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6 21:1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一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台记者毛明博报道:
8月4日,市防汛办召开“7.18”特大暴雨洪灾防汛工作总结视频会议。会议指出,当前,我市仍处在主汛期灾害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关键时期,各级防汛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减灾工作,重点做好避险转移的预报、预警等各项工作,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陈晓虎说,目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全市正在紧张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和生产自救工作。各级防汛部门要及时做好传递预报预警信息。对预警预报明确的区域,无论发生何种程度的洪水、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各级防汛部门要及时有效地把雨水情信息和防汛指令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乡镇、村组,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坚决做好避险转移工作,切实加强提前安置各项准备,尤其对居住在危险区域的老弱病残、鳏寡孤独、学生儿童等重点群体实行提前转移安置。
篇2
关键词: 高校中文专业 创业教育 四步分阶 培养模式
创业教育是在结合特定的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的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创业的能力,鼓励其毕业后自主创业,实现大学生由被动就业向自我创业的转变。最终通过创业教育改变目前的大学生的就业难题,缓解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但是,是否每个学生都适合、都有能力去自主创业?是否每个学生都会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呢?结合这一实际,以创业教育的目的为指导,我们认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可实施四步分阶的培养模式。
一、第一阶段:全面普及阶段
(一)时间安排、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
大一下学期对所有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和熏陶,实现创业意识的普及。从学生知道有自主创业,到有创业的意识,再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再到积累创业的体验,再到实施自我创业,再到自我创业的成功,这是一条有意识、有计划的漫长的培养道路。可见,如果没有就业观念的改变,没有创业的意识,那么后面的都将成为泡影。创新创业意识和素养的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心之一,更是进行创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中文专业的教学中,将创业之“欲”植根于广大学生的心中,以改变我们传统的就业观念。这对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创业的成功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二)负责人及具体实施方法
这一阶段的创业教育由学校创业委员会统筹安排,各学院创业委员会具体负责,通过系列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实现。
第一讲什么是创业教育,由学校的专职的创业教师来完成。让学生从理论上明白什么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第二讲伟大的成功创业者,由学校的专职的创业教师来完成。搜集一些知名企业的老板成功创业的例子,像比尔·盖茨、俞敏洪等,丰富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第三讲身边成功的创业者——理科,第四讲身边成功的创业者——文科,这两讲由本学院专职创业教师结合中文专业的特点来完成,或外聘的中小型企业家等,来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这样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创业离自己并不遥远。
由于专业的特点,理工科学生具备创业的技术,他们依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创业;而我们普遍认为与理工科学生相比,中文专业学生没有相对较快的创造实际可显现的物质价值的技术,这使得部分老师和学生认为文科生没有创业可依据的技术,是不好自己创业的。其实针对于文理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技术能力等的不同,我们认为创业可以分为技能型创业和策划管理型创业两类。理工科学生创业主要以技术取胜,多为技能型创业。中文学生在技术上有一定的不足,但他们在人际交往、法律意识、计划策略、语言表达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依据这个优势,再学习一些会计知识、市场营销等商务运营知识,中文专业的学生可进行策划管理型的创业,如开婚庆公司、家政公司、网络商店、品牌、广告公司、培训机构等。所以,在感受身边的成功创业者的时候最好设为两次讲座,在选聘讲座老师的时候,最好要考虑到文理兼顾。这可以使中文专业的学生明白一点,那就是虽然我们中文专业的特点使得我们没有所谓的技术,但我们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成功创业。从而增强中文专业学生日后自主创业的信心。
二、第二阶段:筛选培养阶段
(一)时间安排及培养对象
在大二这一学年内,通过第一阶段对中文专业大一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的全面普及后,让学生做一份职业规划。通过这份职业规划筛选出所有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并将它们组建成一或两个课外创业班,进行本阶段的创业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培养教育。
(二)负责人及具体实施方法
本阶段的创业教育主要由商学院创业委员会协同本院创业委员会共同负责,通过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和虚拟实训方式来实现。围绕创办企业的过程,开设相关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创业法律、创业风险、市场营销、创业机会的识别、企业注册、创建和运营新企业、小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资金融通等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商务运营的能力。其中经济管理类的课程由商学院的院级创业委员会统一负责安排及教学,其他课程由本学院创业委员会负责安排。创业教育基础课程的讲授,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课堂上多采用案例分析法,突出这些科目的实用性特点。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还缺乏权威的创业教育的教材和统一的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环节等。在课程的开设上,要能体现该课程在创办企业过程中的实用性,还要结合本学校的师资水平、专业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来统筹安排。如上相关课程要在学生本专业的各科学习时间之外开设,这需要学校在排课时就要先考虑到大二创业班这一特殊性来统筹安排。
