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6 01:4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故障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故障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 《彩电原理与维修》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

1.引言

《彩电原理与维修》课程是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搭建的公共平台专业课,是一门综合技术很强的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定位目标,本课程将向学生提供“CRT-TV系统”知识和“故障检修类”知识的教学,以及CRT-TV故障检修技能训练的教学,以适应CRT电视机的生产、检测、调试、修理等技术工作。它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几乎包揽了电子专业的绝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具有很高价值。所以将本课程作为电子类产品检修公共平台,既要训练电视机检测,修理的基本技能,又要迁移到各类电子产品检修。只有把该课程创建为精品课程,才能形成较好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2.1课程设计的理念

课程设计应服务于高职电子类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原则,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该课程定位于搭建电子类专业的公共平台,为电子类专业学生提供基本电子设备维修能力、故障分析能力,同时提供电视机维修的系统结构知识和维修技能,使学生就业时能够从事电视机及视频相关行业的工作。通过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三大能力:一是整机电路的读图能力;二是整机电路的分析能力;三是整机故障的分析能力。

2.2课程设计思路

2.2.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真正让每位学生实际维修。在教学过程中,先不过多讲解枯燥的理论,而是在实践中引入。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一人一机,教师设置故障,学生维修,真正动手操作。修好后,教师总结故障现象,故障特点,数据特点,故障原因,故障维修思路,故障维修流程。这样学生以后就能够真正理解消化此类故障。

2.2.2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实践教学的后期,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分析研究主板某些部分电路的数据特点,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自己总结维修此类故障的方法和流程。

2.2.3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与康佳和上海达丰、富士康等相关企业公司一起合作,参考他们的员工工作技术要求,制定合理的实用的教学计划和安排,使学生毕业经过很短期的培训既能胜任公司的工作。

2.2.4考核系统。改变以往的只是笔试的考核方式,加入实践操作考试成分,真正实现以能力考核为主,而不是培养书呆子。

3.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针对所有电子专业搭建的一个电子类产品检修公共平台,为学生提供基本维修能力。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目标,对传统的电视技术重新筛选、编排组合,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3.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遵循一边讲理论,一边实训的原则安排组织课程教学。课时安排如下:

3.2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3.2.1详尽的实训指导书。学生每次动手实训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在实训指导书中,就详细地写出了每次实训所作的项目,应该记录的详细数据,电路的正常工作条件,维修过程中的数据,数据与正常值的差异,故障现象、故障特点,故障维修流程和整个故障维修好后的总结

3.2.2突出实用性,教学过程中选取合适的机型,让实训有可操作性。

4.教学方法与手段

4.1教学方法

4.1.1情景教学法。由于电视技术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一开始就讲述理论知识会过于抽象,所以在开课初期就利用彩电示教版进行讲述。讲解电视机的整机构成,每部分的作用,每部分引起的简单故障,让大家对彩电结构、组成和故障现象有初步认识。

4.1.2现场教学法。一人一机,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并测试数据。上课时,由教师亲自为每位同学设置相应电路的故障,让同学自己处理。这样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真实的电视机维修,提前进入工作环境。

4.1.3案例教学法。每个同学都可能遇到不同的电视机故障,在讲课时,把其他同学遇到的故障作为案例讲解,让所有同学都参与分析讨论,共同解决故障。

4.1.3“黑盒式”教学法。对于高频道、集成芯片,把它看作一个盒子,只需要关注它的相关引脚和特性即可,摈弃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原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4.2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4.2.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到实物,教学效果好。

4.2.2利用彩色电视机示教版进行演示,更生动形象。

4.2.3利用Internet资源。在网上查找更多的电路图和故障现象。

4.2.4学校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利用校内网络资源,把所有资源传输到校园网,实现资源共享。并开设在线答疑、QQ答疑等,和学生近距离交流。

5.实践条件

5.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校内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子实训中心。加上学校迎接教育部评估时创建的试验实训基地。实训场地充足,足以完成教学和实训需要。

