造、介绍基本工作原理,分析电气工作特性,传授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方法和素养的学科。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实用、科学、高效为基础,从特定教学任务中开发教学项目,通过任务逻辑建构教学内容,从教学任务的准备、教学、总结到教学效果的认定与测评,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才能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提高就业率,达到企业满意、社会认同的良好效果。

一、电子电气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电子电气主要包括电器组成、工作原理和维修等专业知识,涉及内容多而枯燥,理解难度较大。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物理基础差,部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思想消极、不感兴趣,而且课后看书很少,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课程设计很重要。

(一)课程设计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教学实施与评价等突出学生主体,加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在电子电气教学中,教师要将思想道德教育融于专业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教师要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制定课程目标、安排课程内容,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在学习中体验理论,在工作中掌握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例如,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要结合本课程相关的章节内容,将知识点划为模块,提出典型任务。在上课时,教师要采用现代教学媒体,以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物等现代教学手段,将各种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在实训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操作,相互协助、讨论,对学生不明确的内容进行现场指导。在评价中,教师要通过学生自评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电子电气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触类旁通。通常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竞赛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一)教学场所要求

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是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学习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多媒体设备及实物、实训设备、工具等,配备电气试验台、实教板、电路板以及各种检测和拆装工具。

(二)教学时间安排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特征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教师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后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实践训练,直到整个过程结束、评价完成后方可进行第二个教学模块。

(三)教学实例

《起动机控制电路》教学计划:教师讲解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时,先讲起动机控制电路的组成,用视频显示汽车发动机起动系的电路图,结合起动系的实物以及连接电路实物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了解汽车起动系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和各部件的功能。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否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职业技能的标准。尤其是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要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及职业精神。

(一)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有显著提高

在学校组织的技能大赛中,参赛学生都取得优异成绩。在先后5次比赛中,共有41名学生参加10个项目的比赛,其中32名学生获得全部比赛项目的一二三名,远远超过平行班级平均成绩,同时3次获得集体奖。同时,二届毕业生就业率的到极大提高,分别达到了68%和72%。学生个人对岗位及待遇较为满意,也得到用工企业的肯定。

(二)“双师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

有两名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两本,并主持省级教育科研课题两项,1项现已结题,1项正在研究中。1名教师在全市教学能力大比拼中荣获一等奖。3名教师在省级、国家级期刊公开5篇,引用次数较高,受到有关学者和专家的一致认可。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教师专业理论功底不断加强,实践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有了提升。

总之,电子电气“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项紧迫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高效、科学的教学体系任重而道远,既要有理论知识扎实、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一定科研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又要拓宽与用工企业的合作力度,建设更多的实习实践基地,同时,还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实验室、专业模拟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只要团结协作,不断创新发展,学校将会培养更多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一汽大众;透明车间;实训室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202-02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要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先进的管理理念,优秀的教学团队,以及与企业生产流程对接的实训项目。文献[1-2]对校企共建实训室、实训室的管理、实训室与企业文化对接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讨。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实训室建设的过程与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基地建设对接一汽大众4S店“透明车间”[3]管理理念,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融入到基地建设中,对实训室实训项目、实训室文化建设、实训室管理模式、实训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一、“透明车间”实训室的建设内容

1.采用企业维修先进设备,对接企业维修流程,建设校内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建设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新能源大楼。学院先后投资400余万元,汽车维修企业捐赠200万元,建设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汽车电学基础实验实训室等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建成校内维修实训场地两片,面积达2500平方米。

2.对接汽车维修企业维修流程,建设综合性维修实训区

按照一汽大众4S店标准,建设符合企业要求的校内生产性汽车专业实训区,如汽车营销实训区、汽车检测实训区、汽车发动机实训区等,使汽车专业校内维修实训区成为本专业生产性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场所,开展对外培训和技术服务的重要窗口,以及湖南省级知名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在专业实训区的设置上,基本分区为理论教学区、实训区(包含工具柜)、图书资料区,并配备多媒体设备及摄像头、电子显示板。教师的上课状态能通过摄像头直接监控,而在实训区的拆装练习也可以通过摄像头直接反馈到电子显示板中,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直接看到工位的拆装过程,教师与学生形成了良性互动。

