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分析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3 18:1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织品分析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金智数字化教学平台
我校(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建设了金智数字化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学习平台、资源库、课程展示及顶岗毕业设计四个部分,为资源制作工具、各种数字资源提供集成接口,是一个实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的教学平台。教学平台的页面如图1所示。金智数字化教学平台主要涉及学生、教师及平台管理人员。教师通过资源库平台上传课程的资源,如图片、案例、多媒体课件、往届学生优秀毕业作品等,供学生课外学习,也可以通过课程展示平台上传与课程建设相关的资料,如教案、课程标准、整体设计等。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与教师交流、讨论,完成课后测试与学习任务。另外,为保证该教学平台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转,必须设置专门的平台管理人员,负责课程素材的筛选、教师与学生权限的设置及课程资料的顺利上传,为学生和教师解决课程学习与建设方面的技术问题,同时监督课程建设过程的顺利实施。
2.中国数字大学城网络学习平台
中国数字大学城是天空教室联合多所国内著名高校合作建立的面向大学教师的互联网教学免费服务平台,支持手机访问,它提供了最新的移动教学体验,降低了学生上网学习成本。登录该平台,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创建新课程、新概念网站和2D、3D课程及课程网站。学生可以申请账号,登录课程网站进行课程有关内容的学习。中国数字大学城网络资源是开放式的课程学习资源平台,一方面为在校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另一方面满足社会人员的学习需求,同时还是高校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提升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平台。除此之外,课程负责人还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自建课程网站,这样课程模板、内容设置更加灵活、精致,但是费用相对较高。
二、“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工艺”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
我们在企业调研与毕业生调研的基础上,对人才需求、就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90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工艺”课程的项目任务,并进行专家咨询、教学研讨。根据从事家用纺织品设计所需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和职业技能,制定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工艺”课程标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家用纺织品及其设计有较为完整的认识,掌握家用纺织品的造型设计及制作的相关知识及技能,能根据家纺产品的面料、色彩、款式、图案的选用及特点对设计的家用纺织品进行打样,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成品制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课程组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确定课程项目任务,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制定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工艺”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方案。
三、“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平台的建设
为建设好课程网络资源平台,课程组成员每周集中备课,进行交流与讨论,熟悉课程的内容、开发方法、进度要求等,不断提高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开发设计的水平。
1.课程页
“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工艺”课程的网络资源平台依托学校自有的金智数字化教学平台,同时搭建开放式的中国数字大学城平台,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简介、课程特色、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课程标准等。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工艺”课程的学习内容、课程目标以及知识、素质、能力要求等。
2.资源库
资源库平台的资源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课程团队教师的教学资料,如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授课计划、教案等;另一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如学案、产品图片、产品制作视频、各大展会产品信息及一些网络链接。所有资源均开放给学生,学生可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在线观看教学视频,也可下载教师的备课笔记、学案、教案等教学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3.在线自主学习与测试
网络平台明确该课程每个教学单元要求掌握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课件、测试题、模拟题等参考材料,使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可以在线测试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从而巩固和夯实课程的学习内容,不断拓展知识面。
4.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部分包括已毕业学生设计的被企业接受的产品图片、企业产品工艺单案例、在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作业,如多媒体PPT、产品设计效果图、产品实物图片、学生制作产品的视频。学生可以在网上提交作业,通过网络与教师在线交流、答疑。5.互动学习论坛互动学习论坛可以让学生交流学习、分享收获、排疑解难、展示成果,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示出来。在学习论坛上进行同步或异步的交流,开展讨论,共享学习成果,使学生的学习既有真实的课堂作为依托,又有隐形人物的帮助和指导。具体内容可见我校“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工艺”网络平台及中国数字大学城网络平台。
四、“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建设的成效
1.课程网络资源在校内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工艺”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成后,学生可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学习有关内容,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了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也为其他高职院校“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工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教学资源。课程组成员秉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以企业典型产品为载体讲授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家纺设计知识为依托提升学生产品实际制作技能;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手段,采取课堂讲授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定期安排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如“悦达家纺杯”设计大赛等,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此外,还鼓励学生将自主创业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如家纺1101班邱雨薇同学在校期间开设了微店“艾薇家纺”,自己设计、销售家纺产品,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产品设计能力、销售能力,也有效地检验了产品在市场上的适用价值。
