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房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1 08:5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量房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量房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钻井液实训;空间设计模式

前言: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的简称。目前我国对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研究较少,科别分类下的实训空间设计的研究更少,本文以建筑设计的角度对高职院校钻井技术专业的钻井液实训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并总结使用现状问题,对调研实训用房进行优化设计,分析钻井液实训空间的设计模式,丰富钻井技术专业实训空间的建筑设计研究。

1研究背景

1.1高职院校建筑设计研究现状

高职院校承担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教学角色。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院校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我国对高职院校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建设标准较少,199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简称“92指标”),以及《技工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等,已实行二十余年,与现状脱节,设计指导意义减弱,亟须修订与完善。[1]很多高职在校园规划建设时参照普通高校的设计模式,各个专业的实训空间没有按照课程需求设计,造成了实训空间面积不足或浪费的现象。

1.2钻井技术专业

钻井技术专业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下的石油与天然气类里的一个专业,其专业代码为540401,钻井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石油工程院系的一个主要专业。钻井技术是以整个钻井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1.3钻井液实训空间

钻井液实训是钻井技术专业实践训练的一门必修课程。钻井液实训空间主要包括实训室和准备室两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测试仪器的结构和测量原理,掌握常用处理剂的性质作用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2钻井液实训用房现状调研

2.1调研方法

(1)实地调研分析法本文调研选取YA职校、TJGC职校和CDSY高专为对象,对调研对象进行建筑图像采集、室内外环境调研、建筑平面测绘和师生访谈,然后绘制实训用房平面图,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为课题研究获取详实有效的实证信息。(2)对比研究法综合上述已有资料,从建筑学角度进行论证,对实测内容进行分析绘制数据表格,从而总结其空间的相似性和特殊性,运用科学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3)相关学科交叉分析法高职院校的实训建筑与教育学、建筑学、规划学、环境行为学等多个学科有联系,结合上述学科,综合分析钻井液实训用房的空间设计,系统地对实训空间设计模式进行研究。

2.2平面布局及使用现状

钻井液实训用房的空间没有相应的建筑设计参照,现有的实训空间多数按照普通实验室的标准设计,缺乏专业特色,不能满足教学目标。

2.3影响钻井液实训用房的因素

(1)学生数量。实训空间的使用主体是学生,上课学生数量决定了实训空间使用的舒适度,一般情况下2人一组进行实验,分15~20组,生均指标是衡量实训室使用舒适度的标尺。(2)学科建设。各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重点、招生数量不同,对实训室的需求程度存在差异化,所以在建设初期面积的差异化就体现出来。(3)实验要求。实验需要良好的通风系统、上下水系统,以及钻井液废液处理处。

3钻井液实训空间设计模式

3.1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指实训空间的建筑尺寸、空间组织、面积配置等,结合实训设备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形成量化标准。高职教育的实训应按自身定位创建特色。课程设计应注重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3]钻井液实训用房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场所,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标准化原则。实训用房应以标准的实验台操作距离设计,实验台有良好的上下水系统,在实验台两侧设置交通空间,形成标准化的实验实训空间。(2)规范化原则。实训空间应遵循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采用规范化的建筑模数。(3)实用化原则。空间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空间满足操作需求,体现实用化原则,使实训用房使用较为合理。

3.2优化方案

笔者在CDSY高专的钻井液实训室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1)调整理论教学方向,并将实训设备区域放置在教室一端,留出一角专门用于钻井液废液收集。(2)在原有黑板处放置实训仪器存放柜,方便仪器保存。(3)在实训室一侧设有准备室,为教师提供操作准备区域。(4)钻井液实训室同时满足40人操作实验,2人一组,共计20组。钻井液实训室实训设备为中小型设备,对层高无特殊要求,可以设置在任意楼层。具体的设计方案及对比如表2所示。钻井液实训空间需要容纳学生操作的实验台,应有良好的给排水、通风系统,且需设置钻井液废液处理处。各院校在建设钻井液实训用房时可根据院校特色和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整。

4结论

高职院校钻井技术专业的钻井液实训空间设计应结合院校特色和需求,以标准化、规范化和实用化为原则。实训空间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我国的高职院校实训建筑的理论研究较少,希望今后有更多的细分化研究,丰富高职教育的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王琰,李志民,罗琳.关于西北地区职业技术院校校园规划与设计的研究思考[J].南方建筑,2013,(03):35-37.

[2]叶莉.高职院校钻井技术专业文化建设思路探讨[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12):67-68+72.

篇2

【关键词】建筑装饰专业 实践教学 学中做 做中学 记实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61-02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目前我院建筑装饰专业正在积极探索中。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必须高度重视教学实践,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尤其是建筑装饰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课题,它需要把传统的基于理论认识教学模式转变为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系建筑装饰专业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以理论教学为辅,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建筑装饰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综合训练课程完成。通过对一个实际工程的综合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自主性内容,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建筑装饰教研室商议,由专业资深教师牵头进行课程整合,将《装饰施工技术》课程与《装饰监理》、《室内设计》、《装饰表现技法》等课程融合,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在建筑装饰二年级试点实施。首先是《室内设计》、《装饰表现技法》、《装饰监理》、《装饰施工技术》四门课程分别进行了11周基本理论知识的单元教学,然后是利用3周或72课时(亦可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装饰施工技术实训综合项目环节。项目组的老师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和细致的实训安排,把实训项目细化到每一天的工作内容。此实训项目以“我的空间秀”为主题,意为我做主、我设计、我制作,秀出属于我自己的空间。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逐步掌握从思维构想到市场调研、再到最终成型的一系列学习过程,充分地体现出“学中做、做中学”的实践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对真实的教学情景有较全面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做出正确的引导。

“我的空间秀”实训项目以班级为单位(现为建装07301班48人),分为4个小组,从本学期第11周开始至14周结束,实训场地为建筑工程系二楼教室和三楼装饰实训室,每组的空间范围控制在4000mm×4000mm×2800mm(长×宽×高)。要求学生在此空间内运用所学的室内设计、装饰表现技法、装饰监理、装饰施工技术等知识完成墙面、顶面、地面、水电工程和软装饰五大块的装饰制作。