3.学习一汽大众4S店“透明车间”管理模式,建立校内“透明教室”[4]

“透明教室”管理模式的内涵。“透明教室”的概念是建立在一汽大众4S店“透明车间”模式上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于2010年在一汽大众4S店实施“透明车间”运行管理模式。当车辆在车间维修时,客户在整洁、舒适的休息室内通过观看车辆维修状态看板能完全掌握自己爱车的维修进程,还能通过遥控器调取自己爱车的维修视频画面;维修技师规范细致的操作可以完全呈现在客户眼前。

透明教室管理系统是一套切入到整个校内汽车基地教学、维修、教室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的进度管理系统。它是采用先进的电子看板管理技术,用现代科技设计的一套集电脑软件系统、学生识别系统、教室识别系统、视频采集系统、互联网络系统、语音播报系统以及大屏幕终端显示系统为一体的综合电脑管理程序。在教学及汽车维修中,实施透明车间管理系统后,可以自动监管汽车基地的教室使用信息,进入基地维修区的车辆信息等,并将这些大量的枯燥的数据提炼出来,以“抬头就能看见”的方式显示在大屏幕上,并能把大量数据以报表的形式导出,使管理变得简单、快速、省时,服务变得透明、公开、精细。

二、对实训室建设的思考

第一,实践教学应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的进阶式课程体系。当前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专业知识与专业工具更新很快。以一汽大众4S店为例,与该店汽车服务总监交流可知,一汽大众老的捷达汽车按目前的趋势将被新款车型代替,导致无论是修车技术和修车工具都将有很大不同。而如果实训室专业教学中还以老款捷达车型为主,势必会增加专业培养学生真正能上岗的时间。因此,在实践教学设计上,需要对接实际岗位的要求,更新现有的实训设备及实训内容,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和职业教育的要求。

在制定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时,要从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中彻底摆脱出来,把握相应的职业领域对人才培养能力的要求,围绕以能力为本位,全面分析目标实现所必需的职业技术知识,分析每门课程在目标培养中的地位、作用、课程间的衔接关系,明确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合理构建知识模块,设计课程组合。同时,应参照国家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和技能标准,借鉴一汽大众4S店售后服务体系的培训标准,根据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构建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的进阶式课程体系。

第二,需要积极寻找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创新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室的体制机制。建立良好的实训室一定要建立良性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机制。一方面学校迫切想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联系,而企业方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也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不够,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毕业生供需关系的低级方面,学校和企业没有真正找到利益共同点,无法建立长久的、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常常抱怨校企合作得不到企业的支持,只是一厢情愿;企业则认为学校无法培养出让企业满意的学生。在实训室建设上,学校可以与一汽大众4S店等合作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实体,如共建实训室、共同完成实训项目的设计等,在合作的过程中学院提供场地、设备、人力资源,合作企业提供准入资质、核心技术、资金,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共同促进实训室的建设。

第三,专业教学团队的动手能力有待加强,企业教师队伍不够稳定,需确立和践行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培训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近年来,高职院校通过自身的发展,师资队伍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来说都较为合理,但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没有跟上汽车行业发展的速度。年轻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理论水平较强,但动手能力有所欠缺;“双师型”教师较少,在理论研究及应用方面有造诣、操作技能方面有“绝活”的高层次人才也不多;企业教师欠稳定,在某些时间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并且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能力欠缺。这些都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专业教师团队建设需要以建设国家级示范院校战略目标为要求,以全球视野、宽广胸怀、前瞻意识、务实精神来选拔聘任教师,高起点建设师资队伍。既要重视聘任对象的受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又要注重其真才实学;既要重视分析聘任对象的当前成果,又要注重考察其未来发展的潜质和潜能;既要坚持确定的一般学术标尺,更要注重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及动手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组织协同能力强,擅于动手操作,能够进行学术科研,潜心培育英才的师资队伍。

