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床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0 08:4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铺床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铺床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技能大赛 技能教学 实践途径

“普通教育看高考,职业教育看技能大赛”,这是教育部提出的办学口号。目前,几乎所有中等职业学校,每年都参加各级各类的技能大赛。从赛事级别来看,涵盖了县、市级师生技能大赛,地区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别的技能大赛。从时间的跨度来看,基本都是一年一次,这一届刚参加完比赛,又得筹备下一届的师生技能大赛,期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各个职业学校都想通过技能大赛提高自身的技能教学水平,提高办学的实力和学生的升学、就业竞争力。以旅游专业为例,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的师生技能大赛,把旅游行业技能操作当中最精华的部分展示和发挥出来,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师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充分展示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面貌。

但当前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还存在覆盖范围小、参赛规模小、重精英、重奖牌、竞赛和教学“两张皮”、赛教异化、影响正常教学等问题。这反映了中职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缺乏有效的衔接,技能大赛的引领、示范作用没有全面体现在常规教学当中,对教学、教改的促进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广度,基本上还停留在为赛而赛的阶段,大多数学生还是无法分享到职业技能大赛带来的好处。我们应该尝试建立、完善常规化、可持续的以赛促教、赛教深度融合的衔接机制,以大赛促进旅游专业技能教学改革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鉴于以上几种情况,笔者提出以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技能教学。实践的途径如下。

一、借鉴大赛项目构建技能教学的项目体系,在技能教学中分项目开展情境教学

技能大赛要比的项目都是本行业前沿和一线的实践内容,这也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和完成的教学任务。以客房服务与管理这门技能课为例,近几年技能大赛所列比赛项目都是“酒店中式铺床”环节,这也是酒店专业学生客房中级工考核的内容,所以把技能大赛的技术文件和操作课的内容相衔接,可以制定出“中式铺床项目教学”“中式夜床服务设计”“走客房卫生清洁”“查房和对客服务”等环节。关于教学情境,我们借鉴技能大赛和企业实践的要求,将技能教学从简单到难、以岗位工作流程的顺序在教学模块下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情境,以客房中式铺床技能教学为例,将客房专业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分成甩单、包角、套被套、放枕头等四模块。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前后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情境,如:单人床铺床、大床房铺床、标准间铺床等教学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下,以项目为载体,将客房专业学习内容,贯穿于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

二、以技能大赛为导向,注重技能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并规范教学过程的考核内容

在技能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先示范教学,然后是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实践,在不断尝试和摸索中得到经验,这种理论和技能真正结合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自身有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在技能教学中,教师边巡视,边指导技能实践,让学生在看中领悟,在听中记忆要领,在摸索中尝试,在做中实践,而对每一个学生,需要明确每一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将每个人的技能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一个考核和量化,制定详细的考核实施细则,明确考核要求。比如我们利用技能大赛的行业比赛规则,借鉴全国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建立与酒店企业相挂钩的行业技能操作评价标准。

以客房中式铺床项目为例。在技能课当中,教师示范规范的铺床动作,学生再分组进行强化训练,参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酒店服务赛项客房中式铺床项目评分标准》,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评定,按照国赛的标准来开展技能教学。在国赛的考核标准当中,规定学生在操作当中跨床头、跑动、跪床、手撑床每次扣2分,这在酒店的入职培训和工作当中可能不会有此规定,但我们在平时上课时需要严格要求学生。

三、配备技能大赛相配套的设施设备,改建(新建)实验实训基地,添置设备

结合新制定的旅游专业技能课程标准,编制对现有的相关实验实训基地的改建方案并进行建设,添置比赛和实训设备,以满足教学和技能大赛需要。以笔者学校为例,学校现有前厅、客房、中餐厅、西餐厅、导游、茶艺等实训场(室);与企业合作,由临海国际大酒店、华侨大酒店、国贸大饭店共同投资建成标准化的酒店服务实景实训室,其中前厅大堂1间、标准客房3间、中餐包厢2间。学校先后与远洲酒店集团、华侨大酒店、国贸大饭店、花园山庄、凤凰山庄、金川饭店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客房中式铺床教学中,学校更新配备了1.2米的标准床和配套棉织品,具备了举办客房中式铺床技能大赛的设施设备条件。良好的实训室条件为技能课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在实训室建成之时,就制定了严格、规范的使用制度,遵照7S的相关规定,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四、倡导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将技能教学与行业生产零距离对接

技能大赛开展的项目都是与行业一线生产与实践息息相关的技能项目。酒店专业中的中餐宴会摆台和客房中式铺床项目就是来源于酒店一线员工要掌握的技能,既有基础性的内容,又有高标准宴会设计等高层次的内容。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必然要考虑酒店目前的生产特点,顾客需求变化和审美的流行趋势等问题。在技能的训练和比赛当中,我们也邀请酒店业内的专家和精英来学校指导和交流。这些专家和评委将酒店目前技能实践当中的常识和行业人才培养目标写进比赛规程当中,作为专业的内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同时在举办和承办各项技能比赛当中,会接触到一线的企业专家,这些专家会进行赛后的点评和总结,这对职业学校来说,不失为一次与现实岗位近距离接触和学习的机会。通过建立学校与行业、与企业对接,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让职业学校培养出企业一线所需要的人才。

五、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技能大赛的关键还是教师的技能和指导水平。技能课教师既要自己会动手操作,又要把自身的实践经验教给学生,所以教师必须要强化自己的技能水平,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不断钻研本行业的技能教学规律,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些项目还要求师生共同组团来参加技能大赛,这就对教师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获奖的教师还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也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利条件。

总之,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旅游专业技能教学的提高,真正培养行业前沿需要的、技能过硬的人才是我们中职教师不懈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梁国胜.技能大赛引导企业待业深度参与[N].中国青年报,2010-6-28.

[2]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3).

篇2

关键词:技能训练;学习兴趣;学习动机

做床服务是客房服务工作最基本、使用频率最高的操作之一,也是酒店管理类专业学生酒店服务操作的内容的重要环节,由于做床服务是“生活服务”程序,内容较枯燥,“客房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训课教学的比例为1:1。理论部分一结束,就到了实践部分――中式铺床。因为上课地点由课堂转移到了客房操作间,学生们都充满了好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开始的新鲜感逐渐转淡,积极性没有原先那么高涨。学生在学习时常带有被动的厌烦情绪,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学习和工作。

笔者在从事客房服务教学4年来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做床的教学中将“教”与“学”有效的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认真解析了做床法的操作步骤后,总结了在做床法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产生的问题,并广泛听取学生在学习做床的过程中的反应以及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识、看法和态度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几个教与学的方法,并在教学中应用,不但能将学生在学习中变得主动,从而对客房服务基础产生兴趣,稳定专业思想,也使他们具备专业技术的能力,满足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客观需求,顺利从事职业活动的重要保障。

一、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一)在好奇中学习,在情境中学习

从事酒店服务专业,需要较强的专业素质及服务意识。刚刚进入此专业学习的学生虽不具备相关的素质和意识,但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思维。

“客房服务与管理” 做床服务是知识性专业技术课,学生必须掌握,但往往又十分枯燥。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为了避免课堂的沉闷,让学生掌握这些重要的知识,对每一节课,教师都必须想方设法,创设出其不意的适当情境,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了。例如,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案例等等。

(二)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如果单个学生孤立的练习做床,一方面会容易感觉厌倦,另一方面,也很难形成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引入团队合作模式,通过分组竞争,给枯燥的做床工作带来新鲜动力,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最大化。将学习由一个人活动变成小组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客房服务管理课程教学出了进行技能训练外,还在竞争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方法如下:

1.协作训练。一个班级,多则四十多人,少则三十多人,怎样使每位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最好的方法是抓两头带中间。参照酒店客房的组织结构选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基层领导(如领班),由领班帮助老师指导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例如中式铺床中的“打单”是整个流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打单一步到位或一步成形将会节约大量时间,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为整个铺床程序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床位数将学生分为八个竞争组,并且让每个组自主命名,每组平均四到五个人,轮流进行循环赛,将他们每人的成绩相加计入总分,最后选出冠亚军小组。这种方法尝试了以后,整个课堂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平时练习拖沓的同学为了不拖小组后腿,对小组负责,也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竞赛中来,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气氛融洽,练得热火朝天。打单时间由最初的一分半降到五十秒、三十秒、十几秒,就连平时上理论课喜欢睡觉的学生甚至达到了十二秒的好成绩,这个时侯应该充分激励,是学生的自信心更足,练得更起劲。

2.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时常采用这种方式。学生以竞争组讨论为基础所提出的种种认识,常常能够超越个人局限,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使他们逐渐地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开展工作。这种有效地利用他人资源与他人合作并评鉴他人观点的能力,也是今后工作岗位所必需的。

3.角色扮演,学习情景,抗“干扰”技能。通常在客房模拟室里学习做床所需的知识技能,它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切身体会学习内容的性质,并随时进行学习评价和指导。

在做床实操课的教学时,安排学生分别扮演入住客人和楼层引宾员、端茶送水服务员、整理房间服务员、会议室服务员,并互换角色来模拟做床期间服务环境,练习如何克服客人和其他服务员对做床操服务的“干扰”。充当服务员的学生要求他们模拟过程注意服务态度、礼貌礼节、服务技能等。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通过角色的扮演,学生以真实性任务接受者的身分可以了解每个角色的职责作用,就知道怎样去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扮演客人的学生去做“干扰因素”的过程中也能更加深刻体验客人的心理感受,认识到不良工作方法的害处。通过训练,让学生参与、配合、协调,从各个角度来掌握专业知识,减少学习与完成任务之间的落差,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培养学生计划周密、沉着稳重的工作作风

无论进行哪一种做床方式都应该先做好周密的计划,如操作物品的数量、种类的选择、床单及被套的折叠方式,物品放置的顺序等。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操作失败。在指导学生做床时经常会碰上各种情形,比如,学生在铺好了床单后,准备套被套、枕套了,发现被套、枕套没准备好,又到清洁车上拿被套、枕套,耽误了时间。在教学中,抓住这些“纰漏”机会提醒学生列好清单,检讨流程,培养学生计划周密、沉着稳重的工作作风。

三、遵循少讲多练多看的原则

实训操作课,教师的讲解应择其要点,精讲、少讲,要以学生模仿操作、巩固训练为主,教师作巡回辅导,在下课前务必进行一次课堂小结,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实训场地必须宽敞,教学器材必须配套、齐全,最起码能做到每个人轮流一至两次,每一批操作人数是总人数的1/4。除了多练以外,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参观饭店,让学生直观上感受到星级饭店要求的行为规范和操作规范,从而了解自己所掌握的操作方法是否适应时代需求。

四、重视单一性训练与多样性训练结合

多种方法并用原则能刺激学生的脑细胞,使之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如铺床操作的其中步骤之一打单,可以从床尾、床头不同的方向进行,包角的步骤,既可以包成直角,也可以包成45度角,可以先尾部后两侧包,也可以先两侧后尾部包,总的要求是平整、美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

在客房服务实训课中,可以将做床的过程分解为开、甩、包、铺、装、套、整七个步骤,既可单练、专练一个步骤,又可七个步骤一齐练,从心理角度看,是符合人的生理需求的。这样操作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提高课堂训练的效率。

五、重视创造性训练

陶行知创造教育论著名的观点“教、学、做三合一”中指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去创造”,而创造是“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每节操作课都制定一个目标,在不违反操作标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勇于创新,围绕从实际出发这个立足点,使课堂气氛充分体现一个“活”字。在中式铺床操作课,鼓励学生在甩单的方位、包角的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不强求一种方式方法,不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给每位学生留下创新的空间。

实践证明,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改革效果显著,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他们快乐地思考,快乐地动手,快乐享受着紧张的氛围和胜利的果实。通过结合做床实操课性质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真正把专业技能实训课上“活”,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果,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实训课,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宁本涛,方琴.有效课堂教学的时间配置策略探析[A].2008.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

[2]李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02).

[3]马素霞,李文艳,臧振东.浅议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08).

[4]王玉芬.发展性课堂教学及其实施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

篇3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又称CBE课程模式,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被称之为模块教学,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于一个职业院校的学生,我们要培养他成为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还应该是其能够胜任职业的综合能力。这个综合能力的评估体系由“知识”“态度”“经验”“反馈”等要素构成。

二、职业学校《酒店管理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传统

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要求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拥有综合的能力,对于酒店业来说就是要培养中高层次的管理型人才。而现在课堂上理论灌输还是占主导地位,因为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受外界因素影响,对本校定位错误,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大中专院校相同,在因此在授课时就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很少能参与其中与老师共同探讨相关知识。即使有时可以一起对某一个案例进行探讨或情景再现、分析,也都是停留在表层,很少能进行深入的挖掘,探究根源。这样时间一长,我们发现学生的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高,反而慢慢的会失去兴趣与动力。同时我们还发现毕业后转行的学生很多,这样也就出现了酒店业人才严重缺乏的现象。事实上,酒店管理人才对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酒店管理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酒店管理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我们从平时的酒店招聘条件中就会发现大多数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我们也知道之所以能成为优秀的人才是因为有大量的实战经验的积累,还要懂得总结与反思。很多毕业生恰恰缺乏的就是实战的经验,以致使自己处在非常被动的位置。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能力与教学目标脱离

现在大多数职业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大多数学校开设了酒店管理实训室供学生经常实训练习是分不开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校的教学实验设施、条件比较落后,有些学校的实训环节与具体的教学实践脱节,缺乏专业性的方法指导等方面。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既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又能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今天的市场是存在多样性的,而酒店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又具有比较完善的制度,而职业院校的实验设备设施更新周期长,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起到现代化的示范作用。实训室的实训项目操作比较单一,缺乏研究性和创新性的项目,这对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不利,不符合酒店管理培养学生的要求,与最初的课程教学目标相脱离。

(三)职业课堂教学与行业实际脱节

现代酒店它以追求效率与质量为目的,要求将管理的理论运用到酒店的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有其自己的独特性,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它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管理者有敏锐的洞察能力以及对事件的预测力,还要有大局的眼光,而这些是在课堂教学中依靠教材和案例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必须深入到一线进行实践感受、总结、反思才会有所收获,要不然教学效果将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三、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目标上,课堂以要职业能力为根本,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职业院校与单位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双方建立着稳固、双赢的合作关系,学校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给学生实践和展现自我的舞台。在教学内容上,注意结合实践教学,这样学生既理解了理论知识,又能掌握技能,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对知识的深入研究。

(二)以能力本位教学为目标,合理安排教学

职业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酒店管理基础》课程教学要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我们将一个学期18周的总课程,紧扣CBE教学目标做一个合理的分配,其中,10周用于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6周用于校外企业实训,同时实训期间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多个不同的实训项目,如前厅、餐厅和客房。另外两周可以考虑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尝试其他的不同实践项目。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校内实训设施和场地相对缺乏的学校来说帮助很大。学生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将有新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在实际的操作中更容易发现问题,从而引发思考,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提高各项能力,从而达到学校为社会输送人才这一目标。与此同时,作为酒店企业,它在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也可以吸纳各类优秀人才为我所用,发展自我,进一步的迎接市场的挑战。

(三)设计适宜的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分可为三块:一为课堂实践教学;二为校内酒店实训室,如客房中式铺床、中餐宴会摆台、咖啡制作等项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创新操作方法,要求她们在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面对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场合、不同档次酒店时,能够活学活用,具有创新精神;三为校外饭店企业实践,如:酒店的就餐人数减少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降低客人投诉的方法,预防酒店发生火灾等重大事故的方法等。而设计研究型实训项目的过程十分重要,它不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积累,而是要融入酒店,以酒店一份子的身份参与到酒店企业经营管理中来。