2.课程网络资源在终身学习中的作用
终身学习是信息时代对人们提出的新要求。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战略目标是,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工艺”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同时搭建开放式的中国数字大学城网络平台,可以为毕业生提供终身学习的有效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升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此外,开放式的网络学习平台也给行业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在岗培训与学习的机会,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生产,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也有助于形成学习型社会。
3.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课程网络资源平台的互动功能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求提出相关问题,课程组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充实资源平台的内容;另一方面,课程网络资源平台的开放性有助于其他高职院校教师之间通过网络加强教学、科研探讨,交流经验,提升课程教学的水平。
五、课程网络资源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缺乏合适的家纺产品设计实训教材
虽然目前有较多的家用纺织品设计教材,但是大多数教材的理论性较强,缺乏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实训材料,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上述问题,课程组自编高职“家纺产品设计”课程实训教材,以产品设计为载体,学生接受任务后,收集各种资料,进行企业、市场调研,了解各种类别、款式家用纺织品的发展现状、流行趋势、设计动向等资讯,然后进行家用纺织品的构思设计,并绘制设计图,再根据设计图选择面辅料等,最后制作成样品。
2.课程组缺乏“双师型”师资
校内专业教师普遍缺少产品开发的经验,对流行趋势与市场的把握能力不强,而企业兼职教师在理论方面也有所欠缺。针对这个问题,课程组成员积极参加院系(部)组织的各种进修,如国外进修或考察、本院进修、企业顶岗实习、自修等。教师通过自修等方式取得家纺设计师、面料设计师等中级技师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3.校内外实训基地不能满足实训要求
课程组经过讨论,决定从三个方面予以解决,首先将企业典型案例、设计大赛的主题引入课程教学中;其次将企业教师引入课程教学中,与他们交流经验、想法;最后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家纺设计大赛,从实践中去检验学生的真实水平、检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4.网站的使用率较低
篇2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织物结构与设计》是我校九十年代末开始开设的一门纺织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其突出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该教学团队以学生就业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为宗旨,以高标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保障,认真分析和研究了国内本科、大专及高职院开设此门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思路与方法、经验与教训,高标准的开设此门课程。
1 课程介绍
1.1 教学内容
早期《织物结构与设计》仅作为一门考查课,且教学内容以棉纺织品的结构与设计为主。九十年代,纺织品加工与制造行业发展迅速,本课程也顺应时展潮流,课程性质转为考试课,授课内容拓展到毛、丝和麻等纺织品的结构与设计,顺应当前形势下大纺织的需要。课程教学大纲按照“时代性和实用性强及适用性广”的要求进行了重新修定,使本课程的教学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1]。
1.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许多大型织物组织图、截面图等在黑板上难以充分形像展示,但随着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和教学设施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受到许多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通过课件能够非常清晰的演示织物的上机图以及把织造的过程以视频的形式真实反映出来。另外,使用PPT课件教学使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信息量和容量大增,营造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和学生评价高的课堂。
1.3 实践教学
最近几年重新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较强、设计性与创新性兼具的综合性实验,达到挖掘学生潜力、开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校、企业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举办的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和相关比赛,提高学生运用织物结构设计理论知识、动手和科研的能力。
1.4 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打造优秀教学团队、注重青年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等[2]。本教学团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由最初的一名教师,到今天的六名老师,并且目前这六名教师中有二名博士和四名硕士毕业,其中有一名教师具有正高职称,三名教师具有副高职称。教学队伍的不断壮大,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本门课程的高质量教学提供有有力保障。
2 课程建设思路
首先课程建设应打破传统的以文字性教学资料为主的模式,教学主体完成由教师这单一主体向学生、教师双主体的转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服从于“授知识、重能力”的需要且贯穿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3]。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的一项活动,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是一个完整教学过程所必不可少的,是教法和学法的完善统一。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灵活掌握启发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善于运用现有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来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坚持小班授课,理论课的课堂讲授的形式灵活多样,传授纺织行业相关信息,并且与织物组织相关的例题尽量做到有与之相对应的实物样品或效果图,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像化,达到课堂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效果,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织物结构与设计》这门课程具有其自身特殊性,教学理念与实验设计要结合工科院校特点,采用多元法授课方法,依托项目式驱动式实训基地,力求做到教书、学习和实践融为一体[4]。关于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即利用多媒体手段,使教学更加直观性、图文并茂和声像并举,使教学和实践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织物结构与设计》作为我校精品课程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内容不断丰富,增加了相关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视频、习题库、试卷库、和在线答疑等项目,迈出了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转变的重要一步。