四个实训小组分别以客厅、厨房、儿童房、小酒吧为题目作为实训内容,每个小组大约10人,由组长安排方案设计,前期资料收集,市场调查、购买装修材料,在专业指导老师的现场演示下,每组同学自己动手制作家具,隔墙、吊顶。在设计过程中,带领学生到实际的咖啡厅、小酒吧去现场体验,了解所设计环境的设计元素、空间特点。到家具城去参观儿童房家具、客厅家具的样式风格,然后根据每个小组设计风格来进行家具设计,到装饰材料市场采购材料,由于预算非常有限,每个空间的经费只有1500元,比CCTV-2里交换空间的8000元预算少很多,同学们只能用最少的钱,买有限的材料,把一个连隔墙都没有的空间做成一个家具配备齐全的完美空间,同学们可谓是费尽心血,最终完满完成了实训任务。

在整个实训环节中,指导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把课程讲授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同时融入了装饰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成果,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手、脑、口”并用,“教、学、做”合一。在学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

学生在实训前有计划,对本组任务提出明确要求,明确每一步的任务和要求。在实训过程中做到认真观摩老师的演示,认真分析勤于动手操作,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同学们完成了前期基础工程:开线槽、走水电、砌筑隔断、粘贴瓷砖、制作吊顶、隔墙、制作家具,以及后期绘制背景墙中的彩绘等装饰美工等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实践后及时写出实践心得和各自的独到见解,分析在实训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法。

实训开展过程中,同学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高,每个小组都制定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详细的工作方案,同学们从设计、购买材料,到自己动手制造吊顶、隔墙、橱柜等等,装修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亲自动手做了一遍,亲身体会到工作的关键环节,不懂的地方可以马上问在场的指导老师,迅速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每一天的工作,同学们看到一个空间从毛坯房到精装修的过程,体验了从设计、施工到监理的各环节,对专业更加热爱和感兴趣。

在三周的实训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三周时间要完成实训任务,时间是非常紧迫的。开始实训之初,由于材料没有到位,设计没有到位等因素浪费了一些时间,到了后期,油漆干燥就来不及了,于是很多同学都有了为赶工期而熬夜赶工的经历,同时最后赶工的效果不甚满意,也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做好时间控制。我们在实训过程中还发现,个别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还有旷课、缺考的现象,而在三周的实训过程中表现相当出色,从不缺席,认真动手做,不怕苦不怕累,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而且也展示了他优秀的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可以说,实训教学极大的调动了部分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今后专业教学如何因材施教,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同时在实训工程中同学们找到了做设计的基本方法,对于从来没有涉足过的环境,要自己去设计时,老师带领他们到实地去参观去体验,到生活中去感受,去找灵感,比在图书馆里找参考资料,闭门造车,这种亲临其境的学习方法为他们适应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途径。在制作背景墙时,指导老师演示用丙烯颜料手绘的过程,同学们自行设计和制作了小酒吧背景墙、儿童房背景墙的手绘墙画,比起市场上专业绘墙画的效果毫不逊色,而市场绘墙画每平米均价100元起,而同学们自行绘制只花了颜料的钱,大大节约了成本,这样一来,大大鼓舞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控制装修造价的实践课。

同学们在进行装饰材料市场调查的过程中,对各种装修材料的价格有了更深的了解。因为学校下拨实训经费有限,所以只能买价格低廉的材料,为了买到便宜的材料,必须要和建材店的老板反复砍价。在这个过程中,也加强了同学们的社交沟通能力。同学们在买乳胶漆时,和老板成了朋友,老板还送了一小桶蓝色手刷漆给他们,解决了儿童房的背景墙的蓝色漆问题。当然价格低廉的材料多是店里所剩不多的产品,同时规格也不是很均匀。他们所购买客厅的复合地板是店里最便宜的产品,只剩有限的30平方米,同学们全部买来还不够,板材的大小也是参差不齐,在铺设时对缝就遇到了困难,后来地板不够了,想再去补,店里就没有了,给他们的施工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最后同学们总结教训时也说到,要控制好装饰材料的质量,不能只控制价格,质量更重要,规格不好的材料对装修质量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在上装饰材料理论课时,老师曾告诉同学们很多质量差的建材产品含有挥发性有害气体,同学们没有体会。在实践操作中,同学们自己切割人造板、刷油漆,现场的难闻气体很多,装修粉尘很多,同学们时刻感受到装修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实在很难闻,很多同学在实训过程中都戴上了口罩,戴上了帽子,做足了防备,更加深刻体会到要创造一个健康环保的环境的重要性,装修材料的健康环保是关键。通过为期三周的实训过程,为今后社会上多一个有环保意识,有良心的装修设计师打下基础。

同学们在实训过程中分工合作、群策群力,完成了从前期收集资料、市场调查,方案设计,材料采购、制作隔墙、吊顶、衣柜,到后期装饰美工、手绘背景墙、布艺软装饰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同学们的通力合作。通过3周的实训工作,同学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互相协作,取长补短,也体会到装修工程是需要团体才可以完成的。

三周实训环节结束后,同学们在工作汇报会上对本组工作进行了总结,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示了整个实训的过程,在展示中插入了设计文本、效果图、市场分析报告、同学们的施工操作照片以及装修完成后的实景照片。同时也总结了每个组同学们在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对在场每个同学和指导教师都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参照,为同学们今后在设计中遇到同样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这种实训过程的展示训练也为今后同学们在实际工程中向业主展示方案提前演习了一遍。

通过为期三周的实训环节,有力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明确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高技能管理提供创造的技能型“灰领”人才的定位,明确以经济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需求为基本根据,以装饰行业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加强实践教学,努力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在实训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创新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全真或仿真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变了过去在“黑板上耕田”的单一教学方式。技能训练全真化(仿真):可以完全按照专业的工作流程和模式进行建设和管理,使得学生在校内就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按照现代实际标准进行培养,“零距离”的培养“零适应”人才,切实落实了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思田.关于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篇3