(四)设计合理的CBE考核指标体系,检验教学效果

篇4

一、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是引导文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教师通过转变教的方式从而转变学生学的方式,强调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注重个性发展。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法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学生自主学习贯穿课堂的整个过程,教师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让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引导文给出的常用信息有专业计划书、手册、表格、操作与使用说明以及标准表等。它用文字把所要学的知识概述出来,按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它重视教学过程的引导,包括引导学生自己解读教学文本,体验实践经验等。引导文法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如它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二是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由学生扮演教材中的各种角色,从中体会各种岗位职能、岗位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协调人事关系、处理各种问题、完成岗位职责的教学方法。如在公关礼议课程中,教师可设置不同角色与场景,让学生练习握手、自我介绍、传递名片等礼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体验才能被激活而得以彰显。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藩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有价值,有力量。

三是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模拟一个社会场景,这些场景中的内容具有与实际生活相同的功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对教材中的内容有一个具体、综合性的全面理解,深化和强化所学的知识,有利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全面理解。如可以模拟旅游解说情境,可以模拟宾馆住宿情境,可以模拟销售现场情境等。情境体验教学要注重诱发学生的主动性、着眼于学生的创造性、贯穿实践的体验性等,它既适合于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也适合于专业课。

四是案例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锻炼能力的方法。从案例的选编、布置、学习到最后评价,教师和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以及品德的培养,都是通过案例使学生由“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由先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动画课中人物动画可以分解为多个案例,其中眼睛的闭合就可以作为一个案例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实践,就可以掌握这一常用动画的制作,从而为掌握人物动画的制作奠定基础。

五是任务驱动教学法。这是边实际操作边学习,从做中学习的教学方法。它以一个小的任务开始,进行实训学习,是一个逐步递进的、引人入胜的过程,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计算机内存时,可把与内存有关的知识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再把这些小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让学生到市场上去了解内存的市场价格、内存的选购识别、内存的品牌等,最后以报告的形式完成任务书,每组对自己的任务报告进行解释,然后大家进行评议,教师对每一组的表现总结说明。

六是项目教学法。项目是指生产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完成一个工作流程的工作任务,项目教学法就是按照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教学。它一般有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等环节。

确定项目任务:教师提出项目,与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目标和任务。

制定计划:首先由教师指认或由学生选出“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带领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实施计划:由“项目经理”确定各位同学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步骤和程序工作。

检查评估:先由各个小组的同学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项目经理”进行总结归纳,最后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为下一个项目的提出做准备。

教师在整个项目中起指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团队精神。

二、职业教育教学法的区别与联系

职业教育教学法的共同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动手技能。几种主要教学方法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引导文教学法在全部职业教育课程里都可使用,其他各种教学法都可以从此教学法开始,可以说是其他教学法的第一道程序;角色扮演法适合文科类和部分专业课教学,以角色设计为主,是实训教学的初级阶段;情境教学法比较适合文科类和部分专业课教学,以场景设计为主,它也是实训教学的初级阶段;案例教学是几种教学法的有效合成。从内容的量上看最少,它是实训教学的第二阶段;任务驱动教学法涵盖了案例教学,但它又是项目教学的组成部分,内容的量上比项目教学法少;项目教学法涵盖了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法教学,从内容的量上看最大、最完整。这几种教学方法从动手能力的培养上看是循序渐进、逐步加强,通过合理运用,可以使职业教育课堂达到高效。

三、职业教育教学法的综合运用

教无定法,教师能巧妙地让学生学到知识、增长才干才是主要目的。教师只有把各种方法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才能收到可喜的效果。下面以教授学生打扫客房为例来说明各教学法的综合运用。

课题:旅游专业“打扫客房”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项目教学法:选定项目经理、规定项目目标、地点、时间等。

引导文教学法:项目计划、对客房卫生的要求标准、物件摆放标准、注意事项等。

案例教学法:铺床在这个项目中最难,可单拿出来作为一个案例教给学生。

任务驱动教学法:整个项目分为若干个小任务。可以由一个学生来完成,也可以由多个学生来完成。如铺床、收拾卫生间、打扫房间卫生各是一个任务。

情境教学法:以真实的客房为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场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角色扮演法:让一名学生扮演客人想退房间,让另一名学生扮演工作人员来收拾房间。工作人员发现少了一条毛巾,两人发生口角。

篇5

一是课堂的教学环节仅仅局限在教室里授课。在课堂上,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占绝大部分的教学时间,45分钟的课堂教学,老师点名占5分钟,最后总结占5分钟,教室讲30多分钟,学生开始15分钟注意力非常集中,越往后听课越感到无趣,故而出现看手机、看杂志、看课外书甚至睡觉等现象。二是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数在45人以下的,几乎都在小教室上课,而小教室大多数是无多媒体的,老师仅仅通过讲授的形式来描述旅游的场景、导游员应注意的事项、酒店的管理模式等,导致学生只能凭空想象着授课的内容。三是旅游管理的教学内容是环环相扣的,比如:《酒店管理》课程,可以从客人来到酒店,进入酒店的全过程提供相应的服务及注意事项,一直到客人离开酒店的顺序来讲授这门课,条理清晰,学生也容易记住、理解也比较透彻。但现在的教材是以章、节的形式呈现的,所以大部分教师在授课时还得按照教学大纲的的要求来讲授,所以很难将教学内容很完整的串成一条线。四是课堂教学最能吸引学生的地方,现在的高等学院的教育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有些教师的课讲得枯燥乏味、毫无新意,甚至照本宣科。学生听久了就失去了兴趣。五是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在开学之初还是满满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度开始下降,有小部分开始想方设法转专业,对专业的从业方向很迷茫或者失去从业的动力。六是现在的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限制在课堂教学为主,实习和实训的时间少得可怜,学生毕业后,对专业的方向还是模糊。酒店管理优秀人才的培养来自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针对酒店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普通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也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的目标,结合专业课程设置,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

二、本文以《酒店管理》课程课堂教学为例,尝试从五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注重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完美结合,不仅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引人入胜,学生的学才是主旋律。《酒店管理》的课程,就有明显特点,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知识才能掌握的深刻、透彻。课堂教学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酒店管理》讲授理论知识“前厅接待”可以让学生按照讲授的知识点和注意事项在课堂上演示、课堂上模拟场景。当客人来了,作为一位行李员要去给客人,开车门,在开车门时,先开哪个门?有什么注意事项?这都很有讲究。如果单纯地在课堂上强调应该开司机后面右手侧的车门,学生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但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演示,参与进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如果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话,课堂会死气沉沉,效果一般,但让学生参与进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记得也扎实,学生兴趣也高。另外,旅游管理专业是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整合知识和经验的能力,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

(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现在的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多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对于用语言无法直观表达的知识点,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形式,用图片或幻灯片的形式表现出来更生动,形象。比如:《酒店管理》中的客房整理过程,如果单纯的按照1、2、3点的顺序去讲授,学生无法领会其中的要领,很快也就会忘记。如果用多媒体课件或现场播放视频来边看边讲解的话,学生也记忆深刻,不仅可以学到如何进行客房操作的程序,而且也对酒店管理的行业有个直观的认识。另外,还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后,还可到相关的酒店去参观、学习,更加增进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还可以举办相关的学习比赛,技能操作大赛等。如:酒店客房的铺床大赛,选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形成赶、帮、超的学习氛围。除了课堂获取的知识:还可以借助学校的图书馆资源,补充相关的知识,电子图书,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扩大受益面。还可聘请酒店管理的专家现场讲座等形式,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衔接有序

