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跟单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1 13:1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织品跟单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纺织品跟单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化的关键环节。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之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已逐渐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加以应用。本文总结了高职染整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成功经验,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途径,以就业岗位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染整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加强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参考。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染整专业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外先进职教理论的引进,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是在引进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基础上,结合模块课程、项目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形成的新型职教课程模式[2-3],其核心是以工作过程为依据,从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和排序入手,坚持“职业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中心、校企合作”的原则,寻求专业教学与生产实际、工作现场、职业活动紧密结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边干边学,通过系统化完成若干工作任务的过程逐渐熟能生巧,从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策略和技能水平,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特色。

1.针对就业岗位需求优化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通过对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跟踪调查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参与的行业发展趋势调查进行分析,确定近阶段染整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主要包括纺织印染及贸易企业的工艺员、打样员、化验员、检验员、跟单员、营销和贸易业务员等。由企业技术专家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团队,对每个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领域以及与之对应的职业行动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和认知规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对染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整合工作领域对应的各个学习领域,最终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染整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以“染整生产工艺实施”工作领域为例,根据完成生产流程中“前处理、染色、印花、整理”四个岗位(群)中每个岗位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形成对应的4项典型工作任务,相应确定4门学习领域课程。为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开设染整设备和综合实训方面两门综合性课程。同样,针对染化料检测、面料测试、仿色打样、CAD设计与描样等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也分别确定对应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将需要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部嵌入各项工作任务对应的学习任务中去。基础知识类课程也结合工作任务来学习,如《染整应用化学》结合染整专业工作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染整加工中常见化学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计算来学习相关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类典型化合物的应用常识;《化学分析与检验》结合化学检验的工作过程学习有关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检验方法;《纺织纤维与面料》以各类纺织面料为载体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和面料识别和检验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综合能力,开设有关染整生产管理、跟单、营销、公共关系与商务谈判等管理类、商贸类课程,充分体现了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科类学生既懂专业又懂商贸管理的“工商融和”人才培养特色,以满足行业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2.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改革课程体系模式

为了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在充分研讨论证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模式,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实施由职业素质课、职业知识课、职业能力课、职业拓展课组成的“新四类”课程体系模式,分别包含职业文化素养通识课程、专业知识技能课程、专业能力实践训练课程和职业综合能力拓展课程。染整专业职业知识类课程主要包括纺织纤维与面料、前处理、染色、印花、整理、染整设备操作与维护、跟单等;职业能力类课程主要包括染化料性能测试实训、纺织品性能测试实训、染色印花打样实训、印花CAD实训、染整工艺设计综合实训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阶段性集中训练课程;职业拓展类课程主要包括纺织品营销、公共关系与商务谈判、报关知识与商检等“工商融和”课程。

二、基于岗位工作过程情境教学的课程标准

课程体系改革优化的最终成效能否体现,关键在于课程教学设计与具体实施。而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是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以及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教学的重要抓手。

1.以岗位综合能力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体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能力培养要求,为课程教学设计和具体实施教学提供原则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首先要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传统学科界限,针对职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以工作任务(项目)和产品为载体,确定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以《纺织品染色》课程为例,将工作过程对应的各类典型纺织产品和所用染料作为载体,按染色工艺及设备的知识技能模块和完成工作任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安排课程学习任务。专业能力目标是学会选用常用染料、会制定和调整染色工艺、会选用合适的设备、会分析和解决染色中常见问题等。同时,对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要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4]。

2.基于岗位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组成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单元,与传统课程中章节单元的区别在于每个学习情境是具体工作过程的完整体现,而不是按学科划分的知识单元。根据“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5],每门课程中按岗位具体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确定相应的学习情境(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境见表1)。

每个学习情境以工作过程对应的典型产品、设备、方法、案例、业务、活动等为载体,围绕每个具体工作任务(即学习任务)的工作过程来进行情境化的教学设计,创设适合教学需要的、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特定场景和境况,开展情境化的学习活动。