第四,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流程或维修流程对接,创新专业教学方法。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有助于学生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培养,采取以学生为主的自学和群体合作相结合的模式,引入具有集体活动性的能加强学生合作的方法,如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采用分组教学等。同时强化实践性与应用性,培养学生善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真正的生产流程,接触实际的维修情境。该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现实问题,而且对培养学生运用现有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企业更加看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技能,所以实施完全的课堂理论教学达不到汽车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要求,这就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实训室的教学可与一汽大众汽车4S店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现有课程体系中推行“以汽车4S具体任务为驱动”、“以汽车检测维修项目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等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第五,明确实训室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紧跟汽车行业的发展步伐,加大校内实训室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功能。在培养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时,实践训练水平应跟上企业的要求,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训设备不足、训练水平较低等问题。总体看来,许多高职院校具备某些基础课和专业课实习实训条件,但基本上却以验证性和演示性为主,缺乏汽车检测维修方面的综合性课程和实验设备,缺乏涉及本专业的综合性以及设计性实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技能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结语

融入一汽大众“透明车间”管理理念的实训室建设,将企业的管理理念、运行模式、设备设施、维修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对接,并成功立项“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成为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基石,创新了实训室建设与企业合作的体制机制,在湖南省高职院校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时代在发展,实训室建设的观念与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汽车基地实训室建设在“透明车间”管理理念的推动下,一定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白洁.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181-183.

[2]杨润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5):72-75.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汽车维修;汽车运用;教学方法

要实现项目教学及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不是只凭一句空话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具备各方面的条件。

一、汽车专业课的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汽车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课的讲授,轻实践课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所导致的结果是:教师费尽精力,或是利用一张挂图,通过讲解和比画的方式来描述汽车零部件的结构和运动原理,但教学效果很差,学生还是难以学懂,这样,教师失去了信心;学生满怀希望要学好的专业课,由于基础差,理论课多,实验和动手的机会少,想学而又学不会,从而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于是厌学、逃学的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

2、先进的教学方法

目前汽车上普遍装备的、建立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的汽车控制与故障诊断系统,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和检测设备的操作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培养目标所不能适应的。现行汽车运用类专业维修、检测技术人员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就要从汽车专业课教学入手,采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应现代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要求的适用型人才。

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针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项目型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将每门课程设置若干课程项目,每个项目有特定的任务,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完成哪些内容、学生应该完成哪些内容、操作的步骤怎样,都一一在项目中明确。这样,教师和学生都知道自己应该完成的教与学的内容,目标明确后,学生学习就有动力,学习任务的完成也显得容易。

例如:以《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课程中,“起动机不能转动的故障检测与维修”课题为例,按项目教学法:

(一)教学目标。

(1)按岗位要求接受起动机不能转动检修工作任务。

(2)会描述起动工作原理。

(3)会描述起动不能转动的检修流程,能按要求完成检查、维修整个过程的作业任务。

(4)会对修竣的起动机进行检查。

(5)会撰写起动机不能转动检修工作总结。

(二)技术要求。

接通起动机开关时,起动机运转并能带动发动机转动,输出转矩及功率符合原厂规定。

(三)教学资源。

(1)实训车间应具备满足教学条件且可运转的发动机台架或整车(允许不同型号);

(2)四组以上常用工具、工具车、零件车、万用表等。

(3)原厂维修手册或维修资料。

(四)教学过程的具体内容。

(1)起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现象: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档,起动机不转动。

(2)教师将起动系组成、各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起动系工作原理及过程以多媒体结合实物教学的方法给学生讲解。