关键词:软件专业;项目实训;项目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1-0116-03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近几年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出现很大缺口,企业急需应用能力强、有实践经验和一定学习创新能力的毕业生。然而,尽管每年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数量增长很快,由于知识脱节、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真正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数量有限,因此,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中、高端企业招人难的局面。归根结底,高等院校针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方式不能适应职业需求,尤其在教学实践环节上,存在许多不足。我院针对传统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结合现代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对软件专业进行了项目实训教学实践。

1 校内实践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在于知识更新快,实现的技术手段更新快且多样化,软件人才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实用技术。为了适应职业需求,许多学校开设了主流软件技术课程,如.NET, Java (J2EE) , Oracle等,并针对课程开设了各种形式的课程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现有的实践教学存在很多不足:

1)实践针对孤立知识点,缺乏知识点的关联性。大多数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在理论教学的2~4个学时之后,针对理论教学内容安排上机实践小作业,这种教学实践以知识点分割,不能将课程的整体内容系统的联系在一起,无法完成针对课程的综合能力训练。

2)实践针对具体课程,缺乏与前置课程、后续课程的关联性。这种实践教学往往放在理论课程结束后的1~2周,针对理论课程安排课程实践,实践项目中涵盖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但却忽略了与相关课程的关联,且因为学生的专业知识有限,只能采用虚拟项目进行实践,往往与实际脱节,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不能理解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实践缺乏系统化、工程化项目,难以达到项目工程化管理和开发的训练目的,不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企业往往采取系统化、工程化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在项目下划分子项目、模块、子模块等,开发人员分成小组,既完成本组的工作,也要与其他小组配合工作。实践教学中往往由于学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不能用真实项目或仿真项目进行实际开发,无法真正给予学生实际项目实践经历。

4)实践缺乏真实或仿真的实训环境,使实践过程缺少指导与监督。许多高校的实践环节安排在计算机房进行,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学生上机完成实践内容,但项目式实训要求在项目进行的各环节有必要的项目跟踪和监督机制,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小组会议,甚至需要项目会议进行讨论,一方面,计算机房无法提供讨论的场地,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计算机房无法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不能有效的监督学生的出勤、工作进度等信息。

5)实践缺乏软件开发与管理的行业规范,无法将学生带入真实的项目中训练,造成校内实践教学与实际项目管理开发方式的脱节。

2 项目实训教学实践

针对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我院面向软件专业学生,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开展了为期30天的项目实训教学实践。我院与南大富士通软件公司进行校企合作,选取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的教学管理系统为实训项目,采用,C#语言,Oracle10数据库系统,windowXP环境进行开发,并引进南大富士通软件公司项目管理和开发规范指导项目。

2.1 实训环节

项目实训分7个环节:

1) 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安排在实训的第1天,为了让实训学生了解整个项目计划和目标,邀请了南大富士通的项目主管和技术主管介绍软件项目知识以及业内相关标准和规范。业内专家的经验对学生更有说服力,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动报告之后,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构建系统开发平台,使学生尽快进入项目。

2) 理论基础训练

报名参加实训的学生基本具有必要的专业基础,包括程序开发语言,数据库基础,软件工程基础。但很多学生对先前所学的专业课程都有所生疏,因此在项目启动后的一周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以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的Demo为例,设计数据库,针对某一具体功能完成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Demo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系统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规范,SQL语言的应用;另一方面,给没有.Net编程经验的学生一个熟悉的过程,以便很快适应实训项目开发。

3) 项目训练

项目训练包括几个阶段:需求分析、功能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数据流分析、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用户手册制作。全过程按照南大富士通软件公司的项目流程标准化运作。在项目需求阶段进行项目分组,按功能模块划分成6组,每组5人。在需求之后的每个阶段,都邀请南大富士通的专业人员做相关的知识介绍和操作流程,然后每组由2个教师带领完成本组的模块。期间每个阶段,小组都进行阶段小组会议评审,阶段工作完成后,开项目评审会议,及时对项目工作进行监督和调整。

4) 项目中期汇报与评价

在项目中期,即编码工作之前,由各项目小组进行项目汇报,包括进度情况、后期工作量预计,难点问题等,并由带队教师对各小组成员的工作进行评价。

5) 项目结题

项目完成后,由各小组对本组负责的模块进行总结,演示模块功能,并听取其他小组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对小组的评价的参考;由富士通项目经理对本项目进行整体评价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6) 实训调查与总结汇报

对参与实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项目内容、项目难度、项目形式的满意度调查,项目中学生在软件流程、业内规范、实现技术方面的收获,以及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每组抽取一个学生代表进行总结汇报。

2.2 项目实训的保障条件

1) 项目实训的软件保障

采用南大富士通软件事业本部的过程规范(SWN)组织软件开发过程,在项目需求开发阶段完成RS(调查)、BD(基本设计)、FD(功能设计),在技术方案阶段完成SD(结构设计)、DD(详细设计)、MI1(编码)和MK(测试)。并采用富士通公司的过程改进框架支持系统SPIF统一管理数据,进行版本控制和数据分析,使所有开发的参与者能随时确认整体项目的进度情况。采用企业的标准化开发规范,学生能真正投入实际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在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利于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2) 项目实训的硬件保障

我院针对本次实训专门组建实训基地,模拟公司环境管理,采用专用服务器支持项目开发、采用指纹打卡设备记录出勤情况,为每位实训学生分配专用机器,提供专用会议室进行小组讨论,全程30天封闭管理,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职业氛围,全身心的投入实训学习。

3 实训效果评价

通过对实训的全程监督和实训调查,实训取得显著成效,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实训项目按时完成,全程文档、说明书齐备。通过30天的努力,实训团队完成了计算机基础部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主要文档工作,虽然存在一些小瑕疵,经后期改进,现已投入使用。

2) 加深了学生对软件开发流程的理解。80%的学生在实训调查中表示“从未这样深刻的理解软件开发”,特别是需求开发阶段的重要性以及对后期开发工作的影响。本次实训将学生认为“软件开发就是编程”的观念彻底扭转,90%的学生认为此次实训非常贴近实际工作。75%的学生认为实训有助于理解标准化、系统化的开发方式,而并不是片面强调个人技术。

3)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项目实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项目任务分配使学生具有责任意识,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主动学习,向带队教师请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项目锻炼,6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4)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分组开发、小组讨论,学生对团队合作有了深刻的认识,不仅需要团队分工,还要相互配合协调,听取意见,做出调整,才能使整个团队的开发工作顺利进行。实训结束后92%的学生愿意在此参加这种形式的实训。

4 结论

本文介绍了面向软件专业学生进行的一次项目实训实践,经过多方面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一阶段的任务将在本次实训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做进一步改进,扩大实训规模,最终将项目实训纳入专业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方圆,邱建雄.面向软件外包的项目实训教学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25):6302-6304.

