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3 05:4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差配合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差配合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教学 交点知识 一体化 干中学 学中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34-01

在全国各高职院校开展以“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为主导的新一轮教学改革中,以“做”为核心,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从而达到了“教学做合一”的新型教学模式。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注重学生探索的成果,又重视科学探索的过程。本文参考我系开设《公差配合技术》与《金工实习》的专业课程,提出立足于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行专业课程“干中学、学中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 分析单一课程知识点

《公差配合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是将公差配合和计量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互换性角度出发,围绕误差与公差这两个概念来研究如何解决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的矛盾,是合理确定公差配合和采用适当的技术测量手段,其理论知识是产品进行检测的重要支撑。授课的主要知识点有:零件形状和位置公差、圆锥和角度公差、齿轮与螺纹公差、轴类零件与孔类零件及配合件公差的表示方法与公差的计算方式。在理论中讲授零件三视图公差带及公差标注的方法、公差的计算公式等等,以传统的授课方式讲授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显然需要改进教学模式。

《金工实习》又叫金属加工工艺实习,是一门专业实践基础课,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必不可少的专业实训课程,是非机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意义。我系专业实训课程现主要开设《钳工技术实训》和《普通车床加工实训》二大项目。《钳工技术实训》项目中,主要由单一零件或装配件组成,学生则根据零件的三视图的技术要求进行加工与装配;《普通车床加工实训》项目中,主要是针对轴类零件或装配件的加工,且学生都是根据零件三视图的技术要求完成加工项目。在三视图的技术要求中,应用到《公差配合技术》课程中的知识点。因此,她们之间都存在知识的交点,我们可以将其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理论与实训的一体化模式。

在调查单一课程学习效果发现,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与现场环境相联系,自然很难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联系起来,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不强。

2 整合交点知识,提出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实施知识整合过程,关键在于将教材内容与实训内容的交点知识进行整合,整合的依据是根据学院现有的实习设备、教学资源及师资。实现在实训过程教学中更好地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授课,同时,将整合后的交点知识结合实训项目内容编写一体化教材,将原来枯燥、单一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灵活的实训技能课程,以加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实行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学习有关《公差配合技术》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更加直观、快速、容易的理解专业知识,更好的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若发现零件加工后的配合件难以配合。此时,我们可以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论证,运用《公差配合技术》中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解决问题,以达到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实现“干中学、学中做”的目的。

实行一体化教学,应加强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学生长期安排进行顶岗学习或根据企业、科研单位的生产模式在学院建立现代化的“模拟车间”,实现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梦想。

3 “干中学、学中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情景、角色扮演或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一体化教学模式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构建“干中学、学中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同时,对每期实训的模式都应进行创新,除常用任务驱动法外,还可尝试应用“专业论文”的形式进行授课。达到“在实训中学习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实训水平”。

构建“干中学、学中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同时,对我们的专业教师则要求更高。要求专业教师不仅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有较强的实操技能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业教师最好能在企业一线进行实习。同时还应完善我院“双师结构”,加强行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参与专业课程,特别是实践技能型课程的教学。

4 结语

实施“干中学、学中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既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一种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同时也促进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达到“以训导学、以训促教、以训促赛、以训促改”的目的。“干中学、学中做”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在新的教学模式环境下我们才刚刚起步,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不断探索与总结,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努力和参与下,我们定会交出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 张皓阳.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M].机械工业出版社.

篇2

>> 刍议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高校课程考试模式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目标的错位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工程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职业意识培养目标的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 基于职业培养目标的flash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热能利用与节能》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课程改革 基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农业应用化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机电产品拆装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能力培养目标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模具专业课程教师能力分析与培养目标的研究 基于培养目标的大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模式改革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护理实训室的建设与改革 基于服装与服饰专升本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基于培养目标的ERP教学模式与体系设计探讨 基于4H培养目标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改革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公差与配合课程考试模式改革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公差与配合课程考试模式改革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吴海波")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科学的考试模式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在公差与配合课程的建设中,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通过合理地设计试题,充分地发挥考试的督导功能和教育教学功能,极大地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公差与配合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公差与配合 考试模式 试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25-02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来培养既懂理论又具备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但长期以来,以期末总结性考试和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严重背离了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各种弊端,制约了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考试模式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考试模式改革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以公差与配合课程为例,通过考试模式改革,促进公差与配合课程的建设,对机械类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公差与配合课程传统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公差与配合是机械类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包含了公差与测量两大方面的内容,把计量学和标准化两个领域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等许多领域密切相关,是与制造业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该课程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具有概念多、术语多、标准多、符号多、实践性强、内容抽象单调等特点。主要的教学任务是: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相关计算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掌握形位公差的代号识读及其正确标注;掌握表面粗糙度的符号识读及标注;能熟练地查询国家标准中与公差与配合相关的各种表格,具备选用公差配合的能力,正确使用量具,并对工件进行技术测量。

传统的公差与配合课程评价模式多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内容多为公差与配合相关的各种概念、计算及代号的含义等。例如某问答题:什么叫基孔制?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基孔制?要完成诸如此类问答题的解答,学生只需在考试前将基孔制的概念及应用背下来,就可以完成题目的解答,从而获得较高的分数。这种考试形式较为单一,重记忆、轻实践,无法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因为学生可以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考试,所以平时学习时不求甚解,只需到考试前突击即可,因而极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笔者根据公差与配合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原则的考试模式。

二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公差与配合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原则

1.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的原则

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的情况,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检验。通过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与应用的程度,从而对教学工作进行修正;通过考试,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专业能力达到了何种水平,有利于找出自己薄弱的环节,从而进一步学习以提高专业能力。因此,公差与配合课程考试模式必须与机械专业典型的职业岗位相对接,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目标作为本课程考核的标准,使教师与学生均能通过考试对自己的职业能力水平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摒弃纯概念题的原则

公差与配合课程的特点有“四多”,即概念多、术语多、标准多、符号多。这些概念、术语、标准及符号在实践中应用较多,因此,公差与配合课程考试的方式应以实践性考核为主,即考试的内容均与实践应用相联系,不考纯粹的概念题与记忆题。

3.考核内容贴近生产实践的原则

为了进一步与职业岗位对接,在公差与配合课程考试内容的设计上,应采取考核内容贴近生产实践的原则,即以真实的企业生产案例作为考试的素材,经过合理的设计,使考试不仅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更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三 公差与配合课程考试模式的设计

