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7 18:4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能源汽车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能源汽车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中职;新能源汽车;教材

一、中职新能源汽车教材出现的问题

1.教材类型和中职学校教学要求不符合

在中职职业技术学校中,对学生今后的定位主要是技术服务类型的工作,因此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当中,需要使教学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实际的操作技巧。现阶段出现在中职新能源汽车教学中的教材基本分为两类,一种是普通的高校教材,另一种是新能源汽车知识的普及读本。这些教材都有着同样的问题,即停留在基本的新能源汽车的课程原理当中,只是进行了基本结构和内容的介绍,很少在其中包含较为有深度的知识内容,与现阶段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不符合。

例如,在实际使用的教材当中,有一本名为《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的教材。其中的内容章节大量在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和一些启蒙知识原理。以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来看,知识的涉及层面相当粗浅,对于学生的指导意义基本为零。

2.实训指导材料较少

除此以外,中职学校中使用的新能源汽车教材实训指导内容也相对较少。由于目前所使用的教材读物大多是从知识普及层面入手的,对于真正实践能力的培养力不从心,因此在教学中只能依靠教师来制定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也只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开展较为基础和普及性的技能操作。在这其中由于还受到教师本身教学职业素养的影响,在某些中职学校当中甚至无法进行这类型的实践操作,教学活动也一度陷入了停滞。

二、解决中职新能源汽车教材问题的策略

1.确立教材教学方向

中职新能源汽车的教材要确立好教学方向。在教材当中,针对现阶段中职教育教学的特点,编撰出适合当前中职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教材,满足新能源汽车教学行业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经过多方教学实践证明,在中职新能源汽车教学的教材中,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实践技能的教育教学。因此,在新能源汽车教材的编写中也应该充分体现这一教学特点,不断完善和加强实践的教材内容,将现代厂商所采用的技术进行收纳和总结,编写在现代中职新能源汽车的教学教材当中。

2.与实际厂家情况相结合

要注意将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教材和实际的厂家开发和生产情况相结合。中职新能源汽车教材的编写必然要获得现代新能源汽车开发厂家的支持和配合。争取能够获得当前新能源汽车生产开发厂家的技术动向、维修方法和其中的维修资料。让当前所编写的中职新能源汽车教材都能够掌握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动态,使得这些教材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精度,在教学当中具备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教师也能根据这些最新的新能源汽车知识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中职新能源汽车教学的教学质量。

3.选取代表性的教学类型编写教材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新能源汽车教材编写当中,可以收录的内容由于现代新能源汽车发展较为迅速,类型也相对较多,因此要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类型编写到教材当中。教材的撰写者不应该一味求全地将市面上存在的新能源汽车全部写入教材当中,应该选择在当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车辆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在介绍混合动力的汽车时,就可以选择丰田普锐斯;而雪佛兰的沃兰特则代表了插电式的混合动力汽车。选取代表性的汽车类型进行分析能够优化教材内容。

篇2

关键词:校企共建;现代化专业群;汽车维修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C-0038-04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优质发展的核心环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组织实施了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极大提升了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但从总体看,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岗位的更新速度加快,职业学校专业拓展性差、专业间协同发展能力不强、资源共享性差的问题突出,影响了专业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能力。如何协调发展关联专业是职业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专业群的内涵和特征

专业群是指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依据自身的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以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背景、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具有如下两个主要特征:(1)群内各专业具有共同的行业背景和服务领域;(2)群内各专业具有共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专业群的构建主要分为:围绕学科基础构建、围绕产业链构建和围绕职业岗位构建三种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充分考量专业群内各个专业的资源共享程度,包括师资、实验、实训、课程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还可以适当调整专业及方向,以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二、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思路

“十二五”期间,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紧紧围绕苏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汽车、建筑、商贸类人才,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汽车维修、建筑工程、商贸工程三大专业群,包括省级五年制高职品牌专业3个、特色专业2个,形成了一定的办学品牌和特色。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专业群建设,促进专业精细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提高质量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就业为行动导向,以服务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着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促进集聚发展,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具体内容有:(1)围绕本地区或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建筑、汽车类两大优势专业,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以学校现有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相关、相近专业共同发展,促进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增强专业服务产业能力。(3)根据专业群建设需要,利用专业间相互促进、带动、共享的关联性,对组织管理、师资配备、教学资源、基地建设、校企融合等进行整合,发挥专业群聚集和扩散效应,拓宽服务面向,增强社会适应性。

三、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路径

(一)合理组建专业群,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合理组建专业群。至2015年底,苏州市汽车保有量已近300万辆,全市3类以上维修企业近5000家,均位于全省第一。苏州巨大的汽车服务市场以及汽车在安全节能、智能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技术不断更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缺口将持续凸显。

学校自2004年起,经过十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汽车维修专业群,包括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省级五年制高职品牌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省级五年制高职特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3个五年制高职专业,配备有2万多平方米的汽车实训中心,拥有3000多万元的汽车专业教学设备,设有20余个实训中心,涵盖了所有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是“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和“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

学校联合苏州地区多家拥有汽车专业的职业学校与当地知名企业成立汽车职教集团,通过集团化运作,对地区汽车行业后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业人员的岗位分类及知识结构、企业服务主要岗位的任职条件、任职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等做了详尽的调研与分析,吸取以往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和精髓,树立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校企“共建、共赢、共发展”的合作理念,构建稳定、长效、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平台,形成“共建基地、共育师资、共设课程”的合作模式,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最终形成了“二元一体、三面共建、多方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双证融通”教学,实现职业资格对接。采用企业实景教学,促使技能教学更规范、更标准,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拓展教学活动,邀请校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全面开展专业社团活动,以技能教学为主线,在平常课堂教学内容之外,增加、拓展专业学习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拓展了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群

专业群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既有相互依赖的特点,也有相对独立的特性。汽车维修专业群面向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认真开展了岗位、岗位群工作过程的调研分析,在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岗位职责、提取出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应的学习领域,确定了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结构及基于工作质量的课程学习要求”的“工作过程三维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

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入手,采用阶梯式技能培养模式,群内3个专业前3年课程结构和专业能力要求相当,形成了以“汽车文化――汽车构造――整车维护”为前导的课程群,后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零件检测、总成修复”为核心,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以“运营管理、车辆修复”为核心,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以“维修接待、汽车营销”为核心的专项实践课程体系。

开展考核模式改革,依据岗位和职业资格能力要求制定考核标准,逐步推行教考分离、以证代考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考核评价的多元性,引入第三方考核模式。目前,汽车专业群的所有主干专业课程均实现了教考分离,同时推行计算机组卷和阅卷。

(三)认真实施项目化师资建设工程

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一方面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压任务、严要求,另一方面在参加专业学习、进修、培训、职称评定、推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认真研究制订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给予重点培养,造就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专业群认同意识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教学业务学习和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完善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鼓励教师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助推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团队教师开发的《汽车维护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会议上展示,并公开发行;研发的《车载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与应用》教学成果,获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实施“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依据现代化专业群教学需要,把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组合,使不同专业特长、专业背景的教师之间优势互补,聘请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充实教学团队力量,形成“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与办学规模相适应、以双师结构为特点”的专业教学团队,“占百春新能源汽车技术名师工作室”和“谢永东致能名师工作室”被评为市级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大力推进“两站建设工程”,即企业在学校设立的企业工作站和学校在企业设立的教师工作站,有效促进了“双师”的培养。

(四)精心规划,提高基地建设水平

技能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而实训基地是完成技能教学的重要保障。结合专业特点及专业发展规划,学校深入开展与丰田、北京现代、BOSCH等多家企业的合作,打造集整车维护、故障诊断、钣金、喷漆、汽车营销、保险与理赔、汽车配件和新能源汽车于一体,具备了企业化、信息化、项目化的“三化”校内实训基地。基于基地资源共享,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多次承办苏州市汽车维修行业举办的各类职工技能竞赛、省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及省市级技能教学研究会议等,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非常显著。

