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18:0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检测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检测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实施

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培养具备食品营养、食品分析、食品检测基本理论,掌握食品营养、食品检测专业技能,能够从事食品膳食营养研究、食品检测、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安全管理等现代食品生产一线岗位工作,具有行业品质优、专业能力强、职业道德好、敬业精神高、协作能力强、岗位适应快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不仅需要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和素质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构建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程教学与职业需求无缝对接,成为河套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原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项目多年不变,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项目建设不全,滞后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发展,导致实践教学更新不能紧随企业生产实践发展。

(二)传统实践教学内容以单一性、章节性教学为主,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各课程实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难以系统地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有些相近的专业课实验内容部分交叉重复,但由于教师工作量分配及课酬的原因,还保存着各自的实验课,存在“小而全”的现象,实验内容相似或相同,只是由不同的教师上课,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在实验实训教学方式上,规定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定实验使用仪器以及规定实验完成时间的“三规定”制度尤为普遍。从实验效果上看,学生虽然做了不少实验,但不会设计实验、不会观察和分析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种被动式的实验教学方式,学生感到枯燥无激情,也激发不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欲望。

(五)课外实验内容非常少,形式比较简单,没有服务性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职业训练型实验。

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根据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趋势及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在进行充分的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学生就业岗位群的分析和在行业企业专家的要求倡议下,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及专业建设,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根据分析检测技术自成体系,相对独立、标准化以及检验项目操作独立性强的特点,构建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以食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为专业核心能力的项目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根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专业核心技能的要求,本专业确定了四个核心模块:食品理化检测技术类课程模块、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类课程模块、食品感官检测技术类课程模块和食品营养检测技术类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均采用项目式教学,由于我国食品检验的方法、使用的仪器、结果评价已经标准化,并成为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考核标准,所以,各课程项目的设置及选取以国家食品检验工的考试大纲作为参照,各个项目的检测均使用国标法,并将食品检验技能鉴定纳入课程考核,达到了“课证一体”的教学目的。

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包括了各检测项目应用的专业理论知识、标准的检测操作、数据处理与统计、检测报告编写、产品检测训练、检测人员道德要求等。并依据认知规律,项目安排由简单到复杂,采用项目导入、操作示范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现场教学,实行“教既做,学亦做”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规范学生操作技能。

为保证项目任务的顺利实施,需将学生按照3~4人一组分为若干项目小组,小组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情况、动手操作能力等进行分组。然后根据项目任务和教学目标,合理分配组员的工作任务,让他们搜集项目所需资料,确定实施项目需要的检测手段、试剂、检测仪器等。最后按照项目任务展开项目教学,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感受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适时穿插讲授项目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规范操作过程,并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配合和鼓励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后,每个小组针对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写出实验报告。

(二)食品检测真实工作任务一体,综合能力集成的校内综合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以前学生只是按照课程安排一门课接一门课进行实训,学生的学习缺乏系统性。通过改革,我们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校内综合实训由原来的各单项检测改为对各种食品的综合检测,并将检测内容分为食品营养成分检测、食品理化检测、食品微生物检测和食品感官检测四大模块,每个模块由两位教师负责。教研室通过调研、讨论确定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食品用于四大模块的检测。

首先将学生按照3~4人一组分为若干项目小组,然后向各项目小组下达检测通知单(以小麦粉检测通知单为例见表),学生按照通知单要求查阅资料,在教师指导下确定检测方案并在实验室完成检测任务,最后由学生撰写完整的检测报告。这样不仅增强了综合实训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企业的检测模式,使综合实训更接近企业的生产实际。综合实训时间安排在第5学期的9~11月进行。

(三)校企合作教学平台的构建

企业顶岗实训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工学结合、校企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要环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继续和延伸,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

企业顶岗实训就是让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过程,感受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检验和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企业顶岗实训过程中,学生按照顶岗实训要求,结合课题及就业方向、个人专长与兴趣爱好,选定合适的顶岗实训单位,确定顶岗实训内容,制定实训计划,自我管理、独立解决实训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技术问题,完成实训任务。企业顶岗实训时间安排在第5学期的11月至第六学期的5月进行。

河套学院农学系与内蒙古中粮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内蒙古恒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内蒙古泰盛兴业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佳格食品有限公司、万野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北辰食品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小肥羊肉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本专业学生企业顶岗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

通过企业顶岗实训,学生开始正式步入职业生涯的实践阶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和认识,看到了企业的发展和对大学生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就业方向、就业岗位,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和岗位责任感,进而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优秀员工的基本要求,实现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通过校企联动,本专业教师掌握了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的最新动态变化,行业、企业的最新要求以及课程内容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保证内容的实时性、先进性。

我们的顶岗实训得到实训企业的肯定和好评,既提升学校的声誉,又鼓舞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实习学生、实习企业、实习学校”三方共赢的目的。

三、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一)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近三年来,在构建和实施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本专业教师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实验课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建设了5门校级优质课、1 门校级精品课;编撰校本实训教材2本;申请高等教育研究课题1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同时,与巴彦淖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恒旭人力资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欣欣心理培训基地等单位联合进行检验师、营养师等职业认证的培训工作,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近三年来,本专业的学生在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工的考核中过关率均达到99%以上。2012年12月,尚文婷等四名同学参加第六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荣获优秀奖。

本专业的毕业生有71%从事食品检测和食品质量控制工作,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培养起来的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勤奋的工作态度、富于合作与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结束语

构建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动手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我院实验条件,构建出项目式课程体系、校内综合实训体系、校企合作教学平台3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具有食品营养指导和产品开发、食品安全检测和监管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海燕,陈亮,马艳梅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考试周刊,2012(62):15~16

篇2

关键词:食品检测;实验教学; 改革探讨

食品检验是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食品检验的内容包括对食品的感官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添加剂、有害物质的检测等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试验,是新产品设计开发、质量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检测试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实训技能正确地运用。因此在食品检测实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探索。

一、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的新理念

食品检验的指标主要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兽药残留分析、霉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分析等。根据被检验项目的特性,每一项指标的检验对应相应的检验方法。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内容。运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学图书等资源,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并为学生答疑解难,组织学生分组试验检测,协同学习。结合当前食品安全性检测的热点项目,精选实验内容合理安排实验。如增加了食品新鲜度的检验和掺假掺杂食品的检验内容。在实验中既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增设了实际应用广泛的综合性实验,如对某种产品的质量评价,通过全面、多次重复的基本训练,引导学生实训,掌握自主试验检测的技能和方法,将检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询问指导教师,及时解决。食品检测试验教学坚持发挥学生在学习为主体地位,教师辅导的新理念,学生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并将其分解为引导和辅导两个方面。坚持引导为先,将引导工作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前提;辅导强调教师的指导、帮助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在课程学习时,学生先预习项目,了解掌握了某种方法的实验技能,在具体实践学习内容时,就能很容易掌握,这样通过全面、多次重复的基本训练,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这就需要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每个实验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参与,设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实验环节,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选取能够满足学生某种需要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如进行面包的制作时,一些学生用果蔬样品,一些学生用动物性食品,通过学生间的自然交流和老师的分析比较,增加他们对样品预处理的感性认识。学生在实验室里,随时提问,自由交流,让学生了解自己现有状况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兴趣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最直接的推动力。教师可以通过激情讲授、实验操作,理性分析,鼓励质疑辩难等来启发学生的思想和智慧。在指导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分析检验工作中,所用到的试剂往往很多,而有些试剂在用前还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如检验方法中未指明具体浓度的硫酸、硝酸、盐酸、氨水,硫酸,无色液体,无气味,有酸的通性,PH随浓度不同而不同;硝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有酸的通性,有强氧化性,PH随浓度不同而不同;盐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有酸的通性,有还原性,PH随浓度不同而不同;氨水,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有碱的通性,有还原性,PH随浓度不同而不同。指导检查学生的操作方法和实验记录,对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或需要给予启发的问题,及时指点讲授,让学生自己解决,遇到实验结果异常时,及时指导学生分析并找出产生异常的原因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并把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讨论作为实验报告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三、丰富考核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考试是促进学生学习、检验学习成效的―种重要手段。为了克服平时不认真、一到考试就死记硬背突击过关的弊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增强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打破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将实验技能、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综合评定。如平时成绩10%(包括课堂提问、学习表现、作业),测验10、实训40、期末考试40。考试不要求学生死背定理、公式及概念,将考核的重点放在理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理解上。食品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应用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技术于科学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测验和期终考试的目的主要也是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技术的能力,因此,考试的重点是考核学生掌握所学的几种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方法的程度,测验和期终考试均在计算机房进行,形式为计算机辅助计算、纸卷答题、开卷考试。在进行个别学习过程中,学生应通过完成形成性考核作业,利用自测题、练习题、模拟试题等进行自我学习评价。自我评价是巩固学习知识、查找学习中的不足,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激励的重要措施。