1.考试内容的设计

机械类专业各职业岗位均要求熟练掌握公差与配合的知识。机械设计人员通过查阅公差与配合的相关标准实现设计意图,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人员通过识读机械图样合理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机械加工人员则通过计算零件的极限尺寸来保证零件加工及装配的精度。因此,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公差与配合课程考试的内容以“会读、会查、会算”为主。“会读”是指学生要能正确识读零件图与装配图上的尺寸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技术要求;“会查”是指学生在读懂机械图样的基础上,能熟练查询标准公差数值表、孔和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孔和轴的极限偏差数值表、配合的相关图表、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数值表、螺纹公差数值表等各种表格;“会算”则要求学生能根据查询结果,熟练完成尺寸公差与配合、尺寸链等相关计算。

2.考试形式的设计

公差与配合课程的评价模式采用平时考核与学期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增加实践操作的考核。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考核的内容应为每一单元课程的核心内容及技能要求等;学期期末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40%,采用开卷的考试方式,考核的内容设计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40%,考核的内容包括零部件的公差与配合设计及其测量方法,以操作过程与测量结果作为评价标准。

3.考试试题的设计

公差与配合课程考试试题的题型包括常规试题、改错题及综合应用试题等。

常规试题由填空题、选择题及判断题等组成,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试题设计的要求是将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用识图、查表、计算等方式表现出来,试题的答案并不能从教材中直接获得,学生必须要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正确应用才能完成试题的解答。例如,在考核“配合类型”知识点时,可以设计填空题为:孔、轴配合时,如果ES=ei,那么此配合是( )配合;如果ES=es,那么这种配合是( )配合;如果EI=es,则此配合是( )配合。学生必须要正确理解间隙、过渡及过盈三种配合中孔与轴公差带的位置关系,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试题的解答。

学生在学习公差与配合课程过程中,极易出现诸如计算时小数点错误与符号错误,查表时查错表格或看错结果,以及符号识读错误与标注错误等问题。因此,可以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为素材设计改错题。经合理设计,将学生学习中最易理解错误的知识涵盖在题目中,从而提高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及工作习惯。

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的要求是将课程中的知识进行综合,使用生产实际中的案例作为考试题,着重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

四 公差与配合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效果

首先,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彻底改变了“学生上课记笔记、教师考前划重点、学生考后就忘记”的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客观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实力。其次,试卷题型的改革使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成为公差与配合课程教学最主要的目标。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不再记忆大量非常容易忘记的概念,而是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正确应用课程的知识分析与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上来,这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再次,平时考核、期末考核与实践操作考核的有机结合很好地实现了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更能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产中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际动手能力。

五 结束语

篇3

关键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精品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44-02

1 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基础学科,它与《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并称机械专业的三大设计基础课。它是联系设计类课程与制造类课程的纽带。该学科交叉性强,实践强,综合应用性强,因此,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培养创新型综合应用人才的意义重大。但是,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对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填鸭式”教学表现出兴趣不足,理解不深,而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使得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1]。由于该课程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在内容上既有许多计算公式,也有大量抽象名词和概念,涉及的内容广,且缺乏直观性,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单依靠课堂教学很难理解和掌握[2~5]。因此基于精品课程建设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尤为重要。

2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及内容

本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以现代化高等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结合本课程最新发展动态,整合并完善课程内容,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宗旨,将本课程建设为兼备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的一流精品课程。

具体内容有:

(1)立体化教材建设。从课程内容出发,进一步整合完善教学大纲,优化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并据此修订理论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及质量标准。对课程内容适当取舍,取重要内容,增强实用性。集中优秀师资力量,集思广益,编写适合学生理解,内容新颖的特色教材。

(2)更新教学手段,使用多样的教学工具,继续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完善网络教学体系,以解决习题讨论课少、实际知识贫乏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图例、实物、多媒体等教育工具,开发更优的教学软件,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加入实训环节的实验教学改革。构建一个适应课程教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综合实验体系。将原有的单一的课内验证性实验,建设成融认知、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一体的新型实验体系;既有紧密围绕课程内容的课内必做实验,也有延伸课程内容的课外选做实验,增加实训内容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将观摩性实验与自行设计、操作的研究创造性实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

(4)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通过校内同事及校外专家评价的的方式,给出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估,对存在不足进行改进,保留有效部分,并实行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在本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下进行了如下尝试。

3 教学改革实践

3.1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是理论教学的舞台,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求知求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门课程中,主要采用引导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或情景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借助工程图纸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与生动。比如,在如下工程图中(见图1)。

设置的问题不能简单的罗列,而是由浅及深,按知识掌握的规律而定,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例如针对上图提出如下问题,刺激学生的想象及思考力。

(1)图纸所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零件?

(2)图中标注“3-M6×0.75”表达何种含义?

(3)Φ22H7,Φ49js6代表什么意思?

(4)Φ28这个尺寸加工时能是理想的28毫米吗?

(5)如何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6)图纸上的其他符号表示什么?

3.2 优化课程体系

(1)将“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及检测、表面粗糙度”的内容综合为“基本几何量精度”。重点介绍几何量精度的基本术语及定义,尺寸公差标准及标注,常用表格的使用,形位公差的标注,并通过常用机械实例的讲解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将“测量技术基础、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的内容综合成“测量技术基础”。重点介绍量具、量仪的选择与使用、极限量规的选择与使用,介绍测量方法。

(3)将“滚轴承与孔、轴结合的互换性、圆锥结合的互换性、螺纹结合的互换性、键和花键的互换性、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内容综合为“典型零件的互换性”。着重介绍这些零件的公差及测量知识,通过实例使学生能做到会查表、标注、计算、测量,使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对课程能有完整的理解。

(4)对极限与配合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择等内容进行重点精讲,尤其是与实际生产有关的重点内容加以重点强调,使学生在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其工程意识。

(5)“典型零件互换性”章节,专业性强且内容多,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着重讲述与专业联系紧密的零件的互换性,对其它零件的互换性略讲。

3.3 实践性环节教学改革

3.3.1 认识实习

为了让学生学好《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这门课,在认识实习阶段就要向学生灌输一些与该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学生在工厂看到工人师傅把一些轴类零件放入液态氮中,这时老师就要问学生工人师傅为什么要这样做?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老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要逐步诱导学生接近答案,首先告诉学生什么是孔轴配合时的过盈配合,然后告诉学生液态氮的温度在-196 ℃左右,学生自然会知道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

3.3.2 课内实验

改革传统实验方法,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开发能力的目标出发。本课程的实验,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验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