《酒店管理》课程的教学十分丰富多彩,条理清楚,如果单纯的按照酒店的部门来讲,可能学生难以系统的掌握。本着服务学生,满足学生就业需要,把前厅部的八个部门的知识贯穿一条线来讲。比如:从客人来到酒店门口,礼宾服务处的行李员和门童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提拿行李服务、开车门服务和迎宾服务。然后客人到达前厅的总服务台处,总服务台处的四大部门(预定处、接待处、咨询处、收银处)依次为客人提供相应的服务。预定处的员工先检查客人有无预定,然后接待处服务办理相关的接待工作,问讯处可以为客人提供咨询和留言以及信件的处理工作,收银处为离店的客人提供结帐服务等。这样讲解将酒店前厅部的相关部门的特点、工作要点、注意事项、提供服务的职能,介绍的一清二楚,学生听起来也非常有条理化。在课堂上融合了酒店管理的理论知识,再结合实际的案例,内容更加生动,而且贴近酒店的实际运作,使学生学习了以后,直接就能上岗工作。依次类推,酒店的客房部、餐饮部和洗衣房等部门知识的讲授,也与前厅部讲授的一样,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四)注重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逻辑性,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环环相扣,由易到难,逻辑严密。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应该做到。比如《酒店管理》的课堂设计中:先回顾复习、介绍这一节新课的内容、案例导入和分析、讲授新的课程内容、小结、作业。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插播一些小视频,比如:客房的铺床的演示。这样学生即学到的基本的理论知识,也学到了遇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更加切身体会到《酒店管理》课程的趣味性。导入和新知识的简介是为了让学生温故而知新;而新课程的讲授需要案例的配合,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知识的运用效果和遇到实际问题如何解决;视频的观看是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实践和理论是紧密相连的;小结环节,是对此堂课内容的高度凝练;作业环节是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7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由易到难,深深吸引学生的眼球,注意力直接吸引到课堂上来,一个个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抓住了学生的心。

(五)注重对学生从业自豪感和责任感的培养

情感因素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源泉。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产生从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比如《酒店管理》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五星级酒店和四星级酒店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责任是重大的,为客人服务是自豪的。因为它不等同于路边的餐馆和旅店。经营的思想和理念是不一样的,认识上也不同。让学生领会到“我们是为女士、先生服务的女士和先生们”!使学生体会到酒店管理行业的前景广阔。情感被激发,认识得到升华,可以得到学生们的认同感和学习的兴趣。推动学生主动、自信的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断取得进步。因此,教师在教授《酒店管理》课程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情感的引导和兴趣的提升,这样才能激发同学们巨大的学习热情。

(六)课堂教学的实训环节:实行校企联合办学体制

鉴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即办学单位和企业联合合作,使教学、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这样既能解决高校教师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难题,也能够为学生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护理;技能竞赛;护理教学;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定期举办一定规模的技能竞赛正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之举,也是职业教育中一种常态化、普遍化的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措施之一。我院连续多年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种护理技能大赛,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参赛情况,讨论护理技能竞赛对护理教学的影响。

1护理竞赛对教学的影响

1.1有利于实训条件建设

充实的实训设备是人才培养的保证。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护理实训基地的建设,以竞赛为契机,通过举办或参加竞赛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改革落后的教学系统和方法,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应用到教学中,如心肺复苏模型、输液循环模型手臂等,增加了学生“仿真”训练机会,提高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1]。

1.2促进教学与临床衔接

技能竞赛组委会下发竞赛流程与标准后,教师都会认真解读,并积极与临床专家沟通,在请专家指导选手操作的同时了解行业的发展新动向,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如心肺复苏操作,选手只能在复苏模型上进行“仿真”训练,机械的重复动作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经过临床专家指点后,选手从判断意识到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复苏成功,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紧张的节奏中不乏悉心照顾,如判断颈动脉搏动时间不能少于5s;置患者头偏向一侧时,动作一定要轻柔,以防颈部损伤等。针对操作中细节的处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也加强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1.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技能比赛是一个培养教师的良好契机,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和实践教学能力。教师从辅导选手到参加比赛、从技能指导到心理辅导,经过一次次的动作纠正,反复的视频观摩,精心的情景设计等,既经受了极大的考验,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首先要全面吃透操作规范和流程,其次要根据选手的性格和特点设计因材施教的训练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针对选手常见的错误和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调节,减轻选手的思想负担,提高训练效果。同时,参加技能比赛促进了本校新老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同行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2护理竞赛对学生的影响

2.1加深学生对护理职业美的理解

选手在技能比赛中能够充分诠释护理的职业美。护理职业的美感表现在护理行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护士在实施护理操作中,动作的轻柔、敏捷,操作部位和执行速度的精确性,对患者心理的正确评估和安慰,处处都体现出护理的真实美、善之美、行为美和语言美[2]。在训练中,选手从个人形象,语言的措辞、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都要以美的形式作用于患者。操作中动作的熟练性、精准度,表情的运用,充满关爱和亲情的态度等,均体现出护理独特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艺术风格,激发患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对健康的向往。学生在技能训练和观摩其他选手比赛的过程中,都深深的被护士的职业魅力感染,对护理职业美有着更进一步的理解。美,不仅限于形象的完美,更多的是体现在操作技术中,要时刻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

2.2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技能竞赛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一项完整的操作可反映其职业态度、心理素质、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等。近年来,护理技能竞赛项目也从单纯的铺床、无菌操作过度到静脉输液、心电监护等注重整体护理的操作,既有基础护理操作又有临床护理操作,竞赛项目的操作性和观赏性也越来越强[3]。护生不仅具备精湛的技术,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关怀意识。在操作中,通过评估,分析患者的需要,选择最佳的沟通技巧。在心电监护操作中,选手采取角色置换扮演法,亲自感受恰如其分的护患沟通和操作手法的价值和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在训练的过程中我院反复组织大批学生观摩选手操作,锻炼了选手的抗压能力。同时,选手的优良气质感染了大批的护生,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2.3有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形成

细节决定成败,技能竞赛更是如此。如静脉输液操作,二次排气时头皮针内总有微小气泡,这会导致排气时间延长,同时增加药液的浪费。几位选手在多次探讨,反复操作后发现原因所在:过滤器中液体未充满,导致排气时部分空气随药液进入头皮针。找出问题后,又思考解决方案,即在第一次排气时,过滤器端向上,液体先充满过滤器后再进入头皮针,这样大大提高了排气成功率,降低了药液的浪费。同时选手还发现,输液器的折叠程度也会影响气泡出现的几率。这与许多学者[4~5]的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选手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是单纯的重复操作,而是带着问题边思考边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学生反映,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操作技术,更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降低了对以后临床工作的畏惧情绪,增强了对护理职业的自信心。

3比赛中的问题分析

3.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通过分析选手暴露的问题和赛后评委点评,我们认识到许多知识学生只停留在“知晓”的阶段,没有真正理解并融入实践中。在执行查对制度时,选手只求动作省时、到位,却忽视动作和语言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导致说的和做的完全脱节;有些选手在操作中,从评估患者到操作结束,查对患者姓名时会反复的说“请问您是几床,叫什么名字?”,或者语速过快、吐词不清,没有思考在实际工作中会不会引起患者的反感?有的选手在心肺复苏吹气时视线没有落在患者的胸廓上,不知道要观察胸廓起伏等,这些细节都是在日常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地方。通过比赛,教师也认识到以后的教学中必须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临床结合。同时,也可通过修改评分标准来指导实践教学,如判断大动脉搏动的时间、静脉输液血管穿刺的时间、调节滴速的时间等,许多选手为了节省时间一带而过,建议在制定评分细则时可在操作时间上做适当调整,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3.2职业形象设计失败

男性具有思维理性,逻辑性强;沉着冷静,判断力强;处事果断,独立性强等优点[6],然而传统观念对护士形象的塑造导致男性护理人员出现过度依赖女性文化、角色适应不良等压力[7]。一些男性选手在比赛中塑造的职业形象差强人意,没有完全体现出男性的优势。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在思想教育、教学方式、职业形象、职业规划等方面体现性别差异,宣扬男性护士的职业优势,帮助男护生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树立其工作信心。

3.3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技能竞赛的成绩会影响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因此个别学校为了提高比赛成绩,将大部分教学资源和教师精力投入到培养选手中,影响了正常教学工作,有的选手甚至为了练习竞赛项目,长时间与班级脱离,忽略其他课程的学习。这些顾此失彼的做法与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应试教育”思想,培养竞赛选手的同时重视全体学生的教育,让技能竞赛惠及全体师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分享护理技能竞赛的经验和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真正体现护理技能竞赛的宗旨。

参考文献

1朱群娥,李循,高峻珂,等.构建医护合作仿真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75~78.