5.1.1专用的CRT实训场地4间,CRT彩电200多台。大屏幕实训场地2间,大屏幕彩电50多台。

5.1.2配套的液晶实训室3间,配有全新32寸液晶10台和26寸液晶40台。

5.1.3配套的其他辅助实训室和辅助设备。包括全新电子装配工作室、电子电工实训室、制冷制热实训室、PLC/单片机/EPROM综合实验室和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5.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系领导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上海、苏州、深圳、成都等地考察。了解Intel、必胜半导体、台积电、英飞凌、中芯国际等IC企业的情况。与凌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凌阳科技大学计划”合作协议,建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专门从事061板的综合开发、教学、科研。与世界500强之一的广达电子集团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培养笔记本电脑维修、服务及其他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技术保障等人才。中芯国际、Intel等知名半导体企业也多次到我校考察、招聘员工。与成都西部维修服务培训中心保持紧密联系,为改进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6.结语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对《彩电原理与维修》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真总结了行业的先进理念和对实践的要求。如今,本课程已经被批准为学院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还在积极探索更适合新形式下行业对本课程的新要求,并为创建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精品课程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宋烨,凌晨.基于工作过程的电视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吴锦锋.电视机原理与检修的实践教学[J].职教论坛,2009,(5).

[3]黄鹏.浅论新时期下“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的教学[J].科学文汇,2009,(9).

[4]韩广兴.彩色电视机电路识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篇2

关键词:典型任务 卡罗拉 点火系统 学习情景 教学过程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000-00

学习情境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接近实际的学习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以典型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情境设计既能反映其中所包含的职业信息,也在结合本校资源及学生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引导学生在完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深入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排故思维能力,强化职业素养。

1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在现实的4S店中,一辆发动机有故障的车辆进入工位时,诊断技师会调取故障码或读取相关的数据流并进行分析、利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对工作电路进行检测,确定故障所在,之后下达维修任务由维修工完成修理过程。我们希望学生不仅仅成为“汽车护士”,更能具备“汽车医生”的素质,诊断并排除故障。所以,按照“个性互补,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由传统当然“大课堂”转换成若干个“工作小组”,每组4至6人。结合职业院校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我们把现实中的排故引入课堂,带领学生进行工作电路的分析,并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故障可能发生的位置及原因,让学生能熟练使用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排除实车故障,并且锻炼他们正确的排故思维。教师在学生实训过程中监督巡查,督促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节能意识,并确保学生完成故障检修之后进行5S工作,强化职业素养。

2 学习情景设计方案

以“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为典型任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际故障的引导,通过对点火系统工作电路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故障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并在虚拟教学软件中验证,进而实行排除故障的实践探索,最后归纳出排故思路,并且让学生相互交流,以达到反馈提高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由“护士”向“医生”的升级。

1. 学习目标

以典型任务为基础的课程以培养学生“三维能力”为追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应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以下的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能分析点火系统电路图、故障原因及位置;能正确并熟练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能制定点火系统诊断维修计划,并实施;能规范检查点火系统元器件及工作电路;文明、安全生产。(2)方法能力:能够通过查阅技术资料获取信息资源;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制定工作计划和工艺;能快速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3)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组织沟通能力;具备责任心、团队协作精神;具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具备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具备环保、节能意识;

2.教学内容

以“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为典型任务的课程,会涉及故障码的读取,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电路图的分析,相关传感器、执行器的检查等内容,因此在学习情境设计中应参照实际工作过程,并把以上的教学内容按照合理的顺序穿插编排,让学生在投身其中的同时,能熟练掌握课程内容,并能实践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组织者与监督作用,确保学生在文明安全实训的同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实训结束后,教师应做出总结,针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的优缺点做出评价。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我们在课程中设置了“反馈提高”的环节,即在此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自己的排故思路,并将本小组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交流的方式与其他小组同学分享,然后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以达到“反馈提高”的效果。