为此,应适当删减一些验证型实验,精心设计一些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如应用三坐标测量仪、气动测量仪等进行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另外以往实验只是按照实验指导书规定的内容、步骤被动地进行,缺乏主动性。当然更谈不上组织实验和解决实验中出现问题,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针对这种实验现状,实验课的进行要在学生对实验内容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对不懂的点进行记录,在课上逐一解决。为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可在实验后提出一些实验中学生可能忽略的一些问题进行提问,共同解决。例如,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的实验,提出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属于绝对测量还是相对测量?仪器的测量范围和刻度尺的示值范围有何不同?第一个问题是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隐含的问题,都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实验方式上可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放实验室,使学生成为实验室的主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最大的实验自由度。学生在独立实验中,学会思考、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成功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锐意创新的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3.3 实训环节

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课程设计上,增加识读加工工件零件图、装配图上公差配合的教学实训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首先将学生分组,然后针对轴类零件,盘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在不同工况下工作时,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要求出不同的题目,防止不同组的学生之间互相抄袭,最后采用抽签的形式抽取题目。学生完成零件的结构设计后,经过查阅有关资料确定其精度,完成给定机构上主要配合部位的配合类别选择、形位公差及粗糙度选择,选择和应用普通、专用计量具以及不光滑极限量规检测工件的实践活动,对设计的零件设定公差项目、选用公差数值,再对这些公差进行检测,最后设计专用量规。通过探索这种实践性的教学环境,观察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变化。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中很多对锥度测量的数字处理和理解掌握不好,因此,对此项内容掌握不牢固,教师应针对班级中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反复讲解,使学生不留疑惑。

4 考核侧重点的改革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考前复习是学生对本课程所涉及知识系统复习消化、理解、吸收的过程。由于该课程的名词术语多、抽象概念多、工程性强,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法学生在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死记硬背教材知识点上,这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标准进行精度设计是不利的。基于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利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采用开卷形式,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实际参与工人生产活动,让熟练的技工师傅打分。

5 结语

通过基于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由于紧密结合了工业实践,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所学知识不再感到抽象、枯燥,而是实实在在的有了用武之地,并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任桂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4(3):65-67.

[2] 徐巧,张智明,梅顺齐.《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116-117.

[3] 唐祖权.关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5(3):55-57.

篇4

模具测绘实训是高职院校中模具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模具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前一个重要的模具结构认知教学环节。模具测绘实训是在学生学习了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配合、工程材料等课程之后,以对生产中使用的真实模具的拆装及主要结构认知为主线,完整测出模具零部件尺寸,画出零件草图,然后经过整理,再画出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及零部件装配有全面的认识。模具测绘不仅是模具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学习手段,更是模具制造岗位必须掌握的一项工作技能。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认识典型模具结构,了解模具工作原理、模具零部件的功用、零件相互间的装配形式和配合关系以及模具零件的加工要求;能正确使用模具拆装常用的工具和辅具,掌握模具拆装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会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培养产品测绘能力;学会模具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能熟练使用CAD软件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培养制图能力。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能力。掌握模具拆装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具备产品测绘能力;掌握对测量尺寸进行协调和圆整的原则和方法;熟悉模具行业常用相关标准、资料和手册,会正确选用并查阅;能正确选定模具零件的尺寸精度和配合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其他技术要求;具备一定的识读、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制图能力。2.方法能力。具有独立制订工作计划、协调计划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能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分析、评价和总结;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及利用各种途径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3.社会能力。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具有创新精神。

二、基于行动导向法的教学实施过程

不管在什么领域,所有职业的工作过程的结构大体上是相同的,一般都可以简要地划分为确认工作任务、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和结果记录等这几个阶段。针对模具企业工作过程,将工作内容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相融合,结合模具测绘实训要求,把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获取信息、制订工作计划、作出决策、实施工作计划、反馈信息、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计划、实施和评估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一)资讯

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师生共同解读“任务背景”、“工作任务书”的方式,使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并获取与完成工作任务有直接关系的信息。1.基本知识技能回顾。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制图、公差、材料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钳工工具使用、检测量具使用等技能进行回顾。2.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每个小组思考讨论该项目的关键信息,领会任务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对“模具的分类、模具结构及其组成、模具的基本工作原理等模具原理性知识;模具拆装工具与使用技巧、模具测量工具与使用技巧等技能性知识;模具拆装步骤和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信息查阅、收集、学习理解并研讨、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查找相关专业书籍,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并对学生收集信息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通过此环节,学生可以领会到复杂的项目需要进行分解处理,同时通过分工、协作,其自学能力以及信息收集整理、交流协作等能力得到提高。

(二)计划

小组内每一个学生根据在资讯阶段收集和整理的信息,以报告的形式制订模具拆装、测绘工作计划,初步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教师不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评价和干涉,只给出启发性建议和引导,并记录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出现的问题。此环节培养学生综合提炼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工程知识应用、技术方案写作等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决策

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各自的计划,并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交流和比较,然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具拆装和测绘工作计划,经与教师充分交流后形成小组最终工作方案和步骤。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如谁负责拆装模具、谁负责测量尺寸、谁负责画零件草图并记录尺寸等。通过此环节,学生能提升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正确判断和制订工程方案的能力。

(四)实施

各小组按照确定的最佳工作步骤和计划开展工作。根据小组分工,做好模具拆卸、尺寸测量、草图绘制、模具装配复原、试模等工作,并单独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CAD图纸。做好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记录和要点记录,并完成工作总结报告。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控制场面和观察细节,对各小组所画结构简图进行指导和检查;对学生的钳工基本操作方法、安全文明生产等进行指导和评价记录;对学生测量工具的使用、草图绘制质量等作评价记录;对模具装配质量作评价记录。此环节培养学生利用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和工程技能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形成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提高学生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提升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素质。

(五)检查

1.小组自查。学生对装配复原的模具进行人工合模验证,并在成型设备上试模,验证模具工作是否正常,模具间隙是否调整均匀;检查图纸中视图表达是否正确、尺寸标注是否完整、形位公差是否正确、表面精度是否合理等。2.教师检查。教师主要确认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记录问题情况。通过此环节,学生在专业知识、职业精神、职业能力上实现了提炼升华,通过参与自己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价,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成就感,认识到了自己的智力潜能;同时,老师也能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有利于优化组织教学。

三、基于行动导向法的考核评价体系

篇5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而各个职业院校所开设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不仅满足了社会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也使广大汽车用户的安全驾乘有了保证,但是就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对于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已经呈现出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文章主要就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汽车维修;应用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汽车保有量呈现出逐年攀升的发展趋势。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而教师则是将项目交给学生,学生则在教师的监督与引导之下,组成小团体,按照项目实施对流程,去完成最终的教学任务,并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其重点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最终取得的结果,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促进其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