实验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为此我们强化了教学环节,改进了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问卷调查

高等职业学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工作,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及完善。据此,笔者对安徽某职业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开展了相关调研。

1调研过程

调研目的:掌握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毕业生在校所学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实用程度,据此对于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及完善。调研时间:2015年6月-8月调研对象:安徽某职业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2014届毕业生调研方式:本次调研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形式进行:①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②走访用人单位现场填写调查问卷。共发放学生问卷65份,回收65份。调研遵循了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及自愿性原则[1]。

2调研结果与分析

2.1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在全专业65人中,除了3人通过专升本考试继续深造以外,剩下的62人中有42人(64.6%)进入了与食品相关的岗位工作,其中从事食品营养(35.7%)和食品销售(50.0%)两个岗位的人较多,从事食品检测(4.8%)与食品加工(9.5%)的毕业生相对较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和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了更多寻求专业营养咨询、营养保健的需要,而伴随这种不断增长的诉求需要的,是目前营养专业人才的缺乏,因而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提供营养咨询,营养指导的岗位;同时我国现有食品行业的总体现状是:食品行业中,中小型企业数目较多,占总体企业的比例较大,企业间竞争激烈,在食品销售方面需要较多的人才。但对于食品检测的专业人才来说,中小企业对于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本就不大[2],并且此种岗位对专业技术及研究水平要求相对较高,且人员流动性较小,所以对于该岗位人群的需求量不是很大。食品加工类的岗位一般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性质单一,毕业生就业兴趣不大,且随着机械化、自动化流水线的不断发展,对食品加工的人才需求量增长同样不大。

2.2毕业生在校学习情况调研

2.2.1毕业生学习基本情况

从调研结果中可见,虽然大部分的学生可以全部(12人,占18.5%)或大部分(40人,占61.5%)接受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但是依然有19.9%的学生只能掌握一半(7人,占10.7%)或很少部分知识(6人,占9.2%)。这说明我们的课程的教学中依然存在改进的空间。排除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客观原因之外,我们分析其主要原因有:①教师授课内容选取、授课方法不当,讲解不够透彻的问题;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或学生专业基础薄弱等问题;③两方面兼而有之。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将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工作中,充分考虑部分学生基础能力薄弱的情况,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置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要予以强化,授课过程中改善对基础知识的授课技巧。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及学生能力培养等内容也要根据具体实际,因材施教,量化的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2.2.2毕业生对实训课程设置的反馈

本次调查是在毕业生毕业一段时间后,结合自身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的,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一段时间后认为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训课程需要加强,并且有些同学认为一些对自己目前工作有用的实训课程学校没有开设。因此在将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工作中,我们需要考虑结合毕业生就业后的实际工作需要,增加实训课程的设置,完善实训课程内容。2.2.3学生综合能力调查毕业生认为在踏入工作岗位前最欠缺的是行业背景知识的积累(60%),其次是职业生涯规划(36.9%);他们认为在校期间对他们帮助最大的是考取各种证书(83.1%);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是他们最需要具备的素质(56.9%);盲目、缺乏就业指导(52.3%)、心理承受能力差(35.4%)都制约着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

3对策建议

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加快专业建设和发展,使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更经得住挑战。

3.1加大专业核心课程及重点课程教学力度

在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核心课程及重点课程的学时比重设置中可以适当的加大力度,细化教学内容;同时在对于课程教材的选择上,教师要更加严格的把关,尽可能选择“十二五”规划教材,以及符合目前工学结合教学特点、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补充行业背景知识,方便学生对于行业发展动态的把握;并且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新模式、新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2提高对于实验实训及实习的重视程度、落实“双证制”教育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实验实训课程所占比重,尽可能的将课堂搬进实验室、放入工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通过动手操作巩固教学内容。并且将学生考取专业能力证书(营养师、食品检验工等)的要求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证书与学生毕业证挂钩,提高学生考取各种专业证书的积极性,增加就业竞争力。

3.3加强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定位

重视入学教育、专业介绍、专题讲座、交流座谈等对学生职业定位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从一线做起,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要注意通过设定相关课程或项目来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抗压能力[3]。通过本次的调查问卷反映出的情况,如何让本专业的毕业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如何继续提高本专业教育教学水平,这都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也将根据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对本次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进完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晓杰,陈建强,胡霞.食品类专业在校生职业资格证书调查分析及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4(9):151~153.

[2]朱效兵,张瑞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需求与实践能力调查分析[J].内蒙古教育,2004(5):35~36.

篇4

【关键词】食品质量检验 综合实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185-03

食品质量检验综合实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按照某一具体食品出厂检验的要求进行强化训练,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涉及食品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为食品的品质控制、出厂销售等提供必要的依据,食品质量检验综合实训不仅是对课程知识的强化和拓展,同时加强了重点教学内容与实际检验工作岗位的紧密结合,增强了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发展的实效性。

为了更好地体现食品质量检验综合实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在工作过程中突出职业特色,以实际检验工作岗位为依据,从知识、能力、素质多方面入手,让学生在综合实训的学习中感到充实,而且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相连,操作技能得到强化。通过总结近年在食品质量检验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问题,对食品质量检验综合实训教学中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及考核等内容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一、教学改革

(一)内容改革

结合中职教育的要求,我们改变了综合实训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学科导向的内容模式(如图1),将综合实训课与食品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实施以职业活动内容为基础的职业导向内容模式(如图2),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酸碱滴定法的应用,按传统的学科导向内容模式,就要重点阐述其酸碱平衡的原理、滴定终点的原理等,但在实际的检验工作中,如食醋总酸的测定、牛乳酸度的测定、食用植物油酸价的测定等,其具体的职业活动内容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样品采样、样品处理、滴定操作、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

食品检验项目繁多,涉及的样品与分析方法也非常众多,在实训教学中学生不可能接触到所有的方法和项目,有目的地选择实训项目尤为重要,学生只要掌握了类似的方法就可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从而体现出职业导向内容模式的特征,即以能力为主,应用为本。

为此,我们优化综合实训教学内容,使其具有应用性、典型性、技能性。如2010级学生综合实训(第一周)教学内容(表1),采用了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食品之一——米粉的出厂检验作为综合实训内容。让学生根据实际食品的生产细则,学会针对出厂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去查阅、解读国家标准,并依据检验方法标准操作,培养学生将食品检验典型操作技术进行组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胜任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并在工作实践中学会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