3.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以典型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引导,教学中体现了行动的“过程性”。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经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即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能做会学,而非传统教学中的先理论、后实践;教师在学习过程充当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的角色,而非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角色。授课过程中,采用行为导向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1)案例教学法 该方法以现场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也将提高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技能竞赛法 此方法应用与实操过程中,通过各小组进行技能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反馈教学法 该方法应用于实训过程结束阶段,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情境的设计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利用教学车间,教学的实施采用任务驱动,实现“理实一体、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强调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完整性。以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进行情景设计,以故障案例为载体,实现易到难,由显性到隐性提升,实现递进式培养,且将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贯穿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教学过程设计

4.教学评价

“一体化”课程设计将课堂转移至实训室,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实际故障案例为切入点,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实现了“质”的跨越,因此,考核评价方法也应由传统的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最后的实训成绩由各评价部分得分值加权取得。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最终的结果占总成绩的30%。在过程性考核中,兼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80%),学生评价(20%)等。评价内容分成职业素养(10%),学生参与教学(10%),工作任务完成情况(60%),团队协作(10%),创新及反思(10%)等部分。结果考核中,主要以操作考试及作业工单填写情况作为考核标准。

3 总结

以现实工作任务为引导的学习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方向。只有将书本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才能丰富“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毕业后能真正地实现“零”距离上岗,成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罗建政.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学方法在汽车电器课程上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

篇3

该构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具备较好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能力和处理关键问题的能力结构。在我院《环境工程专项技能实训》教学中,根据我院环境工程系教师的专业特长安排教学任务。每个模块配备了1名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指导教师,进行同一项目实训的学生总人数控制在15~20人左右,每个标准班宜分为三大组,便于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实训场地和设施。每个项目实训小组的分组人数为5~6人。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

在《环境工程专项技能实训》教学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学,体现了“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如在“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实训”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项目,即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采用六步教学法,即:交代本模块的目标、任务、要求;教师示范操作一个任务;学生模仿操作;教师总结、通过操作了解知识点,技能要点,解决有关问题;布置操作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总评。

2任务驱动法教学

如在“给排水管路的连接与改造实训”中,把教学内容设置为一个个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允许学生可以多途径、不同角度进入学习,不同角度选择合适的任务进行操作,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思维的独立性和广阔性。

考核评价制度

课程的考核以实践作为主体,并通过学生在“学”和“做”的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来进行综合考核。在实训过程中,对每一项进行若干小项的考核打分,基本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占15%,技能素质占75%(原理掌握20%、基本技能掌握占35%、故障排除10%、能举一反三占10%),总结报告占10%。特别是在故障考核训练环节,可以让学生之间互设故障,在排除故障的一刹那,学生会产生很强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以充分保证实训效果。

结语

篇4

关键词:工学结合 任务驱动 汽车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79-01

1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实施意义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以职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将课程理论内容和生产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在课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1]。

汽车(帕萨特)信号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是高职汽车类专业《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当中的重要知识内容之一,而电喇叭是汽车信号系统中的重要的声响信号装置,对行车安全有重要影响。结合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标准》,以及“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并针对企业对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的用人需求,在汽车电气教学中实施了基于“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收到了较好效果。

2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实施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为贯彻“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模式,采用创设情境导入,实施“六步法”教学环节(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最后进行报告和作业的三阶段教学法,本文以电喇叭不响故障为例进行具体教学设计 [2]。

2.1 任务来源,创设情景导入

利用帕萨特全车电气实训装置,事先设置好故障,让学生实际操作,检查出故障现象,引出本次教学内容。

2.2 “六步法”教学环节

教学实施借鉴了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自身特点,采用了“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按照“六步工作程序”(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思维模式,设计具体工作内容,并以完成所学的工作任务为目标来组织教学,把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

2.2.1 咨询

教师需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维修手册电路图,及实训考核装置等教学资料。学生需查阅各种资料,分析喇叭电路图,画出喇叭工作时各条电路流向。考虑维修方法(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点,说明电压测量、电阻测量的方法步骤)。并进行问题讨论:电喇叭不响的故障原因有哪些?