在课程标准中要根据情境教学的要求,对每个学习情境用“掌握”、“会”、“了解”等动词明确学习目标,并用“对……进行……(加工、操作、制作、处理等等),完成……”等描述学习任务具体内容的纪实性语言进行学习情境描述,对采用什么形式在什么场景如何完成工作(学习)的过程提出建议。教学情境设计应有一定的灵活性,使任课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途径,充分运用“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在实训现场、生产工位或仿真场景,营造出与学生零距离贴近的真实的现场职业环境和岗位情境,采用问题情境、任务情境、案例情境、项目情境、仿真情境等设计方案[6],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设计出最有效的情境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3.紧扣岗位应用能力强化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的标准和方法对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必须同步进行课程考核的改革,在课程标准中对考核方法要提出原则方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必须重点强化工作实绩考核和综合能力评价两方面。工作实绩考核主要是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价,包括每个学习情境的阶段性成果、阶段性考查测试、调研报告以及作业及实训项目报告等书面材料的完成时间、规范程度、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综合能力主要是对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评价,包括工作热情、敬业精神、钻研精神、遵章守纪、团队协作、组织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方面。对于有相应社会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项目的课程,则将鉴定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主要部分,使能力考核与社会接轨。

三、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1.“校企互通”促进师资团队“双师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需要教师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于一身,要求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师资团队向“双师”结构转型。“校企互通”是实现师资团队“双师”化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安排校内专任教师以访问工程师和挂职锻炼等形式定期到企业去实践,获取岗位工作过程的第一手资料,积累生产实践经验,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向“双师型”教师的目标努力;另一方面,从企业引进具有实际工作经历的高技能专业师资,提高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任教师比例,或聘请企业的专家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成为“双师”结构师资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校企互通”,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建立激励机制,如在业绩考核、报酬分配、职务晋升等方面采取鼓励政策,充分调动专兼职教师的积极性,才能为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提供师资保障。

2.“校企联动”健全“全方位”教学管理新模式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来划分教学单元,以工作过程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涉及的要素远比传统教学的“教师、教室、教材”三要素复杂得多。因此,必须打破传统学校管理模式的框框,适当引入企业化的时空观念和管理模式,逐步形成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企业工作过程管理的教学管理新模式,配合“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弹性学期”、“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实施校企共管的“多元化”管理、校企互联的“信息化”管理、校企交融的“职业化”管理,校企互利的“开放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全方位、高效率、高效益的“校企联动”教学管理体系。

3.“校企共建”实现教学环境“情境化”

创建和完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情境教学条件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基本条件。教学场所要成为符合职业岗位工作情境要求设计的“情境化”教学环境,就必须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实训条件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不断丰富配套的教材、教具和工作文件。教学环境“情境化”的有效途径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紧密型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中厂”、“厂中校”扩展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情境教学空间,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课堂与工作现场一体化、学生与岗位员工一体化、教师与技术专家一体化、教学考核与工作评价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7-13.

[2] 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6-50.

[3] 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7-54.

[4] 姚平,周家伟.浅论高职院校染整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及其重要性[J].广西轻工业,2010,(12):172-173.

[5] 向丽.英国学者“基于工作的学习模式”调研简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28-31.

篇2

[关键词]外贸转型升级;商务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2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科技厅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外贸转型升级背景下商务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yb0612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陆金英(1964―),女,浙江海盐人,本科,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贸易分院常务副院长,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我国外贸产业自1978年起步以来,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增加了全球消费者福利,“中国市场”带动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外贸产业仍将是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柱,这意味着市场对高质量的商务类人才的需求仍然紧迫。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外贸经济带来巨大影响,2009年我国众多中小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此同时,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订与实施,我国面临新的国际贸易竞争环境,低附加值的产品已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外贸企业亟待转型升级。[1]这就需要高等职业院校的商务类专业迅速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一、浙江省嘉兴市外贸行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嘉兴市外贸进入高速发展期,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负增长以外,每年增速均在23%以上。“十二五”以来,该市外贸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基本平稳。2012年出口196亿美元,是2001年22.17亿美元的近9倍。同时,外贸对经济贡献度也不断提升,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分别从2001年的44.8%、30.4%增长到2012年的62.9%和42.9%。2011年,政府制定出“十二五”规划,推出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战略新举措,要求企业内外连动实现转型升级,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和贸易方式,产业和贸易不进行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浙江省“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增强进出口竞争力。