3 课程教学设计
为提高我国内销及外贸纺织品的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或利润,使产品向差别化、功能化和智能化主题元素转变,这门课程针对性增加了各种复杂组织结构如高支高密结构、双层、三层织物结构等内容。
课程设计和小样试织等环节是新增教学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分析织物的相关技术参数,设计织物上机图,根据织物形成原理,自己在小样织机上得到最后产品,通过这过程训练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织物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和纹板图的深刻含意,以及这四者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理解配色模纹即织物组织与色纱的配合对织物外观的影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织物结构与设计》是一门集专业综合性和较强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基于以前课程设计的基础与经验,把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于理论教学的整个过程,根据专业导向的差异将小样设计与试织的周期适当增加,且增设了《织物组织CAD》这门课程,此外,为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还增加了纺织品高级技工检验培训与考核等项目[5]。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系统地掌握各种织物组织的基础理论内容,比较熟悉掌握织物设计的方法和程序,使学生能够做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予以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较大的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4 效能评估
4.1 学校应打破传统的评审方式,积极构建以学生成绩优劣和学生就业等最终效果为主的效能评估体系。
4.2 学校对课程效能评估首先侧重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成绩及其实践效果,特别是围绕“基础、应用、创新”开展的知识、能力、思维三方面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二是侧重课程长远效果,包括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环节及推荐相关院校使用等方面的效果。
4.3 科学设计使用效果评价体系,着重考察学生使用效果和同行使用效果,评估方法强调针对性、可控性、操作性和保密性。
5 结语
《织物结构与设计》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的改革应综合考虑并兼顾学校特点、学院特色、地区发展、学生素质等因素。教学与改革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总结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教学孕育改革,改革促进教学,形成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良好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成为大学教育的最终受益者。
【参考文献】
[1]许璀莹.中职《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谈[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2):131-133.
[2]刘丽,王春霞.“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纺织经济,2014(10):51-53.
[3]张伟,王春霞.《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纺织经济,2013(8):106-108.
篇3
关键词:本三院校 服装设计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125-01
一、引言
自2003年以来,在教育部“积极支持,规范管理”下,全国本三类高等院校得到了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国本三类高校共计300余所,在校生200余万人。随之而来的本二和本三、本三和专一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当前本三高校经过跨越式发展,已经由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质量、注重特色、注重品牌,质量、特色、品牌是本三高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江南大学太湖学院作为全国独立学院协作会理事长单位,在本三实践教学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下面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08年开始实行的“3+1”实践教学模式做一点探讨。
二、“3+1”实践教学模式是服装人才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
1.服装大市场环境决定了服装专业教学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全国纺织看江苏,江苏纺织看无锡。”地处长三角服装产业带中心的无锡是中国重要的纺织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无锡现有纺织服装企业1000余家,红豆、海澜之家等服装品牌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十大名牌和销售50强前茅。服装产业已成为无锡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无锡市委、市政府对于无锡纺织服装产业下一步发展规划已有了明确定位:继续保持在中国纺织业的优势地位,把无锡逐步建成全国新型面料和高档服装的研究开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展示推广中心、批发集散中心和信息中心。为了顺应无锡服装产业的定位,促进服装专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把培养具有现代服装创意设计基本理念,具有较强服装创意制作技能和营销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专业发展的定位与方向。
2.服装人才市场需求决定了服装专业“3+1”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据中国服装人才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服装招聘专业岗位依次为服装设计、销售业务、技术人才、经营管理、工业工厂类服装人才占职位总数的74.43%。招聘主要集中在首席设计师、设计总监、女装,男装设计师、设计助理、制版师、样板师、质检、外贸人员、跟单员、销售主管、区域经理、导购店长、营销总监、市场总监、市场督导、市场拓展、生产厂长、车间主任、采购主管、QC等岗位。求职集中的城市: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杭州、东莞、苏州、泉州、宁波、南京、金华、无锡、温州。以上省市地区所占人才意向工作地点68%以上。招聘职位所需学历要求为专科及专科以下占68.9%、本科占29.2%,本科以上占1.9%。应用型、创新型服装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专业开展了“3+1”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就是让学生通过三年的在校专业学习,一年的校外企业实习,成为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
结合长三角地区服装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本三学生实际能力,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材为目标”的原则,我们对服装专业教学培养方案重新进行了调整,可以总结为:“三个职业方向,四个基本能力。”