(3)学生按教师所讲的内容,对产生起动机不转动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出有可能引起该故障的原因。

(4)教师指导学生确定检测及维修方案。

(5)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排除故障。

(6)学生撰写维修工作总结。

在教学中注重工学结合的引导,课程项目尽量来源于企业,如果将教学场地安排在校内、外实习基地、企业现场,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以维修任务项目的承担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掌握技能,最后又以综合性任务来考核掌握专项技能的程度和水平。

采用“双师同堂教学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两位教师同堂教学(其中一位教师为理论讲解,另一位教师为实践操作),针对于汽车的某个部件或总成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理论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同时实习指导教师运用实物配合理论教师现场操作的方法对学生讲解。以使学生对所讲述内容有彻底的了解和真正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由于直观,学生学习也感兴趣,学的知识也容易理解和掌握。

采用“学生分组教学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是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组学习,针对每一个学习内容,教师讲解后,提出问题,让各小组的学生要进行实际操作、交流、讨论、总结,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条件

从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看出,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设备及“双师型”教资队伍。

1、教学设备

加强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和专项技能型技术中心建设,即具备校内相应的实训设备、实训工具、检测仪器、实验台架等教学设施,可以积极自筹资金,也可以整合社会企业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将汽车实训基地建成汽车整车实训工作区、汽车发动机实训工作区、汽车电器实训工作区、自动变速器实训工作区、汽车底盘实训工作区、汽车仿真实训工作区等。

2、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汽车各种性能(经济性、安全性、排放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不断增多。由于汽车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

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掌握了先进的汽车专业使用与维修知识,把握了新的汽车维修方法和理念,增长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真正做到了学有所获、学能所用,才能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巩利平.办好高职教育中汽车专业的几点设想[J].太原大学学报,2004年12月,第5卷,第4期.

篇7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独立学院;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37-02

随着广东省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加,因此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好的前景。作为一所独立院校,我院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自动化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我们需要看到自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毕业生数也随之增加,因此未来本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在这种形式下,如何正确定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专业就需要我们思考与探索。本文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独立院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专业建设定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通用性强的“宽口径大专业”,是由原电工类的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等专业合并而成[1]。各高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办学条件,确定了彼此不同的、体现各校办学特色的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模式[2]。独立学院不同于重点高校与职业技术学院,他以培养介于研究型人才和具有某一职业技能人才之间的应用型人才。他们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做基础,又要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自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信息处理、PLC和单片机控制技术、供配电及其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工业过程控制和电气系统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运行与维护、开发与设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课程体系建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等鲜明的特点,作为电类本科专业来说培养的人才应是宽口径、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3]。为此在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中,按照“大平台+小模块”构建知识体系。大平台指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必修课平台,小模块指按市场需求而灵活设置的专业方向课程群。

①公共基础课平台由公共基础、相关知识、专业拓展等系列课程构成,意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多角度的科学思维方法。②专业基础主要由数学、电路、数电、自动控制理论、电气控制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构成,教授学生专业相关基本知识,同时考虑将来专业口径的拓宽,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③专业必修课平台主要由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发电厂电气部分、工厂供配电、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等专业课、限选课、任选课等组成。使学生掌握专业系统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结合我院现有资源及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专业方向课程群设置了两个专业方向,一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主要课程有电力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力系统程序设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变电站设计与运行等,注重培养电力系统、电气装备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研制开发、试验分析、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二是电气控制方向,主要课程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培养掌握电机及电气控制、自控原理及系统、微机控制、掌握现代控制技术等理论知识,以及具有全面的电气自动化应用实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实践环节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4]。我院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工程实践为主,通过理论联系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遵循技能与能力训练培养的教学规律,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实践教学体系划为以下三种层次:

①基本技能层:包含各基础课程实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②专业技能与工程实践层:包含专业课程实验、工程实训、课程设计、进行专业相关的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③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层:包含毕业设计、专业实训,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科技创新等进行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这种层次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由单一到综合,按照先基础、后综合、再创新的思路,循序渐进地安排实验教学计划。目前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立了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专业实践的教学条件已有较好的基础,给学生提供了更先进的实践硬件条件和环境。

四、突出特色

①完善校内实训中心,发展校外实训基地。要培养高素质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除了完善的理论教学外,还必须有较好的实验和实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通过资源整合、学校投入,已经完成电工电子等基础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等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这些实验室的设备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并具有开放性、功能先进性,允许学生在此从事科技实验、技术革新等创造性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到实训中心进行操作和技能训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的,在学校外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实习是形成优秀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3]。我校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根据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每年都会有学生到校外进行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工程实践环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积极建立自己的校外实习基地,已经与广东民建实业有限公司等十多个企业进行产学合作,走“产学研”的人才培养模式。②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有利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我院有计划地引导、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成立了专门的专业兴趣小组、专业特色作品设计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委员会,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外学科比赛,以扩大视野、启发科学思维,他们可以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智能汽车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各种学术活动中,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以来,先后有9人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比赛中获奖。

五、总结

作为一所独立院校,我们始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服务于地方经济。我们将根据学科发展的要求,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不断地探索研究,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将我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办成独具特色的专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10.

[2]李明伟,李建月.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

[3]谢卫才,黄绍平,李靖,彭晓.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8).

篇8

【关键词】示范 实训基地建设 内涵 机电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69-02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

职业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 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其中职业素质包括: 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沟通表达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协调能力,职业素质就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技能包括综合技能和单项技能,专业技能包括操作技能、技术技能、知识技能,是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就是为社会培养培训高素质、高技能型紧缺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保障。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的思路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实训中心的建设紧紧围绕专业建设改革思路与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营造真实职业环境,筹划建设集教学、培训考证、生产经营、职业素质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包括:一是进行实验室环境建设、实验设备采购等工作;二是引进企业管理方法,建立一个先进合理的管理机制;三是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让学生在校内也能够完全体验企业的真实环境,体验企业文化;四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让教师在实训中心的管理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

(二)建设的具体内容

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满足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维修方向)、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方向)等三个专业方向的所有实验实训内容,体现设备的先进性,同时针对学生人数多的现状,满足批量教学要求,以及满足学生双证率、对外培训、技术研发及竞赛要求,实训中心已经先后建设及准备筹划建设的实训室如图1所示。

三、实训基地建设对接

(一)实训基地建设与行业企业对接

本专业坚持“职业教育要面向先进制造业服务,面向生产业”的目标,主动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定位于北部湾地区汽车、机械两大先进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制糖造纸两大资源型产业和现代港口物流两大新兴特色产业等。引入现代企业先进的“5S”行为管理模式,建立“校中厂”,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内涵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相结合。在遵循职业管理规律的基础上,细化管理标准,完善日常管理、学生实训管理等各项制度。

引入广西春茂电气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入校,建立“校中厂”,聘用学生到“校中厂”进行生产实习,与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厂中校”,合作开办“2+1”订单班。与这些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共管、共用校内外实训基地,互派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共同培训学生、教师、员工,构建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引进人才评价标准,建立真实的生产环境与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推动了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

(二) 实训基地建设与课程体系对接

本专业除共享学院基础技能实训中心、电工电子自动化实训中心外,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基本涵盖了本专业所有课程的实验实训内容。同时与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基于生产过程控制的项目化课程,共同建设PLC控制系统安装与运行维护、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保养等优质核心课程,编写工学结合、行业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教材。

(三)实训基地建设与职业标准对接

依据岗位要求,考核学生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提供多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平台。可以选取PLC系统设计师、维修电工工种、数控维修工种、机电一体化助理工程师认证等相关证书的职业资格考核。鼓励学生参与区内、国内电子产品设计、工控组态软件应用、数控维修大赛、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综合技术能力。近年来,该实训中心已经为区教育厅、区工会等上级部门承担过多个赛事比赛,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西赛区高职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电梯安装与调试,区企业职工维修电工技能竞赛等,并能顺利圆满完成。