虚拟实训,即角色代入虚拟法,是一种思想上的模拟创业法。就是将学生代入到某个真实的创业案例中去,假想自己是那个创业者,当遇到某一困难时,会怎样去做。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态度和做法给出客观的意见、评价和指导。跟着创业者的真实经历,将学生逐一代入到创业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每一难题、每一次抉择、每一次挫折和打击,让学生在思想模拟的过程中,积累创业感受和经验。这一实训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风险压力;比起真实的创业实训,可以节约时间和金钱;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多种不同类型创业的过程;可以碰到创业过程中各种的困难和压力,这是在真实的创业实训中所不能具有的。最重要的是创业案例这一教育资源多种多样,用之不竭,而且每个案例在不同的年级可以重复使用。
(三)培养目标
让学生知道创办一个企业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哪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日后在创业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能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向或求助的方向。这两点是本阶段创业教育所要实现的目的。当然能记住各课程的理论知识最好。但是要考虑到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上,那么势必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创业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更不能取代专业教育,脱离了专业教育的创业教育是不会有成效的。创业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是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所学专业知识来创业,我们不能违背了实施创业教育的初衷。
三、第三阶段:重点扶持阶段。
(一)培养对象及时间安排
通过第二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在暑假里,寻找一个项目或产业,写一份创业计划书,进行模拟创业活动。创业计划书要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战略与营销策略、经营管理、团队建设、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关键风险与问题等内容。[1]一方面,通过这份创业计划书,学生可将第二阶段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用于实践;另一方面,通过这份可行性分析报告,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第二阶段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再一方面,通过这份计划书,可以挑选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项目,进行第三阶段的真实的创业实训,挑选出一些具有较高创业兴趣和能力的学生,组建成一个中文专业创业实训小组,进行第三阶段的创业能力和经验的培养教育。第三阶段的创业教育尽量要在大三这一学年内完成。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允许学生休学一到两年去完成这个阶段的创业教育。但整个阶段的创业教育,就算是休学期间,也必须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和掌控之内完成,不能对学生放任不管。
(二)负责人及具体实施方法
本阶段创业教育主要由学校整体负责,通过实训的方式来实现。这一阶段的创业教育要由学校创业委员会统一负责领导,最好由校级主要领导统一负责。这样可以从整体上,宏观掌控和调控学校创业教育的各个方面;便于有效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计划;也便得到社会各界对学生创业的帮助;更便于将创业教育进行深入的实训体验或进行真实的创业。本阶段的创业教育,可以打破学院和专业的限制,由学校将来自各个学院专业的创业实训小组,根据创业项目的不同,有机整合成几个校级创业团队,做到文理融合,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扬长避短,在创业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根据创业团队学生的兴趣、能力,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程度,创业所需资金设备等,可有如下具体的实训方式。
1.去相关企业实习。由学校联系,派创业团队到创业项目相关企业去实习,熟悉该项目企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大学生长期待在校园里,尽管激情无限,冲劲儿十足,但对于社会和人生都经验不足,受挫能力相对较低;再有受知识、经验、资金等的限制,以及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创业风险缺乏准确的评估,等等,都使得大学生眼高手低,在创业的路途中困难重重,深切感受到理想的美丽、现实的残酷。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中国企业平均寿命7年左右,而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而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从来没有超过5%。[2]大学生直接创业凶多吉少,创业的第一步如果失败,辛苦筹措的资金可能血本无归,对于一些意志薄弱的人,整个人生将一蹶不振,阴云笼罩。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好是到相关实体企业去工作几年,积累经验后再创业也不迟。而先就业再创业的学生,所从事的创业项目通常也是在过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触的。鉴于这一点,第三阶段的创业学生可以去与自己创业项目相关的企业实习。
2.与相关企业联办项目。对于所需资金较多、设备较高、可行性较高的创业项目,可以由学校与相关企业联办该项目。所谓联办,就是把创业团队的创业项目、实施设想等交予企业,创业团队人员与该企业人员分为两组,分别为整个项目的实施提供计划策略、技术等,企业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选用创业团队的意见。而创业团队的食宿问题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解决。原则上,校企联办项目,学校和企业不应存在经济利益关系。这一实训方式,就是让学生有亲身创业的感觉,但又没有经济上的风险。
3.试办公司。对于所需资金较少,设备要求不是很高,可行性较高的创业项目,创业团队可以在学校的统筹领导下,自己试办公司。在校学生试办公司,资金来源有三:可以以学校创业团队的名义求得社会资助;如果有条件,学校也可以适当资助;创业团队的人员也可以自筹一些。在试办公司前,学校要请有成功经验的企业家和权威人士帮助对创业项目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评估风险。要防范过度风险,避免超出学生的心理极限。保障这一途径的有效实施,学校最好能建立一个学生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场地,减少创业资金的投入量。同时,学校可将校内的部分市场对学生开放,如校内的餐饮、维修、保安、绿化、办公用品的采购等,让学生在校内创业,试办公司。这样做,学校损失的可能只是一部分经济利益,但获得的是对学生创业激情的激励和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3]
在第三阶段的创业教育中,无论采用哪种实训方式,学校都要全程给予知识、技术、策略、法律、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并可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控。这样会大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进而增强创业教育的效果。
四、第四阶段:后续支持阶段
(一)时间安排、培养对象、负责人及具体实施方法
这一阶段的创业教育在学生毕业离校后的若干年内完成。由校创业委员会对所有有创业意识和行为的该校毕业生进行知识、技术、心理、政策、项目论证等的后续支持。本阶段创业教育以专家咨询的方式来实现。
(二)后续支持阶段存在的必要性