1项目教学法概述

(1)项目教学法的含义。21世纪初项目教学法逐渐发展起来,虽然历史短暂,但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将项目作为教学的导向,与课堂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围绕后续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项目就是项目教学法的目的,而学生则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教学法优势。较之传统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强,课堂教学效率高;②促进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

(3)项目教学法实施程序。项目教学法所实施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三步:①项目设计。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紧密的将课堂内容与实践操作为基础进行项目的设计,才能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的目的。②项目实施。具体实施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其最终的目的不仅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③总结评估。虽然是项目教学最后一步工作,但是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项目完成之后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成果进行总结,才能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中的具体运用

(1)利用市场的特性,进行教学任务的制定。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虽然已经开始逐步的应用项目教学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想使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进行授课方式的改革,才能让学生重新回归课堂。另外,授课教师也必须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必须坚持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才能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的实用。(2)开展项目评估总结,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小组的项目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应该要去各个小组进行各自的成果展示,使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相互的评价。而学生则在这种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对各自的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比较,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和理解。而最终评价的标准必须以参与的程度、合作表现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进行综合的考评,并一直推举出潜力最大的项目成果予以表扬与奖励;而教师则必须对评选出的项目成果进一步指导和改正,并将其中的问题找出来,使其方案进一步的完善。

(3)创设项目活动情境,强化学生知识技能。在确定项目教学法的任务之后,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能力,合理的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在每一组中指定企业所需要的是知识理论扎实且具体操作技术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①必须为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械零件的图纸以及总装配图纸供其进行练习。由于这些图纸体现的都是工程师和设计师的语言,因此不管是进行零件的加工、工艺的设计,又或者是进行产品设计所必须具备的最为基本的技能;②可以让学生更多的进行关于轴类、圆盘类以及箱体类等类型不同的零件测绘,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绘图能力的提高,同时对其工程实际的应用能力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③在信息测量技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物的现场测量进行教学,使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切实掌握相关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测量实训,才能有效促进其测量能力的提升,在通过项目化教学的方式,以设计图纸为基础进行相关零件是否合格进行相应的检验,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也确保其可以充分掌握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在网络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流媒体形式将教材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以此为基础将课件的互动性、交互性以及灵活多变性充分的体现出来。比如,在教授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项目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三维软件进行模型的建立,然后帮助学生深刻的体会其中的内涵,从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升。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多媒体课件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而且学生也学到了更多的基础知识,对于掌握学科的动态以及获取知识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结语

公差配合以技术测量都是目前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主要特点是将课程与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加工制造、产品检验等各个相关的岗位,都与该专业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岗位的实际需要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才能探索出适合这门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

作者:李勇 单位: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卢霞.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项目化教学[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12):67-68.

篇6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钳工教学 实践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Fitter Teaching

SHAO Jun

(Anhui Automobile Industry College, Hefei, Anhui 231131)

Abstract Fitter curriculum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practice, moved from the classroom to classroom training workshop, modular teaching methods, the tight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skills in teaching to achieve a "truth in fact, the real the rational "and skills identification and fitter closely togeth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chalk and talk" teaching mode, so that students from "being nice"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do," great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teaching quality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ccess to good teaching.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fitter teaching; practice; application

1 传统钳工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职生基本上是中高考的落榜者,他们学习成绩较差,文化基础不好,普遍怕考试、厌学、习惯懒散、不够自信,对理论学习热情不高,但不部分学生都对实训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动手进行实训操作,不过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大部分学生在实训时仅限于简单的操作模仿,实训效果欠佳。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传统钳工教学模式中理论课与实操课严重脱节,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操作课的教材有明显的区别。(2)教学组织形式是理论和实训分开,课程先理论后实训,分别由专门的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教学。理论课教师相对缺乏操作能力与实操经验,而实习指导教师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知识,教师的知识能力不同,讲解的角度不同,对同一问题的讲解也会出现偏差,使学生学习内容对不上号。(3)理论课面面俱到的说教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让学生无所适从。实训课长时间的应付性操作训练也让学生感动疲倦与乏味。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及方法

课时分配: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课时分配上,理论与实训教学比例为1:2,一个班级三周,总课时为84节。

教学内容:在内容上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金属热处理等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和钳工工艺进行整合,在内容的选取上结合职业资格证考核和行业发展最新情况要求,通过各个训练项目串联理论与实践知识,将理论教学内容嵌入到各实践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我们将钳工理实一体化教学分成七个模块,分别是:锉削、锯割、划线、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套)螺纹、刮削、锉配。

教学过程步骤:

划分小组: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最好由班主任划分,共分四小组,让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分到一组,相互搭配,相互学习。分组后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管理小组在实习中所用的工、量、刃具以及本组学生的考勤、整队、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等等。小组最终算平均分以培养团队精神。

实训工位安排及安全教育:带领学生熟悉实训场地,强调实训安全操作规程,上好第一堂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介绍钳工场地的主要设备及相关的知识。课程结束后,让各小组按照学号,找到自己的工位,并要求组长在每组同学的工位上都贴上姓名标签,方便教师在教学中的管理。

项目引领式的课堂教学:每天早晨一、二节课在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第一节课主要是总结前一天的实训情况,对实训过程中学生普遍出现的操作问题、重要的知识点和操作要领进行讲解、强调,巩固前一天的教学实训效果,并布置当天的实训任务,提出当天的实训目标。第二节课上新的理论课程,主要讲解当天实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如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并对钳工技能考证中理论考试部分经常遇到的相关题目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实训操作中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基础,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积极性。

实训项目课堂教学:每天的三、四、五、六节课在实训场地进行实操练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单独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在现场进行示范、指导和监督,为学生提高理论和技能操作上的帮助。根据一、二节课布置的任务再次进行详细的讲解,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引导他们想办法、找思路,最终使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考核方法:主要分为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两个方面。

实训考核:通过三周实训操作,学生一共要完成两个工件的加工。第一个工件比较简单,是四方铁制作,单燕尾配合剂外圆弧的加工。主要是让学生们练习划线、锯削、锉削、钻孔等钳工基本操作和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常用的工具、量具和夹具的使用,为第二个燕尾配合工件的加工打下理论和操作技能基础,第一个工件应在第二周周四之前完成。第二个工件作为本课程实操部分的考核,是安徽省某年钳工中级技能鉴定实操题目,单燕尾配合,要求学生在第三周周四前完成。

理论考核:时间定在第三周周五下午进行,考试题目使用历年钳工技能鉴定的理论试题。

学生的期末成绩,不仅仅包括学生完成工件的评分和理论考试得分,还包括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等。