借鉴企业CIS建设了“三维一体”汽车实训基地专业文化。一是通过总结提炼专业精神文化,明确发展共同愿景;二是通过专业形象文化建设,营造专业文化氛围,熏陶学生行为习惯,让学生有归属感和自豪感;三是通过专业行为文化建设,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良好职业素养,把专业文化融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信。

(五)“互联网+”引领,提升专业群建设信息化水平

多方合作,开发各类课程资源,牵头联合学院汽车协作委员会16个学校,制定了3个专业近60个课程标准,同时建设江苏省汽车教学资源库;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实训条件和教学,校企合作建设了理实一体化课程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教学资源,建设在线学习系统;开发网络共享课程、校本教材、学习工作页等。

对接新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接新平台,改变课程呈现形式。建立数字资源超市,开发、引进在线共享课程,全面推进数字课程选修。教学环境与信息化对接,构建未来实训室、仿真实训室等信息化教学环境。转变教与学方式,推动移动终端、在线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广泛应用,探索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四、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成效

服务经济,为区域发展输送优秀人才。学校为苏州地区汽车行业输送了大批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高。师生在省级以上汽车类技能大赛中荣获98金、120银、35铜,在本年度举行的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服务企业,校企深层次合作。校企合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校、企业“深层次”的融合和“双赢”,不能仅仅停留在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这一简单层面上,学校不能总是单方面的向企业“索取”,只有真正做到为企业所需、为企业所想、为企业服务,使企业通过合作而“得益”,才能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共建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校企“双赢”。深入开展与丰田、北京现代、PPG、BOSCH和BASF等8家企业的合作,在得到企业基地建设、师资培养、课程资源支持的同时,也积极主动服务合作企业,提供相关培训和人力资源等。

服务社会,为行业提供各类优质培训。作为职业类学校,除了担负学历教育这一主要任务之外,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也是不可或缺的,借助学校本身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软硬件”资源,为社会各行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培训,既是构建完整的现代职教体系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的手段和重要举措,更是学校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凭借优良的实训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团队,积极开展对外服务和社会培训,成为苏州地区交通行业的指定培训基地,常年开展汽车维修从业资格、汽车维修、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等社会培训工作,年均培训量稳定在1万余人次,为行业发展及学习型社会构建做出了突出贡献,社会服务效益显著。

五、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反思与展望

1.推进“二元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进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

2.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还应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时俱进,整合信息化课程资源,推进实训基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有教学资源。

3.加大文化建设,采用新媒体技术和物联网管理,打造集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体验型实训基地,进一步打造汽车科技体验馆。

篇3

关键词: 高职 汽车空调 精品资源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汽车空调检测与维护》是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空调系统检修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排除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树立良好的环保、节能、安全和为客户服务的意识,使学生毕业后完全能够胜任汽车空调系统检修及相关行业的工作。

二、课程的目标

《汽车空调检测与维护》课程以常见车型为实例,系统阐述了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维修和故障诊断技术。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系统零部件和总成的基本检测与维修技能,掌握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能熟练使用空调检修工具及仪器设备,能阅读英文维修资料,及时了解汽车空调的最前沿技术,做到懂原理、能诊断、会检修,同时树立良好的环保、节能、安全和为客户服务的意识。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按照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基于工学结合组织课程教学。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与工作一体化,通过学习体验工作,通过工作学会学习,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正确处理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职业岗位迁移能力的关系,正确处理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系,体现高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1.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对企业相关岗位和工作任务进行调研,构建相应岗位或岗位群,分析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确定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和由低到高的多层次职业能力,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针对不同能力层次进行能力分解,设计具有层次差别的工作任务,规划课程。

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基础,针对每个教学点我们设计了若干实际工作任务,各个工作任务的知识点有重叠的部分又有各自的侧重点,以此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学生从接受任务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工作,直到完成任务,逐项掌握工作任务中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等知识点。

3.在教学中采用“工学结合”、“行动导向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团队工作”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能的特点,为培养学生掌握符合企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和职业素质服务。

4.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水平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采用任务完成考核、技能实操考核、职业资格考核等多种评价方式,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5.充分与行业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汽车维修资源优势,建设高水平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录像、网络教材、网络课件自主学习,还可以完成在线测试、网上答疑、技术咨询等,与课堂教学形成立体交叉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汽车空调检测与维护》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根据最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围绕相关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行动体系学习课程,采用情景式教学设计,全课程分为5个项目。根据行动体系学习课程特点,教学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具体如下:

1.实训和理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本课程引入最新课程设计理论,按照“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围绕专业相关岗位,以企业典型工作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在若干个学习情境中将有关汽车空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在一起,嵌入国家有关职业资格的技能,理论由浅入深,技能由简单到复杂。使得学生在理论课程中有实践的感性认识,实践课程中有理论知识的理性分析。

2.理论实践高度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专门创造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境,配备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及实物,配置了学生实训设备。在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每个学习情境的开始就是接受一项工作任务并完成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员也是学徒,教师既是老师又是师傅,教师带领学生逐步完成工作,并在进行中讲解相关知识,学生边听边看、边看边做。在这种模式下,学习目的性强,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

3.建立符合岗位需求和嵌入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分考试、考查和综合考评等多种形式,如笔试、口试、实践操作、任务完成、课业总结、调研报告、工作总结等方式,考核内容有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劳动规范遵守、安全环保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思考创新能力等,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素质,鼓励以各种职业资质考证或技能、水平、能力等级考证代替一般考试;学生的课程成绩评定要把平时成绩作为重要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可根据专业与课程特点确定。

4.工学结合的教学思路

(1)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任职或授课。聘请国内汽车空调方面的专家来校任职或授课,使课程内容、模式与企业接轨,适应汽车空调市场高速发展的需求。

(2)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情境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真实的企业工作氛围,体验企业文化,部分学习情境的教学安排在企业进行,由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亲自授课,2名教师协助,通过实践,学生普遍反响良好。

(3)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学习企业工位布置、维修站经营程序、汽车空调保养维修程序、行业情况及发展。通过实习,融入企业的工作过程,巩固汽车空调的基本知识及维修技能,不断提高对汽车空调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故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琳.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01).

[2]肖玉玲,张用伟.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不足与对策:魅力中国,2013(22).

[3]蒋春花.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职业,2012(6).

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学制;课程设置;实习;建议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255

1 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简介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是我校重点专业之一,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如下:

(1)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汽车制造、维修领域,培养爱国爱党、遵纪守法、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能从事汽车制造、车辆改装、汽车维修、汽车零件加工与装配、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等工作,能胜任第一线工艺、工装简单设计与实施,制造与调试,汽车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改装与修理、检验,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基层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职业范围包括汽车维修、汽车装配与调试和电动汽车制造与维修三个方向;我校培养模式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更新人才观念,树立“全面培养、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我专业在先进教育理念和人才观的引领下,构建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注重实效的“岗位对接,技能综合”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对接传统汽车维修、汽车装配与调试岗位为基础,发展电动汽车相关岗位;以掌握汽车装配技能为主,同时掌握焊接、钳工、机械加工等多种技能。即以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主线,依托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平台,通过校内基本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和校外顶岗实习三个环节,将学校教育与企业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注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会做人(德育层面),会做事(能力层面),会学习(发展层面),会生活(精神层面)”,实现学校企业全方位育人,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

因此,我专业构建了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核心,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实施了“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做中教、做中学、做中练、做中考为特点,以模拟仿真教学、项目教学等为手段”的教学模式。

(3)人才规格包括德育要求、基本知识要求、职业素质要求和核心技能要求。主要接续专业:高职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本科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

(4)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体育、数学、英语、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七门课程。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拓展(选修)课、综合实训课四大类课程。其中,综合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2 课程教学实习时间安排