2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3吕广梅,张日新.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竞赛的做法与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3):28~29.

4潘明英.静脉输液时排气方法的改进及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16):1992~1993.

5韩二俊,池琴,牛慧,等.一次性排气成功在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75.

6徐小兰,魏桑梨.对大专男性护生护理教学初探[J].护理学杂志,2003,18(14):299~307.

篇7

【关键词】南宁市 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 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010-02

为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巩固南宁市职业教育三年(2008-2010年)攻坚成果,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的通知》的精神,南宁市着手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

2012年9月中下旬,根据南宁市教育局工作安排,在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捷的带领下,对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专业集团建设、校企合作、教师素质提升、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座谈会形式,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了南宁市一、三、四、六职校,首先听取各校校长针对本校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情况的简短汇报,然后听取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专业教学部部长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目前,南宁市有37所中等职业学校(公办学校14所,民办学校23所),其中5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7所自治区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并拥有一批专业特点鲜明的民办学校,形成示范引领、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三年职业教育攻坚显硕果。2008~2010年,南宁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整体提升了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2011年,南宁市职业教育攻坚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南宁市被评为“自治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市”。经过三年攻坚,南宁市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2.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文明风采竞赛促发展。2011~2012年,在全区、全国的各类技能比赛中,南宁市的成绩均居全区14个市之首。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南宁市手工制茶专业比赛代表队取得一个一等奖和一个三等奖,中餐宴会摆台荣获二等奖,客房中式铺床、电梯维修保养、机器人技术应用均获得三等奖。在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南宁市各等次获奖数和获奖总数,及优秀组织奖数均位列广西参赛各市的第一位。2012年,南宁市中职学校参赛作品达11920件,荣获一等奖1141件。总体来说,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精神面貌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3.内涵建设不断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现代化迈上新台阶。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学校积极寻找校企合作空间,建立校外生产型实训基地和校内仿真生产现场实训环境,能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和操作,熟悉掌握仪器设备和基本技能等等。积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并为社会、行业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服务,在农民工培训、下岗职工培训方面作出很多贡献。在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等方面对学生职业素质开展养成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企业的人才需求打造人才规格。

第二,专业教学改革。配足专业教学部主任,目的是更好地管理教学。现专业部教学管理工作运作通畅,教学改革逐步走向成熟。课程改革从传统的学科内容教学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部分学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开展相当成功,不仅已经开发出多种校本教材,也成功打造校级品牌专业。教学内容社会化,专业教学能有意识地引进行业标准,企业规范和企业文化。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教学思想指导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成了教学活动的监督者和学习辅导者,教学过程重视质量监控和评估,教学目的是最终把学生培养成职业人、社会人。

第三,专业集团建设与校企合作。目前南宁市已成立6个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集团,各专业集团分别建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得到推广,进一步扩大了工学交替的范围,中职学生通过工学结合见习、顶岗实习等锻炼,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操作技能标准,对提高未来就业质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四,教师素质提升。教师培训主要采取校内培训、进院校培训、引进兼职教师,教师进企业培训这四种形式。教师进企业培训已发展为最重要的教师素质提升方式,企业成为教师进修的课堂,教师成为企业的见习员工。目前一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已形成教师培训机制,调研教师培训需求,选择相应的企业和企业培训讲师实施培训,严格实施培训内容,把好培训质量关。

第五,中职学生管理。首先针对中职学生管理制定可行性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管理、课堂管理、班主任管理、学生自主管理、顶岗实习管理各种制度建设,并切实执行可行性教学方案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所有教师对学生保持高期望值,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为学生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良好,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显著增强。但是,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在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紧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学校办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传统观念与社会因素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虽然职业教育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是社会上存在的“面子观”、“等级观”、“门第观”、“轻技能观”、“价值观”等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另外,实际生活体验、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政策以及学生自身的关系网络、家庭经济条件和文化成绩也在制约着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选择。

(二)校企合作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

目前,南宁市中职学校比较重视校企合作,但校企合作机制不够牢固,基本上仅限于学生顶岗实习和为企业输送毕业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职业教育。究其原因,校企合作缺乏政策的推动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看不到直接利益则处于被动状态;学校主动寻求校企合作,但因为上述原因教学质量很难大幅度提升。

(三)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滞后,专业教师严重短缺

由于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教师资格证认定、教师编制问题以及专业教师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缺乏配套机制和渠道不畅,造成南宁市中职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尤其专业教师中学科带头人数量严重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比较薄弱。另外,职业学校教师普遍缺乏有效的培训、进修等深造渠道,教师希望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提高。

三、推动南宁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改变观念,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

1.针对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借鉴发达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经验,当前社会应给予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政府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2.政府通过兴办公益事业去改变弱势家庭的现实生活,提高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3.进一步发挥国家改革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扎实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二)完善政策,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新空间和高成效

政府要积极探索校企结合模式,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切实加强校企合作。

1.根据南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和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实施方案,加大对职业学校布局的调整力度,优化专业结构,打造品牌特色,通过产教结合,促进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

2.根据南宁市第三产业居多的特点,积极探索、尝试校企一体化办学之路,促进学校、行业企业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校企双赢。

3.充分利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集团发展平台,总结现有的校企合作经验,及时推广各专业集团牵头学校的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南宁市校企合作深层次、高质量。

(三)提升素质,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职业学校教师评价体系,提高职校教师地位和待遇。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教师资格证认定、教师编制问题以及专业教师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方面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给予政策制度倾斜。

2.建立政府主导、学校牵头、行业企业配合,以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集团为基础,依托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

3.建立有效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公共基础课教师到企业实践,调研、学习,并作为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一个重要考核条件。

篇8

国外旅游教育研究没有单独探讨实习环节方面的文章,而是把将实习环节融入到旅游院校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各个旅游学院都有一套特色的实习教学体系,关于教学实习环节的研究趋向政府、行业支持体系方面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能获得一个更完善的支持体系,使得教学实习环节能够更好地适应培养学生旅游职业能力的需要。国内对酒店实习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习过程管理研究、实习模式及体系改革研究、实习效果调查研究以及中外旅游专业教学实习对比研究等方面。韩卢敏、陆林(2009)从高校旅游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从实习模式、实习流程、实习评价体系等对专业实习管理进行创新,并构建适合行业需要的严谨、科学、规范的实习管理模式。王兴琼(2008)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因子分析和分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显著影响酒店实习生满意度的因素最主要的有3类:工作报酬、领导水平和培训机会。进一步分析表明,实习生的工作满意度与其行业前景预期和留职意向显著相关。方向红(2005)从研究中国和美国学生在金陵饭店因所受教育不同造成学生对实习项目的感知存在差距分析入手,比较了中美高校实习制度认为,实习项目的重视度和系统性的实习项目计划非常重要。刘亭立(2004)在将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旅游专业实习结构进行对比,为我国的旅游实习提供了参考。国内外研究从宏观、微观方面探讨了专业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以及构筑一个整体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根据学生特质,对一线实习生进行分级培养,从而增强实习生的满意度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实习准备阶段、实习过程控制阶段和总结阶段均对实习生实行差异化的培养方式,使酒店与专业学生达到双赢的目标。

