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6 13:3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资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调查 就业情况统计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困绕大学生的主要难题,就业问题同样已经成为实现商务英语专业长远发展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真实了解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工作就业情况、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这届毕业生的培养质量等问题,从而找出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进而使人才培养规划和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人才市场需求,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方面工作,课题组调查并分析了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近三年以来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对本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工作就业情况及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深入分析。
1 调研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力图发现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工作岗位技能,以及其他素质方面的要求。调查研究后,要根据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岗位要求,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式,努力做到专业教学内容和职业岗位工作范围挂钩、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职业岗位技能挂钩,从而增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促进商务英语专业的持续发展。
2 调研方法
该问卷面向天津滨海职业学院2012-2014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发放,共计发放问卷181份,实际回收问卷181份,其中无效问卷为6。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的性质、工作岗位、专业对口率、毕业生期望起薪线、实际起薪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等方面。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1)毕业生就职单位性质(图1所示)。图中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是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因此我们应加强与滨海新区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用人需求,同时依此来制定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期望起薪线和实际起薪线对比(如表1)。就当前就业市场整体来看,对于刚毕业的高职院校专科生,1200元――2000元的月薪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可以提供的待遇,毕业生的实际起薪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除非有一定的个人专长、技能才能或者面试中的出色变现,方能获得用人单位青睐,进而可能获得较高的薪酬。因此加强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以及爱岗敬业等方面的教育,并把这种择业和就业教育同专业技能教育一起作为今后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重点之一来抓是非常必要的。
(3)专业对口情况(图2所示)。图中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毕业后能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这说明本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式依旧比较严峻,同时也说明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专业的发展今后需要做更多、更全面的建设工作。
3.2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
为了发现问题的实际所在,我们进行了更为细致的问卷调查,专门收集了该届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并对一些重要信息统计如表2。
通过上面这个数据汇总表(表2),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如下结论:我们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商务英语专业的整体实践教学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所开设的课程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基本相符,认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就业帮助较大。但是于此同时,缺点也非常明显,这在模拟实训和实习基地学习两个方面尤为突出。这反映出目前我们的实训教学没有形成专业特点,在专业模拟实训和实习基地学习方面没有办学特色,教学安排内容和形式量不足而且形式老化。上述这些方面如果不改变,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会影响到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并最终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就业状况。
另外通过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综合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较弱,商务洽谈能力欠缺,综合实践能力不足等。而综合实践能力的不足影响了他们的工作业绩和个人持续发展能力。我们知道只有提升个人的综合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生存下来。经过分析总结,现将发现目前的主要问题做出如下归纳:
(1)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我院自 2000年开办商务英语专业以来,课程设置的形式虽然从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逐渐转变成实践和理论教学兼备,但是教学模式单一,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制,实践教学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理论层次,难以真正深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2)能够独立进行商务实践类教学的师资力量缺乏。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围绕单纯的英语语言类技能训练,比如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英语阅读训练等等。而诸如实用外贸函电写作能力、商务沟通技巧能力、会谈技巧等这些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联系的商务技能类训练都未能有效地开展,相关师资力量缺乏无疑成为了主因。
(3)实训实习条件落后,投入不足,无法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训机会较少,导致学生的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择业、就业、转岗和自主创业能力都比较薄弱。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亟待完善。
(4)缺少学生能够进行集体实训的单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三年,能够进行集体实训的基地或者单位严重不足。如何联系更多的企业来容纳学生集体实训,这将是商务英语专业未来工作的一个重点方向。
4 结语