教学实施包括教学要求、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实训实习环境实习包括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时间各校不同,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顶岗实习三大类比例为1:1:1,现在实行3年制的2+1方式,即2年在校学习,1年下厂顶岗实习的培养方案。目前,顶岗实习学校控制的力量有限,基本处于放羊。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无法实施。

3 课程设置

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由于学生基础太薄,很多初中都没读完,学习非常困难。所以只有减少纯理论教学,对于和专业贴近课程最好也在实训室上,理实一体,做中教、做种学、做中练、做中考。在实践教学中按需插入基础课,效果非常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是学习技能,汽车制造与检修有关的技术能力,为了扩大就业面,开发了3个学习方向,如天津长城汽车订单班,主要是制造装配调试等,就加大汽车装配实习力度,还有想在家附近汽车维修店工作,就加大维修技能的训练。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课时问题每学期只能安排2周实习,这就减少了动手能力的训练时间,加大了枯燥的纯理论课时,所以在实施中因地制宜加大实习课时,增加周数。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但是过不多久,实习时间太长,实习课时加大了,学生实习效果又有变化,体力跟不上,注意力开始下降;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后发现,实习太长体力消耗太大,出现视觉疲劳现象。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电子专业基本上全部在实训室里实训性上课,由于天天不变,引起体力和视觉疲劳,效果状态不佳都不如人意。所以在以后实习安排中每次最长2-4周,然后安排理论课,当然,理论课也要理实一体,只是实习与理论交替进行,有周期性变化,加上新的教学手段的融入。学生每次教学都有新的感觉,也充分达到的我们预想要达到的效果。真正做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练、做中考。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都很满意。

篇5

2012年12月29日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郭述禹作主题为《稳中求进 开拓创新 努力促进全省经济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报告,总结2012年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13年新任务。以下是报告摘要: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工业实体经济不动摇,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做好转、调、创三篇文章,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以上。

(一)大力加强经济运行的组织领导,工业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稳固。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工业实体经济发展“四个不动摇”(坚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工业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不动摇,坚持工业由大变强的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及时调整充实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强化应对危机反应机制,进一步加强运行组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政策落实和企业帮扶,有力推动了工业稳增长和转调创。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深入实施结构性减税、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深化部省战略合作,积极创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小型纯电动汽车管理试点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借力政策推动生产企稳回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深入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积极培育“名家、名企、名品”,举办和参与会展100多个,扩大了山东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保持在98%以上。抓好生产要素保障。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3800亿千瓦时、增长4.5%,其中工业用电量2900亿千瓦时、增长3.4%。全年统调主力电厂电煤调运量达到1.2亿吨、库存稳定在20天用量以上安全水平,两大公司成品油销售量达到1500万吨。会同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为713家重点企业落实流动资金贷款115亿元。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实施《山东省企业权益保护条例》,开展企业减负专项行动,企业发展环境更加稳定宽松。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万亿元、利润7200亿元、利税1.16万亿元。

(二)扎实做好转调创三篇文章,工业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可达9000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占36%和32%以上。组织实施2012年千项重点技改项目1001项、总投资903.8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投资额分别占54.3%和48.4%,截至11月底项目开工率已达98.6%。编制出台了钢铁企业淘汰压缩落后产能、兼并重组、节能考核等3个实施方案,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扎实推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软件、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信息产业,9家企业进入2012年度全国软件百强、5家企业进入电子百强。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全年航空航天、石油页岩气装备等行业产值可增长30%以上。发展新医药产业,全年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可增长18%以上。培植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全年可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面积1600万平方米,生产新能源汽车12万辆、增长70%。推进现代物流业,全年物流业增加值可增长12%,约占GDP的7.3%。提升工业设计产业,2项产品获得首届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十大金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全年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56.5亿元,增长30.4%。新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7家、行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集成电路设计、射频识别(RFID)、半导体照明(LED)工程技术中心35家。新培育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73项。实施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297项,攻克重大关键技术100项,23个项目列入“高档数控机床”、“核高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荐设置企业领域“泰山学者”岗位9个、创新团队1个。新建企校共建工科专业14个、省级企业实训基地133家。

(三)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企业发展素质进一步强化。加快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以350户省重点工业企业为主体,支持大企业带头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预计全年350户省重点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0%左右,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山东能源集团进入世界500强。推动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年内新增授信523亿元、集合债券融资16亿元。深入开展“一企一技术”创新活动,新培育省级研发中心49家、创新企业50家。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实施十大专项行动,新认定省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100家、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3个。预计全年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首位。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认真提炼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总结推广海尔集团、齐鲁石化等一批先进管理经验,引导广大企业挖潜降本、应对挑战。促进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新培育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9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12家、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示范园区3家、信息技术产业园区12家。省里再集中投入4000万元支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建设,目前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368个、过100亿元的108个。

(四)深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预计全年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万亿元、增长20%左右,其中软件业务收入1700亿元、增长30%。推进两化融合。开展两化融合评测,在全国率先建成两化融合评测中心,并完成652户重点企业的测评工作。加强试点示范,新培育深度融合示范工程12个、“四个一百”(到2015年,全省培育100个信息技术推广中心、100个数字化装备制造中心、100个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中心、100个能源监测自动化控制中心)示范工程108个,重点推广两化融合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55项,青岛市顺利完成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试点任务。积极开展两化融合助企行动,圆满完成全国两化融合成果展参展任务。加强政府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启动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协调推进政务外网和科技防腐工程建设,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基本建成,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和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光纤到户,青岛市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正式开通实现商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两家企业新获国家预付卡、网上交易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积极开展“无线城市”试点,目前试点城市已达12个。组建信息化推进“三农”发展联盟,启动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云服务平台,加快推进贫困村通信息工作。强化信息安全和无线电保障。省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监测平台投入运行,灾难备份恢复中心初步建成,圆满完成第三届亚沙会、2012年高考等重大无线电保障任务。

(五)坚定不移推进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强目标考核和预警调控。严格兑现节能目标奖惩考核,建立节能情况晴雨表制度,督促重点区域加大调控力度。预计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4%左右。实施节能重点工程。组织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节能技改财政奖励项目97个、省级节能产业化和技改项目167个,建成后年可节能130多万吨标准煤。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抓好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圆满完成国家第二批资源产出率统计试点任务,新培育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2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工程15个。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预计全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3%以上。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达到55家,培训清洁生产从业人员1435人,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单位1000多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除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186户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外,还有269户企业主动淘汰了落后产能。

当前,全省经济和信息化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严峻复杂,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降耗压力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和“底线思维”,充分肯定成绩,保持清醒头脑,找准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原因,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全省经信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牢牢咬住“2020年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能源消耗大幅下降”的宏伟目标,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创新驱动、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运行保障为着力点,千方百计稳增长,坚定不移转调创,努力实现全省经济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经济效益同步提高。

(一)实施“双轮驱动”,壮大服务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发展。

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坚持投速、投量、投向、投效的有机统一,明年工业技改投资力争突破1万亿元。引导企业抓住国家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调整的有利机遇,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和发挥传统产业优势。编制2013年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启动实施新一批千项重点技改项目,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和投资额保持在50%以上。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新培育一批省级基地、争创一批国家级基地。推进技术改造立法,力争尽快出台《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条例》。

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通过强化技术创新、示范应用、市场培育等措施,重点突破“四新一海”等产业领域。积极培育高端金属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稀土材料等深加工企业,着力抓好新医药50家重点企业和100个重点产品,继续培育好20家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100家节能环保示范企业。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第三批省级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园区),抓好页岩油气30家重点企业和50个重点产品。搞好低空空域改革,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小型纯电动汽车管理试点,优先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加快发展新能源专用车,大力促进小型纯电动汽车创新升级。