二、一线岗位人才分级培养理念

酒店一线岗位主要是指直接面对客人的岗位,主要包括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客房部下面的楼层服务员和公共区域清洁都是一线员工;前厅部门分别是前台、礼宾部、行政酒廊、商务中心和健身房等;餐饮部就是各餐厅的服务员和餐饮销售经理。另外,销售部也可以纳入一线部门,销售部门员工是创造酒店主要利润的来源。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实习生进入酒店实习,主要是在一线部门顶岗实习。相对于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二线岗位而言,一线岗位工作劳动强度大、人员流动率高,因而,大多数酒店都是把实习生放入一线岗位直接顶岗工作。针对高端酒店一线岗位的需要以及专业学生性格特质,学校和实习接收单位需要打破单一的培养目标,培养技能型、管理型和经营型实习生。不同类型的实习生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技能型实习生需要成为部门内的操作能手,能够参与各项行业大赛、技能大赛,在各项赛事及专业的服务中获得职业认同和酒店、学校的认可;管理型实习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处理好部门内及部门之间的人际关系,能够在自己的管理职位上做好协调工作,获得酒店和学校的认可;经营型实习生需要以业主的心态去看待成本、利润的关系,通过营销策划、成本控制等方法的运用帮助酒店达到最大化收益,经营型实习生要求最高,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财务及营销知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

三、实习期间人才分级培养流程

(一)实习准备阶段

为了使得专业学生能够在酒店实习期间,双方收益最大化,学校、酒店以及实习生自身需要在实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学校方面需要统筹选择规划,酒店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指导计划,学生做好职业了解以及技能准备工作。

1.学校统筹选择合作酒店

根据每年的教学计划,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有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期,学校可以根据以往实习学生反馈回来的酒店相关信息,选择是否继续以往的合作,还是开拓新的合作酒店。如若开拓新的合作酒店可以按照1:15的学生实习人数比例确定实习酒店数量,并与用人酒店进行合作洽谈。选择酒店之前需要根据学生意愿,选择国内外品牌连锁五星级酒店,确定商务型酒店、度假型酒店等酒店比例;通过网络、以往毕业学生推荐、行业推荐等方式广泛联系合作酒店;与酒店共同制订实习生培养计划,确定实习期间内实习生岗位安排及考核要求。学校需要与合作酒店签订详细的协议,保证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地与酒店协商轮岗制度,在实习后期,对各方面表现特别好的实习生可以根据酒店需要进行轮岗,增强整个实习队的实习质量。

2.酒店针对一线不同岗位制订工作指导计划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合作酒店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与酒店谈合作的过程中,不再着眼于实习生的工资待遇、休假安排、住宿情况等物质类的条件,更需要酒店方制定针对性的指导计划,配合学校技能型、管理型、经营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三类不同目标的人才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及工作安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为酒店带来创新意识。

3.学生根据适合自身的分级培养目标做好职业准备

专业学生需要根据自身性格特质,看看自己是习惯于对客技能服务、上下协调管理还是对外经营业务方面的工作,需要针对自己的兴趣和部门,对自己做一个清晰的职场规划。而实习生涯只是职场规划中的一小段历程,带着这样的心态去酒店实习,可以帮助自身摒弃很多负面情绪。在校内进行实训课程学习时,要掌握各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技巧。寒暑假期间可以进入宾馆或者餐饮企业进行技能强化及吃苦训练,进一步为专业实习奠定心理和技能基础。

(二)实习过程控制阶段

专业学生在进入酒店进行为期半年或者一年的专业实习时,需要学校、酒店跟进指导,通过与实习生的多次沟通,了解实习生所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尤其是心理方面的不适应。

1.学校专业教师根据分级培养目标采取差异化的集中指导方案

进入一线部门实习的技能型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酒店里面的摆台方法、铺床技巧与在学校里学习时有所不同,觉得酒店里面有些操作方法不够专业等等问题,这些技术类问题需要专业老师对同学们予以解答。当专业老师确实觉得酒店里的某些对客服务技能技巧不适合现实生活需要时,可以与酒店经理沟通,了解酒店方就专业问题有哪些其他的见解,第一时间回复给学生,让学生从心底了解到他们并非学无所用。同时,老师与酒店也在帮助他们解决专业问题,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管理型实习生的要求更高,他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前台、客房、餐厅等部门表现优秀,升入领班或者主管等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对他们的挑战主要是如何协调与上下级、与客人的关系,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会对酒店的某些管理制度不满意,会觉得没办法与学历差距过大的下级或者上级沟通,专业老师需要全程跟进,帮助他们分析在对客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做好正确定位以及角色转换,告诉他们实习不是简单的上班工作,更重要的是在酒店复杂的情况下处理好各种人和事物的关系,实习更是增强心智的训练,提高适应社会的素质。经营型实习生主要集中于销售部门,大部分酒店不会安排实习生进入销售部门;但是,有部分实习生非常希望进行经营性工作,学校可以跟酒店协商,安排1—2名非常优秀,有想法的学生进入销售部门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反馈各种营销策略和手段,专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边做实事,边做理论探讨,真正做到学与做的结合。对于技能型实习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专业教师需要在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把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汇编成实习操作手册,每周召集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回顾讨论,并用于下一届学生教育的课堂实训素材。专业教师对于管理型实习生的能力培养,主要集中于管理沟通及管理策略能力的培养,培养实习生准确的判断能力及成熟、自信和沟通的公关能力。经营型实习生需要具有精通市场经济知识和把握内在规律的运作能力,专业教师可以要求这类实习生将酒店类的经营现状进行一个客观描述,召开头脑风暴会议,积极创新,并形成文字报告,总结评议,提升实习生参与经营的能力。

2.酒店实习导师根据实习生岗位类型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案

研究表明,实习生离职率与酒店人力资源部门的导师制度有重要的关系,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对实习生的管理越专业越规范,实习生的不满情绪越少,收获越多。酒店人力资源部要引导实习生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期望、树立符合实习生和酒店共同发展的职业期望,注重构筑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职业期望,针对技能型实习生、管理型实习生、经营型实习生设计不同阶段的指导措施,形成有利于实习生发展的职业生涯培训制度,使实习生获得酒店的认同。积极鼓励技能型实习生参与酒店各项大赛,配备专业的技能型老员工予以指导;针对管理型实习生所提出的关于酒店管理制度等意见予以正面答复;如果制度确实存在问题但是又没有办法尽快予以修改,也需要肯定学生的意见,而不是讥讽学生意见不切实际。经营型实习生是整个实习生群体中最有创造性的一群,酒店管理层可以多倾听他们的想法,若想法缺少可行性可以帮助分析改进,实习生会非常感谢酒店对他们的认可。酒店管理层也需要及时从实习生中发掘并鼓励实习生的创新性想法,让他们在感受自身价值的同时更积极地面对工作、提升自我。

(三)实习结束总结阶段

在实习结束前,学校专业教师、酒店人力资源部管理者、酒店各部门基层管理者、实习生四方需要做一个深入的交流会,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听取酒店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实习生的实习感受和收获。

1.学校汇总实习材料

学校专业老师需要汇总学生的实习日志、各次检查实习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及解决方案、实习生的情绪变动资料等,通过汇总学生的各项实习材料,分析比较不同酒店的管理方式,对合作酒店进行综合评分,对实习生的职业技能、管理技能、经营技能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估。学校需要在汇总材料的基础上,评估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目标的达成率、实习生的各项能力指标提升情况,评估技能型、管理型、经营型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及继续留在本行业就业的意愿度。总体而言,实习工作对于学生未来本行业就业的正面影响程度,有助于提升专业学生本行业就业率,从而对整个实习阶段进行一个综合评价。

2.酒店综合评价实习成绩

酒店对于实习生的考评工作贯穿实习期间各个月份,在实习期内对实习生进行定期考评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避免了实习工作中所产生的倦怠心理。酒店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汇总各个实习生所在部门的周评、月评和最后的期末评,对考评优秀的学生予以物质奖励和口头奖励,但是对于实习生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应该使用事件描述法进行详尽的阐述,综合考评,定期考评。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对实习生的态度、业绩、能力三项分别做出基础评定,实习指导老师通过制定“定期考核表”及实习日志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了解。酒店对技能型、管理型、经营型实习生评定需要根据工作分析结果,确定不同的衡量指标。最终酒店对实习期间遵守实习纪律、态度端正、敬业爱岗、业绩突出、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要进行奖励,酒店和学校联合颁发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通过严格的绩效制度,酒店各部门对实习生的评价将更加客观与准确,这样必然使得实习生更快的成熟起来,也将有更多的优秀人才走上适合他们的重要岗位。