[2] 冷淑君.以项目为中心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008(258):76-79.

篇4

【Key words】Scene teaching method;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s professional

0 引言

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法是老师和学生同时到现场,通过对现场事物的学习、调查和研究,学习到新的知识或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现场教学的最大特征就是将课堂移至现场,将实际事物作为教材,教师成为主导,学生成为主体,使学生能够亲临现场、直接去认识真实的事物,面对真实的事物来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现场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而且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是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现场教学法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

(1)根据传授理论性知识的需要,组织学生到有关现场进行教学;

(2)根据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需要,到现场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技术。

现场教学的方法和形式,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的性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场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1 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其特点

移动通信是个飞速发展的产业。

2009年1月7日,随着工信部发放三张3G牌照,我国正式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中国的3G至今经历了5年的发展,三大运营商移动(TD-SCDMA)、联通(WCDMA)、电信(CDMA2000)在短短的5年期间推出了3G的一个又一个版本,用户的数据业务体验达到了一个有一个的提升。

2014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TD-LTE制式的4G牌照。三家运营企业均已开展TD-LTE规模网络试验,TD-LTE技术完善和产业发展的成熟度已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同时联通和电信在进行FD-LTE的试验网,4G的到来给移动数据业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秒100M的速率不再是神话。

从我国移动通信的历程来看,发展的速度是学校的实训室所不能追赶的。当我们还在研究GSM网络的时候,运营商已经在做3G的网络了;当我们还在学习3G网络的时候,4G已经开始商用了。高校实训室建设一般历时较长。以一个3G实训室建设为例:一个3G的实训室从调研、申报、招标、软硬件建设一般历时一至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3G的发展来看,仅仅实训室的建成已经耗去了3G发展一半的时间,我们一般高校实训室的建设远落后于商用移动通信的发展。

此外,移动通信的2G到3G,3G到4G的过渡都是跨时代的飞跃,其所使用的接入网和核心网设备都有很大的区别,不是纯粹的平滑过渡。高校尤其是高职类院校的移动通信专业如果只凭实训室的教学,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将来就业需要的。

移动通信专业又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传统的理论、原理的学习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移动通信实训室虽然能在校园网环境下来模拟电信运营商环境,实现商用环境中业务需求的在校实训。但是由于实训室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学习到最新的知识,无法达到运营商所需要的技能。

2 将现场教学法引入移动通信专业的教学中

移动通信专业学习的重点是接入网部分,接入网部分在学习的时候,学生可以从实训室学到普通的3G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的配置和维护,并且仅仅是三大运营商中的某个运营商的设备。如果学校能够和运营商进行深入的校企合作,我们就能很好的引入现场教学,学生在学习接入侧设备的时候,以学校的3G实训室为基础,教师将课堂搬至运营商的机房,对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延伸和扩展。

例如,参观运营商真实的机房,让学生能真实的了解机房的概况,真正的感受到运营商的实际现场的情况,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机房选址、机房安装、和布线的具体规则和要求。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或者邀请运营商的资深的工程师讲解基站的各个组成及功能,学生可以看到具体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设备以及各种基站天线,直观并且印象深刻。

由于我们使用的是运营商的机房设备,就不会拘泥于某个运营商,学校可以和多家运营商合作,将各种不同的设备展示给学生,更有利于老师来给学生分析、讲解各个运营商的特点和区别。

目前4G正在飞速的发展,每天我们的周围都有大量的的4G基站在安装调测。我们可以联系合作的运营商,带领学生去参观、学习基站的安装和做一些简单的路测,学生既接触了4G的设备,了解了4G设备的安装、调测和维护,又能学习到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例如真实的工作状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等。

移动通信专业学习的另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部分是直放站的学习。在隧道、楼梯、地下车库、用户量大的地方等都会涉及到直放站的运用。但是对于移动通信专业,一般的高职类院校是不会专门建设一个直放站的实训室,那么这部分的学习我们主要依靠运营商的商用环境做现场教学。例如教师带学生去参观、学习运营商在地下车库的直放站的组网,给学生现场讲解直放站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了解直放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再换一个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出各部分的功能。再深一步的教学,让学生自己测试周围的信号盲区,根据周围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补盲的组网方法。并且能够将现场教学中学到的东西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环境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现场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要明确。现场教学要解决什么问题,完成什么任务必须明确。

(2)教师准备要充分。教师要认真考虑现场教学所要解决的矛盾,引导学生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教师自身要把握好学习的重难点。同时,还要动员组织学生,使他们了解现场教学的目的、要求、注意事项,做好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

(3)教师要重视现场指导。在现场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充分了解实际的设备和组网,并有针对性地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深化学生的理性认识,还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教师要及时总结。现场教学不是学生的放松和娱乐,不是只在乎“过程”,不是过程结束了就完了,而是要在必要和适当的时候及时进行总结。

在移动通信专业的教学中引入现场教学会带来以下的好处:

(1)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现场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组织的辅助形式,它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讲授理论知识,使抽象理论直观化。

(2)使教学丰富多彩。现场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更为生动,丰富,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知识、技能。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现场教学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做一做,增强其动手操作的能力。

(4)解决高校移动通信专业建设的资金难题。使用运营商的商用环境做现场教学,使高校可以节省大量的实训室建设的资金,使移动通信专业成为普通高校尤其是高职类院校办得起的专业。

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机房 系统维护 机房管理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实验、实训、实习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三个关键环节。而计算机房作为计算机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如何对其管理、维护,使现有机器发挥最大的效率,这是每一位计算机房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机房管理实践,并结合未来计算机房的发展趋势,对机房管理技巧进行了探讨。

