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4 10:0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贸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本文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和实际出发,结合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软件平台实训的方式来模拟国际贸易流程,极大地解决了教学中实践环节开展难的问题。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许多商务类专业,比如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国际商务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的技能课程。既然作为技能课程来开设,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只介绍理论,而应该更多地介绍实务中的东西。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门课程的定位就是一门理论加实践,实践为主的课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实践性强
这一特点是该门课程区别于其他经济类课程最重要的特征。该门课程的建设与其他学科重理论教学不同,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
使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外销员考试、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外贸跟单员考试、报关员考试、报检员考试等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学生经过本课程学习后,可进一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三)实用性强
学好这门课程将会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就业率和优化就业岗位。
(四)案例教学特色明显
本课程的案例教学独具特色,本课程主讲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大量生动的、典型的真实案例进行讲解。学生们普遍反映本课程的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实用性。不仅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了理论知识,更使他们学会了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如何应用这些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处理和解决各种复杂的业务难题。
(五)实验实训教学突出职业特色
课程组始终把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本课程教学的最突出地位。为此,要求全体主讲教师把日常教学的每一节课都当做实验实训课来上。通过课程内实训、实验室中的专业实训课、假期学生的自主实践、等实验实训课程和手段,使本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效果突出,职业特色明显。
针对上述课程特点,教师在授课时针对不同章节采取了不同的实训方法,本文主要针对软件实训进行阐述。
二、采用软件进行实训的必要性
(一)实训环境逼真
软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并且清楚所学的理论内容在实践中是如何操作的。
(二)授课形式灵活
教师采用软件授课后,可以结合课程实际,有选择性地进行操作。
三、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
(一)SIMTRADE外贸模拟软件介绍
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外贸实习难的问题。
学生在网上进行国际货物买卖的实务操作,能很快地掌握进出口成本核算、询盘、发盘与还盘等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
SIMTRADE是模拟的外贸操作平台,每个参与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中的不同当事人,共同组成模拟的贸易环境,除管理员与指导老师外分为五个角色,分别是出口商、进口商、工厂、出口地银行以及进口地银行。
(二)实训环节设置
1.交易准备。首先由教师输人学生信息,主要包括学号、姓名、以及角色选择等,这项工作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由学生输人完成。信息输入完成之后,学生开始实训。
开始实训后,教师首先要明确整个实训思路关键是选择哪一个支付方式、选择哪一个贸易术语,在支付方式和贸易术语选定以后接下来进行的是角色资料的选择。学生首先要填写出口商、进口商、工厂、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等实训角色信息。
信息填写完成之后,可以分别从进出口商的角色进人实训平台发送广告,进口商发送广告主要是需求信息广告,而出口商在这里主要发送的是供给信息,发送给工厂的需求信息这里暂且不用。
2.交易磋商。在交易磋商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训了解如何来进行询盘、发盘、还盘。本套软件中询盘、发盘的联系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的,邮件地址是系统分配的,学生可以用这些邮箱进行登录、发送和接收询盘、发盘信息。
3.合同的签订。经过发盘接受之后,买卖双方签订外销合同,合同的具体内容填写可以参考在线帮助,合同建立好之后,填写出口预算表,出口预算表的填写也可参照在线帮助,以上两项工作完成后,把合同发送给进口商等待确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联系修改合同,直到最终签订这份外销合同即可。
4.信用证业务。此部分实训是在外销合同建立之后,由进出口地银行来完成的支付方式练习,如果采用的是电汇或托收就没有此部分内容,但是由于信用证业务比较有代表性所以把此内容单独作为一个实训章节。通过这一部分实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指导如何进行开立信用证、修改信用证、以及如何进行审证等步骤。并且通过信用证业务举一反三了解电汇、托收等支付方式。
5.国内采购流程。这一部分主要是出口商签订外销合同后与国内工厂签订国内采购合同,合同内容在第二部分交易磋商中已经列明。这一部分属于国内贸易部分。
6.出口业务单据缮制。组织货源完毕后,进行货物出口时主要通过单证的传输来体现出口的流程。因此,这一部分要结合制单软件来进行组合运用,这样效果更好,毕竟流程软件所提供的单据模板较少,不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知识。
7.进口业务单据缮制。最后进行进口单据缮制,经过出口业务之后,学生对许多单据已经很熟悉了,在填写进出单据时已经可以熟练填写,因此这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教师只需进行辅导和点评即可。
上面七个步骤完成之后,学生已经对外贸流程有了一个很直观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更换支付方式以及贸易术语来重新进行实训,重新实训可以由学生通过自学来自我完成,因为不同的贸易术语下进出口业务流程大同小异,教师在实训之前要提示学生注意不同贸易术语之间的区别即可。
不同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组队的方式进行实训,比如三个人一组即进口商、出口商(工厂)、银行(进出口地银行),五人一组实训就是每个角色由一个同学来担任,完成之后进行角色轮换即可。
篇2
对师生来说,获取的环境条件极其有限,而营销工作最大的特点就体现在权变性,即在营销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而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营销模式、方案或方法。因此,以往的营销实训对学生营销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全真营销实训是在完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的,产品、市场、消费者等都是真实的,需要学生在完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方案的策划及实施,因此,对培养学生的营销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营销是一门系统工程,战略和策略,各种策略之间,战略、策略和环境之间都应该是相互匹配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最终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营销工作的失败。因此,缺乏综合实训的学生无法真正有效理解和应用营销理论,通过综合实训才能使学生对营销理论融会贯通。以往的某些营销实训模式,例如在校内作促销活动、销售竞赛等,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其运用的营销要素有限,例如在营销策略中非常重要且中基层营销人员最常用到的渠道策略等就无法得到运用,从而影响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营销实训侧重于对方案的策划,或虽有执行,但执行期太短,难以体现营销的真实面貌,学生对营销的理解也难以深入。而全真营销实训由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执行其制定的营销方案,在执行中学生自己就可以评价方案的好坏,了解真实的市场。感受市场的酸甜苦辣。通过执行,学生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理解营销的真谛。以往的营销实训主要由教师或企业营销管理人员评价结果的优劣,主观性比较强,而全真营销实训有具体明确的客观指标来衡量结果,比如销售额、市场占有率、铺货率、陈列情况、知名度等。这样,一方面使评价更为客观,另一方面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
二、全真营销实训的优点
正是因为有营销教师和大量学生无偿帮助企业作市场,所以,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而学校无需为实训付出任何费用。例如:武夷学院2010级国贸专业2012年秋的市场营销课程综合实训与兴华啤酒公司合作开拓武夷学院市场,企业除了提供必要的物料、宣传费用支持外,还拿出一些奖品来奖励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团队,经过此次实训,兴华啤酒在武夷学院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销量也都有了较大提高,真正实现了双赢。因为是全真的营销实训,是在完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的完全真实的营销活动,和在企业中进行的营销工作几乎完全相同,因此,对于急切盼望实践的学生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再加上企业奖品的激励和教师平时成绩的激励,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非常高。因为是综合实训,需要学生提出策划方案并执行,所以,学生的营销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市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学生也获得了较大的收益。
三、全真营销实训过程
产品应选择在本地市场不太成熟或目前市场表现不太好的产品,因为成熟产品的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已基本成熟,可供同学们选择的余地非常小,最多只能作促销策划,而中基层营销人员最常要运用的渠道等策略可发挥的空间较小。对于在本地市场不太成熟的产品,由于其市场未充分拓展,同学们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能综合运用市场定位及4P策略。而且,由于是处于市场开拓期或目前市场表现不太好的产品,企业的积极性也很高,愿意配合学校进行各种活动。例如:武夷学院2010级国贸专业2012年秋的市场营销课程综合实训选择2012年5月刚刚在本地开拓市场的兴华啤酒公司合作,由于兴华啤酒进入市场的时间非常短,还处于市场开拓期,产品知名度非常低,渠道还未有效建立,所以,对同学们来说需要在市场定位及4P策略方面都做出自己的决策。
篇3
国际贸易;校中厂;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 杨军安,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国贸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实务,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6-0106-0003