通过对近三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力争找出造成毕业生工作能力缺失最主要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完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力.培养社会需求的英语专业复合人才的教学新模式[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篇2
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欠缺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经济管理人才,但也清楚地看到,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及具备的能力与市场的需求脱节。
1.1 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不到位
会计这门课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因此在学习中要回到实践中,才能将知识学懂学透。但是中职学生实践机会较少,这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方式,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很好的理解和消化。
1.2 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较少
企业普遍反映,毕业生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差,与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相比,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没有很好的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只能学习书本的理论知识,并没有进行动手的实践训练。加之大部分学校没有条件让学生参与到会计工作的实践中去,因此培养出有会计实践经验的学生基本上可能性很小的。
1.3 学生的综合素质低
中职学校在招生上存在一定特殊性,招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中考失利的学生,他们可能在能力、智力、习惯等方面落后于高中学生,基础差是必然现象。而中职教育只侧重于学生对某一项专业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会使得培养的学生不符合市场对初级会计人才的需要。
2 会计专业“三个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专业知识理解不到位、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少、综合素质低,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需要积极推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三个一”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三个一”人才培养模式,即指“一双巧技手、一身好素质、一颗细巧心”,它充分符合社会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2.1 “一双巧技手”要求我们加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2.1.1 科学规划“一双巧技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会计专业应开设一些以动手为主的课程。如会计基本技能(点钞、翻打传票、计算器等)、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手工记账)等课程。同样依据现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的需求,会计专业应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岗位技能的实训,相应地会计专业应强调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财务会计实训、会计模拟实习、企业会计综合实训、收银实训等。
2.1.2 培养适应“一双巧技手”人才培养模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动手能强的学生,首先需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老师。这就需要鼓励并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与顶岗实习,让他们参与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业务与实践活动,增强老师的实践经验。同时适当增加老师的技能培训机会和技能大赛,来督促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和技能水平。适当聘请企业单位的会计师、财务总监等高级会计人员来校进行讲座与业务指导,聘请一定数量的理论知识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成为兼职教师,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2.1.3 建立校内外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就必须创造学生实践的场所。第一,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根据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和教学特点,不断更新软硬件及其他配备设备,促进实训室升级和建设,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校内实训室。第二,建立和健全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将一些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校外实习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实习。学校可以将企业的财务主管、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请进课堂,增强学生实践经验。
2.2 “一身好素质”要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2.1 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手段,以丰富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老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现场组织与管理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等,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推进课程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体系的改革,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增加一些实务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考核,着重考核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2.2 构建以会计上岗证为基础的课程教学框架。为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从事会计工作,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培训纳入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中。开设会计上岗证培训课程。学生毕业时能拿到中专毕业证、会计上岗证。从而使学生在具备综合素质的同时,又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
2.3 “一颗细巧心”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2.3.1 加强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养成性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求会计人员有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现,同时时刻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能及时的进行自我心理调控,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中职学校除需要在课堂上讲授会计职业道德,还需要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2.3.2 加强教师和班主任的职业道德培训。为加强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中职学校每个学年都应该组织教师和班主任的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的培训,应该将职业道德考核纳入每一位老师的年终考核中严格执行。同时,每一教学年度适当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及时排除教师心理和情感上的困惑。学校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生活,及时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教师。