2.2.2 计划与决策

教师通过观察辅导,检查学生方案;进行实训仿真,结合仿真结果,明确喇叭电路检修流程。学生按照分组结果,在老师指导下指定故障排除和检测的工作计划。

2.2.3 实施与检查

2~3名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如:断电测量电阻、短接时间要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随时注意观察各组操作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并做好记录。学生按照分组情况进行检测;操作过程中注意做好记录和操作安全。

2.2.4 评估

教师首先进行总结评价,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比较,并适时进行表扬学生的实训表现。在作业与拓展能力上采取作业理实一体化,即对综合评定好的学生,布置拓展作业,利用实训室开放时间完成。对基础差的同学,帮助其完成规定的作业项目。学生按照分组情况分别对喇叭不响故障进行讨论,简述自己的排故感受和排故方法。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作业。

2.3 报告与作业

教师根据评价好新分组,利用课余的实训室固定开放时间,优带差,完成作业。作业的理实一体化,满足了优生的深入学习欲望和差生课堂内落后的弥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学生填写诊断报告,根据课外分组情况,到实训室完成作业。

3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总结

通过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汽车工程系专业教学中实施“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将枯燥的课堂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采用创设情境任务为载体,结合“六步法”教学环节,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游戏化学习是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内著名信息技术教育专家桑新民教授大力倡导、目前正流行的新一代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有些学者又称其为“玩学习”。

一、游戏的现状与游戏化学习的引入

电子游戏由前些年的俄罗斯方块、扫雷、泡泡龙……迅速升级为热血传奇、魔兽争霸……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电子游戏如磁铁般吸引着学生们,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和家长恼羞成怒的呵斥都无济于事。

很多学者对游戏的教育价值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述,游戏可以开发同学们智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学习。

2009年,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人工智能软件在职中汽车电气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我们涉及到上述内容, 在汽车电气教学中成功地创设游戏化学习环境,实现开放性实训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二、汽车电气课程创设游戏化学习环境的背景

现代汽车修理讲究的是七分检测,三分修理。涉及车载电脑部分的故障,通常要借助解码器等精密仪器进行检测,技术难度高。训练这种职业技能是困难的。

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2.大班教学难以对学生技能训练展开充分指导

3.台架实训教学局限于学生辨识特定故障,未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排除未知

故障的能力。

4.实车排故教学场地建设成本高,整个教学过程难以开展

三、汽车电气课程游戏化学习、开放性实训的教学实践

仿真实训的主题是汽车电气排故障,软件的输出应与真实现场有高仿真关系。软件须具备严格的物理电学内涵与开放自由的互动操作。仿真实训的目的是要积累经验,最终能在实车排故障时派上用场。

仿真实训的现场由多媒体计算机输出,实训操作采用鼠标输入。软件是单纯的人机双边系统,是学生与计算机进行人机对抗游戏。

排故障是综合能力的检验,学生入学基础差,训练技能需要提升的跨度大,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仿真实训采用三个软件,各自以不同的特点,循序渐进,向真车排故障的目标靠拢。

四、游戏化学习中实行激励机制

既然是排除隐含的故障,软件给出的故障就应是随机的,在排除随机故障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其规律是教学实训的主题。

随机故障的背后有大量的故障储备支撑,电路中的每个元件、接线和接头(连接器)都可派生出2-4个故障;开放的互动空间,对于排除故障的方法,操作者可自由发挥,只要符合原理与规则,均可获得成功。仿真实训软件采用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满足上述要求,近是数据库加动画技术则无法胜任。

仿真实训操作由鼠标完成,简单快速,无附加动作,直指关键步骤;真实现场上辅助动作,例如换灯时的拆装灯罩、换发电机时的紧固件操作等,与核心内容无关的通通被省略。从故障设置至排除完成的过程通常只需三五分钟,仅为真车上所用时间的十分之一左右,不断地产生新的激励,因此可组织高频、大量的操作训练,经验由此日积月累。