“三个职业方向”是指,在大二上学期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有意识引导学生着重在服装设计、营销展示、制版工艺这三个市场需求最大的职业方向发展。这三个职业方向又具体细分为女装、童装和职业装行业。为了保证学生能围绕这三个就业方向更深入学习,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相应教学内容的偏重,增设了相关专业课程;在大三下学期专门开设与三个方向相关的前沿研究、专题设计课程;四年级的毕业设计课题也主要围绕这三个职业方向进行。
“四个基本能力”是指,每个服装专业学生不论今后选择什么职位方向发展,必须具备计算机绘图能力、服装整体形象设计能力、服装制版制作能力和服装营销展示能力等四个能力。为了配合学生四个能力的培养,在大二上学期开始进行服装制版师、服装跟单师、色彩搭配师、服装设计师考证培训;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的改革
围绕着“三个职业方向,四个基本能力”教学培养方案的实施,同时根据目前国内特别是无锡及周边地区服装市场急需服装工艺和营销管理人才的现状,以及周边同类本科服装院校课程设置情况,我们对课程进行精简和重组,增加如服装视觉营销类(服装展示设计、服装零售学)、服装外贸跟单类(纺织品进出口、服饰英语)课程,增加服装制版、服装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校内实践课程的比重,减少了服装设计课程比重;增加了色彩写生、流行趋势考察、民族艺术考察和企业实习等校外实践课程,实践类课程比重已占整个课程比重的38%左右。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保证学校“3+1”实践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关键。除了充分利用校内工厂化实训基地资源和聘请企业有丰富经验技师担任专业课外聘教师外,经过我们多方努力,现在已和红豆集团、真维斯集团、无锡哥帝服饰有限公司、南致服饰上海有限公司、无锡大华制衣有限公司等近十家企业进行了接触,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使多数学生都能走出校门,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企业实践工作,将毕业设计课题研究与企业产品开发结合起来。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
服装专业教学实行主线式教学,根据从服装市场调研、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制作到服装展示营销的完整流程,安排专业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注意到各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作业的系统性和上下承接性,学生每学完一阶段专业知识,就会通过较大型实践活动或展览来检验其实践动手能力。
服装教学注重实践操作,教学方法以多媒体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操作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约为1:2,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我们在教学中还注重学生市场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像服装设计课、服装营销课都增加了市场调研环节。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市场来检验自己的设计成果。
各专业课的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四学年之中,主要是由各专业老师在内容上尽可能围绕着专业课程组织和实施,以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的形式展开,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搞好社会实践活动。近几年来我们不仅组织了多次毕业生毕业作品汇报演出、服装立体裁剪作品展、个人形象设计培训讲座等,参与了每年的校迎新晚会走秀节目、各类社团活动等。还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服装比赛,让学生在实践的环境中巩固专业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增长实践才干。
六、总结
虽然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开设时间只有短短5年,教学改革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从在校生获得的各种荣誉奖项、2届毕业生的100%就业率和每年服装设计专业火爆的招生人数来看,“3+1”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笔者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校软硬件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3+1”实践教学模式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国服装人才网
2.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高枝本科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4)
篇4
[关键词]纺织高职院校 机遇 挑战 对策
[作者简介]蔺俊(1969-),男,江苏盐城人,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盐城 224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江苏沿海开发背景下区域内高职院校发展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苏教科规领[2011]3号)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41-02
我国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高等纺织职业教育发展是基石。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的新形势下,纺织高职院校要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显著成绩,更要充分认清“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新一轮的发展。
一、纺织高职院校发展现状
1.办学总体情况。2000年前后,受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国内一些纺织院校出现去“纺织”化现象,陆续更名。例如,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2000年与天津另一所高校合并,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截至2010年8月30日,全国2035所普通高等学校中以“纺织”冠名的还有9所,其中高职院校8所,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等6个省,多数是在原中专按基础上通过合并或独立升格而成。经过“十一五”的发展,纺织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大幅提升,但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纺织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发展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如下表所示)。
2.系(院)及专业设置情况。在系(院)设置上,规模较大的院校设置十个左右,规模较小的院校设置六个左右,以纺织、艺术、服装、染化、经贸、机电、信息系(院)居多,还有外语、建工、人文系(院)。成人教育得到重视,但总体规模不大;国际合作普遍开展,但成效不一,有3所院校独立设置了国际合作系(院)。在专业设置上,各院校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利用和依托地方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优势,形成以纺织、服装、艺术、染化类专业为主体,机电、经贸、信息类专业为支撑,相互补充、多元发展的专业格局,专业设置基本涵盖了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需求。同时,还注意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开设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如新型纺织机电技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鞋类设计与工艺、影视动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从总体上看,专业设置还需要进一步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全面有效的对接,校企合作办学有待进一步拓展。