(二)课时改革

食品质量检验综合实训是在化学、分析化学、食品理化检验和食品微生物检验等多门学科基础之上,集检验理论和实验于一体的一门技术性、应用性课程。学生在进入第二学年已经具备了部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理论教学主要以检验方法标准的解析为主。本着理论教学服务实验教学的原则,从解决问题入手,推动食品质量检验专业教学,使其能随着食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跟着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食品企业人才需要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对食品质检人才需求而“变”的趋势,就要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及相应的职业能力。我们重新调整了综合实训的课时总数,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由2006年的5∶1调整为2010年的1∶1,加大力度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综合实训课程模式改革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在第四学期开设综合实训周,综合实训周是专门增设一周或连续若干天的时间,模拟食品企业检验岗位工作的场景,全面地进行综合实验能力的训练。如以往实验器皿的洗清、仪器的组装、标准溶液的配制、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等前期准备工作都是由实验员做的,而在综合实训课中,这些实验的前期准备就由学生来做,让学生体验检验岗位的整个工作流程;以往实验课只做单项的实验,如水分、灰分、酸度、菌落总数等,而综合实训是根据实际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岗位中出厂检验项目的内容,将各单项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检验内容,让学生明白在实际的检验岗位中要做什么、怎么做。如“纯净水的出厂检验”综合实训,以“纯净水的出厂检验”为工作任务,实施方案如表2所示。

二、优化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严重妨碍着中职学校实训教学的发展,实训教学流于形式。一到实践性教学,就是“原理+实验步骤”,学生在实训课只是按照实验讲义“照单抓药”,程序化操作,严重缺乏对实验的思考,自主能力差,依赖心理强。针对如此状况,我们实施“理论讲解服务实验操作,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改进,进行如下的改革尝试。

(一)增加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中职学校食品质检相关专业的就业领域主要是生产一线的检验员、品质监控等岗位。根据这一现状,在综合实训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除了要熟练掌握食品行业普遍进行的检验项目,如水分、灰分、酸度、蛋白质、脂肪、还原糖等项目的测定,还会根据具体食品的生产细则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来进行检验。如中秋佳节,月饼需要检测哪些项目,合格后才能出厂进入市场销售?我们将课堂移至市场,柜台上各种各样的月饼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把问题带回实训室,充分调动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性,引导学生从产品标签入手,找到产品标准,依据产品标准,找到出厂检验项目:感官、净含量、干燥失重、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再根据相对应的检验方法标准,动手实验,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月饼的干燥失重,什么是干燥失重?有的学生觉得没有学过,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其对应的检验方法标准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分的测定》,从检验方法标准可以看出,测干燥失重,实质就是测水分。

(二)理解标准,完善学生分析能力

对于实训,学生已习惯于到实验室后直接按照实验讲义上的操作步骤“照方抓药”,实验操作流于表面,学生缺乏对实验的思考,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在综合实训中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根据实训项目找标准,如水分的测定,标准就有:GB 5009.3、GB/T8304、GB/T9695、GB/T12087、SB/T10018,如果测定鲜湿米粉的水分应该选择哪个标准?所选标准版本是否现行有效?而GB5009.3标准中,测定水分的方法就有四种:直接干燥法、减压接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选择哪种方法?这些都是要学生自行考虑的。

选择好标准,按照标准进行检测,记录原始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许多学生对得到的实验数据都是机械地按照公式处理,不懂如何综合判断实验数据出具报告。又如在对鲜湿米粉进行微生物指标的测定时,测得菌落总数/(cfu/g):36000,查看产品标准中微生物指标后,有的学生就直接判定该样品不合格,有的学生认为还是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对这种状况,让学生分组讨论试验结果,教师从中发现典型问题后在课堂集中讲解,采取“典型分析、逐级判断”的方法,让学生认真理解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如表3所示)。

向学生提出问题:所给的鲜湿米粉样品是即食类还是烹调后食用类?让学生思考、讨论,分级分步找出答案:若是烹调后食用类,菌落总数指标合格;若是即食类,有两种情况,出厂和零售,若是零售,也有两种情况,切粉和榨粉,从而可得出零售榨粉,菌落总数指标合格的结论,其余三种情况,即食类出厂切粉、榨粉、零售切粉,若菌落总数/(cfu/g):36000是不合格的。通过案例分析,让大多数学生找到自己对数据处理所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标准的理解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

三、考核方法改革

传统教学中课程考核成绩大都以理论考试为主,综合实训课的考核不被重视,导致在实训课中很多学生态度不认真,不愿动手,旁观者多,最后抄实验记录的多。为此,我们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将综合实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设置为:考勤10%+实训报告20%+实训原始记录20%+实训技能40%+具体项目检验报告10%。实训报告内容包括:学生对实训检验项目的确定、检验方法标准的合理采用、实验步骤的记录。实训原始记录包括:样品名称、抽样数量、数据分析、结果计算等。实训技能包括基础技能和专项技能,如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仪器设备、试剂的选用,标准溶液的配制,样品的处理,实验装置的组装、使用及维护等。这些都是考核学生综合技能掌握状况的有效手段,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另外,在实验报告中附加企业产品出厂检验报告,让学生熟悉企业质检岗位的报告形式并懂得如何填写。

【参考文献】

[1]舒友琴,童岩.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2]刘杰,张添.食品分析大型综合实验是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能力有效途径[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3)

[3]谢主兰.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6)

[4]叶瑞洪.《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2)

篇5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粮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教育部鼓励职业教育开展以现代学徒制来实现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以此来实现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现代社会发展对于职业技能人才需求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这也促使各行业开始与职业教育展开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并在职业教学中纳入各行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本院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过程中,对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极为重视,并在实践工作中进行不断探索,从而提升自身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在近几年人才培养工作中,主动落实新要求,将“三全育人”、“课程思政”、“1+X”证书试点以及现代“学徒制”试点等落实到实际教学改革中,以2019级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将专业设置积极对接产业需求,实现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等的有效对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本院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一、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方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粮食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自身的特点,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对学生专业知识教授的同时,还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过程中,根据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人才的特征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培养学生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充分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其毕业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粮食、食品行业,能够从事粮油运输管理与出入库作业、粮情检查、粮情控制与处理、粮油质量检验、粮油质量安全检测、粮农食品安全评价等工作,成为社会优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以就业为导向,本专业与象屿集团黑龙江分公司、益海嘉里齐齐哈尔分公司等企业合作,针对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采取现代学徒制的模式进行教学,打造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1.素质要求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具备坚定的信仰和追求,同时还要强化其责任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自我管理,具备较强的职业规划意识。通过开展学徒制培养模式,学生在工厂内进行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强化其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使其在校期间即完成职业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职业操作习惯,并对工作认真负责,勇于在工作中进行开拓创新。2.知识要求对于粮油储藏与检测专业学生而言,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熟悉粮油储藏与检测常用仪器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的同时,还要掌握粮库智能化相关信息管理知识,熟悉粮油储藏与检测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以及粮农食品相关标准、质量检测及安全评价等相关知识。3.能力要求学生毕业后,社会对其能力要有较高的要求。其本人能够严格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农产品食品检验等职业的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能够制订并严格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员、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等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计划,按岗位责任制及文明生产的要求参与生产作业过程;能够独立完成和组织实施粮食质量检验、油料油脂质量检验以及粮油质量安全检测等工作,并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能够对谷物、油料原料等粮农食品进行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价。