仿真实训以功能电路为单位,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深入和推进。最初由教师做示范,边排故障边讲解,剖析几种典型故障类型,其后学生自行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训。待部分学生熟练后,教师开始轮流在教师计算机上对个人进行考核,其余学生继续仿真实训。一轮下来后,又组织新的、难度更高的功能电路训练。

在仿真实训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引导。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与计算机进行人机对抗游戏。大量的故障储备使故障重现率极低,每次面临的都是新挑战。渗透式的知识学习,不知不觉地充实了基础,渐进的梯级难度诱惑学生一步步向上攻关。当陷入困境时,老师做针对性的点拨支招。

五、游戏化学习中衍生问题的应对

在仿真实训中发现,个别学生利用软件换件的快捷,不想办法去搜索故障,而是将所有的元件通通更换。为避免学生的侥幸心理,软件修改了换件规则:有故障的元件(或接线)更换后变正常,而正常元件被更换后,有四分之三的概率会变成异常元件,这样学生就不敢随意更换元件,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去排除故障。

每个故障包括换件,限时7分钟,故障一设置就开始倒记时。当换件操作完成,时钟会向前跳跃计时,对于易换元件(保险丝与继电器)每次加时1分钟,其余的一概加时3分钟。换件加时除了体现其操作的时间代价外,也暗含软件鼓励训练者多作检查操作的导向作用。因为同是3分钟,可以做数十次的检查操作,而一次错误的换件,就可能导致超时,促使受训者慎重进行换件操作。无把握的条件下冒险换件是排故障的大忌。

六、结束语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134-01

《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是高等职业类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其任务主要为培养学生具有数控机床管理与维护、数控机床的选购、安装、调试及验收的能力,同时掌握数控机床的结构原理,常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等综合能力。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功能由微处理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技术及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多领域有机结合而成,这就决定了在学习数控设备维修时,具有涉及领域宽、技术面广、难以掌握的特点。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程,以便将来能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同时拓宽就业面,笔者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 培养兴趣,认清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于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本课程相对吃力,学生普遍有畏难情绪,认为自己学不好。作为教师首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清当前人才的需求形势,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和不自信的心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视频、录音、动画演示(如电动机工作原理动画)等,使学生建立起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到维修现场参观,使维修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同时要向学生介绍当今数控领域的就业形势,如我国企业急需一大批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显示[1],我省的数控高级技术人员缺口达50万,而在全国范围内缺200万(2006年),根据我国现阶段数控人才的培养规模和速度,在未来几年十几年内数控人才仍将严重缺乏。而对人才的要求则有较大变化,所需求的不仅仅是操作人员[2],更重要的是集数控编程、操作及维修一体化的高技能人才,即未来工厂数控机床要求操作、编程、保养及维修都由一个人来做。从厂家来讲是宁缺务滥,即必须有真才实学,具备全面的能力,否则很难适应未来的需要。这是学好这门课程的现实背景和最大动力之一。

2 扎实基础,模块式讲授,采用分类式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抓住新旧知识相互巩固这一环节,在回顾基础知识同时,适当加以扩展,形成现在所要讲授的知识点。针对某一知识体系的相对独立性采用模块化教学法:如在讲授主轴直流伺服系统的故障与维修时,在回顾电工学中直流电机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原理的基础之上,自然引出其常见故障点,从而导出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使学生沿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常见故障点―诊断方法―维修方法这一线索进行学习。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链的某一环节缺失而导致的学习困难。造成学习信心不足,兴趣不够,出现难学―学不会的恶性循环。并且在讲解过程中要做到深入浅出,一些繁杂的公式推导可加以简化甚至不讲,让学生作为已知来应用,新知识巩固之后再对该公式进行讲解和强化。对于基础知识较牢固的同学可同时进行单独推导讲解,做到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