3.毕业生就业情况。从各高职院校公布的近两年的就业率来看,纺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较好,就业率都在90%以上,有5所院校被评为省级以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但就业对口率、就业保持率还需进一步提高,各高职院校之间以及不同专业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与地方支柱产业联系紧密的专业,毕业生十分抢手,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那些很多院校设置的大类专业以及知识结构过于单一的专业,如计算机、英语等,毕业生就业率一般,对口就业难度较大,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
4.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十一五”期间,纺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层次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高学历、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比例不高,名师、专业带头人不多;二是“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三是兼职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升,稳定性需要进一步强化。
二、当前纺织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面临机遇。一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确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二是纺织工业发展前景广阔。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为确保纺织工业稳定发展,国务院专门制定实施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年)》,这为纺织高职院校的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各地加快高职教育发展政策利好。例如,在《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加强职业院校优质资源建设,建成4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到2015年率先建成教育强省。这些为江苏纺织高职院校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2.面临挑战。一是纺织高职院校数量偏少。截至2010年8月30日,在全国1246所高职高专院校中,纺织院校所占比例不足1%。在立项建设的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中,纺织院校只有2所,占总数的1%。二是行业现实优势相对不足。高职院校的服务行业对其招生与就业有着直接影响,纺织高职院校大多服务于纺织、服装、染化等艰苦行业,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办学难度较大,困难较多。三是生源竞争日益加剧。“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试行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分类入学考试,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探索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度。随着高校生源总量的逐年减少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高职院校生源竞争将日益加剧。
三、纺织高职院校加快发展的对策
1.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一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学校理事会运行机制,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纺织行业企业和学校各方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职员工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扩大学校发展的社会参与度,构建学校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纺织企业紧密合作的模式。以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为载体,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原则,以改革创新、合作共建、凸显特色、提高质量为发展思路,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校企合作办学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增强办学活力。二要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建立理事会指导下党委领导、校长治校、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学代会作用,保障师生员工参与学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引进社会专业中介机构对学校专业、课程、就业等的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三要推进对外合作交流。按照“跳出纺织看纺织”的发展思路,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路,提
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与国内知名院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进校外智力和优质教育资源。
2.着力加强专业建设,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应对高职院校注册入学新情况和纺织行业生产新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新制度,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二要优化专业设置。积极策应地区发展战略,强化纺织、服装、艺术等重点专业,设置紧缺专业,培育新兴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推进学校主干专业链与地方支柱产业链“双链对接”。三要深化教学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参照纺织、服装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精选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建立符合纺织产业调整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把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嵌入到学业考试的课程教学之中,推进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