利用实训设备,从企业聘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实践性强的课程,加深学生对行业的技术标准与规范的理解。如蒂森电梯有限公司主动提出无偿到学校开设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规则等课程,介绍电梯行业标准规范、日常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等,针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电梯电气维修)认证标准,组织有意向的学生在校考取电梯维修证,介绍电梯行业特色文化,满足该企业用人需求,最后半年,学生进入企业就能带证顶岗实习,在这过程中学生就业目标明确,增强了主动性,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上岗。

(四)实训基地建设与终身学习对接

1.搭建全程订单育人平台

建立校企一体化办学机制,建立开放学习机制。依托与企业深度合作,围绕校企订单培养、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课程和教材、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实践。探索开放、自主、互动、立体化的学习机制,推进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构建。逐步建立无障碍入学和弹性学习制度。制定并完善学分积累、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实现学员灵活学习、自主学习、自由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目标。

2.职前―职后全程订单人才培养

职前“个性化”订单人才培养。按照订单企业个性化用人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职业技能考核、共同完成顶岗实习就业,量身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08年起与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合作开办的“2+1”教学模式订单班,前两年在校内完成,后一年在实习单位组织教学活动,实习单位负责提供教学场所、设施,具体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理论课及实践课主要由本专业教师及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专家等配合,根据企业需求灵活安排。学生在一年的实习期中贯穿企业设立的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等相关课程,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车间等共同实施及考核。至今“五菱班”订单班已经开办5年,目前大部分学生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职后“多元化”订单项目合作。利用校企资源优势和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专业教学向企业延伸,企业培训向学院延伸,推动了校企共同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员工学历教育、函授教育。培训基地共建和产学研合作等订单项目的开展为毕业生及企业员工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保障,构建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技术职业教育终身学习平台。近年来,已经为上汽通用五菱、柳钢、玉柴等企业员工进行维修电工中级培训、维修电工技能竞赛等项目培训达二百多人次。为满足企业需求,专业团队准备筹划为企业进行技师培训、高级技师培训。

大学生“回炉”学技,增强就业竞争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以帮助学生“回炉”,为他们提供一个回归的渠道,以促进其自身发展。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大学生“回炉”是一个技术性的提升,更容易塑造成复合型人才。

3.中高职对接全新灵活的招生机制

广西提出要实施职业教育“立交桥”工程,即各层次职业教育互相贯通,包括学分互认、课程衔接等。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实施中职、高职专科和高职应用本科分段培养、校企延伸培训及顶岗实习与就业,实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中职与高职专科、高职专科与高职应用本科的有效衔接。从2010年开始,本专业已经与广西大学合作专本衔接教育,该专业专本衔接在校生人数已达250人,已经有部分同学获得了本科学历学位证书。下一步考虑中高职衔接招生,“2+3”学年制、单独招生等全新和灵活的招生机制,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高职教育在层次上的有效衔接和深化,在拉动中职教育发展的同时,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经过几年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完善,实训室执行了开放式的管理模式,面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实验设备进行设计、安装、调试,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全国、区级各层次各项目技能大赛。近年来,曾获全国西门子杯自动化挑战赛华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全国高职院校维修电工竞赛一等奖;多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技能大赛二等奖、区竞赛一等奖;多次荣获“亚龙杯”全国高职院校“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团体二、三等奖、区竞赛一等奖。

尽管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验设备硬件及内涵建设的开发、运用还不够充分完善,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硬件设备建设,加强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及提高设备资源的质量,加强实验室开放监管,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资源和互动平台。加强对外的培训力度,发挥实验设备资源共享的作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心将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具备“基础技能训练―职业专门技能训练―综合应用训练”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

