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工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9 03:3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控车工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项目是指企业生产一件具体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最终目的的任务,是有针对性的,专门对一种或一类产品进行生产的生产流程。“项目式”教学则是将实训课程按照类别分为多个教学组,每个教学组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项目,要实行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任务,每个教学组都要进行专门的训练,在每个类型的教学任务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在不思考其他项目的基础上完成目标。“项目式”教学,就好比学生学习一样,分为好多科目,每个科目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项目,各自有各自的内容,需要进行各自的训练与学习,要让自己发展成为一个全方位人才,做到在数控车工实训领域达到真正的融会贯通,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数控车工实训的现状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在车工领域,也随着思想、理念与技术的革新而不断发展,数字化进程加快,数控车工实现可行性,对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在数控车工大力发展并为各大公司所推崇后,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衔接失调等问题也就随之出现,在进行了各番尝试后,数控车工实训项目开始推出,这使得该行业学员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相连结,能够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较大的提升。
如今,数控车工实训蓬勃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教学内容糅杂,各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混杂在一起,使学生难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很好的掌握,好比上文所说语文与数学本同是增加知识的两种科目,但却不能同时讲授意义,没有进行分类的实训无法做到精益求精,不利于实训成绩的理想化。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与该领域专业人士提出了“项目式”教学,其目的就是讲实训内容分门别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理念在各个领域均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起到了促进与提高学生质量与积极性的作用,在数控车工实训方面,也效果明显。
二、“项目式”教学
对于“项目式”教学来说,其项目选取尤为关键,正确的项目选取,首先要与理论知识机密结合,并在此基础上留有适当的想象空间与探索空间,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可以在熟悉并运用已知的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与摸索,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有着良好的助力。
(一)项目选取。下面,我们通过对《轴类零件的加工》项目教学进行分析。要求根据提供的轴类零件图,加工出要求的零件。
(二)实施分析与实施过程。首先,要对零件图样进行分析,要看懂零件图,要对零件的尺寸,大小,形位公差等进行逐一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行加工工艺的分析,其次,我们要进行工件的定位,最后,则是主轴传送。以上步骤,缺一不可。在准备工作进行完毕后,应开始编写加工程序,并在确认无误后输入加工程序进行操作。而后,则应对工件进行加工操作,进一步地监测程序,解决监测出来的隐患,使得操作的错误率降低。分析过后,开始实施操作,对零件图进行讨论与分析,并提出操作的任务要求。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十人(定制工艺和编程三人;操作加工四人;监测评分三人)。每小组按照编写的程序来操作机床对零件进行加工,生产处合格的零件,并进行监测评分;之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对本组的操作及加工过程进行介绍,并与其他小组讨论,回答其他小组所提出的疑问。
作为“项目式”教学的核心,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则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更应被所有教师做重视。在项目确定后,教师就要做好对学生的动员工作,使得学生心中能够对“项目式”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看法,并在教学中能够积极配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各项能力,努力做到最好,并且要注重全方位发展,切忌过分深入其中一门而忽略其他项目,要做到各个项目齐头发展,共同进步,争取成长成为一个全方位人才,在日后的岗位上为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总结评估。在每一个项目完成后,并不能算完全的结束,对于学生在项目教学内容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应在项目完成后进行总结与评估,并且提出改正的方法,这是“项目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完善教学实践性是很必要的。好的总结评估,可以使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并且通过总结来体会自身在教学中收获的所有先关知识,并可以通过交流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教师在总结评估时,应该对学生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加以强调,并再一次演示并指出解决的方法,使学生可以通过总结评估再一次加强对于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上段提到的《轴类零件的加工》项目教学分析中,也应该进行最后进行项目总结,学生通过进行自主操作,总结出零件由图纸到实物的整个过程,并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可以对学生在教学中表现出的能力进行肯定,使付出努力的学生更加有自信心,可以以更加自信地参与到接下来的学习与训练之中。
三、结束语
“项目式”教学在如今的数控车工实训中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以其可控性好、实践性强、综合性优等特点获得了众多的好评,是培养技术工人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并参与放教学的各个环节,更加充分地掌握数控车工的全方面知识,使学生日后的发展拥有良好的前景。但“项目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需要在各个环节起到适当的引导作用,要提前做到对教学内容的了如指掌,并且要使教学内容与如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接轨,不能仅仅懂得教学,更要懂得对学生的适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
[1]蓝兰.项目式教学在数控车工实训中的初步探索[A].学园,1674-4810(2013)04-0180-01.