3 理顺教材,统筹知识,优化课程资源

授课之前一定要理顺教材,要做到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节教学内容[3],如SIEMENS810系统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和SIEMENS810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这两章,对于数控机床多是日本FANUC系统的院校,在讲解SIEMENS810系统的知识时可以只做一些常规性的了解,而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FANUC系统机床的操作及故障诊断与维修进行详细的模块式讲解,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实际操作,强化学习效果,即做到讲授灵活。对于电器系统的故障与维修及可编程控制器模块的故障诊断与维修部分,可在前修课程《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其故障诊断与维修部分,对其结构及原理部分做简要介绍即可,从而避免知识的重复性讲授。

4 仿真模拟,实验台演练,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训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形成,因此本课程必须强化实训环节,同时注重与理论的结合。实训课设为仿真训练和综合实验台训练两部分,首先要求学生使用仿真软件对数控机床的机床模型、电气、故障的设置与诊断进行模拟训练,能够在仿真软件中熟练进行各种拆卸组装、电气回路的连接与接线及故障设置与诊断,然后在到综合实验台上进行实际训练,使学生通过实训扎实而灵活的掌握数控机床电气回路的原理与设计、数控机床电气回路的整体接线与调试、数控机床电气回路的故障检测和排除技术、高速电主轴电气回路的连接和维修、限位传感器接线和维修、变频调速综合实验和维修技术、步进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器)、步进电机系统选型和电缆连接等维修所必需的技术。在实训后期教师设置一些故障,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诊断与维修作,并以此为对学生考核的凭证,以增强对学生的量化考核和监督。

5 总结

本文以高职高专院校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提升产学结合水平为理论指导,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中遇到的困难,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四点改进意见,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及有畏难情绪这一状况,便于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美娇.高级数控人才培养新探[J].高级技术人才培养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

[2] 刘永久.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

[3] 蒋洪平.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7.

[4] 娄斌超.数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篇7

【摘 要】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在《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改革过程中,依据电梯维修实际中的典型故障案例,结合学校专业教学的特点来设计项目,并以项目为主线,打破理论课,实习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专业理论教学融合到实习实训教学之中。

关键词 电梯故障排除;课程改革;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

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于2008年采用校企合作形式创办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本专业现为江苏省特色示范专业。其中《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作为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的核心课程,优先进行了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改革试验。

一、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资源建设

(一)实训室基础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配备有电梯安装、维修、保养、调试大型设备30多台,设施设备总价值超过1000多万元。设施设备可同时满足200人学历教学和每批100人培训教学的需求。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电梯专业和三菱、日立、东芝、康力等大型电梯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突破口,规定新教师必须到企业和电梯安装工地实践,技能考核合格后方能上讲台;目前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有近30名老师,其中3人获得电梯安装高级技师证书,5人获得电梯维修高级技师证书,有9名教师具有电梯高级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资质。另外,学校还聘请电梯行业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

(三)项目教材建设

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课程教材一直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是教材内容滞后。相关课程内容仍以介绍三菱SPVF或gps-2电梯为主,这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二是教学内容复杂。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课程的特点是原理图多,学生的感性认识差,很难看懂、理解,也不易直观、有效地掌握,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编制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校本教材。于是学校开发《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的校本教材,其目录见表1。

表1《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项目教材目录及参考课时

二、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的基本模式

打破理实分开、按章逐节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项目引导下,将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的专业理论融合到实习、实训教学之中,使理论、实践及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学生在边学边做、教师在边教边指导的理实交互中完成特定项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达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精神的目的。

(二)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进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向学生明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及练习。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

另外,采用分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如在电梯安全保护电路电气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教学中,先学习安全回路各个开关的故障排除,再学习安全回路在控制柜线路的故障排除,最后学习安全回路在主板的故障排除。

(三)教学的时间安排

在项目教学时间上,一方面参照电梯维保企业检查维修该项目所需的步骤与时间,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理论教学的特点和学校现有设备、场地及学生的基本素质等情况,采用半天(四个课时)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其中理论教学占25%,教师示范占20%,学生实际操作占50%,总结、评价占5%左右。另外,每一项目的教学时间只设定参考时间,以方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四)教师角色的分配