创业教育不是企业家速成教育[4],并不以培养出“学生老板”为目的。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具有创业的意识、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成为潜在的创业者。当时机成熟,潜在的创业者转变成真正的创业者,从而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一般来说,学生实际的创业行为可能发在毕业之后的若干年内。但创业教育并不排斥培养出“学生老板”。“学生老板”的出现,也是创业教育的成效之一。而且在校期间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更易掌握和调控,便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在指导学生创业的过程中,老师也有了创业体验和经历,这些对创业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事实上,即使有学校的培育和支持,但在大学期间就能成功创业的毕竟是少数学生,绝大多数的创业行为都是发生在毕业后。有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创业的想法,但是毕业工作几年后可能去创业,对于这样的学生,学校也要对其进行后续的指导和支持。我们认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专业教育只对在校在读学生,学生毕业了,这种教育关系也就结束了,而创业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创业教育的教育关系要持续到毕业后的若干年。只要是该校毕业生有创业的需要,学校就应该自动延续这种教育关系。这才是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才能实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
五、结语
四步分阶培养模式各阶段的培养对象分别是:全体学生有创业意识的全体学生有较强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少数学生全体有创业行为的毕业生。从第一阶段的培养对象来看,四步分阶培养模式实现了创业意识的普及;第二阶段避免了浪费老师、学生的时间及精力,提高了师资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节约了教育成本,同时也做到了较具普及性的创业相关知识的教育;第三阶段不仅避免了各方面时间、精力、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使创业教育更具针对性,更能高效地使用各种教育资源,增强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第四阶段确保了创业教育体系的完整性,真正将创业教育落到了实处。研究并完善中文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教育培养的模式、方法,考核评价制度,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在实处,这是学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着重论述了中文专业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及方法,其他问题待他文论述。
参考文献:
[1]王福英,林艳新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融合探讨[J].会计之友,2012(03):124.
[2]杨治平,刘分龙.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06(12):31.
[3]金小东,刘曙刚,魏东.关于校内市场向大学生创业适度开放的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67-77.
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 教材研发 双师素质
目前,我国高职专业教材的开发大多还是以学校为主,导致教学内容与工作的联系被割裂开来,造成教师难教,学生厌学。高职专业教材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如何使社会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真实地反映到学校,使开发的课程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
一、高职校企合作教材编写理念
“以行业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是高职校企合作校本教材的编写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让学生亲身经历完整的典型工作过程,通过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实践学习,从而获得综合职业能力。
1.按照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编写教材
教材编写团队必须广泛吸纳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行业专家及管理者的参与,根据学校教育理念、学生需要和社会需求进行教材开发。高职教材编写应避免成为本科教材的翻版,或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设计,同时避免过分重实践缺乏理论性,使高职校本教材的开发走向兴趣主义,学术性得不到保障。高职高专的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与需求,教材应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培养相互协调,既要传授“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能说、会做”的职业能力。
2.让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工作领域、贴近工作过程、贴近工作任务
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理念,把岗位需求作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把企业实际工作程序引入课程设计中,把学生终身职业教育理念引入教学设计之中。以职业岗位和相关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和工作任务、案例为主体,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团队合作、创业精神、企业文化等纳入教材编写中,培养学生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校企合作教材由校企双方共同编写,从课程标准制定、教材框架的设计到教材内容的选取,都需要企业参与。在编写教材之前,深入了解该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情况,该类企业有哪些部门,各个部门都怎么分工,做些什么,了解所有岗位的设置情况,了解各岗位有哪些具体要求,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等。有了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参与,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工作领域、贴近工作过程、贴近工作任务。
3.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企校合作教材开发模式
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进行必要的专业沟通,开发者从行业获得教材开发的充足信息和技术支持。更新校企合作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正确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路。具体在教材开发中,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的开发意识,在教材开发的内容设计、形式编排、教法配套、鉴定评估手段方法选择等方面要充分融入“学生发展”为主线的理念,在教材开发前做好需求和先前知识能力分析,开发中和开发后要求学生参与评估反馈,使整个开发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确保能力本位的教材开发顺利实施。
4.以提高从事职业的专门技术和综合能力为出发点