3.实习生撰写实结报告及现场操作汇报

实习生在返校时,需要上交自己的实结报告,实结报告包含了实习日志及最终对实习期间的收获与遗憾的总结报告,学校需要对技能型实习生进行现场操作考核,而对管理型及经营型实习生采用专业汇报的方式,积极组织这两类实习生对下一届专业学生进行实习经验交流分享会,分享实习收获,以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下一届实习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四、结语

篇9

本文揭示了当前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学生、高校和酒店企业三个角度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对于改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酒店;问题;解决对策

当前,我国酒店业持续面临着人力资源短缺的状况,已是不争的事实。星级酒店对一线员工素质要求较高,但是给员工的薪酬待遇却远远低于其他行业,导致酒店人员招聘难度越来越大,用工短缺状况愈发明显。因此,不同学历层次的旅游院校实习生由于自身文化素质高,工作上手快,薪酬待遇较低,实习时间相对稳定而深受星级酒店的青睐,成为酒店稳定的用工来源。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都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三年进入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而长期存在人力资源缺口的酒店行业正好能够为高校提供良好的校外实习平台,因此,与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星级酒店合作成为大多数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第一选择。

然而,部分酒店只重视与高校签订的实习协议,获取稳定而廉价的用工来源,却忽视了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文关怀、企业文化灌输和岗位技能的深度培训。加之陈旧的管理观念,落后的管理体制使得酒店在对实习生的管理中出现漏洞,实习生消极怠工、旷工问题频发。这不仅影响到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也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少留在实习酒店工作或者转行至其他行业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认识高校实习生的重要性,找到有效的管理措施,留住实习生并发掘和利用他们的潜力,成为星级酒店缓解人才大量流失,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当务之急,也为旅游院校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调查研究,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在酒店实习中出现抵触、逆反情绪,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不高,消极怠工、旷工,擅自中断实习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实习期望过高,落差感大。根据调查显示,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在实习前对酒店实习的期望值普遍偏高,而实际上能够符合实习生高期望的酒店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对酒店实习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于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不少实习生尤其是本科生,或多或少不自觉的将自己定位为管理型人才,不愿从端盘子、铺床等基层工作做起。而部分酒店单从经济效益出发,只根据酒店各部门的用人需求来对实习生进行岗位分配,哪些部门缺人,就将实习生分到哪里去。在逐渐熟悉工作流程之后,一些学生开始不满足于每天重复同一种单调乏味的机械性劳动,他们逐渐感受不到工作带来的挑战性和成就感,更觉得自己的所学所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实习的进一步深入,很多学生要求轮岗,但酒店为了减少培训和管理成本,很少甚至从不给予实习生轮岗机会。学生对实习的期望值不能被满足,导致他们对酒店行业发展的预期越来越悲观,逐渐丧失工作热情和责任心,进而影响其工作表现和工作满意度。

2.实习心态不端正,角色转变慢。如今的酒店实习生大部分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导致多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正确定位自己。一些学生始终存有对酒店行业的偏见,不能接受酒店业“服侍人”的行为,认为在酒店为客人提供服务是“低人一等”的工作。一些学生在实习前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突然从学校步入社会,不能及时适应角色的转变,到岗以后仍不以酒店员工的身份要求自己。在实习过程中一遇到困难,不是努力想办法解决,而是选择逃避退缩。而且,多数学生在实习之前很少体验艰苦劳动,娇气任性,眼高手低,不服管教,到酒店以后面对较大的劳动强度无法适应,对酒店赏罚分明的规章制度、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和不容质疑的工作命令等刚性管理表现出天然的逆反心理,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如消极怠工、对管理人员有抵触情绪、寻找借口中断实习等。

3.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由于酒店工作的特殊性,许多部门尤其是餐饮部门(其中又以中餐厅最为突出)的工作相对比较辛苦。不仅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还时常要面对挑剔顾客的投诉和严厉上司的批评,这种工作强度和要求对于刚踏出校门的实习生来说是很难快速接受的。然而,学生长时间处于较大的工作压力下,极易出现精神紧张,体力不支的情况,加之气候饮食不适应,作息时间不固定,很容易造成学生身体上的疾病和心理上的悲观、厌倦和逃避情绪,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现。

4.实践操作技能欠缺,人际关系紧张。由于多数院校实训硬件设施所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即使设有实践操作课程,学生们也多数是应付了事,没有真正用心练习。因此造成实习生大多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进入酒店后无法快速接手工作。而多数酒店为了节约成本,对实习生只进行最基本的酒店规章制度的岗前培训,使学生在对客服务技能方面的实践操作水平提高较慢。高校实习生大都心理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长期安逸的校园生活使他们习惯了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帮助。然而,一些酒店管理者由于工作压力和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对实习生的工作失误进行训斥甚至谩骂,导致实习生逐渐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从而影响其工作忠诚度。另外,与酒店老员工的相处情况也会影响实习生的工作心理。对于实习生来说,酒店老员工既是师傅也是朋友。一部分老员工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但由于受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对实习生颐指气使,要求苛刻有时甚至故意刁难、欺压排挤,这不仅打击了实习生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酒店员工内部的团结。初出茅庐的实习生缺乏工作和人际交往经验,同时面对毫无头绪的工作和同事的排挤冷落时,无法摆正心态,难免与老员工产生矛盾,给酒店的管理带来困难,也使酒店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5.薪酬待遇过低,缺乏积极性和归属感。由于是实习生身份,切身利益较少,实习期限短暂,且期满后一般不会留下工作,这些客观因素使学生难以产生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造成他们的团队意识淡薄,缺乏对酒店的归属感;对经营成果不关心,得过且过;部分学生甚至滋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不能脚踏实地地工作,这些都不利于酒店服务质量的稳定与提高。调查研究显示,影响实习生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薪酬待遇和实际劳动量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一方面,酒店认为实习生短期内无法创造和正式员工一样的经济价值,还需要花费人力物力进行培训,所以为了节省成本,在工作量相同的前提下,实习生的工资待遇要远低于正式员工;另一方面,与其他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相比,酒店专业学生在劳动强度更大、工作时间更长的情况下,薪酬待遇却处于较低水平。这两方面原因都使得酒店实习生产生强烈的不平衡感,从而引发不满、抵触情绪,导致学生消极工作,严重影响实习效果。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对策

1.学生方面。

1.1降低期望,从基层做起,认清职业方向。首先,学生应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实习生地位,适当调整自己的薪酬期望。在实习期间,要将学习技能和积累经验作为主要目的,而不是把赚钱放在首位。其次,要明白那些希望一步到位登上管理层的想法,对于注重资历和工作经验的酒店行业来说是不现实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只有下定决心,做好吃苦的准备,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才能在酒店行业中站稳脚跟。最后,要以长远的眼光评估自己的酒店职业生涯,不要用自己在酒店一两年的发展去判断整个酒店行业的前景。只有克服悲观情绪,积极迎接挑战,学会把握机会,从点滴积累做起,才能在酒店行业中走的更远。

1.2端正心态,尽快转变角色,勇敢面对困难。首先,学生应转变自己对酒店工作存在的偏见,充分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其次,做好实习前的心理准备,端正实习心态,面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要以顽强的精神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去积极面对。同时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最后,要克服以往的“公主病”、“王子病”等骄躁任性情绪,尽快完成从学校学生到酒店员工的角色转换,以更好地适应酒店的工作和生活。