(三)人才培养方式

采取先招生后招工的方式,并对招生的学生明确其双重身份,即不仅具备职业院校学生身份,还具备企业员工学徒的身份。具体的培养方案由本院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并明确课程标准,及开发新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徒工作实际和企业生产育训结合,在岗培养、工学交替,将企业的真实生产、服务项目引入专业,引入课堂,使学生既能够在校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又可以通过企业真实岗位的演练,不断提高实操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最终将企业的岗位技能评级与学生技能职业资格考核相融合,即实施“学历证书+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粮油)仓储管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二、职业范围与专业课程体系

(一)职业范围

本专业订单班主要面向象屿集团黑龙江分公司的职业岗位需求,从事粮油仓储管理或其他农产品检验、粮食深加工生产相关质量控制等工作。

(二)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学徒岗位课程)。具体要根据国家教学标准要求设置具体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同时还要结合企业最新技能标准规范,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尽可能与职业及岗位工作等内容进行对接。1.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党史国史、体育、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社会实践、实用英语、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2.专业课程模块,如表1、表2所示。

三、基于本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还没有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本试点在借鉴优秀的管理和实践经验时,也对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建设成效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规范“双导师”教学团队

“双导师”教学团队在现代学徒制建设中至关重要。校企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和教学管理,需要学校遴选的骨干专业教师与企业遴选的优秀技术骨干通过身份互换的方式共同推动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院校需要制定校内专业教师的认定标准,即要求专业教学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同时在实践经历和科研创新方面也要有优异的表现。相较于校内导师队伍,企业方面相对薄弱。为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建议将企业培训导师队伍的建设标准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并规范化。

(二)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最突出的特征是实际、实践、实用。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基于学生这一中心,强化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通过任务驱动及项目导向开展实践教学。教学形式上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所以校企均需要具备实训设施齐备的实习实训基地。

(三)搭建“校企共赢”的育人平台

本院立足于教书育人,更重视学生能否通过培养获得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所以要求企业能提供粮油仓储管理、粮油质量检验等相关的实习岗位;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粮食行业的主流技术。而且企业还要能够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规模,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要配备具体的指导教学,及时对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各种问题进行指导。而企业立足于发展盈利,更看重效益。

(四)探索灵活机动的教学管理机制

在具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要确保灵活性和机动性,因此要积极探索对该培养模式更具适应性的教学管理机制,积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强化教学质量监管。同时企业也要加强相关管理和保障制度建设。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现代学徒制合作机制,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重要的保障。

(五)完善毕业资格与职业资格体系标准建设

非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生通常通过在校学习,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并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议要求学生至少获取一个与专业技术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相关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更应着眼于完善学生的继续教育培养与终身教育培养。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将不再由学校方面主导,而是侧重于由企业引入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

(六)构建人才培养效果的质量评价体系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考核方式,更应该注重校内外导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育人的默契。在实际考核工作中,要强化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主体作用的考核,而且实践考核内容还要积极与企业技术标准衔接,从而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确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语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应积极构建基于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不仅能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更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静,刘玉兵,贾健辉,等.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1):114-115.

[2]贾娟,王林山,魏秋,等.基于食品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估体系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475(3):92-95.

[3]胡志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17,15(23):252-253.

[4]刘巧芝,徐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J].农产品加工,2015(4):81-84.

[5]尹显锋,刘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食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J].食品安全导刊,2019(30):186-187.

篇6

[关键词] 应用型高等院校 食品质量与安全 教学新体系

应用型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是国内大学的主要群体,它们明显区别于国内重点大学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这类大学无论是办学历史、校园文化、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生源质量、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一般都不如重点大学,如果照搬重点大学的教学体系和办学模式,不但形成不了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而且会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大浪费,因此应用型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根据自己学校的自身条件和服务对象,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涉及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医学、食品科学及农学、管理科学等,是由多学科理论、技术与工程原理综合交叉而成的边缘学科,内容广泛而庞杂,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学科。必需掌握与化学有关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与生物有关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有关的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工厂设计,与医学有关的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毒理学,与食品科学有关的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添剂、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风险评估,与管理有关的食品质量管理、食品标准与法规等等学科科知识。

显然,传统的、面面俱到的教学体系已不适应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教学要求,因此对现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革新,树立起应用型高等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的新观念,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必须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邵阳学院是一所多学科性的地方本科学校,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学校的优势专业,也是对邵阳地方经济建设影响最大的专业之一,本研究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对象,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项改革,构建一个能满足行业发展要求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1教学新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

根据食品质量监管部门、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类人才的能力要求和技能要求,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和产学研合作办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的。

2教学新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

2.1 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食品学科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培养应用型食品安全监管、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分析检测、食品风险评估人才的要求,认真研究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整体优化课程设置,构建能满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要求的理论教学体系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2.2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减少教学中陈旧的内容及实验教学中的验证性内容,减少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选用能反映学科发展动态的最新教材,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写特色教材。

2.3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基金项目:教育部食教指委([2006]第1-7-10),邵阳学院教改专项(2009JG13)。

2.4 按国家食品安全检测与质量管理模式,构建食品质量与安全工程实训中心,使学生得到与工作环境相同或相近的实践锻练。

2.5 采用与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办学,实现产学研“三赢”。

3教学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3.1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既重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外延发展、又重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内涵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立在生物科学、化学、药学、工程学、食品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但并不是几个学科的简单加和,必须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课程的设置既要避免偏向某一学科的倾向,又要防止形成各种课程简单的叠加。通过深化改革,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优化、重新组合,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构建由两个基础课平台和三个专业方向平台组成的“2-3学科教学平台”:

①以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知识在内的通识课程平台;

②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原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制图》等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③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控制和食品质量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平台。

通过课程体系培养,为社会提供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与文化艺术修养知识、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专精的专业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3.2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

3.2.1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制订符合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明确各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与边界,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与实用性,注意学科间知识的推进、渗透及有机联系,克服课程之间的重复性、松散性。

①对各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进行授课内容的优化,精选反映食品质量安全领域新发展、新要求的教学内容替代教材中陈旧的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既不出现重复也不产生盲点,使教学内容起点更高、适应性更强。

②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对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内容进行浓缩提炼,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加大教学信息量。

③加强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④对部分主干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

3.2.2教材建设

严格教材选用管理,主干课程全部选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工程技术课程全部选用能反映学科发展动态的最新教材,以适应专业科技发展的趋势。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的特色教材。

3.3 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形成与地方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独立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1)在学习、借鉴和总结的基础上,构建包括由独立实验课、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工厂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组成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新体系。

①独立实验课。打破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岗位技能,按基础化学、专业基础、专业实验构建三层次合理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不断改进补充实验内容,强化实验技术训练,通过将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成熟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课等措施,提高实验课的实用性和工程性。

②实习教学体系。根据教学进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程序,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等原则,构建集“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技术应用”于一体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实习教学体系。该体系重视层次性和系列化,构建了从基础课课程实习到专业课程实习、由单元实习到综合实习,由工程实习到创新实习,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四级实习教学模块,即:

基本技能实习模块:由无机化学课程实习、有机化学课程实习、分析化学课程实习、仪器设备拆装与操作四个子模块构成。采取精选实习内容、提高实习项目的综合性,让学生掌握试剂配制、常规分析及常用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等主要内容,达到规范操作、熟练使用、结果准确的目的,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和科研素质的培养。