篇2
【论文关键词】数控车工;实训教学;体会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抓好学生的基础训练;采用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现因材施教;承认个别差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对学生的成绩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给予做出及时的评价,激发其积极性,调动学习意愿,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独立思考,独立作业,勇于创新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车工实习操作水平。
职业技能是一种包含专业素质在内的专业技能,是一种直接的有形生产力。具体说,职业技能指与操作生产设备直接联系的技能,如数控设备操作、车工操作;或与实际工作直接联系的技能。职业技能培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出现代社会生产急需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员。我校开设车工专业的时间比较短,但由于几年来我们一直重视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直很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使学校在竞争中得以长足的发展,我们说:教学质量。本人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也是始终坚持这一宗旨。
技术学校应社会需要而开设的车工生产实习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本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会做本工种中级技术等级工件的工作;学会一定的先进工艺操作;能熟练地使用、调整本工种的主要设备;独立进行一级保养;正确使用工、夹、量具、具有安全生产知识和文明生产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技校车工生产实习课程教学的特点分析,我校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依教学大纲要求,开展车工生产实习教学。
为营造我校采用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现因材施教的环境。我校在充分借助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课件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生自我展示的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开展技术交流,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学生互动,鼓励学生上讲台解说、分析工件加工工艺步骤,并与不同学龄段的学生交流自己在车工实习过程中的心得,总结自己实习得失、经验的平台。以此平台对学生的成绩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给予做出及时的评价。如此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唱“独角戏”,还能在教学过程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参预与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构建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的感知过程、理解过程、运用过程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学生的实践经验的不足。使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加深对机械生产的理解。因此,我校校园内,学生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新老生间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讨论车工实习操作卡片上的零件加工工艺、加工步骤及加工方法等(例如:在车双梯形螺纹时,如何利用平行四边行法则或量块实现分线;在转动小滑板车圆锥体时,如何采用相似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方法进行调整小滑板角度等),已经成为校园内的一道风景线。
1.利用数控仿真系统,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了解数控加工技术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采用了与数控机床操作系统相同的面板和按键功能,不存在任何的安全问题,学生可以大胆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和练习。不仅如此,现代的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还能实现加工模拟演示功能和程序自诊断功能,不仅具有对学生编制的数控程序进行自动检测、具体指出错误原因的功能,还具有在真实设备上无法实现的三维测量功能。这样学生既能比较完整地学到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妥善安排实训步骤,减少学习“弯路”
现代的数控车床种类繁多,结构、操作系统以及主要性能都不一样,特别是不同的车床,它的控制面板也是不同的,它的G代码和辅助功能的M代码的含义也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所以实训的第一步必须要学生先熟悉所操作的车床的结构,了解车床的主要技术参数、操作系统、控制面板、G代码、坐标系等性能。第二步发给学生一些外圆弧、锥度等模型零件的加工程序,让学生照此输入,然后在实训教师指导下加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车床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减少操作时的恐惧心理,树立自信心。第三步给学生一些简单零件的图纸让学生先观察,明确加工内容和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划分和安排加工工序;考虑零件的定位、夹具和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以及对刀点、换刀点的位置和刀具补偿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手工编写加工程序单,检验并修改加工程序,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如数控加工工序卡、程序说明卡、走刀路线图等。第四步在实训教师在场的情况下按照自己所编工艺路线上车独自加工完成零件。第五步按照考级要求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类G代码、M指令等功能以及切削要素的内涵并能恰当选用。加工先从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内外螺纹零件开始训练,等这些熟练后尝试加工中等复杂零件,如车制机床主轴(要求采用粗切循环功能)、车制内外球面(要求采用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功能,并且球面的位置度不大于0.04mm)、车制蜗杆以及多头螺纹(要求采用子程序功能,并符合图样要求),最后再练习一两次较高难度结构复杂零件的加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习兴趣。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数控加工 实训教学场所
一、传统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场所设计的不足
(一)学生观看不到演示操作的具体过程
数控加工类实训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要求,对学生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等各方面要求比较多,故大多数教师采用教师理论讲解—学生观看操作—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讲解之类的项目化教学方法。由于学校教学无法达到工厂中师徒一对一的模式,教师演示的时候,学生围在设备周边,不利于安全的保障,且站在后面的大多数学生也无法观看到演示操作的具体过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不利于收集教学资源
数控加工类的实训课由于技能过程的重复性对时间、资金等方面要求较高,不可能对同一个训练项目重复多次训练。传统的实训教学又不能对以往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与保存,所谓的纠错只能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当场完成。多年教学之后,能让后期学生借鉴的教学实际影像内容很不完善。
二、初级改革方案设计
2010年,我校建设新实训基地,针对之前数控加工类实训的传统教学场所存在的不足,我校提出了建设多媒体辅助教学岛的方案。
(一)基础设施
方案中的基础设施有3个摄像头、2台投影仪、1台电视机。在实训场所选择一台数控加工设备确定为教学机,在设备自身密闭加工区域的内侧安装2个摄像头,再在数控操作面板前安装1个摄像头。这3个摄像头分别监控加工区域内部和数控操作面板的加工及操作过程。教学岛前方由2台投影仪与1台电视机通过视频分配器由教师控制,分别显示3个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息,同时利用电视机与投影仪不同的表现效果选择展示的主次。3路视频信息可以通过配备监控设备或计算机进行控制和保存。
(二)实训班级分配
由于班容量相对数控加工实训设备较多,可以考虑将班级分成数控车工与数控铣工或加工中心两大组,分别进行数控加工的技能实训,以保证每台机床上不多于3名学生。这样不仅能保证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还能更有效地安排每个学生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能保证学生更安全地进行实训。