篇9

【关键词】传统课堂模式 项目教学法 现代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28-02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涉及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其中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又是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如果用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知――练习巩固――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广大教师不仅耳熟能详,而且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习惯,但该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先教后学,这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兴趣能力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也与现代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不相适应。而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新的电子技术(如汽车大灯光束自动调整系统,雨滴感知型刮水器系统等)在新车型的应用,使得汽车电气系统越来越复杂,但是中职的学生综合的整体素质并不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差,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如何培养适应现代汽车快节奏的企业维修技术人才?这就对《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课程所采用的传统课堂模式提出了挑战。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扮演帮助者的角色,利用情境,协作、交流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先后产生许多适应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我任教《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学科教学过程中,多次尝试利用项目教学法,结合学校现有的设备,如充电系统中的发电机组装与调整、充电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起动机的拆卸与检查、起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电子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照明系统的电路分析,故障诊断、电喇叭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防盗系统的组装、电动门窗系统的拆装等。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项目的形式教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流程,共同制定计划,最终完成整个项目,并开展个人或小组评价。学习的重点是学习的过程,整个过程学生全全参与,锻炼学生自身的能力。下面就是我在2011年上市课《电喇叭不响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中如何对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中的应用实施及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的阐述。

一、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实施。

1.确定项目任务阶段。确定项目任务是项目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根据学生的状况,结合实际生产需要,提出一个或数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与学生一起就项目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进行讨论分析和研究,最总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例如,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当电喇叭的组成,继电器的作用与结构,电喇叭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连接等内容讲完后,根据教学进程的需要,完成电喇叭不响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这一项目任务,根据喇叭受控的线路不同(如捷达和现代车型的喇叭电路),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几种车型电路图,选择车型,最后确定与教学学习中电路图接近的现代车型作为完成项目的教学任务,贴近教学实际。在这一过程中,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提高识图能力。

2.制定计划阶段。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项目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老师的认可。例如,学生分组后选择“现代轿车电喇叭不响的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时,首先要求他们设计出该车型的电喇叭电路原理图和电路接线图,然后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熟悉该车型的电喇叭系统的组成及元件所在位置,并能确定造成电喇叭不响的可能性原因。讨论需要检测的部件及小组成员的细分工和岗位转换。在此阶段,学生通过项目的制定互帮互助,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组织能力等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和提高。

3.计划实施阶段。学生在小组的分工及小组的成员的合作形成后,让他们各组完成教师提供的项目工作单的前期必会知识储备,为了检验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情况,设置情境模拟,提供各元器件,导线。让各组合作按照电路原理图连接电喇叭电路,按小组分工检测各元器件,学生在检测时互相交流,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选择正确的检测工具,利用仪器(万用表)对所选择的元器件进行甄别、判断,做出正确的判定,明确造成电喇叭不响的故障原因所在。学生根据电路检查要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内的原则,构思画出每组的电喇叭不响的故障诊断流程。各组交流故障诊断流程设计,指导教师辅助得出最优的故障诊断流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连接电路有可能出现导线连接错误,接触不良,连接电路出现短路、断路等故障,教师应及时发现这些现象,对学生及时指导和鼓励,分析电喇叭电路的常见故障。然后,学生收获各种可能引发的造成电喇叭不响的故障原因,结合实车就车诊断,按照合理的诊断流程诊断,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合作分工,判断故障所在,找出故障原因,排除故障,验收项目成果。学生通过团队的合作以及个人的辛勤劳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项目的实施,具有一种成就感。

4.项目评估总结阶段。针对在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指导学生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解决的方法进行反思、整理和总结,为以后的项目实施积累经验。例如,在对电喇叭的好坏检查时,学生都用的是万用表检测电喇叭线束两端的电压有无方法判断是否是喇叭本身故障,其实也可用试灯法或直接用万用表检测喇叭的好坏,或短路法方法不一,教会学生在判断其他电路故障时,这些故障排除的方法,很具有代表性和通用性,掌握这些方法,对解决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1.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直接影响到对本课程项目任务的制定,实施和测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同事也要创造机会,积极到企业顶岗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满足教学需要。