一、计算机机房服务目的

作为计算机机房管理员,我们不仅要严格遵守学院制定的机房管理员岗位职责的相关规定,而且应严格要求来计算机房的每一位学生遵守上机管理制度。计算机机房承担了学院里计算机类课程的上机实践、实训、实习、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类计算机职业技能考证等工作,同时也是学生自由上网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因此,机房管理是否完善直接关涉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给学生提供的信息环境状况和学校的信息化程度,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目前,高职院校的建设日趋信息化,机房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计算机系统维护方法

我管理的是专业机房,提供电子商务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上机实践、实训、实习所用。对于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必须在稳定的硬件和良好的软件环境下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系统有条不紊进行。而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和软件损坏是在所难免的,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快捷、准确地排除故障是我在实验室维护过程中一直探索的问题。我院部分学生对微机的不熟悉,有些学生对微机觉得很神秘,在对实验室微机不了解的情况下做一些尝试,以及现代网络病毒肆虐入侵,使得计算机的故障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对计算机所安装的软件进行修复或是重装。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如何应对的呢?

1.硬盘对拷

因为实验室的设备都是一次性购买进来的,而且配置都相同,当时购买计算机时都没有配还原卡而网卡又不具备网络克隆的功能,所以对于一个实验室来讲要一次性将所有的机器都装好系统与各种教学所用的应用软件、系统维护软件其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为了方便快捷地完成这项工作,当时我们就想到一种使用硬盘对拷的方法。首先选择一台性能各方面都比较稳定的机器作母盘,将所使用的系统及教学所使用的各类应用软件都装好调试好,并将系统优化成最佳性能状态,反复测试,确定可以正常使用之后,借助于Ghost软件将其备份(其好处在于如果在拷贝过程中出现什么故障,可以立即恢复母盘系统),备份完之后就可以开始硬盘对拷了。在对拷前我们有几个问题要注意,首先被拷贝的机器的硬盘容量一定要大于或等于母盘的容量,因为在硬盘对拷时,是把母盘机器上所有的数据原封不动地拷贝到被拷贝的机器上。其次机器型号配置一定要一样。对拷时,我们将母盘从机器上取下,挂到被拷贝的机器上,组成双硬盘,并注意接口(IDE的还要注意跳线)有主盘从盘之分。第一台机器拷贝完之后,取下母盘对另一台进行同样的操作,并测试被拷贝完的机器是否可正常使用,可正常使用后也可将其硬盘取下做母盘进行硬盘对拷操作,这样一对一,变成二对二,再四对四地操作,很快就可将整个实验室的系统安装调试完并投入使用。

2.网络克隆

由于我们实验设备是每年都更新一次,那么到现在我们所配置的电脑都配有还原卡或者网络还原的功能。有了网络还原这个功能之后,我们就不再使用硬盘对拷这个方法了,网络还原也就是将一台电脑安装调试完之后,通过网络对拷的方法使实验室的机器在更短的时间内能正常地投入使用,而且维修起来更加方便快捷。网络对拷的方法有很多种,现如今网上有许多相关的软件可实现网络拷贝,如蓝山快克、Ghost等,而我们实验室因为都是方正品牌机,它本身就具备了网络还原功能,所以实验室的维护工作也变得非常简单了。

三、计算机机房管理方法

1.计算机机房设备管理

机房内的计算机因为使用频率高,所以硬件的损坏率也比较高。为了保证机房正常运作,提高设备的正常工作率,硬件设备的及时维护与保养是十分必要的。

(1)建立硬件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与及时维修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2)利用机房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来降低硬件的损坏率。如在实践教学指导老师的努力下,使学生在上机过程中能够正确操作,保证硬件设备不受人为损坏;同时,对实践用机正确配置,确保各设备能在正常状态下工作。

(3)建立易损件和常用耗材的备用库,保证已损坏的设备得以及时的更换。

2.计算机机房环境管理

适宜的卫生环境不仅能延长计算机硬件资源的使用寿命并且能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机房的环境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通风和散热。一般计算机的摆放不要太过密集,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开放空调,降低室内温度,保持一定的湿度,带给人以舒适感。

在维持设备卫生方面,为了保护显示器不受阳光直射,减缓显示器的老化,机房安装了较厚的窗帘;为了减少机内灰尘,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管理人员定期除尘,做好机房的防尘工作;同时,机房的环境卫生对机房人员健康也显得尤为重要。

3.计算机机房安全管理

(1)用电安全。由于机房的电线线路错综复杂,任何一处的差错小则可能引起设备的损坏,大则可能引起火灾,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用电安全的管理十分重要。在实际工作中,电源控制由管理人员具体负责,白天巡视线路,下班后关闭电源,严格规范学生行为,禁止学生乱碰电源、带电设备等物,并在危险处警示标识。这些有效措施将发生电伤害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2)人员安全。机房管理员要按照规章、程序严格要求工作的规范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工作的安全。特别是在发生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如突然停电及发生意外事故时,此时应加派管理人员,说明情况,并引导学生有序地出入机房,避免由于学生的拥挤等而引发人身安全事故。

四、总结与展望

高职院校的机房管理员面对的是相当繁琐的工作,我总结了几年来机房维护的经验,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努力,多多交流,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方刚,于晓宝.计算机机房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瓮正科.计算机维护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艺术设计类实验室 建设与管理

1.引言

实验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职业能力,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设计类职业教育已成为种类繁多的文化产业教育,与图书报刊、网络文化、平面广告和装潢设计等行业门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种背景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围绕装潢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来进行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那么,工艺实训室和电脑设计实训室是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本建设条件,主要供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进行实操、实训、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以实现设计产品构思和表达为宗旨,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平台。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提供强大的后盾。

从目前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是不太乐观的,大学生就业率也不高,“就业难”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金融危机,但金融危机却着实提了个“醒”――高等职业教育应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竞争力。“作为高等职业学校,紧跟市场、保证就业是必须。”李训贵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如此表示。考虑到这样一个形势,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就业率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目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情况,提出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些见解。