三、简易升级方案
(一)摄像头配备云台
如果资金许可,可考虑为加工区域内的摄像头配备云台,这样可随时调整观察的角度和方位,以便于观察。
(二)教学岛计算机与数控加工设备联网
联网后,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将设计的数控程序直接上传到数控加工设备的数控系统中,从而验证程序的正确与否。设计的过程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由学生代表根据教师备课的安排来进行。
四、综合型改革方案设计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很多公司都针对职业院校的数控加工实训开发了大量的软件,其中有一类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实训工厂”方案。该方案将实训场所的所有数控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技术连接在一起,并规划有场地的监控、设备状态的监控、数据传输、教学资料整理等多个模块。
我校在规划新实训基地建设时,确定了数字化实训工厂的建设,同时将数控加工实训场地的教学岛概念与其进行整合,提出了综合性方案。
(一)整合监控资源
利用数字化实训工厂的监控系统,再加装所需数控加工设备内部的摄像头。教学过程中的观察点较多,甚至可以达到多台数控设备作为教学机使用。监控系统本身就带有录像保存功能,每节课上完都可以将教学过程的资料备份。数字化实训工厂方案中可视化项目的触摸屏,大大提升了教学过程的便利性。
(二)整合网络资源
利用数字化实训工厂的网络系统和体验中心的计算机资料,所有的计算机与数控设备都可以进行通讯、传输。学生编程的上机操作可以在体验中心内的计算机上完成,并传输到指定的数控加工设备中,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单机实训过程中,计算机可另配并单独与数控加工设备连接,也可以选择像技能大赛那样的单机运行模式,学生在设备边完成实训课项目的完整操作内容。
(三)整合配件管理
数控加工实训中学生不仅要学会操作机床进行加工,还要学会例如刀具选用、量具选用、夹具选用与制作等一系列配件的选择与管理。利用数字化实训工厂的库房管理模块,可以在实训安排的前期环节上,针对这些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以丰富他们的经验。
(四)整合多元化评价体系
利用网络资源和教学资源管理、学生成长过程管理,每个实训项目完成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包括学生自己都可以对项目的最终结果进行评判,在不断地积累经验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个别实训项目中空闲的学生还可以对以前班级实训同学的作品进行研究,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
五、使用过程中的注意点
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场所重新设计改造后,实训教学的过程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实训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得到保证。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整个系统时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安装在加工区域内部的摄像头要注意保护和保持清洁。由于加工环境下使用切削液等因素,加工区域内应选用防水防爆型的摄像头,不用的时候尽量将其转向加工位置的后方。日常机床保养时要清洁摄像头及镜头,不得使用擦机床的布去擦拭镜头前的防爆玻璃,以免弄脏镜头。
第二,教学过程设计时,每个学生要有具体的任务,多人一组时分工要明确。
第三,加强实训基地的6S管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设施设备要安排专人专管。
六、反思
教学资源处于数字化实训工厂的平台当中,将其并入学校校园网也是一个可实施的工程。这样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校的任何一个校园网终端都可以对实训项目进行预习、复习等学习任务。
由于班级分散进行实训,为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和家长的支出,学生应该在完成实训项目并取得职业技能鉴定后交换一次实训的设备,了解另一类设备的操作基础。
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场所的硬件建设是一个相对容易实施的项目,如何用好这些资源,开发出更能挖掘硬件和软件利用率的设计方案,是现代职业教育要研究的内容。各校对数控加工实训的教学投入较大,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部门,各校的相关系部都应该群策群力,努力研究如何使这些投入获得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罗平尔.数控车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1(12)
篇4
一、目前现状
1.教材缺乏系统性,课程交叉内容多,特别是专业课,例如《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机械制图》和《公差与配合》《机械基础》有大量内容重复,课程体系不够精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2.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脱节。在以往的教学中,上课老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分开,上课的老师讲工艺和编程,实习老师主要是数控机床操作训练,各教各的,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脱节。
3.现行课程体系有强调操作而排斥知识的重要性的倾向,学生的学习潜能没能充分发挥,基本功不够扎实,技术实践能力较差。现行课程体系力求在培养操作工,而不利于培养高级一体化应用性人才。
4.实践教学环节脱离工厂真实环境,一些实践性强的实验、实训设备由于缺乏技能型教师和真实的工厂生产环境,没有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作用。
二、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是:以课程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突出“新、精、实用、高效”的特点,以能力为中心,创建一个知识结构完整,具有应用性、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所谓课程体系的新就是指要反映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反映一体化专业新技术;课程体系的精指课程设置简捷而无冗余;实用指课程设置能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高效指要求学生学习本专业效率要高。其思路如下:
(一)一体化课程体系应注重基础,强化基础课程的应用
将《公差与配合》《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专业基础课整合到一起,把《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以及《数控加工技术实训》三门专业理论与实训课整合到一起,编制了适合我们教学的校本教材《专业理论综合教材》《数控编程与加工》,正确地解决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
(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学生技术实践能力培养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存在把能力本位理解为操作本位和把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解为反复操作训练的误区。学生见习的多,实习的少,重复的操作训练多,综合的技术实践少。所以一体化专业不能仅仅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应该突出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满足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三)改进实验、实训的投资方式,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作用
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化,以学校企业双赢的方式,将有些实验室、实训基地建立在企业。如是一则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二则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三则盘活学校的实验投资,四则巩固了“校企结合”的共同利益基础。
(四)以“基础+项目”的模式构建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现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操作训练四部分组成,该课程体系结构除了削弱了基础外,课程交叉内容多,专业课程内容空泛、针对性不强。鉴此,我们提出了一体化专业“基础+项目”的课程模式。基础课以课堂教学加实验的形式授课,项目(训练)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根据岗位的要求开发训练项目,由学生根据择业意向和兴趣选择他所需的项目,从而保证按学生和社会的需要设计教学。如旨在培养数控车工的数控车削加工项目应在数控车床结构认知、数控车床的维修、车削工艺、车削刀具、夹具、量具和数控编程与操作等方面都得到训练。