三是壮大生产业。鼓励企业从生产加工向研发设计、售后服务、使用全过程延伸,促进制造业企业加快剥离或外包非核心业务,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面向重点工业行业和产业聚集区,启动建设20个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深入拓展“山东物流卡”工程,重点培育100户综合物流企业和150户专业化物流企业,明年全社会物流总额力争增长9.5%以上。大力发展以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形态及包装设计等为主的工业设计产业,新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0家。

(二)强化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是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大力实施“核高基”、“高档数控机床”等重大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关键材料、高端通用芯片、安全可控国产软件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明年实施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2500项,攻克重大关键技术100项,新培育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60项。

二是提升重点平台创新水平。加大政策措施力度,力争培育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明年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以上、总数突破1000家,新培育一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再实施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指导企业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保持在5%以上。

三是深化产学研结合。实施产学研“三个一”工程,推动所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至少与1家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至少与高校或科研院所有1项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至少有1项高校或科研院所创新成果在企业实现转化,明年力争转化重大技术创新成果100项。

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作用,新培育企业领域“泰山学者”6个以上。继续加强企校共建工科专业和企业实训基地建设,新培育一批企校合作培养人才示范基地,开展企业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年活动。

五是加强质量和标准化工作。深入推广工业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标准,健全电子电气、关键零部件等工业产品标准,完善食品、化妆品、玩具等日用消费品安全标准,支持省内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新标准80项以上。

(三)抓好两个市场,打响山东品牌,着力拓展工业经济发展新空间。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提高我省产品在国内、省内市场占有率,明年工业产品销售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

一是拓展消费需求。紧紧抓住城镇化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用好用足国家各项促消费政策,积极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深入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力争一个推广年度(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省入围企业节能家电销量达到4000万台、销售额1000亿元以上。抓好108个重点展会的主办和参与工作,组织优势产品北上、南下、西进,努力扩销促销。加强困难行业产销对接,以钢铁、水泥、玻璃、船舶、工程机械等行业为重点,引导企业与行业部门、重点项目对接,加大产品直供销售。

二是加强品牌建设。开展“品牌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培育“名家、名企、名品”,提升鲁企、鲁商、鲁货形象,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启动“好品山东”产品网上行活动,实施覆盖十家网商平台、百家网上商城、千种工业品牌、万家鲁货商店的“十百千万”工程,打造全国知名的鲁货网销平台,进一步扩大我省网络消费市场。开展县域品牌建设试点,组织“县域工业品展示周”活动,提升县域品牌价值和营销创新能力。

三是开拓外需市场。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继续加强与发达国家在产业技术交流、境外上市、品牌建设、企业并购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合作,推动纺织服装、建材、机械、食品等行业开拓非洲、东欧、中美洲等新兴市场。抓好港澳台市场开拓,重点组织参加好“香港山东周”、“台湾山东周”等活动。

四是推进产业援疆。推动山东优势产业与受援地优质资源相结合、产业援建与市场拓展相结合,促进与当地及周边国家地区的产销对接。

(四)积极抓大扶小,促进产业集聚,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大力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良好环境,促进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

一是提高大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调度分析,搞好发展规划和风险管控,鼓励跨行业、跨区域开展联合重组,进一步做强大型骨干企业。2013年,350户省重点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利税等主要指标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力争保持在30%以上。

二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政策措施,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拓展各类直接融资渠道,推动中小企业进入各类产权交易市场,明年发行集合票据、集合债、集合信托5支以上。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新培育一批“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企业。提高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和集群发展水平。明年中小企业力争增加5万户,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置。

三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大力开展“企业管理提升年”活动,组织好第三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奖,选树一批抓管理、降成本、促发展的典型企业,推动我省企业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变。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组织百家专业管理咨询和信息化服务机构,进入千家中小微企业开展管理服务,带动提升万家企业管理水平0加大专题培训培养,举办县市区工业结构调整专题培训班,培养一批六西格玛管理带头人和专业人才,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团队。

四是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提升蓝黄两区、省会城市群、沂蒙革命老区、中原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工业发展水平。认真落实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任务,加快钢铁产业淘汰压缩落后产能和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依托现有各类工业园区,培育形成一批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和基地。积极落实好部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时跟进,做好工作,推进全方位合作,努力形成促进经信发展的实际成果。

(五)拓宽运用领域,深化应用效果,着力培育信息化发展新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

一是完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努力突破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关键技术,继续加快建设济南中国软件名城。实施工业电子产品提升工程,提高汽车、船舶、机械等产品智能化水平。有序促进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等技术的研发应用,积极发展数字家庭、消费电子等产业。明年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2万亿元、增长20%,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增长30%左右。

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提高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点、线、面”推进机制,点上深入实施综合集成应用、产业链协同等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线上抓好智能工业、数字农业、智能物流等重大示范工程建设;面上推广青岛市国家试点经验,创新推进区域两化融合建设。完善两化融合支撑体系,深入开展助企服务行动和融合水平评测,加快培育两化融合技术和产业。

三是深化政府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服务业领域的全方位应用,加快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装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升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实施电子商务百强企业培育计划,积极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聚集区、电子交易和结算中心。深化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外网应用体系,加强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省级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扩大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范围。深化“智慧山东”试点,全面实施城市“一卡通”工程,提升信息化服务民生能力。

四是构建先进适用的信息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重点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发展。总结青岛、济南试点经验,推动有条件的市有序开展三网融合,培育壮大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和市场。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提高接入带宽速率和宽带普及率。完善贫困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加快实现村村通信息。

五是抓好信息安全保障和无线电管理。深入开展政府部门信息安全检查,组建信息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推进信息安全灾难恢复体系建设,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完善无线电技术设施建设,规范无线电频率和台站管理,抓好频谱资源保护与利用,扎实做好重大任务无线电安全保障。

(六)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形成可持续发展新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明年全省万元GDP能耗确保下降3.66%。

一是发展节约型产业。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实现节能目标的有效途径,继续加大投入、培育载体、优化环境、完善政策,努力做大做强服务业经济。把好产业政策关口,严格控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加大太阳能开发利用力度,明年新推广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面积1000万平方米、在工业领域推广太阳能集热面积100万平方米。加快发展节能服务业,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重点支持300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加强节能灯、半导体照明、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电机和变压器等节能产品认证。抓好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确保全面完成淘汰任务。

二是实施节能科技提效工程。开展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和技术改造,实施200个节能重点项目。公布推广第四批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提高重点行业、企业节能技术水平。落实好高效节能电机、低辐射镀膜玻璃、节能变压器等产品推广意见,加强锅炉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是加强管理节能。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严格考核,强化培训。加强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在建材、化工、钢铁、有色等行业建设20个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对未完成年度节能任务的企业限期整改。组织能效对标活动,实行行业和区域条块结合,扩大对标范围。统筹推进交通、建筑、农业农村、商业民用以及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和水平。

四是壮大循环经济。积极培育重点工业循环经济先进模式,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选树100家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创建一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制造试点以及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抓好清洁生产对标建设,明年力争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单位1000家,培训清洁生产审核人员1000人。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步伐,重点抓好工业“三废”、矿产资源、再生资源、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明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83.5%以上。

五是抓好工业节水。以创建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型城市为抓手,制定一批高耗水工艺、设备和产品目录,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七)加强运行调节,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开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监测保障,实施分类帮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一是强化运行监测分析。坚持和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监测分析制度,加强对工业用电、交通物流、产品价格等跟踪分析,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密切关注投资、出口、消费等调控政策变化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深入基层和企业调查研究,积极帮助解决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加强指导帮扶。针对企业情况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对产销两旺的重点企业,鼓励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对暂时有困难的重点企业,帮助解决瓶颈制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能、稳定效益。对停产半停产的重点企业,帮助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尽快恢复生产、摆脱困境。