2.本课程的课时分配和班级的学生人数。由于项目的实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尽快完成。通常,本课程的一个教学项目从制定计划,到实施测评总结,大约需要2课时至4课时不等,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内容,合理改革课时分配方法。另外,项目教学法对学生实行的是精细化管理,每个人都有分工,所以每组的人员适宜5~6人进行工作,班级人数过多会影响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效果。

篇10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ontent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of auto mechanics training in the Kuitun City, Wusu City, Dushanzi training center, this paper fou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ocial demand, knowledge and ability structure of grade assessment content,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to improve students''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关键词:社区培训人员;成绩分析;实训内容

Key words: community training staff;performance analysis;training content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37-01

0 引言

要取得汽车修理工等级的社会培训人员必须学习《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在奎屯市、乌苏市、独山子地区(金三角地区)培训社会人员进行过3次。其中第一次考试成绩(见表1)一样不容乐观。所以查找原因,对学员知识结构的和汽车修理工考试内容对照分析:理论考试按四级汽车修理工内容要求分为选择和判断两大类,操作考试分为七大类(①汽车修理:1)汽车零件检测分类;2)汽车总成部件的检检修;3)总成大修;4)汽车总成竣工验收。②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1)诊断与排除发动机和底盘异响;2)诊断与排除汽车发动机燃料供给系和点火系的综合故障;3)运用仪器表对车辆进行检测),一共九大项内容。[1]并对考试成绩和学生知识结构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提出了对策。

1 社会培训人员进行考试内容和得分情况分析

此次考试第一批学员考试成绩比较低,从考试单项成绩来看,学员缺少的就是理论基础知识,在故障排除和维修工序中,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学科基础原理的理解运用的太少。

存在的主要原因:参加中级工考试的学员基本都是初高中毕业生,经过几年或几个月时间以后劳动社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组织和督促下参加鉴定所等级考试,参加考试人员的物理电子内容不系统或者没有正确衔接到汽车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上。参加考试前相关部门进行了强化培训,在此分析的内容就是要汽车修理中级工强化培训内容,按照考核项目理论操作内容(共九项内容见表1)进行辅导训练。

2 提高学生成绩的对策

2.1 要增加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 本文着重探讨和分析《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实际,详细介绍日常维修、检测中应用较多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同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尽可能讲解现有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内容。各种测量方法、仪器仪表的原理及使用融入在相应的汽车电器设备实物中,从而培养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电工电子整车中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测试技能和测试方法,最后培养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绘制出电路和试验曲线以及实验报告。打下良好的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学课程分为十个实验项目,表2介绍各项目的内容和实验过程中基本要求。

2.2 教学方法的改进 ①按照成人的认识规律进行启发式教学方法来,从零部件的使用背景和需求谈起,然后结合系统来讲清它的名称、作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技术要求。从企业的维修实例中,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对汽车维修企业电气设备维修技术现状的把握来展现,意在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思维模式,并训练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故障的原因讲解和问题的解决作好铺垫。②每堂课程教学要有互动式教学方法,每堂课程均要“引导思考”“假设结论”“设计问题”“探索求证”等方法来进行。不同学历层次的社会人员在做完每一节实训内容后感到值得回味,使学员举一反三。

2.3 改进后的学员考试成绩 最高分:89分,最低:37分,平均分:77.2分,及格人数20,人及格率(%)78.3%。

3 总结

通过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增设,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把提高学员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汽车复杂电路的最基本的工作原理,锻炼了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学员真正成为生产,并服务于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及格率从35.2%提高到78.3%,平均分从57.4分提高到77.2分。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标准.汽车修理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12.

[2]党继农.实施“五大战略”打造高职品牌[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1(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