3 会计专业“三个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3.1 学校正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深化改革,使课程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需求。
3.2 学校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3 兼职教师队伍的组建。
3.4 学校加大投资用来建设校内实训室、校外学生实训基地、现已建成大连现代化服务业基地――大连商业学校一条街。会计专业已建立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企业经营沙盘模拟ERP实训室、营业员实训室和模拟银行五个实训室。
目前,我校正在进行示范校建设工作,截至发稿前我校已基本完成以上建设任务。
篇3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1—0066—04
数字媒体以其高效优质的信息制造与传播能力,推动媒体从形态、属性到内容产生巨大变革,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彰显出主流强势媒体的姿态,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计算机游戏、影视动画、网络娱乐、虚拟现实等为具体代表形式的数字内容产业正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新兴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急需高素质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通过研究借鉴国外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教育状况,我国诸多高校新增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为了推进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密结合,教育部从2008年起实施了针对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在全国高校择优建设、优先发展一批国家特色专业,为国家培养紧缺专业人才。该项计划引发了高校对特色专业建设内容和方法的广泛讨论。课程体系构建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正确拟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在深入调研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广泛吸纳用人部门对人才培养意见的基础上,面向人才培养目标,邀请国内外高校教授和产业专家共同研究培养计划,构建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特色鲜明、操作性强、能有效服务特色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回顾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剖析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分析课程体系的演变特征,总结课程体系的实施经验,凝练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建设观,对于继续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推动特色专业的持续稳健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 正确拟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使课程体系能够在人才培养中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特色,拟定了以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 紧密结合数字内容产业对紧缺型人才的需求
深入调研我国现阶段数字内容产业的现状,了解数字内容产业对紧缺型人才需求的具体内容。既充分尊重现状,又理性、适度地前瞻构建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使得所培养的人才,既能掌握现阶段数字内容产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又具有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潜能和知识储备。
2 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
客观审视办学环境,了解自身办学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进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将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结合进课程体系的内容中,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上。
3 保持课程体系内容的先进性
不断跟踪数字内容产业的技术变革,分析数字内容产业的演化趋势。充分了解国内外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动态,及时调整课程体系的内容,始终保持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把数字内容产业的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
4 推动人才培养的特色形成
面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设计与特色培养相适应的课程科目、教学内容、实践项目,形成方向鲜明、结构合理的课程群。建设与特色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资源,探索与特色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促进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5 强调课程体系的操作性
充分了解生源情况,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构建课程体系的内容。厘清课程科目知识内容之问的循序渐进关系,建立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结构。通过有序组织,推动层次递进的课程教学。结合师资建设情况,及时更新课程科目,革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二 面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设计课程体系内容
通过调研现阶段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借鉴吸纳国内外高校培养数字媒体人才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拟定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围绕我国现阶段数字内容产业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内容作品的设计、制作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与国内外企业和高等院校的紧密合作,突出特色和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技能娴熟,专业方向明确,技能特长鲜明,适应性强,善于合作,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内容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具有创新和研发数字内容产业新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面向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如图1所示。课程体系采用矩阵式的结构,其特点是以课程群为知识结构单元,形成层次分明的组织形式。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垂直方向自底向上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等几个层次,循序渐进地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路线。课程体系强调宽厚的基础培养,以此实现“理论基础扎实”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多种类型课程的层次之间,设计了课程实验、技能专题实训、综合项目实训和集中就业实习等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递进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工程技能娴熟”的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结构上,水平方向自左向右是以网络游戏、计算机动画和虚拟现实为专业方向的并行课程群。学生在研修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后,选修专业方向课程,从而兼顾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实现“专业方向明确,技能特长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 推动课程体系演化,促进特色形成