3 总结经验,扎实推进“理实一体化”课改

根据教学要求修编教材。将钳工基本操作部分划分为七个部分:锉削、锯割、划线、錾削、钻孔、扩孔、铰孔、功(套)螺纹、刮削和研磨、锉配。每个部分都包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相关图纸文件盒资料、技术条件要求、工量具清单等内容。将其划分为若干学习单元,再针对每一学习单元的设计及零件加工对学生进行技能的专项训练。

七个教学部分中,各部分内容可交叉轮换进行。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

注意强化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达标考核,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进行考核评定,填写成绩登记表,作为阶段学习成绩计入学生期末成绩。

教学中按照“先学会再学好”的原则。学会每个项目基本操作,并掌握该项目的相关知识,由简单到复杂,先基础后专业,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教学方式,也能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要管好管住学生。在实训工厂,学生不再像以往坐在教室固定位置上听老师讲课、做笔记,实训场地不可能保证学生每人都在进行认真操作,并且场地上也不可能没有钳工操作的声响,教学过程中,学生相对比较自由,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强调纪律,总有些不守纪律的学生在实训场地上乱跑、嬉闹,扰乱课堂纪律,还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和效果。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多花时间和精力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练习,维持好课堂秩序,这是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的关键。

篇7

关键词: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数控教学

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它严格按照加工程序,自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现代化设备的发展对零部件的互换性及标准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普通机床生产的产品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高精度的要求,数控机床的出现和发展无疑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

近些年来,随着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普及,数控加工专业已逐渐成为中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各院校的实训场所以及实训设备等客观条件上都为学生学习数控专业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仍然发现相当部分的毕业生走向企业后,达不到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作者在最近的几年里一直在学校担任数控车床相关的理论课程及实训指导教师,结合本校的一些毕业生在企业的现状,发现上述矛盾的根源就在于传统的数控加工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 数控加工教学中易被忽视的环节

数控加工的教学主要分三个环节: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以及数控机床操作。在这三个环节中,加工工艺是基础,是编程和机床操作的依据。

数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零件工艺分析,明确技术要求及加工内容。2、确定加工方案,包括工艺路线的拟定、工序的划分、刀具和切削参数的选用以及零件的定位和装夹。3、编制加工程序,包括对刀点、换刀点的选择以及刀具补偿设置。4、零件的检验,通过调整刀补参数满足零件公差要求。

由此可见,数控加工工艺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这些特点,忽视了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企业对数控机床操作工的岗位需求,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轻视了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往往是理论教学完成后,再安排实训教学。这种教学安排使理论脱离了实际,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此外,学生学业考核的方法则以书面理论知识的闭卷考试为主。这种考核方法恰恰是中职学生所不擅长的,同时也忽视了工艺分析能力的锻炼和创造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将用一个复杂曲面配合件的数控车床加工实例,来展示工艺分析在整个数控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工艺分析在数控加工中的作用

工艺分析在整个数控加工过程中扮演着基础核心的作用,没有正确的工艺分析,就不会有正确的加工程序。下面通过一个复杂曲面配合件在数控车床上的加工过程,来体现工艺分析的作用。

例如某轴类配合件件1和件2,材料为45钢,件1毛坯尺寸 50×60,件2毛坯尺寸 50×100,不准用砂布及锉刀等修饰表面。零件如图1,图2所示:

1、零件工艺分析

分析零件图样:

(1)通过图样了解零件的形状、结构并检查图样的完整性如图3所示:

(2)分析图上规定的尺寸及其公差、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公差等技术要求,并审查其合理性。

(3)找出主要加工表面和工艺要求。

分析如图所示件1和件2: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毛坯尺寸限制,每个工件需要两次装夹。件2椭圆先加工,然后加工外径,调头加工时,应先保证好零件的总长度,然后加工左端-外径-切槽-内孔-车内槽-内螺纹。由于车内孔易出现振动导致加工表面产生波浪形的振纹,所以加工内孔时,背吃刀量应取小些。

2、加工方案确定

在分析了零件图样和确定了工艺路线后,接下来要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定位与装夹、刀具以及切削参数的选择。

a.加工顺序及定位装夹

由之前的工艺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该配合件的加工顺序:

(1)安装工件及夹紧。

(2)先加工件2,先粗、精加工椭圆及锥面,再粗、精 36×17外圆、46外圆(长度大于6即可,为了便于倒头装夹)。

(3)取下工件掉头装夹,夹到 36×17左端部,用93°菱形刀粗加工件2左端外形,用3mm外槽车加工3个5×3槽。

(4)用 20的钻头钻孔,再用内孔刀粗、精车内孔 22的孔,用内切槽刀加工4×2.5内槽,然后用螺纹刀车 M24×1.5内螺纹 ,至此件2加工结束。

(5)加工件1的右边,用93°菱形车刀粗、精加工,加工外圆 20×8、 23.7×35。

(6)加工 15×8外圆,再加工M24×1.5螺纹。

(7)件1、件2螺旋联结起来,装夹装配图的右端,加工件1的左端SR10圆弧面。

b.刀具选用

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数控加工对刀具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刀具的刚性及耐用度方面较传统更为严格。此外,还要求刀具精度高,尺寸稳定,安装调整方便。

根据确定好的加工表面选择相应的刀具,见表一

表一 刀具选用

c.切削用量

影响切削条件的因素有:机床、工具、刀具以及工件的刚性;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进给率;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切削液的种类、冷却方式;工件的材料硬度及热处理状况;工件数量等。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

3、编制加工程序(以件2椭圆及锥面部分为例,采用FANUC 0i Mate-TC系统)

O2001;

G97 G98 T0101 M3 S800;(初始化机床,选1号刀,转速800r/min)

G0 X53 Z2 M8; (设定起刀点,开切削液)

G73 U20 R20;(设定X向待切余量为20,分20刀走完)

G73 P20 Q60 U0.5 W0.1 F100;(精车余量X向0.5,Z向0.1)

N20 G0 X0;(N20-N60程序段为精车轮廓描诉,)

G1 Z0;(精车轮廓起点)

#1=20; (变量赋值,椭圆的长半轴)

N40 #2=SQRT[400-#1*#1]*13/20;(变量计算,椭圆宏指令)

G1 X[2*#2] Z[#1-20]; (椭圆插补)

#1=#1-0.5; (变量递减,步距0.5)

IF[#1 GE 1] GOTO 40; (若变量大等于1,要跳回执行N40程序段)

G1 X36 W-10; (加工锥面,)

N60 G0 X53;(退刀)

G70 P20 Q60 F60 S1200;(精车转速1200r/min,进给速度60/min)