综合技能训练模块:由专业基础课课程实习、专业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五个子模块构成。通过单独开设的以产品检测及产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实习、工程原理设计、食品检测机构及企业顶岗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模块:由研究创新实验、科技创新活动和毕业设计(论文)三个子模块构成。通过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激情,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产品开发和解决工程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工程技术应用模块:由企业职工短期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术成果转化三个子模块构成。充分发挥学校设备、人才优势,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根据企业的需要为职工进行短期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与国家培训中心和邵阳市劳动保障局合作,向学生及有关企业提供ISO22000(食品质量安全)内审员、外审员、化学分析师、微生物检验师、食品检验师等资格培训与考核;组建科研团队,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推广应用研究成果。

③建立实验室、实习基地开放制度,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革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①引入了职业资格考核项目。采取综合考证制度和奖励优秀实践学生等措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全部学生获得ISO22000(食品质量安全)内审员资格证书和HACCP证书,70%以上的学生分别获得微生物检验、食品检验等职业资格证书。

②实行综合评分办法。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由学习态度、实践项目设计、现场操作、实习报告或专题论文等内容组成。如果单项成绩不合格,则不记总成绩,促使学生能自始至终认真参与各个实践环节。

3.4 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建设工程模式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室,实现“三性”实验达到80%以上,提升实验室的整体功能。

3.5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立2~3个省级以上优秀实习基地和产学研示范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学校、用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3.6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重点培养、引进优秀人才、实施 “青年教师导师制”、 组织教师到各级质量与技术监督局、食品检测中心、食品生产企业兼职,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建设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4教学新体系建设的实践效果

4.1 制订了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学科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既要贯彻全面发展的基本方针,又要体现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为国家培养政治合格、素质全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借鉴和总结国内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制订了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

4.1.1课程设置遵循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科内涵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双原则。不仅按食品质量与安全学科体系的要求设置化学学科、生物学科、工程学科、食品科学学科、管理学科的相关课程,同时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和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设置了食品生物技术、发酵工艺学、食品安全监管、食品企业认证等特色课程。

4.1.2构建了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所有的实验课全部从理论课中分离,按照基础化学、专业基础、专业课三层次独立设课,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

4.1.3构建了工程模式的实习教学体系。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现状及食品安全监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设置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能力的、独立的实习教学体系。基本实验技能、工程技术实验、生产现场实训和科技创新活动四个教学平台。

4.2 构建完成了基础课学科平台

通过修订培养计划和教学研究,构建了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原理》、《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为了保证平台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平台课教学“四统一,一分离”的原则,即统一学时、材,统一大纲、统一考试,教考分离,从目前已完成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教学效果分析,虽然教学时数有了一定幅度的减少,但教学效果较以前反而有了明显的提高,比如,有机化学,我们采用的是中南大学试题库的试题,考试难度比较大,但考试的最高分达96分,90分以上的学生达到16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2%,我们认为成绩比较理想。

4.3 已完成了能满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科学性要求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原来的教学计划,基本上在综合兄弟院校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师资条件拼接而成,没有特色,课程间的科学性也不严谨,过分地强调了学科的完整性,因人设课,因爱好设课的现象也偶尔出现在教学计划中。为此我们以教育部专业认证要求为指南,根据既重视专业外延发展、又重视专业内涵建设的、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相适应原则完成了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同时对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课程内容优化的主要原则是:明确各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与边界,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与实用性,注意学科间知识的推进、渗透及有机联系,克服课程之间的重复性、松散性。对各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进行授课内容的优化,确定每门课程的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既不出现重复也不产生盲点。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理顺关系,对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内容进行浓缩提炼,做到课堂讲授少而精,对有些章节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4 形成了新的实践教学方法,教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围绕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2006年~2010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共主持教改课题12项,其中部级1项、省级4项,校级7项,年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6篇,教学研究氛围浓厚,形成了教学改革与教学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教学团队探讨了与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以湖南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邵阳食品检测中心、湖南李文食品有限公司、湘窖酒业等单位为试验对象,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参与食品检测、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食品安全监督、食品安全评价、食品质量管理等工作;实习单位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参与教学,单独指导或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使学生熟悉相关岗位要求,熟悉食品安全监管、食品质量检测、食品安全评价、食品企业申报、食品企业认证及主要生产工艺。通过该模式的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零距离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5 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要求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最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5%以上,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工作快,具有 “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特点。从2006年至2010年上半年,共有32位同学的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广东微量元素科学》、《食品科学》、《中国酿造》等专业期刊上。

4.6 新模式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专业教师产学研合作能力大幅提高

近年来,食品教学团队成员共主持教改课题22项,获省级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高等学校系列教材10部,其中,主编4部,国家十一五规范教材3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有4项科研成果获得邵阳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有4项科研成果产业化,年新增产值3亿多元。食品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产学研基地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产学研示范基地,新教学模式由于强调了应用,引导教师把科研的重点放在产业化研发上,教学产学研合作能力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放银.培养应用性人才服务区域社会经济[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4):3-4.

[2] 赵良忠,蒋盛岩,余有贵.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与思考[J].海峡科技,2007,(9):50-51.

[4] 包国勇.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提升学校办学能力[J].交通职业教育,2005,(3):12-13,26.

[3] 张剑锋,郑岳青等.地方性综合大学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CHINA SCIENCE EDUCATTON,2007,(14):35-36.

篇7

关键词:精品课程 建设 教学改革 开放式实践教学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全面推开后,在全国高校引起极大的响应。各校围绕着精品课程建设,按照精品课程提出的“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标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我院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绿色食品方向)”于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又成为广东省的示范性专业。“绿色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2004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课程教学团队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对该课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建设。

1、课程的定位。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品课程是高水平、有特色的优秀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课程。因此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应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体现职业性、应用性和示范性。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是以南亚热带作物为主要原材料,以食品安全为核心,以绿色理念及绿色食品的标准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与绿色食品生产相关食品企业共同研究,根据广东食品生产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构建教学体系,组合教学内容,教学项目覆盖绿色罐头食品、绿色干制食品、冷冻冷藏食品、绿色果脯类食品、饮料、焙烤类食品等。作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绿色食品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面对食品生产及管理岗位群,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此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知识则突出能力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绿色食品标准的运用能力,具备应用各种加工技术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罐头食品、冷冻冷藏食品、各种干制食品、各类饮料、果脯类食品和焙烤食品等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2、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因而其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立足能力培养,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出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

2.1.1 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生产实际相联系,要跟随新技术的发展,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根据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将原来偏重加工原理讲授的教学内容调整为以加工技术、加工方法为重,理论部分重点讲授与该技术关系密切的基本理论和对未来发展关系密切的相关理论,根据专业发展及能力要素的需要,既满足学生现实学习的需要,又能满足其未来发展的需要。

经过几年来的摸索和总结,结合广东省地方生产的特点,与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共同剖析目标产品的原料特性和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确定本课程的典型的技术和典型的工作过程,即以绿色罐头食品、绿色干制食品、绿色冷冻冷藏食品、饮料、焙烤食品、绿色果脯类食品等6项加工技术和过程,加上1项基础环节和1项综合实训共8个项目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工作对本专业职业能力提出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在此过程中注重工艺流程、工艺要点、工艺影响因素的讲授,着重实用技术的传授,同时注重培养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更新教学内容,大胆删除重复交叉、偏难偏深、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增加了无菌灌装、超高温灭菌等新技术的讲授,实现理论与实际、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的结合,而“绿色”理念及标准始终贯穿在本课程的整个过程中。为本专业学生从事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食品销售、食品检测、食品质量管理等岗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1.2 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要坚持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改革实践教学,强调“职业性”和技术的“应用性”。“绿色食品加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实验、实训与实习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按照该课程不同模块的要求,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设计出相应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设计、实操内容及教学条件等方面给予保障,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2.2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和切入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经过努力,我们将原来的满堂灌、填鸭式的讲授型教学、接受型教学,逐渐改进,增加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活动、课堂讨论等方法,由老师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热门话题,或将其分为若干个子任务,启发同学们思考,积极查阅资料,去完成相应的任务。既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尽管有部分同学在讨论中还不够大胆,但已经在尝试努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营造出精品课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还开展了“创业式”教学,在本课程的后期,我们开展了“创业大练兵”的综合实训,要求项目组成员自主设计、自主开发、自主核算、自主生产多利,产品,将自己设计制作的产品在全院范围内展销,并通过全院师生对其产品的评价、评分及购买来评定,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和表彰,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对于在食品工业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在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相关的视频材料演示教学,如饮料生产中的无菌灌装技术,通过视频资料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见识,增加了学生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认识。