一、概 述
随着我国进出口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融入国际市场。中小型外贸企业成为各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要就业途径。如何使得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外贸企业需求相一致成为各院校国贸专业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校中厂”模式能够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把企业请到学校,让学校的育人优势与企业业务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是外贸企业中的业务员、单证员和跟单员。把中小型外贸企业引入到学校,把外贸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引入到教学,改变以往国贸专业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主要根据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近两年的“校中厂”的建设经验,结合专业多年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讨国贸专业“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在三年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切实的企业锻炼经历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中小型外贸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业务性质要求,不能大规模接受学生到企业实习。因此,“校中厂”模式就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办法。学生不需要离开学校,也能够到企业锻炼。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面向涉外经济贸易部门、进出口企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能从事外贸管理或在外贸第一线进行合同的签订、履行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业务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分两个阶段共同完成。第一阶段是“仿真外贸公司”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第二阶段是到“校中厂”企业实习,以企业为中心。第一阶段安排是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培养时期,以培养外贸业务员、单证员和跟单员为目标。第二阶段是学生到企业。由企业分派不同工作岗位,通过岗位轮换,应用专业知识,深化能力锻炼及整体素质提高,以培养学生成长为外贸经理为目标。
(二)“仿真外贸公司”教学
在教学改革中,各个院校都强调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均要求来自于企业一线实践,与实际就业岗位相对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外贸专业知识,还要突出培养外贸业务操作能力。因此,要通过精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外贸行业能够产生浓厚兴趣,并进一步培养个人外贸职业素养,提升毕业后的从业竞争力。我们提出把情景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结合起来,改造国贸专业核心课程教学。2011年,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与河北玛世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探索“校中厂”及校企“双主体”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国贸专业与该公司附属出口公司合作进行丝网出口人才培养。目前,已经有两届500多名学生到该公司参与丝网产品出口的实习实践。在总结“校中厂”模式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把丝网产品出口业务融入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把仿真丝网出口企业引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以真实外贸情景为基础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第一阶段安排4个学期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对教学班级进行分组,每个班级成立10个左右仿真丝网外贸公司。外贸公司竞聘产生外贸经理,自由招募组员。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都按照项目教学法改造,以每一个仿真丝网外贸公司为中心开展教学。通过《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引入仿真外贸公司内部协作和公司之间竞争,实现知识学习与外贸人员从业技能培养的有效融合。课堂教学主要放在实训室,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在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竞争精神和团队精神。《外贸综合实训》、《报关与报检实训》等实训课程安排机房上课,通过专业外贸实训实习软件,模拟现实企业中外贸业务流程,从而加深掌握知识,锻炼操作技能。
(三)“校中厂”实习
外贸企业工作性质更适合于到 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有近十年时间,外贸进出口产品越来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大量中小企业都有进出口需求,但缺少专业操作人才,特别是进入企业就能上手的外贸人才。并且有的毕业生到企业不到半年,刚刚了解产品和企业就会跳槽。“校中厂”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毕业生和企业双方选择的盲目性。通过在学校“校中厂”
企业实习和实践,有助于企业发现并培养储备人才,减少人员流动性。而学生通过“校中厂”的锻炼,能够切实感受到现实社会对自己要求,有利于学生合理地选择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第二阶段“校中厂”实习,安排1~2个学期。在前一阶段熟悉特定出口产品——丝网基础上,集中安排学生到对应的“校中厂”企业进行实习。由企业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工作岗位,定期进行轮岗。同时第二阶段也是深化学生外贸专业知识掌握,应用其工作能力的阶段。以企业为中心,让学生以一名真正员工身份来体验企业管理与经营过程,为学生今后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同时,又可以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第二阶段定位是学生今后在外贸行业成长目标——外贸经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更要培养热爱外贸行业的精神,能够立志于投身这个行业中,为外贸企业和自身创造更高价值。
三、“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过程控制
(一)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专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无论与企业交流沟通,还是日常教学活动,专业教师都要把服务育人的精神贯彻到课堂和实践活动中。“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改革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双师型”教学团队重在教师服务企业的经历。每年,教师都要花一定时间到中小外贸企业特别是“校中厂”去进行调研和座谈,了解最新出口信息和政策调整,真正掌握外贸企业具体情况。只有在掌握一线实践资料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手把手地教会学生,才能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以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实践性,与企业岗位要求存在差距。要定期进行专业调研,邀请外贸行业专家召开论证会,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性,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注重育人。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中,要使用项目引领模式、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模拟训练教学法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课程体系上,要注重前后课程衔接,专业知识衔接。适当增加专业技能课程,特别是校企合作课程,使国贸课程体系更加合理,紧扣时展脉搏。
(三)“校中厂”协同管理与合作教材开发
“校中厂”实习以企业为中心,其实习过程和内容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专业教师要与企业相关人员充分沟通,在企业岗位要求和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寻找结合点,协助企业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专业教师要定期与实习学生进行座谈,掌握实习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同时校企要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共同探索合作育人新模式,争取尽快开展订单式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很大程度依赖于教材内容选编。要充分利用校外实际基地以及“校中厂”等各种资源,与企业一同开发出适合本学校的国贸专业系列教材,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
(四)实训室和软件建设
第二阶段教学主要依托国际贸易实训室以及外贸实训软件来组织教学。实训室上课可以打破以往课堂组织形式,适于分组进行教学,能够提供一个平等的宽松教学环境。各个仿真外贸公司通过一个平台进行竞争与协作,能产生对抗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外贸实训软件教学作为人才培养重要手段,其选取和个性化修改就显得格外重要。而且,机房实训能够让学生较为全面的掌握外贸业务全流程,是实训室教学重要补充,能够把各门专业课程综合起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四、创新与进一步思考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企合作,突出就业导向。围绕构筑“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来展开所有教学工作。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项目课程的开发、实习实训环节教学等诸多方面,以阶段性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宗旨,密切结合中小型外贸企业需求,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此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也同时出现校企沟通不顺畅、师资和教材缺乏、实训室建设滞后等问题。比如:学校和企业对学生“校中厂”实习的目标不同理解。企业更多的是看重学生能否创造经济效益,而注重效率。学校则看重教育的公平性,要给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公平教育机会。如果双方沟通不畅,就不能正确贯彻人才培养目标,影响教学和实习效果。诸如此类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来逐步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李红霞. 姜大庆. 家纺专业“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1).