3.着力优化人才队伍。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眼学校长远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开展教师技能大赛,加大教师境外培训和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力度,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实施“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培养计划,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办法,加大专兼结合柔性化教学团队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二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以建设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型”管理团队为目标,着力培养创新理念,提升创业能力,激发创优活力。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科学设置管理岗位,配齐配强管理人员,加大培养力度,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着力打造一支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善于管理、敢于负责、严于律己的管理队伍。三要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以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认真搞好岗位设置,完善岗位聘任和分配方案,坚持按岗聘人、以岗定薪,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教职员工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分类业绩评价办法。
4.着力提升服务能力。一要打造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资源,以生态纺织、生态染化料、家用纺织品与服装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研究所为依托,构建科技研发平台;以纺织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和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依托,构建社会培训平台;以校企共同体为依托,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牵头组建行业或地区职教集团,构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平台,不断拓宽服务路径。二要强化产学研合作。主动融入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创造条件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合作基地。鼓励教师到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或开展联合攻关,选聘一批科技企业家担任学校产业教授,与企业合作技术研发。三要拓展成人教育。利用纺织行业职业资格培训中心和现代纺织技术、服装设计等实训基地,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扩大成人教育规模,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和人才优势,按照企业需求,积极开展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和技能鉴定,努力提高社会贡献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课岗对接;应用型人才;国贸专业
一、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一定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育评价等基本要素,是由这些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和运行活动。[1]而所谓的校企和谐、课岗对接,是指以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为基础,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一线职业人的通力合作,按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定位、按目标岗位构建课程体系、按岗位任务开发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活动,使专业培养的人才能适应行业和工作岗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针的重要体现
教育部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融入产业链,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需求,课程设置要对接就业岗位”。而高职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就是要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引导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符合外贸行业的岗位要求,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专业课程与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因此,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遵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针而进行的一种有益探索,也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针的重要体现。
(二)是提升国贸毕业生就业水平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跨越式发展,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5096.5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43000亿美元,贸易总额世界排名从第十五位跃居至第一位。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在良好的行业发展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就业率偏低,换行易业现象突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因为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技能不符合岗位要求。在严峻的现实背景下,亟需通过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来提升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2]
(三)是适应外贸领域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B2B、B2C等跨境电商模式才刚刚兴起,在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外贸企业移动营销网站、外贸移动广告平台、外贸展会二维码营销等移动营销手段开始出现,国外进口商的采购及消费习惯逐渐发生变化,同时对外贸人才的知识与技能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跟外贸领域的发展新趋势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是凝聚专业特色,提升国贸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客观需要。
三、高职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紧跟行业动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即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要紧跟外贸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3]要根据市场变化准确定位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必须成立由校内专业教师、外贸一线职业人、行业协会专家、专业往届毕业生组成的校企共同体,建立校企定期交流机制、毕业生定期跟踪机制、专家定期论证决策机制,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专业设置的论证与评审。笔者所在单位国际贸易专业在经过详实的市场调查与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后,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瞄准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报关员等岗位,致力于培养能任职于外贸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解构目标岗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与目标岗位群有效衔接,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毕业后就业岗位快速接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4]在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现过程中,首先依据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等目标岗位,确定交易磋商、合同履约等20个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归纳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知识技能,最后按照能力的养成规律和知识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技能点整合起来,形成了《出口业务处理》、《进口业务处理》、《外贸函电写作》、《跨境电子商务》、《外贸单证缮制》、《进口跟单操作》、《出口跟单操作》等7门岗位能力课程。