现代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一体化教学。本课程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网站及网络课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并定期更新和充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障学生自主学习。学院优良的网络教学环境提供了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绿色食品生产状况、生产工艺技术等,以及网络课程资源,如许多与我们合作的生产企业,主要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动态等网站的链接,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木课程的教学需要。

2.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教育部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特别提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要求。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就要特别突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教育部的试点专业,在省教育厅和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建立了能基本满足本课程建设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如进行罐头生产、饮料生产、果脯类食品和焙烤食品等生产的校内实训室;并与广东农垦收获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广州洲星食品有限公司、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流花宾馆、东方宾馆等相关企业,加上其他农垦系统所属相关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这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充分利用,为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3.1 校内实践环节的强化。

①开设多元化实践教学,改传统的验证型实践教学为按实际需要配药型的应用式实践教学:增加技能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操实训,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②实践教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环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在反复操作、熟练掌握的基础上,选做一些创新性和综合性强的实操实训;

③将原来封闭的实验实训室改为开放实验、实训室,并确立配套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实践环节的规范和有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的密切配合,同学们掌握了必备的实操能力,如糖水罐头的制作、蛋糕面包的制作、糖制品腌制品的制作、常规饮料的制作等。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做创新性和综合性强的训练,并熟练掌握这方面的技能,如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设计并制作出精美的裱花蛋糕、特色面包、功能性饮料等。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适时地举行相关活动,如花样蛋糕设计制作大赛、饮料设计大赛、创业大练兵活动等,既活跃了第二课堂,又能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学以致用。

2.3.2 校外实习环节的强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通过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创建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在强化校内实操实训的同时,每届在校学生都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2-3次,其中与本课程相关的食品加工专业实习至少1次,即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让同学们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

篇8

(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 要: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以专业应用能力指标为引领,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培养与行业培养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缩短了毕业生与社会的“磨合期”,真正实现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77-02

收稿日期:2014-11-15

作者简介:张筠(1976—),女,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功能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乳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JGZ201201224)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素质要求变高,对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引导高校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1]。广大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目标和定位上也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以“应用”为主导,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应以培养现代技术的应用者、操纵者为目标,即要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应用型本科大学是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的战略任务,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现代生产力方式的变革需要,是为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是中国整个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节点[2]。

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构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体系[3]。黑龙江东方学院在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制定中,依据服务面向地方区域、为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注重依据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建立了食品和化学两大专业群,并初步构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该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应用能力指标为引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校培养与行业培养相结合,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突出动手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缩短了毕业生与社会的“磨合期”,促进了学生尽快进入“熟手”的行列,真正实现了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培养,能够为社会提供行业所需的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总结该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特征。

一、专业应用能力指标明确

围绕食品和化学两大专业群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充分考虑现代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需求,以社会需要、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为主线、实践体系为主、理论为其服务的新模式,明确各专业培养目标,精雕细琢每个专业核心应用能力指标,精挑细选实践教学内容,依据核心能力设置课程平台,配置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出职业能力的核心性,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养的科学统一。力求尽量避免“过度教育”、“学非所用”,做到基础够用为度,技能好用为尺。每个应用能力指标都有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撑,形成理论教学、校内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教学链,可确保能力指标的真正实施,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建立了教学纲领性保障。

二、搭建完整实践教学链

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能力指标为主线,将实践教学贯穿各个教育环节,改革单一实践方式,建立了八学期实践教学链,从校内实验发展到校外实习,从单一实习扩大到多样实习,从认知实习到就业实习,形成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技能实训、就业实习、毕业设计“七点一线”的实践教学链。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基本技能,通过认知实习了解专业,通过生产实习了解工艺,通过技能实训提高技术,通过毕业实习实现就业。在不间断的实践活动中加强专业意识,补给学习动力,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确保了实现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能性。

三、整合实验课程

实验教学已打破了理论带实验的常规做法,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实践教学,大幅度改革各层次实验教学内容及模式,采取基础实验课以强化训练为主,重在加强基本技能培训;专业实验课以综合、设计实验为主,重在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整合和调整小而零散的实验为大综合实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根据不同课程特点,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工程性、实用性、多样性。从工程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应用课题,开展体验性、问题性、自主性、开放性等实践活动,多方面、多层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不断引导教师和学生改变实践教学理念和方法,摆脱实验课辅助理论课的地位及思维方式,使课程设置真正向着企业需求发展,实实在在地服务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

国际上应用型大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并且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值得借鉴的经验[4]。我们认为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高校和产业界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是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极好办法。黑龙江东方学院树立攀高结贵提升合作层次,抓大不放小发展实践基地的观念,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积极促进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研合作,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水平和质量。目前已实现了与政府机构的合作办学,携手与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和乳品龙头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建立了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成立了一个校企共建的联合学院,积累了几十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使学生的实践基地遍布各个行业和各个地方。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使企业和学校实现双赢,学校通过合作解决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有机会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真正掌握最实用的技术,而企业从学生中找到自己理想的人才,节省了人员培训的时间和费用。

五、采取多样化实习实训形式

根据专业特点的不同,实习实训形式也采取多样化。如乳品专业与国家乳业技术中心签订了“3+0.5+0.5”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接受一年时间的工学结合授课;食品专业的检测方向与各大检测机构签订定期实习合同,分别经历理论学习、行业培训、检测机构实习等专业能力训练;而食品专业的粮油工程方向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合同,通过顶岗实践了解企业文化和培养职业素养;生物工程专业最先引进了“订单式培养,社会化就业”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共同培养的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使学生的实践形式为实习、顶岗相结合。并且各专业课全部增设课程设计,同时还引进了仿真生产线来加强实训,不仅建立了工学结合、以工促学的实践教学法,还使岗前培训和教学结合在一起。

六、实施制度化管理,提倡科技活动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和管理有制度化保证,各项内容全面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建立教师定期下厂培训制度,将“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化;建立实习实训总结考评制度,严格监督实习实训质量。建立开放实验室制度,将学生的课外科研创新活动计入学分,推动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建立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考评和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将科研与学生课外实验活动相结合,开放实验和学生毕业设计相结合,引导各项竞赛与学生就业、创新相结合,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立足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七、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将职业资格培训融入教学计划

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中,充分考虑相关职业资格培训内容,使本科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并驾齐驱。鼓励学生积极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毕业时在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的同时,还能拿到职业资格证、行业认证书等相关专业准入证,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和顺利进入社会奠定基础。目前多数学生可以拿到国家高级食品检验资格证,国家高级化学检验资格证,食品质量内审员资格证,食品营养师资格证,环境质量内审员资格证,食品分析化学工程师认证,环境分析化学工程师认证,制药分析化学工程师认证等国家职业资格证或行业认证证书。