[2]戈雪梅.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2,(1).
篇4
首先,本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务英语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交易准备阶段:涉外网络营销能力及交易磋商阶段:在线磋商谈判能力这两方面进行论述;接下来,对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设计展开了集中讨论。
【关键词】
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业务实训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跨国贸易领域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和深刻,信息化的国际贸易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使电子商务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贸易的走势和发展动向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已十分活跃,为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商务英语方面的综合实训正急需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使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需求。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务英语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
(一)交易准备阶段:涉外网络营销能力
在开展电子信息平台支持下的国际贸易之前,应预先安排交易准备阶段,主要工作目的在于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完成市场开拓。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这一阶段应努力寻求合适的贸易合作方,从而为今后的紧密业务联系提供保证。具体来说,可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利用一切可行的渠道对相关企业及产品或服务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做到跟踪式调查了解,对客户、供应方以及竞争对手的各项信息内容进行动态的跟进了解,从而使企业充分掌握目前国际市场的走势和行情,做到有备无患。由于处在电子商务的交易环境下,供求双方均可利用互联网作为技术依托,完成所需信息的和采集,对业务开展所需的各项信息进行互通有无的沟通合作,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产品或服务信息、供求信息等等。因此,对于商务英语人才来说,在交易准备阶段需进行有效的跨国市场营销工作。为了提高这一阶段的营销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应保证具备熟练的网络应用能力,尤其是国外搜索引擎的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应准确查找到所需的客户信息,完成信息的筛选。第二,必须能对阿里巴巴或e-bay等跨国贸易中常用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进行熟练的应用。第三,对于一些需面向国际市场的外贸网站,应做到良好的信息维护,并准确使用英语完成产品信息的和刷新。
(二)交易磋商阶段:在线磋商谈判能力
交易磋商阶段属于贸易往来中的核心阶段,贸易双方将通过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这四个基本环节的循环进行来完成业务合作细节的磋商,主要包括合同标的、价格、合作条件、结算方式、运输方式、保险以及纠纷处理等多个方面。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跨国贸易已无需采用传统的邮寄或传真等信息交换手段来完成业务磋商,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电子邮件或新闻组、实时讨论组(主要指MSN、SKYPE等网络工具)将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更优质的磋商平台。其中,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可缩写为EDI)能够支持报价单、订单或其他商业文件的实时传递。而当磋商双方取得共识之后,电子商务平台可谓贸易双方生成一份电子订单,从而无需签订纸质的贸易合同。在这一技术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就需要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业务谈判能力加以提高。首先,应熟练掌握E-mail等邮件形式的电子平台,从而有效展开与外商之间的询盘、发盘、还盘与接受等业务谈判环节;其次,能能够利用电子数据交换完成订单签订,取得电子文件形式的贸易合同。
二、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设计
(一)综合实训项目一:交易准备阶段的实训
此阶段的主要实训要求在于使商务英语人才能够熟练掌握以阿里巴巴或e-bay等为电子商务平台的电子商务营销。在这一阶段的实训中,应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实训项目。
分类实训项目一:利用模拟外贸网站作为实训基地,展开网站设计、内容编辑以及英文产品信息的。与此同时,还应参与英文网络推广文案的创作,并将其在外贸网站上。
分类实训项目二: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收集优势,认真筛选重要的国外客户信息,确定合作对象,并向选定的客户发送本企业的促销外贸函电。
(二)综合实训项目二:交易磋商阶段的实训
此阶段的主要实训要求在于使商务英语人才能够合理使用电子邮件、MSN、SKYPE等信息沟通方式,将其作为商务合作洽谈的平台,并使用英语来完成口头或书面形式的业务磋商和谈判。这一阶段的实训同样包括两大基本项目。
分类实训项目一:使用电子邮件这一信息交流方式完成国际贸易中的询盘、发盘、还盘及接受等一系列环节,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配合使用MSN、SKYPE等在线沟通工具对业务洽谈的细节部分展开讨论,主要是就商品数目、商品规格、价格、支付手段、运输手段、有效日期、保险、索赔方式、仲裁处理方式等多方面内容与外商进行谈判。
分类实训项目二:通过在线洽谈的形式与外商进行商定合同的签订并对其中的具体事项展开执行,与此同时应完成电子发货确认证明的制作。
(三)综合实训项目三:善后处理实训
国际贸易合作中涉及到的善后处理同样需专门展开一定的实训,实训要求在于能够使商务英语人才通过网络交易方式进行核销退税与交易纠纷的妥善解决。
分类实训项目一:通过电子口岸将出口退税、外汇核销及进口付汇核销等事宜办理好。
分类实训项目二:利用模拟航运电子信息平台,对商品运输情况、货损情况进行准确统计,并将统计结果通过电子邮件或在线沟通工具与保险公司及发货方进行协商,解决理赔方面事项。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务英语的综合实训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电子商务平台的运用将在当前及今后的国际贸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商务英语人才必须认清当前发展形势,努力使自己适应新的业务环境。本文对子商务环境下商务英语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总结,同时也对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设计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谢凌江,王菁.国际商务谈判双语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23):278279
篇5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国际贸易实训;Simtrade实训平台
1项目化教学的涵义
项目化教学就是以一个“任务”为驱动通过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实践教学和培训的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学生围绕目标来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在其中扮演监督员、辅导员和总结人员的角色协助学生圆满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学习内容的充分掌握。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建设性将充分的得到发挥,而教师将从传统的讲授教学活动中脱离,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1)教师活动采用项目化教学,教师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对整个教学方法有深刻的认识,更要对所操作项目有全盘的掌握。期初,向学生说明项目的目标、具体完成任务的要求、预期的困难等,引导学生进入项目执行阶段;中期,则主要围绕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好辅助和指导工作;后期,对学生的项目进行效果测评和总结分析,便于帮助学生从项目中获取知识,并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最为关键的就是实现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一部可供学生随时查阅的百科全书或者滔滔不绝的传道者,而要退居次要位置,成为为学生的向导和顾问。2)学生活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贯穿始终,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和最终的评价等都由学生全权负责。学生可以独立的完成一项任务,也可以在团队合作中扮演某个角色承担某一部分的工作,但无论是哪种模式,都要对整个项目的全过程进行了解,并为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在这样一路摸索一路总结的过程中最终实现项目化教学的终极目标——对项目背后隐藏的知识进行挖掘和消化。项目化教学起初理论的提出是在构建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且多用于工科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但其后很多应用型学科在实践教学的活动中也逐渐意识到项目化教学对于传统教学的革新,因此也在近年加以尝试和应用。国际贸易实务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学科,因而项目化教学引入到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实践中也就势在必行。
2国际贸易实训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1)校外实训条件受限国际贸易的学习需要与企业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对接才有实际的意义,无论是贸易磋商、合同签订,还是报关报检、外汇核销,单纯地依靠教师讲授决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然而,云南省相较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贸易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处于滞后的状态,尤其是我校处于滇中地区,不具备口岸带来的地缘优势。玉溪市内专门开展对外贸易业务的企业屈指可数,在为数不多的外贸企业中,其从业经验、标准规范都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硬伤。此外,相关的海关、银行、检验检疫机构等配套服务自然也大大受限。因此,受外贸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学生想要进入企业和相关部门进行实习也就变得较为困难,寻找能替代或者弥补校外实训的方法也就迫在眉睫。2)校内实训软件种类繁多,实训教学方法与软件设计不匹配近年来,受制于校外实训的条件,很多高校纷纷青睐于校内模拟的实训平台和软件。目前,国内包括Simtrade、TDT、亿学等在线或离线应用总计多达100多种,种类繁多,而且偏重不一,这为学校在选择合适的软件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此外,即使是采购了合适的外贸实训软件,很多学校由于没有相应的师资,不重视教学方法的更新,使得软件的作用大大折损。由此,探索一套科学合理并与软件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就成了现阶段解决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的一条路径。