职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关键能力。职业专门技术能力是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主要是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从事基本职业工作的能力。关键能力分为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即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组织开展工作的能力等。在教材开发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整个工作过程,把职业需要的技能、知识、素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在培养职业专门能力的同时培养关键能力。
二、校企合作为教师双师素质提升提供途径,为校本教材的编写质量提供保障
没有具备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广大一线教师,高职校本教材的开发将是一句空话。以学院酒店专业英语教材开发为例,酒店服务与管理英语是一门英语和酒店服务与管理在综合一起的专业英语课程。课程综合化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理想的职教教材编写教师必须是学深艺高的双师素质专门人才,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与动手能力、现场教学与实训指导能力、分析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还要有经营能力和市场意识。学院专业英语教师与企业密切接触,开展合作研发教材的探索。参编教师与企业勤沟通,定期召开研讨会,从行业获得教材开发的充足信息和技术支持;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专业英语教师深入企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实践,了解第一线的服务操作,从实践中获取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得到学生帮助,编辑《学生实践论文集》《实习中的典型案例》,更好地提升专业英语教师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从而大大促进了双师素质的提升,保障了校本教材的研发质量。
三、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双师素质提升
校企合作研发教材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要求完全打破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之间的界限,以工作任务为纽带把这两类知识整合到统一的课程中。学生通过完成若干具体“工作任务或项目”,从做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实现全面素质的提高。学院在校企合作教材《酒店服务与管理英语》的使用中对此模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例如,在讲授“前厅部英语”一章时,带领学生去校企合作酒店或模拟前厅实训室授课,把课堂转移到学生未来的真实或模拟工作场所。首先让学生熟悉前台环境设备,用英语介绍前厅服务员的日常工作职责及应具备的个人素质;然后借助电脑、住宿登记表、房卡、收据、复印机等实物讲解为客人办理入住登记、结账离店工作流程,检查学生对前厅服务工作英语对客服务功能句的掌握情况;最后,根据酒店前厅服务员的日常工作情况,为学生设计了四个英语对客服务实训项目。实训项目一:Receiving a guest with a reservation 接待有预订客人;实训项目二:Receiving a walk-in guest接待无预定临时入住客人;实训项目三: Paying the bill in cash 现金结账;实训项目四: Paying the bill by bank credit card银行信用卡结账。教师介绍并实际操作演示每一实训项目之后,由同学分组分角色根据教师预先设定的情景进行真实场景的模拟演练,完成客人在客房或不在客房的各项客房个性化服务和常规服务。
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因此,专业教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提升双师素质。同时,案例教学法也促使教师深入到企业实际工作中,广泛地调查研究,搜集企业服务与管理资料,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合教学需要的经典案例。
篇4
关键词:本硕联动;产学一体;软件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建构主义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5-0145-05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 言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的相关文件指出: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行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标准制订、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支持校所、校企联合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完善校所、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相关文件也指出:共同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充分说明了软件工程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 现有问题分析
由其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可知,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强调通过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工程能力,尤其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当前软件工程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1-9]影响面向产业的专业硕士和本科毕业生的有效培养。
1)校内实践基础建设中的问题。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和本科生期望培养能主导和协调项目实施(即具有较强的分析、设计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些综合能力必须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下进行培养,如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如果没有管理对象,管理能力的训练就无从谈起。工程化、产品化和商业化的真实项目纷繁复杂、时时变化,约束因素强、质量要求高,因此校内实践项目多以虚拟项目为主,难以模拟实际工程化、产品化和商业化项目的非线性环境,难以训练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
2) 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中的问题。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和本科生期望培养面向中高端的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人才(即行(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但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中,一方面,各行(企)业有自己的生产任务和进度安排,在学生能力不足和实习时间较为有限的情况下,行(企)业方让学生真正参与实际生产的动力不足,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真实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机会;另一方面,行(企)业方人员的时间精力有限、理论水平参差不齐,严重缺乏水平匹配的指导老师,难以真正指导出R道砺鬯平较高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强的学生。
2 总体建设思路