G0 X100 Z100;(退至换刀点)

M30; (程序停止)

从上述的加工实例中,不难看出零件的顺利加工是基于加工程序的正确编制,加工程序的编制是依据加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加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又是根据拟定好的加工方案,而加工方案的拟定是依靠对零件图样进行细致的工艺分析得出来的。工艺分析正确与否对数控加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教学总结与分析

鉴于工艺分析的重要性,笔者近几年在《数控加工工艺学》以及《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的教学模式上做了些探讨和实验,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1、工艺分析能力的培养需要感性知识的累积

工艺分析是一种理性思考能力的表现,学生在初学阶段总是感到茫然,这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感性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经验,那么这种经验的获得要建立在大量感性知识的累积上,传统的教材以及教学模式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造成学生难以理解,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笔者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教学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点缺陷,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工艺分析能力要在实践中锤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将理论与实践脱离开,这就导致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上存在了脱节。笔者借助数控仿真软件平台,通过设计课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要应用自己学到的工艺知识和编程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做中学”的机会,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篇8

关键词:钳工技能 教学创新

钳工技能是机电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它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特别是工艺方法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想要学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钳工这个工种是既需要技术,又需要体力的,还要具备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在钳工教学中,如果仅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将容易使学生形成定向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局限,这对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当代科技生产是十分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在钳工教学中,应结合实际,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笔者根据自己在工厂多年从事机修工、技术员、工程师的实践和从事技校教学工作的经验,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抓住以下五个方面。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中,就机电专业而言,学生基础多数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专业理论课不认真学。钳工技能这门课虽然是专业技能课,但仍有一些同学改不掉作风懒散的毛病。有的同学怕吃苦受累,学习不用心,实习不认真,这样下去,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公司、企业紧缺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说,练好专业技能、具备较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钳工教学时,必须强调上述观点,使学生了解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认识到钳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练好钳工技能。

2.带学生参观校实习工厂,观摩高年级实习操作课

学生的理论学习到了一定程度,迫切想知道现实的各种状态。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实习工厂,带领学生进行参观,了解钳工一些常用工具、量具、机床,并在高年级学生操作时,联系课本内容进行现场讲解,具备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进行试操作,这样可a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参观专业机械厂,进一步加强感性认识

钳工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也在得到不断提升。教师应在恰当的时间,带领学生去设备齐全、工艺先进的机械厂参观。参观的过程中,要求专业教师要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过程同时进行讲解,特别是在课堂上不易讲明的、讲彻底的内容,要着重讲解。对学生参观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耐心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参观学习效果。

二、尝试“一体化”教学

1.进行“一体化”教学创新

历来钳工技能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一直处于比较落后、陈旧的阶段。钳工教学过程中,工艺课与实习课教学脱节,开设内容和实习课题不符,形成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自成体系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工艺课时,缺乏与实习的结合,没有感性认识,常感枯燥无味,难以接受,部分学生上课打瞌睡,有厌学情绪,课堂纪律较差。实习过程中,往往用得着的内容工艺课没讲,实训室不用的东西讲了一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操作水平的提高。鉴于以上状况,笔者建议把钳工工艺课和实习课合二为一,即钳工实习的教师同时兼任钳工工艺课,实行教师一体化。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对钳工专业进行教材一体化和教室一体化进行配套改革。围绕钳工专业一体化教学创新,实训处应报请学校支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教学创新的顺利进行。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钳工工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工艺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一体化教学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使钳工技能课更有针对性、直观性,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工艺、实习课教学质量有明显改善。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合理地安排工时

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除了教师良好的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采用一体化教学之后,如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觉得应该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统筹兼顾各种训练技能之间的时间分配,工艺学与生产实习一体化教学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之间的时间分配,各种技能之间要合理交叉训练。

三、分解钳工实训目标,注重技能训练

1.分配时间,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

由于平时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如果仅有一个总体实训目标,学生就会对自己每次课程必须达到的技能练习要求不够清晰,缺乏紧迫感。因此,有了掌握钳工技能的愿望,还要让学生对总体实训学习的内容、各阶段必须要掌握的技能目标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在何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技能。这样,学生就不至于简单地认为时间还长,对自己反复的动作练习感到枯躁单调。让他们对照分解出的每个阶段技能目标,明白自己技能的不足之处,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有了时间意识,就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具体来说,在开始练习前,可将以前的同学参加技能鉴定的工件展示给同学,从工件的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精度、加工的方法与过程、考试工时等几方面给学生进行分析,先让学生初步对他们应掌握的钳工技能有个总体了解,然后把从开始实训到参加技能考试之间的时间进行分配,指出在每个时间阶段内要掌握的技能。比如第一周的课是锯割练习,学生要做到基本掌握操作技术要求:根据材料硬度选择锯条;锯条装夹合适,锯削姿势正确;会使用手锯、钢尺、游标卡尺、划线工具;检查工件毛坯尺寸,划出平面加工线;保证锯割尺寸及锯缝与基准面垂直度和平面度达到图样要求等。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锯削速度以20~40次/分钟为宜,注意起锯方法等。第二周锯割练习在前周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要求,如控制尺寸误差小于半个毫米,垂直度和平面度控制在0.3mm等等,并向学生指出,每次都要以图样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后,练习起来时间观念就会增强。

2.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

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这些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渐熟练地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的失误和多余动作。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因此,在学生开始练习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连贯,协调一致,不再需要时刻注意就能持续稳定正确地操作之后,教师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其中的锯割和锉削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以锯割来说,许多学生刚开始可能并不是太重视,凭着一股冲劲,一口气锯下去,不一会儿就累得胳膊发酸,锯出的锯缝歪歪斜斜,参差不齐。实际上,正确的锯割动作,与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站立的部位、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用力的速度与大小、眼睛的注视部位都密切相关。正确动作的掌握,可以使学生节省很多体力,这样才能进行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学生刚开始要对这些方面反复练习,逐步加强动作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伴随着大量的练习,就可以逐渐提高锯割的精度,减少为下道锉削加工所留的余量。比如锯割后的切削余量只有达到大约0.2mm,才算打牢了锯割的技能基础。再比如锉削加工时,学生对锉刀的握法、站立部位与姿势动作、操作用力、锉削方法等几方面的掌握也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锉刀能否端平,更是一个需要反复观察、反复纠正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姿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通常要安排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只有当随手端起进行锉削都能基本做到水平,才能进行更难的练习。