2.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计算机实验室任务偏繁重,承担实操、实练、实训等较多课程门数的实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艺术设计技术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人数遽增。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自2005年合并以来,到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已达560余人,往届毕业生已在社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实验室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而且由于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设计等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广泛开设,应用软件的种类越来越多,计算机设计实验室承担了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需要安装的软件数量越来越庞大,且软件更新升级越来越频繁。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实验机房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繁重,导致计算机运行时间长,软件不兼容,携带病毒,出现故障的现象较多,给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工作带来严重的压力和困难。

2.2工艺设计实验室开放率低,传统手绘功底受到影响。

一方面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实验室承担的任务繁重,另一方面传统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实操、实训等实验室开放的程度不足,降低了实验室使用的效率,如工艺设计实训室等。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仅仅要掌握一些计算机设计软件和运用现代计算机设计的技术,如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IIIustator、Freehand、PageMaker、Photolmpact AutoCAD,立体设计软件3dmax,渲染设计软件Lightscape、VRay等,培养学生今后向高端应用领域发展的潜力――传统的艺术设计方法手绘功底、实际动手制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熟能生巧,正是这样。

2.3艺术类计算机设计实验室的学生管理缺位。

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作业往往是难于在课堂内完成,教师主要是在设计理念、设计思想、方法等方面进行引导,由学生自己花费几天或几周的时间设计完成作品。因此,学生要在计算机房课外开放的时间进入计算机房完成设计作业。这就给对计算机设计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学生是在完成设计作业,还是在计算机房上网做设计作业以外的事就难于监控。

3.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3.1实行实验室建设的项目化管理。

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理应与课程相结合、与学生实习相结合和与行业实践相结合,成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平台,成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操实练的主阵地和与学生就业前得到训练的纽带。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应与结合理论教学开展,达到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融合;不仅应针对学生实操实训的特点,适合学生个性发挥,增强实操实训的效果,而且应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项目化管理是实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实验室建设的科学性和提高实验室效益的有效手段,要在立项、审批、实施和验收等阶段严格把关,促进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更好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就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而言,当实验室达到一定的规模,硬件建设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就应该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需要,开展专业性的创作项目,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实践与创作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实现实验资源的最大化效益。

3.2加强考核,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对工艺设计实验室的开放。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加强传统工艺实操实训方面的要求和标准,规定学生在传统工艺实操实训要达到的目标,加强考核,教师应更加重视艺术类专业学生传统手绘的实操实训。如可以考虑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传统工艺的实操实训目标指标,规定所有学生经过实操实训达到这一目标。在业余开放上,实行班长负责制,大一、大二学生每个班都保证有一间工艺设计实验室课余固定使用,同时也制定了完善的卫生安全制度。这样既可以提高承担传统工艺实操实训的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又可以提高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工艺应用能力,实现双赢的结果。工艺设计实训室则是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操练的场所,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艺术设计类不同工科类实验室,艺术设计类实验室也要管理,但不能死管,加强开放工艺设计实验室,让学生参加实训制作的时间更加灵活,使用各种设备更加方便,更有利于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挖掘学生今后向高端应用领域发展的潜力。

3.3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加强计算机设计实验室的管理。

病毒的入侵给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严重影响了实操实训教学工作。在学院领导的重视下,通过配备远志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还原精灵等,可以使计算机感染病毒后能够自动还原,减少计算机重新装机的工作量,提高计算机维护的效率;通过制定验室管理规定,教师上课采用多媒体视频监视学生机加强电脑设计实验室的管理,避免学生在上机时自行上网、玩游戏等。另外,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加强学生在上机时完成一定实训目标或设计作业,而不是在上机时进行上网玩游戏等与课堂无关的活动,充分发挥计算机设计实验室的效用,提高计算机房的使用效率。

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不应单个实验室孤立地建设,也不应所有的实验室统一规范性管理,应以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为核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重视实验基础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学生对现代造型设计手段的学习,使实验室成为校内承接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实践平台。我们将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经验,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本学院实验室的开放工作,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类实验室的作用,促进我校艺术设计类各专业的发展,为广州图书报刊、网络文化、平面广告及装潢设计等文化行业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学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22-01

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主要是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高端技能型医技人才。高端技能型医技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强的现场管理能力。这两种能力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反复钻研和磨炼,因此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高端技能型医技人才具备相应临床职业岗位能力、养成临床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是临床实践教学的具体承载者,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石。中西部地区由于举办高等医学教育的时间较晚,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相对滞后,随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西部医药类高职院校也在加快推进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医疗资源,建设了一批教学医院,满足了临床教学“够”的需求,但“质”的需求有待提高。我院作为中西部地区国家示范建设的骨干高职院校,在临床教学基地教学功能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中西部地区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临床教学现状

1.中西部地区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原中专卫生学校升格而来,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又大力提倡高职教育,原办附属医院规模小,可用于临床教学的病例有限。从而制约了高职医学教育的发展。

2.由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限于自身办学层次,与其合作的教学医院多为县级医院。医院过去只承担学生的临床实习工作,没有承担过临床教学、临床见习任务,对教育投资普遍不足,教学条件较差,缺乏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教学用房和学生用房,教学设施简陋。

3.教学医院由于没有专门的教学编制,医务人员缺乏系统规范化的教学培训,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不高,教学力量相对较弱,另一方面还承担了繁重的医疗任务,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临床教学工作中。

二、我院在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方面经验总结

(一)加强附属医院建设,提升教学和医疗服务能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学院附属医院发展缓慢,几乎还停留在乡镇卫生院水平,已不适应高职卫生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加强医院建设,提升医疗水平成为学院高职卫生教育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1.医教一体,合作共建实训中心。过去学院的教学设备单纯用于教学,附属医院的设备也只用作临床诊疗,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极大浪费。至2006年开始,学院和附属医院建立了资源共享,共同出资近千万元购置了CT、MRI、数字化X线检查等设备,附属医院提供场地,合作共建了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眼视光技术实训中心、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医学模拟实训中心。