为了克服校内实践基础建设和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尝试以现有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为基础,建立产学―本硕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基地。本基地兼顾产学研,以发挥价值、按时交付、质量保证和互惠共赢为导向,与行(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把行(企)业的研发项目和研发人员按需引入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结合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的本校教师,共同研究和开发实际软件产品,为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和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创建一个工程化、产品化、商业化的真实项目环境。
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现有的本科生不仅能为软件系统的实际开发提供足够的技术人员,为软件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充分的人力保障;还能为计算机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项目管理能力训练提供天然的实践对象,同时本科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训练,从而实现本硕双方的价值发挥和互惠共赢。“本硕联动”实践基地建设模型如图1所示。
(1)行(企)业:行(企)业擅长市场运作、产品规划、推广实施与服务、项目管理,与学校全面协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在理论、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发出技术先进的相关产品。相对自行组建软件研发团队而言,利用研发基地的风险更小、综合成本更低。
(2)学校(教师):根据本课题,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和行(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一起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共同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产品开发。一方面,可以保质保量、定制式地完成专业硕士和计算机类(尤其是软件工程)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培养出行(企)业欢迎、高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研发基地获得相关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促进研发基地的发展和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
(3)本科生:计算机类本科生跟随校内外的专业指导老师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全程参与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重点专注产品的实现和测试;在真实的软件项目环境中,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充分了解具体应用领域的相关领域知识,提高专业知识的理论水平,锻炼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有针对性就业和后续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硕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协同校内外的指导老师(即“双导师”制:校内的学术导师,要求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主要保证硕士生的基本学术研究;校外的工程导师,要求具有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主要负责硕士生的项目工程实践)完成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带领计算机类(尤其是软件工程)本科生完成产品的实现和测试,对其所在的项目小组进行综合管理。在此过程中,专业硕士研究生不仅可以适度了解(甚至全程参与)行(企)业的市场运作、产品规划、推广实施与服务、项目管理,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锻炼分析、设计、管理等能力,还可以在以目标为导向的环境中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行(企)业真正需要的应用管理型高层次人才。
3 基于建构主义的具体建设举措
学习是用现有经验和知识解释新接受的信息,这一过程即为建构。由于每个人的现有经验和知识不一样,因此对同样的新信息,不同的人学习到的结果(即对新信息的解释)是不一样的。没有解释就没有学习,纯粹的记忆没有任何学习产生。不同的人如何做到根据同样的信息获得基本一致的解释,关键在于行动,而行动、反馈、修正解释三者迭代形成的闭环可以使所有人对信息的解释趋于一致。反馈分为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正面反馈对现在解释进行确认和强化,负面反馈促使提出新的解释方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错误”比“正确”对于学习的意义更大。从构建主义观点出发,教育有两大目标:引导学生对新信息进行解释(不一定是正确的解释);训练学生构建解释的能力(学习解释的一般规律)。前一个目标强调学习的结果,后一个目标强调学习的方法。学习结果的价值有限,学习方法的价值更为关键,故而应该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思考和自我提升。基于建构主义的建设思想如图2所示。
据图1所示总体思路和图2所示基本思想,我们提出以下3个方面的具体建设举措。
3.1 本硕培养模式的改革
1)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由于研究生的规模相对本科生小,课程体系相对简单,且研究生具有本科教育基A,更加有利于工程实践教学的深度改革,因此我们将现有的研究生课程学分划分为实践学分和理论学分,设计了“实践先行、理论提升、环环相扣、专人定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根据硕士的培养周期,研究生入学面试时,由学术导师和工程导师共同组成的面试小组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给出理论基础等级(如优、中、及格)和工程技能等级(如项目管理级、分析设计级、程序实现级),再由硕士生自己的学术导师和工程导师综合这两个元素有针对性给出“专人定制”的培养计划(例如:项目管理级研究生可以直接担任项目小组长,而程序实现级研究生必须从基本编程开始做起)。
在课程设置方面,尽量以小课(课时数少于20)、微课(课时数约为10)为主;时间开设也应灵活,因为项目开发中涉及客户沟通,为了避免时间冲突,可以将理论课程开设在晚上或者周末等。由于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为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课程内容重在引导(即解决研究生在项目实践中遇到的理论瓶颈问题)而非知识的讲授,因此需要先将其投入项目中锻炼,让学生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不断遇到问题和思考解决方案,再利用理论课程从科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惑和提升。我们因而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实践先行、理论提升”,研究生入学后立即分入不同的项目小组开始项目研发,修得实践学分后才能够选修相对应的理论课程,如在选修高级软件工程这一理论课程以前必须获得高级程序设计这一实践课程的学分。由于课程课时较少,一门课往往能够在几周内完成,因此一学期内学生可以不断地在实践课和理论课之间切换,环环相扣,从而实现理论研究与工程研究的双向循环。
在最终考核方面,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综合表现纳入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即由学术导师负责毕业论文的质量考查,给出学术论文成绩;由工程导师监督毕业设计(即毕业论文所依托的软件系统)的完成,全面考查研究生的客户沟通、人员管理、工作协调、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实现等各方面能力,给出工程实践成绩,共同完成专业硕士学术和工程两方面素质的考核。