篇6

今年来,市人社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将惠民生与促发展相结合,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事制度创新,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不懈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推动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重要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00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04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3%,控制在2%以内;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7.93万人、15.05万人、16.3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31.81万人,工伤保险完成建筑业新开工项目参保161家,参保率100%;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率97.12%,南通各县(市)排名第一。引进本科学历以上及中级以上职称人才1843人,新增专业技术人员7609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540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1093人。

2019年主要工作

(一)亮点工作

一是完成“就业富民”“居保扶贫”两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开展实名制调查,发放就业创业服务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00场,采集岗位2.9万个,促成就业1.2万人次,帮扶建档立卡人员转移就业5048人,转移就业率88%,“晚霞行动”超龄人员再就业11.28万人。为5814名困难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11092名困难群众办理基础养老金待遇享受,实现100%参保登记、100%全额代缴、100%待遇享受。二是打造“三位一体”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围绕就业信息畅通、技能人才提质、企业人力管理水平提升,通过搭建企业用工、引才、产品转型升级需求数据库、高校数据库、高校学子数据库、技术技能及高端人才数据库、人力资源公司数据库“五大”数据库,实现实时供需信息匹配、共享,助推“学子归巢、技术归巢、成果归巢”。三是省内(县)市首家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助保贷款”制度。探索“助保贷款”(群众贷款、政府贴息、养老金还款)实施可行性,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中断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问题,牵头起草《如皋市“阳光扶贫”助保贷款实施办法》。四是机保改革工作稳居全省前列。率先完成2015-2018年度退休“中人”视同缴费指数测算、待遇核定补发工作,完成实账缴费收入和归集户利息收入近4.54亿元职业年金归集工作,归集金额位居县级市前列,被省人社厅通报表扬。五是率先全面推进养老待遇智能认证。取消养老待遇领取集中资格认证,采取人脸识别、上门服务、数据比对等多种灵活方式进行认证,方便群众。六是成功创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持续推进专家对接服务模式,在去年成功举办“走进如皋——助力经济振兴发展专家服务基层行”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对接人社部,充分发挥我市产业及革命老区优势,获评国家级红十四军革命老区专家服务基地,全国20家,全省仅4家。

(二)重点工作

1.就业创业稳中有进。加强政策扶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牵头制订我市《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扩大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范围、放宽兑现就业创业政策补助条件。培育“南通市十佳创业示范企业”2家,“南通市十佳创业带头人”2人,新增创业项目46个。提升就业培训质效。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实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拓展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全年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6766人,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4723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1900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855人。服务企业用工,开展“十百千万惠企业”“服务企业百日行”“就业政策落实、就业服务落地”专项行动,加强“苏陕”劳务合作对接,回外引劳动力6780人。

2.社保体系持续完善。社保待遇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135元/月上调至148元/月,被征地农民保障待遇水平由605元/月到调整到682元/月;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增长6.46%,达到2460元/月。继续落实“三降两补”政策,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落实企业“稳岗补贴、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贴”,全年为企业减负2.1亿元。稳妥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管体制改革,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工作的实施意见》,与税务部门座谈、对接,形成《如皋市社会保险费职责划转过渡期征缴方案》,牵头开发“人社-税务平台”。强化社保基金监管,开展网上实时监管,办理预警30批,追缴冒领职工养老金48起,追缴单位欠保21起,共计663.38万元。积极沟通财政部门,偿清居保地方配套资金14825.74万元。开展“社保基金监督制度建设提高年”活动,邀请省人社厅相关专家开展培训。

3.人事人才服务成效显著。加强人才招引,紧扣我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带领企业赴外省内高校以及安徽、重庆、成都等西部高校集中地区开展校园招聘;组织主功能区、留创园及项目需求单位参加深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南京留交会等;对接兰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来如开展产学研交流活动,并签订人才交流合作协议书。积极开展人才开发工作,2项博士后类“双创博士”项目入选省“双创计划”资助,2人获批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我市“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共53项,列全省县级市第一。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举办砌筑、花卉园艺、预防接种等市级技能大赛10场,承办省乡土人才盆景项目决赛。获评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1人,南通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江海技工学校荣获省级“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检测校企联合实训基地”“江苏省技工院校教育改革示范校”称号。完善人事招录工作,全年招聘事业单位人员574人,考试安全率100%;核准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奖金、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等,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津补贴和工会福利违规发放情况专项政整治。

4.劳动关系总体稳定。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项检查、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等。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开展了“农民工学法活动周”、“仲裁开放月”、五一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打击恶意欠薪,我们在行动”宣传月等系列活动,开展2019年度企业薪酬调查和制造业人工成本监测,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8%,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超95%。 (双钱轮胎)。

5.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赴江阴实地考察学习,对全市300多台人社自助服务终端进行升级,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实现智慧认证。加强“社银合作”,14家银行网点提供社保卡换卡补卡服务,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138万张。“12333”综合服务咨询4万次,满意率100%。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政务公开,开展“政风行风热线直播”、“政府公众开放周”、“代表委员集中见面”活动,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舆论监督。持续推进作风效能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帮服”活动,在全系统开展技能操作比武竞赛活动,选拔优秀人员参加南通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

三、存在问题

人社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是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有岗无人”的“招工难”和“有人无岗”的“就业难”并存。二是征缴扩面空间缩小,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待遇刚性上调,基金可持续运行矛盾依然存在,更加充分、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还有待加强。三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激发。四是影响劳动关系稳定因素增多,大量非标准劳动关系涌现,传统劳动关系规制难以适应,欠薪欠保等影响劳动关系的矛盾依然存在,处置难度加大。五是基层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

四、2020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用足用好各项就业补助资金,做到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一是统筹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大开发就业见习岗位。统筹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将公益性岗位与就业扶持有机结合,保持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持续推进“晚霞行动”,增加“5060人员”工资性收入。二是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落实各项创业优惠政策,持续优化创业环境。三是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培训促就业“增量提质”行动,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前免费培训,推进如皋技工学校向技师学院转型升级,推进江海技工学校建设省级高级技工学校。

(二)筑牢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保体系。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三降两补”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发展。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精准扶贫工程, 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失地保障待遇调整机制。二是推进社会保险全民覆盖。加快社保登记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社保精准扩面,深入推进工伤保险“同舟计划”,养老保险“助保贷款”,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三是合理提高保障待遇水平。按照省市部署,同步调整、足额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人”待遇计发,做实职业年金。

(三)建设更优化更富活力的人才队伍。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布局,深入推进人才引进“222”计划等各类重大人才工程项目。深化开展皋籍高校毕业生“学子归巢”系列活动。建立校地企合作新机制,在企业建立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在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引智基地。及时兑现我市各级各类项目配套资助和人才津补贴。二是大力推进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召开全市博士后设站单位博士后管理人员会议,组织省级及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基地)申报工作,加强产学研合作。三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进“新型技能大军”培育工程。落实产业技能大师培育计划、高技能人才培养“青苗计划”、乡土人才培育计划。发掘培树“优秀高技能人才典型。高质量建设国家产教融合项目新能源汽车研发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专家服务基地引领作用。

(四)健全更成熟更规范的人事工资制度。一是提升专技人才管理水平。推进职称工作改革,研究制定开展特殊人才中级职称认定办法,推进企业自主评价机制建设。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质量,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二是强化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加大事业人员“选培管用”力度。公平安全开展人事招聘,依法规范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工作。开展事业单位岗位管理、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的探索研究。三是推动人事考试工作安全规范。加强考务精细化管理和风险管控,推进标准化考场建设,加强命题阅卷专家和监巡考队伍建设,确保考试安全率100%。

篇7

[关键词]“互联网+”;汽车专业;职业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言

2012年业界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此后我国互联网跨界融合迅速展开,当今互联网创新效果深度影响各个领域。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职业教育领域研究智慧课堂教学之风迅速兴起。目前国内关于“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大多研究侧重于智慧课堂的硬件技术实现,如智慧教室、移动终端教学工具、数字化教学平台、虚拟仿真软件等,搭建智慧教室或依托互联网智能教学环境。本文将总结“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总体架构,建立适应高职汽车专业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构架和教学活动程序,开发“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资源,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多元化的动态评价体系,并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将移动智能终端和大数据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智慧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促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对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