3项目化教学应用于国际贸易实训教学的意义
1)对教师的意义项目化教学的引入必然为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带来全新的格局,教师需从根本上重新定位和认识本门课程的特点。国际贸易不再是拆分为函电写作、合同签订、海运保险、报关报检等部分来开展教学,而是将这一系列活动杂糅起来,综合应用的一个完整项目。一方面,教师要适应课程组织形式的转变,从原来逐个章节的讲解到现在综合问题的全盘规划;另一方面,教师要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过度。而这一系列的转变必然为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课程体系的综合把握上起到了推动的作用。2)对学生的意义于学生而言,国际贸易实务本身就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很容易使学生散失学习的兴趣,进而大大削弱学习的效果。而项目化教学将学生放到一个任务驱动的环境中,使得学生必须要积极主动的转变学习方式,自己设定目标、规划项目、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国际贸易模拟的平台里就如置身于真实的国际贸易操作环境中。当他们面临融资问题时,他们会想到从银行贷款或者通过前T/T进行款项预支;当他们经历海难或意外事故时,他们会更深切地体会保险险种选择的重要性;当他们整笔交易完成盈亏状况却显示为亏损时,他们会更重视下一笔交易利润核算的准确性……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并设法解决让他们对相应知识掌握的更透彻,学习的效果往往比老师直接提供答案更为有效。此外,在项目合作中他们也能亲身体会团队合作,利益博弈等带来的乐趣。3)对学校的意义对学校,项目化教学为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提供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相关专业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探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内容、支撑条件等的革新,逐步完善和整合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课程体系。
4Simtrade实训平台下项目化教学的主体框架
Simtrade外贸实训平台是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教学练习和专业实习应用平台,通过对整个外贸行业的流程和惯例的归纳总结,在互联网上建立仿真的国际贸易虚拟环境,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国际贸易风险和乐趣的机会。参与Simtrade的贸易模拟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承担包括进口商、出口商、供应商以及银行的日常工作,从而共同组成虚拟的贸易环境。他们互相竞争,同时又彼此协作,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到国际贸易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运作方式,最终实现实践中学习的目标。在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构成条件中要求,项目要有清晰的任务说明,明确的成果展示,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与企业生产过程或商业活动直接相关。Simtrade外贸实训平台的设计高度的契合了项目化教学开展的必要条件,因而具有开展教学的可行性。1)确定任务在确立任务阶段,教师首先需向学生说明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的设计理念以及完成方法,帮助学生宏观上对即将面临的任务和需要使用的软件有所了解。其次,教师对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并说明各角色的义务和责任,使学生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内容有清晰的认识。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任务目标,包括掌握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与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认识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并且能够合理地加以利用。2)制订计划在这一阶段,教师就应该退居次要位置,把项目完成的最低要求、时间安排说明之后,放手交由学生来自主制订计划。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被要求5周内完成至少4笔由不同支付方式、运输方式和贸易术语组成的交易。此时,学生要妥善考虑团队合作或者单独完成的利弊,磋商阶段应采取先发制人还是保持先行观望、认清市场的态度,以及定价策略要走薄利多销还是高报价高利润的路线……这一系列问题都应交由学生来独立完成,并最好能以书面计划的形式提交,便于学生在其后的操作中有蓝本可依。3)实施操作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学生按照计划逐步完成公司注册、函电写作、合同签订、合同履行以及善后的各个环节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检查和小结,发现各角色在各环节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4)检查评估在Simtrade实训平台的成绩考核中,每个学生都要从单据填写熟练程度、业务流程熟练程度以及预算能力三个维度,包括基本资料、财务状况、库存状况、供求信息、邮件管理、业务能力以及单据制作七个层面来进行评定。此外,受制于Simtrade软件本身存在的一些漏洞以及在贸易纠纷中教师仲裁的结果差异,教师还应根据日常指导中对学生的观察来进行非系统的分数调整。通过人工和系统的综合评定给予学生实训成绩,并协助学生针对实训成绩进行总结分析。在这一阶段,实验报告就成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帮助教师进行统计分析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5)结果应用最后,教师应把各个授课班级的统计结果存档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进行分析,更好的提升项目化教学的效果。
5项目化教学在国际贸易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提升
1)加强综合应用国际贸易实训是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前的准备课程,更是对国际贸易专业前期课程的综合应用和检验课程。Simtrade外贸实训平台融合了国贸实务、商务英语以及电子商务等三个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将大一至大三所学融会贯通。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对前期所学内容的遗忘是影响和限制实训操作效率的最大因素,此时,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回顾显得至关重要。此外,学生过往章节拆分的学习使得他们对于整个流程感到陌生以及对各相关部门职能的关联性缺乏认识,因此,妥善的应用Simtrade的帮助系统来帮助学生搭建整体框架、梳理整个业务流程也是提升国际贸易实训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要求项目设定本身必须有实际应用价值,Sim⁃trade软件的设计也正是实际外贸操作的仿真。学生要完成项目,就必须依托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开始入手,分析项目和实施项目。而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又不断的拷问学生之前所学是否真的符合现实操作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有效地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更发现脱离书本之外国际贸易有许多更深邃更有意思的活动。3)关注教学过程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项目化教学的核心,因此,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把更多的焦点放在对学生平时的观察。学生填单的熟练程度是否随业务笔数的增多而变好,利润核算的准确性是否得到提升,财务和库存的有效平衡能否掌握其中的窍门等等,这些都是项目化教学在国贸实训应用中应该给予关注的地方。4)提升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学生通过使用Simtrade平台应该逐步摆脱知识只能向老师索取的观念。他们在独立的完成多笔业务中会发现,系统提示成为了他们的导师、周围有经验的同学成为了他们的导师,甚至是他们犯错误之后遭受的损失成为了他们的导师。学生自主的寻找贸易合作伙伴、自己制定谈判策略、自发的寻找融资渠道……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团队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5)优化教学效果的可测评性通过软件与教师的双重评分可以大大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公正客观性。国际贸易的实战能力并非简单的一张试卷和一份报告就能说明,而更多的是体现在日常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结合教学软件与教师日常观察的教学测评能更有效的衡量学生学习成果。
作者:夏晨兆 单位:玉溪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冬梅,汤天啊.基于外贸业务流程的《国际贸易实务》项目化教学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2).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 人才培养模式 商学结合 外贸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67-02
近年来,国际贸易专业在全国的办学规模先扩后减,这与全球经济下行的现状分不开,但从长远来看,怎样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外贸专业人才,树立专业培养特色,并起到示范辐射作用,是国际贸易专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以行领知、商学结合”的国际贸易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建设的使命所在。
1 当地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2003-2013年,株洲市外贸进出口累计142.02亿美元,全市外贸增长幅度在2006年达到峰值,2007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后外贸发展受到极大打击,2009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此后又逐渐恢复增长势头。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全市外贸出口从注重量的增长转向注重质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持续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逐年增加。本市对外贸专业的人才需求是比较迫切的。
从调查的情况来分析:株洲市的外贸企业除了南车集团等几家大型企业之外,基本上集中在中小型企业,外贸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及单证员、报检员上,外贸跟单员、单证员和报检员是依次排名前三位的岗位。用人单位对外贸相关的基层工作岗位更倾向于选择动手能力强的高职毕业生。尤其是株洲市芦淞服饰城,自上线电子商务平台以来,对线上的外贸从业人员也有较大的需求。从调查数据来分析,独立进行进出口成本、价格核算、用英语进行交易磋商、撰写英文函电、跟单履行外贸合同、网络贸易操作、外贸单据制作及审核信用证等实践能力是外贸企业普遍看重的国贸专业技能。社会能力主要集中在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受访企业对网络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后续学习能力等也很重视,普遍认为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与人沟通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比较欠缺,而且对就业地点要求过多,而外贸业务员岗位则可能要求毕业生能够适应差旅较多的工作。