2)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
在“本硕联动”的实践基地建设框架中,本科生是项目小组的主要构成部分,本科生的传承式培养是核心环节。教师可依据本科的培养周期,采用 “大一选拔、大二轮岗、大三巩固、大四职业、以老带新、优胜劣汰”的培养模式。
工程导师根据专业任课老师的推荐和学生在专门的笔试、面试环节的表现,在大一新生中选出具备项目开发基本素质的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培训生库;大二这一学年,这些培训生不参与具体的项目组,而是作为观察者在各个项目小组之间轮岗,强化学习项目开发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三的时候,所有培训生全部进入不同的项目小组,开始实打实地程序设计与编码实现,在具体的代码和文档中不断巩固前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前面两年在实践基地的积累,大四的学生大致已经具备程序员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此时实践基地用一般软件公司的职场要求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可以在给予其实践学分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报酬。
在具体的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各司其职,遇到问题先自己解决,再相互探讨,然后请教项目小组中高层次的学长,最后寻求工程导师的指点;每周固定举行一次例行的讨论会,研究生负责各项工作的部署和学术价值的分析,大三、大四学生负责总结其所承担任务中的得失与所思所想,大二学生可以就其关心的内容自由提问,学术导师和工程导师负责引导讨论会的进程;每学期一考核,淘汰无法升级的不合格者,再从原先未进入实践基地培训生库的学生中引入新人进行补充。
3.2 合作项目及人才的引进
学校可引入有一定技术实力和市场资源的软件公司,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本硕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首先为学校提供一定的项目经验丰富(如具有10年以上开发经验)的工程人员,作为本、硕生的工程导师,进而建立专门针对本硕生项目开发的工程导师库,在条件合适时,将具体的软件项目引入研发实践基地。首先,由学术导师充分考虑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的先进性,科学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再由工程导师对项目进行合理的任务分解,并将开发过程规范化、正统化和标准化;最后由两位导师共同商定项目的人员设置,指定1~2名研究生和若干本科生组成一个项目小组。
3.3 管理制度的建设
研发实践基地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软件项目的开发,才能与行(企)业建立充分信任的长期合作关系。软件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在于研发团队的有效管理,但由于学生的非职业化特征和身份认知,教师的身份认知与传统定位、技能有限、经验欠缺等原因,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成员的研发团队管理难度较大,尤其需要建立完善和明确的管理制度,确定相关各方的职责、权利和行为规范,做到奖惩分明、利益分配合理。
4 结 语
作为大数据环境下工程实践的主力军培养专业,软件工程本硕教育中对学生工程基本思想和项目开发技能的培养不足一直为业界所诟病、为教育研究者所担忧。思想必须在实践中形成,技能需要在经历中打磨,因此创建一个工程化、产品化和商业化的真实项目环境对软件工程专业本硕生的实践教育显得有效而必要。
我们针对软件工程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本硕联动”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及其措施;以发挥价值、按时交付、质量保证、互惠共赢为导向,按需引入软件行业的真实项目和研发人员,有效结合高校的理论知识根基和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工程导师与学术导师相配合的本硕生“多导师”团队;双导师协同指导专业硕士生,硕士生具体负责以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为主体的项目团队,共同研究、实际开发兼具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的软件产品,产学一体,进而培养出软件开发素养良好的高质量应用技术型本科生和项目管理能力过硬的高层次应用研究型硕士生。
参考文献:
[1] 曾明星, 王晓波.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平台构建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3(1): 107-112.
[2] 张杨, 徐传运, 王森. 面向课程群的软件案例库建设方法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5(19): 35-38.
[3] 李祥. 软件工程专业实训教学质量保障模式探索[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 87-90.
[4] 郭威. 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综合实训课程的改革[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5): 115-117.
[5] 申天恩. 应用型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6): 24-29.
[6] 朱磊, 徐传运, 张杨.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双向驱动案例教学法[J]. 计算机教育, 2014(5): 84-86.
[7] 张小川, 周龙福, 李发陵, 等.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室建设实践探究[J]. 软件导刊, 2016(2): 189-191.
篇5
贾宁,男,播音指导。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播音主持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播音主持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理事。1974年起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主持人、播音组长,获得首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的荣誉,播音作品及论文多次获全国一等奖。2003年正式调至天津师范大学任专职教师,著有《播音员主持人稿件表达方法与技巧》等教材及论文。多年间为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系统以及文化事业培养了很多人才,毕业生中有多人获得全国“金话筒”奖。贾宁教授在教学工作的同时,完善教学规范,加强教学系统。学风朴实严谨,学术造诣深厚,为人谦逊诚恳。他的影响力、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获得了多方赞誉。
本期专栏介绍贾宁教授关于播音主持研究的学术论文三篇,以期在业界、学界起到借鉴作用,为我国播音主持研究及实践水平的提升发挥一定的作用。
播音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摘 要:2008年9月,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天津电台成立电话广播工作室,为省级正规媒体与大学相关专业实践全面、稳定、深层次合作的实践形式提供了借鉴经验。新课程围绕电话广播备稿、播音、录制、制作进行,形成教师学生互动、播音系与社团各负其责的制度化运作格局,成为建在校内的“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教学实践活动“真正”的专业水平,为建立学生自己的网络媒体提供了条件,是电话广播经验的启示。
关键词:电话广播;教学实践;专业水平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147-03