(三)引入工作项目,开发课程教学内容
为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能快速适应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以企业中实际岗位的工作项目为开发依据。以外贸单证缮制为例,笔者所在单位的国贸专业建设团队以湖南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信用证条件下的某笔出口业务为原型,分析了在此笔出口业务中作为单证员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据此将外贸单证缮制课程设立“缮制开证申请书”、“审核修改L/C”、“缮制商业发票和装箱单”、“制作和审核装运单据”、“缮制报检报关单据”、“制作和审核结汇单据”等6个教学项目及教学组织的先后顺序。每一个教学内容结合岗位工作内容来设置,以审核与修改信用证教学项目为例,要求学生按顺序先后完成4个子任务的训练,分别是读懂S/C条款、读懂L/C条款,找出信L/C题条款,对L/C提出修改意见并拟写改证函电。
(四)变革陈旧思维,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在“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必须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中,采取项目驱动的教学组织模式,让学生围绕项目任务进行独立实践,使学生在独立实践中完成知识与技能的自我构建。
以外贸单证缮制课程的审核与修改信用证教学项目为例,笔者主要通过任务下达、理论储备、操作实施、展示评价等四步环节组织教学活动。进入课堂首先给学生下达项目任务,让学生以进出口公司单证员的身份根据进出口合同对信用证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带着目的进入课堂。完成任务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功底,因此,接下来进入理论储备的环节。笔者在本环节遵循了两点原则,首先,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够用为度,其次传授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交叉使用场景再现、实物展示、模拟示范等方式,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后完成对知识的自我构建,避免被动接受。完成理论知识的储备以后,开始组织学生以项目团队方式进入操作实施环节。操作实施是学生通过进行实践活动,以完成知识构建、知识巩固、知识验证、知识拓展的核心环节。在本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阅读合同、分析信用证,并提炼出信用证与合同的不符点,据此撰写信用证修改函。学生完成任务以后,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任务成果进行公开展示,使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同时也可以便于学生相互借鉴并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五)依靠多元驱动,逐步完善保障体系
优良的师资队伍,完善的实训场地是实施校企和谐、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性条件。在基础条件构建方面,学院首先实施了“教师历炼”工程,每年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有效提升了教师实践能力。另外,还聘请一批外贸一线职业人担任兼职教师建成兼师库,实施了兼职教师动态遴选与管理体制。这些兼职教师不仅是参与专业课程教学、生产实训指导,而且还与学校一起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等,真正实现了校企文化共融、校企合作育人的良好局面。此外,学院根据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建成了外贸单证技能实训室、外贸跟单技能实训室、外贸业务综合实训室,所有实训室构建了高度仿真的外贸工作环境,并配有先进的实训教学软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厂中校”为重点,这些校外实训基地承担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企业观摩、企业调研及顶岗实习及就业等功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实施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一)提供了教师实践能力有效培养的新途径
在实施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教师每年都有机会进入企业进行历练,同时企业兼职教师也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教师之间能有大量机会的互动交流,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得到快速提高。
(二)开辟了学生就业能力稳步提升的新局面
实施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在校内所学知识对将来工作岗位的支撑作用,使学生的所学能有所用。近年来,在笔者所在学院汽车办学特色日趋明显的背景下,国贸作为一个非汽车专业,其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分析麦可思关于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跟踪与调查报告,国贸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一直稳居学院前三。
参考文献:
[1] 陈宇,李志勇.校企一体、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104,(3).
[2] 张春东.课岗对接、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研究[J].北方
经贸,2013,(5).
[3] 程杨.“课证融合”模式下地方高校国贸学生职业能力培
养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2015,(3).
[4] 吴建功.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实践能力结构探究[J].
金融经济,2013,(1).
篇6
一、高职生就业受挫产生的心理问题
通过对本校往届毕业生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高职生就业容易受挫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职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由于高职生起点较低,相比起本科生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较低,而且当前社会的人才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很多用人单位还是以学历来作为求职门槛,导致很多高职生在就业问题上受挫。这些外界的因素使得高职学生滋生自卑心理,在求职和择业过程中伴随着焦虑、失望、愤怒的情绪,无法正常表现自己,更加不被用人单位青睐,造成恶性循环,无业可就。
而很多就业受挫的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就业失败,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于自己的运气或者社会的不公,造成心理上的沮丧或愤恨不已,被挫折打击得失去斗志。
由于高职生所处地位的尴尬性,导致他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的依赖性很强,他们常常缺乏主见,希望得到别人的意见和帮助,因此很难独立自主地去承担责任,而如今社会很多企业对工作能力相当重视,部分高校生在工作中无法独立自主地完成工作,并且责任感不强,很容易就会失去工作,对他们的心理带来打击,以及负面情绪的增长。