三、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1.学生分组。我们采用动态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在不同的工作任务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编入不同小组,比如数控操作实训工作任务中,我们共开展了三个兴趣小组数车小组,针对的是对数车编程技术有兴趣的学生,数铣小组,针对的是对数铣编程技术有兴趣的学生:加工中心小组,针对的是部分数车数铣学习较好、对加工中心感兴趣的学生。编入小组后并不是不能改变,每个学期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调整改变加入其他的兴趣小组。
2.教学内容重组。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项目和专业发展项目,基础项目是不论任何专业发展方向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发展项目是对某个专业方面有兴趣的学生才要求掌握的内容。在吃透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将任务层层分解,按其包含的基本技能,划分为三大工作任务:金工实训工作任务,仿真实训工作任务,数控操作实训工作任务。三大工作任务中,金工实训任务为基础任务,模拟实训项任务和数控操作实训任务为专业发展任务。具体内容包括:
(1)金工实训工作任务。包括普通钳工、普通车工,普通铣工实训任务,金工实训任务要与技能考证相结合,突出以车工中级为重点,其它工种及更高级别相接合。
(2)仿真实训。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车、铣、加工中心的基本编程和操作,初步掌握数控加工艺。主要包括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编程基础、数控基本操作过程、仿真加工等。
(3)数控操作实训工作任务。该任务是所有实训任务的重点,因此所占用的学时也相应较多,对于数车、数铣和加工中心的要求是一致的,即达到在等级工考核所允许的操作时间范围内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3.一体化施教。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致化,通过学生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达成教师的教学目标。比如在仿真实训工作任务中,我们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小活动(如外径粗车、成型加工、孔加工,螺纹加工等)。对每一个活动,我们把学生分成小组,交代任务后,各小组从熟悉图纸开始,编制加工工艺过程,编程,软件仿真加工,每小组都完成后,开展班级大讨论,各小组组长介绍本组的切削方法,考虑了哪些方面,有什么优点,都介绍完了,全班同学投票决定哪一小组工艺最能达到精度要求,编程最简单,切削最经济。老师最后再作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反馈评价。每次施教之前,教师都会提出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对每个小组及每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反馈、总结、评比,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等,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四、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收获
1.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作为中职学校,办学宗旨决定着学校既不能重理论、轻操作;也不能只抓技术,不讲理论。而应该统筹兼顾地处理好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关系,推行一体化教学法。
2.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过去,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别由不同教师担任。往往是专业理论课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差而实训课教师理论水平低。为了做好一体化教学的准备工作,我校有目的地输送一些理论课教师到北京和深圳、常州等技师学院参加培训,到南京和苏州的一些企业培训: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培训实训课教师的理论知识,并且将他们安排在一起备课,有目的地开展教学研究,交流经验,探讨问题,让他们知识互补。
3.加强了教材的专业性。采用一体化教学,我校所编的校本教材是专业课教材建设的一次大变革,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了专业性,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4.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从设计零件、绘图、安排加工艺、选择刀具、编写加工程序到程序的输入、工件的加工,全过程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使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积极性大大地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更加牢固,毕业生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
五、结语
培养出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应用性人才,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为了构建“新、精、实用、高效”,以技术实践能力为中心,知识结构完整,具有应用性、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基础+项目”的课程模式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l):26-28.
[2]汤振宁,梁日辉.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7,(4):13-14.
[3]王增杰.构建职校数控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7,(12):25-26 .
[4]韩幸,白丽平.数控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3):93-94.
篇5
关键词:导生;模块;教学模式;数控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217-01
中职学校培养数控车床人员的基本目标是能看懂加工图纸,能编写程序加工工件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我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现总结出“导生+模块”教学模式。纵观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我校数控专业教学是一种“导生+模块”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突出体现了“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又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一、以“就业为导向”划分实用的教学模块
当前虽然各种版本的中职数控专业教材很多,但能体现中职特色的很少,不同的学校设备和数控系统也不同。因此,学校必须编写校本教材来满足数控专业的教学需要,为此我校从2004年开始成立了数控专业校本教材编写小组。经过几年的使用和修改,在2009年正式使用。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们把教材开发、编写重点放在实训上。笔者认为,校本教材要让学生能看懂、能研习。整本教材参照数控车中级工国家要求分为五大模块。降低难度,尊重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发挥他们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1.准备阶段模块。在这个模块中,要求学生准备好开展实训前的刀具、量具等工具,掌握开启和关闭机床方法,熟悉FANUC系统操作面板各个按键的意义,掌握手动、编辑、自动、手轮和对刀等基本操作。
2.直线轮廓模块。在这个模块中,学习G01、G90指令使用方法及数车编程的基本格式,掌握倒角、锥面及槽加工。学习刀具的安装和使用,理解对刀操作的本质是确定工件坐标系。
3.圆弧轮廓模块。学习凹弧、凸弧即G02、G03指令使用方法。能加工由圆弧构成的工件,在加工深凹弧时,能正确选用刀具及刃磨合适的刀具。
4.螺纹模块。学习螺纹加工,常用指令G92指令使用方法。并刃磨60度螺纹刀。
5.循环模块。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G71、G73、G70循环指令应用。在前面四大模块的基础上,进行倒角、圆弧、锥面、螺纹组合操作。
上述模块每个教学功能模块相对独立,可以进行积木式的多重组合,灵活多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层次需要编排。模块式教学的体系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又传授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每个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情况的信息,便于及时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模块式教学适宜小班教学,它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潜能,又使师生配置比例变小,降低了教学成本,提高了办学效率。
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恰当的教学方式