篇8

关键词:职业素养;六步法;专业课程;途径

一、基于“六步法”的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实施路径研究背景

高职人才社会职能的实现及其专业技术的运用和发挥,要建立在两个最重要的基础之上:一是具有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二是具有良好的个人职业素养。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备受社会的关注,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在慨叹招不到合适的人选。究其原因,除去一定的社会因素,大学生自身职业素养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基于“六步法”的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实施路径主要研究内容

为了使研究具有针对性,笔者选取汽检专业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进行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堂的实施路径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培养的职业素养研究

本部分拟根据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提炼出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培养的职业素养。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是汽检专业的一门核心课,涉及学生未来在企业、4S店进行车辆检测与诊断故障时必需用到的知识。在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过程中,企业都有具体的操作规范,例如,遵守“5S”的工作要求,团队间有效交流协作,为客户提供专业并人性化服务等。这些过程都要求从业者拥有对应的职业素养。

2.基于“六步法”的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的路径研究

针对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专业课程,主要研究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根据调研情况并结合“六步法”的实际应用,做到“六步法”与我院的课程内容、实际教学环境、教学主体相适应;另一方面,根据调研中确定的针对性的职业素养需求,对课程进行研究分析,做到整体为“六步教学法”,步骤与细节不同。在六个步骤中,研究每个步骤能够培养的职业素养,有针对性地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并将职业素养融入进去。这样可以让学生轮流组织实施故障诊断,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等。这些融入过程要做到细化、具体,便于操作,并且能和课堂融为一体。

3.专业课程中职业素养的考核方法研究

职业素养在专业课程中的考核一直比较难实施,在本课题中拟采取细节评价,综合考量的方式:考量以学生记录学生学习活动的实训工作页为载体,教师根据每个步骤的记录情况,综合考量学生在实训、教学活动过程的表现,给予选择性和描述性评价,这将具体描述学生欠缺的职业能力和期望改进的地方。

三、基于“六步法”的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实施路径研究成果

1.形成针对职业素养融入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以修改过的六步教学模式为载体,形成一套具有教学与考核相结合,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都得到保障,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职业素养融入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实施方法的具体组织实施,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依次为:课程的前期准备,授课过程中职业素养的融入,后期的考核。

2.形成一定的成果便于以后的教学操作和推广

教学配套实施成果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工作页和课程PPT。教学成果是课题研究实施后的宝贵资料,有效的教学成果体现将有利于后续操作的推广。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工作页”是考核职业素养培养状况的重要载体,下面以此为例进行说明。学生根据发现的故障排除任务,进行接下来的实训操作。六步法的过程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评估总结。相对应工作页中,学生在接受任务(故障描述)后,进行理论分析(资讯),再进行准备采取的故障排除方案(计划、决策),接下来进行操作排故(实施),完成后评估自己的心得(评估、总结)。这根据实际情况将计划和决策阶段,评估和总结阶段进行了合并,根据实际实施经验,这样规划能够避免生硬套用“六步法”造成学生对相近任务的赘述,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详略得当。

四、结语

在教师评价中,按照“六步法”从五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经过对“六步法”的具体实施,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提高;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篇9

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第一,必须是机械产品;第二,采用电子技术,使机械产品的控制具有可编程和智能化的特性。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机械装置、动力源、传感器、执行装置、控制器五个要素构成,因此,机电一体化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和实训设备的研制均必须围绕这些要素设计、展开。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性及面向实践应用的特点,笔者对机电一体化实训内容、方法、方式等进行了探索。

1.实训课程的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集气压技术、液压技术、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PLC及其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课程紧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技术环节,即检测、控制与执行三大技术环节展开,同时引入最新的网络控制技术。训练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和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实训使学生既能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从事机电设备或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及设计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2.实训内容紧扣相关知识点