3.培养感觉技能,锻炼反应能力

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的敏锐程度有关的技能,不同专业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在钳工技能实训中,仅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钳工的操作主要用手来完成,培养出一定手感就更为重要。感觉是否正确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和速度,体现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对初级技工考核而言,学生要对自己的下手有一定分寸。以锉削为例,学生需要了解锉刀应根据工件的表面形状、尺寸精度、材料性质、加工余量以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来选用;锉刀的粗细规格有1号粗齿、2号中齿、3号细齿、4号双细齿、5号油光锉,锉削量由大到小。当自己分别采用粗、中、细、油光锉削时,要知道每次锉削的锉削量大概值,以免下手不分轻重,开始尺寸超出,用力连锉几下,就会把工件尺寸锉小了。这就要求学生多动手、多检测,多思考、多观察,通过科学训练,熟能生巧,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出一定的感觉技能。

4.注重综合操作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课题练习

在学生熟练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这种训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如钳工技能训练中多数都要制作的一个小钉锤,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技能考核的要求,钳工的针对性练习课题较多,如凹凸T形配、方孔配等。

5.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

无论是单项操作技能练习,还是综合操作技能训练,在每次实训时都要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实训的要求,教师利用这个标准,方便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作出评价;学生发现自己技能的不足,立即改进,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加竞争意识,形成你争我赶的局面,提高学生积极性。

6.重视理论课、生产实习课中的德育教育

良好的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比如实习每天准点到达本岗位,不旷课,不早退,遵守本工种实习纪律,安全生产,实习结束要及时清扫场地。德育教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结果,教师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要具备一定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水平。德育教育需要教师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严肃、科学的工作态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与其他学科的配合教学是钳工教学成功的必要保证

在钳工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它不是一门独立性的课程,它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有联系,如果仅从钳工单方面的角度来开展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定不能够取得教学成功。因此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来辅助做好钳工教学,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基础知识是学好钳工的关键

虽然钳工教学容易给学生造成不需要基础知识,或需要基础知识很少的感觉,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发现,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很难学好钳工,如钳工落料、尺寸链计算、装配、定位误差计算等问题,都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知识。所以,在教学中,除了正常的钳工教学之外,还需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的补充。这对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也是很有好处的。

2.其他机械专业课知识对学好钳工也至关重要

钳工在实际生产中,有着“万能钳工”的美誉。这除了证明钳工的作用之外,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钳工涉及知识面较广,内容复杂。在实际教学时,不难发现许多的机械专业课程,自始至始贯穿于钳工课程中,如关于金属材料热处理知识、刀具角度及刃磨知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都与钳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知识的补充,对能否学好钳工课程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学习也是很必要的。

五、不断充实自我,创新课程内容,是搞好钳工技能教学的重要途径

当前的钳工技能教学,由于工业飞速发展,书本的知识与现实已有很大的差距。记得曾有人说过:书本的知识与时代脚步相比,总是滞后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书本中的常识性、基础性的问题应讲深讲透。同时,应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将课本以外的东西融入到教学中去,与时俱进地开展教学。

1.教师应不断充实课程以外的知识

在钳工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习课本以外的内容,不应该在钳工中教钳工,而应跳出钳工来教钳工,这包括我们应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

2.教师应收集更多的信息,填补书本的空缺

现代钳工方面的机械、材料、加工工艺日新月异,作为教师,不应停留在原来的一些传统的加工模式或工艺,而应注重从网络、杂志等方面收集更多的当代信息和科技充实到我们的教学中。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能应付将来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至少不至于一无所知。

3.教师应拓展眼界,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地走出去,请进来,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有开拓性地来进行钳工教学。

篇9

关键词:机械制图 传统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是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识读机械工程图样能力的重要任务,机械制图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且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传统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教为主,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传统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挂图、模型等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向学生讲解绘图原理、方法,学生则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尽管不少学校积极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原有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所以效果并不显著,教师讲完课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没有重视学生学得怎么样,效果怎么样?由于传统模式重教轻学,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从思想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兴趣,所以他们容易对制图课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当然不理想。

2.重课本轻实践,忽视能力培养

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训教学。但是,传统教学模式明显偏重理论教学,对制图理论知识讲解比较系统,占用的课时达90%以上,而对绘图技能的训练却很少,有不少学校从未进行过零件测绘训练,完整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图练习也极少,而徒手绘图的内容甚至被有些学校删掉。由于实训教学被忽视,绘图训练太少,造成学生对投影基本知识的理解不透彻,识图和绘图综合能力不强。

3.与其他课程衔接不紧密

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计算机绘图是联系比较紧密的三门课程,它们的内容也是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然而,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这三门课程的教学独立运行,各行其是,缺少相互联系,导致教学内容庞杂,重复与脱节并存,不仅造成学时膨胀,教学效率不高,而且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改进途径

1.整合专业教学大纲,做好专业基础课程衔接

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看图、读图、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努力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大纲,对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计算机绘图的相同内容进行整合。同时,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删除一些重复内容及较难、较深的内容。如尺寸标注、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等内容在教学中是有重复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交叉重复的内容删除不讲,只找出重点知识点加以讲解就够了,扩展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实用的徒手绘图和计算机辅助制图动手能力练习。

2.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那么,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如在上绪论的时候,暂时不讲课本上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机械专业的就业前景、机械行业的现状、制图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等,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在讲授“轴测图”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精选工厂中常见的零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图样的绘制。通过相应知识在绘图过程中的应用,使学生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信心,就能逐步养成刻苦钻研、勤于思考的习惯。

3.增强教学直观性,利用项目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并通过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图文、动画和声音等功能,并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科学性等优势。多媒体教学主要用于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有空间想象能力的内容的讲解。例如,在讲述读齿轮泵装配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教学把齿轮泵的内部各个零件做成3D效果,通过课件的运行与教师的讲授学生就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装配图的读图和画图了。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的选取不要太难,太难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在剖视图的教学中笔者引入项目教学法,以绘制轴的剖面图为例,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把问题涉及到的所有以前学过的知识都总结出来,引申到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的应用上来,学生看到实际的轴模型也同时画出轴的剖面图,自己总结画出放大图,学习的效果很明显。

4.“双师型”教师是机械制图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机械制图教学要求老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机加工生产知识、很强的手工和计算机绘图能力,并且熟悉常用量具的使用。但是,目前技工院校的专业理论教师大多是本、专科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与实际生产接触较少,实践知识不足,动手能力不强。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师资是关键。学校应该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实习工厂跟班实习,提高动手能力;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技能培训和CAD培训,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工种(包括CAD)的技术等级考试,提高技能水平。另外,学校还要经常选派教师到校外工厂参观和学习,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使之成为理论课和实习课教学均能胜任的双师型教师。