在我校实际教学中,共有12台数控车床同时使用,这就给实训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指导技能训练时,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需要,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另一方面数控车工单靠课堂内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而指导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在课内外都跟着学生训练,教学效果因此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提出导生制教学。
1.导生选拔阶段。在第一模块教学过程时,我就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点、知识基础等。选出4到6位学生担任导生,导生是贯彻和落实教师教学模块忠实的“执行者”,在班级中起到小老师的作用。把责任心强、学习好、乐于助人的学生选为导生,目的是让其协助指导老师对本组的同学进行指导。
2.导生培训阶段。利用晚自修,课外活动等时间,教师指导导生先进行五大模块训练,要求导生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努力尝试各种操作方法。培训时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单一模块到多个模块组合。使导生能熟练掌握五大模块操作。
3.导生使用阶段。教师在讲解本堂课的主要任务以及加工方法要点后,学生开始操作加工,教师做全场巡视,导生作为小指导老师,在学生训练及自己加工的同时隔一段时间去检查组内同学的操作方法是否得当,精度是否达到要求,给予其他同学指导操作方法。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和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向老师反映,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三、以“能力为本位”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1.强化训练,熟能生巧。在实训中,教师组织导生对每个学生进行大量的、反复的、系列的操作练习,学生由开始的基础训练到五大模块掌握,使学生积累和掌握所要求的技能和技巧。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篇6
关键词:项目激励 数控车削实训教学 实践与探索
一、问题提出
数控技术是20世纪中期才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集微电子、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及机械制造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当前的机械制造业已经实现数控化,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设立了数控专业,以培养数控技能型人才,而数控技能型人才必须在实践操作及数控技术应用方面具有非常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数控车削加工》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应在技工院校中受到重视,对如何提高其教学效果进行实践与探索,以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理解为“如何有效地教学”。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进行了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尝试在原来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数控车削教学的改革与研究,记录其中的差异,并通过测验、技能鉴定考试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总结归纳教学经验,得出相应的改进结论,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
二、实践与探索
1.兴趣项目,操作先行
(1)先做后教,体验成功。数控车床的操作有固定的程序和功能,相比于理论知识,操作相对简单。所以,对于数控车床而言,操作先行是可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操作先行,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要激励学生在项目的实施中参与创造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能够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能够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2)亦玩亦做,兴趣自来。让学生自己操作数控车床,加工出一个“子弹”的零件,如图1所示。学生既感到兴奋,又有一种成就感。操作先行避免了一开始就学习编程的枯燥和艰涩,有效地给了学生对自我的肯定和满足。学生通过输入老师预先编写好的程序,如表1所示,能很直观地对数控程序有了认识――“字母+数字”。同时,也对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有了清晰的感受――操作机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2.核心项目,分组实施
(1)教前摸底,有的放矢。数控编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每个学生的基础、特长不同,在核心项目实施前对学生作一次全面的测试,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后续的分组教学。具体测试的内容应该包括数学、机械制图和车工操作等课程。其中数学的知识应该以几何图形的尺寸计算及三角函数为主。测试之后,对测试的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纳出各课程学生的差异。
(2)精心分组,优势互补。通常,学生如果在测试的课程中遇到困难,也会反映到以后的数控编程的学习过程中,根据测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组,有利于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有利于学生相互指正、减小操作过程中的故障率。
分组的人数以3人为宜。人数过多,效率降低,因为人均操作的机会偏少;刚开始学习时,如果人数偏少,也容易造成学生缩手缩脚,故障率也相应偏高。
对学生分组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最主要考虑要把每组学生尽量组合成互补的,比如把数学好机械制图差的学生和机械制图好数学差的学生组合,把数控操作好计算机编程差的学生和数控操作差计算机编程好的学生组合。
学生分组后也容易造成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有可能造成交给一个组的任务,结果由一个学生全部完成了,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所以,任务分配的时候也可以考虑适当细化。比如:3人一组,一人计算机编程,一人数据记录,一人数控操作,然后两两轮换进行,课程结束将对学生一个个进行考核。
(3)削枝强干、突出重点。在数控车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和某些课程发生联系,如图2所示,也会碰到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而出现学习瓶颈,而且情况各有不同,有学生被数学难住了,有学生看不懂图样,有学生不懂工艺等等。如果把这些内容全部放在数控课堂上学习,其效果和效率都是低下的,因为只是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的部分知识点。所以,在数控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把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
对于技工院校的数控教学目标定位是学生能根据图样要求,独立编程、操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数控课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数控编程”和“数控机床操作”。数控车床的结构、组成等其他的知识,学生可通过自学或教师辅导获得。
数控车削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图形(或图样)的数字化处理、程序的编写及数控机床的操作这三方面。图3所示是一个保龄球瓶的零件图,进行编程需要计算从O到F各点的坐标,通过学生自己计算或用CAD都可以得到各点的坐标。笔者的处理方法是指导学生标注这些点的坐标,如表2所示,并告诉学生为什么选取这些值作为坐标值。由于教学的重点是计算机编程的方法,坐标值的计算可以直接、明白地教授给学生,能有效地保证计算机编程教学的效率。
例如,现要编写一个保龄球瓶零件的加工程序。零件和刀具的参数如下:毛坯直径10mm,1号刀为35°外圆刀,2号刀为切断刀。
计算机程序的编写必须和企业的技术文件统一,有利于接轨企业生产,有利于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也便于编程的学习。具体的技术文件包括图样、数控加工工序卡片、数控加工刀具卡片、数控加工进给路线图、数控加工程序单等。这些技术文件都以表格的形式存在,有规律、有条理、也比较系统,而且比较清晰、要点突出,非常贴合机械加工及数控编程的特点――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把技术文件(表格)的格式,运用到数控车削教学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数控教学的效益。如表3所示,学生填写准确即可加工出保龄球瓶的零件。
3.仿真项目,虚拟加工
目前的数控机床可以直接通过数据线和计算机连接,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计算机进行编程、模拟并校验程序,而后通过计算机控制机床进行加工。常用的数控仿真软件有南京思沃、上海宇龙、斐克数控仿真等,这些软件可以完全模拟从程序输入到零件加工完成的整个过程。