1.3虚心求教,提高服务技能,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抛开自己的大学生身份,不要以专业管理人才自居,克服自私、骄纵、叛逆等心理,对同事真诚相待,学会忍耐,服从管理,用心经营好与酒店老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工作环境。其次,在酒店实习中要善于学习,虚心求教,细心观察师傅和领导如何进行对客服务和处理突发事件,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顶岗实习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最后,不计较自身短期的经济利益,关心酒店经营的业绩和成果,培养对酒店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酒店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更好地融入酒店这个新集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酒店团队的服务质量。

2.学校方面。

2.1慎重选择合格的实习单位。首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不是一项短期个人行为。通常一批会有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同时开始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而声誉不佳、管理松散的酒店企业也无法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实习环境。因此,要求学校在选择合作的实习单位时要格外慎重。学校应在经过实地考察酒店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之后,挑选其中具有较高档次、管理正规严格、客源充足稳定并且愿意给予实习生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政策的星级酒店,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次,学校应代表实习生与酒店签订规定学校、酒店、学生三方权利和义务的实习协议,事先协商好实习期间的各项事宜,包括实习时间、岗位、薪酬待遇等,以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相关权益。最后,学校与酒店应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位,互利互惠的原则,根据双方的目标需求共同制定学生的实习计划,最终实现既能完成学校科学的实习目标又能帮助酒店创造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2.2做好实习前的动员教育。鉴于多数实习生都是从小娇生惯养,在顶岗实习前没有任何社会经验,意识不到社会上的就业和生活压力,对即将面临的实习工作也缺乏清晰的认识。如果在实习之前学校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则极易出现学生心理准备不充分、对实习期望过高、角色转变缓慢、眼高手低、不服从管理、与同事关系紧张等问题。因此,学校在送学生去酒店实习之前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和动员工作。包括:讲解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和目的;详细介绍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实习期间的权利与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理念;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角色转变;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实习岗位要求等。

2.3加强实习中的指导和跟进。学校应选派责任心强、带队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老师将实习生安全送达酒店,并协助酒店安排确认好每个学生的工作岗位和住宿情况。在学生整个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与实习生和酒店联系。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习近况,倾听学生的实习心得,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加强与酒店各部门的沟通,听取酒店的反馈意见,帮助酒店稳定学生的实习秩序,维护好学校与酒店的良好合作关系。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派遣专业指导老师常驻酒店,一方面,指导学生排解工作及人际关系压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角色;另一方面,随时跟进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向学校汇报,有助于学校及时掌握实习生动态,顺利完成实习工作。

2.4制定合理的实习考核与反馈制度。一方面,学校的实习生考核制度应与酒店的员工评估制度相衔接。一般来说,酒店会根据相应的员工评估制度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奖惩。同时结合学校的实习生考核制度,设立实习院校学生档案记录,将每位学生实习期间总体表现的评定结果记入档案和学校的实习生手册。学校可以此为依据,结合实习生的在校表现给出公平合理的实习成绩,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实习管理和评估制度。另一方面,校企双方应建立有效的实习反馈制度。实习结束后,学校与实习生和酒店管理人员开实习经验座谈会,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听取学生的实习感受和收获,以及学生对学校的建议和对酒店的评价和意见。实习反馈制度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学校与学生和酒店之间的沟通交流,方便学校及时发现和解决实习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助于校企双方以此为契机,共同推进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3.酒店方面。

3.1实施人性化管理,完善实习生管理制度。初入酒店行业的实习生与社会招聘的正式员工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大多没有社会经验,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差,并拥有一定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所以,酒店管理者应该区别对待,实行科学的人性化管理,逐步完善实习生管理制度。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树立“员工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员工关爱作为顾客满意和生意兴隆的起点。对于实习生而言,人性化管理就是酒店管理者从安排住宿和工作岗位开始,尊重实习生的意愿,关怀实习生的生活,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同时保留一些人情味,正确对待和处理实习生在工作中的失误,采用多鼓励、少处罚、多指导、少埋怨的方式,让实习生切实感受到管理层的关爱和用心,这样才能帮助实习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更好地适应酒店的工作和生活。

3.2科学设置岗位,合理安排轮岗。大部分酒店为了节省培训和管理成本,直接采用固定部门岗位的方式来安置实习生。一般来说,实习生在某个固定岗位上一到两个月就能掌握相关的服务技能,独立承担对客服务工作,时间一长便会产生轮岗需求。如果整个实习期都在同一岗位工作,每天重复枯燥的体力劳动往往会让实习生产生厌倦和抱怨情绪,严重削弱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酒店应科学设置实习生岗位,尽可能多的提供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等一线服务岗位,合理安排学生轮岗实习。例如,在实习开始的一到三个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轮岗学习,全面认识酒店的经营概况,了解各部门各岗位的服务标准。轮岗结束后,酒店可以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来确定实习生岗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部门和相应的岗位;另一方面,由酒店管理人员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轮岗学习中的表现来确定其适合的岗位。这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既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所长,又能有效地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

3.3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多样化培训。尽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都曾学习过基本的对客服务技能,也通过相关实训课程进行过实践操作训练,但这远不足以让他们在实际的酒店工作中迅速独当一面。大部分酒店会在实习生入职后安排简单的岗前培训,用于讲解酒店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并进行简单的岗位技能培训,以帮助实习生了解酒店概况,尽快适应岗位工作。但在实习生工作步入正轨之后,相关的技能培训却越来越少。事实上,实习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因此,酒店应加大对实习生的教育培训力度,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项目。例如,部门岗位交叉技能培训、先进服务理念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服务礼仪培训等等。通过系统的多样化的培训,不仅能调动实习生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又能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3.4适当提高薪酬,灵活晋升制度。其实,大部分酒店乐于接受实习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雇佣实习生的人力资源成本较低。既然实习生作为一种性价比高的劳动力资源,对酒店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酒店更不应忽视经济利益作为一种员工激励手段的作用。目前,多数酒店都是采取“大锅饭”的薪酬制度,无论干活多少与好坏,薪酬标准始终一样。而且,就算一个熟练的实习生和一个正式员工的工作量几乎相同,创造的价值也近乎等同甚至更多,二者的工资待遇仍然相差近半。这些“不公平”的现象都极易引起实习生的不满,打击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酒店应该摒弃“一锅端”的薪酬标准,将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评估与其工资待遇挂钩,充分调动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来消除实习生心中的不平衡感,激励实习生的进步。另外,酒店可以根据实习生的个人情况,为实习生制定短期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予他们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这不仅可以锻炼实习生的管理能力,激发其工作热情,增强学生毕业后留下工作的信心;同时也可以使酒店通过实习期的磨合与观察,发现一批有培养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梯队骨干,为酒店企业储备新兴管理人才。

3.5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无论是通过书面、口头还是网络形式,酒店管理层和基层老员工都要做到及时有效的与实习生进行沟通。通过多沟通多交流,一方面,尽量避免人为地制造欺生、排外、歧视、边缘化等不良现象,为实习生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酒店能够倾听实习生对于酒店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加实习生对于酒店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例如,一方面,定期组织实习生和老员工一起参加各类活动,像茶话会,能力拓展和外出参观等。这样既能帮助实习生更快的融入老员工的生活圈,又能提高全体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健全老员工与实习生的“拜师”体系,开展一对一的“传、帮、带”活动,老员工师傅不仅能在工作上指导实习生徒弟迅速提高服务技能,还能为其解决各种生活上和思想上遇到的难题,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经营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整个酒店团队的工作效率。

三、结语

酒店顶岗实习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无论是对学生、高校还是酒店企业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学生端正实习心态,尽快转变角色,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学校加强实习前的动员教育和实习期间的指导管理,保障实习生的各项权益;酒店健全实习生管理制度,加强与实习生和学校的沟通联系,及时处理实习问题,不断完善实习环节,才能使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完成;才能提高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才能为酒店行业输送合格的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最终实现学生、高校和酒店企业“三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廖燕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酒店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消费导刊,2008,第18期(18).

[2]逯铮,张海波.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为例[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第6期(6):48-50.

[3]秦炳贞.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11,03期(3):146-149.

[4]李翠娟.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中的问题及建议[J].河南农业,2013,20期(20):38-39.