此外,还有一部分高职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心理预期过高,因此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功利心比较强,服务意识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对工作岗位十分挑剔,有业不就,过分关注薪资、福利、地域等因素,最终无法选择合适的岗位就业。
另外还有家庭对子女的期望的也会影响学生的抗挫承受力。
二、高职生就业抗挫承受力的培养路径
针对上述就业受挫情况,笔者对本校2015届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其他高职学校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了几种培养就业抗挫能力的途径。
(一)抗挫承受力课程教育
1.就业专门课程。我们可以分析市场动态,根据本校专业设置相对应的岗位培训计划,可以从进校开始就尽量将专业往就业方向靠拢,并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课程,提高学生将专业知识化为工作能力的水平。
2.心理调试课程。首先,开展心理学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的能力素质进行准确定位,学会自我激励,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其次,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社会,对市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就业方向调整自己,再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挫折观,理性看待就业挫折,不要因为就业不顺利就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怨恨社会的不公正,学会正确分析失败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并加以改进,逐渐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军事训练教育。在学生进校时就开展军事训练,培养其爱国精神、坚强的意志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抗击挫折的能力。
4.社会交往课程。学生要走上社会,社交礼仪也是一门必修课,在人际交往中注重技巧和礼仪,对顺利就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社会交往课程可以采用实例演习、教学见习、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文明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就业指导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帮助学生进行就业方向定位、开展社会实践、提高职业素质等等。但是目前我校的就业指导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有待更新,就业指导的体系有待完善,就业指导形式有待改进等。就业指导不是几堂课就能完成的工作,而应该是全程式的、个性化的。我校2015届即将毕业的学生主要是这几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筑艺术类、纺织品艺术类、机械电子工程类、经济管理类、电子信息工程类。这些专业都是当今社会紧缺的吃香行业,就业指导老师可以根据每个专业学生的不同兴趣、能力、行事风格等因素设计不同的指导方案,比如说建筑艺术类中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先设计一份意向调查表,请每一位学生认真填写,老师再按照调查表上的不同职业意向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分别给每组学生召开集会,并设计面试情境,让每位学生都进行面试演习,提高其对就业面试的心理免疫力,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此外,从学生进校起就应该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年纪的兴趣和个性都会发生变化,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对未来的憧憬,学会自己调整职业生涯规划。
(三)校企合作教育
当前社会每年毕业季都是“就业困难季”,但是有些高职院校的就业率竟有所上升,原因就是他们采用了校企合作教育的模式,例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7个分院都与企业有合作关系,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设置学生的课程和教学方式,并且定期请企业员工来为学生传授工作经验,校企合作不但能解决高职生就业受挫的问题,还能保证企业的人才资源,是一条非常有用的途径,本校可以参考。
1.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机会,比如说“顶岗”实习,让学生提前去企业进行实习,一边学习职业技能一边把在校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上去;或者也可以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开设职业技能课,让学生接触学习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挑选教师去企业接受锻炼,以实践经验来提高教学能力,提高实践教学的成效;高职院校也可以在合作企业建设实训基地,保证学生能够直接进企业实习。这些措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明确就业目标,认同企业文化,提高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由于现代用人单位在引进人才时总是优先选择有工作经验的人,所以校企合作的这一举措还能为学生以后求职应聘打下基础,提高他们的求职竞争力。
2.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当代的高职学生大部分都比较娇生惯养,不习惯吃苦,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高职院校向企业输出的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往往需要奋斗在企业第一线。通过校企合作教育,让学生从基层锻炼起,亲身体验工作的辛苦与价值。首先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浮躁怕苦的毛病,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忍耐力和承受能力,保证他们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尽早适应社会角色。其次,在工作岗位上不比在学校,有老师来主动教学,所以在企业实践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吸收经验为以后的职业道路做好铺垫。此外,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人际交往和交流沟通是少不了的,学生在工作中有许多需要跟上级领导、部门同事相互沟通的地方,通过这些工作,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双赢。目前比较科学合理的有2+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前两年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最后一年在合作企业进行实践学习,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职业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也能够对高职教育办学进行资金和资源上的支持,企业的资源可以成为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也能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资源。校企合作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抗挫承受力,保障了企业的人才质量,从而实现了双赢的目的。
除了上述几条路径外,家庭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父母的期望、职业、职业价值观等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就业抗挫承受力,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就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素质、就业方向等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提醒家长为学生的就业进行正面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