数控车削课程的实训教学,必须在数控机床上通过大量的操作练习才能完成,因此需要购置教学设备,还有机床的日常维护、刀具和材料,这些都需不小的费用。另一方面,由于学生都是初学者,在操作中常常因操作错误而损坏数控车床。基于以上各种原因,在实训课教学中引入数控仿真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对实训过程进行仿真教学既满足了实训教学的要求,又节省了设备的投资成本。针对无法实现一对一手把手教学而造成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利用软件提供的“测试”和“录制”功能,要求学生将自己操作过程录制下来,以备教师课后调出检查。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可以让他们先在仿真中独立完成,完成的效果图如图4所示。
我们可把计算机仿真编程学习穿插在核心项目的教学当中,这样可以非常安全地让学生学习编程,把有些可能出现的危险先通过模拟去表现并排除。在计算机上模拟加工零件,其速度是可以调节的,同时,不需要装夹工件和刀具,有效地节约时间,提高了效率。当然,数控仿真模拟加工对编程学习很有帮助,但是对刀、工件测量等环节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水平。
三、实施成效
1.学生职业素养普遍提高
(1)促进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品质的提高。学习兴趣在学生积极性中是很现实且十分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校教研组分别对2011、2012级机械加工两个班的8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有72%的学生认为在探索有效实训教学的策略以来,学习兴趣是“增强了”。
(2)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快速提高。多年来,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兴趣小组,数控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大为提高,还涌现了一批技能操作能手。他们在各类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015年临安市第七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数车项目,一人获一等奖,二人获三等奖;2015年杭州市机械专业学生技能竞赛数车项目,分别有学生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
2.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高
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学生职业素养的不断提高,毕业生的质量更为贴近人才市场需求,职业技能更接轨企业,深受企业的欢迎和肯定,就业呈供不应求的趋势。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98%以上,其中60%以上的学生与数控专业对口。
四、小结
数控车削加工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操作课程,很多教材的编写也已经项目化。项目教学的实施,注重的不仅是最终的结果,还要关注完成任务的过程,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训练学生之间协调、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了学生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在探索有效实训教学的策略时,将项目分成三类,即兴趣项目、核心项目、仿真项目。兴趣项目的实施,可稍多注重其最终结果,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多场合的展示,而且采取激励的措施,提高学生的信心和成就感。核心项目的实施,注重过程,讲究合作,分组竞争,小组完成情况在实训场所醒目位置公示。仿真项目的实施,注重因材施教,对优秀生,开发思维,鼓励拔尖;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培养兴趣,掌握基础,促成其理论知识的实践化。
总之,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实训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将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练融为一体,加强实训中的互动,使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我们要培养不仅有专业知识,而且还有一定创新思维和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有君.数控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张梦欣.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篇7
学科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新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校、企业和行业专家合作对机械岗位群工作任务和相关职业标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确定机械岗位群行业通用职业能力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设置课程。即根据行业通用职业能力设置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群内各专业共享课程建设成果,根据专业方向职业能力设置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课程。职业能力项目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主体,再加上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即构成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结构。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和实践专家的成长规律,安排课程设置先后顺序,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完善,如表1所示。
二、项目化课程的开发
根据企业职业能力要求,以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为主线,确定“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CAD/CAM”、“机械制造工艺”和“数控加工技术”5门课程进行校级重点建设,与徐州机械行业、企业合作开发适合学校条件的项目课程。目前5门课程标准、教学方案、课件、校本教材及网络课程成果已通过专家组验收,并付诸实施。以“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开发思路为例。首先,应进行课程调研。召开三方人员组成的实践专家座谈会,研究数控中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数控加工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其次,按照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基于人的认知规律和专家的成长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新手到行家,选择或设计项目载体,且载体要体现综合性、实践性,项目的数目不宜多。基上述理念,该课程设计了台阶轴的编程与加工、成型螺纹轴的编程与加工、轮廓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和型腔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四个项目。第三,进行项目的教学详细设计。该课程在数控加工实训车间实施教学。每个项目教学分为工艺规划、程序编制、零件实际加工、质量检测与评价4个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学做合一。
课程考核以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课程结束后,学生经后续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实训强化,数控工艺设计与编程能力可达高级工水平。此外,技能训练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主战场,目前均实施项目教学。确定测绘与计算机绘图实训(绘图员)、机械加工实训(车工中级)、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实训(数控高级)、机械CAD/CAM(机械CAD应用师)为课证融合课程,课程结束时学生技能水平达到有关职业标准要求,可考取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校内技能训练课程项目教学由企业技术专家和专任教师共同指导,校外就业实习学生已是企业的准员工,培养准员工是企业的内在要求,联合培养学生变为现实。
三、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要有硬件作支撑才能实现。为此,学校投资300余万资金建设机电工业中心,满足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硬件要求。在建设实训室时,原则是专业群资源共享与课程建设相对应,以避免实训室利用率不高。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为此我院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采用企业化的运行管理模式,教学环境融合企业职场环境。
(2)引入企业真实产品作为技能训练项目载体,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实训,实现了教产结合,合作育人。