综上所述,为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角色,变灌输式教学为指导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顺利掌握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可强.机械制图[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杨昌义.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构建举措

1.前言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包含机械工程材料、金属热加工基础、机械加工基础等内容,是一门知识覆盖面广,厚理论、重实践、强工艺的课程。整合机械类和近机械类部分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及有关的实践环节等内容,可形成一门新型的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核心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学习,可初步掌握各种成型方法、零件加工工艺和结构工艺性等基本知识,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进行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可了解现代机械制造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为学习其他相关后续课程、从事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2.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现状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脱胎于《金属工艺学》,其课程内容普遍存在三种问题:一是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存在知识陈旧的部分,有些内容很少反映现代科技水平;二是内容上未能很好地协调,有些内容在相关课程间重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金属工艺学课程与后续的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工艺性专业课在教学内容上重复较多,比如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特种加工等内容就与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重复;三是课程的教学内容顺序衔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利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

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实践相当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机械加工领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原有的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围绕专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定程度和范围上的改革,但由于仅限于单门课程或1—2门课程之间的局部改革,难以与其他相关课程很好地协调和衔接。本应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但目前关系仍没有理顺,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相互独立和分离,其间隔时间有时相隔一学期甚至两学期,这样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如只在课堂上讲授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由于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变得十分枯燥,教学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不利于工程训练教学本身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因为没有理论教学支撑的工程训练必然只能停留在获取一些感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较低层次上,这就难以满足对学生工程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实验教学上,一是课程总学时不断减少,实验学时数减少更多;二是现有的实验主要为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设计轻工艺的思想观念在长期制约着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深刻地影响着工科大学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

工程训练作为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可为机械设计打下较好的实践基础的同时,也为机械制造提供了较好广阔的实践空间。但由于客观条件和训练时间的限制,学生仅通过短暂的工程训练所获得的制造基础知识既比较零散和片面,又难以达到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程度。

3.构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的意义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既含有科学理论知识,又含有工艺技术知识,还含有工程实践知识,因此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对突出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3.1我们以能力为本位构建模块化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课程模块化是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兼容我国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三段式课程模式和以工作能力为中心的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长处,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又符合教育内在规律,并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模式。所谓模块,是一个自身相对独立但又能与其他模块保持一定联系的课程组成元素,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模块构成。一般情况下,模块本身并不发生变化,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发展,部分陈旧的模块内容将会被淘汰,一些新的科技发现可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而逐渐形成新的模块。一方面,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能够使学生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新的课程体系具有灵活性、模块化特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培养学生更能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3.2通过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改革,力求做到“宽、浅、精、实”。在原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吸取相关的最新知识和研究成果,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如精选保留传统教学内容中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工艺方法,删除那些陈旧过时的内容,把技术上较成熟、应用范围较宽的“三新”,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内容作为基本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再通过吸收过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部分基础性内容,并对主干课程和相关教学环节组成一个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与后续课程形成一组系列的基础课程群,这样既能加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能减少不必要的交叉重叠,使课程设置更加精练,使之在有限的课时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拓展课程空间;同时在课程体系上,使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改革与选修课、并行课和后续课配套进行,避免教学内容简单重复,达到整合优化的目的。

3.3机械制造基础工程训练作为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它可为机械设计打下较好的实践基础,同时也为机械制造提供较好广阔的实践空间。因此,必须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进行归纳、拓宽、加深和应用,尤其当专业面进一步拓宽,制造技术专业课进行合并和学时锐减的情况下更应如此。

4.构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的举措

4.1构建模块化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新体系。课程模块化中的模块课程又称为“积木课程”,其最大的优点就体现在其组合特点。我们可以把模块课程定义为一个自我包容的包,它包括有计划的一系列学习经验,设计这些经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达到具体的目标。在实施进程中,模块式课程主要由主体、定向、辅助三个模块组成。主体模块具有奠基功能,由机械工程材料、金属热加工基础、实践教学环节等组成;定向模块具有专业功能,包括机械加工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组成;辅助模块具有发展功能,由纳米技术、新型高能材料、高温超导材料、激光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组成,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2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使之成为一门适用于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4.2.1根据整合优化的总体思路,将该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内容涵盖工程材料、材料的性能和材料的成形,该部分将形成以材料和工艺为核心内容,以工程材料和成形原理为基础理论,以选材料、毛坯、工艺和设备为主线的内容体系。其任务和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工程材料、成形加工技术手册,在材料和材料成形方面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合理选用常用材料及常用热处理、成型方法及工艺过程的初步能力。在具体讲授内容上加强手册的使用方法的学习,在工程材料方面重点介绍工业用钢、铸铁、常用合金等金属材料的性能、改性和选用,增强对常用非金属材料的介绍;在材料成形方面,着重对成形原理的理解,去掉繁冗的工艺细节,适当增加新工艺和非金属材料成形的内容。第二部分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内容涵盖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切削原理、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和刀具、机械装配等,该部分将形成以机械加工工艺为核心内容,以切削原理为基础理论,以工艺过程和加工质量,为主线的内容体系。其任务和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机械加工方面具有较广泛的知识面,具有选择零部加工方法和制定加工工艺、控制机械加工质量,以及综合运用工艺知识,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在具体讲授内容上,加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将公差与配合融入具体的工艺过程中,以强调其应用性,并通过应用场合实现概念清楚,应用目的明确,同时要简化互换性原理的计算和分析,重点突出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一般选用、查表方法,适当讲授先进加工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深入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4.2.2吸收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有关领域无论是科学理论研究,还是应用技术成果,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大学生更需要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和信息,了解先进科学技术的目的是将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因此,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应重视知识的更新换代,及时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新成果,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机械制造基础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最新成果、新知识、新理论,如纳米技术、新型高能材料、高温超导材料、激光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科技知识。同时结合教学进度,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和实验车间,加深对高科技知识的认识,提高其鉴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3改革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中,我们要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本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采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实际生产的教学录像以多媒体形式展现在课堂上,对见习和实习内容进行情景再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助于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4.4建立一支思想稳定热爱专业基础教学、刻苦钻研、积极上进、年龄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队伍。打造一支既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课程建设团队是课程改革与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与学术水平,是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新体系的构建中,院系可通过安排课程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或可以安排理论教师到实训场所学习,使教师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提高课程组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5.结语

机械制造基础是在将一些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后形成的一门适用于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体系的构建充分考虑了其实践性强的特点,将理论、实验、工程实训和课程设计有机结合,形成“四位一体”的课程新体系格局。

参考文献:

[1]付胜,李晓阳,程文彬,安国平.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建设应拓宽专业口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4,(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