综合分析,企业对国贸人才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理论基础要够用,在外贸跟单、单证缮制、价格核算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娴熟,最好是一进入企业就能进行基本独立的操作,以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这就对高职学院在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上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那就是必须紧密结合外贸行业、企业和地域需要,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能在涉外企业单位从事外贸跟单、单证制作、报关报检、国际货代等岗位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并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进行动态调整。
2 “以行领知,商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1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
为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培养符合地区行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国贸人才,我们通过专家会议、实地调研、毕业生访谈等方式,积极对国际贸易行业、企业和人才培养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外贸专业特点,综合考虑国际贸易实际业务操作中的共性,以贸易流程为基点构建外贸实习专业平台,在专业平台基础上以职业岗位为切入点,构建“以行领知,商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2以行领知,商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学院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中,有1-2名在外贸企业中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家,在各级教学会议中,来自外贸一线的企业专家与业务骨干定期与学院专业教师共同研讨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的变化动态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对不同经济时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反复论证,对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以行领知,主要是指依靠校内的外贸实训平台,将外贸知识与职业技能训练相融合,针对外贸技能的各个模块设置专门的实训周进行配套、集中的专业模拟实训;通过与相关外贸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丰富实践资源,以培养实战技能为主线,开发真实环境下的实践项目,学生在学完专业核心课程后可进行基地实训;学生完成全部校内课程后,到校外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
商学结合的实现在较大的依赖校外实训基地的有效开发和校企合作的实质性开展。具体来说要实现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深度融合,就要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紧密结合,尽量做到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相关外贸职业岗位标准相统一,专注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岗位标准,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真正做到课证相融,校企深度融合。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教学做融合。
国际贸易的专业特性,决定了探索工学结合培养方式存在着不小的难度。所以,基于外贸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开发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以国际贸易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外贸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与株洲本地外贸公司的企业实践专家共同敲定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制作》、《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视听说》等课程的教学内容。
课程中学习情境由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境转化而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按照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来设计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分教学模块,结合具体的外贸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课程与工作一体化,通过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内容改革,尽可能及时反映外贸行业的最新发展,吸收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将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岗位技能进行有效衔接,以顺利实现教学向工作岗位的迁移。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理论课与实践课交替进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进行实训指导。在考核方式上,将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将学习过程考核与实践结果考核相结合;积极探索教室与实训室、课堂、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充分利用校内模拟实训平台和校外实训基地,在实训室实现操作技能要求高的课程,在业务现场实现职业情境要求高的课程,使学生所学即所用,能够在“用”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在“学”中切实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从该专业成立之初即强调了在校期间需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课证融合。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取得跟单员证书、单证员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中至少一种。同时在教学中还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不足及对策
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目前,该专业正在深入开展校企互通,整体推进以外贸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任务的制定与实施,以基于真实工作任务和场景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为载体,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外贸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逐步完善以外贸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力求学习与企业外贸业务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用行动导向模式主导教学过程,实现课堂与实训室的一体化。
经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我院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具体来说,在师资队伍上,构建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校企合作中建立了一批本地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课程与教材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培养目标和湖南省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对该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立项教改项目3项,空间课程资源建设6门。目前主审公开出版了十二五规划教材1本,主编副主编教材4本。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英语证书、单证员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均居前列,同时,结合湖南省的技能竞赛和技能抽查的常态机制,充分发挥了这两项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组织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活动,把“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2014年参加全国外贸技能竞赛项目中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还通过与麦肯锡公司合作,坚持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活动,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评价较高,认为他们工作表现踏实、适应能力强、工作有潜力,目前已有部分学生成为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
3.2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人才培训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校企合作上还不够深入,企业的经营活动首先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接收没有实际经验的实习生到企业实践,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对他们进行培训是需要占用他们大量时间与经费的,因此,企业的合作意识不强烈,对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外贸企业的商业机密让企业不放心让实习生接触到企业的核心业务,这对于培养学生真实的风险防范意识是最大的障碍,因此,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完善“以行领知,商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各种运行机制需要长期探索、总结。基于这些原因,在校企合作中往往学校表现的更为积极,而企业相对冷淡,导致部分实训基地没有实质上的深度融合。
同时,课程改革及教材建设力度也不够。部分课证融通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已经有一定的时间,现在国际经济形势在变,相关贸易规则和惯例也在变化,还需要根据最新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新兴的MOOCS资源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部分老师不愿意参与。教师教育观念没有完全转变,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增强针对性与实用性,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大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能力,可通过企业挂职锻炼、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让他们深入到外贸一线,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储玲.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平台+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以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6).