(3)定期举办机械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依托工业中心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和技术服务。上述做法取得了好的效果,近两年,“机电类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作为我院的“江苏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子项目通过验收,获得专家的肯定;校级以上各类项目立项12项,多次为企业承办机械维修技能大赛和员工能力提升培训,获得了企业的认可。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篇8
一、教师自身提高德育教育的认识
学校的德育教育,他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只是班主任、德育处、或者德育课老师的事情,他需要我们全体老师的共同参与,无论你是文化课老师也好,还是专业课老师、专业实训课老师也好,都责无旁贷。因为我们老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这就说明我们不但要教好书,教给学生文化和专业知识,还要培育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作为科任老师,我们都应该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作为专业实训课教师,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实习实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爱岗敬业、集体主义、遵章守纪和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渗透教育。
二、实习实作开始进行纪律教育
数控车床的操作是一门要求非常严格的技术,它不但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操作,还要求具有很强的纪律观念。否则就容易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保障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安全和车间设备的安全,强化学生的纪律要求,在每一轮实作课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操作规程和要求,要求必须穿工作服,女同学必须将长发盘在帽内,在实作过程中,每个同学只能在自己的工位上,不允许在车间内随意走动,更不允许在车间内嘻戏打闹等。并将安全操作规程和纪律要求制成 挂在车间醒目位置,随时提醒学生。
另外,在每节实作课前,对学生进行集合整队,强调要求和检查学生的穿戴。在每天实作结束后,要求学生必须将机床打扫干净,工件和工具摆放整齐,这些都将作为学生实作成绩考核的内容,以此来促使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三、实训过程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在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处于明显的位置,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车工实训》教材中,充满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因此,可先在各章中深入挖掘教材,在此基础上将它们分类、归纳,进行再加工,以形成一定的德育渗透要点。如对车削加工中产生积屑瘤的认识,既要看到它给我们带来有利的一面:积屑瘤保护刀尖,增加刀尖强度,适用于粗加工,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降低尺寸精度和增大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积屑瘤对精加工是不利的;介绍车削外圆时,增大切削速度,可以改变外圆的表面质量,相应的背吃刀量应适当减小,总结出“事物是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这一唯物辩证法观点;从子课题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到综合技能的训练方法和技巧,说明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从特殊到普遍”这一规律;加工轴类零件时外圆、切槽、外锥、螺纹的加工方法和技巧,同样也可以转换为套类零件的加工方法和技巧,这说明“事物是可以互相转换的”等。在教材中还蕴含着许多类似的唯物辩证观。挖掘出这些分散的德育因素以后,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再使其形成一定的系列,就为车工实训专业课教学渗透德育提供了较好的素材。这样,学生能感受到课堂中蕴含的质朴、辩证之美,一次又一次感受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升华。这些将为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数控操作技术实作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掘德育渗透教育的因素。比如,在零件的加工训练中,结合学校的实习实作条件,有意识地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进行有机的搭配组合,每四个同学分成一个小组,操作一台数控车床,共同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有的安排加工工艺,有的编写加工程序,有的修磨车刀等,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为了把自己小组的零件加工得最好,每个人都尽力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把自己分担的工作做得更好。同时也从中体会到了集体给他们所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其次,在零件的加工实训中,参照企业的生产模式,将一个零件分成几道工序来完成,由一台车床完成一道工序,几台车床团结协作,共同来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如果某一道工序没做好,那么整个零件都将是不合格产品,让同学们从中体会到强烈的集体责任感。
四、实训教学中渗透爱岗敬业教育
以《数控车床》实训课为例,这种用于应对日新月异的数控技术的操作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充满着挑战。针对当今学生存在的比较浮躁的缺点,教师可以对学生加工的工件,按小组进行互评。学生都有好胜心理,会对对方的工件一丝不苟地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接着教师可以请获胜的组谈谈他们的方法,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综合性的评价,或者让学生保存自己满意的作品。在实训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技能实训,一定要有团队精神,否则,你争我抢,不互相配合,实验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数控车床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操作者劳动强度低、能够加工比较复杂的零件等优点。通过零件加工全过程的演示操作,让同学们感受到数控车床加工的优势和魅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热爱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
篇9
关键词:实习教育;安全教育;规则教育;安全总结
中高职机械机电类学生实习实训包括钳工、普通车工、数控车工等实习实训项目。其中,普通车工实习项目尤为具有危险性,普通车工实训中包括教师教授刀具刃磨,还包括各类机械零件的车削加工,全部内容都需要人为手动操作。
车工实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学生在车工实习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设备使用与维护的问题以及预防,是学校实习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旦学生出现安全事故,将对学生、家庭、学校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老师教育学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为规范实习教学工作,保证实习教学质量,在实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安全教育。
一、实习初期遵守安全规则的教育
要让学生认识到安全规程是一种纪律,执行安全规程更是一条纪律。
学生车工实训时,特别是新生车工实习操作第一天的课程,总会遇到不同的甚至重复地违反操作安全的现象。学生在熟悉车床的练习中,对车床那种新鲜好奇感,随意摆弄,车床主轴箱内的转换拨叉以及大拖板等部位容易受到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二、教师对当天进行的实训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
例如,车工实习中,经常会碰到学生加工零件校正时,零件装夹好后便启动车床,目测检查是否找正,当卡盘扳手还插在卡盘上就启动车床旋转,为预防发生事故,应教育学生要停车、空档、转动卡盘、用划针指向工件进行校正的方法。
三、教师在一天的实训结束之后,面对全体学生要作一个小结,并巩固一下安全教育
以磨刀的安全问题、车螺纹的安全问题为例,说一说安全教育。
学生初学刃磨车刀时,磨伤手的事时有发生。有极少数不认真实习的学生没有看实习指导教师示范操作,对刃磨车刀的要领不理解,错把200 mm长的车刀插入砂轮侧面刃磨,使砂轮受压力太大引起爆裂高速飞出,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学生学习车削螺纹时,相比较前面车削台阶外圆、内孔、外沟槽等有所不一样,车削操作时很是感性,第一次车削时转速可能就很快,采用提拉开合螺母法时,螺纹车刀车削进给到退刀槽时上拉开合螺母不及时,或是采用倒顺车法,螺纹车刀车削进给到退刀槽时没有及时退刀倒车反转,这些都会导致撞车损坏机床刀具的同时,也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
四、实习阶段结束后,学生自我的安全总结
通过这几项安全教育,学生不光在行为上,在内心都能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篇10