电话广播是由传统媒体广播电台、传统通讯渠道电话与现代网络、数字技术有机结合产生的新兴媒体。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和联通天津分公司(原天津市网通集团)共同努力联合创建。固定电话用户(听众)每月只要支付很少费用就可以通过电话机自由选择收听特制广播节目。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经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友好协商,在天津师范大学挂牌成立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工作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作为这一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不断探索、积极推进、完善规范,使电话广播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深入感悟体验和理解消化理论知识点、提高播音主持实际水平的重要实践阵地,提高了播音主持的实战技能水平,使播音与主持教学实践与社会需求有机接轨,突出了教学实践活动的真实性。
一、电话广播的背景
2008年9月,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李英华亲手将“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的牌匾交到了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延文手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工作室在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落户。这在全国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中开了先河。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联通天津分公司(原天津市网通集团)合作创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并将工作室设在高校,先期总共投资近100万元,其中包括录音系统、编辑系统设备以及两条光缆线路分别流量为100兆和10兆,分别连接电台与联通公司、天津师范大学和电台,使之形成流畅的信息传递网络。目前,电话广播拥有实验型录音室5 间,录音设备5 台(套),必要时同时利用教学用播音教室和学生练习用播音室,并建立起较为完善规范的编辑、剪辑、传送体系,连续三年持续稳定运转并规范化运作。为省级正规媒体与大学相关专业实现全面、稳定、深层次的具有产学研合作性质的实践形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电话广播实践课程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草创、起步阶段
2008年5月至电话广播在天津师范大学挂牌的9月,电话广播的《天天读报》栏目已经开始试播。在电台新媒体开发部老师和专业教师带领下,由部分学生志愿者(主要是原学院社团广播站和朗艺团部分成员)开始进行节目编辑、播音、录制、制作、上传的试验,摸索节目运作流程。
电话广播播音室就直接设在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经改装、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提供了部分播音设备并重新装修的原先的学生自主练习播音室(学生自主练习播音室择地另建),并可利用教学用播音室和学生练习用播音室。由于录音地点临近上课地点,创建初期,保证了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见缝插针地参与节目编辑、播音、录制、制作、上传,参与人数较多,积极性较高,还吸引了一部分其他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实践中也发现有制作节目规格不统一、质量不稳定、传输不及时等问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及时与新闻传播学院沟通,提出了从教学体制上实现规范化,以保证电话广播工作持久化的设想。
为使电话广播工作持续坚持下去,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看家”内容和品牌内容,同时提高电话广播实践的专业水准,提升其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地位,2008年9月电话广播工作室挂牌后,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报学院和校教务处批准,撤销原专业必修课《科学研究方法》,设立新的课程《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课,纳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业必修课范畴,34学时,记学分2分。
(二)探索、布局阶段
2008年10月,《广播播音与主持》作为必修课正式运作,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电话广播的《天天读报》的备稿、播音、录制、制作进行。在老师指导和部分学生骨干协助下,由参与实践课的三年级全体学生轮流参加,在每周一学时《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的基础上,选派学生自主完成电话广播部分时段的编辑、播音、录制、剪裁、制作全过程(其规模与参与程度为全国空前)。而节目的编辑、上传及管理工作,由部分毕业班学生带领部分院社团广播站和朗艺团学生运作。通过此项实践活动,巩固了本专业学生播音主持、广播文稿编辑、音频编辑制作的实践能力与技能。
具体的做法是:由播音系指定7位专业教师分别从周一到周日带班。将2006级的全体学生分成7个专业小组,每天分别由一个小组值班。早晨6点30分全组同学到电话广播编辑部签到,由专业教师担任领班,分派稿件和分配录音间,要求学生在7点45分之前上交录制完成的节目,统一进行剪辑和审听,挑选符合播出标准的节目发送到电话广播网络,成为听众可以随时选择收听的新型的广播节目。
带班的教师将每个组学生的新闻节目录音集中起来,每次都进行评判、打分,从吐字发声到对稿件的理解表达,逐一进行评判,最终给每一个学生在电话广播中的表现做出整体评价。
(三)完善组织阶段
2009年,原学院社团广播站经调整、充实,组建新社团“声线传媒”工作室,以二、三年级为主的学生成为电话广播工作室的实际运作实体,全面组织这项工作。配合专业课《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进行技术操作,完成上传节目、与电台总部接洽、协调等工作,形成了教师学生互动、播音系与社团各负其责的制度化运作的格局。
声线传媒工作室逐步完善广播节目的制作流程,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章制度和业务量考核标准,严格管理节目播出流程,保证了节目的质量,使电话广播成为“正规的媒体”。
声线传媒工作室定期请辅导老师讲解节目的选稿、编辑、流程等知识,请电台在职编辑、记者和台领导进行讲座。声线传媒工作室继承了学校优秀社团原学院学生广播站的传统,在新媒体的运作中日益发展壮大,2010年成为学校十佳社团,是所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中与专业联系最紧密的,这个经历使社团成员成为本专业学生中最早的“广播工作者”。
(四)发展、开拓阶段
2009~2010学年,《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课调整到晚间课后进行,而且将1个学时的时间改为集体上课,研究以往播出节目或分析当期稿件,之后选择出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节目录制。节目上传时间也改为晚间,截稿时间更加充裕,有利于节目质量提高和制作精致,也适应老师、学生以及声线传媒工作室的时间安排和节目播出的流畅。
同时,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中的双语播音、主持艺术方向与采编播一体化主持方向三个小组的同学安排到《电视播音与主持实践》课程学习,主要进行电视节目采制、编辑、主持、制作等内容的实践,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五个组的同学仍从事电话广播实践(2011~2012学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方向和双语播音与主持、采编播一体化主持方向的学生按学期轮换参加电话广播和电视节目实践),由声线传媒工作室负责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节目的制作、播出任务。至此,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实践领域,《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电视播音与主持实践》课布局基本完善。