[2]石国华.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
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岗位标准培养模式
河北政法职业技术学院从2004年起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向河北乃至全国输送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国际货代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工作。
2011年4月,笔者承担的院级课题《面向河北民营经济的我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正式启动。此次参与调研的是本课题研究团队老师及我院08级国际贸易专业5个班的部分毕业生,历时6个月,针对河北省内30家外贸企业中对外贸岗位的人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还针对我院08级国际贸易专业5个班部分毕业生基本素质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外贸企业对员工专业知识需求和我院职业教育课程现状分析、总结,设计出适合市场需求和我院学生情况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1 企业需求与我院毕业生素质情况调查结果对比
1.1 企业外贸岗位实际需求
通过我院08级国贸毕业生所在省内30家典型民营中小型外贸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典型企业的实地走访,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河北外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二是按照外贸企业的要求,这些岗位需要的技能是什么?为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 :
①对于企业需求是什么这个问题,企业负责人认为他们在招聘员工时重能力,轻学历,对学历普遍要求是大专。最注重的是员工对企业忠诚度、吃苦耐劳、积极主动工作学习、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所调查的企业中,有80%以上的企业认为,与专业知识相比较,企业更看重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毕业生尽快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的必备素质。因此我们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
②对于外贸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这个问题,调查显示企业认为学生应拥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外贸实务操作能力,能熟练书写函电,缮制各种单证,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会更注重外贸基本技能的考核,一些情况下会参考学生在校考取的技能证书,如单证员资格证书、商务英语等级证书等。
1.2 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也对我院08级国际贸易专业5个班的部分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我院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已经学过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电子商务等课程,及外贸综合实训,他们已经能熟练掌握外贸流程,相对来说适应新工作较快,这对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但学生也普遍认为,我们的理论课程偏多,虽然也加入了一定的实训环节,但课时较少,在实际工作中,对书写英文函电能力、外贸单证制作能力、跟单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有较高要求,我们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也应该注重增强学生对抗压力的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
根据河北中小外贸企业外贸岗位的需求和我院国贸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现状调查对比,我院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与企业的要求之间有一定差距,我们应着重从社会需求角度对我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河北民营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2 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1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在此次调查的过程中,各个外贸公司都提到了人员流失严重的问题,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离不开人才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高的人员流失现象将严重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外贸企业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对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对职业道德和素养的满意度。
要做事,先做人,因此我们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并把素质考核纳入学生的成绩考核之内。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等职业道德,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中去,尤其要强化实践环节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任务完成的情况,实训操作是否符合行业规范等进行测评,真正使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2.2 开发就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逐步形成面向外贸岗位的“课证融合”的教学体系
针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现状,我们需要重新根据市场要求建立以外贸行业职业生涯的成长规律为主线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的整个教学分为第一至四学期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块、第五学期在安平玛世等“校中厂”的工学交模块和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模块组织教学,设置相应课程完成模块任务,真正满足企业与社会要求。
结合行业准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细分中、小型企业国际贸易业务链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并进行分类,形成外贸从业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能力分析体系。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开发外贸行业就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按照外贸行业对人才需求,探索建立以外贸职业生涯的成长规律为主线的多元课程体系。重点抓好《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外贸函电》、《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专业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以外贸公司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与改革,突出实训环节,强调教学做一体化,缩短学生上岗时间,实现学习与工作的零距离,以进一步适应我院建设省级示范校的要求。
2.3 推动多元化实践教学,探索专业实践特色
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是高职创新的切入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相统一,在于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构建 “工学结合”的三位一体立体化实践体系。校内的实验: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我们要求学生在已建成的国际贸易实训室基础上,加大实训课时,增强外贸单证教学系统、SimTrade 外贸实习平台操作训练的功能;进一步推动专业实训室建设,开发《外贸单证》、《国际贸易实务》、《外贸综合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手册,并举办学院外贸技能大赛。校中厂的实训:通过直接引进安平玛世公司,建立“校中厂”。要求我们学生第五学期能在教师和企业外贸业务人员指导下开展业务,真正实现做中学;校外的实习:第六学期继续紧密的与我院校外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型典型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拓展稳定且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强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功能作用。继续大力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争取能与外贸公司、工贸一体化企业、国际货运公司等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满足我们学生实习的要求,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们的教学。
2.4 构建多元的“课证融合”模式
基于我院毕业生工作的方向多为我省中小外贸企业,这些企业要求员工“一人多能”,胜任外贸公司多样性工作,所以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考取多个外贸相关证书,如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等,以适应外贸公司的实际工作需要,也为我们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出路和机会。
2.5 提升师资是保障
作为高职院校,我们要求教师既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是教师,又能做工程师、商务师、会计师。目前我院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教师,比较普遍的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纯学术型教师,没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加快国际贸易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已显得十分紧迫。学校应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一方面,学校要求教师率先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并定期轮流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熟悉业务,把握最新的外贸动态;另一方面,学校可聘请外贸公司业务人员到校参与授课,进行指导实验实训,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江文.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市场论坛.2010(10).
[2]窦建华.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1).
[3]曹娟.对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思考.对外经贸实务,2008.(5).
[4]姚志毅.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及对策分析现代商业.2009(10).
[5]沈王仙子.基于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科技咨询.2010(16).