关键词:技工学校 一体化教学 《车工工艺学》 双师型
《车工工艺学》是技工学校车工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从理论上对车工实际操作加以分析论证和技术指导,具有涉及基础内容多、抽象概念多、专业术语多、文字叙述多、记忆内容多、逻辑推理少等“五多一少”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当前技工学校专业课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技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二是理论教学与实操教学联系不够紧密甚至出现脱节现象;三是理论教学大多是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听不懂或学了不会用,甚至有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的现象,从而令教学不能顺利进行,教学目的达不到。
一、突出技能培养,调整教学内容
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的影响,大多数的技工学校迫于生源的压力,只要学生愿意就可免试入学,使得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下降且参差不齐。其次,在选择专业时,知识基础较好的大都会选择热门的数控专业,而愿意学习车工这一传统专业的大多是基础相对较差的。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1.突出必需、够用原则,简化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在《车工工艺学》的课程设计中,按照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应做增减,力求知识简单与实用;突出车工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把教学内容限制在“必需”和“够用”的范围内,对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多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除及必要的“削枝强干”,去除或精简有关公式的推导过程,只要求学生会应用。如:第八章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传动,这部分内容学生理解困难、难以掌握,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少用到。因此,可以将其简化甚至删去。
2.根据专业特点 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一般技工学校中还以《车工工艺学》作为数控加工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即使是相同的内容,对不同的专业也应掌握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如:对数控专业的学生讲授车工工艺学基础理论时,考虑到数控操作工人关键是要掌握程序编制的方法,加工中大都采用机夹式刀具,且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因而应以加工工艺方案为主,而车削原理和刀具刃磨可简要说明。对车工专业的学生,学习目的是掌握基本车削操作技能,因此讲授内容应以加工方法、车削原理、刀具刃磨为主,而相应的加工工艺的制定则是难点,教学进度应慢得多。这样,才能使教学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二、理论联系实训,达到和谐统一
目前,大多技校在理论教学方式上采取的都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法,《车工工艺学》的理论教学也不例外。理论教学只是根据学期计划、学时安排等按部就班的讲授课程内容,与实际操作内容联系不紧。且受到实训场地、设备、人员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安排一般是上一段时间理论课,再实习一段时间,这就造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内容无法同步,甚至是在同一学期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训课题在内容上完全脱节。这样,根本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融会贯通,也就更谈不上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际操作了。为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
《车工工艺学》理论课服务于实际操作,教学内容是着重解决实际操作的一系列问题。为此,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密切联系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上课形式由纯知识讲授变为理论讲解、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教师当堂讲授,学生当即练习。如: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的测量,在讲解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测量方法、给学生演示各种量具及辅助设备的使用,测量的步骤,学生操作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这样,原本需要大量篇幅来说明的测量理论,就可通过直观的操作过程体现出来,学生容易掌握。
2.实现“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 教学是:专业课教师既是理论课教师同时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既教给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又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训课题的安排者。这样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发现理论课讲授中存在的缺陷和实训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可随时根据需要来调整教学内容和实训课题,使理论课与实训紧密相联,达到和谐统一,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技校现阶段虽然未能完全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但可根据自身条件来逐步改进,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练习。
三、树立专业思想、教学方法灵活、激发学习兴趣
技校学生年龄都在16~18岁,正是好动、贪玩、不成熟的时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当前技校教育大多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和接受,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专业兴趣问题。学生刚开始接触车工专业时,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新鲜的。教师可以在讲授教学内容之时,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并喜欢自己的专业,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教学课题,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讲授《绪论》时,采用现场教学法,通过实际生产使学生对车床及车削加工有初步的了解;同时,还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来激发学生情趣,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新颖、生动,增强了学生想了解本专业的强烈愿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适应教学需求
有名师,才有名校;有名师,才有高徒。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更加良好的素质。“双师型”教师是当今职业教育的需要,教师要懂得教育理论和教学规律,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接受各种新知识和新观念,学习各种先进经验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更要通过多看书籍杂志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本学科以及各相关学科的发展状况,了解当前教学发展的趋势。有条件的专业,也可以采用专业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定期流动制在教学实践中补充各自的不足。逐步形成“一体化”教师队伍。这样才会使知识结构跟上时代变迁和科技发展的步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才能适应学生需求,教学活动才切实可行,才能真正达到所期望的教学目的。
对技工学校《车工工艺学》的教学方法的探索是适应时展的需要,是一项新的尝试。教学方法的探索必然还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克服。新教学方法要求师生之间重新定位,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然,不同的学校,学生学习基础等各方面也不同,教学方法当然也是不一样,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才能摸索出一套更理想、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来。
参考文献
[1]王公安 车工工艺学(第四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