(一)明确概念,确定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结构框架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规范,具体包含教学活动结构框架与相应教学活动程序,使教学过程较为稳定,且具有与之相对应的程序和策略。其中,教学活动结构框架是宏观上确定教学活动整体规划,而教学活动过程主要突出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有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体现了职业教育现阶段的教学理论思想,基本构成要素由智慧技能教学理论基础、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程序、智慧教学辅助条件、教学评价与拓展迁移六方面组成,“六方面”既要满足企业需求,又要实现学生的智慧技能可持续发展,并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构架的设计提供依据。

(二)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框架

根据教学模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将智慧课堂与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相结合,从智慧技能教学理论基础、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程序、智慧教学辅助条件、教学评价与拓展迁移六个层面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框架的设计。1.智慧技能教学理论基础“互联网+教育”是当今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新教育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教育部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现代教育技术要嵌入学习系统,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建设人工智能的思维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开启智能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行业企业需求、教师需求、学生需求、学习情境进行多方位获取,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记录和分析,依托课前备课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问卷和答题系统等信息化技术手段为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提供智能教育支持。2.课堂教学目标智慧课堂教学目标在于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建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注重元认知的调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会求知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启迪学生的心智,最终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3.课堂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一个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完整教学系统,包含师生活动全部行为,教学活动一般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在课前环节,要求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制作预习材料,结合学生特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设计,设计预习活动内容,资源;要求学生预习汽车相关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然后实施自主预习活动,在线交流,实时反馈,数据呈现学生预习结果,科学应用课前预数据,适当调整课中和课后教学设计。在课中环节,教师创设情境,项目引领,问题切入,布置任务,导入新课,课堂随测限时提交,实时点评;学生整理问题,确定问题,多屏参与互动,巩固内化,举一反三;课中保持师生立体化互动,持续沟通,合作探究,教与学乐在其中,在寓学于乐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课后环节,要求教师设置差异性学习拓展、比预习题型多样化的课后习题,提醒学生反思,开展个性辅导;学生学习相应拓展,提出疑问,提交必做的课后作业,提交录制的操作视频;课后巩固学习内容,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教师对此进行点评,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形成持续深入学习的能力。4.智慧教学辅助条件(1)硬件条件。智慧教室应具备便捷、实时、可靠的电脑、平板、手机、笔记本等信息化智能移动学习终端,话筒、摄像头等移动终端硬件采集设备,多个显示屏幕、光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智慧教室布局灵活桌椅;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能满足多设备、大数据量的互动需求,采集相关数据,记录存储教室内各种互动数据与轨迹。提供生产实训环境,智慧课堂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支持,汽车类专业智慧教室,最好能配置前教室、后车间的一体化教学环境。(2)软件条件。智慧课堂教学系统需要智能诊断、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现实等技术支持,支持智慧学习系统需求;结合生产岗位具体需求,设置虚实相结合的虚拟仿真实训环境,解决个别实操设备、实践场景等受限问题。5.教学评价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教师、企业、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师生交互”动态评价体系,以便更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把学生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测验、课堂表现、小组协作、技能操作、学习活动、行为轨迹、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等作为评价指标;借助移动工具、教学平台、考试平台、第三方问卷平台、调查问卷和综合考试等开展在线评价、面对面评价;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和督导评价等多元评价活动;进而多元评价学生应知应会、操作技能、求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教师教学质量效果等。应用评价情况动态调整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督促学生注重过程学习。6.拓展迁移教学中要注意学习迁移的作用,利用大数据掌握学生喜好以及对解决问题的程度,设置有关学习拓展,推介相关拓展学习内容,充分利用正迁移,消除负迁移,促进学生智慧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三)开发“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资源

汽车技术日新月异,为了更好地适应汽车行业岗位需求,立德树人,要以行业需求和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对高职汽车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将“1+X”证书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新技术新规范、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融入课程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智慧课堂教学必须依托校企深度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共同开发课程,建设优质教学资源。1.建教材优结构开发可及时更新的新媒体化活页式教材,内容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首先,紧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将基础知识及先进技术融入教材,比如汽车底盘检修课程的教材,内容选取要着重汽车底盘各系统结构原理、检修方法,同时将汽车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的新技术、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融入教材,对于使用频率不高的相关原理可以选择性摒弃或设成拓展学习。其次,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理论、实践有效结合,促进学生融会贯通。最后,教材要能形象描述或动态演示专业设备仪器使用及汽车底盘系统检修方法、技术规范等。2.建课程配资源校企合作培养能熟练应用“互联网+”教学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与教材同步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讲解视频、实操视频、三维动画、课件、学习评价、测试题等,建设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优质颗粒化网络数字资源,建设核心专业资源共享课程,保障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和主动自主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建设拓展迁移资源,多门同类课程云平台改造整合,充分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和大数据,进行深度互动,通过拓展资源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及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篇8

校企合作汽车职业教育教育模式一、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非常迅速,行业的蛋糕越做越大。在这一形势下,汽车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也逐年快速上升。曾经有专家对该状况表示担忧,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汽车科技研发人员供需缺口达到50万人,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人员缺口达到80万人。虽然人才缺口非常巨大,但是存在这残酷的现实矛盾――大量的接受了汽车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中却仍然存在就业困难与就业不理想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长久以来这一问题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近些年来,校企合作模式针对以上的难点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法与解决思想,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新兴教育模式,解决现阶段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中的难点与瓶颈。

二、我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汽车发明至今已有上百年,其设计制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外很多先进汽车进入了我国市场,我国的汽车交易市场日益繁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制造与维修行业在近几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从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现有的技术手段、技术人员素质还是相关技术人才的储备,我国仍不处于世界一流的水平。并且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显现其重要新,国内的各大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纷纷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上,这为我国的汽车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但也是更大的挑战。在国外有许多国家探索了职业教育发展个新型模式,其中有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度”。而澳大利亚则在国家培训的框架下,建立了“行业指导”。而英国职业教育则采用了“合作教育”的新型模式。这些新型的教育模式推动着职业技能学校教育不断地向前继续前进。

但是,我国汽车职业教育却存在一系列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相互矛盾,难以同时解决。一方面,汽车产业的人才缺口很大;但从另一方面而言,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却遭遇工资待遇低、未来发展不明朗等问题。本文认为,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由学生的素质与我国汽车职业教育现状造成。由于很多学生存在专业能力不足、工作不踏实、动手能力差、适应能力差、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毕业的学生刚到企业,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不能为企业产出足够多的价值。而汽车职业教育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却是学生素质差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我国汽车职业教育现存的这些问题,本文从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入手,试图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以真正实现高等职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据”的教学理念。

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1.观念上的瓶颈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从观念上说,可以分别从企业方面与学校方面上进行讨论。由于企业和学校分别属于制造业系统与教育系统,一般认为,在职业教育发展以前,这两个系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集。就教育系统而言,通常意义上认为专门指学校而言;对于企业,通常联系的是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生产技术提高等,对于企业在汽车职业教育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却很少有人提及。由于我国目前很多企业看重的只是短期的既得利益,所以企业不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不愿为我国汽车职业教育承担责任,传统意义上企业主要负责技术人才的雇佣,所以在这一直接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并不想关注也不想参与人力资源的培养。但是,根据我国“十一五”计划期间的规划,学校在面向经济转轨与产业转型中承担起培养高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其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怎样能够获得企业的支持,进行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而由于学校对于这方面上的问题而言,则是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不长的职业教育历史,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并不能充分接受,很多教育工作者甚至认为企业参与教育中来,会将很多不好的商业元素带进校园中,从而导致这些教育工作者对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参与积极性不高。