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人才培养的有序高质运行,结合不断改善的教学环境和动态演变的人才需求,审视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修订课程体系内容,推动课程体系的良性演化,先后产生了4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课程体系。版本1为专业筹备期间提交给专家论证的课程体系。版本2是在2007年首批入学的学生培养中执行的课程体系。两年之后,对版本2课程体系修订产生了版本3。版本4是在2011年第一届学生毕业,人才培养完成了一个完整周期之后修订所得。以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4个版本课程体系的演变特征,直观阐明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特色之间的关联关系。
1 调准文艺和理工课程融合的尺度
数字内容产业是基于深厚文化艺术底蕴,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创意产业,迫切需要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素质兼备、工程技术特长鲜明的复合型人才。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学科齐全,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一级工程学科上的优势,开设文艺和理工课程,并逐步摸索调准文艺和理工课程融合的尺度。表1显示了4个版本课程体系中文艺和理工两类课程的比例。通过逐步调整两类课程的比例,探索出一套能有效地对理工类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课程科目、教学内容和实施手段,满足了“文理融合、工程技术见长”人才培养特色的要求。
2 构建层次分明的体系结构
人才培养讲究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而且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实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几个层次的课程构成。表1显示了4个版本课程体系中不同层次课程的学分比例。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学分总和保持高于50%,符合“重素质,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特色要求。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课程的比例形成金字塔结构,并逐渐增加了它们的学分总和,从而有利于实现“专业方向明确,技能特长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含有课程实验、技能专题实训、项目创作实践、企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表1显示了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的演变情况。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在不断提高,目前稳定在1/3左右,以此加强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工程技能娴熟”的人才培养特色。
4 执行方式多样化
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开发企业可用师资,遵循三三制师资建设原则,组建多样性的师资队伍,获取多样性的知识来源,形成多样化的执教方式。表1显示了学院全职老师、从其他学院和高校外聘来的老师和来自产业界的老师执教的学分比例情况。多样性的执教方式保障了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有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善于合作”的人才。
四 创新课程体系实施方法,保证人才培养效果
课程体系需要通过良好实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了强化实施效果,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 持续进行课程内容更新和教学资源建设
数字内容产业是日新月异的创意产业,必须通过持续的课程内容更新和教学资源建设,才能保持知识内容的时效性和先进性。通过自编讲义,引进英文原版教材,改编企业培训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从产业实际作品和科研项目成果中抽取素材,剪裁后形成教学案例,建立共享案例库。邀请来自产业的专家共同拟定专题技能实训、项目实训和就业实习的内容。
2 坚持教学方法改革
除了课堂讲授之外,大力推动演示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专题讲座、研究启发式教学、项目型教学。推动教与学的互动,进行教学方法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项目作品交叉剖析和评价,指导学生进行新技术的探索和研发,营建生动活泼、求实上进的教学氛围。
3 强化实践教学
建立多样化、层次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包含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成果案例等内容的成套实验教学资源。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学生到企业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有效机制。由企业自带项目来学校,全真模拟企业生产的过程和形式,进行毕业设计训练。
4 注重校企合作教学
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大学进行合作,外聘教师进行课程讲授、专题培训和前沿讲座。将企业引入教学,协同进行课程实验和实训。建立由学院专职老师和企业老师构成的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有尺度地推动企业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校企紧密合作中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接轨。
5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数字内容产业是一个十分强调创意和创新的产业,自由创意的培养十分重要,为此在实施选修课程和创意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大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指导的模式。建立了“数字内容作品自主创作实践工作室”,学生自主管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参与项目创作或作品大赛。创作成果和大赛作品,可按相关规定折算为学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创意、自觉创新的求知习惯。
6 跟踪评估实施效果
通过学生调查、专家监督、合作高校和企业反馈等多种形式,跟踪评估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不仅对每门课程进行独立评估,还对课程群和教师课程组进行综合评估。关联分析评估数据,推动教学的纵深融合,促成课程群建设产生大于简单叠加的教学效果。通过用人单位跟踪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与产业要求之间的差距,优化调整课程体系。
通过有效的实施,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2011年第一届55名毕业生为例,其中13人在国内攻读研究生,10人出国攻读研究生,5人在国企就业,3人在三资企业就业,17人在私营企业就业,4人自主创业,3人因申办出国延滞就业。一次就业率达到了95%。在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形成了“发挥优势,培育特色,注重内容,强化实施”的课程体系建设观,满足了现阶段人才培养实践的需求,促进了人才培养特色形成,产生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永亮.美国的数字媒体学科发展[J].计算机教育, 2006,(51:47-50