2.实行科室合一[1],医疗和教学齐抓共管。由于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附属医院在一段时间内也存在重医疗、轻教学的现象,没有建立与医院内部管理体系有机融合的教学组织机构。学院党委对附属医院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医学院院长兼附属医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工作,设立教学办公室,对临床教学统筹安排。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附属医院以前由于规模小,医务人员要么长期从事临床,要么只从事教学,教学与临床脱节。随着医疗实力的增强,承担临床教学工作是附属医院分内之事。学院加强对医务人员教学能力的培训,将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作为其晋升晋级的必备条件,将教学和医疗能力考核与岗位聘任和绩效考核挂钩,使其由医务人员转变成真正的“双师”教师。

4.采取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在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临床教学的稳定性与临床医疗任务变动性的矛盾,推行机动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将教学查房与临床查房、临床手术与手术教学示教、带教老师临床值班与学生分组见习有机结合,实行全天制错时教学,把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变共性管理为个性管理,面对班级管理为面对医院管理。

(二)政校院合作,加强教学医院建设

1.建立政府介入机制[2],提高医院办教育的积极性。教学医院重医疗,轻教学,对教学投入不足的问题,需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加以协调,为此,2010年,学院成立了以襄阳市卫生局局长为主任委员,学院、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为成员的襄阳市卫生行业院校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委员会的主导下,制订教学医院管理办法,对医院教学方面的投入作出明确规定,将医院的教学行为纳入政府行为;并制订激励机制,对教学质量高的医院进行表彰。

2.校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校和教学医院共享医疗和教学设备资源。学校一方面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参与教学医院大型设备的投入,共建实训中心;并按投入份额分享设备医疗服务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医院免费提供教学和生活用房,学院为医院配备教学设备,供临床教学和医院职工业务培训使用。教学医院也将淘汰下来的完好设备免费提供给学校用于教学。

3.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医院教学质量。在深入合作潜移默化而成的感情纽带的作用下,学院协助教学医院建立和完善了与附属医院相同的教学组织机构;共同制订兼职教师考核与评聘办法;协助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临床教师与学生管理制度、评教评学制度等;校院双方共同对学生临床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使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建立教学医院师资培训系统,提高兼职教师教学水平。

篇8

一、数控专业建设与设备选用

(一)数控设备的选用。由于数控设备的档次价格差距很大,设备资金是个典型的制约条件,如何使有限的设备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果,需要掌握两个原则:首先是数控专业的建立以培养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科研与生产为辅助目标的原则。数控专业工人技术等级从中级工为起点,依次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初期应以中级工、高级工为主要培养目标,设备的选购就有了明确的目的。各中职学校分别选择FANUC数控系统和广州数控、华中数控、西门子数控系统等,由于各数控系统间往往有许多相像相通之处,师生可以很快适应各种系统的操作方法。其次是数控设备必须形成教学能力的原则。数控设备形成教学能力必须只有一定的数量规模,且机床型号基本统一,这样有利于操作水平的提高。

(二)数控设备与专业的多样化。各地区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多样化发展过程虽然略有不同,大体是沿着先建立数控车床专业,然后建立数控铣床和数控加工中心类专业,当数控专业建立成熟后,设备的使用效率成为关键,除主要提供给教学活动外,多样化配套的数控设备可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使产品成为社会化的商品。数控机床的主要优势是实现工序集中,提高生产率和加工精度。用于大批量生产,由于节省编程、对刀等辅助时间,数控机床投资回报较快。

二、数控专业对师资与考证的要求

(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数控专业创办之初,中职学校普遍缺乏数控设备的使用经验和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教学人才。数控专业建立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优秀数控教师的过程,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提高数控实训的教学水平的关键。以各地区中职学校为例,由于教师招考条件的限制,教师通常都有全日制本科学历,但实习老师还必须参加市级劳动鉴定机构组织的统一实践技能鉴定考试,从中级工开始到高级技师,或者参加省级、国家级的技能比赛获奖后晋升,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教育质量。主要有以下是两个方法:方法一,对实训老师进行培训。学校一般分批安排老师下工厂,进行生产一线的实践锻炼。方法二,引进人才,把企业中技术成熟的能工巧匠聘请为实训教师。实训教师搭配学校原有理论水平高的数控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小组,给学生提供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的操作经验。

(二)考证,数控技术等级鉴定。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建立是以培养数控技术工人为目的,而实践教学必须和考取相关技术等级证书相结合,教与学有统一的目标,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各地区各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根据专业鉴定的等级,每年由市劳动技能鉴定部门组织技能鉴定考试,在拥有职业鉴定考评师资格的专家中组织专门的监考和改卷老师;中职学校又通过组织参加全国的技能大赛,选拔数控各专业拔尖人才,参加省队训练比赛,促进了各个学校努力提高技能教学水平,也涌现出一批经过实践检验和国家技能大赛获奖的技术尖子。

篇9

关键词:建筑供配电 实践教学 教学管理

1.引言

建筑供配电是楼宇智能化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一定数量的实验,理论教学结束后有一周的实训环节。针对近几年生源质量下降,理论课时减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和巩固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能。因此在其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供建筑供配电技术由于其课程的应用性较强,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要全面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理论课程教学,还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2.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楼宇智能化专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沿袭以往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重理论,轻实践。以往的建筑供配电实验和实训就是参观变压器室,或者认识一些低压电器,这种方式对实践教学帮助不大,体现不出高职特色。有些老师虽然认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工程上的建筑供配电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实践教学仍以演示为主,从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2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我们学校是由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成,改制后,时逢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实训基地建设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速度。高职院校为地方办学,它的发展往往受地方财政的影响。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添置和更新教学设施,以至于实验室设备老化陈旧,难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2.3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本科院校招聘而来,缺乏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普遍不强。这些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基础必然薄弱,在教学方面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实践教学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对实践教学进行统—管理,打破系(部)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全院实训设备进行统—的综合管理,以期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有些学校既开设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又开设了楼宇智能化专业。而电气自动化专业需要建工厂供电实训室,楼宇智能化专业需要建建筑供配电实训室,但是两门课程的内容有大量的重叠部分。这就可以考虑两个专业共同建立一个实训室,最大限度地进行有效配置,减少浪费。建筑供配电主要侧重低压部分,学生通过对相关项目的操作,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