篇8
关键词:技能大赛 技能教学 实践途径
“普通教育看高考,职业教育看技能大赛”,这是教育部提出的办学口号。目前,几乎所有中等职业学校,每年都参加各级各类的技能大赛。从赛事级别来看,涵盖了县、市级师生技能大赛,地区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别的技能大赛。从时间的跨度来看,基本都是一年一次,这一届刚参加完比赛,又得筹备下一届的师生技能大赛,期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各个职业学校都想通过技能大赛提高自身的技能教学水平,提高办学的实力和学生的升学、就业竞争力。以旅游专业为例,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的师生技能大赛,把旅游行业技能操作当中最精华的部分展示和发挥出来,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师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充分展示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面貌。
但当前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还存在覆盖范围小、参赛规模小、重精英、重奖牌、竞赛和教学“两张皮”、赛教异化、影响正常教学等问题。这反映了中职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缺乏有效的衔接,技能大赛的引领、示范作用没有全面体现在常规教学当中,对教学、教改的促进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广度,基本上还停留在为赛而赛的阶段,大多数学生还是无法分享到职业技能大赛带来的好处。我们应该尝试建立、完善常规化、可持续的以赛促教、赛教深度融合的衔接机制,以大赛促进旅游专业技能教学改革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鉴于以上几种情况,笔者提出以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技能教学。实践的途径如下。
一、借鉴大赛项目构建技能教学的项目体系,在技能教学中分项目开展情境教学
技能大赛要比的项目都是本行业前沿和一线的实践内容,这也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和完成的教学任务。以客房服务与管理这门技能课为例,近几年技能大赛所列比赛项目都是“酒店中式铺床”环节,这也是酒店专业学生客房中级工考核的内容,所以把技能大赛的技术文件和操作课的内容相衔接,可以制定出“中式铺床项目教学”“中式夜床服务设计”“走客房卫生清洁”“查房和对客服务”等环节。关于教学情境,我们借鉴技能大赛和企业实践的要求,将技能教学从简单到难、以岗位工作流程的顺序在教学模块下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情境,以客房中式铺床技能教学为例,将客房专业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分成甩单、包角、套被套、放枕头等四模块。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前后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情境,如:单人床铺床、大床房铺床、标准间铺床等教学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下,以项目为载体,将客房专业学习内容,贯穿于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
二、以技能大赛为导向,注重技能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并规范教学过程的考核内容
在技能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先示范教学,然后是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实践,在不断尝试和摸索中得到经验,这种理论和技能真正结合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自身有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在技能教学中,教师边巡视,边指导技能实践,让学生在看中领悟,在听中记忆要领,在摸索中尝试,在做中实践,而对每一个学生,需要明确每一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将每个人的技能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一个考核和量化,制定详细的考核实施细则,明确考核要求。比如我们利用技能大赛的行业比赛规则,借鉴全国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建立与酒店企业相挂钩的行业技能操作评价标准。
以客房中式铺床项目为例。在技能课当中,教师示范规范的铺床动作,学生再分组进行强化训练,参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酒店服务赛项客房中式铺床项目评分标准》,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评定,按照国赛的标准来开展技能教学。在国赛的考核标准当中,规定学生在操作当中跨床头、跑动、跪床、手撑床每次扣2分,这在酒店的入职培训和工作当中可能不会有此规定,但我们在平时上课时需要严格要求学生。
三、配备技能大赛相配套的设施设备,改建(新建)实验实训基地,添置设备
结合新制定的旅游专业技能课程标准,编制对现有的相关实验实训基地的改建方案并进行建设,添置比赛和实训设备,以满足教学和技能大赛需要。以笔者学校为例,学校现有前厅、客房、中餐厅、西餐厅、导游、茶艺等实训场(室);与企业合作,由临海国际大酒店、华侨大酒店、国贸大饭店共同投资建成标准化的酒店服务实景实训室,其中前厅大堂1间、标准客房3间、中餐包厢2间。学校先后与远洲酒店集团、华侨大酒店、国贸大饭店、花园山庄、凤凰山庄、金川饭店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客房中式铺床教学中,学校更新配备了1.2米的标准床和配套棉织品,具备了举办客房中式铺床技能大赛的设施设备条件。良好的实训室条件为技能课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在实训室建成之时,就制定了严格、规范的使用制度,遵照7S的相关规定,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四、倡导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将技能教学与行业生产零距离对接
技能大赛开展的项目都是与行业一线生产与实践息息相关的技能项目。酒店专业中的中餐宴会摆台和客房中式铺床项目就是来源于酒店一线员工要掌握的技能,既有基础性的内容,又有高标准宴会设计等高层次的内容。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必然要考虑酒店目前的生产特点,顾客需求变化和审美的流行趋势等问题。在技能的训练和比赛当中,我们也邀请酒店业内的专家和精英来学校指导和交流。这些专家和评委将酒店目前技能实践当中的常识和行业人才培养目标写进比赛规程当中,作为专业的内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同时在举办和承办各项技能比赛当中,会接触到一线的企业专家,这些专家会进行赛后的点评和总结,这对职业学校来说,不失为一次与现实岗位近距离接触和学习的机会。通过建立学校与行业、与企业对接,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让职业学校培养出企业一线所需要的人才。
五、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技能大赛的关键还是教师的技能和指导水平。技能课教师既要自己会动手操作,又要把自身的实践经验教给学生,所以教师必须要强化自己的技能水平,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不断钻研本行业的技能教学规律,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些项目还要求师生共同组团来参加技能大赛,这就对教师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获奖的教师还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也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利条件。
总之,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旅游专业技能教学的提高,真正培养行业前沿需要的、技能过硬的人才是我们中职教师不懈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梁国胜.技能大赛引导企业待业深度参与[N].中国青年报,2010-6-28.
[2]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3).
篇9
关键词:模拟公司;教学法;国际贸易
1“模拟公司”教学法
“模拟公司”指的是人为创造虚拟仿真的商务经济环境,供各经济类专业例如会计专业、营销专业、国贸专业等进行实践的教学场所或者组织形式。它最早起源于德国,通过这种虚拟仿真商务环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各种商务角色,并进行相应的业务活动,最终获得虚拟货币和虚拟货物。“模拟公司”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模拟企业各岗位工作人员,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通过云班课提前将理论知识发送给学生,并负责课程的组织和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不理解的理论部分,教师再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2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运用“模拟公司”教学法的必要性
2.1学生需求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生大部分英语水平比较薄弱,在课堂上,单纯老师教授理论,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有的内容会觉得难以理解,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他们便会将注意力转向手机。他们更乐意自己动手参与,在“做中学”,而“模拟公司法”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需求;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后,他们大多数从事的是与外贸相关的工作,课本上的理论学习得再扎实,他们没有经历过具体的外贸流程,心里还是没有底,通过“模拟公司法”进行教学,学生可以熟知外贸具体流程,并可通过模拟公司接触外贸进出口相关的行业和部门。
2.2企业需求
近几年,外贸企业的人员流动性高,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需要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或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国贸专业毕业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经过具体的实践,很多内容是纸上谈兵,招聘来企业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并找“师傅”以老带新,但是往往在工作一两年后,会出现人员流动,所以企业希望能够招聘具有一定实操能力的国贸专业学生。通过“模拟公司法”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各外贸部门进行业务操作,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实操能力。
2.3教学需求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外贸技能。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性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由于外贸业务的特殊性,它外贸流程步骤多、涉及的部门多、周期长,短时间的实习无法接触到实质的外贸业务,而实习单位出于对本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也不会让学生接触到实质的业务。而利用“模拟公司”法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在这三者的推动下,采用“模拟公司”教学法成为高职院校国贸专业课程教学的必然,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国贸专业素质,增强外贸行业各部门的协调能力,学生通过扮演“模拟公司”各岗位工作人员,熟知各外贸岗位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流程,对于以后走上外贸工作岗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3运用“模拟公司”教学法提高高职学生国际贸易能力的具体措施
3.1筹建外贸“模拟公司”
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院在国际贸易专业发展过程中,学院领导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建立了专门的国际贸易外贸“模拟公司”综合实训室,实训室按照外贸流程需要设计了相应的外贸部门,如外贸企业、报关行、货运、保险公司、报检行、银行等部门。可以说“模拟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可以轮流担任各部分具体业务工作。
3.2模拟业务拓展
教师采用“模拟公司”法授课时,将学生3-4人一组,分配在各个工作岗位,并给定相应的业务背景案例。例如:大连凯美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从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商务参赞处得知英国的ADAMINDUSTRYCO.,LTD.欲求购中国产的消声器(MUFFLER)。
3.2.1模拟外贸公司交易磋商、商务谈判与报价核算
“模拟公司”以出口贸易为例,通过email表达想与对方建交的热切愿望等,并进行了交易磋商;组成国际商务谈判小组,进行国际商务谈判,就消声器(MUF-FLER)的质量、价格、包装、运输、保险等一一进行了洽谈,最终谈判成功,签订合同。这个阶段,老师全程观看、记录,把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的错误环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记录下来,结束后给学生一一指出。
3.2.2模拟制单过程