[2]沈琦,于学军,张丽,等.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复 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 论),2010,(8):162.163
[3]李俊龙,林江辉,胡锋.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 和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9-61
[4]张灵,禹奇才,张俊平.专业特色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Ⅲ.中国 大学教学,2012,(9):28-30
篇4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武汉市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推进较好的三家大中型企业开展的调研活动,总结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特点,分析当前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以创新精神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基础、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相结合的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为切实指导和推动我市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作为高技能人才的“主战场”,企业高技能人才分布在企业生产、运输等领域的一线岗位,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能在工作实践中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由于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少,而且现有的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成长的需要,所以如何加快建立以创新精神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基础、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相结合的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1.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市企业总量不断增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升级不断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逐步得到重视,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此次调研的企业分别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和国营七三三厂,调研的3家企业操作岗位职工总人数为60636人。在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55648人中,其中持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41539人,占持证技能劳动者总量的74.65%。其中,高级技能劳动者38481人,占持证技能劳动者总量的69.15%;技师2571人,占持证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63%;高级技师487人,占持证技能劳动者总量的0.88%。
对照武汉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报告中调研的数据,即在1193家企业中,技能劳动者总人数为11.37万人(含农民工 2.27万人),取得职业资格的技能劳动者6.67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58.66%,高级技能劳动者1.05万人,占持证技能劳动者总量的15.74%;技师0.32万人,占持证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8%;高级技师0.17万人,占持证技能劳动者总量的2.55[1]。
从调研的情况和对照的数据来看,调研的三家企业高技能人才所占比重明显高于我市高技能人才平均比重,涵盖的职业大多集中在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钳工、铆工、热处理、电镀、机加工等机械加工制造业工种及选矿、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特种行业工种。同时,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较好,从年龄结构看,30-50岁的占比65.38%,加快了年轻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进一步提升了我市高技能人才层次;从学历结构看,中等以上学历人员有较快增长,其结构比例在逐步改善。这表明,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在部分大中型企业推进得较好,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等环节联动的机制正逐步形成,适应了企业发展和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2.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特点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坚持把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促进武汉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具体体现、加快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来抓,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着力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在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被作为重要和紧迫工作来抓,并取得了较好成效,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企业职工高技能评价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
部分大型企业、行业能够牢固树立创建学习型企业和人才强企的战略意识,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逐步摸索贴近生产需要、贴近岗位要求、贴近职工素质提高的考核方式,如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制定下发关于操作岗位技能等级晋升实施办法,人才发展战略与规范,技师、高级技师评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尽量做到对职工技能水平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努力使企业高技能人才结构更加合理,高技能人才更快成长,并带动各等级技能劳动者队伍的梯次发展。
2.2 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得到进一步创新
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企业技师评聘考评委员会,并根据岗位需求、技能特点,在评审过程中,打破对技师评聘的学历、工作年限的限制,重点考核高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平、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故障分析等综合能力;同时,打破了高技能人才评、聘终身制,结合企业发展需求,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了技师、高级技师动态管理考核制度,实行一年(或几年)一聘,其贡献大小直接与津贴挂勾,激发高技能人才立足岗位、提高技艺的积极性,如武汉重型机床厂就将高技能人才评价纳入公司整体“人才工程”的实施之中,并对考核人每年进行一次选拔评审。
2.3 积极拓宽高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大力开展各类练兵、竞赛活动,积极选拔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企业通过岗位练兵、名师带徒、技术比赛、技术运动会等形式,促进职工在岗实践中成才,并邀请行业内外专家以多种形式进行理论和实操辅导,提高高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激发高技能人才热爱岗位,提高技艺的积极性,企业通过以赛代练的形式,形成了学技术、比技能、促成长的良好氛围,同时还成立技师协会和工人科技园,为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发展平台,提升了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