机电一体化系统涉及机械设计、传感器、自动控制和微机原理等多门课程的知识,这些知识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基础。尽管学生在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之前,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在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实训中,对相关知识的回顾和加深是必要的,特别要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实际应用方法。因此,应紧扣这些教学内容,安排若干典型的、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专题实训项目,通过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为综合性实训和设计奠定基础。

3.实训方法由教师演示过渡到学生自我设计

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实训设计,是一个从知识接受到知识应用的飞跃。由于机电一体技术包含了机、电、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实训的综合性程度高,因此,对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演示性实训是一种更直接的实训指导,能使学生对将要完成的设计性实训的过程和结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提高完成设计性实训的自信心。实训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在相关的实训设备上根据要求,在实训装置上进行系统设计,能够按照设定的方式正常运行。通过这个设计过程,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对机电知识的运用能力,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学科知识的关联性,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实训教学的真正目的。

4.实训方式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个人和小组相结合

由于教学课时有限,实训环节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和准备工作,课内主要是利用实训平台调试和实现设计的内容。因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应该建设成为开放式的实训室,便于学生课外进行训练。另外,由于机电一体化实训包含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实训项目包含多个内容,可以采用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的模式。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对模块化设计的一种锻炼。

5.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

为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对机电学生考核的标准为:(1)是否有创新,即能否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能否就所给的条件提出合理的观点和可行的处理方法;(2)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3)能否搜集资料,报告内容是否合理;(4)是否有团结协作精神:(5)写作与表达能力;(6)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等。考核的形式:理论与技能考核相结合。考核成绩的评定:理论测试成绩占20%;实训报告成绩占25%;实践环节占55%,其中拆装操作占20%,编程、调试与排除故障占25%,安全与环保意识考核占10%。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的实施过程可促进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综合实训一般是针对岗位群,培养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往的课程教学比较强调课程中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掌握,忽视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两门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社会需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应用知识。我们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和要求,以“能懂、够用、实用”为教学原则,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把这两门课整合在一起,在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这门课。

一、《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

1、《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深入和提高。在大学一年级,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系统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课并参加了河北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理论知识。

2、《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教材选择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的知识更新周期非常短,时代特征鲜明,应选择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加以讲述、图文并茂的教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由教研室组织任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了课程讲义作为简易教材。在编写时,我们每年组织教师深入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定出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大纲,最后分解出课程学习单元。课程讲义以学习单元为内容目标,精选相关的教材内容;编写时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性。

3、《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时分布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为12学时,实训课为40学时,讨论课为20学时,课时比例约为1:4:2。从教学方式来看,先集中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课,然后完成计算机网络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实训课。这样做既能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足够的实训课时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4、《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实训安排

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训课程后,可完成一些选学的实训内容。

5、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在每次课程开始时,首先提出一个任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个任务进行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对相关知识充满了好奇,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完成它。例如理论课上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交一份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完成的适合日常办公、图形图像设计、游戏等不同需求的计算机装机配置作业。学生会去了解市场,回来后都说收获很大。实训课上,例如硬件组装模块,教学组织与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纠错重做-复述总结。课堂组织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讨论课上,例如故障检测模块,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预设故障-分组讨论-尝试修复-纠错重试-分析总结。上课前教师提前预设若干个可控制故障,上课开始时分组讨论每个故障产生的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尝试排除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为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等方面的综合。

6、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只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被动受体,而不是自己学习的主体,缺乏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是推进高职教育创新的一个手段。学院现有实验设备组数少,课时紧张,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知识,教师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可将各种资料(如授课讲义、背景知识、课程信息等)以文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网上,供学生直接网上阅览,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将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学院建立了网络实训室,为了充分利用实训设备,也为了学生课下实训方便,实训室开放了网络环境,某些实验可以通过WEB方式登录到实训室服务器进行操作。

7、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考核目标是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废除了期末笔试考试,用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该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学习过程评价+综合考试。考核中学习过程占了很大的比例,学习过程包括所有实训课的平均成绩、社会调查报告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而综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和口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