3.2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供配电实训是在大二第二学期期末进行,实训结束后,学生在暑期有三个月的顶岗实习。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与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校外顶岗实习是教学环节中很重要的实训环节,可以使学生亲临生产现场,使他们系统全面地了解整个生产的所有基本环节,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学校要加强同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选择符合学院专业实习条件的单位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并聘请部分企业的骨干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以确保教学质量。顶岗实习结束后,有些同学会与实习单位签署就业协议。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一方面有助于实践教学,另一方面促进了就业。

3.3利用专业知识自行开发软件实验系统

随着我校计算机房的增加和计算机课程的开设,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较以往越来越强,我们可以把软件实验的开发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在第三学年,学生有8周的毕业设计,对于毕业后有志于从事建筑供配电工作的学生,可以由老师指导学生针对某个硬件实验项目进行软件模拟,通过硬件实验的结果验证其正确性。这样不仅加强了本课程的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计算机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综合运用。

4.总结

建筑供配电实训教学是楼宇智能化专业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建立健全不但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多方面的协调,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认真的实施。相信通过全体同行的共同努力,建筑供配电实训教学一定能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

[2]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王纪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

篇10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前,有相当部分中职学校,还存在着忽视计算机实践教学,在训练内容、方法、手段上都未能跟上计算机科学高速发展的步伐,机房硬件设施也不能满足需要,考评措施欠缺科学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部分教师忽视计算机实践教学

在中职学校,部分教师仍然是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不愿承担实践教学工作的任务,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不高,讲授理论知识后,随便指定几道实习题,让学生自行上机实习。另外,实习指导教师也被看成教辅人员,待遇偏低,教学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部分学生对上机实习欠缺积极性、主动性,随便应付,迟到、早退、缺席等现象屡见不鲜。

1.2实践教学内容未能跟上计算机科学高速发展的步伐

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各种应用软件层出不穷。目前,不少教师对这一趋势未够重视,在实践教学中,随便指定几道习题让学生上机操作,学生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接触新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对上机操作产生厌倦的感觉,甚至在机上玩游戏,根本未能达到上机实习的目的。

1.3实践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目前,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演示法,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看边做。采用这种灌输式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表面上看,学生会操作了,但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未能引导学生自主地训练操作技能。另外,很多教师忽视了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仍未把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模拟实训和CAI实训等先进的手段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去,未能让学生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自主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效果、质量的提高。

1.4机房硬件设施未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由于受经费制约,很多中职学校机房的硬件未能及时更新换代,计算机的配置还比较低。例如,在机房里,仍未普遍使用双核计算机,因此,无法在机上安装实践教学中一些必用的新软件。即使安装了,其运行速度也很慢。同时,由于受资金、人员和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很多计算机未能得到及时的维修、维护,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进行上机实习。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在课外时间仍未开放机房让学生进行实训。

1.5实践教学的考评措施单调,欠缺科学性

在计算机课程的考核、评价中,许多中职学校始终关注理论知识纸质试卷的考试,始终关注评价包括纸质教案、作业在内的教学环节。这严重抑制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评价的热情,导致教师仅是布置学生把一些定义、操作步骤抄写在作业本上,以应付检查。同时,部分教师计算机操作技能本身就很差,未能形成具备系统性、科学性和激励性的实践教学试题库及其成绩评价标准,无法准确地、科学地评价学生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成绩。由于未能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实践教学的指挥棒作用,因此,学生对上机实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被大打折扣。

2.中职学校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对策

2.1提高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认识

计算机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堂讲授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教学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实践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学过程的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和个性化,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应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彻底摒弃忽视实践教学的观念。

2.2充分调动教师开展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应在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奖金分配制度以及职称评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实践教学效果、实习课开出率,根据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情况,确定教师的待遇,使实践教学直接与教师待遇挂钩,以充分调动教师开展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为促进教师提高计算机实操水平,还应通过加强建章立制等有效举措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培训、进修,广泛交流,构建一支技能过硬的计算机实践教学队伍。

2.3加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

在中职学校,机房是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的实训基地。学校应在制定、实施《计算机实训室管理制度》、《维护维修人员职责》、《计算机实训室安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加强机房的管理,防止学生在机房吃零食、玩游戏,在微机上乱写乱画、擅自插U盘、损坏鼠标、键盘、耳机。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软件、硬件的补充、升级和维护工作:一是要多方筹措资金购买计算机设备,充实机房,并在计算机内安装硬盘还原卡,以确保系统环境的洁净、完整,防止学生随意修改系统软件。二是要选一台无故障的计算机,用GHOST.EXE制作系统映像文件。三是要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防止病毒危害和蔓延。四是要采取摸、闻、看、听等手段或借助诊断程序、专用仪器对计算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排查故障,防止机房硬件发生冒火花、冒烟、插头松动、电缆损坏等异常现象。四是要建设实践教学网络系统。实践教学网络系统的建设应全面反映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及基于工作项目的教学思想。因此,新建机房应具备路由和交换、IPv6、无线网络、网络安全、IP语音等多种涉及网络应用技术的实训功能,将传统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活动逐步转移到网络平台上。

2.4改革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在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内容上,要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的最新趋势,根据学生在计算机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制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大纲、指导书,引导学生按计划训练设计、制作、维护等实用性综合技能。在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方法上,可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根据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大纲、指导书和计划提出问题或安排训练任务,并对训练的关键环节、步骤作画龙点睛式说明或必要的演示。然后,让学生在分组讨论、训练、竞赛中解决问题,完成训练任务,以激发学生训练的兴趣。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将学生在解决问题或训练中的经验教训升华为理论知识。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多学多练,促使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熟悉技能,形成一个实践能力培养--理论知识补充--实践能力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2.5创新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考评方式

实践教学评价是考核学生在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方面的掌握程度和在实践学习中的工作态度。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有许多的实践教学较强的课程,对实践教学的评价显得更加重要。在考评方式上,应摒弃过去仅用纸质试卷进行理论考试的单一方法,一方面,要采用纸质试卷进行理论基础的考试,另一方面,要上机进行操作技术的考试。在考评内容上,要将相关技能等级证考试的内容纳入计算机课程考试的试题库,以实现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证考试的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形成计算机课程实用性评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