二、外贸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新变化

(一)外贸主体队伍不断扩大

据浙江省嘉兴市商务局统计,本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从2001年的555家,发展到2006年的2100家,2012年末达到4354家。而企业结构也实现了从外资企业主导到内资企业为主的转变,2006年,内资企业数量首次超越外资企业,到2012年末,内资企业为3105家,已是外资企业1249家的2倍多。外贸企业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对外贸商务类人员的需求也会更大,除了专门从事外贸经营的公司以外,国内企业的一些驻外办事机构、外资企业等都需要大量的商务类人才,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后5年内,国际商务类人才缺口将超过100万。[2]

(二)贸易伙伴不断增加

浙江省嘉兴市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欧美日仍占据主导,但东盟、俄罗斯、中东、非洲等市场实现快速增长。2012年,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206个,对欧美日三大传统市场的出口份额占全市比重为58%,比2006年下降7.7个百分点,比2001年下降15.6个百分点。贸易伙伴的不断增加,使国际贸易研究对象不断拓展, 会出现许多新领域、新课题、新理论、新原则等,这些都会对商务类人才的岗位提出新的要求。[3]

(三)产品结构不断调整

2011年,我市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达到94.3%,超过世界贸易制成品出口平均占比70%的标准,同时还超过欧洲等发达国家制成品出口占比78.4%的水平。服装及附件、纺织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箱包等是我市出口主要商品,从2007年起,机电产品超过服装成为我市第一大出口产品,并延续至今,2012年,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为32.3%。

(四)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

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人们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逐渐下降,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不断上升,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这就使得我国一些原本比较有市场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另外,在世界制造生产链中,我们往往只能参与到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环节,处在对应价值链的末端。就相关外贸企业来讲,结果就是利润率低,对特定市场的某些环节依存度较高,抗风险能力低等。因此,我们得到的仅是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及少得可怜的利润份额,这样的发展不利于产品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不利于我国外贸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优化。[4]

三、目前外贸企业所面临的人才需求问题

《国家商务部关于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重视外贸人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外贸人才发展环境。适应人口素质和结构变化,建立健全政府调控、市场配置、企业自主用人、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加强开放型外贸人才资源开发,高度重视外贸职业教育,促进多元化投入。鼓励外贸企业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支持员工踊跃参加学习培训,提高满足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需要的技能。大力培养国际商务人才,加快培养多双边外贸谈判人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下一步在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上,要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培训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由此可见,外贸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外贸企业所面临的人才需求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一)熟悉WTO规则和国内外市场运作的人才缺乏

自2001年加入WTO到2012年年底,嘉兴市共遭遇了来自美国、欧盟、印度、阿根廷、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291起贸易救济调查,直接涉案金额近17.7亿美元。嘉兴市紧固件、服装、经编、木业等传统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较高,易成为“两反一保”调查的重点。而自2011年开始,贸易摩擦涉案产品逐渐向新兴产业延伸,如欧美对我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对该市光伏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随着对新兴市场开拓力度的加大,嘉兴市遭遇贸易摩擦的发起国也更多地转向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印尼、土耳其等国家频繁对我出口产品发起调查。这些状况势必会影响到浙江外贸出口的健康发展。而在浙江外贸企业里,熟悉WTO有关法律规则,懂得相关国际法律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人才十分紧缺。

(二)制单、跟单、外销方面的外贸技能型人才缺乏

据测算,我国外贸直接带动就业超过8000万人,其中60%来自农村转移劳动力。2010年与外贸直接相关的海关税收达1.25万亿元人民币。5年累计进口高新技术产品1.6万亿美元,有力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目前,社会上紧缺的是应用型商务类人才,大多数毕业生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能力较弱,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据调查,在外贸人才需求榜上名列第一至第六位的是: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报检员等,这些岗位都要求持有上岗资格证。[5]目前,我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达7000多万人,但只有8万多人拥有外销员资格证书,报关员的需求缺口更大。[6]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现有外贸公司近5000家,跟单、货代、报关等技能型人才,尤其是熟悉国际商务合同、申报、运输等外贸环节的技能型人才格外紧缺。