从我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各个角度来看,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需要相关的职业教育学校与汽车产业中的企业建立坚固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但是现阶段,我国并不重视汽车职业教育,大部分企业的领导与员工仍然不知道企业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我国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中,学校应该想方设法与汽车产业相关企业联系,争取学生的实习岗位,并与相关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

2.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瓶颈

除了对于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社会观念的滞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缺失更是造成了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中的障碍。近几年来,我国推出了相关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但是对于指引汽车行业企业参与相关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却缺乏具体的引导的政策机制。这些汽车企业往往认为对于学生的相关职业能力培养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这样便是校企合作中出现各种阻力的根本原因。而对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汽车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与权力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指引,特别是关于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的权益、劳动安全与劳动保障等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指引。在这一情况下,出现了一部分汽车企业假借给相关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借口,将学生作为廉价或者无偿的劳动力进行使用,这些情况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利益,甚至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在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却少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指导,是造成其发展瓶颈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我国,职业技术学校与相关的企业处于不同的体系,也就是说对于职业技术学校与相关的企业各自拥有自己的管理体系,相互的需求显而易见是各不相同的,而信息渠道互不相同的问题造成了职业技术学校与相关的企业合作中的阻碍,这一体制上的问题约束着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对策

如何解决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政府出台鼓励校企合作的相关扶持政策,如采取税收优惠等措施,使汽车行业中的企业可以看到直接的利益,从而鼓励企业给相关汽车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提供具有真正有价值的实习岗位,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我国汽车职业教育,分担一部分学校的相关职能,使得毕业生的培养仅仅追随市场发展的需要,也使得企业参与汽车职业教育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如何保护实习学生的权益,免除学生的后顾之遥,需要政府通过立法建立相关的劳动保护制度。只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后,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才能有章可循,而校企合作的方式也可以正规化。

由于汽车产业的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负担对股东的责任,对企业普通职工、消费者、社会、环境等的责任。要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使汽车企业意识到不仅仅要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还应该从长远出发,追求技术进步与社会长远的发展,从而使其更好地与学校一同承担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

五、总结

进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改革,是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巨大的创新。但这一模式,不仅仅需要汽车职业技术学校起到其应起的作用,还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与社会观念的不断引导,来帮助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只有如此,才能解决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将我国汽车职业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国职业教育也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叶立群.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2]张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路径探析;状态数据库;十三五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2-0008-05

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启动工作,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随即拉开帷幕。目前各高校正积极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而专业建设一向是高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如何取得创新性发展?如何通过专业建设推动内涵发展?这无疑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又一新课题。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之一是使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要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借助2014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对安徽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布局进行实证分析,重点探析其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未来五年内的专业建设路径进行探索,希望对进一步推动后示范时代高职内涵发展有所启示。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分布情况

截至2014年底,安徽省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74所。其中,政府举办28所,行业主管部门举办23所,企业举办7所,民办16所。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共有19个专业大类、79个专业类,安徽省高职院校现有专业类70个,水产养殖类、农林管理类、管道运输类、石油与天然气类、水利水电设备类、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气象类、康复训练、部队基础工作类尚未布点[1]。

根据各专业类在安徽高职院校中开设的广泛程度进行统计、排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安徽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中,开设最多的是计算机类、市场营销类、财务会计类等传统热门专业,其开设广泛度均在69%以上。然而,从就业率看,开设最多的前15位专业类中,除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汽车类以及财务会计类,其余11个专业类的就业率均低于2014年全国所有专业93.3%的平均就业率。

根据各具体专业在安徽高职院校中开设的广泛程度进行统计、排序,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安徽高职院校中开设最多的前15个专业,其开设广泛度均在36%以上,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开设广泛度甚至达到50%以上。然而,从就业率来看,开设最多的前15个专业中,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的就业率并不理想,均低于2014年全国所有专业93.3%的平均就业率。

二、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情况

根据安徽省《支柱产业规划》,汽车工业、装备制造工业、优质金属材料工业、水泥及非金属材料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及煤化工业及生物技术工业被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并印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产业梯度转移由此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规划》,对示范区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总体布局进行明确规划,要求将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通过推动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示范区汽车、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建材、冶金、化工、食品加工和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文化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产业;要求通过提高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基础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013年安徽省发改委印发《深入推进皖江示范区科学发展新三年建设指导意见》,明确示范区新三年的发展定位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根据上述安徽省重点发展产业分析,结合2014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对安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除纺织服装、工商管理、财政金融、语言文化以及旅游管理5类专业,其余专业类就业率均超过2014年全国所有专业平均就业率。而与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类中,只有汽车、机械设计制造、电子信息、工商管理、财政金融、语言文化、旅游管理等7个专业类位居安徽省开设最多专业类的前15位,其中电子信息、工商管理、语言文化、旅游管理4个专业类开设广泛度超过50%。同时可以发现,资源勘查、材料、纺织服装、生物技术、餐饮管理与服务、畜牧兽医等与重点发展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类,其开设广泛度尚不足10%;与现代农业相对应的水产养殖类在安徽省尚未布点。此外,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2014年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上述表3中与重点发展产业对应的专业类别在安徽省高职院校中还有部分专业尚未布点,具体见表4。

另外,《2013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3∶54.6∶33.1。而从在校生规模来看,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职院校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在校生规模分别为0.78、21.96、16.88万人,相比其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安徽三次产业在校生规模结构与其产业结构不成正比,其中第一、二产业在校生人数相对较少。

三、专业设置聚集程度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发挥其专业的集群优势,实现师资、实训等资源的共享,形成规模效益,同时有利于其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的形成与发挥。本文以从属于同一专业类的专业集合程度为观测点,探究各校专业设置聚集情况,这也是职教界关于专业群界定和测量的主流观点[1][2]。可以认为,在学生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一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涉及的专业类(或专业大类)数目越多,其专业集聚水平也就越低[3]。对安徽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统计后发现,在74所学校中,设置专业最多为76个,最少7个,平均28.7个;设置专业类最多为33个,最少2个,平均14.1个;设置专业大类最多为13个,最少1个,平均7.2个。各校具体设置专业数及其专业类、专业大类数见图1,对74所高职院校各校内所开设的专业类数和专业大类数做直方图,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安徽各高职院校开设专业数差距较大,各校所开设专业数标准偏差达14.5,且随着开设专业数的提高,各校专业数与其相应的专业类数及专业大类数的差距明显增大。然而,从图1、图2、图3可以共同看出,各校所开设专业类和专业大类数的浮动较大,专业类数的标准偏差达7.1,专业大类数的标准偏差达3.1。从图1、图2、图3可以看出,安徽有50%的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类数集中在10~20个,61%的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大类数集中在4~10个。结合对图1、图2、图3的分析不难发现,安徽各高职院校校内专业设置聚集程度较低。

四、讨论与启示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总结上述对安徽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概况、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情况、专业设置聚集程度等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安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依然存在以下三点较为突出的问题。

1.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

安徽高职院校中专业类开设广泛度最高已达76%,专业开设广泛度最高已达58%。不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较高重复率,这不仅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人才培养效率,不利于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

开设较多的前15位专业类与重点发展产业所对应的专业类,二者并不能形成对应关系,部分重点发展产业所急需的专业(类)开设广泛度非常低,甚至还存在较多尚未布点的专业。这与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相违背。

3.校内专业设置聚集度低

较大一部分学校开设专业数量过多,且绝大部分学校开设专业涉及的专业类乃至专业大类较多。安徽74所高职院校的平均专业数、专业类数、专业大类数正好成两倍关系,即平均每所高职院校内每个专业大类只含两个专业类,每个专业类只含两个专业。在学生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专业聚集度低,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办学资源,降低办学效益,同时也不利于各校专业特色及品牌优势的形成与发挥。