八、职业素养培养贯穿始终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我们认为应该要校内外相结合,即在通过考试、实验、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环节进行校内质量评价的同时,还要以社会评价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薪资、专业对口率和离职率,关注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的评价,良好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是学生良好发展的保证。因此我们在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中,不仅进行专业相关基本素质教育,还在每学期均设置了专业导论课程,安排行业专家、名人名师等进行职业素养讲座,细水长流地给学生灌输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现状,以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鼓励学生热爱本专业、立足本专业。实践表明,黑龙江东方学院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及社会用人单位评价均较好。

参考文献:

[1]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2]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

篇9

关键词: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32075

1 前言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专业教学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效率、效果和教学质量,推进信息化教学模式实践迫在眉睫。

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支持,构建友好的教学平台,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再现企业岗位工作过程,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模式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的成熟经验,并且结合了高科技手段,因此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具有相对的优越性。

本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对高职食品类专业的《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进行了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的实践,介绍信息技术再现岗位工作场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应用。对高职专业教学中节约投入,避免浪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整合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类专业“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由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高职教材《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该教材是院“国家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改革成果之一。“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是该教材中学习情境八的第1个工作任务。该工作任务的试剂种类繁多、实验标准规范、实验条件严格、操作过程复杂。传统教学中,难于再现食品中还原糖测定的真实工作过程,学生也更难以通过一次实验达到教学目的而得到正确的检验分析结果,因此教学内容抽象,还原糖测定的反复实验次数较多,浪费严重,给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此,在授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教学过程与岗位实验操作过程等加以整合,依托学院网络教学平台、flas与教学视频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过程,通过虚拟场景的教学设计,呈现实际工作岗位中食品还原糖测定的过程,对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掌握,减少实验过程的盲目性和实验教学的抽象性,节约耗材,顺利完成测定项目,内化和熟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有一定的适宜性和针对性。

3 设计理念与构思

“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在高职一年级第2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碳水化合物的一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学习能力,专业学习过程中反映出学生们对实验兴趣较为浓厚,喜欢动手操作,也培养了对未来工作的向往。但是,学习兴趣不高、抽象思维能力差、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较弱、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缺乏等,是高职院校普招学生的共同特点。而且他们的化学基础薄弱,对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较弱,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不强,对专业和未来岗位工作了解不够。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力求构建一个集岗位技能熟化功能、知识验证功能、学习效果评测功能、实时互动交流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依次来启发学生思考、带领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实践,实现做中教与做中学的有机结合。

在此环境下,通过运用直观演示、行动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通过丰富实用的数字化网络资源、真实直观的教学视频、身临其境的岗位实证、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与多元立体评价体系的应用,实现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科学评价及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该教学设计将做中教与做中学有机结合,通过教师引领和指导教会学生实验方法;学生通过学习,手脑并用掌握实验技能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 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岗位职业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学生认知规律与职业发展水平,岗位技能成长规律与知识技能内化规律,综合素养形成与职业标准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3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

4.1 知识与能力目标

4.1.1 理解还原糖的概念、测定意义及测定方法;

4.1.2 能正确配制和标定斐林试剂;

4.1.3 熟悉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和各环节的注意事项;

4.1.4 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和操作技能。

4.2 过程与方法目标

4.2.1 学生经历实验准备、实验、收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具体过程,从中学会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

4.2.2 使学生学会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

4.3 情感与态度目标

4.3.1 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4.3.2 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4.3.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5 教学重点和难点

5.1 教学重点

5.1.1 掌握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基本原理(教师讲解,辅之于flas演示)。

5.1.2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及实验注意事项(学生观看企业测定还原糖录像视频,操作练习)。

5.1.3 掌握斐林试剂的标定方法(观看视频,合作试验)。

5.2 教学难点

5.2.1 掌握滴定终点的确定(flas演示及教师操作演示);

5.2.2 理解并掌握还原糖溶液浓度、滴定速度、加热时间及热源稳定程度等对测定精密度的影响(展示企业规范,操作验证);

5.2.3 滴定技能的掌握,注意平行测定时溶液消耗体积应不超过0.1mL(合作试验,强化技能)。

6 教学过程设计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业技能形成规律,以还原糖测定为主线,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将4学时的教学活动依次设计为创设情境10min,确定任务15min,实施任务150min,考核评价15min,知识拓展10min 5个环节。

6.1 创设情境

为了让学生理解食品中还原糖的检测意义,结合现代年轻人爱上网、对新闻事件比较敏感的特点,以2则网上公布的因糖果中还原糖项目在抽查中不合格造成的影响为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创设课程情境:小陈是某脱水蔬菜厂的食品检验员,主要从事食品质量检测工作。其中,还原糖含量是脱水胡萝卜粒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出厂的必检项目之一。小陈的工作就是根据国家关于还原糖的检验标准测定脱水胡萝卜粒中还原糖的含量,并将检验结果与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最后出具检验报告。同时,教师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什么是还原糖;结合你身边的例子说说测定还原糖的意义。

由情境和问题入手,导入新课内容。

6.2 确定任务

通过情境分析,确定本节课的工作任务是在学校的食品检验实训室进行“脱水胡萝卜粒中还原糖的测定”,同时给学生分发工作(学习)任务单和资讯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脱水胡萝卜粒中还原糖的测定”工作任务由样品处理、斐林试剂的标定、样品预测、样品测定4个子任务组成,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和上网查询,认真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及工作(学习)任务。

6.3 实施任务

在资讯引导、个人学习的基础上,由每位学生做出本次工作任务的计划,并通过小组充分讨论后,以实施单的形式制定出小组最佳实施方案,由此进入到任务的实施阶段。

相关研究表明:在接受新信息时,人所获取的信息中记忆的25%通过视觉完成,听觉占到15%,但是,如果我们将听觉与视觉结合,那么能够记忆的内容可以达到65%,因此,为了让学生了解本工作任务的流程和技能要求,将一则还原糖测定的实验动画呈现给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实验场景,增加直观感受。实验动画主要由4个部分构成,学生可以通过点击相关提示完成实验模拟操作,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实验的盲目性,为学生实施后续检测做好铺垫。

同时,由教师提出自学引导题:

在样品处理时,能不能用铜盐作为澄清剂,为什么;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的贮存方法怎样,为什么;

滴定为什么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

样品溶液预测的目的是什么,请解释说明;

说说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操作因素都有哪些;

然后让每位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后续的检测训练。

在子任务1样品处理实验前,给学生展示一组样品处理照片,告知学生样品处理步骤,将一段来自企业检验人员进行脱水高丽菜样品处理的流程录像视频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样品处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由各小组学生动手合作处理样品练习。

子任务2斐林试剂的标定是本次教学的重点,以多媒体课件讲解实验原理,让学生熟悉实验试剂的种类与发生的化学反应,向学生呈现具体操作的教学视频和企业岗位检测视频,讲解其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子任务3和子任务4是本教学单元的难点。为了化解难点,学生在实验前,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教师在检测过程中的一段教学视频,并讲解检测中的关键点和与上一子任务的区别,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操作要点和规范,然后各小组合作检测练习,顺利完成实验,实现操作技能的提升。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和还原糖测定规范内化,进而形成学生还原糖测定的专业行动,在合作实验中完成了重点难点内容的学习和关键技术技能的掌握。

实验结束后,再次带领学生回顾提出的问题,在总结实验过程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深入思考,给出满意的答案。

教师以flas案例的形式,归纳总结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让学生讨论、判断、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以此加深对操作规范的掌握,强化了实验教学效果。