2.4 健全了职工提升技能的奖励机制
部分企业建立了职工通过技术竞赛、企业培训、自学成才等形式提升技能的奖励机制。通过培训或自学成才,对取得一定职业技能等级的人员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职工学习成才的积极性。对在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和在各级技术竞赛中获得一定成绩的,除享受一定生活福利待遇外,每年还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和带薪休养;对创造出先进制作法的优秀高技能人才,企业还按本人名字进行命名。
3.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高技能人才总量不断增加、结构有所改善、整体文化水平有所提升并呈现出年轻化的同时,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3.1 部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不够重视、投入不足
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三资和中小型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使得企业高技能人才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比例偏低[2]。有的企业对培养、评价人才工作有顾虑,担心职工有了高级工及以上证书后向企业要待遇、提条件,干脆不让职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加剧了企业内部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严重匮乏。这样也就造成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不能有效地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现场考核、工作过程考核也不能得到有效地推广应用。
3.2 高技能人才流失现象较多影响企业评价工作开展的积极性
部分企业反映,受待遇和发展前景等因素影响,高技能人才“跳槽”现象严重。相对沿海、华东等发达地区,我市吸纳高技能人才的载体、空间和引力有限,部分企业薪酬待遇过低,用人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不畅通,也导致高技能人才流失严重。这一现象反过来,也影响了企业培养、评价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3.3 高技能人才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等环节没有形成有效联动,导致评价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企业鼓励劳动者走技能成才、岗位成才之路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不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岗位规范之间的结合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高技能人才评价作为岗位使用与待遇的依据,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全社会、各企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之路并不畅通。部分企业建议,要制定对企业用工先培训,持证再上岗的具体政策,强化劳动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对企业实行准入工作制度,对个人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招聘应优先录用,在工资待遇上也应该高于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这说明有些企业对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工作是认识到了,但执行不力、办法不多的现象比较普遍。
4.对下一步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建议
4.1 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对优胜者在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的同时,可按有关规定直接晋升职业资格或优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崇尚和争做优秀高技能人才的良好风尚。
4.2 要健全和创新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办法和方式
进一步突破年龄、学历等的限制选拔人才,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相结合的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拓宽渠道。
4.2.1 实行技师考评社会化管理,充分发挥我市专业考评委员会的基础作用,指导各专业考评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做好相关行业(专业)的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工作。
4.2.2 在全市选择3-4个管理规范、技能人才密集且培养成效显著、鉴定工作基础好的大、中型企业进行试点,创新企业高技能人才岗位评价方式,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和认证服务,通过企业与相关技师培训培训考核认证,由专家组进行评价。
4.2.3 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考试、评价题库,积极推进评价方式智能化、科学化、社会化、网络化,通过应用计算机现场随即抽题,模拟操作,计算机评分,确保考核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4.3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
加强高技能人才相关理论研究,做好调查统计和需求预测工作。完善我市高技能人才交流信息平台,开发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加快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逐步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评价模式。健全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制度,切实加强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并且做好鉴定机构和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4],提高责任意识和工作质量,为评价工作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同时树立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典型,定期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
4.4 着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引导和鼓励各企业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引导和督促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经营情况,完善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办法,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指导企业建立和落实职工凭职业技能资格得到使用和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机制,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的衔接。用人单位要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高级技能人才倾斜,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形成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
篇5
论文关键词:就业;艺术生;创业教育