2010年起,学生社团声线传媒工作室除做好电话广播工作外,还开拓了广播节目直播体系,在校园广播开设新闻、娱乐、服务等类型的节目,并利用学校英语教学考试的听力专用调频广播频率在非考试期开辟了日播广播主持节目娱乐主持节目,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中择优选拔部分学生,充实到节目中。目前,在天津市高校广播联盟的支持下,收听范围已扩大到天津市十余所高校及其周边社区。
三、电话广播实践课程的意义
(一)把校外实践基地搬到校内,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效果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从1993建立至今,陆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0多处,其中有些已经签署协议的实习单位因不能保证实习学生实习后的就业,不能吸引足够多的学生前去实习;而有些尚未签署实习协议的单位却因为地处学校所在城市、以往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而成为实际上很稳定的实习单位。建立什么样的校外实习基地?如何建立?成为一个难题。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工作室建在校内,借助媒体的政策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将学生的人力优势和学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现实产品,电话广播工作室成为建在校内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的专业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习。
2008年至今,只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天天读报》栏目播出的节目累计就达1500多组,近30000分钟,收听人次100多万。2008年至今,参加过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电话广播《天天读报》栏目播出的学生累计600多人,其中参与较多的200多人,电台颁发实习证书200多份。2008年至今,在电话广播工作室有过“媒体经验”的学生进入电台、电视台工作的毕业生都从电话广播实践中获益。2005级学生李大卫在电话广播初创的2008年就是首批积极参与者,2009年初以“寻找男主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2006级黄钊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田翔、于杨进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声线传媒”负责人张昱,进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工作;2007级张健就职于山东教育电视台;王一如进入杭州西湖之声台,都迅速成为业务骨干。电话广播成为其正式工作前的很好实践。
(二)把专业教学课堂搬到“电台”,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真实效果
2008~200年起,设立专业必修课《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课,通过电话广播为核心的课程实践,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全部核心课程的体系得以在实践中完整体现和最终实现。从大一至大三学习的大多数专业课讲述的概念、理论、方法,在这里得到真实的实践。训练体系中以《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播音创作基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广播音频编辑》、《播音作品鉴赏》等内容体现的基础实训,在播音室环境下得以形象化体现。以《播音文体与语体》、《节目主持艺术》、《文艺作品演播》、《广播播音与主持》等内容构成的综合实训,在以电话广播形式出现的《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课上得到综合体现。而在这一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办的带有社区广播性质的调频82.6广播、带有网络电视台性质的院学生电视台、带有社区文化性质的包括馨韵朗诵大赛、主持人大赛、学院庆典、专业庆典演出、专业汇报演出等,在专业展示的同时,也是学生策划、组织、经营、操作能力的体现,成为创新实践的一部分。以往我们倡导的“仿真” 训练转变为训练中的真实,使实践教学转化为生产力,从潜能向现实转变,使学校培养的播音主持人才从“半成品”向“准产品”转变。实践教学不再是奢望和空话,而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
例如,在实训课程中,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就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努力寻求解决方法。其中,初期在广泛录制节目后“挑选节目”环节的设立,后期在课堂指导课后“挑选人员”环节的设置,就都是为了形成一种竞争的意识和危机意识。以此为起点,使学生在整个播音的把握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状态导向,这就是如果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随时就会被淘汰,在现今的社会状态下,竞争几乎无处不在,竞争也是如此的残酷,必须积极面对。这个真实的一线播音主持环境为将要从事这个职业的学生提供了绝好的感受和理解职业状态的机会。作为电话广播最早参与者之一的2005级学生张剑同学,在2009年毕业前以电话广播为内容撰写的论文《电话广播——脱胎于传统的新媒体》(指导教师贾宁)获得了校级优秀论文奖。
(三)总结实践教学成果,探索实践教学规律
2008年电话广播开办初期,是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每天专送的《天津日报》、《每日新报》等纸质报纸上选稿、修改、编辑,播音室直接读报纸稿件,事后保留音频和稿件。因为当时人员不固定,制度要求不明确,稿件和音频整理、保存不及时,多有流失。2009年起,新成立的声线传媒工作室健全了管理制度,同时播音稿件改为在网上电子报上下载稿件、编辑修改,播音以读屏形式实现,之后的设备更新也保证了电脑容量的提高,每天播音的电子稿件和电子音频都能做到分类保存、方便搜索。这些资料的保存,和其他专业实训课的课堂练习、专业会诊、期末口试等的音频、视频资料一样,成为宝贵的实践教学资料。由于现在专业教学分散在不同播音室、演播室,课上的录音也缺乏整理,相比之下,电话广播的音频资料是最完整的。这也为其他专业课实训音频资料的管理提供了经验。播音与主持艺术系计划将教学实践的所有电子设施用网络连接起来,分别建立音频和视频两个局域网,资料统一管理,分级别进入,资源共享,有些资料与互联网连接,社会共享,并为建立学生自己的网络媒体提供条件。这应该是电话广播经验的启示。
电话广播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设备不足,其中包括广播播出设备和剪辑设备、播音间空调设施和通风设施不完善等,需要在实验室建设中进一步完善。另外,进一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节目的设置更多与一线节目相融合,增加更多节目品种,使节目真实度和可听性更高,使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将来到广播电视传媒部分工作提供更坚实的业务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2] 李元授.新闻传播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 吴缦,曹璐.新闻广播研究[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4] 娄雷.高校校园媒体的资源融合与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 2008(1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大一电子商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