6.4 考核评价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练习与考试系统,对学生还原糖测定实验情况进行测试。通过个人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形成本教学单元的操作的技术技能及知识内容掌握情况的综合评价。此外,本人利用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中的答疑讨论区,为学生及时解答疑难问题,并利用QQ班级学习群、电子邮件、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拓宽教师答疑、师与生、生与生交流的渠道,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一个具有实时互动交流功能的学习环境。

6.5 知识拓展

根据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评测结果,为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迁移能力和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此环节给出拓展性学习材料,并突出拓展性思考问题,起到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和拓展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复杂实验的适应能力。

此外,将本教学单元的各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及时上传至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学生在课外可以利用闲暇时间点击观看完成课后复习及巩固所学。

7 教学反思与提升

“脱水胡萝卜粒中还原糖的测定”工作任务的实施,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利用了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多元学习环境,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通过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多种直观教学手段,使抽象、晦涩、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动画、视频、影像、虚拟场景等信息化手段使这部分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可视,从而化解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实现了教学目标。

本教学设计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增强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学生在掌握还原糖测定的原理和技能的同时,也历练了学生的岗位工作品质,增强了安全意识。本教学设计的实施也是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传授的综合检验,突出了岗位能力培养的思想,保证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而且对高职专业教学中节约投入,避免浪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会起到借鉴作用。

本教学设计获得了201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课程教案获得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3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教案类作品大赛的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4-7.

[4] 周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方案[J].科技信息,2008(1):198-200.

篇10

关键词 学分制 校内实训基地 信息化

0前言

学分制首先由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提出的,主要内容是用学分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量化,达到一定数量的学分即可毕业。学分制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学习的能力。

职业院校从学校定位和培养模式的要求出发,为了适应培养实践能力的需要,普遍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承担了实践教学的大部分任务,是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的摇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和强调自主实践的实训方式,应当成为职业院校建设实训基地的基本依据。

由于我校目前正在清远校区进行书院制和学分制改革,在学分制改革环境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正在分阶段进行展开。本文从书院制和学分制改革出发,就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的设施、教师和管理等主要要素做了简要论述,通过对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归纳学分制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经验和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一些关于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对我国其他区域和城市推动学分制改革及学分制下实训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对丰富我国有关职业教育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为我国的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下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提供经验。(2)为我国有关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3)通过对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实训基地的分析及经验总结,为我国其他区域和城市的高职院校提供借鉴。

1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学校虽然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还存着一些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书院制和学分制改革对实训基地建设的影响、实训基地及实训设备数量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大多采取了实训基地的建设的制度化、标准化,加强对实训的改革,改变现存的实训基地建设的不良状态。总的来看,尽管我国职业院校的数量大增,但对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的研究还是滞后的,关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更是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己有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是不够全面,没有从实质上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没有从教育学的角度揭示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一般规律。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4年我校开始建设清远校区,同时进行学分制和书院制的改革,在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中,书院的划分与学分制改革中专业群的建设,都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有着大量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书院制与学分制改革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影响

影响主要分为三方面内容:(1)书院制与学分制实施后哪些学院和专业应该归属于哪个书院。(2)书院特色与学院专业群特色的区别在哪里。(3)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以书院为基础还是以学院为基础,如何来进行判断和划分。如何处理好书院、学分制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关系,是本文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1.2学分制下学生人数的变化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影响

学分制改革要求学生以学分为主,可以灵活选择课程,不同的课程对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的要求又不同,这样一来难免会出现以下问题:(1)实训室的建设地点应该在哪里。(2)学生人数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到建设投入的资源浪费。(3)建成后的实训基地如何进行灵活的管理。这三个问题涉及到教学管理方面的内容,本文将根据学分制改革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

2研究与探讨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清远校区投入数亿资金,在全校实施学分制改革和书院制,对清远校区的实训基地建O进行反复论证,力求在学分制改革下建设出适应新形式教学的实训基地,从政策上和资金上都进行了保证。省教育厅更把我校的学分制改革列为重点项目,本文通过研究与探讨清远校区学分制改革下的各专业实训基地如何进行建设,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2.1学分制下实训基地建设的初步思考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学分制改革最终的目的是进行教学改革,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为教学所服务,所以在建设项目时,首先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需求调研,建设论证。

书院的划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学院为基础,书院即学院。这样的好处是便于管理,利于发挥学院优势和快速突出书院特色,缺点是每个书院都进行配套建设的话,资源的建设必然会出现重复,必然会出现资金投入重复浪费的现象,而且随着学分制的实行,书院特色无法突出,更多的是以专业为主,相关专业组成专业群,不同的专业之间会进行竞争。

另一种方式是打乱学院,以专业为基础,互补的专业组成一个书院,管理上以书院为单位,学院仅负责专业教学,书院负责育人,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点是学生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时间比例不好掌握,同时不同专业学生的人数无法掌控,书院专业的划分和学生人数有可能每年不同,管理难度增加,同时需要功能齐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做支撑,前期需要投入大量准备工作。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第一种方式只要资金充足,学院转书院速度会非常快,工作量较少,但不适用于学分制改革下的学生学分灵活学习和特性的培养。管理不好很容易就变成仍是学院为主,书院仅是另一层皮,书院特色变成学院特色,仍是专业为主,改革效果不大。

第二种方式利于资金的节约,避免重复建设,但是前期的信息化准备工作必须优先完善,否则全靠人力来进行管理不太可能,尤其是学分制改革下的灵活性与时效性要求较高,靠人力来完成一方面没有足够的相关人才需要边摸索边改进。另一方面仅前期的观念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变更就会难住大量的职业技术学院。

2.2学分制下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从2014年7月开始到2016年12月,经过两年半的不断研究与实践,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清远校区建设有6大校内实训基地和1个公共实训基地,近120问各类实训室。在此建设的基础上笔者对学分制下的实训基地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来进行探讨。

2.2.1学分制改革下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以专业群为核心

学分制改革下,原有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明显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必须改变思路,以适应书院制与学分制的方式来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书院内学院专业的情况,在就近原则、共用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专业群的发展规模和方向,以专业群为核心,从公共实训基地开始建设,专业实训基地与公共实训基地分开建设管理,提高不同专业下公共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同时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在书院内,一方面便于学生学习使用,另一方面便于不同学生人数下书院内专业的调整。

以我校明德书院为例,实训基地建设以核心专业为主,发展为专业群的实训基地,优先建设药学专业和中药专业所需要的实训室:例如药物制剂实训室、药物检验实训室、中药炮制实训室、中药鉴定实训室等20多间实训室,然后建设食品检测、食用菌研发室等10余间实训室。建设时根据书院专业组成和专业三年教学计划安排,对实训室的建设顺序进行安排,最大化节约资金。

2.2.2利用大数据的信息化手段对实训室建设和使用进行管理

在_定以专业群为主导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原则下,实训室建设的地点、学生人数的影响、建成后的管理手段,都需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完成,靠人力是无法做好的。

每年各专业报到学生人数和分班是不同的,需要对专业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实训室的需求数量进行预测,通常情况下60人的班级使用1间实训室,每个实训室的可排课时数量含晚上为56节,即1间实训室理论上可以满足28个班上课使用,如果是4节课则可以满足14个班使用,如果4节课同时仅使用白天40节课则可以满足10个班使用。同一个班人数越少,使用课时越多,则该实训室可容纳班级越少,以此作为依据,根据每年的招生情况进行预估,即可计算出实际需要的实训室数量,一般情况下专业没有这么多班级,所以专业实训室使用率较低,每种实训室建设1问即可满足专业需要。而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训室则需要充分考虑到最大化使用概率的情况,所以根据公式需要冗余计算。而大数据下的信息化管理则可以有效节约人力物力,同时可以进行及时调整管理。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