(三)双语复合型人才缺乏

外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通过调研发现,商务类的绝大多数岗位明确提出应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即“听和说”的能力。其次是阅读,还有应具有外文写作和翻译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岗位提出不止一项语言技能的要求。除此之外,商务类高技能人才还需要有扎实的知识结构储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1.基础知识,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地理、国际商法等。2.专业知识,如外贸函电、进出口实务、单证、保管、国际结算、商品知识等。3.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三方面的能力:国际贸易基本实践操作能力,包括适应外贸业务岗位需要的各种操作技能,完成外经贸工作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一般的外经贸管理、协调和领导能力;国际贸易高级实践能力,包括对自己和本部门外经贸工作进行规划、实施和评估的专业能力;国际贸易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应用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

因此,既熟练掌握英语、德语等语种又熟悉外贸业务的复合型商务类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能够与中亚、中东国家对接、沟通和交流,精通中亚、中东各国语言,熟悉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同时还熟悉这些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具备市场分析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是外贸企业竞争的核心。

四、商务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针对浙江省嘉兴市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政策导向、项目引领,寻找提高商务类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与区域外贸产业相对接,拓展产学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外贸类专业与嘉兴市外贸产业相对接,课程考核标准与岗位考核标准相对接,教学内容和外贸相关流程相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对接,传统的教学班与现代学徒制相对接”的人才培养思路,依托嘉兴市欣禾职教集团,拓展产学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创新产学合作新机制,积极推进商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工作、学生操作外贸真实业务”的“工学交替、叠加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9月,为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进一步拓展商务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模式,给外贸类专业、应用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长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引起入校的“校中场”――嘉兴市澳杰进出口有限公司,并由其牵头联合16家中小型外贸企业组建了澳杰商业联盟,构建了在心智积累的基础上,“校中场”中熟悉工作流程和要领,“澳杰商业联盟”里形成职业素质和技能,校企协同实现学生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就业的一条龙的培养模式。

2014年6月,以澳杰商业联盟为基础,建立了由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具有资产纽带的产学研共同体――澳杰联盟外贸学院。企业入驻,教师参与,建立11个外贸实战工作室,实施“双师带徒”的教学模式,围绕外贸类核心岗位单证员、跟单员、业务员加强核心课程建设,让学生的认知和实践的关口前移,富有成效地参与创业创强活动,在职场化的场所中形成职业素质和能力,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二)基于“工学结合”,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校企合作的核心是共同开发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标准。把企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标准内容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中,把学校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到企业的生产流程环节中,按照企业人才需求规格与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校企“课程置换”,从而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实现“双合一”,即“课堂与实训合一”的学做合一、“实训与生产合一”的校企合一。[7]通过“学做合一”有效落实学生基本商务技能的实验和实训;通过“校企合一”实施顶岗实习,使学生掌握与国际商务相关的操作技能,提升顶岗实习能力。

(三)基于“教学做一体”,强化实践教学,实现实训基地与生产岗位的对接

以校内实训基地为纽带,校企联手,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校内实训基地是企业的外贸部门,承接企业外贸业务,同时也承担师生的实习实训任务。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师生参与企业生产环节。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电子商务平台,分别扮演出口商、进口商、工厂、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等不同角色,全面、系统、规范地操作整个外贸流程,完成外贸业务,从而掌握各国际商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

同时,根据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遵循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般规律,以企业外贸活动的全过程为基本框架,结合专业的特点,构建真实、可操作的实训体系,使实训内容更加完整,实训环节紧密衔接,实训领域得以拓展,实训资源实现共享,走进实训中心,如同走上企业岗位,真正进入工作角色,实现与生产岗位的对接。

(四)基于“专兼结合”,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对接

依托实训基地,发挥基地人才交流优势,提升商务类高技能人才教学团队水平,实现企业、行业技术人员进学校,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内容,共同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学校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通过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所合作、校际合作等形式和途径,建立一个教学水平高、实践科研能力强的“双素质,双结构”的教学团队。在现有科研、教改水平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嘉兴地方外贸企业和行业,共同探索培养能适应嘉兴当地的外贸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商务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群,李霄,丁跃进.后金融危机时期长三角地区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经济纵横,2011(5).

[2]窦建华.国际经贸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4).

[3]冯国峰,俞学伟,刘永元,韩如芳.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个体特征与外贸岗位关系研究[J].现代商业,2010(11).

[4]丁劲夫.论新形势下我国外贸环境的新变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2(20).

[5]郭薇.转型升级下外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