一、艺术生的就业形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艺术生的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艺术教育空前发展,艺术类专业办学单位种类繁多,艺术类考生数量也逐年递增。而市场需求发展缓慢,滞后于各类院校艺术生扩招的速度,导致供大于求。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高,应届艺术类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对于艺术生来说,尤其是传统的美术类、音乐类人才’市场需求出现了严重饱和,就业压力增大。前几年开始的艺术类招生热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已经开始显现,而这种趋势还将继续。
2.艺术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艺术生的就业观念滞后。第一,依靠亲朋好友的社会关系安排工作,不参与择业竞争。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的效果显著,对个人的发展无益,一旦社会关系淡漠就会面临失业的危机。第二,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迷惘、胆怯,对“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理解不深刻;择业期望过高,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对工作地域、职位、待遇等的要求较高,对自身的实力有虚高估计,不能综合考虑国内当前经济形势、就业形势等客观现实,最终导致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第三,就业观念偏激也是就业观念滞后的表现。非国家机关、事业机关、国有企业岗位不去,对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就业则以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之名而不予考虑。第四,缺乏自主创业意识,不愿冒创业的风险,没有创业的主动性和心理准备。
(2)艺术生素质发展不均衡。一是专业情结浓厚,文化意识淡漠,重专轻文现象突出。二是思想活跃,情感丰富,考虑问题感性有余理性不足。三是重视自我,集体观念、道德修养有待加强。四是崇尚自由,生活作风散漫。五是政治思想意识薄弱。
(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第一,观念偏误。将就业指导等同于找工作指导,将就业指导等同于一?欠l性就业安置,忽略了职业发展前景、人才需求趋势、应对职业生涯危机以及择业心态和原则的指导。第二,工作人员数量、水平有待提高。高校就业指导专职人员有限,且忙于与就业工作相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的时问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就业指导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专业背景的指导教师数量较少,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第三,对象狭窄,内容层次不高。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只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忽视非毕业班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指导。同时,缺乏符合专业特点、自身人格特质和市场需要的综合测评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第四,缺少个体关注。高校就业指导只采取讲座和集中上大课等群体辅导方式向学生灌输就业知识,无法满足大学生职业心理测试咨询等个体化要求。
(4)艺术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目前在就业市场中,一些不公平、不规范现象屡见不鲜。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对艺术生的择业、就业造成了多方面损害。一方面是片面的人才观、用人观造成了学历崇拜与学历歧视并存,大大削弱了艺术生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扭曲了正常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各种非正常现象的影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性。人际关系客观上在我国现阶段的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业机会的不公平不仅表现在大学生之间,也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正是由于有关部门未能有效地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导致了本来应当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反而成了就业弱势群体。同时,艺术生就业市场必需的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与艺术生就业密切相关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二、创意、创新、创业与就业
1.创意、创新与创业
创意是在以往经历过的一切事物之间进行连接或合并产生的新构思、新观念。建立新关系是创意的本质。创意的四个特征包括突破性、突发性、自由性和不成熟性。创意是一种突变式的思维飞跃,具有突变性;创意的不可预期、天马行空、突如其来,具有突发性;创意是信息的整合,信息来自于多方面、多渠道,具有自由性;创新是相对的、不明确的,需要进一步思考、验证,具有不成熟性;创意是创新的起点;创意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狭义的创新是指整个社会中新的、有价值的、首创的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理由充足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广义的创新是指对个人来讲产生的想法或完成的实践较以往相比具有创造性、突破性且理由充分。创新具有三个特征:是创造性,是指第一个揭示了某个领域的规律,发明某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引领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或是相对自身以往的第一次突破;二是突破性,是指凡是创新,必然对原有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有重大的突破。并提出新的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等;三是理由充分性。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充分的依据之上,具有充足的理由,绝非凭空捏造、胡思乱想。
创业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一个人或一个团队运用组织力量去寻求机遇,去创造价值和谋求发展,并通过创新来满足愿望和需求。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定的经济实力、创新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的管理能力、沟通意识和相应的知识结构。
创意是创新的来源,创新是创业的灵魂。人人皆有创意,但非人人能够科学把握。创意是“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捕捉那转瞬即逝的灵光,用创新的思维、创业的形式赋予其“有形的翅膀”。创业是基于创新的水到渠成之果,没有创新点的创业不会有顽强的生命力,仅有创意、创新没有创业也会削弱创新的价值。
2.就业是艺术创意、创新、创业的指引
就业是艺术创意、创新和创业的指引。我国人力资本雄厚,合理训练、配置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要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艺术生的教育更贴近市场的实际需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致使职业的分类更加细化,功能不断变化。一成不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势必与市场的需求渐行渐远,跟踪时尚前沿更是艺术生培养的要点。因此,高校有必要评估相关就业市场的变化,适当地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帮助艺术生了解职场,逐渐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毕业后迅速进入职业角色。
3.艺术创意、创新、创业为就业提供机会
总数的不断增加、经济危机的持续,使艺术生的就业更加难上加难。引导艺术生有意识地激发创意、不断创新,以创业带就业,是解决艺术生就业难的一条重要途径。创意产业是增长快,附加值高,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朝阳产业,其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从发展艺术生的创意、创新和创业的角度推动艺术生就业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以创意、创新和创业带动艺术生就业,是一项可行可为的蓬勃事业。只要政府、高校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加以扶持,增加艺术生就业的机会,相信这个群体一定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艺术生创意、创新和创业教育