(二)“十三五”时期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路径探析

结合对安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实证分析及其存在问题的讨论,“十三五”时期我国高职院校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强化专业建设,进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 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高职院校办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人才培养应灵活、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因而,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更加灵活,通过专业调研、建立专业预警机制等,在市场引导下,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使其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同时,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也应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对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在保证地方高职院校整体专业结构科学、合理的同时,促进各高职院校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结构布局。

2. 强化专业群建设,彰显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决定其办学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对应当前产业集群式发展,加之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上尚未形成鲜明特色的现实情况,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强化专业群建设。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校内各专业发展,促进专业教学资源共享;以专业群建设推动专业与产业对接,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以专业群建设逐步凝聚专业发展力,明确专业设置特点,形成品牌优势专业,彰显专业特色。需注意的是,专业群建设应坚持少而精,不宜追求多而全。

3. 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专业内涵发展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在专业建设上,更加需要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和密切配合。“十三五”时期,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应力争在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专业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学生实践教学和双导师制上实现真正合作并取得显著效果,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发展所面临的、有待突破的关键问题。

4. 建立专业评估机制,助力专业持续发展

在优化结构、集群发展、内涵发展的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考虑其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评估是对一所高职院校专业实力进行综合考察的有效途径,这种综合考察应包括专业与产业对接度、专业教学环节之间的吻合度、专业教学资源保障度、专业人才培养满意度等多方面。随着市场变化的加剧,高职院校更加需要建立专业评估机制,定期对所设专业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促进专业整改,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通过评估使其专业设置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

5. 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前文数据及其分析中可以看出,即便是与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部分专业就业率也并不理想。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动态,“十三五”时期,高职院校可重点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创新创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应用型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文化基地建设等带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而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曾宪文,等.简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基于量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33-36.

[2]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52-54.

[3]刘云波.我国民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3):66-70.

Abstract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specialty struc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Anhui province, in virtue of the database of personnel training work stat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ies, and explored the paths to construct the specialties during the future five years.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cluding high repetition, not meet the demand of industry closely, and low concentration. Thus, it is suggested, during the“13th Five-year”plan Period, to strengthen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from adapting to industrial dem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cluster, deep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industry, establish the specialty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innovate the training mode.

篇10

关键词:特色专业;国际旅游岛;海南高校;奢侈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50-02

一、海南高校开设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情况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具有海南特色、为建设国际旅游岛服务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海南高校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特色专业的培育和建设对于海南高校的发展、对于海南高校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海南高校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使命的必然选择。

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实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举措,足实反应了国家及省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加强专业建设,一批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正在迅速成长,一批水平较高、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正在形成。比如海南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热带农产品方向)专业、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应用俄语专业、海口经济学院工程造价等专业被评为2012年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这批特色专业是海南各高校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举措,将对海南高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导引作用。

但海南高校专业的布局目前还属落后状态。2007~2011年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七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海南省获得了国家级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占全国的0.376%,从比例来看,是全国最低的水平的省份之一。另一层面,2011年,我省共有13所院校30个专业参加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评选,其中本科专业13个,高职高专专业17个。2012年,共有18所普通高等学校申请增设全日制本专科专业(含方向)60个,其中,本科专业(含方向)25个,专科专业(含方向)35个。但经专家审议,2011、2012年最终评定下来的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本科分别为7个、6个,高职专科两年通过评审的都是8个。省级专业建设点绝对数据太小,特色课程在我省的开设还属于不多、不全、不成熟阶段,其增设新专业的空间还很大。

二、从海南国际旅游岛行业建设的需要看开设行业特色课程的必要性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划了海南省未来的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提出的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海南将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海南将着力培育度假旅游、海洋旅游、运动休闲、疗养休闲、商务会展、民族风情和文化、红色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热带森林等特色旅游和自助旅游等十大旅游产品。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使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选择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目前,我省国际旅游岛特殊政策的试验包括大型免税购物、体育彩票、西南沙旅游、游艇旅游、水域开放、森林旅游,离岸金融等已在先行试验区集中实施。其中产品创新的试验包括发展海上运动、潜水等项目、推进开放西沙旅游、建设邮轮母港、发展邮轮产业、探索新媒体总部基地、国际私人博物馆等文化创意产业。

有需求就有市场。顺应时代潮流,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专业结构动态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但现有的特色专业建设水平、专业布点与海南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即将发挥的作用是不相称的,海南高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按照海南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2012~2013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新增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本省要进一步加大现有专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与我省新兴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另外,自十以后,中国的经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传统的房地产与汽车工业,高能耗、靠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提升GDP的产业要逐渐被高科技、新能源、信息产业所替代,未来的人才培养走向亦必须适合这种产业建设的需求。

三、从海南国际旅游岛多元化人才培养需要看开设奢侈品营销学课程的重要性

《意见》的颁发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纲要》让海南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这同样给海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命题:海南高校应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曾毫不讳言地指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不缺宾馆酒店,而是最缺人才。”基于此,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海南全省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海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纲要》),也对未来12年本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做了详细分析和具体规划,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把人才适度跨越式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走人才强省之路。根据《人才纲要》精神,我们来对本省奢侈品营销学课程设置的可行性进行有益探究。

奢侈品通常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的发展使旅游与奢侈品的消费同步进行。据统计,2009年中国游客在法国免税店共消费约1.58亿欧元,同比增加47%,2012年中国奢侈品全年消费460亿美元,其中国外消费271亿美元,国内消费189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国内奢侈品消费总额或将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另外,由于国际顶级奢侈品进驻我国时间较晚,因此,我国国内世界顶级奢侈品的市场不成熟,经营及管理水平不高、熟悉世界顶级奢侈品的营销人才短缺,中国消费者对于世界顶级奢侈品的消费还没有达到理性成熟的阶段。

目前,我省虽已有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相应专业。但据笔者资料分析,我省各高校开展的现有特色专业中,尚无时尚管理专业及奢侈品营销学之类的专门性课程,海南高校在部分学科专业领域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所有这一切为开设奢侈品营销学课程提供了设想的空间。

四、现阶段时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与奢侈品营销学课程体系建构

国际奢侈品营销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营销项目之一,是“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旅游市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元化的消费趋势及奢侈品本身行业的发展也对营销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紧贴行业发展,规划好海南特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建设应明确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应该密切和世界奢侈品经营店、免税店合作,充分吸收实践者的意见,由学校和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然后根据工作能力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指导实习实训,共同建设专兼职教师队伍,制订人才培养验收标准。

(二)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海南高校尚无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笔者认为,海南高校教育对其必须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其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专门型人才。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高文化修养与素质、道德水平;掌握各类奢侈品基础知识、具备世界奢侈品品牌市场营销、技术推广的基本技能;具备在奢侈品经营店、免税店营销的实操能力;从事组织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

(三)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结合高校教育的特点和奢侈品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以满足整个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以奢侈品经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具体概括为“全程理论与实践交叉模式”,即“理论教学+仿真实训+课堂修正+顶岗实习+总结提升+零距离就业”。

(四)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立足分析该专业的职业背景和岗位要求,把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工作态度等要求一一列举出来,找足开发点,形成教学门类。

(五)注重课堂教学、实训操练、顶岗实习三个过程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奢侈品管理等基础理论,以及经管专业所需的知识和应用技能,产品市场营销等技巧;通过实训操练,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操的磨合;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接受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在店(所)服务能力、销售能力、客户关系管理

能力等。

五、结语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求实施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大力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政策体系,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支持海南与国际知名院校开办高校各种合作。随着中国奢侈品市场将呈现巨大的增长,设置时尚管理专业并开展比较成功的奢侈品营销学课程,不仅为我省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提供一种新思路,而且可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输送所需的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服务管理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龚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参照群体效应研究[J].商业时代,2007,(1).

[2] 骆冰.黎族竹竿舞在海南高校开展的构想[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3] 朱沁夫.对海南培育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