外贸单证的制定是外贸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本次模拟出口业务环节中,教师扮演银行角色,进口方同学找到银行,根据合同内容,教师开立信用证,信用证中故意出现一些错误,买方收到信用证后,仔细审查信用证并草拟改证函,最后进出口方按照信用证要求制作相关单证,如果本次贸易采用的是CIF贸易术语成交,则出口方要完成出口托运订舱、出口货物投保、出口货物报验、出口货物报关、出口制单结汇等工作,而进口方主要完成开立信用证、进口货物报关、进口付汇等工作。这个阶段,其他模拟部门的业务开始繁忙起来,例如货代部门、银行、保险公司、报关行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负责引导和总结,让学生掌握外贸制单的要点。
3.3分组轮流操作
经过一作后,学生大体了解了模拟外贸公司交易磋商、商务谈判、报价核算和模拟制单过程,随后教师再将学生重新进行分组,并重新设计外贸业务案例,将学生安排在不同的外贸部门,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外贸流程。
4“模拟公司”法在实际运用中注意事项
在“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国贸专业课程的事实施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
4.1师资欠缺
大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教师本身对真实的外贸业务缺乏了解,具体也难区分书本理论与真实外贸业务之间的区别。学院需求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更多专业课教师进入外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4.2初级模拟跟现实有一定差距
“模拟公司”法毕竟是模拟,无法真实体验外贸业务,例如在模拟过程中,银行的资金流通、各部门之间的单据往来,只能通过人员传递进行初级模拟,跟真实外贸业务相差甚远。
篇10
论文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面对工学结合给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带来的新挑战,教师们应该适时进行知识调整,积极学习,自主发展,以期自如应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更高要求。
一、引言
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因此,职业教育应具有开放的办学理念。主要包含了体系开放、机制开放和模式开放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真正面向全社会,要求高职教育体系的开放;二是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要求高职教育机制的开放;三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要求高职教育模式的开放。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国外较为广泛,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以美国(社区学院)、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是当今世界上较流行的工学结合模式。在我国,“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的模式可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半工半读,至今也形成了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工学结合”模式。
二、我国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的现状
1.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教师虽然有较好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功底,可一旦置身于工学结合的教育改革之中,与他们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便存在着很大的反差。首先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追求的是“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本”“以能力为本”而传统“三中心”的教育观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两者在教育目标、理论基础、教育要求、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次传统教学倡导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工学结合倡导的是“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观。
2.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进一步探索这种实训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当前我国缺乏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制度环境,对企业吸引力不足,外贸工作又是政策性、操作性、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外贸岗位相对于生产企业岗位所需的工作人员较少,种种因素导致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校企合作多数是流于形式。
3“双师型”教师和具有商务背景知识的教师不足。现有的师资教学任务繁重,几乎没有机会在企业进行较为长期的顶岗锻炼。教师实训技能指导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国外三种职教培养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保证下,企业不仅会制订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使教学有足够的物质保证。这种模式对德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产品的高质量以及保持其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以美国(社区学院)、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CBE)”产生于二战后,现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职业教育中,也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施教。其科学性体现在它打破了以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3.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体系是完全建立在终身教育理论之上的教育和办学体系。其全称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是澳大利亚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是澳义务教育后最大的教育与培训组织,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提供者。TAFE相当于中国的职业学校、技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综合体。TAFE学院前身是技术学院,澳大利亚最早的技术学院距今已有100年历史。至1973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了技术与继续教育委员会,明确提出将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把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联系起来,实行柔性的教育培训方式,专门从事技术人员的学历教育。经历30年的发展,澳大利亚的TAFE体系已成为全球成功的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之一,并且在澳大利亚国民经济发展中愈益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
四、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和借鉴
了解以上三种模式,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多样化。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模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种:一是以企业为本,按岗位要求培训;二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教育主体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三是双轨制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合作进行各种培训。除这三类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外,还有多种新的培训方式与之并存,如产学合作培训、国际联合培训、驻外培训、岗位轮换培训、逐层选拔培训、互联网络培训等。
2.职业教育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国外职业教育和培训特别重视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的能力主要有:组织实施工作业务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运用学习和工作方法的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意识的能力;对外界压力的承受能力及创新能力等。
3.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市场的需求与变化。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需密切关注当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根据当地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状况来决定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
4.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各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这一领域的师资培训,为解决师资问题,各国在培养高质量的专职教师的同时,也形成了较高质量的兼职教师队伍。特别对于从企业聘请的专职教师,其职称、待遇应与其在企业所获职称无缝对接,无需从教师系列重新评审。
5.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指导。为解决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就业的矛盾,各国均重视职业指导,设立职业指导标准,部分发达国家设立专业职业指导员考试,颁发职业指导专业证书。
6.普遍采用“模拟实验室”的教学方法。模拟公司或模拟工厂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导向的教学理论,其目的是注重职业经验的直接获取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边学边用,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职业教育需要政府的重视。一方面在宏观政策上要给予倾斜,另一方面在资金的投入上,如征地、基建、实训设备等主要硬件设施建设都应由政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
五、工学结合模式下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自主发展的途径
1.自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实现教师发展理念的创新。在新形势下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师本身应从个体完善、自身发展的角度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高职院校教师尽快从“要我学习”转变到“我要学习”的理念上来。
2.自主参与教学研究。实现教师发展、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研究是一个艰辛而又复杂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自觉的认识和自觉的实现。自觉的认识是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高度,去接触理论,理解理论,让其更好地为自己的研究作铺垫;自觉的实现是要教师积极地开展各种具有开放、动态、深厚和丰富意义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活动。
3.自主参与工学结合教学研究。使“研究”不再是纸上谈兵,使教师真正看清自己所经历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在研究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自己的发展主人。
4.自主反思教学。学会自我发展、反思教学是现代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的核心因素和动力之源。工学结合迫使老师们不得不重新有针对性地思考和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积极主动、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反思,探索和尝试“教、学、做”三者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外一体化等教学模式。
5.自主培训。自主培训没有固定的形式,主要是高职国贸实务专业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阅读相关材料,请教他人或进修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或到企业和相关单位实践学习;记下学习所获或参加相关培训。每位高职国贸实务专业教师都应该边工作、边学习或工作一段、学习一段,使教育和工作相互交替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