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自主创业作为新世纪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要由传统的单纯就业到现在的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这需要高校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加强创业教育为出发点,对艺术生的自主创业大力引导和扶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有针对性地抓好艺术生的创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成为艺术院系的工作重点。
目前,艺术生在创业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对创业认识的模糊。艺术生不能只将眼光局限在简单重复的接单创业”方式上,在解决暂时的生存问题后要聚焦于技术含量高、经得起市场考验的项目上。二是自身准备不足。主要表现在创业心理准备不足,创业知识和能力欠缺、过度追求个人价值方面。三是创业环境还需完善。主要表现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制度难以全面落实和高校引导教育不足两方面。从提高艺术生的创意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人手是解决艺术生就业难问题的不二法宝。
创意、创新是艺术的本质表达。创意、创新与创业一以贯之,密不可分。以创意、创新催动创业,创业反哺创意、创新,形成艺术生培育、就业的良胜循环。进行创业速成培训,盲目鼓动艺术生,好比无本之木,必将举步维艰。
1.树立创意、创新的理想信念,形成统一价值观念
创意教育是艺术生创新、创业的钥匙。艺术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有创意的支撑。创意、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使艺术生学习激发创意的方法,增强创意、创新动机。
(1)教育行政和高校有关部门要树立创意、创新的新观念。根据就业市场要求指导艺术生创意、创新必须坚持观念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为此,教育行政和高校有关部门要重视调查研究,切实有效地把握艺术生就业市场的要求和动向,做出准确的判断,建立适合当前就业趋势的新思想、新理念。同时,对艺术生的培养体系和教育环节做适当的调整,既要紧贴“新思想、新理念”,又要适度,做到理性扬弃。
(2)促使艺术教师树立创意、创新理想信念。艺术生创意、创新教育的直接操作者是专业教师。促使艺术教师树立创意、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保证“一通道,两畅通”。艺术教师必须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有关规章制度保持一致,全面落实艺术生创意、创新的教学任务,要积极参与到创意、创新教学改革中来,及时与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反馈,将创意、创新教育中好的经验加以总结、分享,尽陕调整不足之处,形成“一通道,两畅通”的创意、创新教育回路。同时,艺术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观念,优化自身整体素质,紧跟艺术潮流,配合艺术生创意、创新教育要求完成角色转化,由单一的知识占有者、传授者转向艺术教育规律的探索者、教育模式的创新者,从而由知识型、传授型教师转向研究型、创新型教师。
(3)引导艺术生树立创意、创新理想信念。艺术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意、创新教育的对象。基于就业导向的艺术生创意、创新教育是否有效果,关键看艺术生的成长、成绩和成果。在落实创意、创新理念的教学活动中,艺术院系教师必须帮助艺术生树立创意、创新的观念,提升他们创新创意的动机,提高创意、创新的信心,为艺术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全面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艺术生创意、创新工作的展开。
2.开展艺术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是提炼创意的唯一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没有实践操作的训练等于纸上谈兵。实践环节是开展艺术创意、创新和创业活动的重中之重。
(1)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建设。课程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的实验实训资源,开发顺应时代要求、适应技术发展的创新教育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通过课程使艺术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创造力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启迪自身创新思维的方法,培养自身创新精神,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升华自身创新人格。同时,努力拓展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在专业课程中可分为包含专业特色的专业主干课、专业拓展课和包含课程模块的柔性方向课,狠抓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训练。
(2)积累创新素材,将艺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位艺术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寻求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结合的长效机制、完善激励评价和培训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等方面探索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创新思路,使艺术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
(3)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学习和创业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寓教于乐、寓教于行。注重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服务性、导向性和广泛性,推动学风建设,反哺创意、创新教育。
(4)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艺术创新和社会需求中不断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除校就业指导中心外,专业教师也应承担部分必要的艺术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使艺术生的职业定位既具普遍性,又重个体性。推进“就业反哺教学,教学支持就业”的就业工作理念,把学生就业工作作为院系创新工作的新载体,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抓手,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早启动、早主动、早就业的良好局面。
(5)树立创新、创业典型,发挥榜样效应。注重树立榜样,挖掘先进典型,开展模范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充分利用学生之间互动、交流通道,以老生带新生,先进带后进,分享成功经验,使更多的学生充分投入到创意、创新和创业中来。
3.建构创新平台,做好创业孵化工作
创意环境对创意、创业的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促进艺术生的创意、创新,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几率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创意环境的建设,创造一个有利于艺术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激发灵动创意的氛围,使更多的艺术生加入到创意、创新中来。
(1)政策扶持。根据艺术生积累、初创、发展、扩大四个创新、创业阶段的不同需求,艺术生创意、创新平台可以分级管理,将艺术生创业区域规划为工作室运作区、创业起步孵化区、发展出壳培育区和扩大自由发展区,形成创意、创新指导、创业催化的一条龙孵化平台,为不同艺术专业、不同层次阶段的艺术生提供创新、创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